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材汽车运输系统及其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川[1](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圈的重庆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方韶晖[2](2021)在《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物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继辉[3](2021)在《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退化问题日益严峻,品质提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更新模式以专项更新为主,逐步增加综合性更新内容。由于缺乏对既有住区综合品质的认识,国内已经开展的既有住区节能更新、绿色更新以及适老化更新的相关实践与评价研究都是以单一品质为目标,缺乏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等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的评价研究;同时由于住区更新实践多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参与度较低,更新前缺乏对居民实际需求的综合考虑,更新后缺乏对多品质提升效果的评价,在实践当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20世纪80-90年代大连市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多品质目标为出发点,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础,聚焦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效果,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对既有住区多品质提升效果进行等级评定,另一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为进一步的更新提供参考。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工作如下:1.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制定科学的研究框架,对国内外住宅更新及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评价体系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多品质”的综合更新目标。2.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的实地调研,初步制定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资料整理、现场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对老旧小区居民更新意愿以及更新项目满意度进行调研,对初步拟定的指标内容进行筛选、优化、调整并确立最终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3个层级构成,包括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3.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多种权重确定方法的适用性,为克服以往仅从专家角度确定指标权重的局限性,突出居民实际需求在更新中的重要地位,采取专家调查权重法和居民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科学的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4.选取更新后的20世纪80-90年代典型老旧小区进行多品质提升效果的实例评价。一方面对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指导试设计,实现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住区多品质提升。
贺鹏飞[4](2021)在《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遗产是包括了工业建筑遗产等诸多类型遗产在内的遗产综合体,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目前城市更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对工业建筑遗产基础研究的深入,也逐渐开始探讨如何去保护这些遗留下来的城市工业文化特色。但由于我们国家对于这些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不全面,比较匮乏,导致近些年来,出现了一大批有着可供研究的工业建筑遗产被拆除、破坏的现象,在这些被破坏的工业建筑遗产中,建国初期的“156项目”便是这些工业建筑遗产的代表。这些工业项目是我国建国初期的工业支撑和基础,它所含有的一系列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如历史、科技和社会等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认识。建国初期,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以其原有的工业基础成为了建国初期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随后,在一五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和国家重点建设的“156项目”在西安建厂的一共有17个,其中主要的行业代表有电力、机械和军工等三大产业,在之后的几十年,这些工厂的产品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工厂到目前或拆除或遗留下来的一些价值特色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本文以西安高压电瓷厂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为西安高压电瓷工业建筑遗产价值作出基础研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其价值等作出理论基础。本文对以西安高压电瓷厂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了西安电工城工业建筑遗产的背景和规划特征、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的现状、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和评价体系的建构、高压电瓷厂的价值和保护研究等等。首先以高压电瓷厂为研究对象,多次对其进行现状调研和测绘,并就其建筑和厂区进行相关技术图纸的绘制,并分析总结其现状概况;其次,以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为基础研究对高压电瓷厂进行评价体系建构,然后结合西安高压电瓷工业建筑遗产的实际情况,在对比论证后选取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其价值评价方法,从而对高压电瓷厂的价值进行判断并总结是否有对其保护和再利用的可能性;最后,对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研究,通过梳理高压电瓷厂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保护体系和再利用的相关措施,提出对高压电瓷厂合理的保护和再利用建议,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李佳昱[5](2021)在《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四五”规划提出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进程。水库大坝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规模与数量的迅速扩张必然伴随着环境问题,尤其是施工阶段。一旦当其施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或落实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水库大坝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水平进行评价,挖掘环境保护影响因素,探讨施工环境保护策略,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促进此类工程的绿色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影响因素。