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勒促生育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科[1](2021)在《LED短时强光照射提升植物工厂叶菜品质的应用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光植物工厂可采用LED照明和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绝大多数农作物种类,其中叶菜是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农作物种类。叶菜因受无土栽培营养液硝态氮供给浓度高、LED光照强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蔬菜可食部分硝酸盐累积、维生素和糖类含量低,综合营养品质偏低,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投入较小的电能消耗利用光照调控短时间内获得较高营养品质的蔬菜产品是国内外人工光植物工厂领域的研究热点。强光照射可通过强化植物光合作用,诱导产生氧化胁迫等方式消除硝酸盐累积,增加维生素和糖类合成,提高酚酸、类黄酮和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水平,是一种快速提升人工光植物工厂鲜食蔬菜品质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短时强光照射提升人工光植物工厂叶菜品质的策略,包括全生育期和采收前应用方法,并总结了研究进展和技术参数。
田双娥[2](2021)在《三种植物精油对博物馆空气霉菌的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广西民族博物馆易滋生霉菌的展柜里分离、纯化及鉴定了三株霉菌,并研究香叶精油、罗勒精油和山苍子精油对霉菌的抑菌效果,测试这些植物精油喷洒于纸张表面后纸样的防霉性及鉴定三种精油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实验结果显示,三种供试植物精油对霉菌均具有显着的抑菌效果,在纸张上的防霉效果也很明显,其综合抑菌效果大小为:香叶精油>罗勒精油>山苍子精油。GC-MS分析表明,香叶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香叶醇(56.73%)、橙花醇(38.31%)。罗勒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丁香酚(83.14%),己二醇(16.15%)。山苍子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柠檬醛(36.01%),(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29.71%)和柠檬烯(16.67%)。植物精油作为博物馆展存环境的空气防霉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贝贝[3](2021)在《重庆牛油火锅底料风味和品质优化初探》文中研究表明
刘海宁[4](2021)在《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文中研究表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范围广泛,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其寄主范围仍在增加。新疆阿克苏地区首次报道了棉铃虫为害核桃树的现象,其为害程度逐年加重。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了不同农田景观背景下棉铃虫在核桃园的发生规律,结合化学生态学的方法解析了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树的行为选择机制,并通过生物学试验明确了取食核桃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田景观格局对1代棉铃虫在核桃园发生与为害的影响:阿克苏温宿县北部靠近戈壁的区域主要以核桃、苹果等果树为主,作物相对单一,景观结构简单;在远离戈壁的区域棉花、果树、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镶嵌种植,景观结构复杂。在简单的农田景观系统中核桃园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的发生量、卵量以及幼虫种群密度分别是复杂景观系统中核桃园的5.0倍、10.0倍和3.5倍;简单系统中蛀果数量为复杂系统中的4.0倍。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条挥发物的行为选择与电生理反应机制:田间放置核桃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和室内Y管试验均表明棉铃虫雌雄成虫对核桃枝条气味有明显的趋性,核桃枝把诱捕效果在第3天最为明显。GC-EAD和GC-MS结合分析表明核桃枝条挥发物中能引起棉铃虫成虫触角反应的物质为: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桉叶油醇、罗勒烯、正己醇、β-石竹烯、E-β-法尼烯、吉玛烯D。EAG剂量试验表明,在上述挥发物中,棉铃虫雌雄成虫触角对正己醇和吉玛烯D的反应最大。风洞试验表明,上述挥发物标准品对棉铃虫雌雄成虫均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其中石竹烯对雌成虫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为81.0%;吉玛烯D对雄成虫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为85.0%。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核桃枝把挥发物中各物质的释放量呈现动态变化,α-蒎烯、月桂烯、柠檬烯、罗勒烯、β-石竹烯、E-β-法尼烯、吉玛烯D的释放量在5天内逐渐增加,β-蒎烯、桉叶油醇的释放量在5天内逐渐减少,第3天正己醇、石竹烯和α-蒎烯释放量的增加最大。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的取食行为及生理适应机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的主要从侧门钻蛀,受害果实青皮部位的为害率为100.0%,核壳和种仁的为害率分别为19.0%和18.0%;对青皮和核壳的为害程度较低,对种仁的危害程度较高。取食选择试验发现,幼虫对种仁表现出了极强的偏好,而对核壳和青皮的偏好程度偏弱。对核桃果实各部位进行次生物质检测发现,青皮部位中总单宁、总生物碱、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种仁部位的3.0倍、3.0倍、8.0倍和2.5倍。没食子酸、绿原酸以及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分别是种仁部位的7.0倍、3.0倍和2.0倍。棉铃虫幼虫取食核桃各部位生命表试验表明,幼虫取食种仁后完成幼虫发育期的存活率为87.5%,取食青皮和核壳部位的分别为45.0%和52.5%,取食种仁部位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取食青皮和核壳部位;取食青皮、核壳和种仁的棉铃虫幼虫到蛹期的平均发育时间分别为43.0天、32.0天和22.0天,取食青皮的幼虫发育时间最长。取食青皮、核壳和种仁幼虫化蛹后蛹的平均重量为0.079g、0.110g和0.180g,取食青皮的蛹的重量最轻,取食种仁的最重。
李达毅[5](2021)在《草原生态系统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是形成臭氧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驱物质。目前,草原生态系统排放BVOC排放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甚少。为完善草原生态系统BVOCs排放清单,建立草原生态系统BVOCs估算模型,揭示草原生态系统BVOCs排放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本文于2019年7月-2020年8月,选择呼伦贝尔陈巴尔虎草原、鄂温克草原和额尔古纳草原为研究场所;选择羊草(Leymus chinensis)、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e)、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马蔺(Iris lactea Pall)、糙隐子(Cleistogenes squarrosa)、黄蒿(Artemisiascoparia Waldst)、狭叶青蒿(Artemisia dacunculus)和杂草等10种草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采样箱采样技术对其排放的BVOCs进行采集,使用热脱附解吸-GC/MS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记录采样期间采样地温度、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和湿度等环境影响因子。