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弓接触网故障动态检测装置原理及应用

受电弓接触网故障动态检测装置原理及应用

一、弓网故障动态检测装置的原理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旭[1](2019)在《重载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供电设备,接触网沿铁路线路架设,其周围地理环境、线路条件以及天气状况复杂多变,接触网设备容易出现异常状态,随着电气化铁路的不断发展,对铁路运输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重载铁路安全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人工的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方式已不适应电气化铁路的需求,在供电6C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作者以大秦铁路为研究对象,在既有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检测试验,完善优化装置,以满足实际运营需求。论文首先对接触网悬挂检测装置研究背景和设备需满足的技术条件进行阐述,接着对初步具备检测基本功能的检测装置结构进行简介,在具备上线检测条件下,分析检测过程和结果分析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不断改进装置,使其具备稳定、全面的检测功能,最后,分析装置运用的效果,阐述装置的使用价值,以解决重载铁路在正常运营条件下,接触网设备巡检困难、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对接触网的高速巡检。

钱清泉,高仕斌,何正友,陈奇志,吴积钦[2](2015)在《中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中国高铁建设和运营的经验,从高速铁路牵引供电不同层面,系统地介绍了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同时,就目前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新型供电技术、主动运营维护、节能与效能提升、检测监测等新技术,可为中国高铁牵引供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指导。

吴俊明[3](2020)在《基于图像处理的弓网燃弧检测与识别》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劳动要素的跨区域性流动越来越大,因此对出行工具的要求也相应增多了。而高速铁路在当下能够满足人们对出行工具速度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自然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我国铁路建设也正在向重载、高速的方向发展,而随着速度的增加对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机车安全稳定运行受供电可靠性和持续性的影响。供电可靠性和持续性又叫供电质量,供电质量受弓网接触影响,弓网燃弧是弓网离线的重要表现,因此对弓网燃弧的检测直接关系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弓网燃弧检测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现有的弓网燃弧检测技术,重点研究了车载接触网动态检测装置(3C)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构和检测原理,发现该3C检测装置具有低漏检率的优点和高误检率的缺点。同时进行了弓网燃弧特性研究,分析了在弓网燃弧发生过程中具有的高温,强光,高辐射的特性以及弓网燃弧对受电弓、接触网带来的电气侵蚀。故本文提出利用燃弧图像具有的高温高光的特点,反映到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时,温度超限的红外图像对应的可见光图像在高温区域会出现弓网燃弧光斑,故采用基于像素的融合算法融合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通过融合图像的连通区域数实现弓网燃弧的自动识别,降低误检率。为了得到融合图像的连通区域,首先对传统的Otsu通过权重的方式进行改进,弥补传统Otsu对于直方图成单峰分布或近似单峰分布图像分割效果不佳的缺点,对红外图像的高温区域进行分割。其次,采用自动二值化方法对可见光图像二值化处理,实现燃弧图像光斑区域的识别。最后,采用基于像素最小的融合方式融合红外分割图像与可见光二值图像。再利用连通区域的概念实现燃弧的自动复核。从实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弓网燃弧检测方法对于一般工况下和隧道进出口及强光影响下的弓网疑似缺陷图像都可以实现弓网燃弧检测。

