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孔性试样密度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波[1](2005)在《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级公路发展迅速,自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以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3万公里,山东省高速公路也已达3千公里,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且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将保持强劲增加势头。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公路沿线居民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噪声污染,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文为降低当前道路交通的主要噪声源: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研究。通过对低噪声沥青路面声学特性的研究;多孔性沥青混凝土的降噪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筛选试验;根据传统的低噪声沥青混合料矿料的级配范围和美国NCAT研究报告NO 99-3提出的新改进的级配范围进行了对比设计;采用新改进的低噪声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在济南至聊城高速公路K24~K25+500处铺筑了1500m长的试验段。并对试验路段的铺筑、运行效果测试和交通噪声的现场监测。其目的是为低噪声路面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实用技术,并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对于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多孔性沥青混凝土的降噪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给出的空隙率分别为5%(密级配)和20%(开级配)两种60mm厚的多孔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吸声功能;对于厚度为60mm的沥青混合料试样,垂直入射吸声系数的峰值和连通空隙率之间存在以下拟合关系:αp = 0.042V c? 0.053。最大粒径Dmax=15mm(圆孔)和Dmax=10mm(圆孔)两种沥青混合料试样,在厚度与空隙率相近的条件下,它们的吸声频率特性和吸声系数也基本相同;虽然增大沥青混合料的连通空隙率有助于提高吸声性能,降噪效果越好,但是,考虑到空隙率增大对路面本身的强度、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确定初始空隙率为20%。
尹永胜[2](2005)在《低噪音沥青路面的研究》文中指出交通噪声一直是困扰人类生活的一大严重问题,铺筑低噪音沥青路面是降低路面噪音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目前,传统的低噪音沥青路面虽然降噪效果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其存在耐久性差的缺点,本文探讨了影响多孔性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低噪音沥青路面的降噪机理,并对国内外传统的低噪音沥青混合料矿料的级配范围和改进的级配范围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低噪音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在济南—聊城高速公路上铺筑了试验段,并探讨了低噪音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
张凯婷[3](2018)在《柱状丝瓜络填充材料及床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毒,无污染,可降解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样也被广泛应用于床垫生产,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上的植物纤维床垫,如棕垫、黄麻垫等硬度大、透气性差、重量大,不利于床垫舒适性,也不利于搬运。而丝瓜络具有天然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质量轻,孔隙率高,透气性好,是优质、轻质、透气性的植物纤维床垫填充材料的替代品。但目前关于丝瓜络床垫及床垫填充材料的研究较少,为了充分利用丝瓜络优质特性开发性能良好的丝瓜络床垫,有必要对丝瓜络原材料、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以及丝瓜络床垫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柱状丝瓜络单体入手,利用扫描电镜、XRD、傅里叶红外、准静态单轴压缩、反复加载等实验对比研究高密度丝瓜络和低密度丝瓜络两种丝瓜络和三种软化处理方法对丝瓜络微观构造、化学组分、力学性能、能量吸收等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并通过与3D黄麻垫、平铺黄麻垫、棕垫对比研究,分析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的支撑性、能量吸收性、吸湿性散湿性、尺寸稳定性等。另外,通过床垫力学性能测试、贴合性测试、体压分布测试等,在于乳胶床垫、记忆棉床垫、棕垫、竹纤维床垫等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床垫硬度、滞后损失率、贴合度等指标研究丝瓜络床垫支撑性,为丝瓜络床垫人性化设计和定制化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密度柱状丝瓜络的抗压强度、峰值应力、单位体积能量吸收等约为低密度柱状丝瓜络的10倍,但两种柱状丝瓜络的密实化应变分布范围基本相似,均集中于0.6-0.7之间,因此作为床垫填充材料均可以通过密度分级进行批量化压缩处理。压缩处理后,高密度柱状丝瓜络的尺寸稳定性较好,而低密度柱状丝瓜络的尺寸稳定性受压缩量的影响较大。高密度和低密度丝瓜络均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解析性,分别可以吸收自身重量2.07和3.45倍的水分,13小时的解析率高达91.44%和76.86%。(2)高密度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的硬度是低密度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的硬度的3倍。其中,压缩量为60%的柱状丝瓜络床垫的表层硬度和芯层硬度显著小于市场上常见的植物纤维垫的各层硬度(如3D黄麻垫,平铺黄麻和棕垫)。(3)三种软化处理后的高密度柱状丝瓜络单体的抗压强度、峰值应力等性能明显降低,纤维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等非纤维物质被部分去除,其中5%NaOH-5%H2O2处理效果最明显,处理后纤维束表面出现大量的空洞、沟槽和裂纹,同时细胞壁被破坏,导致柱状丝瓜络单体力学性能明显降低。另外,三种软化处理后柱状丝瓜络的高度恢复率均增加,但其高度恢复量均小于6.6mm,且软化后丝瓜络的吸湿散湿性优于未处理丝瓜络。(4)软化处理后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的硬度明显降低,其中压缩至密实化阶段的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的硬度小于压缩至平台阶段。(5)丝瓜络床垫的表层硬度、芯层硬度和底层硬度均小于棕垫和竹纤维床垫,略大于乳胶床垫,但与记忆棉床垫相差较小;丝瓜络床垫、记忆棉床垫和乳胶床垫S值均大于5,小于6,属于软硬适中的床垫类型。丝瓜络床垫的独立性大于棕床垫和竹纤维床垫,小于记忆棉床垫和乳胶床垫。床垫独立性与床垫力学性能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6)排骨架的使用不仅可以改变床垫的力学性能,同时也会改变床垫硬度分布,床垫底层加上排骨架后,床垫芯层和底层的硬度均降低。(7)丝瓜络床垫的缓压效果小于记忆棉床垫和乳胶床垫,但大于棕床垫。人-床界面(整体、肩部区域、臀部区域)的平均压力、最大压力、压力指数、大于30mmHg压力阈限范围的接触面积与床垫硬度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绝对值>0.6),与床垫贴合度之间则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绝对值>0.5)。另外床垫贴合度与总接触面积、大于5mmHg压力阈限范围的接触面积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绝对值>0.4)。
韩凤麟[4](2005)在《热等静压(HIP)工艺模型化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HIP(热等静压)工艺的模型化,已进行了30多年。开发HIP工艺模型的目的,在于使HIP工艺最佳化,节约材料,减少HIP坯料或制品的切削加工量,降低生产成本,尽快生产出近终形或成品零件。本文评述了开发HIP工艺模型的3条途径,概述了4种HIP工艺模型化的现状与效果,最后介绍了对AshbyHIP6 0模型的一个试验验证。
