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溃疡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恒,杨家越,代耀,赵艳玲,马骁,曾进浩[1](2021)在《基于Meta分析桥接网络药理学的胃复春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评价及潜在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综合评价胃复春联合常规化学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g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胃复春联合常规化学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采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随后检索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胃复春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与消化性溃疡疾病靶点映射对比后取得潜在作用靶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Meta分析共纳入文献14篇,1885例患者,结果显示,胃复春联用常规化学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临床疗效,并降低胃泌素水平。网络药理学共得到64种成分、65个共有靶点与160条相关通路,主要涉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等。结论胃复春联用常规化学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可能是通过减轻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炎症反应来达到治疗目的。
林珊瑜[2](2021)在《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运用导师的经验方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胃镜下溃疡的愈合情况及Hp感染的根除率,来评价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并探求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前2周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mg/次,早晚饭前,枸橼酸铋钾颗粒2g/次,早饭前及睡前半小时,阿莫西林胶囊1g/次,早晚饭后半小时,甲硝唑片0.4g/次,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后2周改为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1次,早餐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加用口服中药汤剂“芪术海参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Hp根除情况、胃镜征象、中医症候积分变化以评价其有效性,采用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作为安全性指标,结合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72人,剔除3人,最终成功收集病例69人,其中对照组35人,观察组34人。2.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Hp感染情况、胃镜分期、溃疡大小、中医证症状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胃镜疗效情况比较:两组胃镜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临床痊愈率28.57%,显效率31.43%,有效率20%,无效率20%;观察组临床痊愈率44.12%,显效率35.29%,有效率20.59%,观察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中医证候疗效较高。5.Hp根除情况比较:两组Hp根除情况中观察组根除率优于对照组。结论1.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方式能更有效改善DU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DU的愈合情况、增加Hp感染的根除率,疗效更佳。2.芪术海参汤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詹敏[3](2021)在《加减清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加减清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1.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诊断为脾胃湿热型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33例和中西药组33例。2.西药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2周后,再续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4周,中西药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加减清中汤治疗,疗程同西药组。药物总疗程均为6周。3.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并记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溃疡情况、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综合判断疗效。结果:1.入组病例一般资料: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临床单项症状:治疗后两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且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尤以在改善口干口苦等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P<0.01)。3.中医临床总积分及疗效:治疗后两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且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的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96.88%。4.溃疡愈合情况:治疗后两组溃疡情况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且中西药组对溃疡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100%。5.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治疗后两组根除HP情况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1),且中西药组对HP根除情况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6.9%。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中西药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低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和中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75%、0%。结论:加减清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提高患者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李明宽[4](2021)在《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胃镜下溃疡愈合效果,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以及溃疡复发率,从而客观的评价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两种视角探讨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湖北省中医院叶松主任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活动期,中医辨证为胃脘痛,肝胃郁热证的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PU患者共8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服用泮托拉唑为基础,若有Hp感染再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导师自拟疏肝愈疡汤治疗。