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125MW汽轮机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史进渊,阳虹,张宏涛,方宇,李军,王宝来[1](2021)在《我国汽轮机产品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汽轮机产品发展的角度出发,对2010—2019年我国汽轮机一系列重要进展和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简要介绍了国外700℃火电汽轮机和1 700 MW级核电汽轮机的进展,总结了我国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和工业汽轮机的技术特点和新进展,提出了我国汽轮机技术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包括发电效率50%以上机组的汽轮机、1 900~2 200 MW核电汽轮机及全速1 450~1 550 mm和半速2 000~2 300 mm长叶片。结果表明:2010—2019年,我国高参数660~1 240 MW火电汽轮机、1 000~1 755 MW核电汽轮机、工业驱动用与工业发电用汽轮机以及大容量汽轮机的功率、参数和末级长叶片取得了重要的新成就;国内基本形成了大功率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及工业汽轮机的自主化设计、国产化制造和批量化生产的能力。
刘永[2](2021)在《600MW超临界机组抽汽供热改造在工业供热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郭斌[3](2021)在《首阳山电厂再热热段抽汽供热改造及应用》文中指出
司和勇[4](2021)在《密封激振下汽轮机转子的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汽轮机组作为大型旋转机械,其转子振动失稳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的安全。随着机组向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密封汽流激振成为诱导转子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超超临界汽轮机组,其密封汽流激振问题更加突出。本文着手于汽轮机转子真实涡动情况,建立转子涡动模型,深入分析密封汽流激振的产生机制。将数值模拟与理论算法有机结合,对密封动力特性、转子运动特征以及汽轮机高压转子轴系响应展开分析,得到密封汽流激振诱导转子失稳的机理、过程和特征,分析密封汽流激振对转子稳定性影响,为机组的设计和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首先,针对当前转子涡动模型过度假设导致计算结果失真的问题,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DEFINE_CG_MOTION和DEFINE_PROFILE控制宏编译转子公转和自转的运动方程。分析了齿顶间隙对汽轮机动叶栅内泄漏蒸汽与主蒸汽的掺混、高损失区域体熵增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密封流场周向和轴向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均匀间隙对密封流场压力分布的影响特性,研究压力脉动诱导密封汽流激振的主要区域以及主要频率分量,得到密封汽流激振与密封流场特性的内在联系。密封泄漏蒸汽通过动叶栅通道时受通道涡的卷吸夹带作用,其影响范围沿径向向叶中迁移。转子涡动时,密封入口齿顶压力波动更剧烈,密封高压区的压力波幅剧增是使汽流激振显着的主要原因。其次,基于多频涡动方程和小扰动理论,求解非线性密封汽流激振力,利用力与位移的相频特性揭示密封汽流激振对转子的作用过程。通过MATLAB快速傅里叶变换求解频域下的密封动力系数,以机组热耗验收工况(THA)设定100%、75%、40%、30%THA边界参数,分析机组在升负荷过程中密封汽流激振的动力特性变化。应用Workbench流固耦合模型,将密封流场的热负荷和离心作用施加到转子表面,研究其对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相对旋转模型分别建立静子与转子的涡动方程,实现大直径转子的锥形多频涡动,得到转子锥形涡动时的密封动力特性。以密封结构参数为影响因素建立四元二次正交试验,分析主要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优化,得到动力稳定性较好的密封结构比例。多频涡动的密封汽流激振力呈非线性变化,机组负荷、热载荷以及转子涡动形式均严重影响密封动力特性,当密封结构参数比为:齿宽:间隙:腔深:齿距=2.3:1:18:25时,密封-转子的动力不稳定区消失。再次,根据单盘Jeffcott转子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建立符合单轮盘汽轮机转子的运动方程,考虑自转速度、涡动频率、转子偏心率等参数,将频域的非线性密封汽流激振力拟合成函数并耦合到转子的运动微分方程中。通过MATLAB编程Runge-Kutta法求解转子非线性运动的轴心轨迹。在此基础上,拟合不同密封结构的汽流激振力,分析密封结构因素对转子运动的影响。基于轴心轨迹,Lyapunov指数分析密封汽流激振作用下转子运动的稳定性。根据转子运动的周期特性和轴心振幅的波动特性,确定转子运动中的易发生失稳的负荷区域以及主要分频。非线性汽流激振力可导致转子涡动中心偏移、运动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振动频率出现1/2转速频率、一阶临界转速频率(约为2/3分频)以及1/2转速以下的低频。随着机组负荷的增加,转子运动的混沌区域变宽,最大Lyapunov指数大于零,系统容易失稳。最后,采用集总参数法对1000MW高压转子模化,建立各向异性支承的转子振动方程,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计算设计参数下的轴系固有频率、主振型以及各结点的轨迹,对结果进行验证,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所得到的密封汽流激振力和影响因素的关系,将密封汽流激振作用简化为外部轴承支承施加到轴系上,得到密封汽流激振对轴系响应特性的影响。密封汽流激振对转子临界转速影响较小,对转子一阶振型的幅值和稳定性影响较大。密封汽流激振导致一阶振型的起始点幅度增加。
张磊[5](2020)在《国华定电亚临界600MW汽轮机通流改造技术方案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为了提升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对定电亚临界600 MW汽轮机进行了通流改造技术方案研究。首先,分析了定电亚临界600 MW机组改造前性能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改造前汽轮机性能和出力现状。其次,调研了国内亚临界300 MW汽轮机通流改造业绩,以及各通流改造厂商的性能保证值,并进行了热力校核计算,分析得出亚临界600 MW汽轮机改造后可达的性能指标。最后,针对制造厂提供的通流改造方案,提出了冷端优化、末级叶片选型等优化设计方案,从而确定了改造的最终方案。定电一期1号、2号汽轮机通流改造现场工作分别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开始实施,改造后性能试验表明,汽轮机热耗分别降低了322.5 kJ/kWh、342.5 kJ/kWh,经济效益显着。
