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优2号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栽培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车升国[1](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郭宝生[2](2014)在《棉花抗黄萎病种质鉴定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文中认为陆地棉是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棉花黄萎病在我国主产棉区发病日趋严重,在生产上造成较大损失,已经成为棉花抗病遗传育种和植物病理学领域关注焦点和研究重点。研究抗黄萎病陆地棉资源的抗病机理,加速高抗黄萎病资源的筛选利用,有利于尽快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棉花新品种,减缓棉花黄萎病的危害。利用黄萎病病圃对107份种质抗病性进行了3年重复鉴定,筛选获得抗病品系8个,分别是冀2658、04-123、矮早丰、冀1316、资优、冀228、冀79和冀棉958,均为陆地棉与海岛棉及棉属近缘野生种的远缘杂交后代。抗性遗传分析表明,远缘种质抗病品系冀79黄萎病抗性存在部分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以R家族基因的28个同源基因作为候选基因,特异扩增抗病品系冀79与感病品系TM-1序列,测序发现EREB、GER、GST基因存在碱基变异;抗、感病品种间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分析发现,EREB基因用TaqI和RsaI酶切,分别检测到1个差异酶切位点,GST基因用MseI, Sau3Al和MspI分别酶切,各检测到1个差异酶切位点;GER基因无差异酶切位点。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抗病种质冀79和感病种质TM-1在6叶期时黄萎病菌侵染4天与不侵染的表达差异,共得到了143973个Unigene。感病品系TM-1受黄萎病侵染后的表达调控的Unigene数量显着高于抗病品系冀79。转录本差异表达分析表明,冀79受黄萎病菌侵染与不侵染转录本差异极其显着的pathway,主要涉及苯丙烷合成途径、半乳糖代谢、氨基苯甲酸代谢、黄酮类黄酮合成代谢途径、双烯萜类代谢途径等。其中,Dirigent-like蛋白基因(DIR基因)家族受黄萎病菌诱导表达,故此对获得的12个陆地棉DIR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进化分析和表达验证。在陆地棉、海岛棉、雷蒙德氏棉和亚洲棉等棉种中,该家族成员分属3个进化群,基因间存在4个保守结构域。雷蒙德氏棉D5基因组DIR同源基因重复分布,主要集中于第2、3、6、7、9、10、13染色体。以棉花GhACTIN为内标,QPCR分析冀79和TM-1中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在0h及受侵染1、8、24、48、72和96h后的表达差异,发现抗病品种冀79受黄萎病菌侵染1h时上调2倍以上的有GhDIR4、GhDIR6、GhDIR7、GhDIR9、GhDIR10和GhDIR11,其中,GhDIR9上调6.5倍;侵染8h时GhDIR4和GhDIR7上调2倍以上;侵染24h时仅GhDIR4上调2倍以上;侵染48h时GhDIR1、GhDIR4、GhDIR7和GhDIR11上调达到2倍以上;侵染72h时仅GhDIR9上调达到6.4倍;侵染96h时仅GhDIR4上调2倍以上。感病品种TM-1受侵染1h时仅GhDIR7上调2倍以上;受侵染8h时GhDIR7上调325倍,GhDIR10上调2倍以上;受侵染24h和48h时GhDIR4、GhDIR5、GhDIR6、GhDIR7、GhDIR9、GhDIR10急剧上调,GhDIR7、 GhDIR9、GhDIR10上调10倍以上;受侵染72h时GhDIR4和GhDIR7还保持较高的表达量;侵染96h时GhDIR5、GhDIR6、GhDIR7、GhDIR9、GhDIR10和GhDIR11保持较高的表达量。抗病品种显着上调的Dirigent-like蛋白家族成员GhDIR4、GhDIR7、GhDIR9和GhDIR11以及在感病品种TM-1中显着上调的GhDIR6、GhDIR7、GhDIR9和GhDIR10值得关注。油菜素内酯(BRs)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DET2基因是调控BRs合成的主要限速酶基因。对陆地棉、海岛棉、雷蒙德氏棉等材料DET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3份材料中存在25个碱基易突变位点,其中有8个涉及编码氨基酸变化;其编码蛋白的配体结合域共有8种类型,与品种间SNP组合类型完全相符;性状相关分析发现,该基因与棉花纤维品质形成相关,但与抗病性及育性无关。
龚金龙[3](2014)在《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文中指出追求高产更高产是稻作研究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水稻种植面积因土地资源的贫乏和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基本达到不可再增加的顶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提出了种种设想与途径,如“高产创建”、“粮丰工程”、“超级稻”等。通过行政、科研、推广等相关单位的齐心协作,中国超级稻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至2013年我国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已达101个之多。其中,籼型超级稻以杂交稻为主,粳型超级稻全部为常规稻,因此开展高产栽培条件下常规粳型超级稻与超级杂交籼稻群体综合生产力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的系统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生产实践价值。