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论文文献综述)

贵诗媛,潘静[1](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mbed、EMbas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搜集中西医结合与单用西药对比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Cochranc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3篇研究文献,共1 1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组[OR=2.71,95%CI(1.89,3.88)],能够有效减少激素的使用量[MD=-4.11,95%CI(-5.34,-2.88)],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MD=-0.78,95%CI(-1.35,-0.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可以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治疗过程中的激素使用量,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更高。

王武浩[2](2021)在《近1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

唐丽佳[3](2021)在《健脾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健脾调经汤”治疗脾虚血瘀型SLE月经不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月经不调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以更好发挥中医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治疗上的优势。方法:收集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在中医科门诊就诊确诊的脾虚血瘀型SLE缓解期月经不调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记录相关评分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入组患者均维持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原有用药方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西医疗法随症处理,试验组加用健脾调经方(基础方:红芪10g,牡丹皮15g,郁金10g,桂枝6g,川芎10g,赤白芍各10g,柴胡10g,党参10g,吴茱萸6g,当归10g,炒六神曲10g,焦术10g,随证加减)中药汤剂由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房配制及煎药,日三服,每次200毫升,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分别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月经症候积分、SLEDAI评分、汉密顿HAMA焦虑评分、C3、C4、ESR、CRP指标及判断用药安全性的生化指标。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60例患者治疗结束无脱落病例。患者维持原有西医治疗方案上,加用健脾调经汤的治疗组与加用西药的对照组相比,在疾病治疗方面:治疗组30例,其中有效者26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30例,有效者19例,无效者11例,有效率为6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更明显。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各组治疗后积分均较前有降低,治疗组、对照组试验前后均有显着差异。组间比较试验前无统计学差异,试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总体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SLEDAI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无显着差异,治疗后差异显着。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减低SLEDAI评分,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汉密顿HAMA焦虑评分方面:两组内比较,HAMA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无显着差异,治疗后差异显着。说明两组均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且治疗组疗效更好。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上:C3、ESR、CRP指标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C4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说明两组均能增强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指标方面:所有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健脾调经汤可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评分、SLEDAI评分、HAMA焦虑评分、ESR、CRP指标,可升高补体C3,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未有过敏和胃肠道刺激反应,安全良好。健脾调经汤可有效改善脾虚血瘀型SLE月经不调症状、稳定SLE病情、并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免疫力。

吕洋[4](2020)在《中药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背景雷公藤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正式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已有40余年用药史,然而随着雷公藤在临床应用范围上的扩大,其毒副作用也显现出来,甚至限制了雷公藤的使用。目前尚未有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目的评价中药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雷公藤在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应用上提供客观依据,以及为今后相关临床用药及实验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文献资料库中自建库起至2020年2月有关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试验组为雷公藤单用或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以“狼疮性肾炎”、“雷公藤”为中文主题词,主题词逻辑关系为“或”;以“lupus nephritis”、“Tripterygium”为英文主题词,以主题词+自由词检索策略检索相关文献,主题词间逻辑关系为“and”,主题词与自由词逻辑关系为“or”,以引文检索和参考文献检索作为补充。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资料筛选,经阅读标题和摘要初筛、阅读全文复筛纳入研究文献,然后集中核对,有分歧者互相讨论或经与第3位研究者讨论后决定取舍;文献质量评价步骤同文献筛选,运用Cochrane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运用RevMan5.3软件完成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χ2检验)中,异质性较小者(P≥0.1,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较大者(P<0.1,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异质性较大者通过逐篇剔除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分析其异质性来源,二分类变量的统计分析使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连续型变量则使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其95%置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总体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补体C3、SLEDAI(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评分为结局指标。