以G95模型为基础,改进经验常数的取值,推定不同草种BVOCs标准排放通量;结合实测数据与模型估算数据,分析不同草种BVOCs排放通量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结论如下:(1)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草种排放BVOCs成分包括异戊二烯、α-蒎烯、莰烯、β-蒎烯、β-月桂烯、α-水芹烯、3-蒈烯、α-萜品烯、对伞花烃、柠檬烯、罗勒烯、γ-萜品烯和萜品油烯、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等19种。(2)呼伦贝尔草原羊草、贝加尔针茅、黄花苜蓿、冷蒿、麻叶荨麻、马蔺、糙隐子、黄蒿、狭叶青蒿和杂草等10种草种排放异戊二烯排放通量依次为(1.10~282.30)、(0.17~317.39)、(26.39~1259.73)、(5.59~54.48)、(36.50~8553.00)、(2.40~56.72)、(42.46~432.71)、(0.20-6.07)、(0.63~8.61)和(11.37-90.19)μg/(gdw·h);其单萜烯类排放通量依次为(0.77~263.59)、(1.73~172.57)、(0.01~757.27)、(12.43~100.73)、(2.20~66.87)、(1.33~24.16)、(8.04~54.24)、(11.58~30.15)、(6.84~47.86)和0.32~80.59μg/(gdw·h)。(3)草种排放BVOCs的主要组分与其所属种属相关,菊科蒿属草种以单萜烯类化合物为主;禾本科、豆科等草种以异戊二烯为主。(4)草种BVOCs排放通量实测数据与G95模型拟合确定的最佳的经验常数分别为α=0.039,1=0.0033,β=0.05,使用修订后的模型推定了羊草、贝加尔针茅、黄花苜蓿、冷蒿、麻叶荨麻、马蔺、糙隐子、黄蒿、狭叶青蒿和杂草等排放BVOCs标准状态(30℃,1000μmol/(m2·s))下的排放通量,其异戊二烯标准排放量依次为50.37μg/(gdw?h)、97.32μg/(gdw?h)、540.40μg/(gdw?h)、119.98μg/(gdw?h)、3699.61μg/(gdw?h)、35.69μg/(gdw?h)、242.10μg/(gdw?h)、1.35μg/gdw?h)、8.90μg/(gdw?h)和327.63μg/(gdw?h);单萜烯类标准排放通量依次为78.18μg/(gdw?h)、21.01μg/(gdw?h)、80.09μg/(gdw?h)、60.17μg/(gdw?h)、32.76μg/(gdw?h)、13.67μg/(gdw?h)、16.19μg/(gdw?h)、14.18μg/(gdw?h)、17.49μg/(gdw?h)和59.01μg/(gdw?h)。(5)草种BVOC排放通量与环境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草种BVOCs排放通量与温度和PAR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异戊二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AR,单萜烯类化合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6)羊草排放异戊二烯、α-蒎烯排放通量与温度、PAR和湿度的拟合方程分别为:y=γiso(-0.6357x2+405.74x–64660)(R2=0.4183)、y=δiso(12.449ln(x)-48.712)(R2=0.0361)和y=ε(-58.26ln(x)+302.77)(R2=0.1687);y=γmon(-0.0483x2+30.327x-4745.6)(R2=0.2603)和y=δmon(13.688ln(x)-84.089)(R2=0.3374)。贝加尔针茅异排放戊二烯、单萜烯排放通量与温度、PAR和湿度的拟合方程分别为:y=γiso(-0.4905x2+310.82x–49152)(R2=0.5145)、y=δiso(36.642ln(x)-126.33)(R2=0.2031)和y=ε(-65.51ln(x)+335.81)(R2=0.2075);y=γmon(-0.0515x2+31.2x-4694.5)(R2=0.3567)和y=δmon(34.013ln(x)-219.53)(R2=0.114)。黄花苜蓿排放异戊二烯、单萜烯排放通量与温度和PAR的拟合方程分别为:y=γiso(0.367x2-200.48x+27230)(R2=0.601)和y=δiso(18.031ln(x)-25.525)(R2=0.0117);y=γmon(0.5755x2-348.42x+52789)(R2=0.5461)和y=δmon(54.532ln(x)-281.04)(R2=0.1817)。(7)不同草种BVOCs排放通量与温度、PAR和湿度拟合方程中γ、δ和ε分别为温度、PAR和湿度对应的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系数;温度对应的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系数γ的取值范围为:采样时间1~4月份及11~12月份为γiso=0.00,γmon=0.00;5月份为γiso=0.54,γmon=0.43;6月份为γiso=0.86,γmon=0.77;7~8月份为γiso=1.00,γmon=1.00;9月份为γiso=0.58,γmon=0.51;10月份为γiso=0.36,γmon=0.23。PAR对应的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系数δ的取值范围分别为:采样时间为1~4月份以及11~12月份为δiso=0.00,δmon=0.00;5月份为δiso=0.33,δmon=0.62;6月份为δiso=0.56,δmon=0.65;7~8月份为δiso=1.00,δmon=1.00;9月份为δiso=0.46,δmon=0.76;10月份为δiso=0.12,δmon=0.34。湿度对应的排放量通季节变化系数ε的取值范围为:采样时间为1~4月份以及11~12月份为ε=0.00,5月份为ε=0.89,6月份为ε=0.93,7~8月份为ε=1.00,9月份为ε=0.84,10月份为ε=0.56。本研究结果将为研究草原生态系统BVOCs排放通量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建立草原生态系统BVOCs预测模型提供科学数据。
韩杜斌[6](2021)在《蓝光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及对黄瓜抗虫性诱导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严重危害性日益凸显,以非化学防控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防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防控农业害虫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但随着诱虫灯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诱虫灯在诱杀害虫的同时,对天敌昆虫和他非靶标中性昆虫的误杀也越来越明显,即使诱虫灯具有天敌逃逸系统。烟粉虱是设施黄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常导致黄瓜减产,甚至造成毁棚绝收。本文筛选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光,探讨驱虫光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及对主栽蔬菜的诱导抗虫性机制,为黄瓜烟粉虱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手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RGB值与虚拟波长的关系,在计算机上模拟不同波长的颜色,筛选对烟粉虱有驱避作用的敏感颜色,在此基础上,研究黄色、绿色和蓝色光复合处理对设施黄瓜烟粉虱种群的影响。研究发现,波长为470 nm的蓝色光对烟粉虱成虫的驱避作用最强,而黄色和绿色对烟粉虱有较强的诱集作用。分别在黄光和绿光环境中加入蓝光,烟粉虱对黄光(68.00%)和绿光(56.00%)的选择率分别提高33.33%和16.67%;而在黄色光和绿色光共存的环境中加入蓝色光,烟粉虱对黄色光的选择率提高到70.00%,显着高于对绿色光的选择率(24.00%)。直射光与透射光驱避试验表明,相同光强和光照时间下直射光较透射光的驱避作用强,1200 Lux的蓝光直射烟粉虱5 min后,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为77.70%,比透射光高17.40%,1750Lux的蓝光直射2min后,虫口减退率41.20%,比透射光高10.60%。2、在盆栽和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蓝光对黄瓜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发现,蓝光照射对苗期盆栽黄瓜叶片上的烟粉虱也有较好的驱避作用,100 Lux蓝光照射5 h后,烟粉虱成虫的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88.5%。在大棚黄瓜田放置蓝光灯带发现,蓝光照射后黄瓜上烟粉虱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并且随着光照射时间的延长,烟粉虱的数量有明显的下降,光照射6 d后烟粉虱的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92.76%;在开启蓝光前先开黄光,30 min后打开蓝光关闭黄光,发现蓝光和黄光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对黄瓜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处理10、20、30 d后,黄瓜叶片上烟粉虱校正虫口减退率较不开黄光分别提高了 13.80%、19.17%、15.10%。