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华研制成功数字化X射线纳秒成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汪孝欢[1](2012)在《基于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焊缝缺陷评片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X射线检测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焊缝缺陷的检测也逐步从人工评片过渡到计算机智能识别。利用计算机对焊缝数字图像进行检测和识别,在射线检测效率、经济效益、方便实用等方面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本文以实际工程需求为背景,以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所得到的BMP格式的焊缝数字图像为研究对象,进行Visual C++面对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设计评片系统软件。该软件主要分为图像处理、缺陷识别和缺陷等级评定三大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主要内容是数字图像的几何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点运算、边界提取。几何变换有平移、旋转、镜像和缩放处理;图像的增强运算有平滑降噪、中值滤波;图像的点运算有灰度直方图设计、灰度的线性变换、灰度的窗口变换、灰度拉伸;灰度直方图的设计是为了计算数字图像的灰度值,采用线性变换进行二值化处理,通过窗口变换分离焊缝和母材并以提取焊缝、运用灰度拉伸凸显缺陷特征信息。边缘检测的算子有Robert算子、Sobel算子、Prewiit算子、Kristch算子、Guass-laplace算子。由于Guass-laplace算子能降低图像噪声的同时提取缺陷的轮廓,因此,本实验用Guass-laplace算子进行缺陷的轮廓提取。缺陷识别模块采用细化和中心点标注法统计缺陷的数量和平均半径,再用垂直投影得出缺陷在水平方向的像素。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统计缺陷数量,而且还能快速算出缺陷的平均半径、周长和面积等参数。缺陷等级评定模块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B/T4730.2-2005钢、镍、铜制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中的圆形和条形缺陷评级标准)为例,进行可视化与面对对象的程序设计。在缺陷识别菜单栏的子菜单中的对话框的编辑框中输入相关数据,能准确地评定焊缝缺陷的等级。实验结果表明,本焊缝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评片软件能有效进行缺陷识别和等级评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马香玲[2](2008)在《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机器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输送管道的建设和运营中,管道对接焊缝质量的检测至关重要。超声检测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在役设备安全监测中,尤其在管道焊接缺陷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所采用。传统的超声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评定缺陷难等不足,研制一种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机器人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助计算机、数控、精密机械和微电机驱动等技术,以工控机为核心,以国内先进的数字超声探伤仪为基础,以虚拟仪器结构为软件平台,开发了管道对接焊缝自动超声检测机器人系统,实现了超声检测的数字化、自动化、图像化,为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效率奠定了基础。本课题进行了机器人总体设计,研制了浮动探头夹持器,实现了探头与管道的自适应接触。设计了具有大减速比步进电机传动系统,满足了机器人绕管道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动力。借助计算机I/O接口和串口通信技术,通过LabWindows/CVI中的专用RS232串口通讯函数库,实现了工控机与STC89C51单片机的通讯,有效地对检测机器人进行控制,实现了机器人沿管道的圆周运动和探头沿管道轴向扫描运动,能够对焊缝进行锯齿形或矩形扫描。利用ActiveX技术,解决了LabWindows/CVI和Office Word软件的接口,实现了检测报告的生成和打印;构建了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斜角探伤平台,通过研究自动扫描成像的关键技术及其软件实现方法,成功实现了以伪彩色和灰度模式显示管道典型人工缺陷的超声A扫描、B扫描。通过对缺陷超声检测回波信号进行去噪,有效抑制电磁干扰和点状噪声的影响。建立人工缺陷的斜角探伤数学模型,对缺陷进行定位分析,为深入研究斜角探伤的数字化、图像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赵洁[3](2008)在《基于自适应最优化小波变换算法的焊缝缺陷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焊接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对其质量的评定是由检验人员依据有关标准凭经验对焊缝X射线图像来进行评判的,可能会造成误判或漏判。因此,为了满足焊缝缺陷检测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可以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X射线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识别。