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灾工程的价值及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东升[1](2006)在《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边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是目前地质环境灾害研究的热点之一,滑坡灾害风险分析不但涉及自然科学,而且涉及社会经济学,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因此需要将相关理论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滑坡灾害风险分析体系。论文在全面分析影响滑坡灾害因素的基础上,以风险评价及可靠度理论为基础,对滑坡灾害风险分析及风险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可靠度的滑坡灾害风险决策及评价方法。文中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论文对影响边坡稳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列出了边坡危险性评价的分类指标,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边坡危险性评价进行了详细阐述。将模糊矩阵相关理论引入到边坡灾害AHP分析中,采用模糊矩阵可有效解决由于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及客观现实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在滑坡灾害层次分析(AHP)时,不能准确地确定两因素的确切比值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了专家判别过程中存在的不定性,减少了判别时所造成的误差。根据滑坡具有群发性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边坡的破坏概率、边坡的重要程度及边坡滑动体体积进行边坡危害性评判,确定灾害的治理排序。根据滑坡灾害破坏效应,充分考虑不同受灾体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同类型承灾体的性能、功能、破坏方式以及价值属性和核算方法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原则,对承灾体类型进行分类,给出了不同承灾体的相应灾害易损性计算方法。在风险灾害评价研究过程中,地质灾害预测及治理大多是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而社会易损性由于不能在地质灾害中得到直接的表现,研究较少。论文充分认识到社会易损性分析在自然灾害研究和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对滑坡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社会承灾能力的相关措施。认为可接受风险不但与边坡的类型相关,也与边坡的状态相关(已建、新建),考虑到承灾体是主动或被动面对风险,采用ALARP原则,给出了建议可接受及可容忍风险水平。在边坡工程设计中,由于岩土体系统的不确定性而存在多种设计方案,方案的选取与专家的知识水平、个人喜好等有较大关系,方案的选取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论文采用可靠度理论与风险评价相结合,以决策树作为分析工具,考虑到边坡工程投资及相应风险,进行边坡工程风险决策,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决策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决策更具科学性。为解决边坡工程设计中如何确定适宜可靠度指标的问题,论文基于可靠度理论对边坡风险设计进行了探讨,不以可靠度指标的大小判断边坡的稳定程度,而是从边坡工程的灾害风险分析出发,考虑工程费用及后续的经济风险损失,确定工程的可靠度指标,使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
刘晓光[2](2015)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成为当今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和最严峻挑战,修复被破坏的生态平衡和重建适宜的人居环境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重要的专项规划化,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城市绿地系统日益受到国家、各级政府及风景园林学科研究人士的重视。一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通过颁布绿地规划与绿化建设的规定、法案、导则等来逐步规范化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专业的研究人士加入到该项规划的研究中来,不断的拓展其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内容,在许多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案中已经体现出现。目前,我国的多数城市都已经完成了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但是,虽然在传统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上注入了新的内容,但是规划方案编制的深度与广度仍然不足。同时,由于规范了的编制与规划内容的固定也使得方案对城市绿地建设缺乏指导。因而,建立一套与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会有利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案的编制,有益于推动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对规划方案对进行科学的评估,使其更加有效的引导城市绿化建设,并为政府提供一套检验方案的方法,以便更好的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前人、当前学者的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评价指标、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并归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评价指标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做了一定的基础性研究。随后,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的基础理论的分解分析和对各因素之间关联性的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应用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学、经济学、城市规划、社会学、防灾避险等学科,建构与之相匹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频度分析法、GIS技术,实地调研,层次分析评价方法,建立三个空间层次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方法与评价体系。通过相关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的研究,城市航拍图为研究基础,信息与摇杆分析技术以及GIs平台为支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不足,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绿地系统规划案例中,以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全文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城市绿地规划评价的在中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并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第二部分为基础研究部分。首先,梳理了本文中会探讨的主要概念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功能。然后,梳理了中、西方国家城市绿地与规划评价的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和主要的评价指标等,分析与对比国内的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的异同和差距,归纳出本研究可供借鉴的理论、方法与指标;第三部分为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例研究的部分。首先,梳理了城市绿地指标体系的研究内涵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构建了以评价与绿地“景观、生态、经济与防灾避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理论体系;以景观、生态、经济与防灾避险的相关指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定量指标,分别构建了市域、规划区和建成区三个空间层次的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个单项指标进行说明;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得出各个分项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排序;最后,以盐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2011-2030)为案例,使用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第四部分,对论文的结论进行整理,提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与缺憾及对未来继续研究的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借鉴与参考。
杨丁颖[3](2008)在《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质灾害多发,加上铁路线长、点多、面广的特点,使得地质灾害成为影响铁路运营安全乃至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鉴于灾情的严重性,保障铁路干线行车安全的重要性,针对目前铁路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借助于“既有线铁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项目,在灾害经济评估和风险等理论方法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统计、数据收集整理、理论综合分析等手段,在铁路地质灾害工程防治、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体系和模型的建立等环节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相关成果归纳如下:1.对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投资费用和经济效益进行界定和确认,建立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体系。2.通过对原有常规方法的改进,建立了铁路地质灾害历史破坏损失与预测损失核算模型。3.将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投资视为随机过程,得到了防治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核算方法。4.将工程多目标决策方法运用到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标准与综合防治方案优选问题中,为防治工程实践与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5.运用构建的分析模型对卓福泥石流病害工点整治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对其防治工程措施的投资及效益进行核算,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
