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的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时彬[1](2014)在《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从教师、学生、教材、社会四个方面认真分析了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现状,并剖析了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接着论述了建构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体系的意义;然后根据“新课标中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学习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作文指导方法:从积累素材,到作中解困,到评讲作文,到修改作文,最后到自觉写作,建立了一套理论创新、易于操作的指导方法体系,全方位地指导好学生写作,促进了全体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起步作文指导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力求使这套指导方法体系发挥最大功效,引导他们走好写作道路的第一步,为今后写作水平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况倩倩[2](2017)在《论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以长沙市五一中路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习作转变的关键期,由小学一、二年级低段的“写话”训练逐渐过渡到小学五、六年级高段的“习作”训练的阶段。它既要联系和巩固小学低段的“写话”训练,又要铺垫和启发小学高段的“习作”训练,起到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意义重大。另外,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在这一过渡中小学三年级“习作”语言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因此,这一阶段习作的教学与研究应尤为重视。本文从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低效的现状出发,紧守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小学中年级作文要求和教学建议,紧贴小学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紧跟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领域研究动态,试图剖析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低效原因,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本论文力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从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实践需要出发,探索可操作性强的、科学有效的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内涵的界定,并通过与小学低段和高段比较得出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基本特征;第二章通过问卷形式,对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情况以及家长对学生的习作态度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分析;第三章主要是针对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困境进行因果的溯源,深入剖析造成这一困境的缘由;第四章则是根据上几章节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剖析,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依据语文课标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习作指导方法。除了从学生的习作兴趣的激发、教师教学专业化成长、习作教材的优化三个角度寻找出路外,笔者还重视“家长”这一角色融入学生的习作。力求探索一条适合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可行出路,提高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学起步作文教学效率。同时也力求让这些方法指导发挥最大功效,引导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习作之路上成功地迈出第一步,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能为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理论体系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张交交[3](2019)在《生本教育理论下的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研究 ——以昆明市L小学为例》文中指出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习作既涉及学生的学又涉及教师的教,教师和学生在习作教学中的地位应如何分配和体现,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要求是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小学中段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提升上,但是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学生的习作呈现出习作兴趣缺失、内容成人化、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基于以上教学现状,本研究结合生本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中段师生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对应的策略,旨在将生本教育与习作教学进行完美结合,力图丰富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研究,另一方面,在总结L小学一线语文教师习作教学经验的同时,为未来准教师进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以L小学语文教师和三、四年级的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L小学中段师生习作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研究过程一共经历了准备、研究、修改总结三个阶段。主要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L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总体态度的调查与分析;第二、对L小学师生在习作教学各阶段完成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第三、对L小学师生习作修改评价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第四、对L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教学培训的调查与分析;第五、对L小学学生习作习惯情况分析。基于调查现状,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第一、L小学在小学生习作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第二、L小学教师创造性使用习作文本的情况不是很普遍。第三、L小学语文教师有关习作教学的培训还需进一步提升效果。第四、L小学学生第二学段习作练习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本研究从生本教育的角度出发,对L小学的师生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并且也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方面对生本教育下的习作评价进行了论述。