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彻底清算中国赫鲁晓夫在林业系统的滔天罪行(论文文献综述)
何光全[1](2010)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许多教育批判。研究这些教育批判,对于人们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历史虽然有所研究,但还比较零散,还特别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教育领域所发生的教育批判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这段历史时期教育批判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该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教育批判事件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主要特点、历史影响、经验与教训以及对于教育批判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论文除导论外,正文内容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949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背景与概况。该部分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2)、过渡时期(1953-1956)、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五个时期对1949至1981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批判的历史背景、动因、基本过程、基本线索、基本事件、基本历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第二部分:1949年至1981年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案例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分章对武训精神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爱的教育”批判、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等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过程、内容、性质、特点、影响以及涉及的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对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问题的反思。主要运用了哲学、解释学、比较法等理论研究方法,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反思。分别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批判与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背景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点、历史影响与基本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批判的本义及教育批判与教育批评、教育评论、教育争论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开展教育批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①1949年至1981年间的中国教育批判是在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变革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探索。当然,有时的这种探索步入了歧途。②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主要实践倾向是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与政治、学术批判的交织:多数时间的教育批判在批判方法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形而上学:多数时间教育批判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以“群众性”、“运动式”为主要特点。③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它不仅指向教育思想或理论,而且也指向具体的教育活动或实践,涉及了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及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诸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④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从主要指导思想和主要结果来看,该历史时期许多教育批判成为了极左错误指导思想的阐释和体现途径,使教育批判异化成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及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许多教育批判不仅体现和延续了新中国建国后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样的错误。⑤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教育批判应该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总之,论文对1949年至1981年间我国教育批判历史及相关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主题和内容、史料发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等都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论文研究这段历史时间跨度较长、研究对象较复杂,涉及问题较多,因此,本文在史料的取舍、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贺旻旻[2](2013)在《图像政治 ——1961-1969年美术作品中的刘少奇形象》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社会、政治呈现“非常态”,美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显性表达也受到了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这个时期的图像世界,不仅仅是当前大多数美术史研究者为我们描绘的“红海洋”与“昨日神话”,还有一个在叙述中常常被忽视的群落——“大批判”图像,它们数量庞大,内容驳杂,通过“工业化”的创作来表达“政治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对1961-1969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刘少奇形象及文革开始后群众性报刊中的“大批斗”图像进行梳理,希望能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窥探特殊历史年代里,在美术史和思想史的双重结构之中,美术话语的群众性发生、大众传播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在总结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文从第二章开始,通过阐述主流美术话语对“安源工人运动”的描绘入手,辨析从1961年开始到文革之初,政治人物被“树立”与被“打倒”的过程。刘少奇原本作为国家主席的形象被颠覆,历史功绩被抹杀,同时毛泽东形象被无限拔高,成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图像符号,政治宣传对图像的选择成为美术作品的指南针。接下来的章节重点描述文革初期(1966-1969)刘少奇图像是如何被重新“阐释”和被“扭曲”的过程:群众漫画中刘少奇作为“群丑之首”形象的发生和传播是为开始,群众性报刊将刘定义为“中国的赫鲁晓夫”、“伸向文艺界的黑手”和“落水狗”及这些话语在美术作品中以图像的形式体现是为高潮。最后,通过群众性报刊中的连环画为例探讨这段时期内文艺作品的叙述模式:以阶级斗争为纲,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再演绎”。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图像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呈现特殊的“审丑”模式,成为一种承载特定寓意和象征的图解性符号。尤为不寻常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图像制作过程中鲜有“批判者”出现,绘图者被狂热的政治运动遮蔽了行踪,美术话语呈现出的史无前例的“大众化”倾向。美术史上,作品的风格与意义总是随历史的沿革而变化,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美术强烈的风格转变,正说明图像本身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相反拥有强烈的“入世”倾向,这种倾向在社会变革时期显得尤为明显。
