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热处理学报 第13卷1992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黄薇[1](2018)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文中指出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享誉世界的文物,自史前时代诞生,到战国末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关青铜器的研究自北宋金石学始,也有一千年的历史。面对不断涌现的青铜器发现资料和研究成果,需要我们整理归纳,考镜源流,阐述近千年来青铜器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本文采用时间分期的方式,尝试综合分析每一时期青铜器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共分为五期。第一期是萌芽期,谈宋代以前的青铜器研究。宋代之前的人们认为发现铜器是一种祥瑞之事,并且已经开始对铜器年代进行初步判断,研究成果大多零星记载于文献中。第二期是雏形期,谈宋代到清代的青铜器研究。宋代学者的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青铜器研究的着录形式与研究体例,对铜器进行了初步的定名与分类,开创了青铜器研究的最初研究范式,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清代学者将青铜器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纠正了宋人在定名与分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且研究者众,着述丰富。本期重要特点是重视铭文研究,并取得较高的成绩。第三期是蜕变期,谈民国时期的青铜器研究。随着民国时期铜器标准器断代法的提出,考古层位学与类型学的运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开始科学化,铜器的定名和分类研究进一步明晰,青铜器研究已开始脱离金石学的窠臼。第四期是融合期,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此时青铜器研究已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专题研究成果显着,并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研究类别也扩展到兵器、工具、农具等。第五期是成熟期,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本文成稿时。此时青铜器综合研究的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多因素综合分析断代法”得以熟练运用,通过青铜器分期分区系研究,已基本构建起中国的青铜文化谱系,并深入研究青铜器与中国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关系。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的发展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因。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原因。1925年7月,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大学(当时叫清华学校)演讲时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①。正是由于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尤其是经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的问世,促进了青铜器研究这门分支学科的新生。萌芽期、雏形期的青铜器都是偶然零星发现,非特意寻找。蜕变期之后,有了科学考古发掘,青铜器出土有了地层学做参照,类型学做基础,拓展了青铜器整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其次是学术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考古学的介入。在西方考古学传入后,地层学、类型学的应用,使得青铜器研究产生了巨大的蜕变,真正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此青铜器研究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焕然一新。研究目的,由雏形期之前的补史正经、考礼问道,变为蜕变期之后,通过青铜器遗物以及相关遗址等,来考察当时的人类社会生活。在萌芽期和雏形期,研究对象局限于偶然得到零散青铜器。蜕变期的研究对象是传世青铜器与新出土无地层关系的青铜器群。而到了融合期、成熟期,研究对象是所有出土的与传世的青铜器,包括青铜车马器、工农具等。研究内容也扩展为“三大层面六大线条”:即考古与历史层面、艺术层面、科技层面;形制、纹饰、铭文、分期、地域、铸造六大线条。青铜器研究方法由浅到深,从粗到细,由单件器物的研究到器群的研究,再提升到研究青铜器的背后族群、文化等深层次问题。青铜器研究形成了将历史文献与出土发现相结合,重视考古学角度的考察,并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基本成熟的研究范式。再次是研究群体的变化。萌芽期与雏形期时,研究群体是以单纯的古文字学家、经学家、金石学家组成。而蜕变期之后的研究群体发生了变化,大体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如王国维、容庚、郭沫若、唐兰、陈梦家、李学勤等先生。二是考古学家,如李济、郭宝钧、邹衡等先生。同时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研究者参与。以上两大研究群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新时代。最后,有几点说明,本文中青铜器研究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农具等,未包括铜钱、铜镜等类别。又因关于金文、铭文的研究已有专论,故文中在此方面不做过多介绍。由于时间关系及本人能力所限,文中未对铜器铸造等科技方面以及海外铜器研究情况做深入考察,希望日后有机会补充完善。
洪廸光[2](2007)在《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与审议内容之研究》文中指出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早期的主要功能是弥补建筑管理法令的缺乏弹性与不足,但近年来则逐步演变成引领公私部门戮力提升城市开发品质的一种制度。在商业挂帅的今天,开发建商极有可能为了私利而破坏整体环境景,唯有透过审议制度的严格控管,才有可能让破坏环境生态的事减至最低。本研究从台北市城市设计的价值观出发,着眼于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与审议内容的探讨,希望了解此一机制在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是否也能发挥监控环境品质的功能,让城市发展与提升城市品质齐头并进。本研究针对笔者参与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委员会6年时间,审议600件以上城市设计项目,审议的对象可能是住宅、办公大楼、百货商场、学校、医院、公园、古迹…等不同类别;而每个类别因属性不同,功能性迥异,审议的重点亦有所不同,本研究汇整分析后,分门别类整理出其审议内容的重点。另外再从600件城市设计项目中,分析归纳出其审议内容包含:1.视觉景观美学2.文化历史保存3.环境品质改善4.以人为本5.节约能源及绿建筑6.公共安全7.公共交通8.公共艺术9形塑城市独特风貌等,九大价值观,并依其特色加以阐述说明。本研究除了选取笔者参与审议之较具代表性之城市设计审议项目,论证九大价值观之外;也将九大价值观在笔者个人执业的建筑师事务所执行的设计业务上进行实务操作,藉以探讨城市设计审议制度及审议内容的理论与开发实务之间的差异性。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两岸城市设计经验其实可以互相交流、截长补短,本研究汇整台湾城市设计发展的负面案例作为借镜,希望国内发展避免重蹈覆辙。本研究主要成果包括:一、检讨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优缺点及拟定未来改进方向。二、从600件项目中分门别类整理出不同的审议内容重点以供参考。三、整理分析研究台湾城市设计发展的负面案例。四、研究分析归纳出九大价值观,并举出实例及笔者实际操作之项目加以论述。