罗云,龙煜,李平[4](1992)在《灾害防御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方法—以水坝震害防御工程为例》文中认为本文根据“价值工程”理论和“成本—效益”理论,在作者提出的防灾工程“功能函数”、“成本函数”、“价值函数”、“效益函数”等灾害经济学基本函数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防御工程实例,探讨了防灾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原理及方法。
杨伟超[5](2018)在《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与脆弱性评估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洪灾害是全球范围内最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全面客观描述山洪灾害格局演变规律,深刻认知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过程,科学评判不同区域山洪灾害脆弱性及高效合理给出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对降低山洪灾害损失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山洪灾害认知及防治方面的四个通用分析框架,分别为: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框架、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分析框架、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框架及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框架。四个框架分别从山洪灾害格局演变认知、成灾机理分析、区域脆弱性评估及资源配置调控四个角度给出了山洪灾害防治过程的全方位研究。同时将四个框架应用于海南省,给出了海南省山洪灾害防治的具体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构建了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框架。该框架从县区级、乡镇级及小流域级三个空间尺度出发,分别进行了山洪灾害格局分析及格局演变分析。格局分析中,主要基于统计分析、GIS技术、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全局及局部自相关分析等技术手段展开了山洪灾害总体差异性分析、地理位置分析、分布均衡性分析及空间相关性分析四方面的探讨;格局演变分析中,主要基于M-K检验及马尔可夫链进行了山洪灾害时间分布格局演变分析,基于全局及局部自相关分析进行了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分析。将该框架应用于海南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尺度下,海南省山洪灾害的整体差异性、地理位置分布规律、均衡性及空间相关性既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呈现出不同的规律,降低空间尺度能够从更为细观的角度发现山洪灾害分布的细节内容;海南省历史山洪灾害暴发次数于1995年发生突变,1996年之后,山洪灾害暴发次数呈显着上升趋势;不同阶段海南省各市县山洪灾害的演变模式不同且1996-2014较1938-1995阶段山洪灾害问题更加复杂;近些年海南省山洪灾害暴发的空间聚集模式更加显着,且乡镇级尺度的空间聚集程度最为明显;在不同阶段下,海南省双阶段三尺度下的山洪灾害局部空间聚集模式发生显着转变。(2)构建了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分析框架。该框架基于文献总结给出了涵盖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降雨因素三方面共计14个指标作为山洪灾害的潜在成因;基于M-K检验给出山洪灾害典型阶段的划分;结合动态因素及静态因素的不同分区,从单因子及双因子两个角度出发,耦合地理探测器及优化热点分析,对山洪灾害成因机理及其演变规律展开研究。将该框架应用于海南省,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山洪灾害暴发的主要驱动力是自然因素,为高程和土壤,且此两类因子在D14阶段较D95阶段对山洪灾害的驱动力均呈上升趋势;短历时强降雨和年均降雨量对山洪暴发的影响越来越严大;社会因素对山洪暴发的驱动力较小,但人口密度的增加对山洪暴发的影响显着增加。(3)构建了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框架。该框架基于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能力之间的两两关系,首次提出了脆弱性多测度概念;基于过去山洪灾害脆弱性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新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基于木桶理论及熵值法提出了脆弱性评估中指标间不均匀系数,结合综合指数法给出脆弱性三要素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能力的评估结果;进一步充分考虑脆弱性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提出了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的六类测度及四类等级,给出了山洪灾害脆弱性的全面评估。海南省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结果表明:多测度评估能够发现潜在高危区,海南省依然存在严重不协调的潜在灾损型区域;海南省有大部分地区有着较大的潜在灾频;就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角度分析,海南省大多小流域为潜在自组织能力型;基于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山洪灾害支援的“三二一”决策思路,优先支援三消极区域、其次双消极、最后单消极,为山洪灾害资源配置提供了必要的决策基础。(4)构建了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框架。该框架从灾前区域脆弱状态出发,充分考虑了脆弱性对山洪灾害防治资金配置的影响,耦合了脆弱性多测度评估及资金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多测度评估结果及“三二一”决策思路,确定山洪灾害防治中优先支援区域;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确定投入设施及效益系数;最后构建资金优化配置模型(FAOM),提出积极类型最多及效益面积最大两个目标函数,基于保留精英策略的遗传算法及TOPSIS给出模型量化及求解过程,得到山洪灾害防治资金的最优配置方案。将该框架应用于海南省山洪灾害防治资金的优化配置中,给出了海南省三种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防治的最优资金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小流域脆弱性多测度中由消极类型转为积极类型的总数为672,效益面积为4486km2;通过与基于各小流域历史山洪灾害强度资金分配方案(FFIS)及基于各小流域防治区聚集度分配方案(CVIS)对比分析,表明了防灾资金优化配置模型的合理性与优势性。最后,提出了该框架在山洪灾害防治中递进识别及分期支援的深入应用思路,为实现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舒亚玲[6](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民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代化的需求推动了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发展,在政府建设综合管廊PPP项目的积极性和其财政实力的矛盾冲突下,投资决策者对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的研究成为重点。现有研究总结了综合管廊PPP项目的直接效益,忽视了综合管廊巨大的间接效益以及成本与效益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本研究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从投资决策者角度,全面识别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系统因素,并以整体的视角分析成本与效益系统。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结合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分析了综合管廊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效益内涵,全面识别了成本因素和效益因素,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并结合历史研究确定各项因素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2)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定性分析因素间关系的因果回路图模型和定量分析因素间关系的系统流图模型;(3)通过案例仿真,结合综合管廊的成本与效益E-C、效益成本比、动态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指标评价项目的经济性;(4)模拟分析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系统的变化趋势,对比各项效益,得出最大效益因素;(5)在保证项目的民生公益性的情况下,选取敏感因素做情景假设模拟,比较不同情景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的发展趋势,探索效益最大化的途径,为决策者充分认识综合管廊的效益,并根据选定的城市区域具体情况和地方财政实力决策是否建设综合管廊,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许熙巍[7](2012)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李云燕[8](2014)在《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人类进入聚居,就学会了利用空间进行避灾、防灾、甚至抗灾的实践。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研究分工开始细化,城市防灾减灾研究也开始深入到针对每个灾种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而从总体上进行城市空间防灾减灾的研究则较少。城市空间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往往需要面对不同已知和未知各种类型的灾害,且各种灾害所需要的防灾控制要求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往往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出现灾害就往哪里补救,缺乏利用整体城市空间主动来防灾减灾的研究。山地城市是灾害多发地区,其灾害的形成不仅是城市空间本身的问题,还牵涉到城市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及城市表现出的空间形态。论文以复杂系统研究为主要方法,问题导向为研究思路,对山地城市主要灾害类型进行剖析,发现各类灾害过程对城市的影响在于宏观破坏生态环境,中观破坏城市结构形态、微观破坏城市空间要素。基于此,论文探讨了宏观城市外部环境、中观城市结构形态、微观城市(内部)空间构成与城市灾害形成、发展以及衰减全过程的作用机制规律,并试图通过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建立起提高城市空间适灾能力的方法体系。