总疗程为8周,并复查内镜,期间客观记录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全部及单项证候量化积分进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部及单项证候量化积分,以此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治疗前、后内镜下溃疡愈合程度、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比较疗程结束3月后两组的溃疡复发率,以此来评估疏肝愈疡汤的临床疗效。结果:1、全部临床证候量化积分:经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部临床证候量化积分组内及组间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症状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更加明显。可能与治疗组中药组方中的药物成分具有减少胃酸分泌、抗炎镇痛、促进溃疡修复等作用有关。2、单项临床证候量化积分:将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单项临床证候量化积分,经t检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中治疗组口干症状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在两胁胀满、烦躁易怒、胃脘疼痛、泛酸、口苦的症状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0.01<P<0.05);在便秘症状方面,两组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与部分老年受试者还存在气阴亏虚的情况有关。3、临床痊愈率:治疗组共40例患者的临床痊愈率为77.5%,其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17:14:5:4;而对照组40例患者的临床痊愈率为60%,其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8:16:10:6。经过秩和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痊愈率有差异(P<0.0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疗效更好。4、溃疡愈合率:治疗组40例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72.5%,其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16:13:8:3;而对照组40例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62.5%,其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7:18:6:9。经秩和检验,两组相比较,检验结果有差异(P<0.05),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在促进溃疡面愈合方面优于对照组。5、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治疗组31例患者经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阳性为25:6,根除率为81%。对照组28例患者经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阳性为15:13,根除率为54%。经卡方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溃疡复发率:治疗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溃疡复发率为15%,其中未复发:复发=34:6;对照组溃疡复发率为35%,其中未复发:复发=26:14。经卡方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7、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其相关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具备安全性。结论: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明确,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提升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以及降低溃疡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运用。
张思依[5](2021)在《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2探讨Hp感染后机体的病理状态与胃内菌群改变及炎症微环境的相关性,以揭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生物学内涵。3探讨连朴饮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1)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2)观察连朴饮对模型大鼠胃黏膜凋亡、免疫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证实连朴饮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改善细胞凋亡,发挥黏膜保护作用。方法1理论探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Hp相关性胃炎的病理机制,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治疗现状。2临床观察: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2名,分为慢性胃炎Hp感染脾胃湿热证组(Hp+PWSR,n=17)、慢性胃炎非Hp感染脾胃湿热证组(Hp-PWSR,n=11)、慢性胃炎非Hp感染脾胃虚弱证组(Hp-PWXR,n=14)。内镜下观察各组患者胃黏膜相关病理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特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chemokine ligand12,CXCL12)的表达。免疫组化(IHC)检测胃黏膜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检测胃黏膜菌群。3实验研究:(1)以高糖高脂饮食喂养,56°乙醇灌胃,人工气候箱制造湿热外环境刺激,联合Hp菌液灌胃,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饮食、体重、毛色、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吉姆萨染色测定Hp定植情况,结合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对模型进行评价。(2)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组(n=10)、连朴饮低剂量组(n=10),连朴饮中剂量组(n=10),连朴饮高剂量组(n=10),四联疗法组(n=10)。采用复合因素造模,造模2周后,从各组抽取两只大鼠检验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第3周开始进行药物干预,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15,7.5,3 g·kg-1,四联疗法组给予大鼠奥美拉唑(2 mg·kg-1)+阿莫西林(100 mg·kg-1)+克拉霉素(50 mg·kg-1)+胶体果胶秘胶囊(35 mg·kg-1),2次/d,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21天。干预结束后,取大鼠胃黏膜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癌-2基因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IHC检测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胃黏膜中辅助T细胞(T helper,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Treg)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FN-?,TNF-?,IL-4,IL-10,IL-17a,TGF-?的表达水平。