罗瑜莹[5](2018)在《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装材料的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循环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和本质要求。在所有包装形式中,缓冲包装所占比例最大,目前,我国缓冲用包装材料以发泡聚苯乙烯(EPS)和发泡聚乙烯(EPE)为主,虽然其质轻、防水、耐油、廉价、压缩性能良好,但无法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由于没有更好的替代品,EPS和EPE的使用已成为无奈之举,而植物纤维类发泡缓冲包装材料由于其原料的广泛性、环境的友好性和成本的低廉性,在缓冲包装材料中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优势。木质纤维因其木质化增厚的细胞壁和纤维本身的多孔性及适宜的长径比,是制备绿色缓冲材料的最佳原料,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新产品和新成果不断涌现。本论文以杨木纤维和木粉为主要原料,以发泡剂、胶黏剂等为辅助材料,研制一种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主要确定材料泡孔结构参数及定量表征方法,确定材料成型工艺,优化制备配方,表征材料的静、动态缓冲性能并建立力学模型,研究材料发泡机理及发泡过程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调控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泡孔结构奠定基础,为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根据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特点,确定孔隙率、泡孔平均直径和孔径分布标准差为表征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泡孔结构的参数,引入基于体视学原理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定量表征方法——显微镜-数字图像处理法为泡孔结构参数的定量表征方法。(2)通过研究不同成型工艺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微观形貌、成分构成、泡孔结构参数、静态特性和设备能量消耗的影响,确定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成型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成型工艺制备的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发泡均匀,静态特性优良,且微波成型工艺升温迅速,热效率高,确定微波成型工艺为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成型工艺,工艺参数为第一阶段微波功率280 W,时间3 min;第二阶段微波功率700 W,时间7 min。(3)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出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最佳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选定6.8%、7.1%和7.4%作为正交试验木纤维用量的3个水平,61.0%、61.4%和61.8%作为正交试验加水量的3个水平,1.2%、1.4%和1.6%作为正交试验AC用量的3个水平,9.0%、9.5%和10.0%作为正交试验木粉用量的3个水平;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出最佳配方为木纤维用量6.8%,加水量61.8%,AC用量1.6%,木粉用量9.0%,且通过验证试验证明优化后材料性能有明显的改善。(4)采用静态和动态压缩试验,评价材料的静态和动态缓冲性能,并通过MATLAB软件建立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静态和动态缓冲性能曲线模型。结果表明,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最小缓冲系数与几种常用缓冲包装材料的最小缓冲系数相差较小,适合作为脆值较大产品的缓冲材料;材料的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呈凹谷状,开口向上,在同一跌落高度和冲击载荷的条件下,厚度越大,材料的动态缓冲性能越好;材料的静态应力-应变曲线符合正切加双曲正切型模型,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符合二次型模型。(5)通过探讨纤维打浆度对材料泡孔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杨木纤维多孔缓冲材料泡孔壁形成机理,采取将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发泡过程逐步分解的方式,研究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发泡机理;通过探讨PVA用量和微波功率两个因素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胚体黏度和温度对材料气泡增长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孔壁是由木纤维与木粉搭接而成的纤维空间网状结构,泡孔壁的结合主要通过氢键结合力,木纤维和木粉与胶黏剂的胶结力;混料胚体的均匀性、成核剂的添加、发泡体系产生的外部压力与泡孔内压的合理调控以及固化时间是原料混合、气泡成核、气泡增长、气泡稳定固化4个阶段的关键要素,决定了多孔缓冲材料泡孔参数的合理性及发泡质量和效果;胚体黏度通过调控气泡在增长过程中所受的外压,温度通过控制发泡剂的分解以及气泡的内压,影响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泡孔直径大小与均匀性,当PVA用量为3.3%,微波功率280 W时,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泡孔结构参数综合情况较好。
万海峰[6](2008)在《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型路面材料。铺筑的路面同时具有排水、降噪及抗滑等功能,日益受到道路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以青岛多孔性低噪声沥青路面试验路为实体工程,对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内外多孔性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的技术标准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试验路工程的实践,把现有的多孔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特别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并提出解决思路与办法。其次,对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的常规路用性能与降噪性能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探索影响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相关因素与规律,为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建议。最后,对青岛多孔性低噪声沥青路面试验路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施工过程控制的技术,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价。
张小珍[7](2010)在《新型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科学研究与性能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瓷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相比,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高、孔径均匀分布窄、微观结构可控、使用寿命长等独特优点,可以满足特别苛刻的使用要求,在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环境工程、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日益受到重视。陶瓷膜技术的应用对节能减排和实现绿色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陶瓷膜及其分离技术在过去的二十年得到迅速的发展,但传统的陶瓷膜一般为平板或多通道管式膜,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主要有:(1)膜的装填密度低,单位体积有效过滤面积小,分离效率低;(2)制造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制造成本高;(3)膜品种和功能单一,商品化陶瓷膜主要为Al2O3膜,无法满足纷繁复杂的应用需求。近年来,新型中空纤维构型陶瓷膜(外径<2mm)受到广泛关注,中空纤维陶瓷膜除具有传统的陶瓷膜本身优点以外,还具有装填密度大、单位体积膜有效分离面积大、节省原料、设备小型化、结构简单化等特点。溶液相转化法在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中的应用,可实现通过一步成型制造具有非对称结构和自支撑成膜的复合陶瓷膜,有望大大提高膜分离性能、简化膜制备工艺和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因此,研究开发各种新型中空纤维陶瓷膜具有解决长期以来制约陶瓷膜技术发展的瓶颈的巨大潜力。但目前,中空纤维陶瓷膜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缺乏相转化法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与应用相关基础研究。为推动中空纤维陶瓷膜的产业化应用,本课题以Y2O3稳定ZrO2(YSZ)为膜材质,进行了相转化法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技术研究,发展了相应的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表征技术(第二章);制备了具有梯度多孔结构的低成本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微滤膜(第三章)和不同微观结构低成本、高渗透性的莫来石中空纤维陶瓷膜(第四章);将相转化法应用于微管陶瓷膜燃料电池(CMFC)的NiO/YSZ中空纤维阳极制备,发展了以氧化还原稳定的(La0.75Sr0.25)Cr0.5Mn0.5O3 (LSCM)和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Pr0.5Nd0.5)0.7Sr0.3MnO3-δ(PNSM)为阴极的微管CMFC,其中温性能可达到实用化水平(第五章)。本论文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归纳如下:1.非对称YSZ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研究YSZ陶瓷具有机械强度高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等,是重要的陶瓷膜材料之一。但目前还未见商品化的全YSZ非对称(复合)陶瓷膜,其原因在于需采用粒径大于10μm的YSZ粉制备膜支撑体,烧结温度高(≥1600℃),将导致膜制造成本显著提高。