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光之改良及进步(论文文献综述)
贤骥清[1](2014)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近代上海剧场演出史为背景,以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史为脉络,借鉴剧场建筑学方面研究成果,考察上海民国时期(1912~1949)的剧场、戏院、舞台等演剧场所及舞台艺术史迹。考察和研究内容如下:其一,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的背景考察与分析;其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大小剧场、戏院、舞台的类型、数量、区域概况调查与整理;其三,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舞台资料、重要剧目及演出的考察和史述;其四,民国上海剧场名称的更替考证与制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区域位置分布图的考证与绘制;其五,民国时期上海舞台美术演化发展轨迹的考察,舞台美术布景设计案例的介绍,舞台美术家小传的编纂;其六,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渊源与影响分析,演出场所整体特征描述、演变脉络梳理和嬗变规律探究。最后,民国上海剧场遗存现状统计报告,剧场保护和发展展望。具体而言,本文含导论一章、正论五章、馀论一章及附录。导论,主要介绍民国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现状及其基本概念。第一章,主要梳理上海历史沿革和宏观文化背景,考察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分析近代上海的剧场演化轨迹。第二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上海演出场所分布状况,从老城厢、公共租界、苏州河北以及沪西四个区域,分析剧场分布和聚集的剧场圈现象。第三章,主要梳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功能类型及演化轨迹,归纳民国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剧场变迁特征。第四章,主要整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出中的舞台美术类型样式、舞美布景行业状况和舞美从业者档案。第五章,主要分析和比较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东西文化渊源与影响。馀论部分,主要统计报告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现状及其保护和发展的展望。附录部分,整理统计了剧场的个体档案、舞美师个人小传、剧场生存年表、剧场分布图以及相关图纸资料等。本文的史料叙述,主要从纵向上梳理清中期开埠以降至民国时期上海中西两大支演出场所的数量、地位、型制、演出状态和生存状态。分析立论,主要从横向面上对比研究同时期西方剧场对中国剧场演化的影响与冲击,寻找二者间文化交流的关联状况,时间维度上梳理中国传统剧场在演化中的遗传继承、基因突变、时代气候的演化渊源,从空间向度上探究城市演剧宏观分布特征、分析布局特点。总体研究目标是:考察上海地区传统剧场的渊源背景,梳理上海近现代化过程中剧场的形态及其轨迹,探赜剧场舞台美术演变发展过程,补阙上海地区断代剧场史,整体上完成20世纪上半叶上海舞台演出场所的宏观整理和演化分析。
侯叶[2](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苏笑悦[3](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穆海亮[4](2012)在《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剧艺社("上剧")是孤岛时期存在时间最长、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演剧水准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话剧团体,也是战后上海剧运的中坚力量。它以政治意识鲜明、市民色彩浓厚、艺术整一性较高的演剧实践推动了抗战及战后上海话剧的蓬勃开展,成为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也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本文就是关于"上剧"的专题研究。"导论"梳理"上剧"的演剧历程,简要分析其话剧史地位,并从中提炼出其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政治化体现为传达政治理念、寄托政治诉求,并彰显出剧团本身的政治色彩;世俗化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的市民化、题材的世俗化、以及风格的通俗化,而组织管理的社会化、经营的市场化也与之密不可分。这一基本矛盾从根本上讲是由中国话剧的固有属性所决定,也与剧社自身的组织背景相关,更直接地则是由孤岛特殊形势型塑的,极大地影响着"上剧"的组织形式和艺术面貌。第一章探讨"上剧"的剧团组织。"