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以语言为基础的阅读课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喆[1](2020)在《《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语教学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涌现出大量知名的语文教育家。但在先进教学经验的分享过程中往往囿于教师个体差异、学情等诸多因素而无法实现优秀经验的大范围推广与实践。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订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为依托,使用内容分析法,得出就方式层面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语教学现状,探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教学方法的行为倾向。对《丛书》中涉及的27位语文教学名家开展的频次统计,以频次定量化的手段分析出朗读法和追问法在所有学段中都具有极高的使用频次,而又由于学段的各不相同,各学段教师的语文教育理念与培养价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就方法而言,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重点字词分析法等在不同学段体现出不同的使用倾向,需要调动多样能力的、能力层级较高的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在初高中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小学。通过对《丛书》的研究,不仅仅可以获得方法的使用频次,更可以在对比中发现相同方法在不同学段、不同教师身上并不完全相同的使用形式,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朗读法大类下多种实现形式的不同倾向、追问教学法运用中的教师引导力平衡问题以及规避小组讨论低效化的路径。从部编本新教材推出及2017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代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出发,结合27位语文名师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以承前启后的方式,进一步思考在教材变动、课标变动、理论变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教法应当如何在传承语文教育先进经验的同时,适应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要求,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的实践路径。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课程设计、多媒介素养的养成,新教材课后引导部分对于教学方法选择的建议,都成为了基于教学方法统计考量之后的教法选择创新方向。教学方法的统计并不是研究的目的,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方法并将它们放到当代语文教学环境中探讨才是本文的核心。研究旨在分析教学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新时代中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变革路径,帮助教师在新课改以来的语文教学中吸取经验,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帮助一线语文教师跟紧语文教育变革的潮流,就必须要在师生最直接互动处的教学方法层面下功夫,本课题在探讨新课改后教法层面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叶炜琳[2](2017)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部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提升效果缓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采用实践性强和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法,但是对于如何选择任务、按照什么课堂操作模式进行等问题,任务型教学大纲却没有相关的指导。目前,我国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正逐步走向正规和成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该教学法结合初中生学习心理并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了解如何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使任务型教学法本土化,本论文针对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个人经历分享型和问题解决型任务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了验证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出发,进行学情分析,通过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对阅读课进行设计,进行了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某中学八年级两个班87名学生,实验辅以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结果。通过为期21周的教学实验,相比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实验验证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
赵昕[3](2020)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无论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在教学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其他意识和品格的依托。当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研究重点。本研究将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研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情况,探索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践行方式。本研究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1)当前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语言能力现状如何?(2)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能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3)如何基于语篇,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本研究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了有关核心素养语言能力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和理论。选取哈尔滨市某高中二年级某班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通过阅读测试、发放前后测调查问卷以及对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实验结束后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首先,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学生对核心素养语言能力的了解和认可有所提升,英语阅读中的语言能力有明显的改善;其次,通过前后测问卷以及阅读成绩前后对比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且提升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特别关注基于语篇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善于利用多模态语篇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将语言技能的培养要求融入在教学设计的不同方面。本研究对核心素养应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容量较小,实验周期较短,资料查找不够全面等问题,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进行一步改进。
谢昌燕[4](2015)在《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活动教学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实现高效语文课堂,如何落实语文的实践性,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面对众多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倡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大版块,无疑承担了语文活动教学的重任。实践证明,学生的语文成绩,读写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体现为语文素养,而影响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阅读。如何在阅读课上开展活动,开展哪种活动模式,许多专家和语文教师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实践。由于对活动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阅读课教学活动常出现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盲目讨论的误区。本研究结合活动教学的理论,通过收集、阅读大量文献,观看教学视频,分析课例,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问法等对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索,主要是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课例,初步探索并提出了开展阅读课教学活动的建议。希望能对中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课教学活动有些许作用,并帮助自己在教育生涯中更快的职业成长。本研究共五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问题的依据,及国内外对活动教学的研究,理清了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现状。分析了语文阅读课教学活动的新现象和进步;依然存在的问题;透视了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概述。在明确阅读、阅读课、活动、教学活动等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阅读课教学活动的内涵、特点。为下一章的内容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的建议。结合第二章分析的问题提出开展阅读课教学活动的建议,主要是探讨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拓展活动内容,丰富评价方式等。第五部分,结语。对本研究做出总结,指出本研究中的不足。