论文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剖析问题—理论建构—机制探析—规划干预”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构成、城市结构形态在灾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初步建立起城市外部环境、城市空间及城市形态与灾害形成、发展和衰减之间的关联作用模型;并通过对前三者的规划调适,改变灾害在3个阶段的不同输出状态(灾害形成阶段,通过调适相关空间要素阻止灾害的发生;灾害发展阶段,通过控制相关空间要素限制灾害的扩大;灾害衰减阶段,则通过改变相关空间要素促进灾害的快速衰减),以达到通过调控城市空间构成要素来控制灾害的目的,提高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承载能力。(一)、在对西南山地城市灾害与城市空间作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从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空间形态等方面综合进行主动防灾减灾的思路,提出城市空间适灾的理念,把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防御”进一步扩展到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适应”,并系统阐述空间适灾理念的构成、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空间适灾的作用机制及其优势。城市灾害的发生不可能根本杜绝,相反各种城市灾害的突发性和随机性使得城市防不胜防。因此,城市在尽量预防灾害发生的同时,也要提高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提高城市空间的弹性,即既可防灾又可容灾,具有较好的防救能力,还可以在灾害过后支撑恢复重建,减少城市遭受的损失(论文1-3章)。(二)、详细分析了城市空间构成要素与灾害过程的关系,对各个关键要素在城市空间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从总体认识层面,可概括为城市所处的大环境即城市外部环境、城市本身的空间构成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3个方面。论文4-6章分别对涉及这3个方面的因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其在灾害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中第4章分析了城市外部环境的适灾作用,其适灾特征表现为外部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可容纳性和生态性。第5章分析了城市(内部)空间适灾构成要素,分别从城市空间适灾的功能系统、骨架系统、实体系统、支撑系统和引导系统进行研究,并探讨各空间系统要素的适灾机制。第6章分析了城市空间适灾的形态特征,研究发现了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多组团特征;西南山地城市的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特征;西南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引导空间形态发展特征;以及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自组织特征。这些特征是影响城市空间适灾作用的重要因素(论文4-6章)。(三)、从城市外部环境、城市空间、城市形态3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适灾的影响要素,建立起城市外部环境、城市(内部)空间、城市形态与灾害形成、发展和衰减之间的关联作用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在灾害形成-发展-衰减3个阶段输入与输出因子系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3个阶段的规划干预策略:灾前干预、灾中控制、灾后重构。以期通过对规划因子要素的调节,发挥城市空间在灾害过程不同阶段对灾害系统的调控作用,达到控制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破坏、或促进灾害衰减的作用,提高城市空间对于灾害的干预能力。(四)、最后基于各空间因子要素的研究分析,及模型的推演功能,提出了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的理想模式。论文研究试图探讨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的突破点,以期为西南地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徐潇宇[9](2013)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人类生产生活、工程改造等活动的增多,使得地质灾害的频度和危害有日趋加剧的趋势。三峡大坝的兴建导致其水位发生巨大变化,有可能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危及库区人民生命安全及航道安全。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围绕减少因蓄水引发地质灾害的几率,最大程度防止或减少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这一目标,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集中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并取得良好成效。本文采取比较分析、系统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的构成元素进行梳理,并且分析了其运行机制与机理,指出下一阶段该系统的运行机制将会产生的变化。全文共八章,具体内容可概括如下:第一章,着重介绍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并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章,剖析构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所需的理论基础。明晰了灾害、减灾、灾害管理等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发育规律;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的理论架构,指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的主要构成元素,并分析其基本运行机制。第在章,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与美国、日本这两个国家的灾害管理机制进行对比,以期理清头绪,对中国目前灾害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作出剖析。与美国、日本的灾害管理机制相比,我国的灾害管理在体制上有待改进,与灾害相关的法律建设不完善,灾前的预防与备灾准备不够充分,早期兴建的防灾设施缺少维护,信息反馈的机制需进一步提高,资金投入需常态化建设。同时,在分析中明晰地质灾害管理的所属层次及位置,为后文通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大规模防治,分析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夯实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最后的总结与讨论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指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运行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对三峡库区经济效益的分析,主要包括防治经济效益评估研究和防治经济效益结果;根据实际工程对三峡库区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有减少人员伤亡、政治综合效益、环境综合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治理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大型的区域性的地质灾害治理的范本,而且它在地质灾害治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方面,对其它区域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及相关地质灾害的大型土建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系统,具备一个相对完整的输入子系统、运作子系统、输出子系统。第五章详细分析总结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输入子系统的构建与运作,其中三峡库区前期重点工程治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前期科学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决策组织与分工这三个要素围绕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核心,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共同承担着输入子系统的作用。第六章详细分析总结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运作子系统的构建与运作。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构成了运作子系统。第七章详细分析并总结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输出子系统的构建与运作。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以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共同构成了输出子系统。这些要素之间通过特定的方式组织联合在一起,发挥着作用。输出子系统中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子系统及重大科学研究这两个组成要素,对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运行机制的构建尤为重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在地质灾害防治运行系统中承担着数据反馈的功能,是输出端的主要出口,其输出信息具有响应速度和准确度两个维度,这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时效响应不仅十分必要,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的效果。重大科学研究活动,其研究的目的是优化地质灾害防治防治系统。在大规模应急治理工作完成后,工作重心就会从治理已知滑坡隐患向防治新生滑坡灾害与持续治理遗留隐患而转变。