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理想与实践关系的几点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佘明薇[1](2018)在《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想观是人们对于理想问题的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是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本质的鲜明表现。理想观研究的意义并非在于就理想而谈理想,而是要看以何种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对待和解决理想问题,能否指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判定某一种理想观意义的核心在于是否以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理想,是否以全人类的解放与幸福为旨归。马克思主义理想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人类理想形成、发展、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对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理想观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想学说的一门整体性学问,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者有关理想的总的论述和根本观点,具体来说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看待理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问题的基本原则。相对于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人类历史上其他理想观来看,马克思主义理想观是顶天立地的理想观,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最崇高、最科学的理想观,实现了人类理想观的伟大变革,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并且是不断开放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文明的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同时也变革了人的理想观,实现了对人类理想精神家园的重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党立国的理论基础,更是解决个人理想信念问题的理论支柱。马克思主义理想观以科学的方式来理解、认识理想信念,并通过科学的途径来解决理想的实现问题,把理想信念所依托的个人价值、生命不朽和终极关怀奠立在历史发展的不朽,并强调个人通过自我超越与历史发展相一致的现实性,在此基础上归结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归结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归结为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理想观既向人们展示了未来理想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应有之景,又为人们指明了通往这一理想社会的科学路径,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科学的理想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一系列重大胜利和辉煌成就的精神密码。马克思主义理想观既将理想上升为全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又关注每一个人的需要和理想的实现;既将对理想的认识放置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高度,又能将理想深入到每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问题的真正出路在于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全面确立。本论文涉及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研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综合体,由导论和六章内容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研究提出的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为马克思主义理想观概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研究的首要任务,主要是界定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基本概念,提炼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重要特征,把握其基本要求。第二章为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出场与展开,是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研究的重要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形成与发展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继承与发展。第三章为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解剖,是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重要视阈。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结构和功能范畴是揭示其内部的构成方式和外部的动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并要求从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上去考察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第四章为马克思主义理想观面临的现实挑战,从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问卷调研入手,分析当今社会人们理想观的特点与对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基本认识。