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 SS_6 型电力机车一次侧电路接地系统的改进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建[1](1998)在《对 SS6 型电力机车一次侧电路接地系统的改进建议》文中指出对SS6型电力机车一次侧电路接地系统的改进建议洛阳铁路分局(洛阳471002)王国建SS6型电力机车于1989年配属洛阳铁路分局,主要担负三门峡—西安的货运任务。1996年中修过程中,因SS6022号机车抱轴箱轴承有异音,对该机车第1位轴的抱轴箱轴承...
刘群耀[2](2015)在《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协同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电气化铁道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程,因其具有能耗小、运营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成为我国铁路发展方向。近年来,高速铁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牵引供电网络成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电力机车负载具有非线性和波动性使得其对电能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谐波污染、无功不足等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对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迫在眉睫。本文根据SS6B型电力机车和CRH2动车组的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混跑模式(即CRH2型动车组稳定运行而SS6B型电力机车运行于不同级位)下的仿真模型,得到该模式下牵引变电所低压侧的谐波和无功的特性,为后续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提供了基本依据。文章针对牵引供电系统中电能质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由无源电力滤波器、有源电力滤波器、静止无功发生器组成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并建立了该装置的数学模型,针对其在基波域内无功补偿特性和在谐波域内的无功补偿特性做了详细的分析,为其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分析了无源电力滤波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接入方式,建立了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对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的主电路各部分参数进行了设计。针对上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一种协同控制策略,并将其与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相结合,通过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得出混跑模式下电能质量特性。经对比分析,证明了基于协同控制策略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工作重点共有3部分,一是根据SS6B型电力机车和CRH2动车组的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搭建了混跑模型,通过仿真对混跑模式下的电能质量特性进行了分析;二是提出一种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通过在基波域和谐波域研究其工作特性,证明了该装置的可行性;三是提出一种协同控制策略,通过协同控制策略在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上的仿真应用证明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付强[3](2013)在《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摘要:二十一世纪我国铁路事业在“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主题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列车运营速度的提高、单列机车牵引吨位的增加,对机车、车辆装备的检修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机车主变压器作为电力机车能量的来源,是电力机车的心脏,其安全可靠运行对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具有重要作用。但与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重要作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明显不足。因此,开展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对于提高机车检修保障水平,完善电力机车故障诊断技术理论,增强电力机车/电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力机车主变压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概述了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结构和应用特点的基础上,从机械振动学、电磁学、电化学、电气学出发,研究分析了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油箱壁振动信号、变压油中溶解气体的特点。并深入探索了符合我国目前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检修工作实际需求和发展机车“状态维修”需要的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针对机车主变压器绕组、铁芯变形故障,本文提出了基于油箱振动信号的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该技术不但灵敏度高,而且为发展机车主变压器在线状态监测提供了基础。本文首先从变压器的振动产生机理出发,对机车主变压器振动信号的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机车主变压器油箱振动信号测量位置的选择。