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氟灭鼠剂治疗中毒2例报告

有机氟灭鼠剂治疗中毒2例报告

一、救治有机氟类灭鼠药中毒二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孙勇,杜艳秋[1](2020)在《14例氟乙酰胺类灭鼠药中毒的诊疗与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灭鼠剂的种类很多,其中氟乙酰胺类属高毒,中毒起病急、病情重,中毒后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者可致抽搐、谵妄,严重者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1]。生活中灭鼠药中毒多为误服或自杀,严重危害生命健康。2018—2019年我院收治了14例氟乙酰胺类灭鼠药中毒患者,经积极救治与护理后均治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4例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28~76岁、平均

胡慈恒[2](2016)在《28例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我院抗凝血类灭鼠药[1]中毒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机制、诊断、治疗方案及血液制品的应用,提高我们对抗凝血类灭鼠药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患者28例的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表现和首诊及住院信息、误诊漏诊、维生素K1的疗效及预后情况。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1、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男:女为1.33:1,其中中位年龄26岁(四分位数:1岁,15.5岁,47.5岁,64岁)。其中误诊3漏诊3例,首诊耳鼻喉科2例、泌尿外科1例,妇科1例。2、28个病例中有24例有明确的灭鼠药摄入或接触史,其中3例为皮肤接触,其余皆经消化道中毒,其中10例误服沾有灭鼠药的食物。3、临床表现:以多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其中血尿、皮肤瘀点瘀斑、黏膜出血、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4、实验室检查特点:凝血功能异常(aPTT、PT、INR均明显延长)。5、治疗:28例患者中26例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经维生素K1治疗后1d、2d、5d检测的aPTT、PT、INR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抗凝血灭鼠药中毒容易误诊、漏诊,原因多方面。2.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凝血功能异常复发率高,其疗程应在1个月以上,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指标。

李国安[3](2011)在《洗胃及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洗胃及血液净化技术对治疗小儿四亚甲基二砜四氨(毒鼠强)中毒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近10年来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AT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中毒患儿中治愈70例,有2例死亡,全部有神经系统症状,血清酶学检查提示:有心肌酶谱改变31例,肝功能异常22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影响恢复的主要因素,疗效分析:4小时以内洗胃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未洗胃和4小时以上洗胃的患儿;在洗胃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效果更好( P<0.05 )。结论:ATI患儿多数预后很好,毒鼠强对儿童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为脑、心肌、肝脏,4小时以内洗胃是较好的治疗措施,同时进行血液净化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王汉斌,牛文凯[4](2010)在《我国化学中毒救治概况与展望》文中提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化合物正以每年数以千计的速度不断问世,越来越多的有毒化学物质正日益广泛地以各种形式与人们密切接触。目前在我国登记的化学品约有45000余种,包括:农药、涂料、溶剂、重金属、家用化学品、药品等。在其生产、运输、储

杜炳杰[5](2009)在《灭鼠药中毒183例救治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资料与方法1995年1月~2007年12月救治鼠药中毒患者183例,男97倒,女86例;年龄1.5~76岁,其中6岁以下儿童误服毒鼠药饵116例,占63.38%。成人中企图自杀者48例,他人投毒19例。毒鼠强中