因此一般采用YSZ微粉(<1.5μm)在Al2O3支撑体上制备分离膜层的方法获得YSZ/Al2O3复合陶瓷膜,但两者热膨胀系数差别大,且Al2O3的耐腐蚀性能(尤其是耐碱腐蚀性能)相对较差,将影响陶瓷膜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本工作采用相转化法,通过干/湿法纺丝一步成型和一次高温烧成制备了非对称的YSZ中空纤维陶瓷膜。系统研究了铸膜浆料固含量、芯液和外凝固浴组成等对YSZ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过程中相转化过程和相应的膜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相转化法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微观结构与性能调控提供相关制备科学研究基础。研究表明,浆料YSZ含量、芯液和外凝固浴组成变化都可明显改变分相动力学条件,形成不同微观结构的中空纤维陶瓷膜。铸膜浆料中YSZ含量增大,导致粘度提高,将抑制分相过程。以水为芯液和外凝固浴,当浆料YSZ含量为50%时,中空纤维膜呈现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即中间为海绵状多孔层,而内外两侧为小指孔结构层;固含量为60%-65%时,形成具有外部海绵状层和内部大指孔结构的陶瓷膜。固含量的增大也明显提高了烧结后陶瓷膜海绵状层的致密度,使膜抗弯强度增大而纯水通量降低。芯液与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值差越大,芯液的胶凝能力越强,湿膜越容易通过瞬时分相形成指孔结构和致密的内皮层。芯液中加入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后,其胶凝能力明显下降,湿膜内部分相过程受到抑制,倾向于形成多孔结构的内表面,且从外部产生的指孔将更易向内部扩展;芯液中NMP含量越高,膜孔隙率和外皮层平均孔径越大,膜的纯水渗透通量越高,尤其是NMP含量达到90vol%以上时,可形成高度非对称结构的YSZ中空纤维膜,大的指孔可贯穿至内表面开口,内表面呈高度多孔结构,从而显著降低了膜的渗透阻力。采用纯NMP为芯液制备的YSZ中空纤维膜,经1320℃保温5h烧结后,其外表分离层平均孔径为0.58μm,纯水通量高达16.34 m3/(m2-h-bar),为以纯水作芯液时的3.91倍。芯液中NMP含量增大时,YSZ中空纤维膜孔隙率的增大和大指孔的形成也相应明显降低了其抗弯强度。以弱胶凝剂一乙醇代替强胶凝剂一水作为外凝固浴,并以水为芯液,可成功制备高渗透性多孔YSZ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的YSZ膜呈现特殊的高度非对称结构,主要由外部薄的海绵状多孔分离层和大的指孔结构形成的支撑层构成,且其内表面比外表面更为多孔和具有更大的平均孔径。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微观结构对其渗透阻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水相比,以乙醇为外凝固浴时制备的YSZ中空纤维膜,其纯水渗透通量显著提高,表现出更低的流体渗透阻力;在1350-1400℃保温4h烧烧结后,其外表分离层平均孔径为0.18-0.25μm,表现高的纯水渗透通量和抗弯强度,分别为2.27-4.30m3/(m-h-bar)和154.5-216.4 MPa,远高于管式陶瓷膜。本工作以90%-100%NMP溶液为芯液或以乙醇为外凝固浴制备的具有外分离层结构和高度非对称的YSZ中空纤维陶瓷膜特别适用于微滤分离过程及用作超滤或纳滤膜支撑体等。2.低成本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微滤膜的制备研究堇青石陶瓷的低膨胀和优异抗热震性能使其可用于抗热冲击场合应用。堇青石原料主要以廉价而丰富的粘土等矿物原料合成,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而价格低廉。本实验室曾以堇青石为原料,成功开发出性能良好的多通道管式堇青石陶瓷膜微滤膜。由于堇青石原料价格和膜烧结温度都低于Al2O3和YSZ陶瓷膜,使得同类膜的整体制造成本显著降低,但其仍由传统工艺制备,过程复杂,周期长,需经多次高温烧成。为进一步降低堇青石膜制造成本和提高其渗透性能,本工作以工业级堇青石微粉为原料,通过溶液相转化法制备了非对称梯度多孔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膜。研究表明,堇青石粉体粒径分布对相转化成膜过程动力学及膜微观结构有重要影响,粒径增大将阻碍指孔结构的形成。以d50为7.8μm的堇青石粉体为原料时,分相过程未发生明显的粘性指进现象,制备的堇青石中空纤维膜主要由内部不规则大孔层结构和外部海绵状细孔层结构构成。本工作重点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膜微观结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纯净水和氮气渗透性、弯曲强度及热膨胀性能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烧结温度是制备高性能陶瓷膜的重要条件。在1360℃保温2h烧结制备的堇青石中空纤维微滤膜,其分离层最可几孔径约0.38μm,表现出高的纯水和氮气渗透性能,分别达到6.14m3·m-2·h-1·bar-1和782.4 m3·m-2·h-1·bar-1(透膜压差为1bar),远大于孔径相近的管式陶瓷微滤膜;弯曲强度和线性热膨胀系数分别为76.5MPa和2.39×10-6℃-1。本工作表明,通过溶液相转化法,可采用平均粒径大的工业级堇青石粉体为原料通过一步成型制备非对称的多孔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微滤膜,从而显著降低陶瓷膜的制造成本,制备的堇青石中空纤维膜完全可用于高温废气处理和水处理。3.高渗透性低成本莫来石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研究莫来石陶瓷具有高温抗蠕变、高温强度和断裂韧性高、低热膨胀系数和耐腐蚀等性能,常用于高温抗热震多孔陶瓷(陶瓷膜)的制备。莫来石原料一般采用高温(≥1900℃)电熔法或软化学法合成,产量低和成本高。因此,采用先合成莫来石粉体,再进行陶瓷膜制备的工艺路线将不利于降低膜的制造成本。近年来,以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的低成本新型陶瓷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采用粘土等矿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原位反应烧结制备多孔莫来石陶瓷,不但可降低制造成本,还可形成针状晶体,有利于提高莫来石陶瓷的机械强度和抗热震性能。本工作基于工业领域对低成本、高性能和功能多样化陶瓷膜的应用需求,以廉价的天然矿物高岭土和Al(OH)3为主要原料,AlF3和V2O5为添加剂,通过相转化法和原位固相反应烧结相结合制备不同微观结构的高渗透性非对称莫来石中空纤维陶瓷膜,并探讨了特殊的针状莫来石结构的形成机理与过程。研究表明,在坩埚密闭条件下于1400℃保温2.5h烧结,可获得接近纯的莫来石相,莫来石中空纤维膜为两层非对称结构,外层为薄的柱状莫来石多孔层,而厚的内层则由均匀分布的针状莫来石晶体交错织构而成,呈现高度多孔性结构,针状莫来石晶体长径比可达到25以上;未密闭烧结时,除形成莫来石主晶相外,还存少量的刚玉相,形成的莫来石晶体为不规则形状,未有针状莫来石晶体形成,制备的莫来石中空纤维膜为梯度多孔结构。EDS组成分析表明制备的针状莫来石表现出明显的化学组成非均匀分布现象,针状莫来石边缘部分富Al(Al/Si=3.47),中心部分富硅(Al/Si=2.38),对应的Al2O3含量范围为66wt%-74wt%。交错连结的高长径比针状莫来石晶体的形成,可显著提高陶瓷膜孔隙率和渗透性。1400℃保温2.5h烧结时,密闭和末密闭条件于制备的针状莫来石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孔隙率分别可达到68.4%和53.6%,氮气渗透通量分别可达到1.82×104m3·m-2·h-1和1.75×103m3·m-2·h-1(操作压力为1.0bar),远高于常用的管式陶瓷膜。研究表明,密闭条件下制备的莫来石中空纤维膜非常适用于高温烟尘废气的处理和用作膜接触反应器等,而未密闭条件下制备的莫来石膜可用于大规模的水处理应用和用作复合陶瓷膜支撑体等。4.中温中空纤维CMFC的制备研究中空纤维(微管)CMFC同时具有管式和板式电池的优点,强度高,启动和稳定时间快,单位体积有效电极面积大,体积电流密度高,热稳定性好,易于实现高温密封和连接等,代表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为实现阳极支撑的微管陶瓷膜燃料电池(CMFC)的产业化应用,开发高性能微管阳极制造技术和探寻化学稳定性好及中温下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的阴极材料是极其重要的工作。文献报道的微管阳极通常采用传统的塑性坯料挤压成型工艺制备,所获得的阳极管一般为对称结构,管壁厚,阳极阻力大。本工作将相转化法应用于NiO/YSZ中空纤维阳极的制备,并在采用真空辅助的浸渍涂覆技术制备致密的YSZ电解质薄膜(10μm)的基础上,分别发展了基于氧化还原稳定的LSCM和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PNSM为阴极的微管CMFC,其中前者单电池在850℃、800℃和750℃时的最高功率密度分别可达到513 mW/cm2、408 mW/cm2和278 mW/cm2,后者单电池在800℃、700℃和600℃时的最高功率密度分别为459 mW/cm2、325 mW/cm2和172 mW/cm2。考虑到本工作制备的微管电池外径≤1.30 mm,成堆后电池将具有极高的电极面积/体积比值和高的功率输出,因此,以LSCM和PNSM基阴极制备的微管CMFC中温性能已接近实用化水平,可用于高功率输出的小型电池堆制造,用作小型可移动电源,如汽车辅助电源、无线通讯设备电源等。