轩淑欣[3](2006)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大白菜染色体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白菜不仅是起源于中国的重要的蔬菜作物,而且是多国芸薹属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基因定位是基因鉴定、克隆和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在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领域,利用非整倍体材料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手段进行基因的物理定位,日益成为基因定位研究的热点,这对物理图谱的绘制、建立遗传连锁群和特定染色体的对应关系以及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大白菜二倍体和本课题组创制的一套大白菜初级三体为材料,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对继代繁殖多代的不同三体和二倍体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细胞学鉴定,采用FISH技术对两个rDNA重复序列基因和通过PCR扩增、克隆获得的几个功能基因片段进行了物理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FISH的相关技术参数的研究,建立了大白菜染色体制备和制片预处理、探针杂交、杂交后洗脱以及信号检测的技术体系。以重复序列45S rDNA为探针,利用该体系在大白菜中期和间期染色体上成功检出了10个荧光强度强弱不同的杂交信号,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大白菜上的利用奠定了基础。以幼嫩子叶为材料,采用低温刀切的方法,改进了fiber-FISH技术过程中细胞核的提取方法,成功的制备出了平滑伸展的DNA纤维,大白菜基因组探针在DNA纤维上杂交,杂交信号为非连续的念珠状长链。 2.核型分析表明,大白菜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0=10m+8sm+2st(SAT),核型类型为2B。1号、2号、4号、5号、7号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号、6号、8号、9号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号染色体为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DAPI显带结果表明深染区多集中在着丝粒两侧附近,同源染色体的带纹数目、分布位置基本一致。 3.通过对大白菜组培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长期继代保存的一些材料存在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但对不同三体进行核型分析可知,染色体数目未变异的三体株系仍为最初确定的三体,没有发生染色体的置换。 4.拟南芥25S rDNA在二倍体大白菜中期染色体上的FISH定位表明存在着5个25S rDNA的同源区段,它们分别位于1号、2号、3号、4号和10号五对染色体上,杂交信号在不同染色体上的荧光强度不同。利用DNA fiber-FISH技术确定了25S rDNA在大白菜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约为566±137。但25S rDNA在大白菜不同初级三体上检出的杂交信号的个数在7-12个之间变化,分布于4-7个同源区段上。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三体的1~4号染色体的长臂及10号染色体的随体(包括次缢痕处)上均存在相应的25S rDNA的同源区段,但杂交信号在不同三体同一染色体上检出的频率不同,荧光信号强度也有变化,最强的信号出现在不同三体的#10随体染色体上(triplo4,triplo5除外)。 5.5S rDNA在二倍体大白菜检出了6个杂交信号,分别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9号和10号染色体的短臂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在triplo2、triplo3和triplo9
李天华[4](2003)在《高速切削中刀具联接系统应力变形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切削技术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传统基础工艺之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制造技术的全面进步,已把切削技术推向高速/超高速切削的新阶段。加工系统由三大部分构成,即机床、刀具联接系统和刀具切削部分。其中大功率、高速、高刚性机床已经上市,同时高性能的切削刀具材料也已研制成功,相比之下,刀具的联接系统成为整个加工系统的最薄弱环节之一。作为机床主轴与切削刀片之间的联接,刀具联接系统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定位,二是夹紧。它在工作时,几个联接表面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间隙,这就会影响加工精度,并导致微小振动,使得加工表面质量差,刀具寿命缩短,尤其是在高速旋转时更为明显。所以,刀具联接系统的性能提高对于整个加工系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速/超高速切削技术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阐述了刀具联接系统的研究现状;并从机床技术(如高速主轴部件、进给部件及其控制系统、加工测试技术等)和刀具技术(如刀具材料、涂层技术等)两个方面介绍了高速/超高速切削技术相关设备的发展、应用。 然后应用弹塑性力学理论,通过平衡方程、弹性本构方程、几何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的确立,建立了高速状态下刀具联接系统理论分析模型,对离心力作用下的模型的变形做了理论分析,并计算出了高速旋转状态下刀柄的弹塑性极限转速。 最后,通过选取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7/24联接系统和最具有发展前景的HSK联接系统,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多项式拟合,研究了在高速状态下,离心力成为主要载荷的情况下典型刀具联接系统的应力和应变情况,并分析了由于刀柄和主轴膨胀变形的不同,而对于刀具联接系统的刚度和定位精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HSK联接系统比7/24联接更适合于高速加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轴向预紧力的大小,公差及过盈量的变化对HSK刀具联接系统性能的影响。
