一、变压器试验(十)(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1](2005)在《板材电磁成形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汽车的轻量化是当今汽车制造业的一个发展趋势,特别是“绿色制造”概念的提出,加速了汽车轻量化的进程。汽车的减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改变汽车的材质,用轻合金来代替钢材,常用的轻质合金主要是铝合金。由其代替钢材用于汽车车体结构和其它零件的成形,可使汽车减重30%,进而减少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CO2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铝合金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效果并不理想。采用电磁成形工艺进行铝合金件的成形是其中的一个方向。 电磁成形是利用金属在强脉冲磁场中受力作用而使工件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它属于高能率高速度成形方法,也称为高能率成形。电磁成形具有模具简单、成形精度高、精确可控的特点,并且可提高某些材料的塑性。对环境的污染小,可以直接或间接实现零件的成形、装配、冲裁、精压、焊接等工序。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内容: 通过平板线圈自由胀形试验,研究了趋肤深度对电磁成形的影响,从而得到了电磁成形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的参数—趋肤深度与料厚的比值δ/t的最优取值。板件的电磁成形中,趋肤深度对自由拉伸的影响是很大的,在δ/t趋近于2.0时,自由拉伸的深度最大,能量的利用率最高。拉伸深度的最大值和材料的导电率、导磁率、屈服强度、工作线圈的电感、能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系,随导电率和能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屈服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工作线圈电感的增大,拉伸深度的最大值也随着增加。同时,得到了平板线圈电磁成形的一个基本规律,可用于指导生产。 通过对LY12铝材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电磁成形的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在电路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加热对工件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推导以及和试验相比较,对在加热条件下工件的变形规律、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及电阻率
欧意文[2](2011)在《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与综合诊断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引起大规模停电,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发生爆炸和起火,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及早发现电力变压器的潜伏性故障,提高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水平,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神经网络算法,结合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建了变压器在线监测与综合诊断系统。该系统通过处理变压器的各种状态数据,得出变压器运行状态。当变压器出现故障时,能对变压器故障进行诊断,得出故障类型和提出决策,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处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在充分分析整个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总体方案和架构进行了设计,再分别对各个子系统如数据采集、监控终端等部分分别进行了设计;2、分析了数据库的各种操作,确立了数据库设计的思想,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3、对诊断理论在变压器故障诊断时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由于变压器故障的复杂性,系统采用基于DGA的BP神经网络诊断算法提高系统的故障诊断能力;4、利用Visual C++ 6. 0、MYSQL对监控终端的软件实现和主要运行界面进行了设计。
