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缩机高压气缸卡普隆制零件之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艺[1](2020)在《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世纪以来,技术系统持续进化并改造人类社会的巨大能力与过程令世人称道,为什么技术会持续进化,它又是如何进化的?文章对现代科学技术系统的持续进化的原因、过程和可能达到的若干结果进行了探索,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系统持续进化的原因在于作为系统序参量的科学原理在持续不断的进化。从技术系统的共时结构来讲,技术系统是一种由基本原理、自然现象,需求与目的以及结构的设计四个子系统构成的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的耗散结构。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具有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关系,能够用协同学、超循环、分形几何学等诸多复杂性原理进行描述。从技术系统的历时演化来讲,技术系统的变化过程要么是稳定的和持续的,要么是突变与革命性的。当作为序参量的四个子系统之中的一个能够稳定的控制着技术整体性的历史平滑期,技术系统的演化是持续稳定的;当技术系统的演化达到临界值,比如可用的技术模块数量激增——使得技术系统的序参量发生突变,从蒸汽机的技术设计这一子系统突变到作为基本原理的卡诺循环,技术的突变期和革命性发展时代就来临了。从技术系统的持续进化来讲,其进化的原因在于作为序参量的基本原理的持续进化。本文论述了18世纪以来三次工业革命中能源技术进化背后的动力机制。从直觉主义、逻辑主义到形式主义,数学的进化决定了对应的物理学的进化三阶段,即直观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而物理学作为技术系统的基本原理,它的进化也决定了技术系统的进化在持续进行。文章最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哲学,即复杂性技术哲学。18世纪以来的技术哲学选取技术的四个子系统之一为切入点而展开,形成了关注技术系统的客体、意志、知识和过程的四个技术哲学分支。但问题在于,现有的技术哲学缺少了对技术系统共时结构的整体性、全局性的整合,缺少对系统不断演化的关注,更缺少对系统持续进化的思索。针对上述问题,复杂性技术哲学应运而生。它以复杂性科学作为其学科背景,以若干不可通约的子系统之间的复杂性关系作为切入点,探索技术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关系和持续进化的奥秘。在技术系统的共时结构、历时演化和持续进化三个层面给出了逻辑演绎过程和案例说明,为21世纪技术哲学的发展贡献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张军锋[2](2018)在《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柔性抛光工艺及参数优化》文中指出整体叶盘是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实现结构创新与技术跨越的核心部件,其叶片前后缘的表面质量和轮廓精度对航空发动机的气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整体叶盘的成形加工主要采用球头铣刀、数控行切铣削的方法完成,必然导致型面表面存在明显的波峰波谷,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需要通过抛光加工来提高表面质量。虽然国内针对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的抛光技术做了很多研究,但大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打磨抛光,不仅劳动强度高、环境差、效率低,而且表面易烧伤,更严重的是表面质量和轮廓精度及其一致性难以保证。因此,开展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自动化抛光工艺技术研究,建立其精密高效的抛光工艺方法,揭示抛光工艺过程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厚度薄、曲率变化快且材料加工难,在实现自动化抛光工艺过程中,若加工参数(主轴转速、抛光力和进给速度等)、磨具参数(磨粒、粒度和形状等)及轨迹参数(轨迹方向、走刀步长和抛光行距等)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抛光表面质量,而且会使得轮廓精度降低,甚至造成表面烧伤或损伤。基于此,本文对百页轮数控柔性抛光工艺技术、抛光工艺过程控制和表面质量预测控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叶片前后缘百页轮数控柔性抛光工艺方法。基于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抛光难点和百页轮数控抛光特点分析,通过多种抛光工艺方法对比,提出了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百页轮数控柔性抛光工艺方法;同时对抛光所用五轴联动数控实验平台的结构及技术参数进行详细说明,为叶片前后缘数控柔性抛光工艺的研究奠定基础。(2)建立了柔性抛光过程抛光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模型。