祝红梅[5](2009)在《医疗废物中典型组分的热解焚烧特性及回转式流化冷渣三段焚烧系统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因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传染性,以焚烧法为代表的热化学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处理医疗废物的首选方法,而回转窑所具有的广泛物料适应性,使其成为我国医疗废物处理规划中的主要焚烧炉型。依托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07AA061302)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07C13084),本文开展了医疗废物热解焚烧特性和回转窑系统内的的运动和焚烧炉内流场的基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对医疗废物的热解焚烧开展基础特性研究;对医疗废物在回转窑焚烧系统内的运动和流场进行分析;并在处理医疗废物的回转式流化冷渣三段焚烧系统进行试验研究,为现有的医疗废物热处置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并为优化回转窑焚烧系统提供帮助。(1)、医疗废物的热解焚烧特性: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模拟和热重-红外联用实验分析手段对医疗废物中的三大类型七种组分进行热解焚烧特性的研究。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模拟得到不同医疗废物组分在热解、气化和焚烧工况下的产物及变化趋势。对医疗废物中的Cl、N和S可能产生的污染性气体进行分析,得到当医疗废物中氯的质量比小于0.1%时,即使不使用脱氯方法亦可使HCl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而高氯质量比的医疗废物在低温焚烧时,还有Cl2单质产生。与此同时,N和S所产生的污染性气体的问题远不如Cl产生的HCl问题显着。通过热重-红外联用实验分析手段,得到医疗废物各组分在热解和焚烧工况下,各析出产物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其中纤维类组分的热解气体在520℃前全部析出,热解气组成复杂,主要有CO2、CO、H20、酸类如乙酸,醛类,酮类和烃类物质。高分子类组分的热解气在约570℃的前全部析出,其热解气的组成种类较为单一,除了PVC的热解中析出HCl,其它主要为烃类,包括不饱和烯烃和饱和烷烃。易腐有机质的热解气全部析出所需要的温度为614℃,热解气主要由NH3、HCN、酸类、CO2、CH4和饱和烃类组成。在混合组分的热解中,PVC的加入对纤维类各组分和易腐有机质组分的热解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通过热力学平衡分析可知,当医疗废物中氯质量比大于0.1%时,HCl的排放就可能超出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在医疗废物的焚烧过程中,HCl造成的酸性气体腐蚀和不能达标问题较为严重。在医疗废物热解焚烧基础特性部分,亦对高含氯量的PVC和模拟医疗废物的HCl排放及脱氯效果进行了随温度的连续分布研究。通过对各组分的热重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各组分整体反应表观动力学模型中的机理函数,而对各组分的热解气的析出进行分析,得到各组分析出产物的分布式活化能模型。(2)、叙述了料床在回转窑内的运动模式和以壁面摩擦系数、填充料和Froude数表达的模式变化判断标准,通过拟流体模型,研究了回转窑转速和:颗粒摩擦角对料床的活动层的倾角、活动层高度和颗粒运动速度的影响。随着转速的提高和颗粒摩擦角的增加,料床活动层高度呈增加的趋势,料床活动层的倾斜角和活动层的面积增加,随着转速的提高,活动层内颗粒的运动速度增加,且在料床活动层的表面,颗粒有最大的运动速度。通过商用软件Fluent,综合考虑了k-ε双方程模型,P1辐射模型,气相的漩涡破碎模型/有限化学反应模型,并通过UDF增加对固定碳燃烧的考虑,对回转窑系统的焚烧流场进行分析,得到整个系统中温度最高的区域可能出现在窑和二燃室的接口位置,而窑头的漏风对窑内的温度和组分场有较大影响,对于二燃室内的燃烧,二次风的影响远大于三次风的影响,通过额定工况的计算和变工况的对比,得到窑内配风和二燃室配风的最佳结合,以及变工况对系统出口温度和烟气组成的影响。(3)、介绍了由浙江大学热能所开发的危险废物回转式流化冷渣三段焚烧炉系统,通过该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医疗废物焚烧时的烟气成份,灰渣成份,重金属和污染物排放等基础特性,并对焚烧装置运行中的控制参数之间,对烟气排放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依然是医疗废物焚烧中,影响整个系统运行工况好坏的重要参数。
马荣林[6](2006)在《污泥中苯系物的释放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水厂在处理污水、污泥时,处理系统以及污水污泥会释放出大量的污染气体,危害巨大。特别是污泥处理处理得的过程中,对污泥进行浓缩、消化、脱水、干化等步骤以实现污泥减量化时,其中的有机成分会随水分一起挥发,产生恶臭气体和各种挥发性有机物,从而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污泥中释放的污染物质不仅可使人产生不快和厌恶感,而且许多有机物还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目前,恶臭污染的治理问题在我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中有机物的研究控制更加严格,加强对污染气体的监测与治理是污水处理厂今后的发展要求。本文以加热各种类型污泥来模拟污水厂污水处理中散发的污染气体,详细研究不同类型的污泥苯、甲苯、乙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释放情况,对比苯系物的释放变化;并根据对前人对生物处理臭气方法的研究,选择了适当的微型的模拟生物滤池,来治理臭气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确定生物滤池法的治理效果。本文研究表明污泥在常温下苯系物释放缓慢,在150℃高温状态下苯系物释放量大幅度增加。微型模拟的生物滤池,常温(20℃)短时间内处理苯系物效率达到100%,但是在150℃高温下无法控制苯系物的释放,常温(20℃)长时间控制乙苯的效率达到90%,而甲苯仅仅为50%。
金小荣[7](2004)在《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文中提出在粉砂性土地基中,为增加基坑的稳定性,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基坑内外水头差是比较常用、有效且经济的措施。但降低地下水位将引起周围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产生附加沉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深入,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 首先介绍了二维非稳定渗流有限元方程,讨论了潜水含水层的自由边界处理问题,建议采用初流量法处理潜水含水层的自由面计算问题,该方法的优点是对自由面处理过程中,可以不必修改计算单元的结点坐标,这对于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分析计算非常有利。 其次根据土体的平衡微分方程、质量守恒定律、有效应力原理以及达西定律建立了考虑源汇项的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数学模型,并且提出了直接耦合有限元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基坑降水环境效应的耦合性状进行分析。 通过二维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降水后基坑周围水位线、降水影响范围和地表沉降的分布规律受基坑周围土体弹性模量、渗透系数和降水深度等因素影响。