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等容量变压器电气特性测量的自动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哲任,唐英杰,傅春翔[1](2021)在《面向海上平台轻型化的跟网型中频远海风电场直流送出方案》文中研究表明海上风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可靠、高效的大规模远海风电并网系统是开发海上风电的关键技术。针对远海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海上平台轻型化问题,提出一种跟网型中频远海风电场直流送出方案。该方案采用跟网型风电机组,直流系统的整流侧和逆变侧都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首先,从拓扑结构和控制系统2个方面对该跟网型中频方案进行了描述;接着,就海上风电场交流系统运行频率对风电场及其直流送出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对变压器、交流电缆和MMC等的影响。基于±320 kV/1 000 MW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分析了100 Hz跟网型中频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包括关键电气设备的主回路参数、海上交流电缆造价、海上平台造价、风机造价、交流电缆损耗和整流站阀损耗、交流电缆输电能力。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跟网型中频方案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孙凯,卢世蕾,易哲嫄,曹国恩,王一波,李永东[2](2021)在《面向电力电子变压器应用的大容量高频变压器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电力电子变压器和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核心部件,大容量高频变压器关键技术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电子装备的性能。文中首先梳理和归纳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应用场景、应用实例、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进而从磁芯材料、结构设计、散热设计和绝缘设计等4方面调研并分析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从中归纳总结大容量高频变压器设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对大容量高频变压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阐述。
田立霞[3](2021)在《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交通系统作为用能大户,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高铁作为中长途运输中的主力军,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高铁用电构成中,牵引用电占比最大,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高铁运营部门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深度绿色交通,在保障牵引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研究,以优化高铁用能结构,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铁牵引负荷不同于生活、工业用电负荷,具有分布广、冲击性强、随机不稳定、功率大、时段特征显着、安全要求高等特征,大大地增加了新能源牵引供电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难度。在前期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高铁牵引负荷的特征、新能源发电出力特征及高铁沿线新能源分布情况等因素,在高铁沿线分段构建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使之与沿线大电网一同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在保障牵引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对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规划、容量配置以及后期运行调度展开研究,最后对高铁微电网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1)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方法研究安全是高铁运行的前提条件。牵引供电系统作为高铁运行的唯一动力来源,在高铁安全稳定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部分中,首先介绍了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从高铁牵引供电风险分析和新能源发电并网影响的角度出发,确定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风险因子;然后,结合风险因子、高铁牵引供电和新能源发电相关技术条例,建立了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测评体系;最后,根据安全测评体系,提出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系数,为后续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及运行优化研究奠定基础。(2)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对比分析高铁牵引功率、新能源出力及储能系统的特征,确定新能源发电采用高铁新能源微电网AT所的方式并入牵引供电系统。其次,综合高铁牵引网络分布特性及沿线风光分布情况,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给出了“局部微电网、全国高铁微电网互联、区块链技术做监督、大电网做安全保障”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框架,解决了传统微电网供电范围与高铁路网分布广的冲突。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间电能互传互济,有效平抑不稳定新能源带来的冲击,提高新能源利用率。高铁新能源微电网与沿线大电网相联,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可保障高铁牵引供电安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3)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研究首先,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将牵引供电安全作为微电网定容模型的约束条件之一,采用多目标均衡优化理论,建立以牵引供电安全系数最大、成本最低、碳排放最少为目标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通过有效整合高铁线可用空闲土地面积、风光分布情况及相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装机等资源,实现互联新能源微电网新能源装机及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其次,采用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IQGA)对模型求解,结果发现高铁牵引供电系统具有较好的新能源消纳潜力。(4)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研究首先,以牵引供电安全、优先消纳新能源电力为指导,提出了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安全调度的基本原则;其次,根据牵引负荷特征,在牵引供电安全的约束下,对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源-网-车-储”多环节互动调节,采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建立以牵引供电安全系数最大、成本最低、碳排放最少为目标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可提高互联微电网各环节能量综合利用率、牵引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最后,采用IQGA对模型进行求解,发现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运行成本低于不互联模式。