在习作教学的实践运用中,由于部分突发问题和不可预见的教学生成,习作效果存在细微的差异,生本教育下的理论习作教学研究还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王珏[4](2014)在《小学三年级快乐作文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银川市二十一小湖畔分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小学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对作文的害怕,是学生学习作文,也是教师教学作文中的最大难题。让学生快乐作文,这是作文教学的新思想。快乐作文教学直到近几年才受到我国小学语文学界的关注,一些专家和教师逐步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探讨和研究。然而针对小学三年级这一特定的学段进行研究的还不多,在已有研究当中缺乏对快乐作文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的探讨,这也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首先围绕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和研究方法与过程展开;其次对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开展快乐作文教学的依据进行了论述,其中包括对本课题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对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的阐述、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快乐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叙述和对快乐作文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的描述;接着,是依据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型进行小学三年级快乐作文的教学设计,包括分析教学起点、确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评价六个环节;然后,依据第三部分的教学设计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实施快乐作文教学,包括早读、午默和作文课三部分,其中作文课是快乐作文教学的主体部分;最后,则是对已实施过的快乐作文教学进行的效果分析,主要从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习惯、习作能力三方面来进行分析。本研究中,笔者借鉴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调查了解了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探索了小学三年级快乐作文教学设计和实施模式,期望能给正在尝试或即将尝试快乐作文教学的老师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饶亚茹[5](2017)在《问题 原因 对策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写作能力是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个体的写作水平透露出他的知识素养和文化涵养。小到日记、随笔,大到论文、小说,可以说,在人生的每个节点上,都有写作的影子。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在此之前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说话和看图写句等训练,关于如何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教学过渡,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是每个三年级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可置否,当今起步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老师上课茫然无助,学生写作态度敷衍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甚至“闻作色变”。三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弱,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持续的时间较短,向师性强,好模仿,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做好榜样作用、定期进行周记和日记以及片段或随笔的训练、及时予以积极反馈,多采取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获得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起步作文的研究虽然不少,但大多比较零散,基本上只是针对作文课堂教学或者作文评价等单个方面进行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研究,从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力求指导起步作文的教学实践。研究对象不仅有老师还有学生,研究内容不仅有起步作文的教和学还有评,用更全面的视野涉足到起步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力争给予三年级写作教学老师们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以及说服力,通过去深圳市的三所小学观察学生和老师的课堂表现以及作文评改与成果呈现方式,制定调查问卷表并发放回收以及个别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师生的想法和建议,再进行科学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了解问题所在: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缺乏信心和热情、教学过度迷茫,教学方式混乱、教学方法缺失,教学模式单一、写作训练不够,写作习惯未成、评价主体单一,备受评语打击、教师只是“岸上指导”,缺少“下水示范”、评价标准模糊,主观意识太强、形式训练枯燥,没有建立学生作文档案袋。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畏怯心理、素材不够、备受打击、积累不够、依赖性强、想象不够,个性不鲜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也是从教与学两方面出发,发现在教的方面存在教师缺乏终身学习意识,未能自觉进行自我提升;未能完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写作过程重视不够;习惯未养成,读写结合不紧;作文评价缺乏人文性,师生关系和谐性不够;、教师缺少实践指导和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教师期望过高,以高一级的要求对待起步作文。学的方面的原因有:观察不够细致,想象天马行空;学生自制力弱,家校配合度不够;学生写作习惯未成,知识储量不够;个性因素,不善言辞。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查阅文献、咨询优秀教师等方式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反思,本论文提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策略和建议——主要从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习惯养成、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作文评价和结果呈现、读书活动与文学社团四个大的方面着手,分模块有重点地细化,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来指导三年级语文教师的起步作文教学实践,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于起步作文教学的自我反思。起步教学研究是一个长久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反思,实践,相信道路虽曲折,前途却光明。