进而结合当今中国理想领域的现状,归纳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在全社会确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阻力与面临的问题,并对这些主要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为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培育机制研究。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应对种种挑战的破解之策,是马克思主义理想观中国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题,其内在机制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人民的理想认识与理想实践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过程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理,主要由创设机制、内生机制、保障机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组成,共同作用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培育与发展的进程。第六章为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当代价值突出表现为作为观察当代理想问题和解决当代理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价值。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价值熔铸于指导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为理想引领、理想激励和理想推进三个方面。
李圣强[2](2020)在《《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德治思想始于西周之前,殷商也并非无“德”之朝,但德治思想在周朝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天命从大邦殷到小邦周的转移,包括殷商遗民在内的天下臣民需要一个充分合理的解释,否则,天下将不会稳定,政权将不会长久。周统治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并将天命转移的枢纽系于“德”之上,即天命并非一成不变地佑护统治者已有的政权,而是会依据统治者的“德”进行取舍转移,也就是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统治者用“德”的兴废存亡解释了夏、商、周三代政权的更替,周统治者视“德”为影响王权合法性构建的核心因素。《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是当今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关于《周易》古经作者争论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历代学者分析出的几位可能的作者均是治国者或参与国家治理者,而且都肯定周文王与《周易》有关。文王通过演易、编写卦爻辞和改革易筮系统,使掌握在殷人手中与天地鬼神沟通的渠道和权力转移到周人手中,新的易筮系统的使命就是要向天下宣传“天命更新”的原因和必然性,宣传不同于殷商的以“德”为核心的天命转移思想,周人视“德”为影响王权合法性与持久性的核心要素,而《周易》古经也因此成为了周初统治者为完成其克商、建国及治国理民之大业而宣传其治国思想的最理想的载体,《周易》古经也成为了周初统治者实践其德治思想的主要载体。尽管学界对《周易》古经是否涵有德治思想见解不一,如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周易》古经的德治思想只是后人的解读,但《周易》古经成书的人文语境以及《周易》古经的性质可以提供足够的理由与证据证明《周易》不只是卜筮之书,而是在神秘的卜筮外衣之下体现文王与周公“德义”思想的教化之书、参与治国理民的王者之书。殷周之际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文意识的觉醒,人的价值在人神关系中得以凸现,“人”在与“天”、“神”的相对关系中逐步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周统治者所讲的“天命”是以“民心”为其内核的,《周易》古经所蕴涵的民本思想与周统治者所推崇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周易》古经的德治思想,民本思想是基,周人治国理政主体思想中的民本意识在《周易》的卦爻辞中多有体现:《中孚》卦、《革》卦等讲说了孚信于民的意识,《困》卦、《震》卦、《蒙》卦和《家人》卦等蕴涵了“小惩大诫,教民明耻”的意识,《损》卦、《益》卦等讲述了“损上益下,让利于民”的意识,《谦》卦、《比》卦、《临》卦等讲述了“履谦有终,亲比万民”的思想等等。《周易》古经成书于忧患多难之世,“是故其辞危”,忧患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有的道德价值观念、人文价值理想,最早、最鲜明、也最集中地体现于《周易》古经之中。忧患意识,标志着一种根源于高度历史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承担人间危难的悲悯情怀,以及对未来之发展当秉持的戒惧敬畏之心。初爻,位一卦六爻之下,事之始也,与二爻相比,又有不中、无为、不利出行之象,六十四卦初爻之辞对忧患意识体现的最多。处忧患多难之世,可以“潜龙勿用”,可以远难待时,虽不可妄动,但不能消极逃避,《周易》乃王者之书,其中蕴涵着建国者、治国者的理想与策略,《周易》告诫人们处忧患之时要以修德为本,正如孔颖达所云:“以为忧患兴德为本也。六十四卦悉为修德防患之事。”《周易》古经中“修德防患”、“进德修业”的思想,在诸卦九五爻之爻辞和《乾》之卦爻辞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而《乾》卦六爻之时位更是描绘了一个完整的正心诚意、修德防患、进德修业的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处忧患之世之时,“潜龙勿用”、远难待时、谨慎思虑、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进德修业、德治天下才是统治者终极之目的。“以德配天”的思想,在西周时期占据了重要的政治地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树立并维护了西周时期统治者的政治权威,是当时治国理民的主要指导思想。周人“以德配天”的思想在《周易》卦爻辞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周易》古经德治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德配天”,在《周易》古经的视野之下,具有“以德配天”精神和视野的人,践行“以德配位”之精神,因循天道,恪守自然规律,参赞天地之化育,以求“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之境界。