吴昊天[4](2021)在《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在降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情况下,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是各国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将风能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电能涉及到了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包括风力机的设计、变频技术、电机电子技术和芯片控制技术等。现阶段,因风力发电具有很高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降低风电对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电力电子化的风电并网及相关系统的优化运行控制正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多端直流微电网系统和基于大容量储能技术的交流微电网系统是风电并网和风能利用的两种有效途径。本文围绕永磁直驱风机的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策略、永磁风机交流接入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控制策略、永磁风机直流接入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策略改进本文基于“不可控整流器+Boost升压斩波电路+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的永磁风机拓扑结构,深入阐述了机侧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MPPT)原理和网侧的双闭环控制原理;针对机侧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提出了“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针对网侧主流的“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对控制算法的改进,提高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性能,达到以下三个交流并网的目标:1)减少电流谐波,提高动态响应速度;2)实现有功量与无功量的解耦,达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和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输出;3)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2)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本文基于含有风电、可调度分布式发电(柴油发电机)、储能系统和局部负荷的交流微电网,根据当前新的主流智能算法,提出一种新的高效的电力管理方法,并采用适当的预测技术来处理微电网中风能和电能消耗的不确定性。提出的能源管理优化目标旨在使微电网在燃料、运行和维护以及主电网电力进口方面的支出最小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电网对上游电网的能源输出。本文立足于交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研究,以最优运行成本为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启发式群优化算法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策略。首先,依据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运行特性建立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等效数学模型,进而清晰地表述交流微电网的运行控制过程和各种模态的切换;其次,在建立各等效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再次,依据各分布式单元的特性列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此外,运用本文提出的混合启发式群优化算法,在约束条件下求解该交流微电网的目标函数,得出各分布式电源的具体出力和投切状态;最后,将本文提出的运行控制策略在一个具体案例上进行仿真,同时与传统PS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进行仿真分析。(3)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控制策略本文基于VSC换流站的控制策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VSC-HVDC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一个三端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系统,包括永磁风机侧和两个交流侧;然后,基于三端直流并网系统提出了一种三层控制策略,包括系统级、换流站级和换流器阀级。对于风机侧的换流站控制,利用改进PR控制可以无静差跟踪的特点,将传统的定交流电压单环控制改造为“电压外环PR-电流内环解耦”的双闭环控制,解决了风机侧交流电压畸变时,VSC换流站对称性故障穿越的难题。(4)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本文立足于风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时直流微电网试验平台的优化运行,以微电网智能多代理技术和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储能技术为基础,设计一种新的并网运行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六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模型,研究各端口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其次,以直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和故障穿越为控制目标,以微电网智能多代理技术和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储能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和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出力波动的有效控制和多端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保证了直流微电网内负荷的稳定供电和成本优化;最后,在“直流微电网试验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和故障运行研究,验证新的直流微电网并网优化控制策略和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是否可以有效地协调和控制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
白溥[5](2021)在《Consteel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些年来信息化的发展,MES系统作为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关键,它可以优化整个企业的生产制造管理模式,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效率,帮助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冶金行业对钢厂信息化系统十分重视,都以信息化来带动自动化发展为目标来进行信息化系统的优化升级。本系统以某钢铁集团150t电弧炉为背景,进行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针对冶炼过程设计出一套与MES系统和基础自动化系统相对接的过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冶炼过程的实时控制、模型指导、优化计算等功能,最终为一键炼钢打下基础。首先,对本文研究的Consteel电弧炉和传统电弧炉的特点进行研究,进行冶炼过程数学模型建模及仿真。配料模型以最小配料成本和最低吨钢能耗为目标,基于此双目标采用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对输入的废钢料和辅料配比进行求解,最终得到最优解集;能量平衡模型采用物理建模的方式对能量的供给、损失、损耗这三大模块进行计算,完成了对不同冶炼阶段能量的分配:在变压器电气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电弧炉电气特性曲线和特殊工作点进行分析,对供电策略的选取,实现了不同档位合理工作点和选取和变压器档位匹配,制定了合理的供电制度和供电曲线;合金计算模型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合金加料模型进行优化,实现了最小成本配料的功能;同时也设计了其他模型,对冶炼过程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其次,针对整个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软件架构的设计和实现。