吴松涛[6](2017)在《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的探索》文中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分成了写话和习作两个部分。三年级是学生从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过程中接触较多的是看图写话,写话的篇幅也仅仅是几句话;到了三年级进行习作时,命题和半命题的练习较多,习作的篇幅也有200字的要求,因此三年级学生在进行习作训练时表现出较难适应的情况。三年级学生对习作的畏惧、感到无话可写的现象,是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也是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中面临的难题。作为一名从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立足三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课堂,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的指导策略进行探索。本次研究分成了三个部分,首先是分析了“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同一批次的学生在二、三年级对待写话和习作的不同态度,来剖析三年级学生在习作训练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同时对执教三年级习作教学的语文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惑有哪些;其次,“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策略指导实践”分别从名师在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实践中获取相关的经验,并通过笔者自身在三年级习作教学的课堂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来探索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策略;最后,通过笔者一年的教学实施过程来分析该教学指导策略的成效和不足之处,并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实践。通过此次对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的探索,笔者希望用自己的实践研究为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提供些许启发。
符秋霜[7](2019)在《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以南宁市秀田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1,同时“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2,是现代人应该掌握的众多能力中的基础之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程度很大程度上能够从他的写作水平反映出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会写字开始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写作的影子,小到日记,大到论文。有关小学生写作,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主要练习的内容是“写话”,五六年级就开始注重“习作”的编写和锻炼,而关键的小学三年级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引导学生的语文水平由写话过渡到习作的关键阶段。不仅要巩固低年级的“写话”基础,也要为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代表的意义是否重要就不言而喻了。此外,小学三年级一般是学生八、九岁的年龄段,是一个让学生从具体描写事物,看待事物的过程慢慢向抽象思维和逻辑转变的重要年龄段过渡期,小学三年级书面语言的精进对学生的思考逻辑与抽象思维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所以,研究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受到教育界专家和一线老师的重视。基于此,本论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南宁市秀田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在遵守小学语文教材对小学生传达的习作要求和建议、注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规律以及注意观察小学生在习作教学领域的表现如何的前提下,研究调查现现今的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某些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地方,以及这种种问题背后隐藏的原因,结合南宁市秀田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一些做法,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本论文的目的便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自始至终都从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育目前有哪些不足之处的出发点进行研究,力求整理出更科学、更完善的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方案。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陈述了本论题的研究理由、研究的意义,而且为了确立出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核心,本人对国内外有关本研究的文献做了相应的梳理和调查,以及对相关的概念作解释。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概述,包括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特殊地位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写作要求,明确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是对南宁市秀田小学友爱校区三年学生的习作情况、老师的教学进度和家长对学生的习作帮助和指引做了访谈和问卷形式的调查。全面调查、统计、分析,探究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存在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南宁市秀田小学友爱校区三年级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调查剖析,找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某些原因。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教师期待值高,教学热情不高;指导方法单一,甚至无法可循;教学设计单一,课堂趣味性不足;写作习惯未养成,习作训练量不够;注重写作指导,讲评却流于形式;评价方式单一,挫伤写作积极性等教师“教”的问题。学生恐惧写作,习作兴趣不浓;习作内容空洞、虚假,缺乏真情实感;抄袭现象严重,习作“功利性”明显的学生“学”的问题。缺乏对习作的正确认识,不重视习作;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缺乏,家长价值的缺失;重视生活素材的积累,疏忽了孩子的教育的家长“辅导”的问题。第四部分依据以上三部分的调查原因和剖析结果,并结合实际的有关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心情况,拟定出很好有助于小学三年级的习作教学的策略。第五部分是南宁市秀田小学依据习作教学策略所进行的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探索,列举了三年级习作教学计划和教师平时进行三年级习作教学的一些做法。笔者希望本次的调查和研究,能够改善或者是完善一下南宁市秀田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情况,提供一些有用的、更好的建议,与此同时,也期望本论文可以在其他研究者整理小学语文教育时的工作时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发挥本论文应有的余热。
