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简易恒温器

自制简易恒温器

一、自制简易恒温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艾胜书[1](2021)在《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完成脱氮除磷过程,多数是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反应装置中进行,或是在时间上造成交替好氧和缺氧环境的同一个反应装置中进行,工艺存在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占地面积大等特点。而寒区城市污水处理往往还存在冬季低温运行不稳定、进水碳氮比低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在总结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从构建反应器内混合液循环流态强化活性污泥性能和提升物质传递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研制了一种在同一空间内同时存在不同氧环境原位污染物同步去除的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Airlift Micro-pressure Dual-circulation Bioreactor,AL-MPDR)。为了探明AL-MPDR的污水处理性能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为反应器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本文开展了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和不同规模城市污水处理性能研究。首先,利用数值模拟和反应器实测手段研究了AL-MPDR的流场特性。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的反应器液相循环流态随着曝气强度增大逐渐呈现中间流速低,四周流速高趋势,且在曝气量为0.6m3/h时,液相循环流态最稳定,中心区域流速最低,并以反应器主反应区几何中心呈均匀对称分布。通过流态清水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反应器内能够形成循环流态,且循环时间随曝气强度增大而变小。而受反应器内液相流态的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差异也较大,在曝气量为0.6m3/h时,KLas变化差异最大,外围区域达到0.4529,中心区域只有0.1822,此时的液相流态最稳定。也正因为反应器内的特殊循环流态,致使反应器具有了以中心区域溶解氧值低、外围区域溶解氧值高的氧梯度分布规律,和中心区域高、外围区域低、反应器出口更低的污泥浓度分布规律的流场特性。在结合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曝气强度分别为0.104 L/(min·L)、0.156 L/(min·L)和0.208 L/(min·L),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分别为8h、10h、12h和14h的运行条件下,AL-MPDR均表现较强的碳氮磷同步去除效果,并以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机制完成了氮的去除。反应器内的氧梯度环境是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因素,特殊的流场特征使反应器内同时富集了具有硝化功能的Haliangium和Nitrospira、反硝化功能的Acinetobacter和Zoogloea、以及反硝化除磷功能的Rhodoferax和Aeromonas等多种功能菌属完成污染物的同步去除,且系统具备完整的有机物、氮磷代谢途径。针对我国城市污水存在低温、低C/N的特征,结合AL-MPDR具有的流场特性及脱氮除磷机制,分别研究了低温和低C/N下的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我国北方城市污水四季温度变化大特点,采取常温低污泥浓度、低温高污泥浓度的运行模式。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出水COD、NH4+-N、TN和TP分别保持在40mg/L、5mg/L、15 mg/L和0.5 mg/L以下,仍保持较强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低温下反应器内TTC脱氢酶活性降低,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运行条件的改变,反应器内Bacteroidetes、Gemmatimonadetes、Nitrospirae和Firmicutes菌门相对丰度增大,一些耐冷、嗜冷菌属,如Flavobacterium、Zoogloea和Rhodobacter相对丰度也明显增大。此外,Haliangium、Nitrospira和Aeromonas等脱氮除磷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也略有增加。这些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形成优势菌群,保证了反应器低温运行效果。在进水C/N比为3.2~9.4之间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均保持较高的有机物、氮磷污染物同步去除能力。随着C/N比降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并未受到显着影响,只是小粒径污泥占比越来越多,但反应器内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并未受缺氧微环境的影响,此时的平均SND率仍为88.67%。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随C/N比降低均略有升高,Denitratisoma、Thauera和Aeromonas等特殊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并且相对丰度提高,使系统可能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自养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等生物脱氮除磷机制,进而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生物系统对碳源的需求,确保了反应器在低C/N比下的运行效果。在实验室小试研究基础上,对AL-MPDR装置进行了为期368天的现场中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温为6.9~16℃,COD、NH4+-N、TN和TP分别为111.30~2040.00mg/L、5.33~15.15mg/L、14.31~40.97mg/L和1.89~13.12mg/L的水质、水温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中试运行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表现出较高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及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中试的AL-MPDR装置内混合液流态更趋于稳定,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多样性,且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差异性较大。相比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L-MPDR具有相似的优势菌群结构,不同的是相对丰度占比较高的优势菌门数量更多。在中试装置内同样富集了具有脱氮和除磷功能菌属,如Thermomonas、Terrimonas、Dechloromonas、Thaurea和Dechloromonas等。