张伟[3](2011)在《大型变压器绕组漏磁场与短路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电力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是其重要性能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能否可靠运行。本文从变压器的漏磁场出发,采用有限元和数值分析的方法,以一台油浸式变压器为例论述了漏磁场计算方法。进而分析了短路电流的几种情况,以短路冲击电流、电磁感应和安培力定律为基础,结合实际变压器绕组结构分析了绕组短路力。将其沿坐标方向分解为辐向力和轴向力,并分别对辐向力和轴向力的产生原因做了阐述,并讨论了短路力的时变性和绕组的固有振频的影响,推导出在短路情况下的轴向力、轴向弯曲强度、径向力、径向稳定性等考查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参数计算方法。运用以上方法对一台已经通过突发短路试验的大型变压器进行建模、剖分和计算。得出了变压器内部漏磁场的分布图和低压、高压、调压磁密值沿绕组的轴向高度的分布曲线以及表征短路力的相关参数的具体数据,并将计算结果与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许用值做了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分析所得的场图,找出了绕组的端部发生弯曲、不平衡安匝以及磁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等原因产生的漏磁与其所导致的短路力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变压器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两个实际问题,即绕组轴向错位的程度和绕组采用撑条的数量对短路力的影响做了仿真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后处理得到了绕组轴向错位值、撑条的不同根数和短路力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一些可供设计和使用人员参考的结论。
张海松[4](2016)在《基于三电平变换器的高压直流电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通信技术在许多领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通信数据机房的供电电源,交流UPS同样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由于交流UPS固有的特点,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了可靠性差、功率密度低、转换效率低等一些缺点。在通信电源应用的背景下,针对交流UPS的缺点采用高压直流电源代替交流UPS的呼声越来越高。相比交流UPS,高压直流电源具有可靠性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扩容方便等优点。通过对高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要求的分析,本文搭建了一台额定功率6k W的高压直流电源主电路实验平台。主电路拓扑采用两级结构,其中前级采用三相VIENNA变换器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后级采用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实现电气隔离和电压变换。在控制系统方面,不同于传统两级控制结构,本文采用输入电流内环和后级输出电压闭环的双闭环控制方式,通过改变前级VIENNA变换器开关管的占空比来控制后级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从而简化系统的控制结构。同时针对传统LLC谐振变换器变频控制存在的磁性元件设计困难、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大及轻载时效率低等缺点,本文对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定频定占空比控制,理论上使后级的开关频率等于谐振频率,从而使LLC谐振变换器在效率较高点上运行。针对谐振元件参数可能存在的扰动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LLC谐振频率追踪控制方法。针对死区时间对超高频LLC谐振变换器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死区时间与桥臂输出电压的数学关系。在软件实现方面,根据上述控制方案对电压环、电流环调节器进行设计及电压电流双闭环的程序设计。搭建了一台额定功率6k W的高压直流电源主电路实验平台,核心控制芯片采用了TI公司的TMS320F28335型DSP及Alter公司的EP3C25Q240C8N型FPGA芯片。仿真结果证明了新型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实现了输入侧功率因数校正及输出稳压,与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一致。
张阳,杜非,罗勇芬[5](2018)在《基于复合阵列传感器的应用射线追迹反推变压器中局部放电源》文中研究表明研制了将25阵元十字型超声阵列和2×2阵元特高频阵列共同构成复合阵列传感器。研究了适用于复合阵列传感器的定位算法。将特高频阵列虚拟扩展为13阵元,超声阵列虚拟扩展为193阵元。利用扩展的特高频阵列由双边相关变换算法来预估局部放电源的方位,根据预估结果再对扩展的超声阵列使用旋转信号子空间算法进行精确定向。为了提高单一阵列在局部放电定位中定向成功率和精度,以特高频信号为例,利用基于几何光学与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的射线追迹法研究了对局部放电辐射电磁波轨迹的反演。在变压器模型中的局部放电定位试验表明,基于复合阵列传感器的定位算法对局部放电产生的宽带信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及对局部放电辐射电磁波的追迹反演使定位精确度与成功率均远大于单一阵列的结果,发挥了特高频阵列灵敏度高而超声阵列定向精确度高的优点。