同时,本文一方面利用质量-弹簧模型建立了机车主变压器绕组振动的等效数学模型,推导了机车主变压器稳态运行时绕组振动的加速度方程;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引起机车主变压器铁芯振动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其振动信号特征的因素。针对机车主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故障检测,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变压器等效电路出发,推导了变压器电磁场耦合方程组,并利用ANASYS软件对HXD1C型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进行了实体有限元建模,研究了在不同预紧力下绕组振动信号的变化特点,提出了利用绕组轴向100Hz振动信号对变压器绕组预紧力进行监测的方法。针对变压器铁芯振动信号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并将该算法训练的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铁芯松动的故障诊断。MATLAB仿真测试表明应用该算法训练的小波神经网络对基于振动信号的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铁芯松动诊断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以及更高的诊断精度。针对DGA技术在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了DGA技术的原理和已有DGA诊断算法的基础上,将多种DGA诊断方法有机的整合起来,结合机车主变压器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力机车主变压器DGA诊断流程。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自组织RBF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电力机车主变压器DGA故障诊断。该算法利用平均粒距描述粒子的集中程度,结合Gaussian随机数,按一定概率加大PSO算法中的惯性因子,从而增强了传统PSO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将FCM算法和Gaussian-PSO算法融合应用到RBF神经网络隐层节点的选择和网络连接权值的优化,改善了以往RBF神经网络的不足,并利用鸢尾属植物数据集及葡萄酒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验证。MATLAB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确实具有更高的诊断精度,但训练时间较长。最后,针对目前机车主变压器检修试验装备较为落后的现状,本文在详细研究了机车主变压器型式试验的基本要求和目前机车主变压器检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系统可以满足目前国内主流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所有型式试验要求并能利用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数据、变压器表壁振动信号和型式试验数据对被试变压器进行综合诊断。
杜荃秦天[4](2016)在《基于复系数传递函数滤波器滤除电力机车负序电流的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路电气化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方向。从1958年至今,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铁路电气化已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虽然发达的电气化铁路确实给人民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有利就有弊,由于电铁具有负荷波动频繁、冲击大的特点,而且电铁为单相整流形负荷,会给电网中输送大量的谐波、负序、和无功,给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这一问题,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或深或浅的研究,以降低电网中的谐波、负序和无功分量。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滤除电流中的负序分量展开了相应的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介绍了负序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为了滤除负序电流,本文构造了一个复系数传递函数滤波器来实现,并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滤波器的可行性。本文接着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牵引变压器的接线方式,然后以SS6B型交-直机车和CRH2型交-直-交机车为例,介绍了常见的机车模型。之后在Simulink仿真中选择V/v接线的牵引变压器,验证了通过自行设计的复系数传递函数滤波器滤除SS6B型机车和CRH2型机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负序电流的可行性,并将成功滤除负序电流之后的三相对称电流回馈到电力系统中。
黄永聪[5](2018)在《大准铁路供电能力测试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准铁路各牵引变电所的负荷随着铁路运量的增长也逐年增大,造成部分区段出现供电能力缺乏的情况,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大大降低了铁路线路的运输效率。为了估计出牵引供电系统能确保的通过能力,同时保证运输计划的合理制定,以及为扩能改造提出针对性建议,系统准确地测试与评估供电设施的供电能力是必要的。本文对电气化煤运重载铁路供电能力评估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采用的评估方法是:通过现场实际测试获取不同编组列车全线运行过程以及全线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参数。利用牵引供电系统仿真计算软件,计算每条供电臂的累加公里阻抗,为接触网馈线故障测距提供依据。