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经》研究有新解(论文文献综述)
刘殿祥[1](2012)在《论闻一多和郭沫若《周易》研究的联系——从郭沫若的“易学”史学观到闻一多的“易学”观》文中研究表明郭沫若和闻一多都是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上的杰出研究者,在《周易》的史料考据学研究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易学史学观。郭沫若和闻一多的《周易》研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体现在郭沫若的易学史学观对闻一多的易学观的重要影响上,体现在郭沫若对闻一多《周易》研究成果的肯定性评价上,体现在他们在《周易》研究中的相得益彰;同时,闻一多作为继郭沫若之后的《周易》研究者,有着和郭沫若《周易》研究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学术理念和不同的学术研究方法论。本文立足于闻一多的《周易》研究,对郭沫若和闻一多的《周易》研究和易学观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他们的联系和区别,以此显示他们共同的学术旨趣、学术思想和不同的学术个性.
刘殿祥[2](2013)在《论闻一多和郭沫若《周易》研究的联系——从郭沫若的“易学”史学观到闻一多的“易学”观》文中提出《周易》研究两千多年,既为儒家经学研究主要对象而被充分地注疏和阐发,又作为卜卦依据而在民间绵延不绝,进入近现代后更有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现代多学科角度进行的大量阐释。郭沫若和闻一多的《周易》研究属于现代易学范畴,他们的《周易》研究既存在密切关系,又有着鲜明的区别,其密切联系主要体现为郭沫若的易学观对闻一多《周易》研究的影响,其区别体现为闻一多在接受郭沫若影响的基础上又放异彩、自成一家。而且,郭沫若对闻一多的《周易》研究曾经给予高度评价,1948年,郭沫若在开明版《闻一多全集·序》中称赞闻一多古籍研究"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所针对的是闻一多对《周易》、《诗经》、《庄子》、
巩忠杰[3](2020)在《周易筮法研究史》文中研究指明《周易》本是占筮之书,筮法研究是易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易学史主要是一部哲学发展史,具体而言,是一部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对立统一的发展史。“占筮”始终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是象数、义理之间微妙的契合点。筮法作为占筮的核心要素,其相关研究历史悠久、内容广博、成就斐然,然迄今尚无专书、专文对此进行整理与研究。本文对古今《周易》筮法之研究史予以系统论述,拟填补这一学术空白。正文主要有四章内容:导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选题缘起、研究综述以及思路方法,重点在於对三《易》、《周易》经传以及筮法进行综述,是为正文研究的背景与基础。第一章论述西汉迄隋唐之易筮研究史。西汉时期为本章重点,核心的讨论对象为孟喜、焦延寿、京房祖师徒三人所创筮法。东汉迄唐之间,重点研究了孔颖达对大衍筮法的总结。第二章论述两宋迄清末之易筮研究史。自宋以後,学界对大衍筮法的研究步入正轨,其成卦法与变占法成为《周易》筮法研究的核心课题。南宋为古代易筮研究的黄金时期,是本章重点论述对象,元明清时期的研究均为其余绪。第三章论述百十年来之易筮研究史。清末以来,世局大变,易筮研究也逐渐进入新型阶段。基於传统文献的研究屡见新说,用数学剖析大衍筮法的研究一度成为热潮,近四十年的出土文献(尤其是数字卦)则为易筮研究带来了新课题、新希望,一时之间,成为显学。
兰甲云[4](2007)在《周易古礼研究》文中提出围绕《周易》经传及易学史上的有关古礼问题进行了专门深入的探讨。引论部分回顾了《周易》研究的概况,对历代以礼注易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简单说明了《周易》古礼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对《周易》的文本问题,《周易》所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古礼文化背景进行了适当探讨,认为《周易》由前代殷商之《易》损益而来,《周易》包含了许多殷商时代和殷末周初的社会生活内容,当然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礼制特征。《周易》一书编纂于殷末周初,与文王、周公有密切关系,《易传》则作于春秋战国时期,与孔子有密切关系,当成书于孔子弟子七十子或其后学之手。初步探讨了殷末和周初的有关礼制问题,对《周易》之占筮在当时的应用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人们心里普遍具有关于天神地只人鬼与人的四重世界的认识,而《周易》是人们尤其是巫觋等神职人员进行四重世界之间相互沟通的一种联系工具,具有相互沟通的媒介功能。