结果1理论探讨:(1)Hp感染后菌群失调、免疫失衡导致胃部疾病的发生。(2)Hp相关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主要分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寒)证、寒热错杂证,其中脾胃湿热证为常见证型。(3)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连朴饮作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方,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2临床观察:(1)内镜下观察发现Hp+PWSR患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点、片状、条状)、出血点、黏膜粗糙不平、糜烂、粘液增多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XR(P<0.05);出现黏膜粗糙不平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SR(P<0.05)。Hp-PWSR患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点、片状、条状)、糜烂、粘液增多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XR患者(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Hp+PWSR组患者胃黏膜组织损伤、炎性细胞浸润、炎症活动度最重,其次为Hp-PWSR组。(3)IHC结果显示,Hp+PWSR患者胃黏膜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Hp-PWXR患者(P<0.05)。(4)ELISA结果显示,Hp+PWSR患者血清IFN-?、TNF-?、IL-1?、IL-8、IL-12、IL-21、IL-17a水平显着高于Hp-PWXR患者(P<0.05),IL-4、IL-10水平显着低于Hp-PWXR患者(P<0.05)。(5)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Hp+PWSR组Richness、ACE、Chao1、Shannon指数均显着低于Hp-PWSR组和Hp-PWXR组(P<0.05)。?多样性分析及物种构成分析显示各组菌群构成存在差异。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p感染患者胃黏膜菌群在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脂质代谢、泛醌及其他萜类醌的生物合成、脂肪因子信号、二甲苯退化、矿物吸收、视黄醇新陈代谢等途径较非Hp感染患者减弱(P<0.05),在蛋白复制,重组和修复、谷氨酸突触、细胞色素P450、新霉素生物合成、细菌分泌系统、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途径较非Hp感染患者增强(P<0.05)。3实验研究:(1)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饮食、饮水量减少,大鼠嗜睡,喜身体蜷缩,被毛潮湿,肛门脱垂,反应较为迟钝,目光呆滞,便质粘,气味较臭,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胃黏膜Hp定植率为90%,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2)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结构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表面欠光整,腺体排列紊乱,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中性粒细胞浸润。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和四联疗法组大鼠胃黏膜的腺体排列,炎性细胞浸润匀有所改善,以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和连朴饮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连朴饮低、中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IHC结果显示,Bax蛋白在细胞胞浆内表达,蛋白表达趋势与Western Blot一致。流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h1、Th2、Th17、Treg、Th1/Th2、Th17/Treg比例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连朴饮高剂量组Th1、Th2、Th17、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显着下降(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FN-?、TNF-?、IL-17a水平显着升高(P<0.05),IL-4、IL-10、TGF-?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和连朴饮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FN-?、TNF-?、IL-17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IL-10、TGF-?水平显着上升(P<0.05),连朴饮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FN-?、TNF-?、IL-17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IL-10水平显着上升(P<0.05),连朴饮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IL-17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IL-10水平显着上升(P<0.05)。结论1脾胃湿热证是Hp相关性胃炎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连朴饮作为治疗方,疗效确切,深入研究连朴饮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2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的出现与Hp感染后宿主胃黏膜菌群结构功能改变,机体免疫反应失衡,炎症状态增强,黏膜病理损伤加重有关。3复合因素造模可成功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连朴饮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改善细胞凋亡,发挥对模型大鼠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徐东强[6](2021)在《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并分析相关因素与证候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脾胃病科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制定临床资料观察表,进行调查、归纳,建立数据库,录入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一般情况、胃镜结果、HP感染情况、四诊信息、治疗用药等因素进行描述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的分布依次为:脾胃虚弱(36.7%)>肝胃郁热证(19.2%)>肝胃不和(14.3%)>脾胃湿热(13.3%)>胃络淤阻(10.8%)>胃阴不足证(5.8%)。2.职业分布:工人34例(28.3%)>无业24例(20.0%)>退休22例(18.3%)>个体17例(14.2%)>职员11例(9.2%)>农民7例(5.8%)>学生3例(2.5%)>教师2例(1.7%)3.性别与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男:女=3:1。年龄分布:中年人>老年人>青年人。各中医证候与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女性患者占比高于其他症候;各中医证候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吸烟与饮酒分布:吸烟占全部病例的23.3%,饮酒占全部病例的33.3%。各中医证候与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候与饮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证饮酒率高于其他症候。5.HP感染分布:HP感染率43.3%。各中医证候与HP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HP感染率高于其他证候。6.胃镜下表现:溃疡类型:DU 63.3%,GU 28.3%,CU 8.3%。DU:GU2.15:1。溃疡数量:溃疡数量为单个63例(52.50%),溃疡数量为多个的为57例(47.5%)。