薛景媛[5](2016)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阅读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使学生的阅读技能与阅读能力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本文试图在对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法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所涉及的教学方法做一个整理和分类,横向从阅读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出发,探讨阅读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纵向从教学阶段出发,分析初级和高级教学阶段所适合的教学模式,并分析其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意义,同时对现有的阅读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从多个维度对阅读课教学方法进行整理和分类。阅读课是以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培养为目标的专项技能训练课,从阅读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出发,选取目前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初级和高级阶段较理想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每一步教学步骤中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意义。同时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尝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以达到丰富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目的,并希望对真正的阅读教学实践产生良好的影响。
刘福旭[6](2020)在《基于交互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阅读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认知和获取信息,实现知识积累的主渠道。阅读课教学就是为促进学生理解阅读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单项技能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中高级阶段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心和关键,是实现从认知字词理解文章到实现提高阅读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过渡阶段。而实际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中高级阅读课给予的重视程度、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取得的教学效果等并不理想,存在着重讲轻学、环节简化、课堂沉闷、忽视教法研究、效果不显着等现象。通过分析现状和原因,在文献研究、师生访谈和教学实践等研究基础上,探索将交互式教学法应用到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中,根据交互式教学法具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实施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之间的教学交互式活动,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理解课文、掌握语言知识、完成阅读任务和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提出和形成以交互式教学法为基础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经教学实践、师生访谈和教学反思,提出教学设计优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论述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交互式教学法理论及相关研究概述,梳理交互式教学法相关文献,分析交互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交互式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的可行性分析,分析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现状,探讨将交互式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可行性和教学设计的总体设想;第四部分是基于交互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选取《发展汉语》中级阅读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和高级阅读的《孔子的忠告》两篇课文作为教学样例,分析教学目标和对象等要素,突出交互式教学法的主体性、合作性和策略性等原则特点,采取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用于辅助分析阅读文章内容和结构,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形成基于交互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基于交互式教学法理论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反思,通过教学设计实践进行评价和反思,并提出教学优化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通过教学设计实践和访谈,对本研究进行总结。通过研究发现,基于交互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在课堂气氛、文章理解、结构掌握和语言运用上比传统模式都有很大改善,对教学研究和实践具有借鉴意义。但同时发现本设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导引语、评价语的运用以及教学节奏的把控要求很高,教师需要探索多维化教学方式激活课堂,并做好课前准备。
刘月[7](2020)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信息,完善人格的重要路径。教学生成是在动态的教与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对话、探究、体验而生成了新的认识、能力、态度、品质、人际关系等的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表达。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生成成为教育工作者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弊端的主要追求。反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仍然存在“文本至上”、“照本宣科”等现象,学生的主体性缺失,阅读教学缺乏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照。当然,“热闹”的课堂也不少,但是并未突破“假生成”“伪生成”的桎梏。因而,对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有其必要性。研究者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及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总结,把握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研究现状并探析其内涵、特征及必要性。同时,对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收集整理的大量部级优课进行观摩,并结合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进行分析,深入探析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机制。论文主要遵循“理论探析——实践观察——归纳总结”的研究思路呈现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相关研究内容。具体如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意蕴。研究者认为学生是生成行为的承担者,也是生成结果的拥有者。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关注学生真实的生命成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是教学主体在场的理智探究。教学生成是多向交往互动的过程,具有情境性、人文性、生命性及启发性的特点。同时,论文论证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实现教学生成的必要性,指出教学生成是突破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认识论的必然选择,也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发展理念的内在诉求,同时对师生的发展也有其特殊的价值意义。