第三部分对历代易学中的古礼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对先秦易学中的古礼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易象》与易礼相关,荀子知易礼,《左传》《国语》中所引许多易例亦与礼相涉。对《帛书易传》中的礼治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孟喜的易礼思想进行了简单论述,认为孟喜能以礼制内容解释《周易》卦爻辞。对《易纬·乾凿度》中的易礼思想进行了挖掘和分析,认为《乾凿度》是围绕经天地、理人伦、明王道而展开议论的。经天地即祭祀天地以通神致福,理人伦即以礼来处理人际关系,明王道即明礼乐政典制度,礼制的基本原则不能改变。对郑玄易注中的易礼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认为郑玄易学是两汉易学的集大成者,郑氏十分重视在象数的基础上解易,如综合运用互体说、爻体说、爻辰说、爵位说等各种象数说,以易象解释易辞中的礼,并对其易礼内容和成就进行了分析概括。对虞翻易注中的以礼释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虞翻是两汉象数易学的集大成者,虞翻认为无象外之辞,所有的卦辞与爻辞都可作为其根据。他以《既济》阴阳位定为其中心论点,能从礼制角度阐释卦爻辞。对李鼎祚司马光朱熹等人易学中礼的问题进行了适当分析论述,认为李鼎祚在引用他人易注时常有自己的易学倾向,往往在所加案语中表明其易礼思想。司马光对易学有深刻理解与把握,在《资治通鉴》《温公易说》中往往以礼制思想精辟地阐述问题。朱子说易虽不废象数,但以义理为主,以礼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来说易。对王夫之的易礼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夫之以乾坤并建思想释易,其以礼释易往往新见迭出,析理透彻。对张惠言《虞氏易礼》的易学成就进行了分析和概括,认为张惠言研究虞翻易学最有心得体会,其所着《虞氏易礼》一书认为《周易》反映了殷周之际激烈的时代变化情况,而相关易礼则是这个时代新旧思想及有关制度的体现,以此作为全书主线,在此基础上以礼释《易》,取得不少成就。对近现代部分易学者(如刘师培章太炎易顺豫杭辛斋马其昶马振彪胡朴安等)的易礼思想作了简要分析与概括。第四部分对《周易》卦爻辞的有关古礼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周易》中古礼的表现形式及其意旨作了揭示,认为《周易》所蕴涵之古礼有多个层次。从卦序上看,乾为首,坤为次,体现了天尊地卑男尊女卑的观念,夫权制已确立。从爻位上看,有所谓爵位说,五爻位为天子之位,为中位,吉利爻最多。《周易》本为卜筮之书,祭祀时必先有卜筮活动。《周易》的编纂者将三才之道落实到典礼制度上,认为遵守这些礼制则得吉,否则遭凶。对《周易》卦爻辞中的古礼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分类,结论是:《周易》一书中涉及所有礼制内容的卦辞与爻辞共有99条,其中部分礼制反映了殷末周初剧烈的社会变革状况,部分礼制则反映了当时的礼乐刑政等状况,而大部分礼制则可以归入吉凶军宾嘉等五礼范畴之内。接着详细探讨了《周易》古礼中的有关问题,如《坤》卦衣裳礼制,“黄裳”指黄色的裙裳,“文在中”指裳的表面有文彩纹饰。“直方大”与衣裳礼制相关。讨论了《蒙》卦中的有关学礼,体现了尊师重道之意。重点分析了《周易》中的祭祀礼制,《周易》中涉及祭祀的卦爻辞较多,共有24条,祭祀天地祖先是其重要内容。考察了《周易》中的锡命礼及建国封侯爵禄礼制,认为锡命礼与军礼军功密切相关。探讨了《周易》中的丧礼制度。分析考证了军礼田狩礼,认为古代战争与祭祀有密切关系,打仗要载社主及先祖木主随行,要“赏于祖”、“戮于社”。详细考论了《归妹》卦媵婚礼制问题,对卦爻辞进行了合理阐释。如对六三爻“归妹以须,反归以娣”的解释,笔者认为,“归妹以须”应该是说将已成年的须女嫁出去,此须女不是嫡妻。但须女从年纪上说比娣年长。“反归”,即反马以归。而不是指嫡妻被出。婚礼举行完毕后三个月,男方家应及时将女方送嫁妆来的马队返回给女方家,此即所谓反马以归。对《需》卦与饮食之礼进行了详细探讨,分析了宴饮馈宾礼问题,《需》卦之主旨以礼敬为主。余论部分对《周易》礼治思想作了简单论述,认为王的政治军事等活动都应遵循当时的礼制规范,礼的功用就是修己治人。并指出了以后易礼研究中尚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问题。
律剑[5](1996)在《《易经》研究有新解》文中研究指明《易经》研究有新解《易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古今中外都有许多的科学家对其怀有浓厚的兴趣,至今仍在进行不懈的研究。《易经》“系辞”中的“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关系到八卦的产生及其功能和用途,所以,...