周泓[8](2002)在《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写作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小学生写作能力、写作创造力进行测评和发展研究,继而围绕写作修改“学与教”的问题展开深入地实验研究,最后进行写作能力培养实验。以上研究具体分九部分呈现在论文中。 第一部分,绪论 围绕选题对近20年国内外写作心理研究进行综述,特别对和选题密切相关的写作能力结构、写作能力测评、写作修改、写作教学、写作能力训练进行总结。第二部分,编制小学生写作能力测验和小学生写作创造力测验 确定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组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修改能力为写作能力测验的编制结构,给六种分项写作能力下操作定义后,结合小学作文教学大纲,编制出用于个别测试的小学生写作能力测验。根据以上六种能力,除去修改能力,编制小学生写作创造力测验。进行反复个别测试,编制和完善测验,进行预试,检查测验的科学性。结果表明,该测验的项目区分度好,信效度高,科学性较好,所以正式测验保持预试时的测验内容,由28题组成小学生写作能力正式测验。由6题组成写作创造力测验。 第三部分,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研究 抽取好中差三类小学3-6年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有效被试共563名。测试结果表明: 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校际差异极其显着。一般小学和较好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极其显着高于较低水平小学的学生,好小学与一般小学之间差异不显着。分项能力差异表现为,审题能力、立意能力、组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校际差异和总体基本一样,但又有各自具体差异形式。选材能力、修改能力在学校年级之间有交互作用。 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年级差异极其显着。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呈上升趋势,发展速度不均衡,表现出三个鲜明发展阶段:三到四年级发展迅速,四到五年级发展缓慢,五到六年级发展迅速,四年级是写作能力发展关键期。审题能力、立意能力、组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差异与总体基本一致,但存在具体差异形式。选材能力、修改能力存在学校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差异情况表现复杂。11 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2002年 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性别差异非常显着.女生写作能力显着高于男生,审题能力、立意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上无显着性别差异,选材能力、组材能力、修改能力女生显着高于男生,修改能力尤其突出. 写作分项能力对不同年级优生和差生有不同影响,主导分项能力不完全相同,形成优生和差生不同的发展模式.中高年级优生差生的差异主要由选材、组材、言语表达、修改能力引起. 小学生年级间的主导分项写作能力不断发展变化,体现了写作能力结构的发展。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对写作能力的预测力最佳,其余依次为修改能力、组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对三四五年级的预测力最佳,修改能力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预测力最佳。 第四部分,写作创造力发展研究 小学生写作创造力发展的校际差异非常显着。好小学学生写作创造力显着的高于差小学学生,一般小学和差小学学生接近差异水平。在具体分项写作创造力上的差异表现复杂,并不完全遵循好小学和一般小学高于差小学的常理. 小学生写作创造力发展年级上差异极其显着.写作创造力发展呈上升趋势,表现为两个明显发展阶段,低中年级发展缓慢(三四年级),高年级发展迅速(五六年级人综合创造力、组材创造力、选材创造力等分项创造力的发展趋势基本于总体一致,只是有更多的具体差异形式。审题创造力和立意创造力发展出现学校与年级交互作用,表现出复杂的发展情况。 写作创造力发展性别差异不显着,只是个别分项出现差异,女生审题创造力非常显着高于男生。 优生和差生的主导分项写作创造力不同,构成优生差生不同的写作创造力发展模式。组材创造力和言语表达创造力是写作创造力产生差异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整体的写作创造力结构不断发展变化,发展中交替着上升与下降的两种发展势态。言语表达创造力对小学生的写作创造力的预测力最佳,其余依次为综合创造力、组材创造力。 年级间的主导分项写作创造力不断发展变化.36年级主导分项创造力依次为审题创造力、言语表达创造力、综合创造力、言语表达创造力。 第五部分,写作能力主客观测评比较研究 不同水平小学,老师作文评分表现的总体趋势不同,好小学的老师给分较高,一般小学适中,差小学较低。年级间教师评分差异显着,且存在极其显着的学校和年级的交互作用,反映出教师作文评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教师评分、专家评分、写作能力测验得分相关分析可知,教师评分和专家评分的相关较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测验分数与教师评分、专家评分的属中等程度,其中与专家评分具有稍高于教师评分的中等程度的相关,这说明小学生写作能力测验的专家效度良好. 第六部分,小学生写作修改实际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修改实际自我监控能力整体发展表现为波谷交错的特点.三五年级形成两个高峰期,四六年级是两个低谷期,?
沙艳玲[9](2019)在《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以烟台市芝罘区为例》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小学三年级习作中面临着高耗低效的困境:学生对于习作“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无动于衷”,习作教学存在“假、大、空”的现象。而活动作文教学这一模式突破了这一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探索活动作文教学。本文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烟台市芝罘区进行活动作文教学的四所小学作为研究案例,主要结合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建构主义的交互决定论,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论观点,在梳理前人已经形成的文献与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烟台市芝罘区4所小学的180名三年级学生和6名三年级语文教师的活动作文教学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同时对活动作文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对当前教师对活动作文教学的认识与理解、过程的实施情况、常用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教师的指导状况,和学生的兴趣、过程参与程度、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习作修改的状况,对当前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中的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把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当前活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作文内容的同质,学生自主不足、教学形式单调、“假热闹”“低效率”等。结合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从教师、学生和评改三方面探究了根本原因。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更多的文献资料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并从提高教师习作教研水平、落实课堂教学指导、提高反馈评价效果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在提高教师教研水平上,不仅要加强教师对活动作文教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活动作文教学的校本培训。在落实习作指导方面,从明确活动教学目标、选择恰当活动内容、加强习作过程指导、重视指导写作技能。在提高评价反馈效果方面:评价内容要丰富、评价主体要多元,评价方式要多样。希望本研究能够使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活动作文教学切实提高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完善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的有关理论,引发更多的专家和教师对小学活动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陆晶晶[10](2017)在《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四所学校为例》文中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特别是中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作文起步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从低年级起,作文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拦路虎,绊脚石。