基于磨粒与工件微观弹塑性接触过程分析,结合百页轮表面磨粒分布函数,通过弹塑性变形量对比及多项式逼近的方式获得了抛光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模型;其次以抛光力稳定为原则,确定了百页轮的最大变形范围,并通过抛光力测试实验证明了所建立抛光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数据建立了抛光力的经验预测模型,为实现基于抛光力控制的工艺过程控制奠定了基础。(3)建立了抛光表面粗糙度及材料去除率模型。首先,基于表面粗糙度定义及未变形切屑厚度瑞利分布函数建立了抛光表面粗糙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及规律,为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控制奠定了基础;其次,基于Hertz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了抛光压力和切削速度的分布函数,继而依据Preston方程建立了百页轮抛光材料去除率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及规律,为恒材料去除率抛光的实现、表面质量一致性及抛光效率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4)叶片前后缘数控柔性抛光参数优化研究。首先,基于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模型仿真结果,确定了关键工艺参数;其次,利用响应面法设计前后缘抛光实验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工艺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优化预测模型,通过响应曲面和等值线图的综合分析,得到了最优抛光工艺参数域,并通过抛光实验验证其有效性;继而采用正交表设计前后缘抛光实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对灰色关联度的影响权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将双目标优化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通过实验数据回归分析建立了灰色关联度的优化预测模型,分析了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最终以灰色关联度最大化为目标求解优化模型,得到了可实现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综合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并通过抛光实验进行验证。(5)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百页轮抛光实验验证。通过抛光与铣削加工对比,以无干涉、质量稳定和效率高等为准则,进行走刀方向、走刀步长、抛光行距和抛光轴矢量研究,并利用截平面法生成了叶片前后缘抛光轨迹。在此基础上对某型号压气机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开展百页轮数控抛光工艺实验,其检测结果显示:叶片前后缘表面粗糙度小于0.4μm且一致性明显提高,轮廓误差小于0.06mm且轮廓精度一致性也有所提高,前后缘表面也无烧伤,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叶片前后缘百页轮柔性抛光工艺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詹跨岳[3](2018)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成型工艺优化及预成型机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性价比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车身轻量化中。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HP-RTM)以其成型效率高、成型质量好等优点,成为面向汽车结构件成型工艺研究热点。预成型工艺在保证RTM成型制件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预成型过程中的压边力可以减少预成型件诸如起皱等缺陷。本文将从预成型工艺方式与装置的创新方面开展研究,针对防皱压板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以探索如何控制FRP复合材料预成型缺陷,并设计配套预成型设备,以减少预成型制件的缺陷,提高制件的质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按增强材料对FRP复合材料进行分类,分析其制备工艺;对比手糊成型、拉挤成型、RTM成型工艺的特点以及缝合法、喷涂法、热模压法、热压法预成型工艺的适用范围,并根据热压预成型缺陷机理,结合压边力在预成型过程中作用,优化设计由夹手装置组成的随动分区压边预成型工艺。(2)根据优化的预成型工艺,细化由夹手组成的随动分区压边预成型装置,并对传统预成型机细节改进,设计预成型机的本体结构,形成整套预成型设备;其次,正确加载载荷与约束边界条件,静态分析预成型机机架,使其满足刚度与强度要求。(3)分析预成型机的运动规律、工作循环时间以及工作循环图,对比半闭环与全闭环两种嵌入式伺服控制系统的优缺点,以半闭环伺服控制系统搭建嵌入式伺服架构,从而设计出FRP复合材料预成型机的气压与电控控制系统。
