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测绘生产的管理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婧[1](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宁津生,王正涛[2](2017)在《从测绘学向地理空间信息学演变历程》文中认为本文是对测绘学科从传统测绘到数字化测绘,再到测绘信息化即地理空间信息学3阶段发展历程的回顾。主要阐述了测绘学科伴随着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的进程在理念、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较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由测绘学向地理空间信息学的演变;演变过程中测绘学的理念、学科分类和内涵有哪些变化;并且对数字化测绘、测绘信息化(地理空间信息学)等给出了基本概念和定义。
梁慧琳[3](2018)在《苏州环秀山庄园林三维数字化信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州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辉煌顶点和无与伦比的世界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园林要素之丰富、空间布局之精妙,造园手法之多、技艺之精湛、研究难度之大为古今造园家所共识。上世纪开始,苏州私家园林研究产生众多经典理论和重要论着。为促进苏州私家园林研究进一步发展,突破传统研究理念和方法,本研究提出“园林信息学(Landscape informatics)”概念,以现存苏州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以苏州私家园林——环秀山庄为案例,将三维数字化信息技术与风景园林学科相结合。利用当下先进的三维数字化测绘技术获取数据,并进行各园林要素的解析,再利用三维信息技术构建园林对象的信息模型和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在三维数字化测绘部分,本研究一方面对苏州私家园林这一测绘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苏州私家园林测绘的内容、条件和需求,另一方面,比较各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性能和优、劣势,选择包括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地面近景摄影测量、无人机近景摄影测量和地面控制点等在内的数字化测绘技术,研究适合的、能够满足需求的苏州私家园林测绘方法,制定合理的测绘方案并实施外业测绘,获得研究区域的三维测绘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校正、融合、精度检测、实景模型构建、点云模型剖切及绘图等数据处理操作,最终获得研究区域的二维测绘图、三维点云模型及实景模型。此部分研究证明:使用多技术、多源数据相结合的综合测绘方法对苏州私家园林的数字化测绘而言,工作效率更高、测绘效果更好。在园林要素信息解析部分,本研究以三维数字化测绘所得数据为基础,利用三维测绘数据在全面性和精确性上的优势,从假山和水体、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等方面分别对苏州私家园林要素进行系统性解析:对于假山和水体的解析包括假山构造和组成部件、堆叠工法和堆叠顺序、纹理和皴法等方面;对于园林建筑包括建筑群、建筑单体构件和建筑单体参数化等方面;对于园林植物的解析主要依据植物类型和品种等方面。此环节研究证实:以数字化测绘数据为基础进行的苏州私家园林要素解析,其结果更系统、全面和准确。在园林信息模型和系统构建及信息管理部分,本研究以三维数字化测绘所得数据及各园林要素的解析结果为依据和基础,在三维数据进一步处理的基础上,利用BIM技术对园林建筑单体和假山堆叠工法等进行信息模型构建,利用3D GIS技术汇总各园林要素的各部分和构件的数据模型、各类型的二维、三维文件、及几何和非几何的园林信息,搭建苏州私家园林信息系统,建立各信息间的系统逻辑关系,综合管理各园林要素信息。此环节研究证明:苏州私家园林的信息管理需要采用BIM、3D GIS等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信息管理方法。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分析研究,本研究获得了苏州私家园林的三维数字化数据和信息,构建了苏州私家园林信息系统,获得了现代数字化测绘和三维信息化技术等在苏州私家园林研究上的应用方法,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将三维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苏州私家园林的理念和方案。其研究结果为苏州私家园林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奠定了基础,证明了三维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于苏州私家园林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必要性与巨大前景。三维数字化信息技术将推动园林研究步入数字化信息时代,对苏州私家园林研究突破瓶颈、取得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李舒静[4](2014)在《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遗产信息采集与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随着保护工程的逐步实施,在遗产具备相对优越的保存条件的同时,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改变原来以“修”为核心的保护工作思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科学、系统、完整的遗产信息管理上来,转移到遗产价值的深入挖掘、剖析和充分展示上来,转移到对遗产本体及其环境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上来,促进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系统性和预防性保护的历史转换。这对遗产记录和管理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信息化测绘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本文一方面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在宏观的层面上开展文物建筑领域在信息化测绘方向的理论综述;另一方面,借鉴类型学的研究方法,结合BIM自身优势,针对文物建筑领域的信息采集与表达提出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笔者针对文物建筑的信息采集方面,提出“类型树+结构树”的新型信息采集方法,并阐述了运用这种方法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文物建筑的信息模型建构方面,进一步深化了不同细节层次的信息模型的表达方式;针对文物建筑领域的信息模型应用举例方面,以颐和园大戏台为例,提出了利用“影子族、详图构件族”的三维标注表达方式对文物建筑的查勘设计进行信息化表达。在论述过程中,笔者以北京颐和园德和园、甘肃嘉峪关关楼等具体案例为依托,结合保护工程的实际需求,不断深入挖掘BIM在文物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内涵与外延,并多角度论证、分析基于BIM在文物建筑领域的信息管理和信息表达的可行性。