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作文也是特别令人困惑的。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所以摸索出一种可靠的作文教学方法,拟定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写作水平与老师教学水平显着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作用。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闵行区的4所公办小学的近300名三年级学生做了关于写作兴趣、写作困惑、写作技巧及写作水平的调查研究;对这4所学校的28位老师做了关于对写作教学实施、教学资源和评价反思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对的解决策略。希望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的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的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现状及成因 |
第一节 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现状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三、教材方面 |
四、社会方面 |
第二节 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现状成因 |
一、教师方面成因 |
二、学生方面成因 |
三、教材方面成因 |
四、社会方面成因 |
第二章 建构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体系的意义 |
第一节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
一、加快教师指导水平的提高 |
二、加快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
第二节 促进学生高水平写作 |
一、促成学生写作有章可循 |
二、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 |
三、提高全体学生写作能力 |
四、健全三年级学生的人格 |
第三节 促进教材精细性优化 |
一、促使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完善 |
二、促使教材编写者不断改进教材 |
第四节 促进社会更广泛认可 |
一、推动社会更认可起步作文的实用性 |
二、推动社会更认可起步作文的重要性 |
第三章 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 |
第一节 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确立的依据 |
一、新课标中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 |
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
三、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学习特点 |
第二节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起步作文指导方法体系 |
一、建立一套积累素材的指导方法体系 |
二、建立一套作中解困的指导方法体系 |
三、建立一套评讲作文的指导方法体系 |
四、建立一套修改作文的指导方法体系 |
五、建立一套自觉写作的指导方法体系 |
第三节 教师及时更新起步作文指导方法 |
一、及时更新指导形式 |
二、及时更新指导手段 |
三、根据情况因材施教 |
第四节 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一、从教学心理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二、从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三、从教学方法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后记 |
(2)论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以长沙市五一中路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内涵 |
第二节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的特征 |
一、增强习作自信心是前提 |
二、观察生活,有意识、有选择性习作 |
三、初步重视阅读积累词句 |
四、注重习作的交际性 |
五、初步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
第二章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
第一节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现状调查 |
二、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教师习作教学现状调查 |
三、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习作教材现状调查 |
四、五一中路小学家长对习作辅导现状调查 |
第二节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现状成因 |
一、学生方面——“学”得无助 |
二、教师方面——“教”得无奈 |
三、教材方面——“编”得无法 |
四、家长方面——“辅”得无效 |
第三章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摆脱困境的出路 |
第一节 学生方面的建议 |
一、以激发兴趣和增强自信心为前提 |
二、以积累为基础 |
三、以训练为重点 |
第二节 教师方面的建议 |
一、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
二、促进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自身习作水平的提高 |
第三节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材方面的建议 |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系统的开发与优化 |
二、加强五一中路小学三年级习作校本教材的开发 |
第四节 家长方面的建议 |
一、认识起步作文的重要性 |
二、帮助学生拓宽和积累习作素材 |
三、加强与学生的语言交流与沟通 |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生本教育理论下的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研究 ——以昆明市L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生本教育的概念及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生本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
一、生本教育 |
二、生本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内涵 |
第二节 生本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价值意义 |
一、发挥学生在习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
二、确保习作作品的真情实感 |
三、引导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
四、保障习作评价的相对科学性 |
第三章 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师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对L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总体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