并统计整理相关实测数据,对有效值以及功率特性曲线进行绘制,利用特性曲线对牵引变电所二次侧进行谐波、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数等进行供电质量评估,分析了 27.5KV、110KV侧电流电压的谐波有效值等供电质量特性,最后对SS4型交直交型电力机车及和谐号交直交型电力机车的负荷特性和谐波特性进行分析。经评估发现大准铁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接触网电压偏低、牵引变压器过负荷现象严重、无功补偿能力不足。首先需对既有供电网进行改造,电力扩容,从而提高接触网的电压,其次针对大准铁路采用的AT方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采取缩短供电臂、增加牵引变电所数量及容量等措施以改善牵引变压器过负荷现象。同时合理安排行车组织方式,避免总功率最大的列车追踪间隔,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增加无功补偿能力。本文对既有供电设施的供电能力进行了合理的测试与评估,文中所做的工作对于其他类型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能力评估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王雨竹[6](2014)在《交直交型传动机车(动车组)对供电系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基于GTO、IGBT、IGCT等全控性器件的交-直-交变流器技术在电力机车(和谐HXD系列)和动车组(CRH系列)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交流传动技术的电力机车功率因数接近1,三、五、七次等低频段的高次谐波电流得到显着改善,而更高频率段(如20次以上)的高次谐波则显着增加。沈阳铁路局目前拥有和谐号HXD电力机车、CRH系列的动车组、韶山型电力机车在线运行,形成了多种型号的交直交车和交直车混跑的局面,高次谐波对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构成了潜在威胁,给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基于对和谐型电力机车或动车组和牵引供电系统进行综合测试,开展谐波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传播与渗透机理研究,对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牵引网进行多导体等效π模型的推导,根据牵引网多导体等效π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针对哈大线电气化铁路实际线路进行了谐波谐振仿真分析,最后提出牵引供电系统治理高次谐波的技术方案。
张永岚[7](2015)在《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对计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能计量是电力部门与铁路部门结算电费的依据,计量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是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由计量用电流互感器(CT)、电压互感器(PT)和电能表组成的电能计量装置,一般是按工频正弦和对称的条件来设计和制造。不对称、非线性的牵引负荷,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以负序、谐波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会对计量的准确性与合理性造成影响,研究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对电能计量的影响,分析当前计量方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可为供电和用电双方提供计费参考,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分析牵引供电系统的负序和谐波问题,二是研究负序和谐波条件下计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问题。主要工作包括:通过牵引供电系统负序的一般分析方法,对常见的几种牵引变压器的负序情况进行了理论计算;在MATLAB/Simulink中对韶山4型交直电力机车和CRH3型交直交电力机车仿真并分析其网侧电流谐波;介绍了三相电路有功电能计量的理论基础、感应式和电子式两类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全面分析负序与谐波对整个计量装置的影响,采用PSCAD/EMTDC软件对电流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频率误差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谐波对计量用互感器的影响;通过MATLAB/Simulink对电子式电能表中常用的时分割乘法器进行了仿真,并得到其量化误差;从理论上推导了负序电能和谐波电能的产生原因、潮流方向以及对计量合理性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在当前的电能质量环境下,电气化铁路电能计量的合理方式。
陈风玲[8](2014)在《SS4G型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电力机车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研究已变成保证机车安全运行、减少机破事故发生的一个丞待解决的课题。因此,本论文以"SS4G型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机车主辅电路常见故障,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取故障特征,通过深入研究,寻求更可靠的诊断策略,构建诊断思路并设计应用软件界面模型。本文从SS4G型电力机车主电路及辅助电路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了主电路包括:高压电源电路、整流调压电路、牵引供电电路、加馈制动电路、PFC电路及保护电路;辅助电路包括:单-三相供电系统、三相负载电路及保护电路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运用对SS4G型电力机车的主辅电路常见故障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综合分析了机车高压电器设备、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劈相机常见故障。