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患者口腔粘膜感觉异常的临床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崔荣兴[1](2021)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阴虚证是常见的中医临床基本证候,其核心机理是津液亏虚,导致阴主濡润的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引起诸多症状的发生。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制定阴虚证普适性辨证标准量表并形成专家共识:口干是阴虚证诊断的重要辨证要点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人体内阴液亏虚、阴不制阳,以致阳气相对亢盛,导致津液无以上承于口,口失濡润。津液是人体内的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参与调节机体组织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转运速率,影响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因此,唾液腺组织AQPs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异常表达与阴虚口干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一、理论探讨本章主要对近年来阴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不同造模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对“阴主濡润”的理论源流与内涵以及AQPs相关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基于“阴主濡润”理论探讨了 AQPs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唾液分泌中的作用,为阐释阴虚证辨证要点“口干”症状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依据。本章内容为论文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方向与理论基础。二、实验研究目的:1.建立阴虚津亏动物模型,探讨模型评价方法。2.探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腮腺、颌下腺组织AQP1、AQP5表达变化的意义。3.探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口干”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8只SPF级C57BLKS/J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3天后,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正常组9只、模型组9只。采用“热盛伤阴”法建立阴虚津亏动物模型,模型组每只小鼠每日予以0.1 mL/10 g剂量的伤阴药灌胃,正常组每只小鼠每日予以等体积的超纯水灌胃,造模时间共计8周。观察小鼠日常行为变化,造模结束后利用旷场实验观察小鼠中央格穿格次数、中央格停留时间百分比、旷场区运动总距离和速度。观察并记录小鼠肛温与“五心”温度、饮水量、唾液流率、摄食量、体质量、皮肤含水量、粪便含水量、尿胆红素等基础指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腮腺、颌下腺病理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分子生物实验技术观察小鼠腮腺、颌下腺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颌下腺组织p-PKA/PKA、p-CREB/CREB的表达变化。结果:(一)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灌服伤阴药期间,模型组小鼠活泼喜跳动,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更易激惹。造模结束后的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中央格穿格次数与停留时间百分比差异不显着,旷区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1),运动速度显着提高(P<0.001)。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心前区温度、左上肢爪心温度、左下肢爪心温度以及右下肢爪心温度均显着升高(P<0.05,P<0.01,P<0.01,P<0.01),肛温、右上肢爪心温度变化差异性不显着;模型组小鼠饮水量明显增多(P<0.0001),唾液流率显着降低(P<0.05),摄食量显着降低(P<0.0001),体质量、皮肤含水量、粪便含水量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小鼠尿胆红素阳性例数1例,阳性率11.1%;模型组小鼠尿胆红素阳性例数6例,阳性率66.7%。(二)AQP1、AQP5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中的表达1.HE染色观察小鼠腮腺、颌下腺病理变化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腮腺组织中腺泡细胞形态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腺泡细胞有所减少,分泌管形态略微扩张;颌下腺组织出现浆液性腺泡细胞萎缩、分泌管与微血管扩张等病理性变化。2.免疫组化结果(1)腮腺组织中,AQP1分布在腺泡细胞基底膜以及分泌管上皮细胞膜,AQP5分布在分泌管、腺泡细胞顶质膜和基底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腮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表达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颌下腺组织中,AQP1分布在腺泡细胞基底膜以及分泌管上皮细胞膜,AQP5分布于腺泡细胞的顶质膜和基底膜,分泌管上皮细胞顶质膜上亦有分布。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显着降低(P<0.001,P<0.01)。3.Western Blotting 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腮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P<0.05);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P<0.05)。(三)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口干”症状的分子机制研究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p-PKA/PKA、p-CREB/CREB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01)。结论:1.“热盛伤阴”法能够成功建立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基于阴虚证临床表现“五心烦热、口干、大便干燥、皮肤干燥、尿赤、形体消瘦”等制定模型评价方法,有利于完善阴虚证动物模型评价体系。2.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口干”症状的发生与腮腺、颌下腺组织形态的病理性变化有关。腮腺、颌下腺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AQP5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阴虚口干发生的重要因素。3.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口干”症状的发生与颌下腺组织形态的病理性变化关系尤为密切,并且颌下腺组织AQP5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阴虚口干的重要因素,这一变化过程可能是由cAMP-PKA-CREB信号通路所调控。
