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像在临床诊断颈椎病116例中的应用

热成像在临床诊断颈椎病116例中的应用

一、热成像在临床诊断颈椎病中的应用116例(论文文献综述)

古淑辉[1](2021)在《颈型颈椎病腧穴压痛与红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的腧穴压痛及红外温度特征,为颈型颈椎病的腧穴诊断与治疗选穴提供依据。并观察颈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前后腧穴特征的变化,反证颈型颈椎病的腧穴特征。【方法】1.以61例健康人和79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式医用远红外热成像仪与腧穴自动化按诊装置,采集受试者腧穴温度与压痛知觉阈作为观察指标,以明确腧穴病理反应特征(腧穴温度、压痛知觉阈)与颈型颈椎病的相关性。2.对愿意参与治疗的53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单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颈部保健经络操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腧穴变化(腧穴温度、压痛知觉阈),反证颈型颈椎病的腧穴病理反应特征。【结果】1.颈型颈椎病的腧穴红外特征健康组与颈型颈椎病组的腧穴温度差异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腧穴有:大椎(P=0.039)、颈夹脊7(左,P=0.044;右,P=0.020)、肩中俞(左,P=0.004;右,P=0.010)、大杼(左,P=0.008;右,P=0.008)、肩外俞(左,P=0.002;右,P=0.004)。并且颈型颈椎病组的腧穴温度整体高于健康组。2.颈型颈椎病的腧穴压痛特征健康组与颈型颈椎病组腧穴的PPCT差异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腧穴有:风池(左,P=0.009;右,P=0.002)、颈夹脊5(左,P=0.007;右,P=0.029)、肩中俞(左,P=0.017;右,P=0.018)、大杼(左,P=0.002)、肩外俞(右,P=0.010)、天宗(左,P=0.000;右,P=0.000)、肾俞(右,P=0.016)。并且颈型颈椎病组腧穴的PPCT整体小于健康组。3.治疗组治疗前后腧穴变化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腧穴温度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的腧穴有大椎(P=0.045)、颈夹脊7(左,P=0.045)、肩中俞(左,P=0.010;右,P=0.039)、大杼(左,P=0.015)、肩外俞(左,P=0.023;右,P=0.039),并且治疗后的腧穴温度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腧穴PPCT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的腧穴有风池(右,P=0.004)、颈夹脊5(左,P=0.032;右,P=0.047)、肩中俞(左,P=0.028)、肩外俞(左,P=0.035)、天宗(左,P=0.033)、肾俞(右,P=0.023)、手三里(右,P=0.013),并且治疗后腧穴PPCT均高于治疗前。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P=0.000)、对照组(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改善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78.79%,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改善率的比较结果为P=0.25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大椎、颈夹脊7、肩中俞、大杼、肩外俞等腧穴可能具有颈型颈椎病腧穴红外的病理反应特征,风池、颈夹脊5、肩中俞、大杼、肩外俞、天宗、肾俞等腧穴可能具有颈型颈椎病腧穴压痛的病理反应特征。颈型颈椎病同名腧穴同时具有压痛与红外特征的有:肩中俞、大杼、肩外俞;颈夹脊5、肾俞可能具有较为明显的腧穴压痛特征,而红外特征则不显着。2.颈部保健经络操和口服布洛芬对颈型颈椎病均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颈部保健经络操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略高于布洛芬治疗组,但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李石林[2](2021)在《远红外线疗法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自制穿戴式远红外热疗仪研究远红外线疗法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受试者的干预效果。【方法】(1)文献探究:查阅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文献数据库以及相关图书,检索远红外线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中西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诊治进展。(2)试验研究:①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纳入50名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受试者,使用自主研制的穿戴式远红外热疗仪对其进行干预,具体方法为受试者每天使用1次远红外热疗仪,每次35分钟,6天1个疗程,共使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1天;②观察指标:NPQ颈痛量表、VAS评分、CASCS量表评分、颈椎关节活动度、颈肩部红外温度。(3)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2019软件进行数据的基本整理,使用SPSS22.0软件对治疗前后所选观察指标的差异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本试验有4例受试者脱落,共有46名受试者完成本试验。其中,治愈1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体有效率为80.43%。各指标结果分析如下:(1)NPQ颈痛量表:干预后,NPQ颈痛量表得分增加,治疗前后患者的NPQ颈痛量表差异显着(P<0.01),受试者颈椎功能障碍改善明显;(2)VAS评分:干预后,患者的VAS评分降低,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显着(P<0.01),受试者颈部疼痛减轻;(3)颈椎关节活动度:干预后,患者屈曲、伸展、侧屈6个方向的颈椎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的程度的增加,干预前后差异显着(P<0.01),患者颈椎活动受限改善;(4)CASCS量表评分:干预后,患者的CASCS量表得分增加,干预前后CASCS量表得分差异显着(P<0.01),受试者临床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5)颈肩部红外温度:干预后颈肩部区域平均温度升高,第2颈椎至第7胸椎线性温度升高,且前后差异有意义(P<0.05),受试者颈肩部区域血液循环增加,炎症减轻。