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情诗研究中女性形象的异化

《诗经》情诗研究中女性形象的异化

一、《诗经》情诗研究中女性形象的异化(论文文献综述)

林雪儿[1](2021)在《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嘉三大家”是指刘宋元嘉时期的颜延之、谢灵运和鲍照,他们自发地在诗歌中运用时序感模式。时序感模式是一种诗歌结撰技术,也是一种审美经验模式,即它是一种较稳定的表达策略,是一种较一致的主观认知,它的审美意义既有文化方面的,也有诗歌艺术方面的。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在汉末文人五言徒诗处形成以“感物缘情”为审美经验、有稳定的表达技巧的时序感模式。太康时期,“感时生情”成为时序感模式的审美经验核心。元嘉三大家将时序感模式继承下来,并主要在哲学与世俗两个范畴对其内容进行扩充,使其审美经验更加丰富,并将其发展成纯熟的诗歌结撰技术。而三人各自的文化认知与处时态度也在他们表达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元嘉三大家的时序感模式在内容上包括哲学时间、世俗时间、审美时间三类,分析其诗歌的哲学问题、人事遭际、美学意义,能梳理出时序与志、情、理等主题的联系。刘宋时期,“缘情说”的内涵发生变化,“物”的限制减少,“感物”不是必须的传情途径,时序感模式直接成为主题表现的工具。元嘉三大家以诗的时间作为内核,以时空溶合、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等结构手段,多角度描写、夸饰、比兴、象征等手法,排比、反问、对举等句式,巧用叠词、联绵词、副词、动词等炼字技巧表现这种诗性的时间。如果从时序感模式的角度切入元嘉诗运转关的论题,考察元嘉三大家诗歌创作的复古与创新,那么时序感模式就有了更丰富的美学意义。复古主要指再度恢复了诗歌缘情言志的功能,具体而言是牢牢抓住感时生情的抒情内核、时与情的联系更加灵活。而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最大的两处新变是情感浓度的提高以及对物色的关注。前者体现在生死别离与韶华易逝两大主题在诗歌中频繁出现,甚至在表达上多直抒胸臆、直接议论与诘问时序。而对物色的关注则出于化解时序压迫的需求,其主要特点是时序中的节物成为了主要的表现对象,甚至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与情的关系,丰富了比兴的表现技巧。第一章叙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手绘先秦至刘宋诗歌时序感模式发展史作为背景板。以时序感模式的诞生标志《古诗十九首》为界,分先秦两汉诗歌的时间意识与魏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两部分,考虑到元嘉三大家的复古取向,重点落在建安、太康时期。再在元嘉文学的背景中考察三大家复古出新的诗学实践与时序感模式的联系。第二至四章根据时序感模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哲学向度、历史向度、抒情美学向度分别展现三大家中以理、情为取尚的各类诗歌的审美经验架构,从“浓情”与“物色”两个角度突出元嘉三大家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的新变,既对三大家诗歌创作中的复与变均有所关涉,又显现时序感模式在诗史中的演变状况及在中古后期的形态。