朱谦之[6](2001)在《中国人的智慧——《易经》》文中认为本文为着名学者朱谦之先生的遗作。文章从《易经》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位置、作者及年代、流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资料丰富,颇具学术价值,且对后学如何做研究工作,不无启迪。
石衡潭[7](2009)在《释“慎独”:以耶释儒的一种尝试》文中提出"慎独"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历代儒家一直把"慎独"当作修养工夫来诠释的,近年不断有新解,但未明究竟。本文尝试运用基督教资源来对"慎独"作重新解读。通过文字训诂与理路辨析,文章认为:"慎独"不是指君子在独处时要小心谨慎,而是指要以心灵和诚实体认"道"和对待自己,特别要注意细微之处,并达到修身进德的目标。用基督教术语来说,就是要以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独一的神和以诚实对待自己,倾听圣灵的微声,顺
虞万里[8](2018)在《两汉经师传授文本寻踪——由郑玄《周礼注》引起的思考》文中认为自贾昌朝、段玉裁将汉读局限在语言文字范围内,积习定式,掩盖了汉代经师"读"的文本学涵义。"读"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其深层含义是在文字形体变更、兴替而无法理解用不同书体文字书写的文本时,用易字改词方法释读或识读之。汉读就是汉代经师以此法释读或识读用古文书写的先秦文本。郑玄《周礼注》所存杜子春、郑大夫、郑司农等汉读,反映出经师汉读文本的一个侧面。就汉读寻究汉代经师文本踪迹,可见:一、很多异文甚至个别文句异同是汉代经师释读或识读时所形成,并不一定是先秦相传文本之不同;二、汉代经师在博士制度制约下,并不一定墨守师法家法文本,在理由充足、证据确凿前提下,仍会突破师説与师传文本,自创新説,形成新文本。新説与新文本是一经分立多家博士之基本前提。厘清由汉读所産生的异文异词乃至异句的文本脉络,无疑是对当前比勘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异同时妄议经师窜改、增删和盲目寻求先秦不同文本来源的一种警示。
沈岚[9](2013)在《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学者理雅各通过对中华经典《诗经》的翻译和介绍,从思想、文化、文学诸方面对《诗经》进行跨文化阐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译介阐释”,成为东西两大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经典译本之一,在中华经典阐释史和跨文化交流史上有重要意义。绪论将对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交代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包括采用细读法、译介学、阐释学与比较文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分析法、逻辑论证法、比较法、统计法等,同时介绍了本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理雅各《诗经》译介与中西经典阐释传统。中西《诗经》阐释传统部分介绍了中国《诗经》解经学以及西方《圣经》阐释传统的流变,即从《圣经》解释学到《圣经》批判主义,从经典到《圣经》文本本身的一种回归。同时梳理了西方传教士对《诗经》的译介史,分析了理雅各《诗经》译介的阐释方式:直译加注法(厚重翻译)和异化法与语义翻译。从理雅各《诗经》译介的心路历程,深入剖析其襄助传教,旨在耶儒对话和融合的《诗经》译介动机。第二至五章是对理雅各《诗经》英译本的本体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理雅各的三种英译本即1871年散译本、1876年韵译本和1879年东方圣书版,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第二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思想阐释。从政治美刺诗与爱情诗、政治怨刺诗与抒情诗两方面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怨与刺的原则;理雅各对《诗经》题解求贤尚德、匡正得失、歌功颂德的诠释体现出其遵教化的阐释观;理雅各对于清代《诗经》学独立思考派如崔述等学说的重视以及对孔子删诗说的考证等,体现其海德格尔的“阐释循环”思想以及客观派的阐释风格。