二、对L小学师生在习作教学各阶段完成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三、对L小学师生习作修改评价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四、对L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教学培训的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L小学学生习作习惯情况分析 |
一、标点符号使用问题 |
二、添字、漏字、错别字问题 |
三、语句通顺、用词恰当问题 |
四、卷面干净整洁问题 |
五、主旨偏离问题 |
第四章 生本教育理论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学校加强对教师习作教学的引导和支持 |
一、促进教师习作教学水平的提升 |
二、为教师更好的进行习作教学创造条件 |
三、组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
第二节 基于以生为本视角的习作教学策略 |
一、转变学生习作的动机 |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
三、激发习作兴趣,拓宽习作视野 |
第三节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的策略 |
一、树立科学的习作教学理念 |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
三、优化习作课堂教学设计 |
四、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 |
第四节 创新小学习作的评价机制 |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
三、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L小学教师调查问卷 |
表A L小学教师调查问卷各题选项比例统计表 |
附录B L小学学生调查问卷 |
表B L小学学生调查问卷各题选项比例统计表 |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小学三年级快乐作文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银川市二十一小湖畔分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
1.1.2 改革当前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过程 |
第二章 小学三年级开展快乐作文教学的依据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快乐 |
2.1.2 快乐作文 |
2.1.3 快乐作文教学 |
2.2 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
2.2.1 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理论 |
2.2.2 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 |
2.2.3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
2.3 小学三年级学生快乐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3.1 三年级阶段是儿童作文的起步阶段 |
2.3.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
2.3.3 快乐作文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 |
第三章 小学三年级快乐作文教学设计 |
3.1 迪克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型 |
3.2 教学设计的过程 |
3.2.1 分析教学起点 |
3.2.2 确立教学目标 |
3.2.3 制定教学策略 |
3.2.4 选择教学内容 |
3.2.5 制定教学计划 |
3.2.6 制定教学评价 |
第四章 小学三年级快乐作文教学设计的实施 |
4.1 作文课 |
4.1.1 作文课的整体教学实施过程 |
4.1.2 作文课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以写人类作文为例 |
4.2 早读和午默 |
4.2.1 早读 |
4.2.2 午默 |
第五章 小学三年级快乐作文教学的效果评价分析 |
5.1 积极作用 |
5.1.1 习作兴趣 |
5.1.2 习作习惯 |
5.1.3 习作能力 |
5.2 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
5.2.1 局限性 |
5.2.2 改进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习作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2 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访谈提纲(家长) |
附录4 访谈提纲(学生)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问题 原因 对策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起步作文教学的特殊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起步作文教学的特殊性 |
第二节 起步作文在“教”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起步作文在“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起步作文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教师方面原因 |
第二节 学生方面的原因 |
第三章 提升起步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践 |
第一节 提升起步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
第二节 实践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述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课堂观察法 |
1.3.4 调查问卷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特点 |
2.1 三年级学生习作的现状 |
2.1.1 写话和习作兴趣的对比分析 |
2.1.2 写话和习作过程的对比分析 |
2.1.3 写话和习作评价的对比分析 |
2.2 三年级语文教师习作教学现状 |
2.2.1 教学态度的分析 |
2.2.2 教学过程实施的分析 |
2.2.3 教学评价实施的分析 |
2.3 三年级习作阶段的困境 |
2.3.1 学生面临的困难 |
2.3.2 教师存在的困惑 |
第3章 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策略指导实践 |
3.1 名师的实践 |
3.1.1 李吉林老师“情境作文”对三年级学生习作的帮助 |
3.1.2 贾志敏老师“句段写作训练”对三年级学生习作的帮助 |
3.2 笔者在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
3.2.1 适应阶段,习作动机的激发 |
3.2.2 引导观察,习作素材的积累 |
3.2.3 阶梯训练,习作过程的指导 |
3.2.4 多元参与,习作评价的激励 |
第4章 三年级作文指导策略实践效果及展望 |
4.1 效果呈现 |
4.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以南宁市秀田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
2.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困境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 |
2.国外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4.问卷调查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1.习作 |
2.习作教学 |
3.教学策略 |
一、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概述 |
(一)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特殊地位 |
1.学段处于课标过渡期,三年级尤其重要 |
2.学生步入心理发展关键期 |
(二)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写作要求 |
二、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教师“教”的问题 |
1.指导方法单一,甚至无法可循 |
2.教学设计单一,课堂趣味性不足 |
3.写作习惯未养成,习作训练量不够 |
4.注重写作指导,讲评却流于形式 |
5.评价方式单一,挫伤写作积极性 |