溃疡面积:<0.5cm2为78例,≥0.5cm2为25例,≥1cm2:为17例,各中医证候与溃疡类型、溃疡数量、溃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PU的四诊信息:胃脘痛、纳差、少气懒言、嘈杂反酸、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等症状多见。多见红舌,薄白苔。脉象以脉沉细为主。8.PU的常用药物分布概况:使用次数前十的药物有甘草、白术、陈皮、党参、白芍、茯苓、当归、柴胡、半夏、香附。9.各个证候常用药物:肝胃不和基本方药为柴胡、白芍、香附、陈皮、甘草、川芎、枳壳。肝胃郁热基本方药为白芍、柴胡、香附、黄连、黄芩、栀子、延胡索。脾胃湿热基本方药为薏苡仁、半夏、甘草、黄连、栀子、茯苓。脾胃虚弱基本方药为甘草、白术、党参、陈皮、当归、黄芪、半夏。胃络淤阻基本方药为党参、延胡索、甘草、黄芪、郁金、白术。胃阴不足基本方药为当归、神曲、山楂、沙参、莱菔子、玉竹、生地。结论:1.本病脾胃虚弱证最为常见,主要症状为胃脘痛、纳差、少气懒言,多见淡红舌,薄白苔,脉沉细。其次为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主要症状为嘈杂反酸、口干口苦、恶心呕吐。2.中医证候与性别、饮酒、HP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3.男性较女性、中老年人较青年人更容易患本病。4.PU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为主。
杜慧苹[7](2021)在《化瘀通络愈疡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运用化瘀通络愈疡汤联合热敏灸与西药胃四联进行对比,观察化瘀通络愈疡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临床依据,开拓了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的新途径和新角度。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胃络瘀阻型PU患者60例,后按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前2周患者口服胃四联药物,每日2次;后4周患者仅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每次20mg,每日1次。治疗组:化瘀通络愈疡汤口服+热敏灸,患者每次口服中药汤剂150ml,于早晚饭后2h服用;热敏灸:前2周患者每日施灸1次,后4周患者每2日施灸1次。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6周,观察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胃镜下溃疡愈合疗效、HP根除疗效、复发情况等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将所有收集的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单项症状积分行组内比较,对照组不能改善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这两项症状(P>0.05),对其他症状均有显着改善作用(P<0.01);治疗组对各项症状均有显着改善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的中医单项症状积分行组间比较,两组在改善呕血或黑便、反酸症状上疗效相当(P>0.05),其他症状的改善情况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症状总积分:两组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行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瘀通络愈疡汤联合热敏灸的中医证候疗效较西药胃四联有优势。(4)HP根除疗效、胃镜下溃疡愈合疗效:治疗后,在HP根除疗效方面,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在胃镜下溃疡愈合疗效上较对照组佳(P<0.05)(5)HAMA评分、HAMD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照组对焦虑、抑郁症状无改善作用;治疗组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能显着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治疗后两组间的HAMA评分、HAMD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焦虑、抑郁症状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着优势。(6)复发情况:随访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减少PU复发方面比对照组有优势。(7)安全性:本研究从开始至结束,两组病例均无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化瘀通络愈疡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胃络瘀阻型PU的临床疗效佳,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溃疡愈合,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显着减少PU复发,且简便安全可靠,因此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深入挖掘其应用价值。
周文真[8](2021)在《降逆调胃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运用中药方剂降逆调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通过疗效观察、症状对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论证中医方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作用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健康需要。方法:收集本院国医堂和脾胃肝胆科门诊、住院部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依次将患者编号为1至60号,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用中药降逆调胃汤加减进行治疗,统一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熬制,每袋150ml,1袋/次,每天2次,分早、晚各温服1袋;对照组采用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1粒/次,每天1次,餐前服用。两组患者均服药8周,并排除另服他药、改药或者停药等情况。在治疗结束后分别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最后在8周疗程结束后进行随访。运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评价各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对所得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加以分析,最终根据分析结论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深入剖析其治疗机理。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P<0.05)。2.对比治疗前后各组中医症候积分情况,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总积分上要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统计RDQ积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RDQ积分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4.复发率情况:在8周疗程结束后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8.52%,对照组复发率为44.00%(P<0.05)。5.安全性情况:两组治疗安全性良好,安全性指数均无明显异常。结论:1.降逆调胃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总体优于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降逆调胃汤能有效改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胃脘部烧灼不适、嗳气等主要症状,能充分发挥中医循证治本、整体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治疗后在复发率方面也较西药组要低。因此综合比较,降逆调胃汤能较明显地改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3.两组均安全可靠,均没有明显不良事件的发生,表明降逆调胃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实用用途,可供临床选用和推广。