吕丹丹[2](2021)在《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还原反应(ORR)、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是可再生燃料电池、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电化学水裂解装置等绿色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化技术的核心反应。然而ORR和OER反应较为复杂、动力学缓慢、不能自发进行,都依赖于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严重制约了绿色能源的产生和转化利用。基于此,合理的设计和开发非贵金属氧电催化剂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最重要的途径。尽管一直都有最新的研究进展,但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合理设计和合成用于ORR和OER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仍然是研究者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关键问题。异质原子掺杂的碳基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多孔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探索策略。因而本课题,以2,6-二乙酰基吡啶为前驱体通过组分调控,合成了具有独特成分组成和结构特点的异质原子掺杂多孔碳基催化剂材料,并具有优异的电催化功能活性。此外,本课题还利用理论计算探讨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来源,解析了微观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以1,8-二氨基萘和2,6二乙酰基吡啶为反应物前驱体集合生成新型双亚胺基吡啶聚合物,以六水氯化铁为金属前驱体经过络合后进行热解制备了碳球状单原子分散的Fe-N-C催化剂。对该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用该前驱体无模板或载体制备的Fe-N-C催化剂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1790 m2/g)、高石墨化程度等优点。该Fe-N-C材料内部及表面高度分散有单原子Fe与N形成独特的Fe-N5配位结构。同时,该催化剂材料在0.5 M硫酸和0.1 M KOH中不仅表现出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具有优异的OER催化性能。总的氧电催化活性为碱性介质中0.70 V和在酸性介质中为0.86 V。(2)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前驱体,本工作探究了氯化钴、硝酸钴、乙酸钴三种钴前驱体与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通过热解制备了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水分解和氧还原催化反应。结果表明Co-N结构和封装在N掺杂的碳基体中的金属钴纳米粒子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钴离子源对最终的碳材料性能有显着影响。以乙酸钴为前驱体制备的Co-N-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这种优异的活性可归功于被包覆的金属态钴和Co-N基团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还表明Co-Nx是ORR的十分有效的活性位点,而金属态的钴则对水分解反应具有巨大的活性贡献。(3)基于以上两个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按照不同Fe和Co摩尔比制备得到含铁-N和钴-N结构有机金属络合物。对络合物粉末进行热解及后处理得到FexCoyNC催化剂。探究了Fe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的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本工作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Fe以Fe-Nx结构的形式存在,Co则以少量的Co-Nx结构和多数的金属态Co两种状态存在。其中Fe:Co比例为1:5的催化剂(Fe1Co5NC)在酸性和碱性电解液中都具有最优的ORR性能。Fe1Co5NC组装的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峰值能量密度达到了284 mW·cm-2。测试结果表明微量Fe原子可以显着提高Co-N-C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DFT计算同样辅助证明了Fe-N-C(含少量Co-Nx)层包裹Co金属纳米颗粒结构比单独使用Fe-N-C和金属态Co时具有更优的氧中间产物吸附能量势垒,即比他们单独作为催化时具有更高的ORR催化活性。(4)将2,6-二乙酰基吡啶和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为反应前驱体,六水合氯化钴为钴盐,得到了Co9S8包覆于氮、硫掺杂碳中(Co9S8@N,S-C)的催化材料。该催化剂具有丰富的大、中孔结构,具有高效的双功能氧电催化活性,其ORR半波电位达到了0.89 V,OER过电位仅304 mV,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647 V vs RHE。用Co9S8@N,S-C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的测试表明: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259 mW·cm-2,比容量为862m Ah·gZn-1。此外,Co9S8@N,S-C组装的Zn ABs具有比Pt/C+IrO2更高的稳定性。连续运行110 h后,充放电电压间隙仅略微增大约90 mV,往返效率仅降低4.83%(而Pt/C+IrO2降低了14.48%)。DFT计算表明N、S共掺杂的碳层和Co9S8调节彼此的费米能级,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并使电子迅速转移到活性位点,制备的Co9S8@N,S-C催化剂实现了更优的吸附效果,比单独使用Co9S8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5)由于金属Fe和Co在催化过程中易发生金属的脱落,因而本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1,5-萘二胺和2,5-二硫二脲为氮、碳源和硫源,通过调节三个单体的摩尔比探究了非金属NS/C氧电双功电催化剂。当三个有机物的摩尔比为1:0.5:0.5时所得到的的NS/C催化剂在0.1 M KOH中具有最高的ORR和OER催化活性,ORR/OER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72 V vs RHE,远超过了商业Pt/C+IrO2。用该催化剂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电池测试结果显示,其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149 mW·cm-2,比容量可达769m Ah·gzn-1,且可以稳定的充放100小时后仅衰减28.36%,活性和稳定性远超过相同质量负载的Pt/C和IrO2(1:1 wt.%)混合催化剂组装的锌-空电池(衰减37.18%)。本工作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S/C的高活性主要来源于由特定的N和S掺杂所诱导的带有正电荷和自旋密度的C原子。

郑旭莲[3](2021)在《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的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胡伊宁[4](2021)在《聚偏氟乙烯基膜的结构调控及其复合正渗透膜的分离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正渗透(Forwardosmosis,FO)作为一种不需要高液压的有效技术,具有较低的能量消耗和较低的结垢倾向,与其他膜分离技术相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正渗透膜可用于军事水袋的功能性包装材料,在食品饮料加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高性能正渗透膜的缺乏限制了其应用推广与发展。因此,兼具高通量和高选择性的高性能复合正渗透膜(TFC-FO)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技术难点。本文以亲水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为基膜,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酰胺(PA)活性层,得到了三种复合正渗透膜,重点研究基膜表/界面物理化学性质和PA活性层亲水性对TFC-FO膜的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部分:1、将多巴胺(DA)和聚乙烯亚胺(PEI)与PVDF共混,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PVDF/PDA-PEI共混膜,并在其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PA活性层,得到TFC-FO膜。研究发现,PDA-PEI的添加可以提高基膜的孔径、亲水性和粗糙度,从而显着降低PA活性层的厚度、提高PA层的均匀性。当PVDF浓度为8 wt%,DA和PEI浓度分别为2 wt%时,所制备的正渗透复合膜M8/PA具有高达29.98 L·m-2·h-1的水通量(Jw),而比值盐反混通量(Js/Jw)很低,仅有0.018 g/L,明显优于以纯PVDF为基膜的对比样品(Control/PA,Jw=7.23 L·m-2·h-1,Js/Jw=0.50 g/L);M8/PA 和 Control/PA 对孔雀石绿(MG)与 NaCl 的分离系数(αMG/NaCl)分别为2.69和1.13,M8/PA优先保留染料并使NaCl通过,具有良好的染料/盐分离能力。