(二)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学生“学”的问题 |
1.学生恐惧写作,习作兴趣不浓 |
2.习作内容空洞、虚假,缺乏真情实感 |
3.抄袭现象严重,习作“功利性”明显 |
(三)小学习作教学中家长“辅导”的问题 |
1.缺乏对习作的正确认识,不重视习作的辅导 |
2.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缺乏,家长价值的缺失 |
3.不重视生活素材的积累,疏忽了孩子的教育 |
三、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
1.终身学习意识淡薄,自我提升不够自觉 |
2.教师队伍年轻化,缺乏习作指导和经验 |
3.教师重作前指导,轻学生写作过程 |
4.读与写结合不够紧密,写作习惯未养成 |
5.拔高习作要求,评价缺乏鼓励性 |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
1.缺乏语言积累,书面表达习惯未形成 |
2.缺乏观察能力和生活体验,不善于素材积累 |
3.学生自制力弱,家校配合度不够 |
四、提升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
(一)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作文教学理念 |
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素质 |
2.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3.提倡“真作文”,营造“我手写我心”氛围 |
4.仿写与创新结合,加强习作训练 |
5.加强家校合作,丰富生活积累 |
(二)完善方法,逐步提高三年级学生习作水平 |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读与写紧密结合 |
2.重视习作讲评,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
3.鼓励为主,坚持多元评价方式相结合 |
五、南宁市秀田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探索 |
(一)三年级习作教学计划 |
1.三年级重点训练篇目 |
2.三年级习作教学措施 |
(二)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做法和效果 |
1.观看无声影片,塑造人物形象 |
2.个性化积累,鼓励运用 |
3.巧借文本,加强练笔指导 |
4.坚持写日记,养成书面表达习惯 |
5.家校合作,积累生活素材 |
6.同伴互助,互评互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近二十年国内外写作心理研究 |
1.2.2 作文测评研究 |
1.2.3 写作创造力测评研究 |
1.2.4 写作修改研究 |
1.2.5 写作教学与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
1.3 研究总构想 |
1.4 研究方法 |
2 测验的编制和预试 |
2.1 测验编制的目的 |
2.2 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 |
2.2.1 小学生写作能力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 |
2.2.2 小学生创造力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 |
2.3 测验编制的原则 |
2.4 测验编制过程 |
2.4.1 确定测试内容细目和题型 |
2.4.2 测验具体编制过程 |
2.5 写作能力测验的预试及测验的科学性检验 |
2.5.1 研究方法 |
2.5.2 结果与分析 |
2.6 写作创造力测验的预试及科学性分析 |
2.6.1 研究方法 |
2.6.2 结果与分析 |
2.7 结论 |
3 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被试 |
3.2.2 测验工具 |
3.3 结果分析 |
3.3.1 小学生整体写作能力发展研究 |
3.3.2 小学生分项写作能力的发展研究 |
3.3.3 整体和分项写作能力发展研究结论与讨论 |
3.3.4 分项写作能力对写作能力的预测研究 |
3.3.5 预测研究的结论和讨论 |
3.4 教育建议 |
4 写作能力主观和客观评价的关系研究 |
4.1 教师对小学生作文评分的状况分析 |
4.2 专家评分分析 |
4.3 客观评分、教师评分及专家评分比较研究 |
5 小学生写作创造力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方法 |
5.2.1 测验工具 |
5.2.2 试测对象 |
5.2.3 评分 |
5.3 结果分析 |
5.3.1 小学生整体创造力发展研究 |
5.3.2 小学生分项写作创造力发展研究 |
5.3.3 整体与分项写作创造力研究结论与讨论 |
5.3.4 分项创造力对写作创造力的预测研究 |
5.3.5 预测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
5.3.6 写作创造力与写作能力关系研究 |
5.4 教育建议 |
6 教师不同的指导方式对学生作文修改成绩的影响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方法 |
6.2.1 被试 |
6.2.2 任务 |
6.2.3 实验材料及评分 |
6.2.4 实验设计及程序 |
6.3 研究结果 |
6.3.1 研究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3.2 不同指导方式对总体修改成绩的影响研究 |
6.3.3 不同指导方式对分项修改成绩的影响研究 |
6.3.4 研究结论和讨论 |
6.4 教育建议 |
7 小学生写作修改活动中的实际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研究方法 |
7.2.1 被试 |
7.2.2 实验设计 |
7.2.3 实验材料 |
7.2.4 评分 |
7.2.5 施测 |
7.3 研究结果 |
7.3.1 修改实际自我监控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
7.3.2 小学生修改实际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特点研究 |
7.4 修改能力与修改实际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 |
7.5 结论与讨论 |
7.6 教育建议 |
8 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
8.1 研究背景 |
8.1.1 问题的题出 |
8.1.2 对写作能力培养的认识 |
8.1.3 训练设计 |
8.2 研究方法 |
8.2.1 被试及无关变量的控制 |
8.2.2 实验程序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前后测成绩的描述性统计 |
8.3.2 实验对整体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
8.3.3 实验对分项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
8.3.4 实验对写作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
8.3.5 实际作文成绩变化的总体分析 |
8.4 综合讨论 |
8.5 结论与建议 |
9 综合讨论 |
9.1 研究方法问题 |
9.1.1 测验的编制问题 |
9.1.2 统计分析问题 |
9.2 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
9.2.1 小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创造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
9.2.2 小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创造力发展的个别差异特点 |
9.2.3 写作能力和写作创造力的发展与教育 |
9.2.4 理论研究与教育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
9.3 本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 |
9.3.1 研究不足之处 |
9.3.2 未来研究方向 |
9.4 总的研究结果 |
10 参考文献 |
11 附录 |
致谢 |
(9)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以烟台市芝罘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活动 |
(二)活动作文 |
(三)活动作文教学 |
二、理论基础 |
(一)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二)建构主义的交互决定论 |
第二章 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实施现状 |
一、对活动作文教学的认识理解 |
(一)教师对活动作文教学的认识程度 |