简介了现有故障诊断系统的基本分类,并重点分析了专家系统及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及两种故障诊断系统的优缺点,并制订了结合诊断的策略。本文对SS4G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并重点从数据采集及诊断策略两方面进行说明。在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方面,由于主辅电路输出信号实时变化大、实时在线诊断能力差的特性,本文采用小波变换理论进行故障特征提取,并以牵引变压器故障检测为例简述了其小波变换故障特征提取的基本方法,为本故障检测系统在线实时诊断提供了基础。同时,本文在分析了专家系统及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策略的优缺点后提出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诊断策略并对其进行了相应设计。最后在VisualC++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并编写了SS4G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系统应用软件及相应数据库。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能满足系统的需求,可以实现数据的显示、故障的提示、故障的诊断、数据的存储及报表打印功能等,包含了故障诊断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于立珺[9](2009)在《电气化铁路导致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供电部门和用户的关注,其中谐波的影响更为严重,无论是对供电部门还是对用户来说,谐波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另一方面,电能质量的三相不平衡增加了供电部门和用户的无谓的损失,增加的他们的负担。本文就整流型、单相大波动负荷—电力机车做出仿真模型,并提出抑制措施。论文首先介绍电能质量的基本概念及电气化铁路各组成部分,简要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电力机车的研究方法,建立韶山9型电力机车整流部分的仿真模型,对输入端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在此基础上对电气化铁路线路中的公共连接点(110kV)处电流进行傅里叶分析,得出总谐波电流畸变率和各次谐波含量,并与国家相关规范比较后,可看出电力机车产生的谐波含量远远超出国家有关标准。另外,提出在电力机车上增加无源滤波器装置,滤除整流装置产生的谐波,应用MATLAB中的相关模块分别分析改造后电力机车输入端和公共连接点处电流谐波情况,同没有滤波装置的电流谐波情况比较,可以看出谐波含量有了明显降低,高次谐波得到完全滤除,系统电能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完全达到国标有关规范要求。最后,计算单辆电力机车的三相不平衡率,提出抑制措施,大大减小不平衡对电网系统的影响。
李建峰[10](2011)在《电力机车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众所周知,铁路电力机车自诞生以来,就为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主要特征是牵引力较大,过载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等,兼具满足重载货运、高速客运及客货两用运输要求。目前,我国干线铁路运行的电力机车大多是交—直型晶闸管相控电力机车,该机车采用了大量的相控整流装置,带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功率因数偏低及谐波干扰问题。如果我们不加装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任由功率因数降低及谐波干扰增大,就可能直接造成接触网25kV电压波形发生严重畸变。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晶闸管和电力电容器的体积的减小,性能的不断加强,我们可以考虑利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技术并达到无功就地补偿的目的。利用这种方案能够达到滤波和提高功率因数的要求,并能解决变电所装设固定电容补偿装置造成的过补偿问题。具体思路是在机车上按一定的寻优模式,设计多组某次或几次滤波器,根据牵引负荷的变化,改变补偿出力,使功率因数和谐波含量都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本文主要针对8轴6400kW重载电力机车设计了一种电力机车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装置。该装置在硬件方面设计了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控制器、控制器外围电路及主电路(滤波器组)三大模块。能够在机车牵引变的1kV侧进行快速、无冲击、低损耗的无功补偿。本文还分析了补偿装置的投切原则和投切过程的控制、保护措施、补偿装置的极限工作状态、补偿电路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需采取的措施。软件设计中采用了半波傅立叶算法、平均值滤波、强大的保护和故障判断模块等,提高了装置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最后介绍了本装置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证明该装置对电气化铁道的功率因数有很大提高,并对3次和5次谐波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二、对 SS_6 型电力机车一次侧电路接地系统的改进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 SS_6 型电力机车一次侧电路接地系统的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协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跑仿真模型建立及电能质量分析 |
2.1 SS6B 型电力机车分析 |
2.2 CRH2 型动车组分析 |
2.3.1 脉冲整流器工作原理 |
2.3.2 逆变器工作原理 |
2.3 仿真模型建立 |
2.4 电能质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治理装置主电路设计 |
3.1 综合治理装置特性分析 |
3.1.1 基波域等效模型 |
3.1.2 谐波域等效模型 |
3.2 混合有源滤波器主电路设计 |
3.2.1 无源滤波器设计 |
3.2.2 有源滤波器主电路参数的设计 |
3.3 静止无功发生器主电路设计 |