薛文卿[2](2021)在《“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古典传统”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徐志摩诗歌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梳理徐志摩诗歌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运用的古典诗词意象和作诗技巧。本文以史料研究、文本研究为主,穿插意象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整理了徐志摩诗歌文本中与古典传统一脉相承的部分,探讨中国现代新诗在从古典诗词蜕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的问题。论文主要以作家论的形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综述部分首先就“古典传统”的概念作了基础性的辨析,以防其与狭义的以理性为特征的“古典主义”相混淆,从而导致后续的研究产生歧义以及因此而发生的无谓的争论,本文的“古典传统”指广义的以节制为创作理念和以和谐均齐为审美特征的包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在内的中国古典传统;综述第二部分对“现代文学的‘古典传统’”和“‘古典传统’与徐志摩”两个主题作了研究综述。第二章梳理了古典传统与新月派及徐志摩的关系,结合徐志摩传记和史料去分析徐志摩创作思想渊源,分析徐志摩和浪漫性格和古典气质的双重特征。第三章从徐志摩诗歌内容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别从两方面探析徐志摩诗歌内容与古典传统的关系:一是徐志摩诗歌对自然景观的迷恋和古典文学寄情山水的写作传统的关系,二是徐志摩“性灵论”的创作观念与古典文学“以物起兴”的主情抒写的写作传统的关系。第四、五章从徐志摩“怎么写”的创作形式入手,以其诗歌常出现的写作意象和诗歌的写作技法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梳理其创作形式与古典传统的相关性。第四章选取了“秋”、“杜鹃”、“冢”三个意象,梳理了每个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源头以及发展,分析了徐志摩诗歌中这几个古典意象的使用、继承以及变革。第五章从其诗歌的语言韵白和音乐性、重章叠句的诗行建构方式、“造境”传统三个方面探讨徐志摩在现代新诗创作中对古典文学技法的传承和革新。结语部分总体性评述徐志摩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态度,并将其诗歌放置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中去考察,突出徐志摩的诗歌成就与贡献,探讨现代新诗在创作初期所创造的功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何风[3](2020)在《《玉台新咏》爱情诗中的性别表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台新咏》收录了占据诗歌总量一半以上的爱情诗,涉及男代男(包括自身)、男代女和女代女(包括自身)三种爱情表达模式,这些爱情诗能够和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相互印证,在于隐藏于诗歌中的丰富的性别表演现象,这种性别表演更多的在性别的社会意味上,与爱情虽有关联但并不抹杀爱情诗里真实的部分。《玉台新咏》爱情诗中的性别表演现象并不是非常明显的,很多时候甚至相当隐晦,它蕴藏于具体的文本分析中。而且这些较为隐晦的现象未必能与性别表演理论直接对应,但是它们依然与其有不谋而合之处,这是本文的理论视域得以建立的基础。本文的绪论部分和第一章着力于确立理论视域,首先介绍《玉台新咏》这部诗集及其爱情诗,然后是与爱情诗中的性别分析密不可分的女性观的梳理,再者就是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的导入和阐释,最后需要从时代背景和具体文本来确立二者互释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论文后三个章节的论述。