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赋(其他三首)

兰州赋(其他三首)

一、兰州赋(外三首)(论文文献综述)

谭茹[1](2019)在《敦煌俗赋写本同卷内容研究》文中指出敦煌俗赋是敦煌石窟中发现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是敦煌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从写本抄写状况、写本内容、写本性质三方面展开,主要研究敦煌俗赋写本在内容上的关联以及在使用上的分类。通过写本细读,俗赋写本可以被用作讲诵底本、教学抄本、文学读本和不确定性质的俗赋写本四类。讲唱底本、教学抄本和文学读本在写本的抄写状况、同卷内容的选择、正背面内容的关联上都存在着细微又显着的区别。作爲讲唱底本的俗赋写本在装帧上更偏向於方便携带的册页装,在同卷内容上倾向於选择情节性强,押韵的文学作品。作爲教学抄本的学郎教材、学郎习抄和学郎杂写在内容上都选择了流传性广并且説理性强的文学作品与童蒙读物同抄。在抄写上,学郎教材的背面多是学郎学习内容的杂写,而学郎习抄的背面则多被用作於抄写实用文书。同时,学郎教材和学郎习抄的内容大多抄写於写本的正面,而学郎杂写则多数抄於写本背面,其正面多爲佛经。由此可见,俗赋写本在内容上、行款上的微小差异,都意味着写本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运用。

苏叶[2](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杨恒平[3](2008)在《宋代桐木韩氏家族研究》文中指出桐木韩氏家族,是宋代极具代表性的以政治、学术显世的北方世宦大族。其家族从韩亿以科举入仕,身居宰执高位。至其子韩综、韩绛、韩维、韩缜一代,产生了两宰相、一副宰相、一知制诰,衣冠之盛,一时为天下冠,传为当朝佳话。后世也能传承其忠孝家法,考取进士,成为台谏、馆阁等朝廷近臣。而且,其家族主要生活中北宋中后期,家族成员又多为朝廷重臣,尤其是韩绛、韩维及韩缜,又各有政治主张,故对当时的政治影响不容忽视。宋朝南渡,又涌现出韩元吉、韩淲父子,韩元吉官居二品,与其子又以文声名世,对当时的政治、学术,都具有重要影响,仍能维系其家声。故桐木韩氏在仕宦上走向家族事业的巅峰的同时,其家族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同样也需要认真考量。本文考察了其家里籍变迁及世系传承情况,在窥其家发展踪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韩氏起家的关键人物韩亿及其子韩综、韩绛等兄弟一代,对韩氏兄弟在政治上的成就及对当时政治的影响作了相应论述。北宋中后期及宋室南渡后,韩氏家族步入衰落,结合其家族的代表人物,分析了其家道中衰之缘由,并对韩元吉时虽再次兴起,维系其家声不坠,最终仍未达到韩绛等一代时高度的情况进行考察,结合当时政治环境作相关分析。同时,对其婚姻及家庭生活作全面研究,分析婚姻及家庭生活对其家族兴衰发展的影响。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对其家族整体交游情况进行考述,分析其交游圈子为维持其家族的长盛不衰的积极因素及消极影响。又对其家族学术成就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家族文献的现存情况及散佚文献情况作了系统地考证。纵观桐木韩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作为北人的韩氏家族,由平民家族,通过科举,逐步迈向世宦大族的巅峰。科举和当时政治大环境对贵显家族的发展至关重要,诸如韩氏家族的兴衰往往可以窥见整个宋朝兴衰发展的轨迹。附录是为韩氏整个家族所编的大事简表,为更好地了解其家族迁移兴衰提供帮助。

