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甜菜糖业》编委会组织条例(论文文献综述)
郭海洋[1](2020)在《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文中认为地方教育史一直是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还原近代石家庄地区教育的历史面貌,探索近代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当代石家庄的教育事业提供历史借鉴。本研究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内容为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主要概述石家庄古代教育史的发展过程和总结石家庄古代教育的特点。第二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介绍了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石家庄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第三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第四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主要阐述了中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第六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第七章内容为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第八章内容为石家庄新教育的特点与启示分析。石家庄传统教育自先秦时期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与跌宕起伏,为近代石家庄新教育的萌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近代教育渐成体系。20世纪初,新学制的相继出台,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石家庄地区新式小学堂的创办,让民众逐渐开始意识到创办新式教育的必要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后,石家庄地区的书院相继改为高等小学堂,比如,栾城龙冈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获鹿县和正定县都成立劝学所,倡办新学。近代石家庄中学堂的发展比较缓慢,清末时期主要有两所,即赵州官立中学堂和正定府官立中学堂。随着新教育的兴起和新式小学堂的大规模出现,创办近代师范教育的历史需求凸显而出,它是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师范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为本地区培养了充足的师资力量。“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石家庄随即沦陷,这一时期石家庄存在着日伪殖民区和中共根据地两种政权形式,在日伪统治地区,为配合其军事和经济侵略,日伪当局采取多种奴化教育手段,在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企图建立殖民主义教育制度以维持其殖民统治。随着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始恢复创建学校教育。石家庄地区在晋察冀根据地领导下,各区县的根据地开始恢复办学,并创办了一批新学校,学校数量较之前有所增加。此外,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了一批抗日游击学校以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这些学校没有固定的学制和班制,但是这一系列教育举措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对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清末及民国初期石家庄未出现高等教育,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办学,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石家庄开始创办正规化的高等教育,其中着名的华北大学为解放全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学教育从此走向正规化。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创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近万名优秀领导、各类骨干人才,成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力量。通过研究石家庄地区的教育发展,可以发现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经了两次高峰时期,其中石家庄教育事业在古代时期发展较好时期是在元朝,一度成为了河北地区乃至北方的一个教育中心,书院教育较为突出,出现了着名的封龙书院;近代以来,20世纪初石家庄教育达到了又一个发展高峰期,新式教育兴起,随着石家庄近代化的历程,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回顾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石家庄地区教育兴与衰主要是受到了地缘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影响最大。纵观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整体发展趋势而言,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过程是艰难曲折的。同时,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发展有一定滞后性和其自身特点,这也是由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就此,在最后一章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许日[2](2020)在《正定时期的华北大学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影响》文中指出1948年春,党中央决定要在华北解放区建立一所高等学府,其任务是为解放全中国培养大批干部,这就是华北解放区在正定创办华北大学的由来。虽然华北大学在正定办学仅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它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本文通过对正定时期的华北大学的办学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作用与影响。本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引言。概括性介绍本文选题依据、研究价值、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而为后文的研究提供基础。(二)华北大学的建立与发展。在分别阐述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建立发展的基础上,对华北大学的建立、组织机构、各部发展进行探索。(三)华北大学的办学工作。该部分主要对华北大学的办学工作进行了研究:在教育方针上,华北大学注重“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课程设置与教材上,华北大学注重“文理并重,综合发展的发展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教材”;在师资队伍与学生管理上,华北大学注重“强大的师资保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四)华北大学的历史贡献及局限。该部分就华北大学的历史贡献进行了探讨,认为华北大学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和技术人才,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改造学员的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更是当代教育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质。(五)华北大学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最后本文就华北大学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进行了探讨,认为当代高等教育应该坚持办学方向,传承优良品质,重视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坚定教育自信,彰显中国特色,希望对于当代高等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张然[3](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蔗糖业,是将甘蔗作为原料,经过压榨、熬煮、分蜜等一系列手续后制成液体或晶体红糖、白糖、桔糖等糖品的行业。