3.3.1 工作原理 |
3.3.2 主电路参数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协同控制策略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仿真与分析 |
4.1 协同控制策略 |
4.2 指令电流检测 |
4.3 决策控制级 |
4.3.1 协同控制规则 |
4.3.2 误差校正控制器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机车主变压器概述 |
1.3 机车主变压器的特点 |
1.4 机车主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
1.5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
1.5.1 变压器铁芯和绕组变形故障诊断 |
1.5.2 变压器绝缘材料缺陷的故障诊断 |
1.5.3 电力机车主变压器型式试验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 |
1.7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结构 |
2 机车主变压器振动信号特性研究 |
2.1 机车主变压器油箱振动信号的来源 |
2.1.1 机车主变压器油箱振动信号的来源 |
2.1.2 机车主变压器油箱振动信号测量位置的选择 |
2.2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振动特性研究 |
2.2.1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轴向动态结构模型 |
2.2.2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电磁力的计算 |
2.2.3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加速度 |
2.2.4 绕组轴向振动加速度与预紧力的关系 |
2.3 机车主变压器铁芯振动特性研究 |
2.3.1 机车主变压器铁芯振动的机理 |
2.3.2 机车主变压器铁芯状态对振动信号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振动信号的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
3.1 机车主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
3.1.1 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总体结构 |
3.1.2 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线圈绕组 |
3.1.3 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铁芯 |
3.1.4 电力机车用主变压器的其他附属设施 |
3.2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3.2.1 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仿真概述 |
3.2.2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电磁场耦合 |
3.2.3 机车主变压器绕组的有限元仿真 |
3.3 基于振动信号的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算法 |
3.3.1 机车主变压器铁芯振动信号的特点 |
3.3.2 小波神经网络概述 |
3.3.3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HPSO) |
3.3.4 基于HPSO-WNN的机车主变压故障诊断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DGA数据的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
4.1 油中溶解气体(DGA)算法 |
4.1.1 DGA算法的基本原理 |
4.1.2 基于DGA的故障诊断算法 |
4.2 DGA技术在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4.2.1 机车主变压器DGA故障诊断方法基本流程的研究 |
4.2.2 机车主变压器DGA故障诊断应用实例 |
4.3 自组织RBF神经网络训练算法 |
4.3.1 RBF神经网络概述 |
4.3.2 模糊C值聚类算法 |
4.3.3 Gaussian随机分布PSO算法 |
4.3.4 自组织RBF网络训练算法的流程 |
4.3.5 自组织RBF网络训练算法测试 |
4.4 自组织RBF网络训练算法的应用 |
4.4.1 自组织RBF神经网络在牵引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4.4.2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总结 |
5 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研制 |
5.1 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依据 |
5.1.1 机车主变压器型式试验的主要内容 |
5.1.2 机车主变压器故障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
5.1.3 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
5.2 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硬件设计 |
5.2.1 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设计 |
5.2.2 各子系统的设计实现 |
5.2.3 系统抗干扰设计 |
5.3 机车主变压器综合测试及故障诊断系统的软件设计 |
5.3.1 系统的PLC程序设计 |
5.3.2 系统主程序设计 |
5.3.3 故障诊断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基于复系数传递函数滤波器滤除电力机车负序电流的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负序电流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
1.1.2 电气化铁路简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系数传递函数滤波器的理论依据及其仿真 |
2.0 本章引言 |
2.1 复系数传递函数法的理论依据 |
2.1.1 克拉克变换简介 |
2.1.2 拉普拉斯变换简介 |