以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工程占地、交通运输、施工附企生产、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等多个环境破坏作用因素为切入点,分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两个阶段归纳总结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影响因素的类型、来源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为指标体系构建框架的选择提供思路。(2)构建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技术导则规定设计水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生态破坏控制、人群健康防护的指标体系框架;结合文献、规范标准和已掌握的环评资料进行指标初选;综合问卷可靠性检验结果和专家意见筛选并确立指标体系;参考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数量将指标的评价等级划分为差、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级,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对不同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进行说明。(3)建立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方法的论证比选,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耦合为EW-AHP法确定指标组合权重以避免信息缺失和主观判断引起的误差;选取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解决指标量化时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以此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精确度。(4)实例论证。对黄金峡水库大坝工程进行施工环境保护评价,验证所建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可靠度。同时,考察指标得分与非稳定区域边界线的关系,将指标分为重点整改、适度改进、优化调整、继续保持4类,以便明确改善次序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进一步提高该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等级,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杨雅麟[6](2021)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内的存量用地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工业用地作为城市工业化进程的物质载体,是城市存量规划过程中重要的更新目标。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及用地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工业用地原有的用地功能已不再适应当今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多逐渐走向衰落、搬迁或转型升级的道路。其中,老厂区作为城市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在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角色。如何在存量更新的过程中,将老厂区转变为能够契合城市发展规划的新目标与新定位的城市空间,成为了当下亟待研究的问题。空间生产理论则从政治、社会、物质及经济空间多角度为探究老厂区的更新与规划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空间生产理论中的三元空间方法论,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及相关实践案例,对“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中的三元空间及其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不同权力主体在老厂区更新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诉求及其对此过程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选取了30个老厂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引入AHP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用以对“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做出评价。并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来确定核心利益相关群体及评价指标在老厂区更新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找到老厂区更新发展过程中平衡多方权力主体利益诉求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以厂区更新来延续厂区文脉并激活区域转型,为推动老厂区空间的转型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具有针对性的实施建议。
张海川[7](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圈的重庆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文中指出
杨沐[8](2021)在《H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物流规划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取得了极为不错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比如:项目选址不够科学,后期运营难以实现盈利。内部工艺区划无法使物流系统发挥出最大效率。本文以H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项目为样本,研究了该类项目的上述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的选址问题进行了影响因素指标构架及权重的重塑,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合理的对三个项目拟选址地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研究。最终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对类似的工业项目,特别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类项目的选址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参照模型。另外,在选址之后,对园区内布物流规划进行了要点分析,特别是生产厂房内部的工艺布局与物流系统的关系,借由物流工程模拟软件,通过建模和合理、线性的增加物流单元AGV小车,来模拟了工艺布局与物流效率之间的关系。科学的选择出了更加匹配的工艺布局。通过以上的选址分析,工艺布局与物流系统效率的分析。对该类项目的未来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以降低未来项目的运营成本。也希望能为目前国内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提供合理的物流系统模型和决策理论,对已运营的类似项目提供合理优化的可能性分析,也对我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贡献力量。