中国是传统的产糖大国,具有悠久的甘蔗种植和手工制造糖品的历史;明清时期,中国的手工制糖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其技术水平几乎已达世界高度。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制糖技术使快速生产出大量优质的白糖成为可能,世界糖品市场也因此风云变幻。而此时中国的大部分制糖场坊仍固守数百年前的手工制糖技术,虽有少数有识之士试图全面“移植”机械化制糖技术,但他们屡遭失败,使中国这一手工制糖大国陷入了转型之危机中。其中,四川省作为近代中国三大产糖大省之一,在20世纪初即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蔗糖经济”,制糖业在四川省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亦有数位致力于改良手工制糖业的先进人士将机械制糖工具引进四川省,但悉数失败。正值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新型酒精液体燃料对制糖副产品——糖蜜之需求陡增,而两广地区与福建省等传统产糖重镇又相继沦陷,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和制糖技术改良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在四川省甘蔗试验场、中央工业试验所制糖试验室、川康区食糖专卖局等多个科研机构与糖政机关的合作与努力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各技术人员遵循科学原理,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仪器,进行了一系列标准化、精确化的科学实验。面对战时的艰苦环境,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终在优良蔗种的引种、先进蔗作技术的引进、传统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及小型制糖机械——手摇离心机的仿制与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技术层面的突破。与此同时,各科研机构和糖政机关联合金融机构,针对优良蔗种和手摇离心机在四川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推广体系,使科研成果的规模化转化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其实际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在各方的合作与努力下,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几乎可以代表同时段中国大陆的最高水平。随着以中国联合炼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机械化制糖工厂在战时四川省的建立,以及手摇离心机等小型制糖机械逐渐引进部分手工制糖场坊,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出了多种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并行的手工业“多元结构”。本文在中国近代手工业转型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近代中国的其他手工行业,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行业呈现出的“多元结构”,实际上是伴随着传统手工业生产的“维持”与机械化生产的“突破”。“维持”的具体表现是高度发达的手工制糖技术,固定的生产关系与融资关系,再加之贫困化趋势,使得战时四川省的多数手工制糖场坊只得维持手工生产,或对制糖机械接受能力不强。而“突破”的表现则是得益于政府在战时特殊背景下的支持,三座全机械的制糖工厂得以屹立于四川。因此本文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的“多元结构”一方面符合近代手工业转型的内在机理,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制糖行业和抗战背景的特殊性。不仅如此,这一现象还象征着战时四川省制糖业“急进”与“缓进”并行的改良路径,这一路径与此前机械技术的全面“移植”相异,经过实践证明,是更适合于中国制糖业工业化的新路径。虽然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从甘蔗产量与糖产量的数据变化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呈现“徘徊不前”的形势。战时四川省制糖业之所以会出现发展“悖论”,本文通过对比20世纪30年代广东,以及日据台湾制糖技术的革新与制糖业发展,认为在战时的艰难且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政府对于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事业的支持无法是长期的、深入的;而四川省本已呈现贫困化趋势的蔗农经济在战时更是颇为分散且不稳定,无法为改良制糖技术的推广提供好的环境。在种种限制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成果远未及“革新”水平,优良蔗种和小型制糖机械的推广也寸步难行,再加之战时的特殊背景,共同造就了制糖技术改良取得突破、而糖业发展却徘徊不前的发展“悖论”。
韩石[4](2019)在《民国前期黑龙江财政研究(1912—1931)》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前期,随着东北封边政策的废除,大批移民进入黑龙江地区,使得黑龙江地区人口激增,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商贸四大体系为框架的经济发展格局。为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地方财政管理成为黑龙江省的必然选择。黑龙江地方政府为增加赋税、预防赋税流失、改善财政状况,建立了以财政厅为中心,包括金融机构、税捐征收局和财政稽核处等一系列税收管理机构,制定了有关田赋征收、厘金税征收和其他杂税的征收政策,改革完善了包括政府机关薪酬制度、经济文化建设和地方武装建设的财政支出政策,加强了赋税督察工作。黑龙江地方财政在赋税征收的种类上包括田赋、厘金税、实体税以及各种杂税杂,赋税征收方式上有登记征收、查帐征收、查定征收和设卡征收,形成了以田赋、厘金、实体税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印花税、契税、牙税等各种杂税为辅的赋税体系。黑龙江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三大领域:行政事业管理费、经济文化建设费和治安与军事建设费,其中,行政事业管理费包括行政机关运作经费、行政职能部门运行支出、司法检察经费;经济文化建设费包括支持发展农工商事业的支出、发展文化教育的支出;治安与军事建设支出包括正规军所需经费、警察部队的所需经费和地方民团所需经费。黑龙江财政收支是不平衡的,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亏空。为解决财政亏空,黑龙江省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增加税与捐的征收、调控货币发行、借款以及请求中央政府接济等,但上述财政措施的实施不但没有解决财政亏空问题,而且对本省民众、经济和财政产生了消极影响。
王琦[5](2019)在《民国杂志所载“东游日记”初探》文中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国家派遣考察人员、留学生和外交使节,以期通过学习西方促进中国的富强。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众多有识之士看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因此纷纷呼吁向邻国日本学习以救亡图存。于是许多中国人开始选择赴日游历考察,并留下了大量的东游日记。东游日记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化进程以及中日交往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本文选取民国期间发表于杂志的东游日记作为研究对象,期望可对东游日记的研究有所增补。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先行研究和选题新意。第二章主要论述民国期间东游日记增多的原因以及考察的新行业和体裁的新形式,并探讨了日记中所见的中日紧张关系。第三章试图以顾倬和朱公权的东游日记以及他们回国后的活动为例论述东游考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后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概括了民国时期东游日记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内容,并再次强调了东游日记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以及中日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郑莉[6](2018)在《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文中提出论文《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是一个动态的空间发展史研究。