小波分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和时频局域性等优点,是检测突变信号的强有力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为此,论文将小波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X射线焊缝图像检测与识别中,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焊缝缺陷的检测与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最优化小波变换算法,它克服了传统的二进小波变换只能对长度为2的整数幂的数据进行处理,对非2的整数幂的数据则需要进行大量的边界处理这一局限性。其核心是通过解析被处理数据长度来捕获其长度的最佳逼近值,实现边界处理的最优化;通过分解最佳逼近长度来获取各层次小波变换基数,实现小波变换基数选择的自适应。其边界数据不会被忽略的特点就能够排除有缺陷在焊缝边缘处被漏查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焊缝缺陷检测的精确性与可靠性。研究了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分析了噪声与图像信号在小波变换域上具有不同的Lipschitz指数的特点,并使用一种具有相同特性的阈值函数有效地去除了噪声。介绍了传统的图像多分辨率边缘检测方法优点与不足,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图像重构焊缝缺陷检测方法,其检测效果比传统的多分辨率边缘检测算法更为快速更为准确。模拟了人类视觉系统由粗到细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在分析焊缝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焊缝图像的区域模型,并且成功的提取出了焊缝区域。研究了不同焊缝缺陷的特征,详细介绍了在焊缝区内进行缺陷识别时所应依照的原则及标准。在将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理论引入到X射线焊缝缺陷检测的研究中,根据提出的新方法研制和开发了基于自适应最优化小波变换的焊缝缺陷检测软件,并对其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将此软件应用于实际的焊缝缺陷检测中,并与几种经典的边缘检测方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论文所提出的新算法是正确的、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陈鸣[4](2007)在《ICF物理实验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文中研究指明ICF(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物理诊断测量软件系统是ICF实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满足ICF实验研究中大数据量、多学科、多项目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保存和处理的需要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但由于ICF研究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内所使用的测量软件系统整体水平较低,具有诸多不足,尤其是随着“神光—Ⅲ”原型实验装置的建成,软件系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ICF研究工作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涉及的领域集中在软件部分,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分析测量测试系统中涉及到的各种最新的软件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选择并建立一套能够满足“神光-Ⅲ”原型上的物理实验诊断系统以及将来的“神光-Ⅲ”主机装置系统需求的分布式测量软件体系。该软件体系具有良好的模块性和尽可能低的耦合性,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得系统能够根据物理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也可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更新和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ICF物理实验的背景,以及国内外ICF物理实验中测量软件系统的发展现状,说明了建立一个具有先进性、通用性、开放性和分布性等特点的测量软件系统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整体架构和开发、运行环境的选择。本文在分析并比较了目前国内ICF研究领域内的所涉及的各种仪器总线后,将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的硬件平台定义为混合总线结构的测试系统,该系统同时结合了模块化仪器平台和分立仪器的组件,它们通过各种不同的仪器标准总线相互连接,充分发挥多种总线和平台的优势,具有独立性、耐久性、可扩展性和高性价比。根据这种混合总线结构,文章结合ICF物理实验实际应用,分析并完成了基于标准仪器驱动器的虚拟仪器测量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从而通过从下而上的开发方式完成完整的测量软件体系的建立。为了保证测量软件系统的通用性和开放性,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组件的设计和开发方案,并结合ICF研究领域内最常见的示波器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完成了一个具有模块化功能的通用示波器测量系统。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在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实现标准的数据交换,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国际测量测试领域内的最新标准—自动化测试语言的框架和结构,并结合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进行了应用,特别是利用XML序列化技术实现了将ATML标准集成到面向对象的测量程序中。