第二章着眼于男性诗人笔下的女性建构,男性是爱情诗和女性建构的主体,男性的爱情诗创作深刻影响着女性,男性对女性的塑造过程也影响着她们的自我建构。男性刻画的女性主要是闺房里的思妇,她们的形象并不具体,情感也偏向于忧郁,这里面有着女性或主动或被动地适应社会规范并被男性捕捉到的性别表演,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到当时潜藏在两性关系里最本质的特征。第三章回到男性诗人笔下的男性建构,女性是性别表演的主体,男性也参与其中。男性诗人在建构自己和其他男性时,同样反映了一定程度的性别表演,这体现他们呈现自己情感和观察视角时的自恋,他们因凝视女性带来的女性气质,他们拥有的直呈欲望和享受同性爱的特权,这是当时的性别表演现象给他们带来的自由,而这份自由又能印证性别表演理论。第四章揭示女性诗人笔下的女性建构,这一建构由于诗歌体量和女性诗人自身的局限性显得相对匮乏一些。女性诗人刻意呈现自己无法被满足的情感,无力自足的人格,以及在自我表达时对男性观众的期待。她们“示弱”式的性别表演展示了她们绝对的弱者地位,从中可以深刻透视当时女性的命运。

赵泓睿[4](2020)在《魏晋诗歌的声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地初开之时,声音便已然存在于六合之内。无论是风啸雷鸣等自然声,还是鸟语兽号等动物声都体现了自然世界的无限生机。声音对人类的发展也至关重要。通过由听觉感官感知到的声音,人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然,亦利于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诗歌是诗人对日常生活与自我情志的记录与书写,即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一种实录性的史料。魏晋诗歌中声音种类多样,有对实景声象的描写,亦有对想象中的声音的叙写,呈现出较为丰富多样的文本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以魏晋诗歌中描写的声音为研究对象,从诗歌文学审美表达与魏晋时期社会文化两方面共同探讨魏晋诗歌通过声音所体现出的魏晋时期文与人的自觉。文章主体共四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明确研究对象及取材范围;整理叙述研究现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从“魏晋诗歌声音的种类与表现方式”切入。首先,分类具述声音在魏晋诗歌中的记录情况;其次,从声音的记录情况中总结声音在魏晋诗歌中的表现方式。记载情况反映出魏晋诗歌中丰富的声音种类,这体现了魏晋诗人对声音的敏锐感知力。具体声象下诗歌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这体现了魏晋诗人对于诗中的声象选择有倾向性。魏晋诗歌中声音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体现了诗人较高的艺术创作力。第二章主要从“魏晋诗歌声音中的文本文化内涵与诗人心态”着眼。首先,综合利用诗歌中的动物声、自然声、器物声与人声,一来分析魏晋时期战争与民生、文人宴饮娱乐、出行工具、天气等社会生活情状,二来阐述声音所反映的魏晋诗人思想上对佛、道、玄、儒的驳杂信仰。其次,通过诗人不同政治心态与诗歌声音写作之间的联系,以及对诗人们审美心态的分析,可以看出魏晋诗人们选择声音入诗的原因及诗歌声音种类分布不均衡的缘由。第三章主要从“魏晋诗歌声音书写的文学史意义”立足。首先,将魏晋时期划分为建安、正始、太康、永嘉、东晋五个时段,依次分析这五个时段的诗歌声音书写,阐释独属于各个时段的时代性情;其次,以蝉声为例,说明魏晋诗歌中的蝉声已经开始从物象转变为听觉意象,并在魏晋当下和魏晋以后的不断重写中构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听觉意象;最后,从诗歌声音出发,解读了魏晋诗歌美的转型。通过文章主体部分的解读分析,笔者希望可以通过实录性与抒情言志兼具的魏晋诗歌之声音,了解魏晋诗歌声音的种类与表达艺术、文本文化内涵,与诗人心态的关系,以及魏晋诗歌声音书写的文学史意义。从而更全面地解读魏晋诗歌。