郭冰玉[2](2021)在《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补肾益髓方治疗多系统萎缩及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均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二者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在超微结构上可见由α-突触核蛋白组成的丝状包裹体而常与路易体痴呆合称为突触核蛋白病。二者因中晚期致残率高,预后不良,其治疗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但MSA、PD在治疗方面始终存在困境,PD治疗在疾病修饰的同时所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更加困扰,而MSA治疗困难,各类疗法收效甚微,亟待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方面诸多医家认为MSA、PD病机可归为肝肾亏虚、髓海不足,且本团队前期研究结果提示MSA患者以肾虚为主要证候。是以首次提出MSA、PD共同具有“肾虚髓减”核心病机,制定补肾益髓方。前期研究发现补肾益髓方能够延缓MSA、PD病情进展、尤其对非运动症状效果良好。因此本研究拟阐发“肾虚髓减”核心病机,基于异病同治理论,运用补肾益髓方治疗MSA、PD,以方证机,验证核心病机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量表作为终点评价指标,观察补肾益髓方治疗MSA、PD的临床疗效。目的:①分析治疗前后MSA、PD患者肾虚髓减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变化,以方证机,验证“肾虚髓减”核心病机理论。②基于异病同治理论,运用补肾益髓方治疗MSA、PD,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一科门诊及病房的MSA、PD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维持患者原用药基础上,加用补肾益髓方治疗3个月,基线、3个月MSA患者评估UMSARS、MSA-NMSS和肾虚髓减中医证候量表,基线、3个月PD患者评估UPDRS-Ⅱ、Ⅲ、NMSS、Hoehn-Yahr(H-Y)分期量表和肾虚髓减中医证候量表。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共44例患者完成疗效观察,其中MSA患者31例,PD患者13例。3个月疗效分析:①肾虚髓减中医证候量表:总病例肾虚髓减中医证候量表主症评分下降1.55±2.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SA总分、主症、次症评分均下降,PD总分、主症评分下降(P<0.05)。全部患者乏力倦怠、头昏头晕、思维迟缓、排便无力、干结症状缓解(P<0.05),而MSA次症中行走不稳症状加重(P<0.05)。MSA、PD主症评分不存在差异性(P>0.05)。②UMSARS:UMSARS-Ⅳ治疗前后无变化。UMSARS-Ⅰ+Ⅱ评分及UMSARS-Ⅱ评分有所上升,UMSARS-Ⅰ评分稍有下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跌倒及直立症状明显改善,姿势和步态加重(P<0.05)。③MSA-NMSS:评分显着下降(P<0.05)。其中疲乏症状、流涎症状、头部症状及排便功能改善明显(P<0.05)。④UPDRS及H-Y分期:H-Y分期评分治疗前后无变化。UPDRS-Ⅱ+Ⅲ评分、UPDRS-Ⅲ有所下降,UPDRS-Ⅱ评分稍有上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替动作改善明显、姿势异常加重(P<0.05)。⑤NMSS:评分明显下降(P<0.05),睡眠/疲劳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补肾益髓方可以延缓MSA、PD病情进展,有效改善患者非运动症状,主要表现在乏力倦怠、头昏头晕、流涎、思维迟缓、排便无力、干结以及睡眠障碍等方面,以方证机,验证了“肾虚髓减”核心病机。这为中医药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春雨[3](2021)在《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现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为改善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具有指向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11月,在某市某一所综合二甲医院和某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305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OHIP-14)、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问卷。采用SPSS26.0和AMO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结果:(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305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08±8.44岁,婚姻状况以已婚者(83.6%)为主,133(43.6%)名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大部分患者具有城镇医疗保险(68.5%),180(59.0%)名患者病程超过5年,58.7%患者具有糖尿病并发症;283(94.1%)名患者空腹血糖≥7mmol/L,大部分患者(70.5%)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2)研究对象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焦虑、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情况:305名研究对象中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尚可者仅占21.97%,OHIP-14得分为20.49±9.79分,处于较低水平。4个维度中“疼痛与不适”得分排在首位。研究对象社会支持得分38.58±8.60分,大部分患者处于中等水平。焦虑得分48.38±8.87分,39%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处于焦虑状态,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总分36.50±10.27分,处于中低水平。(3)研究对象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年龄、病程、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婚姻状况、吸烟、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社会支持、焦虑和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影响(P<0.05)。(4)社会支持、焦虑、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焦虑呈负相关(r=-0.483,P<0.05),与口腔保健知信行呈正相关(r=0.402,P<0.05),口腔保健知信行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呈负相关(r=-0.501,P<0.05),社会支持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呈负相关(r=-0.414,P<0.05),焦虑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467,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焦虑、社会支持、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及医疗付费方式是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最终模型共解释OHIP-14总变异的39.2%。(5)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SEM显示,文化程度对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总体效果路径系数是-0.407;焦虑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直接效果最大,路径系数是0.215,模型各项指标拟合度良好。结论:(1)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处于偏低水平,亟需改善。(2)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在个人特质层面:年龄、病程、并发症、Hb A1c水平;心理、认知与行为特点层面:吸烟、焦虑、口腔保健知信行;家庭、社会人际网络层面:无配偶、社会支持;生活和工作环境层面: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国家卫生政策层面:医保类型对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文化程度、医保类型、社会支持、焦虑、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对其影响较大,值得重点关注。(3)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焦虑程度越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越好,则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越高。(4)文化程度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总体影响最大,既可直接影响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焦虑、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医疗付费方式间接影响;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也可以通过焦虑、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间接影响;焦虑对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既可以直接影响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又在多个变量间起到调节作用。