结果共9篇文献包含608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发表年份从1993年至2019年,其中试验组242例,对照组234例,男性112例,女性496例。9篇文献均为低至中等质量文献。纳入文献中除何胜虎等研究为雷公藤草药直接煎服,12-15g/d,文火煎2小时顿服,其余研究均为雷公藤多苷片,11.5mg/(kg·d),分3次口服。各结局指标的合并RR值[95%CI]分别为总体有效率2.36[1.55,3.60]、不良反应发生率0.47[0.3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MD值[95%CI]分别为24h尿蛋白定量-0.13[-0.23,-0.03]、血清肌酐-9.93[-17.94,-1.93]、血尿素氮-1.14[-2.13,-0.14]、血清白蛋白3.99[0.82,7.17]、补体C3 0.13[-0.12,0.38]、SLEDAI评分-0.35[-0.97,0.28],除补体C3、SLE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试验组在提高总体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均优于对照组,在升高补体C3、降低SLEDAI评分上与对照组效果相当。结果显示雷公藤单用或联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均优于纯西药组。结论雷公藤单用或联合西药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上有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韩露[5](2020)在《PCT联合WBC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T、WBC、CRP、ESR等指标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红皮病性银屑病(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GPP患者的血液学指标,以期为GPP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可能的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的89例GPP和EP患者。1.收集GPP和E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既往有无银屑病病史、发病诱因、是否发热、最高体温、局部皮损是否红肿热痛、淋巴结是否肿大、扁桃体是否肿大及是否有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包括来自于血、痰、脓、肺泡灌洗液、大便、尿液或其他培养物的标本)、胸部X线/CT、结核抗体、病毒抗体、WBC、NEU、LYM、NLR、PLT、PCT、ESR、CRP、中医证型、治疗方案和疾病转归等。2.根据有无发热,将89例患者分为发热组和不发热组,并根据发热程度的高低将发热组进一步分为低中热组和高热组;根据感染类型,将89例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疑似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和支原体、真菌、结核等感染组;根据中医证型将GPP患者分为毒热炽盛组、阴虚血热组、阴虚血瘀组。3.按照不同组别分别比较WBC、NEU、NLR、PLT、PCT、ESR、CRP等在各组间的差异;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分析细菌感染组中WBC、NEU、PCT、CRP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GPP和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WBC单独和联合水平对GPP和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一般资料:(1)研究病例组成89例患者中共有GPP29例、EP60例。其中发热患者58例,包括细菌感染31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非感染16例,疑似细菌感染7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及系统性真菌感染1例;不发热患者31例,包括非感染30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和结核感染1例。(2)诱因:本研究89例GPP、EP患者中43例找到明确诱因,包括12例免疫抑制剂减量不规律、12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系统/外用不明药物、2例大面积外用激素突然停药、2例疲劳和7例其他原因(系统口服激素1例、服用“金银花露”1例、未行正规治疗1例、药物过敏1例、月经1例、中药外洗1例、使用胎盘素1例)。其中,免疫抑制剂减量不规律、上呼吸道感染、系统/外用不明药物为主要诱因。(3)性别:89例GPP和EP患者中共有男64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2.56:1。其中,发热组男42例,女16例;不发热组男22例,女9例。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男24例,女7例;非感染组男8例,女8例。(4)年龄:89例GPP和EP患者年龄5-81岁,平均(48.28±1.5)岁。其中,发热组年龄5-81岁,平均(44.97±20.73)岁;不发热组年龄26-81岁,平均(54.84±12.84)岁。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年龄11-68岁,平均(43.23±18.15)岁;非感染组年龄6-81岁,平均(46.56±22.51)岁。89例GPP和EP患者中,年龄<12岁者5例,占所有患者的5.62%;12岁≤年龄<18岁者4例,占所有患者的4.49%;18岁≤年龄<40岁者17例,占所有患者的19.10%;40岁≤年龄<60岁者37例,占所有患者的41.57%;年龄≥60岁者26例,占所有患者的29.21%。其中,年龄段在40-60岁所占比例最高,为GPP、EP好发年龄段。2.各组间参数比较:(1)发热组与不发热组参数比较:发热组WBC、NEU、NLR、PLT、ESR、PCT、CRP均高于不发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与不发热患者中非感染组比较(剔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细菌感染组中WBC、NEU、NLR、ESR、PCT、CRP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PL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参数比较(剔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细菌感染组的WBC、NEU、PCT、CRP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NLR、PLT、ESR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发热患者非感染组中低中热组与高热组参数比较:低中热组的NEU、NLR、PCT均低于高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PLT、ESR、CR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GPP毒热炽盛组、阴虚血热组与阴虚血瘀组参数比较:WBC、NEU、NLR、ESR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与毒热炽盛组相比,NEU、NLR在阴虚血热组、阴虚血瘀组中均低于毒热炽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在阴虚血热组和阴虚血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毒热炽盛组相比,阴虚血瘀组的WBC低于毒热炽盛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阴虚血热组的WBC与毒热炽盛组、阴虚血瘀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虚血瘀组相比,毒热炽盛组和阴虚血热组的ESR均高于阴虚血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毒热炽盛组和阴虚血热组间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PCT、CRP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细菌感染组中WBC、NEU、CRP与PCT之间的相关性分析:WBC与NEU存在显着相关(r=0.98,P<0.05),且两者与CRP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0.579,P<0.05;r=0.621,P<0.05),而与PCT之间相关性不高(r=0.275,P>0.05;r=0.245,P>0.05)。