冯俊[5](2019)在《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美《离骚》的翻译和研究已有长达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只对部分《离骚》译本、个别汉学家的《离骚》问题研究或者阶段性翻译史、研究史有所涉及,针对《离骚》在英美整体性的翻译史和研究史的研究仍属空白,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的学术探讨。本论文以《离骚》在英、美国家的英译史和研究史为对象,在文化研究视域下,探讨其历时发展脉络,以期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策略、模式、特点、规律有所呈现,并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英美《离骚》翻译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主要有十二个译本(其中八个全译本,四个节译本)。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梳理、分析、揭示十二个译本在形式、内容以及译者抒情化改写三个方面的纵向演变历程。其中对“形式不可译”的可译性探索和“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译者的改写则交织了译者个体的心理和时代之需求,是微观层面下译者和译本的互动。英美《离骚》学术研究史的历史性分析也是在一个中西视域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对《离骚》的误读和建构,体现了中西融合初始阶段汉学家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二十世纪的英美《离骚》研究则是在西方理论视角下的问题研究,既有在中国传统儒家诗教诠释路径解构后,《离骚》巫文化研究建构的蔚然大观,也有在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和平行比较文学研究路径下,对中西文化互识、互补的铺垫,还有西方学者在其学术传统“前见”影响下,对《离骚》在个人主义内涵和语言学领域的现代性建构;二十一世纪的一些当代英美汉学家,更多是在《离骚》研究路径和内容诠释上深化了中西融合之势态。具体而言,用西方文学批评诸多方法,分析《离骚》象征内涵的传统文化底色,并且延伸了极具现代性的读者心理学内涵和异化主题;在继承汉学研究的巫文化传统基础上,整合、论证和拓展了历代国内外学者的巫文化研究成果,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整体治学路径,结合并改造西方学术界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来梳理历代《离骚》研究史。总之,英美《离骚》翻译史的三条脉络都呈现出对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纵向发展特点。这也体现了在文化研究视角下,外部的综合国力对文化内部“软实力”的一种直接深远的作用力。同时,英美的《离骚》学术史,展示出中西文化互动中从误读、建构到深入融合的过程。

朱一帆[6](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李飞[7](2014)在《2011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文中研究指明01.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王小燕//郑利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摘要】有关中古诗歌女性形象的研究虽成果颇丰,但讨论的问题大多集中于类型化的女性形象分析及对女性形象文化意义、思想意义的阐释,且以宫体诗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为这一领域仍存在待拓展的研究空间。中古诗歌女性形象研究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对上述内容的揭示,