本研究于2011-2012年在苏中地区,在稻麦(油)两熟籼、粳同季兼作条件下,选用能安全齐穗成熟和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的偏迟熟高产当家籼、粳超级稻品种(中熟中籼和早熟晚粳)为试验材料,并配套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两种类型品种产量形成机制与生态生理特征的差异,阐明粳稻的生育优势和高产机理,以期为超级稻品种的合理利用以及增产潜力的挖掘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粳稻产量、穗数、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库容量、总充实量、茎蘖成穗率、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数比值、一二次枝梗总粒数比值、每穗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单枝梗着粒数、每穗一次枝梗总粒数、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米粒终极生长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米粒重、活跃灌浆期和有效灌浆时间均高于籼稻,而籼稻每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单穗粒重、每穗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单枝梗着粒数、每穗二次枝梗总粒数、起始生长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则高于粳稻,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米粒重占米粒终极生长量的百分率则表现趋势不明显。籼、粳超级稻均为异步灌浆型,但籼稻两段灌浆现象更为明显,且籼稻灌浆启动快、充实快、持续时间短、呈速起速降的态势。粳稻弱势粒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充实量较籼稻分别高0.73%、2.59%、3.43%,随着籽粒灌浆的持续,粳稻灌浆优势不断加大。群体茎蘖稳升稳降、有效成穗数多、穗部构成合理、结实率高、灌浆速度稳定且持续时间长以及灌浆后期弱势粒较高的灌浆质量是粳稻扩库、促充实、稳产高产的关键。2、粳稻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上三叶叶长、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和叶面积衰减率、收获指数均小于籼稻,而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及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粒叶比(颖花/叶、实粒/叶、粒重/叶)、最大叶面积指数、总充实量、实收产量、生物产量、茎鞘最大输出量和表观输出量及比率均大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虽然粳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干物重均不及籼稻,但群体数量优势保证粳稻具有较高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且随着生长发育的持续,群体光合物质生产优势不断加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于抽穗后25d前后超过籼稻。粳稻灌浆后期(乳熟至成熟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而灌浆初期(抽穗至乳熟期)茎鞘贮存物质合理输出,有效保障了高效光合层的安全支撑及高积累产量库的流畅充实。高生物学产量的稳定形成和叶面积“稳升缓降”态势以及拔节至成熟期较强的高效光合物质生产,是粳稻光合系统高效持续产出、灌浆充实多及高产形成的重要特征和原因。3、粳稻大田生长阶段生育进程迟于籼稻,成熟期粳稻较籼稻迟16.2d,其中抽穗至成熟期粳稻生育阶段天数较籼稻长25.82%,差异极显着。粳稻对低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适当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灌浆结实期与全生育期,增加对秋末温光资源的利用。粳稻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日产量,全生育期天数、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以及主要生育阶段天数、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生产效率,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高于籼稻;而灌浆速率,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以及播种至抽穗期温度生产效率,播种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光能利用率均低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分析表明,水稻实收产量与全生育期天数、日产量和灌浆结实期天数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灌浆速率呈极显着的负相关;生物产量与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与全生育期温度生产效率呈弱的负相关。因此,在稳定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日产量和灌浆速率的基础上,通过延长生育期,尤其是灌浆结实期,来提高有效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进而提高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及生物学产量,是粳稻高生产力形成的重要途径与特征之一4、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年度间、类型间、品种间及其二因子间、三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差异。粳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峰值黏度时间均高(长)于籼稻,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崩解值和起始糊化温度均低(小)于籼稻,而消减值表现趋势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对稻米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具有负向作用,对稻米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具有正向作用,而日平均温差和日平均日照时数在米质性状的形成过程中作用不显着。因此,稳定形成高出米率、低垩白、低蛋白稻米、高黏度淀粉以及蒸煮出可口米饭是粳稻重要的品质特征之一。5、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方面:(1)粳稻平均实收产量、氮素吸收总量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分别达10.89t/hm2、224.50kg/hm2、2.79kg,分别较籼稻高13.21%、32.74%、17.45%,差异极显着。粳稻不仅氮素积累量大,而且有效高效氮素吸收优势明显。