朱珂心[4](2020)在《李念慈及《谷口山房集》研究》文中指出李念慈是清初诗坛关中诗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一生坎坷多舛,漂泊四方,在这样的现实生活里,他前后创作了两千余首诗歌,结交了如孙枝蔚、雷士俊、钱谦益、顾梦游、方文、施润章、方中德、计东、王士禛等一大批在清初诗坛享有盛誉的大家巨匠,并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认可与褒扬。在与这些诗坛巨匠们的相互往来交游中,李念慈又在自觉与不自觉当中充当了关中、江南两地诗学交流的桥梁,并在日常的诗文创作中将关中文学注重性情、慷慨质朴、以诗文载道的传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但学界目前对李念慈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李念慈及其《谷口山房集》为研究对象,对李念慈的生平家世、着作交游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其基本的诗学理论,力求揭示李念慈在清初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本论文共计十一万余字,全文分五章对李念慈及其《谷口山房集》诗文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涉及李念慈生平家世、着述交游,以及李念慈诗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诗学主张等诸方面。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目前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作出了总结论述,并提出了本文具体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李念慈的家世生平及着述。笔者主要以《明史》《清史稿》《(雍正)陕西通志》《(乾隆)西安府志》《(乾隆)泾阳县志》等方志文献以及李念慈本人的《谷口山房集》为主要参考资料,从李念慈家族成员的行述、祭文、以及地方县志中记载的有关李念慈家族事迹、人物小传等相关资料入手,探寻陕西泾阳李氏家族,了解其家庭背景,分析李念慈人生理想及性格秉性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对比,发现了个别地方志中有关李念慈家族成员的错误记载,并作出了相关说明。第二章,李念慈的交游。李念慈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他一生三度为官,多次出入他人幕府。宦游期间,他与朝中要员冯士标、蔡毓荣、韩世琦、杨素蕴等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亦同当时关中、江南两地文坛颇负盛名的孙枝蔚、李楷、雷士俊、韩诗、钱谦益、顾梦游、方文、施润章、方中德、计东、王士禛等文人学者都有诗文往来,交游唱和。笔者即依此为据,将其交游对象分为官吏要员、流寓江南的关中诗友、江南地区诗友三个部分,通过多方面搜集整理李念慈交游的相关资料,总结梳理出李念慈的主要着述情况及交游线索,分别考述李念慈同他们的交游状况,发现李念慈在与诸多文人的相互交流往来中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关中、江南两地诗学相互交流的桥梁,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并且他交游面广,以诚待人的交游特点为其融入江南文人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章,《谷口山房诗集》诗歌研究。笔者则采用文本解析法,对其《谷口山房集》中收录的2076首诗歌进行了分类研读,总结概括出其诗歌的艺术特性为:感情真挚含蓄,写景自然,情景交融且诗歌创作中常常蕴含着兼济天下苍生的理气风骨。通过阅读其诗歌作品,总结出李念慈以情为本,以诗载道,根抵才学等诸多诗论观点。第四章,《谷口山房文集》散文研究。本章重点对《谷口山房文集》中的68篇文章进行了分类研究,按其内容可分为:书信启文、诗文集序、碑铭祭文、杂着杂记四类,具有内容广博、以真动人、思辨性强的艺术特色。第五章,李念慈及其诗文的价值影响。本章主要综合前几章内容,对李念慈在清初诗坛的地位影响及其诗文的价值作出归纳总结。

王阳[5](2018)在《《至正条格》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至正条格》是继《大元通制》之后,元代官修的第二部重要法令文书汇编。该书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编成,并于次年颁行天下,主要汇编了元朝历代颁布的单行条令、法规和案例。该书着重展现了元代中后期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军事、农业、民俗等社会状况,是研究元代历史的珍贵史料。该书文体特殊,包含硬译吏牍与汉文吏牍两种文体。反映在语言上,体现为口语色彩浓厚,语言文字特点鲜明。其词汇,汉语词语与蒙古词语并用,普通词语与专业词语、公文特殊词语并见;其语法,在使用汉语语法的基础上,掺入了蒙古语语法成分;其文字,俗字、讹体众多。可见,该书是研究元代汉语不可多得的语料。目前,语言学界对《至正条格》这一文献的关注明显不够,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皆比较薄弱。基于此,本文选择《至正条格》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词汇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在校录庆州本《至正条格》的基础上,分析描写其文字、词汇、句式和文体特点,分类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词语、法律词语和外来词语,仔细辨正《至正条格》(校注本)中的校点失误之处。论文通过对《至正条格》中普通词语的研究,分析总结了新生普通词语的特点,考释了其中称谓、经济、农牧、文化等类的新生普通词语;通过对《至正条格》中法律词语的研究,例举明晰了法律词语的特点,着重考释了其中诉讼、拘禁、审判等类的新生法律词语;通过对《至正条格》中外来词语的研究,分析了其中外来词语的来源,分类研究了其中的蒙古语词语,并着重考察了其中的“赤”类蒙古语词语。同时,论文在对词汇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训诂、校勘等方法,列举了《至正条格》(校注本)中上百条校点失误之处,分析了其致误之因,对其失校、误校、误录、失标、误标的地方进行了辨正。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四点:一,采用新的研究语料。就词汇而言,元代词汇研究的语料由元杂剧、元曲、南戏等类的文献扩展到《至正条格》此类的白话吏牍体文献;就文字而言,元代汉字研究的语料由民间通俗文学刻本文献扩展到《至正条格》此类的法制刻本文献。二,首次对《至正条格》中的词汇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分类研究了《至正条格》中约950个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词语、法律词语和外来词语,既从共时方面详尽描写和探究这些词语的分布及使用情况,又从历时方面仔细考察和分析这些词语的来源及发展演变情况。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辞书编纂、古籍整理、词汇研究及汉语史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首次对《至正条格》(校注本)中录校和标点失误之处进行了考辨,辨正了其中上百条校点失误之处。四,首次穷尽性地考察和整理了书中约1613个俗字,并制作了“俗字表”。“俗字表”不仅展现了以《至正条格》为代表的元代刻本文献的用字特点,而且拓宽了近代汉字学的研究范围。