纳秀艳[8](2014)在《王夫之《诗经》学研究》文中认为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他治《诗经》,博采众长,却不墨守陈规,勇于打破传统经学研究的模式,独立思考,见解深刻。他的《诗经》学在研究方法、诗学观、美学观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是他于《诗经》研究中所阐发的思想,在《诗经》学史、乃至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他对清代《诗经》学的振兴以及新学风的开创,具有筚路蓝缕之功。目前,学界对于王夫之《诗经》学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尚有不足。本文力图对王夫之《诗经》学展开较全面的探讨,尝试对王夫之《诗经》学所蕴含的诗学观、美学观、方法论以及思想内涵,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发掘其《诗经》学在学术思想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期对王夫之《诗经》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以尽绵薄之力。本文除绪论外,由六章构成,主要内容简括如下:第一章介绍王夫之《诗经》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其一,丰富的《诗经》学成果。《诗经》学自先秦诞生以来,绵延数千年,成就卓越。王夫之汲取《诗经》学的养分,融入时代精神和个性特质,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鲜明的《诗经》学特色。其二,易代之际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明代自中期以来,政治腐败,社会风气衰退,士风不振,加之心学末流的影响,学术界出现虚浮现象,王夫之以经典研究为阵地,以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纠正不良之风。满清贵族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实施了一系列压制汉民族的政策,激起了强烈的反抗情绪,清初严酷的文化氛围,是王夫之《诗经》学极富批判性和思想性的原因之一。第二章探讨王夫之《诗经》学的宗旨。王夫之于《诗经》研究,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为宗旨,立足经典,探究《诗经》的文学特色,阐发深刻的思想,于《诗经》研究多有开创性意义。本章从精神实质、文化渊源及其《诗经》学的创新等方面,论述其《诗经》学的宗旨。第三章总结归纳王夫之研究《诗经》的基本方法。王夫之以不主常故为学术旨趣,在别开生面的学术研究中,能够融通文史,探索了一些有益的治学方法,主要有专题研究式、科学归纳、以诗解《诗》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使他的《诗经》学独具特色,且成就卓越。对王夫之《诗经》学基本方法的探究,不仅有益于《诗经》研究,也有益于其他学科的研究。第四章阐述王夫之《诗经》学的诗学观。主要对“诗际幽明”与“诗以道情”两大诗学观展开论述。“诗际幽明”是王夫之基于《诗经》祭祀诗歌的研究,提炼出的诗学观,即“诗者,幽明之际也”,在这一诗学观的指导下,他对《诗经》的祭歌进行深入研究,揭橥《诗经》迥异的诗歌特色,展示《诗经》独特的魅力。“诗以道情”是王夫之诠释《诗经》抒情性的诗论,他结合文本,从多层面论述情感在诗歌中的地位和对诗人达情的要求。第五章论述王夫之《诗经》学的美学思想。主要对“诗乐合一”和“兴观群怨”两大美学观展开论述。王夫之在研究中,提出了以律度为本的美学观,并对“诗乐合一”予以全新的阐释,展示《诗经》独具风貌的音乐美。“兴观群怨”是一个古老的美学命题,王夫之基于横向与纵向的再讨论,认为“兴观群怨”是表现人类情感的基本方式,也是四种情感类型,这是对传统阐释的新突破。第六章探讨王夫之《诗经》学所表现出的生命情怀。立足于《诗广传》,剖析蕴涵于其中的忧怀家国的情感指向、重视人格的精神取向、重建秩序的美政理想等,充分论述王夫之在《诗经》研究中,寄予的情感诉求。这王夫之《诗经》学最富魅力之处,也是与众不同之处。

林文艺[9](2014)在《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文中提出文学话语既表现为一种知识,也表现为一种权利。根据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谁掌握了文学的话语,谁就主导了社会舆论。自晚清以来,文学被视为启蒙思想和社会改革的利器。出于建设现代民族围家的需要,中围文学常常被高度意识形态化。新中围成立初期,政府决定成立专门机构,以文学为媒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以扭转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形象的种种误解,树立新中国形象。为此,由中围外文局1951年创办的英文版《中国文学》(Chinese Lierature)杂志正式拉开了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序幕。作为建国初期国内唯一一份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文化的官方刊物,英文版《中国文学》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选题从主流意识形态语境的视角,以1951-2000年间的英文版《中国文学》的研究为中心,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对该英文杂志翻译选材和对外文化形象塑造的影响,理清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中围文学文化、树立中围形蒙的路径,揭示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平台的中外文学交流现象,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外文学、文交流的影响及建围后中外文学传播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论文主要从史料学及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传播学和报刊研究方法,以及文学交流史的角度,综合分析英文版《中国文学》通过文化译介以传播中围文,树立中围形象。首先,从中外文学交流的背景,总体介缁英文版《中围文学》刊物的创刊、发展、内容及主要译者等相关情况;其次,结合英文版《中围文学》创刊特征,在本土文化语境、历史语境中探讨主流意识形态辖制下刊物对外翻译的题材选择,理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翻译选材特点;第三,以经典译作为例,通过分析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展示的经典形象,探索通过文学译介塑造自身文化形象以推动跨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问题。最后,对英文版《中围文学》在“他者”文化场内的传播进行研究,包括杂志终刊的原因、对外交流、传播中围文化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此为鉴,阐述影响我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因素,思考新形势下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对策。英文版《中国文学》注重中围文学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译介了大量中围文学作品,并在他者语境中深化了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解释,为对外交流、传播中围文化、展示真实的中围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努力。但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中外文化的差异等诸多因素,造成《中围文学》在对外交流、宣传中围文化及树立中国形象上并未获得巨大成功,因此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个案研究,总结特定时期我国对外文学、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更好地探索新时期中国文学文化对外传递的有效渠道与方式提供借鉴,对理解当前国家文化输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陈莉,朱丽卉[10](2013)在《近30年《诗经》人物形象研究综述》文中指出从形象分析、艺术手法、特征成因、道德意蕴等4个方面综述了近30年学界对《诗经》人物形象研究的成果。对女性形象的分析主要是描绘外貌、赞扬优秀品质,对男性形象的分析主要是论述人物体现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包括赋、比、兴以及外貌描写等刻画人物的一般手法;特征成因则包括宗教意识、审美传统以及社会背景;人物形象体现了孝悌、正直、忠君爱国的道德意识。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诗经》中人物形象分析的重复,对其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挖掘不够,对人物形象体现的道德意蕴的现实意义缺乏深入探讨。

