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PGI_2、TXA_2和ET-1的影响

缺氧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PGI_2、TXA_2和ET-1的影响

一、缺氧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PGI_2、TXA_2、ET-1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汪戎锦[1](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危害着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并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凝结的血栓或栓子阻塞在脑动脉中使大脑供血受限从而引起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不足。刺五加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化学成分以及药效作用与刺五加根相似,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筛选并制备了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并采用药效学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叶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损伤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然而,刺五加叶的化学成分复杂,在体内作用于多个靶点,致使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目前缺乏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刺五加叶的开发及应用。代谢组学作为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能够对内源性小分子的整体变化进行系统分析,逐渐成为揭示病机复杂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多成分、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围绕脂质异常、神经损伤以及菌群失调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病理环节,采用基于质谱技术的多样本(血清、粪便、尿液、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明其科学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首先对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基于UPLC方法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含有有机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糖苷。其次,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四周。由于脂质异常、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四个主要方面,本文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脂质组学方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大鼠血清脂质的代谢紊乱,以及刺五加叶的调节作用。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给药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样本的脂质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包括多元统计学分析、潜在脂质标记物鉴定以及通路分析在内的数据处理。共鉴定出27种脂质组学生物标记物,包括PC,PE,SM和TG类脂质,分布在各种脂质代谢途径中,包括甘油磷脂、亚油酸、α-亚麻酸、甘油脂、鞘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脂质代谢紊乱。其次,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的神经损伤过程,采用UPLC-TQ/MS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10种神经递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导致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产生神经毒性,还能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以及牛磺酸(Tau)的含量,并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以及神经炎症调节剂乙酰胆碱(Ach)的含量。而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后,能够使以上神经递质在脑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均向正常水平调节,说明其能够通过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递质含量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后,通过MDA和SOD的定量分析,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氧化应激程度,通过TNF-α,IL-6和IL-10的定量分析,检测炎症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刺五加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从而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对机体的损伤。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揭示了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2.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预后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作用近年来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基于UPLC-TQ/MS的粪便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方法,以及16S r RNA粪便菌群测序,研究了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平衡作用。首先,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治疗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具有显着差异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进行通路分析,共鉴定出40个潜在的差异性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鞘脂代谢通路等。以上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具有显着的变化,而刺五加叶可以调节其含量以恢复正常状态。其次,基于UPLC-TQ/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3种胆汁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粪便胆汁酸发生代谢紊乱,刺五加叶能够调节多种胆汁酸的含量,使其更加趋近于正常水平。最后,16S r RNA菌群测序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大鼠肠道内病原体富集,益生菌水平大幅降低,而刺五加叶能够使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病原体含量降低,同时增加益生菌水平。上述结果揭示了刺五加叶具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3.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选择能够被刺五加叶调节的益生菌给药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验证给药刺五加叶后,益生菌水平的升高是发挥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培养罗伊氏乳酸杆菌以及丁酸梭菌并制备菌液,分别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以上两种菌液。经四周给药后,检测大鼠粪便的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给药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中菌群组成与含量产生较大变化,并与对照组大鼠粪便菌群组成更为相似。其次,采用基于UPLC-TQ/MS的定量方法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经益生菌给药后,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具有神经毒性的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而具有神经调节作用的神经递质含量显着升高,更加趋近于健康大鼠。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和脑组织中MDA、SOD、COX-2、MAO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体内IL-1β、IL-6、TNF-α、MDA、COX-2和MAO含量显着升高,而IL-10和SOD含量显着降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以上指标的含量均能够被调节至正常水平,推测两种益生菌均能够通过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验证了刺五加叶能够通过影响微生物-肠-脑轴的代谢,增加体内益生菌丰度,调节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4.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尿液样本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机体的代谢变化,为代谢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生物样本。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验证。采用UPLC-Q-TOF/MS采集大鼠尿液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并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构建基因-酶-生物标记物代谢网络。本研究共筛选出42种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程中具有显着变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经刺五加叶治疗后,38种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能够被显着调节,涉及体内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途径、色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和嘧啶代谢途径等多种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最后,选择3种与以上通路相关的关键酶COX-2,NOS和MAO作为刺五加叶治疗的靶点酶,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大鼠经刺五加叶治疗后血清和脑组织中三种酶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证明了刺五加叶可以通过调节以上三种酶的含量发挥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并为刺五加叶的潜在治疗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5.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高效化学同位素标记(CIL)衍生化结合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是使用靶向特定官能团的试剂标记生物样本,使所有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代谢物生成相应的衍生代谢物,在提高总体代谢组学覆盖率的同时,将同位素引入标记代谢物中,使重同位素试剂衍生的代谢产物作为轻同位素试剂衍生代谢物产物的内标,从而提高代谢产物的定性及定量精度。本研究采用基于CIL LC-MS的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分别对胺/酚类亚代谢组和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通过体内多种通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代谢紊乱,与传统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相比,CIL LC-MS法筛选出了更多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覆盖更多体内代谢通路,得到了覆盖率更广、定量更精准的代谢组学结果。同时,在每条通路中匹配到更多的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产物,明确通路中上游化合物及下游产物的显着变化及机制,使针对各通路的研究更加全面。最终,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进而为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基于大鼠血清、粪便、尿液以及脑组织多种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将尿液和粪便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与血清脂质、脑组织神经递质以及粪便胆汁酸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相结合,明确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多种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对脂质紊乱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其次,通过对大鼠粪便的菌群分析和验证实验,阐述刺五加叶可能通过调节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发挥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推测刺五加叶增加肠道益生菌含量是其发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并采用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结合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体内胺/酚类亚代谢组及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全面分析,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系统阐述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合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路线。

