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赏石的形成、分类与鉴赏

论观赏石的形成、分类与鉴赏

一、论观赏石的成因、分类与鉴赏(论文文献综述)

张肇新,王凤章[1](1996)在《论观赏石的成因、分类与鉴赏》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宝石业的大发展,近几年来,社会上又掀起了一股新的石文化热,即观赏石热。"石玩艺术研讨会"(1989)、"中国首届观赏石观摩与研讨会"(1990)等全国性大型观赏石学术活动相继在北京举行,红河石、三峡石、大漠石、古生物化石等观赏石也多次在北京办展,"雅石斋"、"奇石馆"、"石头店"等,也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面世。人们崇尚自

张肇新,王凤章[2](1996)在《论观赏石的成因、分类与鉴赏》文中研究说明

徐志刚,朱明玉[3](2015)在《关于中国矿产种类划分方案的讨论》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是为"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进行"全覆盖"的矿产成矿规律研究而撰写的,旨在了解中国矿产的种类及其数量。在对前人有关古代矿业的众多资料和1949年至今的5个矿产分类方案进行汇总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上的矿产分类,根据《地球科学大辞典》中有关"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诸多术语之定义,对诸方案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宝玉石矿产分类分别进行述评后,提出了中国矿产资源的系统分类,包括:1能源矿产13种;2金属矿产39种/族(其中,黑色金属5种、有色金属13种、贵金属3种/族、稀有金属8种、稀土金属15种+钇和钪、分散元素9种);3非金属矿产114种/组,其中,矿物类非金属矿产65种/组、岩石(土)类矿产49种/组;4水气矿产6种,合计172种(组)矿产,并给出它们的矿物分子式。此外,还重复列出宝玉石类和观赏石类(装饰石、收藏石及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砚石、印章石)矿产53种;其中,宝石类矿产14种/类、玉石类矿产22种和观赏石类矿产17种;另增加有机类的琥珀1种。

杨倩倩,王奎玲,刘庆超,刘庆华[4](2017)在《中国赏石文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赏石文化起源于夏商,盛行于唐宋时期,随历史朝代的变迁呈现不同的变化。赏石文化的发展与朝代的兴衰、时代主题的更迭紧密相关。战乱时期,赏石文化举步维艰;和平时期,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推动赏石文化进步。与此同时,享乐主义盛行时期,士大夫沉浸隐匿、放浪形骸的精神享受也悄然带动赏石文化蓬勃发展。观赏石可根据成因、成分、产出背景、形态特征及具有的意义等进行分类。现代赏石鉴赏标准在古典赏石鉴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形、纹、质、色"。面临现代赏石文化出现的利益至上、片面发展问题,需要我们传承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精髓,适度开采、全面发展,加强赏石文化国际传播,使中国赏石文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广阔。

胡晓明[5](2014)在《中华赏石园展览内容文本设计》文中指出观赏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涉及的知识信息包括古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地质学、矿物学、美学等等。但目前国内外甚少观赏石专题博物馆,仅有的几处也是简单陈列为主。有鉴于此,中华赏石园展览内容设计方案将围绕观赏石的五大分类,针对观赏石涉及的各类知识信息,开展全面、科学、深入的演绎和展示,力图将中华赏石园展览设计成全球一流的观赏石专题博物馆。

汪紫烟,任玥,汪念龙[6](2020)在《湾潭国画石赏析初探》文中提出湾潭国画石是新近发现画面石中的一个全新品种,因产于湖北省五峰县湾潭镇而得名,其藏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就广受欢迎和追捧。由于其面市时间较短,尚未有对其鉴赏标准及赏析评价的相关研究。湾潭国画石属图纹石,可从图象、意韵、纹理、色泽、题名、配座六个方面对其进行鉴赏,其中色、纹、象、意四个方面要素是其赏析重点,综合评价认为它是一款极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特色的高档画面石。

张艳[7](2016)在《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文中认为北宋文人赏石风气尚盛行,对石头的歌咏屡见不鲜、篇章众多,石意象蕴含的丰富情感与现实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进行了分类,概括了石意象的总体情况,总结出各类型石意象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赏石之风高涨的原因和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按照石头的功用,本文将北宋诗歌中出现过的石意象分为自然景观类、园林建筑类、文玩类三大类。自然景观石意象主要有纯自然和与历史传说相关两类,前者欣赏的是奇石在大自然中的自然形态美,后者则更多关注石意象背后蕴藏的深厚意蕴。园林建筑类石意象分假山、奇石与建筑石材三类,假山和奇石都属于园林构景,目的是营造一种自然山水的气韵,建筑石材意象更多的是带有象征意味。文玩类石意象内容最为丰富,有供文人案头赏玩使用的奇石、文房用品,有石制的茶酒器皿、石枕石席等生活器具,还有竹石、枯木怪石等画作类石意象,这一类石意象直接代表了文人赏石的趣味,与文人的关系也最为密切。通过详细分析每一类石意象的特点与意义,本论文最后从总体上分析石意象所表现的文学风尚以及这种风尚与北宋文人审美追求的关系,阐释歌咏石意象的诗歌中所包含的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仕宦与隐逸的情感冲突,所体现的以怪透皱瘦为特点的赏石标准与审美追求,所反映的宋人咏石诗对前人咏石诗的突破,论述文人赏石活动中的交游唱和对咏石诗大量涌现的影响。