何楚梦[9](2020)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目前在大型及特大型铁路客运站中进行了大量实践,但在当下,一方面部分客运站仍然存在着与城市空间整体关系较弱、能耗较大等问题,另一方面,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较多是从技术设备的角度出发,从建筑学本质出发的相关研究较少,导致在设计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与建筑空间设计出现脱节,使最终的绿色建筑设计效果不够理想。在此背景下,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关注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及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结合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建筑空间特征,在适应周边环境、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交通组织这几方面发掘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系统性地提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并通过借鉴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和软件模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最后把设计策略应用到白云站设计实践中,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总结出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为:适应性设计策略、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和高效性设计策略。适应性设计策略通过客运站开放性活动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从建筑体形设计、复合化表皮设计和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几方面提高客运站气候适应能力,设置多维度连接通廊使客运站与城市空间形成有机整体。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围绕节能、节材、节水及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几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在节能方面,结合软件模拟分析客运站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遮阳隔热设计,在节材方面,通过建筑造型和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减少材料消耗,在节水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利用客运站大面积屋面系统的优势,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以及设置光伏发电装置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高效性设计策略探讨了客运站对轨道上方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立体绿化系统的设计,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通过强化公交优先的流线组织和空间导向性设计来提高客运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文的研究系统全面地提出了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框架,完善了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对于指导设计实践有积极的作用。
薛睿[10](2020)在《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文中提出哈尔滨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起源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勘测与修建,百余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并不算久远,但其发展过程较为曲折,造就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剧烈波动的演化过程。本文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形态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从时间维度上划分出从前至后的6个形态演化周期,确定了中心城区与典型片区两个尺度层级,融合多种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哈尔滨相关形态要素特征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动因解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与第2章城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是论文的基础分析部分,论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要素等方面为其后论述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支撑;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近代时期与第4章现代时期的城市形态解析,分别对所确定的6个形态周期中的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典型片区的发展背景与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与解读;第三部包括第5章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与第6章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是整个论文的最重要结论部分,将各周期城市形态静态特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演化的规律,并结合相关背景分析形态特征的生成及演化动因与机制。哈尔滨的中心城区的扩展经历了从以铁路与水路为依托的聚集式扩展,到以公路及产业网络为依托的外延式扩展,其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加速过程以及一次明显的降速过程。市区的结构形态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从城市生成初期的松散的多中心结构,以及其后几个阶段中单中心结构的整合、迁移与分化过程,并逐渐朝着相对成熟的多核心结构发展,整个过程受到地缘环境不断转化的影响呈现出先“差异式”再“叠加式”的演化特征。较大的阶段性差异使城市结构发展的连续性较差,市区内始终未形成延续性较强的功能轴线。市区内受限于铁路、水系、大面积的工业用地等因素的阻隔,各片区之间的交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市区路网整体联系度较弱,无法对“双极多核心”结构的培育提供有效的交通支撑。在局部的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过程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从初期的以美学秩序为基础的欧式古典主义规划思想演化为后期的以功能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伴随这一过程哈尔滨的片区路网肌理形态从“图形化、内向型”的形式向“均质化、外向型”的形式转化,并体现出一定的“去地域文化性”特征;功能组织形态经历了从“线性组织”到“分区组织”,再到“组团式组织”的演化过程,组织层级上具有从“垂直化”到“扁平化”的演化特征;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经历了从“街区主导”到“公园绿地主导”的演化过程,并体现出小型化、带状化、多样化与商业化的趋势特征。哈尔滨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动因较为复杂,其中主要以地缘环境及自然环境为主要的底层逻辑,以“城市的枢纽地位”及“移民城市及来自于俄国的影响”两条始终保有持续影响力的因素为主线,以经济体制、依托网络、空间门槛、规划思想、形态主导意向等因素的阶段性变化为最直接的动因,并以标志性事件为触发点,通过其对应的城市发展政策与相关规划直接作用在城市形态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提炼出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中的“时间”、“尺度”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对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的融合型研究平台;通过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各种形态要素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提炼出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主要动因;结合哈尔滨城市形态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以片区尺度层面的6个维度及12组变量为基础建立了“肌理指数”的片区形态择优模型及初步的评价体系。