2、将PVDF/PDA-PEI溶液均匀刮涂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处理的无纺布上,NIPS过程后固化成膜,并在其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PA活性层,最后剥离去除无纺布,得到自支撑TFC-FO膜。在机械剥离过程中,无纺布的粗糙纹理和PDMS“转印”至PVDF/PDA-PEI膜下表面,显着提高其疏水性,在AL-FS模式下,抑制了汲取液侧溶质反向的扩散,并且增大了有效渗透压,降低了膜内浓差极化,提高了纯水通量。剥离无纺布得到的PDMS处理的自支撑复合膜P8-T*水通量可以有30.53 L·m-2.h-1,比值盐反混0.69 g/L;与无PDMS处理的自支撑复合膜P8-T(Jw=24.41 L·m-2·h-1,Js/Jw=0.99g/L)对比,正渗透性能明显提高。3、采用蒸汽结合液相诱导相分离法(V-LIPS),制备了具有平滑和粗糙两种表面结构的PVDF/PHEMA基膜,并在其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PA活性层,得到TFC-FO膜。研究发现,光滑的基膜易生成较厚的PA层,水通量极低。而“柳叶状”的粗糙基膜形成的PA层较薄,且粗糙的表面结构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因此水通量有所提升。经过AEPPS/TA修饰后,其中的—NH2又进一步与PA层反应,增加了 PA层的厚度,并令表面更加粗糙,并且AEPPS/TA在孔道内的修饰使得TFC-FO膜渗透性能得到了提高。以0.6 M NaCl作为汲取液时,水通量为16.22 L·m-2·h-1,并且两性离子既带有正电荷又带有负电荷的,静电的相互作用使得膜对无机盐有良好的选择性,截留率大于99%,具有良好的正渗透脱盐性能。

刘婷[5](2021)在《固态钾离子电极的构建及血钾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钾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在人体血清中浓度约为3.5–5.5 mM,许多生理活动都离不开钾离子。钾离子作为一种电解质,是现代医学检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指标。因此,钾离子准确快速检测对于病人的临危救治和医学发展都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医学中主要使用以离子选择性电极(ion-selective electrode,ISE)为基础的血气分析仪进行各种电解质、小分子检测,但是仪器较大且昂贵、保养复杂、操作繁琐,当下以ISE为原型延伸出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solid state ion-selective electrode),由于其易制备、易储存、便携等特点,有望实现简易、快速、便捷的血清钾离子检测,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当下研究热点,从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固体接触层(实现离子?电子转换)出发,研制出以不同材料为固体转导层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并使用这些电极进行了血清钾离子的检测。(1)通过电沉积二氧化锰的方法,直接在电极基底上一步得到转导层材料(Mn O2),不需繁琐的材料合成和后期涂抹等步骤,可以极大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实验物料资源的浪费与污染。构建了以缬氨霉素为钾离子探针,电沉积二氧化锰为固体接触层的钾离子电极。该电极对钾离子响应迅速,在水层测试和抗外界干扰测试中均表现良好。其线性响应范围是1.0×10-4?1.0×10-2 M,对应的响应斜率为54.1 mV/decade(R2=0.988),检出限为5.0×10-5M。(2)为实现高的电极电位稳定性和快的电极响应速度,根据固态转导层的电子离子转换机理,往往需要电容大的转导层材料,这与超级电容器研发中需要电容大,充放电快,循环性能好的电极材料性质相似。我们采用了在电池材料中经常被用到的Mo S2、Fe3O4和石墨烯材料合成了Fe3O4修饰的、Mo S2和rGO为支撑体的转导层材料,并构建了以Fe3O4/r GO和Fe3O4/Mo S2作为固体接触层的钾离子电极。两电极对钾离子响应迅速,在各种外界干扰和水层测试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势稳定性,但是在线性响应范围、响应斜率和检出限上有很大差异。将上述三种电极用于山羊血清钾离子的检测,均能得到快速而稳定的电势响应。其检测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所得的结果相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三种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可用于血清钾检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颖[6](2021)在《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溶解氧是海洋常规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在评估海洋碳循环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准确、高质量的溶解氧观测有助于加深对不断变化的海洋的了解,这些需求驱动了海水溶解氧检测仪器的发展。本文调研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海水溶解氧浓度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的研究现状,设计开发了一种适合海水现场测量的便携式光学溶解氧检测仪。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溶解氧浓度检测方法。基于荧光寿命检测原理和锁相放大的微弱荧光信号检测方法,确定了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系统设计方案,明确设计指标。然后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设计开发。检测仪由水下检测单元和手持终端两部分组成。其中,水下检测单元通过检测相位差获取荧光寿命,最终检测得到海水溶解氧浓度。设计开发了独立的光路检测结构和根据荧光检测特性进行光电器件选型。重点针对强背景光干扰下的微弱荧光信号检测,研究了一种适合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双通道锁相放大检测方法,设计开发了检测电路。机械设计主要考虑仪器部署环境,选取了耐腐蚀的外壳材料,并在海水现场进行了密封性测试。为实现便携式海水溶解氧浓度现场测量,基于STM32单片机设计和开发了一款手持终端设备,实现了检测仪的数据采集、实时存储和数据自校正功能。重点针对光学溶解氧检测仪器传统实验室标定方法具有操作繁琐、条件严格和过程耗时的缺点,本文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智能学习算法的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标定方法,提出了相适应的随机采样的标定实验方法并设计开发了相适应的标定装置。标定实验简易,实现了以较短的标定周期完成溶解氧检测仪的高准确度标定。最后,采用实验室和海水现场实验方法,对设计开发的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检测仪达到了设计目标,具备了在海水现场长期、稳定和准确测量溶解氧浓度的功能。

张培书[7](2021)在《不同单色光对雨生红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及ROS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单细胞淡水绿藻,在环境胁迫,尤其是高光辐照条件下会形成积累虾青素的单细胞或红色孢囊。虾青素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色素,而通过红球藻提取虾青素是目前最常用的虾青素生产方式。由于雨生红球藻对光照强度变化极其敏感,故难以直接通过提升光照强度的方式提高红球藻的生物量。本文通过改变培养光波长的方法探究是否能藉此提升红球藻的生长状况。此外,光合生物的光合效能与光照密切相关,所以研究雨生红球藻在不同波长光照下的光合特征对解析光合生物的光合效能机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研究在不同单色光培育条件下,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荧光染色,研究不同单色光光照条件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状况和ROS积累的影响以研究其光合作用特性,并希望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能从微观上解释这样的变化。具体结果如下:(1)利用小型太阳能电池板与电压表相的简单连接制得,同时使用一般移动电源对电压表供电,成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单色光辐照度测定装置。