高伟[4](2020)在《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本地区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导致该疾病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规避高危因素,指导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在未出药敏结果情况下,提高经验性抗生素选择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研究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ICU、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ICU、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包括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分为SAP组276例和非SAP组236例,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同时评估多项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在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按检出量顺序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按检出量顺序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SAP发病与高龄、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等有关。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且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大致相同,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等。
刘青[5](2019)在《健脾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依据病例选择标准选择临床病例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健脾活血解毒汤煎汤口服,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及康复新液口服。疗程均为8周。采集入选病例治疗前及整个疗程周期结束后的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像及HP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同时对药物安全性评估,最终做出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分析统计得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为60%,分析得出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胃镜像疗效及HP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活血解毒汤对于老年胃疡属脾虚毒瘀交阻证的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证候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耿昕[6](2019)在《ACE基因I/D多态性与80岁以上人群成功老龄化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SA)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选取北京某大学社区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以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密切相关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I/D多态性及生活方式为关注点,探讨这些因素与老年人健康状况之间可能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寻求有效的健康干预机制,促进成功老龄化。研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高校社区的100位老人,运用一般资料问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睡眠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及脂代谢指标,Excel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 21.0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该群体三维模型评估的成功老龄化符合率为38%,经典模型评估的成功老龄化符合率为68%,两种评估模型之间存在差异;D等位基因人群与I等位基因人群成功老龄化符合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力活动、饮酒史是影响成功老龄化的因素。(2)完成脂代谢指标采集的有80人,该样本人群中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紊乱的检出率分别为46.25%、23.75%、22.5%、32.5%;ACE基因DD型人群的CHO值、LDL值更多分布在较高水平区间,HDL值更多分布在较低水平区间。(3)该老年人群体的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达25%;ACE基因DD型与ID/II型在日间功能紊乱这一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但在睡眠质量总分上的差异并不显着;SA组与UA组在睡眠质量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样本人群中睡眠质量差,则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得分低;高体力活动组与中低体力活动组间在睡眠障碍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得分上均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三维模型相比经典模型对患病状况及社会功能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SA是更难达到的状态;该样本群体中,外在环境因素(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对SA的影响增强,内在ACE基因I/D多态性的影响减弱,良好的生活方式会覆盖基因的特征性作用。(2)ACE基因DD型人群可能有更大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血糖血脂的指标是极易因外界变化而改变,其可能被遗传特征、疾病和药物等因素影响,应谨慎解释生物标志物的结果。(3)睡眠质量在老年人实现成功老龄化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ACE基因不同基因型间睡眠质量得分没有显着差异,体力活动水平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存在正向相关。