系统的架构以三层结构模式进行搭建,并根据需求功能进行了结构衍生,对软件的需求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及详细设计,在此基础之上对C#程序和数据库程序业务逻辑进行功能分配,实现了良好的结构化软件体系。第三,针对系统数据功能需求进行了Oracle数据库设计,完成了相关表、视图等功能的设计,结合相关网络技术实现了数据存储和数据通讯,对冶炼过程中的冶炼状态、加料等过程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跟踪,数据库通过DBLink的方式与远程数据库进行通讯,进行计划信息的交互,使得各个二级系统间协调生产,与基础自动化级采用OPC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交互。最后,针对过程控制系统的交互界面进行设计和调试。在硬件配置方面对主流的服务器配置进行分析,选取了冗余的配置方式,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容错性:结合系统模块功能实现对各个界面的设计,主要完成了生产计划定义、冶炼信息监控、过程指导、模型预测等功能: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现场情况对各项功能具体调试,最终完成了现场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所设计的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整体架构以三层架构为框架,围绕信息化进行开发,结合相关数据库技术和通讯方式进行系统搭建,根据建立的冶炼工艺模型对生产进行指导,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指导功能。
魏昊焜[6](2021)在《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控制消纳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量的不断增加,分布式电源对局部配电网的影响日益突出,现有的配电网架构已经很难满足用户可靠、优质、经济、环保的用电需求。因此,优化分布式电源的消纳策略,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消纳水平,是当前发展可持续清洁能源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围绕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控制消纳策略展开研究,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析了分布式电源不同的控制消纳策略,针对分布式电源不同的消纳策略(基于无功调节和有功调节的分布式电源本地控制消纳策略、可抑制无功振荡的分布式电源本地控制消纳策略、可消除无功振荡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消纳策略和基于虚拟电厂的分布式电源低成本消纳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高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具体内容如下:1)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局部电压的影响,针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了基于无功调节和有功调节的分布式电源本地控制消纳策略。分析了本地无功控制、本地有功控制与节点电压的关系,提出了以节点电压测量值为调节量的本地控制函数,提出了本地控制消纳策略的实现方法,在电压越上限、越下限以及不越限时,按照不同的本地有功功率控制和本地无功功率控制顺序调节,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出力,解决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的电压越限问题;并且相比于直接切除分布式电源,此方法在保证电压不越限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分布式电源弃电情况,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本地控制消纳策略的有效性。2)分析了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时本地控制可能带来的无功振荡问题及其对本地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以抑制无功振荡的本地控制消纳策略。引入了阻尼系数与缓冲系数,阻尼系数和缓冲系数可以显着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特性,防止本地控制器频繁动作;提出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阻尼系数、缓冲系数整定方法,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所提出的本地控制消纳策略可以抑制无功振荡,提高了单个本地控制系统以及含有多个本地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3)针对本地控制消纳策略可能存在无功振荡、弃电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可抑制无功振荡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消纳策略。建立了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模型,以分布式电源消纳电量最大为目标,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限制、容量限制、节点电压限制等约束,提出了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消纳策略,通过算例验证了其有效性,所提协调控制消纳策略可以有效抑制无功振荡,减少分布式电源弃电量。4)提出了基于虚拟电厂的分布式电源低成本消纳策略。以高密度城市太阳能的本地消纳为例,基于能源利用层次理论,分析了居民用能结构和低成本的用户端能源消纳策略,提出了虚拟电厂中可控与不可控发电单元的配置方案,为清洁能源的消纳策略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郭明乾[7](2021)在《基于能量分配与回馈法的单级无电解电容无频闪LED驱动器》文中研究表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作为新一代的电光源因其使用寿命长、效率高、体积小、绿色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场合。LED需要有恒定的直流电流支持才能发出稳定的照明灯光。因此,LED驱动器是整个LED照明设备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决定了照明的质量并严重影响整个照明设备的销售价格、使用开支以及使用寿命。单级式LED驱动器因其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深受市场的欢迎。传统单级LED驱动器在取得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往往需要在输出侧添加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来限制引起LED灯光闪烁的二倍工频电流纹波。然而,电解电容的寿命却远低于LED灯珠的寿命,在LED驱动器中使用电解电容将严重降低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率、低成本、无闪烁、不含电解电容的单级LED驱动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一款基于能量分配法与能量回馈法的单级LED驱动器。该驱动器通过在传统反激电路的基础上添加一个串联纹波消除电路,纹波消除电路可以输出一个交流的纹波消除电压以抵消总的电压纹波,从而实现了在不使用电解电容的同时保证了LED无闪烁运行。该LED驱动器有能量分配和能量回馈两个工作模式,当输出纹波消除电压为正电压时,LED驱动器工作在能量分配模式,实现能量的单级传递。当纹波消除电压为负时,LED驱动器工作于能量回馈模态并向输入侧回馈小于4%的输出功率。该LED驱动器同时兼具了低能量多次传递比例,低功率半导体器件使用数量的优点,使得其效率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单级LED驱动器。最后,搭建了一个35 W(100 V,0.35 A)的实验平台来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王肖凡[8](2021)在《基于改进弗雷歇距离的变压器绕组频响法变形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电气设备,一旦变压器发生故障将会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而绕组变形是导致变压器发生故障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及时对绕组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预防变压器发生故障,意义重大。