郑淑榕[6](2013)在《李纲福建踪迹考》文中指出李纲为两宋之际的闽籍抗金名臣,历仕三朝,官至宰辅,在政治、军事以及文学上皆有建树。李纲生于上海华亭,长在江苏无锡,但祖籍福建邵武,最后又卒于福州。李纲一生和福建结下不解之缘,此前有关李纲的种种年谱、论文,对李纲入闽的时间、活动,虽有所载,但均欠周详,或有遗漏,或有讹误,本文详细考订李纲七次入闽的起讫时间、路线、缘由始末。李纲入闽后的活动范围,包括建州、邵武军、南剑州、汀州和福州。建州的松溪是他随父宦游之县、武夷山是他的钟爱之山,邵武军是他的祖籍,南剑州的沙县是他的贬谪之所,汀州是他的途次之地,福州则是他居住最久、终老的地方,福建许多山水名胜古刹,都留下他的踪迹。论文尽可能还原李纲在福建活动的状况,讨论他与黄裳、邓肃、李弥逊、陈渊、张元干、张浚、程迈、吕本中等人交游倡和的情形,尤其是沙溪倡和,称一时之盛,其溪因得名为“太史溪”。论文在考辨李纲入闽后的活动的同时,还纠正了前人关于长乐郡即今长乐市的错讹,辨正天宁寺、安国寺、东报国寺、丰应庙、宝峰栖云院等地点。在李纲行踪考订的基础上,论述李纲的福建诗、词、赋创作,指出李纲福建文学创作的特色及意义。论文藉《梁溪先生文集》及同时代文人别集、史乘、方志、金石、谱牒等文献,作者对李纲在闽踪迹进行反复多次的实地考察,大凡李纲的旧游地、宗祠、墓地以及摩崖石刻,尽可能不遗漏。如果说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的话,田野调查与文献考辨的结合即是其中一项。

刘鹏[7](2010)在《《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文中提出《昭明文选》自梁代成书、初唐时期卓然成“学”、直至盛唐时代成为士子必读的文学经典,这数百年间的流传和影响状况,因为文献的阙如,并不十分清楚。而学术界上下求索所得,也只前溯到隋代的萧该,并且这一条线索,完全是学术性的“《文选》学”的传承和发展,而并不能代表《文选》作为文学总集本身,在那个阶段的影响和流传状况。可以认为,唐代“《文选》学”的兴起促进了《昭明文选》在唐代诗歌领域影响的日益扩大,但是,《文选》作为学术研究或者诗歌创作广泛借鉴的对象,二者毕竟不能等同和混淆。初唐(618-712)以及盛唐(712-755)诗人对《文选》的接受和借鉴问题,一直以来却缺乏系统的研究,论者往往罗列若干典籍中的事例和成说,或将初唐与盛中晚唐的情况一概而论,这肯定是不符合史实的。有鉴于此,本文以《〈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为题,以文本细读和电子检索手段相结合,仔细梳理了初盛唐时代百余位诗人的数千首诗作。除了文中已列举的与作家个体相关的若干结论之外,总的结论是:1、《文选》作家作品中,对于初盛唐时代的文士影响最大的前十位,分别是曹植、江淹、谢灵运、《古诗十九首》、陆机、鲍照、谢眺、潘岳、沈约、左思。2、限于体裁,初盛唐人诗歌借鉴《文选》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诗、赋、骚、辞部分。在李善注六十卷篇目中,涉及较多者如卷二九(杂诗上,245次)、卷二七(行旅下、军戍、郊庙、乐府上,173次)、卷二三(咏怀、哀伤、赠答一,166次)、卷三十(杂诗下、杂拟上,157次)、卷三一(杂拟下,140次)、卷二一(咏史、百一、游仙,138次)等;涉及较少者有卷四四(檄,2次)、卷三八(表,1次)、卷五二(论,1次)、卷四九(史论,0次)等,相差十分悬殊。3、宫廷诗、某些咏物诗、宗教类诗、“挽词”或“挽歌”诗等题材的诗歌,与《文选》作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借鉴程度较低。