刘慧敏[9](2021)在《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寄生于胃黏膜的对生长条件要求极为严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饮水源、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等可能与H.pylori的感染与传播有关。研究发现,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肠型胃癌的启动因子,根除H.pylori具有重大意义,可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推荐的根除方案主要是三联疗法、四联疗法,一般都需要使用两种抗生素,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H.pylori的出现,H.pylori根除率不断下降,耐药H.pylori感染已成为困扰H.pylori感染者生活质量的一大难题,也是临床和科研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H.pylori感染的研究日益增多,中医药在提高H.pylori根除率的同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鉴于此,导师根据自已多年的临床经验,创新性地提出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在当前H.pylori耐药率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开展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的:通过比较健脾化湿法治疗方案和西药补救治疗方案,进一步验证健脾化湿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耐药H.pylori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通过分析耐药H.pylori感染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进一步从中医药角度认识耐药H.pylori感染,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用药准确性。方法:采用观察性疗效评价研究设计,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的耐药H.pylori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一共纳入60例,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健脾化湿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补救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中医证型判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3C-尿素呼气试验DOB值、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1)本研究所纳入的60例耐药H.pylori感染病例中,脾胃虚弱证最多,占40%(24例);其次是脾胃湿热证,占35%(21例);肝胃不和证占20%(12例);胃阴不足证占5%(3例)。(2)本研究所收集的60例耐药H.pylori感染病例中,阳虚体质最为多见,占全部病例的38.3%(23例);其次是湿热体质,占13.3%(8例);气郁体质占11.7%(7例)。(3)观察组根除率为43.3%,对照组根除率为50.0%,两组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4)两组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观察组疗效更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不同证型的根除率情况,观察组以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以及肝胃不和证的根除率较高;对照组中以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证的根除率较高。(6)不同体质的根除率情况,观察组以气虚质、特禀质、平和质的根除率较高,对照组以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的根除率较高。(7)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的根除率与性别、年龄、婚姻情况、身高、体重、吸烟与否、饮酒与否、文化程度、居住条件、中医证型及体质等无关,但可能与职业相关。(8)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恶心、皮肤瘙痒。结论:1.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根除率略低于西药补救治疗方案,但两组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健脾化湿法优于西药补救治疗方案,提示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具有潜在优势。3.耐药H.pylori感染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弱证多见;在体质方面,耐药H.pylori感染以阳虚偏颇体质多见。
厉琴,李静如,马智慧,张莉,高小花,汪银莹[10](2021)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就诊于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的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中,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对照组中,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上腹痛、腹胀、嗳气及反酸)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比较两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愈合患者随访第6个月及12个月的溃疡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腹痛、腹胀、嗳气及反酸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腹痛、腹胀、嗳气及反酸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腹痛、腹胀、嗳气及反酸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率及整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溃疡患者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显着,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溃疡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溃疡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eta分析桥接网络药理学的胃复春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评价及潜在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Meta分析方法 |
1.1.1 文献检索策略 |
1.1.2 文献纳入标准 |
1.1.3 文献排除标准 |
1.1.4 结局指标 |
1.1.5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网络药理学方法 |
1.2.1 胃复春化学成分的收集 |
1.2.2 化学成分对应靶点库和消化性溃疡疾病靶点库的构建 |
1.2.3 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1.2.4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生物分析 |
2 结果 |
2.1 Meta分析结果 |
2.1.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
2.1.2 偏倚风险评价 |
2.1.3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Meta分析结果 |
2.1.4 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 |