第三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化阐释。理雅各从文化“他者”的角度,对《诗经》中所体现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婚姻制度进行阐释。在《诗经》中寻找上帝和启示,解读中国的祖先崇拜,并对中国的一夫多妻制提出批判。第四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学阐释。理雅各在1876年《诗经》韵译本的题解中,将《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大致解读为narrative(陈述性的)、allusive(暗指性的)、metaphorical(隐喻性的),并认为《诗经》中“陈述性的”居多;对1876年《诗经》韵译本的翻译体现出其还原“中国诗歌本身”的努力,在诗节和押韵等方面表现出汉诗格律诗的均衡和对偶原则,同时运用了诸如使用苏格兰方言等多种翻译策略来体现其不同于1871年《诗经》散译本的文学追求。第五章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意象阐释。从自然意象、动物意象、植物意象等方面分析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意象系统,概括出男女恋爱婚媾、思乡怀人以及感时伤怀的象征义,并从中解读理雅各的宗教型和科学型文化心态。第六章理雅各及其《诗经》英译的影响。纵向考察英国早期汉学情况,横向研究理雅各时代的英国汉学。理雅各《诗经》英译在西欧特别是英国掀起复译《诗经》热潮,促进了包括《诗经》在内的中华经典以及中国文论等的跨文化传播。结语部分,归纳总结全文。理雅各作为跨文化学者的知识结构是译介中华经典的首要条件,他尊重源语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樊篱,使中华经典译介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理雅各的《诗经》译介对解释源语和译语之间纯语言差距之外的文化和思维差异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跨文化经典译介范式,在《诗经》西播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树立了英译汉诗的典范。
谭浩[10](2020)在《陈宗起《周礼》学成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宗起是清代嘉道时期的经学家。他的学术成就都集中体现在他文集的汇编之作《养志居仅存稿》中,他虽然遵循博通之道,研究范围遍及儒家诸经,但是他的重点研究领域仍是在《周礼》学。目前学术界对他着墨不多。通过梳理他有关《周礼》的着作,从而加深对他的研究。陈宗起受到嘉道时期对汉学反思潮流的影响,在学术思想上,对当时汉学一家独尊的地位极为不满,主张汉宋调和,这从其敢于质疑古注,自立新解就可看出他有大胆求变、求新的解经意识。另一方面,在面对现实问题上,对于治理河道,也敢于提出异议与方法,表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思想。但是他虽然有着对汉学的反思,从对《周礼》的考据上仍可以看出他在意识上是有创新的,但是方法上依旧与汉学派如出一辙,所取得的成就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其难以脱出汉学藩篱的限制。
二、《易经》研究有新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易经》研究有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3)周易筮法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选题缘起 |
第二节《周易》筮法概论 |
第三节研究综述与本文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晋与明夷——汉唐间之奠基研究 |
第一节“晋如摧如”——两汉象数易筮研究 |
第二节“明入地中”——魏晋隋唐易筮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乾坤健顺——宋元明清之核心研究 |
第一节“飞龙在天”——宋代易筮研究 |
第二节“含章可贞”——元明易筮研究 |