王双梅[8](2017)在《元上都文学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代实行两都制,有上都和大都。上都,又称上京、滦京,是元朝的夏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大都则是冬都,在今北京。每年三四月至八九月,皇帝巡幸上都,大批大臣扈从,公务之余,他们在上都进行各种文学活动。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上都成为元代的文化和文学中心。这个文学中心出现在草原,打破了传统文学以中原、江南儒家文化圈为中心的地域格局,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上都与大都一样,影响并引领着全国的文学风气,使得上都文学活动,成为元代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上都文学活动形成的历史背景条件、发展历程、文人群构成、文学活动形式、文学活动成果的留存考察,以及上都文学创作等几个维度进行论述,共七章。上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元廷的各种文化举措、文人游历之风的盛行等是上都文学活动的历史背景条件。大体而言,上都的文学活动始于世祖中统四年(1263)开平升为上都,终于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灭亡,历时105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1263到1276年,为元代的北方统一时期,由于元廷初建,政务繁忙,文学活动较少,为上都文学活动的兴起期,共13年;1276到1321年,随着南宋的灭亡,元朝进入南北统一初期,南方文士开始有机会来到上都,是上都文学活动的发展期,共45年;1321到1358年,随着英宗至治元年(1321)文臣扈从制度的形成,以及文人游历之风的盛行,大批文臣、游历文人聚集上都,为上都文学活动的繁盛期,共37年。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上都宫城被红巾军烧毁,两都巡幸停止,上都文学活动进入沉寂和终结期,共10年。上都文人群的构成是复杂、多元的。在身份上,有处于核心地位的扈从文人,以及征召、执事、游历文人;在信仰、民族、国别上,有文士化的佛道方外人士、蒙古、色目文士,以及少量的属国、外国人士;在地域上,南北特征显着。英宗朝以前以北方文人为主,以后以南方文人为主。北方文人主要为河北、山东人,河北文人以学问博杂、精于谋略、善于政务为特征,他们多进入元政权的决策层,任职中枢机构。山东文人多词章之士,在元廷中多出入教育、翰苑等文化机构,掌文字之职。南方文人以江浙、江西文人为主,他们多通于经史义理、诗文书画,大多入职翰苑等文化机构,以文臣身份扈从上都,是元代中期文坛的主盟者。南方文人中还有以求仕、观风观礼、追慕名流等为目的的游历文人。每年聚集上都的文人,由于生活清闲,往往以同僚好友、乡邦之谊开展各种文学活动,主要有雅集、唱和赠答、谈曲论诗、观书题画等,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上都文学活动成果多所散佚,但是,从今所留存的作品来看,文体上以诗歌为主,兼备词曲文赋笔记等;题材上,以描写游历吊古、上都风情,以及抒情咏怀、题画序跋等为主。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多组诗、诗序注形式。热情歌咏了帝王巡幸、游猎、宫廷宴饮等,描写了草原迥异于江南、中原的风土人情、自然物候等,展现了一统盛世的帝国气象,自豪的时代情绪和兴奋心情;抒发了对自己身处草原生活的幽雅闲适、怀友思乡、政治边缘等百味杂陈的情感,展现了文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气质。形成了以盛世文风为主导的,以铺陈写实、自然真率为风格的上都文学风貌,这在元代文坛是独特的。上都文人丰富的文学活动和创作热情,与大都留守文臣遥相呼应,唱和赠答,传递情感。当他们回到大都后,又将上都所作的诗文传阅交流、序跋题咏、结集刊刻。因此,元代文坛在“大都-上都-大都”的沟通和轮转中,最终实现了两都诗文观念的汇合,共同推动了南北文风的融合和盛世文风的形成,引领元代文坛。同时,由于上都文学活动的文坛影响,也将北方民族草原文化的文学书写推向了历史的高潮,上都形象得到了塑造和传播,这在我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一种创举。