接着,确定以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大量的部级优课作为观摩对象,以“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作为案例分析框架,并对具体教学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在对大量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机制。确认了阅读课要实现有效生成必须要遵循情感熏陶、互动对话、生活化以及开放化四个基本原则。同时从动力性角度辨析了教师的教学生成理念、教师的教学生成素养、师生心理环境及阅读教学设计是影响阅读课教学生成运行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究出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方式:各类重要影响要素不断交互作用、相互支撑,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不断良性循环,共同推动阅读课持续生成;并归纳出阅读课运行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呈现,包括任务导向、拓展延伸、质疑探究以及内容重构四种实现机制。论文的最后部分在研究的基础上对一线教育者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以期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实践不断发展。
张春柏[8](1992)在《试论以语言为基础的阅读课教学》文中指出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方向。历史与现状我国高校阅读课教学的历史大致上可以分为文革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在文革以前,由于当时我国社会政治总的大气候的影响,我国的文学研究、尤其是外国文学的研究习惯地套用苏联的一些理论模式,简单地、机械地用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的一些观点去分析、评判一切文学作品,结果在文学评论界形成了一种僵化的研究方法。西方的文学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贴上了“资产阶级文学”的标签,令人望而生畏,严重地阻
吴思源[9](2018)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修订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倡导教师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仍存在诸如过分重视词句学习和单纯的阅读技能训练等问题。那么,如何设计英语阅读活动才能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和支架理论,采用课堂观察、阅读教学设计内容分析、以及教师访谈等方法对一所省级重点高中三个教龄段的6名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包括针对同一阅读文本,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分别设计了何种阅读教学活动,其阅读课教学设计是否符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求;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如何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发现,(一)教龄较长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与其对实验版《课标》的理解和长期的实践与反思分不开;而教龄尚短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并未达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要求,仍侧重学生对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能受到自身对英语课程理解不充分和教学经验不足的局限。(二)教龄较长教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有一定了解,认为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提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各种相互关联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而教龄尚短的教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不了解,认为教学目标应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针对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提出如下建议供教师参考:1.要充分解读阅读文本,围绕主题意义展开阅读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基于文本理解的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2.应用实践类与迁移创新类活动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需要,避免对文本主题的过度拓展;3.通过精心设计阅读理解问题,挑战学生的高级思维;4.把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合到阅读理解过程中,避免喧宾夺主。
李歌[10](2017)在《新手、熟手国际汉语教师阅读课教学策略个案研究》文中提出首先,本文采用课堂观察法和课后教师访谈法,发现新手、熟手国际汉语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不同;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新手、熟手教师教学策略的共性与不同;最后,针对新手、熟手教师分别给出针对性教学建议。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分为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和文献综述三个部分。其中文献综述部分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研究现状、中级汉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现状和新手、熟手国际汉语教师研究现状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从而理清研究现状,确定研究理念。第二章研究设计:主要分为研究对象、资料收集和处理、研究框架三个部分。其中研究框架:第一,通过有目的课堂观察,发现问题与教师进行访谈,并以此作为学生问卷设计的前期材料搜集;第二,在学期末发问卷调查;最后,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给出针对性建议。第三章结果与分析:主要从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媒体四个方面对研究初期收集的关于新手、熟手教师中级汉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章研究结论:新手教师应大胆创新,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增强阅读材料的针对性和丰富性;合理安排学生讨论的时间,完善教学环节;给与学生积极反馈,帮助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心;善于向熟手教师学习,及时自我反思。熟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多元教学组织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环节;强化课程性质意识,突出课型的特色;注重阅读与表达的互动性与互补性;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组建师生间合作教学;继续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加强课堂上阅读技能的训练。
二、试论以语言为基础的阅读课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以语言为基础的阅读课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一) 从历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
(二) 从共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
(三) 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以《丛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情况 |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介绍 |
一、抽样:材料的范围与选择 |
二、界定观察类别:划分学段和课型 |
三、界定记录单位和语境单位:频次的统计单位 |
四、界定点算体系:归纳与结论的判定 |
第二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梳理 |
一、选择范围 |
(一) 《丁有宽与读写导练》 |
(二) 《于漪与教育教学探索》 |
(三) 《王崧舟与诗意语文》 |
(四) 《刘金玉与阳光语文》 |
(五) 《孙双金与情智教育》 |
(六) 《杨一青与和谐教育》 |
(七) 《李元昌与乡土教育》 |
(八)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 |
(九) 《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 |
(十) 《赵谦翔与绿色语文》 |
(十一)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 |
(十二) 《唐江澎与体悟式教学》 |
(十三) 《黄厚江与语文本色教学》 |
(十四)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
(十五) 《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 |
(十六) 《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 |