(2)粳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以及整个生育期整株的含氮率均高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3)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着;而粳稻氮素生理利用率、籽粒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低于籼稻,除氮素生理利用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4)成熟期,粳稻叶、茎、鞘含氮量所占比例均极显着地高于籼稻,而粳稻穗中含氮量所占比例则极显着低于籼稻,籼稻氮素收获指数极显着高于粳稻。(5)抽穗至成熟期,粳稻叶、茎、鞘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均小于籼稻,除鞘的氮素转运贡献率外其他指标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6)籼稻高氮籽粒主要依靠抽穗前源器官中贮积的氮素的输出与转运,粳稻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则主要依靠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期)氮素的高速吸收。因此,在稳定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氮素吸收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生育中期和后期(拔节至成熟期)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积累量,是稳定形成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及粳稻高产形成的关键。6、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方面:(1)整个生育期,粳稻的根冠比、每条根长、发根数、发根体积、发根干重及颖花根流量、穗数、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和实收产量均高于籼稻,而根直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籼稻,其中根冠比、每条根长、颖花根流量、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实收产量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2)粳稻抽穗前(含抽穗期)单茎根干重、总根长、根数、根体积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及根密度均低于籼稻,但差异不显着,而成熟期这6个指标粳稻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3)粳稻拔节前单茎活跃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比均小于籼稻,而拔节后(含拔节期)两者差异趋势与之相反,差异显着或极显着;(4)除拔节期群体根干重、拔节期和抽穗期群体根数外,其他群体形态生理特征指标粳稻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5)无论是单茎还是群体,粳稻抽穗后0-35d根系伤流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6)粳稻0-10cm土层根系干重所占比例极显着低于籼稻,10cm以下土层根系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极显着高于籼稻,粳稻扎根更深,进一步强化了植株抗倒防早衰能力。与超级杂交籼稻相比,常规粳型超级稻抽穗后根系生长优势不断加大,特别是群体生长优势,成熟期粳稻所有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指标均优于籼稻,是粳稻高产形成的重要原因和保障。7、抗倒支撑特征方面:(1)粳稻实收产量较籼稻高11.79%,差异极显着;基部0-20cm节间抗折力极显着高于籼稻、倒伏指数极显着低于籼稻,没有出现明显倒伏现象,而籼稻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田间表观倒伏率分别达12.35%、13.05%;(2)粳稻基部四个节间弯曲力矩均极显着小于籼稻、抗折力均极显着大于籼稻,最终粳稻基部第1至第4节间的倒伏指数均极显着低于籼稻;(3)粳稻各节间长度和株高以及基部节间外径、秆型指数、重心高和相对重心高度均小于籼稻,差异显着或极显着,而穗下节间长/秆长粳稻极显着大于籼稻;(4)粳稻六个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和茎壁厚度均小于籼稻,其中基部第1至第4伸长节间的茎秆粗度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5)粳稻各节间茎秆干重均小于籼稻,两优培九各节间叶鞘干重极显着高于其他3个品种,且粳稻基部第2节间单位节间茎秆干重略高于籼稻,而基部第1、3、4、5、6节间粳稻单位节间茎秆干重均低于籼稻;(6)粳稻单穴固持力和抗弯阻力均显着或极显着大于籼稻,而按压恢复度显着或极显着小于籼稻。可见粳稻固持抗倒能力较强、籼稻抗倒恢复能力较强,且粳稻能协调达到高产与抗倒,这可能与其弯曲力矩小、抗折力大、株高矮、节间配置合理、重心低以及基部节间物质充实足等有关。这些可为江苏稻区以及同类生态稻区乃至整个南方适粳区实施新一轮的“籼改粳”提供参考。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还应切合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坚持“宜粳则粳、宜籼则籼”。此外,“籼改粳”还存在品种耐热性不强、农资投入大、环境污染重、抗病虫性差、储备技术不足、生产习惯不符、部分地区生产设施落后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攻关。
杨峰[4](2011)在《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试验》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近5 a来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的概况,介绍了其育种成就,对参试的8组类杂交稻高产代表组合的经济性状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含相关与通径分析),讨论了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其栽培的策略和重点。