2.2 复系数传递函数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的构造 |
2.2.1 复系数传递函数构成的滤波器 |
2.3 复系数传递函数滤波器的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 |
2.3.1 Matlab简介 |
2.3.2 复系数传递函数的选择与计算 |
2.3.3 Simulink中滤波器框图的搭建 |
2.3.4 仿真元器件的选择及结果分析 |
2.4 能过滤高次谐波的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的仿真 |
2.4.1 巴特沃思函数即其构成的低通滤波器简介 |
2.4.2 巴特沃思传递函数的选择与计算 |
2.4.3 Simulink中巴特沃思滤波器框图的搭建 |
2.4.4 仿真元器件的选择及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牵引变压器模型和电力机车模型的分析 |
3.0 本章引言 |
3.1 牵引变压器的接线方式简介及其模型的搭建 |
3.1.1 单相接线牵引变压器简介 |
3.1.2 单相(三相)V/v接线牵引变压器 |
3.1.3 V/x接线牵引变压器 |
3.1.4 三相YN,d11接线牵引变压器 |
3.1.5 Scott牵引变压器 |
3.1.6 Le Blanc接线变压器 |
3.2 典型电力机车模型的建立 |
3.2.1 交-直型电力机车简介 |
3.2.2 SS6B型电力机车简介 |
3.2.3 交-直-交型电力机车简介 |
3.2.4 CRH2型电力机车简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力机车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4.0 本章引言 |
4.1 SS6B型机车仿真及结果分析 |
4.1.1 仿真模型的搭建 |
4.1.2 仿真结果分析 |
4.2 CRH2型机车与SS6B型机车混跑仿真及结果分析 |
4.2.1 仿真模型的搭建 |
4.2.2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大准铁路供电能力测试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准铁路简介 |
1.2.1 大准铁路概况 |
1.2.2 供电设施概况 |
1.2.3 机车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影响供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
2.1 输送能力、通过能力与供电能力 |
2.2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
2.2.1 外部电源 |
2.2.2 牵引变压器 |
2.2.3 牵引网 |
2.2.4 无功补偿装置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准铁路供电能力的测试 |
3.1 测试设备 |
3.2 测试项目 |
3.2.1 测试点 |
3.2.2 测试电气量 |
3.2.3 测试方法 |
3.3 牵引变电所测试及负荷特性分析 |
3.3.1 黍地沟电压电流测试及负荷特性分析 |
3.3.2 樊家电压电流测试及负荷特性分析 |
3.3.3 凉城电压电流测试及负荷特性分析 |
3.3.4 外西沟电压电流测试及负荷特性分析 |
3.3.5 鸡鸣驿电压电流测试及负荷特性分析 |
3.3.6 大红城电压电流测试及负荷特性分析 |
3.3.7 窑沟电压电流测试及负荷特性分析 |
3.3.8 点岱沟电压电流测试及负荷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牵引供电系统的评估与分析 |
4.1 供电臂累加公里阻抗及接地回流评估 |
4.1.1 每条供电臂的累加公里阻抗 |
4.1.2 牵引变电所接地回流系统评估及改进措施 |
4.2 牵引变电所电能质量评估 |
4.2.1 牵引变电所27.5KV侧电能质量评估 |
4.2.2 牵引变电所110KV侧电能质量评估 |
4.3 电力机车负荷特性分析和谐波特性分析 |
4.3.1 和谐号交直交型电力机车负荷特性 |
4.3.2 和谐号交直交型电力谐波特性分析 |
4.3.3 SS4型交直型电力机车负荷特性 |
4.3.4 SS4型交直型电力机车谐波特性 |
4.4 改造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交直交型传动机车(动车组)对供电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谐波危害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力机车与牵引变电所实测数据谐波分析 |
2.1 机车特性分析 |
2.2 四平牵引变电所 |
2.3 本章小结 |
3 牵引供电系统与交直交机车模型 |
3.1 HXD3电力机车 |
3.2 牵引网结构及建模 |
3.3 本章小结 |
4 谐波传播与渗透机理研究与仿真分析 |
4.1 牵引网谐波谐振 |
4.2 牵引网谐波电流放大 |
4.3 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谐振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牵引供电系统高次谐波治理方案 |
5.1 高次谐波治理措施 |
5.2 方案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F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G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7)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对计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特性 |
2.1 牵引供电系统负序 |
2.1.1 牵引供电系统负序分析一般方法 |
2.1.2 全负序向量图 |
2.1.3 常见牵引变压器的负序分析 |
2.2 牵引供电系统谐波 |
2.2.1 交直机车谐波特性 |
2.2.2 交直交机车谐波特性 |
2.3 实测数据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电能计量装置与计量原理 |
3.1 电能计量装置 |
3.1.1 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别及准确度要求 |
3.1.2 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形式 |
3.2 有功电能计量 |
3.2.1 单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
3.2.2 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
3.2.3 三相电路的有功电能计量 |