但PCT与CRP之间存在相关性(r=0.609,P<0.05)。4.GPP与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相关变量分析:将WBC、NEU、PCT、CRP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相关变量,结果显示PCT、WBC与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OR=1.01 P=0.06<0.1;OR=2.87 P=0.07<0.1)。5.PCT、WBC等指标对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PCT和WBC对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均具有一定检验效能:当PCT单独诊断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最佳截断值为0.035ng/m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0、0.687;当PCT为0.155n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为0.458、0.800;当WBC单独诊断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最佳截断值为10.315×109/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3、0.625;PCT联合WBC的检验效能较两者增强,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当联合因子截断值为0.4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900、0.68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GPP和EP的好发年龄段在4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CT、WBC均可作为GPP及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NEU、NLR、PCT与GPP、EP发热程度有关,其在评判GPP、EP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NEU、NLR在鉴别GPP毒热炽盛型与非毒热炽盛型(阴虚血热型、阴虚血瘀型)时具有参考意义;ESR在鉴别GPP阴虚血瘀型与非阴虚血瘀型(毒热炽盛型、阴虚血热型)时具有参考意义。GPP和EP发热原因复杂,临床需仔细搜索病原体,对免疫抑制和抗感染治疗抵抗患者应注意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

刘文禹[6](2020)在《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归脾汤合二至丸对SLE合并慢性病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医部门诊就诊的SLE合并慢性贫血患者共110例,分为归脾汤合二至丸组(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结束共脱落8例,其中中药组5例,对照组3例,脱落率为7.3%。实验期间因其他并发症需住院治疗者6例,剔除后最终得到有效病例96例,其中中药组48例,对照组48例。所有病例治疗4周,随诊观察3个月,观察相关指标并评估疾病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SLE患者均为中度及以下活动的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稳定病情,两组之间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用量无显着差异,均接受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中药组患者接受中药汤剂:归脾汤合二至丸水煎剂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各1次,以及常规控制病情的西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控制病情的西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以及中医证候、症状的疗效,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评估并比较两组病例疾病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均有改善(P<0.05),且中药组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改善效果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中药组48例患者总有效45例,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27例,有效率56.25%,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治疗后对症状均有改善,其中心悸、乏力、烦躁、手足心热、气短较对照组疗效有优势(P<0.05);对照组除对畏寒肢冷、气短、耳鸣、失眠、手足心热、烦躁、乏力、口疮改善不明显(P>0.05)外,对面部红斑、发热、口疮、双手红斑、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肌肉疼痛、脱发、浮肿、胸痛、心悸、皮肤溃烂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病情活动度均有所下降,而中药组在疾病活动评分与疾病分期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组和对照组对于SLE贫血患者均有疗效,而归脾汤合二至丸对于实验室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的治疗、临床症状的缓解及疾病活动的控制较常规西药治疗更具有优势。

方媛[7](2019)在《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及免疫实验指标表达上的差异,为SLE血瘀证辨证增加客观化依据。方法: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推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类标准,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的SLE患者信息,选取其中符合血瘀证及非血瘀证中医诊断的SLE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0例。记录纳入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并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 SLEDAI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评分。研究者使用操作仪器为甲襞微循环仪(Videobiomicroscope)VIDEOCAP3.0版,观测部位为纳入SLE患者的右手食指远心端第一排毛细血管视野1mm内的甲襞微循环状态,观测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排列、管袢数),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白色血细胞团块),袢周状态(袢顶出血、渗出、乳头下静脉丛、乳头)。然后运用甲襞微循环仪所连接电脑采集和处理患者甲襞图片,并根据94’上海简易诊断标准进行图像判读和积分。同时送检纳入患者的外周血实验室指标,检测指标包括: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抗体(ANA)、ENA、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3(C3)、补体4(C4)、CD3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3+)、CD4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4+)、CD8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8+)。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通过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血瘀证和非血瘀证两证型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状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差异。结果:1.