它以近代汕头城市为对象,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演变的研究,讨论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30年代末,近代汕头城市在不同发展时期,城市格局所受的结构性要素影响;通过城市建设的动力和实施的研究,讨论近代汕头城市里三种不同的运转机制,对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推进,对城市肌理和空间的影响。讨论以近代汕头为代表的自发建设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地方性道路。选择这一研究课题,源于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特殊历史。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远洋贸易兴起,汕头从近海沙洲、渔盐本港逐渐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商贸价值的近代城市,并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为代表的社会政治文化精英影响下,和商会、华侨华人的投资参与下,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实行系统和自主城市管理、市政改良的先锋,在港口、车站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建筑等社会性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类似汕头的约开商埠城市,既不是国家的政治性城市,也不是典型的开埠商业城市,它以显着的自组织贸易特征,在中国近代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类型价值,对研究中国近代城市现代化的地方性道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在中国近代城市史和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综述,提出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厘清论文研究框架和创新性。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梳理近代汕头城市发展的地理和历史沿革,详述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结构化过程。其中第二章,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建制管理三方面分析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历史背景。第三章,通过分析近代汕头城市变迁影响因素,阐述城市结构原点及其动态的空间结构化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从近代汕头的三种特征角度去阐述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第四章,从汕头是没有租界的近代开埠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汕头在开埠后的城市港岸扩张动力,通过多个历史事件分析汕头这个开埠城市建设的多方能量角力。第五章,从汕头是都市计划引导的近代商港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汕头在市政厅出台的都市计划的先进性,探讨近代汕头商港城市建设的实验性特征。第六章,从汕头是自发建设促成的近代商贸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近代汕头具有地方性的自内而外的建设动力机制,解析近代汕头较早的民间自发开埠所自带的契约/半契约的管理模式,及其对城市的经济空间、政治空间,到城市实体空间的分布和发展的深远影响。第四部分:全文总结。在前述章节论述的基础上对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特征、经验和智慧进行理论总结,为汕头城市未来发展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汤克敌[7](201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东北地区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掠夺,再加之国内战争的巨大破坏,使东北部地区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社会状况可以说是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百业待兴。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由于工厂停产倒闭,造成大规模的工人失业,就业情况持续恶化,失业人员的生活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解决好东北地区失业问题,妥善安置失业人员,是关系到快速恢复东北地区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巩固东北地区人民政权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限制失业人员产生,提升失业人员素质,安置失业人员和保障再就业人员权益的政策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东北地区的社会形势迅速好转。通过本文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总结东北地区失业治理的基本经验和教训,针对东北地区不同的失业类型,提供有效的失业救济政策,对于新时代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实现充分就业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是由六个部分构成的,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分析和概括提炼;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介绍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马克思的失业思想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列宁失业治理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次,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国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失业治理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失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章选取了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失业治理思想。第三章:本章主要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失业状况。首先从东北地区失业数量、结构、地区分布为切入点,总结东北地区失业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导致东北地区失业状况严重的主要原因;最后,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状况严重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第四章:本章主要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政府通过成立失业人员管理机构、全面接管旧政权失业人员、整顿私营工商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生产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新失业人员产生;其次通过推行失业人员登记、收容改造失业人员、对失业人员实行社会救济和开展转业培训、业余学习、技术培训等政策有效提高了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并提升了劳动者素质,帮助其适应了东北地区新的就业环境和就业要求;再次通过实行以工代赈、政府统包统配就业、安置特殊失业人员、开展生产自救等办法全力安置失业人员;最后通过完善和实施劳动保险、提高劳动人员福利、加强劳动人员保护等政策,保护再就业者的劳动权益。第五章:本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价。首先对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治理失业所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评价;其次对治理失业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梳理;最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部地区治理失业的对策、成效、特点,分析总结其社会作用。第六章:全面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大规模失业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成功经验对我们新时代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哪些启示与借鉴意义,即研究此问题的当代价值。