通过测定电压,按曲线拟合方程L=1.524*e exp1.525V(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可近似测定出单色光辐照度相当与多少光照度下日光的辐照度。(2)通过对不同单色光照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的尼罗红及DHE染色后的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看出,460nm波长的光照培养最有利于红球藻的生长。(3)通过对不同光质下雨生红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对比,可以看出460nm的光照培育更有利于提高雨生红球藻光合作用效率和电子传递效率,而550nm的光照培育会提升雨生红球藻的抗氧化胁迫能力。(4)550nm、425nm光培养下的红球藻rbc L、psa B、psb A、SOD、APX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460nm、660nm和日光灯下培养的红球藻。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单色光辐照度测定装置,通过该简单装置,可测定出单色光的辐照度等效于多少光照度下日光的辐照度。利用该装置可降低目前单色光对植物影响研究中光强测定的成本问题。实验发现,蓝光培养能使红球藻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有利于的红球藻分裂繁殖,这对提高雨生红球藻的培养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绿光、紫光与蓝光、红光培养间所存在明显的光合作用效率差异以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揭示了红球藻光合效率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

林振钰[8](2021)在《薄膜热电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化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第四代火工品——MEMS火工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火工品发火温度的动态测量有了新的要求。发火温度是火工品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测试、确定发火点对火工品的改进与应用至关重要。针对微小型火工品发火温度动态测试问题,本文以高温薄膜热电偶为基础,经过参数优化与仿真验证,设计了一种具有高温稳定性和较快动态响应的微小型温度传感器,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薄膜热电偶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进行了探索,探讨了薄膜的制备材料,重点开展了Pt-Rh10/Pt型薄膜热电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在Al2O3陶瓷基底上制备了偶结尺寸≯1mm且厚度为6μm的Pt-Rh10/Pt型薄膜热电偶。对制备好的传感器样品进行了形态与性能评估实验,其导通性与附着性等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用直径为0.3mm的Pt Rh丝、Pt丝作为补偿导线对焊接法、键合法、耐高温无机胶连接法等引线连接方式进行了详细探讨。(2)搭建了薄膜热电偶静态测试平台,分别用便携式温度检定炉和卧式高温检定炉完成了Pt-Rh10/Pt薄膜热电偶在50~600℃和650~1500℃的静态标定。克服了静态标定试验中1500℃高温环境下薄膜热电偶与延长线的连接问题,达到在1500℃下能有效测温的技术指标。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分析,得到薄膜热电偶的塞贝克系数约为10.70μV/℃,其输出电势-温度曲线与标准S型热电偶基本一致。(3)通过搭建微小尺寸薄膜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动态测试平台,应用脉冲激光法对Pt-Rh10/Pt薄膜热电偶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测试与研究,建立了其动态数学模型,对其时间常数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t-Rh10/Pt薄膜热电偶的时间常数约为535μs,具有快速响应的特性和高精度测试的特点,满足快速测温的需要,为火工品发火温度的测试奠定了基础。

路浪[9](2021)在《猴魁茶叶机械自动化捏尖和压扁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制茶行业正在朝着自动化、高速化和卫生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产能,节约劳力成本,茶叶自动生产设备也越来越受制茶单位的喜爱。但是目前市面上猴魁茶叶多为半自动生产方式,生产制茶效能低下,劳动力成本却很高。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旨在根据现有的比较成熟的部分茶叶加工设备,研究攻克整套生产所欠缺的关键设备和技术,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捏尖和压扁系统,对其中主要执行机构进行参数化设计与分析,提高猴魁茶生产速度且提升稳定性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归纳如下:(1)猴魁茶叶捏尖与压扁技术分析方案研究。围绕猴魁茶叶机械化捏尖与压扁存在问题,分析现有的解决技术及问题,确立新的技术方案,对于捏尖技术,采用回转式捏尖机械手技术原理,针对机械手提出两爪式和三爪式两种方案。考虑到尺寸、空间以及简易程度,选择两爪式机械手。对于压扁技术,采用夹网滚压及辅助拍打原理。针对滚压方式提出两种技术方案:双滚轮夹网滚压和单滚轮夹网滚压。由于单滚轮夹网滚压茶叶,茶叶更容易受茶汁影响黏连在输送网带上,故选择双滚轮夹网滚压技术方案。(2)机械化捏尖与压扁技术工艺的试验研究。进行试验准备,明确试验目的,试验材料的准备与试验装置的建立;对制叶材料基本属性的研究,包含物料形状结构、外形尺寸、常规水分或含水率等;由试验得:大部分猴魁茶叶外观尺寸为5cm-7cm,茶叶平均含水率为67.9%;使用杀青后茶叶和自制装置,分别做跌落卡槽试验、捏尖旋转角试验、机械手捏尖压力试验、压扁落料定向姿态试验、夹网压扁压力及拍打脱粘试验。试验结果:卡槽距离输送机1水平距离一定(7cm)时,输送机1速度1v≈10m/min最佳;机械手对茶叶捏尖旋转450°,茶叶捏尖品相和回旋状态最佳;机械手对茶叶捏尖压力取值在3N-6.5N范围,茶叶不滑脱、不黏连和不被破坏。压扁试验结果:杀青后的茶叶含水率控制在40%-50%范围,压扁压力取6.5N-7.5N范围内,茶叶压扁效果及拍打脱粘效果最佳。(3)机械化捏尖与压扁技术系统的设计。捏尖机械手选型与设计,包括机械手手指手臂设计、传动系统设计、总体布局设计、工作循环设计等;机械手参数设计以及运动学分析。回转式捏尖机整体结构建模。机械化压扁系统设计,含网带输送装置设计、压扁装置设计、剥离辅助装置设计、压扁调距机构设计、总体布局设计、工作循环设计等。压扁机参数化设计以及整体结构建模。

傅思嘉[10](2021)在《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设计》文中提出现有颈椎防治仪器往往由于刺痛酥麻、体位限制等体感不适问题导致用户使用粘度下降,从而降低或丧失长期使用效果。如何增强产品即时反馈效度,提升用户颈椎防护自觉性和信心度,成为颈椎预防类产品改良研究的聚焦点和关注点。本文采用多模态有机融合交互技术,针对青年用户群体进行用于颈病预防的颈椎护理仪产品设计。将六西格玛设计中的DMADV流程应用于对颈椎病预防类产品的开发设计之中。针对颈椎病高发人群—青年伏案工作者,构建用户双向分析模型和功能系统图,准确全面的获取用户需求并完成向产品具体预防干预功能的映射转化。采用“多模态智能交互融合”技术,构成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四种模态的多样化反馈机制。通过对目标用户的肌电、皮电、心率变异性等生理实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获取产品功能标准参数值,给用户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全方位、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对产品的外观因素、人机尺寸及技术实现原理进行综合考量,生成颈椎护理仪产品设计方案,并采用Ergo LAB人机环境同步测试设备对产品进行效度评估。相比于同类产品,采用多模态交互融合的颈椎护理仪产品在干预功能方面具有更好的多感官体验性与产品即时反馈性,能够增强人们主动预防的意识并达到早期预防颈椎病的目的,对我国新健康管理理念及服务体系的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二、自制简易恒温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简易恒温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1.2.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