蓝光对烟粉虱成虫的驱避作用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呈正相关,光照强度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越强。直接驱避试验表明,光照强度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越强;相同光强和光照时间下直射光较透射光的驱避作用强,1200Lux的蓝光直射烟粉虱5min后,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为77.70%,比透射光高17.40%,1750Lux的蓝光直射2 min后,虫口减退率41.20%,比透射光高10.60%。3、在室内用蓝光照射盆栽黄瓜,研究蓝光对黄瓜体内可溶性糖、游离蛋白、氨基酸等初生代谢物质和总酚、类黄酮等次生代谢物质及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蓝光每天照射8 h,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蛋白、总酚、类黄酮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0.80%、50.00%、48.30%、81.80%,脯氨酸比对照下降了 129.50%;与烟粉虱抗性相关的挥发物反式-β-法尼烯、反式-2-己烯醛、顺式-4-庚烯醛、反式β-罗勒烯、D-香芹酮、长叶烯和3-蒈烯分别比对照上升1.60倍、9.90倍、7.00倍、1.70倍、142382811.50倍、3.00倍和10665412.50倍;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分别较对照提高75.00%、130.60%、22.40%、51.70%;蓝光每天照射8 h,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的历期较对照延长4.00%,并且随着蓝光照射时间的延长,烟粉虱发育历期延长。4、利用GC-MS进一步分析蓝光照射对黄瓜叶片的挥发性物质和次生代谢物的变化发现,黄瓜叶片中对烟粉虱具有诱集作用的第一主成分3-己烯-1-醇含量随蓝光照射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蓝光处理后,共检测到代谢物质389种,其中23种物质呈上升趋势,15种物质呈下降趋势,叶片中新出现17种代谢物。酮类、烯烃类等对烟粉虱有驱避作用的物质含量都显着上升。蓝光照射对黄瓜的代谢途径也有显着影响,试验发现24条代谢通路出现了显着变化,其中包括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碳代谢、氨基酸的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单萜类生物合成、倍半萜和三萜类生物合成等7条与烟粉虱抗虫性密切相关的通路。5、反式-2-己烯醛在促进黄瓜对烟粉虱的驱避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调控反式-2-己烯醛表达的相关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相关筛选和基因沉默处理,根据沉默前后挥发物的表达水平和嗅觉反应测定结果明确反式-2-己烯醛的调控基因。研究发现,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ydroperoxide lyase,HPL)影响黄瓜叶片反式-2-己烯醛的合成。蓝光照射时间与黄瓜叶片中HPL活性呈正相关,蓝光处理8 h后HPL酶活性(0.092 U)是对照(0.0694 U)的143.75%。蓝光照射对HPL起关键调控作用的是HPL-9/13基因,其变化趋势与HPL酶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对该基因的RNAi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获得两株转化黄瓜苗,沉默效率达到88.00%。通过对RNAi黄瓜苗叶片的GC-MS测定,发现RNAi黄瓜苗的反式-2-己烯醛的挥发量(0.12%)比对照(1.56%)低92.31%。嗅觉实验也发现,烟粉虱成虫对RNAi黄瓜苗(68.00%)的选择率比对照(32.00%)高1.13倍。结果表明,HPL-9/13基因与黄瓜对烟粉虱的抗性相关。
陈萍[7](2021)在《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和玉米上的适合度与产卵选择》文中提出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分布在我国各稻区,严重威胁我国水稻生产。自然条件下稻纵卷叶螟主要在水稻上发生为害,也可取食玉米、小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植物。为探究水稻和玉米对稻纵卷叶螟的寄主植物效应,本学位论文通过构建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研究寄主转换引起的稻纵卷叶螟寄主种群适合度的改变;通过收集并定性定量分析水稻和玉米挥发物、筛选嗅觉活性物质,解析稻纵卷叶螟产卵选择的生理与化学生态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寄主转换对稻纵卷叶螟寄主种群适合度及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稻纵卷叶螟玉米种群和水稻种群分别取食原寄主和转换寄主,形成取食玉米的稻纵卷叶螟玉米种群、取食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玉米种群、取食玉米的稻纵卷叶螟水稻种群和取食水稻的稻纵卷叶螟水稻种群4个处理组合,构建这些处理组合的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测定其适合度和生命表参数。稻纵卷叶螟幼期历期以取食水稻的稻纵卷叶螟水稻种群最长(29.2 d),以取食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玉米种群最短(24.8 d);适合度指标(蛹重、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生命表参数(存活率、最大繁殖力、最高繁殖值、幼期寿命期望值)、种群参数(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净增殖率)均在两种群取食玉米时最大,在取食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玉米种群中最小(除蛹重外),而且取食玉米的稻纵卷叶螟水稻种群又往往优于取食水稻的稻纵卷叶螟水稻种群。稻纵卷叶螟玉米种群在寄主转换后适合度和种群增长显着下降,而稻纵卷叶螟水稻种群在寄主转换后适合度和种群增长有所上升,表明玉米比水稻更有利于提高稻纵卷叶螟的适合度和种群增长。2、稻纵卷叶螟产卵选择及寄主挥发物的收集与鉴定采用笼罩试验研究稻纵卷叶螟水稻种群和玉米种群对水稻和玉米的产卵选择性,发现两个寄主种群的稻纵卷叶螟均更偏好产卵到水稻上。利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分蘖期水稻和苗期玉米的挥发物,采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鉴定挥发物组分。从水稻和玉米挥发物中共检测出51种挥发物,其中水稻挥发物43种、玉米挥发物36种。水稻和玉米各自特有的组分分别有15种和8种,共有的组分28种;水稻挥发物绿叶气味物质和萜类化合物更多,共有组分中玉米挥发物组分的含量较高。3、稻纵卷叶螟对水稻和玉米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及选择行为触角切除试验表明,稻纵卷叶螟偏好水稻挥发物气味,触角切除后失去气味选择能力。采用GC-EAD筛选嗅觉活性挥发物,水稻和玉米挥发物共检测出14种活性物质,分属于绿叶气味、萜类物质、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其中7种组分水稻和玉米共有、5种水稻特有、2种玉米特有。采用活性组分的标准物单品配制梯度浓度溶液(0.1-100μg/μl)进行EAG测试,发现EAG值随浓度增大而增大,一些组分在一定浓度达到饱和;醛类(壬醛、癸醛)、酮类(2-庚酮)和绿叶气味物质(3-己醇、反-2-己烯醛、反-2-己烯醇、乙酸叶醇酯)可引起强烈的EAG反应。行为选择试验表明,3-己醇、反-2-己烯醛、乙酸叶醇酯、4-乙基苯甲醛、苯并噻唑可吸引稻纵卷叶螟雌成虫,癸醛、壬醛和2-庚酮可驱避稻纵卷叶螟雌成虫,柠檬烯、苯甲醛、苯乙酮、均三甲苯不具行为活性。挥发物组分混合品的EAG试验和行为选择试验表明,共有组分具有增效作用;相比玉米挥发物混合品,稻纵卷叶螟对水稻挥发物混合品的EAG反应和趋向性更强。