刘青[2](2019)在《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一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目的:脑梗死急性期,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是脑损伤的重要机理。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相应中医证候积分的关系、风痰阻络型中医证积分与脑循环障碍指标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风痰证相关的炎症及脑微循环障碍的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200例。1、分别统计其中医证候,其中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每一证候的积分≥7分,此证候诊断成立。2、根据中医辨证取得的中医证候积分,纳入同一受试者中中风证和痰证证候积分增均≥7分者,其风痰阻络证证候诊断成立。根据风痰阻证候积分,将风痰阻络证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14-28分为轻度,29-44分为中度,45分以上为重度。3、分析受试者的风痰阻络证候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相关性。4、采集符合风痰阻络型急性中风病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5、进行风痰阻络证积分与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200例急性中风病患者各中医证候发生频数由高到时低依次是:血瘀证143次(71.5%),风证 124 次(62%),痰证 101 次(50.5%),气虚证 65 次(32.5%),火热证49次(24.5%),阴虚阳亢证42次(21%)。2.轻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24.15±3.70分;中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36.22±4.11分;重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49.57±4.12分。证候积分随着风痰阻络程度的加深而增加。3.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呈相正关(P<0.05),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 0.989。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候严重程度与6-K-PGF1α、TNF-α在在多重线性相关性,其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065、0.719,常数项为0.861。结论:1.风痰阻络证及血瘀证是急性中风病最常见的证型。2.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反映急性中风病脑损伤严重程度。3.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6-K-PGF1α、TNF-α存在多重线性相关性,与TNF-α含量呈正比,与6-K-PGF1α含量呈反比。即6-K-PGF1α含量越低、TNF-α含量越高,风痰阻络证候越严重。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呈正相关。研究二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病人进行分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合用注射用血栓通。第二组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在入组第一天治疗前及第十四天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按Barthel指数评分);采集静脉血检测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含量。统计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 评分及 TXB2、6-K-PGF1α、TNF-α、IL-6、MMP-9含量并进行每组内治疗前后对照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间对照,研究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1.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前中医风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风证积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前中医痰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痰证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6.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89%。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371.000,P=0.001<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17.261,P=0.001<0.05)。7.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22.22%。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238.500,P=0.000<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27.340,P=0.000<0.05)。8.两组治疗前血清TXB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XB2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9.两组治疗前血清6-K-PGF1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6-K-PGF1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0.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1.两组治疗前血清IL-6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IL-6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2.两组治疗前血清MMP-9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MMP-9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化痰通络汤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风痰阻络证候积分、减轻脑损伤。2.化痰通络汤通过提高6-K-PGF1α浓度,降低TXB2、TNF-α、IL-6、MMP9浓度,减轻脑微循环障碍、改善脑灌注、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脑损伤,保护脑组织。

王云,李东影,林凡凯,刘德鹏,张雪,王国有,麻印莲,张村[3](2019)在《栀子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且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发生与能量代谢紊乱、钙超载、自由基损伤及炎症反应等有关。栀子不仅具有解热、镇痛、保肝和利胆作用,而且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关于栀子主要有效成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多,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笔者拟通过综述近年来栀子主要活性成分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从有效成分单体和整体两方面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为栀子饮片防治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依据,同时为栀子饮片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黄格朗[4](2019)在《从CT灌注成像探讨灯盏细辛对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卒中过程中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及中药对患者康复功能、预后的影响;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 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 α)、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Ang-1)、Ang-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的调节作用,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与侧支循环形成之间的机制及对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研究通过对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查询文献,总结近年来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通过了解侧支循环的建立对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意义及方法,并研究了缺血性卒中的康复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以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38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次,用250ml 0.9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1次/d,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患者则用同规格250ml 0.9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两组患者在入院后48小时内及第30天,分别行CTP检测评估患者脑血管侧支循环灌注情况;分别于入院后1天、14天、30天空腹静脉采血,检测血清VEGF、HIF-1 α、Ang-1、Ang-2、IL-6、Hey 蛋白浓度;分别第 1 天、14 天、30 天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 index(BI)、简易 Fugl-Meyer 评定(FMA)、通用 ICF 组合进行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综合能力等康复指标。结果:1.血液检验指标结果:治疗第14天,试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Ang-2的表达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HIF-1 α、Ang-1、IL-6、Hey等反应因子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VEGF、Ang-2的表达增高,HIF-1 α、IL-6、Ang-1、Hey表达降低,其中Ang-2、HIF-1、IL-6、Ang-1、Hey表达的改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VEGF表达与治疗前增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0天,试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Ang-2表达的仍能维持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 α、IL-6、Ang-1、Hey炎症反应因子表达则进一步降低;对照组患者血清VEGF、Ang-2、IL-6、Ang-1、Hey等因子表达较前均逐步下降。组间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血清VEGF、Ang-2表达增高、Ang-1表达下降在治疗第14天、30天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 α、IL-6、Hey表达下降,其中HIF-1 α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慢,IL-6、Hey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快,在治疗第14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影像学指标结果:治疗前CTP检测提示患侧病灶感兴趣区域(ROI)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较健侧轻度降低,但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明显延长,治疗30天患者该区域CBF、CBV较入院时提高、改善,TTP、MTT时间入院时缩短,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康复评定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30天康复评定进行组内比较,患者NIHSS、BI、FMA、ICF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比较,在治疗第14天、30天,患者NIHSS、BI、FMA、ICF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能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通过增加患者血清中VEGF、Ang-2的表达增高,及Ang-1、IL-6、Hey等反应因子的表达降低来实现,其中HIF-1 α在发病早期含量明显增高并到达高峰,并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但经灯盏细辛药物干预后,试验组HIF-1 α下降幅度和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慢,提示侧支循环的形成与HIF-1 α/VEGF信号通路关系密切。2.经CTP检测,根据CBF、CBV与TTP、MTT时间的变化,治疗30天患者CBF、CBV较入院时提高、改善,TTP、MTT时间入院时缩短,提示缺血半暗带区域血流较前丰富,考虑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恢复局部血供,与CTA可观察到的侧支循环对比,结果显示CTP在侧支循环的判断上有着较强的敏感性。3.NIHSS、BI、FMA、ICF康复量表评分显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试验组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ICF评分,减轻神经功能残损,增加患者身体的参与能力,提高BI、FMA评分,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肢体功能恢复,其作用与侧支循环的有效建立,脑部血流的恢复有一定相关性,侧支循环建立良好,则脑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行为能力恢复越好。