刘秀生[4](2011)在《长效防腐涂层及其耐磨减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结构表面的防腐蚀耐磨涂料通常由防腐蚀底漆、过渡中间漆和功能性面漆等组成,形成防腐耐磨涂层体系。本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开展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研制涂层的物理机械、耐介质、防腐蚀、耐老化、防霉菌、抗磨损、减流阻和抗空泡腐蚀等性能要求,研究配套的涂料体系,进行性能评价与考核,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底漆研究以涂层湿膜附着力破坏理论为基础,将有机涂层的粘接破坏这一极其复杂的热动力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典型化,探讨了磷酸盐的防锈机理,研究了一种用于替代含铅、铬及镉等重金属的防锈底漆。该底漆由改性复合无毒防锈颜料、高性能环氧树脂、无苯溶剂、助剂和新型固化剂等组成,具有干燥速度快,物理机械性能好和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无溶剂耐磨中间涂层采用丁腈橡胶增韧改性的低分子量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添加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片状颜料、活性稀释剂、防沉剂及其它助剂等与固化剂混合后制成。评价了涂层的抗渗透、耐盐雾、耐湿热、耐老化、耐介质和耐磨耗性能,筛选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无溶剂涂料产品,比较了不同涂层的抗蚀和耐磨性能。研制的无溶剂涂层的耐磨耗性能比环氧面漆和聚氨酯面漆的耐磨耗性能提高了20%-50%。对比分析了不同厂家氟碳树脂的室外耐候性和室内紫外加速老化(QUV)性能,筛选出性能优异的耐候性氟碳树脂,与耐候性颜填料、研制的防霉剂、分散剂、助剂和固化剂等制成常温固化氟碳涂料。评价了涂层的耐候、防霉、耐盐雾和耐化学介质等性能。研制涂层的耐霉菌等级为0级(即无霉菌生长),耐QUV老化5000h保光率≥90%,户外暴露48个月涂层性能无明显变化。针对常温固化氟碳涂料,尤其是无光或半光氟碳涂料耐沾污性能较差等问题,分别研制疏水化添加剂和亲水化添加剂,用于改善涂料的抗沾污性能。研制的两种添加剂均能将无光涂层(60°光泽≤10°)的清洁率提高到75%以上,其中亲水添加剂的抗沾污性能更好,且不影响涂层的重涂性。研究了低表面能涂层表面能、紫外光照时间与涂层摩擦系数的关系,发现低表面能涂层在紫外光照射下表面能会升高,随之最大静摩擦系数也会增大;滑动摩擦系数变化不大。可能原因是涂层表面平整度对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程度要超过涂层表面能对其的影响。利用研制的专用流阻测试设备,比较分析不同品种与表面形貌涂层的减水流阻效果,进行了理论解释。研制的低表面能涂层减阻效果达到20%以上。针对涂层的防空泡腐蚀要求,研制了高强度粘接底层、高韧性过渡中间层和抗空泡腐蚀弹性体面层的涂层体系,评价了不同涂层的抗空蚀性能。弹性体涂层在保证粘接强度的基础上,具有比硬质合金更好的抗空蚀效果;探讨了满足大型薄壁件抗空蚀要求的涂层体系设计方案,硬质合金与弹性体涂层配合使用,形成的复合涂层具有更优异的抗空蚀效果。研制了一种无溶剂厚浆双组份反应固化型苯氧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涂料,探讨了苯氧基树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成功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工艺,设计并制造了专用的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机及相应工装,实现了研制涂料在大型圆管内壁的精密控制涂装,单道次涂装的涂层厚度可达2mm,涂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均可达到精密机械加工零件水平。针对天然气管道输送要求,计算了涂覆商用环氧涂料和采用离心自流平工艺涂覆研制涂料的内涂管道与无内涂管道相比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管内壁涂层具有比商用管内壁环氧涂层更优异的减阻性能。
T.φ.КОНДРАТЬВА,В.Л.ИСАКОВ,杨乐之[5](1988)在《活塞式压缩机气阀(四)》文中指出2.3条 片 阀 条片阀主要应用在小、中排气量的低压 压缩机以及高速压缩机。由于余隙容积小和 在闭合状态下气密性好的优良性能,故在制冷压缩机上获得广泛应用。 条片阀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圆形条片阀(图2.14)由具有直通道的阀座,在阀座通道上盖闭着由薄弹簧钢制成的小条形
林大渊,梁肇基,王景祜,朱仙鼎[6](1985)在《关于内燃机功率传输机构问题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内燃机发展史实,剖析其功率传输机构的竞择,探索其规律与前景。