(二)学生对活动作文兴趣的高低 |
(三)学生对活动作文教学参与度 |
二、活动作文教学过程的实施 |
(一)常用的活动作文教学形式 |
(二)常用的活动作文教学内容 |
(三)活动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 |
三、教师对活动作文教学的指导 |
(一)对写作方法的具体指导 |
(二)活动作文的批改与评价 |
第三章 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作文内容同质 |
(二)教学形式单调 |
(三)学生自主不足 |
(四)“假热闹”“低效率” |
二、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方面 |
1.作文备课不充分 |
2.活动目标不明确 |
3.指导过程不具体 |
(二)学生方面 |
1.三年级年龄学段特点 |
2.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 |
3.学生生活阅历不丰富 |
(三)评改方面 |
1.评价内容单一 |
2.评价方式单一 |
3.评价主体单一 |
第四章 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改进策略 |
一、提高教师习作教研水平的策略 |
(一)加强活动作文专业知识的学习 |
(二)加强活动作文教学的校本培训 |
二、落实教师课堂习作指导的策略 |
(一)明确活动教学目标 |
1.围绕语文核心素养 |
2.结合活动作文形式 |
(二)选择恰当活动内容 |
1.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 |
2.依据课程标准的习作要求 |
3.参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
(三)加强习作过程指导 |
1.有效观察 |
2.充分感悟 |
3.学会记录 |
4.积极参与 |
(四)重视指导写作技能 |
1.充分交流讨论 |
2.大胆尝试写作 |
三、提高评价反馈效果的策略 |
(一)评价内容要丰富 |
(二)评价主体要多元 |
(三)评价方式要多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B 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C 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 我与活动作文的故事 |
附录E《倒霉熊钓鱼记》教学案例 |
附录F《倒霉熊钓鱼记》作品集(节选)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四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背景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美国研究现状 |
1.3.2 前苏联和俄罗斯研究现状 |
1.3.3 法国研究现状 |
1.3.4 日本研究现状 |
第2章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现状 |
2.1.1 调查对象与目的 |
2.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2.1.3 问卷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
2.2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中教师活动的现状 |
2.2.1 调查对象与目的 |
2.2.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2.2.3 问卷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
2.3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1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
2.3.2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
2.3.3 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对策研究 |
3.1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
3.1.1 在写作前培养兴趣 |
3.1.2 在写作中培养兴趣 |
3.1.3 在写作后培养兴趣 |
3.2 教师注重作文起步教学方法的指导 |
3.2.1 创设教学情境 |
3.2.2 加强师生互动 |
3.2.3 采用多种形式写作文 |
3.2.4 用童话来丰富学生想象 |
3.2.5 用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写作 |
3.2.6 把握语文课本,写“生活”事物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教学设计解析 |
4.2 学生作品分析 |
4.2.1 文中呈现的新气象 |
4.2.2 文中出现的问题 |
4.3 教学实践反思 |
4.3.1 设计思路 |
4.3.2 教学反思 |
4.4 其他教学案例反思 |
4.4.1 案例一 |
4.4.2 案例二 |
4.4.3 案例三 |
第5章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改进策略 |
5.1 课前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
5.1.1 制定全面的三维教学目标 |
5.1.2 考虑不同活动形式的特点 |
5.2 课上实施活动作文教学的策略 |
5.2.1 在体验过程中,注重观察和感受引导 |
5.2.2 在写作过程中,加强写作内容指导 |
5.2.3 在评价环节中,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改评 |
5.3 课后评价活动作文的策略 |
5.3.1 多种评价方式进行习作文本的评价 |
5.3.2 评价结果中加强对习作主体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上海市闵行区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习作情况(学生卷) |
附录B 上海市闵行区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习作情况(教师卷) |
附录C 《我喜欢的一种水果》教案 |
附录D 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课文《金色的草地》 |
附录E 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七册学生作文《妈妈真辛苦》 |
附录F 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三册课文《扳手腕》 |
附录G 上海教育出版社第六册课文《我喜欢小动物》 |
致谢 |
四、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的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D]. 王时彬. 苏州大学, 2014(02)
- [2]论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以长沙市五一中路小学为例[D]. 况倩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3]生本教育理论下的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研究 ——以昆明市L小学为例[D]. 张交交.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小学三年级快乐作文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银川市二十一小湖畔分校为例[D]. 王珏. 宁夏大学, 2014(08)
- [5]问题 原因 对策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D]. 饶亚茹. 深圳大学, 2017(07)
- [6]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的探索[D]. 吴松涛.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7]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以南宁市秀田小学为例[D]. 符秋霜.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 周泓. 西南师范大学, 2002(02)
- [9]小学三年级活动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以烟台市芝罘区为例[D]. 沙艳玲. 鲁东大学, 2019(02)
- [10]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四所学校为例[D]. 陆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