上剧"希望成为一个职业化、自主化、市场化的艺术团体,并已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组织机构,采取了较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较为灵活的经营策略,这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化程度和社会化诉求,这是其世俗化取向的组织前提。"上剧"又是一个直接接受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剧团,中共代表的民间立场和进步政治趋向既有与自主化、社会化同步,从而促进剧运发展的一面;又因不可避免地继承左翼剧运的作风,带有一定的党派气息,从而束缚着剧社的职业化进程。为取得"合法"地位,"上剧"不得不对法租界当局有所依赖,这是对其自主性的侵蚀。同时,为了实现"以剧养剧"而采用的市场化策略难免沾染庸俗作风,这是对其世俗化的扭曲。剧人始终在政治、艺术、商业之间的夹缝中做着艰难的探索,心态微妙而复杂。第二章分析"上剧"的演出剧目。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在剧目方面体现为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博弈,二者关系错综,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并存。在孤岛特殊情境下,剧目的民族国家观念与现代市民意识呈现出明显的合流趋势;而战后剧坛回归"正常",二者的张力重新彰显。政治观念能够赢得观众的强烈共鸣,也会使剧目的艺术价值受损;市民意识既是争取观众的必要价值取向,也难免与艺术的媚俗化相连。这使"上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五四以来现代意义上个性化、平常化的"人的戏剧"轨道,制约了其剧目建设的更大成就。"上剧"古装剧大都卖座成功却少有精品力作,浓郁的政治气息和古今之间的不平衡想象,使它赢得了暂时的观众而失却了艺术的经典;翻(改)译剧数量最多,可中西对接的错位令其未能打造出真正的舞台佳作;现实剧形成"诗与俗的化合"的基本风格,最能代表"上剧"的艺术精神,"诗"与"俗"的融汇或失衡往往影响着剧目成就的大小、艺术价值的高低。第三章论述"上剧"的舞台艺术。在创作经验不足、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上剧"的舞台艺术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绩。它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追求、对导演格调多样化的实验、对向心演技的磨炼、对舞台美术严谨性与创新性的探索,都曾引领时代潮流。然而,"上剧"毕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自身所有以及时代加于它的诸多局限束缚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其舞台艺术正处于"在路上"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既生机勃勃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性缺憾。"上剧"的成就与局限都属于一个时代,而政治意识和世俗作风的渗透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影响,亦是其中的教训之一。"结语"探讨"上剧"的经验教训及其对当下话剧的启示。中国话剧的政治性与生俱来,但政治性并非话剧艺术的必要属性;世俗性是话剧艺术的应有品格,但世俗化理应是有限度的。直面政治、对话政治而避免为政治所"化",走向世俗、拥抱世俗又远离庸俗、避免媚俗,是中国话剧发展的应然选择。
王珏[5](2014)在《海派京剧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表明海派京剧演员及剧目大致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指受西方戏剧观念影响的以汪笑侬、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冯子和、欧阳予倩等为代表的演员,采用写实化的表演方法,排演的大批反映民主革命思想的新戏;另一部分是指以周信芳、赵如泉、常春恒、林树森、盖叫天、郑法祥、张翼鹏等为代表的演员,所演的在舞台综合艺术等方面有一系列创新,在刻画人物、表现剧情、丰富程式上有所突破的剧目。“两门抱”的表演方式、方言、机关布景以及过度的商业化阻碍了海派京剧的对外传播。将京海两派《甘露寺》等剧目进行对比,可见海派京剧语言更为通俗,人物更为生活化。海派剧目对传奇故事有所丰富。梆子戏出身的海派演员重视身段表演,家族组班促使演员一专多能,跨界演出推动了海派京剧与西方艺术的融合,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坤旦演员改变了京剧原有的乾旦表演体系。海派京剧在上海浓厚的商业氛围以及江南水路京班的影响下重视火爆的武戏表演。受连台本戏的表演形式影响,海派京剧表演更具连贯性、手法更多样,连台本戏抑制了海派京剧流派的形成。海派京剧演唱上善于运用联弹,对江南音乐有着独特的传承。与京朝派京剧相比,海派京剧的舞台美术中更具江南地域文化特色。这种江南地域文化的体现一方面源于此地对一些人物的不同评价,一方面源于江南工艺技术的提高。海派京剧在剧目、表演手段、声腔等各个方面对当时活跃于上海的地方戏、话剧、电影有所影响,在音乐、表演、演员培养、剧目等方面反哺了当时及解放后的昆剧,在音乐、机关布景、表演等方面对样板戏有所影响。