第八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对该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整体描述,进一步明确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管理科学的系统论等理论与方法,探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的机理,构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系统运行机制的输入、运转和输出三个子系统;二是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这一典型案例取得的成效和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地质灾害管理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其它地区的地质灾害大规模防治工作提供经验启示;同时,分析下一阶段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侧重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由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处于阶段性完成时期,对其管理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及梳理本身就是一项创新工作,有很多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李玲[10](2017)在《基于多个救灾主体的滨海城市防灾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环境的逐步恶化,滨海城市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其强度、频率和影响不断增长,这就使得提高滨海城市的防灾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其高低将直接影响滨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本文从相关救灾主体如何提高滨海城市防灾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滨海城市防灾能力提升的基本框架,为多个救灾主体在提升城市防灾能力中的协同合作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构建基于微分博弈的政府与应急产业R&D合作模型。应急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战略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风险性,其改革与创新对促进应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但仅仅依靠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将微分博弈模型引入到了应急产业研究中,探讨了政府与应急产业如何联合增加应急产业R&D投入,为政府与企业合作促进应急产业改革创新提供新思路。(2)构建基于政府风险规避行为的应急救灾物资政企联合储备模型。本文将政府的风险规避行为引入到了应急物资政企联合储备策略中,基于博弈论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政府规避态度和政府补贴对应急物资联合储备数量的影响机理。(3)构建了应急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绿色投入模型。应急供应链的绿色投入和融资问题是应急供应链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应急供应链中协议制造商和具有资金约束的协议零售商如何共同投入绿色产品的问题,构建了应急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绿色投入博弈模型,为应急供应链企业融资提供新思路,并为之后绿色应急供应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4)滨海城市是一个包含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防灾主体,两个子系统的统筹协调可以有效提高滨海城市对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本文基于海陆统筹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效率4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的方法衡量了海陆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为滨海城市防灾能力提升提供新路径。
二、防灾工程的价值及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灾工程的价值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边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工程的不确定性 |
1.2.2 可靠度理论 |
1.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
2.1 边坡危害的影响因素及其指标分类 |
2.1.1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 |
2.1.2 边坡危险性的主要内容 |
2.1.3 影响边坡危险因素分析 |
2.1.4 边坡危险性指标分类 |
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边坡危险性评价 |
2.3 基于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层次分析法 |
2.3.1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基础理论 |
2.3.2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向量的计算 |
2.3.3 计算过程分析 |
2.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边坡危害性分析 |
2.4.1 边坡重要程度分析 |
2.4.2 边坡危害量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滑坡灾害易损性分析 |
3.1 易损性评价的内容和构成 |
3.2 受灾体类型分类 |
3.2.1 滑坡灾害破坏效应分析 |
3.2.2 受灾体类型分类 |
3.2.3 受灾体评价方法 |
3.3 社会易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可靠度的边坡风险决策 |
4.1 风险管理过程 |
4.2 可接受风险水平分析 |
4.2.1 可接受风险的评价方法 |
4.2.2 可接受风险分析 |
4.3 风险分析决策的基本理论 |
4.3.1 风险决策模型 |
4.3.2 决策分析 |
4.3.3 效益理论基本原理 |
4.3.4 决策准则 |
4.4 基于可靠度的边坡工程风险决策 |
4.5 本章小结 |
5 边坡可靠度风险设计 |
5.1 边坡设计方法 |
5.1.1 确定性设计方法 |
5.1.2 边坡可靠度分析方法 |
5.1.3 功能函数分析 |
5.1.4 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
5.2 边坡可靠度风险分析 |
5.2.1 边坡稳定的经济分析 |
5.2.2 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
5.2.3 边坡风险设计方法 |
5.3 设计应用举例 |
5.4 本章小结 |
6 边坡防灾工程经济风险分析 |
6.1 滑坡常用治理方法及分析 |
6.2 边坡防灾工程经济评价 |
6.2.1 防灾工程减灾效益 |
6.2.2 防灾工程增值效益 |
6.2.3 防灾工程评价准则 |
6.2.4 防灾投资动态分析 |
6.2.5 防灾效益计算 |
6.3 防灾工程可靠度分析 |
6.3.1 均值与方差的确定 |
6.3.2 防治措施可靠性分析 |
6.4 边坡工程风险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可靠度的边坡风险设计应用 |
7.1 基于风险评价的工程方案决策 |
7.1.1 工程概况 |
7.1.2 边坡稳定性分析 |
7.1.3 工程治理方案 |
7.2 方案风险决策 |
7.2.1 风险决策 |
7.2.2 补充试验费用分析 |
7.2.3 基于风险的可靠度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伴随着城市绿地发展的绿地规划评价 |
1.1.1 人类居住环境的唯美追求引发城市绿地评价的萌芽 |
1.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恶化引发生态学革命 |
1.1.3 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功能的研究 |
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绿地 |
2.1.2 城市绿地系统 |
2.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2.1.4 城市绿地规划的评价与评价体系 |
2.1.5 城市绿地系统的评价标准 |
2.2 城市绿地的功能研究 |
2.2.1 城市绿地景观功能 |
2.2.2 城市绿地生态功能 |
2.2.3 城市绿地经济功能 |
2.2.4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 |
2.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
2.3.1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规划 |
2.3.2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 |
2.3.3 城市绿地系统经济规划 |
2.3.4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绿地规划评价的研究进展 |
3.1 西方绿地规划评价的研究进展 |
3.1.1 绿地规划数量指标 |
3.1.2 绿地规划质量评价 |
3.1.3 绿地规划的社会服务功能评价 |
3.2 西方绿地系统规划的综合评价实例研究 |
3.2.1 西方城市绿地规划评价的概述 |
3.2.2 都市层面 |
3.2.3 城市层面 |
3.2.4 市区层面 |
3.3 中国绿地规划评价的研究进展 |
3.3.1 绿地规划数量指标 |
3.3.2 绿地规划的生态效益评价 |
3.3.3 绿地规划的景观效益评价 |
3.3.4 绿地规划的经济与防灾避险效益评价 |
3.3.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综合评价 |
3.3.6 政府颁布的综合评价指标 |
3.4 中国绿地规划评价的研究的主要问题 |
3.5 西方绿地规划评价研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的理论支撑 |
4.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的内涵 |
4.1.1 背景概述 |
4.1.2 内涵认知 |
4.1.3 现状探析 |
4.2 分析与评价的基础理论 |
4.2.1 范式演进 |
4.2.2 系统论 |
4.2.3 协同论 |
4.2.4 科技评估理论 |
4.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的理论构成 |
4.2.1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4.2.2 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4.2.3 环境价值评价理论 |
4.2.4 生态、景观、经济与防灾避险统筹发展理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的建构 |
5.1 系统规划评价思路和路径分析 |
5.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的目的 |
5.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的任务 |
5.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的原则 |
5.1.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步骤 |
5.1.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制定的方法 |
5.2 城市绿地规划规划空间层次的研究 |
5.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征 |
5.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三个空间层次的相关研究 |
5.2.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目标层次的确定 |
5.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目标、期限的确定 |
5.3.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 |
5.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期限 |