卿云[4](2019)在《城轨列车弓网受流质量检测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兴起,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力。弓网系统作为城轨列车的主要供电方式,支持着列车的稳定受流和安全运行。但是,由于弓网系统的高压高磁工作环境,影响列车受流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研究和设计一种适用于城轨列车的弓网受流质量检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该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受流参数,在线监测受流过程,准确评价受流质量,不仅有利于提高受流装置的使用寿命,还能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营。在确定检测受流质量需要检测的弓网受流参数之后,对国内外弓网受流参数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以安全性、可靠性和通用性为前提,同时参照现有的相关标准,明确各参数的测量要求和评价基准,选择出适合城轨列车的最佳检测方案。检测系统具备检测监测、综合诊断、视频显示、数据存储以及数据通信的功能。它符合集成化设计的特点,由10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相互独立,且配备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检测装置。硬件设计的关键在于高低压隔离技术的应用,浮地技术和光纤传输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了这一点,不仅可以防止接触网高压导入车体,保障运营列车和测试人员的安全,还能实现高压端和低压端的数据交互,确保检测过程的高效性,减少电磁干扰。另外,基于LabVIEW的测试软件具有操作简单、兼容性强的特点,它可划分为三部分:基于IMC的弓网受流参数检测程序、基于图像采集卡的弓网电弧检测程序和弓网视频监测程序。软件设计的关键在于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多通道同步采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视频编码压缩技术的恰当应用实现了这一点,不仅可以实现多通道数据的实时记录与显示,还能实现弓网电弧图像和弓网监测视频的自适应中值滤波,同时在保持视频内容信息的同时减少了数据存储容量。最后,为验证检测系统的测试效果,以地铁车辆为测试对象进行了弓网受流性能试验。在不同速度级工况下,采集并存储各受流参数的实测数据,然后结合数理统计方法,统计测量结果,判断其是否满足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统计参数的计算,探讨各参数与行车速度的关系。通过弓网电弧在线检测与弓网监测视频的比较,分析弓网电弧检测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城轨列车弓网受流质量检测系统能够满足测试需求,它具有实时性好、通用性强和检测精度高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拜虎啸[5](2016)在《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长大交路的相继贯通必然带来新的运营组织模式变革。为适应运输需要,设备管理单位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手段,提高维修效率,保证设备稳定性。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检测技术层面,对于现场设备应用情况、与生产组织结合还未有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本文针对现行接触网检测标准、技术设备原理,结合各类装置在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方面的实际运用,分析评价适用的检测技术。对1C、4C装置重点进行介绍,从系统构成、技术原理,到实际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完善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讨论优化现场检测组织模式。同时对比研究新、旧接触网维修规则对检测的规定,结合现行装备技术条件、生产组织模式,探讨优化新维规下,接触网悬挂状态的检测模式改进方向,以期对现场运用提出有效建议。

冷旭[6](2020)在《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截止2019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3.5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作为高速铁路供电牵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方式是为高速列车提供电能输送给机车,保证列车的高速稳定运行。因其工作特点的唯一性,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高速列车的准点率和旅客的舒适性。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稳定性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如施工工艺、材料、外部环境、运行检修标准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成渝高速铁路等铁路线路的运营基础上,根据多发性的故障案例、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经验总结,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关键性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重点研究了根据不同速度等级下,线岔的交叉布置优化、T型线岔的常见故障及工艺优化、无交岔线岔的布置、整体吊弦断裂原因分析及工艺改进措施、接触网检测系统分析及6C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高速弓网系统的研究及对现场的指导意义等。通过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相关关键技术的工程研究,有利于优化接触网工程后续的设计施工工艺,改进施工办法和材料工艺,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提升日常运行检修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为进一步实现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奠定工程实践基础。

王黎,高晓蓉,赵全轲,王泽勇[7](1999)在《弓网系统的动态检测及研究》文中提出介绍了目前电气化铁路弓网状态的检测方法,给出了安装在运营电力机车上的弓网故障动态检测装置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现场使用情况,并将其与接触网检测车进行了比较。