二、木材汽车运输系统及其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材汽车运输系统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3)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多品质概念提出 |
2.1 国内外住区评价体系、标准及理论研究 |
2.1.1 国外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
2.1.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
2.1.3 国内外评价体系对比与启示 |
2.1.4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 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概念提出 |
3 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调研及对比分析 |
3.1 典型性老旧小区选取 |
3.1.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
3.1.2 调研对象概况及代表性体现 |
3.2 老旧小区调研分析 |
3.2.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2 调研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 老旧小区更新策略分析 |
3.3.1 普遍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
3.3.2 特殊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
3.4 实例调研小结 |
4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 |
4.1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方法及过程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 |
4.1.3 指标体系的初步制定 |
4.1.4 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 |
4.2 指标体系的指标说明 |
4.2.1 功能性品质 |
4.2.2 舒适性品质 |
4.2.3 场所性品质 |
4.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制定 |
4.3.1 评价方法确定 |
4.3.2 评价标准制定 |
5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及评分方法确定 |
5.1 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
5.1.1 主观赋权法 |
5.1.2 客观赋权法 |
5.2 权重初探之专家调查法 |
5.2.1 专家调查方法介绍 |
5.2.2 专家问卷数据收集 |
5.2.3 数据处理得到权重 |
5.3 权重赋值之居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
5.3.1 方法分析及选择依据 |
5.3.2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研究 |
5.3.3 模型构建及数据收集处理 |
5.3.4 利用Smart-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确定权重 |
5.4 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表达 |
6.多品质目标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评价体系实例应用 |
6.1 案例试评价 |
6.1.1 评价准备 |
6.1.2 评价流程 |
6.1.3 评价结果 |
6.2 基于评价结果的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
6.2.1 评价结果分析 |
6.2.2 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评价体系表格 |
附录B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意愿网络整理 |
附录C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专家问卷及数据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 |
1.1.2 国内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和保护策略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概况 |
2.1 西安电工城工业建筑概况 |
2.1.1 电工城产生背景 |
2.1.2 规划特征 |
2.1.3 各厂区工业建筑概况 |
2.2 西安高压电瓷厂现状分析 |
2.2.1 历史沿革 |
2.2.2 厂区整体分析 |
2.2.3 厂区建筑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和评价标准研究 |
3.1 价值与评价关系辨析 |
3.1.1 概念阐释 |
3.1.2 关系辨析 |
3.2 遗产价值构成研究 |
3.2.1 文化遗产价值构成 |
3.2.2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
3.3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标准 |
3.3.1 代表性 |
3.3.2 稀缺性 |
3.3.3 完整性 |
3.4 相关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4.1 相关价值指标体系 |
3.4.2 我国相关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说明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建构 |
4.1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指标体系建构 |
4.1.1 指标体系建构原则及评价范围确定 |
4.1.2 指标体系目的及建构步骤 |
4.1.3 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及具体说明 |
4.1.4 指标体系建构 |
4.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方法选择 |
4.2.1 评价方法分析 |
4.2.2 评价方法筛选及确定 |
4.3 建立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评价模型 |
4.3.1 模型建立思路及原则 |
4.3.2 指标权重确定 |
4.3.3 模糊综合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 |
5.1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要建筑价值分析 |
5.1.1 历史价值 |
5.1.2 科技价值 |
5.1.3 艺术价值 |
5.1.4 社会价值 |
5.2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要建筑体系测评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厂房车间及办公楼指标体系测评 |
5.2.3 西安高压电瓷厂主厂房车间及办公楼价值测评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
6.1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
6.1.1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保存现状 |