刘钊印[6](2017)在《110kV-22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柔性抑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是系统运行故障中一种常见过电压,可能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常用三种保护措施采取限制:单一间隙、单一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间隙并联。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三种措施均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某电力公司110kV输电线雷击闪络后造成同塔双回线路接连跳闸事故,对110kV变压器不接地中性点保护间隙闪络情况、事故录波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分析了110kV、220kV系统的雷电、操作、单相接地和非全相运行过电压,结果表明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所发生的各种类型过电压均可能超过其绝缘水平,有必要提出其他抑制保护方式。由此本文采用一种新型抑制措施,可控间隙和避雷器一起并联保护,此种保护措施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特点,当系统所产生的过电压对中性点绝缘无威胁的时(单相接地故障),可控间隙可保证不会误动作。当中性点出现暂时过电压情况(系统单相接地且失地或非全相运行),可控间隙接地,限制过电压。发生雷电冲击和操作过电压时,避雷器吸收冲击能量,保护绝缘。最后通过雷电冲击、操作冲击和工频电压试验,验证了此种保护措施在各种过电压下的合理可靠性。
张凤英,王宇光[7](2000)在《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定位测量》文中指出概述了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定位测量的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系统,介绍了超声定位测量方法及其结果分析,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李智勇[8](2015)在《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是对电气设备管理的新探索,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以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为基础,将试验数据同电气预防性试验规程的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依据电气设备状态评价标准完成状态评价,并进行电气设备风险等级评估判断,依据上述分析结果,综合制定电气设备检修计划并实施检修,消除设备缺陷,保证电气设备状态完好,达到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的目标。本文先从国内外两方面介绍了电气设备管理研究现状,对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描述,重点对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电气设备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查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全面提升电气设备管理水平,开展了以预防性性试验为基础,以状态评价、风险评估为核心的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设计,最后提出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机械工业部变压器研究所高压室[9](1967)在《变压器试验(十二)》文中提出 第十章变压器冲击试验(续)三、变压器冲击试验有了冲击电压发生器及必须的冲击测量设备以后,就可以对变压器进行冲击试验。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许多国家就已开始对变压器施行冲击试验。这三十多年来,变压器冲击试验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在变压器冲击试验中作为故障判断的主要方法仍是电气示伤法。它是通过记录被试变压器高压线卷的中点电流或者低压线卷的电容电流来判定被试线卷有无损伤的。另外,现在已广泛
张敏敏[10](2001)在《汽轮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指出大、中型汽轮发电机采用自并励励磁系统是发展趋势,对老厂进行自并励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并详细讨论了自并励主回路、起励、灭磁回路及励磁调节器和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同时成功地对一台125MW汽轮发电机组进行了自并励励磁系统改造的实践。 针对老机组中老式励磁系统技术指标不高,功能不够齐全,运行中故障较多的缺点。本文采用自并励励磁系统,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大、中型发电机组,功能齐全,操作灵活方便,故障率低。从运行情况看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有关规定。
二、变压器试验(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试验(十)(论文提纲范文)
(1)板材电磁成形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汽车的轻量化 |
1.1.2 材料技术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
1.1.3 铝合金在汽车上的用量将明显增加 |
1.1.4 我国使用轻合金材料的现状和前景 |
1.1.5 铝板的高速电磁成形 |
1.2 电磁成形概述 |
1.3 电磁成形技术发展概况 |