5.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的构建 |
5.4.1 评估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
5.4.2 文献的频度分析 |
5.4.3 指标的专家打分 |
5.4.4 三个规划层次绿地系统评价指标的确定 |
5.5 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与解释 |
5.5.1 市域与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的解释 |
5.5.2 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的解释 |
5.6 指标的量化与标准化 |
5.6.1 指标的量化细则 |
5.6.2 评价等级的确定和指标的标准化 |
5.6.3 指标权重的计算与讨论 |
5.6.3.1 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5.6.3.2 编制权重判断矩阵表 |
5.6.3.3 权重的计算过程 |
5.6.3.4 指标与权重的分析 |
1 市域指标与权重的分析 |
2 规划区指标与权重的分析 |
3 建成区指标与权重的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盐城绿地系统规划(2011-2030)为例 |
6.1 盐城城市绿地系统现状与规划介绍 |
6.1.1 盐城市基本情况 |
6.1.2 盐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概要 |
6.1.3 盐城市建成区绿地建设现状 |
6.1.4 盐城市建成区绿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盐城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
6.2.1 规划的思路与规划目标 |
6.2.2 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与结构布局 |
6.3 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在盐城的应用 |
6.3.1 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指标的重要性 |
6.3.2 盐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的评价 |
6.3.2.1 法律、法规与定量指标评价 |
6.3.2.2 景观效値指柄评价 |
6.3.2.3 生态效益指标评价 |
6.3.2.4 经济效益指标评价 |
6.3.2.5 防灾避险效益指标 |
6.3.2.6 评价结果 |
6.3.2.7 优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7.2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 |
7.3 论文的主要不足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表 |
(3)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灾害经济研究现状 |
1.2.2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
1.2.3 地质灾害评估和管理研究现状 |
1.2.4 灾害防治效益评估研究现状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和成果 |
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相关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灾害 |
2.1.2 地质灾害 |
2.1.3 铁路地质灾害 |
2.1.4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
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1 地质灾害经济学原理 |
2.2.2 地质灾害统计学理论 |
2.2.3 价值工程“费用-效益”理论 |
2.2.4 蒙特卡罗理论 |
2.2.5 工程投资多目标决策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体系 |
3.1 概述 |
3.2 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基本工作内容 |
3.2.1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
3.2.2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的构成与特性 |
3.2.3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
3.2.4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的工作步骤 |
3.3 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基本分析流程 |
3.3.1 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基本要素指标的设置 |
3.3.2 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基本函数的建立 |
3.3.3 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基本评价准则与分析模式的制定 |
3.3.4 防治标准选择与投资方案优选优化基本要求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模型 |
4.1 概述 |
4.2 铁路地质灾害历史破坏损失分析 |
4.2.1 铁路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估算 |
4.2.2 铁路地质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估算 |
4.3 铁路地质灾害预测损失核算分析 |
4.3.1 基于常规概率方法的灾害期望损失评估 |
4.3.2 稳态灾害发生概率模型下期望经济损失动态评估 |
4.3.3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铁路地质灾害期望损失评估 |
4.4 投资成本费用与经济效益核算分析 |
4.4.1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投资费用与经济效益的界定 |
4.4.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金流量过程分析 |
4.4.3 投资及减损经济效益核算数学模型 |
4.4.4 增值经济效益核算 |
4.4.5 防治工程总经济效益核算 |
4.5 灾点防治标准确定与防治方案优选的多目标决策分析 |
4.5.1 铁路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问题概述 |
4.5.2 防治工程方案优选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
4.5.3 决策模型在防治工程方案选择中的应用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应用分析 |
5.1 焦柳线卓福灾点概况 |
5.2 灾害整治处理措施分析 |
5.2.1 抢险措施 |
5.2.2 整治工程措施 |
5.3 卓福泥石流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
5.3.1 灾害破坏损失评估 |
5.3.2 灾害预测损失估计 |
5.3.3 防治工程投资与效益核算 |
5.3.4 灾点防治方案的确定与收效 |
5.4 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剖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与脆弱性评估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洪灾害定义认识 |
1.2.2 山洪灾害分布格局研究 |
1.2.3 山洪灾害成因机理研究 |
1.2.4 风险与脆弱性概念发展 |
1.2.5 山洪灾害脆弱性研究 |
1.2.6 山洪灾害防灾减灾决策研究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文章结构 |
第2章 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研究 |
2.1 引言 |
2.2 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框架构建 |
2.2.1 山洪灾害格局分析 |
2.2.2 山洪灾害格局演变分析 |
2.3 分析方法 |
2.3.1 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 |
2.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2.3.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2.3.4 马尔科夫链 |
2.4 实例应用及数据来源 |
2.5 海南省不同空间尺度下历史山洪灾害分布格局研究 |
2.5.1 不同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分布总体差异性分析 |
2.5.2 不同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地理位置分布分析 |
2.5.3 不同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分布均衡性分析 |
2.5.4 不同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空间自相关分析 |
2.6 海南省历史山洪灾害时间分布格局演变研究 |
2.6.1 山洪灾害历年演变趋势分析及突变阶段划分 |
2.6.2 不同阶段山洪灾害年际分布格局演变分析 |
2.7 海南省历史山洪灾害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研究 |
2.7.1 不同阶段三种空间尺度下的全局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2.7.2 不同阶段三种空间尺度下局部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研究 |
3.1 引言 |
3.2 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框架构建 |
3.2.1 因子选取及确定 |
3.2.2 阶段划分及因子分区 |
3.2.3 地理探测器介绍及应用 |
3.2.4 优化热点分析 |
3.3 实例应用 |
3.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与分区 |
3.4 各因子不同阶段的空间分布结果 |
3.4.1 山洪强度空间分布结果 |
3.4.2 环境因子空间分布结果 |
3.4.3 社会因子空间分布结果 |
3.4.4 降雨因子空间分布结果 |
3.5 双阶段下山洪灾害成因机理及演变分析 |
3.5.1 各阶段山洪灾害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
3.5.2 不同阶段各要素对山洪灾害驱动力演变分析 |
3.5.3 不同因子对山洪灾害组合驱动力分析 |
3.5.4 驱动力分析在山洪防治和管理的潜在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研究 |
4.1 引言 |
4.2 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框架构建 |
4.2.1 指标体系选取及其表征值 |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指标权重确定 |
4.2.3 基于木桶理论及熵值法的指标间不均匀系数的提出 |
4.2.4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及脆弱性评估 |
4.2.5 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的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 |
4.3 实例应用—海南省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 |
4.3.1 基础数据来源 |