冯升来[8](2021)在《四种蒿属精油及1,8-桉叶素对采后辣椒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及保鲜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蒿属(Artemisia L)植物具有强烈的香气和苦味,其精油具有抗菌、抗氧化、杀虫等活性;这类植物在人类疾病控制和制药工业中被广泛应用。采后的辣椒易被病原菌侵染导致腐烂,腐烂的辣椒营养含量降低;因此本文以四种蒿属植物精油为材料,研究其特性和对辣椒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辣椒的保鲜效果,分析辣椒中抗坏血酸、总酚和类黄酮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精油的保鲜效果,为蒿属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内容如下:1.四种蒿属精油的GC-MS分析结果显示,每种精油成分在总含量在99%以上,萜品烯-4-醇、β-石竹烯和1,8-桉叶素是共有化合物;四种植物精油的抗氧化强弱为黄花蒿精油>猪毛蒿精油>华北米蒿精油>莳萝蒿精油;通过感官评价分析,四种精油感官评价中蒿香评分最高,果香和酸香评分最低,并且感官属性周围化合物对精油气味贡献程度较大。2.从腐烂的辣椒果实中分离出13株微生物,根据科赫式法,确定4种细菌和2种真菌为辣椒采后病原菌;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6株致病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胡萝卜果酸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芳香果胶杆菌(Pectobacerium aroidearum)、平流层芽孢杆菌(Bacillus stratosphericus)、衣孢镰刀菌变种(Fusarium chlamydosporum)和古链格孢(Alternaria angustiovoidea);在不同p H值、温度和盐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12h后,四种细菌均能在一定条件范围内生长;趋化试验结果发现,致病菌均能够在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提取物中正常生长。3.使用四种蒿属精油和1,8-桉叶素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蒿属植物精油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并且猪毛蒿精油、黄花蒿精油和1,8-桉叶素适合作为保鲜材料。本研究确定了黄花蒿和猪毛蒿精油及1,8-桉叶素对细菌的MIC、MBC和EC50值在1.25~15μg/mL和5.38~26.25μg/mL之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精油及1,8-桉叶素能够破坏菌体细胞壁,导致内容物质渗出,表面出现褶皱破碎;体内保护和治疗结果表明,猪毛蒿精油和1,8-桉叶素是一种良好的采后保鲜材料。4.测定并分析体内试验中辣椒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当辣椒被致病菌侵染时,分别在不同时段测定辣椒中丙二醛、可溶性蛋白、总酚和类黄酮等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猪毛蒿精油和1,8-桉叶素均能够延长辣椒果实的货架期,防治了品质的下降,保护了体内的营养成分。
王宇凡[9](2021)在《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麻又称汉麻、线麻,我国是全球火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在火麻籽的综合利用方面尚缺乏研究。火麻籽含有丰富且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质,水媒法在高油高蛋白油料加工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因此,本论文以脱皮火麻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适用的预处理方法与水酶法加工工艺,在降低加工水耗和酶用量的同时,达到最大幅度提取油脂并回收火麻蛋白的目标。首先通过前期预实验确定超声波、柠檬酸浸泡和超声酸浸复合处理三种预处理方式。研究发现对火麻籽进行酸浸超声的复合处理后,清油得率提高至82.23%,不仅油脂在乳状液中的分布下降至12.30%,渣相残油率也从单一酸浸处理的4.23%下降至2.14%。在酸浸超声预处理后,约有68.54%的蛋白分布在水相,渣相约有30.92%的蛋白。酸浸超声预处理组经精细粉碎后平均粒径减小到12.13μm。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片结果分析,细胞结构和油脂蛋白复合体遭到破坏,油脂体大量聚集。实验结果证明酸浸超声预处理适合作为新型水酶法的预处理条件。接着以清油提取率和油脂残留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对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和水酶法工艺进行优化。预处理工艺优化结果为:超声波功率为200 W,超声时间为40 min,柠檬酸浓度为0.4 mol/L,干燥温度为40℃。对水酶法进行工艺优化的结果为:料液比(w/v)1:3,pH值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乳状液使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破乳,破乳率可达98.34%。经最佳工艺多次验证,最终总油脂提取率可达到95.36%。然后对酸浸超声水酶法提取得到的火麻油进行品质分析及保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酸浸超声水酶法未对火麻油的脂肪酸组成造成影响,且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仅为0.071%;油脂中生育酚和甾醇等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753.01 mg/kg和2817.93mg/kg。采用Schaal加速保藏实验研究火麻油的贮藏稳定性,抗氧化剂TBHQ的添加对火麻油氧化起到显着抑制作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火麻油特征挥发性成分萜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火麻油保留了更多的特征风味化合物,酸浸超声预处理未造成风味成分的损失。最后对水酶法工艺过程中的副产物火麻蛋白进行了研究。火麻水相蛋白的溶解度高于火麻粕蛋白。Osborne分级结果表明,火麻水相蛋白中绝大部分是球蛋白(66.14%),火麻粕蛋白中主要成分是谷蛋白(61.47%)。酸浸超声预处理水酶法的火麻蛋白主要集中在水相,故通过圆二色谱和内源荧光光谱研究火麻水相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表明酸浸超声处理使α-螺旋比例增加至31.17%,β-折叠比例减少至11.21%,更多疏水性基团暴露出来。比较了各组火麻蛋白的性能,对于火麻水相蛋白,酸浸超声处理使其表面疏水性增加,同时改善了持油性和乳化活性,分别为7.14 g/g和45.77 m2/g;酸浸超声预处理后的火麻粕蛋白具有较高的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分别为72.44%、125.69%和88.96%,且酸浸超声预处理未对其造成显着影响。通过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研究火麻蛋白的消化特性,火麻水相蛋白的可溶性氮释放量高于火麻粕蛋白,二者均处于较高水平;酸浸超声预处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火麻蛋白的体外消化率,其可溶性氮释放量最高达到90.33%。综上所述,酸浸超声预处理水酶法能够高效地同时提取火麻油和火麻蛋白,油脂和蛋白产品品质优良,并且降低了水耗和酶制剂用量,有效控制了成本,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火麻籽加工工艺。
张雪妮[10](2021)在《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到13.50%,较十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上升了4.63%,年均增长约700万人,其中高龄、失能及认知症老年人的人口也在大量攀升,解决全社会高龄、失能和认知症老年人的护理照护与生活支援问题是目前的重要课题。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倡的“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政策下,融合于社区的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可以为不同程度失能和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支持与专业的护理服务。目前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该类型养老设施对于收住人群条件和居住空间设计标准的制定均不统一,难以为该类设施中的老年人群提供满足其生活品质的居室空间环境。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依托城市社区的介护型养老设施中居室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模式进行研究,梳理了介护型养老设施中居室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类型和特点,并归纳国内外老年人不同护理程度的分类标准。重点研究养老体系已经发展较为完善的日本、欧洲及美国,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同时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分别进行实态调研和案例分析,结合各个国家不同设施类型和入住老年人类型,对不同案例中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与居室卫生间的关系、居室平面布局和居室细部设计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国内外居室空间模式的特征和设计要点。最后,根据已归纳的国内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特点,提出影响居室空间模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尝试性提出适合我国的三种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及相应的设计要点,以期为我国今后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二、罗勒促生育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勒促生育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LED短时强光照射提升植物工厂叶菜品质的应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植物工厂LED传统照明特征 |