一般情况:(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病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病程更长。(2)血瘀证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襞微循环方面:(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的甲襞总分更低。(2)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SLE患者总体畸形管袢占比更大、管径变化更大、袢顶膨大的数目更多。(3)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的红细胞流速流态更慢,红细胞聚集现象更明显。(4)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一般情况(排列、管袢数),微血流状态(白色血细胞团块),袢周状态(袢顶出血、渗出、乳头下静脉丛、乳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方面:(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抗ds-DNA抗体、ANA滴度(此与疾病活动度无关)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SLE患者的抗ds-DNA、ANA滴度更高。(2)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SLEDAI、C3、C4),CRP、ESR,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CD3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4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8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瘀证SLE患者的病程较非血瘀证SLE患者长。与“久病必瘀”的中医传统理论相吻合。(2)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方面比非血瘀证SLE患者出现比例高变化大,提示血瘀证SLE甲襞微血管状态问题更严重。(3)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方面比非血瘀证SLE患者出现比例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提示血瘀证SLE患者甲襞微血流状态问题更严重。(4)甲襞微循环尤其是微血管、微血流的指标可以作为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客观化辨证依据。(5)血瘀证的高滴度ANA分布多,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与SLE血瘀证有关。

王璐[8](2019)在《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模式将脏腑辨证论治与经络学说相结合,通过观察导师自拟协定方通补降浊方结合针灸疗法在脾肾不足、湿瘀交阻型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以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可行性,并最终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疑难杂症提供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间就诊于导师顾军花主任医师门诊及住院部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针药组(口服通补降浊方加针灸治疗)和中药组(口服通补降浊方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以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加以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两组病人12周的观察,从病情活动控制情况(SLEDAI积分)来看,针药组改善优于中药组(P<0.05);从血清实验室检验改变来看,针药组在改善血沉、尿蛋白、补体C3方面比中药组疗效更好(P<0.05);从安全性指标来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实验室指标经检验提示组内与组间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具有安全性;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来看,针药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达85.29%,高于中药组的64.71%(P<0.01),提示针药组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中药组,尤其是在腰膝酸软、关节疼痛、耳鸣、浮肿、夜尿频多、小便泡沫、脘闷腹胀、大便黏腻8项症状上针药组更具优势且安全稳定;而两组患者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在治疗后均较前下降(P<0.01),组间比较显示二者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组治疗均有益于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撤减,但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以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控制病情活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辅助激素撤减方面具有优势及安全性,可长期应用于临床,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安全高效治疗的新选择。

王东[9](2019)在《加味三黄固本汤治疗肾阴亏虚型SLE疗效分析及防治SLE小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对中药加味三黄固本汤加减治疗肾阴亏虚型SLE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2、探索加味三黄固本汤对肾阴亏虚型SLE患者骨密度的影响;3、基于“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观察加味三黄固本汤对SLE模型小鼠骨密度的作用结果,初探加味三黄固本汤对防治SLE小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1、临床观察部分:纳入符合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2例,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原有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不变的情况下加用加味三黄固本汤,疗程共计三个月。在使用中药治疗前、治疗后1月、2月及3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同时测定患者口服中药之前及3月后股骨颈骨密度。最后对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动物实验部分:选择MRL/lpr SLE模型小鼠3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泼尼松组)、治疗组(泼尼松+中药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及对照组共计SLE模型小鼠20只均先予以泼尼松(10mg/k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按0.4ml/只灌胃,1次/d,连续七天。七天后小鼠SLE病情缓解,进入慢性缓解期,此时治疗组予以泼尼松(10mg/kg)和加味三黄固本汤免煎颗粒(3g/k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按0.4 mL/只灌胃,1次/d;对照组继续予以泼尼松(10mg/k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按0.4ml/只灌胃,1次/d。给药后每周称量体重1次,根据体重调整给予的受试药物剂量。模型组10只在同等环境中常规饲养8周。实验8周之后对3组所有小鼠进行取材,将其通过颈椎脱臼法处死,后仔细分离左侧股骨,彻底剔除软组织后,37℃生理盐水纱布包裹后放人EP管中,-80℃冰箱保存,检测前取出解冻。采用小动物专用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HOLOGIC)进行小鼠离体股骨骨密度测量。