陈兰兰[7](2019)在《基于文献挖掘的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采取相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养生的效果。为此,本研究对当前老年疾病的现代中医文献元数据进行系统化整理与分析,以期探索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目的:分析我国老年疾病分类与中医证候分类特点,探索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规范化分类方法,以及利用该分类方法分析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方法:以老年疾病现代中医临床文献元数据为研究对象,规范主题词、关键词中的病证术语,并进行系统化分类与编码。分析老年疾病、中医证候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按照本研究构建的中医状态框架,把中医证候名称转换成中医状态名称,系统分析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1、文献元数据分析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4月所发表的老年疾病中医研究文献,导出文献元数据,通过自主开发的数据转换工具,将文献题录文本转换为数据库格式,并导入Access数据库中管理。纳入分析的元数据为主题词或关键词中含疾病或证候内容。2、术语规范化方法:对主题词、关键词进行分词、语义消歧、术语分类标记。包括:(1)中医疾病与证候术语规范: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进行疾病、证候名称规范与编码;(2)西医疾病名称规范:参照ICD 10进行疾病名称规范与编码;(3)中医状态规范与编码:在中医状态分类框架指导下对将中医证候名称转换为中医状态名称,并进行编码,中医状态由态基组成,态基由病位元和邪机元构成。3、统计分析法:采用SAS 9.3软件编程统计。(1)频数统计:中西医疾病、中医证候、中医状态的文献引用频数;(2)关联规则分析:分析疾病与证候以及疾病与态元、态基之间的关联关系。(3)采用proc report过程将结果以Word格式输出。结果:共检索得到8822篇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共有6652篇。1.老年疾病的病证分类频数1.1老年疾病分布频数涉及西医病名共898种,循环系统疾病占27.58%,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占12.88%,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占10.29%。主要西医病名为高血压、痴呆、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分别占比11.00%、9.61%、4.80%、4.68%和3.99%。涉及中医病名110种,内科病占88.48%,骨伤科病占6.99%。内科病频数最多的为心系病类,占41.29%;其次为肝系病类和脾系病类,分别占比14.37%和13.77%。中医病名频数最多的为痴呆病、便秘病、中风病、痹病和骨折病,分别占27.04%、11.06%、7.57%、7.53%和6.46%。1.2老年疾病中医证候分类频数主要为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和脏腑经络证候类,两者分别占47.32%和38.32%。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主要以痰证类、血证类、气证类为主,分别占中医证候的22.02%、19.75%和19.20%。脏腑经络证候类主要以肾证类、肝证类、脾证类为主,分别占比27.84%、13.10%和11.65%。证候频数中,肾虚证频数最多,占9.42%;其次为血瘀证,占8.46%;再次为虚证,占4.77%。1.3常见老年疾病中医证候频数1.3.1常见老年疾病(西医病名)证候分布频数高血压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血瘀证,权重值为22.13;痴呆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35.17;糖尿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30.45;冠心病证候权重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40.6;脑卒中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血瘀证,权重值为38.28。1.3.2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病名)中医证候频数在当前研究中,痴呆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肾虚证,权重值为37.8;便秘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为虚证,权重值为54.56;中风病证候权重值最大的是血瘀证,权重值为43.17;痹病权重值最大的为风寒湿邪证和寒湿痹阻证,权重值16.92;癌病权重值最大的证候为气虚痰湿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权重值均为18.28。2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2.1老年疾病中医状态分类频数病位元一级分类频数统计结果中,无特定病位占56.36%,脏腑病位占41.68%。具体病位元中,病位及其占比依次为肾17.91%、肝6.73%、脾6.16%、肺5.46%、心1.75%、胃1.31%。邪机元一级分类频数统计结果中,生命物质不足类占50.55%,运动异常类占40.19%。运动异常类邪机元中,不通(阻滞)占24.38%;不足类邪机元中脏腑经络虚占19.66%。邪机元频数较多的有虚19.76%、阴虚11.07%、气虚10.32%老年疾病中医基本状态频数最多的为血瘀和肾虚,分别占比11.40%、10.00%。2.2常见老年疾病(西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高血压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权重值为26.19;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66,具体病位为肾和肝,权重值分别为19.3和13.92;邪机元主要为阳亢和阴虚,权重值分别为25.14和20.87。痴呆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肾.精亏和血瘀,权重值分别为29.91和26.05;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64.82,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25.32;主要邪机元为精亏和血瘀,权重值分别为24.7和21.62。冠心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和肾.精亏,权重值分别为37.47和23.13;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5.04,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12.86,主要邪机元为血瘀和精亏,权重值分别为31.87和19.67。糖尿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血瘀、阴虚、气虚,权重值均为19.21;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70.3,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21.27;主要邪机元为气虚、阴虚,权重值为40.5、26.42。脑卒中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血瘀和气虚,权重值分别为50.15和35.91;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92.09;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6.38;主要邪机元为血瘀和气虚,权重值分别为45.92、39.13。2.3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痴呆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肾.精亏和血瘀,权重值为31.74和26.07;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64.51,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26.42;主要邪机元为精亏和血瘀,权重值为26.72、22.08。