4.3.2 数据量化结果 |
4.3.3 指标权重量化结果 |
4.3.4 指标间不均性量化结果 |
4.4 海南省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结果分析 |
4.4.1 海南省山洪灾害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能力评估结果分析 |
4.4.2 海南省山洪灾害综合脆弱性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 |
4.4.3 海南省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结果与空间分布 |
4.4.4 指标间不均性对脆弱性评估的影响 |
4.5 基于多测度评估结果的“三二一”决策思路及评估结果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研究 |
5.1 引言 |
5.2 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框架构建 |
5.2.1 山洪灾害防治资金配置过程 |
5.2.2 资金分配优化模型(FAOM)构建 |
5.3 实例应用—海南省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研究 |
5.3.1 海南省山洪防治优先支援区域识别 |
5.3.2 海南省山洪防治投入措施及效益系数确定 |
5.3.3 海南省山洪灾害资金投入确定及模型应用 |
5.4 海南省FAOM模型防灾效益及资金分配结果分析 |
5.4.1 消极类型改善效果及效益面积分析 |
5.4.2 多空间尺度下防灾资金分配结果分析 |
5.5 海南省FAOM模型资金分配结果合理性与优势性分析 |
5.5.1 对比方案设计及计算结果 |
5.5.2 FAOM方案资金分配结果合理性分析 |
5.5.3 FAOM方案资金分配结果优势性分析 |
5.6 山洪灾害防灾措施递进识别与分期支援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文章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综合管廊重要性 |
1.1.2 PPP模式建设综合管廊 |
1.1.3 决策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2.1 全生命周期理论 |
2.2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 |
2.2.1 狭义项目成本 |
2.2.2 广义项目成本 |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2.3.2 系统动力学优点 |
2.3.3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 |
2.3.4 系统动力学建模基础 |
2.3.5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2.4 综合管廊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内涵 |
2.5 综合管廊PPP项目效益内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因素分析 |
3.1 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和效益分析原则 |
3.2 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因素分析 |
3.3.1 建设成本分析 |
3.3.2 运营成本分析 |
3.3 综合管廊PPP项目效益因素分析 |
3.3.1 综合管廊PPP项目直接效益分析 |
3.3.2 综合管廊PPP项目间接效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 系统目标和边界 |
4.1.1 系统目标 |
4.1.2 系统边界 |
4.1.3 模拟假设 |
4.2 构建成本与效益系统因果回路 |
4.2.1 构建主要因素因果回路 |
4.2.2 构建成本子系统因果回路 |
4.2.3 构建成本与效益系统因果回路 |
4.3 构建成本与效益系统流图模型 |
4.3.1 系统流图 |
4.3.2 系统方程 |
4.3.3 模型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仿真与模拟分析 |
5.1 案例仿真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基本指标 |
5.1.3 模型参数设定 |
5.2 模拟分析 |
5.2.1 模拟结果分析 |
5.2.2 情景假设模拟 |
5.3 模型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城市安全受到威胁 |
1.1.2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开发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隐患 |
1.1.3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缺乏对生态安全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
1.3.2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
1.3.3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缘起 |
2.1.1 从环境问题到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新挑战 |
2.1.2 哲学思想探源—生态环境伦理 |
2.1.3 生态城市建设 |
2.1.4 安全的城市 |
2.1.5 城市生态足迹—低碳时代的城市生态安全 |
2.2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目标与主要内容 |
2.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 |
2.2.2 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生态秩序 |
2.2.3 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
2.2.4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因素 |
2.3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式 |
2.3.1 生物物理衡量模式 |
2.3.2 PSR评价模式 |
2.3.3 生态健康评价模式 |
2.4 城市维护生态安全的实践:生态城市建设 |
2.4.1 德国弗赖堡生态城市建设 |
2.4.2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 |
2.4.3 厦门生态城市战略规划 |
2.5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
2.5.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逐渐降低 |
2.5.2 土地不良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
2.5.3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
2.5.4 全球性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
2.6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
3.1 城市土地与土地利用 |
3.1.1 城市土地的概念与界定 |
3.1.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
3.2 城市土地利用对生态安全的效应分析 |
3.2.1 城市土地利用的内部生态安全效应 |
3.2.2 城市土地利用的外部生态安全效应 |
3.3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用地变化趋势及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诱因 |
3.3.1 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情况 |
3.3.2 顺应当前需求的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 |
3.3.3 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中存在的生态灾难诱因 |
3.3.4 我国现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的生态安全影响 |
3.4 城市生态安全对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作用 |
3.4.1 生态安全的效益驱动—推力作用 |
3.4.2 生态安全的理念与革新—拉力作用 |
3.4.3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指导作用 |
3.4.4 生态安全的技术手段—支撑作用 |
3.5 现有与城市用地相关的规划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应对 |
3.5.1 现行四区划分措施对大区域生态保证的促进作用 |
3.5.2 城市生态规划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关键 |
3.5.3 绿色防灾减灾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手段 |
3.5.4 景观生态规划是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技术途径 |
3.6 小结 第四章 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探索 |
4.1 确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
4.1.1 主要理论基础 |
4.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工作框架 |
4.1.3 确定生态安全目标的方法 |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现状概述 |
4.2.1 天津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
4.2.2 近30年天津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发展及现状特点 |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选取 |
4.3.1 因子选取的原则 |
4.3.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目标 |
4.3.3 实现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目标的支撑因子 |
4.4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的分类与分级 |
4.4.1 因子的分类 |
4.4.2 因子的分级 |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
4.5.1 目标体系的工作过程 |
4.5.2 目标体系的内容 |
4.6 小结 第五章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优化配置 |
5.1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的定量优化判断 |
5.1.1 多因子关联模型的技术原理 |
5.1.2 基于生态安全目标的中心城区用地生态安全评价 |
5.1.3 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分析 |
5.1.4 面向生态安全优化的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变化趋势 |
5.2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空间定位判断 |
5.2.1 空间句法模拟预测城市用地布局的技术原理 |
5.2.2 重点功能用地的空间优化 |
5.2.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优化的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