1.3.1 国外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1.3.3 电磁成形方面的专利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磁成形的工艺特点 |
2.1 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
2.1.1 工艺特点 |
2.1.2 电磁成形的应用范围 |
2.2 电磁成形工艺设计要点 |
2.3 电磁成形设备 |
第三章 电磁成形的基础试验研究 |
3.1 电磁成形的基础理论 |
3.1.1 原理 |
3.1.2 关于拉伸过程中动量获得的一些定性分析 |
3.1.3 趋肤深度的定义 |
3.2 电磁成形中电流的测试 |
3.2.1 概论 |
3.2.2 试验目的 |
3.2.3 测试方案 |
3.2.4 测试结果 |
3.2.5 测试精度和误差 |
3.2.6 测试结果和理论推导的比较以及注意事项 |
3.2.7 结论 |
3.3 引进一种先进的板材成形应变测量网格印制技术 |
3.3.1 概述 |
3.3.2 化学网格划线法的引入 |
3.3.3 试验过程 |
3.3.4 结果 |
3.3.5 结论 |
3.4 成形线圈的绕制以及安全防护 |
3.4.1 线圈的绕制 |
3.4.2 线圈的安全防护 |
3.4.3 试验过程 |
3.4.4 分析和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成形的工艺试验研究 |
4.1 趋肤深度对电磁成形的影响 |
4.1.1 概论 |
4.1.2 试验过程 |
4.1.3 试验分析与验证 |
4.1.4 结论 |
4.2 加热条件下电磁成形的研究 |
4.2.1 概论 |
4.2.2 试验目的 |
4.2.3 试验结果 |
4.2.4 理论推导和解释 |
4.2.5 结论 |
4.3 电磁成形中衰减系数的试验研究 |
4.3.1 概论 |
4.3.2 做功对衰减系数的影响 |
4.3.3 理论分析和推导 |
4.3.4 输电线路等效电阻对衰减稀疏的影响 |
4.4 集磁器的概念 |
4.5 平板线圈集磁器的实验研究 |
4.5.1 概论 |
4.5.2 试验内容 |
4.5.3 推理和论证 |
4.5.4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种铝合金板在电磁成形条件下的成形性能的研究 |
5.1 试验工艺的确定 |
5.1.1 线圈离工件距离的确定 |
5.1.2 回路电参数的确定 |
5.2 四种铝材的基础性能 |
5.3 四种铝材在平板线圈电磁成形条件下的应变分布 |
5.3.3 理论分析与结论 |
5.4 三种材料的高速性能 |
5.4.1 三种材料的高速性能试验 |
5.4.2 分析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磁成形的有限元模拟 |
6.1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简介 |
6.1.1 电磁场基本理论 |
6.1.2 一般形式的电磁场微分方程 |
6.1.3 ANSYS怎样进行电磁场分析 |
6.2 平板线圈的建模 |
6.2.1 常用工作线圈的结构 |
6.3 平板形圈的模拟 |
6.3.1 二维谐性电磁场分析简介 |
6.3.2 模拟过程 |
6.3.3 模拟结果和实际现象比较与理论分析 |
6.4 放置工件后的平板线圈的模拟 |
6.4.1 简介 |
6.4.2 建模 |
6.4.3 模拟过程 |
6.4.4 结论 |
6.4.5 磁力线穿过工件,在空气中浪费掉的那部分电磁场 |
6.4.6 结论 |
6.5 线圈周围有导体时的电磁场分布 |
6.5.1 简介 |
6.5.2 建模 |
6.5.3 模拟过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与综合诊断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 |
1.2 研究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的意义 |
1.3 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的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变压器在线监测与诊断理论基础 |
2.1 电力变压器的构造及主要故障 |
2.1.1 电力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
2.1.2 电力变压器故障的类型 |
2.2 常见的变压器在线监测与诊断 |
2.2.1 油中溶解气体监测 |
2.2.2 局部放电监测 |
2.2.3 铁芯接地监测 |
2.3 BP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3.1 需求分析与设计原则 |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3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4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4.1 数据库模块设计 |
4.1.1 数据库设计思想 |
4.1.2 数据库的操作 |
4.1.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2 诊断模块设计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单项诊断的实现 |
4.2.3 BP神经网络的实现 |
4.2.4 综合诊断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开发环境 |
5.1.1 Visual C++ 6.0 |
5.1.2 MYSQL数据库 |
5.2 数据库的实现 |
5.2.1 数据表分析 |
5.2.2 数据访问的实现 |
5.3 主要界面设计 |
5.3.1 软件主界面 |
5.3.2 在线监测界面 |
5.3.3 系统配置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大型变压器绕组漏磁场与短路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试验研究 |