刘云峰,李若,巩垠熙,底玲晓[5](2017)在《面向航测遥感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测绘生产部门正面临由数字化生产向信息化生产升级转变的关键时期,但仍然缺乏系统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构建模式以供参考。本文针对航测遥感生产,从单位发展总体规划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前生产的现状分析、关键特征总结、存在问题梳理,从生产技术体系、生产管理体系、生产装备体系3个方面研究了面向航测遥感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构建的建设内容、关键技术、建设目标等,设计了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构建模式,提出了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构建所需的系列方案指南、基础性标准规范、生产技术规程、核心技术装备等,为面向航测遥感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张莹莹[6](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李德仁,苗前军,邵振峰[7](2007)在《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前景,详细研究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并结合其发展趋势,探讨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构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测绘体系发展要实现的5个阶段进行了比较分析。
苗前军,于洪伟,孙晓生,丁明柱[8](2007)在《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文中研究指明依托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前景,本文在对测绘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定位,并结合其发展趋势探讨了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刘科[9](2019)在《基于古建筑保护修缮需求的三维激光几何信息采集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截止至201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42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万处,市、县级保护单位及未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数十万处。同时,中国文物建筑分散极广,遍布全国多个省市。文物建筑点多面广带来的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资料存档、保护修缮工作量需求极大;但我国的文物保护专业人员数量却明显偏少[1],队伍整体水平也偏低。并且,以木质材料为主的中国古建筑,其材料特质和特性决定了其保存难度大,保存时间短。木材易腐易燃,一旦发生自然因素破坏或人为因素损毁[2],其研究领域与文化领域的价值损失不可估量,且永不可逆。而现阶段想要降低损失的危害和风险,就必须做好文物建筑的资料保存工作和测绘工作。传统古建筑测量多采用人工现场借助直尺、卷尺等传统工具和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测绘工具对古建关键位置进行单点采集测绘,测绘效率低下,人工干预性大。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高速激光密集打点进行扫描测量,可以快速、海量采集空间点位信息。同时,其非接触、数字化、自动化的特性也在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的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已越来越引起关注,并成功运用在不少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当中。该技术自引入到中国古建筑测绘领域后,近十年来虽然已进行了大量文物建筑的采集与测绘工作,但由于专业人员缺乏,技术更新换代较快,以及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三维激光采集技术一直缺少在整体上能够应用到中国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中的技术与方法体系,以及与之有关的针对性研究。尤其在中国古建筑扫描测绘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方法不适用、成果不实用的问题。因此,在当前文物建筑数量众多、保护人员严重缺乏的矛盾面前,以古建保护修缮需求为研究目的,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适宜方法、流程及应用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的。本文从三维激光技术领域中常被滥用和错用的精度研究及布站研究入手,根据中国古建筑保护修缮的测绘及制图标准,以理论研究与实验相结合,实际需求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整理及研究:(1)通过原理分析及实地实验,对三维激光采集技术应用于测绘领域中最重要的精度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测试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关系,总结提高测绘精度的适宜方法。(2)根据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测量及保护修缮制图需求,通过引入传统测量标准,在满足资料保存精度和原真性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科学的布站方案,并结合设备性能及特点制定三维古建采集适应精度采集方案。