印美娟[6](2020)在《传统与新变:清末民初(1910-1918)改良新剧剧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话剧传人中国,与中国传统戏剧碰撞、冲突、交融,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改良新剧。改良新剧是中国戏剧与西方话剧共同孕育的产物,是传统戏剧和时代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古典戏剧向现代话剧过渡的戏剧形式,它具有西方戏剧的艺术特征,亦未脱传统戏剧之窠臼,同时也掺杂着时代环境所投射的非艺术因素。本文以清末民初(1910-1918)期刊杂志登载的新剧剧本及新剧艺人忆述的演剧脚本为研究对象,以新剧的舞台实践及戏剧评论作为材料补充,以结构体制、文体特性、舞台艺术为切入点,分析新剧对中国古代戏剧的继承及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嬗变:第一章论述改良新剧的结构体制,主要包括新剧的结构方式与外在体式。新剧基本上效法中国传统戏剧的编剧方法,采用点线式结构组织故事情节。同时,它还借鉴改良新戏的幕外戏的表演手段,或连贯剧情,或插科打诨。在体制方面,改良新剧效仿西方戏剧的分幕分场的方式,却袭用了的中国传统戏剧的场次名称、分出标目及开场,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戏剧的“形骸”。第二章论述改良新剧的文体特点,主要包括台词的艺术、唱曲的魅力及舞台提示词的蜕变。新剧以对话与舞台提示词为主体,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叙述者干预以及小说式的叙述方式;受传统戏剧的浸润,新剧剧本保留着大量的唱曲,或是迎合中国观者爱唱之心理,或是抒情达意,或是开启民智、灌输文明。尽管新剧的舞台提示词保留着中国传统戏剧“++介”的范式,不过,提示词总体上呈现出细致、熨帖的特点。第三章论述改良新剧的舞台美术,主要包括新剧的舞台布景、演员妆饰、灯光技术及音响效果。剧作家比较重视剧作的舞台艺术,精心设置布景为角色提供活动场景、映衬角色性情、渲染戏剧氛围;注重演员妆饰,使其外在形象与性情气质保持一致;合理利用灯光技术,创设戏剧情境,强化角色的心理情绪;充分发挥音响效果,展现时代面貌,传达人物的情绪。改良新剧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革新顺应了中国观众要求戏剧反映社会现实、针砭社会弊病、启民醒世的心理诉求,发挥了戏剧的教育功能;它对传统戏剧、改良新戏的继承,适应了观者的审美习惯,保证了戏剧的娱乐功能。
杨谨瑜[7](2013)在《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戏曲现代戏,就是以反映现代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戏曲类型。戏曲现代戏产生于清末民初,是在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时代思潮下出现的。在改革开放之前,现代戏大致经过了晚清改良戏、民国时装戏、抗战宣传戏、建国十七年现代戏、革命样板戏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现代戏,以政治性强、侧重为政治任务服务为特点。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束缚的减弱,思想的解放,现代戏才真正开始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80年代,在承包制政策、人们的娱乐需求以及旧的欣赏群体尚存、新的表演艺术尚未兴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现代戏在革命历史剧、文革反思剧、社会伦理剧、城市题材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进入90年代后,由于影视等娱乐形式的市场竞争以及现代戏本身的缺陷和不足的影响,尽管现代戏在革命历史剧、讴歌现实剧、改革反思剧、爱情道德剧、社会伦理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80年代的繁荣相比远远不如,进入了一个低迷期。改革开放后的现代戏在表演、舞美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在表演上,重新确立了程式在表演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了继承传统、凝练生活的程式形成原则,再次形成以名角带戏的局面。此外,还提高了现代戏在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物心理等方面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戏曲在表现这些方面的不足。在舞美上首先确立了半实半虚、虚实相生;服务现实、反映生活;配合表演、溶于剧中;他山之石,为错攻玉的基本原则。并充分利用服饰、道具、布景、灯光等,在塑造人物性格、展现现实生活、营造舞台氛围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时期的现代戏理论极为重视人物形象及心理描写,注重戏曲的现代意识,强调中西合璧的观念,此外现代戏的形式与内容关系、出路探寻、剧史研究以及新的戏曲传媒等方面的探讨也是其重要成果。现代戏的美学原则以强调通俗美为主,追求戏曲表现中的虚实结合,达到雅俗共赏。而在戏曲与文学的关系上,则认为戏曲是文学的一种,必然受到文学思潮的影响,联系戏曲与文学的关键是中国文学的韵律意境之美。此外论文还讨论了现代戏与社会、现代戏人才的培养、现代戏的传播以及剧团改革等内容。认为现代戏应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上应把国家教育和大众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采用品牌效应、英特网、企业平台等现代传播方式,进行剧团的深化改革,并最终实现现代戏的繁荣。