        1.2.2 常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1.2.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1.2.4 低温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1.2.5 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1.3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1.3.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理论
        1.3.2 新型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1.4 循环流生物反应器研究及应用
    1.5 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流场CFD数值模拟研究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6.2 研究技术路线
        1.6.3 创新点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装置
        2.1.1 AL-MPDR实验室试验装置
        2.1.2 AL-MPDR中试试验装置
    2.2 试验设备与材料
        2.2.1 主要仪器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2.3 试验用水
    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2.3.1 常规分析项目
        2.3.2 非常规分析项目
        2.3.3 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分析
        2.3.4 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2.4 试验方案
        2.4.1 AL-MPDR流场特性研究方案
        2.4.2 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研究方案
        2.4.3 低温试验研究方案
        2.4.4 低C/N试验研究方案
        2.4.5 中试性能研究方案
第3章 AL-MPDR流场特性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AL-MPDR构建
    3.3 反应器内流场特性研究
        3.3.1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模拟
        3.3.2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清水验证试验
        3.3.3 反应器内气液传质特性
        3.3.4 反应器内溶解氧分布规律
        3.3.5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分布规律
    3.4 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分析
        3.4.1 不同曝气强度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3.4.2 不同HRT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3.4.3 反应器内OUR、TTC、EPS分布特征
        3.4.4 反应器内有机物降解规律分析
        3.4.5 反应器内氮的转化规律分析
    3.5 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特征及代谢功能分析
        3.5.1 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
        3.5.2 微生物群落差异性
        3.5.3 微生物群落组成
        3.5.4 微生物功能及代谢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温对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4.1 引言
    4.2 反应器运行控制策略
    4.3 污染物去除性能
        4.3.1 有机物的去除
        4.3.2 氮的去除及脱氮机制分析
        4.3.3 磷的去除
    4.4 反应器污泥生化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4.4.1 TTC脱氢酶活性变化
        4.4.2 胞外聚合物特性变化
        4.4.3 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C/N对 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5.1 引言
    5.2 不同低C/N污染物去除性能
        5.2.1 有机物的去除
        5.2.2 氮的去除
        5.2.3 磷的去除
    5.3 不同低C/N反应器污泥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5.3.1 污泥沉降性能
        5.3.2 污泥形态结构
        5.3.3 污泥胞外聚合物
        5.3.4 微生物菌群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AL-MPDR处理城市污水中试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污水处理效果
        6.2.1 运行期间水温变化
        6.2.2 SS的去除
        6.2.3 COD的去除
        6.2.4 NH_4~+-N、TN的去除
        6.2.5 TP的去除
    6.3 AL-MPDR内 MLSS和 DO的变化
        6.3.1 MLSS变化
        6.3.2 DO变化
    6.4 AL-MPDR中试装置微生物群落分析
        6.4.1 装置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6.4.2 温度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影响
        6.4.3 AL-MPDR功能菌群特征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化学能量转化装置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
        1.2.2 锌-空气电池简介
    1.3 氧还原和析氧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1.3.1 氧还原反应机理
        1.3.2 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1.3.3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1.3.4 析氧反应机理
        1.3.5 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1.3.6 非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1.3.7 氧电双功能催化剂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原子Fe-N-C纳米球作为高效的非贵金属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需药品
        2.2.2 Fe-N-C催化剂的合成
        2.2.3 材料制备和表征所用到的仪器设备
        2.2.4 电化学活性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e-N-C纳米球材料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2.3.2.Fe-N-C纳米球催化剂的ORR和OER的催化性能分析
        2.3.3 Fe-N-C纳米球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效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水分解和氧还原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所需药品
        3.2.2 Co-N-C催化剂的合成
        3.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3.2.4 电化学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N-C催化剂的合成与特性分析
        3.3.2 Co-N-C催化剂的水裂解和ORR催化性能分析