(3)通过设计试验,验证三维数据拼接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点云格式、抽析比率对于拼接精度的影响,及不同主流点云平台自动拼接精度比较,验证整体控制网在三维古建筑采集中的必要性(4)通过试验研究各种不同格式点云数据的存储方式,了解海量数据的存储原理及压缩方式,从大量点云格式中优选出适宜存储格式和压缩方式。并利用置换贴图技术改变传统数据压缩思路,利用降维手段提高数据压缩比,针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优化,使其适用于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官式建筑的巨大规模的调用、呈现与研究应用。(5)根据中国古建筑保护修缮刚性需求,总结、归纳现阶段三维扫描数据向AutoCAD矢量工程图转化的多种途径与方法,加强三维扫描技术在古建保护修缮领域的适用性与实用性,解决现阶段海量建筑资料保存需求。在本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北京工业大学有幸承担了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导的北京市85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1097个单体建筑的的数字化采集与存储项目,为采集数据优化及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样本。
黄大兵[10](2011)在《基于可变论域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其本质是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地理信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运行的信息保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格环境和SOA构架的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信息化测绘的功能形态和服务内容,测绘科技在自我学习和发展中表现出多学科融合和边界的模糊性。以技术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解决测绘发展中的外延性、边缘性问题中,出现理论上的困囿和实践上的障碍,需要引入新的思维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拓展信息化测绘的研究论域,重点研究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实现信息化测绘的效度分析工具和可持续发展跟踪监控机制。构建一个基于可变论域的可测度、可效度实现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测绘测度平台,为我国实现有效率的地理信息产业的目标提供一种监测和评估手段,并使之成为相关部门的决策依据。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前导和我国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实践,基于哲理、数理、技理的思维观对信息化测绘体系进行认识重构,并将多学科知识融合统一于测度构架。在信息化测绘测度模型的规制下,综合分析这一重构体系的要素特征属性和互动机制,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绩效和发展进行全面测度,其工作主线和内容构架如下:1.首先基于哲理认识论对信息化测绘的研究论域进行了拓扑,在对其本体涵义和属性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建立基于测度基准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这是对信息化测绘进行的结构重构,从而构建了新的研究对象;2.在总结多科学领域测度理论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信息化测绘的普适化测度理论,论证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可测度性,构建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模型,定位了“结构-功能-绩效-发展”的测度变量与内容框架;3.在信息化测绘的结构测度中,研究了参与主体的结构区划,建立服务需求函数对客体的信息需求进行测度,以及制度约束下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主体间的功能协同测度,研究其双方在动态优化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结构和层次模型问题;4.在信息化测绘的功能测度中,基于网格环境和SOA构架约束下信息化测绘服务功能的转变,在信息化测绘4A服务模式基准下,重新归纳了信息化测绘的功能形态。对地理信息资源配置(Anyone)、网络服务(Anytime and Anywhere),组合集成(Anything)三种功能形态进行了测度;5.在信息化测绘的绩效测度中,从微观角度基于数据包络(EDA)方法测度了其自身的运行效度,从中观角度应用灰色相关模型测度了信息化测绘与相关产业的依存关系,从宏观角度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信息化测绘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和互动关系;6.在信息化测绘的发展测度中,提出并应用政策偏好模型、技术扩散模型、创新博弈模型、人才效用模型和广域物联网模型测度了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政策主导,技术支撑,创新驱动,人才优先,组织保障”的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7.以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发展进行测度实证,通过分析其发展环境和运行状况,运用本文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测度,为陕西省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布局以及发展策略提供决策依据。鉴于本文在信息化测绘研究的特殊视角,在理论、方法、实践和论域四个层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创新点归纳如下:1).理论层面上,首次提出了基于可变论域下信息化测绘的拓扑研究问题,以可测度理论为系统总线,基于哲理、数理、技理的系统方法对信息化测绘体系进行重新构架,构建了信息化测绘的测度平台,拓扑了研究论域;2).方法层面上,首次提出了普适测度论概念,通过构建测度模型,统一定量与定性、模糊与精确的度量问题。推导和应用了多种数学模型,按照测度变量“结构-功能-绩效-发展”逻辑进行数理分析,实现多学科测度融合,拓展了信息化测绘的研究边界;3).