童肖[8](2018)在《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是我国近代农业教学、科研和推广的重要基地,对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延聘欧美专家学者、引进留学生以及设立农学院校培养人才,中大农学院汇集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大创立起国内领先乃至国际一流的农学学科,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和科研人才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将中大农学院的主体——农学家作为一个整体,分析这一群体形成的背景、过程、群体的总体特征,及其在学科创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方面的作用与影响,对中国当代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推广具有借鉴意义。处于社会政治的变革时期,民国农业经济、农业科技、农业教育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大农学家群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历经南京高等师范、国立东南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三个时期的发展与充实,中大农学家群体不断壮大,科研成果丰硕。在群体结构上,构成这一群体的核心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大多在25-44岁,且青年学者的数量持续增长。群体中外籍学者以日本和欧美籍居多,中国学者近半数来自江浙地区。作为学科最为齐备的农学研究中心,中大农学院中农学家群体的学科构成广泛,几乎涵盖了近代农学的各个方向,同时在数个学科形成了突出的学术优势。从学术背景来看,他们大多在国内接受基础科学教育,同时学术上普遍受到西方的影响,90%以上的成员有国外留学经历,近一半在美国获得最高学历,由此形成中大农学院与国际学术界的紧密对接。但无论是科研活动还是教育活动,中大农学家都立足中国的现实需要,为解决中国农业问题而孜孜以求。中大农学家们农学素养深厚,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精神投入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中,成为近代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面对中国时局动荡,内忧外患的局面,秉持着“师夷长技”以救国的思想,他们立足农学发展,以农兴国。其中不少农学家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正是这份爱国情怀激励他们,他们在中大农学院开课授业,传播农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大批近代农业人才;将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引进中国,结合中国实情,开创具有本国特色的农业学科;培育适宜中国生长繁育的良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贡献卓越。除此之外,他们协助创建科研机构以推动农学研究,并在日常科研教学中,创办学术刊物如《农学月刊》、《农学丛刊》、《农科通讯》等,通过这些学术刊物,他们引进、介绍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研究信息,刊登最新的农学研究动态,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大农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农学家的群体特征,本文总结了几点可供当代高等农业院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借鉴之处。首先,农业科研应切合社会生产的需要,走为农服务的道路;其次,注意加强与农业机构、兄弟院校等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博采众长,推动一流学科的建立;三、农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应重视学人精神品质和学术精神的塑造及传承,从而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化意识、爱国忧民的农业科研人才;最后,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为人才集聚创造优良的学术环境。
吴艳霞[9](2017)在《清至民国福建蔗糖的生产与销售》文中认为福建历史上是蔗糖的重要产区,福建蔗糖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蔗糖需求是带动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因素,近代以前,福建传统蔗糖业在旺盛需求的带动下发展迅速,伴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张,福建蔗糖生产与销售也随之兴盛。明代福建地区蔗糖业的发展表现在:产糖地域扩大、制糖工艺进步、产糖品种多样、贸易的扩大这四个方面。清前中期,福建蔗糖业在生产区域、甘蔗种类、制糖品种、国内外贸易等方面均较前代有所突破,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并出现了“糖粮争地”的情况。清末民初,国内外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在需求不稳定的作用下,这些变化表现为福建蔗糖从依靠国内外市场过渡到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而洋糖输入和战争又导致国内市场需求的减弱,福建传统制糖业在洋糖的冲击下表现出大幅度波动和震荡。因此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福建蔗糖市场呈现收缩局面,这种局面给福建传统的蔗糖生产和销售带来了挑战,福建蔗糖业不可能再像明清时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晚清民国的中央及地方政府认识到福建糖业亟需振兴,纷纷采取了相应措施以重振糖业,侨商和福建本土商人面对清末民国以来福建糖业的不景气,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挽回糖利,此外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看到了应该向先进的产糖国学习,改良糖业经验。市场的收缩给福建糖业带来了困境,政府、商人、民众都采取了应对措施,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收效甚微,无力扭转福建糖业产量下降的趋势,此时的福建蔗糖业只能在动荡中谋求生存。
何江英[10](2016)在《公司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大规模的公司并购活动也随之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领域也甚是活跃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非常令人瞩目的现象。公司并购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公司规模,实现公司多元化发展,产生规模效应,为当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因为我国在公司并购领域发展较晚,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的法律规制而言,我国的公司并购法律规制还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由于我国关于公司并购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各个法律法规中,缺乏一个统一的并购法律体系,且各法规不够具体明确,分散零乱,同时行政干预过多,各审批机构分布多而杂,缺乏一个统一的审批机构,至此,我国关于公司并购的法律规范呈现出立法层次多,层级低,操作性差的法律规范问题,对此,可建立一个统一的并购法体系和专门的并购行政管理机构在立法上加以完善。