何聪[5](2019)在《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干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为基础,采用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联合长期激怒法刺激诱导形成具备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候特色的高血压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Hypertension-lacuna infarction comorbidity,HLIC)动物模型,并从行为学、形态学、功能、生化和分子多角度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的药效作用,以期为复方七芍降压片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实验依据。方法:1.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将2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0只,另10只Wistar Kyoto(WKY)大鼠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采用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进行造模,假手术组采用颈内动脉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每日观察大鼠皮毛色泽、饮水饮食变化、大小便状况以及是否出现烦躁易激惹等情况。于造模后第3天、第7天进行行为学测试,并于造模后第7天取大鼠血清、脑组织进行血脂、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等检测。2.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的干预作用:将4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硝苯地平片+胞磷胆碱钠片)、中药组(复方七芍降压片)及假手术组,每组10只,另10只WKY大鼠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大鼠采用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进行造模,假手术组采用颈内动脉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予以纯净水灌胃,西药组予以硝苯地平片+胞磷胆碱钠片灌胃,中药组予以复方七芍降压片灌胃。实验期间每7天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1次,干预处理14天后取大鼠血清、脑组织进行大鼠血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ET-1和PAI-1表达水平,以及脑组织内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血栓烷(ThromboxaneA2,TXA2)合成酶CYP5A1和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合成酶CYP8A1表达水平的测定。结果:1.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1)在采用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出现精神紧张,易激惹,同时存在皮毛色黄无光泽,毛发脱落较多,眼角可见少量分泌物,小便量少色深黄,粪便为质地较干,颗粒较小等表现。(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且造模后呈明显上升趋势。(3)模型组大鼠在姿势反射试验、肢体不对称应用试验及角落试验里均存在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而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不存在神经功能缺损表现。(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但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上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5)模型组大鼠血清ET-1、PAI-1水平较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升高,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6)HE染色: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神经元数量较多,细胞形态完整,细胞核大且呈圆形,细胞核内可见完整核仁。模型组:深穿支动脉管腔狭窄,部分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管腔闭塞,血管周围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可见部分神经元胞核固缩,嗜酸性浓染,核仁消失,细胞结构不清,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7)透射电镜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内深穿支动脉内皮受损,细胞膜断裂不连续,并可见到血管外周基质水肿,血管腔被挤压变形,血管周围组织间隙增宽;部分深穿支动脉可见血管内皮与血管基膜出现分离;有的部位可见到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并伴有足突水肿,核内染色质聚集、边集,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样变;偶可见到坏死神经元,其细胞形态结构已分辨不清,核内染色质聚集成块状,核仁消失,可见线粒体肿胀空化。大脑中动脉无明显受损表现,其血管内膜结构完整,可见到连续性紧密联接,血管外周基质也无明显水肿表现。2.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的干预作用:(1)经过7天的喂养及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均较给药前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大致相当。经过14天的喂养及灌胃处理,各组大鼠血压较前一次测量值均无明显变化,这提示无论是西药干预还是中药干预都可获得良好且稳定的降压效果,且降压效果大致相当。(2)经过14天相应药物干预处理后,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较模型组均有降低,且中药组降低幅度较西药组更大。而就统计结果来看,在血清HDL-C水平上各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3)经过14天相应药物干预处理后,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脑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PGI2合成酶CYP8A1在表达阳性目标数及阳性目标积分光密度值上均较模型组升高,且升高幅度大致相当;而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脑组织TXA2合成酶CYP5A1及ET-1在表达阳性目标数及阳性目标积分光密度值上均较模型组降低,且降低幅度大致相当。(4)经过14天相应药物干预处理后,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血清hs-CRP、ET-1及Hcy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且两组下降幅度相当;而在血清PAI-1水平上,中药组较模型组、西药组均降低。结论:(1)采用SHR联合颈内动脉月桂酸钠注入法及长期激怒法所构建的动物模型,符合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的临床发病特点及病理改变,证明该方法成功制备了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2)复方七芍降压片可通过降低血压、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抑制缩血管物质在脑中的表达、促进扩血管物质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等途径,发挥保护脑中小动脉和微动脉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减轻血管局部炎症反应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贾敏[6](2019)在《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Hcy诱导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nb)是我国传统补虚类中药,2015药典一部中对其具体描述是: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等。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何首乌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硬化,降血压,抗氧化和提高记忆等作用。但目前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以及我们团队前期研究已证实,何首乌中的标志成分——二苯乙烯苷(2,3,5,4’-tetra-hydroxysilbene-2-O-β-D-glucoside,TSG)的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等途径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高血压等作用,但对其舒血管作用及其机制尚鲜见报道。另外,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呈正相关。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15μmol/L就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重构、平滑肌舒缩功能障碍,诱发HHcy型高血压,目前HHcy已成为新的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子。虽然何首乌在以往的研究中表现出明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等作用,但是否可降低Hcy水平对抗HHcy型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损伤目前尚不清楚。为了揭示何首乌及其标志成分TSG的舒血管作用和对HHcy诱发的高血压及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课题主要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证实了何首乌中的标志成分——TSG具有显着的舒血管作用;明确了TSG的舒血管作用一方面依赖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cox-2活性降低内皮细胞TXA2的释放,引起血管扩张。另一方面,则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电压依赖性K+通道以及阻断细胞内Ca2+释放和外Ca2+内流,发挥舒血管作用;证实TSG可通过抑制MAPK/NF-кB/ETB信号轴,下调HHcy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ETB受体的表达,发挥其舒张血管,降低HHcy型高血压的作用。研究方法:1、选用微血管张力检测系统在体外记录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张力。观察何首乌提取物PME(二苯乙烯苷含量为71.2%)和高纯度TSG(二苯乙烯苷含量为98.1%)对基础状态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舒缩的影响;检测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微动脉血管在缩血管物质高钾和PE的诱导下PME对微动脉的舒张率;检测在缩血管物质高钾、PE和5-HT的刺激下TSG对微动脉的舒张率,并用血管压力直径测定系统实时观察二级动脉外径的变化。2、利用微血管张力检测仪在体外进一步观察内皮细胞在TSG舒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中的作用;利用内皮细胞舒张血管通路和血管平滑肌细胞K+、Ca2+离子通道拮抗剂,检测血管环张力,观察TSG通过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血管的作用途径;小鼠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复制急性血管收缩模型,实时监测其左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量的变化,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中TXA2、PGI2、cox-1、cox-2的浓度。3、选用体外器官培养方法,利用微血管张力测定系统观察TSG对血管平滑肌在缩血管物质及内皮素受体激动剂ET-1、S6c作用下的舒张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平滑肌ETA、ETB受体表达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4、建立HHcy小鼠动物模型,TSG连续给药4周,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动态监测各组小鼠血压变化;ELISA法检测血中Hcy、AngⅡ、ET-1、AD、NE、5-HT浓度;HE、masson、间苯二酚品红染色对主动脉和微动脉动脉血管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血管形态结构变化、平滑肌纤维和胶原蛋白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微动脉血管平滑肌ETA、ETB受体表达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其磷酸化的变化。研究结果:1、何首乌提取物——PME(二苯乙烯苷含量为71.2%)可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舒张PE或KCl预收缩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且PME对PE(10μM)或高钾(60m M)预收缩的内皮完整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舒张作用显着强于去除了内皮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TSG(二苯乙烯苷含量为98.1%)对KCl、PE或5-HT预收缩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舒张作用更明显;二者均对基础状态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完整内皮)无明显的收缩或舒张作用,且实验前后,血管收缩能力无明显改变,因此推测TSG对血管无直接毒性。2、TSG对高钾、PE或5-HT预收缩的内皮完整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舒张作用显着强于去除了内皮的血管;L-NAME和ODQ并不能够影响TSG的舒张血管作用。提示,TSG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与NO无关;但TSG引起的血管舒张能够被Indo抑制,且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显着增强TSG的血管舒张作用。同时在整体实验中:80mg/kg、160mg/kg TSG可降低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小鼠血管收缩引起的平均血流量增加,间接反映TSG具有舒血管作用。TSG还可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TXA2、cox-2浓度。提示TSG可抑制cox-2活性,降低缩血管物质TXA2水平从而产生血管舒张作用增强;此外,4-AP可抑制TSG诱导的血管舒张,而Gli、Bacl2和TEA则没有抑制,表明TSG的舒血管作用与电压敏感K+通道有关。最后,还发现TSG可抑制PE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肌浆网内Ca2+释放和K+诱导的细胞外Ca2+内流。3、体外培养24h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KCl、PE或5-HT)及ETB受体激动剂S6c的敏感性显着增加,并引起血管平滑肌异常的ETA、ETB受体的表达上调,经TSG孵育24h后,可显着抑制上述物质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降低ETB受体的表达;Hcy孵育后使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及ETB受体激动剂S6c的敏感性增加更为显着,可引起血管平滑肌异常的ETB受体的表达上调,经TSG与Hcy共孵育24 h后,可显着下调Hcy诱导的异常的ETB受体的表达,且对缩血管物质及ETB受体特异性激动剂——S6c诱发的血管收缩产生显着的拮抗作用,但对ETA受体的表达和ET-1诱发血管收缩并无影响。TSG也能够降低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2、JNK的表达。经TSG(10-4M,10-3.5M,10-3M)孵育24h后可显着抑制ETB受体特异性激动剂——S6c诱发的血管收缩,但对ET-1诱发血管收缩并无影响。Hcy体外诱导24h后,血管平滑肌ERK1/2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加,但JNK、P38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经TSG与Hcy共孵育24 h后,可显着下调血管平滑肌ERK1/2、JNK蛋白的表达,但对P38蛋白表达并无影响。4、TSG可降低HHcy小鼠血压,降低模型小鼠血中AngⅡ和ET-1浓度,并对HHcy引起主动脉和微动脉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主动脉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弹力纤维排列规则,断裂情况有所缓解,胶原纤维沉积减少;使微动脉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弹力纤维大幅度增多,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TSG可显着降低HHcy小鼠血管平滑肌p65蛋白的表达,抑制HHcy诱导增加的p65蛋白磷酸化,进而抑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2、JNK蛋白表达,并抑制ERK1/2、JNK、P38蛋白磷酸化,阻断MAPK信号通路激活。下调血管平滑肌异常表达的ETB受体。研究结论:(1)二苯乙烯苷(TSG)是何首乌中主要的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活性成分。(2)TSG一方面可通过内皮途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cox-2活性,降低TXA2的释放;另一方面,具有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电压依赖性K+通道和抑制细胞内Ca2+释放和外Ca2+内流。可分别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发挥舒血管作用。(3)TSG表现出良好的抗HHcy的作用。在体外TSG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ERK1/2、JNK蛋白表达,下调ETB受体水平,降低Hcy诱发的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舒张血管;在体内TSG可通过降低血中Hcy水平,降低HHcy诱导升高的AngⅡ和ET-1水平,发挥其保护血管损伤,降低血压的作用;还可通过抑制MAPK/NF-кB/ETB信号轴,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ETB受体的表达,发挥其舒张血管降低HHcy型高血压的作用。