陈就兴[6](2020)在《9E燃气轮机轴瓦不稳定振动问题监测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我国燃机工业起步晚,外方对燃机设计技术封锁等因素影响,我国燃机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未摆脱。燃机转子作为燃气轮机重要的运行部件,对其特性的掌握是实现燃机国产化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本文通过对本特利3500振动监测系统的研究,掌握9E燃气轮机轴系振动的特点,在原有的系统上增加瓦振数据,并找到可以采集历史数据的方案。通过振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跟踪燃气轮机转子振动变化情况,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9E燃气轮机和发电机振动的变化趋势,找到引发轴瓦不稳定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经过多次的现场动平衡试验优化转子的振动,采用缸体激光对中、转子工厂动平衡、以及人工降温方法、改变机组正常启动方式等策略,降低振动幅值和爬升高度,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9E燃气轮机复杂的振动问题,需要长时间的跟踪运行参数,以及采取逐项排除方法才可以找到引起轴瓦不平衡振动的主要原因。存在热弯曲现象的9E燃气轮机转子,动平衡只是降低振动幅值,并不能彻底根治振动爬升问题。除了解体检修燃气轮机转子外,还需要进一步查找导致热弯曲的影响因素,比如透平温度、运行环境等各种因素。对于可能导致缸体变形和转子热弯曲的因素,需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故障重复出现。该研究可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宝贵的经验数据和参考方案。
肖彤彤[7](2020)在《供热机组低温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加强低温余热回收对于进一步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的经济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330MW供热机组的节能改造展开研究,提出了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分别回收低质循环水余热和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余热两种供暖改造方案。方案一基于吸收式热泵技术直接回收低温循环水余热;方案二采用烟气深度余热回收装置和吸收式热泵机组耦合而成的湿法脱硫后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使冷媒水与湿法脱硫后烟气在氟塑料换热器中换热,换热管内的冷媒水吸收烟气的热量后进入吸收式热泵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在高温高压蒸汽的驱动下加热热网回水最终实现供暖。通过分析某供热机组供暖季低质余热资源情况和供热现状,将36℃/30℃作为热泵机组低温热源的设计参数,对比吸收式热泵机组的Excel数理模型和Ebsilon模型的计算结果,两者的相对误差在工业设计的允许范围之内。设计工况下吸收式热泵机组的COP值为1.73,可回收17.40MW的低温循环水余热,将55℃的热网循环水加热至75℃后,继续由高温高压蒸汽加热至130℃供给热用户。论文通过脱硫塔能量守恒计算了锅炉额定燃煤量时湿法烟气脱硫塔出口烟气量为1585.11t/h,含湿量为0.083kg/kg干烟气,温度为50.25℃。论文设计了一套与吸收式热泵耦合的烟气-水氟塑料换热器,该换热器整体换热系数为120.93W/(m2.K),烟气出口温度降至46.40℃,回收17.40MW的低温烟气余热,其中潜热为15.44MW,占全部回收余热的88.74%。同时可回收烟气中水分23.34t/h,返回脱硫塔为补充水。此外烟气中水蒸气凝结时可以除去部分粉尘,起到深度净化烟气的作用。利用Ebsilon软件搭建出机组抽汽供暖方案(作为基准方案)、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方案(方案一)和湿法脱硫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方案(方案二)等三种系统模型。模拟计算了三种不同供暖方案在机组发电率为295MW、供热负荷为157.21MW时的热经济性指标。与基准方案相比,方案一和方案二可减少发电标煤量3.40kg/kW.h,减少供热标煤量2.12kg/Gj,整个供暖季机组可减少煤耗6.34kt,将供热机组的总燃料利用系数提高了 1.50%,回收电厂低质余热17.40MW。同时SO2、CO2、NOX、烟尘的排放量可分别减少104.13t、153.38kt、98.90t、60.86t。论文估算了方案一与方案二的系统投资与效益情况,并基于时间价值理论,利用动态评价方法从动态投资回收期、费用年值和NPV值三个角度对比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技术经济性。研究发现方案二的初期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均高于方案一,因而方案二的动态投资回收期比方案一的动态投资回收期略长。但是方案二兼具回收余热、回收水分和深度净化烟气的作用,综合效益更好。在对排放要求更高的场合,优先考虑投入方案二供暖改造系统。
廖金龙[8](2020)在《大功率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建模与优化》文中认为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关键时期,改善因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频率波动,提高特高压输电受端电网的低频事故风险应对能力,需提高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有效性和稳定性。对火电机组功频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和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进行了精确性建模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评估方法,进一步地对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进行了优化研究。