2 植物工厂强光照明的生理原理及生产价值 |
3 植物工厂强光照射的方法及效果 |
4 总 结 |
(2)三种植物精油对博物馆空气霉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真菌分离 |
1.3.2 真菌DNA的提取 |
1.3.3 真菌ITS |
1.3.4 真菌18S rDNA序列分析 |
1.3.5 抑菌活性试验 |
1.3.6 植物精油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1.3.7 植物精油用于纸张防霉性评价 |
1.3.8 香叶精油的GC-MS分析 |
1.3.9 罗勒和山苍子精油的GC-MS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霉菌的分离纯化结果 |
2.1.1 霉菌形态观察 |
2.1.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2 植物精油对霉菌的抑菌效果 |
2.3 MIC和MBC的测定 |
2.4 植物精油用于纸张的防霉效果 |
2.5 植物精油抗菌成分GC-MS分析 |
3 结 论 |
(4)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铃虫发生与危害 |
1.2 棉铃虫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行为选择及嗅觉识别 |
1.2.1 棉铃虫成虫的取食行为 |
1.2.2 棉铃虫成虫的产卵行为 |
1.2.3 棉铃虫成虫的嗅觉识别 |
1.3 棉铃虫幼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及生理适应 |
1.3.1 棉铃虫幼虫的取食选择 |
1.3.2 棉铃虫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生理适应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核桃园棉铃虫发生动态与为害情况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站点选取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核桃园棉铃虫发生动态 |
2.2.2 景观多样性对棉铃虫发生与为害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条挥发物的行为选择与电生理反应 |
3.1 材料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植物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标准化合物 |
3.1.5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核桃枝把棉田诱集棉铃虫成虫 |
3.2.2 棉铃虫对核桃枝条的选择行为 |
3.2.3 电生理活性物质的鉴定 |
3.2.4 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把挥发物的EAG剂量反应 |
3.2.5 棉铃虫成虫对电生理挥发物的行为选择 |
3.2.6 核桃枝把田间放置时间对核桃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的取食行为及生理适应 |
4.1 材料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田间核桃幼果被害状调查 |
4.2.2 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不同部位取食选择 |
4.2.3 取食核桃果实不同部位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 |
4.2.4 核桃果实各部位次生物质含量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草原生态系统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草原生态系统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的测定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采样方法 |
2.1.2 分析方法 |
2.2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草原生态系统 BVOCs 排放通量的测定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草种的选择及样品采集 |
3.2.1 草种的选择 |
3.2.2 样品采集 |
3.3 数据处理 |
3.3.1 数据处理方式 |
3.3.2 数据计算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草原生态系统BVOCs标准排放通量的推定 |
4.1 BVOCs标准排放通量推定方法 |
4.1.1 异戊二烯标准排放通量推定方法 |
4.1.2 单萜烯标准排放通量推定方法 |
4.1.3 模型评分方法 |
4.2 草原生态系统不同草种BVOCs标准排放通量的推定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草原生态系统BVOCs标准排放通量环境影响因素 |
5.1 草原生态系统BVOCs排放通量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5.2 环境影响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不同草种BVOCs排放通量影响 |
5.2.1 温度对羊草BVOCs排放通量的影响 |
5.2.2 温度对贝加尔针茅、黄花苜蓿BVOCs排放通量的影响 |
5.2.3 光合有效辐射对羊草BVOCs排放通量的影响 |
5.2.4 光合有效辐射对贝加尔针茅、黄花苜蓿BVOCs排放通量的影响 |
5.2.5 湿度对羊草、贝加尔针茅和黄花苜蓿BVOCs排放通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蓝光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及对黄瓜抗虫性诱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光对昆虫和植物抗虫性诱导的影响(文献综述) |
1 昆虫的感光器官 |
1.1 昆虫的复眼 |
1.2 昆虫的单眼 |
1.3 昆虫光感受器对光质和和光强刺激反应 |
2 昆虫的趋光行为 |
2.1 昆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光行为 |
2.2 昆虫对光强光的趋光行为 |
2.3 昆虫趋光行为的影响因素 |
2.3.1 昆虫性别 |
2.3.2 昆虫生理状态 |
2.3.3 趋光行为在害虫绿色防控中的应用 |
3 光对植物诱导抗虫性研究 |
3.1 光对植物营养物质的影响 |
3.2 光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
3.3 光对植物防御酶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光对烟粉虱驱避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最适光波长筛选 |
1.2.2 多种颜色共存对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1.2.3 蓝光介入对绿光-黄光系统中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1.2.4 直射光与透射光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1.2.5 蓝光对盆栽苗期黄瓜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1.2.6 蓝光对设施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1.2.7 蓝光和黄光联合使用对设施黄瓜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粉虱对不同波长光选择性 |
2.2 多种颜色光共存对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2.3 直射光与透射光对烟粉虱的直接驱避作用 |
2.4 蓝光对苗期黄瓜上烟粉虱种群的影响 |
2.5 蓝光对大棚黄瓜烟粉虱种群的影响 |
2.6 蓝光和黄光联用对设施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蓝光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抗性相关物质的诱导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蓝光对黄瓜体内抗性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