5.3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耦合 |
5.3.1 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定位优化的耦合 |
5.3.2 优化耦合结果 |
5.3.3 优化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比较 |
5.4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建策 |
5.4.1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步骤的建议 |
5.4.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体控制 |
5.4.3 适用于居住用地的生态安全策略 |
5.4.4 绿地系统的生态安全建设 |
5.4.5 工业用地的生态安全建设 |
5.4.6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开发的维护与管理 |
5.5 小结 第六章 实证—中新生态城用地规划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建议 |
6.1 中新生态城概况 |
6.1.1 中新生态城区位 |
6.1.2 中新生态城现状分析 |
6.1.3 中新生态城规划分析 |
6.2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 |
6.3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优化 |
6.3.1 用地数量结构的生态安全优化 |
6.3.2 用地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 |
6.3.3 耦合优化建议 结语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
(8)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 研究范围的划定 |
1.2.1 研究范围划定的意义 |
1.2.2 我国西南地区范围的变化 |
1.2.3 论文研究界定的“西南地区”范围 |
1.3 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
1.3.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及其发展 |
1.3.2 环境承载力理论 |
1.3.3 安全科学理论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
1.4.1 国外城市空间适灾相关研究与实践 |
1.4.2 国内城市空间适灾的相关研究 |
1.4.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环境与灾害 |
2.1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环境特点 |
2.1.1 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
2.1.2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环境特点 |
2.2 西南山地城市的主要灾害分析 |
2.2.1 灾害类型 |
2.2.2 灾害特征 |
2.2.3 发展趋势分析 |
2.3 西南山地城市灾害的空间作用特征 |
2.4 小结 |
3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念建构 |
3.1 城市空间适灾的概念 |
3.1.1 城市空间适灾的哲学基础 |
3.1.2 城市空间的适灾特性 |
3.1.3 城市空间适灾的主动作用 |
3.1.4 城市空间适灾的基础条件 |
3.1.5 空间适灾的内涵解释 |
3.2 城市空间适灾与城市承载力的关系辨析 |
3.2.1 城市“承载力”解析 |
3.2.2 二者概念的差别 |
3.2.3 二者研究对象的差异 |
3.2.4 二者构成要素的不同 |
3.2.5 二者的联系 |
3.3 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研究的思路 |
3.3.1 城市外部环境适灾分析 |
3.3.2 城市(内部)空间适灾分析 |
3.3.3 城市空间适灾形态分析 |
3.3.4 城市空间适灾的规划干预 |
3.4 小结 |
4 西南山地城市外部环境适灾研究 |
4.1 城市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解析 |
4.1.1 外部空间的范围界定 |
4.1.2 城市外部环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4.2 外部环境的适灾特性分析 |
4.3 西南山地城市外部环境的特殊性 |
4.4 山地城市外部环境承载力的作用 |
4.4.1 外部环境的承载力机制 |
4.4.2 外部环境承载力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 |
4.4.3 外部环境承载力决定城市空间安全 |
4.5 西南山地城市选址与城市安全 |
4.5.1 城市选址安全意识 |
4.5.2 城市选址的生态意识 |
4.5.3 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选址思考 |
4.6 西南山地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安全 |
4.6.1 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复杂性 |
4.6.2 山区道路系统联系的薄弱性 |
4.7 西南山地城市外部空间适灾特性分析 |
4.7.1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与城市的整体性 |
4.7.2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可容纳性 |
4.7.3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生态性 |
4.8 小结 |
5 西南山地城市(内部)空间适灾研究 |
5.1 一般城市空间要素构成及其适灾内涵 |
5.2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要素提取 |
5.2.1. 提取原则 |
5.2.2 要素类型划分 |
5.3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要素系统分析 |
5.3.1 用地功能布局要素:城市空间适灾的功能系统 |
5.3.2 道路系统要素:城市空间适灾骨架网络 |
5.3.3 公共空间要素:城市空间适灾调节系统 |
5.3.4 建筑要素:城市空间适灾实体系统 |
5.3.5 基础设施要素:城市空间适灾支撑体系 |
5.3.6 轴线要素:城市空间适灾引导系统 |
5.4 小结 |
6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适灾研究 |
6.1 城市空间形态理论及其适灾内涵 |
6.2 影响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关键因素 |
6.2.1 动力因素分析 |
6.2.2 阻力因素分析 |
6.2.3 城市安全因素 |
6.3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适灾机制 |
6.3.1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适灾效果对比分析 |
6.3.2 典型山地城市空间形态适灾分析 |
6.3.3 适应山地复杂地形的“多组团—有机分散”城市空间适灾形态 |
6.3.4 适应山地盆地地形的“紧凑型—生态化”城市空间适灾形态 |
6.4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适灾的特征规律 |
6.4.1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多组团特征规律 |
6.4.2 西南山地城市的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特征规律 |
6.4.3 西南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引导空间形态发展特征规律 |
6.4.4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自组织特征规律 |
6.5 小结 |
7 规划干预与空间适灾优化模式 |
7.1 基于 CAS 的空间适灾概念模型 |
7.1.1 复杂适应性系统(CAS) |
7.1.2 概念模型的复杂性分析 |
7.1.3 模型建构与要素体系分析 |
7.2 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的规划干预实证 |
7.2.1 灾前干预:破坏孕灾环境,防止灾害生成:以长寿区外部环境控制干预为例 |
7.2.2 灾中干预:控制灾源,防止次生灾害危害:以芦山灾时道路、公共空间控制为例 |
7.2.3 灾后干预:空间重构,提升空间适灾能力:以两个灾后城市重建为例 |
7.3 西南山地城市适灾空间理想模式探讨 |
7.3.1 空间形态适灾的组团化模式 |
7.3.2 内部空间适灾的集约、紧凑性 |
7.3.3 外部环境适灾的生态性 |
7.3.4 其他方面 |
7.4 小结 |
8 结语 |
8.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城市空间适灾的概念 |
8.1.2 城市空间适灾的特征规律 |
8.1.3 城市空间适灾的规划引导与调控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论文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评级打分表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
(9)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 灾害管理的相关术语界定 |
2.1.1 灾害的定义与构成 |
2.1.2 减灾 |
2.1.3 灾害管理的定义 |
§2.2 系统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 |
2.2.1 系统的相关理论 |
2.2.2 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 |
§2.3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的要素构建及其系统分析 |
第三章 中外灾害管理机制比较 |
§3.1 中国灾害防治的历史简述 |
3.1.1 古代灾害防治简述 |
3.1.2 近现代灾害防治简述 |
§3.2 国外灾害防治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3.2.1 美国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3.2.2 日本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3.3 中国与美国和日本的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的比较 |
第四章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成效剖析 |
§4.1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特点分析 |
4.1.1 地质灾害的特性 |
4.1.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规律 |
§4.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 |
4.2.1 防治经济效益评估研究 |
4.2.2 防治经济效益评估结果 |
§4.3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效益 |
4.3.1 减少人员伤亡 |
4.3.2 政治综合效益 |
4.3.3 环境综合效益 |
4.3.4 加强了库区和全国地质灾害防范的社会意识 |
4.3.5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4.3.6 提高了我国崩滑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能力 |
§4.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4.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2 问题成因 |