DEH伺服系统建模精确与否直接影响阀门仿真精确性,进而影响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功率响应仿真。为了提高建模精确性,针对DEH中伺服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非线性,提出了一种包含限幅、死区和修正系数的非线性伺服系统新模型。将待辨识参数分成线性参数和非线性参数分别辨识,通过建立三层神经网络辨识线性参数,根据阀门流量特性曲线获得非线性参数。以某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调节系统为建模对象,得出限幅参数为1.05,电液转换器时间常数为0.0203,油动机时间常数为0.294,迟缓率为0.00293,以及修正系数为1.093。基于该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得出仿真曲线与实际曲线几乎一致,其中阀门曲线的拟合度达到98.445%,功率曲线的拟合度为96.986%,表明了参数辨识方法的正确性。采用不考虑非线性的伺服系统模型进行对比,发现仿真曲线存在一定偏差,稳定后阀门开度的误差为5%,功率的误差为1.58%,证明了非线性伺服系统模型具有更高精确性。一次调频功率响应不仅涉及汽轮机阀门开度,还需考虑锅炉能量供应的影响,因此不仅要提高DEH建模精确性,还需结合考虑锅炉和汽轮机进行建模。因而采用黑箱建模和机理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CCS模型用于研究机组一次调频。其中,推导建立了制粉系统、管道压损和汽轮机的传递函数和差分方程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辨识模型参数。由于锅炉的复杂物态转换、换热过程及大惯性大延迟特性,采用神经网络对其建模。使用实际数据对每个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曲线和实际曲线每个样本点的误差基本都在-3%3%。基于实际给煤、给水和阀门开度指令,对整体的CCS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得出给煤量、过热器出口压力、主蒸汽压力以及功率的仿真曲线与实际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90%,验证了CCS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该CCS模型仿真了机组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过热器出口压力、主蒸汽压力和功率均与实际值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可用于研究机组的一次调频。研究评估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有利于掌握区域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能力,对于防范电网低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DEH和CCS建模研究,提出机组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首先通过DEH和CCS的传递函数耦合模型仿真得出由CCS和DEH协同一次调频是最佳调频控制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几种提升机组调频能力的运行方式如:提升滑压设定值、高加给水旁路、补汽阀补汽以及凝结水节流。进一步地,通过实际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试验研究了这些方式的调频效果,结果表明增大主蒸汽调节阀节流对提升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最直接有效,给水旁路与主蒸汽调节阀结合的调频效果与其相当,且具有持续的负荷维持和提升能力。基于此结论,研究了机组阀门和高加给水旁路的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对于阀门一次调频能力,分别基于变工况分析和单元机组线性增量数学模型推导出关键映射公式,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其建模求解。采用实际运行数据和仿真数据分别进行了验证,预测的主蒸汽压力误差和一次调频能力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针对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MW机组建立EBSILON热力系统模型,研究高加旁路提升机组负荷的能力。分别对高加小旁路、高加混合旁路及高加大旁路等3种旁路方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旁路最前一级高加才能有效增加机组功率。基于此,仿真得到不同负荷率下功率增量与旁路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旁路前后热耗率与负荷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对比分析机组通过阀门节流调节与高加混合旁路调节的热耗率,表明在保证一次调频能力的基础上,采用高加混合旁路调节能有效的提高机组调频能力和运行经济性。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参数是影响自身调频动态稳定与维持电网频率稳定的关键因素,基于一次调频能力的研究,建立以总煤耗量及NOx排放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电网一次调频稳定、机组一次调频稳定条件及电网要求的速度不等率范围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来优化各机组速度不等率设置。采用IEEE300节点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保证机组快速完成一次调频任务,并且具有最佳经济性。将优化模型拓展至深度调峰机组,仿真结果表明需适当突破电网一次调频标准的约束来设置速度不等率。采用该优化方案,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快速性和稳定性。另外,考虑到机组调峰深度与调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兼得,为了防范电网低频风险,且使电力系统运行经济的同时具备足够的调峰裕度,提出了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并引入新型正弦余弦算法求解。以某电厂4台机组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别采用SCA和遗传算法寻优计算并与自动发电控制指令对比,结果表明SCA的最优解比GA精度更高,而且新模型既能保证足够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又有更高经济性。