【结论】(1)基于自制穿戴式远红外热疗仪所采取的远红外线疗法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疗效显着,可温经通络,振奋阳气,增加血液循环,改善受试者的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以及肌肉痉挛,提高受试者的生活质量。(2)基于自制穿戴式远红外热疗仪所采取的远红外线疗法简便、高效、舒适、安全且易于接受,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程攀[3](2021)在《颈椎病(神经根型)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颈椎病(神经根型)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以期为临床寻找一种高效、客观、准确的检测迟发型热敏化腧穴检测技术。方法:本研究将7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采集每位患者的红外热成像图,记录大椎、肩井(患侧)、肺俞(患侧)、肩髃(患侧)穴的红外温度值,并于次日用灸感法探查上述4个腧穴(每天探查1次,每次探查40min,共探查3天)。根据是否出现热敏灸感及热敏灸感出现的时间将所探腧穴分成12组:大椎速发型热敏组、迟发型热敏组、非热敏组,肩井速发型热敏组、迟发型热敏组、非热敏组,肺俞速发型热敏组、迟发型热敏组、非热敏组,肩髃速发型热敏组、迟发型热敏组、非热敏组(每组各纳入20穴,共纳入240穴)。最后对比分析同名腧穴速发型热敏组、迟发型热敏组及非热敏组之间的红外温度差异。结果:大椎速发型热敏组、迟发型热敏组、非热敏组的红外温度值分别为34.63±0.67℃,34.14±0.67℃,33.64±0.89℃,三组患者红外温度比较P=0.001<0.01,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其中速发型热敏组与迟发型热敏组比较P=0.044<0.05,迟发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比较P=0.039<0.05,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速发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比较P=0.000<0.01,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果说明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大椎穴在不同敏化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红外温度特征,速发型热敏态大椎穴红外温度值极显着高于非热敏态大椎穴,迟发型热敏态大椎穴红外温度值显着低于速发型热敏态大椎穴,高于非热敏态大椎穴。肩井速发型热敏组、迟发型热敏组、非热敏组的红外温度值分别为34.62±0.53℃,34.25±0.52℃,33.88±0.63℃,三组患者红外温度比较P=0.001<0.01,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其中速发型热敏组与迟发型热敏组比较P=0.041<0.05,迟发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比较P=0.042<0.05,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速发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比较P=0.000<0.01,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果说明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肩井穴在不同敏化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红外温度特征,速发型热敏态肩井穴红外温度值极显着高于非热敏态肩井穴,迟发型热敏态肩井穴红外温度值显着低于速发型热敏态肩井穴,高于非热敏态肩井穴。肺俞速发型热敏组、迟发型热敏组、非热敏组的红外温度值分别为34.73±0.62℃,34.25±0.64℃,33.86±0.51℃,三组患者红外温度比较P=0.000<0.01,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其中速发型热敏组与迟发型热敏组比较P=0.014<0.05,迟发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比较P=0.041<0.05,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速发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比较P=0.000<0.01,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果说明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肺俞穴在不同敏化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红外温度特征,速发型热敏态肺俞穴红外温度值极显着高于非热敏态肺俞穴,迟发型热敏态肺俞穴红外温度值显着低于速发型热敏态肺俞穴,高于非热敏态肺俞穴。肩髃速发型热敏组红外温度值为34.40±0.65℃;迟发型热敏组红外温度值为33.85±0.58℃;非热敏组红外温度值为33.37±0.72℃,三组患者红外温度比较P=0.000<0.01,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其中速发型热敏组与迟发型热敏组比较P=0.009<0.05,迟发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比较P=0.024<0.05,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速发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比较P=0.000<0.01,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果说明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肩髃穴在不同敏化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红外温度特征,速发型热敏态肩髃穴红外温度值极显着高于非热敏态肩髃穴,迟发型热敏态肩髃穴红外温度值显着低于速发型热敏态肩髃穴,高于非热敏态肩髃穴。结论:(1)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迟发型热敏化腧穴、速发型热敏化腧穴及非热敏化腧穴具有不同的红外温度特征,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红外温度值低于速发型热敏化腧穴,高于非热敏化腧穴。(2)热断层扫描成像技术(Thermal texture maps,TTM)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检测迟发型热敏化腧穴,可作为迟发型热敏腧穴的辅助检测手段。