实践层面上,将理论模型应用于信息化测绘实践,在技理上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并且能动的适应论域的动态变化。通过模型的测度实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作为科学策略的依据;4).论域层面上,将测绘体系的发展过程上升为的自学习的可变论域逻辑过程,定量分析了我国的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结构刚性、功能完备性、绩效优化性和发展可持续性问题,是信息化测绘的“二次测量”过程和效度分析工具。是测绘论域拓展向更高级阶段的重要衔接阶段。通过上述研究,论证了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对于推动地理信息综合利用、优化测绘信息资源配置和推动我国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解决了信息化测绘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评估问题,体现了科学研究中哲理、数理、技理的辩证统一观。
二、数字化测绘生产的管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化测绘生产的管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学术思潮 |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
一、调查测绘程序 |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
六、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六、促进建筑创作 |
七、培养专门人才 |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
一、回顾传统 |
二、重要测绘项目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
一、重要测绘项目 |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
四、培养综合素质 |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
三、重要测绘项目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影响与荣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
二、相关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从测绘学向地理空间信息学演变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测绘学科向地理空间信息学演变历程 |
1.1 传统测绘 |
1.2 数字化测绘 |
1.3 测绘信息化与地理空间信息学 (又称地球空间信息学) |
2 测绘学的现代概念与内涵 |
3 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学 |
4 结语 |
(3)苏州环秀山庄园林三维数字化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思路 |
2.文献综述 |
2.1 苏州私家园林研究进展 |
2.1.1 研究范围 |
2.1.2 研究分布及水平 |
2.1.3 研究内容 |
2.1.4 空间特点 |
2.1.5 环秀山庄相关研究 |
2.2 数字化测量与文化遗产 |
2.2.1 摄影测量与文化遗产 |
2.2.2 三维激光扫描测绘与文化遗产 |
2.2.3 多技术综合测绘与文化遗产 |
2.3 数字化信息管理与文化遗产 |
2.3.1 (3D)GIS与文化遗产 |
2.3.2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文化遗产 |
2.4 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研究案例 |
2.4.1 庞贝(Pompeii)古城 |
2.4.2 科潘(Copán)玛雅(Maya)遗址 |
2.4.3 古典园林 |
3.三维数字化测绘 |
3.1 测量技术与方案选择 |
3.1.1 苏州私家园林测绘内容 |
3.1.2 测量技术比较分析 |
3.1.3 测量方法与信息获取 |
3.1.4 测量方案设计 |
3.2 测量数据的获取 |
3.2.1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TLS) |
3.2.2 无人机摄影测量(UAVDP) |
3.2.3 地面摄影测量(TDP) |
3.2.4 地面控制点(GCP) |
3.3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3.1 数据处理 |
3.3.2 假山测绘技术比较分析 |
3.3.3 数据融合 |
3.4 测绘结果的表达 |
3.4.1 二维测绘图 |
3.4.2 三维实景模型 |
3.4.3 数据图表和文字报告 |
3.5 本章小结 |
4.园林要素信息解析 |
4.1 假山和水体解析 |
4.1.1 构造与组成部件解析和编码 |
4.1.2 堆叠方法解析 |
4.1.3 堆叠顺序解析 |
4.1.4 纹理与皴法解析 |
4.1.5 水体解析 |
4.2 园林建筑解析 |
4.2.1 建筑群解析与建筑单体编码 |
4.2.2 建筑单体构成解析与编码 |
4.2.3 建筑单体参数化解析 |
4.3 植物解析 |
4.3.1 植物单体编码 |
4.3.2 植物单体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5.信息系统构建与信息管理 |
5.1 信息管理技术及软件平台选择 |
5.1.1 三维信息管理技术 |
5.1.2 三维信息软件平台 |
5.2 三维数据模型处理 |
5.2.1 假山模型分解 |
5.2.2 植物模型分解 |
5.3 BIM信息模型 |
5.3.1 建筑单体信息模型 |
5.3.2 假山堆叠工法信息模型 |
5.4 3D GIS信息系统 |
5.4.1 系统构建 |
5.4.2 系统使用与运作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果与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思考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4)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遗产信息采集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已有研究 |
1.3.1 国内已有研究 |
1.3.2 国外已有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建筑遗产:走向信息化测绘 |
2.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测绘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 |
2.2 信息化测绘的概述 |
2.2.1 信息化测绘的特征描述 |
2.2.2 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目标建设 |