潘正祥[3](1998)在《从结盟到对抗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同前苏联的关系,是20世纪50、60年代影响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和全球战略的最重要的外交关系,而中苏两国共产党的关系又是其中的核心。两党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悲欢离合,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 本文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把50、60年代的中苏关系分为结成同盟、全面发展、分歧渐多、急剧恶化、公开沦战、彻底破裂和激烈对抗7个阶段,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三个方面人手,对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考察和梳理,着重研究了中苏结盟的历史理由和中苏从结盟到对抗、由盟友变敌人的基本原因,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 作者认为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方针上出现的分歧与矛盾,是导致中苏关系由好变坏的三大主要原因。而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并非绝对没有缓和或采取另一种处理方式的可能性。由于主观决策的失当,错过了机遇,终于使矛盾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彻底破裂、激烈对抗。其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上述分歧与矛盾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中苏双方在国与国的关系上没有自始至终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党与党的关系上没有言行一致地贯彻平等原则,在意识形态的争论中没有自觉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矛盾激化时,没有积极地寻找共同点、求同存异。这些教训确实是相当深刻的,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借鉴和汲取。
杜立芳[4](2018)在《刘少奇研究史》文中指出“刘少奇研究史”,将对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和研究的发生发展、主要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对刘少奇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进行相关的背景条件分析阐述,概括其研究的特点和价值,并将选取代表作,对内容、思想、成就、方法乃至缺陷进行理论性的分析和评论,点面结合,是刘少奇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细致的梳理和评介,是展现刘少奇研究的发展史。这个课题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的研究进行研究,有助于总结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等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耻辱救亡和中国工人运动时代的到来催促对刘少奇这一革命人物的宣传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宣传和研究主要包括:少小时的他评和自评;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中共党内评价;简要的刘少奇传记作品。刘少奇重要着作的出版也有重要宣传和研究意义。总体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对刘少奇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等各方面思想理论的真实报道和出版宣传,研究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是刘少奇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最初的研究宣传资料,这些研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了中国革命。《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一文由民国时期创办的《新闻杂志》于1949年4月17日第3卷第1期发表,这篇文章呈现出“篇幅长、详细具体”深度报道的特点,是1949年之前刘少奇评传中引人注目的一篇。此文作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二章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松的社会氛围、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提上日程、炭子冲刘少奇旧居对外开放等等,使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有了可能性,由于刘少奇是不主张对自己的宣传研究的,没有《刘少奇选集》等真材实料做支撑,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科学研究很难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也只能是零星的,多见于一些文章理论的宣传、对刘少奇活动的一些报道和一些老同志对刘少奇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性文章。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也是开展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一些基础资料。建国后十七年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出政治化倾向明显,研究成果具有预热性、宣传性、不系统性等特点,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实践上推进和理论上积累的价值。《刘少奇同志在山东》是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编着出的诸多宣传报道性的小册子之一,主要记录了刘少奇在山东的视察情况,是此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刘少奇地域性生平活动报道的小册子。吕振羽、江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记述了刘少奇1942年3月到1942年12月底期间回延安途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展现了英明决断、光辉伟大的领导人形象,是一篇幅较长的回忆文章。这儿都视为代表作分析评述。第三章曲折和歪曲(1966.5-1976.10)。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非法打倒,刘少奇研究多为污蔑伪造不实之词,是“失真”的研究。“失真”的研究集中体现为:报刊杂志文章对刘少奇的大批判;各类书籍小册子对刘少奇的批判;中共党史书对刘少奇污陷、批判,而此时张志新等喊出人民心声。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具有政治宣传性,歪曲性、粗糙性等特点,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而有不少研究的教训可以记取。《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一书,主要是对炮制出来的一个个所谓的刘少奇叛徒集团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刘少奇很多思想言行进行批判,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书籍,这里作为评介的代表作。这时大陆外的研究略显客观,如美国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等。第四章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刘少奇百年诞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局面尚未打开,刘少奇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思想、政治、文化等政策环境的改变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正常化、学术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后,刘少奇研究的春天开始到来。最初,研究的文章较多,多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制造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由于《刘少奇选集》和他的各种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刘少奇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版的书籍逐步增多,研究涉及到刘少奇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以及在经济、政治、党建、统战、教育、文艺等各方面思想理论。1988年7月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出版,1992年1月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出版,1992年8月王世谊《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出版,1993年4月商孝才《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1月谭献民《刘少奇建党思想与民族传统文化论纲》出版,1996年9月黄峥编《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出版,1997年7月李万青《刘少奇统战思想研究》出版,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出版,1998年10月《刘少奇传》出版,等等。刘少奇百年诞辰之际,掀起了刘少奇研究和宣传的高潮,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总数达到60种之多。总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经历了由比较粗线条的勾画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实过程,还原了被歪曲的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和风貌。