赵雨溪,胡昆[8](2018)在《天成奇石——美丽清江石地质成因探秘》文中指出产于湖北清江流域泥盆纪云台观组的清江石因其独特"形、质、色、纹、韵"而在国内观赏石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丰富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艳丽斑斓的色彩与丰富灵动的纹理图案成就了清江石之美。清江石以紫、红、绿、灰白为主,色彩差异由沉积时期和成岩期Fe2+、Fe3+含量变化所决定,成岩期后的铁质浸柒使之进一步明显。清江画面石的纹理主要分为线型、条带型、梳型和斑块型等四种,一种或多种纹理的随机组合构成了清江画面石的美丽图案。线型纹理主要为生物扰动或铁质浸染充填成因;条带型纹理是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沙纹层理等沉积构造的呈现;梳型纹理主要是碟状构造、沙纹层理、铁质浸染充填的表现;斑块型纹理为成岩期后铁锰质浸柒充填的结果。

解明[9](2018)在《《云林石谱》与宋代文人赏石趣味》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人古有玩石的传统,赏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诗歌、绘画、音乐、戏剧等传统艺术相同,是中国古代文人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以及自身的艺术修养所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赏石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都达到了空前的鼎盛和繁荣,在赏石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以宋代文人赏石最具代表性。《云林石谱》作为一部带有总结性质的宋代赏石艺术专着,对宋代一百一十六种石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品鉴,并记载了众多以宋代文人审美趣味为主,具有广泛影响的赏石理念和赏石活动。对研究宋代赏石艺术,还原宋代赏石活动的繁荣风貌,以及探究宋代文人的赏石审美趣味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以杜绾《云林石谱》为核心,结合宋代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形式,梳理宋代文人赏石的整体风貌,对宋代文人的赏石观念、赏石类型以及赏石方式进行探究,解读宋代文人眼中观赏石的多样化审美形态,重点探究宋代文人在赏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人化审美趣味,以及宋代赏石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杜绾《云林石谱》的主要内容及其赏石特色。首先对宋代之前的赏石艺术发展作以简要概述,论述从史前时期、先秦两汉时期、魏晋时期以至唐宋时期,人们对石的初步认识以及石的人文内涵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宋代《云林石谱》的成书及其主要内容。接着进一步点明《云林石谱》的赏石特色,主要体现为:科学赏石观念的运用、审美文化意蕴的探求以及对宋代文人石的重点品赏,力求从多角度认识《云林石谱》一书。第二章从《云林石谱》文本出发探究宋代文人的赏石活动,对宋代赏石活动进行整体上的梳理和把握。其具体体现在宋代文人的赏石观念、赏石类型以及赏石方式三个方面。宋代文人的赏石观念以苏轼的“丑石观”、米芾的“四字相石法”为代表且影响最为深远,宋徽宗的艮岳园林用石同样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普遍赏石喜好。宋代文人的赏石类型多样,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对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的赏玩,对奇石、怪石的赏玩以及对文房之石:砚石的赏玩。赏石类型的多样化衍生出了赏石方式的多样化,雅室供石、案头清玩、以石置园皆是宋代文人推崇的赏石方式。通过对这三方面的梳理,以求还原宋代文人赏石活动的整体风貌。第三章以宋代文人赏石活动为基础,探究宋代文人眼中观赏石审美形态的多样化,包括观赏石的自然形态美,宋代诗歌和绘画中所呈现的观赏石的文化意蕴美,以及观赏石座架和命名的艺术美。然后从观赏石的审美形态出发重点探究宋代文人赏石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精神。在对观赏石的欣赏品鉴过程中,宋代文人崇尚“寓意于物”的审美趣味,将观赏石作为承载思想情感的载体,体现了其长寿永生的生命追求、崇逸尚雅的高洁风骨、劲健痩硬的不屈品格。最后,宋代赏石美学思想对后世文人赏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素园石谱》、《长物志》等诸多着作中广泛沿用宋代的赏石理论,并传承着宋代文人赏石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精神。