吴立群[8](2020)在《关于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装备之一,为线路上运行的高速列车提供动力,然而由于其无备用性,且裸露在野外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容易发生故障,是供电系统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环节,一旦接触网发生故障,将会造成铁路运营中断甚至是重大安全事故。接触网几何参数的日常检测是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接触网几何参数处于合理范围内是保障弓网关系状态良好以及列车高速运行的前提,目前国内分为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动态检测偏重于弓网关系及取流状态,静态检测偏重于接触网的空间位置状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车载接触网静态几何参数检测,在研究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以机器视觉技术作为研究手段,从理论原理上分别介绍了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车辆振动检测及其对几何参数的补偿和车辆综合定位检测,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图像识别技术进行了阐述。为了更好地验证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以及车辆振动检测的功能和精度,本文还搭建了实验室标定和试验平台,并简要对平台的结构、标定检测步骤进行了介绍。本文的主要创新成果是将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装置应用于现场检测车,实现了接触网静态几何参数的实时检测、动画展示及结果数据的保存,通过配套的数据分析软件,能够导入结果数据文件,进一步对接触网几何参数的曲线波形、数值进行分析,查询筛选出警示值或超限值,并导出报表,提供给相关管理维护部门作为参考。本文还对装置的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接触网几何参数与人工测量值进行对比复核,在实际使用中验证了相关功能的正确性和数据准确性。作为检测车检测功能的一部分,该装置将定期对局管内各高铁线路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韩志伟,刘志刚,张桂南,杨红梅[9](2013)在《非接触式弓网图像检测技术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非接触式图像检测以其行车干扰小、通用性好、便于安装使用等优点在弓网综合检测车、定点弓网检测设备、移动式弓网检测设备及手持式弓网检测设备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总结国内外近年来最新弓网检测设备研究的基础上,从弓网非接触式检测设备、弓网图像智能识别算法等方面出发,研究非接触式图像检测在弓网参数识别、弓网故障检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现有弓网图像识别研究中的不足;针对弓网图像检测识别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思路;对弓网检测设备未来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仝甄[10](2020)在《基于图像处理的高铁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极为重要。接触网在电气化铁路中是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接触网设备的良好运行,关系到列车的行车安全。为了对接触网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我国铁路部门制定了《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6C系统通过相机采集接触网图像,然后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来实现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该系统中的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部分由于安装在列车车顶,故在高速列车运行时会拍摄大量视频数据,图像数据量巨大,给工作人员分析带了很大困难。本文针对3C拍摄的报警图片过多进而造成维护人员分析困难的问题,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3C图像识别出的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问题进行智能检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图像采集系统和摄像机安装的情况,依据相机标定原理并利用现场人员标定结果计算相机镜头畸变量,得出坐标转换公式;通过比较现有的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方法,对检测接触网动态参数的方法进行了选择。然后,在接触线高度与拉出值检测中,针对传统的Canny算子边缘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选取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在图像平滑时,引入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代替高斯滤波,在消除噪声的同时又较好地保留了图像边缘细节。将改进的迭代式自适应阈值法引入阈值处理中,依据接触网图像的特点来自适应求取阈值,避免边缘检测时出现伪边缘。利用基于Opencv的轮廓提取,依据受电弓的特点,绘制出受电弓轮廓并确定受电弓上边缘。通过接触线识别策略识别出接触线,并提取出接触线与受电弓上边缘的交点,代入坐标转换公式中计算出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运用改进Canny算子和基于Opencv轮廓提取的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最后,在弓网燃弧检测中,采用了二维Gabor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滤波。然后判断滤波后的图像的受光情况,选择改进的均匀性度量法:完成受光不均匀图像中的光照分量的提取后,对光照分量进行校正是依据二维伽马函数自适应校正原理,理想分割阈值可由直方图统计法确定,遍历图像找寻最佳分割阈值;而对于受光均匀图像,无须二维伽马函数校正。通过改进均匀性度量法提取出燃弧区域后,利用质心法进行燃弧识别。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燃弧检测,可以满足检测要求。

二、弓网故障动态检测装置的原理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弓网故障动态检测装置的原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重载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研究背景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重载铁路检测现状
        1.2.4 重载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研究的方案
第二章 重载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原理及雏形设计原则
    2.1 装置原理
    2.2 适用环境要求
        2.2.1 基本指标
        2.2.2 线路条件
    2.3 检测速度与装置功能
        2.3.1 成像要求
        2.3.2 装置功能
    2.4 技术指标
        2.4.1 成像要求
        2.4.2 几何参数测量
    2.5 数据处理
        2.5.1 高清成像数据处理内容
        2.5.2 数据应用范围
    2.6 可靠性指标
    2.7 结构及机械性能指标
        2.7.1 外观
        2.7.2 外壳防护性能
        2.7.3 振动及冲击性能
    2.8 安全性能指标
        2.8.1 绝缘电阻
        2.8.2 冲击电压
        2.8.3 绝缘强度
    2.9 安装接口要求
第三章 重载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雏形简介
    3.1 雏形装置构成
        3.1.1 系统结构
        3.1.2 关键技术
    3.2 设备安装情况
        3.2.1 车顶部分
        3.2.2 车内部分
        3.2.3 设备布线部分
第四章 重载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应用优化
    4.1 检测装置调试应用
        4.1.1 检测结果分析
        4.1.2 检测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4.2 检测装置功能优化方案
        4.2.1 图像采集功能优化
        4.2.2 数据分析与转储功能优化
        4.2.3 增设几何参数测量模块
    4.3 检测装置外观布置优化方案
    4.4 检测装置优化后特点
        4.4.1 检测设备功能丰富
        4.4.2 检测数据可靠性增强
第五章 重载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安全性能校验
    5.1 检测装置适用环境校验
    5.2 检测装置安全性能校验
        5.2.1 安装可靠性分析
        5.2.2 结构可靠性分析
        5.2.3 户外运行可靠性分析
        5.2.4 电气安全可靠性分析
        5.2.5 数据安全可靠性分析
第六章 重载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运用效果分析
    6.1 运营效益分析
        6.1.1 巡检效益分析
        6.1.2 巡检方式变化效益分析
    6.2 社会效益分析
第七章 总结
    7.1 主要工作回顾
    7.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中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2.1全并联AT供电系统
    2.2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关键设备
        2.2.1单相V/x接线牵引变压器
        2.2.2中性点抽出式Scott牵引变压器
3弓网关系理论
    3.1弓网电接触性能
    3.2弓网动态性能
    3.3弓网材料接口
    3.4弓网相互作用性能评估
4全并联AT保护与故障定位原理
    4.1牵引网故障隔离过程
    4.2牵引网馈线保护
    4.3故障测距
5高速铁路综合监控(SCADA)技术
6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
    6.1系统总体组成
        6.1.1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CPCM)
        6.1.2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CCVM)
        6.1.3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CCLM)
        6.1.4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CCHM)
        6.1.5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CPVM)
        6.1.6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置(CCGM)
    6.2系统功能
    6.3数据中心与网路通道
7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技术
    7.1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技术
    7.2弓网理论及匹配关系
    7.3牵引供电系统的智能化(智能供电系统)
    7.4牵引网及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7.5超大规模SCADA系统技术的应用
    7.6牵引供电新型节能技术
8结语