薄涛[6](2009)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人类已由传统社会步入风险社会乃至高风险社会。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地域来说,突发事件越来也越成为一种“常态”。2001年美国的“9.11”和随之而来的白色炭疽粉末事件把国际社会带入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状态。2003年肆虐32个国家和地区的“SARS事件”,更是为全球突发公共危机应对进一步敲响了警钟,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力度完善其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和能力建设。社会公平、社会善治和有效的应急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三大基石。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为前提和保障。灾害不断,事故频发,不仅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也会导致已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丧失殆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是构成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主要组织机构,其应急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的好坏。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虽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不能完全准确预测的,但是还是可以预防的,至少能够从程度上减轻或者从速度上减缓其影响和损失的,因此,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进行评价,检验各级CDC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所拥有的人力、组织、机构、技术和资源等应急要素的完备性、协调性以及最大程度减轻事件损失和影响的综合能力,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SARS后经过三年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各级CDC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并连续经受了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县级CDC往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现场反应人”,直接面对救灾防病的主战场,其水平与能力如何,能否正确判断突发事件的性质与发展趋势进而采取及时和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于能否成功地应对和预防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的立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实要求:一是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应急处置工作的现实证据要求;第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理论研究的缺乏:定义的不统一、事件分类分级尺度混乱、评价指标基础研究的缺乏、评价标准基础研究的缺乏、评价方法基础研究的缺乏;第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实务的挑战:目前,对应急能力评价研究的主体多为城市、政府的应急能力,或者某种灾害等应急能力的研究;而对CDC应急能力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省地市,有限的县级CDC的应急能力研究侧重的维度、研究的深度不够,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不合实际。应急能力评价既不能够体现能力评价的导向和示范功能,也不能更好地促进县级CDC应急能力建设。开展县级CDC的应急能力评价研究,既是县级CDC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之基础,又是检验其应对突发事件时所拥有的人力、组织、机构、手段和资源等应急要素的完备性、协调性,以及找出应急管理中的优势和差距从而强化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并且,这种自下向上的决策更加实事求是,能够结合实际,更加符合现代管理学的要求。研究目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研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应急、应急管理等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发生机理、分级分类和应对机制,以及应急能力构成要素和评价体系;通过现场调查和理论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成功经验和做法,探索建立县级CDC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为县级CDC应急能力建设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在对应急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对县级CDC应急能力进行缺陷诊断,识别出其应急管理工作中较为满意和需要改进之处,并提出规划和整改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按照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系统与局部相结合,内在与外在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采用理论方法与实证方法两大类手法,通过对县级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进行评价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发展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的政策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复习掌握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和能力评估的现况、所用的评估体系和指标的优缺点等,构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运用系统分析法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应急能力分析以及应急能力评价构成的核心要素分析。根据所获得的资料、经验和事实,进行逻辑思辨,运用演绎、归纳与类比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活动。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应急能力评价初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和指标的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择青岛作为样本调查城市,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理论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机理与应对机制。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与分类标准,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成的“三要素”、“四要素”机制,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因素概括为人、物、环境和管理4种基本的因素。并从发生、发展、演化三个进程,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理体系分成三个体系、八个类型。2.概念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包括时间维、知识维、逻辑维三个维度层面。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防范阶段、处置阶段与预后恢复阶段三阶段全过程的核心应急响应能力。并对应急能力评价指标集确立为技术要素指标集和管理要素指标集。3.确立了CDC应急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并构建了CDC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STORM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并提出了CDC应急能力评价标准,四个等级状态以及应急能力规划措施和优先建设领域。4.利用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样本城市12个区市CDC的应急能力现状进行了评价,应急能力等级状态为“应急能力弱”;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提升运行管理能力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权重,可分别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的综合得分;提升运行管理指标权重的同时,平均降低其余一级指标的权重,可提升12个区市综合应急能力得分。结论和建议1.县级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应该突出县级CDC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特殊性,并与突发事件的共性相结合。通过客体与主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特征,围绕县级CDC应急能力评价这个中心确定了反映县级CDC应急能力的五个层面的内容。2.县级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综合指数必须反映预测预警、技术实施、资源储备、运行管理和获得外援五个各自的权重对指标体系的影响,这是评价CDC应急能力大小的主要指标。3.在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县级CDC应急能力的提高是预测预警能力、技术实施能力、资源储备能力、运行管理能力和获得外援能力五个方面动态下相互协调的理想或完美状态及其实现过程。4.提高县级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过程中,五个维度的有机协调必须以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前提条件。因此,无论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内涵还是从其评价实践看,都应该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其应急能力评价的载体。完善该指标体系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级政府和部门是处置一般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从12个区市实证结果看,各地政府在确保经济投入的前提下,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运行管理能力和预测预警能力的建设和提升,以确保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能够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置和应对。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目标定位于有重要现实价值但缺乏理论关注的领域。现有研究多以建立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指标体系为主,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定位于公共卫生机构的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及其支持理论的探索。本研究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机理、特征入手、探讨其应对机制,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和应急响应能力这一对矛盾的规律,能促进我国加强应急管理理念,补充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处置的相关理论体系。第二,研究对象定位于处于应急处置一线负有重要防御责任的县级CDC。县级CDC因为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第一线,担负着大部分的防御处置任务,但目前对其研究所侧重的层面与研究的深度均不够。本研究通过对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立足县级CDC,通过重点分析其应急能力并构建其综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实施应急战略,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工作,加强CDC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第三,研究方法与指标筛选上注重综合与全面,可有效实现机构自身纵向评价与机构间横向评价。通过专家咨询与AHP层次分析法所构建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利于对CDC自身应急综合能力进行清晰评价,而且能够为不同机构之间评价甚至第三方评价提供一个可行的标准与操作工具。这对查找应急能力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的不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是一个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繁杂、支持理论多学科并存的复杂系统工程。在公共卫生具体实践中,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建设和应急能力评价都非常重视。本研究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建立了能力评价指标和模型的框架,但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和自身研究能力有限,肯定还存在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第一,在研究样本上。本研究的样本为青岛市12个区市的CDC。虽然对全部样本都进行了调查,并且从研究目的上能够满足研究要求,但从研究样本上看,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二,在各级指标选取方面。由于缺乏对县级CDC进行应急能力评价的深入研究和经验,可能会漏掉一些评价指标,或出现选取不合适的情形。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使该指标体系更加完整且合理。第三,在分级分类研究方面。本研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分类,从理论上构建了以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模型,由于时间和资金的原因,专家小组分级法的具体实现有一定困难,因而不能给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使得分级未能实现具体的量化操作。研究展望第一,完善县级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本课题的区域性实证研究为评价县级CDC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在全国或全省范围内样本的调查或者在一个区域连续多年数据的收集,将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全面评价县级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供完善依据,这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二,完善各级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分类,从理论上构建了以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模型,但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传染病进行分级实证研究,更没有对各种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结果可作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深入研究的起点,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全面、科学分类分级的目标。