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指导思想、领袖的思维逻辑方法和道德风范一览无遗,发挥了正能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刘少奇在白区》一书,系统地记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上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少奇白区工作研究最具权威性和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文中作为刘少奇实践和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一书对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主要思想理论作深刻、多方面的考察研究,是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着,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在众多学术成果中,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最引人瞩目。《刘少奇年谱》,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对人物资料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梳理,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刘少奇传》,以大量文献档案、回忆录、采访录为基础,记述了刘少奇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刘少奇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文中对生平研究成果《刘少奇年谱》与《刘少奇传》进行了比较性的评介。第五章巩固和深化(1999-)。全国各地各类研讨会的举办和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成立等研究平台的搭建,再加上刘少奇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出版,为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一些研究论着具有新领域的开创性,思维角度方式方法都比较新颖,丰富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1999年至今,出版了60多本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专着。2001年2月鲁彤等《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出版,2001年12月胡长水等《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出版,2005年7月王双梅《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出版,2006年1月黄峥执笔《王光美访谈录》出版,2008年陈成文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出版,2009年1月黄祖琳《刘少奇家世》出版,2011年5月徐占全等主编《工运领袖刘少奇》出版,2014年5月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出版,等等。这一时期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呈现研究内容的纵深性,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研讨和成果汇集呈现的常态化,特别是研究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突出这些特点和价值。《刘少奇家世》一书,探寻了刘少奇家世的渊源历史,详细地介绍了众多的与刘少奇关系密切的亲属人物,这本书是在对家世人物生平事迹进行仔细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完成的,史料价值突显。此书视为代表作分析。《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一书,记述了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一系列民生思想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刘少奇的民生思想,是研究刘少奇民生思想的第一本专着,开拓了刘少奇思想新领域的深入研究,文中作为刘少奇思想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进行评介。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的妻子,作为刘少奇的秘书和最亲近的人,是刘少奇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对刘少奇宣传和研究贡献卓着,如刘少奇早期的口述资料和生平活动工作笔记,资料、文物的保存和捐赠以及纪念会和研讨会的参加,她还撰写和发表多篇回忆文章。访谈论着《王光美访谈录》,主角仍是刘少奇,文中对此进行了探究论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给以后的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方面的参考,并推动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推陈出新、更出彩出色。
岳奎[5](2012)在《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是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也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走向“执政党”后选举产生的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届由大量革命家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在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革命性”特征,这既与当时的党情有关,也与党的中央领导成员结构特点有关。这届在“革命”与“执政”之间徘徊的中央委员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具体实践中,既有实践上的创举,也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党进行自身建设和领导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最为蔚为壮观的社会现代化图景。但是,八届中央委员会最终没能挣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樊篱,并在探索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步走上了“文化大革命”的道路。这其中既有八届中央委员会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个人原因,也有八届中央委员会集体的责任,更有党的中央委员会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历史证明,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绝大多数成员都站在斗争的正确方面,是一届经受了考验的中央委员会。本研究第一章梳理了无产阶级经典作家探索中央委员会建设和八大前党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第二章考察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的产生过程、成员结构、组成特点,其显着的“革命家”领导集体特质以及所具有的特殊的军人群体意识和群体品格,分析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的结构特点及其履职目标。第三章到第六章则分别论述了八届中央委员会在履职期间,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指出其中取得的重要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勾勒出八届中央委员会的执政思维、执政逻辑和执政方略以及八届中央委员会的组织特点、组织结构对其执政逻辑、执政绩效的影响。第七章则重点论述了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得出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其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活动以及党自身建设特别是党的中央领导体制建设方面的失误,最后发展到用“政治运动”和“革命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进行党的建设的地步,并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逻辑,又加之八届中央高层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文化大革命”方面的分歧,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无论是对党中央领导集体还是对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等,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破坏。第八章在理性评估八届中央委员会执政绩效的基础上,对八届中央委员会自身建设的经验和执政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得出了中央委员会应当依法执政,根据世情、国情、党情与时俱进,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对中央领导集体的监督机制建设,建立起中央委员会的防错纠错机制以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等重要结论。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权力机关,认真总结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自身建设和执政经验,对当下中央委员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王蒙[6](1994)在《失态的季节》文中研究表明 第一章据说曾经有过这样的"科学幻想",当人们移动的速度超过了光速的时候,人们会走——不,冲到光线的前边,会追上已经散射过去了的光线,追上昨日的、月前的、年前的、往昔岁月的光,回首,看到往昔岁月的图景,如追上了时间,如回到往昔的岁月;正如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与我们距离几万光年、几十(?)万光年,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几万年或者更长更长久以前的它们发射的光,我们永远不可能感知它的现在,我们只能生活在它们的古老的过往的微光里。然而,同样栩栩如生,如光的