郎有忠[5](2004)在《水稻高产株型有关重要性状的产量生理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卷叶性状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试验所用材料为3组:(1)一组回交10代的遗传背景为珍汕97B的卷叶近等基因系,该卷叶特性以单基因不完全显性方式遗传,三个近等基因系叶型分别为展叶、卷叶和半卷叶(2)上述珍汕97B的卷叶系、展叶系分别与明恢63配制的杂交F1,亦即叶型分别为展叶、半卷叶的杂交稻组合汕优63,以及(3)同样的卷叶珍汕97B卷叶、展叶系分别与叶长、叶宽均较大的6078配组所得叶型分别为展叶、半卷叶的杂种F1。利用上述材料进行栽培密度试验,对其叶片姿态、群体结构、光合特性、物质生产以及产量特点形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卷叶性状可显着降低叶片的披垂程度,在卷曲率1.5以下,叶片披垂度随卷曲程度的增加而减小。 2.叶片卷曲可大幅度减少叶片投影面积,减轻上部叶片对群体下层的遮荫。 3.卷叶叶片由于受光面积减少,使其在一天大部分光照强度下单叶光合均小于平展叶片,卷曲程度越高,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越大。 4.卷叶性状可显着改善水稻群体下层透光状况,使消光系数下降,群体结构得到优化。 5.叶片适度卷曲的水稻群体,在中、高群体生长量(LAI>6)条件下,其群体光合速率、物质生产等方面均高于平展叶群体,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叶片卷曲程度大、群体生长量小,均不利用高产的形成。 第二部分 亚种间杂交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 试验以亚种间杂交稻PC311/早献党18、测03/扬稻4号及其亲本和亚种内杂交稻汕优63为材料,分析了亚种间杂交稻抽穗及抽穗以后根系形态及生理特特点,并重点研究了结实期根系代谢活性对地上部光合生产及籽粒灌浆充实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亚种间杂交稻抽穗期根系形态具较强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上、下层根根干重、根吸收总面积及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明显高于亲本平均值和对照;上层根不定根粗度、不定根上发生的分枝根数量也同样具有强大的超亲或超标优势;亚种间
杨连新[6](2002)在《提高水稻粒重的机理与途径》文中研究指明在大田、盆栽、群体水培等条件下,以籼稻、粳稻和杂交稻等不同类型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谷壳形成期设计多种处理改变稻体内氮、碳水平,研究其对谷壳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以及在谷粒充实期设计多种处理改变灌浆物质供应水平,研究其对谷粒充实的影响,企图明确提高水稻粒重的机理、途径和方法。主要结果如下: 1.在不同栽培和环境条件下,同一水稻品种的千粒重有较大差异。其中,扬稻6号千粒重的极差为6.69g,最大千粒重是最小千粒重的1.28倍;日本晴千粒重的极差为7.52g,最大千粒重是最小千粒重的1.38倍;武运粳8号千粒重的极差为3.79g,最大千粒重是最小千粒重的1.15倍;汕优63千粒重的极差为5.85g,最大千粒重是最小千粒重的1.25倍。从不同比重等级籽粒的千粒重来看,盐粳2号千粒重的极差为4.34g,最大千粒重是最小千粒重的1.22倍;扬稻4号千粒重的极差为8.89g,最大千粒重是最小千粒重的1.41倍;汕优63千粒重的极差为7.40g,最大千粒重是最小千粒重的1.31倍;02428/明恢63千粒重的极差为10.76g,最大千粒重是最小千粒重的1.54倍。 2.适当降低移栽至抽穗期的供氮浓度或适量施用分蘖肥,能明显增大谷壳面积,显着提高千粒重;增加移栽至抽穗期的供氮浓度或过多施用穗肥,使谷壳面积明显减少,千粒重显着下降;适量施用粒肥能提高千粒重;抽穗前15d至抽穗期进行遮光、缺水或抽穗前15d剪根处理均使谷壳面积减小和谷粒充实度降低,千粒重显着下降;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能明显增加谷壳面积和谷粒充实度,千粒重显着提高;适当降低土壤容重能明显增加日本晴谷壳面积和谷粒充实度,显着提高千粒重,而土壤容重过高将使谷壳面积减少、谷粒充实度降低,千粒重明显下降;扬稻6号的千粒重以土壤容重1.45g·cm-3处理为最高,土壤容重过高过低均使谷壳面积减少、谷粒充实度降低,千粒重显着下降。 3.增加谷壳的长度和宽度能提高灌浆前期的灌浆速度,促进糙米的生长,增大糙米体积,使粒重显着提高;增加单位谷壳面积谷壳重能显着提高籽粒的充实程度,使粒重显着提高。在不同栽培和环境条件下,谷壳大小是造成处理间粒重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类型品种表现一致;在籽粒不同比重条件下,谷粒充实度高低是造成不同比重等级谷粒千粒重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类型品种表现一致。 4.扬稻6号谷壳长度、宽度的生长均呈“S”型曲线,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一般抽穗前10~14d是谷壳伸长、增宽最快的时期,谷壳增宽较谷壳伸长稍为滞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后;增加谷壳快增期生长速度(VZ)和最大生长速度(Vm)能显着增加谷壳的长度和宽度;通过栽培条件适当降低谷壳形成期植株的含氮率、提高谷壳形成期植株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t,均能显着增加谷壳的长度和宽度。 5.促进谷壳的物质积累,增加单位谷壳面积的谷壳重能显着提高谷粒的充实程度,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表现一致。抽穗后不同花势谷壳增重过程有显着差异,强势花谷壳增重快,多于抽穗后15d左右达到最大值:弱势花谷壳增重速度明显慢于强势花,且历时长,在抽穗后35d左右才能达到或接近最大值;结实期强、弱势花谷壳增重幅度为51.16116.37%,.弱势花增幅明显大于强势花。 6.改变栽培条件和耕作措施等,改善土壤通透性,在谷壳形成期适当降低植株含氮率,增加植株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调节植株碳氮比率,促进根系生长,能显着增大谷壳面积和促进谷壳的发育;在谷粒充实期提高根系活性,防止叶面积迅速下降,提高净同化率,增加灌浆物质量和谷壳的物质积累量,可显着提高谷粒的充实程度。
曹树青,翟虎渠,杨图南,张荣铣,匡廷云[7](2001)在《水稻种质资源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的研究》文中指出对 2 30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测定 ,结果显示水稻种质资源的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的品种内变异系数分别集中在 2 .0 %~ 11.0 %和 3.5 %~ 9.5 % ,而其品种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11.1%和 11.2 %。统计分析表明 ,水稻品种间光合速率和光合功能期存在极显着差异 ,但籼、粳亚种间差异不显着。进一步分析籼粳亚种间品种分布 ,发现籼稻光合速率偏高者居多 ,而粳稻光合功能期偏长者居多 ,且其变异幅度大于籼稻。根据聚类结果 ,42个水稻品种可分别划分为光合速率高、中、低类和光合功能期长、中、短类 3个类群。对供试水稻种质资源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进行二维排序并将坐标分成 4个象限。籼稻和粳稻分别在象限 和 I的分布频率最大 ,分别为 33.4%和 33.3%。从 4个象限中选出一些具有特异光合性状的典型材料 ,如协优 930 8、轮回 42 2、武育粳 8号、NPT、汕优 12 9等 ,可用于优化水稻杂交配组及光合遗传改良研究