(3)基于图像处理的弓网燃弧检测与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弓网燃弧特性及车载接触网动态检测装置(3C)
    2.1 弓网燃弧的产生机理与危害
        2.1.1 弓网燃弧的产生机理
        2.1.2 弓网燃弧的电气侵蚀
    2.2 车载接触网动态检测装置(3C)
    2.3 小结
3 识别弓网燃弧运用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1 图像预处理
        3.1.1 图像的灰度化
        3.1.2 图像的二值化
    3.2 图像分割
    3.3 数学形态学运算理论
    3.4 小结
4 基于3C装置的弓网燃弧图像识别
    4.1 红外图像高温区域的分割
        4.1.1 传统Otsu高温区域的分割
        4.1.2 本文改进Otsu高温区域的分割
        4.1.3 红外分割图像的数学形态学运算
    4.2 可见光图像燃弧区域识别
        4.2.1 一般工况下燃弧区域识别
        4.2.2 隧道进出口及强烈光照下燃弧区域识别
    4.3 红外分割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
        4.3.1 图像融合
        4.3.2 基于像素最小的红外分割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
    4.4 融合图像连通区域提取
    4.5 仿真与分析
    4.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城轨列车弓网受流质量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影响受流质量的因素
    1.3 弓网受流质量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选题来源和工作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弓网受流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2.1 受电弓—接触网模型仿真
    2.2 弓网接触压力检测
        2.2.1 弓网接触压力
        2.2.2 受电弓的受力分析
        2.2.3 弓网接触压力检测方法
        2.2.4 弓网接触压力评价
    2.3 硬点检测
        2.3.1 硬点
        2.3.2 硬点产生原因
        2.3.3 硬点检测方法
    2.4 导高检测
        2.4.1 导高
        2.4.2 导高检测方法
        2.4.3 导高评价
    2.5 弓网电弧检测
        2.5.1 弓网电弧
        2.5.2 弓网电弧产生原因
        2.5.3 弓网电弧检测方法
        2.5.4 弓网电弧评价
    2.6 速度与里程检测
    2.7 网压与网流检测
        2.7.1 网压检测方法
        2.7.2 网流检测方法
    2.8 弓网视频监测
        2.8.1 视频编码压缩技术
        2.8.2 弓网视频监测方法
    2.9 图像滤波
        2.9.1 常用的图像平滑滤波器
        2.9.2 形态学滤波
        2.9.3 自适应中值滤波器
        2.9.4 仿真结果比较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弓网受流质量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弓网受流质量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3.2 供电子系统
    3.3 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
    3.4 数据监测与处理子系统
    3.5 弓网接触压力检测子系统
    3.6 硬点检测子系统
    3.7 导高检测子系统
    3.8 弓网电弧检测子系统
    3.9 速度与里程检测子系统
    3.10 网压与网流检测子系统
    3.11 弓网视频监测子系统
    3.12 本章小结
第4章 弓网受流质量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弓网受流质量检测软件总体设计
    4.2 基于IMC的弓网受流参数检测程序设计
        4.2.1 弓网接触压力检测子程序
        4.2.2 硬点检测子程序
        4.2.3 导高检测子程序
        4.2.4 速度与里程检测子程序
        4.2.5 网压与网流检测子程序
    4.3 基于图像采集卡的弓网电弧检测程序设计
    4.4 弓网视频监测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弓网受流性能试验
    5.1 检测装置的现场安装
    5.2 静态调试
    5.3 动态测试
        5.3.1 基于IMC的弓网受流参数检测程序的动态测试
        5.3.2 基于图像采集卡的弓网电弧检测程序的动态测试
        5.3.3 弓网视频监测程序的动态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动态测试数据离线分析
    6.1 弓网接触压力数据分析
    6.2 滑板垂向加速度数据分析
    6.3 导高数据分析
    6.4 网压与网流数据分析
    6.5 弓网电弧检测结果分析
        6.5.1 弓网电弧检测结果统计
        6.5.2 在线检测结果与监测视频的对比分析
    6.6 误差分析
    6.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标准与技术
    2.1 接触网设备构成及特点
    2.2 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标准
    2.3 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技术原理
3 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应用分析
    3.1 1C检测应用现状及分析
    3.2 4C检测应用现状及分析
4 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模式探索
    4.1 新、旧维修规则中对检测的规定分析
    4.2 现行设备条件下检测模式选用探索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样式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详细摘要