于琦[8](2013)在《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文中研究指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外来势力的刺激和影响下,逐渐走出传统的封闭体系,开始寻求现代化并走向世界。二十世纪前期,报纸期刊等现代传媒业迅速崛起,对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前期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其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更有力的传播工具,因此戏曲期刊与戏曲艺术的联合成为一种必然。戏曲期刊一经产生,就刊发了大量戏曲理论批评文章,它们是二十世纪前期戏曲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戏曲期刊之于戏曲理论批评的重大意义。本文的关注范围划定在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主要研究对象是这一时期戏曲期刊所刊载的戏曲理论批评,探讨作为新传播媒介的戏曲期刊,如何参与戏曲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如何凭借自身力量影响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第一章简述戏曲期刊兴起、发展的原因,并根据戏曲期刊上的理论批评发展状况,对其进行了时段上的划分,同时介绍戏曲期刊所登载的戏曲批评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第二章从戏曲期刊入手,梳理戏曲观念的演变过程。西方戏剧艺术传入中国后,为传统戏曲艺术提供了新的参照物,刷新了人们的戏曲观念。戏曲期刊关于“旧剧”和“国剧”的探讨.反映了理论界对中国戏曲的定位与评价,建构了中国戏曲之于世界戏剧艺术的意义。第三章阐述了戏曲期刊对戏曲特征的探寻。戏曲期刊一方面通过对戏曲“综合性”和“写意性”的论证,在本体上肯定其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特殊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考察戏曲艺术中的民间意识与民族意识,梳理出戏曲在文化系统中的流动与蘖变,从而获得戏曲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第四章主要分析戏曲期刊对戏曲变革问题的探讨。二十世纪前期,传统戏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革新、演变,人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推动戏曲艺术的更新。作为戏曲舆论的前沿阵地,戏曲期刊对戏曲改革的相关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戏曲期刊始终留意戏曲领域的新变,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在戏曲改革的潮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五章论述戏曲期刊开辟了新的“批评空间”,影响了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与传播。戏曲期刊的办刊宗旨与批评主体的思想意识,对戏曲批评进行了筛选和整合,使其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戏曲期刊凭借占有戏曲资料的丰富性,以及与读者之间密切、频繁的联系,使人们增进对戏曲的理解和思考,并为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争鸣提供了平台,从而推动了戏曲理论批评的更新与发展。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通过对二十世纪前期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研究所获得的当代意义。
王溢凡[9](2019)在《“薛马争雄”与粤剧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薛马争雄”,是指薛觉先领衔的觉先声剧团以广州为基地,与马师曾的太平剧团以香港太平戏院为演出中心,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长达10年间在艺术市场上展开的激烈竞争。在“争雄”过程中,薛觉先以“觉先声剧团”为“试验田”大力进行粤剧改革,马师曾以“太平剧团”为基地来实践自己的改革主张,两人在改革实验中不断探索、革新粤剧的表现形式,对粤剧的革新都有非常大的贡献。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20-30年代粤剧发展的概况,对薛马争雄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论文分五章内容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对薛马争雄的历史地位、研究价值进行说明,指出论文的研究意义,并对此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主要介绍薛马争雄的历史背景,包括薛觉先和马师曾的生平介绍,以及对志士班、省港班、香港粤剧发展的情况作出简要梳理。第三章通过梳理觉先声剧团和太平剧团的班底、演出剧目,整理出薛马争雄过程中的细节;第四章分别从男女班、剧本、音乐、表演和舞美这五个方面入手,总结出薛马争雄对粤剧改革的影响;论文的结尾,立足于现代粤剧改革的现状,根据薛马争雄改革粤剧的经验,对现代粤剧改革提出三条建议。