通过仿真得出不同负荷率最优经济成本与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的关系曲线,总结了此规律对负荷优化分配的指导意义。最后仿真研究低负荷率时的负荷分配,结果表明模型会优先选取经济性较好的机组进行深度调峰,以保证整体最佳经济性。本文对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进行纵向研究,首先研究提高了DEH和CCS建模的精确性,以保证一次调频建模的精确性。然后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最大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和基于EBSILON建模的高加旁路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可简捷高效的获得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最后提出一种全新的优化策略,将一次调频能力纳入优化的约束条件,使机组在能保证电网足够一次调频能力的基础上,分别实现不同机组速度不等率以及负荷分配的联合优化。研究内容对增强电网消纳新能源发电的能力,提高大功率机组运行灵活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石家魁[9](2020)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AGC性能综合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由于风电等具有强随机不确定性的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消纳需求,电网对火电机组的AGC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火电机组AGC的综合调节能力,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现有研究主要以锅炉、汽轮机以及相关辅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对AGC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机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或改造方法。然而,实际火电机组类型繁多、设备状况不同、运行条件复杂多变,因此,难以通过单一方法实现对AG C性能的大幅改善。因此,本文以达拉特电厂的6台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提高机组AGC调节性能的综合优化方法研究,从锅炉主汽温、汽轮机负荷信号及辅机设备三方面开展相应的控制策略优化,并进行相应的仿真验证分析。首先,开展了对过热蒸汽温度系统的研究学习,因过热蒸汽系统属于机组机炉协调中的关键组成,主蒸汽参数的调节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机组协调控制效果,且其自身所具有的大惯性、大延迟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机组参与AGC调节的性能。因此,在研究中通过充分分析系统特性,提出了将状态-预测与多模型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来提高主蒸汽温度调节质量,减少因主汽温度波动、滞后对机组AGC调节性能的影响;然后,鉴于汽轮机系统是协调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其与过热蒸汽系统同样具有滞后及延迟的特点,所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汽轮机控制侧提出一种分级前馈优化策略,通过对机组AGC负荷信号的处理,使得机组在调节过程中合理利用机组储能,以提高负荷响应速率,从而改善机组的AGC的调节性能;此外,在本课题研究中,针对主要辅机系统,首先借鉴主汽轮机调节优化的思想,提出一种火电机组给水泵小汽轮机转速线性控制的优化方法,该方法辨识并获得了调节阀门对小汽轮机进汽流量的非线性控制曲线,实现了给水泵转速的快速调节响应、锅炉给水的持续均匀供给,有效提升了机组负荷响应能力;此外针对现有捞渣机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改造升级。上述辅机系统虽然未直接影响机组AGC的调节性能,但系统进行高效性、快速性的优化升级为提升机组AGC整体调节性能起到了铺垫作用。最后,针对便于实施的汽轮机分级前馈控制策略、小汽轮机流量特性曲线优化以及捞渣机水位测量方法,在达拉特电厂6台330MW供热机组实际改造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耿毫伟[10](2020)在《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抗高温氧化机理及热流固耦合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大容量、高参数和高热效率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组将是未来火力发电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因此,对机组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机组蒸汽参数的提高也将会使机组部件产生一系列的高温氧化和腐蚀等问题。Nimonic80A合金作为一种时效性强化合金,且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以及蠕变性能在汽轮机叶片材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以国产6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缸首级叶片为研究对象,对叶片材料的氧化机理以及叶片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Nimonic80A合金相建立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考核和验证,研究了Nimonic80A合金中γ-Ni3Cr,γ′-Ni3Al、γ′-Ni3Ti相的氧化机理,分析了合金相各个晶面的表面稳定性,表面吸附能,空位浓度以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Al的空位形成能在各相中最大,同时O轨道与Al轨道的重合程度要大于氧与其他原子的重合程度从而说明O与Al原子的键合能力最强。(2)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Nimonic80A合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考核和验证,计算了在不同Ti/Al比下合金的弹性常数,弹性模量,泊松比,杨氏模量,各向异性因子,分析了不同Ti/Al比对Nimonic80A合金弹性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Al比的增加,其弹性常数和泊松比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Ti/Al为2.5时,其泊松比和杨氏模量最小,其值分别为0.2856和228.2684Gpa,相比于Ti/Al比为1时,分别降低了13%和3.4%。