陈志敏[7](2019)在《郁金饮片分级及炮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郁金作为典型的多基原中药,《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本课题在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以及省、市课题的支持下,以郁金饮片分级标准欠缺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郁金饮片分级方法,为优质有效、质量可控的郁金饮片生产提供研究基础;以郁金不同炮制品作用差异为切入点,结合传统用药方式——汤剂,建立气滞血瘀模型,研究郁金醋炙、酒炙的科学性以及“醋炙入肝,增强疏肝止痛;酒炙增强活血化瘀”炮制机理。目的:通过文献、市场和临床调研,传统分级与现代科学内涵相融合,建立不同于药材按基原分级的郁金饮片分级方法,实现郁金饮片质量可控,保证临床疗效,为优质郁金饮片生产、临床合理调剂、多基原饮片分级提供参考。通过比较生郁金、醋郁金和酒郁金化学成分差异,以及对气滞血瘀模型大鼠“疏肝止痛”和“活血化瘀”功效相关药效指标、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的作用差异,探讨郁金醋炙、酒炙的科学性及其炮制作用机理,为中医临床选用恰当炮制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对郁金进行文献整理和市场调查,了解郁金用药历史、炮制方法及意图、质量评价体系现状等。收集169批郁金饮片,以文献、临床、传统经验和药材分级方法为参考,结合现代技术分析郁金饮片内在成分,建立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统一的郁金饮片分级方法。2.立足传统用药方式,对比郁金不同炮制品出膏率以及特征成分的含量变化,并采用UPLC-Q-TOF/MS和GC-MS技术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郁金水煎液和挥发油化学成分影响,从化学层面探讨郁金炮制机理。3.紧密结合郁金“醋炙引药入肝,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酒炙增强活血化瘀作用”炮制理论,采用HE染色、酶联免疫、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流式检测等方法,考察生郁金、醋郁金和酒郁金对气滞血瘀证候模型“疏肝止痛”和“活血化瘀”功效相关药效指标影响,从药效层面探讨郁金炮制机理。4.应用GC-MS研究气滞血瘀大鼠模型血浆整体代谢产物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式分析(PLS-DA)方法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并探讨生郁金、醋郁金和酒郁金对潜在生物标志物影响,使用Metaboanalyst构建分析相关代谢通路,基于代谢组学探讨郁金炮制机理。结果:1.郁金历来以黄丝郁金质量最优,为地道药材。其炮制工艺多样,目前主要是生用、醋炙或酒炙,也有部分地区使用清炒。本研究结合中医临床疗效,参考药材分级方法,在明确原料药材产地和炮制加工方法基础上,建立郁金饮片传统分级方法;同时在充分尊重和传承传统分级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评价指标(浸出物、挥发油、姜黄素类成分、吉马酮),将郁金饮片分为选货与统货,选货再进行三级划分(优级、一级和二级),形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郁金饮片分级方法。2.经醋炙或酒炙后,黄丝郁金出膏率和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增加。UPLC-QTOF/MS表明酒炙或醋炙后姜黄素类成分及其13个降解产物和酰胺类化合物含量较生品有较显着的提高;醋炙品中香草基乙二醇、3-(4-hydroxyphenyl)propane-1,2-diol、4,5-dihydroxy-6-(4-hydroxy-3-methoxyphenyl)-3-oxohexanoic acid、3-(3,4-dimethoxyphenyl)propane-1,2-diol相对提升更明显;酒炙品中4,5-dihydroxy-4-methylcyclohex-2-en-1-yl)hexan-3-one更加明显;4-(4-羟基-3-甲氧苯基)-3-丁烯-2-酮、Bisacurone族等化合物炮制后下降较为明显。GC-MS表明黄丝郁金及其炮制品共有成分78种,醋炙后新增19种成分,13种成分消失,独有成分11种;酒炙后新增16种成分,14种成分消失,独有成分8种;经PCA及OPLS-DA鉴定了α-柏木烯等11个黄丝郁金及其炮制品挥发油潜在差异化合物。3.采用复合因素成功复制气滞血瘀大鼠模型。检测指标结果显示:(1)脏器变化:模型大鼠脑和肾脏的脏器指数显着升高(P<0.05),肝、心、肺的脏器指数极显着升高(P<0.01)。给药后,生黄丝郁金组(SHG)对心脏的脏器指数有显着影响,醋黄丝郁金组(CHG)和酒黄丝郁金组(JHG)对肝脏的脏器指数有极显着影响(P<0.01)。脏脑比系数中,模型大鼠心和肺的脏脑比系数极显着升高(P<0.01),给药后有回调作用,但无显着性意义。模型大鼠肺和肝脏肉眼可见明显瘀点或瘀斑;脑和肝脏的病理形态学检查出现不同程度损伤,黄丝郁金及其炮制品可以抑制肝损伤,但对脑组织病理改变不显着。给药各组间均无显着差异。(2)肝功检测发现模型大鼠出现肝脏功能性损伤,SHG对DBiL、TBiL和TBA有显着影响,CHG对ALT、DBiL、TBiL和TBA有显着影响,JHG对DBiL和TBA有显着影响。与SHG相比,CHG能显着降低ALT水平。(3)模型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β-EP含量均极显着下降(P<0.01),SHG和JHG对脑组织β-EP有显着影响,CHG对血浆和脑组织β-EP均有显着影响,JHG与SHG相比脑组织β-EP差异显着;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模型大鼠脑组织c-fos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SHG、CHG和JHG均对其有极显着影响(P<0.01),给药组间无显着差异。(4)模型大鼠血液中GAS、MLT、E2、T3和T4升高(P<0.01),Cor、TSH和NA降低(P<0.01)。SHG对E2、T3、T4和血浆中NA有显着作用。CHG对MLT、E2、T3、T4、TSH和血浆中NA有显着作用,JSH对T3、T4和TSH有显着作用,给药组间无显着差异。(5)模型大鼠血浆vWF、ET-1、TXA 2、TXB 2、5-HT、cAMP、cGMP、CD62p表达、Epo以及EpoR 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或P<0.01),NO、NOS、PGI 2、6-keto-PGF1α、PGI2/TXA 2和6-keto-PGF1α/TXB 2极显着降低(P<0.01)。给药后出现不同程度回调,SHG对vWF、NOS、5-HT、Epo和EpoR蛋白表达有显着影响,CHG对NOS、5-HT、Epo和EpoR蛋白表达有显着影响,JHG对NO、NOS、5-HT、PGI 2、PGI2/TXA 2、6-keto-PGF1α/TXB 2、CD62p、Epo以及EpoR mRNA和蛋白表达有显着影响,给药组间均无显着差异。4.筛选得到16个与气滞血瘀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十八烷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显着降低,L-丙氨酸、乳酸、乙醇酸、L-亮氨酸、3-羟基丁酸、L-缬氨酸、L-苏氨酸、甘氨酸、苹果酸、苯丙氨酸、柠檬酸、肌醇、花生四烯酸和胆固醇明显升高,这些标志物主要涉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乙醛酸及二羧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肌醇磷酸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给药后对L-丙氨酸、乳酸、3-羟基丁酸、柠檬酸、花生四烯酸和胆固醇有显着性影响,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和乙醛酸及二羧酸代谢等代谢通路。其中黄丝郁金生品仅对花生四烯酸有显着影响,酒炙后对乳酸、柠檬酸和花生四烯酸有显着影响,醋炙后对乳酸和花生四烯酸有显着影响。组间比较,酒炙后与黄丝郁金生品相比,对柠檬酸有显着差异。结论:1.传统的药材分级方法多以基原单独进行划分,不利于郁金饮片临床调剂和优质郁金饮片突出。本研究全面收集郁金饮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临床疗效为主导,突出饮片商品属性为主要切入点,建立了不同于现有按基原分级的郁金饮片分级方法,为郁金饮片优质优价和临床合理调剂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优质郁金饮片开发,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也为多基原饮片分级研究提供思路。2.通过对生品、醋炙品和酒炙品的水煎液出膏率、指标性成分含量、水煎液整体化学成分以及挥发油成分进行阐述,从化学层面分析郁金不同炮制品的物质差异,探讨郁金“醋炙引药入肝,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酒炙增强活血化瘀作用”的物质基础。3.黄丝郁金对气滞血瘀模型大鼠的肝脏功能性损伤、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血小板活化及凝集等均有较好效果,证实了郁金善疏肝行气以解郁,活血化瘀以止痛的作用。醋炙后可增强对ALT调节以改善肝细胞损伤,促进β-EP释放及入血,抑制c-fos蛋白表达,以增强机体镇痛作用,同时增强对胃肠激素和内分泌的改善作用;酒炙后可以通过增加β-EP释放、抑制c-fos蛋白表达以及促进NO和PGI 2,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PGI2/TXA 2、6-keto-PGF1α/TXB 2异常,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最终增强活血化瘀作用。佐证了郁金“醋炙后能引药入肝,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酒炙后增强活血化瘀作用”炮制理论。4.气滞血瘀大鼠机体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类固醇生物合成紊乱,黄丝郁金通过调节差异化合物尤其是对L-丙氨酸、乳酸、3-羟基丁酸、柠檬酸、花生四烯酸和胆固醇的调节,干预机体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等发挥治疗气滞血瘀的作用。醋炙后对L-丙氨酸、乳酸和胆固醇效果较好,酒炙后对乳酸、柠檬酸和花生四烯酸效果更优,基于代谢组学阐释郁金炮制机理。

李雨珂[8](2019)在《COX-2-PGD2-DPs途径参与孕期炎症加重子代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机制》文中认为近年来,妊娠胚胎发育期的应激反应对子代成年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说逐渐得到接受,不少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已经开始聚焦到母体与子代的关系。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尽管有大量文献发现缺血性脑损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钙超载、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但其最早发生的时间和机制还未明确,因此,对脑卒中早期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将有益于找寻合适的治疗方法。许多研究报道表明,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OX-2是机体在病理情况下产生的诱导型环加氧酶,即可以氧化花生四烯酸等游离脂肪酸,也直接氧化结合形式的多烯脂肪酸,参与机体多种炎症反应的发生,并通过调控炎症反应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主要观察产前炎症免疫应激是否可以通过COX-2-PGD2-DPs途径激活改变子代机体对缺血性中风脑损伤的易感性。第一部分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脑COX-2-PGD2-DPs途径变化特征目的:观察孕期炎症刺激对子代大鼠局灶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易感性的影响;初步考察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COX-2-PGD2-DPs途径变化特征。方法:1.实验处理及分组:选取30只通过检查阴栓获得准确妊娠时间的SD孕鼠,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20只孕鼠在孕第11、14、18天予以300μg/kg LPS腹腔注射进行孕期炎症处理。随机选取48只出生后60天子代雄性大鼠,体重220-250g,子代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9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分为以下四组:(1)N+Sham组:孕鼠在孕第11、14、18天予以生理盐水0.5mL i.p.,子鼠进行假手术处理。(2)LPS+Sham组:孕鼠在孕第11、14、18天予以LPS 300μg/kg i.p.,子鼠进行假手术处理。(3)N+MCAO组:孕鼠在孕第11、14、18天予以生理盐水0.5mL i.p.,子鼠进行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处理。(4)LPS+MCAO组:孕鼠在孕第11、14、18天予以LPS 300μg/kg i.p.,子鼠进行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处理。2.观察指标:大鼠进行神经行为缺陷评分和脑组织TTC染色;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及皮层组织病理学变化;生化酶学测定大鼠脑组织SOD和MDA水平;ELISA测定大鼠海马及皮层TNF-α、IL-1β、IL-6以及PGD2含量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大鼠海马及皮层COX-2、DP1/2、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3以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1)LPS+Sham组与N+Sham组大鼠的神经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分别与N+Sham组和LPS+Sham相比,N+MCAO组和LPS+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明显升高(P<0.001);与N+MCAO组相比,LPS+MCAO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2)N+Sham组和LPS+Sham组均未见明显白色梗死区域;分别与N+Sham组和LPS+Sham相比,N+MCAO组和LPS+MCAO组大鼠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01);与N+MCAO组相比,LPS+MCAO组大鼠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显着上升(P<0.001)。(3)N+Sham组和LPS+Sham组神经细胞排列紧密,多数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较大,但与N+Sham组相比,LPS+Sham组神经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P<0.01);分别与N+Sham组和LPS+Sham组相比,N+MCAO组和LPS+MCAO组大鼠海马及皮层的神经元均出现明显的细胞核固缩和核深染,神经细胞死亡率均显着升高(P<0.001);与N+MCAO组相比,LPS+MCAO组神经元核固缩和核深染的现象明显增加(P<0.001)。(4)与N+Sham组相比,LPS+Sham组大鼠海马及皮层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01),TNF-α、IL-6、IL-1β及PGD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分别与N+Sham组和LPS+Sham组相比,N+MCAO组和LPS+MCAO组大鼠海马及皮层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01),TNF-α、IL-6、IL-1β及PGD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P<0.001);与N+MCAO组相比,LPS+MCAO组大鼠海马及皮层SOD活性明显降低(P<0.