顾世梁,惠大丰,朱庆森[8](1996)在《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PC311等粳型广亲和品种与扬稻4号等常规籼稻品种配组得到5个组合各18个世代的材料。测定其谷粒充实度并进行母体植株基因型和胚乳基因型联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组合之间的充实度差异明显。组合测03×扬稻4号和轮回422×3037亲本的充实度较高(平均为96.17),杂交、回交后代的充实度也较高(平均数为95.93),F1等世代充实不良的问题并不严重。组合02428×明恢63两亲本的充实度很低,但杂交、回交等世代的充实度很高,这表明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导入外源互补基因可提高充实度。两个充实度不高的亲本也可能获得充实度很高的杂种材料,这也说明除了“以饱攻饱”外,也存在其它提高亚种间杂种充实度的育种途径。低亲(PC311)和高亲(扬稻4号)组合,F1代的充实度较低,其它世代的高低程度与遗传的加性模型较为吻合。低亲(PC311)×低亲(IR36)后代充实度大多数世代均较低。2)对各组合的谷粒充实度进行单个和联合的遗传分析表明,扬稻4号和测03的增效作用、IR36和PC311的减效作用比较明显,这种效应在较大程度上能为母体植株和胚乳基因型联合的加性—显性—细胞质效应模型所说明,遗传表达有较高的可信?
张茂银,莫惠栋,蒯建敏,陈玉魁[9](1995)在《籼粳杂种亚优2号的遗传结构和连锁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应用三重测交99个家系和P_1、P_2、F_1、F_2、B_1和B_2世代,研究籼粳杂种亚优2号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①单株产量和株高在F_1代有突出的超亲优势,优势率分别为103.34%和28.61%。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主要由显性效应引起,加性×加性的上位性效应也不可忽视。②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在株高中同时存在;单株产量受显性和加性×加性效应控制;每株穗数仅显性效应达极显着;出穗期,每穗粒数和500粒重符合加性遗传。亚优2号的加性和显性效应是重要的,上位效应仅在株高和单株产量中存在。③连锁效应检测显示,株高和单株产量可能具有连锁效应和连锁上位性基因。
杨建昌,朱庆森,王志琴,郎有忠[10](1994)在《亚优2号结实率与谷粒充实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籼粳杂交种亚优2号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但结实率和谷粒充实率低,变异系数大;与汕优63相比,抽穗期去掉50%叶面积后,亚优2号的结实率和谷粒充实率下降较多,齐穗期去掉50%颖花,亚优2号的结实率和谷粒充实率则增加较多;亚优2号的开花受精易受生态条件的影响;抽穗至成熟期水分胁迫对亚优2号的结实率和谷粒充实率影响较大,对汕优63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抽穗期施用粒肥或6-苄基腺嘌呤能提高亚优2号的结实率和谷粒充实率。
二、亚优2号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栽培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优2号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栽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棉花抗黄萎病种质鉴定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棉花黄萎病菌侵染机制研究进展 |
1.1.1 大丽轮枝菌是引起棉花黄萎病的主要病菌 |
1.1.2 黄萎病病菌致病机理 |
1.2 棉花抗黄萎病研究进展 |
1.2.1 棉花种质防御黄萎病菌侵染机制 |
1.2.2 抗黄萎病种质创新与抗病品种选育 |
1.2.3 棉花种质黄萎病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 |
1.2.4 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挖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陆地棉品系黄萎病抗性鉴定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 |
2.2.2 稳定抗病性的材料分析 |
2.2.3 鉴定群体主要经济性状调查 |
2.3 讨论 |
2.3.1 远缘种质在抗病品种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2.3.2 棉花种质改良的特点与难点 |
2.3.3 性状评估在育种亲本选配中的作用 |
第三章 陆地棉冀79黄萎病抗性遗传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黄萎病鉴定结果 |
3.2.3 抗黄萎病性状遗传的适合性测验 |
3.3 讨论 |
3.3.1 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的复杂性 |
3.3.2 陆地棉抗黄萎病主效QTL发掘 |
第四章 陆地棉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同源序列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法扩增结果 |
4.2.2 抗、感病品种抗病相关基因序列比较 |
4.2.3 抗黄萎病相关基因序列酶切位点分析 |
4.2.4 GST基因酶切位点的验证 |
4.3 讨论 |
4.3.1 EREB基因结构与功能 |
4.3.2 GER基因结构与功能 |
4.3.3 GST基因结构与功能 |
第五章 陆地棉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发掘与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棉花种质黄萎病菌侵染结果 |
5.2.2 抗感品种黄萎病菌侵染96h时RNA-seq结果 |
5.2.3 棉花种质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 |
5.2.4 陆地棉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在D、A2基因组中的解析 |
5.2.5 棉花受黄萎病菌侵染后Dirigent-like蛋白基因表达差异 |
5.2.6 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功能标记的开发 |