第三节“直方大”——清代易筮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革变鼎新——百十年来之新型研究 |
第一节“己日乃孚”——传世文献易筮新说 |
第二节“鼎耳革”——数理科学易筮研究 |
第三节“鼎有实”——出土文献易筮研究 |
本章小结 |
余论 |
附录一 “大衍之数”集解 |
附录二 《左传》《国语》筮例集解 |
附录三 古今筮法经眼录 |
参考文献 |
後记 |
(4)周易古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周易》古礼研究的历史比较及前提、条件与目的 |
1.1.1 《周易》古礼问题的存在及其研究的必要性 |
1.1.2 《易》学中的两派六宗及其与《易》礼之关系 |
1.1.3 现代易学与易礼研究 |
1.1.4 《周易》文本及其时代背景问题的解决是《周易》古礼研究的前提与条件 |
1.1.5 《周易》古礼研究的目的 |
1.2 《周易》古礼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内容 |
1.2.1 《周易》古礼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周易》古礼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周易》古礼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
1.3 《易》与礼之关系总论 |
1.3.1 《周易》之道简论 |
1.3.2 《易》道与《易》礼之关系略论 |
第2章 《周易》文本、《周易》时代之社会生活、《易》之占蓍及其沟通功能考论 |
2.1 《周易》文本有关问题考论 |
2.1.1 《周易》之溯源 |
2.1.2 《周易》与《连山》、《归藏》之关系 |
2.1.3 《周易》经文的撰作及编纂时代 |
2.1.4 《易传》等十翼的撰作编纂及其时代 |
2.2 《周易》时代之社会生活综论 |
2.2.1 爻辞反映的时代:商代、周初之社会组织综论 |
2.2.2 商代、周初之物质生活 |
2.2.3 《周易》时代之精神生活 |
2.3 论《易》之占筮在先秦时代的应用及影响 |
2.3.1 先秦时代《易》之应用 |
2.3.2 先秦时代卜筮官员的行政机构设置及其职责范围 |
2.4 《周易》时代的四重世界认知模式及其沟通 |
2.4.1 四重世界的认知模式 |
2.4.2 四重世界的沟通媒介及其方式 |
2.4.3 《周易》在四重世界中的沟通功能 |
第3章 易学史上易礼研究略论 |
3.1 《易》学古礼研究考论 |
3.1.1 先秦时代的《易》礼研究 |
3.1.2 《帛书易传》易礼思想简论 |
3.1.3 孟喜《易》礼思想略论 |
3.1.4 《易纬·乾凿度》之《易》礼思想略论 |
3.2 郑玄以礼释《易》略论 |
3.2.1 郑玄的《易》学来源与解释方式及流传情况 |
3.2.2 郑玄易礼之主要内容 |
3.2.3 郑玄易礼之主要特征及其特色 |
3.2.4 郑玄研究易礼的成就 |
3.3 虞翻以礼释易略论 |
3.3.1 虞翻生平及易学成就 |
3.3.2 虞翻《易》礼之主要内容及其特征略论 |
3.4 李鼎祚、司马光、朱熹《易》礼思想略论 |
3.4.1 李鼎祚易礼思想略论 |
3.4.2 司马光以礼释易思想略论 |
3.4.3 朱熹《易》礼思想略论 |
3.5 王夫之易礼思想综论 |
3.5.1 王夫之《易》礼思想论析 |
3.5.2 王夫之易礼阐释特色简论 |
3.6 张惠言《虞氏易礼》的易学成就 |
3.6.1 直接反映殷周革命的易礼之卦及其卦爻辞 |
3.6.2 卦爻辞中的吉凶军宾嘉五礼 |
3.6.3 张惠言《虞氏易礼》之主要成就 |
3.7 近现代《易》学者《易》礼研究简论 |
3.7.1 刘师培的《易》礼思想 |
3.7.2 章太炎、易顺豫、马振彪、马其昶、李士鉁、杭辛斋等人研治《易》礼略论 |
3.8 胡朴安《周易古史观》礼制内容及礼制思想略论 |
3.8.1 胡朴安《周易古史观》略论 |
3.8.2 《周易古史观》所涉古礼解释之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
3.8.3 《周易古史观》之礼教思想略论 |
第4章 《周易》卦爻辞古礼考论 |
4.1 《周易》古礼表现形式及其意旨 |
4.1.1 《周易》古礼之表现形式 |
4.1.2 《周易》古礼之意旨 |
4.2 《周易》卦爻辞之古礼分类 |
4.2.1 反映殷末周初剧烈社会变化的卦爻辞 |
4.2.2 不归入吉凶军宾嘉五礼而有关礼乐的卦爻辞 |
4.2.3 吉凶军宾嘉五礼分类 |
4.3 《坤》卦与衣裳礼制相关 |
4.3.1 《坤》卦六五爻“黄裳,元吉”与相关礼制 |
4.3.2 《坤》卦六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相关衣裳礼制 |