秦志永[8](2014)在《木材与胶表界面润湿特性表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材胶接主要是木材与胶粘剂表界面之间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表明在木材和胶粘剂的表界面上存在某种基本能量,决定胶接现象的本质。木材及胶粘剂本身的表界面特性对木材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木材和胶粘剂的表界面特性对于探索木材胶接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常用速生杨木和酚醛树脂(PF树脂)为主要原材料,以接触角测量仪为主要仪器,采用座滴法测定了液体在木材表面的相对平衡接触角,计算了表面自由能,分析了四种计算方程在木质材料表面自由能计算上产生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对木材表面自由能及PF树脂在木材表面的润湿性的影响;利用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3CCP/MAS NM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PF树脂在液体、固体状态下的各项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探讨了表面自由能、润湿性和胶合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热压温度条件下,PF树脂在木材中的固化性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并获得相对平衡接触角,计算出6种不同木质材料的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速生杨渗透性最好,木材的表面自由能大于木质复合材料(纤维板和木塑复合材料);木材表面自由能的非极性分量大于极性分量,碱性分量大于酸性分量。(2)4种不同方程计算得到的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自由能存在较大差异。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自由能不仅依赖于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等,还受到不同计算方法和接触角测量过程中使用液体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3)不同加工工艺木材表面的润湿性不同。旋切木材试样的接触角大于刨切和锯切试样,旋切木材的表面自由能小于刨切和锯切表面自由能;与表面结构形态相比,木材表面粗糙度对润湿的影响不明显,旋切松面的润湿性要好于紧面。(4)新加工木材与陈放木材表面润湿性不同。水在新加工木材接触角随砂光目数的增加而减小,新加工木材表面比陈放木材表面更易被水润湿。陈放木材接触角随表面粗糙度的降低而增大。新加工木材非极性分量和极性分量随砂光目数的增大而增加,陈放木材表面自由能随砂光目数的增大而降低,但非极性分量却增加。选用的四种润湿模型可用来准确描述胶粘剂的润湿过程,相关系数的R2值均高于0.90,其中M-D模型为0.99。单板松紧面表面的润湿性和渗透性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差异不大,可以在生产中忽略。在20℃时,芯材表面润湿性和渗透性要好于单板松紧面,但是随着温度的增加,差异减小。(5)摩尔比对PF树脂的表面特性影响较大。摩尔比为1.75以上时,PF树脂液体表面张力变化很小,非极性分量占主导地位,当摩尔比为2.5时,表面张力和非极性分量最大,而极性分量最小,PF树脂表面张力越小,润湿性越好。PF树脂表面总表面自由能和极性分量随着摩尔比的降低,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树脂表面的-OH关系密切。不同摩尔比固化后,峰值差距不大,只有苯环骨架-CH振动吸收峰,随着摩尔比的降低,峰值强度逐渐增加,这主要是苯酚含量逐渐增加的原因。(6)表面粗糙度对新加工木材和陈放木材的胶合强度影响不同。木材的胶合强度随着由Zisman方程计算得出的表面自由能与胶合强度之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对于新加工木材,胶合强度随着表面自由能增大而减小,当极性分量增加时胶合强度也降低,这种规律非线性相关。陈放木材的胶合强度随着表面能增加而降低。对于S-D方程,新加工木材随着渗透性的增加,胶合强度增加,但对于陈放木材而言,相关性不明显,利用M-D模型得到的关系和S-D方程基本一致,利用Santoni模型计算出的渗透速率(K值)和胶合强度之间的关系也不明显。(7)热压过程中,芯层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热压温度(上下压板的温度)增加时,胶合板芯层的升温速率逐渐增加,平均胶合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最终到达一个相对平衡值。FTIR说明树脂结构中羟甲基发生了聚合反应,相对数量减少。13CCP/MAS NMR分析表明亚甲基桥键碳原子与未反应的羟甲基碳原子的比值随着加热固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说明固化程度的增加,胶合强度也增加。
冼志勇[9](2015)在《抛光砖废料开口连通孔陶瓷吸声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噪声污染日趋严重,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危害人体健康。为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开发优良的吸声材料显得十分重要。本论文根据吸声材料应具备安全性、装饰性和低成本的原则,采用严重污染环境的陶瓷抛光砖废料为原料,制备出适于在多种场合使用的多孔陶瓷吸声材料。课题的开展对资源回收利用、环境保护和促进陶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抛光砖废料的掺量为25~35 wt%,普通水泥的掺量5-15 wt%。设计了L9(3。)正交实验,以抛光砖废料、普通水泥、冷却速度作为因素,平均吸声性能和强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了最佳的组成配方:陶瓷基础料75 wt%,抛光砖废料25 wt%,外加普通水泥10 wt%;冷却速度30min。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吸声材料综合性能和平均吸声系数的影响最显著,而冷却速度对强度的影响不显著。普通水泥加入量愈多,发泡效果愈好,吸声效果愈明显,但制品强度愈差;冷却速度越快,平均吸声性能越好,对强度影响不大。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陶瓷砖发泡的原因。排除了有机物和普通水泥引致材料发泡的可能,证实了陶瓷砖发泡主要是抛光砖废料中的SiC在高温下氧化形成气体所致,同时,各种碱性氧化物形成的低共熔物加速了SiC与氧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CO或CO2气体被封闭在高温液相中来不及排出,从而形成了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导致陶瓷材料出现发泡效果。通过动力学计算分析了抛光砖废料对陶瓷砖烧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抛光砖废料的增加,莫来石析晶活化能从780 kJ/mol降低至530kJ/mol,析晶活化能越低,莫来石越容易形成。同时,随着抛光砖废料的增加,Avrami常数从1.82降低至1.12,说明莫来石的析晶生长维度逐渐减小,较小的生长维度有利于形成针状莫来石交错网络,在显微结构上起到一定的增强作用。普通水泥的加入使得陶瓷砖在1200℃出现大量的熔融液相,加快了氧的扩散速度,促进了发泡,同时也得到了连通气孔结构。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证明随着CaO的加入,在Si02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钙长石的形成趋势大于莫来石。XRD分析结果也表明:当CaO含量在5%时,试样的主晶相为石英和钙长石。同时,当普通水泥加入量为10%时,试样的综合性能较好。此外,水泥的水化作用对陶瓷砖的发泡性能并无影响。研究了多孔陶瓷吸声材料孔隙结构、孔隙率对吸声性能和强度的影响,探讨了多孔陶瓷吸声材料的致孔过程。结果表明:SiC高温下的氧化反应产生发泡,由于水泥的加入,产生大量高温黏度适当高的熔融相,促进了发泡反应,使气孔连通,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连通孔结构凝固成形。材料吸声系数与孔隙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显气孔率越高,其吸声性能愈好;在不影响连通气孔率的情况下,孔径越小,吸声性能越好。同时,以废料含量、水泥含量、冷却速度、显气孔率和真密度为输入变量,建立材料体系输入-输出模式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自行设计的神经网络进行样本数据的训练和测试样的预测,得到了较满意的预测结果,并最终获得与正交实验分析结果一致的优选配方。对最优配方制备的吸声材料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在160~2000 Hz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255,抗折强度3.93 MPa,真气孔率64.45%,显气孔率42.05%,容重0.89g/cm3。材料厚度、容重与背后空腔等因素均会对多孔陶瓷吸声材料吸声频谱特性产生影响:随着材料厚度、容重、材料背后空腔厚度的增加,第一共振频率往低频方向移动,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提高。论文利用CFD软件Fluent模拟了声波在驻波管内的传播过程,详细介绍了驻波管CFD分析方法,并从全频段、不同背后空腔、不同厚度等多方面与实验中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利用该模型可以辅助研究多孔陶瓷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
刘嘉敏[10](2020)在《地聚合物多孔材料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开发轻质、高强且与建筑物同寿命的地聚合物多孔保温材料为目的,本文以偏高岭土为原料,水玻璃、氢氧化钠为碱激发剂,通过物理发泡的方式制备出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多孔材料,优化了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工艺参数,研究了密度和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亚甲基蓝溶液的初始浓度、地聚合物多孔材料投加量及密度等因素对亚甲基蓝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当Na/Al=0.716,Si/Al=1.558,水固比=0.501,水玻璃模数=1.5时,制备出来的地聚合物多孔材料保温性能较传统水泥基多孔材料有了很大的提高,制备的300 kg/m3的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相对于传统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降低了11%,400 kg/m3的导热系数降低了21%,500 kg/m3的导热系数降低了14%,600 kg/m3的导热系数降低了10%,700 kg/m3的导热系数降低了18%,800 kg/m3的导热系数降低了16%。随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密度的增加,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表现出越来越致密,其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均呈逐渐增加趋势。