(3)基于热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建立了国产6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考核验证,研究了叶片的等熵效率以及在不同叶高位置的表面压力、表面温度和马赫数的分布情况,同时对静叶片和动叶片的应力和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熵效率在静叶出口和动叶的前缘较低,分别为80%和78%左右;叶片的马赫数在不同叶高处均小于0.3;静叶的总变形和径向变形分布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而动叶的周向变形分布和总变形是相似的;静叶片的高应力出现在叶片吸力面侧靠近中部前缘,动叶片的高应力出现在叶片前缘靠近叶根,其最大应力值分别为774Mpa和339Mpa。(4)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Ti/Al比下叶片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得出了随着Ti/Al比的增加,静叶和动叶的总变形量与最大等效压力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Ti/Al比为2.5时,静叶片和动叶片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711Mpa和329Mpa,相对于Ti/Al比为1时,降低了8.1%和2.9%;当Ti/Al比为2.5时,静叶和动叶的最大变形量分别为7.01mm和0.38mm,相对于Ti/Al比为1时,降低了7.4%和13.8%。
二、国产125MW汽轮机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125MW汽轮机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汽轮机产品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汽轮机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 国外700 ℃汽轮机 |
1.2 国外1 720 MW和1 650 MW级核电汽轮机 |
2 高参数火电汽轮机 |
2.1 在役台数 |
2.2 技术特点 |
3 1 000~1 755 MW核电汽轮机 |
3.1 东汽1 000 MW级核电汽轮机 |
3.2 上汽1 000 MW级核电汽轮机 |
3.3 哈汽1 000 MW级核电汽轮机 |
3.4 第三代和第四代核电汽轮机 |
4 工业汽轮机 |
4.1 工业驱动用汽轮机 |
4.2 工业发电用汽轮机 |
5 汽轮机参数与功率 |
6 末级长叶片 |
7 汽轮机发展方向 |
7.1 发电效率50%以上机组的汽轮机 |
7.1.1 650 ℃汽轮机 |
7.1.2 700 ℃汽轮机 |
7.2 1 900~2 200 MW核电汽轮机 |
7.2.1 CAP1700半速核电汽轮机(1 900 MW) |
7.2.2 CAP1900半速核电汽轮机(2 100~2 200 MW) |
7.3 全速和半速长叶片 |
7.3.1 全速1 450~1 550 mm长叶片 |
7.3.2 半速2 000~2 300 mm长叶片 |
8 结 论 |
(4)密封激振下汽轮机转子的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密封激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密封汽流激振力研究现状 |
1.2.2 密封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密封-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汽轮机涡动转子的密封流场分析 |
2.1 密封流场求解方程 |
2.2 密封模型及涡动控制方程 |
2.2.1 密封物理模型 |
2.2.2 单频涡动方程 |
2.2.3 数值验证 |
2.3 计算结果分析 |
2.3.1 密封泄漏特性 |
2.3.2 密封泄漏损失分布 |
2.3.3 静偏心压力分布 |
2.3.4 转子涡动压力脉动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频涡动下汽轮机转子的密封激振力与动力特性 |
3.1 多频涡动模型及动力系数求解 |
3.1.1 多频涡动方程 |
3.1.2 锥形多频涡动模型 |
3.1.3 动力系数求解方法 |
3.1.4 多频涡动及动力系数求解验证 |
3.2 密封激振力与相频特性 |
3.2.1 多频涡动的密封激振力 |
3.2.2 力与位移的相频分析 |
3.3 变负荷密封动力特性的频域分析 |
3.3.1 变负荷密封动力系数 |
3.3.2 变负荷有效阻尼分析 |
3.4 耦合热载荷的密封动力特性 |
3.4.1 热载荷密封齿形变计算 |
3.4.2 齿变形的密封动力系数 |
3.5 锥形涡动的密封动力特性 |
3.5.1 锥形涡动动力系数 |
3.5.2 锥形涡动有效阻尼分析 |
3.6 密封结构多因素影响的动力特性及优化 |
3.6.1 四元二次正交试验多因素分析及优化 |
3.6.2 优化密封的性能提升机理 |
3.6.3 优化密封的动力特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流激振诱导的汽轮机转子运动特性 |
4.1 运动微分方程及力学模型 |
4.1.1 转子运动方程 |
4.1.2 油膜力模型 |
4.1.3 激振力拟合模型 |
4.1.4 运动方程求解 |
4.2 汽流激振力下转子运动特性分析 |
4.2.1 转子分岔特性 |
4.2.2 转子频谱特性 |
4.2.3 轴心映射特性 |
4.3 密封结构影响的转子运动特性 |
4.3.1 齿数对转子运动特性的影响 |
4.3.2 凸台数对转子运动特性的影响 |
4.3.3 齿长对转子运动特性的影响 |
4.4 转子运动的稳定性 |
4.4.1 设计参数下转子稳定性 |
4.4.2 齿数对转子稳定性影响 |
4.4.3 凸台数对转子稳定性影响 |
4.4.4 齿长对转子稳定性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密封—转子—轴承各向异性支承的转子振动特性 |
5.1 转子各向异性支承模型 |
5.1.1 各向异性支承模型 |
5.1.2 转子集总模化 |
5.2 Riccati传递矩阵 |
5.2.1 各向同性支承传递矩阵 |
5.2.2 各向异性支承传递矩阵 |
5.2.3 模态分析与验证 |
5.3 耦合密封激振的转子振动特性 |
5.3.1 密封汽流激振耦合分布 |
5.3.2 密封激振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
5.3.3 转子振型分析 |
5.3.4 振动特征分析 |