1.2.2 理论研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压器漏磁场的理论分析和计算 |
2.1 麦克斯韦方程 |
2.2 有限元法简介 |
2.3 计算软件介绍 |
2.3.1 有限元软件工作简介 |
2.3.2 专用软件MF2D 简介 |
2.4 变压器漏磁场分布计算举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压器绕组短路力的理论分析和计算 |
3.1 导线短路机理简述 |
3.2 短路电流的计算 |
3.3 短路力的产生 |
3.3.1 辐向力 |
3.3.2 轴向力 |
3.4 时变的短路力 |
3.5 绕组的固有振频 |
3.6 短路机械力计算方法的推导 |
3.7 计算模型与方法 |
3.7.1 算例产品规格 |
3.7.2 计算结果 |
3.7.3 验证与分析 |
3.8 计算结果归纳与总结 |
3.8.1 变压器中的漏磁通 |
3.8.2 磁力线在绕组的端部弯曲产生的辐向漏磁分量 |
3.8.3 不平衡安匝产生的辐向漏磁分量 |
3.8.4 磁场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而导致的辐向漏磁分量 |
3.8.5 绕组受力情况分析 |
3.8.6 短路力作用方向判断原则 |
3.8.7 三相两绕的变压器受力情况如下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短路力理论的实际应用 |
4.1 绕组轴向错位对漏磁场和短路力的影响 |
4.2 绕组采用不同撑条数对漏磁场和短路力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基于三电平变换器的高压直流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高压直流电源的优势 |
1.1.2 高压直流电源的可行性 |
1.2 高压直流电源现状 |
1.2.1 高压直流电源的发展 |
1.2.2 高压直流电源遇到的瓶颈 |
1.3 高压直流电源拓扑分类 |
1.4 主电路拓扑研究现状 |
1.4.1 前级变换器研究现状 |
1.4.2 后级变换器研究现状 |
1.4.3 主电路拓扑确定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三相VIENNA变换器分析 |
2.1 引言 |
2.2 VIENNA变换器工作模式分析 |
2.3 VIENNA变换器数学模型 |
2.3.1 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2 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3 VIENNA变换器前馈解耦控制 |
2.3.4 VIENNA变换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
2.4 VIENNA变换器参数设计 |
2.4.1 VIENNA变换器升压电感设计 |
2.4.2 VIENNA变换器输出滤波电容设计 |
2.4.3 VIENNA变换器开关管及二极管设计 |
2.4.4 VIENNA变换器电流环PI参数设计 |
2.4.5 VIENNA变换器电压环PI参数设计 |
2.5 VIENNA变换器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分析 |
3.1 引言 |
3.2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原理及分析 |
3.3 LLC谐振变换器特性分析 |
3.3.1 LLC谐振变换器基波模型 |
3.3.2 LLC谐振变换器电压增益特性分析 |
3.3.3 LLC谐振变换器软开关条件 |
3.4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频率追踪控制 |
3.4.1 LLC谐振变换器控制方式 |
3.4.2 LLC谐振频率追踪控制 |
3.5 死区时间对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的影响 |
3.5.1 两种死区时间的关系分析 |
3.5.2 第一死区时间对变换器的影响 |
3.6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 |
3.6.1 谐振变压器设计 |
3.6.2 谐振电感设计 |
3.6.3 谐振电容设计 |
3.6.4 开关管及二极管设计 |
3.7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仿真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级拓扑单级控制及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两级拓扑单级控制 |
4.2.1 两级拓扑单级控制结构 |
4.2.2 两级拓扑单级控制方式分析 |
4.3 两级拓扑单级控制调节器设计 |
4.4 两级拓扑单级控制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验及分析 |
5.1 系统实验平台 |
5.2 控制电路实验分析 |
5.2.1 驱动电路 |
5.2.2 保护电路 |
5.3 VIENNA变换器实验分析 |
5.3.1 功率因数校正实验波形与分析 |
5.3.2 输出电压实验波形与分析 |
5.3.3 开关管端电压实验波形与分析 |
5.4 半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实验分析 |
5.4.1 输出电压实验波形与分析 |
5.4.2 飞跨电容电压实验波形与分析 |
5.4.3 开关管端电压实验波形与分析 |
5.4.4 LLC谐振腔实验波形与分析 |
5.4.5 开关管软开关实验波形与分析 |
5.5 两级拓扑单级控制闭环实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复合阵列传感器的应用射线追迹反推变压器中局部放电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复合阵列传感器及其虚拟扩展和定向 |