孙中章[7](1983)在《二级G—M制冷机长期运转可靠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二级 G—M 制冷机是一种氦气封闭循环微型制冷机,它分别在77K 和20K 温区提供冷量。它与其它类型的微型制冷机相比,具有转速低、振动小、操作维护方便和寿命长等特点。然而继续提高它的长期运转可靠性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粗略地介绍了冷损分析,着重从二级蓄冷器填料的密封、二级活塞环的磨损、二级胀圈的微变形、系统内油与水的污染及传动部分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考虑,以提高二级 G—M 制冷机长期运转可靠性。
Б.С.Петровский,密亢琪[8](1982)在《压缩机气缸的塑料密封件》文中研究指明乌克兰燃气工业联合企业的捷尔诺波利与别尔季切夫压缩机站首次应用压缩机气缸塑料密封件。采用卡普隆制造这些零件,其中包括活塞环与填料环。 卡普隆活塞环在结构上与金属活塞环无差别,由热压机压铸制成。热处理(水中煮沸)后即可使用,不再机械加工。 制造活塞杆的填料需采用较复杂的工艺,因铸成后在端面上形成收缩凹穴。因此压铸时留有余量,经机械加工获所需尺寸。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技术情报组[9](1976)在《深冷文献消息》文中研究表明“洋为中用”。我们过去曾编出过《深冷文献消息》内部资料,因系刻印或打印,份数有限,满足不了广大用户的要求。一九七五年起,我们将《深冷文献消息》归入《深冷技术》国外部分试刊一、二。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从今年起,《深冷技术》开辟“深冷文献消息” 专栏,在每期末尾刊出,供有关同志作为“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 的参考。
П.П.Г(?)азунов,刘振声[10](1967)在《压缩机高压气缸卡普隆制零件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谢尔科夫斯克的地下煤气(贝宁)藏室为了把煤气抽送到地上 层,采用2级的10(?)K及10(?)KM型煤气发动机带动的压缩机, 1级压缩机装有工作压力为60公斤力/厘米~2的直径197毫米的 铸铁气缸。在 2级压缩机上装有工作压力为125公斤力/厘米~2 用钢制气缸。
二、压缩机高压气缸卡普隆制零件之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压缩机高压气缸卡普隆制零件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技术本体论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技术进化的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技术系统的共时结构 |
2.1 四螺旋结构 |
2.1.1 有目的的系统 |
2.1.2 被驯化的现象 |
2.1.3 基本的原理 |
2.1.4 形式化的结构设计 |
2.1.5 技术系统的四螺旋结构 |
2.2 技术系统的类生命特征 |
2.2.1 技术系统的独立自主性 |
2.2.2 作为耗散结构的复杂技术系统 |
2.2.3 超循环:技术结构的创生 |
2.3 技术系统的分形特征 |
2.3.1 系统与子系统的自相似 |
2.3.2 技术系统的递归性层级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技术系统的历时演化 |
3.1 技术系统演化的语言学原理 |
3.1.1 结构段关系的拓展 |
3.1.2 聚合体的显性表达 |
3.2 技术系统的生成与演化 |
3.2.1 时间维度的诞生 |
3.2.2 超越谱系学:技术系统格式塔型突变的时间演化 |
3.3 从技术系统的在场性到技术哲学的不在场性 |
3.3.1 米切姆的技术类型论 |
3.3.2 四螺旋结构与技术类型论的同构同质性 |
3.3.3 技术哲学演化的复杂性突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系统的持续进化 |
4.1 比较:中西方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差异 |
4.1.1 为什么不是所有地区都存在技术进化 |
4.1.2 技术持续进化的恒长性——人文内核和科学精神的契合 |
4.2 突变与平衡:自然科学的进化——以数学与物理学为例 |
4.2.1 数学的进化:从直觉主义、逻辑主义到形式主义 |
4.2.2 物理学的进化:从直观主义、经验主义到理性主义 |
4.3 能源技术的进化与欧洲的三次工业革命 |
4.3.1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与热力学原理、初等数论 |
4.3.2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与电磁学原理、微积分 |
4.3.3 第三次工业革命:原子能技术与量子力学、微分几何与泛函分析 |
4.4 技术系统进化的复杂性内涵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柔性抛光工艺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抛光工艺装备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抛光过程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抛光表面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课题来源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叶片前后缘柔性抛光工艺方法及装备 |