王可喜[9](2014)在《宋代诗人丛考》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史研究的进展,既有赖于理论方法的更新,更有赖于实证成果的扩大和积累,即新史料的发现和史实问题的解决。目前,对宋代作家生平事迹系统研究比较薄弱,绝大多数作家生平事迹既不清楚,至今也无人作过系统的考证,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家连大致的生活年代都未能确定。作家生平事迹的不清,势必影响到对其文学史地位的界定,也影响到对文学史进程的全面把握和了解。有鉴于此,本文系统地、完整地、脚踏实地地考证吴中复、冯京、王韶、吴芾、王质、丘密、王遂、王迈、赵以夫、王炎、王阮等十一位宋代诗(词)人的生平事迹,包括籍贯、世系、生卒年、仕履、交游、作品编年系地等等,其中吴中复等九人编写出较为详细的年谱,王炎等两人则为行年考证。在时段上,他们实为三个群体。吴中复、冯京、王韶为北宋中期着名政治家、名臣、诗人,其中冯京与王韶在熙宁间为枢密院同僚,他们都有诗文传世。吴芾、王质、丘密、王炎、王阮为南宋中兴文坛重要作家,他们都有别集传世,都是主战派,他们的诗词充满着爱国情怀,喷发出报国激情,呈现出豪放风格。其中王质与王阮交游甚密,志趣相投。王遂、王迈、赵以夫为南宋理宗朝重要作家、名臣,相互也有交游唱和。主要创新点有:1.订正部分被研究对象的生卒年、籍贯,理清世系源流,填补了一些空白或澄清了一些异说。2.在弄清楚他们仕履编年的同时将作品编年系地,实际上是弄清楚作品创作的环境与作家创作的心态,对后续他们作品研究无疑是重要基础和重大突破。3.考察诗人的人生轨迹,亦能了解诗人艺术风格成长的历程,这无疑也是重大突破。4.研究过程中,多渠道开掘史料来源,如方志金石、谱谍图表等,史料的深度开掘与使用,本身就是突破。5.既充分利用现有考据成果,又对与之交游的相关作家生平研究是很好的补充。6.订正了部分作品的归属权,辑得部分集外诗文,获得了大量的延伸成果。总之,因研究对象至今未被系统研究或从未被触及,故考证的每一项结论均有创新意义与突破,对宋代文学史、特别是宋代诗词史的研究,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安朝辉[10](2011)在《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与文学》文中指出汉晋时期,北地傅氏家族声名显赫,涌现了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值得注意。学术界以往多关注傅玄等个别人物,整个家族研究显得薄弱。本论文研究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不忽略人物的政治、学术活动,更偏重于文学创作。赏析作品、归纳风格并且揭明影响,通过一个个作家探讨,试图把握傅氏家族文学风貌。采用文献考辨法,注意相互比较,文、史、哲结合。由此揭示汉晋时期文学家族某些特征,也可以从一个视角了解汉魏至宋初文学的发展趋势。首先论析北地傅氏家族的源起,为后面的研究打好基础。傅说辅佐商王武丁实现中兴,被后世傅姓人物奉为共祖。西汉傅介子立功西域,封侯扬名,北地傅氏家族从此兴旺发达。汉魏六朝时期,傅氏家族分为傅睿、傅燮等房,可知家族繁衍、发展状况。北地傅氏的郡望有“灵州”“泥阳”两种,汉晋北地郡经过多次变迁,故两地的位置不易把握,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说法。根据史料考证得出结论,东汉时傅燮所居“北地灵州”位于今宁夏灵武市境内,魏晋之际傅玄所居“北地泥阳”位于今陕西铜川耀州区内.。东晋南朝傅氏郡望可谓是一种家族的标志,也象征傅门的荣耀,意义与以前有所不同。此外,“清河傅氏”与“北地傅氏”也存在源流的关系。汉晋时期北地傅睿一系包括傅巽、傅祗、傅畅等人,在政治及学术、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傅巽在汉魏之际拥戴曹魏集团,知世善变,具有较强的识鉴人才能力。他又为建安作家,咏物赋寓含讽刺,大赋《七诲》铺张扬厉,在“七体”上占一席之地。傅嘏是这一房中枢人物,魏晋易代中投身于司马氏集团,长于谋略,政治上取得高位。作为曹魏早期“清谈”代表人物之一,他精于名理,以“才‘性同”驰名,对玄学大有影响。西晋傅祗乱世中善于自保,又多次匡救危难,成为国家倚重的大臣。傅畅早期才名兼具,沦落胡地名节不保,身居高位却内心充满矛盾。《晋诸公赞》成就主要在史学方面,写人也颇有特色。《晋公卿礼秩故事》在朝仪、官制方面有所贡献。傅畅后人傅弘之是一员名将,挺进关中后兵败不屈而死,表现出忠烈之气。若要论事功就数傅祗等突出,论学术、文学则是傅嘏与傅畅等.这一系人物所存作品不多,影响深入地评价。北地傅氏家族中更有名的当属傅燮一系,东汉傅燮讲求名节,勇斗宦官,抗击叛军为国捐躯。傅斡在忠于汉室方面与父亲相近,还显示出多智好文的特征。傅玄以直臣着称,在魏晋易代中还有顺势而变的一面。《傅子》以儒为主,兼取多家,所阐述的治国策略对于当时统治者具有借鉴的意义。傅玄以诗歌着称,描写妇女类诗哀怨缠绵,抒发怀抱类诗悲凉刚健,庙堂诗歌典雅厚重。若从诗歌体裁而论,擅长于乐府诗写作,在模拟中显示求新。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优良传统,又为西晋诗风的先导。辞赋题材广泛,追求写实,也重视文采,有别于建安辞赋,也影响了西晋作品。傅咸为人刚直,与其父相近,除了正面献策之外,在西晋朝政昏暗之时,还大胆弹劾违法的大臣,有利于整顿朝廷吏治。散文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擅长说理,并不讲求文采,质朴实用。傅咸诗歌以四言体为主,《七经诗》依据儒家经典而论理,赠答类诗多是官场社交应酬活动的产物。总体上来看,傅诗雍容典雅、平正古朴,典型地体现了西晋儒学复古的诗风。傅咸辞赋的题材深受其父的影响,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咏物赋如动物、器物赋,注意向细小化、生活化方面开掘。辞赋或借物言理,或据事抒情,以小喻大、善于类比,承载道德、政治的批判,这与西晋通行的赋风有异,儒学对傅咸的文学创作影响甚大。汉晋时期北地傅氏最后一位优秀作家是傅亮,在晋宋之际为刘裕政治集团效力,并且策划刘宋帝王的废立,位高权重,被皇帝刘义隆所杀,标志着家族步入衰微时期。傅亮诗歌多写征战内容,具有纪实性,平实中富于美感;辞赋多与个人的仕宦生涯有关,有感于外物而抒情,也为南朝精美赋风之先声。傅亮散文最为出色,多为代人所作,偏于治国所用。诏令类典雅、温厚,奏议之类言事周详、直陈心曲,这两类最为重要。傅亮散文可谓南朝华美文风形成的先兆,在当时就发挥了不小的影响,对南朝如任昉等名家颇有启迪。傅亮作为刘宋开国文臣的地位值得重视。傅玄、傅咸、傅亮是北地傅氏家族极为重要的作家。结语从四个方面总结北地傅氏家族及其文学特征。一是北地傅氏家族以儒学为素业,形成知孝义、守礼法、讲修身的家风。二是北地傅氏家族看重事功,勤于为政,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北地傅氏家族博学善文之士众多,立言尚质尚用为鲜明的特色。四是北地傅氏家族优秀作家潜心营构,其作品具有典范意义,并且开启时代新文风。本论文创新之处有两方面。一是在家族人物个案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傅巽、傅畅、傅亮等学界注意不够的得到阐论,二是在宏观上归纳家族家风、学风及其文学特征,注意重要作家的作品既相承又相异的一面,借此把握由汉魏至刘宋初期文学的演进的趋势。

