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里渊散射仪器和技术的几点经验和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章燕辉[1](2021)在《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文中认为李志超(1935—2020)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当代着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究的开拓者。李先生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光学、光谱学并领导高级物理实验课;1975年进入《梦溪笔谈》译注组,从而开始进行科技史研究。1980年与陈光共同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与结构中心多位老师共同成立科技考古协会,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等职位。就学术研究而言,李先生长期致力于科技史研究,在天文学史、古代仪器复原、中国科学思想以及科技古汉语等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科技古汉语的重新释读是其中很多重要成果的基础,也是李先生科技史研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李先生发表科技史相关论文几十篇,参与撰写或者编撰的着作10余部。代表性成果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机发论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相关计时技术世界第一;关于机发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控制机理有独特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国科大科技史学科的早期发展中,李先生承担学术组织工作,为学科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科技史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带着学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李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学科和全国科技考古协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为科技考古专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发展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郑艺彬[2](2014)在《第四代通信系统中光纤熔接损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通信系统已经从第一代通信网络(1G)发展到了第四代通信网络(4G),4G时代速度更快、频谱更宽、通信更灵活、智能性更高、兼容性能更平滑则要求有一个更优质、更稳定、损耗更低、传输效率更高的传输管道与之匹配,因为光纤与传输设备均具有不可改变的常规衰减,则降低光纤熔接损耗成为了提高光纤网络传输效率的首要方式。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促进了对减小光纤熔接损耗、提高光纤熔接质量方法的研究。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主要因素,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证明模场直径差异对光纤熔接损耗有直接的影响,然后根据实验结论提出光纤熔接改善措施,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以降低光缆光纤链路的平均熔接损耗。论文首先讨论了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本征与非本征因素,着重研究了光纤模场直径的差异对光纤熔接损耗的影响,并通过选择模场直径不同的光纤进行三组熔接实验,将测量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证明模场直径差异越大,光纤熔接损耗越大的结论,并且仅当模场直径差异小于0.5μm时,熔接损耗小于0.05dB,符合工程标准。接着对国外第一大光纤制造公司康宁公司与国内第一大光纤制造商长飞公司的光纤进行混熔研究,通过大量熔接实验证明,两种品牌光纤自熔与混熔损耗最大标准差值小于0.004dB,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从而确定两种光纤可以混用。最后根据所得实验结论,总结出改善熔接工艺、降低熔接损耗的方法。通过对改进后的光纤传输网络进行损耗测量,发现改进后与改进前的网络相比,损耗差值最大可达0.09dB。可见论文的实验数据与研究成果为运营商选择光纤、改善熔接工艺提供了参考与理论依据,为运营商降低光纤光缆链路熔接损耗、提高光信号传输效率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使为已经到来的第四代通信网络(4G)提供一个更优质的传输通道与传输网络成为可能。
肖美蛟[3](2012)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沉降会导致路面发生病害,准确掌握沉降的变化势态,对路基及路面的建设及防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样,在深基坑工程越发普遍的今天,获得准确的基坑变形数据,对工程顺利进行及减少工程不必要的损失也非常的必要。在深基坑变形监测过程中,水平位移是基坑变形的直接反应量,因此对基坑水平位移的有效监测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中对于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改进需求,利用基于BOTDA的布里渊分布式光纤应变温度监测系统、同时结合两个简化后的模拟试验模型,分别对分布式光纤用于沉降监测以及水平位移监测进行了模拟验证,其中包含了光纤布里渊的感知特性及温度补偿方法的探究。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介绍了布里渊分布式光纤的传感机理,理论分析和探讨了布里渊分布式光纤温度与应变的耦合作用。并且利用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温度监测系统,对常见光纤进行了感知试验研究,得到了布里渊频移与温度和应变的对应关系。2、利用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温度监测系统,由H型钢钢梁的挠曲变形结合沉降计算模型,进行了模拟线路沉降变形监测的试验,并且采用了温度补偿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模拟试验及计算模型的结合是不可行的。由于梁挠曲变形与沉降变形的机理的不同,故该方法用于长距离线形沉降变形监测的适用性有待验证。3、利用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温度监测系统,由H型钢钢梁的挠曲变形结合水平位移计算模型,进行了模拟型钢桩体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模拟试验及计算模型的结合是可行靠的。该方法实现了温度自补偿,并且与温度补偿方法对比,证明了自补偿方法可靠。从根本上解决了实际工程中环境温度对监测结果的干扰,可以用于实际工程中结构梁、柱、输油管道、桩以及基坑的变形监测。