2.2.3 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趋势 |
2.3 建筑遗产领域走向信息化的必要性 |
2.3.1 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2.3.2 文物遗产保护工作内在要求 |
2.3.3 由公众的保护意识需求决定的 |
2.4 建筑遗产走向信息化测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2.4.1 测绘学在信息化中的主要问题 |
2.4.2 针对文物建筑领域的主要问题 |
2.5“文物建筑领域信息化测绘”概念的正式提出 |
2.5.1 文物建筑领域信息化测绘的概念 |
2.5.2 文物建筑领域信息化测绘的根本意义 |
2.5.3 文物建筑领域信息化测绘的理论基础梳理 |
2.5.4 文物建筑领域信息化建设框架建设内容 |
2.6 文物建筑领域信息化测绘的难点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结构—类型法:适用于Revit的文物建筑信息采集方法 |
3.1 传统测绘调查中可能的“异化”现象 |
3.2 Revit适用于文物信息采集的相关特点 |
3.3 信息采集的思路与流程 |
3.3.1“结构—类型法”总体思路 |
3.3.2 工作流程 |
3.3.3 结构树 |
3.3.4 类型树 |
3.4“族管理器”的构想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文物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构与表达 |
4.1 索引框架模型 |
4.1.1 模型化和信息索引框架 |
4.1.2 抽样理论与“样本尺寸” |
4.1.3 索引框架模型 |
4.2 族的规划、创建与测评问题 |
4.2.1 关于族的规划 |
4.2.2 关于族的创建 |
4.2.3 族的测试与评价 |
4.3 项目管理器中的相关问题 |
4.3.1 关于表达深度 |
4.3.2 关于简化表达问题 |
4.3.3 利用“影子族”解决项目中的参数问题 |
4.3.4 利用内建模型获得系统族的属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文物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以保护工程信息记录为例 |
5.1 BIM模型的相关需求和可行性 |
5.1.1 文物建筑信息模型的“五维”剖析 |
5.1.2 时间节点变体与“设计选项” |
5.1.3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记录中的相关需求 |
5.2 损伤病害和处理措施表达的技术路线 |
5.2.1 损伤病害的基本分类 |
5.2.2 损伤病害和处理措施表达的技术路线 |
5.2.3 Revit的成果形式 |
5.3 工程记录实例研究:德和园大戏台 |
5.3.1 工程概况 |
5.3.2 实例研究 |
5.4 保护工程BIM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 |
5.5 成果交付及其与GIS技术衔接的设想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
致谢 |
(5)面向航测遥感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体系构建总体思路 |
2 生产技术体系构建 |
2.1 正射影像和高程模型生产体系 |
2.2 矢量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体系 |
2.3 三维模型数据生产体系 |
3 生产管理体系构建 |
3.1 管理模式构建与组织结构调整 |
3.2 业务流程构建 |
3.3 管理数据库构建 |
3.4 以管理平台构建 |
4 生产装备体系构建 |
4.1 网络与运行支撑环境 |
4.2 数据处理装备 |
4.3 生产管理装备 |
4.4 安全与保密技术装备 |
5 结语 |
(6)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件空间信息 |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
2.2.1 设计阶段 |
2.2.2 生产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安装阶段 |
2.2.4 运营维护阶段 |
2.2.5 拆除回收阶段 |
2.3 构件空间信息 |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3.1 数据库 |
3.1.1 建筑信息模型 |
3.1.2 地理信息系统 |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
3.2 数字测量技术 |
3.2.1 GNSS定位系统 |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4 摄影测量技术 |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
3.3.1 自动识别技术 |
3.3.2 追踪定位系统 |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
4.2.2 设计阶段 |
4.2.3 生产阶段 |
4.2.4 装配阶段 |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
4.3.2 构件施工装配 |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
5.2.4 构件装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内容归纳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鸣谢 |
(8)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测绘体系的发展 |
2 信息化测绘 |
3 信息化测绘体系 |
3.1 测绘生产自动化 |
3.2 测绘成果数字化 |
3.3 测绘服务产业化 |
3.4 测绘产品社会化 |
4 结束语 |
(9)基于古建筑保护修缮需求的三维激光几何信息采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维激光采集技术概述 |
1.1.2 三维激光在中国古建信息采集中的优势 |
1.1.3 三维激光在中国古建筑信息采集中的不足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及成果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及成果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及成果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三维激光扫描古建筑采集精度研究 |
2.1 引言 |
2.2 三维扫描采集的原理 |
2.2.1 TOF飞时测距类激光扫描原理 |
2.2.2 结构光三维扫描原理 |
2.3 影响三维采集精度的因素 |
2.3.1 正确认识三维扫描的“精度” |