孙建杰[10](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二、灯光之改良及进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灯光之改良及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价值 |
第四节 剧场概念辞源考辨 |
第一章 民国前的上海演剧及其场所 |
第一节 古代上海文化沿革及演剧 |
第二节 近代上海演剧及场所概况(1843~1911) |
第三节 近代上海剧场圈及演化轨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分布及演化轨迹 |
第一节 城市南区的“城厢”剧场圈 |
第二节 城市中区的“公共租界”剧场圈 |
第三节 城市西区的“泛租界”剧场圈 |
第四节 城市北区的“苏州河北”剧场圈 |
第五节 小结: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演化轨迹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 |
第一节 传统戏曲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
第二节 现代话剧类型的演出场所及舞台式样 |
第三节 其它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
第四节 小结: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分析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中的舞台美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戏曲的舞台美术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话剧的舞台美术 |
第三节 舞台美术的设计师和从业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渊源与影响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剧场的遗传影响 |
第二节 上海开埠与欧美西风对上海剧场的影响 |
第三节 日本与苏俄剧场对海派剧场文化的影响 |
馀论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报告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佚失状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遗存现状 |
结语 |
附录1:剧场档案 |
1.1 近代上海的传统演剧场所(1843~1911) |
1.2 近代上海的西式剧场(1843~1911) |
1.3 民国前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12~1927) |
1.4 民国中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27~1937) |
1.5 民国后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37~1949) |
附录2:民国期间舞台美术师小传(1880~1930) |
附录3:上海演剧场所年表 |
附录4:剧场分布图 |
附录5:海外上海研究书目:1845~2005 图书馆访问网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实践 |
致谢 |
附图 |
(2)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上海剧艺社的历史地位及其基本矛盾 |
第一节 上海剧艺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 |
一 上海剧艺社的基本演剧历程 |
二 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 |
三 中国现代话剧运动具体而微的表征 |
四 成就背后的疑问与遗憾 |
第二节 政治化与世俗化: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
一 基本矛盾的构成与主要表现 |
二 孤岛特殊境遇型塑着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
三 政治化的固有传统与世俗化的应有品格 |
第一章 剧团组织:社会化诉求与政治化趋向的纠结 |
第一节 剧团的职业化与组织管理的社会化 |
一 从业余走向职业化的文化逻辑与历史动因 |