赵潇[4](2008)在《光纤双光子显微成像的初步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是生物医学领域内一种应用广泛的光学成像技术,与传统的显微成像技术相比,它在分辨能力、成像深度、光漂白、光损伤等方面都有有效的改进。随着光纤在生物成像领域内应用的不断发展和以及新型光纤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成像技术走上了光纤化的道路,双光子显微成像也不例外。光纤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不仅具有光纤系统紧凑、方便的特点,而且可以对系统性能进行改善并引入新的功能。本文围绕着光纤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成像这一主题,通过实验初步研究了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纵向扫描和脉冲压缩。首先,提出了基于普通多模光纤的双光子成像纵向扫描方案。文中,通过光环产生实验分析了本方案的扫描机制,通过单光子激发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双光子激发实验证明了此方法可以用于双光子显微成像。与声光偏转器结合,该方案可以实现快速无惯性纵向扫描,扫描速度可以达到μs量级,同时圆环聚焦激发荧光的暗场照明特性,可以提高成像对比度。其次,进行了飞秒脉冲宽度压缩的初步实验。本文分析了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展宽飞秒脉冲频谱的机理,进行了细致的光纤耦合实验,在反常色散区域800 nm入射获得了从530 nm到980 nm范围的超连续光谱,在正常色散区域对有利于脉冲压缩的频谱展宽进行了实验分析,并对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和光栅对结构压缩脉冲的方法进行了初步实验。本课题对基于光纤的纵向扫描和脉冲压缩技术的研究及初步实验结果,显示出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成像的功能得到增强,应用领域得到扩展。
韦斌[5](2005)在《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黄河大坝可视化安全监测系统》文中提出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数万座大坝,大坝安全监测对大坝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影响巨大。因此,对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及其信号处理技术是近年来随着电子、通信与信息系统、光电技术、光纤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飞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多学科综合应用技术。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可以在一根光纤上同时监测多点的温度(或者应力等其它物理量),并可以利用光时域反射技术对温度场进行空间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地理信息,为研究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系统。 实践表明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和数据的可视化输出能力有效地解决黄河大坝传统规划方法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分离的缺陷,降低了规划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WebGIS是建立在Internet上具有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B/S)的网络GIS,是用万维网技术对传统GIS的改造和发展,它改变了传统GIS的运行模式,使用户可以借助方便、廉价的Internet网,通过Browser这一统一的图形用户界而,访问位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各种大坝监测数据信息资源。
李志超[6](1983)在《布里渊散射仪器和技术的几点经验和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文中讨论了压电扫描元件的发热和非线性问题。报导了一个成功的压电扫描驱动电路。这电路包含两个小型电子管,可以对三个压电陶瓷元件施加0~1.3kv的驱动电压,并分别调节三者的零位、增益,以求保持振动中两镜面的精密平行。
二、布里渊散射仪器和技术的几点经验和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里渊散射仪器和技术的几点经验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家世和主要经历 |
1.1 家世和教育经历 |
1.2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经历(1960—1974) |
1.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经历(1974—1998) |
1.4 退休生活(1998—2020) |
小结 |
第二章 科技史研究 |
2.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及尝试 |
2.1.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 |
2.1.2 科技史研究的尝试 |
2.2 关于古代仪器的考证、复原 |
2.2.1 有关黄道游仪的考证、复原 |
2.2.2 有关水运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的考证、复原 |
2.2.3 有关水运仪象台的考证、复原 |
2.3 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
2.3.1 关于机发论的研究 |
2.3.2 关于《灵宪》天体物理思想的研究 |
2.3.3 关于《管子·水地》的研究 |
2.4 关于科技汉语史的研究 |
2.4.1 缘起——“一字师” |
2.4.2 实践——科技训诂 |
2.4.3 集裘——《科技古汉语》 |
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3.1 科技史学科建设 |
3.1.1 筹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
3.1.2 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 |
3.2 科技考古早期的建制化 |
3.2.1 组织建立考古协会 |
3.2.2 科技考古教学工作的尝试和学术交流 |
3.3 人才培养 |
3.3.1 人才培养的理念 |
3.3.2 人才培养结果 |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1. 结语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李志超先生年谱 |
附录2 李志超先生着作 |
附录3 李志超先生指导的科技史研究生名单及学位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第四代通信系统中光纤熔接损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绪论 |
1.1 光通信网络的发展历史 |
1.2 光通信系统基本结构 |