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01),TNF-α、IL-6、IL-1β及PGD2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5)与N+Sham组相比,LPS+Sham组大鼠海马及皮层COX-2、DP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DP1及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分别与N+Sham组和LPS+Sham组相比,N+MCAO组和LPS+MCAO组大鼠海马及皮层COX-2、DP2、caspase-9、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DP1及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N+MCAO组相比,LPS+MCAO组大鼠海马及皮层COX-2、DP2、caspase-9、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DP1及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1.孕期炎症可放大MCAO/R致子代大鼠脑损伤。2.孕期炎症子代大鼠MCAO/R脑组织存在COX-2-PGD2-DPs通路失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增强,进而促进了神经元的凋亡。第二部分COX-2干预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目的:观察孕期炎症对子代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OGD/R损伤的影响;采用COX-2抑制剂干预,初步明确COX-2-PGD2-DPs途径在OGD/R处理的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的变化特征。方法:1.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模型建立:随机选取孕期炎症造模成功的孕鼠,孕鼠妊娠后提取子鼠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7天,采用免疫荧光鉴定其纯度,采用三气培养箱处理原代神经元,确定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处理时间。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1)不同浓度celecoxib作用于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测定LDH漏出率,确定celecoxib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2)根据确定的celecoxib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合适浓度,观察COX-2-PGD2-DPs途径在OGD/R处理的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的变化特征。实验分组为:N+N组、LPS+N组、N+OGD/R组、LPS+OGD/R组、LPS+N+celecoxib组、N+OGD/R+celecoxib组、LPS+OGD/R+celecoxib组。观察指标为: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测定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观察OGD/R神经元的死亡情况,生化酶学测定SOD和MDA的水平,ELISA测定IL-1β、IL-6、TNF-α以及PGD2含量;Western blotting测定神经元COX-2、DP1/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9以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1.培养至7天的原代神经元聚集成团,立体感强,胞体呈椭圆形或锥体形,突起相互交织成稠密的网状结构;原代神经元纯度鉴定超过97%;OGD/R不同的处理时间作用于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01),而LDH漏出率明显增加(P<0.001),为了神经元损伤合适比例,我们选择糖氧剥夺2h复糖复氧24h作为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模型建立的条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1)与N+N组相比,LPS+N组和N+OGD/R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增加(P<0.001&P<0.01);分别与LPS+N组和N+OGD/R组相比,LPS+OGD/R组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增加(P<0.001);给予celecoxib后,与LPS+N组相比,LPS+N+celecoxib组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增高(P<0.01),LDH漏出率降低(P<0.01);与N+OGD/R组相比,N+OGD/R+celecoxib组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增高(P<0.05),LDH漏出率降低(P<0.001);与LPS+OGD/R组相比,celecoxib能够显着提高LPS+OGD/R+celecoxib组的神经元存活率(P<0.05),降低LDH漏出率(P<0.001)。(2)与N+N组相比,LPS+N组和N+OGD/R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01&P<0.05);分别与LPS+N组和N+OGD/R组相比,LPS+OGD/R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01&P<0.01);给予celecoxib后,与N+OGD/R组相比,N+OGD/R+celecoxib组凋亡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与LPS+OGD/R组相比,celecoxib能够显着减少LPS+OGD/R+celecoxib组凋亡细胞数(P<0.01)。(3)与N+N组相比,LPS+N组和N+OGD/R组神经元SOD活性明显降低(P<0.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01&P<0.05),TNF-α、IL-6、IL-1β及PGD2含量明显升高(P<0.001);分别与LPS+N组和N+OGD/R组相比,LPS+OGD/R组神经元SOD活性明显降低(P<0.001&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01&P<0.01),TNF-α、IL-6、IL-1β及PGD2含量明显升高(P<0.001&P<0.01&P<0.05);给予celecoxib后,与LPS+N组相比,LPS+N+celecoxib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TNF-α、IL-6、IL-1β及PGD2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与N+OGD/R组相比,N+OGD/R+celecoxib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1),TNF-α、IL-6、IL-1β及PGD2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LPS+OGD/R组相比,celecoxib能够使LPS+OGD/R+celecoxib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1),TNF-α、IL-6、IL-1β及PGD2含量明显降低(P<0.001)。(4)与N+N组相比,LPS+N组和N+OGD/R组神经元COX-2、DP1/2、caspase-9、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1&P<0.05),而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01);分别与LPS+N组和N+OGD/R组相比,LPS+OGD/R组神经元COX-2、DP1/2、caspase-9、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1&P<0.05),而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01);给予celecoxib后,与LPS+N组相比,LPS+N+celecoxib组神经元COX-2、DP1/2、caspase-9、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而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N+OGD/R组相比,N+OGD/R+celecoxib组神经元COX-2、DP1/2、caspase-9、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而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LPS+OGD/R组相比,celecoxib能够显着降低LPS+OGD/R+celecoxib组神经元COX-2、DP1/2、caspase-9、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0.05),而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1.糖氧剥夺2h后复糖复氧24h作用于原代神经元可以成功建立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模型。2.孕期炎症增加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对OGD/R损伤的易感性;OGD/R处理的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SOD活性明显降低,MDA、TNF-α、IL-6、IL-1β及PGD2含量明显升高;COX-2、DP1/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3.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能够明显改善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涉及抑制COX-2,减少PGD2生成,下调DP1/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第三部分DP1/2干预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目的:采用DP1/2激动剂和抑制剂进行干预,观察其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1)不同浓度DP1(BW245C)、DP2激动剂(DK-PGD2)以及DP1(BWA868C)、DP2拮抗剂(AZD1981)作用于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测定LDH漏出率,确定DP1/2激动剂和抑制剂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的作用。(2)根据确定的DP1/2激动剂和抑制剂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损伤作用的合适浓度,观察DP1/2干预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的作用。实验分组:N+N组、LPS+N组、N+OGD/R组、LPS+OGD/R组、LPS+N+干预组、N+OGD/R+干预组、LPS+OGD/R+干预组。观察指标为: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测定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观察神经元的死亡情况。结果:与N+N组相比,LPS+N组和N+OGD/R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增加(P<0.001&P<0.01);分别与LPS+N组和N+OGD/R组相比,LPS+OGD/R组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增加(P<0.001);给予药物干预后,分别与LPS+N组、N+OGD/R组和LPS+OGD/R组相比,DP1激动剂BW245C干预组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增高,LDH漏出率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减少;DP1抑制剂BWA868C干预组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增多;DP2激动剂DK-PGD2干预组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增多;DP2抑制剂AZD1981干预组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增高,LDH漏出率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减少。结论:1.激动DP1能够明显改善OGD/R处理的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抑制DP1能够明显加重OGD/R处理的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2.激动DP2能够明显加重OGD/R处理的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抑制DP2能够明显改善OGD/R处理的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

李云虹[9](2019)在《西藏芜菁防治缺氧性肺水肿和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芜菁(Brassicarapassp.rapa,俗称芫根)是一种适应了极地环境的食、药、饲三用作物,藏民传统上将其用于缓解和抵御高原性缺氧。课题组前期研究揭示,西藏芜菁块茎提取物的正丁醇相(n-butanol fraction of Tibetan Turnip,n-bu-TT)是其抗缺氧的有效活性部位,对香豆酸(p-Coumaricacid,CA)及其葡萄糖苷(p-Coumaricacid-β-D-glucopyranoside,CAG)为主要功效成分之一。进一步研究又表明,n-bu-TT和CA具有良好的预防缺氧性肺水肿的作用,并提示可能同时具有预防缺氧性脑水肿的功效。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建立急性常压缺氧性肺/脑水肿的动物模型,评价n-bu-TT和CA预防缺氧性肺/脑水肿的作用,然后建立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脑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模型,探讨CA防护缺氧性肺/脑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建立急性常压缺氧性肺水肿的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小鼠模型,探明n-bu-TT)和CA预防缺氧性肺水肿的有效作用剂量。将10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设1个常氧对照组和4个低氧试验组,每组各20只。常氧对照组灌胃无菌水,4个低氧试验组分别灌胃无菌水、400 mg/kg.bw的n-bu-TT、100mg/kg.bw的CA和2mg/kg.bw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药物),每日灌胃1次,连续4d。第4天灌胃lh后,将低氧试验组小鼠置于含氧量为(9.5士0.2)%的常压低氧舱中,保持24h后取出,测定各组小鼠的肺组织含水量(Lung water content,LWC)、肺血管通透性、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蛋白浓度、血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的显微结构,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紧密接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含氧量为9.5%的低氧环境下,400 mg/kg.bw的 n-bu-TT和100 mg/kg.bw的CA干预后实验小鼠的LWC和BALF中蛋白浓度均显着低于低氧模型组;同时,这两组小鼠的肺组织气血屏障完整性良好,NO释放增强,ET-1释放被抑制,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bu-TT和CA表现出与常用药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S)相近的对小鼠缺氧性肺水肿的预防作用。2.建立急性常压缺氧性脑水肿的ICR小鼠模型,探明n-bu-TT和CA预防缺氧性脑水肿的有效作用剂量。然后将10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设1个常氧对照组和4个低氧试验组,每组各20只。常氧对照组灌胃无菌水,4个低氧试验组分别灌胃无菌水、400 mg/kg.bw的n-bu-TT、100 mg/kg.bw的CA和2mg/kg.bw的地塞米松,每日灌胃1次,连续4d。