对基坑周围水位线、降水影响范围性状和周围土体沉降性状依次进行了分析。考虑回灌作用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表明:设置回灌井或者回灌排水沟都可减小回灌处以外的地表总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随着排水沟离开基坑边距离的增加,回灌点以外的总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都减少,回灌井埋设深度对周围地表沉降影响较小;通过考虑止水帷幕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表明:设置止水帷幕可大大减小基坑周围土体总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随着打设止水帷幕深度的增加,基坑周围地表总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都减小。 最后将直接耦合有限元模型应用于杭州大剧院基坑降水工程,并将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渗流耦合模型的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石慧[8](2016)在《营造东北地区村镇学校室内舒适环境的节能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东北地区的村镇学校教学楼室内围护结构保温能力、通风组织,采光效果等都远远比不上城市,室内热舒适水平低,能源消耗量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学校教学楼的室内舒适性有待提高,而采用常规能源也必然会增加能源的负担;中国东北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在发展太阳能技术方向上,具有优良的条件。针对上述情况,对营造东北地区村镇学校室内舒适环境的节能改造设计进行研究。通过采取文献阅读,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软件分析等方式对东北地区多所村镇学校教学楼舒适性进行对比分析,调研统计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以下问题:村镇学校教学楼冬季采暖方式落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低,夏季通风不顺畅、遮阳效果不明显,室内光环境达不到标准,造成室内舒适性差。而且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冬季能耗量较大,为了降低能耗量,减少财政支出,学校会减少烧煤次数,造成室内舒适性下降。选取一所村镇学校教学楼进行节能改造设计研究,从而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一共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方面是营造舒适的室内温湿度;第二方面是营造舒适的室内光环境;第三方面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在节约能耗的前提下来全面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将成功改造后的村镇学校教学楼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村镇学校教学楼改造项目提供现实可行的案例支持。在我国东北地区,村镇学校太阳能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还没有广泛的展开。东北地区村镇学校建筑能耗普遍还比较高。在大中城市的学校中随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颁布实施,节能活动已经开展起来。在东北地区村镇学校建筑量大面广,村里设置小学,乡镇设置中学和中心小学,而且村镇学校具有建筑布局分散,建筑功能不足,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供暖方式落后,节能管理不足等特点,使得村镇学校建筑消耗的总能耗占村镇公共建筑总能耗的大部分。由此可见,研究东北地区村镇学校建筑的自身特点,以营造东北地区村镇学校室内舒适环境为目标,从分析我国学校建筑室内节能情况和人体的感觉为出发点对其进行改造设计研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罗少云[9](2021)在《企业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 ——以唐山市钢铁企业为例》文中提出
二、金属热处理学报 第13卷1992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热处理学报 第13卷1992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两宋以前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三章 宋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体例的形成与确立 |
二、在定名与分类方面的贡献 |
三、以铭文为中心的断代研究 |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五章 清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清代前期 |
二、清代中期 |
三、清代后期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书籍大量问世 |
二、书籍质量的提高 |
三、着录体例的进一步完善 |
四、定名与分类取得新成就 |
五、研究方法取得一定进步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金石与史学研究者 |
二、受西方考古学影响的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
二、分期断代标准的创立 |
三、分国别研究的提出 |
四、类型学方法的初步运用 |
五、定名与分类研究的进展 |
六、综合性研究着作的出版 |
七、开始关注冶铸技术 |
第七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古文字与史学研究者 |
二、考古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青铜器研究已成为考古学的分支 |
二、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
三、断代研究进一步科学化 |
四、类别研究有了新进展 |
五、研究青铜器与文明的关系 |
六、其他专题研究蓬勃开展 |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中原地区 |
二、西部地区 |
三、南方地区 |
四、北方地区 |
五、东部地区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各考古文博单位 |
二、高校研究群体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综合研究已成共识 |
二、分期断代研究方法更加缜密 |
三、分区系研究取得进步 |
四、类别研究更加细致而系统 |
五、工艺与铸造的研究蓬勃开展 |
六、青铜器与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丰硕 |
第九章 青铜器研究的分期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青铜器研究史的分期 |
一、萌芽期 |
二、雏形期 |
三、蜕变期 |
四、融合期 |
五、成熟期 |
第二节 青铜器研究的基本特征 |
一、研究对象的变化 |