二、《诗经》情诗研究中女性形象的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经》情诗研究中女性形象的异化(论文提纲范文)

(1)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
    第一节 先秦两汉诗歌的时序意识
    第二节 建安诗歌言志主题与时序表现
    第三节 感物缘情经验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
    第四节 玄言诗对崇情的反思
    第五节 元嘉三大家对诗歌时序感模式的自发关注
第二章 谈时论理: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哲学内容
    第一节 元嘉时期的玄学与佛学
    第二节 开阔的宇宙视野
    第三节 颜诗时序中的王权正统思想
    第四节 谢、鲍诗歌中的感时生理
第三章 由时入世: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世俗内容
    第一节 元嘉时期诗歌题序记时的发展
    第二节 以时序为叙事标尺
    第三节 时序内容功利化
    第四节 集结与孤立:自我回忆显现生命态度
第四章 感时生情: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的美学意义
    第一节 “感物缘情”的发展
    第二节 物色论与时序描写
    第三节 时序与比兴
结论
附录
    一 颜延之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二 谢灵运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三 鲍照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2)“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一 断裂带的回声:“古典传统”在现当代文学的投影
        二 “古典传统”视域中的徐志摩诗歌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传统的违逆与回归:徐志摩的两副面孔
    第一节 “古典传统”与徐志摩诗歌
    第二节 “出走与回归”:徐志摩创作思想溯源
    第三节 “古典与浪漫”:徐志摩创作文本特质
第二章 “前行中的回望”:诗歌文本的传统观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天人合一”
        一 草木本心:寄情山水的哀歌与理想
        二 “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哲学与态度
    第二节 “性灵论”与抒情本位
        一 “性灵”之子:不可言说的“辨”与“忘”
        二 赤子之心:“爱、自由与美”的追求与坚持
第三章 “比”中的“理念世界”:古典意象的现代重构
    第一节 “秋”:“愁性”体验与孤独意识
        一 悲秋与颂秋:古典文学“秋”意象溯源
        二 情苦与反叛:徐志摩诗歌“秋”意象内涵
    第二节 “杜鹃”:为理想殉葬的歌者
        一 望帝与杜鹃:古典文学“杜鹃”意象溯源
        二 哀婉与骄矜:徐志摩诗歌中的“杜鹃”意象
    第三节 “冢”:生死之间的顿悟
        一 荒凉与凄美:古典文学“冢”意象溯源
        二 吊古与隐忧:徐志摩诗歌“冢”意象内涵
第四章 传统艺术形式与新诗文本结构
    第一节 语言韵白及“音乐性”探析
        一 古茂与畅达:诗歌语言的韵白特征
        二 “参差建行”与情绪节奏:诗歌文本的“音乐性”
    第二节 “重章叠句”的现代重构
        一 重复与延展:《诗经》里的时空转换
        二 回环与变奏:徐志摩诗歌的“重章叠句”
    第三节 “造境”传统与诗歌文本
        一 造境与写境:古典诗艺的气韵所在
        二 虚实与悟道:徐志摩诗歌文本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徐志摩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玉台新咏》爱情诗中的性别表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玉台新咏》及其爱情诗研究现状
        二 性别表演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文理论视域的建立
第一章 《玉台新咏》爱情诗与性别表演
    第一节 《玉台新咏》中的爱情诗
    第二节 汉魏六朝的妇女观
    第三节 性别表演的维度
    第四节 性别表演的发生
第二章 男性诗人笔下的女性建构
    第一节 困居室内的抽象形象
        一 女性的生存空间:闺房
        二 女性的形象表征:抽象
    第二节 女性的情感特性
        一 忧心与思情
        二 成全恩情的渴望
        三 容颜衰老的焦虑
第三章 男性诗人笔下的男性建构
    第一节 自恋心理下的男性自审
        一 深情忠贞:异于女性的体面自尊
        二 上帝视角:女性困境的旁观者
    第二节 时代背景下的男性他审
        一 女性气质:观察对象的同化
        二 男性欲望:异于女性的直呈
        三 男性特权:同性恋诗的书写
第四章 女性诗人笔下的女性建构
    第一节 无从自立的女性情感
    第二节 无法自足的女性人格
    第三节 无力自审的女性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魏晋诗歌的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
第一章 魏晋诗歌声音的种类与表现方式
    第一节 魏晋诗歌声音的种类
        一、动物声
        二、自然声
        三、人声
        四、器物声
    第二节 声音在魏晋诗歌中的表现方式
        一、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二、两种及以上声音并举
        三、视听对举
        四、声音时空感表现
第二章 魏晋诗歌声音中的文本文化内涵与诗人心态
    第一节 诗歌声音书写对魏晋时期文本文化内涵的反映
        一、表现魏晋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二、反映魏晋时期的思想信仰
    第二节 魏晋诗人心态与诗歌声音书写
        一、政治心态与声音书写的联系
        二、审美情趣与声音表现
第三章 魏晋诗歌声音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魏晋诗歌声音书写的时代性情
        一、建安诗歌的声音书写
        二、正始诗歌的声音书写
        三、太康诗歌的声音书写
        四、永嘉诗歌的声音书写
        五、东晋诗歌的声音书写
    第二节 文学传统的建构——文学经典中的听觉意象的表达
        一、文学经典
        二、魏晋诗歌中经典听觉意象的生成——以蝉鸣声为例
    第三节 从声音书写看魏晋诗歌美的转型
        一、声音书写体现诗歌本质的转型——从言志转向缘情
        二、声音书写体现诗歌语言的转型——由朴素实用转为主张绮丽
        三、声音书写体现诗歌发展观念的转型——由崇正转向崇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魏晋诗歌声音诗句汇总