冯海平,章飞,许嘉欣[4](2021)在《MRI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MRI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CSM)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丰顺县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38例轻度CSM患者为观察组,选取3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3.0T MRI扫描,对其DTI进行分析,观察其颈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ADC值比对照组高,FA值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研究对象C3 ~ C4水平颈椎ADC图像呈蓝绿色均匀信号,脑脊液呈橘红色信号。FA图像中,C3 ~ C4水平颈椎信号为红色均匀信号,脑脊液为蓝绿色信号。观察组研究对象ADC信号为不均匀的绿色信号,ADC值也较正常值显着升高,说明其扩散能力变强。而由于脊髓受到压迫,其FA图像会转变成不均匀的淡红色,甚至变为黄色斑片状信号区。结论:采用MRI DTI对轻度CSM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通过其信号变化和ADC及FA值的定量分析,评估脊髓神经受损程度和微观结构变化。

赵伟,张靖,赵辉,张艳艳,朱明涛[5](2020)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管内肿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于术前3 d和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颈髓MRI常规序列和DTI扫描。分析患者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区域的FA值和ADC值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手术结果和神经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肿瘤头区和肿瘤区术后1个月的FA值、ADC值分别为(0.641±0.152)和(0.682±0.094)、(1.305±0.485)×10-3mm2/s和(1.382±0.319)×10-3mm2/s,与术前的(0.528±0.075)和(0.563±0.069)、(1.602±0.451)×10-3mm2/s和(1.578±0.426)×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2、5.590、2.456、2.017,P<0.05);3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有25例,占83.33%,总体改善率为72.09%。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