二 宗旨目标定位与组织机构建设 |
三 剧团集体认同与社会形象塑造 |
四 职业化不成熟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经营策略的市场化与商业化 |
一 企业化运作与收支预决算 |
二 广告宣传与媒体舆论 |
三 争取观众的文化举措与市场策略 |
四 应时与维权:职业剧团的经营智慧 |
第三节 剧团组织政治化的外在助益与内在束缚 |
一 身份"合法化"的意义与代价:与租界当局撇不清的纠葛 |
二 中共地上组织在上海剧艺社的积极作用 |
三 政治化做派加剧剧团的业余气息 |
四 社会性的强化与自主性的弱化:兼与"中旅"的比较 |
第四节 剧人心态:夹缝中的艺术追求 |
一 在艺术理想与现实境遇之间 |
二 李健吾的热情与失落 |
三 "分家"事件与黄佐临的抉择 |
四 于伶的贡献与无奈 |
小结 |
第二章 剧目分析: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离合 |
第一节 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 |
一 剧目的政治性与市民性的基本表现 |
二 市民小我的民族认同表征着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合流的趋向 |
三 孤岛境遇是实现合流的推手 |
四 对现代意义上"人的戏剧"的贴合与背离 |
第二节 古装剧:不平衡的想象 |
一 多个层次的不平衡 |
二 古今错位与被发明的传统 |
三 悲剧感的失落与通俗剧的生成 |
四 共同体想象与修复型怀旧 |
第三节 翻(改)译剧:中与西的错位与缝合 |
一 被动选择与主动缝合 |
二 世俗化的无奈:以对欧美喜剧的接受与批判为例 |
三 政治化的得失:《祖国》的卖座与《争强》的弃演 |
四 中国化的困惑:"忠实"还是"创造" |
第四节 现实剧:诗与俗的化合 |
一 于伶:诗与俗的流变及局限 |
二 夏衍:政治抒情诗的世俗化呈现 |
三 诗与俗的消长及失衡对话剧艺术品格的影响 |
四 《家》与《升官图》:世俗的胜利与经典的成功 |
小结 |
第三章 舞台艺术:"在路上"的探索 |
第一节 导演:整一性追求与多样化探索 |
一 舞台情调是实现整一性的基础 |
二 多样性导演格调的初步形成 |
三 中庸的剧目处理限制了导演艺术的更高成就 |
四 政治性的渗透是舞台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
第二节 表演:向心演技的磨炼 |
一 从"演技的停滞"说起 |
二 停滞的原因与磨炼的论争 |
三 磨炼之一:型式演技与情感体验 |
四 磨炼之二:集体效应与齿轮演剧 |
第三节 舞美:困境中的严谨与创新 |
一 "不曾夸炫过,也没有低落过" |
二 写实与诗意 |
三 物质束缚与审美困惑带来的历史局限 |
四 过分的世俗化影响舞台美术的整一性 |
第四节 舞台艺术整体性的价值与局限:一种比较视域中的考察 |
一 整体性意义的表现:兼与"中旅"、绿宝的比较 |
二 整体性价值的凸显:兼与沦陷时期上海演剧的比较 |
三 整体性效果的建构:兼与大后方演剧的比较 |
四 整体性风格的缺憾:兼与"上艺"、"苦干"的比较 |
小结 |
结语:上海剧艺社的经验教训及当下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一览表 |
1. 孤岛时期的上演剧目(1938-1941) |
2. 战后重建的上演剧目(1946-1948) |
二.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分类统计表 |
1. 孤岛及战后演出剧目数量及场次统计表 |
2. 剧目上演场次排序统计表(25场以上者) |
3. 翻(改)译剧本来源国别统计表 |
4. 作家提供剧本数量统计表 |
5. 导演者导演剧目数量统计表 |
三. 本文涉及的"一人多名"对照表 |
四. 报刊为上海剧艺社公演剧目推出特辑(特刊)一览表 |
五. 上海剧艺社活动年表 |
1. 孤岛时期的主要活动 |
2. 战后重建的主要活动 |
致谢 |
附:攻博期间发表文章 |
(5)海派京剧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海派京剧的定义与发展 |
一 海派京剧的定义 |
二 海派京剧的发展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和框架及创新之处 |
一 基本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基本框架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海派京剧剧目研究 |
第一节 海派京剧特有剧目研究 |
一 “两门抱”表演不利于剧目传授 |
二 机关布景及方言限制剧目传播 |
三 商业化促成宗教题材剧目的编演 |
第二节 同一剧目的京海差异研究 |
一 海派京剧唱词通俗化 |
二 海派京剧人物生活化 |
第三节 对传奇故事的丰富 |
一 规范传奇故事 |
二 突显时代精神 |
三 运用机关布景拓展故事 |
四 创作新民间传奇故事 |
第二章 海派京剧演员研究 |
第一节 出身对演员表演影响研究 |
一 梆子戏出身演员表演偏写实 |
二 家族组班促使演员一专多能 |
三 下海票友具有改良思想 |
第二节 演员跨界演出促进东西方艺术融合 |
第三节 坤旦演员推动由乾旦到坤旦的艺术转变 |
第三章 海派京剧舞台表演研究 |
第一节 海派京剧武戏研究 |
一 商业促使武戏南下 |
二 水路京剧班促成海派武戏的发展 |
三 剧场促进武戏表演的改变 |
第二节 连台本戏对海派京剧舞台表演影响研究 |
一 推动表演连贯性 |
二 促进表演手法的多样性 |
三 抑制流派形成 |
第三节 海派京剧音乐研究 |
一 联弹的广泛运用 |