频率响应法因为其检测效果较好被广泛应用在变压器绕组检测的领域。但频响法在描述两条频响曲线差异时,存在统计指标灵敏度低、以及小样本下变形类型识别正确率低的问题,因此对频响法数据处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选用分布参数模型对绕组进行建模,根据参数的计算公式与不同变形情况确定变形对应的参数变化,进行仿真并观察不同变形对应频响曲线的差异。提出将弗雷歇距离引入变压器绕组变形的诊断领域中,对绕组的频响数据进行分析并判断其变形情况。为防止高频段杂散电容干扰,选取高斯隶属度函数对弗雷歇距离进行权值调整。通过仿真可以看到,改进弗雷歇距离与相关系数法、互距离度距离相比,灵敏性明显提高。绕组变形10%时与严重变形时的指标差提高约0.2,且无需进行频段划分即可判断绕组是否发生变形。其次,对于绕组变形目前样本较少导致分类正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SOM网络对绕组变形类型进行分类,采用Kohonen算法对频响数据样本进行训练,通过对比测试数据与样本数据的距离来决定获胜神经元,并采用草帽函数作为调节函数改变获胜神经周围的邻域神经元权值向量进行训练。经过仿真验证,SOM网络无需大量样本即可以对变化趋势相同的数据进行有效分类,在相同样本数量作为训练集的情况下,SOM网络的诊断准确率优于传统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且一次可以对大量频响数据进行同时分析,响应速度较快。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所提绕组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对某水电站中变压器进行现场测试。测试对象为两台同型号的变压器,其中一台发生变形。检测结果表明其中一台变压器发生了明显的变形,且变形类型为整体压缩变形,结果与实际相符,证明本文所提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王杰[9](2021)在《基于频率自动跟踪及功率调节技术的超声波电源设计》文中指出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在超声清洗、超声焊接、超声加工器件等领域应用广泛,这些超声设备的使用离不开超声波电源的支持。超声波电源系统分为驱动电源和负载两部分,其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与负载相匹配的高频交流电信号。负载通常为超声波换能器,由单晶材料构成,内部参数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系统工作在非谐振状态,造成系统损耗增加及输出功率不稳定。本文围绕以上问题,设计了一款工作稳定、效率高,且能够实现频率自动跟踪、输出功率可调的超声波电源。首先,对超声波电源主电路进行研究。设计了由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BUCK斩波电路、单相全桥逆变电路、负载匹配网络电路构成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并对主电路元器件进行参数计算与选型。在频率匹配方面,选择串联谐振频率作为换能器的工作频率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型数字电感匹配网络电路。在阻抗匹配方面,利用高频变压器实现阻抗变换,并对变压器结构参数进行详细设计。其次,对超声波电源的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在频率自动跟踪技术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DS技术的谐振频率自动识别算法,解决了传统超声波电源存在频率漂移、跟踪响应慢的问题。在相位差检测技术方面,选择过零比较法作为相位差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精度。在功率控制技术方面,采用二阶滑模变结构算法自动控制BUCK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实现功率稳定调节。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分别对上述算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进行验证。再次,对超声波电源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设计。在硬件方面,选择的主控芯片型号为STM32F103RCT6,分别对芯片外围电路、采样电路、鉴相电路、驱动电路、DDS信号发生电路、保护电路进行设计。在软件方面,本文采用C语言作为控制系统的开发语言,分别对主程序及各功能子程序进行设计。最后,对所设计的超声波电源实物进行测试,以验证超声波电源的整体功能及相关控制算法的稳定性。
教煐宗[10](2021)在《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并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落实“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提升风电规模。风力发电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也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基于功率控制策略的双馈风电不具备电网构建和支撑能力,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将因旋转惯量和备用容量较少而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此外,电力电子变流器作为控制和并网接口的双馈风电将改变以传统同步发电机为主的电力系统阻抗特征,带来潜在的稳定性风险。未来具备“双高”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必对双馈风电提出更高的支撑要求。虚拟同步机控制是一种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特征使双馈风电具有类似同步发电机频率支撑能力和阻抗特征的控制策略,成为研究热点。受限于风资源与电力负荷逆向分布,我国大多采取集中式开发、远距离输送的风电运营模式,该模式下并网风电机组连接的电网实际上是一个运行工况极为复杂的电网条件,为双馈风电并网运行带来暂态和稳态两方面问题。暂态方面,电网发生对称和不对称电网故障时,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机组会出现输出功率和电磁转矩振荡、输出电流电能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故障时还将威胁双馈风电运行安全。稳态方面,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存在交流和特高压直流两种集中接入形式,当双馈风电经交流线路传输时,由于线路较长通常增加串联电容补偿器以提升传输能力,然而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双馈风电与串补耦合作用导致的次同步振荡事故;当双馈风电经特高压直流系统传输时,高比例风电、高比例电力电子的直流送端电网也出现了惯量不足、电能质量下降等问题。目前双馈风电的虚拟同步机控制是在理想电网条件下设计的,缺乏针对上述问题的适应性策略。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在故障电压、交流串补电网、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下的改进控制策略,提升并网适应性。以此为背景,本论文针对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的并网适应性和主动支撑功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针对对称故障电压造成双馈风电出现电磁暂态分量振荡和转子过流的问题,提出故障电压下基于气隙磁链反馈的双馈风电机组改进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提升故障电网下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同时研究了基于转子电流峰值检测的转子过电流抑制策略,在加快对称电压故障期间暂态磁链分量衰减速度的同时,降低转子过电流峰值。针对不对称故障电压造成双馈风电出现二倍频负序分量、功率转矩振荡和电能质量下降等问题,在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谐振器的二倍频分量控制策略,通过设置不同二倍频控制反馈量,分别实现定子电流三相平衡、转子电流三相平衡、定子功率平稳无脉动和电磁转矩、定子无功平稳无脉动等控制目标。此外为了改善不对称电网下双馈风电系统输出电流电能质量,研究了利用网侧变流器对总输出电流进行协同控制的方法,以降低系统输出电流谐波。2、针对串补电网下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双馈风电并网运行振荡问题,建立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阻抗模型,对比时域仿真测量和FFT频率分析结果,验证阻抗模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基于阻抗模型分析有功惯量系数、阻尼系数,无功惯量系数、阻尼系数,磁链反馈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DFIG转子转速等不同参数对虚拟同步机控制下双馈风电在串补电网中的稳定性影响规律。