第4天灌胃后lh,将低氧试验组小鼠置于含氧量为(9.5±0.2)%的常压低氧舱中,保持24h后取出,检测各组小鼠的脑组织含水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血脑屏障通透性、Na+-K+-ATPase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等指标。同时,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组织的显微结构,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含氧量为9.5%的低氧环境下,400 mg/kg.bw的n-bu-TT和100 mg/kg.bw的CA干预后小鼠的BWC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显着低于低氧模型组,同时这两组小鼠的Na+-K+-ATPase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均得到有效抑制,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bu-TT和CA表现出与地塞米松相近的对小鼠缺氧性脑水肿的预防作用。3.建立ICR小鼠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探索CA预防缺氧性肺水肿的作用机制。设置5个试验组,依次为常氧对照组、低氧模型组、低氧+25 μmol/L的CA组、低氧+50 μmol/L的CA组和低氧+10 μmol/L的地塞米松组。常氧预处理1 h后,将4个低氧试验组置于三气培养箱(1%O2+5%C02+94%N2)中,24 h后取出。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和ET-1释放水平、以及HIF-1α、VEGF、iNOS、eNOS和ET-1mRNA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同时,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低氧肺水肿模型小鼠肺组织样本中HIF-1α、VEGF、iNOS、eNOS和ET-1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CA预防缺氧性肺水肿的主要作用机制涉及HIF-1α、VEGF、iNOS和ET-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进而降低了肺组织屏障通透性,促进了 NO释放,并抑制了 ET-1合成。4.建立ICR小鼠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模型,探索CA预防缺氧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设置5个试验组,依次为常氧对照组、低氧模型组、低氧+25 μnol/L的CA组、低氧+50μmol/L的CA组和低氧+25 μmol/L的地塞米松组。常氧预处理1 h后,将4个低氧试验组置于三气培养箱(1%02+5%C02+94%N2)中,24h后取出。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测定HIF-1α、VEGF、ET-1和AQP4mRNA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脑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同时,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低氧脑水肿模型小鼠脑组织样本中HIF-1 α、VEGF、ET-1和AQP4mRNA水平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CA预防缺氧性脑水肿的主要作用机制涉及HIF-lα、VEGF、ET-1和AQP4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的降低,进而降低了脑组织屏障通透性,缓解了缺氧造成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达到了预防小鼠缺氧性脑水肿的作用。本文对西藏芜菁滋补增氧、预防急性高原病(缺氧性肺/脑水肿)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对这一极地宝贵资源的深入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王智谦[10](2018)在《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血脂紊乱、肝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头花蓼(polygomuncapitutam,PC)是苗族传统的药用植物,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保护作用和生物学调节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头花蓼中主要的植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具有多酚结构,该结构赋予它抗氧化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血脂水平的功能。多种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对癌症、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综合征如抑郁症、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起到保护作用。此外,植物中的黄酮成分也能显着调节人和动物的血脂水平。高血脂是肝脏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危险因素,我们通过大鼠高脂模型和AS模型,研究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血脂紊乱、肝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第一部分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紊乱和肝损伤的保护目的:通过构造大鼠高脂模型,研究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紊乱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取超声法提取头花蓼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实验动物为7月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头花蓼低剂量组、头花蓼中剂量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除对空白对照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干预30天。高脂模型构造后,头花蓼低剂量组、头花蓼中剂量组和头花蓼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的头花蓼提取物1.4mg/kg-bw、2.8mg/kg-bw 和 5.6mg/kg-bw,阳性对照组给予 125mg/kg.d 的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40ml/kg的生理盐水。干预28天后,禁食禁水12h后处死大鼠。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活性。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含量。分别采用羟胺法、比色法、TBA法和可见光法检测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含量。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肝匀浆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 lβ,IL-1β)、白介素-18(interleukin 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含量。HE 染色制作肝脏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肝损伤。取出完整的肝脏后,肝脏重量(g)/体重(100g)计算肝脏指数。结果:1.血脂水平:模型组的TC、TG和LDL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HDL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TC和LDL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头花蓼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TG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HDL水平显着高于模型组。2.肝功能酶:模型组的ALT和AST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清ALT和AST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3.肝组织切片:模型组的肝组织切片中看到脂肪空泡和轻微肝损伤,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无脂肪空泡、肝损伤和肝纤维化。4.肝脏指数:模型组的肝脏指数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肝脏指数显着低于模型组。5.氧化应激指标:模型组的SOD、CAT和GSH-Px活性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MDA活性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SOD活性显着高于模型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CAT和GSH-Px活性显着高于模型组,MDA活性低于模型组。6.炎性指标:模型组的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L-1β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L-6和TNF-α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头花蓼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L-18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结论:高脂模型干预后,大鼠的血脂水平升高、肝功能酶升高、肝脏病理出现损伤、肝脏中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提示高血脂可以导致肝脏损伤以及肝脏炎症和氧化应激。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可以改善大鼠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并对大鼠的肝脏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中研究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以及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与NF-κB/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探究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头花蓼低剂量组、头花蓼中剂量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6组,每组10只雄性大鼠。正常组喂养正常饲料,对其余5组造模。喂养开始前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 360万IU/kg,然后喂养高脂饲料8周。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前列环素(Prostacyclin2,PGI2)、血栓素 A2(Thromboxane2,TXA2)及内皮素-1(Endothelinl,ET-1)的含量。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Medlab生物信息放大采集系统检测胸主动脉舒张功能。大鼠胸主动脉HE染色,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片。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HE染色结果分析,检测主动脉内中膜厚度。Westem blot方法检测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中PI3K蛋白(p85和p110)、AKT蛋白、NF-KB(p65)蛋白在大鼠胸主动脉中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p85、AKT和p65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1.血脂水平:模型组的TC、TG和LDL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TC和TG水平显着低于AS模型组,头花蓼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LDL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2.血液炎性指标:AS模型组的IL-6和TNF-α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IL-6和TNF-α水平显着低于AS模型组。3.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AS模型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HCT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中剂量组中,低切边率的全血黏度和HCT显着低于AS模型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HCT显着低于AS模型组。4.血管内皮活性因子:AS模型组的TXA2和ET-1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TXA2和ET-1水平显着低于AS模型组。5.胸主动脉舒张功能:随着Ach浓度的增加,各组的血管内皮舒张度差异逐渐增大。Ach浓度为10-5mol/L和10-4mol/L时,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模型组的血管内皮舒张度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血管内皮舒张度显着高于AS模型组。6.主动脉HE染色结果:AS模型组主动脉管腔狭窄,内膜增厚,出现显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头花蓼低和中剂量组的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主动脉无显着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明显。7.主动脉内中膜厚度:AS模型组的内中膜厚度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内中膜厚度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S模型组的p110蛋白、p65蛋白和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高剂量组的p110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AS模型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AS模型组,头花蓼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AS模型组。9.信号通路相关mRNA:AS模型组的p85 mRNA、p65 mRNA和Akt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头花蓼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p85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AS模型组,头花蓼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p65 mRNA和Akt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AS模型组。结论: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能降低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改善大鼠主动脉的舒张功能;能降低主动脉内中膜厚度,改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能降低主动脉中 PI3K-p110、PI3K-p85、Akt 和 NF-κB-p65 水平,提示对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调节作用。