(十七)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
(十八)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 |
(十九)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 |
(二十) 《王开东与深度语文》 |
(二十一) 《王君与青春语文》 |
(二十二) 《洪宗礼与母语教育》 |
(二十三) 《祝禧与文化语文》 |
(二十四) 《于永正与五重教学》 |
(二十五) 《杨屹与情趣教育》 |
(二十六) 《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 |
(二十七) 《汪智星与本真教育》 |
二、总结 |
第三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分析 |
一、对教学思维方式的分析 |
二、对教学行为方式的分析 |
(一) 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
(二) 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
(三) 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
三、总结 |
第二章 名师教法选择的分析与创新 |
第一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因分析 |
一、分析哪些方法 |
二、朗读法与追问法中的深层理据 |
(一) 朗读法 |
(二) 追问法 |
三、活动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
(一)小组讨论法 |
(二) 情景模拟法 |
(三) 游戏、比赛法 |
四、特色尝试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
(一) 绘画法 |
(二) 听写法 |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使用中的创新性 |
一、学生成为交流中表达的主体 |
(一) 丁有宽、黄厚江等的追问法探索 |
(二) 王君、韩军等的朗读法探索 |
二、课堂成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
(一) 祝禧、赵谦翔等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探索 |
(二) 窦桂梅、钱梦龙等的小组讨论教学法探索 |
三、教材成为发散性探索的支架 |
(一) 于永正的绘画法使用探索 |
(二) 唐江澎的听写教学法探索 |
(三) 李元昌的乡土教育实践探索 |
第三章 新时代中语教学方法选择探讨 |
第一节 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一、以语言和审美为核心的朗读教学法 |
二、以思维发展为重点的对话教学 |
三、从语言到文化的活动设计 |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倾向的启示 |
一、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法可以进一步细分 |
二、追问法中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的平衡点 |
三、小组讨论高效化离不开教师的支架 |
第三节 新教学思路下的教学方法选择 |
一、承前——在名师教法选择的思路上“守正” |
二、启后——在部编新教材编排体现的教法选择上“出新” |
三、展望——在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时代开掘“新路” |
(一) 内容上:提供更广域的知识获取面 |
(二) 形式上:基于多样媒介的教学 |
(三) 思维上:辩证思维的有意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2)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
2.1.1 任务的定义 |
2.1.2 任务的类型 |
2.1.3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2.1.4 任务型教学法课堂教学程序和原则 |
2.1.5 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 |
2.2 任务型教学法研究概况 |
2.2.1 国外研究概况 |
2.2.2 国内研究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
3.1 学情分析 |
3.2 阅读课教学设计 |
3.2.1 阅读课教学程序设计 |
3.2.2 阅读课中的任务设计 |
3.2.3 阅读课教学设计案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2 实验过程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 |
4.3.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4.3.3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4 期末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和启示 |
5.2 反思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核心素养 |
二、英语阅读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 |
三、语言习得输入输出假说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五、研究过程 |
六、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一、实验前后问卷调查分析 |
二、阅读测试成绩分析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现状 |
2.1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
2.1.1 开展阅读课教学活动的时间有限 |
2.1.2 活动中片面强调知识因素 |
2.1.3 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
2.2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
2.2.1 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 |
2.2.2 现有的阅读考评方式的限制 |
2.2.3 教师相应知识和能力的欠缺 |
3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概述 |
3.1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的内涵 |
3.2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的特点 |
3.2.1 实践性 |
3.2.2 差异性 |
3.2.3 主体性 |
3.2.4 探究性 |
3.3 教学活动与活动教学辨析 |
4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的建议 |
4.1 研读教材,指导学法 |
4.2 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 |
4.2.1 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 |
4.2.2 了解学生的阅读知识背景 |
4.2.3 了解学生阅读理解的心理模式 |
4.3 拓展阅读课教学活动的内容 |
4.3.1 融入口语交际内容 |
4.3.2 融入写作内容 |
4.4 探索有效的阅读课教学活动 |
4.4.1 情感朗读活动 |
4.4.2 探究性写作活动 |
4.4.3 表演活动 |
4.4.4 辩论活动 |
4.5 完善阅读课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 |
4.5.1 了解阅读课教学活动评价的原则 |
4.5.2 丰富阅读课教学活动评价的方式 |
4.6 开展阅读课教学活动注意的问题 |
4.6.1 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
4.6.2 适时开展,保证时间 |
4.6.3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学方法的层次及分类 |
一、定义 |
二、层次划分 |
三、分类 |
第三章 基于阅读课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
第一节 对外汉语阅读课的教学内容 |
一、建立知识库的教学内容 |
二、培养阅读技能的教学内容 |
第二节 建立知识库的教学方法 |
一、汉字的教学方法 |
二、词汇的教学方法 |
三、句子理解的教学方法 |
四、语段和篇章的教学方法 |
五、文化教学的方法 |
第三节 培养阅读技能的教学方法 |
一、猜词技能 |
二、快速阅读 |
第四节 阅读课综合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朗读训练法 |
二、造句训练法 |
第四章 基于阅读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
一、“自下而上”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
二、“自上而下”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
三、相互作用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
四、图式理论下的教学方法 |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
六、语篇分析法下的教学方法 |
第五章 教学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初级阶段教学案例分析 |
第二节 高级阶段教学案例分析 |
第六章 教学设计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交互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交互式教学法理论及相关研究概述 |
2.1 交互式教学法的相关理论 |
2.1.1 交互式教学法的定义 |
2.1.2 交互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2.1.3 交互式教学法的特点与教学原则 |
2.2 交互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对外汉语阅读课的研究和教学现状 |
2.3.1 研究现状 |
2.3.2 教学现状 |
第3章 交互式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的可行性 |
3.1 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的教学目标 |
3.1.1 阅读能力的构成和培养方法 |
3.1.2 教学目标的确定 |