二 对江南音乐的传承 |
第四章 海派京剧的舞台美术研究 |
第一节 对传统舞台美术的传承 |
一 揭示脚色的来源 |
二 揭示剧目来源 |
第二节 地域文化对海派京剧舞台美术的影响 |
一 地域文化影响脸谱设计 |
二 服饰具有地域特色 |
第三节 西方科技对海派京剧的舞台美术影响研究 |
一 灯光的改进造成着色浓厚 |
二 制衣技术的提高促进戏服的改进 |
三 配合机关布景编演剧目 |
第五章 海派京剧的影响 |
第一节 海派京剧对当时上海地方戏、话剧及电影的影响 |
一 提供剧目题材 |
二 丰富表演手段 |
三 推动地方戏声腔的发展 |
第二节 海派京剧对昆剧的反哺 |
一 扩充器乐及声腔 |
二 丰富表演手法 |
三 培养出大批演员 |
四 提供改编剧目 |
第三节 海派京剧对样板戏的影响 |
一 对联弹和中西音乐融合的继承与发展 |
二 传承机关布景的运用 |
三 表演上要程式不要程式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荣誉 |
(6)传统与新变:清末民初(1910-1918)改良新剧剧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结构体制 |
第一节 新剧的结构方式 |
第二节 新剧的体制构建 |
小结 |
第二章 文体特点 |
第一节 台词的艺术 |
第二节 唱曲的魅力 |
第三节 舞台提示词的蜕变 |
小结 |
第三章 舞台美术 |
第一节 布景 |
第二节 妆饰 |
第三节 灯光 |
第四节 音响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4 现代戏的概念界定 |
1 戏曲现代戏发展历程概述 |
1.1 晚清改良戏 |
1.2 民国时装戏 |
1.3 抗战宣传戏 |
1.4 十七年戏曲现代戏 |
1.5 革命样板戏 |
2 突围之始:80 年代的戏曲现代戏 |
2.1 动力之源:80 年代转型社会的变化 |
2.2 改革之初:80 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创作环境 |
2.2.1 剧团体制改革 |
2.2.2 重要戏曲活动、政策、措施的实施 |
2.3 老少同堂:80 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主体 |
2.4 80 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成绩 |
2.4.1 短暂的繁荣:1979-1982 年 |
2.4.2 逐渐下滑:1983-1989 年 |
3 突围之艰:90 年代的戏曲现代戏 |
3.1 市场之殇:90 年代的社会娱乐与文化转型 |
3.2 外围突破:90 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创作环境 |
3.2.1 戏曲剧团的体制改革 |
3.2.2 相关戏曲政策、活动的开展 |
3.3 冷静与理性:90 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主体 |
3.4 90 年代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实绩 |
3.4.1 革命历史剧 |
3.4.2 讴歌现实人物剧 |
3.4.3 改革反思剧 |
3.4.4 爱情伦理剧 |
3.4.5 社会伦理剧 |
4 戏曲现代戏的舞台表演 |
4.1 对于传统戏曲程式的继承与探索 |
4.1.1 程式核心地位的再次确立 |
4.1.2 创造新程式的基本原则 |
4.2 舞台表演的大胆尝试 |
4.2.1 名角效应以人带戏 |
4.2.2 反映现实矛盾表现人物心理 |
5 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 |
5.1 现代戏的舞台美术原则 |
5.2 现代戏舞台美术的成就 |
6 戏曲现代戏的理论与批评 |
6.1 戏曲现代戏理论的发展 |
6.1.1 80 年代的戏曲现代戏理论 |
6.1.2 90 年代的戏曲现代戏理论 |
6.2 戏曲现代戏美学的发展 |
6.2.1 80 年代戏曲现代戏美学的发展 |
6.2.2 90 年代戏曲现代戏美学的发展 |
6.3 戏曲现代戏表演理论的发展 |
6.3.1 80 年代戏曲现代戏表演理论探索与实践 |
6.3.2 90 年代戏曲现代戏表演理论探索与实践 |
6.4 戏曲现代戏与文学 |
6.5 戏曲现代戏与现代社会 |
7 戏曲现代戏的得失与思考 |
7.1 关于剧团体制 |
7.2 关于戏曲教育 |
7.3 关于传播形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8)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戏曲期刊的发展与戏曲理论的繁荣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一 戏曲期刊的初兴阶段(1904-1927年) |
二 戏曲期刊的繁荣阶段(1928-1936年) |
三 戏曲期刊的衰退阶段(1937-1949年) |
第二节 主要内容 |
一 功用论 |
二 创作论与表演论 |
三 接受论 |
第二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观念的演变 |
第一节 “旧剧”与戏曲期刊 |
一 “甲寅中兴”时期的新、旧剧比较论 |
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旧剧理论 |
第二节 “国剧”与戏曲期刊 |
一 新“国剧”的错综发展 |
二 作为“国剧”的戏曲艺术 |
第三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特性的认知 |