周德麟,赵启斌[10](2011)在《略论南京雨花石文化的历史演化》文中认为发源于南京地区的"雨花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是我国上古"玉石文化"、"祭祀文化"、"图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古发生的各种"石文化"中,其它"石文化"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历史变迁,许多已经灭绝了,或者逐渐蜕变为具有其它意义的文化。而"雨花石文化"则始终保持了远古时代的信

二、论观赏石的成因、分类与鉴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观赏石的成因、分类与鉴赏(论文提纲范文)

(3)关于中国矿产种类划分方案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矿业发展概要回顾
2中国几种代表性的矿产/ 矿种分类方案
    2. 1 对能源矿产的分类
    2. 2 对金属矿产的分类
    2. 3 对非金属矿产的分类
    2. 4 对宝玉石类矿产的分类
3对上述几种矿产/ 矿种分类方案的述评
    3. 1 国外二种有关矿产/ 矿种分类介绍
    3. 2 述评依据
4 笔者的划分方案
    4. 1 本方案的分类基础
    4. 2 对能源矿产分类的述评
    4. 3 对金属矿产述评
    4. 4 对非金属矿产的述评
    4. 5 对宝玉石矿产的述评
5 中国重要矿产和特色矿产
6 结论

(4)中国赏石文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中国赏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1 按赏石文化发展时期
        1.1.1 萌芽期
        1.1.2 发展期
        1.1.3 繁荣期
        1.1.4 鼎盛期
        1.1.5 振兴期
    1.2 按赏石形式划分
2 中国观赏石的分类
3 赏石的审美及鉴评标准
4 赏石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4.1 注重传统赏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4.2 适度开采, 全面发展
    4.3 加强赏石文化的国际传播

(5)中华赏石园展览内容文本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专硕毕业论文形式
    2、项目背景
    3、展览内容文本设计要求
    4、展览设计流程
    5、内容文本设计流程
    6、设计依据和学术资料来源
    7、中华赏石园与其他博物馆的关系
展览文本设计思想
    1、本展览策划的基本理念
    2、中华赏石园展览的主题功能定位
    3、本展览的总传播目的
    4、本展览的主题结构和展示大纲
    5、本展览各单元内容文本编写的格式
展览内容文本
    第一展厅 序厅
        第一部分:观赏石的形成
        第二部分:中国观赏石资源分布图
        第三部分:女娲补天场景
        第四部分:观赏石自然奇观
        第五部分:中国观赏石之乡代表石种及文化展示
    第二展厅 化石厅
        第一部分:化石的形成
        第二部分:化石基础知识体验区
        第三部分:恐龙化石专区
        第四部分:其他化石展品区
    第三展厅 矿晶厅
        第一部分:矿物晶体石的形成过程和一般特征
        第二部分:自然元素类矿物晶体石
        第三部分;硫化物类矿物晶体石
        第四部分:卤化物类矿物晶体石
        第五部分:氧化物与氨氧化物类矿物晶体石
        第六部分;碳酸盐类矿物晶体观赏石
        第七部分:硫酸盐类矿物晶体观赏石
        第八部分:硅酸盐类矿物晶体观赏石
    第四展厅 造型石厅
        第一部分:造逝石的形成
        第二部分: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尾山石
        第三部分:风棱石、姜石、菊花石、洛阳壮丹石
        第四部分:梅花玉、葡萄玛鞠、石钟靴
        第五部分:沙漠漆、茅山石、跨山绿石
    第五展厅 图案石厅
        第一部分:图案石的形成
        第二部分;雨花石
        第三部分:三峡石
        第四部分:玛瑙
        第五部分:黄河石
        第六部分:丹麻彩石
        第八部分:模树石
        第九部分:大理石
        第十部分:汉江石、国画石、蓝纹石
        第十一部分:九龙壁、鸡血石、彩陶石
        第十二部分:大化石、来宾石、汉中香石
    第六展厅 特种石厅
        第一部分:陨石
        第二部分;火山弹
        第三部分:和氏璧
        第四部分:古人、名人的藏石
参考文献
后记

(6)湾潭国画石赏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鉴赏标准
2 赏析
    (1) 色——指构成国画石图象的色彩、色调、色泽等。
    (2) 纹——指构成画面的纹理或线条。
    (3) 象——形象度,即形似。
    (4) 意——指意境、韵味。
3 综合评价