2.3.2 三维扫描误差产生原因分析 |
2.4 扫描距离与入射角对精度的影响 |
2.5 三维扫描点云精度分析判定 |
2.5.1 实验仪器 |
2.5.2 实验过程 |
2.6 其他影响点云数据质量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激光扫描古建筑采集布站研究 |
3.1 引言 |
3.2 与大地坐标对接的局域网布设研究 |
3.2.1 古建室外控制局域网布设 |
3.2.2 古建室内控制局域网布设 |
3.2.3 控制网及大地坐标的导入与使用 |
3.3 三维激光扫描布站研究 |
3.3.1 布站优化的理论可行性 |
3.3.2 以工程图为标准的布站优化研究 |
3.4 三维采集仪器介绍与选型 |
3.4.1 TLS类三维激光扫描仪 |
3.4.2 其他扫描仪类型 |
3.4.3 采集需求与对应扫描仪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数据拼接研究 |
4.1 引言 |
4.2 点云测量误差及拼接影响研究 |
4.2.1 测量误差试验 |
4.2.2 拼接测量精度影响试验 |
4.2.3 点云误差及拼接试验总结 |
4.3 主流平台自动拼接流程及精度对比 |
4.3.1 Z+F的 Laser Control Scout |
4.3.2 FARO的 SCENE |
4.3.3 RIEGL的 RiSCAN PRO |
4.3.4 精度对比结果 |
4.4 人工辅助精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数据压缩存储研究 |
5.1 引言 |
5.2 点云数据压缩方式 |
5.2.1 点云存储原理及压缩方式概述 |
5.2.2 主流点云数据压缩方式 |
5.2.3 平台点云数据压缩比例测试 |
5.3 通过降维进行压缩的新思路 |
5.3.1 基于Mesh模型数据的压缩 |
5.3.2 什么是“降维压缩” |
5.3.3 置换贴图 |
5.3.4 Zbrush制作置换贴图及高模还原 |
5.3.5 精度误差及压缩比统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维数据古建筑工程图转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正射影像转化现状三视图研究 |
6.2.1 现状正射点云图 |
6.2.2 现状正射点云图的优势 |
6.2.3 现状正射点云图转化CAD |
6.2.4 利用深度学习转化CAD |
6.3 三维模型工程图转化研究 |
6.3.1 点云截面线辅助建模 |
6.3.2 利用特征拟合辅助建模 |
6.3.3 利用关键点辅助建模 |
6.3.4 以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基础的复合模型 |
6.3.5 三维模型转化CAD图纸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可变论域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信息化测绘是当前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
1.1.2 信息化测绘在国民经济和资源调控中意义重大 |
1.1.3 信息化测绘在新的技术环境约束下的功能转变 |
1.1.4 信息化测绘研究需要引入新的思维观和方法论 |
1.1.5 信息化测绘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建立研究参考系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论题界定 |
1.3.1 研究主题的逻辑地位 |
1.3.2 三个概念的关系辨析 |
1.3.3 体系的研究边界 |
1.3.4 测度作为研究维度的必要性 |
1.4 论题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构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内容构架 |
第2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构建 |
2.1 信息化测绘的服务定位 |
2.1.1 测绘体系的发展阶段 |
2.1.2 信息化测绘的概念及其特征 |
2.1.3 信息化测绘的服务定位 |
2.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本体研究 |
2.2.1 地理信息服务的涵义 |
2.2.2 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框架 |
2.2.3 地理信息服务属性定位 |
2.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构建 |
2.3.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概念 |
2.3.2 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2.3.3 构建原则与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模型 |
3.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测度的基本理论 |
3.1.1 测度概念的普适化 |
3.1.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 |
3.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可行性 |
3.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模型 |
3.3.1 测度模型的功能定位 |
3.3.2 测度模型的构建 |
3.4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变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结构测度 |
4.1 主体构成与功能区划 |
4.1.1 主体构成 |
4.1.2 主体功能区划 |
4.2 信息服务的需求测度 |
4.2.1 基本定位 |
4.2.2 地理信息服务旳需求函数 |
4.3 主体间的功能协同测度 |
4.3.1 主体的协同机制 |
4.3.2 制度效率约束下的主体间的协同关系 |
4.3.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旳结构优化 |
4.4 体系的信息结构与层次模型 |
4.4.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信息结构 |
4.4.2 整体层次模型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功能测度 |
5.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功能形态 |
5.2 资源配置测度 |
5.2.1 测绘信息资源配置 |
5.2.2 测绘信息资源配置的正外部效应 |
5.2.3 测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 |
5.3 网络服务测度 |
5.3.1 信息化测绘服务网络发展 |