便秘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虚、气虚,权重值为31.91和23.96;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3.62,具体病位主要在肾和脾,权重值为9.29和6.65;主要邪机元为气虚、虚,权重值为47.17和21.93。中风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气虚,权重值为54.77、33.14;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93.91,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5;主要邪机元为血瘀、气虚,权重值为49.41、39.04。痹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血瘀,权重值为14.78;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6,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10.71;主要邪机元为血瘀、瘀阻、湿阻,权重值均为12.88。癌病的中医基本状态主要为气虚,权重值为53.05;病位以无特定病位为主,权重值为87.77,具体病位主要在肾,权重值为7.89;主要邪机元为气虚,权重值为58.39。结论:1、对老年疾病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元数据中的疾病与证候术语进行了全面收集与系统化整理,分析了老年疾病分类与证候分类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年疾病态元、态基和状态三层次的中医状态分类框架,初步分析了老年疾病总体的中医状态特点以及常见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特点。2、研究构建的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系统命名规则与分类编码体系,有利于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的统计分析,可为老年疾病的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制定提供借鉴。
文益雪[8](2019)在《S-1同步调强放疗对比S-1联合顺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对不能手术又无远处转移的食管鳞癌的标准治疗是双药化疗同步放疗。放疗联合双药化疗毒性反应严重,而单药化疗副作用较低,但疗效如何,尚无临床实验来回答。因此我们设计S-1(替吉奥)同步放疗对比S-1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食管癌的II期临床试验,来了解单药组的近期疗效是否不劣于双药组。方法:将患者按1:1随机分成2组。放射治疗均为: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目标体积)5459.4Gy/3033f;PGTV(planning gross target volume,计划肿瘤体积)6066Gy/3033f。实验组:S-1 70 mg/m2每周1到5,至放疗结束。对照组:S-1 70 mg/m2第114天和2942天,顺铂25 mg/m2第13天和2933天。放疗结束后均再行2周期辅助化疗。主要观察指标:内镜下完全缓解率(endoscopic complete response,CR);次要观察指标: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毒性反应。结果:目前已完成91例患者入组,其中68例患者可行安全性分析,54例患者可行疗效分析,包括35例单药组患者及19例双药组患者。内镜下肿瘤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5例:单药组16例(45.7%),双药组9例(47.4%)(p>0.05)。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1例:单药组14例(40.0%),双药组7例(36.8%)(p>0.05)。疾病稳定(stability disease,SD)4例:单药组2例(5.7%),双药组2例(10.5%)。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4例:单药组3例(8.5%),双药组1例(5.2%)。化疗完成情况:单药组38例(92.7%)患者完成,双药组22例(81.5%)患者完成(p>0.05)。放疗完成情况:单药组39例(95.1%)患者完成,双药组25例(92.6%)患者完成(p>0.05)。1、2、3、4级血液毒性的发生率单药组分别为17.1%、26.8%、4.9%、0%,双药组分别为7.4%、40.7%、22.2%、3.7%(p<0.05)。结论:试验中期数据显示,对于局部晚期不能手术食管癌,S-1同步调强放疗与替吉奥联合顺铂的内镜下肿瘤完全缓解率相似,且毒副作用有更小,病人更容易完成治疗。
李碧浩[9](2019)在《Shh蛋白与慢性牙周炎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hh蛋白与慢性牙周炎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共选取60例符合要求的受试者的龈沟液样本,分为3组:轻度慢性牙周炎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各包含20例样本,用人Shh、IL-6及IL-10试剂盒检测受试者龈沟液中Shh蛋白、IL-6及IL-10的水平,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Shh蛋白与IL-6及IL-10的相关性,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龈沟液中Shh蛋白、IL-6的水平慢性牙周炎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高于轻度慢性牙周炎组(P<0.05);IL-10的水平轻度慢性牙周炎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及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P<0.05),且健康对照组高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组(P<0.05);(2)Shh蛋白、IL-6水平与BI、PD均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Shh蛋白与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标成正相关关系,有望作为判断慢性牙周炎进展的辅助性生化指标,(2)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慢性牙周炎的炎症反应。
张雯菁[10](2018)在《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中年女性轻度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逐渐加大,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逐渐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抑郁症的诊断率、治疗率很低,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传统方法为药物治疗,由于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身心疾病,药物治疗难以兼顾其多发病因,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刺具有整体多靶点的疗效特点,而音乐疗法对于情志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两种疗法治疗抑郁症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尚不能为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提供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证实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确切疗效,我们对近年来治疗抑郁症的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确立了四种不同治疗抑郁症的方案,在遵循循证医学厕的基础上,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期待为针灸结合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使针灸结合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方案能够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目的:1.确认针刺疗法、音乐疗法不同方案治疗轻度抑郁症的有效性;2.评价不同治疗方案抗抑郁的作用特点及作用优势;3.