6.1.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6.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策略研究 |
6.2.1 保护对象的确定 |
6.2.2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保护体系 |
6.2.3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保护策略研究 |
6.2.4 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再利用策略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表录 |
图录 |
附表 |
附表一: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表 |
附表二:西安电工城工业建筑遗产调研现状 |
(5)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色施工研究现状 |
1.2.2 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2 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相关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绿色施工理论 |
2.1.2 清洁生产理论 |
2.1.3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 评价方法选择 |
2.2.1 指标赋权方法 |
2.2.2 综合评价方法 |
2.3 施工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分析过程 |
2.3.2 分析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3.1.1 指标来源 |
3.1.2 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3.2.1 指标体系的初选 |
3.2.2 指标体系的筛选 |
3.2.3 指标体系的确立 |
3.3 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 |
3.3.1 水污染防治 |
3.3.2 噪声污染防治 |
3.3.3 大气污染防治 |
3.3.4 固体废弃物处理 |
3.3.5 生态破坏控制 |
3.3.6 人群健康防护 |
3.4 本章小结 |
4 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模型 |
4.1 EW-AHP组合权重 |
4.1.1 客观权重 |
4.1.2 主观权重 |
4.1.3 综合权重 |
4.2 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 |
4.2.1 单指标未确知测度 |
4.2.2 多指标未确知测度 |
4.2.3 置信度识别及排序 |
4.3 施工环境保护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施工环境保护评价 |
5.2.1 基础数据统计 |
5.2.2 数据处理过程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施工环境保护策略分析 |
5.4 相关改善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6)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已达成国际共识 |
1.1.3 城市空间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
1.1.4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哈尔滨更新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空间生产 |
1.3.2 城市更新 |
1.3.3 老厂区 |
1.3.4 工业遗产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1 空间生产理论研究 |
2.1.1 空间生产理论的发展 |
2.1.2 中国语境下的空间生产 |
2.1.3 空间生产与城市更新 |
2.1.4 研究评述 |
2.2 老厂区更新研究 |
2.2.1 国外老厂区更新相关研究 |
2.2.2 国内老厂区更新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工业遗产保护研究 |
2.3.1 工业遗产保护管理 |
2.3.2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
2.3.3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2.3.4 研究评述 |
2.4 老厂区三元空间更新实践案例分析 |
2.4.1 商业中心改造实例:深圳上步工业区三元空间更新再造 |
2.4.2 文创园区改造实例:北京798艺术区三元空间更新再造 |
2.4.3 工业遗产改造实例:意大利普拉托市工业遗产改造实践 |
2.5 本章小结 |
3 “哈量”老厂区现状研判 |
3.1 “哈量”老厂区发展背景 |
3.1.1 哈尔滨市工业发展概况 |
3.1.2 哈尔滨“156 项工程”老厂区发展概况 |
3.1.3 “哈量”老厂区发展历程 |
3.1.4 案例选择依据 |
3.2 “哈量”老厂区现状概况 |
3.2.1 平面布局 |
3.2.2 建筑概况 |
3.2.3 特色提取 |
3.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估 |
3.3 研究范围现状概况 |
3.3.1 研究范围划定 |
3.3.2 区位概况 |
3.3.3 物质空间形态及特征 |
3.3.4 社群构成及其空间特征 |
3.4 空间生产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的问题 |
3.4.1 空间生产利益化 |
3.4.2 空间形式同质化 |
3.4.3 空间营造商业化 |
3.4.4 发展机制片面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的空间生产过程 |
4.1 空间的实践——“哈量”老厂区更新的物质空间建构 |
4.1.1 厂区功能的延展与置换 |
4.1.2 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
4.2 空间的表征——“哈量”老厂区更新的空间生产构想 |
4.2.1 政府规划:空间实践的主导力量 |
4.2.2 资本注入:空间实践的必要前提 |
4.3 表征的空间——“哈量”老厂区空间生产现状调查 |
4.3.1 居民对空间表征的内化 |
4.3.2 居民对空间表征的抵抗 |
4.4 各权力主体在“哈量”老厂区空间生产中的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5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评价 |
5.1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主客体 |
5.1.3 评价内容 |
5.1.4 评价指标选取 |
5.1.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分析评价 |
5.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5.2.2 评价结果的因子识别 |
5.2.3 各指标因子熵权及熵值的计量分析 |
5.2.4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空间-权力博弈分析 |
5.3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各权力主体自身利益维度分析 |
5.3.2 各权力主体共同利益维度分析 |
5.3.3 各权力主体利益博弈维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 |
6.1 在“哈量”老厂区更新中实现空间正义的思路 |
6.1.1 地方政府:发挥主导力量,组织并协调参与主体关系 |
6.1.2 市场资本:合理运用市场力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6.1.3 居民:强调空间使用的公共性及空间权力的正义性 |
6.1.4 促进“哈量”老厂区更新中各权力主体的有效合作 |
6.2 基于权力博弈分析的“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策略 |
6.2.1 制度运营策略 |
6.2.2 经济再造策略 |
6.2.3 物质整合策略 |
6.2.4 社会协调策略 |
6.3 “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方案 |
6.3.1 区域功能定位 |
6.3.2 厂区空间布局 |