二、缺氧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PGI_2、TXA_2、ET-1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氧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PGI_2、TXA_2、ET-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缺血性脑卒中
        1.1.1 缺血性脑卒中概述
        1.1.2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主要病理环节
        1.1.3 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1.4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药物
    1.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2.1 刺五加叶概述
        1.2.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
        1.2.3 刺五加叶主要药理作用
    1.3 代谢组学
        1.3.1 代谢组学概述
        1.3.2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1.3.3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
        1.3.4 代谢组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1.3.5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2.1.2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的制备及成分分析
        2.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2.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2.1.5 组织病理学检查
        2.1.6 血清脂质代谢轮廓采集
        2.1.7 数据分析
        2.1.8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
        2.1.9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成分分析
        2.2.2 组织病理学检查
        2.2.3 血清脂质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2.2.4 血清脂质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2.2.5 血清脂质组学通路分析
        2.2.6 神经递质定量研究
        2.2.7 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
    2.3 小结
第3 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3.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3.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3.1.4 粪便代谢轮廓采集
        3.1.5 数据分析
        3.1.6 基于UPLC-TQ/MS的大鼠粪便胆汁酸定量分析
        3.1.7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3.2.2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3.2.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3.2.4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定量研究
        3.2.5 刺五加叶对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
    4.1 实验部分
        4.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4.1.2 菌群培养及菌液制备
        4.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4.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4.1.5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4.1.6 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4.1.7 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等生化指标检测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4.2.2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4.2.3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5.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5.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5.1.4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5.1.5 数据分析
        5.1.6 ELISA法对通路分析进行验证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5.2.2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5.2.3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5.2.4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体内代谢通路的影响验证
    5.3 小结
第6章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6.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6.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6.1.4 尿液样本同位素标记衍生化
        6.1.5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6.1.6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6.2.2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6.2.3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结果的科学解释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一、中医学经典医籍中对中风病病名的论述
        二、中医学界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
        三、中医学对中风病的治则治法研究
        四、化痰通络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西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一、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的研究
        二、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三、脑梗死发病机制
        四、脑梗死的诊断
        五、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治疗研究现状
        六、现代医学对脑梗死治疗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
    第一节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与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栀子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栀子中化学成分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栀子苷
    1.2 西红花苷
    1.3 藏红花酸
2 栀子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1 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和对梗塞周围缺氧去极化的影响
        2.1.1 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
        2.1.2 减弱对梗塞周围缺氧去极化的影响
    2.2 抗氧化应激
    2.3 抗炎
        2.3.1 抑制炎症因子
        2.3.2 减轻细胞黏附作用
        2.3.3 其他方式干预炎症反应
    2.4 抑制细胞凋亡
    2.5 增强神经营养作用
    2.6 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2.7 保护血脑屏障
3 总结与展望

(4)从CT灌注成像探讨灯盏细辛对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缺血性卒中现代医学认识
        1.1.1 缺血性卒中治疗现状
        1.1.2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建立
        1.1.3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建立的评估
        1.1.4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建立意义
        1.1.5 小结
    1.2 中医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
        1.2.2 中风证型分类
        1.2.3 中医药治疗
        1.2.4 小结
    1.3 缺血性卒中的康复预后
        1.3.1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与改善
        1.3.2 康复训练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1.3.3 缺血性卒中预后
        1.3.4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病例纳入标准
        2.1.4 病例排除标准
        2.1.5 病例脱落标准
        2.1.6 治疗师入选标准
        2.1.7 试验中止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随机分组方法
        2.2.3 随机的隐藏
        2.2.4 盲法的控制
        2.2.5 研究方案
        2.2.6 指标检测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患者一般资料
        2.4.2 血液检验结果指标
        2.4.3 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比较
        2.4.4 两组患者康复评定结果比较
    2.5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3.1 缺血性卒中与细胞因子
        3.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缺氧诱导因子-1α
        3.1.2 血管生成素和白介素-6
    3.2 中医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3.2.1 病因病机
        3.2.2 中医药治疗
    3.3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3.3.1 灯盏细辛的化学结构
        3.3.2 灯盏细辛的药理作用及多学科应用
        3.3.3 野黄芩苷及其药理作用
        3.3.4 总咖啡酸酯及其药理作用
    3.4 灯盏细辛对缺血性卒中治疗作用
    3.5 灯盏细辛与缺血性卒中的辨证分型
    3.6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侧支循环形成的机制分析
    3.7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康复预后的影响
    3.8 灯盏细辛注射液使用过程的安全性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脑卒中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灯盏细辛主要有效成分脑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附件

(5)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一般情况观察
        2.2 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变化情况
        2.3 行为学测试结果
        2.4 各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
        2.5 各组大鼠血清ET-1、PAI-1水平
        2.6 各组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
        2.7 模型组大鼠透射电镜结果
第二部分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的干预作用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变化情况
        2.2 各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水平
        2.3 各组大鼠脑组织内eNOS表达水平
        2.4 各组大鼠脑组织内PGI2合成酶CYP8A1表达水平
        2.5 各组大鼠脑组织内ET-1表达水平
        2.6 各组大鼠脑组织内TXA2合成酶CYP5A1表达水平
        2.7 各组大鼠血清hs-CRP、Hcy、ET-1和PAI-1水平
第三部分 讨论
    1.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1 西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2 西医学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认识
        1.3 高血压病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2.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2.1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病名研究
        2.2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2.3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研究
        2.4 中医学对腔隙性脑梗死病因病机认识
        2.5 中医学对腔隙性脑梗的方药研究
    3.前期研究
        3.1 复方七芍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3.2 复方七芍降压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3.3 复方七芍降压片方药分析
    4.动物病证模型研究进展
        4.1 腔隙性脑梗死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进展
        4.2 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进展
        4.3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5.实验结果分析
        5.1 通过本实验初步确定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
        5.2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大鼠血压的影响
        5.3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大鼠血脂的影响