刘红明[6](2020)在《颈椎椎间盘能谱CT水浓度值与磁共振T2map值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背景随着长期低头办公及学习人群越来越广泛,颈椎病发病率亦越来越高,同时其发病年龄亦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目前临床上有许多检查颈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方法,一般首选颈椎MRI扫描。尤其是MRI检查的T2 mapping图像可以定量颈椎椎间盘髓核内水分含量,进而在椎间盘退变的早期发现问题。但在存在检查禁忌症的情况下,亟需另外一种检查方式来替代其发现早期退变。在进行头颈部CTA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时,常使用血管减影法造影,该检查需要一组平扫期图像以对骨骼进行减影。同时头颈CTA造影使用能谱(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模式扫描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提升细节显示。本文旨在利用其平扫期图像可观察颈椎及椎间盘形态,研究其物质分离图是否能准确定量分析椎间盘内水含量,并与T2 mapping图像上的T2值相对比,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目的探讨水基图中颈椎椎间盘水浓度值与T2 mapping图像上T2弛豫时间值的相关性。研究能谱CT物质分离中水基图诊断颈椎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4例一天内连续行能谱头颈CTA和颈椎MRI检查的患者。扫描或重建获得所有患者的70kev、水(碘)图,水(钙)图、水(HAP(羟基磷灰石))图及T2图像。对所有椎间盘突出情况进行主观评价并评分,采用卡方检验对四组图像检测到的颈间盘情况进行比较。在70ke V图像中测量颈椎椎间盘CT值。在物质分离所得水(碘)图,水(钙)图及水(HAP(羟基磷灰石))图中测量颈椎椎间盘的水浓度值。在T2 mapping图像上测量各椎间盘的T2弛豫时间值。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水(碘)图、水(钙)图、水(HAP)图三组图像中各椎间盘水浓度值的差异,比较同一个患者各个椎间盘之间的水浓度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70ke V图像中椎间盘CT值,水(碘)图、水(钙)图、水(HAP)图中椎间盘水浓度值与T2 mapping图像上T2弛豫时间值的相关性。结果水(碘)、水(钙)及70Ke V图评价颈椎间盘的形态没有差异,与MRI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水(HAP)图评价椎间盘的形态与其它各组图像及MRI结果均有差异。水(碘)、水(钙)及水(HAP)图对颈椎间盘的显示均优于70Ke V图。以水(HAP)图像质量最好,水(碘)图和水(钙)图无差异。C2-7各椎间盘间CT值、三种水基图上水浓度值以及T2弛豫时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各个椎间盘的水浓度值于水(碘)图、水(钙)图及水(HAP)图间存在差异,其中水(碘)图最高,水(钙)图次之,水(HAP)图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p值均<0.05。除了C4/5椎间盘70ke V图像所测CT值与T2弛豫时间具有相关性(r=-0.474,p=0.022)外,其它70ke V上椎间盘CT值、三种水基图上水浓度值与T2 mapping图上的T2弛豫时间值均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水(碘)图、水(钙)图能够较好地显示颈椎间盘退变程度。而水基图所得颈椎椎间盘水浓度值与T2弛豫时间没有相关性,说明能谱成像物质分离水基图不能定量反映颈椎椎间盘的退变情况。

孙盼[7](2020)在《颈椎椎旁肌脂肪浸润与颈椎曲度及颈痛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颈椎椎旁肌萎缩可以引起颈椎曲度改变及颈部疼痛或不适。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无创性等优点,可以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多项研究证明MRI生理学定量成像新技术IDEAL-IQ序列可准确测量肌肉的脂肪分数。本研究旨在利用MRI新技术测量颈椎椎旁肌脂肪分数与颈椎曲度及颈痛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因颈部疼痛3个月以上的门诊就诊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颈椎正侧位片及颈椎MRI检查,颈椎MRI包括常规序列及IDEAL-IQ序列。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采用IDEAL-IQ序列横轴位测量每位患者上颈部(C2-3椎间盘中心水平)及下颈部(C6-7椎间盘中心水平)颈椎椎旁肌的脂肪分数,观察颈椎T2WI矢状位图像,将颈椎椎间盘进行退变分级,在PACS系统测量每位患者颈椎Cobb角,按照疼痛数字分级法(NRS)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的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患者的颈椎椎旁肌脂肪分数分别与年龄、BMI、椎间盘退变等级、颈椎Cobb角、临床评分做相关关系分析。结果:颈椎Cobb角中位数为22(17,25),椎间盘退变分级中位数为3(2.4,3.4)。临床评分结果显示,NRS评分分值中位数为3(2,4),NDI指数的中位数为24(20,26)。C2-3椎间盘水平椎旁肌脂肪分数中位数为13.15(11.04,16.91),C6-7椎间盘水平椎旁肌脂肪分数中位数为14.60(11.29,17.94)。颈椎椎旁肌脂肪分数与NRS呈明显正相关(C2-3,p<0.001;C6-7,p<0.001)。在C2-3椎间盘水平,颈椎椎旁肌脂肪分数与颈椎Cobb角呈负相关(r=-0.294,p=0.010),在C6-7椎间盘水平,颈椎椎旁肌脂肪分数与NDI呈正相关(r=0.475,p<0.001)。C2-3椎间盘水平颈椎椎旁肌脂肪分数与年龄、BMI、椎间盘退变等级无明显线性相关性(p>0.05);C6-7椎间盘水平颈椎椎旁肌脂肪分数与BMI、椎间盘退变等级无明显线性相关性(p>0.05),与年龄线性相关性显着(p=0.005,p<0.05),呈正相关(r=0.324)。且颈椎Cobb角与临床评分之间没有显着的关系(p>0.05)。结论:颈椎椎旁肌的脂肪含量与颈痛有明显的关系。上颈部(C2-3椎间盘水平)椎旁肌脂肪含量与颈椎正常曲度的消失有关,而下颈部(C6-7椎间盘水平)椎旁肌的脂肪含量与颈功能部分丧失有关。