第一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艺术精神的探讨 |
一 论戏曲的综合性 |
二 论戏曲的写意性 |
第二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文化属性的思考 |
一 民间意识与雅俗艺术论 |
二 民族意识与“国防戏曲”论 |
第四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改革的反思 |
第一节 戏曲期刊对海派京剧的辨析 |
一 对海派新戏的批判 |
二 对海派艺术的辨析 |
第二节 戏曲期刊对舞台艺术改革的反思 |
一 舞台艺术改革论的提出 |
二 舞台艺术改革论的反思 |
第五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和传播 |
第一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 |
一 戏曲期刊的创刊宗旨 |
二 戏曲期刊的批评主体 |
第二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传播 |
一 理论批评与其他资料的协调 |
二 戏曲期刊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
结语 |
附录 |
(一)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理论批评篇目汇录(未完) |
(二)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理论批评文章选辑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薛马争雄”与粤剧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章 “薛马争雄”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薛觉先和马师曾艺术风格简介 |
第二节 20世纪20-30年代粤剧的发展 |
第三节 香港粤剧的不同发展 |
第三章 合而不同的“薛马争雄” |
第一节 薛马争雄的表现 |
第二节 粤语电影领域的争雄 |
第三节 从“薛马争雄”到“薛马合作” |
第四章 “薛马争雄”对粤剧的重大影响 |
第一节 男女混合班的出现 |
第二节 剧目建设 |
第三节 音乐方面 |
第四节 表演艺术博采众长 |
第五节 舞台美术日趋写实 |
小结 |
第五章 “薛马争雄”对粤剧改革的启示 |
(一)创新能力和革新锐气 |
(二)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三)以粤为主,为我所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
二、城市时代:1914—149 |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
第二节 酬神演剧 |
一、春祈秋报 |
二、庙会演剧 |
三、节令演剧 |
四、崇圣演剧 |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
一、集市演剧 |
二、行会演剧 |
三、喜丧演剧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
一、科班 |
二、江湖班 |
三、玩会班 |
四、龙虎班 |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
第一节 画地做场 |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台剧场 |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三节 戏楼 |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
一、“开封五云”辨析 |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
一、坤伶的复兴 |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
四、灯光之改良及进步(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D]. 贤骥清. 上海戏剧学院, 2014(03)
- [2]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D]. 穆海亮. 南京大学, 2012(07)
- [5]海派京剧研究(1895-1949)[D]. 王珏. 南京大学, 2014(04)
- [6]传统与新变:清末民初(1910-1918)改良新剧剧本研究[D]. 印美娟. 山东大学, 2020(09)
- [7]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D]. 杨谨瑜. 山西师范大学, 2013(08)
- [8]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D]. 于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9]“薛马争雄”与粤剧改革[D]. 王溢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10]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