5.3.5 振动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国华定电亚临界600MW汽轮机通流改造技术方案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机组运行现状 |
1.1 能耗现状 |
1.2 机组存在的问题 |
1.2.1 低压五抽、六抽温度超温严重 |
1.2.2 中压转子实际冷却蒸汽流量过大 |
1.2.3 低压缸轴承振动大 |
1.2.4 调节阀振动与阀杆断裂问题 |
2 改造方案 |
2.1 改后热耗 |
2.2 改后铭牌 |
2.3 技术方案 |
3 方案优化 |
3.1 冷端优化 |
3.2 末级叶片选型 |
3.3 取消中压转子冷却蒸汽 |
3.4 外置式蒸冷器 |
3.5 小结 |
4 改造效果 |
5 结论 |
(6)9E燃气轮机轴瓦不稳定振动问题监测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9E燃气轮机组振动监测系统 |
2.1 振动监测系统组成 |
2.1.1 轴振监测系统 |
2.1.2 瓦振监控系统 |
2.2 振动数据的测量装置 |
2.3 振动数据的采集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测量功能扩展及干扰问题的改进 |
3.1 振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
3.2 振动测量系统功能扩展 |
3.2.1 振动历史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 |
3.2.2 振动测量通道的扩展 |
3.3 振动干扰问题的研究及改进 |
3.3.1 多倍频干扰问题的研究 |
3.3.2 测量误差问题的研究及改进 |
3.3.3 测量元件可靠性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平衡技术在9E燃气轮机组的应用研究 |
4.1 动平衡原理 |
4.2 现场动平衡试验措施及效果分析 |
4.2.1 现场动平衡试验措施 |
4.2.2 现场动平衡试验效果分析 |
4.2.3 现场动平衡试验总结 |
4.3 工厂动平衡试验措施及效果分析 |
4.4 不稳定振动优化措施 |
4.4.1 发电机动平衡的优化 |
4.4.2 燃气轮机3号轴瓦振动爬升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9E燃气轮机轴瓦不平衡问题的研究 |
5.1 轴瓦不平衡的状态监测 |
5.1.1 滑动轴承工作原理 |
5.1.2 9E燃气轮机3号轴瓦的监测 |
5.1.3 9E燃气轮机2号轴瓦的监测 |
5.2 激光对中技术在9E燃气轮机的应用 |
5.2.1 缸体激光对中技术的应用 |
5.2.2 轴承座激光对中技术的应用 |
5.2.3 激光对中应用效果及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供热机组低温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煤炭资源消费情况与政策支持 |
1.1.2 火电厂低温余热资源利用现状 |
1.2 吸收式热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吸收式热泵技术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2 吸收式热泵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氟塑料换热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1 氟塑料换热器与金属换热器的比较 |
1.3.2 氟塑料换热器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3 氟塑料换热器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Ebsilon对某330MW机组的系统构建与热力计算 |
2.1 有关热力学理论介绍 |
2.1.1 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指标 |
2.1.2 热力系统计算方法 |
2.2 基于Ebsilon对某330MW机组热力系统构建与热力计算 |
2.2.1 #1机组介绍 |
2.2.2 基于Ebsilon的330MW凝汽机组热力系统模型的构建 |
2.2.3 #1机组供热改造介绍 |
2.2.4 基于Ebsilon的330MW供热机组热力系统模型的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供热利用系统的构建与热力计算 |
3.1 吸收式热泵简介 |
3.1.1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
3.1.2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数理模型 |
3.2 基于Ebsilon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建模与热力计算 |
3.2.1 吸收式热泵设计工况的建模 |
3.2.2 吸收式热泵机组主要设备的传热计算 |
3.3 基于Ebsilon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建立与分析 |
3.3.1 基于Ebsilon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建立 |
3.3.2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变工况分析 |
3.3.2.1 驱动热源压力对热泵COP值的影响 |
3.3.2.2 低温热源温度对热泵COP值的影响 |
3.3.2.3 热网水温度对热泵COP值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构建与热力计算 |
4.1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提出 |
4.2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参数计算 |
4.2.1 未考虑外来水分时烟气参数计算 |
4.2.2 脱硫塔后烟气参数计算 |
4.2.3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参数计算结果 |
4.3 烟气-水氟塑料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与分析 |
4.3.1 换热器热负荷计算 |
4.3.2 换热器总传热系数计算 |
4.3.3 换热器管束排布 |
4.3.4 换热器水侧和烟气侧阻力计算 |
4.3.5 烟气-水氟塑料换热器设计结果 |
4.3.6 烟气量对氟塑料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4.4 基于Ebsilon湿法脱硫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建立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低质余热提质利用工程方案的经济性对比 |
5.1 系统方案经济性评价分析方法 |