5.2.7 雷蒙德氏棉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进化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棉花类固醇5α-还原酶基因错义突变位点的变异效应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种质类型棉花DET2基因的扩增 |
6.2.2 不同种质棉花DET2基因编码区序列的比较 |
6.2.3 DET2基因SNP类型及编码蛋白结构预测 |
6.2.4 DET2基因SNP类型与功能标记位点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棉花品种品系的黄萎病病指和抗病稳定性 |
附录2 Drigent-like蛋白家族成员序列 |
附录3 GhDIR基因家族实时定量PCR引物 |
附录4 同源序列扩增候选基因序列信息 |
个人简介 |
(3)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超级稻的发展 |
2.2 “籼改粳”的发展 |
2.3 籼、粳超级稻的差异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籼、粳超级稻产量构成特征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籼、粳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2 籼、粳超级稻产量形成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产量的差异 |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籼、粳超级稻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籼、粳超级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特征的差异 |
2.2 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生产积累特征的差异 |
2.3 籼、粳超级稻生育前、中期光合物质生产与冠层结构的差异 |
2.4 籼、粳超级稻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与输出特征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生物学产量及其阶段形成特征的差异 |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光合生产特征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籼、粳超级稻生育期与温光资源利用特征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籼、粳超级稻生育期的差异 |
2.2 籼、粳超级稻有效积温及其利用特征的差异 |
2.3 籼、粳超级稻光合有效辐射及其利用特征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生育期的差异 |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特征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籼、粳超级稻主要品质性状的差异 |
2.2 籼、粳超级稻淀粉RVA谱特征的差异 |
2.3 稻米主要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灌浆结实期温光因子的关系 |
3 讨论 |
3.1 关于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品质特征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籼、粳超级稻主要生育期群体干物重、植株含氮率和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
2.2 籼、粳超级稻氮素阶段吸收量和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
2.3 籼、粳超级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
2.4 籼、粳超级稻氮素转移特征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氮素阶段吸收积累特性的差异 |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氮素转运特征的差异 |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差异 |
3.4 关于籼、粳超级稻高产栽培的精确施氮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籼、粳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计算方法与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籼、粳超级稻根系干物质积累及分布特征的差异 |
2.2 籼、粳超级稻根系主要形态性状指标的差异 |
2.3 籼、粳超级稻根系主要生理性状指标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差异 |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个体与群体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籼、粳超级稻茎秆抗倒支撑特征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籼、粳超级稻茎秆抗倒特性的差异 |
2.2 籼、粳超级稻茎秆物理特征的差异 |
2.3 籼、粳超级稻茎秆充实性状的差异 |
2.4 籼、粳超级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关于籼、粳超级稻生产力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
3.2 关于籼、粳超级稻茎秆形态和充实特征的差异 |
3.3 关于籼、粳超级稻茎秆力学指标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超级粳稻的生育优势与高产特征 |
1.2 超级籼稻的生育特性与高产关键 |
1.3 籼、粳超级稻高产栽培途径 |
1.4 籼、粳超级稻高产生育动态指标 |
1.5 因地制宜地实施“籼改粳” |
2 讨论 |
2.1 “籼改粳”的相对优势及发展对策 |
2.2 “籼改粳”推广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
3 创新点 |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点设置 |
1.3 小区面积与重复次数 |
1.4 田间管理 |
1.5 田间观察记载与室内考种 |
1.6 产量分析 |
1.7 资料整理汇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稻品比参试组合的生育期与产量表现 |