2.1 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抛光工艺难点 |
2.2 前后缘百页轮数控抛光工艺方法 |
2.2.1 百页轮结构特性 |
2.2.2 百页轮数控抛光特点 |
2.2.3 百页轮抛光工艺方法提出 |
2.3 整体叶盘五轴联动数控抛光机床 |
2.3.1 数控抛光机床结构 |
2.3.2 五轴联动功能调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抛光过程抛光力建模与实验研究 |
3.1 百页轮表面磨粒分布模型 |
3.2 抛光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模型 |
3.2.1 抛光过程接触位移变化 |
3.2.2 单颗磨粒与工件接触作用过程 |
3.2.3 抛光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模型 |
3.3 抛光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模型分析化简 |
3.3.1 磨粒半径对抛光力影响 |
3.3.2 接触位移对抛光力影响 |
3.3.3 抛光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模型化简 |
3.4 抛光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模型实验研究 |
3.4.1 百页轮变形量范围 |
3.4.2 抛光力与接触位移关系模型验证 |
3.4.3 抛光力经验预测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抛光表面粗糙度及材料去除率的影响研究 |
4.1 百页轮抛光材料去除机理 |
4.2 百页轮抛光表面粗糙度模型 |
4.2.1 表面粗糙度含义 |
4.2.2 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
4.2.3 表面粗糙度模型 |
4.2.4 表面粗糙度模型分析 |
4.3 百页轮抛光材料去除率模型 |
4.3.1 Preston假设 |
4.3.2 抛光压力分布 |
4.3.3 切削速度分布 |
4.3.4 材料去除率分布 |
4.3.5 材料去除率建模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叶片前后缘百页轮抛光工艺参数优化 |
5.1 关键抛光工艺参数 |
5.2 最优抛光工艺参数域确定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表面粗糙度优化预测模型 |
5.2.3 最优抛光工艺参数域 |
5.2.4 最优抛光工艺参数域实验验证 |
5.3 双目标抛光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
5.3.1 实验设计 |
5.3.2 灰色关联分析 |
5.3.3 响应权重计算 |
5.3.4 双目标优化预测模型 |
5.3.5 影响规律分析 |
5.3.6 优化结果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抛光实验研究 |
6.1 百页轮轨迹相关概念 |
6.2 前后缘抛光轨迹规划 |
6.2.1 抛光与铣削轨迹规划对比 |
6.2.2 走刀方向确定 |
6.2.3 走刀步长确定 |
6.2.4 抛光行距确定 |
6.2.5 抛光轴矢量计算 |
6.2.6 抛光轨迹生成 |
6.3 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抛光工艺实验 |
6.3.1 抛光行距确定方法验证实验 |
6.3.2 前后缘柔性抛光方法验证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与贡献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成型工艺优化及预成型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RP复合材料预成型工艺研究现状 |
1.2.2 FRP复合材料预成型压边力研究现状 |
1.2.3 成型装备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FRP复合材料预成型工艺 |
2.1 FRP复合材料 |
2.1.1 玻璃纤维 |
2.1.2 碳纤维 |
2.2 成型工艺 |
2.2.1 手糊成型 |
2.2.2 拉挤成型 |
2.2.3 RTM成型 |
2.3 预成型工艺 |
2.3.1 热模压法 |
2.3.2 热压法 |
2.3.3 缝合法 |
2.3.4 喷涂法 |
2.4 预成型工艺缺陷机理分析 |
2.4.1 缺陷机理 |
2.4.2 预成型过程 |
2.5 预成型工艺优化 |
2.6 本章总结 |
第3章 预成型机设计 |
3.1 主要设计参数与功能要求 |
3.1.1 主要设计参数 |
3.1.2 功能要求 |
3.2 预成型机总体方案 |
3.2.1 预成型机的基本参数 |
3.2.2 预成型机的本体结构概述 |
3.2.3 预成型机结构方案 |
3.3 预成型机机架 |
3.3.1 上横梁 |
3.3.2 下横梁 |
3.3.3 立柱 |
3.3.4 传动装置 |
3.4 预成型工艺优化装置 |
3.4.1 夹手 |
3.4.2 夹手配件 |
3.5 FRP复合材料加热装置 |
3.6 机架有限元分析 |
3.6.1 机架数学模型的建立 |
3.6.2 机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6.3 机架有限元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功能要求 |