通过对近几年证监会对公司并购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披露和处罚案例,以及法院判决的公司并购案例来看,我国公司并购法律规范除了在立法方面存有不足外,其对市场经济中的公司并购活动的法律管制同样存在许多不足,以至于在实践操作中出现很多违法现象,带来许多法律问题,主要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存在的内幕交易问题,比如罚则太轻,法律威慑力不够、投资者损失赔偿机制不够健全等;还有并购中存在的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比如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平等,存在差别化对待、公司假借公司并购的方式来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等法律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加重内幕交易罪的法定刑幅度、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来解决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内幕交易问题,而有关公司并购中债权人保护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债权人的知情权的保护、合理确定公司并购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序的具体适用范围、明确公司并购债权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及规制相关责任人,比如具体化股东对公司并购债权人的直接责任、对公司并购时的并购顾问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等法律措施,来解决公司并购中存在的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有效保护公司并购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从立法和实践层面,解决我国公司并购法律规制现存的法律问题,有助于完善我国公司并购法律体系,推动我国公司并购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有序、健康、规范的公司并购市场的建立。
二、《甜菜糖业》编委会组织条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甜菜糖业》编委会组织条例(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史料整理 |
一、研究现状 |
二、近代石家庄教育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
三、教育方志的功用与价值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一、近代化 |
二、中国教育近代化 |
三、近代中国教育史 |
四、石家庄 |
五、近代石家庄教育 |
第六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设计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 |
第一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史概述 |
一、商周至隋唐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
第二节 石家庄的书院教育 |
一、石家庄书院的历史嬗变 |
二、封龙书院及其历史影响 |
第三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的历史功绩 |
一、石家庄地区一度成为北方教育的中心 |
二、义学的发展积累了办学经验 |
三、传统书院为近代学堂发展奠定了基础 |
四、社学和义学对推动教育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
五、传统教育使社会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
第二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文化背景 |
三、教育环境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教育 |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
二、新式教育的兴起 |
三、建立近代学校体系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
一、初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
二、学校的管理和课程适应社会发展 |
三、职业教育的曲折发展 |
第三章 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学教育的发展 |
一、清末小学教育的萌芽 |
二、民国小学校的兴起 |
三、铁路通车与职工子弟小学的建立 |
四、主要小学介绍 |
第二节 教育管理 |
一、学制与课程设置 |
二、德育教育 |
三、教研机构及其活动 |
四、教师联合会及其活动 |
第三节 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的设立及其成效 |
一、推行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背景 |
二、石家庄义务教育实验区的设立 |
三、义务教育实验区的成效 |
第四节 教会小学、女子小学与少数民族小学 |
一、天主教教区的设立 |
二、天主教与教会小学 |
三、伊斯兰教与回民小学 |
四、女子小学 |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初等教育的积极影响 |
一、新式小学的广泛建立扩大了受教育人群的范围 |
二、为中等教育发展输送了优秀人才 |
三、培养了大量近代化社会公民,推动了社会发展 |
四、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革 |
第四章 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新式中学堂的建立 |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学教育的启动 |
二、赵州官立中学堂 |
三、正定府官立中学堂 |
第二节 民国“新学制”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发展 |
一、新学制的颁行与中学“三三分段制”的确立 |
二、河北省省立第十五中学校 |
三、私立石门初级中等学校 |
第三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
二、招生与管理 |
三、行政管理 |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特点 |
一、学生课业负担重,课程难度较大 |
二、省立中学师资雄厚 |
三、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设施齐备 |
四、学生思想进步,投身革命事业 |
第五章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 |
一、清末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 |
二、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 |
三、石家庄师范教育的发展 |
四、师范教育的典范-河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 |
五、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的积极影响 |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 |
一、职业教育兴起的原因 |
二、石家庄地区职业教育的类型 |
三、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的评价 |
第六章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抗大二分校 |
一、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建立 |
二、教育宗旨 |
三、抗大二分校的教学与管理 |
四、抗大二分校的历史作用 |
第二节 马列学院、中央外事学校与华北军政大学 |
一、马列学院 |
二、中央外事学校 |
三、华北军政大学 |
第三节 华北大学 |
一、华北大学的成立 |
二、教学与管理 |
三、华北大学工学院 |
四、华北大学农学院 |
五、着名教育家在华北大学的教育实践 |
六、华北大学的历史功绩 |
七、华北大学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创办的现实启示 |
第四节 华北高教会与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
一、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
二、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 |
三、对院系进行初步调整 |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综合评价 |
一、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 |