2 射线追迹法的理论基础 |
2.1 射线及其基本类型 |
2.2 传播媒质的结构关系 |
2.3 射线追迹法 |
2.4 场值求解 |
3 局部放电定位和反演试验 |
3.1 局部放电试验平台 |
3.2 亮区的单个局部放电源定位与反演 |
3.3 多个局部放电源定位与反演 |
3.4 局部放电源定位误差及分析 |
4 结论 |
(6)110kV-22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柔性抑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目前保护方式存在的问题 |
1.2.1 单一间隙保护方式 |
1.2.2 单一避雷器保护方式 |
1.2.3 避雷器和间隙并联保护方式 |
1.3 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柔性抑制措施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仿真计算 |
2.1 110kV线路雷击跳闸事故分析 |
2.1.1 系统接线与故障录波 |
2.1.2 事故分析 |
2.2 110kV系统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 |
2.2.1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 |
2.2.2 操作过电压 |
2.2.3 单相接地过电压 |
2.2.4 非全相运行过电压 |
2.3 220kV系统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 |
2.3.1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 |
2.3.2 操作过电压 |
2.3.3 单相接地过电压 |
2.3.4 非全相运行过电压 |
2.4 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与绝缘水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柔性抑制措施研发设计 |
3.1 柔性抑制措施工作原理 |
3.2 各元件参数 |
3.2.1 固定间隙 |
3.2.2 控制间隙 |
3.2.3 均压电容 |
3.2.4 避雷器参数 |
3.3 可控间隙的控制回路和控制策略 |
3.4 控制模块简介 |
3.5 11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柔性抑制装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柔性抑制措施试验验证 |
4.1 固定间隙(工频和雷电)试验 |
4.1.1 气隙的电气强度 |
4.1.2 试验目的与方法 |
4.1.3 试验结论 |
4.2 可控间隙短时(1MIN)工频耐压试验 |
4.2.1 试验目的与方法 |
4.2.2 试验结果 |
4.2.3 试验结论 |
4.3 装置的工频电压放电试验 |
4.3.1 试验目的与方法 |
4.3.2 试验结果 |
4.3.3 试验结论 |
4.4 装置的雷电冲击试验 |
4.4.1 试验目的与方法 |
4.4.2 试验波形及结果 |
4.4.3 试验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定位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定位测量原理 |
2 超声定位测量系统 |
3 超声定位测量技术 |
3.1 探头的应用与安装 |
3.1.1 探头的工作频带选择 |
3.1.2 探头的安装方法 |
3.1.3 探头的安装位置 |
3.2 声电信号的同步性 |
3.3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3.4 超声信号的波形质量 |
3.5 测量结果分析 |
3.5.1 测量波形及数据处理 |
3.5.2 测量误差 |
3.5.3 测量结果分析 |
4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定位测量实例 |
4.1 某台150 000kVA/220kV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测量实例 |
4.1.1 第一次局部放电测量结果 |
4.1.2 分析A、Am相的局部放电波形 |
4.1.3 查找与处理过程 |
4.1.4 采用超声定位系统测定放电源过程 |
4.1.5 结果评价 |
4.2 某台120000kVA/ (220/121/38.5) kV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测量实例 |
4.2.1 采用常规的电测法测量结果 |
4.2.2 利用超声定位系统测定局部放电源位置的试验结果 |
4.2.3 验证试验 |
4.2.4 综合分析 |
(8)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概述 |
2.1 设备完整性管理 |
2.1.1 设备完整性管理的特点 |
2.1.2 设备前期管理 |
2.1.3 设备使用期管理 |
2.1.4 长输管道和输油气工艺设备的完整性管理 |
2.2 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 |
2.2.1 电气设备管理 |
2.2.2 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电气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
3.1 大庆输油气分公司情况简介 |
3.2 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电气设备管理现状 |
3.2.1 电气设备基础资料管理 |
3.2.2 电气设备运行管理 |
3.2.3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管理 |
3.2.4 电气设备检修管理 |