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自身临床结局评价的影响,评价不同方案对抑郁症患者自我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住院部、门诊部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期间收治符合条件的轻度抑郁中年女性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即电针组30例、针刺组30例、音乐疗法组30例、针刺+音乐疗法组30例。电针组予针刺百会、四神聪、神庭、内关、神门、三阴交、太冲,在此基础上选择G-6805Ⅱ型电针仪,疏密波,频率15-30Hz,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针刺组选穴同电针组,不予加电,予手法操作,每日一次。音乐疗法组予聆听《中国传统五行音乐(正调式)》,每日一次。针刺+音乐疗法组予针刺联合音乐疗法,每日一次。以上四组治每周连续治疗5次,间隔2 d,疗程为8周。对比治疗前后四组患者体重差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郁证中医症状临床观察表评分情况,评估疗效;对比四组患者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情况,评估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四组患者基线的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年龄、体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评分情况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平衡,具有可比性。2.体重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电针组、针刺组患者体重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疗法组患者体重上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音乐疗法组患者体重上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组小于音乐疗法组和针刺+音乐疗法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小于针刺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3.HAMD量表评分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HAMD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四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针刺+音乐疗法组评分小于其余三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4.HAMA量表评分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HAM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四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针刺+音乐疗法组评分小于其余三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5.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四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四组患者中医症状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电针组有效率为67.7%;针刺组有效率为63.3%;音乐疗法组有效率为53.3%;针刺+音乐疗法组有效率为86.7%。针刺+音乐疗法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6.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副反应评分结果显示,电针组的副反应评分最高,针刺+音乐疗法组的副反应评分最低。四组患者治疗后副反应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刺+音乐疗法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电针、针刺、音乐疗法、针刺+音乐疗法均可有效的改善轻度抑郁中年女性患者的抑郁程度,疗效可靠,且无特殊副反应。而在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的改善方面上,针刺+音乐疗法更优于其余三组单一疗法。与电针、针刺、音乐疗法相比,在改善HAMD、HAMA方面上,针刺+音乐疗法的疗效更好,且副反应更少。2.针刺+音乐疗法治疗女性抑郁的疗效好,副反应少,为以心理和生理同时作为切入点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临床依据。3.采用身心同治相结合治疗女性抑郁比单纯应用治身或治心的治疗方法疗效更好。
二、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患者口腔粘膜感觉异常的临床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患者口腔粘膜感觉异常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探讨 |
第一节 阴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一、模拟病因病机建立阴虚证动物模型 |
二、模拟临床表现建立阴虚证动物模型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二节 “阴主濡润”的理论源流与内涵 |
一、“阴主濡润”的理论源流 |
二、“阴主濡润”的理论内涵 |
第三节 AQPs的研究概述 |
一、AQPs的分子结构 |
二、AQPs的分类、分布及生理功能 |
第四节 基于“阴主濡润”理论探讨AQPs与口干的相关性 |
一、AQPs与阴主濡润的关系 |
二、AQPs与唾液分泌的关系 |
三、AQPs在口干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AQP1、AQP5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中的表达及意义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口干”症状的分子机制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本课题受如下项目资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补肾益髓方治疗多系统萎缩及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多系统萎缩西医治疗及中医认识 |
1. 多系统萎缩历史沿革 |
2. 多系统萎缩的西医治疗 |
3. 多系统萎缩的中医认识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帕金森病西医治疗及中医认识 |
1. 帕金森病的西医治疗 |
2. 帕金森病中医认识及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α-突触核蛋白与多系统萎缩及帕金森病 |
1. α-突触核蛋白致病机制 |
2. α-突触核蛋白中医药干预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统计 |
2. 肾虚髓减中医证候量表 |
3. MSA组疗效评价 |
4. PD组疗效评价 |
5. 不良反应记录 |
结论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多系统萎缩诊断标准 |
附录2 帕金森病诊断标准 |
附录3 肾虚髓减中医证候量表 |
附录4 多系统萎缩非运动症状量表(MSA-NMSS)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理论依据及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类型 |
2.2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研究工具 |
2.5 资料收集 |
2.6 统计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伦理学问题 |
2.9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相关情况 |
3.2 研究变量的数据分布特点 |
3.3 研究变量的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4 研究对象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情况 |