6.3.3 厂区流线组织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及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1:“哈量”老厂区空间生产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哈量”老厂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调查问卷(核心利益相关者调查) |
附录3:“哈量”老厂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调查(专家咨询) |
致谢 |
(8)H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物流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物流园区选址规划 |
2.1.1 选址理论 |
2.1.2 选址方法 |
2.2 园区物流装备及交通组织规划 |
2.2.1 物流装备概述 |
2.2.2 园区交通组织规划与物流运输关系 |
2.3 园区物流规划设计理论 |
第三章 H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介绍及问题分析 |
3.1 H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概况 |
3.2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的物流工程要求 |
3.2.1 防微振设计与物流规划 |
3.2.2 静态物流——架空桥架埋地线缆问题 |
3.2.3 动态物流——人流车流货流动线分析 |
3.3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物流规划问题 |
3.3.1 园区选址研究 |
3.3.2 园区内部物流规划研究 |
3.3.3 物料搬送系统的选择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园区选址研究 |
4.1 评价指标选取 |
4.1.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层级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目的及内容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整 |
4.3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3.1 层次分析法使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
4.3.2 数据来源 |
4.3.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H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物流选址评价 |
4.5.1 数据来源 |
4.5.2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园区内部规划研究 |
5.1 项目产能分析——需求分析 |
5.2 物流系统布局规划——建立模型 |
5.2.1 仿真模型图 |
5.3 物流系统布局规划评价——数据输入与验证 |
5.3.1 建模输入数据 |
5.3.2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2.2 国内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内容与依据 |
2.1 绿色建筑概念及特点 |
2.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发展概况 |
2.2.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出现 |
2.2.2 高架候车式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
2.2.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
2.3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对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启发 |
2.3.1 整体系统性理论 |
2.3.2 协调共生性理论 |
2.3.3 动态发展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5 生态效率理论 |
2.3.6 以人为本理论 |
2.4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2.4.1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法规标准的解读 |
2.4.2 《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10429-2014的解读 |
2.4.3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的绿色建筑设计潜力 |
3.1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功能集约发展 |
3.1.2 交通一体化发展 |
3.1.3 设计理念变革 |
3.1.4 结构技术进步 |
3.1.5 人们的出行要求提高 |
3.2 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
3.3 适应周边环境的设计潜力 |
3.4 节能设计潜力 |
3.4.1 灰空间的易塑性 |
3.4.2 中庭空间的易塑性 |
3.5 节材设计潜力 |
3.5.1 大尺度空间节材设计潜力 |
3.5.2 表达地域文化的建筑造型节材设计潜力 |
3.6 节水设计潜力 |
3.7 节地设计潜力 |
3.8 公共交通高效换乘设计潜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适应性设计原则 |
4.1.2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
4.1.3 高效性设计原则 |
4.2 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自然环境设计 |
4.2.1.1 整合自然景观的整体空间规划 |
4.2.1.2 形成良好过渡的开放性活动空间 |
4.2.2 适应地域气候设计 |
4.2.2.1 建筑体形设计 |
4.2.2.2 复合化表皮设计 |
4.2.2.3 性能差异化空间组织 |
4.2.3 适应城市空间设计 |
4.2.3.1 轨道两侧空间的多维度缝合 |
4.2.3.2 地下连接通廊改善自然采光 |
4.2.3.3 高架连接通廊与绿化景观结合 |
4.3 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
4.3.1 节能设计 |
4.3.1.1 高架候车厅天窗采光设计 |
4.3.1.2 出站厅及站台改善自然采光设计 |
4.3.1.3 架空空间改善外部风环境设计 |
4.3.1.4 中庭空间改善内部风环境设计 |
4.3.1.5 建筑造型一体化的遮阳设计 |
4.3.1.6 隔热缓冲空间设计 |
4.3.2 节材设计 |
4.3.2.1 客运站用材现状分析 |
4.3.2.2 建筑造型的简洁表达 |
4.3.2.3 空间界面的简洁表达 |
4.3.3 节水设计 |
4.3.3.1 客运站用水分析 |
4.3.3.2 地面广场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3.3 屋面系统的雨水收集利用 |
4.3.4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 |
4.3.4.1 太阳能利用设计 |
4.3.4.2 地热能利用设计 |
4.4 高效性设计策略 |
4.4.1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设计 |
4.4.1.1 高效利用轨上空间 |
4.4.1.2 高效利用地下空间 |
4.4.1.3 绿化系统立体化设计 |
4.4.2 交通流线高效组织设计 |
4.4.2.1 外部空间强化公交优先流线设计 |
4.4.2.2 内部空间强化空间导向性设计 |
4.5 设计策略综合运用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策略应用——以白云站为例 |
5.1 白云站项目概况 |
5.2 白云站适应性设计 |
5.2.1 适应周边自然环境 |
5.2.2 适应岭南地域气候 |
5.2.3 适应城市空间 |
5.3 白云站可持续性设计 |
5.3.1 节能设计 |
5.3.2 节材设计 |
5.3.3 节水设计 |
5.4 白云站高效性设计 |
5.4.1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
5.4.2 空间流线的高效组织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转型 |