詹天宇[8](2020)在《基于颈部解剖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索基于颈部解剖结构的针刺方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精准化选穴及针刺手法的选择提供一定可参考的依据。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30例,采用望诊与触诊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受试者头颈肩部形态及目标肌肉上的阳性反应点特征确定目标肌肉及具体针刺部位。治疗选用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及上斜方肌(研究中根据望触诊结果选择其中1~5块肌肉)。针刺目标肌肉跳动后紧张度降低即可出针,不留针。每隔1天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若在6次治疗内符合痊愈标准即可结束试验,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分别在首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前、第6次治疗前、最后一次治疗的第三天(结束次)、治疗结束一个月(随访)填写NPQ颈痛量表(NPQ)、SF-MPQ-2量表(SF-MPQ-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积分量表(NDI)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在首次治疗后、第3次治疗后、第6次治疗后填写SF-MPQ-2量表及CASCS量表。采用SPSS22.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P<0.05表明所得结果差异具有用统计学意义。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1)对目标肌肉的选择规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研究结果:1.治疗前后NPQ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的NPQ评分降低,并且随访评分仍小于治疗前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该针刺法可以改善NPQ评分且疗效可以维持1个月。2.治疗前后SF-MPQ-2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的SF-MPQ-2评分降低,并且随访评分仍小于治疗前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该针刺法可以改善SF-MPQ-2评分且疗效可以维持1个月。3.治疗前后NDI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的NDI评分降低,并且随访评分仍小于治疗前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该针刺法可以改善NDI评分且疗效可以维持1个月。4.治疗前后CASCS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的CASCS评分升高,并且随访评分仍大于治疗前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该针刺法可以改善CASCS评分且疗效可以维持1个月。5.SF-MPQ-2量表、CASCS量表首次治疗前后对比:分别对首次、第3次及第6次治疗前后的SF-MPQ-2及CASCS评分进行评价,其中SF-MPQ-2评分在3次治疗前均大于治疗后,CASCS评分在3次治疗前均小于治疗后,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该针刺法可以在首次、第3次及第6次治疗前后明显改善SF-MPQ-2及CASCS评分,间接证明该针刺法具有较好的即时疗效。6.通过复杂网络分析获得目标肌肉的核心组合,核心肌肉组合的组成为左头后大直肌、右头后大直肌、左头下斜肌、左上斜方肌。即主要治疗的肌肉为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上斜方肌。7.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分析治疗使用频次较高的有效强关联肌肉组合为:左-头下斜肌与右-头后大直肌(43)、右-头后大直肌与左-头下斜肌(43)、左-上斜方肌与左-头后大直肌(34)、左-头后大直肌与左-上斜方肌(34)、左-头后大直肌与右-头下斜肌(28)、右-头下斜肌与左-头后大直肌(28)等。可见,一般头后大直肌及头下斜肌为左右相对取穴,且头后大直肌与上斜方肌多在同侧取穴。8.临床疗效判定结果:共完成30例临床病例观察,通过疗效评估结果显示为:临床治愈23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无效率为3.3%。随访疗效判定结果:临床治愈0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无效率为20.0%。研究结论:1.本研究的针刺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评分。2.本研究的针刺方案具有良好的即时疗效,根据随访结果可以证明疗效可以维持1个月。3.本研究的针刺方案主要治疗的肌肉为上斜方肌、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其次为胸锁乳突肌及头夹肌,并且头后大直肌与上斜方肌多在同侧。4.本研究的针刺方案采用望触诊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针刺精准性,且针刺手法安全易操作、痛苦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程伟[9](2020)在《经筋排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并探讨经筋排刺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到武汉市中医医院黎黄陂路院区门诊部就诊且符合标准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排除脱落、中止者最后以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组运用经筋疗法的思路,取手足少阳经颈项部的筋结灶点,患侧远端取后溪,得气后留针30min。对照组参照教材(王启才主编的《针灸治疗学》教材)取穴颈夹脊(C3-C5双侧),百会,大椎,风池(双侧),后溪(双侧)。得气后,留针30min。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每天一次针灸,一周五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功能评价量表及临床症状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功能评分、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筋排刺法和常规针刺方法均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经筋排刺法较常规针刺方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使用。