3.5 研究对象社会支持、焦虑、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 |
3.6 研究对象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7 研究对象社会支持、焦虑、口腔保健知信行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8 研究对象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9 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与疾病相关情况分析 |
4.2 研究对象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
4.3 研究对象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4.4 研究对象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4.5 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性 |
5.3 本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调查问卷) |
附录 C(综述) 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4)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的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技术路线 |
1.1.3 病例纳入标准 |
1.1.4 病例排除标准 |
1.1.5 SAP 的诊断标准 |
1.1.6 病原学诊断 |
1.1.7 致病菌的判定标准 |
1.2 评价指标 |
1.2.1 SAP疗效判断标准 |
1.2.2 各种危险因素定义 |
1.3 结果 |
1.3.1 一般资料分析 |
1.3.2 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 |
1.4 讨论 |
1.4.1 SAP发病时间特点 |
1.4.2 SAP主要病原菌分布 |
1.4.3 抗感染药物选择分析 |
1.5 小结 |
二、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论 |
2.3 讨论 |
2.3.1 高龄对SAP的影响 |
2.3.2 糖尿病对SAP的影响 |
2.3.3 卒中病史对SAP的影响 |
2.3.4 吸烟史对SAP的影响 |
2.3.5 其他危险因素对SAP的影响 |
2.3.6 SAP的防治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健脾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 |
2 研究及观察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观察内容和方法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结果 |
4.1 治疗后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
4.2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3 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
4.4 治疗后两组的胃镜像疗效比较 |
4.5 治疗后两组的根除HP疗效比较 |
4.6 不良反应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学对老年胃疡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胃疡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胃疡的治疗 |
2 西医学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2.1 西医学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西医学对老年胃溃疡的治疗 |
3 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诊治 |
3.1 老年人的体质特点 |
3.2 脾虚贯彻始终 |
3.3 瘀毒并重 |
3.4 健脾活血 |
3.5 药物分析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1 总体疗效分析 |
4.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4.3 主要症状疗效分析 |
4.4 胃镜疗效分析 |
4.5 HP清除情况分析 |
4.6 安全性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老年胃溃疡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临床观察表 |
致谢 |
(6)ACE基因I/D多态性与80岁以上人群成功老龄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老年阶段的发展变化 |
2.2 老龄化的应对策略和成功老龄化 |
2.3 成功老龄化的影响因素 |
2.3.1 外在环境因素 |
2.3.2 内在因素 |
2.4 ACE基因I/D多态性 |
2.4.1 ACE基因I/D多态性的分布 |
2.4.2 ACE基因I/D多态性与ACE活性的关系 |
2.4.3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关系 |
2.4.4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运动能力 |
2.4.5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认知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ACE基因I/D多态性与SA的关系 |
4.1 该群体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
4.2 成功老龄化三维模型的评估结果 |
4.2.1 身体功能维度的评估结果 |
4.2.2 认知心理维度的评估结果 |
4.2.3 社会功能维度的评估结果 |
4.2.4 成功老龄化三维模型的评估结果 |
4.2.5 SA与 UA组的三维指标对比 |
4.2.6 三维模型评估结果和经典模型评估结果的差异 |
4.3 ACE基因不同分型间SA符合率的差异 |
4.4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间SA符合率的差异 |
4.5 SA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影响因素的组间描述性统计结果 |
4.5.2 单因素Logistic分析 |
4.5.3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
4.6 结果讨论 |
4.6.1 成功老龄化模型的符合率 |
4.6.2 ACE基因I/D多态性与SA的关系 |
4.6.3 体力活动水平与SA的关系 |
4.6.4 SA的影响因素 |
5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血脂的关系 |
5.1 代谢异常在老年人群中的检出情况 |
5.2 组间基础情况对比 |
5.3 ACE基因I/D多态性人群血糖血脂成分的分布状况 |
5.4 结果讨论 |
5.4.1 代谢异常的检出率 |
5.4.2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血糖血脂的关系 |
6 ACE基因I/D多态性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
6.1 该样本老年群体的睡眠状况 |
6.2 ACE基因不同分型间睡眠质量得分的差异 |
6.3 成功老龄化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
6.3.1 睡眠状况的组间差异 |
6.3.2 睡眠障碍的组间分布 |
6.4 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6.4.1 生活质量评定 |
6.4.2 不同睡眠质量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差异 |
6.4.3 PSQI各因子与SF-36 各维度的相关分析结果 |
6.5 体力活动水平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
6.6 讨论 |
6.6.1 老年人群体的睡眠状况 |
6.6.2 ACE基因I/D多态性、成功老龄化和睡眠质量的关系 |
6.6.3 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状况 |