二、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启示 |
第七章 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 |
第一节 石家庄的沦陷与教育浩劫 |
一、石门伪政权的建立 |
二、日伪对教育的破坏 |
第二节 日伪奴化教育的实施 |
一、推行学校奴化教育 |
二、奴化社会教育 |
三、统制报刊强化奴化宣传 |
四、利用宗教进行反共宣传 |
第三节 日伪在石家庄推行奴化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一、泯灭了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 |
二、盲目推崇日本,轻蔑自己的祖国 |
三、维护封建礼教,做封建主义的殉葬品 |
四、培养了一批顺从殖民统治的御用知识分子 |
第四节 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
一、晋察冀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教育实施办法 |
二、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 |
三、社会教育与冬学运动 |
四、抗日文化教育的宣传及其作用 |
第八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历史反思及启示 |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变迁特点 |
一、新式教育不断正规化 |
二、企业办学是近代石家庄教育的重要支撑 |
三、私立学校发展迅速 |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滞后原因分析 |
一、经济滞后制约教育发展 |
二、政府的管理不善 |
三、教育观念落后与人口素质低下 |
四、教育经费不足 |
第三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对当今教育发展启示 |
一、经济发展与地方教育经费充足促进教育发展 |
二、政治变迁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
三、文化因素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正定时期的华北大学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华北大学的建立 |
(一)华北联合大学的历史沿革 |
1.华北联合大学的建立 |
2.晋察冀边区最高学府 |
(二)北方大学的历史沿革 |
1.北方大学的建立 |
2.解放区第一所较正规综合性大学 |
(三)华北大学的建立 |
1.华北大学的建立 |
2.华北大学的组织机构 |
二、华北大学的教学工作 |
(一)教育理念 |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2.贯彻“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的作风 |
3.校训校歌 |
(二)课程设置与教材 |
1.综合发展的课程 |
2.丰富的学习教材 |
(三)师资队伍与学生管理 |
1.强大的师资保障 |
2.和谐的师生关系 |
(四)教学特点 |
1.强化政治教育 |
2.领导干部授课 |
三、华北大学的历史贡献及局限 |
(一)历史贡献 |
1.为新中国培养大量干部和建设人才 |
2.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建立奠定基础 |
3.为新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成果 |
4.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 |
(二)局限性 |
1.学制短 |
2.办学条件差 |
四、华北大学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
(一)坚持办学方向、传承优良品质 |
(二)重视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 |
(三)坚定教育自信、彰显中国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近代中国农业、手工业科技改良研究 |
(二)中国糖业史研究 |
(三)中国近现代制糖技术史研究 |
三、本文主旨与结构安排 |
四、相关问题说明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近代以来中国制糖业与制糖技术发展概况 |
一、近代中国甘蔗制糖业概况与蔗糖经济区 |
二、中国手工制糖技术及在近代的发展困局 |
(一)蔗作技术 |
(二)手工制糖技术 |
三、全面抗战爆发前机械制糖厂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尝试与失败 |
(一)民国建立之初的振兴糖业措施 |
(二)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
(三)从技术史角度看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
第二章 战时四川甘蔗引种与蔗作技术改良 |
一、科学论证的基础:蔗糖业改良机构与蔗糖经济调查 |
(一)蔗糖业改良机构——四川省甘蔗试验场的设立 |
(二)蔗糖业改良之准备——蔗糖经济调查的进行 |
二、蔗作试验:甘蔗种植的现代化 |
(一)优良蔗种引种试验 |
(二)优良蔗种栽种试验 |
(三)甘蔗宿根技术、秋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试验 |
三、优良蔗种与相关试验成果的推广 |
(一)第一阶段(1937-1942年):由甘蔗试验场主导进行的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 |
(二)第二阶段(1943-1945年):由川康区食糖专卖局主导、甘蔗试验场辅助开展的优良蔗种推广 |
(三)战时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的成果与困难 |
第三章 战时四川省手工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 |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考量与计划 |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的必要性 |
(二)商议与制定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方针 |
二、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 |
(一)压榨 |
(二)熬煮 |
(三)分蜜 |
(四)红糖包装 |
(五)蔗汁澄清 |
(六)糖清脱色 |
三、离心机制糖法的引进与推广 |
(一)离心机制糖技术与黄泥漏钵分蜜法的对比试验 |
(二)手摇离心机的自制与使用法研究 |
(三)离心机制糖技术的推广 |
第四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机械制糖技术引进与发展 |
一、半机械化的小型改良糖厂 |
(一)华农糖厂 |
(二)华原糖厂 |
二、机械制糖技术的全面移植:中国联合炼糖公司的建立 |
(一)中国联合炼糖公司概况 |
(二)中炼司的精糖生产与机械设备 |
三、“维持”与“突破”:由制糖技术发展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特殊性 |
(一)传统手工生产的“维持”——近代手工行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
(二)制糖工业的“突破”——非常态战时经济下的四川省制糖业新发展 |
(三)与其他近代中国手工行业的结合思考 |
第五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困境与蔗糖业的发展悖论 |
一、政策支持的缺乏 |
二、四川省蔗农经济的分散性与不稳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民国前期黑龙江财政研究(1912—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黑龙江财政管理体制 |
一、黑龙江地方经济发展状况 |
(一)地方农业经济的开发 |
(二)地方工业的进展 |
(三)商品贸易的发展 |
二、财政管理机构与财税政策 |
(一)财政管理机构 |
(二)财政税收政策 |
(三)财政支出政策 |
第三章 黑龙江财政收入 |
一、赋税的种类及征收方式 |
(一)赋税税种 |
(二)赋税征收方式 |
二、省政府赋税收入 |
(一)田赋收入 |
(二)厘金收入 |
(三)实体所得税收入 |
三、利息收入 |
(一)发行公债获取利息 |
(二)存储资金获取利息 |
第四章 黑龙江财政支出 |
一、行政机关运行经费 |
(一)各级政府机构办公所需行政费用 |
(二)政府职能部门所需运作经费 |
(三)司法检察经费 |
二、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的费用支出 |
(一)发展农工商事业的投入 |
(二)发展文化教育的投入 |
三、军事与治安建设支出 |
(一)正规军所需经费 |
(二)警察部队所需经费 |
(三)地方民团所需经费 |
第五章 黑龙江财政问题评析 |
一、黑龙江财政收支评析 |
(一)收支平衡实绩分析 |
(二)财政收支失衡的原因 |
二、黑龙江财政问题解决措施及影响 |
(一)解决财政亏空措施 |