4.4 《蒙》卦之学礼考论 |
4.5 祭祀礼制考论 |
4.5.1 祭祀天神之礼考论 |
4.5.2 祭祀地只之礼考论 |
4.5.3 宗庙祭祀之礼考论 |
4.6 锡命礼及建国封侯、爵禄礼制考论 |
4.6.1 锡命礼考论 |
4.6.2 建国封侯礼制考论 |
4.6.3 爵禄礼制考论 |
4.7 丧礼考论 |
4.7.1 《小过》卦含丧礼内容 |
4.7.2 《益》卦六三爻为丧礼中赗礼 |
4.7.3 《萃》卦上六爻为丧礼中的哭丧礼赙礼 |
4.8 军礼田狩礼考论 |
4.8.1 军礼考论 |
4.8.2 田狩礼考论 |
4.9 宾礼考论 |
4.9.1 《观》卦六四爻之宾礼 |
4.9.2 《观》卦“盥而不荐”含贡士之礼 |
4.9.3 《晋》卦辞含觐礼内容 |
4.9.4 《萃》卦辞“用大牲”属盟会之礼 |
4.9.5 《坎》卦六四爻为宾礼 |
4.9.6 《丰》卦初九爻“虽旬无咎”,属聘礼 |
4.10 《归妹》卦媵婚制考论 |
4.11 婚礼婚俗考论 |
4.11.1 卦爻辞有关殷商时代婚礼婚俗考论 |
4.11.2 《周易》卦爻辞有关西周婚礼婚俗考论 |
4.11.3 婚礼婚俗有关问题考论 |
4.12 《需》卦与饮食之礼 |
4.13 宴饮馈宾礼考论 |
4.13.1 《姤》卦九二爻与相关宴饮馈宾之礼 |
4.13.2 《中孚》卦辞有关士庶人之礼 |
4.13.3 《中孚》九二爻有关宴饮之礼 |
4.13.4 《未济》上九爻为饮酒礼 |
第5章 余论 |
5.1 《周易》礼治思想综论 |
5.1.1 王的政治军事等活动都应遵守当时的礼制规范 |
5.1.2 以礼修己治人 |
5.2 《周易》古礼研究结论 |
5.2.1 《周易》古礼研究已解决的问题 |
5.2.2 《周易》古礼研究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5.2.3 《易》象与易辞(易礼)之逻辑联系有待加强研究 |
5.2.4 《易》与礼的研究有待学术界同仁共同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博士学习期间论着论文目录 |
(9)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与中西经典阐释传统 |
第一节 理雅各与中西《诗经》阐释传统 |
一、 《诗经》解经传统 |
二、 西方释经传统 |
三、 传教士《诗经》译介 |
第二节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阐释方式 |
一、 理雅各《诗经》译介 |
二、 理雅各阐释方式的选择 |
三、 理雅各阐释策略的制定 |
第三节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心路历程 |
一、 新教传教士理雅各 |
二、 襄助传教而译介 |
三、 耶儒对话与融合 |
小结 |
第二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思想阐释 |
第一节 怨与刺的阐释原则 |
一、 政治美刺诗与爱情诗 |
二、 政治怨刺诗与抒情诗 |
第二节 遵教化的阐释观 |
一、 求贤尚德 |
二、 匡正得失 |
三、 歌功颂德 |
第三节 阐释的循环与创新 |
一、 阐释的循环 |
二、 独立创新 |
第四节 客观派的阐释风格 |
一、 孔子删诗说辨正 |
二、 版本流传考证 |
三、 《诗经》的采编和诗大序作者考证 |
四、 风、雅、颂语义训释 |
五、 名物的考释 |
小结 |
第三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对封建宗法制的文化阐释 |
一、 中国的封建宗法制 |
二、 中西封建制异同 |
三、 分封制与秦的中央集权制 |
第二节 对宗教信仰的文化阐释 |
一、 寻找上帝与启示 |
二、 多神教与一神论 |
三、 “迷信”与祖先崇拜 |
第三节 对婚姻制度的文化阐释 |
一、 中西不同的婚姻制度 |
二、 抨击一夫多妻制与曲解文本 |
三、 出于对妇女的同情而误读 |
小结 |
第四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文学阐释 |
第一节 对“赋、比、兴”概念的阐释 |
一、 “赋、比、兴”的概念阐释 |
二、 赋、比、兴比例统计 |
第二节 赋、比、兴的文本解读 |
一、 纯用赋体 |
二、 比兴兼用 |
三、 赋、比、兴兼备 |
第三节 诗歌文学性的回归 |
一、 西欧诗歌和《诗经》的语言艺术 |
二、 1876 年版译本的用韵 |
三、 1876 年版译本的文学翻译策略 |
小结 |
第五章 理雅各《诗经》译介的意象阐释 |
第一节 理雅各《诗经》英译的意象系统 |
一、 自然意象 |