吴家虎[7](2012)在《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山西省阳城县下孔村为个案,以建国后珍贵的村级档案为主体资料,辅以省、县级档案及调查访谈口述史料,用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和“新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从革命文化、国家权力与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的角度,对毛泽东时代乡村独特的文化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从文化的角度看,“革命”本质上是国家权力通过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一种重塑与整合,这一过程伴随着文化上的彻底转型与重建的浪漫追求。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革命文化输入乡村的主要管道,同时,正是共产党员体现出的新的形象、品格和风范,对国家倡导的一套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传播与认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革命文化正是通过确立新的话语体系,通过弥漫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象征的不断操演,来颠覆传统,确立其文化霸权地位的。同时,这一文化体系非常注重对革命自身的记忆,以期巩固与延续革命文化的霸权地位。但是,当貌似十分强大的革命话语主宰一切而泛化以后,当革命话语颠覆了传统,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来界定与表达人们的思想的时候,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要理解清楚这些话语的内涵是困难的。于是,我们看到毛泽东时代政治话语下移与泛化以后,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话语混乱”的现象。在革命文化对乡村社会的重塑与整合过程中,国家还极力通过破立结合的新的教化体系来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本文考察了农民在被不断塑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和时代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革命文化与传统的复杂互动与纠葛。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思想不断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但我们不能仅将这一过程看作思想宰制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思想教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既有悖离人性的一面,又有高尚与令人崇敬缅怀的一面。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下,追求道德理想的一个时代。学习毛主席着作运动是20世纪5070年代席卷全国的一场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思想一元化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成为基层干部、农民群众汲取工作方法、道德价值与人生信念的源泉。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思想教育运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思想强制等负面因素,而对之作简单化与片面性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与典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从持续的时间,发动群众的规模和对人们思想改造的努力程度看,这一学习运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实践。其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及取得的成就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在理论观点的创新上,本研究对建国后国家权力如何深入乡村及其性质作了新的观察。以往对这一时期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研究,多从经济制度、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着眼,本研究重点从文化上考察了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改造。在对国家权力性质的理解上,本研究摆脱了以往当代中国乡村研究中,在国家—社会互动分析的框架内,从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对乡村的渗透、控制及与乡村社会互动的视角对国家权力的分析,转而重点关注革命文化对农民精神与价值世界的积极建构,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并不完全是渗透、控制所能概括和解释的。本研究最终还试图提炼出“植根于人心的国家权力”这一分析概念,来理解与解释毛泽东时代中国乡村的社会变革。从来没有一种国家权力试图如此彻底地重塑社会,改造人心。悖论的是,不论国家权力有多么强大,不论领袖的权威与魅力有多大,人心的治理谈何容易!这是国家权力的顶峰,也是它退撤的前兆!通过下孔村的经验观察,笔者还想强调,我们要用“不断生成的传统”这一概念去理解下孔村这类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走向。今日下孔村文化繁荣、民风淳厚,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弘扬密切相关。学术界对当代中国乡村的观察,要么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么强调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巨变,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积淀与影响普遍关注不够。笔者想强调的是,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发掘弘扬,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下孔村是观察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扇难得的好窗口,笔者对她的解读才刚刚开始。从新鲜的经验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提炼出一些解释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理论观点,而且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理思考。
东方红公社[8](1967)在《彻底清算中国赫鲁晓夫在林业系统的滔天罪行》文中研究说明党中央号召,全国无产阶级革命派动员起来,集中火力,集中目标,进一步深入地、广泛地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对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开展革命的大批判。千钧辟历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 党内头号走资本义道路当权派中国的赫鲁晓夫在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的阳光下,在亿万革命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下,白骨精的原形已暴露无余,是大快人心! 长期以来,中国的赫鲁晓夫利用他所窃踞的要职,拚命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企图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复辟本主义。就在我国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他把黑手伸向了林区。一九六一年七、八月间他窜到东北和内蒙林区基地进行“视察”,短短的两个月中,他在林业系统大作黑报告,大发黑指示,极力贩卖、推行修正主义货色,千方百计地恶毒地攻击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企图在林业系统搞资本主义复辟。这次“视察”就是他反革命修正主义丑恶嘴脸的一次大暴露。
杨玥[9](2013)在《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文中提出本文梳理了1985到1991年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从合作到冲突的关系演进,在分析两人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探析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进行的民主化改革以及苏联最终解体的历史。论文指出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虽然充当了苏联解体的掘墓人,但从两人关系的演进中可以看出,苏联领导人的个人性格、苏联内部的党派斗争、苏联自身发展的历史惯性、外部因素等多层次因素都深刻影响到了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并进而影响到了苏联的改革进程,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王尧[10](2002)在《“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文中认为
二、彻底清算中国赫鲁晓夫在林业系统的滔天罪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彻底清算中国赫鲁晓夫在林业系统的滔天罪行(论文提纲范文)
(1)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批判"和"教育批判"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的问题、内容与目的 |