3.2 基于交互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及总体设想 |
3.2.1 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3.2.2 教学设计的总体设想 |
第4章 基于交互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 |
4.1 中级阅读课《塞翁失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
4.1.1 教学对象 |
4.1.2 教学目标 |
4.1.3 教学重点 |
4.1.4 课时安排 |
4.1.5 教学环节 |
4.2 高级阅读课《孔子的忠告》教学设计 |
4.2.1 教学对象 |
4.2.2 教学目标 |
4.2.3 教学重点 |
4.2.4 课时安排 |
4.2.5 教学环节 |
第5章 教学反思及建议 |
5.1 教学反思 |
5.1.1 教学设计的优势 |
5.1.2 教学设计的不足 |
5.2 教学建议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塞翁失马的故事》教案 |
附录 B 《孔子的忠告》教案 |
附录 C 学生访谈大纲 |
附录 D 教师访谈大纲 |
附录 E 课文《塞翁失马的故事》 |
附录 F 课文《孔子的忠告》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根本需求 |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失生命关怀现状的诉求 |
3.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与课程标准理念呼应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学生成的研究 |
2.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3.关于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研究 |
4.评析与启示 |
(四)概念界定 |
1.教学生成 |
2.阅读教学 |
3.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重点和难点 |
3.研究方法 |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意蕴 |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内涵 |
1.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是教学主体在场的理智探究 |
2.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关注学生真实的生命成长 |
3.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是多向交往互动的过程 |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特征 |
1.情境性 |
2.人文性 |
3.生命性 |
4.启发性 |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必要性 |
1.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认识论有待突破 |
2.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发展理念对教学生成的诉求 |
3.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对师生发展的价值意义 |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案例分析 |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案例选择 |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案例的分析框架 |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具体的案例分析 |
1.案例一 |
2.案例二 |
3.案例三 |
4.案例四 |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机制 |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基本原则 |
1.情感熏陶原则 |
2.互动对话原则 |
3.生活化原则 |
4.开放化原则 |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影响要素 |
1.教师的教学生成理念 |
2.教师的教学生成素养 |
3.师生心理环境 |
4.阅读教学设计 |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运行方式 |
(四)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实现机制 |
1.任务导向机制 |
2.拓展延伸机制 |
3.质疑探究机制 |
4.内容重构机制 |
四、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有效策略 |
(一)更新教学理念,夯实教学生成能力 |
(二)精心预设,把握教学开放度 |
(三)尊重学生的前理解,优化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
(四)关注学生的发展倾向,建构和谐互动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
(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四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阅读 |
(二)英语阅读教学 |
(三)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
二 理论基础 |
(一)克拉申“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器假设” |
(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三 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国内研究述评 |
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方法 |
(一)课堂观察 |
(二)阅读教学设计的内容分析 |
(三)教师访谈 |
五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 课堂观察表的分析与讨论 |
(一)A类教师阅读课堂 |
(二)B类教师阅读课堂 |
(三)C类教师阅读课堂 |
二 阅读教学设计的内容分析与讨论 |
(一)A类教师阅读教学设计的内容分析 |
(二)B类教师阅读教学设计的内容分析 |
(三)C类教师阅读教学设计的内容分析 |
三 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一)受访教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 |
(二)受访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设定的看法 |
(三)受访教师对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看法 |
(四)受访教师对阅读教学的反思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建议 |
三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课堂观察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新手、熟手国际汉语教师阅读课教学策略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
1.3.2 中级汉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
1.3.3 新手、熟手国际汉语教师对比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课堂观察法 |
1.4.2 访谈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1.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2.2 资料搜集与处理 |
2.3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3.1.1 教学过程 |
3.1.2 教学方法 |
3.1.3 教学组织形式 |
3.1.4 教学媒体 |
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4.1 中级阅读课教学建议 |
4.1.1 针对新手教师的建议 |
4.1.2 针对熟手教师的建议 |
4.2 研究启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级汉语阅读教学策略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关于中级汉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调查问卷 |
四、试论以语言为基础的阅读课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D]. 陈喆.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叶炜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研究[D]. 赵昕.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学语文课堂阅读课教学活动研究[D]. 谢昌燕. 重庆师范大学, 2015(11)
- [5]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法研究[D]. 薛景媛. 苏州大学, 2016(01)
- [6]基于交互式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课教学设计[D]. 刘福旭. 沈阳大学, 2020(12)
- [7]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生成的机制研究[D]. 刘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8]试论以语言为基础的阅读课教学[J]. 张春柏. 国外外语教学, 1992(04)
- [9]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 吴思源.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新手、熟手国际汉语教师阅读课教学策略个案研究[D]. 李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