        5.4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大鼠ET-1、eNOS、TXA2合成酶CYP5A1、PGI2合成酶CYP8A1的影响
    5.5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大鼠hs-CRP、ET-1、HCY、PAI-1的影响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6)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Hcy诱导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何首乌提取物和二苯乙烯苷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舒张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二苯乙烯苷舒血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二苯乙烯苷抑制HCY诱导ETB受体上调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二苯乙烯苷对HHCY小鼠血压及血管平滑肌ETB受体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郁金饮片分级及炮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郁金炮制沿革研究
        一、古代文献梳理
        二、历版药典及地方炮制规范记载
        三、现代炮制工艺研究
    第二节 郁金现代评价研究进展
        一、鉴别
        二、浸出物
        三、含量测定研究
        四、指纹图谱研究
        五、重金属及农药残留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郁金饮片分级研究
    第一节 调研及样品收集
        一、郁金饮片商品规格情况
        二、样品信息
    第二节 郁金饮片传统分级方法研究
        一、道地性及品质评价
        二、郁金饮片传统分级方法研究
    第三节 现代科学方法在郁金饮片分级上的应用
        一、入药检查
        二、浸出物
        三、含量测定
        (一)黄丝郁金活血止痛有效部位筛选及化学成分分析
        (二)黄丝郁金饮片含量测定
        (三)绿丝郁金、桂郁金和温郁金饮片含量测定
        四、综合分析
    第四节 郁金饮片指纹图谱建立及整体化学成分分析
        一、郁金饮片HPLC指纹图谱
        二、黄丝郁金饮片UPLC-Q-TOF/MS初步分析
        三、黄丝郁金饮片挥发油GC-MS分析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郁金炮制化学机理研究
    第一节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丝郁金饮片出膏率影响
    第二节 不同炮制方法对水煎液化学成分影响
        一、不同炮制方法对水煎液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影响
        二、基于UPLC-Q-TOF/MS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水煎液化学成分影响
    第三节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丝郁金饮片挥发油影响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郁金炮制药效机理研究
    第一节 郁金“醋炙入肝,增强疏肝止痛”机理研究
        一、脏器指数、组织学检查
        二、对肝功指标影响
        三、对c-fos蛋白表达及β-EP含量影响
        四、对胃肠激素及NEIN的影响
        五、对“Epo-EpoR通路”影响
    第二节 郁金“酒炙增强活血化瘀”机理研究
        一、对血浆vWF影响
        二、对ET-1、NO和 NOS的影响影响
        三、对PGI2/TXA2 及其稳定代谢产物6-keto-PGF1α/TXB2 的影响
        四、对ADP和5-HT影响
        五、对c AMP/cGMP影响
        六、对血小板表面CD62p荧光强度影响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黄丝郁金炮制机理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结论与创新
致谢
参考文献
后置部分

(8)COX-2-PGD2-DPs途径参与孕期炎症加重子代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脑COX-2-PGD2-DPs途径变化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OX-2 干预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DP_(1/2)干预对OGD/R致孕期炎症子代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不足之处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9)西藏芜菁防治缺氧性肺水肿和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原肺水肿(HAPE)
        1.1.1 肺动脉高压
        1.1.1.1 交感神经过度活化
        1.1.1.2 一氧化氮(NO)合成不足
        1.1.1.3 内皮素-1(ET-1)过度合成
        1.1.2 肺气血屏障通透性增加
        1.1.3 肺泡清除液体的功能障碍
    1.2 急性高原反应(AMS)与高原脑水肿(HACE)
        1.2.1 缺氧条件下脑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的变化
        1.2.2 缺氧条件下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变化
    1.3 急性高原病(AHAI)的预防措施
        1.3.1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
        1.3.2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和布地奈德)
        1.3.3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硝苯地平和沙美特罗)
        1.3.4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
        1.3.5 镇痛剂(如布洛芬)
        1.3.6 抗氧化剂(如银杏叶和马齿苋等植物提取物)
    1.4 本课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西藏芜菁有效部位和活性成分预防缺氧性肺水肿的动物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材料、试剂与设备
        2.2.1 试验材料与实验动物
        2.2.2 试剂与耗材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n-bu-TT中对香豆酸(CA)及其葡萄糖苷(CAG)的含量测定
        2.3.2 动物试验设计
        2.3.3 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分析测试
        2.3.4 肺组织学观察及超微结构分析
        2.3.5 肺组织紧密结合蛋白(Occludin)检测
        2.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n-bu-TT和CA对缺氧性肺水肿的预防作用
        2.4.2 n-bu-TT和CA对血浆NO和ET-1水平的影响
        2.4.3 n-bu-TT和CA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2.4.4 n-bu-TT和CA对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4.5 实验小鼠肺组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
        2.4.6 实验小鼠肺组织的电镜观察结果
        2.4.7 n-bu-TT和CA对肺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藏芜菁有效部位和活性成分预防缺氧性脑水肿的动物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材料、试剂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与实验动物
        3.2.2 试验试剂与耗材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动物试验设计
        3.3.2 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分析测试
        3.3.3 大脑皮层组织学观察及超微结构分析
        3.3.4 大脑皮层中Occludin蛋白水平检测
        3.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n-bu-TT和CA对缺氧性脑水肿的预防作用
        3.4.2 n-bu-TT和CA对脑组织Na~+-K~+-ATPase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3.4.3 n-bu-TT和CA对脑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
        3.4.4 n-bu-TT和CA对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3.4.5 实验小鼠大脑皮层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
        3.4.6 实验小鼠大脑皮层的电镜观察结果
        3.4.7 n-bu-TT和CA对大脑皮层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香豆酸预防缺氧性肺水肿的分子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材料、试剂与设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与耗材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
        4.3.2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4.3.3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4.3.4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和ET-1的释放
        4.3.5 qRT-PCR法检测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4.3.6 q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4.3.7 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4.3.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n-bu-TT和CA对缺氧条件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
        4.4.2 内皮细胞的电镜观察结果
        4.4.3 CA对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和ET-1水平的影响
        4.4.4 CA对内皮细胞中HIF-1α、VEGF、iNOS、eNOS和ET-1基因表达的影响
        4.4.5 CA对肺组织中HIF-1α、VEGF、iNOS、eNOS和ET-1基因表达的影响
        4.4.6 CA对肺组织中HIF-1α、VEGF、iNOS、eNOS、ET-1蛋白表达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香豆酸预防缺氧性脑水肿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材料、试剂与设备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试剂与耗材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脑星形胶质细胞培养
        5.3.2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5.3.3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5.3.4 qRT-PCR法检测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5.3.5 qRT-PCR法检测大脑皮层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5.3.6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层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5.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n-bu-TT和CA对缺氧条件下脑星形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
        5.4.2 星形胶质细胞的电镜观察结果
        5.4.3 CA对星形胶质细胞中HIF-1α、VEGF、ET-1和AQP4基因表达的影响
        5.4.4 CA对大脑皮层中HIF-1α、VEGF、ET-1和AQP4基因表达的影响
        5.4.5 CA对大脑皮层中HIF-1α、VEGF、ET-1和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读博期间相关成果

(10)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血脂紊乱、肝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紊乱和肝损伤的保护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缺氧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PGI_2、TXA_2、ET-1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D]. 汪戎锦. 吉林大学, 2021(01)
  • [2]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D]. 刘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栀子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J]. 王云,李东影,林凡凯,刘德鹏,张雪,王国有,麻印莲,张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24)
  • [4]从CT灌注成像探讨灯盏细辛对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及机制的研究[D]. 黄格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HLIC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干预[D]. 何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Hcy诱导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贾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郁金饮片分级及炮制机理研究[D]. 陈志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COX-2-PGD2-DPs途径参与孕期炎症加重子代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机制[D]. 李雨珂.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9]西藏芜菁防治缺氧性肺水肿和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云虹. 浙江大学, 2019(04)
  • [10]头花蓼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血脂紊乱、肝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D]. 王智谦. 武汉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缺氧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PGI_2、TXA_2和ET-1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