四、研究的意义 |
五、研究文献综述 |
六、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
七、具体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49-1981年教育批判背景与概况 |
第一节 建国初期(1949-1952)的教育批判 |
一、思想改造运动与教育批判 |
二、苏联教育经验的影响与我国的教育批判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53-1956)的教育批判 |
一、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教育性质的争论 |
二、"一五"计划期间的教育矛盾与教育批判 |
三、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
四、教育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运动概况 |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的教育批判 |
一、整风、反右运动期间的教育批判 |
二、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运动 |
三、教劳结合的提出与对资产阶级教育观的批判 |
四、"大改造、大改革"的教学"革命运动" |
五、文革前夕毛泽东对教育的批评 |
第四节 文革时期(1966-1976)的教育批判 |
一、教育领域的斗批改 |
二、"教育大革命" |
三、教育领域的"评法批儒"及"批林批孔" |
四、"四人帮"在教育领域制造的批判事件 |
第五节 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揭批"四人帮"对教育的破坏 |
一、揭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
二、揭批"四人帮"对教育方针的篡改 |
三、揭批"四人帮"对招生考试制度的破坏 |
四、揭批"四人帮"对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破坏 |
五、揭批"四人帮"对教育工作者的打击和迫害 |
六、教育极左批判时代的终结 |
第二章 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第一节 武训其人及电影《武训传》 |
第二节 批判武训精神的过程 |
一、围绕电影《武训传》展开的学术论辩 |
二、对电影《武训传》及武训精神的政治定性与否定 |
第三节 教育界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一、《人民教育》评论与"打倒武训精神" |
二、批判武训精神与批判改良主义和教育救国论 |
三、教育界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
四、上海、重庆两地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
第四节 "武训"作为符号的清除与利用 |
第五节 对武训精神批判的小结 |
一、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目的与合理性 |
二、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局限性与负面影响 |
三、武训精神批判开了新中国教育批判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先例 |
第三章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建国初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推崇 |
第二节 "武训精神是否可以为训"的论辩与对陶行知的评价 |
第三节 "5.20"社论后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
一、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武训精神关系的评论 |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民主主义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关系的评论 |
三、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性质的评论 |
四、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
第四节 1957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评 |
一、关于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关于陶行知与武训及杜威关系的评论 |
三、关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
第五节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是一场决策失误与性质错误的极左批判 |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评价造成的消极影响 |
三、对新中国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造成的消极影响 |
第四章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
第一节 对活教育理论批判的过程 |
一、50年代初期对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批判 |
二、批判实用主义运动中对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
三、反右运动期间陈鹤琴及活教育理论的遭遇 |
第二节 活教育批判的主要内容 |
一、对活教育与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
二、对活教育与新民主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
三、关于活教育办学实践与历史问题的批判 |
四、关于活教育影响的评论 |
第三节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的小结 |
一、否定了活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与历史作用 |
二、否定了陈鹤琴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
第五章 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关于过渡时期的教育性质问题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观点 |
三、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关系的争论 |
一、强调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区别 |
二、强调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 |
第三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如何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的争论 |
一、"逐步过渡"论 |
二、"区别对待"论 |
三、"彻底批判"论 |
第四节 对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争论的特点和局限 |
二、争论的结果和影响 |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建国初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 |
第二节 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相关问题的提出 |
一、关于新旧全面发展教育与双轨制问题 |
二、关于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的问题 |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的全面展开 |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再度提出 |
二、教育部主持的座谈会及讨论 |
三、全国各地讨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倾向 |
四、柳湜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意见 |
五、张凌光的申辩与再辩论 |
第四节 因材施教是否可以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转向为"因材施教"是否可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
二、反对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
三、赞同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
四、关于"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涵的争论 |
五、关于贯彻和执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问题的归因 |
第五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结果 |
一、没有完结的争论 |
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方针的提出 |
第六节 对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争论的特点与影响 |
二、争论的不足与局限 |
第七章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建国初对美国教育及杜威实用主义的初步批判 |
一、概况 |
二、曹孚《杜威批判引论》的简要介绍与分析 |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杜威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面批判 |
一、概况 |
二、对实用主义哲学的批判 |
三、对实用主义人性论的批判 |
四、对实用主义经验论的批判 |
五、对实用主义教育本质观的批判 |
六、对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