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不同应用域的程序之间实现对象类型的耦合,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两种可能的方案,即.NET Remoting和Web Service,而在现阶段.NET Remoting这种耦合方式更具有实际意义。本论文的意义和主要创新之处包括:1.本文研究内容属于“神光—Ⅲ”系列装置ICF实验物理诊断的关键部分之一,该项目作为我国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主题项目和国家重点工程,是极为复杂的多学科跨世纪的系统研究工程,无论对国民经济、军事应用,还是基础学科探索都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2.首次将分布式技术应用于国内ICF装置物理诊断系统,完成了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整体架构和开发、运行环境的选择。3.通过对相关国际标准的仔细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在ICF实验物理诊断测量系统中使用并自行开发出符合标准的仪器驱动器,完成了基于虚拟仪器概念的混合总线测试系统的构建。4.在ICF实验测量系统中完整的应用了诸如面向对象、组件开发、XML技术以及有关网络开发技术,尤其是首次在ICF研究领域内应用了最新的自动化测试标记语言作为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了ICF物理实验的分布式测量。
李亚逆[5](2007)在《口腔医学数字影像处理及辅助诊疗系统》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口腔医学数字影像处理及辅助诊疗系统”是来源于广州市2004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口腔一体化数字诊疗系统”(2004Z3-E0241)。“口腔一体化数字诊疗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软件即口腔医学数字影像处理及辅助诊疗系统,硬件是牙科椅和牙科椅智能控制器。项目是以提高牙科诊疗设备的技术水平,提高医生的诊治效果和提高口腔诊所的运作效率为研究目的。本文针对项目的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重点研究:一是牙根尖定位和根管长度测量;二是牙齿骨密度测量;三是口腔诊疗信息管理;四是计算机与牙科椅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接口与通信。口腔医学数字影像处理及辅助诊疗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口腔诊疗信息管理模块,计算机与牙椅控制接口模块,远程通信模块几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图像处理模块,口腔诊疗信息管理模块,计算机与牙椅控制接口模块的研究和实现。研究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根尖定位和根管长度测量是根管治疗术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X线医学影像具有动态范围宽,细节丰富和对比度差等特点,而牙齿根尖部分和牙槽骨密度相近,在X射线图像上常很难看清楚根尖部分。所以,确定根尖位置是口腔医学上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医学混合空间图像增强方法,并在该方法中加入局部直方图均衡化加以改进,实现口腔X图像增强,最终确定根尖位置,测出根管的长度。2、牙齿骨密度是判断牙齿健康情况的重要数据。本文采用了以铝质薄片为标准的X射线光密度法测量牙齿骨密度,包括了反色光密度法和增亮光密度法,并进一步利用伪彩色的图像增强效果实现骨密度测量。伪彩色图像增强在定性测量骨密度的同时,还可起到定位牙根尖的作用。3、口腔诊疗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存储大量图像数据为主的图像数据库。通过研究口腔诊所的医疗流程,研究实现了电子病历,图像存取,数据库接口,网络安全等。4、研究制定了上位机和牙椅控制器的串行通信协议,实现上位机对牙科椅的智能控制。实现了病人医生最佳位置的记忆恢复功能。
邵兴华[6](2003)在《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文中提出多相流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多相流参数检测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相流参数的准确测量,可揭示多相流动的机理,建立多相流动模型,并对流动过程预测、设计和优化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在解决多相流检测问题上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以其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非侵入式、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目前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发展的主流和研究热点,但离实际应用尚有很大距离,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本论文以8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在多相流图像重建、流型辨识等有关问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在分析现有流动层析成像技术基础上,对多相流特点、分类及参数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分析了多相流参数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了多相流参数测量对于科研及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对未来多相流参数测量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对过程层析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基本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简介,介绍了基于不同敏感原理的过程层析成像技术。 3.介绍了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工作原理,建立敏感场的数学模型,阐述了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独特的优点和研究现状。 4.对多种ECT图像重建算法作出了分析比较,本文基于二重积分近似计算的基本概念建立了一个理论依据可靠、简洁明了的图像重建数学模型。 5.为获取高质量的离散相分布图像,采用了基于Landweber迭代的ART算法,并改进了ART图像重建算法,实验结果证明图像重建结果与实际相符,图像质量得到改善。 6.提出了最大熵图像重建数学模型,实验证明该数学模型是可靠,算法的精度能满足流型识别的要求。