耿双[10](2020)在《应用红外热成像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急性期介入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主要采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作为评价面瘫的客观指标,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急性期介入治疗与静止期介入治疗对面瘫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并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时机介入治疗对面瘫患者面部健患侧温差的变化情况,为针灸治疗面瘫的介入时机及治疗方法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面瘫(风寒型)患者共计6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急性期介入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取静止期介入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器观察两组面瘫患者治疗前、第8天、第15天及治疗后的健患侧面部温度差异,并采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对比两组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8%。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组内比较,两组面瘫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健患侧温度差异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面部健患侧温度差在第8天、第15天及治疗后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疗时间为21.45±3.99天,对照组治疗时间为26.09±2.08天,两组治疗时间比较,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期介入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面瘫(风寒型)的临床疗效优于静止期介入治疗。2.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变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健患侧温度差异,但急性期介入治疗较静止期介入治疗改变明显;健患侧温度差异下降能够加速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因此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测得的健患侧面部温度差异对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指导意义。3.急性期介入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较静止期介入治疗所需时间短。

二、热成像在临床诊断颈椎病中的应用11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成像在临床诊断颈椎病中的应用116例(论文提纲范文)

(1)颈型颈椎病腧穴压痛与红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1部分 文献研究
    1 大学生颈椎病情况
        1.1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情况
        1.2 大学生颈椎病患病情况
        1.3 讨论
    2 颈椎病的腧穴诊断
    3 红外热像技术在颈椎病的应用综述
        3.1 诊断
        3.1.1 正常人体背部的红外热像图
        3.1.2 颈椎病的红外热像图
        3.1.2.1 颈型颈椎病
        3.1.2.2 神经根型颈椎病
        3.1.2.3 其他
        3.2 指导治疗
        3.3 疗效观察
        3.3.1 颈型颈椎病
        3.3.2 神经根型颈椎病
        3.3.3 其他
        3.4 小结
第2部分 临床研究
    1 颈型颈椎病腧穴压痛与红外特征研究试验
        1.1 研究对象
        1.1.1 诊断标准
        1.1.1.1 症状
        1.1.1.2 体征
        1.1.2 选取标准
        1.1.2.1 健康组
        1.1.2.1.1 纳入标准
        1.1.2.1.2 排除标准
        1.1.2.2 颈型颈椎病组
        1.1.2.2.1 纳入标准
        1.1.2.2.2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信息采集
        1.2.2 观察指标
        1.2.2.1 腧穴温度
        1.2.2.1.1 使用仪器
        1.2.2.1.2 采集姿势
        1.2.2.1.3 取穴方法
        1.2.2.1.4 腧穴温度值计算方法
        1.2.2.1.5 注意事项
        1.2.2.2 腧穴压痛知觉阈
        1.2.2.2.1 使用仪器
        1.2.2.2.2 检查方法
        1.2.2.2.3 按诊姿势
        1.2.2.2.4 注意事项
        1.2.2.3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1.2.2.3.1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中颈椎活动度的检查方法
        1.2.2.3.2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中颈椎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1.3 统计方法
        1.4 研究结果
        1.4.1 数据基本情况
        1.4.1.1 健康组和颈型颈椎病组的性别分析
        1.4.1.2 健康组和颈型颈椎病组的年龄、红外检查室内温度与相对湿度分析
        1.4.2 健康组和颈型颈椎病组的腧穴温度差异分析
        1.4.3 健康组和颈型颈椎病组的PPCT差异分析
        1.5 讨论
        1.5.1 颈型颈椎病的腧穴红外特征
        1.5.2 颈型颈椎病的腧穴压痛特征
        1.5.3 同名腧穴压痛与红外特征讨论
    2 颈部保健经络操对颈型颈椎病的调治观察
        2.1 研究对象
        2.1.1 颈型颈椎病患者