4.2 工作过程 |
4.2.1 运动规律 |
4.2.2 工作循环时间 |
4.2.3 工作循环图 |
4.3 气压传动系统 |
4.3.1 气动技术特点 |
4.3.2 气动回路 |
4.4 电控系统 |
4.4.1 嵌入式伺服控制系统介绍 |
4.4.2 嵌入式伺服构架原理 |
4.4.3 电控回路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B FRP复合材料预成型机模型图 |
附录C 气路回路原理图 |
(4)长效防腐涂层及其耐磨减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引言 |
1.1 前言 |
1.2 无毒防腐蚀涂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 |
1.2.2 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进展 |
1.2.3 无毒防锈颜料 |
1.3 无溶剂涂料的研究进展 |
1.3.1 玻璃鳞片在涂料中的应用 |
1.3.2 无溶剂涂料的发展方向 |
1.4 氟碳树脂涂料的历史与发展 |
1.4.1 常温固化型涂料 |
1.4.2 水性氟树脂涂料 |
1.4.3 高固体份和粉末涂料 |
1.4.4 含氟丙烯酸树脂改性涂料 |
1.4.5 低表面能涂料 |
1.4.6 抗沾污氟碳涂料 |
1.5 涂层减流阻及抗空泡腐蚀技术 |
1.5.1 涂层的减流阻技术 |
1.5.2 涂层抗空泡腐蚀技术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毒防锈底漆研究 |
2.1 前言 |
2.2 无毒防锈颜料的防腐蚀机理 |
2.2.1 磷酸锌的防腐蚀机理 |
2.2.2 磷酸铝的防腐蚀机理 |
2.3 实验设计 |
2.4 试验材料、设备及检验方法 |
2.4.1 试验材料 |
2.4.2 性能测试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防锈底漆配方研究 |
2.5.1.1 成膜树脂与固化剂 |
2.5.1.2 防锈颜料的研究 |
2.5.1.3 惰性颜填料的研究 |
2.5.1.4 不同防锈颜料的协同作用 |
2.5.1.5 溶剂、稀释剂和助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5.1.6 偶联剂与涂层性能的关系 |
2.5.1.7 无毒防腐底漆的基本配方与性能 |
2.5.2 研制底漆与其它涂层的性能比较 |
2.5.3 研制底漆的施工工艺研究 |
2.5.3.1 前处理工艺 |
2.5.3.2 施工技术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溶剂耐磨涂料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涂料配方研究 |
3.2.1 成膜树脂的选择 |
3.2.2 羧基丁睛增韧技术 |
3.2.3 玻璃鳞片的应用 |
3.2.4 涂料其它添加材料 |
3.2.4.1 防沉降剂和触变剂 |
3.2.4.2 活性稀释剂 |
3.3 涂料配方与技术指标 |
3.4 涂层体系性能评价 |
3.4.1 涂层配套体系 |
3.4.2 盐雾试验 |
3.4.3 湿热试验 |
3.4.4 耐盐水性能 |
3.4.5 耐酸性 |
3.4.6 耐碱性 |
3.4.7 耐油性 |
3.4.8 涂层水蒸汽渗透率 |
3.4.9 涂层的耐磨耗性 |
3.4.9.1 玻璃鳞片涂层的耐磨耗性能 |
3.4.9.2 不同面漆的耐磨耗性能 |
3.5 研制涂料的施工工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候性氟碳树脂涂料研究 |
4.1 涂料配方研究 |
4.1.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4.1.2 树脂的选择研究 |
4.1.3 固化剂的筛选研究 |
4.2 性能试验方法 |
4.2.1 试样制备 |
4.2.2 物理机械性能 |
4.2.3 耐盐雾性能 |
4.2.4 耐候性 |
4.2.5 耐化学品性能 |
4.2.6 耐霉菌性能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涂层物理机械性能 |
4.3.2 耐候性 |
4.3.2.1 人工加速老化(QUV)试验 |
4.3.2.2 大气曝晒试验 |
4.3.3 耐盐雾性能 |
4.3.4 耐霉菌性能 |
4.3.4.1 试验样品 |
4.3.4.2 试验条件 |
4.3.4.3 试验结果 |
4.3.4.4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碳涂料的抗沾污与减流阻性能 |
5.1 氟碳涂层的抗沾污性能研究 |
5.1.1 涂层清洁率测试方法 |
5.1.2 涂层的耐沾污性能 |
5.1.2.1 疏水涂层的清洁率 |
5.1.2.2 亲水涂层的清洁率 |
5.1.2.3 亲水-疏水涂层的清洁率比较 |
5.1.3 低光泽涂层的清洁率 |
5.1.3.1 低光泽涂层的清洁性能 |
5.1.3.2 亲水添加剂与涂层清洁率的关系 |
5.1.4 不同涂层的清洁率 |
5.2 涂层的减流阻性能研究 |
5.2.1 减流阻测试装置 |
5.2.2 可拆卸测试管路 |
5.2.3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
5.2.4 不同涂层的减阻效果 |
5.2.4.1 涂层的压差损失与减阻率 |
5.2.4.2 表面形貌与减阻效果的关系 |
5.3 低表面能涂层紫外光照时间与摩擦学性能的关系 |
5.3.1 摩擦系数测试设备与材料 |
5.3.1.1 摩擦系数测试设备 |
5.3.1.2 试验材料 |
5.3.2 不同光照时间涂层的摩擦学曲线 |