二、 动物意象 |
三、 植物意象 |
四、 其他意象 |
第二节 理雅各意象系统中的象征义 |
一、 男女恋爱婚媾的象征义 |
二、 思乡、怀人的象征义 |
三、 感时伤怀的象征义 |
第三节 理雅各《诗经》英译本意象的跨文化解读 |
一、 异质文化翻译的异化 |
二、 异质文化翻译中的误读 |
小结 |
第六章 理雅各及其《诗经》英译的影响 |
第一节 英国汉学研究的理雅各时代 |
一、 英国汉学 |
二、 理雅各与英国着名汉学家 |
三、 不断问世的译着 |
第二节 理雅各与西方诗经学 |
一、 西方诗经学的发展 |
二、 《诗经》的西方社会民俗学研究 |
三、 《诗经》的比较诗学研究 |
第三节 理雅各与《诗经》复译风潮 |
一、 《诗经》复译风潮 |
二、 《诗经》着名英译本 |
三、 《诗经》英译的发展轨迹 |
小结 |
结语 |
一、 理雅各作为跨文化学者的知识结构是译介中华经典的首要条件 |
二、 尊重源语文化使中华经典译介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 |
三、 理雅各《诗经》译介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阐释思想 |
四、 理雅各《诗经》译介对中外诗学影响深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表 |
后记 |
(10)陈宗起《周礼》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前史 |
1. 关于陈宗起生平的研究 |
2. 关于《养志居仅存稿》的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陈宗起的生平及着述 |
(一) 陈宗起的家世与生平 |
1. 家世 |
2. 生平 |
(二) 治学理念 |
1. 兼采汉宋,不主一家 |
2. 以经为主,博通史地 |
(三) 陈宗起的着述 |
三、《经说》中关于《周礼》的论述 |
(一) 质疑郑注 |
(二) 商榷贾疏 |
(三) 另寻新解 |
四、《考工记异字训正》对《考工记》字义的辨析 |
(一) 对杜注、郑注有新解者 |
(二) 对杜注、贾疏有所疑义者 |
五、《考工记异读训正》对《考工记》读音的辨析 |
(一) 对杜注阐释辨析者 |
(二) 对先郑之注有所疏证者 |
(三) 对后郑之注有所解释者 |
(四) 对贾疏有所质疑者 |
六、《考工记鸟兽虫鱼释》对《考工记》中动物的阐释 |
(一) 辨析注疏 |
1. 宗郑注贾疏 |
2. 质疑《尔雅》邢疏 |
3. 言《诗经》引文之误 |
4. 质疑贾疏 |
5. 言诸经名物解释之异 |
(二) 解释名物 |
1. 释其名称者 |
2. 释其种属者 |
3. 释其形状者 |
(三) 勘正误字 |
七、《周礼车服志》对周代车马制度的研究 |
(一) 说明车之起源 |
(二) 考辨车之形制 |
1. 转动部分 |
2. 承载部分 |
3. 曳引部分 |
(三) 介绍部分马具 |
(四) 总结兵车类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易经》研究有新解(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闻一多和郭沫若《周易》研究的联系——从郭沫若的“易学”史学观到闻一多的“易学”观[A]. 刘殿祥. 郭沫若与文化中国——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卷), 2012
- [2]论闻一多和郭沫若《周易》研究的联系——从郭沫若的“易学”史学观到闻一多的“易学”观[A]. 刘殿祥.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 2013
- [3]周易筮法研究史[D]. 巩忠杰. 南京大学, 2020(02)
- [4]周易古礼研究[D]. 兰甲云. 湖南大学, 2007(05)
- [5]《易经》研究有新解[J]. 律剑. 发明与革新, 1996(01)
- [6]中国人的智慧——《易经》[J]. 朱谦之. 宗教学研究, 2001(03)
- [7]释“慎独”:以耶释儒的一种尝试[A]. 石衡潭.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九辑, 2009
- [8]两汉经师传授文本寻踪——由郑玄《周礼注》引起的思考[J]. 虞万里. 文史, 2018(04)
- [9]跨文化经典阐释:理雅各《诗经》译介研究[D]. 沈岚. 苏州大学, 2013(09)
- [10]陈宗起《周礼》学成就研究[D]. 谭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