耿国华[7](2002)在《医学影象数据库(MidBASE)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据库技术已成为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支撑技术。多种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结合是当前数据库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医学信息管理的发展提出了设计和实现医疗图片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如何有效的存储,管理、组织和检索海量医学影象数据,是PACS系统实现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医学影象数据库(Medical Image DataBase)是一个将多媒体医学影象处理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结合的应用课题。本文针对医学影象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而展开研究。 本文在研究多媒体数据库的模型基础上,通过分析医学影象信息系统的任务、功能,从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功能划分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医学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和医学图象检索模型,给出了医学影象的数据库设计方案;进而,从分析医学影象数据的特性入手,围绕医学图象的存储结构与相关算法,提出了图象表示的模块化结构概念,给出适于医学影象处理的空间数据结构存储表示。改进了面绘制中三角面片存储结构,三维模型的组织与快速重构算法;针对医学影象数据的关联关系,提出并实现基于八叉树的色彩量化算法,实现了哈夫曼编码与基于八叉树结构的数据压缩算法;通过对QBIC的技术特点、工作流程、图象特征提取、距离的计算和相似性度量研究比较,研究基于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的检索新技术,给出基于空间特征信息综合性检索的模式;结合医学图象数据库实际,提出了结合空间信息的颜色关联图检索算法、基于边界方向和不变矩的形状检索算法、提取纹理特征的灰度共生矩阵、自相关函数的检索算法,并给出相关算法的实现及效果分析。 医学影象数据库的远程访问与三维医学可视化系统在广域网上的应用也是本系统的特色之一。针对医学影象数据的特点,提出并实现基于CORBA与Web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影象数据库的远程访问系统和影象数据的Web检索。采用嵌入式组件的开发方法与基于构件的结构相结合的模式,在医学图象数据库中,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组件与图象处理组件在数据库中的集成。实现了在Web上的三维医学图象的可视化,使医学影象数据库系统具有跨平台性和通用性。 作为医学图象数据库技术研究的应用,我们设计实现了医学图象数据库系统MidBASE,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使用效果良好。
郭志平,董宇峰,张朝宗[8](1996)在《工业CT技术》文中提出第一讲 工业CT技术发展概况0 引言由投影进行图象重建的技术,已独立地出现在许多科学领域,并可追朔到很早的年代.但其突破性的进展是在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尤其是1971年首台医用CT问世以后取得的.现在CT技术已被公认为20世纪后期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CT最引人注目的应用是在医学诊断领域,其理论研究及设备制造技术在
陈金根[9](1991)在《CT技术与无损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美、美、日、苏、西欧CT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CT技术在航空、航天、兵器等产品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王义敏[10](2002)在《激光焊接等离子体高速摄影图象处理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大功率激光焊接中,被焊材料受到高能激光束的作用,在几毫秒的时间内就会发生熔化、气化,并与保护气体一起发生电离,在熔池上方迅速形成等离子体云。等离子体云对入射激光有吸收、反射、散射等负面效应;由于等离子体云是折射率比真空还小的光疏物质,当激光穿过等离子体云后,激光束将变得发散,降低激光束的聚焦性。可见,激光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对激光焊接过程、焊接质量以及对激光能量的利用率有非常大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本研究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单方向拍摄的激光焊接等离子体的高速摄影照片进行了处理。等离子体图象由外向里依次为三个区:外缘区、平滑区和核心区;对图象中的灰度分布进行了讨论,建立了图象的等灰度线图、灰度分布立体图、灰度直方图;图象平面的灰度呈现出类高斯分布的特征;等离子体对激光束的折射率呈统计有序性;可以利用激光焊接熔池的温度间接确定等离子体的温度;激光焊接等离子体可以模化为n层、不同厚度、不同折射率层的夹心空间几何体。对两种理想的等离子体模型(三同心球体和变焦距椭球体)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剖面的密度分布层析图,给出了激光束穿越球形等离子体时由于折射引起的对光轴的偏移距离的公式。