5.3.2 信息化测绘服务网络结构 |
5.3.3 网格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效度 |
5.4 组合集成测度 |
5.4.1 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条件与动因 |
5.4.2 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功能与实现 |
5.4.3 基于费用测度的地理信息服务最优组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绩效测度 |
6.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绩效概述 |
6.1.1 绩效的通常定义及研究方法 |
6.1.2 信息化测绘的公共效益测度 |
6.1.3 信息化测绘绩效的三级层次 |
6.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运行效果测度 |
6.2.1 评价指标体系 |
6.2.2 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模型 |
6.2.3 实证分析 |
6.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产业关联测度 |
6.3.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产业关联性分析 |
6.3.2 产业关联的分析方法 |
6.3.3 信息化测绘产业关联的测度结果分析 |
6.4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经济效应测度 |
6.4.1 信息化测绘服务的拉动效应 |
6.4.2 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
6.4.3 回归效果检验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发展测度 |
7.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政策偏好 |
7.1.1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政策需求 |
7.1.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政策偏好测度 |
7.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技术扩散 |
7.2.1 技术扩散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途径 |
7.2.2 信息化测绘服务技术扩散速度测度 |
7.2.3 信息化测绘的技术的保障对策 |
7.3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创新机制 |
7.3.1 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 |
7.3.2 创新主体间的技术转移博弈 |
7.4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人才效用 |
7.4.1 信息化测绘服务科技人才的内涵及其结构 |
7.4.2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科技人才效用测度 |
7.5 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组织保障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实证 |
8.1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发展环境 |
8.2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
8.2.1 陕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8.2.2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实践 |
8.3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构架 |
8.4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测绘服务体系测度 |
8.4.1 结构持续优化 |
8.4.2 功能有待整合 |
8.4.3 绩效相对较低 |
8.5 陕西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发展策略 |
8.5.1 发展战略:资源本位,创新驱动 |
8.5.2 发展定位:立足西部,面向全国 |
8.5.3 发展根本:稳定队伍,培养人才 |
8.5.4 发展导向:强化基础,加速转型 |
8.5.5 发展要求:提高质量,重视效率 |
8.5.6 发展思维:软硬兼施,统筹协调 |
8.5.7 发展保障:组织整合,统一监管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结论 |
9.2 论文创新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数字化测绘生产的管理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2]从测绘学向地理空间信息学演变历程[J]. 宁津生,王正涛. 测绘学报, 2017(10)
- [3]苏州环秀山庄园林三维数字化信息研究[D]. 梁慧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4]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遗产信息采集与表达[D]. 李舒静. 天津大学, 2014(03)
- [5]面向航测遥感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构建[J]. 刘云峰,李若,巩垠熙,底玲晓. 测绘通报, 2017(04)
- [6]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7]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J]. 李德仁,苗前军,邵振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03)
- [8]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J]. 苗前军,于洪伟,孙晓生,丁明柱. 地理信息世界, 2007(05)
- [9]基于古建筑保护修缮需求的三维激光几何信息采集应用研究[D]. 刘科.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10]基于可变论域的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的测度研究[D]. 黄大兵. 长安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