        3.3.3 Co-N-C水分解和ORR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Fe-N-C材料作为锌-空气电池的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所需药品
        4.2.2 Fe_xCo_yNC催化剂的合成
        4.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4.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4.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_xCo_yNC催化剂的制备和物理结构特性表征分析
        4.3.2 Fe_xCo_yNC样品的ORR活性和碱性锌-空电池性能分析
        4.3.3 Fe_xCo_yNC催化剂活性来源的理论计算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S 共掺杂石墨碳包裹Co_9S_8纳米颗粒作为可充放锌-空气电池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所需药品
        5.2.2 催化剂的制备
        5.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5.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5.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5.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o_9S_8@N,S-C催化剂的合成及理化表征分析
        5.3.2 Co_9S_8@N,S-C催化剂电化学活性分析
        5.3.3 Co_9S_8@N,S-C催化剂活性的理论计算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无金属N,S共掺杂碳材料作为可充电锌-空气电池高效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所需药品
        6.2.2 N、S共掺杂碳的制备
        6.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6.2.4 电化学测量方法
        6.2.5 自制锌空气电池的制作和测试方法
        6.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NS-C催化剂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6.3.2 ORR、OER和锌-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6.3.3 DFT计算阐明N、S 共掺杂碳的ORR/OER活性位点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4)聚偏氟乙烯基膜的结构调控及其复合正渗透膜的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正渗透膜概述
        1.2.1 分离原理
        1.2.2 浓差极化现象
        1.2.3 复合正渗透(TFC-FO)膜的制备
        1.2.4 正渗透技术的应用领域
    1.3 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1.3.1 共混改性
        1.3.2 表面改性
        1.3.3 多巴胺改性技术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贻贝原位亲水改性的PVDF基 TFC-FO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2.2.2 膜的制备
        2.2.3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膜的形貌结构表征
        2.3.2 膜的化学性质表征及分析
        2.3.3 膜的表面润湿性分析
        2.3.4 膜的表面电位分析
        2.3.5 膜的正渗透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自支撑PVDF基 TFC-FO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3.2.2 膜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膜的形貌结构表征
        3.3.2 膜的化学性质表征及分析
        3.3.3 膜表面润湿性分析
        3.3.4 膜的正渗透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粗糙结构PVDF基 TFC-FO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4.2.2 膜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膜的形貌结构表征
        4.3.2 膜的化学性质表征及分析
        4.3.3 膜表面润湿性分析
        4.3.4 膜的正渗透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固态钾离子电极的构建及血钾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离子选择性电极
        1.2.1 离子选择性电极简介
        1.2.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1.2.3 离子选择性电极响应机理
        1.2.4 评价离子选择性电极性能的参数
    1.3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
        1.3.1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简介
        1.3.2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分类
        1.3.3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机理
        1.3.4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评价方法
    1.4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基于电沉积MnO_2的固态钾离子电极构建及血钾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离子响应机理
        2.3.2 电沉积MnO_2条件优化
        2.3.3 电沉积MnO_2表征
        2.3.4 钾离子响应
        2.3.5 电化学阻抗测试
        2.3.6 计时电位法分析测试
        2.3.7 水层和抗干扰测试
        2.3.8 实际样品检测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Fe_3O_4修饰不同基底材料的固态钾离子电极构建及血钾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制备Fe_3O_4/rGO和 Fe_3O_4/MoS_2复合材料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_3O_4/rGO和 Fe_3O_4/MoS_2复合材料表征
        3.3.2 转导层负载量优化
        3.3.3 钾离子响应和水层及抗干扰测试
        3.3.4 电化学阻抗测试
        3.3.5 计时电位法分析测试
        3.3.6 实际样品检测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水溶解氧测量方法
        1.2.2 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器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2章 检测仪的原理与系统设计
    2.1 检测仪检测原理
        2.1.1 荧光猝灭原理
        2.1.2 锁相放大检测方法
    2.2 检测仪系统设计
    2.3 检测仪设计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检测仪模块化设计开发
    3.1 水下检测单元光路设计
        3.1.1 光学器件选型
        3.1.2 荧光物质选择
        3.1.3 光路结构设计
    3.2 水下检测单元电路设计
        3.2.1 双通道锁相放大电路
        3.2.2 温度检测电路
    3.3 水下检测单元机械设计
    3.4 手持终端硬件设计
        3.4.1 手持终端设计概述
        3.4.2 MCU主控模块
        3.4.3 RS485 通信模块
        3.4.4 LCD显示模块
    3.5 手持终端软件设计