二、清华研制成功数字化X射线纳秒成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华研制成功数字化X射线纳秒成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焊缝缺陷评片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简介 |
1.1.2 X 射线检测成像方法 |
1.1.3 本课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X 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基本原理介绍 |
2.1 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的图像特性 |
2.1.1 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图像的构成要素 |
2.1.2 X 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图像的质量指标 |
2.1.3 图像增强器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优点和不足 |
2.2 常见的数字化射线成像技术简介 |
2.2.1 计算机射线照相技术 |
2.2.2 线阵列扫描成像技术 |
2.2.3 数字平板直接成像 |
2.3 数字成像系统的技术特性参数 |
2.3.1 数字成像系统的信噪比 |
2.3.2 数字成像系统的分辨率 |
2.3.3 对比灵敏度和宽容度 |
2.4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概述 |
2.4.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由来 |
2.4.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
2.5 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设计思路 |
第3章 数字图像处理功能模块的设计 |
3.1 数字图像显示原理 |
3.1.1 BMP 文件格式基本组成 |
3.1.2 打开并显示 BMP 图像 |
3.2 数字图像的几何运算 |
3.2.1 平移操作 |
3.2.2 镜像操作 |
3.2.3 缩放操作 |
3.2.4 旋转操作 |
3.3 数字图像的点运算设计 |
3.3.1 灰度直方图操作 |
3.3.2 灰度的线性变换 |
3.3.3 灰度的窗口变换 |
3.3.4 灰度拉伸 |
3.4 数字图像的增强处理 |
3.4.1 图像的平滑降噪 |
3.4.2 图像的中值滤波 |
3.5 边缘检测、轮廓提取 |
3.5.1 Roberts 边缘检测算子 |
3.5.2 Sobel 边缘检测算子 |
3.5.3 Prewiit 边缘检测算子 |
3.5.4 Krisch 边缘检测算子 |
3.5.5 Gauss-laplace 边缘检测算子 |
3.6 数字图像形态学处理 |
3.6.1 腐蚀 |
3.6.2 细化 |
3.7 缺陷边界水平方向尺寸测定设计 |
3.7.1 直线拟合 |
3.7.2 垂直投影 |
第4章 缺陷的模式识别模块设计 |
4.1 缺陷类型的特征参数 |
4.2 缺陷分类判断的逻辑 |
第5章 缺陷等级评定功能模块设计 |
5.1 圆形缺陷的等级评定功能模块设计 |
5.2 条形缺陷的等级评定功能模块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机器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管道焊缝检测的发展 |
1.2 国内外焊缝自动检测装置的发展动态 |
1.2.1 国外焊缝自动检测装置的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焊缝自动检测装置的发展动态 |
1.3 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机器人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焊缝超声检测关键技术分析 |
2.2.1 脉冲反射法 |
2.2.2 焊缝的斜角探伤 |
2.2.3 斜探头扫查方式 |
2.2.4 探头移动区域 |
2.2.5 超声探头 |
2.2.6 入射方向和探测面 |
2.3 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
2.4 管道焊缝检测控制系统的构建 |
2.4.1 管道检测机器人本体 |
2.4.2 步进电机控制卡 |
2.4.3 管道对接焊缝检测控制软件 |
2.5 超声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 |
2.5.1 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通讯 |
2.5.2 超声回波信号采集与图像显示 |
2.5.3 缺陷信号A、B扫描和定位分析 |
2.5.4 检测报告输出与保存 |
2.6 小结 |
3 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 |
3.1 引言 |
3.2 对接焊缝超声检测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
3.3 驱动部分结构改进设计 |
3.3.1 传动方式的确定 |
3.3.2 行走驱动机构设计与计算 |
3.4 扫描部分结构改进设计 |
3.4.1 传动方式的确定 |
3.4.2 步进电机的选用 |
3.4.3 扫描驱动机构设计与计算 |
3.5 超声检测机器人的控制 |
3.5.1 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卡 |
3.5.2 上下位机通信 |
3.5.3 步进电机的控制 |
3.5.4 控制系统软件 |
3.6 小结 |
4 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机器人软件系统 |
4.1 引言 |
4.2 软件系统设计 |
4.2.1 虚拟仪器技术和LabWindows/CVI软件的特点 |
4.2.2 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 |
4.3 超声检测数据的获取 |
4.3.1 LabWindows/CVI中网络通讯模块 |
4.3.2 网络通讯软件实现 |
4.4 与外部程序接口的实现 |
4.4.1 ActiveX技术 |
4.4.2 LabWindows/CVI与Office Word软件接口的实现 |
4.5 管道对接焊缝检测系统软件包的生成 |
4.5.1 LabWindows/CVI应用程序的发布 |
4.5.2 安装程序的建立 |
4.6 小结 |
5 横波探伤缺陷成像和定位分析 |