(二)解决财政亏空措施产生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民国杂志所载“东游日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概述 |
第二节 先行研究回顾 |
第三节 论文主要结构 |
第二章 杂志所见东游日记之基本情况 |
第一节 东游日记数量的增多 |
第二节 东游日记所见考察之新行业 |
第三节 东游日记新体裁之“留东访问记” |
第四节 东游日记所见中日关系 |
第三章 东游作者及其归国后的活动 |
第一节 东游作者身份及考察行业 |
第二节 顾倬与江苏第三师范学校 |
第三节 朱公权与中国纺织工程协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民国杂志所载东游日记(依据全国报刊索引、大成老旧刊整理) |
谢辞 |
(6)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对象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关于近代汕头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建设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类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4.1 创新点1:对近代汕头城市发展从结构研究转向动态的结构化研究 |
1.4.2 创新点2:探寻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中所表现的先进性和实验性 |
1.4.3 创新点3:为近代中国城市研究的地方性类型作有效补充 |
第二章 汕头的地理历史沿革 |
2.1 自然地理 |
2.1.1 沙垅丘陵 |
2.1.2 天然良港 |
2.2 社会经济 |
2.2.1 小江盐场 |
2.2.2 近代港口市场 |
2.2.3 近代工商业 |
2.2.4 南北行贸易 |
2.2.5 “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
2.2.6 港口经济 |
2.3 建制管理 |
2.3.1 汕头口 |
2.3.2 汕头埠 |
2.3.3 汕头市 |
2.4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结构化过程 |
3.1 农业时代的城市雏形(1530-1859) |
3.1.1 结构原点 |
3.1.2 三个要素 |
3.2 开埠后的博弈与突破(1860-1904) |
3.2.1 四向发展 |
3.2.2 海港两岸 |
3.3 全面开启的城市建设(1905-1938) |
3.3.1 东拓北进 |
3.3.2 道路规划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没有租界的近代开埠城市港岸扩张 |
4.1 潮海关和领事署迁移的因素 |
4.1.1 逐步北迁的潮海关和领事署 |
4.1.2 洋人屋宇的选址 |
4.2 政治经济条件下的港岸空间秩序 |
4.2.1 国内官员入汕 |
4.2.2 港岸空间秩序 |
4.2.3 港岸扩张与城市环境 |
4.3 官商洋三者博弈下的城市建设格局 |
4.3.1 指向码头的放射状街巷 |
4.3.2 被打破的红线与环状街区 |
4.3.3 地价分级指引的空间布局 |
4.4 生产性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4.4.1 海港 |
4.4.2 河港 |
4.4.3 港岸设施与城市空间 |
4.5 社会配套建设的雏形 |
4.5.1 市政建设 |
4.5.2 公共建设 |
4.5.3 住房建设 |
4.6 小结 |
第五章 都市计划引导的近代商港城市建设 |
5.1 都市计划引导的建设 |
5.1.1 近代市制的建立 |
5.1.2 都市计划的制订 |
5.1.3 都市计划的先进性—“花园城”思想 |
5.2 城市结构支点—现代化生产性基础设施 |
5.2.1 水运 |
5.2.2 陆运 |
5.2.3 空运 |
5.3 市政建设骨架—城市街道 |
5.3.1 道路地面设计 |
5.3.2 道路地下设计 |
5.3.3 道路建设推动城市进步 |
5.4 意识形态的空间载体—公共空间 |
5.4.1 公共空间的建设缘起及其时间表 |
5.4.2 空地 |
5.4.3 选址和开发 |
5.4.4 大规模建设 |
5.4.5 集体意识和公共空间 |
5.5 社会福利建设—平民新村 |
5.5.1 平民新村的缘起 |
5.5.2 建设障碍与平民自治 |
5.5.3 作为半制度的模范住宅区 |
5.6 城市的意义—公共服务工程 |
5.7 物质空间主体—城市建筑 |
5.7.1 公共建筑 |
5.7.2 居住建筑 |
5.7.3 商住混合建筑 |
5.7.4 城市房屋与城市形象 |
5.8 小结 |
第六章 自发建设促成的近代商贸城市 |
6.1 近代商贸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
6.1.1 民间自发开埠 |
6.1.2 契约/半契约管理模式的导入 |
6.1.3 土地使用和城市特征 |
6.2 商贸城市管理的自组织 |
6.2.1 商会与城市建设 |
6.2.2 华侨与城市建设 |
6.2.3 市民社会 |
6.3 商办基础设施的自组织 |
6.3.1 水运交通建设 |
6.3.2 陆运交通建设 |
6.3.3 供水供电建设 |
6.3.4 公共空间建设 |
6.3.5 商办基础建设与汕头的城市化进程 |
6.4 商贸城市空间的自组织 |
6.4.1 商贸城市基层建设组织—筑路委员会 |
6.4.2 商贸城市前台形象—骑楼建筑 |
6.4.3 商贸城市幕后形象—内街建筑 |
6.5 平行发展和城市结构 |
6.6 小结 |
结论 |
近代汕头城市格局的结构化 |
近代汕头都市计划的先进性和城市建设的实验性 |
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地方性 |
参考文献 |
历代文献 |
学术着作 |
论文集文献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报纸文章 |
电子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建制大事记 |
附录2 :1921年-1949年汕头历任市长 |
附录3 :近代汕头饮食服务业布局 |
附录4 :1860—1931年汕头口岸进出口船舶艘次及吨位统计表 |
附录5 :近代汕头重要地图 |
附录6 :汕头历史建筑测绘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治理失业的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治理失业的思想 |
2.1.2 列宁关于治理失业思想 |
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失业治理思想 |
2.2.1 毛泽东治理失业思想 |
2.2.2 刘少奇治理失业思想 |
2.2.3 周恩来治理失业思想 |
第3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现状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基本情况 |
3.1.1 东北地区失业情况 |
3.1.2 东北地区失业人员分布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的产生主要原因 |
3.2.1 战争影响就业环境 |
3.2.2 国民党对经济的肆意破坏 |
3.2.3 农村人口缺少耕地向城镇大量转移 |
3.2.4 社会制度更替产业结构调整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的影响 |
3.3.1 失业人员生活水平逐步恶化 |
3.3.2 社会秩序逐步混乱制约了经济发展 |
3.3.3 影响政权稳定 |
第4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举措 |
4.1 遏制失业人员产生 |
4.1.1 成立失业人员管理机构 |
4.1.2 全面接管旧政权失业人员 |
4.1.3 整顿私营工商业 |
4.1.4 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生产 |
4.2 救济失业人员 |
4.2.1 登记失业人员 |
4.2.2 收容改造失业人员 |
4.2.3 对失业人员实现社会救济 |
4.3 提升劳动者素质 |
4.3.1 开展转业培训 |
4.3.2 开展业余学习 |
4.3.3 开展技术工人培训 |
4.4 安置失业人员 |
4.4.1 实行以工代赈 |
4.4.2 政府统包统配就业 |
4.4.3 安置特殊失业人员 |
4.4.4 开展生产自救 |
4.5 完善再就业权益 |
4.5.1 实施劳动保险政策 |
4.5.2 提高劳动人员福利 |
4.5.3 加强劳动人员保护 |
第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评价 |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成效 |
5.1.1 减少了失业人员 |
5.1.2 壮大了在业人口规模 |
5.1.3 提高了东北地区失业人口文化素质 |
5.1.4 保护了再就业人员的权益 |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特点 |
5.2.1 治理失业的继承性 |
5.2.2 治理失业的动员性 |
5.2.3 治理失业的创新性 |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局限性 |
5.3.1 治理失业政策存在盲目性 |
5.3.2 盲目限制了人员流动 |
5.3.3 失业保障建设滞后 |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作用 |
5.4.1 促进了经济发展 |
5.4.2 加快了东北地区城市建设 |