1.2.2 蓝光对黄瓜体内抗氧化酶的影响 |
1.2.3 黄瓜叶片挥发物收集测定 |
1.2.4 不同光照处理的黄瓜上烟粉虱生长发育试验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蓝光对黄瓜叶片中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 |
2.2 蓝光对黄瓜叶片中几种抗性相关酶的影响 |
2.3 蓝光对黄瓜叶片上驱虫相关的挥发物的影响 |
2.4 取食蓝光处理黄瓜对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蓝光处理后黄瓜叶片的代谢组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黄瓜处理 |
1.2.2 代谢物提取 |
1.2.3 色谱条件 |
1.3 数据处理 |
1.3.1 原始数据预处理 |
1.3.2 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1.3.3 单变量统计分析(UVA),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1.3.4 主要差异代谢物地KEGG通路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2.2 蓝光照射黄瓜后的主要差异代谢物 |
2.3 蓝光照射黄瓜后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黄瓜HPL的RNAi和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蓝光处理后黄瓜叶片中HPL的酶活性测定 |
1.2.2 蓝光照射后黄瓜叶片中HPL的基因表达 |
1.2.3 构建RNAi载体 |
1.2.4 黄瓜的遗传转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蓝光处理后对黄瓜叶片HPL酶活的影响 |
2.2 蓝光处理对黄瓜叶片HPL调控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3 RNAi载体的构建 |
2.3.1 正、反义片段的扩增 |
2.3.2 中间载体重组质粒PCR验证 |
2.3.3 RNAi表达载体的PCR验证 |
2.3.4 RNAi表达载体酶切验证 |
2.4 RNAi黄瓜的PCR检测 |
2.5 RNAi黄瓜苗的RT-qPCR验证 |
2.6 RNAi黄瓜苗的挥发物含量分析 |
2.7 烟粉虱对RNAi黄瓜的嗅觉反应和行为选择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工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和玉米上的适合度与产卵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稻纵卷叶螟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及防控 |
1.2.1 发生与危害 |
1.2.2 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
1.3 昆虫触角及触角电位技术 |
1.3.1 昆虫触角与功能 |
1.3.2 昆虫触角电位技术的发展 |
1.3.3 昆虫触角电位技术的应用 |
1.4 生命表及其在稻纵卷叶螟上的应用 |
1.4.1 影响昆虫适合度的因素 |
1.4.2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发展与应用 |
1.4.3 稻纵卷叶螟生命表 |
1.5 植物及其挥发物对昆虫作用 |
1.5.1 影响昆虫寄主选择的因素 |
1.5.2 植物挥发物的种类 |
1.5.3 植物挥发物的生态功能 |
1.5.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的行为调控作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研究思路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寄主转换对稻纵卷叶螟寄主种群适合度及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植物 |
2.1.3 稻纵卷叶螟的发育适合度 |
2.1.4 稻纵卷叶螟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的构建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寄主转换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2.2.2 寄主转换对稻纵卷叶螟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2.2.3 寄主转换对稻纵卷叶螟种群参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寄主挥发物及其对稻纵卷叶螟产卵选择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植物 |
3.1.3 供试试剂 |
3.1.4 水稻和玉米挥发物收集及其样品制备 |
3.1.5 稻纵卷叶螟对水稻和玉米的产卵选择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发物的组分差异及含量差异 |
3.2.2 稻纵卷叶螟对水稻和玉米的产卵选择 |
3.3 讨论 |
第四章 稻纵卷叶螟对寄主挥发物的EAG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试剂 |
4.1.3 稻纵卷叶螟活性挥发物的筛选 |
4.1.4 活性挥发物单品对稻纵卷叶螟EAG反应的浓度效应 |
4.1.5 活性挥发物混合品对稻纵卷叶螟EAG反应的浓度效应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稻纵卷叶螟嗅觉活性挥发物的筛选 |
4.2.2 活性挥发物单品对稻纵卷叶螟EAG反应的浓度效应 |
4.2.3 活性挥发物混合品对稻纵卷叶螟EAG反应的浓度效应 |
4.3 讨论 |
第五章 稻纵卷叶螟对水稻和玉米挥发物的选择行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供试试剂 |
5.1.3 触角切除对稻纵卷叶螟选择行为的影响 |
5.1.4 稻纵卷叶螟对活性挥发物单品的行为反应 |
5.1.5 稻纵卷叶螟对活性挥发物混合品的行为反应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触角切除对稻纵卷叶螟选择行为的影响 |
5.2.2 稻纵卷叶螟对活性挥发物单品的选择行为 |
5.2.3 稻纵卷叶螟对活性挥发物混合品的选择行为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四种蒿属精油及1,8-桉叶素对采后辣椒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及保鲜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蒿属植物精油概述 |
1.1.1 精油的提取工艺 |
1.1.2 精油成分的研究现状 |
1.1.3 植物精油的特性研究 |
1.1.4 植物精油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 |
1.2 果蔬采后病害研究现状 |
1.3 辣椒采后概述 |
1.3.1 辣椒概况 |
1.3.2 辣椒致病菌概况 |
1.4 果蔬采后保鲜方法 |
1.4.1 低温贮藏 |
1.4.2 气调贮藏 |
1.4.3 涂膜贮藏 |
1.4.4 制剂贮藏 |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技术路线与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四种蒿属精油的组成成分及特性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分析软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蒿属精油的提取方法 |
2.2.2 蒿属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2.2.3 精油抗氧化活性 |
2.2.4 精油杀虫活性 |
2.2.5 精油气味感官评价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四种植物精油化学成分 |
2.3.2 四种植物精油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3 抗氧化活性结果 |
2.3.4 精油的杀虫活性结果 |
2.3.5 感官评价结果 |
2.4 讨论与结论 |
2.4.1 讨论 |
2.4.2 结论 |
第3章 辣椒采后致病菌分离鉴定及特性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分析软件 |
3.2 试验方法 |
3.2.1 辣椒致病菌的分离 |
3.2.2 致病性强弱测定 |
3.2.3 辣椒致病菌的鉴定 |
3.2.4 辣椒致病菌特性 |
3.2.5 致病菌趋化性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致病性强弱分析 |
3.3.2 致病菌的鉴定结果 |
3.3.3 致病菌的特性结果 |
3.3.4 致病菌的趋化性结果 |
3.4 讨论与结论 |
3.4.1 讨论 |
3.4.2 结论 |
第4章 精油及单体的抑菌活性测定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分析软件 |