5.1 引言 |
5.2 横波探伤缺陷成像 |
5.2.1 超声A扫描 |
5.2.2 超声B扫描成像方法 |
5.2.3 扫描图像的显示模式 |
5.2.4 超声B扫描图像矩阵的获取 |
5.3 B扫描软件系统验证 |
5.4 人工缺陷超声成像的数学模型建立及验证 |
5.4.1 数学模型建立 |
5.4.2 人工缺陷B扫描验证 |
5.5 缺陷图像定位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自适应最优化小波变换算法的焊缝缺陷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2 小波变换用于焊缝缺陷检测的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自适应最优化小波变换算法 |
2.1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 |
2.1.1 连续小波变换 |
2.1.2 离散小波变换 |
2.1.3 多分辨率分析 |
2.2 改进的自适应最优化小波变换算法 |
2.2.1 最优化模块的实现 |
2.2.2 自适应模块的实现 |
2.2.3 二维自适应最优化小波变换应用实例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分辨率图像重构的焊缝缺陷检测方法 |
3.1 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 |
3.2 基于多分辨率图像重构的边缘检测 |
3.2.1 小波奇异性检测 |
3.2.2 小波阈值去噪 |
3.2.3 传统的图像多分辨率边缘检测 |
3.2.4 基于多分辨率图像重构的边缘检测算法 |
3.3 焊缝缺陷目标识别 |
3.3.1 焊缝区域目标提取 |
3.3.2 焊缝缺陷目标识别 |
3.4 本章小节 |
4 基于自适应最优化小波变换的焊缝缺陷检测软件的开发 |
4.1 焊缝缺陷检测软件的设计 |
4.1.1 程序控制模块 |
4.1.2 图像输入模块 |
4.1.3 图像预处理模块 |
4.1.4 小波变换处理模块 |
4.1.5 图像输出模块 |
4.2 焊缝缺陷检测软件应用实例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4)ICF物理实验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惯性约束聚变的意义 |
1.2 惯性约束聚变的基本概念 |
1.3 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诊断 |
1.3.1 ICF实验诊断对象、目的和特点 |
1.3.2 ICF实验诊断装置布局 |
1.3.3 ICF实验测量和诊断系统包含的内容 |
1.4 ICF物理实验中的测量与诊断系统 |
1.4.1 测量与诊断系统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ICF本论文的目的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
2.1 ICF实验测量软件系统现状 |
2.1.1 时间分辨波形类的测量 |
2.1.2 标量类信号的测量 |
2.1.3 图像类信号的测量 |
2.1.4 高压电源信号的管理 |
2.2 神光 III原型系统测量软件需求 |
2.2.1 先进性 |
2.2.2 通用性 |
2.2.3 开放性 |
2.2.4 分布性 |
2.3 分布式系统概述 |
2.4 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设计 |
2.4.1 表示层 |
2.4.2 仪器业务层 |
2.4.3 数据业务层 |
2.5 开发平台及运行环境的选择 |
2.5.1 LabVIEW |
2.5.2 LabWindows/CVI |
2.5.3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
2.5.4 .NET Framework |
第三章 基于仪器驱动器的虚拟仪器系统 |
3.1 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
3.1.1 自动测试系统概念 |
3.1.2 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 |
3.1.3 自动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 |
3.2 仪器总线技术 |
3.2.1 仪器总线概念 |
3.2.2 仪器总线介绍 |
3.2.3 分布式测量系统中的仪器总线应用 |
3.3 虚拟仪器系统 |
3.3.1 虚拟仪器系统概述 |
3.3.2 虚拟仪器系统的组成方式和发展趋势 |
3.3.3 虚拟仪器技术中的软件结构 |
3.4 仪器驱动器规范 |
3.4.1 SCPI标准 |
3.4.2 VISA标准 |
3.4.3 IVI标准 |
3.5 基于VXI总线的超热电子数据采集系统 |
3.6 自定义 PXI模块的仪器驱动及其虚拟仪器系统 |
第四章 测量软件系统的组件化设计 |
4.1 组件化程序设计技术 |
4.2 基于组件技术的通用示波器应用系统 |
4.2.1 仪器控制模块 |
4.2.2 人机交互模块 |
4.2.3 数据处理模块 |
4.2.4 组件通信模块 |
4.3 组件模块的动态加载 |
第五章 自动化测试标记语言 |
5.1 分布式测量系统中的数据交换 |
5.2 XML技术概述 |
5.2.1 XML标准 |
5.2.2 文件描述类型 DTD |
5.2.3 XML Schema |
5.3 自动化测试标记语言 ATML |
5.4 ATML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
5.4.1 分布式测量系统中的ATML |
5.4.2 ATML文档的操作 |
5 5 Web Service技术概述 |
5.5.1 Web Service概念 |
5.5.2 技术实现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改进考虑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5)口腔医学数字影像处理及辅助诊疗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CEN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口腔一体化数字诊疗系统介绍 |
2.1 口腔一体化数字诊疗系统 |
2.2 口腔医学数字影像处理及辅助诊疗系统 |
2.3 图像采集模块 |
2.3.1 内窥镜采集 |
2.3.2 X射线采集 |
2.3.3 CDR传感器 |
2.3.4 内窥镜和X射线采集的图像 |
2.4 图像处理模块 |
2.4.1 根管长度测量 |
2.4.2 牙齿骨密度测量 |
2.5 口腔诊疗信息管理模块 |
第三章 根尖定位和根管长度测量 |