6.6.4 老年人群体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6.6.5 老年人群体体力活动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文献挖掘的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状态研究概况 |
1.1 中医状态概念的提出 |
1.2 中医状态分类与中医健康状态指标 |
1.3 中医状态辨识与辨态论治 |
小结 |
2 中医学对老年人状态的认识 |
2.1 古代医家对老年人状态的认识 |
2.2 现代中医学对老年人状态的认识 |
小结 |
3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 老年人健康状况现状 |
3.2 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 |
小结 |
第一部分 老年疾病的病证分类研究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来源 |
1.2 文献检索与纳入 |
1.3 数据构建与数据加工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老年疾病分类频数 |
2.2 老年疾病中医证候分类频数 |
2.3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证候特点 |
3 讨论 |
3.1 老年疾病分布特点 |
3.2 老年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
3.3 常见老年疾病与中医证候关联特点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老年疾病的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 |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1 研究思路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老年疾病中医状态分类特点 |
2.2 常见老年疾病(西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 |
2.3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病名)中医状态特点 |
3 讨论 |
3.1 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 |
3.2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 |
3.3 证候分类和中医状态分类对比 |
3.4 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特点对于老年人养生的提示 |
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创新之处 |
创新点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老年人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文献西医疾病主题词ICD10分类频数统计表 |
附录二 老年人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及编码对应表 |
附录三 老年人中医态基频数统计结果 |
附表3-1 依据病位元分类的老年人态基频数统计 |
附表3-2 依据邪机元分类的老年人态基频数统计 |
作者简历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8)S-1同步调强放疗对比S-1联合顺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化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Shh蛋白与慢性牙周炎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对照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和仪器 |
2.2 病例的选择 |
2.3 龈沟液的采集 |
2.4 牙周临床指标的测定 |
2.5 龈沟液中Shh蛋白、IL-6及IL-10 的提取和检测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3.2 受试者龈沟液量及PLI的比较 |
3.3 Shh蛋白、IL-6及IL-10 的水平 |
3.4 Shh、IL-6、IL-10 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龈沟液的采集、龈沟液的量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 |
4.2 IL-6 的生化性能及其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 |
4.3 IL-10 的生化性能及其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 |
4.4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及其与IL-6、IL-10 的关系 |
5 结论 |
6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在口腔颌面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中年女性轻度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抑郁症的研究概况 |
1.1.1 概念 |
1.1.2 发病机制 |
1.1.3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
1.2 中医对抑郁症的研究概况 |
1.2.1 抑郁症病名源流 |
1.2.2 病因病机 |
1.2.3 辨证分型 |
1.2.4 中医治疗方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选择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剔除及终止病例标准 |
2.1.5 脱落标准及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估算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统计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3.2 治疗前后体重比较 |
2.3.3 治疗后各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
2.4 不良事件处理及脱落病例 |
2.4.1 晕针 |
2.4.2 滞针 |
2.4.3 血肿 |
2.4.4 断针 |
2.4.5 脱落病例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患者口腔粘膜感觉异常的临床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及意义[D]. 崔荣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补肾益髓方治疗多系统萎缩及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 郭冰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D]. 王春雨. 延边大学, 2021
- [4]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D]. 高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健脾活血解毒汤治疗老年胃疡脾虚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研究[D]. 刘青.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ACE基因I/D多态性与80岁以上人群成功老龄化的关系[D]. 耿昕.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7]基于文献挖掘的常见老年疾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D]. 陈兰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S-1同步调强放疗对比S-1联合顺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D]. 文益雪. 川北医学院, 2019(04)
- [9]Shh蛋白与慢性牙周炎炎症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李碧浩. 郑州大学, 2019(07)
- [10]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中年女性轻度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 张雯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