5.2 不同余热利用系统的投资与效益分析 |
5.2.1 余热回收系统投资及运行费用估算 |
5.2.2 余热回收系统效益估算 |
5.3 不同余热利用系统的动态经济方法评价指标对比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大功率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建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可再生能源系统接入对电网的冲击 |
1.1.2 特高压输电对汽轮机一次调频的影响 |
1.1.3 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降低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组灵活性运行研究现状 |
1.2.2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协调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4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研究现状 |
1.2.4.1 阀门一次调频研究 |
1.2.4.2 高压加热器调节负荷相关研究 |
1.2.4.3 低压加热器调节负荷相关研究 |
1.2.4.4 凝结水节流调节负荷研究 |
1.2.5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优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和协调控制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
2.1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
2.1.1 非线性伺服系统模型 |
2.1.2 连续传递函数的离散化 |
2.1.3 基于神经网络的参数辨识 |
2.1.4 数据预处理 |
2.1.5 参数辨识 |
2.1.6 参数辨识结果 |
2.1.7 结果验证 |
2.1.8 DEH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应用说明 |
2.1.9 结论 |
2.2 协调控制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 |
2.2.1 协调控制系统原理 |
2.2.2 制粉系统模型 |
2.2.3 锅炉模型 |
2.2.4 管道压损模型 |
2.2.5 汽轮机模型 |
2.2.6 参数辨识和模型仿真 |
2.2.6.1 制粉系统参数辨识和验证 |
2.2.6.2 锅炉模型求解和验证 |
2.2.6.3 管道压损模型参数辨识和验证 |
2.2.6.4 汽轮机模型参数辨识和验证 |
2.2.6.5 协调控制系统模型整体验证 |
2.2.7 CCS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应用说明 |
2.2.8 结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分析与评估 |
3.1 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仿真与试验分析 |
3.1.1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分析 |
3.1.1.1 一次调频相关概念 |
3.1.1.2 DEH和 CCS一次调频模型 |
3.1.1.3 DEH和 CCS单独一次调频 |
3.1.1.4 DEH和 CCS协同一次调频 |
3.1.1.5 灵活改变机组运行方式 |
3.1.2 一次调频能力试验研究 |
3.1.2.1 调节阀最大调频能力分析 |
3.1.2.2 给水小旁路的一次调频 |
3.1.2.3 混合一次调频 |
3.1.2.4 试验结果分析 |
3.1.3 结论 |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 |
3.2.1 调门动态特性分析 |
3.2.2 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 |
3.2.2.1 一次调频过程变工况分析 |
3.2.2.2 基于变工况分析的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 |
3.2.2.3 基于单元机组线性增量数学模型的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 |
3.2.2.4 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流程 |
3.2.3 一次调频能力仿真结果和验证 |
3.2.4 阀门一次调频能力评估方法应用说明 |
3.2.5 结论 |
3.3 基于EBSILON的高加给水旁路提升负荷能力分析 |
3.3.1 基于EBSILON的热力系统建模 |
3.3.1.1 EBSILON简介 |
3.3.1.2 1000 MW机组EBSILON建模 |
3.3.1.3 变工况模型验证 |
3.3.2 高加给水旁路仿真分析 |
3.3.2.1 高加小旁路仿真分析 |
3.3.2.2 高加混合旁路分析 |
3.3.2.3 高加大旁路分析 |
3.3.2.4 最优高加旁路方式分析 |
3.3.3 高加给水旁路提升负荷能力方法应用说明 |
3.3.4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优化分析 |
4.1 大功率机组一次调频参数优化研究 |
4.1.1 一次调频参数分析 |
4.1.1.1 一次调频死区的分析及仿真 |
4.1.1.2 一次调频响应时间的分析及仿真 |
4.1.1.3 速度不等率的分析及仿真 |
4.1.2 系统各机组最优速度不等率研究分析 |
4.1.2.1 调差系数 |
4.1.2.2 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静态特性 |
4.1.2.3 机组一次调频能力 |
4.1.2.4 各机组最优速度不等率研究 |
4.1.3 算例仿真分析 |
4.1.4 结论 |
4.2 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火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
4.2.1 火电机组经济性和一次调频能力分析 |
4.2.1.1 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 |
4.2.1.2 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分析 |
4.2.2 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
4.2.2.1 优化目标 |
4.2.2.2 约束条件 |
4.2.3 正弦余弦算法 |
4.2.4 算例仿真分析 |
4.2.5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大型汽轮发电机组AGC性能综合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围绕锅炉控制开展AGC优化的研究现状 |