(7)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北宋诗歌石意象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北宋诗歌中石意象概况
    第一节 石意象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石意象的分类
    第三节 社会风气与石意象的关系
        一、经济的发展与赏石之风的形成
        二、自上而下的享乐之风
第二章 自然风光类石意象与北宋文人的山水游历
    第一节 纯自然类石意象
        一、石之自然形态美与北宋文人对自然的欣赏
        二、石头自然形态美引发的空间想象美
    第二节 与历史传说相关的石意象
        一、望夫石
        二、玉女捣衣石
        三、试剑石
        四、其他传说奇石
第三章 园林建筑类石意象与北宋文人园林
    第一节 磊石成山意自真
        一、僧院假山
        二、普通庭院假山
    第二节 园林景石可为友
    第三节 建筑石材柱石情
第四章 文玩石与文人石趣
    第一节 文人案头赏玩的对象
        一、用于赏玩奇石
        二、文房用品
    第二节 石制生活用品
        一、茶酒器皿
        二、石枕石席
        三、焚香石鼎
    第三节 画作类石意象
        一、竹石风流
        二、枯木怪石
第五章 北宋诗歌中石意象的文学风尚
    第一节 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一、奇石、假山营造的自然意境
        二、仕与隐的情感碰撞
    第二节 怪、瘦、透、漏等赏石标准与宋诗的审美追求
        一、石状怪奇说不尽
        二、顽质希世彦
        三、形瘦骨自振
    第三节 文人之间的交往唱和与诗歌创作
    第四节 与唐代咏石诗的差异
结语
附录 1:咏石诗分类汇总表
附录 2:北宋咏石诗人及诗歌汇总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天成奇石——美丽清江石地质成因探秘(论文提纲范文)

1 清江画面石颜色成因
2 清江画面石纹理图案地质成因
    2.1 线型
    2.2 条带型
    2.3 梳型
    2.4 斑块型
3 结论

(9)《云林石谱》与宋代文人赏石趣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国内外研究综述
    2.研究意义和价值
    3.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1章 杜绾《云林石谱》及其赏石特色
    1.1 文人赏石传统与《云林石谱》
        1.1.1 文人赏石艺术的历史渊源
        1.1.2 杜绾《云林石谱》的成书
    1.2 《云林石谱》的赏石特色
        1.2.1 科学赏石观念的运用
        1.2.2 审美文化意蕴的探求
        1.2.3 宋代文人石的重点品赏
第2章 《云林石谱》中的宋代文人赏石活动
    2.1 宋代文人的赏石观念
        2.1.1 苏轼的“丑石观”
        2.1.2 米芾的“四字相石法”
        2.1.3 宋徽宗的艮岳园林用石
    2.2 宋代文人的赏石类型
        2.2.1 四大名石之赏玩
        2.2.2 奇石、怪石之赏玩
        2.2.3 文房之石:砚石之赏玩
    2.3 宋代文人的赏石方式
        2.3.1 雅室供石
        2.3.2 案头清玩
        2.3.3 以石置园
第3章 《云林石谱》中的赏石美学思想
    3.1 观赏石审美形态的多样化
        3.1.1 观赏石的自然形态美
        3.1.2 观赏石的文化意蕴美
        3.1.3 观赏石座架与命名的艺术美
    3.2 寓意于物的文人化审美趣味
        3.2.1 长寿永生的生命追求
        3.2.2 崇逸尚雅的高洁风骨
        3.2.3 劲健痩硬的不屈品格
    3.3 《云林石谱》赏石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
        3.3.1 赏石理念的广泛沿用
        3.3.2 赏石审美精神的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四、论观赏石的成因、分类与鉴赏(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观赏石的成因、分类与鉴赏[J]. 张肇新,王凤章. 矿床地质, 1996(S1)
  • [2]论观赏石的成因、分类与鉴赏[J]. 张肇新,王凤章. 矿床地质, 1996(S2)
  • [3]关于中国矿产种类划分方案的讨论[J]. 徐志刚,朱明玉. 矿床地质, 2015(06)
  • [4]中国赏石文化研究进展[J]. 杨倩倩,王奎玲,刘庆超,刘庆华. 低碳世界, 2017(13)
  • [5]中华赏石园展览内容文本设计[D]. 胡晓明. 复旦大学, 2014(03)
  • [6]湾潭国画石赏析初探[J]. 汪紫烟,任玥,汪念龙.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01)
  • [7]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D]. 张艳. 暨南大学, 2016(02)
  • [8]天成奇石——美丽清江石地质成因探秘[J]. 赵雨溪,胡昆.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8(01)
  • [9]《云林石谱》与宋代文人赏石趣味[D]. 解明. 西南大学, 2018(01)
  • [10]略论南京雨花石文化的历史演化[J]. 周德麟,赵启斌. 长江文化论丛, 2011(00)

标签:;  ;  ;  ;  ;  

论观赏石的形成、分类与鉴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