二、研究群体的转变 |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 |
四、青铜器的研究范式形成 |
余论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对考古学、历史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与审议内容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动机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步骤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流程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
2.1 城市设计暨审议制度相关文献回顾 |
2.1.1 国外及台湾城市设计暨审议制度相关文献回顾汇整 |
2.1.2 文献回顾对本论文之启发 |
2.1.3 小结 |
2.2 欧美亚洲各国城市设计制度分析 |
2.2.1 美国城市设计制度分析 |
2.2.2 欧洲城市设计制度分析 |
2.2.2.1 英国 |
2.2.2.2 德国 |
2.2.2.3 法国 |
2.2.2.4 意大利 |
2.2.2.5 欧洲其它国家 |
2.2.3 亚洲城市设计制度分析 |
2.2.3.1 香港 |
2.2.3.2 新加坡 |
2.2.3.3 日本 |
2.2.4 澳洲城市设计制度分析 |
2.3 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理论分析 |
2.3.1 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缘起 |
2.3.2 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理论分析 |
2.3.3 小结 |
第3章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之研究 |
3.1 台北市城市设计暨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发展 |
3.1.1 台北市城市设计的发展史 |
3.1.2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萌芽—信义计画区 |
3.1.3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成果 |
3.1.4 小结 |
3.2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演进与审议程序及范围 |
3.2.1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演进时程 |
3.2.2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程序 |
3.2.3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审议范围 |
3.2.4 小结 |
3.3 审议制度在台北市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与地位 |
3.3.1 审议制度在台北市城市设计中的作用 |
3.3.2 审议制度在台北市城市设计中的地位 |
3.4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缺失与改进方向 |
3.4.1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的规避审议案例 |
3.4.2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缺失 |
3.4.3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改进方向 |
3.4.4 小结 |
第4章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内容之研究 |
4.1 城市设计审议内容的特性 |
4.1.1 城市设计审议内容着重在协议而非审查 |
4.1.2 城市设计审议内容应具引导性及奖励性 |
4.2 城市设计审议内容与城市设计审议准则 |
4.2.1 城市设计审议内容准则-空间基础管制 |
4.2.2 城市设计审议内容管制分为七大系统 |
4.2.3 审议内容空间处理的四大课题 |
4.3 归纳审议各类别之前十大最被广泛讨论的议题—分析笔者所参与之600件审议项目 |
4.4 从600件城市设计审议项目之审议内容归纳出九大价值观 |
4.4.1 以景观美学为观点 |
4.4.2 以文化历史保存为观点 |
4.4.3 以环境品质改善为观点 |
4.4.4 以人为本为观点 |
4.4.5 以节约能源及绿建筑为观点 |
4.4.6 以公共安全为观点 |
4.4.7 以公共交通为观点 |
4.4.8 以公共艺术为观点 |
4.4.9 以形塑城市独特风貌为观点 |
4.5 他山之石—台湾城市设计内容的负面示范 |
第5章 经城市设计审议之代表性项目内容分析 |
5.1 以视觉景观美学为观点 |
5.1.1 以清真寺古迹后侧住宅为例 |
5.2 以文化历史保存为观点 |
5.2.1 以台北市迪化街历史街区为例 |
5.2.2 以历史建筑物西门市场为例 |
5.3 以环境品质改善为观点 |
5.3.1 中山区大弯北段美丽华购物中心为例 |
5.4 以人为本为观点 |
5.4.1 捷运信义线大安森林站联合开发住宅大楼(勤美朴真豪宅) |
5.4.2 以信义计划区人行陆桥为例 |
5.5 以节约能源及绿建筑为观点 |
5.5.1 以台北工业银行总部大楼为例 |
5.5.2 北投线空中缆车BOT公共工程 |
5.6 以公共安全为观点 |
5.6.1 以大安森林公园为例 |
5.7 以公共交通为观点 |
5.7.1 四铁共构(高速铁路、台湾铁路、机场捷运、台北捷运)—以台北车站交九用地BOT多目标开发案为例 |
5.8 以公共艺术为观点 |
5.8.1 以台北市敦化北路艺术通廊为例 |
5.8.2 以捷运站人行出入口及通风口为例 |
5.9 以形塑城市独特风貌为观点 |
5.9.1 以海洋科技博物馆为例 |
5.9.2 以台北101大楼为例 |
第6章 城市设计完整项目实务操作 |
6.1 案例一:日月潭观光旅馆开发项目 |
6.1.1 日月潭城市设计的形成 |
6.1.2 城市设计缘起、计划区位、范围 |
6.1.3 城市设计规划原则及构想 |
6.1.4 验证城市设计审议之价值观 |
6.1.5 小结 |
6.2 案例二:台北市捷运南港站捷运联合共构开发项目 |
6.2.1 验证城市设计审议之价值观 |
6.2.2 小结 |
6.3 案例三:芦洲站捷运联合共构开发项目 |
6.3.1 验证城市设计审议之价值观 |
6.3.2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的改革方向 |
7.1.2 本研究建构城市设计审议的九大价值观 |
7.2 展望 |
7.2.1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内容的未来趋势 |
7.2.2 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数字化之效益评估 |
7.2.3 城市设计审议内容重点摘要提示(A—Z特点串连)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大白菜染色体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芸薹属作物分子标记和基因组研究进展 |
1.1 芸薹属作物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1.2 芸薹属作物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的基因定位研究 |
1.3 芸薹属作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
1.4 芸薹属作物的亲缘关系与进化研究 |
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发展 |
2.1 FISH技术发展过程中杂交分辨率的变化 |
2.2 提高低(单)拷贝DNA序列FISH灵敏度的几种方法 |