1.1.2 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演化梳理 |
1.1.3 哈尔滨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标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形态学 |
1.3.2 城市结构形态 |
1.3.3 城市功能布局形态 |
1.3.4 路网形态量化研究 |
1.3.5 城市形态演化 |
1.3.6 哈尔滨城市形态发展 |
1.3.7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
2.1 相关理论及基本研究思路 |
2.1.1 概念解析 |
2.1.2 相关理论解析 |
2.1.3 基本研究思路 |
2.2 框架基础分析 |
2.2.1 研究周期划定 |
2.2.2 尺度层级划定 |
2.2.3 研究区域划定 |
2.3 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 |
2.3.1 研究要素 |
2.3.2 中心城区研究内容 |
2.3.3 典型片区研究内容 |
2.4 论文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
3.1 沙俄主导及中东铁路影响时期(1898-1932) |
3.1.1 城市发展背景—中东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初创 |
3.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俄国人眼中的理想城市 |
3.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3.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3.2 日伪占领时期(1932-1945) |
3.2.1 城市发展背景—强权统治下的城市整合 |
3.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
3.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3.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
4.1 解放初期及计划经济时期(1945-1979) |
4.1.1 城市发展背景—工业城市转型及发展 |
4.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
4.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4.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4.2 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4) |
4.2.1 城市发展背景—改革与转型压力下的调整 |
4.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国内规划的新启蒙时期 |
4.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4.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4.3 改革深化推进时期(2004-2015) |
4.3.1 城市发展背景—增长主义下的高速发展 |
4.3.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经营城市与多核心结构 |
4.3.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4.3.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4.4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5- ) |
4.4.1 新时期国内城镇化发展趋势 |
4.4.2 哈尔滨城市发展机遇与问题 |
4.4.3 中心城区形态发展 |
4.4.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4.4.5 相关规划的形态发展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
5.1 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 |
5.1.1 扩展强度演化 |
5.1.2 扩展的空间分异 |
5.1.3 从“聚集式扩展”到“外延式扩展” |
5.1.4 扩展轴的政策带动倾向 |
5.2 城市路网拓扑形态演化规律 |
5.2.1 网络整体集成度分布演化 |
5.2.2 路网联系度与合理程度演化 |
5.3 城市结构形态演化规律 |
5.3.1 结构的“差异式”与“叠加式”演化 |
5.3.2 “单中心”与“多中心”相互交替 |
5.3.3 公共轴线缺乏延续性 |
5.4 片区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
5.4.1 街道街廓系统形态类型演化 |
5.4.2 功能组织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
5.4.3 公共开放空间构成及形态类型演化 |
5.5 片区形态相关变量演化规律 |
5.5.1 街道街廓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
5.5.2 功能组织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
5.5.3 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变量演化 |
5.5.4 肌理指数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 |
6.1 地缘及自然环境动因 |
6.1.1 地缘环境引发的城市定位转向 |
6.1.2 依水而起、顺势生长 |
6.1.3 枢纽地位及俄国影响 |
6.2 经济及技术动因 |
6.2.1 经济因素的转换 |
6.2.2 技术经济进步引发的依托网络的转化 |
6.2.3 发展的空间门槛 |
6.3 社会及文化动因 |
6.3.1 典型的近代移民城市 |
6.3.2 规划思想中文化与技术的主从关系 |
6.3.3 形态主导意向的迭代 |
6.4 政策及规划动因 |
6.4.1 标志性事件及政策驱动 |
6.4.2 政体关系与规划干预 |
6.4.3 城市设计的实施与引导 |
6.5 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优化探讨 |
6.5.1 政策层面 |
6.5.2 中心城区层面 |
6.5.3 典型片区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木材汽车运输系统及其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业生态圈的重庆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D]. 张海川.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物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D]. 方韶晖. 安徽大学, 2021
- [3]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继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西安高压电瓷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D]. 贺鹏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评价研究[D]. 李佳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杨雅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产业生态圈的重庆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D]. 张海川.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8]H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园区物流规划研究[D]. 杨沐.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高架候车式铁路客运站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何楚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10]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D]. 薛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