2.2 对照组合的生育期与产量表现 |
2.3 参试组合超越对照组合的百分率与增产显着情况比较 |
2.4 品比中各组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各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成效 |
3.2 关于杂交稻育种策略和栽培中的着重点 |
(5)水稻高产株型有关重要性状的产量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 |
1.1 水稻高产株型的研究现状 |
1.1.1 株型概念的形成与几中株型模式 |
1.1.1.1 株型的概念 |
1.1.1.2 几种水稻高产株型模式 |
1.1.2 株型生理主要性状与产量关系 |
1.1.2.1 茎秆性状及株高 |
1.1.2.2 叶片质量 |
1.1.2.3 根系性状 |
1.1.2.4 穗部性状 |
1.1.2.5 分蘖特性 |
1.1.2.6 生物产量、经济系数与产量增长 |
1.1.3 株型研究存在问题的讨论 |
1.1.3.1 对单个性状的深入研究 |
1.1.3.2 株型研究材料与方法的突破 |
1.1.3.3 生理方法的介入 |
1.2 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
1.2.1 水稻卷叶性状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
1.2.2 亚种间杂交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 |
1.2.3 亚种间杂交稻高产株型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第2章 卷叶性状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一 不同叶型的形态特征、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试验 |
2.1.2.1 试验设计 |
2.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3 试验二 不同材料单叶和单株光合效应的试验 |
2.1.3.1 试验设计 |
2.1.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4 试验三不同叶型群体光合速率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片姿态及其与卷曲度的关系 |
2.2.1.1 叶片披垂程度 |
2.2.1.2 植株投影面积 |
2.2.2 群体茎蘖动态 |
2.2.3 群体叶面积指数 |
2.2.4 群体叶面积与光辐射的垂直分布及群体消光系数 |
2.2.5 光合特性 |
2.2.5.1 叶片正、背面光合速率比较 |
2.2.5.2 叶片正面光合速率-光强响应曲线 |
2.2.5.3 单株光合 |
2.2.5.4 群体光合特性 |
2.2.6 叶片衰老进程 |
2.2.7 物质生产与分配 |
2.2.8 产量及其构成 |
2.3 讨论 |
2.3.1 卷叶最适的卷曲度问题 |
2.3.2 卷叶品种的适宜群体 |
第3章 亚种间杂交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处理设置 |
3.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亚种间杂交稻根系形态及功能特点 |
3.2.1.1 根系的形态 |
3.2.1.2 上层根、下层根以及地上部形态间的关系 |
3.2.1.3 亚杂组合抽穗期根系功能特点 |
3.2.2 亚种间杂交稻结实期根系活性变化特点及其与籽粒灌浆充实的关系 |
3.2.2.1 亚杂组合根系活性变化特点 |
3.2.2.2 根系活性变化对叶片衰老的影响 |
3.2.2.3 根系活性变化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4 根系活性变化与籽粒灌浆充实的关系 |
3.2.3 单穗重 |
3.3 讨论 |
3.3.1 亚杂组合优势在根系上的表现 |
3.3.2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根系生理原因及其调控 |
3.3.3 亚种间杂交稻早衰间题 |
第4章 亚种间杂交稻高产株型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量和产量结构 |
4.2.2 高产株型的株型与生理指标 |
4.2.2.1 茎秆特征 |
4.2.2.2 叶型及态势 |
4.2.2.3 生理特征 |
4.2.3 源库关系 |
4.2.3.1 叶层配置与光分布 |
4.2.3.2 物质积累与运转 |
4.2.3.3 物质运转 |
4.2.4 籽粒灌浆特征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供试亚杂组合的代表性 |
4.3.2 高产杂交稻的株型指标 |
4.3.3 物质积累与输出 |
4.3.4 源库关系 |
第5章 结语 |
5.1 水稻卷叶性状的应用前景 |
5.2 亚种间杂交稻根系的形态生理特征及其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5.3 亚种间杂交稻高产株型特点 |
5.4 本领域研究的展望 |
5.4.1 关于卷叶性状 |
5.4.2 关于亚种间杂交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5.4.3 关于亚种间杂交稻理想株型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科研业绩 |
致谢 |
(6)提高水稻粒重的机理与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水稻籽粒形成及粒重的研究进展 |
1 水稻籽粒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
1.1 水稻籽粒的增重过程 |
1.2 颖花开花顺序、着生部位与粒重 |
1.3 水稻籽粒增重的物质来源及其运输 |
1.4 胚乳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
1.5 籽粒受容活性与粒重 |
1.6 营养器官的衰老与粒重 |
2 生态和栽培条件对水稻粒重的影响 |
3 主要存在问题 |
第二章 栽培和环境条件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培育与试验设计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氮浓度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2 施氮时期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3 施氮组合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4 谷壳形成期遮光、缺水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5 抽穗前15d剪叶、剪根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6 土壤容重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7 掺砂处理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8 结实期缺水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9 喷施生长剂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 |