        3.5.1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3.5.2 数据处理与校正软件设计
    3.6 手持终端显示界面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检测仪标定方法研究
    4.1 检测仪标定方法
        4.1.1 高阶多项式标定方法
        4.1.2 多点标定曲面拟合方法
    4.2 检测仪标定系统的建立
        4.2.1 标定实验材料和装置
        4.2.2 标定实验流程
    4.3 基于智能学习算法的检测仪标定模型构建
    4.4 检测仪多元参数标定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检测仪性能测试
    5.1 实验室测试
        5.1.1 标准碘量法滴定实验
        5.1.2 检测仪准确度测试
        5.1.3 检测仪分辨率测试
        5.1.4 检测仪测量范围测试
        5.1.5 检测仪响应时间测试
        5.1.6 检测仪精密度测试
    5.2 海水现场测试
        5.2.1 检测仪海水现场测试
        5.2.2 检测仪长期稳定性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他科研成果

(7)不同单色光对雨生红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及ROS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雨生红球藻的研究进展
        1.1.1 雨生红球藻的研究史
        1.1.2 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的条件
        1.1.3 雨生红球藻合成虾青素的途径
    1.2 虾青素的研究进展
        1.2.1 虾青素的理化性质
        1.2.2 虾青素的来源
        1.2.3 虾青素对于人类的意义
    1.3 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进展
        1.3.1 叶绿素荧光的发现
        1.3.2 植物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的关系
        1.3.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和意义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5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用品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耗材与试剂
        2.1.2.1 试剂
        2.1.2.2 实验耗材
        2.1.3 实验仪器
        2.1.3.1 实验室常用仪器
        2.1.3.2 其他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培养基的配制
        2.2.1.1 母液的配制
        2.2.1.2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2.2.2 实验藻种的接种和培养
        2.2.3 培养条件
        2.2.3.1 辐照度的调节
        2.2.3.2 时间和温度控制
        2.2.4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2.5 尼罗红母液的配置
        2.2.6 红球藻的脂质的染色
        2.2.7 红球藻活性氧的染色
        2.2.8 RNA提取
        2.2.9 RNA 浓度的测定
        2.2.10 c DNA文库构建
        2.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单色光辐照度计的设计及制作
        3.1.2 单色光的选择
        3.1.3 不同波长光照处理对红球藻ROS的影响
        3.1.4 不同波长光照处理对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3.1.5 不同波长光照处理对红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1.5.1 实际光合作用效率
        3.1.5.2 热耗散
        3.1.5.3 光化学淬灭系数
        3.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3.1.6.1 红球藻总RNA质量检测
        3.1.6.2 引物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分析
        3.1.6.3 相对基因表达量分析
    3.2 总结
第4章 讨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薄膜热电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课题所涉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火工品发火温度测试方法的研究
        1.2.2 薄膜热电偶的应用与发展
        1.2.3 薄膜热电偶敏感材料的研究
        1.2.4 薄膜热电偶的制备工艺类型与发展
        1.2.5 热电偶测试方法的研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组织结构与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薄膜热电偶的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
    2.1 热电偶测温理论研究
        2.1.1 热电效应
        2.1.2 热电偶的重要定律
        2.1.3 热电偶的制作
    2.2 薄膜热电偶方案设计
        2.2.1 薄膜热电偶的结构设计
        2.2.2 薄膜热电偶的材料选择
    2.3 薄膜热电偶的结构仿真
    2.4 本章小结
3.薄膜热电偶的制备与测试
    3.1 制备工艺介绍
    3.2 磁控溅射制备W-5%Re/W-26%Re热电偶
        3.2.1 磁控溅射的工艺流程
        3.2.2 钨铼薄膜热电偶的形态测试及引线方式研究
    3.3 丝网印刷制备Pt-Rh10/Pt热电偶
        3.3.1 丝网印刷的工艺流程
        3.3.2 丝网印刷的关键步骤
        3.3.3 铂铑薄膜热电偶的形态测试与引线方式研究
    3.4 本章小结
4.薄膜热电偶的静态性能测试
    4.1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原理及设备
        4.1.1 测量线路及二次仪表
        4.1.2 标定注意事项
        4.1.3 标定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4.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过程和数据分析
        4.2.1 Pt-Rh10/Pt薄膜热电偶的静态标定过程
        4.2.2 静态标定实验改进
    4.3 标定结果及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薄膜热电偶的动态性能测试
    5.1 动态测试方案研究
    5.2 动态测试平台搭建
    5.3 动态测试过程及分析
        5.3.1 Pt-Rh10/Pt薄膜热电偶的动态测试过程
        5.3.2 Pt-Rh10/Pt薄膜热电偶的数学建模分析
        5.3.3 Pt-Rh10/Pt薄膜热电偶的时间常数评估
    5.4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9)猴魁茶叶机械自动化捏尖和压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茶叶机械设备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猴魁茶制茶自动生产线的研究
        1.2.3 关于猴魁茶捏尖搓条技术的研究
        1.2.4 关于猴魁茶压扁除汁技术的研究
        1.2.5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猴魁茶叶捏尖和压扁技术方案研究
    2.1 猴魁茶制作工艺分析
        2.1.1 工艺概述
        2.1.2 关键问题分析
    2.2 机械化加工产线的总体技术思路
        2.2.1 机械化加工产线工艺流程设计
    2.3 机械化捏尖技术方案研究
        2.3.1 捏尖技术及方案分析
        2.3.2 捏尖技术工艺要求
        2.3.3 捏尖技术工艺方案及工艺原理
    2.4 机械化压扁技术方案研究
        2.4.1 压扁技术方案分析
        2.4.2 压扁技术工艺要求