3.2.4 谐波条件下的有功功率 |
3.3 电能表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1 感应式电能表结构及工作原理 |
3.3.2 电子式电能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3.4 小结 |
第4章 牵引供电系统负序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
4.1 负序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
4.1.1 负序电能 |
4.1.2 负序潮流分析 |
4.1.3 牵引供电系统负序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
4.2 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
4.2.1 谐波对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影响的仿真分析 |
4.2.2 谐波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影响的仿真分析 |
4.2.3 谐波对感应式电能表的影响 |
4.2.4 谐波对电子式电能表影响的仿真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电气化铁路计量方式的探讨 |
5.1 负序和谐波电能的产生 |
5.1.1 负序电能的产生 |
5.1.2 谐波电能的产生 |
5.2 谐波条件下不同计量方式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分析 |
5.2.1 谐波条件下的两种计量标准 |
5.2.2 谐波条件下两种计量方式下的误差对比 |
5.2.3 两种计量方式的合理性分析 |
5.2.4 基波与谐波分别计量方式 |
5.3 电气化铁路电能计量方式探讨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SS4G型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电力机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电力机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
1.2.2. 电力机车故障诊断方法的沿革 |
1.3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2章 SS4G电力机车主辅电路的故障分析 |
2.1 牵引主电路的构成 |
2.1.1 高压电源电路 |
2.1.2 整流调压电路 |
2.1.3 主传动系统电路 |
2.1.4 加馈制动电路 |
2.1.5 功率补偿电路 |
2.1.6 主电路保护电路 |
2.2 机车主回路常见故障分析 |
2.2.1 受流装置常见故障分析 |
2.2.2 主断路器常见故障分析 |
2.2.3 主变压器常见故障分析 |
2.2.4 脉流牵引电机常见故障分析 |
2.2.5 线路接触器常见故障分析 |
2.3 辅助电路构成及常见故障分析 |
2.3.1 辅助电路构成 |
2.3.2 辅助电路常见故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故障诊断方法的对比分析 |
3.1 已应用的故障诊断方法 |
3.2 基于专家系统的方法 |
3.2.1 什么是专家系统 |
3.2.2 专家系统的知识库 |
3.2.3 知识的获取 |
3.2.4 推理机 |
3.2.5 专家系统的现状及趋势 |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 |
3.3.1 什么是神经网络技术 |
3.3.2 神经网络识别法 |
3.3.3 神经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 |
3.3.4 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及其改进 |
3.4 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比较 |
3.4.1 专家系统故障诊断的特点 |
3.4.2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的特点 |
3.4.3 将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结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S4G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系统总体设计 |
4.1 过程监测模块设计 |
4.1.1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
4.1.2 基于小波分析的故障特征提取举例 |
4.2 设计结合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 |
4.2.1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结构设计 |
4.2.2 知识的获取及表示方法 |
4.2.3 故障诊断系统推理机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故障诊断系统软件的开发试验 |
5.1 诊断系统需求分析 |
5.1.1 系统功能 |
5.1.2 设计原则 |
5.2 用户管理模块 |
5.3 参数配置模块 |
5.3.1 故障诊断界面设计 |
5.4 数据及报表模块设计 |
5.4.1 数据库设计 |
5.4.2 报表模块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电气化铁路导致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能质量概述 |
1.2 电气化铁路的组成 |
1.2.1 电气化铁路电流制与额定电压 |
1.2.2 牵引供电系统设施的发展 |
1.2.3 我国电力机车的发展 |
1.2.4 电气化铁路的优越性与存在的问题 |
1.3 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
1.4 世界各国电能质量标准 |
1.5 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方式 |
2.1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简介 |
2.1.1 一边供电 |
2.1.2 两边供电 |
2.1.3 环形供电 |
2.2 牵引变电所 |
2.2.1 单相结线牵引变电所 |
2.2.2 单相V,V结线牵引变电所 |
2.2.3 三相YN,d11结线牵引变电所 |
2.2.4 斯科特(Scott)结线牵引变电所 |
2.3 牵引网 |
2.3.1 牵引网的组成及特点 |