(6)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现状
    1.3 我国200km/h及以上接触网现状
        1.3.1 250km/h接触网系统
        1.3.2 300km/h及以上接触网系统
    1.4 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第2章 道岔处接触网线岔的布置研究
    2.1 高速道岔的基本参数
    2.2 接触网线岔的基本条件
    2.3 交叉线岔布置
        2.3.1 交叉线岔布置原则
        2.3.2 交叉点位置及道岔定位柱的确定
        2.3.3 道岔区接触网的立面布置原则
    2.4 交叉线岔的运行技术分析
        2.4.1 T型线岔的概述
        2.4.2 T型线岔典型隐患及故障
        2.4.3 T型线岔存在问题分析
        2.4.4 T型线岔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5 无交叉线岔的布置
        2.5.1 无交叉线岔的布置原则
        2.5.2 无交叉线岔的参数布置
        2.5.3 无交叉线岔的三个工作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铁路接触网吊弦断裂分析
    3.1 高速铁路接触网基本结构参数
    3.2 吊弦断裂数量统计及位置分析
    3.3 吊弦断裂原因分析
    3.4 吊弦的改进工艺和管控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接触网检测系统分析
    4.1 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4.2 检测系统介绍
        4.2.1 检测设备
        4.2.2 检测缺陷等级评定
    4.3 6C系统应用分析
        4.3.1 1C应用分析
        4.3.2 2C应用分析
        4.3.3 3C应用分析
        4.3.4 4C应用分析
        4.3.5 5C应用分析
        4.3.6 6C应用分析
    4.4 6C系统典型案例分析
        4.4.1案例1
        4.4.2案例2
        4.4.3案例3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弓网关系
    5.1 弓网几何关系
    5.2 弓网电接触
        5.2.1 弓网电接触的特点
        5.2.2 弓网间静态接触电阻
        5.2.3 弓网间电接触稳态热效应
    5.3 弓网系统的摩擦磨损
    5.4 弓网系统的振动特性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关于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接触网几何参数介绍
        1.2.1 拉出值
        1.2.2 导线高度
        1.2.3 磨耗
    1.3 接触网几何参数静态检测技术要求
    1.4 车载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双目视觉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研究
    2.1 双目视觉测量原理
        2.1.1 接触网几何参数计算
        2.1.2 相机标定
    2.2 图像处理技术
        2.2.1 数字图像介绍
        2.2.2 接触网检测图像处理流程
        2.2.3 边缘检测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车辆振动检测与补偿研究
    3.1 车辆振动形式
        3.1.1 沉浮振动
        3.1.2 横摆振动
        3.1.3 伸缩振动
        3.1.4 摇头振动
        3.1.5 俯仰振动
        3.1.6 侧滚振动
    3.2 车辆振动的主要测量方式
    3.3 车辆振动检测研究
        3.3.1 方案原理
        3.3.2 相机标定
        3.3.3 测量精度影响要素
    3.4 实验室试验平台
        3.4.1 试验平台结构设计
        3.4.2 车辆振动检测流程
        3.4.3 功能验证
    3.5 接触网几何参数补偿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车辆综合定位系统
    4.1 车辆定位主要方式
    4.2 车辆定位方案设计
        4.2.1 腕臂触发模块
        4.2.2 杆号识别模块
    4.3 车辆综合定位流程架构
    4.4 本章小结
5 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装置的应用
    5.1 装置介绍
        5.1.1 硬件设计
        5.1.2 软件设计
    5.2 系统现场应用情况
        5.2.1 拉出值验证复核
        5.2.2 导线高度验证复核
        5.2.3 磨耗验证复核
    5.3 数据分析系统
        5.3.1 数据分析内容
        5.3.2 数据分析软件设计
        5.3.3 数据分析各功能介绍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吊弦识别
        6.2.2 定位器坡度检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非接触式弓网图像检测技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弓网检测技术的发展
    (1) 人工检测
    (2) 接触式弓网检测
    (3) 非接触式测距技术弓网检测
    (4) 非接触式图像处理技术弓网检测
2 弓网非接触图像检测设备研制进展
    2.1 接触网图像检测设备
        2.1.1 接触网参数检测设备
        (1) 接触网悬挂参数检测
        (2) 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
        2.1.2 接触网不良状态检测设备
        (1) 弓网离线电弧检测
        (2) 弓网接触点热状态检测
        (3) 接触网异物检测
        (4) 接触网树木侵线检测
        (5) 接触线风偏检测
    2.2 受电弓图像检测设备
        (1) 受电弓磨耗检测
        (2)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检测
        (3) 受电弓故障检测
3 传统弓网图像智能识别技术
    3.1 Radon变换直线检测图像识别
    3.2 Hough变换直线检测图像识别
    3.3 模板匹配图像识别
4 弓网图像识别理论新技术应用
    4.1 小波弓网图像识别
    4.2 曲波弓网故障图像识别
    4.3 不变矩绝缘子图像识别
5 弓网检测发展展望
    (1) 研发符合6C标准要求的弓网检测设备
    (2) 开发无行车干扰检测设备
    (3) 图像检测质量提高, 全天候检测能力提升
    (4) 复杂图像多参数、多故障统一识别
    (5) 图像识别算法智能性, 识别精度提升
    (6) 三维弓网扫描检测系统