2.1.5 胃泌素水平的Meta分析结果 |
2.1.6 安全性评价 |
2.1.7 发表偏倚分析 |
2.2 网络药理学结果 |
2.2.1 胃复春化学成分的筛选 |
2.2.2化学成分靶点与消化性溃疡疾病相关靶点的检索结果 |
2.2.3 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结果 |
2.2.4 GO生物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 |
3 讨论与分析 |
3.1 研究意义 |
3.2 临床疗效分析 |
3.3 作用机制分析 |
3.4 不足与局限性 |
4 结论 |
(2)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中止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方案 |
2.3 给药方案 |
2.4 合并用药 |
2.5 依从性把控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评价 |
2.8 安全性评价 |
2.9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可比性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理论讨论 |
1.1 现代医学对DU的病因研究 |
1.2 DU的现代西医学治疗 |
1.3 DU中医病因探讨 |
1.4 DU中医病机讨论 |
1.5 DU中医治疗原则 |
1.6 脾胃气虚型DU |
2 芪术海参汤的组方及用药分析 |
3 芪术海参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DU的结果分析 |
3.1 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 |
3.2 剔除病历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随机数字表 |
附录B 2.1 安全性评价标准 |
附录C 芪术海参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脾胃气虚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 |
文献综述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加减清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入组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剔除及中止标准及处理 |
4 研究方案 |
4.1 病例分组 |
4.2 治疗方案 |
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判 |
5.1 一般资料 |
5.2 观察指标 |
5.3 疗效评判 |
6 统计方法 |
二 结果 |
1 病例收集及纳入情况 |
2 入组病例一般资料分析 |
3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疗效 |
3.1 中医临床症状单项积分比 |
3.2 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比 |
3.3 中医临床症状总体疗效比 |
4 DU愈合情况 |
5 HP根除情况 |
6 不良反应情况 |
三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DU的认识 |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内科治疗 |
2 中医对脾胃湿热型DU的认识 |
2.1 病名及特点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对HP认识 |
2.4 基本治则 |
3 西药、中药的选方依据 |
3.1 西药的选择 |
3.2 方药的选择及相关药理研究 |
4 研究成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4.3 不良反应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2 病例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
3.临床资料 |
3.1 病例来源 |
3.2 一般资料 |
4.治疗方案 |
4.1 治疗方法 |
5.观察指标 |
5.1 临床证候观察指标 |
5.2 疗效指标 |
5.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6.疗效评定标准 |
6.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6.2 内镜疗效判断标准 |
6.3 溃疡复发率判定标准 |
6.4 安全性判断标准 |
7.统计分析方法 |
8.结果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3.祖国医学认识消化性溃疡的历史沿革 |
4.祖国医学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历史沿革 |
5.现代医学药理分析 |
6.叶松教授对PU的理解 |
7.疏肝愈疡汤现代药理学分析 |
8.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近5年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现代研究 |
1.1 固有免疫(又称“天然免疫”) |
1.2 适应性免疫 |
1.3 菌群与免疫 |
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学理论研究 |
2.1 Hp相关性胃炎病名认识 |
2.2 Hp相关性胃炎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候认识 |
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
3.1 西医治疗 |
3.2 中医治疗 |
4 连朴饮的现代研究 |
4.1 连朴饮的来源及组方 |
4.2 连朴饮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
4.3 连朴饮相关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患者胃内菌群及炎症微环境影响的临床观察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幽门螺杆菌联合湿热因素构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及模型评价 |
1.1 研究背景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2 连朴饮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3 连朴饮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胃黏膜免疫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讨论与总结 |
1 本研究总结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1.1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命名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PU的辨证分型 |
1.4 中医内治法治疗PU |
1.5 中医外治法治疗 |
2.西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2.1 定义及诊断标准 |
2.2 临床表现 |
2.3 流行病学研究 |
2.4 发病机制 |
2.5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诊断依据及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制定观察表与采集患者病历 |
3.2 观察指标 |
4.资料统计 |
5.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1.1 PU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
5.1.2 PU职业分布情况 |
5.2 PU诱因 |
5.2.1 吸烟与饮酒 |
5.2.2 HP感染 |
5.3 溃疡类型分布 |
5.4 四诊信息分布情况 |
5.5 证候分布情况 |
5.5.1 性别与证候 |
5.5.2 年龄与证候 |
5.5.3 吸烟与证候 |
5.5.4 饮酒与证候 |
5.5.5 证候与HP感染 |
5.5.6 证候与溃疡类型 |
5.5.7 证候与溃疡面积 |
5.5.8 证候与溃疡数量 |
5.6 PU药物使用情况 |
5.7 各证候用药情况 |
6 分析讨论 |
6.1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讨论 |
6.2 诱因(吸烟、饮酒、HP感染)的分析讨论 |
6.3 四诊信息分析 |
6.4 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