针对高串补度电网中提升双馈风电稳定性和加快次同步振荡衰减的需求,提出基于虚拟转子漏感的次同步谐振抑制技术,基于阻抗模型得到改进控制策略的阻抗设计需求,综合考虑次同步稳定性和功角关系研究了虚拟转子漏感的设计方法,以提升高串补度电网下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双馈风电的适应性和次同步抑制能力。3、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送端因同步发电机容量减少导致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场提升送端电网稳定性的方法,在分析同步发电机、双馈风电和直流送端换流站阻抗特性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同步发电机容量和送端短路比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场稳定性提升机理。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送端电网因工作点变化出现的电能质量下降问题,提出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场电能质量主动支撑技术,风电场中各台机组根据自身工作状态和总谐波减小目标设计无需实时通讯的电能质量灵活支撑技术,在实现电能质量提高的同时,风场内机组可根据自身工作状态灵活自治调整电能质量支撑能力。
二、中等容量变压器电气特性测量的自动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等容量变压器电气特性测量的自动化(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海上平台轻型化的跟网型中频远海风电场直流送出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本原理 |
1.1 系统拓扑结构 |
1.2 基本控制策略 |
2 主回路参数随频率变化的规律 |
2.1 变压器 |
2.2 MMC子模块电容 |
2.3 桥臂电抗器 |
3 运行特性分析 |
3.1 交流电缆传输能力 |
3.2 系统运行损耗 |
4 算例研究 |
4.1 海上平台关键电气设备的主回路参数 |
4.2 经济性分析 |
4.2.1 交流电缆经济性分析 |
4.2.2 海上平台经济性分析 |
4.2.3 海上电气系统其他主要电气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
4.2.4 运行损耗经济性分析 |
4.3 中频电缆的输电能力 |
4.4 仿真分析 |
4.4.1 海上交流系统故障 |
4.4.2 陆上交流系统故障 |
5 结语 |
(2)面向电力电子变压器应用的大容量高频变压器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关键技术 |
2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磁芯材料 |
2.1 磁芯材料的发展情况 |
2.2 磁芯材料的应用现状 |
3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结构设计 |
3.1 磁芯结构 |
3.2 绕组类型 |
3.3 绕组排布方式 |
3.4 磁集成技术 |
3.5 杂散参数控制 |
4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散热设计 |
4.1 损耗设计 |
4.2 冷却设计 |
5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绝缘设计 |
5.1 主绝缘设计 |
5.2 绝缘尺寸设计 |
5.3 绝缘薄弱环节的优化 |
6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
7 总结与展望 |
(3)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铁供电安全研究现状 |
1.3.2 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研究现状 |
1.3.3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微电网定容研究现状 |
1.3.4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微电网调度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高铁供电理论 |
2.1.1 高铁供电系统基本架构 |
2.1.2 牵引供电原理 |
2.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 |
2.2.1 可行性及必要性 |
2.2.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的特殊性 |
2.2.3 重点研究内容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牵引供电安全理论 |
2.3.2 定容优化理论 |
2.3.3 调度优化理论 |
2.3.4 多目标优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方法研究 |
3.1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的重要性 |
3.2 风险识别 |
3.2.1 历史电力机车故障分析 |
3.2.2 新能源发电并网的影响 |
3.2.3 风险因子 |
3.3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 |
3.3.1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测评体系 |
3.3.2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方法研究 |
4.1 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的并入方式 |
4.1.1 特征分析 |
4.1.2 并入方式的选取 |
4.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原则 |
4.3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基本架构 |
4.4 建立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核心技术 |
4.4.1 能源互联网技术 |
4.4.2 区块链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研究 |
5.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主要相关因素分析 |
5.1.1 新能源发电预测 |
5.1.2 牵引负荷预测 |
5.2 “源-源-储”互动调节机制 |
5.3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 |
5.3.1 MOPEC模型框架 |
5.3.2 目标函数 |
5.3.3 约束条件 |
5.4 基于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求解 |
5.4.1 量子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5.4.2 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5.4.3 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流程 |
5.5 算例仿真 |
5.5.1 输入数据 |
5.5.2 参数设置 |
5.5.3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研究 |
6.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 |
6.1.1 高铁“源-网-车-储”多环节互动机制 |
6.1.2 情景分析 |
6.2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 |
6.2.1 目标函数 |
6.2.2 约束条件 |
6.2.3 模型求解 |
6.3 算例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研究 |
7.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7.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本理论 |
7.2.1 模糊神经网络 |
7.2.2 模糊神经网络原理 |
7.3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7.3.1 模型的构建 |
7.3.2 模型评价过程 |
7.4 算例仿真 |
7.4.1 数据预处理 |
7.4.2 模型求解 |
7.4.3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果与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永磁风机交流并网控制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直流并网控制研究现状 |