七、对实用主义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
八、对实用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批判 |
九、对实用主义教学论与课程论的批判 |
十、对实用主义学校观的批判 |
十一、对儿童中心主义的批判 |
十二、对民主主义教育的批判 |
十三、对实用主义教育影响的批判 |
第三节 50年代末期对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反思与评价 |
一、曹孚的反思与评价 |
二、陈友松的反思与评价 |
第四节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动机、目的与合理性 |
二、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特点、影响与局限性 |
第八章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过程与概况 |
一、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胡适思想批判 |
二、"红学"批判与胡适思想批判 |
三、胡适思想批判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联系 |
第二节 胡适教育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 |
一、对胡适教育思想性质与特点的评判 |
二、对胡适的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
三、对胡适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
四、对胡适教育方法论的批判 |
五、对胡适教学思想的批判 |
六、对胡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批判 |
七、对胡适教育影响的批判 |
第三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判的性质、特点与影响 |
二、批判涉及的主要教育问题与评价 |
三、对胡适教育影响和贡献的评价 |
第九章 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 |
第一节 凯洛夫及凯洛夫《教育学》 |
一、凯洛夫其人 |
二、凯洛夫《教育学》 |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
一、苏联教育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
二、中国教育界的反思与"教育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第三节 60年代初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初步批判 |
一、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智育第一"的观点 |
二、批判凯洛夫《教育学》与人性论相关的德育原则 |
三、批判凯洛夫《教育学》否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错误" |
第四节 文革时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全面批判 |
一、凯洛夫《教育学》被定性为"是一部典型的修正主义代表作" |
二、借批凯洛夫《教育学》来批判所谓的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对"全面发展"、"全民教育"的批判 |
四、对"智育第一"的批判 |
五、对凯洛夫教学论的批判 |
六、对"师道尊严"、"教师中心论"的批判 |
七、对"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批判 |
第五节 对凯洛夫《教育学》批判的小结 |
一、"凯洛夫问题"、"凯洛夫教育学情结"与"凯洛夫现象" |
二、如何正确评价凯洛夫《教育学》 |
三、前苏联与中国的不同批判及经验教训 |
第十章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对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批判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为教育大跃进张目 |
二、将量力性原则定性为资产阶级的教学原则 |
三、对夸美纽斯教学论的批判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
一、关于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与作用范围的争论 |
二、关于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关系的争论 |
三、关于教学原则性质问题的争论 |
四、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体系问题的争论 |
第三节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争论的小结 |
一、对量力性等教学原则批判的性质与特点 |
二、对夸美纽斯教学论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和全盘否定 |
三、对教学原则其他问题争论的局限性 |
第十一章 对"爱的教育"批判 |
第一节 "爱的教育"批判过程 |
一、"斯霞事件"与"爱的教育"批判的引发 |
二、"爱的教育"讨论及批判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
三、"爱的教育"批判的扩大化 |
四、教育专业组织对"爱的教育"批判 |
五、对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批判 |
六、"爱的教育"批判的结论 |
第二节 "爱的教育"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关于"爱的教育"起源、性质与作用的评论 |
二、关于"爱的教育"与"阶级爱"的评论 |
三、关于"爱的教育"能否作为教育原则的评论 |
第三节 对"爱的教育"批判小结 |
一、"爱的教育"批判性质 |
二、"爱的教育"批判影响 |
三、对"爱的教育"批判关涉的几个教育问题的思考 |
第十二章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一节 对孔子及儒家主要教育思想的批判 |
一、对孔子创办私学的批判 |
二、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培养目标的批判 |
三、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内容的批判 |
四、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的批判 |
五、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影响的批判 |
第二节 对儒家古代教育典籍的批判 |
一、"《论语》批注" |
二、"《学记》选批" |
三、"《三字经》批注" |
四、"《弟子规》批注" |
五、"《神童诗》批注" |
第三节 对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及批孔"漫话"和儿歌 |
一、对所谓反动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 |
二、批孔"漫话"和儿歌 |
第四节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
一、"批孔"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敲门砖" |
二、以阶级斗争标准裁量传统思想文化的错误得到了充分体现 |
三、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
第十三章 对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反思 |
第一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指导思想及其经验教训 |
一、建国初期片面强调新旧教育的对立与对旧教育的否定性的批判 |
二、整风反右运动后的教育批判中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倾向的激化 |
三、文革时期走向异化和全盘否定的教育批判 |
第二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
一、政治批判与学术批判交织的主要实践倾向 |
二、教育批判方法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 |
三、教育批判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为"群众性"、"运动式" |
第三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中外教育遗产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
一、关于苏联教育经验的学习与批判 |
二、关于教育学中的继承性及教育的社会特点的评论 |
三、关于欧美资产阶级教育学的批判 |
四、关于我国教育遗产的批判 |
五、关于教育历史人物的评价 |
第四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教育改革问题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
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端倪 |
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凸显 |
三、文革时期教育斗批改的大博弈及其恶果 |
第五节 关于教育批判的思考 |
一、正确认识教育批判的本义及其与教育批评、教育评价、教育评论、教育争论之关系 |
二、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
三、教育批判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
四、教育批判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 |
五、教育批判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2)图像政治 ——1961-1969年美术作品中的刘少奇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与路径 |
第二章 被“树立”的与被“打倒”的 |
第一节 历史人物的变换:关于安源大罢工 |
一 两幅油画:《刘少奇同志与安源矿工》与《毛主席去安源》 |
二 三个人物:李立三、毛泽东与刘少奇 |