2.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几种衍生技术 |
3 重复序列在芸薹属作物上的研究 |
4 本项研究的背景、内容和目的 |
第一章 大白菜FISH技术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2.2 供试探针 |
1.2.3 试剂盒 |
1.2.4 常用储液配制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根尖中期染色体制片 |
1.2.2 DNA纤维制片 |
1.2.3 探针的标记、标记效果的检测与纯化 |
1.2.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参数的筛选 |
1.2.5 染色体原位杂交及信号检测程序 |
1.2.6 DNA纤维原位杂交及信号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白菜染色体制片技术体系的建立 |
2.1.1 两种染色体制片技术效果比较 |
2.1.2 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过程中相关因子的研究 |
2.1.3 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技术流程的建立 |
2.2 探针标记效率的检测 |
2.3 大白菜荧光原位杂交体系的建立 |
2.3.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参数的筛选结果 |
2.3.2 大白菜FISH杂交体系的建立 |
2.3.3 45S rDNA在大白菜和甘蓝染色体上的杂交 |
2.4 细胞核及伸展DNA纤维质量的检查 |
2.4.1 细胞核的提取 |
2.4.2 DNA纤维标本的制备 |
2.4.3 基因组DNA做探针对基因组DNA纤维杂交 |
3 讨论 |
3.1 关于染色体制片技术的探讨 |
3.2 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过程中应注意的两个因素 |
3.3 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几点讨论 |
3.3.1 探针的标记和杂交液中的浓度 |
3.3.2 变性处理和杂交时间 |
3.3.3 杂交后洗脱 |
3.4 对DNA fiber-FISH技术的探索 |
3.4.1 细胞核悬液的制备 |
3.4.2 DNA纤维的制备 |
3.4.3 fiber-FISH荧光信号的特点 |
3.4.4 在大白菜上建立fiber-FISH技术体系的意义 |
第二章 rDNA在大白菜二倍体和初级三体的染色体定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供试探针 |
1.1.3 常用储液配制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根尖中期染色体制片 |
1.2.2 核型分析 |
1.2.3 质粒DNA的提取 |
1.2.4 探针标记、纯化与标记效果的检测 |
1.2.5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和信号检测 |
1.2.6 DNA纤维原位杂交及信号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白菜有丝分裂中期不同染色体的确定 |
2.1.1 大白菜二倍体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图 |
2.1.2 大白菜前中期染色体的DAPI显带 |
2.2 大白菜不同初级三体组培苗核型分析 |
2.2.1 大白菜组培苗株系染色体数目的鉴定 |
2.2.2 大白菜三体组培苗株系核型分析 |
2.3 25S rDNA在大白菜二倍体和初级三体上的定位 |
2.3.1 25S rDNA在大白菜二倍体上的定位结果 |
2.3.2 25S rDNA在大白菜不同初级三体上的定位结果 |
2.4 5S rDNA在大白菜二倍体和初级三体上的定位 |
3 讨论 |
3.1 rDNA基因在大白菜二倍体染色体上定位的两点探讨 |
3.1.1 关于rDNA的杂交信号与随体的关系 |
3.1 2 关于rDNA信号位点的位置与异染色质的关系 |
3.2 rDNA在大白菜不同三体染色体上位点的多态性 |
3.3 rDNA在芸薹属的核型分析和大白菜染色体识别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大白菜功能基因片段的克隆与部分基因的定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菌株和质粒载体 |
1.1.3 各种酶类 |
1.1.4 试剂盒 |
1.1.5 常用储液配制 |
1.1.6 白菜类作物功能基因的确定 |
1.2 试验方法 |
1.2.1 材料的准备 |
1.2.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检测 |
1.2.3 引物设计、合成与PCR扩增 |
1.2.4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1.2.5 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的制备 |
1.2.6 PCR产物的克隆 |
1.2.7 单克隆菌体的鉴定 |
1.2.8 测序 |
1.2.9 探针的获得 |
1.2.10 探针的标记、标记效率的检测与标记探针的纯化 |
1.2.11 染色体制片 |
1.2.12 荧光原位杂交 |
2.结果与分析 |
2.1 大白菜基因组DNA质量的检测 |
2.2 各基因探针的扩增、克隆与测序结果 |
2.2.1 PCR条件的优化 |
2.2.2 质粒DNA的转化 |
2.2.3 单菌落PCR鉴定结果 |
2.2.4 EPSP_(1409)基因克隆等14个PCR产物测序鉴定结果 |
2.3 EPSP_(1409)、RGA_(944)、RPS2_(671)、CYP_(954)四个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
2.3.1 EPSP_(1409)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
2.3.2 RGA_(944)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
2.3.3 RPS2_(671)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
2.3.4 CYP_(954)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
2.4 EPSP_(1409)、RGA_(944)、RPS2_(671)、CYP_(954)四个基因在大白菜染色体上的定位 |
3 讨论 |
3.1 白菜类作物功能基因在大白菜上的克隆和分离 |
3.2 单低拷贝基因的定位技术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高速切削中刀具联接系统应力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高速/超高速切削技术综述 |
§1.3 高速切削中的刀具联接系统 |
§1.3.1 标准7/24锥度联接 |
§1.3.2 替代型设计 |
§1.3.3 改进型设计 |
§1.4 论文内容简介 |
§1.5 小结 |
第二章 高速切削技术 |
§2.1 高速/超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 |
§2.2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关键技术 |
§2.3 高速切削刀具及刀具材料 |
§2.3.1 刀具材料 |
§2.3.2 刀具涂层技术 |
§2.3.3 超高速切削刀具几何参数和结构设计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速状态下刀具联接系统理论分析模型 |
§3.1 弹塑性理论 |
§3.1.1 基本方程 |
§3.1.2 屈服条件 |
§3.2 高速旋转状态下刀柄的弹塑性极限转速计算 |
§3.2.1 应力应变计算 |
§3.2.2 极限转速计算 |