        2.4.3 压扁技术工艺方案及工艺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械化捏尖技术工艺试验研究与系统设计
    3.1 试验准备
        3.1.1 试验目的
        3.1.2 试验材料与设备
        3.1.3 试验内容及主要工艺和结构参数
    3.2 制叶材料基本属性的研究
    3.3 机械化捏尖工艺的试验研究
    3.4 机械手捏尖系统设计
        3.4.1 捏尖机械手结构设计
        3.4.2 机械手参数设计
        3.4.3 捏尖机械手运动学分析
        3.4.4 捏尖机械手总体布局设计
        3.4.5 工作循环图设计
        3.4.6 机械手捏尖能力估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械化压扁技术工艺试验研究与系统设计
    4.1 试验准备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材料与装置
    4.2 机械化压扁工艺试验研究
    4.3 机械化压扁系统设计
        4.3.1 压扁装置设计
        4.3.2 网带输送装置设计
        4.3.3 拍打装置设计
        4.3.4 压扁调距机构设计
        4.3.5 压扁机拍打部件强度检验
        4.3.6 压扁机总体布局设计
        4.3.7 工作循环图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猴魁茶捏尖与压扁系统三维建模
    5.1 Solid Works软件功能介绍
    5.2 回转式猴魁茶捏尖机建模
        5.2.1 机械手装置的结构建模
        5.2.2 回转盘装置的结构建模
        5.2.3 回转式捏尖机的结构建模
    5.3 压扁机结构建模
        5.3.1 压扁机上承载组件结构建模
        5.3.2 压扁机下承载组件结构建模
        5.3.3 压扁机整机结构建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之处
    6.4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选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颈椎护理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智慧医疗及智能可穿戴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人机交互与多模态智能交互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4 产品交互设计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颈椎病预防类产品概述及产品设计问题指出
    2.1 颈椎病预防研究现状
    2.2 颈椎病预防方法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
        2.2.1 颈椎病防治中的预防方法
        2.2.2 颈椎病预防方法特点分析
    2.3 颈椎产品的分类及特点分析
        2.3.1 颈椎产品的分类
        2.3.2 颈椎类产品特点分析
    2.4 颈椎病预防类产品研究现状及设计问题指出
        2.4.1 颈椎病预防类产品研究现状
        2.4.2 颈椎病预防类产品设计问题指出
第3章 用户双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需求获取
    3.1 用户人群研究及产品目标用户确定
        3.1.1 我国颈椎病患病人群特征
        3.1.2 年龄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分析
        3.1.3 职业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分析
        3.1.4 基于影响因素研究的产品目标用户确定
    3.2 用户逆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潜在需求获取
        3.2.1 颈椎病致病危险因素获取
        3.2.2 目标用户颈椎病致病最显着危险因素获取
        3.2.3 用户逆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潜在需求获取
    3.3 用户正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显性需求获取
        3.3.1 目标用户行为方式分析
        3.3.2 目标用户情景环境方式分析
        3.3.3 目标用户心理认知分析
        3.3.4 用户正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显性需求获取
    3.4 用户双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需求分析
第4章 颈椎护理仪基本产品功能确定及多模态功能设计
    4.1 基于用户需求的颈椎护理仪基本产品功能确定
        4.1.1 颈椎护理仪产品功能系统图构建及产品功能初步获取
        4.1.2 颈椎护理仪产品功能树构建及产品功能具象化
    4.2 多模态智能交互融合
        4.2.1 多模态概念及AI设备中感知模态分析
        4.2.2 多模态智能交互产品及市场价值分析
    4.3 颈椎护理仪产品的多种模态功能设计及产品标准参数值获取
        4.3.1 颈椎护理仪产品“视听触嗅”模态功能设计
        4.3.2 基于人机环境同步实验测试的颈椎护理仪产品标准参数值获取
第5章 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产品方案设计
    5.1 颈椎护理仪产品意象确立及产品造型草图方案绘制
        5.1.1 健康理疗类产品造型意象分析
        5.1.2 颈椎护理仪产品意象确立及草图方案绘制
    5.2 颈椎护理仪产品主要结构人机分析
    5.3 颈椎护理仪功能技术原理分析及产品CMF分析
        5.3.1 颈椎护理仪三维模型输出及各模态功能技术原理分析
        5.3.2 基于颈椎护理仪产品目标用户的产品配色分析
        5.3.3 颈椎护理仪产品材质及表面工艺的产品细节分析
    5.4 颈椎护理仪产品最终效果展示
    5.5 颈椎护理仪产品辅助软件设计
        5.5.1 颈椎护理仪产品APP功能概述
        5.5.2 颈椎护理仪产品APP信息架构设计
        5.5.3 颈椎护理仪产品APP界面视觉设计
第6章 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原型测评
    6.1 颈椎护理仪产品的竞品对比分析测评
    6.2 颈椎人机环境同步测试云平台的产品定量化评估测试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自制简易恒温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D]. 艾胜书. 吉林大学, 2021(01)
  • [2]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D]. 吕丹丹. 广西大学, 2021(01)
  • [3]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的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D]. 郑旭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聚偏氟乙烯基膜的结构调控及其复合正渗透膜的分离性能研究[D]. 胡伊宁.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固态钾离子电极的构建及血钾检测中的应用[D]. 刘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便携式海水光学溶解氧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D]. 张颖.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7]不同单色光对雨生红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及ROS的影响[D]. 张培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薄膜热电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林振钰. 中北大学, 2021(09)
  • [9]猴魁茶叶机械自动化捏尖和压扁技术研究[D]. 路浪. 江南大学, 2021(01)
  • [10]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设计[D]. 傅思嘉. 燕山大学, 2021(01)

标签:;  ;  ;  ;  

自制简易恒温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