1.2.4 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技术研究 |
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及相关工作原理 |
2.1.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 |
2.1.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风能最大功率跟踪(MPPT)原理 |
2.1.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三相逆变原理 |
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整流器控制及设计 |
2.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机侧数学模型 |
2.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机侧控制策略分析 |
2.2.3 本文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控制策略分析 |
2.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逆变器控制及设计 |
2.3.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网侧数学模型 |
2.3.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网侧控制策略分析 |
2.3.3 本文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控制策略分析 |
2.4 系统仿真与分析 |
2.4.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
2.4.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技术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策略 |
3.1 引言 |
3.2 交流微电网系统框架及微电网等值模型 |
3.2.1 交流微电网系统框架 |
3.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等值模型 |
3.2.3 储能系统等值模型 |
3.2.4 柴油发电机模型 |
3.3 交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策略 |
3.3.1 目标函数的确定 |
3.3.2 约束条件 |
3.3.3 基于混合启发式的蚁群优化算法 |
3.4 算例仿真与分析 |
3.4.1 交流微电网参数 |
3.4.2 启发式蚁群优化算法的仿真分析 |
3.4.3 启发式蚁群优化算法与传统PS算法的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永磁风机的直流并网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永磁风机模型及水动力性能研究 |
4.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模型 |
4.2.2 永磁风电机组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
4.3 并网VSC换流站建模与控制 |
4.3.1 风电场并网VSC换流站模型 |
4.3.2 VSC换流站控制策略 |
4.4 基于VSC的永磁风力发电直流并网系统及控制 |
4.4.1 系统构成 |
4.4.2 直流并网系统控制策略 |
4.5 系统仿真与分析 |
4.5.1 仿真系统参数 |
4.5.2 电网侧VSC换流站仿真及分析 |
4.5.3 风机侧VSC换流站仿真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技术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 |
5.1 引言 |
5.2 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及各换流器控制 |
5.2.1 风机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2 储能系统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3 光伏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4 交流并网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5 交流负载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2.6 直流负载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
5.3 含永磁风机的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系统 |
5.3.1 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的拓扑结构 |
5.3.2 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 |
5.4 系统仿真及实验 |
5.4.1 仿真系统参数 |
5.4.2 并网运行仿真(降压) |
5.4.3 并网运行仿真(全压) |
5.4.4 功率平滑控制仿真及实验 |
5.4.5 削峰填谷控制实验 |
5.4.6 系统故障穿越仿真及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Consteel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Consteel电弧炉炼钢基本原理和特点 |
2.1 电弧炉炼钢工作原理 |
2.2 Consteel电弧炉炼钢设备的组成 |
2.2.1 液压调节系统介绍 |
2.2.2 电弧炉本体 |
2.2.3 主电路电气设备 |
2.3 Consteel电弧炉的特点 |
2.3.1 Consteel电弧炉整体结构 |
2.3.2 Consteel电弧炉的优势 |
2.3.3 Consteel电弧炉主要工艺技术 |
2.3.4 Consteel电弧炉主要模型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
3.1 能量平衡模型的建立 |
3.1.1 能量需求计算模型 |
3.1.2 能量损失计算模型 |
3.1.3 能量供应计算模型 |
3.2 供电模型的建立 |
3.2.1 传统的供电模型 |
3.2.2 电弧炉电气运行参数及工作点的选择 |
3.2.3 电压档位选择 |
3.2.4 供电曲线的制定 |
3.3 优化配料模型的建立 |
3.3.1 炉料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
3.3.2 炉料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
3.3.3 多目标优化算法介绍 |
3.3.4 粒子群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对比 |
3.3.5 差分进化算法介绍 |
3.3.6 差分进化算法原理 |
3.3.7 差分进化算法步骤 |
3.3.8 差分进化算法的测试效果 |
3.3.9 优化配料模型参数 |
3.3.10 差分进化算法优化配料结果 |
3.4 吹氧模型 |
3.5 合金最小成本模型的建立 |
3.5.1 模型主要功能 |
3.5.2 模型算法原理 |
3.5.3 合金元素收得率的确定 |
3.6 数学模型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4 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架构功能设计 |
4.1 过程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1 用户登录信息 |
4.1.2 基础信息维护 |
4.1.3 过程信息监控 |
4.1.4 工艺模型指导 |
4.2 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
4.3 过程控制级主程序实现 |
4.4 Oracle数据库简介及应用 |
4.4.1 Oracle11g数据库简介 |
4.4.2 PL/SQL语言介绍 |
4.4.3 Oracle11g的工作模式 |
4.4.4 Oracle11g的连接方式ODP.NET |
4.5 数据库分用户 |
4.6 数据库表设计 |
4.6.1 MES与EAF炉过程自动化系统间通讯接口表 |
4.6.2 EAF炉过程自动化系统与基础自动化间通讯接口表 |
4.6.3 EAF炉过程自动化系统基础表 |
4.7 数据库视图设计 |
4.8 数据库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设计 |
4.9 过程控制系统的数据通讯 |
4.9.1 过程控制级程序的数据通讯 |
4.9.2 过程控制系统与远程数据库的数据通讯 |
4.10 OPC技术 |
4.10.1 OPC技术产生的背景 |
4.10.2 OPC协议简介 |
4.10.3 OPC技术发展状况 |
4.10.4 OPC技术规范 |
4.10.5 OPC技术设计通讯系统的优点 |
4.10.6 KEPServerEX软件 |
4.10.7 OPC项介绍 |
4.10.8 OPC数据通讯程序的实现 |
4.11 本章小结 |