3.1 X射线图像增强的目的 |
3.2 混合空间增强法实现根尖定位 |
3.2.1 拉普拉斯算子 |
3.2.2 梯度算子 |
3.2.3 图像反色图像增强 |
3.2.4 局部直方图均衡化 |
3.2.5 混合空间增强法 |
3.3 根管长度测量 |
3.3.1 手感法 |
3.3.2 X射线测量法 |
3.3.3 讨论 |
第四章 牙齿的骨密度测量 |
4.1 骨密度测量的重要性 |
4.2 口腔牙齿骨密度测量的现状 |
4.3 铝质薄片为标准的X射线光密度法 |
4.3.1 反色光密度法 |
4.3.2 增亮光密度法 |
4.4 伪彩编码骨密度测量法 |
4.4.1 强度分层骨密度测量法 |
4.4.2 灰度级-彩色变换骨密度测量法 |
4.4.3 滤镜伪彩色编码骨密度测量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口腔诊疗信息管理 |
5.1 口腔诊疗信息管理架构 |
5.2 患者治疗流程 |
5.3 系统安全和权限设定 |
5.3.1 系统安全 |
5.3.2 权限设置 |
5.4 数据库连接 |
5.4.1 引入库文件 |
5.4.2 初始化OLE/COM库环境 |
5.4.3 数据库访问控件 |
5.5 图片的存取方式 |
5.5.1 存入表的字段 |
5.5.2 存入硬盘固定位置 |
5.5.3 两种方法对比 |
5.6 电子病历 |
5.7 模拟牙图设计 |
第六章 牙椅控制通信接口 |
6.1 通信流程 |
6.2 通信协议 |
6.3 最佳位置记忆功能 |
6.4 MSComm控件 |
6.5 MSComm控件在串行通信中的使用 |
6.5.1 MSComm控件的初始化 |
6.5.2 MSComm控件的接收 |
6.4.3 MSComm控件的发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获奖 |
致谢 |
(6)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多相流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多相流特点及主要参数 |
1.3 多相流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综述 |
2.1 层析成像技术(CT)简述 |
2.2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2.3 过程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 |
2.3.1 过程层析成像的数学理论基础 |
2.3.2 过程层析成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4 基于不同敏感原理的过程层析成像系统 |
2.5 过程层析成像的特点及前景 |
第3章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
3.1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组成 |
3.1.1 传感器系统 |
3.1.2 数据采集系统 |
3.1.3 成像系统 |
3.2 电容层析成像的机理 |
3.2.1 电容层析成像的数学基础 |
3.2.2 灵敏度分布(敏感场)函数 |
3.3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4章 图像重建算法的分析 |
4.1 引言 |
4.2 ECT图像重建算法的分析 |
4.2.1 反投影算法 |
4.2.2 基于模型的重建算法 |
4.2.3 代数重建法 |
4.2.4 神经网络重建法 |
4.2.5 查表法 |
4.2.6 几种算法比较 |
4.3 ECT图像重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章 ECT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 |
5.1 灵敏度加权的滤波线性反投影法 |
5.2 ART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5.2.1 Landweber迭代原理 |
5.2.2 基于Landweber迭代的ART算法 |
5.2.3 改进的ART算法 |
5.2.4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最大熵图像重建算法 |
5.3.1 基于广义逆的图像重建 |
5.3.2 最大熵图像重建算法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7)医学影象数据库(MidBASE)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医学影象数据库(MIDBASE)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多媒体技术与医学影象数据库 |
§1.3 医学影象数据库的关键技术 |
1.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医学影象数据多通道接口技术 |
2. 医学影象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的设计 |
3. 医学影象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研究 |
4. 医学图象的智能化处理 |
5. 医学影象数据库的基于内容检索技术 |
6. 基于Web的医学影象远程访问技术 |
7. 基于构件技术的数据库嵌入技术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意义 |
§1.5 论文结构和内容组织 |
第二章 医学影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
§2.1 数字化医学 |
§2.2 MIDBASE的结构设计 |
2.2.1 基于体系结构的三层结构系统框架 |
2.2.2 基于系统功能的三层结构系统框架 |
2.2.3 系统总体架构 |
§2.3 MIDBASE的数据库设计 |
2.3.1 图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思路 |
2.3.2 图象库 |
2.3.3 特征库 |
2.3.4 联接库 |
2.3.5 领域库 |
§2.4 MIDBASE的系统功能 |
§2.5 MIDBASE系统开发与运行平台 |
第三章 医学影象数据库数据结构与相关算法 |
§3.1 医学影象数据的特性 |
3.1.1 医学成象技术简介 |
3.1.2 医学影象数据的分类 |
3.1.3 医学影象数据的特征 |
§3.2 DICOM标准 |
3.2.1 DICOM标准与组成 |
3.2.2 DICOM数据集 |
§3.3 医学影象的采集和格式转换 |
§3.4 形体的表示及其数据结构 |