第二节 历史主题的变迁:从安源到井冈山 |
一 两幅油画:“下矿井”与“上井冈山” |
二 一件像章:关于“毛泽东思想源头”的图像表征 |
第三章 被“阐释”的与被“扭曲”的 |
第一节 群众性漫画中的刘少奇形象 |
一 《群丑图》与“彻底砸烂刘邓反动路线”漫画展(1967) |
二 《群丑图》翻版与革命大批判漫画参考资料 |
三 作为“党魁”的刘少奇 |
四 作为“千夫指”的刘少奇 |
第二节 红卫兵小报中的刘少奇形象 |
一 “中国的赫鲁晓夫” |
二 “伸向文艺界的黑手” |
三 刘少奇与“刘少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刘少奇“外传” |
第一节 连载作品《刘修外传》 |
第二节 《鬼魂丑行图——刘少奇访问印度尼西亚电影新编漫画》 |
第三节 作为“第一夫人”的王光美形象 |
一 “旗袍”与“军装” |
二 《王光美丑史》 |
第五章 余论 |
第一节 图像中的审丑模式 |
第二节 图像中的寓意和象征 |
第三节 图像中隐藏的批判者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1 批斗刘少奇大事记 |
附录2 《人民日报》关于刘少奇的报道 |
附录3 《人民日报》关于刘少奇访问印尼的报道(1963.4) |
附录4 《刘修外传》文字 |
附录5 《新北大》图版目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从结盟到对抗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结成同盟 |
一、势在必行的中苏结盟 |
1、国家安全的需要 |
2、发展经济的需要 |
3、意识形态的吸引 |
二、结盟前的必要准备 |
1、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2、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 |
3、中苏建交 |
三、中苏谈判与缔结盟约 |
1、毛泽东晤谈斯大林 |
2、周恩来参加后的中苏谈判 |
3、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第二章 全面发展 |
一、政治上日益平等 |
1、苏联支持中国恢复联大席位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 |
2、斯大林逝世对中苏关系的微妙影响 |
3、赫鲁晓夫首次访华话平等 |
4、归还旅顺港 |
二、经济上互助合作 |
1、归还中国长春铁路 |
2、创办中苏股份公司 |
3、苏联对华的经济援助 |
4、中国对苏联的经济支持 |
三、外交上互相支持 |
1、中苏在朝鲜战争中的合作 |
2、中苏共同反对单独对日媾和 |
3、日内瓦会议上中苏紧密配合 |
4、中国在外交上对苏联的支持 |
第三章 分歧渐多 |
一、意识形态产生分歧 |
1、中苏意识形态分歧始于苏共二十大 |
2、波匈事件的震荡 |
3、莫斯科会议和《莫斯科宣言》的影响 |
二、两国关系出现阴影 |
1、毛泽东拒绝军事“合作社” |
2、赫鲁晓夫对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指手划脚 |
3、苏联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 |
三、对外战略开始分道扬镳 |
1、炮击金门引发赫鲁晓夫担心 |
2、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中的错误态度 |
3、中国对赫鲁晓夫推销戴维营精神的抵制 |
第四章 急剧恶化 |
一、意识形态争论升级 |
1、布加勒斯特会议前后的内部争论 |
2、第二次莫斯科会议的暂时妥协 |
3、苏共二十二大使争论激化 |
二、两国关系摩擦加剧 |
1、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协议和合同 |
2、两国关系的短暂改善 |
3、伊犁事件与边界纠纷、领土争端的出现 |
三、对外战略岐见日增 |
1、中国反对苏联与南斯拉夫靠拢 |
2、中国就古巴导弹危机对苏联的支持和批评 |
3、苏联在中印边界战争中对印度的偏袒 |
第五章 公开论战 |
一、罕见的公开论战 |
1、公开论战的爆发 |
2、万炮轰鸣的论战高潮 |
3、中国提出批判和清算赫鲁晓夫修正主义 |
二、公开论战中两党的主要观点 |
1、关于斯大林问题 |
2、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 |
3、关于和平共处问题 |
4、关于和平过渡问题 |
三、公开论战期间的中苏关系 |
1、1963年7月的两党会谈 |
2、中国反对苏美英三国部分核禁试条约 |
3、中国仍对改善中苏关系寄予希望 |
第六章 彻底破裂 |
一、中苏关系短暂改善后再度迅速恶化 |
1、赫鲁晓夫下台为缓和关系提供了契机 |
2、1964年11月的中苏会谈 |
3、中苏关系向更激烈的对抗发展 |
二、中苏两党关系的完全断绝 |
1、莫斯科三月分裂会议 |
2、中共拒绝出席苏共二十三大 |
3、中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日益孤立 |
三、两国对外战略走向对抗 |
1、中国逐步形成既反美又反苏的对外战略方针 |
2、中国反对苏联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 |
3、中国拒绝在越南问题上同苏联“联合行动” |
第七章 激烈对抗 |
一、两国关系降到最低点 |
1、苏联指名道姓地攻击毛泽东 |
2、红场事件 |
3、在苏联驻华大使馆门前的游行示威 |
二、对外战略上互相对抗 |
1、中国反对苏联入侵捷克 |
2、苏联企图战略包围中国 |
3、中国开始构思对苏反包围新战略 |
三、边界冲突与军事对峙 |
1、1964年后的边界谈判和冲突 |
2、珍宝岛事件 |
3、中苏两国总理北京机场谈判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刘少奇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萌芽和端倪(1919.5——1949.9)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的特定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中共的幕后首脑——刘少奇》 |
第二章 零星和希望(1949.10—1966.5)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准备和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少奇同志在山东》 |
第四节 吕振羽、江明与《跟随少奇同志返回延安》 |
第三章 歪曲和曲折(1966.5——1976.10)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失真”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 |
第三节 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卫东》编辑部《粉碎刘少奇叛徒集团》 |
第四章 澄清和成熟(1976.10—199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研究条件和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陈绍畴与《刘少奇在白区》 |
第四节 王世谊与《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 |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 |
第五章 巩固和深化(1999—) |
第一节 1999至今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特点和价值 |
第三节 黄祖琳与《刘少奇家世》 |
第四节 董一冰与《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 |
第五节 王光美的宣传和回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与研究品格 |
四、主要概念与框架结构 |
五、可能创新与努力方向 |
第—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八大前党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 |
(一) 马、恩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积极探索 |
(二) 列宁对俄共中央委员会建设的积极探索 |
(三) 斯大林与苏共中央执政模式 |
二、八大前党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 |
(一) 一届至四届:中央委员会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 |
(二) 五届至七届:中央委员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概述 |
一、八届中央委员会的产生与人事调整 |
(一) 产生的背景 |
(二) 指导思想 |
(三) 产生的原则 |
(四) 正式选举及结果 |
(五) 重要人事调整 |
(六) 主要会议 |
二、八届中央委员会的人员结构及特点 |
(一) 结构分析 |
(二) 显着特点 |
三、八届中央委员会的履职目标与愿景 |
(一)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
(二) 扩大民主,健全法制 |
(三) 加大投入,繁荣文教 |
(四) 和平共处,大国外交 |
(五) 加强党建,提高能力 |
第三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经济发展 |
一、冒进与保守之间 |
(一) 八大对经济建设的主张 |
(二) 反冒进的努力 |
(三) 对“反冒进”的批评 |
二、跃进和跃退之间 |
(一) 主线:政治与业务的分歧 |
(二) “积极平衡论”与“大跃进” |
(三) 政治的臆想:人民公社 |
(四) 国民经济“大跃退” |
三、调整和提高之间 |
(一) 调查研究年的成效 |
(二) 政治与业务的博弈 |
(三) 卓有成效的调整 |
四、繁荣与危机之间 |
(一) 1966年的繁荣 |
(二) 经济发展政治化 |
第四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政治发展 |
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
(一) 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
(二) 民主制度的完善与破坏 |
(三) 党代表常任制的实施与夭折 |
(四) 党内监督体系的加强与瘫痪 |
(五) 干部制度的发展与变异 |
二、政党制度的完善与破坏 |
(一) 现代化的社会动员: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二) 从团结到斗争:对民主党派的性质认定 |
(三) 统一战线的分合:八届中央委员会的纠“左”与反弹 |
(四) “文革”对多党合作制度的破坏 |