二、兰州赋(外三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赋(外三首)(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俗赋写本同卷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二、俗赋概念界定
    三、俗赋写本概况
    四、俗赋写本的分类
    五、学术史回顾
    六、本文主要工作
    七、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爲讲诵底本的俗赋写本
    第一节 “讲诵”与敦煌俗赋
    第二节 讲诵底本同卷内容概述
    第三节 讲唱底本同卷内容特点分析
    第四节 讲唱底本同卷内容原因分析
第二章 作爲教学抄本的俗赋写本
    第一节 敦煌寺学概述
    第二节 学郎抄本同卷内容概述
        一、学郎教材
        二、学郎习抄
        三、学郎杂写
    第三节 教学抄本同卷内容特点分析
    第四节 教学抄本同卷内容特点分析
第三章 作爲文学读本的俗赋写本
    第一节 俗赋的文人化
    第二节 文学读本同卷内容概述
    第三节 文学读本同卷内容特点分析
第四章 不确定性质的俗赋写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録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状况

(2)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3)宋代桐木韩氏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桐木韩氏家族研究现状
    四、关于研究方法与问题
第一章:桐木韩氏家族世系研究
    第一节:韩氏源流
    第二节:"桐木韩氏"之缘起
    第三节:里籍变迁
    第四节:"桐木韩氏"世系
第二章:桐木韩氏的崛起:韩亿的发迹
    第一节:科举入仕
    第二节:为官一方,治行为吏最:韩亿的治迹
    第三节:践位宰执,仕宦贵显
第三章:"桐木韩氏"的辉煌:冠冕盛于朝野
    第一节:冠冕盛于朝野
    第二节:力倡变革的韩绛
    第三节:学术尤显的韩维
    第四节:颇具争议的韩缜
    第五节:韩综、韩纲、韩绎、韩纬和韩缅事迹考述
第四章:勋劳庆善承嗣:"桐木韩氏"的迂回发展
    第一节:低翅而不衰落:"桐木韩氏"第三代事迹
    第二节:家族式微:桐木韩氏的第四代及第五代
    第三节:再耀门庭:桐木韩氏的第六代及第七代
    第四节:桐木韩氏衰微之缘由
第五章:桐木韩氏的婚姻及其家庭生活
    第一节:韩氏婚姻之特点
    第二节:婚姻与韩氏家族
    第三节:忠孝传家:韩氏的家族生活
第六章:桐木韩氏的交游及其特点分析
    第一节:各代重点交游人物考
    第二节:桐木韩氏交游圈分析
    第三节:交游圈对其家族的影响
第七章:桐木韩氏学术成就及其文献考述
    第一节:桐木韩氏学术成就述论
    第二节:韩氏家族现存文献考
    第三节:韩氏家族散佚文献考述
    第四节:桐木韩氏散佚文献辑佚
结语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桐木韩氏家族大事简表
后记

(4)李念慈及《谷口山房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李念慈生平仕履的研究现状
        (二)李念慈交游情况的研究现状
        (三)李念慈诗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念慈的家世生平及着述
    第一节 李念慈家世
        一、泾阳李氏家族概况
        二、祖辈
        三、父辈
        四、平辈
        五、后辈
        六、李氏家族家风对李念慈的影响
    第二节 李念慈生平
        一、自顺治五年(1648)从军庄浪至顺治十五年(1658)考中进士(前后共十一年)
        二、自顺治十五年(1658)考中进士至康熙九年(1670)罢官新城知县(前后共十二年)
        三、自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起至康熙十六年(1677)补官景陵令(前后共五年)
        四、自康熙十七年(1678)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不第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景陵候代之事了结(前后共九年)
        五、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入杨素蕴官署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杨素蕴卒(前后共三年)
    第三节 李念慈《谷口山房集》基本情况
第二章 李念慈的交游
    第一节 官吏要员
        一、冯士标
        二、蔡毓荣
        三、韩世琦
        四、杨素蕴
    第二节 流寓江南的关中诗友
        一、孙枝蔚
        二、李楷
        三、杜恒灿
        四、雷士俊
    第三节 江南地区诗友
        一、顾梦游
        二、方文
        三、邓汉仪
        四、施润章
        五、顾景星
        六、计东
        七、方中德
        八、王士禛
        九、秦松龄
    第四节 李念慈交游的特点和对其产生的影响
        一、李念慈交游的特点
        二、李念慈交游对其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 《谷口山房诗集》诗歌研究
    第一节 《谷口山房诗集》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赠答酬唱
        二、咏史怀古
        三、品书题画
        四、纪事述怀
        五、纪游写景
    第二节 《谷口山房诗集》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感情真挚深厚,含蓄温醇
        二、写景自然高爽,情景交融
        三、述怀蕴理其中,铺陈洋溢
        四、语言劲练激昂,质朴深浑
    第三节 李念慈的诗学思想
        一、诗本性情
        二、诗以载道
        三、江山之助
        四、穷而后工
        五、根柢才学
第四章 《谷口山房文集》散文研究
    第一节 《谷口山房文集》散文的内容
        一、往来书信启文
        二、诗文集序言题词
        三、碑传志铭及哀辞祭文
        四、杂着杂记
    第二节 《谷口山房文集》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文体丰富,内容广博
        二、以诚动人,擅写人情
        三、思辨性强,叙议结合
第五章 李念慈及其诗文的价值影响
    第一节 李念慈在清初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节 李念慈诗文的价值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李念慈简谱