(2)当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密度为300 kg/m3时,碳纤维的最佳掺量为2%,此时制备的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最优。随着纤维(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结构越来越疏松,这是因为掺入适量的纤维后,基体微观结构变得致密,而掺入过多的纤维,使得纤维在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内部集结成簇,甚至成团,连通了原始孔,使得孔结构分布不均匀,孔结构变得疏松。(3)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大,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吸附率(吸附量)逐渐增大,且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的投加量越大则对应吸附率(吸附量)越大。随着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逐渐增大,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吸附率与吸附量均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80 mg/L时,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达到14%,吸附量达到35 mg/g。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吸附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提高温度对亚甲基蓝分子在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外部表面及内部孔内的扩散有很大的影响。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说明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Langmuir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表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热力学研究发现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一种自然产生、吸热、熵增的过程,温度上升可以促进吸附反应的进行。
二、多孔性试样密度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孔性试样密度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低噪声路面的研究进展 |
2.1 低噪声路面的降噪机理和降噪效果 |
2.1.1 交通噪声的产生与控制 |
2.1.2 低噪声路面的类型 |
2.1.3 低噪声路面的降噪机理 |
2.1.4 低噪声路面的降噪效果 |
2.2 国内外低噪声路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2.2.1 国外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研究历史与应用现状 |
2.2.2 国内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三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试验路段基本概况 |
3.2 多孔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 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的性质及要求 |
3.4 传统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3.5 新改进的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设计 |
3.6 有关数据处理 |
3.6.1 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降噪量估算 |
3.6.2 空隙率估算 |
第四章 多孔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混合料空隙率 |
4.2 沥青路面厚度 |
4.3 混合料集料粒径 |
4.4 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初始空隙率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的筛选 |
5.1 集料 |
5.1.1 粗集料 |
5.1.2 细集料 |
5.1.3 填料 |
5.1.4 我省集料使用情况 |
5.2 沥青结合料 |
5.2.1 结合料选择的依据 |
5.2.2 国外采用的沥青结合料 |
5.2.3 改性沥青 |
5.2.4 结论和建议 |
5.3 纤维 |
5.3.1 木质素纤维(Methyl Celluose,简称MC) |
5.3.2 矿物纤维 |
5.3.3 聚合物化学纤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统的低噪声路面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6.1 设计的技术关键 |
6.2 原材料及其性能检验 |
6.2.1 粗集料及其性能检验 |
6.2.2 细集料及其性能检验 |
6.2.3 填料及其性能检验 |
6.2.4 沥青结合料选择及其性能检验 |
6.2.5 纤维选择 |
6.3 矿料级配的确定 |
6.3.1 矿料的最大粒径 |
6.3.2 矿料级配的选择依据 |
6.3.3 矿料级配的确定 |
6.4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6.4.1 沥青结合料确定评定指标 |
6.4.2 确定沥青用量 |
6.5 技术指标的检验 |
6.5.1 稳定度及流值 |
6.5.2 残留稳定度 |
6.5.3 动稳定度 |
6.5.4 劈裂强度比 |
6.5.5 渗透系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改进的低噪声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
7.1 新改进的矿料级配范围 |
7.2 目标配合比 |
7.2.1 济聊(济南至聊城)高速公路工地原材料及试验结果 |
7.2.2 最佳级配的选择 |
7.2.3 沥青含量的确定 |
7.2.4 目标配合比检验 |
7.3 济聊高速公路试验段现场控制及生产配合比 |
7.3.1 低噪声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 |
7.3.2 现场质量控制要求 |
7.4 济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试验段现场铺筑试验结果 |
7.4.1 抽提筛分试验表 |
7.4.2 析漏试验结果 |
7.4.3 肯塔堡飞散试验结果 |
7.4.4 现场空隙率检测试验结果 |
7.5 低噪声路面试验路段降噪效果现场测量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及问题探讨和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8.3 有关建议和探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低噪音沥青路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课题提出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噪音沥青路面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2.1 影响低噪音沥青路面降低噪音因素 |
2.2 低噪音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特点 |
2.3 解决噪音的主要措施 |
第三章 原材料技术要求和技术性质 |
3.1 原材料技术要求 |
3.2 原材料技术性质 |
第四章 传统的低噪音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4.1 设计的关键技术 |
4.2 矿料级配的确定 |
4.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4.4 技术指标的检验 |
第五章 改进的低噪音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方法 |
5.1 改进的矿料级配范围 |
5.2 目标配合比设计 |
5.3 济南-聊城高速公路试验段现场控制及生产配合比确定 |
5.4 济南-聊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试验段现场铺筑试验结果 |
5.5 济南-聊城高速公路试验段噪声对比检测结果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柱状丝瓜络填充材料及床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床垫市场的发展的现状 |
1.1.2 健康睡眠的需求特点 |
1.1.3 丝瓜络天然结构对于开发轻质床垫的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床垫性能方面的研究 |
1.2.2 床垫填充材料方面的研究 |
1.2.3 植物纤维填充材料方面的研究 |
1.2.4 丝瓜络方面的研究 |
1.2.5 床垫体压分布方面的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1.3.3 本论文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章 两种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丝瓜络的结构与特点 |
2.1.2 床垫填充材料的性能表征 |
2.1.3 实验研究的目的 |
2.1.4 实验研究的内容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与分析 |
2.3.1 两种柱状丝瓜络密度的分布 |
2.3.2 两种柱状丝瓜络基本力学性能 |
2.3.3 两种柱状丝瓜络反复加载性能 |
2.3.4 两种丝瓜络纤维傅里叶红外分析 |
2.3.5 两种柱状丝瓜络的压缩变形特征及纤维表观形貌变化 |
2.3.6 两种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尺寸稳定性分析 |