3.4.1 图形表示的“模块化”结构 |
3.4.2 四叉树结构 |
3.4.3 八叉树结构 |
§3.5 空间存储结构表示 |
3.5.1 基于四叉树的空间关系表达 |
3.5.2 空间物体点坐标到八叉树位置间的转换 |
3.5.3 面绘制中三角面片存储结构 |
§3.6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
3.6.1 数字医学影象数据压缩的必要性 |
3.6.2 哈夫曼码方法的数据压缩 |
3.6.3 基于八叉树结构的数据压缩 |
3.6.4 八叉树色彩量化的实现算法 |
第四章 基于构件的嵌入式组件的开发技术 |
§4.1 简述 |
§4.2 构件技术和COM综述 |
§4.3 嵌入式组件的设计开发方法 |
§4.4 医学图象库中的嵌入式组件设计与实现 |
4.4.1 三维可视化组件设计 |
4.4.2 嵌入式图象处理组件 |
4.4.3 嵌入式组件的实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内容的图象检索技术 |
§5.1 基于内容的图象检索的研究内容 |
5.1.1 基于内容的图象检索与医学图象数据库 |
5.1.2 基于内容的图象检索的过程 |
5.1.3 医学图象数据库中的QBIC |
5.1.4 QBIC的构成 |
5.1.5 图象内容的相似度量方法 |
5.1.6 QBIC判别标准 |
§5.2 基于颜色的图象检索 |
5.2.1 数字化颜色空间 |
5.2.2 颜色特征表达 |
5.2.3 相似性度量的方法分类 |
5.2.4 小结 |
§5.3 基于形状的图象检索 |
5.3.1 人对形状的认知过程 |
5.3.2 形状的表征 |
5.3.3 形状匹配的特点 |
5.3.4 基于边界方向和不变矩的形状检索算法 |
5.3.5 小结 |
§5.4 基于纹理的图象检索 |
5.4.1 灰度级共生矩阵的纹理分析算法 |
5.4.2 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纹理分析方法 |
5.4.3 行程长度统计法 |
5.4.4 自相关函数法 |
5.4.5 基于纹理的检索效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WEB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
§6.1 概述 |
§6.2 WEB与数据库接口技术分析 |
6.2.1 基本结构 |
6.2.2 扩展结构 |
6.2.3 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 |
§6.3 CORBA与WEB结合的系统实现框架 |
6.3.1 系统拓扑结构 |
6.3.2 系统实现框架 |
6.3.3 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与实现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WEB的三维医学可视化技术 |
§7.1 基于VRML的WEB三维医学信息组织 |
§7.2 基于静态WEB页面的三维可视化 |
§7.3 基于CGI技术的三维医学可视化应用 |
7.3.1 支持VRML格式的三维可视化CGI服务器 |
7.3.2 客户端浏览器的场景展示与交互 |
§7.4 基于JAVA体系结构的三维医学可视化 |
7.4.1 Java语言简介 |
7.4.2 Java3D实现表现层的三维可视化和客户交互 |
7.4.3 Java Servlet实现Web服务层 |
7.4.4 基于EJB的业务逻辑层 |
7.4.5 基于内容的三维医学可视化图象检索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成果 |
致谢 |
(10)激光焊接等离子体高速摄影图象处理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激光的诞生 |
1.2 激光加工概述 |
1.3 激光加工的现状及发展 |
1.4 激光焊接技术 |
1.5 激光焊接等离子体 |
1.6 激光焊接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 |
1.7 激光焊接等离子体的控制方法 |
1.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图像处理基础 |
2.1 图像处理导论 |
2.2 图像的数学描述 |
2.3 图象的数学变换 |
2.4 图象的增强 |
2.5 图象类型 |
2.6 图象文件格式 |
2.7 图形变换 |
第三章 辐射理论 |
3.1 辐射量 |
3.2 黑体辐射 |
3.3 非黑体辐射 |
3.4 光度学与辐射度学的基本定律 |
3.5 分布温度、色温、相关色温 |
第四章 高速摄影图象处理 |
4.1 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 |
4.2 图象处理软件与处理程序图 |
4.3 激光等离子体图象的处理 |
4.4 CO_2激光焊接熔池等灰度线分析 |
4.5 等离子体内部等灰度线分析 |
第五章 等离子体模型分析 |
5.1 等离子体模型函数 |
5.2 球体模型分析 |
5.3 椭球体模型分析 |
5.4 等离子体对激光束的光学效应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清华研制成功数字化X射线纳秒成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焊缝缺陷评片软件设计[D]. 汪孝欢. 兰州理工大学, 2012(10)
- [2]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检测机器人研究[D]. 马香玲. 西安科技大学, 2008(01)
- [3]基于自适应最优化小波变换算法的焊缝缺陷检测[D]. 赵洁. 重庆大学, 2008(06)
- [4]ICF物理实验分布式测量软件系统[D]. 陈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5]口腔医学数字影像处理及辅助诊疗系统[D]. 李亚逆. 广东工业大学, 2007(05)
- [6]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D]. 邵兴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3(02)
- [7]医学影象数据库(MidBASE)的关键技术研究[D]. 耿国华. 西北大学, 2002(02)
- [8]工业CT技术[J]. 郭志平,董宇峰,张朝宗. 无损检测, 1996(01)
- [9]CT技术与无损检测[J]. 陈金根. 无损检测, 1991(04)
- [10]激光焊接等离子体高速摄影图象处理及其特性研究[D]. 王义敏. 西北工业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