    1-1 魏晋诗歌中飞禽类声音诗句汇总
    1-2 魏晋诗歌中走兽类声音诗句汇总
    1-3 魏晋诗歌中虫鱼类声音诗句汇总
    1-4 魏晋诗歌中风声诗句汇总
    1-5 魏晋诗歌中水声诗句汇总
    1-6 魏晋诗歌中雷声诗句汇总
    1-7 魏晋诗歌中长吟长啸声诗句汇总
    1-8 魏晋诗歌中叹息声诗句汇总
    1-9 魏晋诗歌中哭泣声诗句汇总
    1-10 魏晋诗歌中笑声诗句汇总
    1-11 魏晋诗歌中歌声诗句汇总
    1-12 魏晋诗歌中其他人声类声音诗句汇总
    1-13 魏晋诗歌中日常工具类声音诗句汇总
    1-14 魏晋诗歌中装饰配饰类声音诗句汇总
    1-15 魏晋诗歌中乐器类声音诗句汇总
    1-16 魏晋诗歌中兵器类声音诗句汇总
致谢
硕士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5)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的关注
        1.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的关注
        1.1.2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研究的关注
    1.2 本论文的意义
    1.3 本论文的方法理论和研究思路
        1.3.1 基本思路
        1.3.2 基本方法
第2章 《离骚》“形式不可译性”的可译性探索
    2.1 韵律诗到无韵体之演变
        2.1.1 浪漫主义韵律诗歌
        2.1.2 无韵散文体
    2.2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动态平衡
        2.2.1 古英语半诗体
        2.2.2 中西博弈之对偶句式
    2.3 再现中国古诗形式之美
        2.3.1 保留原诗歌语序
        2.3.2 凝练工整留白之美
        2.3.3 还原“兮”字句式
    小结
第3章 《离骚》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
    3.1 本土化初探
        3.1.1 内容的归化式翻译
        3.1.2 内容的逐渐准确深入
    3.2 可读性和准确性的动态平衡
        3.2.1 内容的准确性
        3.2.2 内容的可读性
    3.3 “世界诗歌”理念的践行
        3.3.1 文化意味厚重的遣词
        3.3.2 政治意味浓厚的遣词
        3.3.3 两性视角的遣词
    3.4 陌生化的消弭
        3.4.1 “信、达、雅”
        3.4.2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路径
    小结
第4章 《离骚》译者的抒情化改写
    4.1 译者的自我抒发
        4.1.1 庄延龄译本的人文关怀
        4.1.2 理雅各译本的暮年情怀
        4.1.3 白英译本的乐观情绪
    4.2 译者的中国文化立场
        4.2.1 约翰逊译本的“个性化”改写
        4.2.2 柳无忌译本的儒家底色
        4.2.3 霍克思新版译文的学术化改写
        4.2.4 戴维·亨顿译本的道家意味
        4.2.5 苏古柏译文巫文化视角改写
    小结
第5章 早期汉学家的误读和建构
    5.1 翟理斯:《离骚》的误读
        5.1.1 错误的理解
        5.1.2 历史性误读
        5.1.3 创造性误读
    5.2 艾约瑟:《离骚》的经典化建构
        5.2.1 经典化过程
        5.2.2 研究局限
    5.3 理雅各:《离骚》研究的双重叙事
        5.3.1 《离骚》研究中的显性叙事
        5.3.2 《离骚》研究中的隐性叙事
    小结
第6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破儒立巫
    6.1 海陶纬的《离骚》研究
        6.1.1 屈原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政治形象研究
        6.1.2 《离骚》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研究
    6.2 霍克思的《离骚》研究
        6.2.1 《离骚》作者作品考据和分析
        6.2.2 .骚体诗的音乐性和演变历程
        6.2.3 《离骚》的巫文化内涵
    6.3 陈炳良的《离骚》研究
        6.3.1 《楚辞》巫文化研究史的梳理
        6.3.2 屈原萨满形象之建构
        6.3.3 《离骚》巫文化的解析
    小结
第7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中西互识
    7.1 心理学视角下的约翰逊《离骚》研究
        7.1.1 《离骚》的文学问题
        7.1.2 《离骚》的哲学内涵
        7.1.3 《离骚》的荣格式解读
        7.1.4 荣格心理学诠释《离骚》之成因
    7.2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陈世骧《离骚》研究
        7.2.1 中西时间观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7.2.2 中西作品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7.2.3 “抒情传统”中的《离骚》诗性时间分析
    小结
第8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诠释——现代性建构
    8.1 施耐德的《离骚》研究
        8.1.1 古典时代的屈子形象建构
        8.1.2 后古典时代的屈子研究
        8.1.3 共和时期和新中国时代的屈子研究
        8.1.4 民俗文化中的屈子神话
        8.1.5 《离骚》中的三大主题:时间、空间、疯狂
    8.2 吴伟克的《离骚》研究
        8.2.1 《楚辞》问题研究
        8.2.2 《离骚》的重复与韵律
    小结
第9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离骚》研究
    9.1 吴伏生的《离骚》象征体系研究
        9.1.1 香草体系
        9.1.2 巫神体系
        9.1.3 男女关系体系
        9.1.4 求索体系
    9.2 苏古柏的《离骚》研究
        9.2.1 《离骚》学术研究史梳理
        9.2.2 对王逸学术方法以及政治使命的批判
        9.2.3 《离骚》诗篇的巫文化体系
        9.2.4 《离骚》的哲学维度
    9.3 马思清的《离骚》的研究
        9.3.1 《离骚》文学性问题研究
        9.3.2 《离骚》研究史的梳理
        9.3.3 《离骚》的朱熹诠释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英美《离骚》英译简史
附录 B 英美《离骚》研究简史
附录 C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课题申报成果清单
致谢