2.3.2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
2.3.3 牵引网向电力机车的供电方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气化铁路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3.1 电力机车简介 |
3.1.1 直流制 |
3.1.2 单相交流制 |
3.1.3 三相交流制 |
3.2 电气化铁路产生的谐波对电力系统影响 |
3.2.1 韶山9型(SS9)电力机车仿真模型及谐波分析 |
3.2.2 公用连接点处谐波分析 |
3.3 电力机车在电力系统中引起的负序电流 |
3.3.1 负序电流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3.3.2 单相牵引负荷负序电流的计算 |
3.3.3 韶山9型电力机车负序电流简单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气化铁路谐波和三相不平衡抑制措施 |
4.1 谐波抑制措施 |
4.2 减少负序电流影响的措施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电力机车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气化铁道系统构成和我国电气化铁道运营现状 |
1.1.1 牵引机车的供电系统 |
1.1.2 我国电气化铁道运营现状 |
1.1.3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概况及其工作原理 |
1.1.4 电气化铁道对公共电网的危害 |
1.2 电气化铁道的功率因数及谐波问题 |
1.2.1 功率因数标准 |
1.2.2 谐波标准 |
1.3 电气化铁道的功率因数补偿及谐波抑制主要方法 |
1.4 国内外电气化铁道无功补偿技术的现状 |
1.5 电力机车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发展趋势 |
1.6 牵引供电系统无功和谐波现状 |
1.6.1 电力机车谐波电流 |
1.6.2 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
1.6.3 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装置安装位置选择 |
1.7 本文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方案 |
1.8 本文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
第二章 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的原理研究与分析 |
2.1 无功与谐波的理论分析基础 |
2.1.1 谐波定义和分析方法 |
2.1.2 谐波术语的数学表达式 |
2.1.3 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 |
2.2 电力机车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的基本原理 |
2.2.1 电力机车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 |
2.2.2 电力机车无源滤波的基本原理 |
第三章 电力机车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的研究与设计 |
3.1 主控单元设计与实现 |
3.1.1 主控单元构成 |
3.1.2 机车无功补偿主系统 |
3.1.3 主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 |
3.2 电力机车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装置的投切 |
3.2.1 投切开关的设计 |
3.2.2 控制目标的选取 |
3.2.3 控制策略和触发时刻的选取 |
3.3 补偿装置主电路运行的可靠性 |
3.3.1 补偿电路本身的可靠性措施 |
3.3.2 防止晶闸管误导通的措施 |
3.3.3 无功补偿装置的保护及故障 |
第四章 电力机车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1 微控制器选型与设计 |
4.1.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4.1.3 其他控制器外围电路设计 |
4.1.4 触发输出电路设计 |
4.1.5 人机对话部分设计 |
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2.1 采样算法设计 |
4.2.2 数字滤波 |
4.2.3 主程序设计 |
第五章 仿真试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对 SS_6 型电力机车一次侧电路接地系统的改进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对 SS6 型电力机车一次侧电路接地系统的改进建议[J]. 王国建. 机车电传动, 1998(01)
- [2]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协同控制研究[D]. 刘群耀. 华东交通大学, 2015(11)
- [3]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付强. 中南大学, 2013(02)
- [4]基于复系数传递函数滤波器滤除电力机车负序电流的建模研究[D]. 杜荃秦天. 华东交通大学, 2016(02)
- [5]大准铁路供电能力测试分析研究[D]. 黄永聪.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4)
- [6]交直交型传动机车(动车组)对供电系统的影响[D]. 王雨竹.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06)
- [7]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对计量影响的研究[D]. 张永岚.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 [8]SS4G型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 陈风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2)
- [9]电气化铁路导致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D]. 于立珺. 山东大学, 2009(05)
- [10]电力机车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李建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