4.2 试验方法 |
4.2.1 精油及单体对致病菌抑菌活性测定 |
4.2.2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 |
4.2.3 病原真菌的毒力分析 |
4.2.4 精油对病原菌细胞壁的影响 |
4.2.5 精油及其单体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精油及单体的抑菌活性 |
4.3.2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
4.3.3 精油及单体毒力分析 |
4.3.4 精油对病原菌菌体细胞壁的影响 |
4.3.5 体内试验效果 |
4.4 讨论与结论 |
4.4.1 讨论 |
4.4.2 结论 |
第5章 辣椒生理指标的测定 |
5.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1.3 分析软件 |
5.2 试验方法 |
5.2.1 辣椒中总酚和类黄酮化合物的测定 |
5.2.2 辣椒中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
5.2.3 辣椒中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2.4 辣椒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5.2.5 辣椒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5.2.6 辣椒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精油和1,8-桉叶素对辣椒中总酚和类黄酮的影响 |
5.3.2 精油和1,8-桉叶素对辣椒中抗坏血酸的影响 |
5.3.3 精油和1,8-桉叶素对辣椒中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3.4 精油和1,8-桉叶素对辣椒中丙二醛的影响 |
5.3.5 精油和1,8-桉叶素对辣椒中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5.3.6 精油和1,8-桉叶素对辣椒中叶绿素的影响 |
5.4 讨论与结论 |
5.4.1 讨论 |
5.4.2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火麻概况 |
1.2 火麻籽的利用与开发 |
1.2.1 火麻油生理功能与研究现状 |
1.2.2 火麻油提取开发现状 |
1.2.3 火麻蛋白生理功能及研究现状 |
1.3 水媒法提取食用油技术 |
1.3.1 水媒法的背景与技术特点 |
1.3.2 水媒法的发展历程 |
1.3.3 水媒法现状与研究进展 |
1.4 油料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热处理 |
1.4.2 微波处理 |
1.4.3 超声波处理 |
1.4.4 复合预处理 |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火麻籽基本成分测定 |
2.2.2 火麻籽油提取工艺流程 |
2.2.3 火麻籽的预处理 |
2.2.4 火麻籽的粉碎及粒径的测定 |
2.2.5 火麻籽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2.2.6 水酶法工艺中各相油脂和蛋白分布的测定 |
2.2.7 水酶法加工工艺 |
2.2.8 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优化 |
2.2.9 水酶法工艺条件的优化 |
2.2.10 火麻油品质分析 |
2.2.11 火麻油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
2.2.12 火麻油生育酚和甾醇含量的测定 |
2.2.13 火麻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
2.2.14 火麻油保藏稳定性分析 |
2.2.15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提取 |
2.2.16 火麻蛋白的分级提取鉴定 |
2.2.17 火麻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2.2.18 火麻蛋白二级结构的测定 |
2.2.19 火麻蛋白三级结构的测定 |
2.2.20 火麻蛋白功能性质的测定 |
2.2.21 火麻蛋白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
2.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火麻籽的基本组成成分 |
3.2 预处理方式对水酶法提取火麻油的影响 |
3.2.1 预处理方式对水酶法提取油脂分布的影响 |
3.2.2 预处理对粉碎频次及粒径的影响 |
3.2.3 预处理对火麻籽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 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优化 |
3.3.1 超声功率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3.2 超声处理时间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3.3 柠檬酸浓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3.4 干燥温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 火麻油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 |
3.4.1 pH值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2 料液比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3 提取时间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4 提取温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
3.4.5 乳状液的破除 |
3.4.6 最佳工艺验证 |
3.5 火麻油品质与保藏稳定性研究 |
3.5.1 火麻油的基本品质指标 |
3.5.2 火麻油的脂肪酸组成 |
3.5.3 火麻油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
3.5.4 火麻油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
3.5.5 火麻油的保藏稳定性 |
3.5.6 火麻油有害成分分析 |
3.6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提取与组成研究 |
3.6.1 火麻蛋白的提取与组成分析 |
3.6.2 火麻蛋白的Osborne分级鉴定 |
3.7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结构的影响 |
3.7.1 火麻水相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
3.7.2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3.7.3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三级结构的影响 |
3.8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性质研究 |
3.8.1 表面疏水性 |
3.8.2 持水性与持油性 |
3.8.3 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 |
3.8.4 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 |
3.8.5 体外消化率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中国老龄化大国新局面 |
1.1.2 我国养老设施需求量不断攀升 |
1.1.3 我国养老设施介护型床位紧缺 |
1.1.4 我国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设计较单一 |
1.1.5 我国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使用和管理标准尚不成熟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相关研究 |
1.3.2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老年人 |
1.4.2 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 |
1.4.3 照料组团 |
1.4.4 居室空间 |
1.4.5 长期护理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使用人群 |
2.1 居室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 |
2.1.1 老年人 |
2.1.2 护理人员 |
2.2 居室内老年人行为特征及需求 |
2.2.1 老年人护理程度分类 |
2.2.2 轻度失能老人居室内行为特征及需求 |
2.2.3 中度失能老人居室内行为特征及需求 |
2.2.4 重度失能老人居室内行为特征及需求 |
2.2.5 认知症老人居室内行为特征及需求 |
2.2.6 老年人活动尺度 |
2.3 居室内护理人员行为特征及需求 |