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观察部分:1)在使用中药加味三黄固本汤治疗肾阴亏虚型SLE患者之前及治疗后1月、2月、3月之后其疗效评价结果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使用中药前与使用中药治疗3个月后患者骨密度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动物实验部分: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三组小鼠骨密度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两两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1、加味三黄固本汤后能改善肾阴亏虚型SLE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SLEDAI评分,在三个月治疗时间内,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显着;2、使用加味三黄固本汤治疗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肾阴亏虚型SLE患者之后,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较较使用中药之前有所改善,故本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改善患者的骨密度来预防SLE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后骨质疏松的发生;3、加味三黄固本汤改善了使用糖皮质激素后SLE小鼠的骨密度,侧面验证了在“肾主骨、生髓”这一经典理论指导下的加味三黄固本汤能防治SLE小鼠激素性骨质疏松。

党若楠[10](2019)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中西医诊疗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总结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SL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提高SSLE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SSLE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和归类一般信息、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中医舌脉象、中西医诊断、中西医治疗、疾病转归等内容,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纳入SSLE患者349例,男女比例1:5.35,发病年龄多集中在15~35岁段。住院中位数天数为14天,中位数住院费用为19053.83元。首发症状主要为颜面及下肢水肿、关节肿痛、面部红斑、发热、泌尿系统症状、倦怠乏力、心血管系统症状、泡沫尿、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临床症状主要为倦怠乏力、泌尿系统症状、颜面及下肢水肿、心血管系统症状、口干和(或)眼干、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院前误诊率为56.16%,多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为主要受累脏器(系统)。狼疮性肾炎患者肾脏病理分型以Ⅳ型、Ⅴ型多见(78.08%)。尿蛋白及尿潜血强阳性患者分别占42.12%、32.09%,IgG升高及补体C3下降显着,自身抗体阳性率以ANA、抗SSA抗体、抗ds-DNA抗体、ANuA、AHA为主。尿潜血、IgG升高、Cr升高是SSLE累及肾脏的危险因素。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肺脏受累以青年患者为主,心脏、消化系统受累以中年患者为主。2.本组病例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证为主,实证主要为瘀、湿,虚症主要为气虚、阴虚、脾肾亏虚。舌质主要为淡暗、红、暗红,舌苔多为白腻、薄白、黄腻,脉象多为细、数、沉。3.本组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为98.85%,治疗总有效率为89.11%。多数患者接受了激素、丙球、免疫抑制剂等联合用药,接受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患者占43.55%,大剂量丙球冲击患者占15.47%,环磷酰胺冲击患者占51.00%,3例LN患者接受了肾移植术。中药及中成药功效以补气、化瘀、利湿等为主。另有71.06%的患者接受了中医特色疗法。4.本组病例临床抢救率13.75%,成功率85.98%,抢救次数≤3次的患者与>3次的患者抢救成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病死率6.02%,平均死亡年龄56.05±18.321岁,SSLE患者男女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感染是首位致死因素,其次为恶性肿瘤、狼疮性脑病。结论:1.本院治疗SSLE广泛使用了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总有效率为89.11%,大剂量的激素、丙球及环磷酰胺冲击仍然是控制重症狼疮活动的主要方法,其中丙球冲击治疗的患者耐受性较好。近年来本院血浆置换、肾移植、干细胞移植等疗法已逐步开展。中药联合中成药、中医特色疗法是本院中医治疗SSLE的特色,其相关疗效及优化方案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SSLE临床表现复杂,本组病例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为主要受累脏器,院前误诊率高,临床需要提高对SSLE的认识水平;本组病例病死率6.02%(21/349),略低于相似文献报道,感染是首位致死因素,提示应高度重视感染对预后的不良影响,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及抗感染需贯穿SSLE治疗的始终;本组病例中位住院总费用高于相似文献报道,可能与治疗方案相对复杂有关,控制SSLE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有助于降低治疗费用。3.本组病例以虚实夹杂证为主,瘀、湿等实邪较为突出,补气、化瘀、利湿是中医主要治法,治疗当谨察病机,分辨虚实主次,泻实不忘补虚,补虚兼应泻实。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数据提取
    1.4 文献资料提取以及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2.4.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撤减激素使用量情况的Meta分析
        2.4.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Meta分析
    2.5 不良反应
    2.6 发表偏倚评估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2 本次研究的局限

(3)健脾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3.2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3.3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比较
        3.4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表
        3.5 实验室指标补体C3、C4、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变化
        3.6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理论概述
        1.1 现代医学对SLE月经不调的认识
        1.2 传统医学对SLE月经不调的认识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的治疗
        2.1 现代医学对SLE月经不调的治疗
        2.2 传统医学对SLE月经不调的治疗
    3 自拟健脾调经汤成方思路及主要药物药理研究进展
    4 本研究方案结果分析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分型及与实验室指标关系
        参考文献
    2 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3.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中药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结局指标
        1.5 研究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分析
        1.6 质量评估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情况