3.10 不同栽培和环境条件下水稻千粒重的差异 |
4 讨论 |
5 摘要 |
第三章 栽培和环境条件对谷壳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培育与试验设计 |
2.2 谷壳有关性状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氮浓度对谷壳性状的影响 |
3.2 施氮时期对谷壳性状的影响 |
3.2.1 施氮时期对全穗谷壳性状的影响 |
3.2.2 施氮时期对稻穗不同花势籽粒谷壳性状的影响 |
3.3 谷壳形成期遮光、缺水对谷壳性状的影响 |
3.4 抽穗前15d剪叶、剪根对谷壳性状的影响 |
3.5 土壤容重对谷壳性状的影响 |
3.6 掺砂处理对谷壳性状的影响 |
3.7 外界条件对抽穗期谷壳性状的影响 |
3.8 谷壳诸性状之间的关系 |
4 讨论 |
4.1 关于氮素处理对谷壳性状的调节 |
4.2 关于环境条件对谷壳性状的调节 |
5 摘要 |
第四章 栽培和环境条件对谷粒充实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培育与试验设计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1 不同比重谷粒的划分 |
2.2.2 谷粒充实度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氮浓度对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
3.2 施氮时期对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
3.3 谷壳形成期遮光、缺水对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
3.4 抽穗前15d剪叶、剪根对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
3.5 土壤容重对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
3.6 掺砂处理对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
3.7 谷粒比重对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
4 讨论 |
5 摘要 |
第五章 氮素处理对籽粒增重过程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培育与试验设计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蘖肥施用量对籽粒增重过程的影响 |
3.2 促花肥施用量对籽粒增重过程的影响 |
3.3 保花肥施用量对籽粒增重过程的影响 |
3.4 不同时期灌浆参数的变异 |
3.5 阶段灌浆参数与水稻粒重的关系 |
4 讨论 |
5 摘要 |
第六章 提高水稻粒重的途径及其生理基础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培育与试验设计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1 不同比重谷粒的划分 |
2.2.2 谷壳、糙米和谷粒的测定 |
2.2.3 抽穗前谷壳伸长、增宽动态的测定 |
2.2.4 抽穗后谷壳、糙米增重动态的测定 |
2.2.5 各器官干重及其养分含量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谷壳大小和谷粒充实度对水稻粒重的影响 |
3.1.1 谷壳大小与水稻粒重的关系 |
3.1.2 谷粒充实度与水稻粒重的关系 |
3.1.3 谷壳大小、谷粒充实度对水稻粒重的影响力 |
3.2 增大谷壳的途径及其生理基础 |
3.2.1 谷壳伸长动态 |
3.2.2 谷壳增宽动态 |
3.2.3 增加谷壳长度和宽度的途径及其生理基础 |
3.3 谷粒充实度的调节途径 |
3.3.1 谷壳有关性状与谷粒充实度的关系 |
3.3.2 谷壳增重特点 |
4 讨论 |
4.1 关于谷壳大小和谷粒充实度对水稻粒重的影响力 |
4.2 关于谷壳大小与粒重形成的关系及其控制 |
4.3 关于谷粒充实度的调节 |
5 摘要 |
第七章 讨论 |
1 关于提高水稻粒重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
2 关于谷壳大小与谷粒充实度的指标 |
3 关于提高水稻粒重的机理与途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水稻种质资源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 |
1.2.1 净光合速率 |
1.2.2 光合功能期 |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光合速率的变异程度及差异的显着性 |
2.2 水稻光合功能期的变异程度及差异的显着性 |
2.3 水稻种质资源光合性状的分类与二维排序 |
3 讨论 |
四、亚优2号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栽培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2]棉花抗黄萎病种质鉴定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 郭宝生.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3]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D]. 龚金龙. 扬州大学, 2014(01)
- [4]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试验[J]. 杨峰. 湖南农业科学, 2011(13)
- [5]水稻高产株型有关重要性状的产量生理研究[D]. 郎有忠. 扬州大学, 2004(04)
- [6]提高水稻粒重的机理与途径[D]. 杨连新. 扬州大学, 2002(01)
- [7]水稻种质资源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的研究[J]. 曹树青,翟虎渠,杨图南,张荣铣,匡廷云. 中国水稻科学, 2001(01)
- [8]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J]. 顾世梁,惠大丰,朱庆森. 中国水稻科学, 1996(03)
- [9]籼粳杂种亚优2号的遗传结构和连锁效应分析[J]. 张茂银,莫惠栋,蒯建敏,陈玉魁. 西北农业学报, 1995(01)
- [10]亚优2号结实率与谷粒充实率的研究[J]. 杨建昌,朱庆森,王志琴,郎有忠.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