§3.3 离心力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数值模拟技术及有限元方法 |
§4.1 有限元方法 |
§4.2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
§4.2.1 ANSYS简介 |
§4.2.2 ANSYS分析的主要步骤 |
第五章 高速状态下联接系统有限元分析 |
§5.1 传统7/24锥度联接 |
§5.1.1 离心力作用下的主轴及刀柄变形 |
§5.1.2 变形对径向刚度的影响 |
§5.1.3 变形对轴向定位精度的影响 |
§5.2 HSK联接系统 |
§5.2.1 有限元模型 |
§5.2.2 离心力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
§5.2.3 预紧力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分析 |
§5.2.4 公差与过盈量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医疗废物中典型组分的热解焚烧特性及回转式流化冷渣三段焚烧系统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目次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医疗废物的主要处理技术 |
1.3 国内外医疗废物的产生及处理现状 |
1.4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研究医疗废物的热解焚烧特性 |
2.1 引言 |
2.2 化学热力学平衡法简介 |
2.3 进入反应器的物质组成 |
2.4 医疗废物的化学平衡计算分析 |
2.5 各组分医疗废物的化学平衡计算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医疗废物的热解焚烧及动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TG-FTIR方法简介 |
3.3 试验物料和方法 |
3.4 热解工况下烟气分析 |
3.5 PVC混合组分热解特性分析 |
3.6 燃烧 |
3.7 热解的TG/DTG和动力学模型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医疗废物热处置的脱氯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力学平衡分析 |
4.3 PVC的脱氯效率 |
4.4 医疗废物的脱氯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5 医疗废物在回转窑中的运动及设计 |
5.1 引言 |
5.2 物料在回转窑横截面的运动 |
5.3 翻转模式下物料的运动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医疗废物三段焚烧的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6.3 数学模型 |
6.4 定解条件和物料性质 |
6.5 回转窑内的流场分布特性 |
6.6 额定工况下二燃室内热态数值模拟结果 |
6.7 变工况的数值模拟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7 危险废物回转式流化冷渣三段焚烧炉的工程应用 |
7.1 前言 |
7.2 危险废物回转式流化冷渣三段焚烧炉示范工程简介 |
7.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和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果 |
8.2 本文的特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污泥中苯系物的释放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污染气体研究现状 |
1.2.1 恶臭气体的概况 |
1.2.2 恶臭气的治理方法 |
1.2.3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研究概况 |
1.3 苯系物的危害 |
1.3.1 苯的理化性质 |
1.3.2 甲苯理化性质 |
1.3.3 乙苯理化性质 |
第二章 污染气体的释放与控制 |
2.1 污水处理与污染气体的释放 |
2.1.1 初沉池的气体释放 |
2.1.2 活性污泥处理 |
2.2 污泥处理与污染气体的释放 |
2.2.1 污泥特性 |
2.2.2 污泥的处理 |
2.2.3 污泥的综合利用 |
2.3 污水厂污染气体来源 |
第三章 苯系物的测量与分析 |
3.1 苯系物的分析测定 |
3.1.1 苯系物的采样及预处理技术 |
3.1.2 苯系物的分析方法 |
3.1.3 苯系物的测量方法与流程 |
3.2 生物滤池参数 |
3.2.1 含水率的控制 |
3.2.2 PH值的控制 |
3.2.3 进气方式 |
3.2.4 微生物的培养、驯化以及挂膜 |
3.2.5 微型生物滤池模型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20℃和150℃下不同污泥中苯系物的释放 |
4.1.1 苯、甲苯、乙苯的变化 |
4.1.2 不同污泥中苯系物的GC谱图 |
4.2 不同温度下污泥苯系物的释放变化 |
4.2.1 四堡生活污泥 |
4.2.2 印染污泥 |
4.2.3 水洗污泥 |
4.2.4 污泥中苯系物的量 |
4.3 生物滤池处理效果 |
4.3.1 常兴印染污泥 |
4.3.2 七格污泥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坑工程降水方法概述 |
1.2.1 杭州地区水文地质状况 |
1.2.2 基坑降水方法简述 |
1.2.3 减小基坑降水影响的工程措施 |
1.3 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1 室内外试验研究方面 |
1.3.2 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研究方面 |
1.3.3 降水作为地基处理措施研究方面 |
1.3.4 现场监测和资料分析研究方面 |
1.3.5 减少降水影响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方面 |
1.4 近期研究热点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考虑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 |
2.1 引言 |
2.2 渗流分析概述 |
2.2.1 渗流理论发展过程 |
2.2.2 渗流分析方法概述 |
2.3 二维非稳定渗流基本方程及有限元方程 |
2.3.1 概述 |
2.3.2 承压水二维非稳定渗流分析基本方程 |
2.3.3 潜水二维非稳定渗流分析基本方程 |
2.3.4 二维非稳定渗流有限元基本方程 |
2.4 潜水自由面的模拟 |
2.4.1 概述 |
2.4.2 求解自由面渗流方法介绍 |
2.5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 |
2.5.1 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分析基本方程 |
2.5.2 平面应变耦合分析有限元方程推导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坑降水环境效应耦合性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简介 |
3.2.1 ABAQUS有限元软件概述 |
3.2.2 ABAQUS基本模块介绍 |
3.2.3 ABAQUS功能介绍 |
3.2.4 ABAQUS/CAE界面和模块介绍 |
3.2.5 ABAQUS中流固耦合问题的处理 |
3.3 ABAQUS中土力学问题算例介绍 |
3.3.1 大坝自由面问题有限元分析 |
3.3.2 平面应变固结问题有限元分析 |
3.3.3 固结排水三轴试验有限元分析 |
3.4 基坑降水环境效应耦合性状有限元分析 |
3.4.1 二维有限元耦合性状分析 |
3.4.1.1 基本假定 |
3.4.1.2 计算区域的确定 |