三、政治体制的发展与变异 |
(一) 人大职能的履行与丧失 |
(二) 政协功能的发展与弱化 |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强化 |
第五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思想文化发展 |
一、探索的时代背景 |
(一) 思想文化探索的背景 |
(二) 人员结构特征的影响 |
(三) 八大的基本主张 |
二、从“双百”到反右 |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
(二) 整风运动的开展 |
(三) 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 |
三、知识分子难题 |
(一) 知识分子定位的转换 |
(二) 内部分歧的出现 |
(三) 反复与歧义 |
四、“社教运动”不归路 |
(一) 思想文化“现代化” |
(二) “社教运动”的开展 |
(三) 文艺和学术领域的过火批判 |
(四) 从思想文化“现代化”到“革命” |
第六章 八届中央委员会与中国外交 |
一、外交政策的理论与脉络 |
(一)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坚守与放弃 |
(二) “两条线”外交战略的提出与贯彻 |
三、外交实践的理路与实效 |
(一) 和平外交方针的再次确认 |
(二) 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偏离 |
(三) 革命化外交政策的确立 |
(四) 八届中央内部处理对外关系的不同风格及影响 |
第七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 |
一、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探索的失误 |
(一) 经济建设的“三面红旗” |
(二) 政治发展的“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 思想文化领域的“灵魂革命” |
(四) 外交领域的“反帝”、“反修” |
(五) 从党内民主到个人专断 |
二、“文化大革命”的帷幕升起 |
(一) 学术“罢官”与政治“罢官” |
(二) 《二月提纲》与文化战线“革命” |
三、“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
(一) 号角吹响:《五·一六通知》 |
(二) 以集体的名义:八届十一中全会 |
(三) 推向纵深:八届十二中全会 |
第八章 八届中央委员会执政绩效评估与经验启示 |
一、绩效评估 |
(一) 经济发展考察 |
(二) 政治发展评估 |
(三) 思想文化分析 |
(四) 外交实践考量 |
二、经验启示 |
(一) 中央委员会要依法执政 |
(二) 中央委员会要与时俱进 |
(三) 中央委员会要民主执政 |
(四) 中央委员会要强化监督 |
(五) 中央委员会要防错纠错 |
(六) 中央委员会要加强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
后记 |
(7)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 |
三、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 |
四、学术史综述 |
五、文献资料与调查访谈 |
六、主要创新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下孔村及其研究价值 |
第二章 共产党印象 |
第一节 “共党来了铲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 |
第二节 “羊群走路靠头羊,群众看的是共产党” |
小结 |
第三章 政治运动与革命文化的输入 |
第一节 锣鼓喧天进公社 |
第二节 整党整风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
小结 |
第四章 革命文化:话语·仪式·象征·记忆 |
第一节 革命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仪式与象征 |
第三节 革命的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被改造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一 |
第一节 冬学民校与政治夜校 |
第二节 学雷锋 |
第三节 学大寨 |
第四节 破四旧、立四新 |
第五节 思想检讨与重做新人 |
小结 |
第六章 学毛着: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二 |
第一节 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学习制度 |
第三节 学习内容 |
第四节 学习方法 |
第五节 记忆与认识 |
第六节 典型个案 |
小结 |
结论 革命与教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农村调查及访谈资料 |
附录 A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与思路 |
4.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领袖与苏联的领袖群体 |
一、 领袖的定义及其分类 |
二、 苏联的干部更替机制 |
三、 苏联领袖群体的“退化” |
第二章 紧密配合——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合作(1985-1986) |
一、 关系的初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合作的尝试——反酗酒运动 |
三、 合作的深化——莫斯科第一书记的选择 |
四、 全力的支持——苏共二十七大 |
第三章 走向竞争——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转变(1987-1988) |
一、 合作的裂隙——“一月全会” |
二、 分裂的萌芽——“六月全会” |
三、 关系的破裂——“叶利钦事件” |
四、 冲突的开端——“两报之争”事件 |
五、 冲突的激化——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
(一) 彻底转向政治改革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
(二) 叶利钦政治生涯的重启 |
第四章 全面对抗——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夺权斗争(1989-1990) |
一、 民主派的进攻——苏共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
(一) 叶利钦当选莫斯科人民代表 |
(二) “跨地区议员团”的成立及领导权之争 |
(三) 叶利钦的初步胜利 |
二、 苏共放弃领导权——“二月全会” |
(一) “二月全会”的背景 |
(二) 总统制的建立 |
(三) “二月全会”中的“合作”与“斗争” |
三、 苏联解体的前奏——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运动 |
(一) 立陶宛事件 |
(二) 叶利钦在政治乱局中的获利 |
四、 权力的争夺——俄罗斯联邦 |
(一) 叶利钦在俄罗斯的胜利 |
(二) 俄罗斯的《独立宣言》 |
五、 戈尔巴乔夫挽救危机的尝试——苏共二十八大 |
(一) 妥协的苏共二十八大 |
(二) 叶利钦的退党风波 |
第五章 最后决战——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最终较量(1991) |
一、 “500 天经济计划”中的合作与斗争 |
二、 中央与各共和国的权力之争——新联盟条约 |
(一) 戈尔巴乔夫寄予厚望的“9+1”联合声明 |
(二) 联盟条约中的纷争 |
三、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虚假的伙伴” |
(一) 俄罗斯联邦大选前的局势 |
(二) 苏共的内讧 |
(三) 叶利钦——善变的对手 |
四、 叶利钦胜利的关键——“8·19事件” |
(一) “8·19事件”的爆发 |
(二) 戈尔巴乔夫与“8·19事件” |
(三) “8·19事件”对叶利钦的意义 |
五、 苏联最终的解体 |
(一) “8·19事件”之后苏共及联盟的危机 |
(二) 叶利钦的最后一击 |
第六章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 |
一、 个人性格因素 |
(一) 对党派立场的选择 |
(二) 对各自内外政策的影响 |
二、 苏联内部党派的斗争 |
三、 历史的因素 |
(一) 家庭环境的影响 |
(二) 斯大林统治时代的影响 |
(三) 赫鲁晓夫时期的影响 |
(四) 苏联旧体制下固有思维的影响 |
四、 外部因素的影响 |
(一) 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 |
(二) 外部势力的经济干预 |
(三) 国际舆论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五四”与“文革”的“五四” |
青年节:红卫兵与“五四” |
鲁迅是如何“介入”“文革”的 |
北京大学:“五四”与“文革” |
作为纪念“五四”的“批孔” |
解释“现代文艺”的基本思路 |
变与不变:断裂中的两个问题 |
“大批判”与“无作者文本” |
知识分子与“文革”主流话语 |
知识分子在“民间” |
四、彻底清算中国赫鲁晓夫在林业系统的滔天罪行(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 何光全. 西南大学, 2010(08)
- [2]图像政治 ——1961-1969年美术作品中的刘少奇形象[D]. 贺旻旻.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8)
- [3]从结盟到对抗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D]. 潘正祥. 中共中央党校, 1998(12)
- [4]刘少奇研究史[D]. 杜立芳. 扬州大学, 2018(07)
- [5]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 岳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6]失态的季节[J]. 王蒙. 当代, 1994(03)
- [7]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 吴家虎. 南开大学, 2012(06)
- [8]彻底清算中国赫鲁晓夫在林业系统的滔天罪行[J]. 东方红公社. 林业机械, 1967(04)
- [9]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D]. 杨玥. 吉林大学, 2013(04)
- [10]“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J]. 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