        2.1.1.1 诊断标准
        2.1.1.2 选取标准
        2.1.1.3 样本脱落与退出
        2.2 研究方法
        2.2.1 基本信息采集
        2.2.2 随机方法
        2.2.3 治疗方法
        2.2.3.1 观察组(颈部保健经络操治疗组)
        2.2.3.2 对照组(布洛芬治疗组)
        2.2.4 观察指标
        2.2.5 病情分级标准
        2.2.6 疗效判定标准
        2.3 统计方法
        2.4 研究结果
        2.4.1 数据基本情况
        2.4.1.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分析
        2.4.1.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颈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红外检查室内温度与相对湿度分析
        2.4.1.3 治疗组治疗前后红外检查室内温度与相对湿度分析
        2.4.2 治疗组治疗前后腧穴温度分析
        2.4.3 治疗组治疗前后PPCT分析
        2.4.4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分析
        2.4.5 观察组和对照组改善率的比较
        2.5 讨论
        2.5.1 颈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腧穴变化
        2.5.2 颈部保健经络操疗效分析
第3部分 结论
第4部分 不足与展望
    1 不足之处
    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远红外线疗法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远红外线的临床应用研究
        1.1 远红外的生物效应机制
        1.2 远红外线在诊断中的应用
        1.3 远红外线在治疗中的应用
        1.3.1 在痛经治疗中的应用
        1.3.2 在慢性疼痛及骨关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3.3 在咳嗽治疗中的应用
        1.3.4 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1.3.5 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3.6 在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1.4 小结
    2.西医对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2.1 概述
        2.2 颈型颈椎病的症状以及分型
        2.3 颈型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4 颈椎的生理解剖
        2.5 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6 治疗
        2.6.1 牵引疗法
        2.6.2 MET疗法
        2.6.3 臭氧疗法
        2.6.4 整脊疗法
        2.6.5 PNF疗法
        2.6.6 触发点疗法
        2.6.7 物理因子疗法
        2.7 小结
    3.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3.1 病名
        3.2 病因病机
        3.2.1 外邪侵袭
        3.2.2 急性外伤
        3.2.3 慢性劳伤
        3.2.4 肝肾亏虚
        3.3 治疗
        3.3.1 中药疗法
        3.3.2 推拿疗法
        3.3.3 正骨疗法
        3.3.4 针刺疗法
        3.3.5 艾灸疗法
        3.3.6 刮痧疗法
        3.3.7 传统功法
        3.3.8 热敷疗法
        3.3.9 砂石疗法
        3.3.10 温泉疗法
        3.4 小结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1.远红外线疗法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干预效果研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2.1 受试者资料
        1.2.2 干预方法
        1.2.3 诊断标准
        1.2.4 纳入标准
        1.2.5 排除标准
        1.2.6 中止标准
        1.2.7 脱落标准
        1.2.8 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3.1 —般资料
        1.3.2 NPQ颈痛量表
        1.3.3 VAS评分
        1.3.4 颈椎关节活动度
        1.3.5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1.3.6 颈肩部红外热成像图温度数据
        1.4 评价标准
        1.5 疗效评估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1.7 研究结果
        1.7.1 一般资料分析
        1.7.2 临床疗效评价
        1.7.3 干预前后NPQ颈痛量表评分分析
        1.7.4 干预前后颈椎关节活动度分析
        1.7.5 干预前后VAS评分分析
        1.7.6 干预前后CASCS量表评分分析
        1.7.7 干预前后颈肩部红外成像温度分析
        1.7.8 安全性评价
        1.8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1.讨论
        1.1 远红外线疗法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中医理论基础
        1.2 远红外线疗法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应用依据
        1.3 远红外线疗法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现代理论基础
        1.4 本研究的创新性
    2.结论
第四部分 不足与展望
    1.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
附录三: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个人简介