1.2.2 围绕汽轮机控制开展AGC优化的研究现状 |
1.2.3 围绕辅机设备开展优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对象介绍及基本思路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火电机组AGC性能优化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火电机组AGC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影响因素 |
2.2.1 AGC的基本原理 |
2.2.2 AGC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 AGC性能优化的基本思路 |
2.3.1 锅炉侧的相关优化 |
2.3.2 汽轮机侧的相关优化 |
2.3.3 辅机侧的相关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锅炉主汽温的模糊状态变量—预测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模糊状态变量—预测控制策略 |
3.2.1 控制器设计 |
3.2.2 模糊模型-状态反馈控制 |
3.3 建模仿真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轮机分级前馈补偿优化策略 |
4.1 引言 |
4.2 单级前馈控制的优势及局限性分析 |
4.3 汽轮机分级前馈补偿的优化方法 |
4.3.1 功率前馈控制回路优化设计 |
4.3.2 控制参数获取方法 |
4.4 建模仿真及结果分析 |
4.4.1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组辅机设备控制系统的优化 |
5.1 引言 |
5.2 给水泵小汽轮机转速线性调节的优化 |
5.2.1 传统汽泵转速控制及存在问题分析 |
5.2.2 小汽轮机转速线性调节的优化方法 |
5.2.3 实际应用及效果分析 |
5.3 锅炉GBL型捞渣机控制系统的优化 |
5.3.1 机组捞渣机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5.3.2 捞渣机控制优化及实现 |
5.3.3 实际应用及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抗高温氧化机理及热流固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合金的氧化研究现状 |
1.2.2 热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Nimonic80A合金相氧化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模型和方法 |
2.2.1 计算模型 |
2.2.2 密度泛函理论 |
2.2.3 计算方法 |
2.2.4 模型考核 |
2.3 合金的抗氧化性分析 |
2.3.1 表面稳定性分析 |
2.3.2 表面吸附能分析 |
2.3.3 空位浓度分析 |
2.3.4 电子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Nimonic80A合金弹性性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 |
3.3 分子动力学理论 |
3.3.1 力场函数 |
3.3.2 统计系综 |
3.3.3 温度控制方法 |
3.3.4 压力控制方法 |
3.4 计算方法 |
3.5 模型考核 |
3.6 结果分析 |
3.6.1 稳定性分析 |
3.6.2 弹性性质分析 |
3.6.3 各向异性化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研究对象 |
4.3 几何模型 |
4.3.1 模型简化 |
4.3.2 建立模型 |
4.4 控制方程 |
4.5 网格划分 |
4.5.1 流体域网格划分 |
4.5.2 固体域网格划分 |
4.6 边界条件 |
4.6.1 流体物性参数 |
4.6.2 流体域边界条件 |
4.6.3 材料物性参数 |
4.6.4 固体域边界条件 |
4.7 求解设置 |
4.8 模型验证 |
4.8.1 流体域网格无关性验证 |
4.8.2 数值模型验证 |
4.8.3 固体域网格无关性验证 |
4.9 汽轮机热流固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
4.9.1 汽轮机热流数值分析 |
4.9.2 汽轮机叶片强度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5 不同材料比例对汽轮机强度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不同钛铝比对叶片变形的影响 |
5.3 不同钛铝比对叶片应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国产125MW汽轮机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汽轮机产品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J]. 史进渊,阳虹,张宏涛,方宇,李军,王宝来. 动力工程学报, 2021(07)
- [2]600MW超临界机组抽汽供热改造在工业供热中的应用分析[D]. 刘永.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首阳山电厂再热热段抽汽供热改造及应用[D]. 郭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密封激振下汽轮机转子的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D]. 司和勇.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1)
- [5]国华定电亚临界600MW汽轮机通流改造技术方案研究与应用[J]. 张磊. 节能技术, 2020(06)
- [6]9E燃气轮机轴瓦不稳定振动问题监测分析及试验研究[D]. 陈就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供热机组低温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D]. 肖彤彤. 山东大学, 2020(10)
- [8]大功率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建模与优化[D]. 廖金龙. 浙江大学, 2020(07)
- [9]大型汽轮发电机组AGC性能综合优化策略研究[D]. 石家魁.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2)
- [10]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抗高温氧化机理及热流固耦合研究[D]. 耿毫伟. 郑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