5.3.3 紫外光照时间与低表面能涂层摩擦系数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防空泡腐蚀弹性体涂层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内容与结果讨论 |
6.2.1 室温固化体系的研究 |
6.2.1.1 基材前处理 |
6.2.1.2 粘接底层的研究 |
6.2.1.3 中间过渡层的研究 |
6.2.1.4 弹性体面层的研究 |
6.2.2 加温固化弹性体涂层的研究 |
6.2.2.1 基材前处理 |
6.2.2.2 粘接底层的研究 |
6.2.2.3 中间过渡层的研究 |
6.2.2.4 面层研究 |
6.3 涂层抗空泡腐蚀性能 |
6.3.1 空泡腐蚀试验方法 |
6.3.2 清水振动空蚀试验 |
6.3.3 人造海水振动空蚀试验 |
6.4 薄壁管抗空蚀涂层热力学仿真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特种涂料的研制 |
7.2.1 特种涂料的研制目标 |
7.2.2 无溶剂厚浆双组份反应固化型苯氧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研制 |
7.3 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工艺研究 |
7.3.1 涂覆工艺设计依据及工艺设计要点 |
7.3.1.1 涂覆工艺设计依据 |
7.3.1.2 涂覆工艺设计要点 |
7.3.1.3 ××产品内壁涂覆工艺路线 |
7.3.2 专用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机及其工装设计 |
7.3.2.1 专用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机设计 |
7.3.2.2 前、后管封头设计 |
7.3.2.3 有效封堵注入管内的液态涂料的措施 |
7.3.2.4 合理选用封头和堵头材料以避免涂层粘附在它们的表面 |
7.4 ××产品内壁涂覆工艺操作规程 |
7.4.1 装堵头 |
7.4.2 装前(后)管体非涂覆段端面封头 |
7.4.3 装前(后)管体涂覆段端面封头 |
7.4.4 在CB-1型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机上安装工件 |
7.4.5 工件预热 |
7.4.6 注入液态涂料 |
7.4.7 离心自流平涂覆 |
7.4.8 拆卸封头和堵头 |
7.4.9 检查涂层厚度和外观 |
7.5 用模拟件进行××产品内壁涂层工艺的试验验证 |
7.6 采用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技术制备××产品内壁涂层 |
7.7 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技术在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应用价值探讨 |
7.7.1 前言 |
7.7.2 与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相关的流体力学知识 |
7.7.2.1 流动类型与雷诺数 |
7.7.2.2 圆管内的紊流运动 |
7.7.2.3 水平直圆管中紊流流动的沿程阻力 |
7.7.2.4 管壁粗糙度和雷诺数对沿程阻力的影响 |
7.7.3 用算例证明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技术在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应用价值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本博士论文的创新点及今后工作展望 |
8.1 本论文的创新点 |
8.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四、压缩机高压气缸卡普隆制零件之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 曹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整体叶盘叶片前后缘柔性抛光工艺及参数优化[D]. 张军锋. 西北工业大学, 2018
- [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成型工艺优化及预成型机设计[D]. 詹跨岳. 湖南大学, 2018(02)
- [4]长效防腐涂层及其耐磨减阻性能研究[D]. 刘秀生.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1(12)
- [5]活塞式压缩机气阀(四)[J]. T.φ.КОНДРАТЬВА,В.Л.ИСАКОВ,杨乐之. 压缩机技术, 1988(04)
- [6]关于内燃机功率传输机构问题的初步探讨[J]. 林大渊,梁肇基,王景祜,朱仙鼎. 内燃机学报, 1985(04)
- [7]二级G—M制冷机长期运转可靠性的初步研究[J]. 孙中章. 低温与超导, 1983(03)
- [8]压缩机气缸的塑料密封件[J]. Б.С.Петровский,密亢琪. 压缩机技术, 1982(03)
- [9]深冷文献消息[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技术情报组. 深冷技术, 1976(01)
- [10]压缩机高压气缸卡普隆制零件之应用[J]. П.П.Г(?)азунов,刘振声. 压缩机技术, 19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