5 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软硬件配置 |
5.1.1 硬件配置 |
5.1.2 软件配置 |
5.2 一级和二级服务器配置 |
5.2.1 基本配置 |
5.2.2 中等配置 |
5.2.3 高可靠性配置 |
5.2.4 全容错配置 |
5.3 过程控制级程序整体架构实现 |
5.4 界面功能设计 |
5.4.1 菜单模块设计 |
5.4.2 界面模块设计 |
5.4.3 状态栏模块设计 |
5.5 功能界面实现 |
5.5.1 生产计划定义界面 |
5.5.2 冶炼详细信息界面 |
5.5.3 能耗监控界面 |
5.5.4 模型界面 |
5.5.5 报表界面 |
5.6 实验室环境调试总结 |
5.7 现场调试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控制消纳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存在的挑战 |
1.3 分布式电源消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质量的影响 |
1.3.2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消纳本地控制策略 |
1.3.3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消纳协调控制策略 |
1.3.4 分布式电源消纳的虚拟电厂方法 |
1.4 本文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无功和有功调节的分布式电源本地控制消纳策略 |
2.1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局部电压的影响分析 |
2.2 本地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调节 |
2.2.1 本地无功功率调节 |
2.2.2 本地有功功率调节 |
2.3 本地控制消纳策略的实现 |
2.4 算例分析 |
2.5 工程应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抑制无功振荡的分布式电源本地控制消纳策略 |
3.1 无功振荡与本地控制系统稳定性 |
3.2 可抑制无功振荡的本地控制消纳策略的实现 |
3.3 控制系统关键参数选取方法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抑制无功振荡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消纳策略 |
4.1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模型 |
4.2 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消纳策略实现 |
4.2.1 协调控制目标函数 |
4.2.2 协调控制约束条件 |
4.2.3 规划问题求解方法 |
4.3 算例分析 |
4.3.1 算例设计 |
4.3.2 仿真分析结果 |
4.3.3 仿真分析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虚拟电厂的分布式电源低成本消纳策略 |
5.1 虚拟电厂发电单元形式 |
5.2 不同因素对建筑光伏与太阳能热水器效益的影响分析 |
5.2.1 建筑光伏和太阳能热水器的成本 |
5.2.2 政府的激励政策和电力电网价格 |
5.2.3 太阳能热水器间的距离 |
5.2.4 建筑光伏和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益 |
5.3 可控与不可控发电单元的配置方案 |
5.3.1 城市居民可利用屋顶面积调研 |
5.3.2 发电单元配置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能量分配与回馈法的单级无电解电容无频闪LED驱动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光源的发展历程 |
1.2 LED的优点及其应用领域 |
1.2.1 LED的优点 |
1.2.2 LED的应用领域 |
1.3 LED的照明原理与特性 |
1.3.1 LED的基本原理 |
1.3.2 LED的基本特性 |
1.4 LED的驱动电路与相关要求 |
1.4.1 两级LED驱动器 |
1.4.2 单级LED驱动器 |
1.5 现有无电解电容和无闪烁LED驱动技术研究 |
1.5.1 减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脉动差异 |
1.5.2 增加PFC级输出电压纹波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能量分配与回馈法的LED驱动器的基本原理 |
2.1 ECEF LED驱动器的创作思路 |
2.2 能量回馈型LED驱动器的实现形式 |
2.3 能量回馈型LED驱动器的工作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CEF LED驱动器的控制策略 |
3.1 反激电路的PFC控制 |
3.2 辅助纹波消除电路控制策略 |
3.3 ECEF LED驱动器的整体控制框图 |
3.4 数字滤波器 |
3.4.1 一阶低通数字滤波器 |
3.4.2 一阶高通数字滤波器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ECEF LED驱动器的参数设计 |
4.1 EMI滤波器设计 |
4.2 RCD钳位电路 |
4.2.1 钳位电容的选择 |
4.2.2 钳位电阻的选择 |
4.2.3 钳位二极管的选择 |
4.3 主电路器件的选型 |
4.3.1 输出电容Co1 的选型 |
4.3.2 输出电容Co2 的选型 |
4.3.3 变压器的选型 |
4.3.4 开关Q1 和二极管D1 的选型 |
4.3.5 开关Q2 和二极管D2 的选型 |
4.4 ECEF LED驱动器主电路的设计 |
4.4.1 输入电压、输入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4.4.2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4.4.3 DSP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
4.4.4 驱动电路和隔离电源电路 |
4.5 PCB的绘制和实验平台的搭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及实验验证 |
5.1 基于PSIM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5.2 实验平台结果与分析 |
5.2.1 功率因数与输入电流谐波验证 |
5.2.2 电流纹波抑制和LED频闪的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改进弗雷歇距离的变压器绕组频响法变形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研究现状 |
1.2.1 非电气量检测 |
1.2.2 电气量检测 |
1.3 基于频响法的统计指标研究现状 |
1.4 基于频响法的绕组变形分类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2 绕组变形频响曲线分析 |
2.1 频率响应法的基本原理 |
2.2 变压器网络结构建立 |
2.2.1 绕组模型参数计算 |
2.2.2 套管模型参数计算 |
2.3 变压器变形原因研究 |
2.4 变压器变形模型及频响曲线研究 |
2.4.1 绕组变形分析 |
2.4.2 绕组局部变形仿真 |
2.4.3 绕组整体变形仿真 |
2.4.4 绕组变形分析总结 |
2.5 频响曲线频域划分研究 |
2.5.1 等分频率法 |
2.5.2 极点平均配置法 |
2.5.3 经验分段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改进弗雷歇距离的频响曲线诊断研究 |
3.1 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过程 |
3.2 弗雷歇距离诊断绕组变形仿真 |
3.2.1 弗雷歇距离 |
3.2.2 离散弗雷歇距离 |
3.3 度量函数 |
3.3.1 加权欧式距离 |
3.3.2 高斯隶属度函数 |
3.3.3 高斯加权欧式距离 |
3.3.4 改进弗雷歇距离计算频响数据 |
3.4 变压器绕组频响诊断研究 |
3.4.1 绕组整体变形检测 |
3.4.2 绕组局部变形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SOM网络对绕组变形识别研究 |
4.1 SOM网络的构造与原理 |
4.1.1 竞争学习原理 |
4.1.2 SOM网络拓扑结构 |
4.1.3 SOM网络权值调整域 |
4.2 自组织映射网络对绕组变形的识别 |
4.2.1 故障特征向量选取 |
4.2.2 构造SOM网络结构 |
4.2.3 SOM网络训练原理 |
4.3 绕组变形分类仿真研究及结果分析 |
4.3.1 SOM网络训练结果 |
4.3.2 变形分类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变压器绕组变形现场检测 |
5.1 变压器频率响应法验证 |
5.1.1 变压器绕组现场接线 |
5.1.2 变压器绕组健康频响曲线 |
5.1.3 变压器绕组变形频响曲线 |
5.2 变形诊断验证 |
5.2.1 现场变压器绕组变形识别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基于频率自动跟踪及功率调节技术的超声波电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超声波电源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声波电源的相关技术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主电路设计及匹配特性研究 |