4.4.3 构建系统运行机制的必要性 |
第五章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输入子系统构建 |
§5.1 库区前期重点工程治理运行机制 |
5.1.1 库区前期重点治理工程运行机制分析 |
5.1.2 库区前期重点治理工程内容简述 |
§5.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前期科学研究机制 |
5.2.1 库区前期科学研究运行机制分析 |
5.2.2 库区前期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项目 |
5.2.3 库区前期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成果 |
§5.3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决策和组织的机制 |
5.3.1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决策运行机制分析 |
5.3.2 决策程序 |
5.3.3 组织与分工的运行机制 |
§5.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机制 |
5.4.1 规划的运行机制分析 |
5.4.2 规划的编制审批与评估机制 |
5.4.3 规范范围 |
5.4.4 规划重点保护对象和防治对象 |
5.4.5 规划防治措施分类及划分标准 |
5.4.6 规划的主要防治任务 |
第六章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运作子系统构建 |
§6.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运行机制 |
6.1.1 工程治理的运行机制分析 |
6.1.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措施的特点及划分标准 |
6.1.3 工程治理规划任务及保护对象 |
6.1.4 工程治理项目业主单位的组建机制 |
6.1.5 工程治理项目的勘查与设计机制 |
6.1.6 工程治理项目的施工、监理和施工期监测机制 |
6.1.7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情况 |
6.1.8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机制 |
§6.2 搬迁避让工程运行机制 |
6.2.1 地质灾害防治搬迁避让措施的特点及划分标准 |
6.2.2 搬迁避让规划任务 |
6.2.3 搬迁避让补助资金实施机制 |
6.2.4 搬迁避让安置机制 |
6.2.5 搬迁避让组织实施及风险管理的典型实例 |
6.2.6 搬迁避让完成概况 |
6.2.7 搬迁避让运行机制综述 |
第七章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输出子系统构建 |
§7.1 监测预警工程运行机制 |
7.1.1 监测预警预报运行机制分析 |
7.1.2 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规划及审批机制 |
7.1.3 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设计及审批机制 |
7.1.4 监测预警工程的建设与竣工验收机制 |
7.1.5 三峡库区(二期、三期)已建成的监测预警工程综述 |
7.1.6 监测预警机制运行实效 |
§7.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研究的运行机制 |
7.2.1 重大科学研究运行机制分析 |
7.2.2 科研问题确定机制 |
7.2.3 科研专项设计及审批机制 |
7.2.4 科研实施机制 |
7.2.5 二期科研的竣工验收机制 |
7.2.6 二期科研成果浅议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10)基于多个救灾主体的滨海城市防灾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1.1.2 滨海城市环境脆弱 |
1.1.3 公共安全受到威胁 |
1.1.4 防灾主体多元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城市综合承灾能力相关研究 |
2.1.1 城市综合承灾能力内涵 |
2.1.2 城市综合承灾能力构成 |
2.1.3 城市综合承灾能力特征 |
2.2 应急供应链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应急供应链的概念 |
2.2.2 应急供应链的特性 |
2.2.3 应急供应链的相关研究 |
2.3 应急救灾物资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应急救灾物资的基本内涵 |
2.3.2 应急救灾物资的储备研究 |
2.4 应急产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
2.4.1 应急产业的内涵 |
2.4.2 应急产业的特点 |
2.4.3 应急产业的分类 |
2.4.4 应急产业发展的障碍 |
2.4.5 政府R&D补助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
2.5 海陆统筹的相关研究 |
2.5.1 海陆统筹的内涵研究 |
2.5.2 海陆统筹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比较分析 |
2.5.3 海陆统筹的评价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组合赋权的滨海城市综合承灾能力评价研究 |
3.1 问题提出 |
3.2 数据来源及方法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3.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研究结果 |
3.3.2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政府R&D资助的应急产业防灾能力提升研究 |
4.1 问题提出 |
4.2 模型建立 |
4.3 合作与非合作条件下的博弈策略 |
4.3.1 非合作模式——Nash非合作博弈 |
4.3.2 政府主导模式——Stackelberg主从博弈 |
4.3.3 政企协作模式——协同合作博弈 |
4.4 均衡分析 |
4.4.1 博弈均衡策略分析 |
4.4.2 产业技术效率分析 |
4.4.3 最优效益分析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政府风险规避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提升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模型介绍 |
5.2.1 模型假设与变量设定 |
5.2.2 政企应急物资非联合储备模式 |
5.2.3 政企应急物资的联合储备模式 |
5.3 均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协议救灾企业博弈分析的防灾能力提升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1.1 消费者绿色关注 |
6.1.2 制造商投入绿色产品 |
6.1.3 零售商的资金约束 |
6.1.4 绿色供应链协调 |
6.2 模型建立 |
6.3 模型分析 |
6.3.1 无资金约束下的集中决策 |
6.3.2 无资金约束下的分散决策 |
6.3.3 有资金约束下的分散决策 |
6.3.4 应急供应链协调策略设计 |
6.3.5 数值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海陆统筹的滨海城市系统防灾能力提升研究 |
7.1 海陆统筹与滨海城市防灾能力关系分析 |
7.2 海陆统筹下的滨海城市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构建 |
7.2.1 滨海城市系统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滨海城市系统防灾能力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
7.3 滨海城市系统耦合协调评价实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 |
7.3.1 研究区域 |
7.3.2 数据前期计算 |
7.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7.4.1 海洋系统和陆地系统综合评价值的时序分析 |
7.4.2 海洋系统和陆地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分析 |
7.4.3 海洋系统和陆地系统的剪刀差分析 |
7.4.4 海陆系统和陆地系统的动态耦合协调度分析 |
7.4.5 海洋系统和陆地系统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7.4.6 研究结论 |
第8章 政策与建议 |
8.1 应急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的提升策略 |
8.1.1 发挥政府优化主导作用 |
8.1.2 落实应急产业扶持政策 |
8.1.3 强化应急产业创新能力 |
8.1.4 加强应急产业国际合作 |
8.1.5 完善应急产业投入机制 |
8.1.6 加强应急产业体系建设 |
8.2 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的提升改善策略 |
8.2.1 加快储备库的设施网络建设 |
8.2.2 提高应急物资管理的信息化 |
8.2.3 探索多种应急物资储备模式 |
8.2.4 落实储备库的经费保障机制 |
8.2.5 统筹应急物资部门联动管理 |
8.3 协议救灾企业的融资长效保障机制 |
8.3.1 提供完善的应急企业投融资政策 |
8.3.2 建立健全应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
8.3.3 逐步提高应急企业自身实力建设 |
8.3.4 完善应急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法规 |
8.3.5 加强应急企业风险管理控制机制 |
8.4 海陆统筹下城市防灾能力提升策略 |
8.4.1 统一规划和全局协调是前提 |
8.4.2 统筹海陆间产业发展是核心 |
8.4.3 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是保证 |
8.4.4 保护生态和资源环境是基础 |
8.4.5 完善海洋公共服务是推动力 |
8.4.6 开展海洋的区域合作是纽带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防灾工程的价值及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边坡风险评价研究[D]. 李东升. 重庆大学, 2006(01)
-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D]. 刘晓光.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3]铁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分析[D]. 杨丁颖. 中南大学, 2008(04)
- [4]灾害防御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方法—以水坝震害防御工程为例[J]. 罗云,龙煜,李平. 灾害学, 1992(04)
- [5]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与脆弱性评估调控研究[D]. 杨伟超. 天津大学, 2018(06)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与效益研究[D]. 舒亚玲. 长安大学, 2019(01)
- [7]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2(08)
- [8]西南山地城市空间适灾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云燕. 重庆大学, 2014(12)
- [9]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 徐潇宇.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1)
- [10]基于多个救灾主体的滨海城市防灾能力提升研究[D]. 李玲. 天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