2.3.7 两种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支撑性能 |
2.3.8 两种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的吸湿性、解析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密度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性能的软化处理 |
3.1 引言 |
3.1.1 高密度丝瓜络软化处理的作用 |
3.1.2 丝瓜络软化处理的机理 |
3.1.3 实验研究的目的 |
3.1.4 实验研究的内容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的制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与分析 |
3.3.1 软化处理对高密度柱状丝瓜络密度、质量、尺寸等的影响 |
3.3.2 软化处理对高密度柱状丝瓜络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软化处理对高密度柱状丝瓜络柱状丝瓜络反复加载性能的影响 |
3.3.4 软化处理前后高密度丝瓜络纤维的傅里叶红外分析 |
3.3.5 软化处理前后高密度丝瓜络纤维的XRD分析 |
3.3.6 软化处理对高密度柱状丝瓜络压缩变形及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 |
3.3.7 软化处理对高密度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
3.3.8 软化处理对高密度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支撑性能的影响 |
3.3.9 软化处理对高密度柱状丝瓜络床垫填充材料吸湿性、解析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丝瓜络床垫支撑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1.1 床垫结构与材料 |
4.1.2 床垫支撑性能性能评价方法 |
4.1.3 床垫的贴合性设计与评价 |
4.1.4 实验研究的目的 |
4.1.5 实验研究的内容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床垫及其制备 |
4.2.2 床垫支撑性能测试方法 |
4.3 结果分析与分析 |
4.3.1 丝瓜络床垫的硬度、硬度分布 |
4.3.2 丝瓜络床垫滞后损失性 |
4.3.3 丝瓜络床垫的贴合性 |
4.3.5 排骨架类型对丝瓜络床垫支撑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丝瓜络床垫力学性能对人-床界面体压分布的影响 |
5.1 引言 |
5.1.1 人-床界面压力分布 |
5.1.2 人-床界面压力分布对床垫设计的重要性 |
5.1.3 实验研究的目的 |
5.1.4 实验研究的内容 |
5.2 人-床界面压力分布的评价方法 |
5.3 人-丝瓜络床垫体压分布实验研究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丝瓜络床垫支撑性能对人-床界面体压分布的影响 |
5.4.2 丝瓜络床垫贴合性对人-床界面压力分布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前景展望 |
6.1 本论文研究总结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本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
6.4 研究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热等静压(HIP)工艺模型化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经验模型 |
2 微观模型与机理 |
3 HIP的宏观模型 |
3.1 1990年左右以前的发展 |
3.2 20世纪末HIP模型化的发展 |
3.2.1 HIP的LNT模型 |
3.2.2 HIP的MATSYS模型 |
3.2.3 HIP的CTC模型 |
3.2.4 HIP的CEA/CEREM模型 |
3.2.5 确认试验 |
4 关于Ashby HIP6.0模型的一个试验验证 |
4.1 概述 |
(1) 粉末固结阶段。 |
(2) 颗粒间颈长大阶段。 |
(3) 最终致密化阶段。 |
4.2 试验程序 |
4.3 试验结果 |
(5)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制备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原料组分 |
1.2.2 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发泡工艺 |
1.2.3 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成型工艺 |
1.2.4 植物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配方及工艺优化 |
1.3 多孔材料泡孔结构参数表征 |
1.4 多孔材料发泡机理及发泡过程影响因素 |
1.4.1 多孔材料发泡机理 |
1.4.2 多孔材料发泡过程影响因素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 |
2.2.1 原料预处理 |
2.2.2 热压成型工艺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制备 |
2.2.3 微波成型工艺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制备 |
2.3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结构表征 |
2.3.1 泡孔形貌及微观结构表征 |
2.3.2 材料成分构成分析 |
2.3.3 纤维形态的测定 |
2.3.4 材料泡孔结构参数定量表征 |
2.3.5 密度测定 |
2.4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2.4.1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静态特性测试 |
2.4.2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动态缓冲特性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成型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成型工艺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3.3 成型工艺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成分构成的影响 |
3.4 成型工艺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
3.5 成型工艺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静态特性的影响 |
3.5.1 成型工艺对多孔缓冲包装材料静态缓冲性能的影响 |
3.5.2 成型工艺对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平均回弹率的影响 |
3.6 成型工艺对设备能量消耗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微波成型工艺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配方优化 |
4.1 引言 |
4.2 组分用量对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 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初始组分用量范围的确定 |
4.2.2 木纤维用量对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3 加水量对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4 AC用量对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5 木粉用量对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 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原料组分用量配比优化 |
4.4 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最佳配方验证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缓冲性能评价与模型建立 |
5.1 引言 |
5.2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静态缓冲性能 |
5.3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静态曲线模型建立 |
5.4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动态缓冲性能 |
5.5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动态曲线模型建立 |
5.6 本章小结 |
6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发泡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泡孔壁形成机理 |
6.2.1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泡孔结构 |
6.2.2 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泡孔壁结合机理 |
6.3 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发泡机理 |
6.3.1 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成型过程 |
6.3.2 多孔缓冲包装材料发泡机理 |
6.4 PVA用量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气泡增长过程的影响 |
6.5 微波功率对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气泡增长过程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多孔性沥青路面的特点 |
1.3 多孔性低噪声沥青路面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国外研究与应用 |