(3)颈椎病(神经根型)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研究对象
    1.1 受试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标准
    1.6 中止试验标准
    1.7 医学伦理
2.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设备、仪器
    2.2 探测穴区
    2.3 试验分组
    2.4 红外法检测
    2.5 灸感法探查
    2.6 观察指标
    2.7 对照与盲法
    2.8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9 依从性保障
    2.10 试验技术路线
3.研究结果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3 红外检测值比较
4.分析与讨论
    4.1 对腧穴的认识
    4.2 对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认识
    4.3 检测方法选择依据
    4.4 疾病的选择依据
    4.5 穴位的选择依据
    4.6 结果分析
    4.7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4.8 本课题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MRI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ADC和FA值比较
    2.2 两组研究对象ADC和FA信号特征比较
3 讨 论

(5)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术前、术后FA值和ADC值的变化情况
    2.2 患者手术结果及JOA评分情况
3 讨论

(6)颈椎椎间盘能谱CT水浓度值与磁共振T2map值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在诊断颈椎早期退变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颈椎椎旁肌脂肪浸润与颈椎曲度及颈痛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检查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检查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颈部解剖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近10年以肌肉为针刺目标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1. 颈椎病的定义
        2. 发病机制
        3. 近10年以肌肉为针刺目标的临床研究概况
        4. 小结
    综述二 近10年应用不同毫针针刺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1. 文献来源及筛选标准
        2. 不同毫针针刺手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3. 不同毫针针刺手法特征对比总结
        4. 本研究针刺手法概述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前准备
        2.2 治疗体位
        2.3 治疗方法
        2.4 安全性评价
        2.5 临床疗效评价
        2.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2.7 观察时点
        2.8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各项量表评分比较及目标肌肉分析
    4. 安全性评价
    5. 脱落情况记录
    6. 研究结果
    7. 数据结果分析
        7.1 基本资料分析
        7.2 临床数据结果分析
    8. 讨论
        8.1 本针刺方案的解剖学基础
        8.2 目标肌肉选择思路
        8.3 从“粗守形”角度浅谈调形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
        8.4 浅谈针刺部位选择穴位附近阳性反应点的意义
        8.5 操作手法的应用概述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9)经筋排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经筋治疗组)
        2.2 对照组(常规针刺组)
        2.3 疗效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估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见表3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比较,见表4
        3.3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评价量表评分比较,见表5
        3.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名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骨性压迫学说
        2.2 颈椎失稳
        2.3 颈部周围软组织病变
        2.4 颈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2.5 体液因子学说
        2.6 血液动力学说
    3.治疗方法
        3.1 针灸
        3.2 推拿疗法
        3.3 针灸配合推拿
        3.4 针刀、刃针疗法
    4.经筋疗法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关系
    5.选穴依据
        5.1 阿是穴(少阳经筋结灶点)
        5.2 远端取穴
    6.研究结果分析
    7.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致谢

(10)应用红外热成像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急性期介入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面瘫流行病学调查
    2.西医治疗
    3.中医治疗
    4.面瘫评价方法
    5.针灸治疗面瘫介入时机
    总结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案
    3 临床观察指标
    4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6 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讨论
    1.对于面瘫的认识
    2.针刺及雷火灸取穴依据
    3.急性期介入针灸治疗面瘫的理论依据
    4.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面瘫的理论依据
    5.关于红外热成像
    6.结果分析
结语
本文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热成像在临床诊断颈椎病中的应用11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颈型颈椎病腧穴压痛与红外特征研究[D]. 古淑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远红外线疗法对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干预效果研究[D]. 李石林.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颈椎病(神经根型)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研究[D]. 程攀.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MRI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J]. 冯海平,章飞,许嘉欣.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1)
  • [5]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J]. 赵伟,张靖,赵辉,张艳艳,朱明涛. 系统医学, 2020(24)
  • [6]颈椎椎间盘能谱CT水浓度值与磁共振T2map值的相关性分析[D]. 刘红明.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7]颈椎椎旁肌脂肪浸润与颈椎曲度及颈痛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D]. 孙盼. 青岛大学, 2020(01)
  • [8]基于颈部解剖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索[D]. 詹天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经筋排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D]. 程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10]应用红外热成像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急性期介入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D]. 耿双.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标签:;  ;  ;  ;  

热成像在临床诊断颈椎病116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