5.4.3 维护了东北地区社会进步 |
5.4.4 巩固了东北地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第6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经验与启示 |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经验 |
6.1.1 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劳动需求 |
6.1.2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就业容量 |
6.1.3 完善失业保障减少失业冲击 |
6.1.4 调整劳动市场功能合理劳动力需求 |
6.1.5 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 |
6.1.6 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城市就业压力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治理失业的启示 |
6.2.1 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治理失业问题 |
6.2.2 坚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证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
6.2.3 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
6.2.4 坚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
6.2.5 坚持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形成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形成的动因 |
第三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形成的过程 |
第二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年龄结构与籍贯分布 |
第二节 学科结构 |
第三节 学历结构 |
第三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的活动与影响 |
第一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科研活动 |
第二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教育活动 |
第三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推广活动 |
第四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学术特征 |
第二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精神品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9)清至民国福建蔗糖的生产与销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资料状况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清代福建蔗糖产销 |
第一节 福建自然环境对蔗糖生产的驱动 |
第二节 市场扩张与清前中期糖粮争地 |
1、清中期以前福建蔗糖生产及贸易的变化 |
2、福建糖业经济的发展与“粮糖争地”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市场结构变化与福建糖业的收缩 |
1、清末民初市场结构的变化 |
2、福建糖业的收缩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福建蔗糖业的重振 |
第一节 政府倡导振兴糖业 |
1、晚清政府无力扶持福建糖业发展 |
2、民国政府积极复兴糖业措施 |
第二节 商人的呼应 |
1、侨商以开设新式制糖工厂为契机配合政府工作 |
2、福建本土商人顺势而为调整经营 |
第三节 时人关于糖业改良的讨论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公司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公司并购的概念及模式分类及辨析 |
第一节 公司并购的概念 |
一、国外观点 |
二、国内观点 |
三、一般含义 |
第二节 我国公司并购的模式分类及辨析 |
一、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
二、资产并购和股权并购 |
三、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 |
四、现金支付并购、股权支付并购和混合支付并购 |
第二章 国外公司并购法律规制的考察和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英国的公司并购法律规制 |
第二节 美国的公司并购法律规制 |
第三节 德国的公司并购法律规制 |
第四节 日本的公司并购法律规制 |
第五节 经验借鉴 |
一、公司并购法律制度体系化 |
二、以反垄断为公司并购立法的核心任务 |
三、强化对中小股东利益的特别保护 |
第三章 我国公司并购法律规制的立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公司并购的基本法律框架 |
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法规 |
二、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 |
三、行业自律性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法律法规 |
第二节 我国现有的公司并购法律法规和政策概况 |
一、上市公司并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二、产权交易市场并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三、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第四章 我国公司并购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存在的内幕交易问题 |
一、罚则太轻,法律威慑力不够 |
二、投资者损失赔偿机制不够健全 |
第二节 我国公司并购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平等,存在差别化对待 |
二、公司假借公司并购的方式来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司并购法律规制的思考 |
第一节 对我国立法改进的个人建议 |
一、建立以《公司并购法》为主干的并购法律体系 |
二、建立专门的并购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解决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内幕交易问题的建议 |
一、加重内幕交易罪的法定刑幅度 |
二、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
第三节 解决公司并购中债权人保护问题的建议 |
一、建立合理可行的公司并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序 |
二、规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甜菜糖业》编委会组织条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D]. 郭海洋. 河北大学, 2020(08)
- [2]正定时期的华北大学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影响[D]. 许日.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D]. 张然. 西南大学, 2020(02)
- [4]民国前期黑龙江财政研究(1912—1931)[D]. 韩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5]民国杂志所载“东游日记”初探[D]. 王琦.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5)
- [6]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D]. 郑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失业治理问题研究[D]. 汤克敌. 吉林大学, 2018(12)
- [8]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研究[D]. 童肖.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清至民国福建蔗糖的生产与销售[D]. 吴艳霞. 厦门大学, 2017(11)
- [10]公司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D]. 何江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