1.2.1 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
1.2.2 第四代通信系统(4G)的基本结构 |
1.3 光纤在通信中的发展与应用 |
1.3.1 光纤的特点 |
1.3.2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
1.3.3 光纤损耗介绍 |
1.4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4.1 课题背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光纤熔接损耗机理 |
2.1 熔接损耗理论基础 |
2.1.1 非本征因素 |
2.1.2 本征因素 |
2.2 光纤熔接机工作原理 |
2.2.1 光纤熔接机结构 |
2.2.2 光纤熔接机熔接原理 |
2.2.3 光纤熔接机操作步骤 |
2.3 光纤熔接损耗的测量方法 |
2.3.1 光纤损耗的主要测试方法 |
2.3.2 光时域反射仪(OTDR) |
3 光纤熔接损耗研究 |
3.1 光纤模场直径对光纤熔接损耗影响实验 |
3.1.1 实验所用工具 |
3.1.2 实验步骤 |
3.1.3 实验测得损耗值及分析 |
3.2 康宁与长飞光纤混用实验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沉降监测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
1.3 水平位移监测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
1.4 光纤布里渊传感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纤布里渊传感理论基础及特性 |
2.1 引言 |
2.2 光纤传感基本知识 |
2.3 布里渊传感基本原理 |
2.4 分布式光纤布里渊传感原理 |
2.5 光纤布里渊传感中的应变和温度相互作用分析 |
2.6 BOTDA 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纤布里渊感知特性及温度补偿作用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光纤布里渊感知性能试验 |
3.3 布里渊应变感知的温度补偿研究 |
3.4 系列光纤的传感特性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BOTDA 的沉降监测模型试验 |
4.1 引言 |
4.2 沉降监测模拟试验 |
4.3 试验结果及试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BOTDA 的水平位移监测模型试验 |
5.1 引言 |
5.2 水平位移监测模拟试验 |
5.3 试验结果及试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光纤双光子显微成像的初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成像 |
1.2 光纤在双光子显微成像中的应用 |
1.3 光纤双光子显微成像的关键技术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2 基于多模光纤的纵向扫描方法研究 |
2.1 光环产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 |
2.2 纵向扫描方案 |
2.3 纵向扫描实验 |
2.4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利用光子晶体光纤压缩飞秒脉冲宽度的研究 |
3.1 原理分析 |
3.2 频谱展宽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脉冲压缩 |
3.5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
4.2 本文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黄河大坝可视化安全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微弱信号检测的发展状况 |
1.2 光纤与光纤传感器 |
1.2.1 光纤 |
1.2.2 光纤传感器 |
1.2.3 光线传感器的分类 |
1.2.4 光线传感器的优点 |
1.2.5 光线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
1.3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
1.3.1 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 |
1.3.2 GIS特点 |
1.4 项目来源及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线传感器 |
2.1 布里渊散射原理 |
2.2 布里渊散射与温度、应变的关系 |
2.3 测温系统的组成 |
2.4 传感光纤的布里渊频移测量 |
2.5 系统性能参数 |
2.6 席数据处理 |
2.7 系统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三章 黄河大坝安全检测 |
3.1 大坝安全状况概述 |
3.2 目前大坝安全检测状况 |
3.3 需要的改进 |
3.4 Mapinfo开发平台 |
3.4.1 Mapinfo的产生与发展 |
3.4.2 Mapinfo的技术特点 |
3.5 Mapinfo的运行环境 |
第四章 WEBGIS地理信息系统及在黄河大坝上的安全应用 |
4.1 WEBGIS(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
4.2 监测系统总体的设计 |
4.2.1 监测系统的目标 |
4.2.2 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流程 |
4.2.3 系统的界面设计 |
4.3 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分系统 |
4.3.1 分析系统结构和流程 |
4.3.2 数据库子系统 |
4.3.3 预处理子系统 |
4.3.4 图形/图像子系统 |
第五章 工程中的应用 |
5.1 光线光栅传感器 |
5.2 济南段黄河大坝实况及分析 |
5.2.1 大坝安全监测 |
5.2.2 渗流监测 |
5.2.3 渗流统计模型 |
5.2.4 渗流监测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5.2.5 绕坝渗流水位模型 |
5.3 串行通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犬协寸日寻 |
四、布里渊散射仪器和技术的几点经验和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D]. 章燕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第四代通信系统中光纤熔接损耗的研究[D]. 郑艺彬.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3]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试验研究[D]. 肖美蛟. 天津大学, 2012(08)
- [4]光纤双光子显微成像的初步实验研究[D]. 赵潇.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5]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黄河大坝可视化安全监测系统[D]. 韦斌. 山东大学, 2005(08)
- [6]布里渊散射仪器和技术的几点经验和建议[A]. 李志超. 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