3.2.5 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 |
3.3 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电气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基础资料信息化管理薄弱 |
3.3.2 状态评价不准确,风险评估体系未建立 |
3.3.3 电气预防性试验作业风险管控不到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构建 |
4.1 设计目标 |
4.2 设计原则 |
4.3 系统设计 |
4.3.1 系统架构设计 |
4.3.2 个人工作台、标准管理、后台管理的模块设计 |
4.3.3 设备档案管理模块设计 |
4.3.4 试验管理模块设计 |
4.3.5 评价管理模块设计 |
4.3.6 缺陷管理和检修管理模块设计 |
4.3.7 电气预防性试验风险管控设计 |
4.4 实例验证与效果分析 |
4.4.1 实例验证 |
4.4.2 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制度保障 |
5.2 人员保障 |
5.3 技术保障 |
5.4 电气预防性试验管理保障 |
5.4.1 通过作业安全分析保障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有效落实 |
5.4.2 通过《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过程控制表》实施过程控制 |
5.4.3 规范预防性试验现场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汽轮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序论 |
1.1 我国汽轮发电机采用主要励磁方式综述 |
1.2 采用自并励励磁系统及自并励励磁系统改造的意义 |
1.2.1 采用自并励励磁系统是发展趋势 |
1.2.2 采用自并励励磁系统对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
1.3 自并励励磁系统在国内外运行实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励磁系统主回路及灭磁、起励回路设计 |
2.1 主回路电压、电流及控制角 |
2.1.1 交流侧线电压计算 |
2.1.2 控制角α的计算 |
2.1.3 交流侧线电流的计算 |
2.1.4 交流电源功率的计算 |
2.2 整流桥负载功率因数计算 |
2.2.1 基波功率因数 |
2.2.2 总功率因数 |
2.3 三相整流桥硅元件的选择 |
2.3.1 硅元件额定电流的选择 |
2.3.2 可控硅额定电压的选择 |
2.4 同步发电机的起励 |
2.4.1 残压起励 |
2.4.2 他励起励 |
2.5 同步发电机的灭磁及其计算 |
2.6 小结 |
第三章 自并励励磁系统可控硅励磁调节器设计 |
3.1 励磁调节器作用功能 |
3.2 PSS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
3.2.1 电力系统低频震荡的分析与研究 |
3.2.2 PSS作用及PSS参数设计 |
3.2.3 PSS仿真实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自并励励磁系统改造实践 |
4.1 自并励励磁系统改造情况概述 |
4.1.1 镇海2号发电机及原有励磁系统的基本情况 |
4.1.2 改造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3 改造中设备变动情况 |
4.1.4 改造后自并励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4.2 系统设计及参数选择 |
4.3 自并励系统励磁调节器设计 |
4.4 继电保护配套情况 |
4.5 轴电压情况 |
4.6 小结 |
第五章 励磁系统调试 |
5.1 设备安装前的实验 |
5.2 励磁系统静态实验 |
5.3 励磁系统动态试验 |
5.3.1 空载试验 |
5.3.2 并网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变压器试验(十)(论文参考文献)
- [1]板材电磁成形的试验研究[D]. 张敏. 机械科学研究院, 2005(07)
- [2]电力变压器在线监测与综合诊断系统研究与开发[D]. 欧意文. 长安大学, 2011(01)
- [3]大型变压器绕组漏磁场与短路特性的研究[D]. 张伟.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 [4]基于三电平变换器的高压直流电源研究[D]. 张海松. 燕山大学, 2016(01)
- [5]基于复合阵列传感器的应用射线追迹反推变压器中局部放电源[J]. 张阳,杜非,罗勇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19)
- [6]110kV-22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柔性抑制措施研究[D]. 刘钊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7]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定位测量[J]. 张凤英,王宇光. 变压器, 2000(02)
- [8]大庆输油气分公司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研究[D]. 李智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5)
- [9]变压器试验(十二)[J]. 第一机械工业部变压器研究所高压室. 变压器, 1967(12)
- [10]汽轮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 张敏敏. 华北电力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