3.4.1.3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3.4.1.4 基本算例和计算参数 |
3.4.1.5 基坑周围水位线与降水影响范围性状分析 |
3.4.1.6 基坑降水引起的周围土体沉降性状分析 |
3.4.2 考虑回灌作用的有限元模型 |
3.4.2.1 概述 |
3.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3 考虑止水帷幕作用的有限元模型 |
3.4.3.1 概述 |
3.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分析 |
4.1 工程实例介绍 |
4.2 工程地质概况 |
4.3 基坑工程的施工监测 |
4.4 有限元计算分析 |
4.4.1 基本假定 |
4.4.2 计算区域 |
4.4.3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4.4.4 计算参数 |
4.4.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营造东北地区村镇学校室内舒适环境的节能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东北地区村镇学校节能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
1.1.2 东北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状况 |
1.1.3 村镇学校建筑能耗与室内舒适环境引发的思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东北地区 |
1.3.2 村镇学校 |
1.3.3 室内舒适环境 |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课题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影响室内舒适性因素及东北地区村镇学校节能现状研究 |
2.1 室内舒适性作用因素及优化目标 |
2.1.1 室内温湿度 |
2.1.2 室内空气品质 |
2.1.3 室内光环境 |
2.1.4 室内舒适性优化目标 |
2.2 实地调研基本状况 |
2.2.1 调研目的 |
2.2.2 调研对象 |
2.2.3 调研内容 |
2.3 东北地区村镇学校节能现状及对室内舒适性的影响 |
2.3.1 学校的周边环境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
2.3.2 学校的规模、朝向、建筑形象及结构类型 |
2.3.3 教学楼的平面组合形式及使用特点 |
2.3.4 教学楼的采暖状况及对室内舒适性的影响 |
2.4 软件分析、测量数据统计与对比 |
2.4.1 Ecotect软件分析 |
2.4.2 测量数据统计及与标准数据对比分析 |
2.5 室内舒适性调查分析 |
2.5.1 问卷调查 |
2.5.2 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冬季) |
2.5.3 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夏季)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营造舒适室内温湿度的节能改造措施 |
3.1 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措施及限值要求 |
3.1.1 墙体的节能改造措施 |
3.1.2 屋面的节能改造措施 |
3.1.3 门窗的节能改造措施 |
3.1.4 围护结构节能限值要求 |
3.2 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 |
3.2.1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原理 |
3.2.2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 |
3.2.3 主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 |
3.3 合理的遮阳设计 |
3.3.1 建筑遮阳对节能的贡献 |
3.3.2 遮阳设施设置的位置及其效果 |
3.3.3 学校遮阳设施的选择 |
3.4 围护结构的湿度控制 |
3.4.1 围护结构吸湿与放湿功能 |
3.4.2 调湿性建筑材料的原理及选择 |
3.4.3 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营造舒适室内光环境及提高空气品质的节能改造措施 |
4.1 改善室内自然采光措施 |
4.1.1 学校建筑自然采光原则 |
4.1.2 自然采光窗形式 |
4.1.3 自然采光窗尺寸的确定 |
4.2 优化室内人工照明措施 |
4.2.1 教室照明要求 |
4.2.2 教室内灯具类型及控制器的选择 |
4.2.3 教室内灯具的布置 |
4.3 优化室内自然通风提高空气品质措施 |
4.3.1 太阳能“烟囱”加强自然通风 |
4.3.2 利用风塔加强自然通风 |
4.3.3 增设蓄热材料加强自然通风 |
4.3.4 合理布置门窗位置加强自然通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地区村镇学校改造与分析——以梨树镇实验小学为例 |
5.1 改造设计图纸 |
5.2 梨树镇实验小学改造方法 |
5.2.1 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建议 |
5.2.2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
5.2.3 遮阳设计改造 |
5.2.4 太阳能采暖系统改造 |
5.2.5 优化室内自然通风 |
5.2.6 优化室内人工照明 |
5.3 改造后的数据分析与对比 |
5.3.1 逐时温度分析 |
5.3.2 被动式组分得热分析 |
5.3.3 采光系数分析 |
5.3.4 教室照度分析 |
5.4 节能改造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冬季学校教学楼室内舒适性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Ⅱ:夏季学校教学楼室内舒适性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金属热处理学报 第13卷1992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D]. 黄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2]台北市城市设计审议制度与审议内容之研究[D]. 洪廸光. 同济大学, 2007(07)
- [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大白菜染色体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研究[D]. 轩淑欣.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9)
- [4]高速切削中刀具联接系统应力变形分析[D]. 李天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2)
- [5]医疗废物中典型组分的热解焚烧特性及回转式流化冷渣三段焚烧系统的数值模拟[D]. 祝红梅. 浙江大学, 2009(01)
- [6]污泥中苯系物的释放与控制研究[D]. 马荣林. 浙江大学, 2006(03)
- [7]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D]. 金小荣. 浙江大学, 2004(03)
- [8]营造东北地区村镇学校室内舒适环境的节能改造设计研究[D]. 石慧.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3)
- [9]企业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 ——以唐山市钢铁企业为例[D]. 罗少云. 华北理工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