6.5 中医证候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
6.5.1 性别、年龄与证候的关系 |
6.5.2 吸烟饮酒与证候的关系 |
6.5.3 HP感染与证候的关系 |
6.5.4 溃疡类别、数量、面积与证候的关系 |
6.6 PU用药规律 |
6.7 证候与用药规律 |
7 本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化瘀通络愈疡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研究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选择来源 |
1.3 相关资料收集 |
1.4 病例诊断标准 |
1.5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和分析 |
3.1 病例情况 |
3.2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3.3 治疗前各项积分比较情况 |
3.4 治疗前后的疗效指标比较 |
3.5 安全性分析 |
3.6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本临床研究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
2 化瘀通络愈疡汤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理论依据 |
3 化瘀通络愈疡汤的方药分析 |
3.1 方解 |
3.2 单味药物分析 |
4 热敏灸治疗PU的理论基础 |
5 热敏灸治疗胃络瘀阻型PU的机制探讨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8)降逆调胃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GERD的中医研究进展 |
2 GERD现代医学认识 |
3 研究与思考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标准 |
1.1 临床病例的收集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脱落、剔除、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一般治疗(两组均适用) |
2.2 药物治疗 |
2.3 治疗疗程 |
2.4 观察内容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随访 |
3 数据分析与结论 |
3.1 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 |
3.2 治疗后研究数据比较与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3.4 结论小结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导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见解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疗原则 |
3 降逆调胃汤用药依据 |
3.1 方药剖析 |
3.2 单味药物分析 |
4 验案举隅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9)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概况 |
1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命名 |
2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3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 |
6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概况 |
1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定义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耐药现状 |
3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影响因素 |
4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
5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治疗现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中医药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概况 |
1 中医学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证型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体质 |
4 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
5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治疗现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 脱落标准 |
5 治疗方案 |
6 观察方法与观察指标 |
7 疗效评价标准 |
8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耐药H.pylori感染中医证型及体质分布情况 |
3 耐药H.pylori感染根除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
4 症状改善情况 |
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1 选方依据与组方分析 |
2 耐药H.pylori感染中医证型及体质分布特点 |
3 耐药H.pylori感染根除疗效分析 |
4 健脾化湿法根除耐药H.pylori的相关因素 |
5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7 结论 |
8 创新性 |
9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中医症状量化评分 |
附录3 辨证分型 |
附录4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3.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症状改善评分 |
1.3.2 整体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
1.3.3 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
1.3.4 不良反应 |
1.3.5 随访第6个月及12个月溃疡复发情况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
2.4 两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
2.6 两组愈合患者随访第6个月及12个月溃疡复发率的比较 |
3 讨论 |
四、溃疡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eta分析桥接网络药理学的胃复春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评价及潜在作用机制研究[J]. 杨恒,杨家越,代耀,赵艳玲,马骁,曾进浩. 中草药, 2021(21)
- [2]芪术海参汤治疗脾胃气虚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D]. 林珊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加减清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D]. 詹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D]. 李明宽.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思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D]. 徐东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7]化瘀通络愈疡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杜慧苹.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降逆调胃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D]. 周文真.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D]. 刘慧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J]. 厉琴,李静如,马智慧,张莉,高小花,汪银莹.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