(10)基于图像处理的高铁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原理及其检测方法
    2.1 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原理
        2.1.1 图像采集系统
        2.1.2 摄像机安装位置
        2.1.3 相机标定
    2.2 接触网动态参数的检测方法
        2.2.1 接触线高度的检测方法
        2.2.2 拉出值的检测方法
        2.2.3 弓网燃弧的检测方法
    2.3 小结
3 接触网导高与拉出值检测的图像处理算法
    3.1 原始图像处理
        3.1.1 图像灰度化
        3.1.2 闭运算处理
    3.2 边缘检测
        3.2.1 传统Canny边缘检测算法
        3.2.2 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
        3.2.3 边缘检测结果与分析
    3.3 受电弓滑板轮廓提取及上边缘定位
        3.3.1 基于Opencv的受电弓滑板轮廓提取算法
        3.3.2 受电弓滑板上边缘确定
    3.4 接触线识别
    3.5 导高与拉出值参数获取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1 接触网高度检测
        3.6.2 接触网拉出值检测
    3.7 小结
4 接触网燃弧检测算法
    4.1 含燃弧图像预处理
        4.1.1 图像噪声分类
        4.1.2 滤波算法简介
        4.1.3 滤波结果分析
    4.2 燃弧区域分割
        4.2.1 传统的均匀性度量算法
        4.2.2 改进的均匀性度量算法
        4.2.3 分割结果分析
    4.3 燃弧识别与分析
        4.3.1 质心法简介
        4.3.2 燃弧识别
        4.3.3 燃弧识别结果分析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弓网故障动态检测装置的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载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研究[D]. 李晓旭.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2]中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关键技术[J]. 钱清泉,高仕斌,何正友,陈奇志,吴积钦.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4)
  • [3]基于图像处理的弓网燃弧检测与识别[D]. 吴俊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城轨列车弓网受流质量检测系统设计[D]. 卿云.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5]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研究[D]. 拜虎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12)
  • [6]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冷旭.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7]弓网系统的动态检测及研究[J]. 王黎,高晓蓉,赵全轲,王泽勇. 铁道学报, 1999(02)
  • [8]关于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的研究与应用[D]. 吴立群.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9]非接触式弓网图像检测技术研究综述[J]. 韩志伟,刘志刚,张桂南,杨红梅. 铁道学报, 2013(06)
  • [10]基于图像处理的高铁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研究[D]. 仝甄.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受电弓接触网故障动态检测装置原理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