        2.2 发表偏倚分析
        2.3 各结局指标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1 LN的诊治进展
    2 雷公藤的药理毒理作用及合理应用
    3 中医药循证医学的发展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2 Cochrane 风险偏倚评估工具
    附录 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PCT联合WBC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各组间参数比较
    3.3 细菌感染组中WBC、NEU、CRP与 PCT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4 GPP与 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相关变量分析
    3.5 PCT、WBC等指标对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
讨论
    一、PCT联合WBC在 GPP、EP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二、PCT等炎症指标在不同中医证型GPP患者中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论文发表
致谢

(6)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学软件和方法
    3 结果
        3.1 病例剔除和脱落情况
        3.2 两组病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
        3.3 两组病例主要中医证候的比较
        3.4 两组病例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3.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的比较
        3.6 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讨论
    1 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SLE贫血的理论来源
        1.1 归脾汤的来源和应用
        1.2 二至丸的来源和应用
    2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附表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录3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分类标准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操作仪器
    2.2 检查方法
3 研究内容
    3.1 患者一般信息
    3.2 甲襞图像评分及项目解读
        3.2.1 一般情况
        (1)排列
        (2)管袢数
        3.2.2 微血管情况
        (1)畸形管袢占比
        (2)管径变化(输入、输出)
        (3)袢顶膨大
        3.2.3 微血流情况
        (1)红细胞流速流态
        (2)红细胞聚集状态
        (3)白色血细胞团块
        3.2.4 袢周情况
        (1)袢顶出血
        (2)渗出
        (3)乳头下静脉丛
        (4)乳头
    3.3 实验室指标
        3.3.1 实验室指标测定
        3.3.2 患者疾病活动评价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SLE患者的基本信息的表达
        5.1.1 性别
        5.1.2 年龄
        5.1.3 病程
    5.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甲襞微循环表达
        5.2.1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一般情况表达
        (1)管袢排列
        (2)管袢数(根/mm)
        5.2.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方面表达
        (1)畸形管袢占比
        (2)管径变化(输入、输出)
        (3)袢顶膨大(根)
        5.2.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方面表达
        (1)红细胞流速流态(mm/sec)
        (2)红细胞聚集
        (3)白色血细胞团块(个)
        5.2.4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袢周情况表达
        (1)袢顶出血
        (2)渗出
        (3)乳头下静脉丛
        (4)乳头
        5.2.5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总分((?)±S)的表达
    5.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实验室指标表达
        5.3.1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上的表达
        5.3.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ANA表达
        5.3.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ENA的表达
        5.3.4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指标上表达
6 讨论
    6.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进展
        6.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学认识与辨证
        6.1.2 甲襞微循环的概述和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的运用
    6.2 非血瘀证与血瘀证SLE患者的基本资料
    6.3 血瘀/非血瘀证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的表现
        6.3.1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一般情况的表现
        6.3.2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的表现
        6.3.3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的表现
        6.3.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 SLE 患者在袢周情况的表现
        6.3.5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 SLE 患者在甲襞总分表现
    6.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分析
        6.4.1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上的分析
        6.4.2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ANA上的分析
        6.4.3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ENA上的分析
        6.4.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指标上的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甲襞微循环综述
    参考文献

(8)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病例资料
        1.1 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
        2.3 研究设计
        2.4 具体方法
        2.5 疗效指标
        2.6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病例资料分析
        3.2 两组治疗前后的比较
        3.3 两组中医主症症候积分的比较
        3.4 两组中医次症症候积分的比较
        3.5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3.6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理论探讨