(6)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研究现状
        2、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8)王夫之《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选题意义及思路方法
第一章 王夫之《诗经》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历代《诗经》学的发展
        一、《诗经》学的学术积淀
        二、《诗经》学的时代要求
    第二节 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
        一、明末社会风气与思想动态
        二、清初政治环境与学术思潮
第二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宗旨
    第一节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实质
        一、“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内涵
        二、“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渊源
        一、文武名世的家学渊源
        二、充满险阻的人生磨难
        三、归去故园的生命诉求
    第三节 王夫之《诗经》学的创新
        一、抒情写志的“广传”
        二、独具一格的“稗疏”
        三、别有性灵的“诗绎”
第三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不主常故的学术旨趣
        一、超然世外的研究心态
        二、独立自主的学术品格
    第二节 融通文史的研究方法
        一、出入文史 贯通古今
        二、专题研究 以呈全貌
        三、旁征博引 科学归纳
        四、以诗解《诗》 探究诗意
第四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诗学观
    第一节 诗际幽明
        一、诗际幽明的哲学基础
        二、诗际幽明的诗学内涵
        三、诗象其心的诗学意义
    第二节 “诗以道情”
        一、“诗以道情”的提出
        二、“诗以道情”的基本内涵
        三、对传统诗学观的补充与修正
第五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对“诗乐合一”的新阐释
        一、“诗乐合一”被淡化的原因考察
        二、“诗乐合一”的经典意义
        三、声情合一的美学观
        四、视域融合中对“诗乐合一”的阐释
    第二节 对“兴观群怨”的再讨论
        一、历代对“兴观群怨”的阐释
        二、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发展
第六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生命情怀
    第一节 忧怀家国的情感指向
        一、以孤心书家国之忧
        二、以经典释遗民之恨
    第二节 重视人格的精神取向
        一、对圣人之德的仰慕
        二、对君子人格的追求
    第三节 重建秩序的美政理想
        一、对君主制的批判
        二、以民为本的君道
        三、进退有度的臣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二、有关选题研究的其他重要信息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交流与汇通:文学交流传统中的汉籍外译
    第一节 文学交流传统中的汉籍外译
        一、史上的汉籍外译之概观
        二、20世纪30—40年代的汉籍外译
        三、建国后的汉籍外译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的创刊
        一、《中国文学》的栏目设置
        二、《中国文学》的成长历程
        三、《中国文学》的装帧及其他特点
        四、《中国文学》的主要译者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翻译与交流:英文版《中国文学》翻译选材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选材特点
        一、初创期:新中国新农民形象为主
        二、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红色经典为主
        三、曲折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阶级斗争为纲、革命样板为主
        四、蛰伏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伤痕反思为主
        五、复兴期(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为主
        六、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发展中的中国形象为主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典型题材的选译
        一、革命历史题材的选译
        二、农村农民题材的选译
        三、少数民族题材的选译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象与展示:英文版《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第一节 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一、《中国文学》选译古典文学作品简况
        二、《中国文学》译介《诗经》的形象及策略
        三、《中国文学》译介《红楼梦》的形象及策略
    第二节 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一、《中国文学》选译的现当代作品简况
        二、《中国文学》译介《阿Q正传》的形象及策略
        三、《中国文学》译介《人到中年》的形象与策略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一、《中国文学》选译民间文学作品概述
        二、《中国文学》译介《阿诗玛》的形象与策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与启示: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之影响与启示
    第一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之影响
        一、《中国文学》的发行与接受状况
        二、《中国文学》的读者群
        三、《中国文学》被读者欣赏、误读或批评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的启示
        一、《中国文学》终刊原因之探析
        二、《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
        三、《中国文学》终刊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之途径
    第三节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鉴,探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之对策
        一、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影响因素
        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对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一 与英文版《中国文学》同时代对外发行的外文报刊
附录二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古典文学作品选
附录三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附录四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民间文学作品选
附录五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音乐、美术、书法作品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近30年《诗经》人物形象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人物形象分析
    1.1 女性形象
    1.2 男性形象
2 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 人物形象特征的成因
    3.1 宗教意识
    3.2 审美传统
    3.3 社会背景
4 人物形象体现的道德意蕴
5 结语

四、《诗经》情诗研究中女性形象的异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D]. 林雪儿. 中山大学, 2021(08)
  • [2]“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D]. 薛文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玉台新咏》爱情诗中的性别表演研究[D]. 何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魏晋诗歌的声音研究[D]. 赵泓睿. 西南大学, 2020(01)
  • [5]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D]. 冯俊. 湖南大学, 2019(01)
  • [6]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2011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J]. 李飞.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2)
  • [8]王夫之《诗经》学研究[D]. 纳秀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9]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D]. 林文艺.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10]近30年《诗经》人物形象研究综述[J]. 陈莉,朱丽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3(05)

标签:;  ;  ;  ;  ;  

《诗经》情诗研究中女性形象的异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