(5)《至正条格》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至正条格》及其语料性质
    第二节 《至正条格》研究现状
    第三节 《至正条格》词汇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至正条格》普通词语研究
    第一节 新生普通词语概述
    第二节 新词
    第三节 新义
第三章 《至正条格》法律词语研究
    第一节 法律词语概述
    第二节 诉讼类
    第三节 拘禁类
    第四节 审判类
    第五节 其它类
第四章 《至正条格》外来词研究
    第一节 《至正条格》外来词概述
    第二节 《至正条格》中的蒙古语词语
    第三节 “赤”类蒙古语词语
第五章 《至正条格》校点辨正
    第一节 校勘辨正
    第二节 标点辨正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电子文献
俗字表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李纲福建踪迹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相关说明
第一章 李纲家世生平及其七次入闽始末
    一、家世
    二、生平
    三、七次入闽始末考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李纲福建行踪考
    第一节 建州行踪考
        一、随父寓居松溪
        二、崇安过分水岭,畅游武夷
        三、建阳次长滩驿
        四、建安、瓯宁品建茗,救建民,访大中寺
    第二节 邵武军行踪
        一、邵武省亲、祭祖、撰丰应庙碑
        二、泰宁访丹霞禅院
    第三节 南剑州行踪考
        一、剑浦过黯淡滩,游剑归、双溪二阁,游开平寺,谒无名庵
        二、沙县寓居兴国寺,品题沙溪、七峰、平津阁,造船创阁,游山访寺
        三、取道将乐,游玉华洞
        四、行军顺昌
    第四节 汀州行踪考
        一、武平访南安岩,瞻礼定光古佛像
        二、上杭道中
        三、途次长汀
        四、宁化投宿栖隐寺、灵峰寺,草仓祠揩泪碑辨讹
    第五节 福州行踪考
        一、“长乐”考辨
        二、安国寺、天宁寺、东报国寺等寓所考辨
        三、水口行舟,西湖夜游,止戈堂庆功,乌、鼓、雪峰诸山行踪与题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纲福建交游考
    第一节 建州交游考
        一、崇安令朱达,武夷李道士、观妙法师
        二、建阳舅氏
        三、建安齐钰长老,瓯宁僧元植
    第二节 南剑州交游考
        一、剑浦黄裳、谢皓
        二、沙县邓肃、罗畸、陈渊、陈正式诸人
    第三节 汀州、邵武军交游考
        一、汀州郡守许端夫,武平南安岩僧人景润、宝谦
        二、泰宁僧丹霞宗本,邑人叶兑
    第四节 福州交游考
        一、程迈、孟庾、张浚、张守等宦闽官员
        二、汪伯彦、吕本中、康执权等落职官员、流寓文人
        三、李弥逊、郑昌龄、张元干、许份等本土文人名士
        四、亲人幕僚
        五、士珪、清了等方外人士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李纲福建文学创作研究
    第一节 赋作研究
        一、赋作考证
        二、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
    第二节 词作研究
        一、词作考证
        二、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
    第三节 诗歌研究
        一、沙县诗歌研究
        二、福州诗歌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纲墓祠考
    一、福州李纲墓
    二、各地李纲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选》与唐代文学”研究综述
    三、其它相关问题说明
        (一) 本文对史料及文献所采取的考察方法和原则
        (二) “唐人能否直接借鉴前代别集”辩
        (三) 唐人研习《文选》的另一面
        (四) 类书与《文选》
第一章 初盛唐时代的《文选》与“《文选》学”
    一、唐人的文化接受状况
    二、文献中的唐人、唐诗与《文选》
    三、唐代《文选》影响之二途
第二章 初唐时代的诗歌与《文选》
    一、高祖时代
    二、太宗时代
    三、高宗时代
    四、武后时代
    五、中宗时代
    六、睿宗时代
第三章 盛唐时代的诗歌与《文选》
    一、先天元年(712 年)
    二、开元二年(714 年)
    三、天宝元年(742 年)
结论
    一、初盛唐诗人所推崇的《文选》诗人、作品及其在《文选》中的分布情况
    二、在《文选》的传统之外
    三、《文选》与初盛唐科举取士
附录
    一、孟浩然与《文选》
    二、杜甫与《文选》
    三、李德裕与《文选》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8)元上都文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上都文学活动的背景条件
    第一节 上都的地理位置与政治地位
        一、上都所在地:金莲川草原
        二、两都巡幸制与上都的政治地位
    第二节 促成文人聚于上都的举措
        一、忽必烈时期的两次延揽人才
        二、行科举与文人监试上都
        三、文化机构的建立和文臣扈从制度的形成
    第三节 游历之风与文人北上
        一、文人游历目的和时代条件
        二、南方文人北游两都
第二章 上都文学活动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前上都的文学活动
    第二节 兴起:北方统一时期(1263-1276)
        一、忽必烈藩府旧臣文学活动
        二、忽必烈即位后入仕元廷文人之文学活动
    第三节 发展期:南北统一至仁宗朝(1276-1321)
        一、北方文人的文学活动
        二、南方文人的文学活动
    第四节 兴盛与沉寂:英宗朝至元亡(1321-1368)
第三章 上都文人群的构成(上)
    第一节 北方文人群
        一、河北文人
        二、山东文人
        三、其他北方文人
    第二节 南方文人群
        一、江西文人
        二、江浙文人
第四章 上都文人群的构成(下)
    第三节 方外人士
        一、道教人士
        二、佛教人士
    第四节 非汉族文士及其他文人
        一、非汉族文士
        二、外国人士
第五章 上都文学活动的形式
    第一节 雅集
    第二节 赠答唱和
        一、唱和酬答
        二、题赠酬应
        三、上都赠答唱和的文坛影响
    第三节 论诗谈曲与观书题画
        一、论诗谈曲
        二、观书题画
第六章 上都文学活动成果(上)
    第一节 游历吊古之作
        一、游历之作
        二、吊古之作
    第二节 上都风情之作
        一、草原帝都之神圣盛大
        二、淳朴的蒙古风土民情
        三、上都风情之作的艺术特征
第七章 上都文学活动成果(下)
    第三节 抒情咏怀之作
        一、歌咏帝国一统功业与盛世自信
        二、“客愁”之咏怀
    第四节 题画与序跋之作
        一、题画之作
        二、序跋之作
余论
附录 上都文学活动成果留存之文献考察
    一、上都文学活动成果概述
    二、上都文学活动成果之专集
    三、保存于元人别集、总集中之上都作品
参考文献
    (一)古籍及其整理类
    (二)今人着述类
    (三)期刊、学位论文类
致谢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宋代诗人丛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北宋诗人吴中复年谱
北宋状元冯京年谱
北宋名臣王韶年谱
南宋诗人吴芾年谱
南宋文人王质年谱
南宋词人丘崈年谱
南宋诗人王遂年谱
南宋诗人王迈年谱
南宋词人赵以夫年谱
南宋文人王炎生平考
南宋诗人王阮生平考
参考文献