        1.1 祖国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3 针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1.4 通补降浊方的确立及药物配伍分析
        1.5 针灸协定方的确立及现代研究
        1.6 西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2.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2.1 病例分布情况
        2.2 实验室指标检测情况
        2.3 临床SLEDAI活动积分结果分析
        2.4 治疗前后激素撤减
        2.5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2.6 疗效评价
    3.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9)加味三黄固本汤治疗肾阴亏虚型SLE疗效分析及防治SLE小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6 疗效评价标准
    3 试验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病情观察
        3.3 检测指标
        3.4 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记录与观察
    4 结果分析
        4.1 剔除与脱落
        4.2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记录
        4.3 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4 结果分析
    5 讨论
        5.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概述
        5.2 钟以泽教授对SLE病因病机的认识
        5.3 加味三黄固本汤方义解析
        5.4 加味三黄固本汤组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5.5 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5.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
    6 总结
    7 结论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资料
    1 研究目的
    2 研究主要内容
    3 研究方法
    4 数据分析
    5 结果分析
    6 讨论
        6.1 MRL/lpr模型小鼠
        6.2 实验动物使用药物的剂量计算
        6.3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SLE中的应用
        6.4 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及骨坏死的作用机制探析
    7 实验结果及方法讨论
    8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1、中医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2、中医对SLE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先天禀赋不足
        2.2 后天失养
        2.3 产后体虚,房事不节
        2.4 外邪侵袭,内外合病
    3、各家对SLE病因病机的认识
    4、辨证分型论治
        4.1 辩证分型
        4.2 分型论治
        4.3 分期论治
    5、SLE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6、现代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6.1 SL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6.2 SLE的药物治疗
        6.3 血浆置换
        6.4 其他治疗方法
    7、总结
    参考文献
附件1 CRF调查表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
    中医临床症状权重积分表
    SLEDAI活动评分表
附件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中西医诊疗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及研究
        一、历史源流
        二、病因病机
        三、中医治疗经验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及研究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狼疮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三、狼疮重要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评价标准
        六、疾病转归
    第二节 信息采集
        一、信息采集的内容
        二、信息采集表的设计
    第三节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总体描述
        一、性别与年龄
        二、科室分布
        三、住院天数
        四、住院费用
    第二节 病史及临床资料
        一、首发症状
        二、院前诊断
        三、临床症状
        四、中医诊断
        五、中医辨证
        六、舌脉象
        七、重要脏器(系统)受累情况
        八、有创操作
        九、实验室检查及病理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
        一、治疗类别
        二、中西医治疗
    第四节 治疗效果
        一、疾病转归
        二、抢救情况
        三、死亡病例资料
        四、狼疮活动度评估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基本资料分析
        一、一般资料
        二、病史及临床症状分析
        三、实验室检查
    第二节 中西医治疗分析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
        二、西医治疗
        三、中医治疗
    第三节 抢救情况及死亡病例分析
    第四节 狼疮活动度评估
    第五节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J]. 贵诗媛,潘静. 亚太传统医药, 2021(10)
  • [2]近1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 王武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健脾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D]. 唐丽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中药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吕洋.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PCT联合WBC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发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D]. 韩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 刘文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7]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D]. 方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D]. 王璐.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加味三黄固本汤治疗肾阴亏虚型SLE疗效分析及防治SLE小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初探[D]. 王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中西医诊疗临床分析[D]. 党若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