张翔[7](2007)在《103例急性灭鼠药中毒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常见灭鼠药中毒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03例急性灭鼠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95例抢救成功,8例死亡。结论对灭鼠药中毒的救治重在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能有效降低致死率。

王兴蕾,孔桂香[8](2006)在《灭鼠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附1例报告)》文中提出

王汉斌,赵德禄[9](2006)在《我国急性化学品中毒特点与救治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据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我国部分市和县前十位主要疾病通报,损伤与中毒的病死率位于第五位。对于近年来我国突发中毒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了公众健康。本期专论“我国急性化学品中毒特点与救治现状”一文所述,在我国化学品中毒的救治中,首先,要抓农药中毒的防治,其中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防治是重中之重;其次,是对禁控的剧毒鼠药和强毒的除草剂中毒防治;再次,是各种有害气体的中毒救治。由王涤新等的论着“急性化学品中毒1692例成因分析及救治特点”一文中结果显示:因职业性暴露致急性化学品中毒者占44.91%,生活源性接触者占38.82%。环境污染所致的化学品中毒占16.25%。患者接触的化学品睁类达173种,其中农药为38种,有害气体为19种,有机溶剂为24种,三大类化学品占中毒发生频率的前三位。

刘芬[10](2005)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43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

二、救治有机氟类灭鼠药中毒二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救治有机氟类灭鼠药中毒二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14例氟乙酰胺类灭鼠药中毒的诊疗与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及护理
        1.3.1 洗胃、导泻
        1.3.2 血液净化
        1.3.3 监护生命体征
        1.3.4 控制抽搐
        1.3.5 解毒治疗
        1.3.6 脱水治疗
        1.3.7 心理护理
2 结 果
3 讨 论

(2)28例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洗胃及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与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3 思路与方法
    1.4 内容与结构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应急能力和评价文献综述与理论借鉴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理论述评
    2.2 应急管理理论相关文献评述
    2.3 应急能力及评价研究进展
    2.4 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分析
    3.1 系统论
    3.2 控制论
    3.3 信息论
    3.4 突变论
    3.5 自组织(耗散结构)理论
    3.6 协同论
    3.7 风险理论
    3.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鲁棒性研究
    3.9 复杂系统理论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机理与应对机制理论研究
    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界定与判断
    4.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分级
    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4.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机理
    4.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内涵
    4.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核心要素分析及评价研究
    5.1 应急能力的内涵与特点
    5.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核心要素分析
    5.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的基本理论
    5.4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疾控机构应急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1 疾控机构应急能力核心要素分析
    6.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实证检验
    7.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7.2 调查结果分析
    7.3 模拟分析:模拟提高指标的权重后应急能力指数的变化
    7.4 基于调查结果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诊断
    7.5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规划与政策建议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8.4 本章小结
附录
    应急能力评价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我国急性化学品中毒特点与救治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急性化学品中毒特点
    1. 以农药中毒最为突出:
    2. 严禁的灭鼠药中毒猖獗一时:
    3. 除草剂中毒成为关注重点:
    4. 混合农药中毒为临床救治带来困难:
    5. 军用毒剂中毒与民用化学品中毒共存:
二、目前主要化学品中毒救治现状
    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治疗:
    2. 急性鼠药氟乙酰胺、毒鼠强中毒治疗:
    3. 急性除草剂百草枯中毒治疗:
    4. 复合农药中毒治疗:
    5. 军用芥子气中毒治疗:

(10)急性氟乙酰胺中毒4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毒物确定
    1.5 治疗方法
        1.5.1 清除毒药
        1.5.2 特效解毒剂应用
        1.5.3
        1.5.4 对症治疗
    1.6 治疗结果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3]
    2.2 临床体会

四、救治有机氟类灭鼠药中毒二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14例氟乙酰胺类灭鼠药中毒的诊疗与护理体会[J]. 孙勇,杜艳秋.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0(03)
  • [2]28例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的临床分析[D]. 胡慈恒.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3]洗胃及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分析[D]. 李国安. 重庆医科大学, 2011(11)
  • [4]我国化学中毒救治概况与展望[J]. 王汉斌,牛文凯. 中国医刊, 2010(02)
  • [5]灭鼠药中毒183例救治体会[J]. 杜炳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10)
  •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理论与评价研究[D]. 薄涛. 山东大学, 2009(05)
  • [7]103例急性灭鼠药中毒临床分析[J]. 张翔. 实用全科医学, 2007(11)
  • [8]灭鼠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附1例报告)[J]. 王兴蕾,孔桂香. 齐鲁护理杂志, 2006(18)
  • [9]我国急性化学品中毒特点与救治现状[J]. 王汉斌,赵德禄. 中华内科杂志, 2006(08)
  • [10]急性氟乙酰胺中毒43例临床分析[J]. 刘芬. 华西医学, 2005(01)

标签:;  ;  

有机氟灭鼠剂治疗中毒2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