2.1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2 主电路拓扑结构设计及器件参数计算 |
2.2.1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2.2.2 逆变电路设计 |
2.2.3 功率调节电路设计 |
2.3 超声波换能器的特性分析及谐振频率计算 |
2.3.1 压电换能器特性分析 |
2.3.2 谐振频率方式选择及计算 |
2.4 谐振匹配网络设计 |
2.4.1 常用匹配网络电路分析 |
2.4.2 数字式电感匹配网络设计 |
2.5 高频变压器设计 |
2.5.1 磁芯材料选取及结构设计 |
2.5.2 变压器变比及原副边绕组匝数计算 |
2.5.3 绕组导线线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频率自动跟踪算法研究 |
3.1 变步长频率跟踪方法研究 |
3.1.1 换能器谐振频率中心点计算 |
3.1.2 变步长跟踪方法及步长切换限制条件的研究 |
3.2 基于模糊-PI自整定控制的频率控制算法 |
3.2.1 模糊-PI控制器设计 |
3.2.2 传统PI控制与模糊-PI控制仿真对比 |
3.2.3 谐振频率变化时的仿真分析 |
3.3 相位差检测 |
3.3.1 DFT变换法 |
3.3.2 函数相关法 |
3.3.3 DFT变换法和函数相关法仿真分析 |
3.3.4 过零比较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UCK电路功率调节算法研究 |
4.1 基于滑模结构算法的BUCK电路功率调节 |
4.1.1 BUCK电路状态空间建模 |
4.1.2 滑模变结构算法建模与仿真分析 |
4.2 二阶滑模算法建模与仿真分析 |
4.2.1 二阶滑模算法数学模型建立 |
4.2.2 二阶滑模算法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物验证 |
5.1 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
5.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5.2.1 STM32 控制电路 |
5.2.2 采样电路 |
5.2.3 有效值检测电路 |
5.2.4 DDS信号发生电路 |
5.2.5 鉴相电路 |
5.2.6 PWM信号驱动电路 |
5.2.7 IGBT驱动电路 |
5.2.8 系统保护电路 |
5.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3.1 系统的主程序 |
5.3.2 A/D采样程序 |
5.3.3 模糊-PI-DDS频率自动跟踪程序 |
5.3.4 中断保护程序 |
5.4 实物调试 |
5.4.1 IGBT驱动信号测试 |
5.4.2 频率自动跟踪算法测试 |
5.4.3 功率调节测试 |
5.4.4 逆变输出波形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并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风电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 |
1.1.1 风电发展现状和趋势 |
1.1.2 风电并网导则和标准 |
1.1.3 国内外风电相关事故案例及分析 |
1.2 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
1.2.1 应用于变流器的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 |
1.2.2 双馈风电的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 |
1.3 故障电压下双馈风电机组控制研究综述 |
1.3.1 对称电压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控制技术 |
1.3.2 不对称及谐波电压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控制技术 |
1.4 双馈风电机组稳定性问题研究综述 |
1.4.1 稳定性分析方法 |
1.4.2 稳定性提升控制技术 |
1.5 本论文主要贡献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故障电压下双馈风电机组的改进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 |
2.1 引言 |
2.2 对称故障电压下双馈发电机的改进虚拟同步机控制 |
2.2.1 对称故障电压下双馈发电机数学模型 |
2.2.2 对称电压故障下改进虚拟同步机控制 |
2.2.3 控制特性分析 |
2.2.4 仿真验证 |
2.2.5 实验验证 |
2.3 不对称故障电压下双馈发电机的虚拟同步机控制研究 |
2.3.1 不对称故障电压下双馈发电机数学模型 |
2.3.2 基于谐振器的改进虚拟同步机控制方案 |
2.3.3 基于谐振器的网侧变流器协同控制方案 |
2.3.4 控制性能分析 |
2.3.5 仿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补电网下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的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串补电网下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稳定性分析 |
3.2.1 DFIG系统阻抗建模 |
3.2.2 DFIG阻抗模型验证 |
3.2.3 DFIG阻抗模型参数分析 |
3.2.4 仿真验证 |
3.3 基于虚拟转子漏感的次同步谐振抑制技术 |
3.3.1 高串补度电网下DFIG稳定性提升需求 |
3.3.2 虚拟转子漏感技术 |
3.3.3 虚拟转子漏感系数设计 |
3.3.4 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下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场主动支撑研究 |
4.1 引言 |
4.2 特高压直流系统与直流送端电网数学模型 |
4.2.1 特高压直流系统模型及控制 |
4.2.2 常规同步发电机阻抗模型 |
4.2.3 直流送端电网频率特性分析 |
4.3 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性分析与虚拟同步机控制稳定性提升机理 |
4.3.1 基于矢量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稳定性分析 |
4.3.2 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稳定性分析 |
4.3.3 仿真验证 |
4.4 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电能质量灵活支撑技术 |
4.4.1 双馈风电机组电能质量灵活支撑技术 |
4.4.2 控制性能分析 |
4.4.3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中等容量变压器电气特性测量的自动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海上平台轻型化的跟网型中频远海风电场直流送出方案[J]. 张哲任,唐英杰,傅春翔.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1(21)
- [2]面向电力电子变压器应用的大容量高频变压器技术综述[J]. 孙凯,卢世蕾,易哲嫄,曹国恩,王一波,李永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
- [3]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D]. 田立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D]. 吴昊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Consteel电弧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白溥.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控制消纳策略研究[D]. 魏昊焜.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能量分配与回馈法的单级无电解电容无频闪LED驱动器[D]. 郭明乾.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8]基于改进弗雷歇距离的变压器绕组频响法变形识别方法研究[D]. 王肖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基于频率自动跟踪及功率调节技术的超声波电源设计[D]. 王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10]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并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D]. 教煐宗. 浙江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