2.3.1 老年人的饮食护理 |
2.3.2 老年人的居卧护理 |
2.3.3 老年人的着衣护理 |
2.3.4 老年人的个人卫生护理 |
2.3.5 对老年人的日常移动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
3.1 日本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
3.1.1 养老设施分类与入住老年人类型 |
3.1.2 相关案例概况 |
3.1.3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
3.1.4 围绕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
3.1.5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的簇状模式 |
3.2 欧洲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
3.2.1 养老设施分类与入住老年人类型 |
3.2.2 相关案例概况 |
3.2.3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
3.2.4 围绕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
3.3 美国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
3.3.1 养老设施分类与入住老年人类型 |
3.3.2 相关案例概况 |
3.3.3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
3.3.4 围绕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
3.3.5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的簇状模式 |
3.4 国外居室空间模式特点 |
3.4.1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
3.4.2 围绕公共空间布局的环绕模式 |
3.4.3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布局的簇状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
4.1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基本概况 |
4.1.1 基本情况 |
4.1.2 相关案例概况 |
4.2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
4.2.1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由交通廊串联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
4.2.2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沿交通廊线型布局 |
4.2.3 居室与卫生间的关系 |
4.2.4 居室空间平面布局 |
4.2.5 居室细部设计 |
4.3 围绕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
4.3.1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围绕大型公共空间联系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
4.3.2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围绕大型公共空间环绕式布局 |
4.3.3 居室与卫生间的关系 |
4.3.4 居室空间平面布局 |
4.3.5 居室细部设计 |
4.4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的簇状模式 |
4.4.1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由交通廊或公共空间组织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
4.4.2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围绕小型居室共享空间簇状布局 |
4.4.3 居室与卫生间的关系 |
4.4.4 居室共享空间 |
4.4.5 居室空间平面布局 |
4.4.6 居室细部设计 |
4.5 国内居室空间模式特点 |
4.5.1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
4.5.2 围绕公共空间布局的环绕模式 |
4.5.3 围绕居室共享空间布局的簇状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5 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设计要点 |
5.1 影响居室空间模式的因素 |
5.1.1 照护理念更迭 |
5.1.2 入住人群类型 |
5.1.3 建设用地条件 |
5.1.4 经济文化差异 |
5.2 交通廊串联的线型模式 |
5.2.1 模式适宜人群类型 |
5.2.2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由交通廊串联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
5.2.3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沿交通廊线型布局 |
5.2.4 居室与居室卫生间的关系:居室内含独立卫生间 |
5.2.5 居室平面布局 |
5.2.6 居室细部设计 |
5.3 围绕小型居室共享空间的簇状模式 |
5.3.1 模式适宜人群类型 |
5.3.2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由交通廊或公共空间组织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
5.3.3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围绕小型居室共享空间簇状布局 |
5.3.4 居室共享空间 |
5.3.5 居室与居室卫生间的关系:居室外和居室内共用卫生间 |
5.3.6 居室平面布局 |
5.3.7 居室细部设计 |
5.4 围绕大型公共空间的环绕模式 |
5.4.1 模式适宜人群类型 |
5.4.2 照料组团与居室组的关系:围绕大型公共空间联系若干居室组形成照料组团 |
5.4.3 居室组与居室的关系:居室组内居室围绕大型公共空间环绕式布局 |
5.4.4 居室与居室卫生间的关系:居室外共用卫生间 |
5.4.5 居室平面布局 |
5.4.6 居室细部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梳理国内外老年人分类标准并研究居室内使用人群行为特征 |
6.1.2 国外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经验借鉴 |
6.1.3 国内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特征 |
6.1.4 适宜我国的三类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 |
6.2 论文局限与不足 |
6.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罗勒促生育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LED短时强光照射提升植物工厂叶菜品质的应用策略[J]. 刘文科. 中国照明电器, 2021(08)
- [2]三种植物精油对博物馆空气霉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 田双娥.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1(04)
- [3]重庆牛油火锅底料风味和品质优化初探[D]. 李贝贝. 西南大学, 2021
- [4]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D]. 刘海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草原生态系统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D]. 李达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蓝光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及对黄瓜抗虫性诱导机制研究[D]. 韩杜斌. 扬州大学, 2021
- [7]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和玉米上的适合度与产卵选择[D]. 陈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8]四种蒿属精油及1,8-桉叶素对采后辣椒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及保鲜效果研究[D]. 冯升来.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D]. 王宇凡. 江南大学, 2021(01)
- [10]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居室空间模式研究[D]. 张雪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