1.3.2 国内研究与应用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原材料 |
2.1 沥青结合料 |
2.1.1 沥青结合料应用历程 |
2.1.2 沥青结合料作用分析 |
2.1.3 沥青结合料选择依据 |
2.1.4 技术要求分析与研究 |
2.2 集料 |
2.2.1 粗集料 |
2.2.2 细集料 |
2.3 填料 |
2.3.1 作用与技术要求 |
2.3.2 不同填料对多孔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3.1 多孔性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3.1.1 比利时设计方法 |
3.1.2 美国设计方法 |
3.1.3 日本道路协会设计方法 |
3.1.4 西班牙设计方法 |
3.1.5 设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
3.2 设计目标 |
3.2.1 耐久性 |
3.2.2 功能性 |
3.3 配合比设计研究 |
3.3.1 初始空隙率设定 |
3.3.2 合理级配选择 |
3.3.3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3.3.4 配合比设计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性能 |
4.1 试验原材料 |
4.1.1 沥青结合料及技术性能 |
4.1.2 集料及技术性能 |
4.2 高温性能 |
4.2.1 马歇尔试验 |
4.2.2 车辙试验 |
4.2.3 汉堡试验 |
4.3 低温性能 |
4.4 水稳定性能 |
4.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4.2 冻融劈裂试验 |
4.5 降噪性能 |
4.5.1 降噪机理分析 |
4.5.2 降噪性能的影响因素与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路铺筑 |
5.1 试验路概况 |
5.2 施工关键技术 |
5.2.1 温度控制 |
5.2.2 改性沥青的生产 |
5.2.3 摊铺与碾压 |
5.3 工程质量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型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科学研究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空纤维陶瓷膜及其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中空纤维陶瓷膜概述 |
1.2.1 中空纤维陶瓷膜的结构特点与性能 |
1.2.2 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方法与相转化法成膜机理 |
1.2.2.1 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方法 |
1.2.2.2 相转化法成膜机理 |
1.2.2.3 相转化法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1.3 中空纤维陶瓷膜的表征方法 |
1.3.1 微观结构与微区组成表征 |
1.3.2 孔结构表征 |
1.3.3 材料性质表征 |
1.3.4 渗透分离性能表征 |
1.4 相转化法中空纤维陶瓷膜的研究进展 |
1.4.1 透氧膜 |
1.4.2 多孔分离膜 |
1.4.3 微管陶瓷膜燃料电池 |
1.4.4 透氢膜 |
1.5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YSZ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研究与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YSZ含量对相转化过程和中空纤维膜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实验原材料 |
2.2.1.2 YSZ中空纤维膜的制备过程 |
2.2.1.3 性能表征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YSZ含量对铸膜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
2.2.2.2 前驱体的热分析 |
2.2.2.3 微观结构分析 |
2.2.2.4 纯水通量和抗弯强度 |
2.3 芯液组成对分相过程和YSZ中空纤维膜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构与讨论 |
2.3.2.1 微观结构分析 |
2.3.2.2 开孔隙率和平均孔径 |
2.3.2.3 纯水通量和抗弯强度 |
2.4 以乙醇为外凝固浴的YSZ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
2.4.1 实验部分 |
2.4.2 结果与讨论 |
2.4.2.1 微观结构分析 |
2.4.2.2 孔隙率和平均孔径 |
2.4.2.3 渗透通量和抗弯强度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低成本堇青石中空纤维陶瓷微滤膜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堇青石中空纤维膜制备与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前驱体热分析 |
3.3.2 微观结构分析和孔径分布测定 |
3.3.3 渗透性能和抗弯强度表征 |
3.3.4 热膨胀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原位反应烧结法制备高渗透性莫来石中空纤维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莫来石材料概述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原料 |
4.3.2 莫来石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热分析和XRD物相分析 |
4.4.2 SEM微观结构分析 |
4.4.3 EDS组成分析 |
4.4.4 针状莫来石形成机理与反应过程 |
4.4.5 孔隙率和孔径分布 |
4.5 氮气渗透通量和抗弯强度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空纤维陶瓷膜燃料电池的制备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氧化还原稳定的LSCM为阴极的中空纤维陶瓷膜燃料电池的研究 |
5.2.1 引言 |
5.2.2 实验部分 |
5.2.2.1 NiO-YSZ中空纤维阳极和YSZ电解质膜的制备 |
5.2.2.2 LSCM-SDC-YSZ复合阴极的制备 |
5.2.2.3 性能表征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3.1 NiO-YSZ中空纤维阳极表征 |
5.2.3.2 YSZ电解质膜气密性表征 |
5.2.3.3 XRD分析 |
5.2.3.4 电池电化学性能表征 |
5.2.4 结论 |
5.3 以PNSM为阴极的中空纤维陶瓷膜燃料电池的研究 |
5.3.1 前言 |
5.3.2 实验部分 |
5.3.2.1 NiO-YSZ中空纤维阳极和YSZ电解质膜的制备 |
5.3.2.2 PNSM-YSZ复合阴极的制备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 |
6.1 本论文工作特色与主要创新 |
6.2 不足之处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木材与胶表界面润湿特性表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胶接现象 |
1.2 胶接理论研究现状 |
1.2.1 机械互锁理论 |
1.2.2 分子键结合理论 |
1.2.3 静电理论 |
1.2.4 扩散理论 |
1.2.5 化学键理论 |
1.2.6 吸附理论 |
1.3 木材胶接的研究现状 |
1.3.1 研究木材胶接的重要意义 |
1.3.2 木材表面润湿性研究现状 |
1.3.3 木材表面自由能的研究现状 |
1.4 胶接固化结构研究现状 |
1.5 表面湿润性的表征方法和原理 |
1.5.1 表面张力理论 |
1.5.2 计算表面自由能方法 |
1.5.3 Zisman方程 |
1.5.4 几何平均法 |
1.5.5 调和平均法 |
1.5.6 酸碱理论 |
1.5.7 状态方程 |
1.5.8 CQC方程 |
1.6 主要存在问题和研究内容 |
1.6.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木材表面接触角测定和表面自由能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
2.1 座滴法测量接触角用于表面自由能计算的比较研究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小结 |
2.2 木材/HDPE复合材料表面自由能测定比较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小结 |
3 木材表面润湿性和表面自由能 |
3.1 不同加工工艺对木材表面自由能润湿性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小结 |
3.2 砂光和老化的速生杨木表面的表面自由能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小结 |
3.3 砂光和老化的速生杨木表面的动态润湿性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和讨论 |
3.3.3 小结 |
3.4 温度对木材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3 小结 |
4 PF树脂液固表面性质 |
4.1 PF树脂液体的表面张力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3 小结 |
4.2 PF树脂固化后表面性质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3 小结 |
5 木材胶接界面影响因素研究 |
5.1 表面特性对胶合强度的影响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3 小结 |
5.2 热压温度和树脂结构对胶合强度的影响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3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木材接触角测定和表面自由能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
6.1.2 木材表面润湿性和表面自由能 |
6.1.3 PF树脂液固表面性质研究 |