(10)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论题研究范围界定
    二 论题研究现状回顾
    三 论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北地傅氏家族的发源与兴起
    第一节 傅氏族源略探
        一 傅姓述论
        二 傅氏的先祖傅说
    第二节 北地傅氏家族的崛起
        一 北地傅氏首位立功者傅介子
        二 中古北地傅氏世系
    第三节 北地傅氏郡望考
        一 汉晋北地郡的变迁
        二 北地灵州
        三 北地泥阳
        四 余论:清河傅氏
第二章 魏晋傅嘏一系学术与文学
    第一节 瑰伟博达的傅巽
        一 傅巽一生主要行迹
        二 傅巽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校练名理的傅嘏
        一 傅嘏曹魏时期政治活动
        二 傅嘏"才性论"
    第三节 才高陨节的傅畅
        一 傅畅的父、兄傅祗与傅宣
        二 傅畅由晋入赵之悲喜人生
        三 傅畅《晋诸公赞》与《晋公卿礼秩故事》
        四 傅畅的后人名将傅弘之
第三章 魏晋之际傅玄的学术与文学
    第一节 傅玄的祖、父傅燮与傅斡
        一 乱世忠良傅燮
        二 智谋文士傅斡
    第二节 傅玄与《傅子》
        一 傅玄人格特色
        二 傅玄《傅子》略析
    第三节 傅玄诗歌评析
        一 描写妇女类诗
        二 抒怀感世类诗
        三 庙堂雅诗
    第四节 傅玄辞赋简论
        一 咏物类赋
        二 天象、时序类赋及其他
        三 拓材征实文采:辞赋之地位
第四章 西晋崇儒好文的名臣傅咸
    第一节 傅咸其人其事
        一 上言建策 有益于时
        二 劾按惊人 维系朝纲
        三 邦之司直 扬名天下
    第二节 质朴实用的散文
        一 奏议类文章
        二 书札类及其他
    第三节 富有雅趣的诗歌
        一 《七经诗》
        二 赠答类诗
    第四节 借物言理的辞赋
        一 咏物类赋
        二 抒情言志类赋及其他
        三 傅咸与傅玄辞赋异同
第五章 晋宋之际傅亮研究
    第一节 权重罹祸的开国文臣
        一 傅亮与晋宋禅代
        二 傅亮与宋初帝王废立
        三 傅亮死因
    第二节 诗歌与辞赋
        一 傅亮的诗歌
        二 傅亮的辞赋
    第三节 重于经国的散文
        一 诏令类散文
        二 奏议类散文
        三 论辩、碑志类散文及其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兰州赋(外三首)(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俗赋写本同卷内容研究[D]. 谭茹.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2]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3]宋代桐木韩氏家族研究[D]. 杨恒平. 暨南大学, 2008(03)
  • [4]李念慈及《谷口山房集》研究[D]. 朱珂心.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至正条格》词汇研究[D]. 王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李纲福建踪迹考[D]. 郑淑榕.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7]《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D]. 刘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1)
  • [8]元上都文学活动研究[D]. 王双梅. 南开大学, 2017(05)
  • [9]宋代诗人丛考[D]. 王可喜. 武汉大学, 2014(07)
  • [10]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与文学[D]. 安朝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兰州赋(其他三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