6.1.4 木材胶接界面影响因素研究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9)抛光砖废料开口连通孔陶瓷吸声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抛光砖废料的产生及利用现状 |
1.2.1 陶瓷工业废料及抛光砖废料的产生 |
1.2.2 抛光砖废料的利用现状 |
1.3 多孔陶瓷的分类和制备 |
1.3.1 多孔陶瓷的分类 |
1.3.2 多孔陶瓷的制备工艺 |
1.4 噪声评价及控制 |
1.4.1 声音的计量 |
1.4.2 噪声评价常用声学量 |
1.4.3 噪声控制 |
1.5 吸声材料吸声机理及分类 |
1.5.1 吸声机理 |
1.5.2 吸声材料的分类 |
1.6 材料吸声性能的测定及性能评价 |
1.6.1 材料的吸声系数 |
1.6.2 其他吸声性能指标 |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工艺与测试表征 |
2.1 实验条件 |
2.1.1 实验用原料 |
2.1.2 实验用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工艺流程及烧成制度 |
2.2.1 工艺流程 |
2.2.2 实验用烧成制度 |
2.3 主要测试表征参数 |
2.3.1 吸水率、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
2.3.2 真密度,真气孔率和闭气孔率的测定 |
2.3.3 线收缩率的测定 |
2.3.4 抗折强度的测试 |
2.3.5 吸声性能的测试 |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热分析 |
2.3.8 其他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利用抛光砖废料制备多孔陶瓷吸声材料 |
3.1 主要原料分析 |
3.1.1 陶瓷基础料 |
3.1.2 抛光砖废料 |
3.1.3 外加剂的选择与分析 |
3.1.4 冷却速度的控制 |
3.1.5 三聚磷酸钠的影响 |
3.2 正交实验优化配方 |
3.2.1 正交实验设计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抛光砖废料对多孔陶瓷发泡的影响 |
4.1 碳化硅发泡作用的论证 |
4.1.1 有机物、氯化镁发泡的分析 |
4.1.2 普通水泥发泡的分析 |
4.2 抛光砖废料对烧结性能的影响 |
4.2.1 实验设计 |
4.2.2 物化性能 |
4.2.3 试样烧结特性 |
4.2.4 显微结构 |
4.2.5 试样的发泡 |
4.2.6 动力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普通水泥对多孔陶瓷发泡的影响 |
5.1 普通水泥对发泡的影响 |
5.1.1 热分析 |
5.1.2 体收缩-膨胀测试 |
5.1.3 X射线衍射分析 |
5.1.4 热力学分析 |
5.1.5 烧成温度 |
5.2 普通水泥掺量的影响 |
5.3 水泥水化的影响 |
5.3.1 水泥的水化产物 |
5.3.2 水化后水泥的热分析 |
5.3.3 水化后水泥的显微分析 |
5.3.4 烧成样品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多孔陶瓷吸声材料吸声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6.1 多孔陶瓷吸声材料的孔隙结构 |
6.1.1 吸声与隔声 |
6.1.2 孔隙结构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
6.1.3 孔隙率对强度的影响 |
6.2 多孔陶瓷吸声材料的致孔过程 |
6.2.1 抛光砖废料的发泡 |
6.2.2 普通水泥促进剧烈发泡 |
6.2.3 快速冷却形成连通孔形态 |
6.2.4 实验样品的连通孔结构 |
6.3 利用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指导实验研究 |
6.3.1 人工神经网络excel建模 |
6.3.2 神经网络权值的优化 |
6.3.3 材料吸声性能的神经网络预测 |
6.3.4 优选配方制品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多孔陶瓷吸声频谱特性影响因素及模拟仿真 |
7.1 多孔陶瓷吸声材料吸声频谱特性的影响因素 |
7.1.1 厚度对材料吸声频谱特性的影响 |
7.1.2 容重对材料吸声频谱特性的影响 |
7.1.3 背后空腔对材料吸声频谱特性的影响 |
7.2 驻波管CFD分析方法 |
7.2.1 模型描述 |
7.2.2 建立网格模型 |
7.2.3 Fluent中的分析过程 |
7.3 模型验证 |
7.3.1 全频段验证 |
7.3.2 不同背后空腔验证 |
7.3.3 不同厚度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结果 |
致谢 |
附件 |
(10)地聚合物多孔材料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地聚合物材料研究背景 |
1.1.1 地聚合物的概念 |
1.1.2 地聚合物的反应机理 |
1.1.3 地聚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
1.2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研究背景 |
1.2.1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概述 |
1.2.2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样品制备及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偏高岭土 |
2.1.2 氢氧化钠 |
2.1.3 钠水玻璃 |
2.1.4 发泡剂 |
2.1.5 碳纤维 |
2.1.6 玄武岩纤维 |
2.1.7 亚甲基蓝 |
2.2 样品设计与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干密度测定 |
2.3.2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抗压强度测定 |
2.3.3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导热系数测定 |
2.3.4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物相与微观形貌分析 |
2.3.5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气孔结构分析 |
2.3.6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吸附性能测试 |
3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结构与性能 |
3.1 物相及微观形貌分析 |
3.2 密度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气孔结构的影响 |
3.3 密度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密度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保温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纤维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结构与性能影响 |
4.1 物相及微观形貌分析 |
4.2 纤维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气孔结构的影响 |
4.3 纤维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纤维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保温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吸附条件的探究 |
5.1.1 吸附时间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5.1.2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5.1.3 吸附温度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5.1.4 吸附剂密度对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5.2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5.3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
5.4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多孔性试样密度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研究[D]. 张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05(09)
- [2]低噪音沥青路面的研究[D]. 尹永胜. 长安大学, 2005(12)
- [3]柱状丝瓜络填充材料及床垫性能研究[D]. 张凯婷.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1)
- [4]热等静压(HIP)工艺模型化进展[J]. 韩凤麟. 粉末冶金工业, 2005(01)
- [5]杨木纤维多孔缓冲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罗瑜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18
- [6]多孔性低噪声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D]. 万海峰. 长安大学, 2008(08)
- [7]新型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科学研究与性能表征[D]. 张小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9)
- [8]木材与胶表界面润湿特性表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 秦志永.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9]抛光砖废料开口连通孔陶瓷吸声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冼志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1)
- [10]地聚合物多孔材料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嘉敏.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