《周易》古经与《易传》均有丰富的德治思想,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周易》古经中的德治思想重在具体的德治行为,以德治之术为主,《易传》中的德治思想则以“道”为主,重在建立宏大的德治之大“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周易》古经的德性诠释是《易传》德治思想的核心内涵,从帛书《易传》的记载不难看出,孔子对“祝卜”与“德义”的先后关系问题是很明确的,孔子把人文性的“德义”置于祈神的“祝卜”之前。与《周易》古经一样,民本思想同样也是《易传》德治思想的基础,《易传》认识到了民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易传》认为重民、养民、保民、安民才能成就大业。《易传》认为民众应该受到敬畏,统治者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当限制王权、反身修德、损上益下、谦对万民、德主刑辅。《易传》把养贤视为效法天道的必然之举,养贤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国家管理是否成功。与《周易》古经相比《易传》的德治思想有了更为系统化的发展,而教化则是德治思想得以最终实现的最重要的实践过程。“易与天地准”,“穷理尽性以至于性命”,《易传》指导人们了解天道,使人的行为遵循天道的规范,以天地之大德为最高追求来规范与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同时也是德治思想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依据,“天人合一”是《易传》德治思想的终极追求。德治思想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其极强的实践性。春秋时期,在孔子眼中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探索治世救世之路,拨乱反正、安邦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共同追求,儒家也希望找到有效之策来挽救“礼崩乐坏”的现实和恢复混乱的社会秩序。《易传》接续《周易》古经,继续讲忧患治国之道,《易传》视忧患意识为立国长久的重要政治智慧。只是《易传》的语言风格与《周易》古经己经有了明显的差异,孔子及其后学的使命感、紧迫感蕴涵在《易传》的德治思想之中,相对于《周易》古经卦爻辞中德治思想的危而隐,《易传》德治思想的表达是直抒胸臆的,《易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卫国以德”的立国之策。西周王朝被儒家描绘为礼乐文明昌盛的理想时代,儒家以继承和弘扬周之礼乐文化为己任,对“天”的主宰亦即道德之义尤为关注,这在《易传》中更是深有体现。《易传》本着推天道以立人道的天人合一这一基本理论基础,研究与探索治邦安国之道、治乱兴衰的社会政治规律,而《易传》也反复强调其理论体系的履践性如“成务”、“大业”、“吉凶”等,也就是《系辞传》所云:“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这实际上就是指易学在实现国家与社会政治理想方面的具体实践性,而且《易传》的实践性要求是高于儒家其他典籍之上的。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以“克己复礼”为己任,推行其以德治思想为核心的治国方略,虽各路诸侯无一真正信服与实践,虽然儒家德治思想、治国方略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真正实践于治国理民,但儒家对德治思想的探索使渊源于周初的德治思想更为完备与系统化,为西汉时儒家德治思想真正服务和实践于治国理民做好了坚实的准备。《易传》所构建的天人关系及对德治思想之探索为历代王朝之治国理政提供了与时俱进地的、因势乘变的理论上、思想上、哲学上的支持。汉代易学与《易传》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易传》是汉代易学的主要思想基础与理论依据,汉代易学的主流是以“卦气说”为核心内容的象数易学。汉代易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与政治的密切结合,汉代易学与政治的结合体现出易学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极强实践性。易学既明天道又切人事,汉代易学与政治的结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参与了汉代新的统治秩序的构建。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基本形成,与这种局面相适应的统治思想呼之欲出,汉代将五经列为官方认可的大经大法,实际上开启了最高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新的政治运行模式。二是基于天人感应、阴阳灾变的神道设教体系的建立。天人之际、阴阳灾变学说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士大夫阶层可借助“天意”来限制君权、匡救时弊。而《周易》象数易学与阴阳灾变学说合流,作为解释“天意”理论强有力的支持,重塑了新时代的政治伦理道德思想体系,这种蕴涵着丰富德治思想的政治伦理道德思想,以“天意”的名义履践德治思想,对统治者修德标准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神道设教不仅仅是对民众的教化,更重视对统治阶级的警示。三是即使在东汉末年之黑暗统治时期,易学仍不放弃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与探索。东汉末年是圣君贤臣皆无的真空时代,经学则成为统治阶级欺世盗名、谋取私利的工具,如此黑暗环境下注经派象数易学的鼎盛发展证明易学仍不放弃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与探索。东汉易学家尊崇易学圣贤的思想,致力于对《周易》经传文本的的整理和文辞的注释,探究《周易》经传的原始本意,力图重现先王、圣贤的易学思想及其治世之用。四是本于天道的德治思想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天人关系的思想体系自始至终就是《周易》古经特别是《易传》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思想精髓。汉代易学的天人之学承继于《易传》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并继续发扬光大,使易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更臻于完善,此与汉代独尊儒术之确立不无关系,也与两汉的政治需要相适应。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有序是《易传》德治思想实践的终极目标。弘扬易学是宋代儒学复兴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中,宋朝集中了最多的贤臣,宋儒排斥佛老的“全身苟圣”、“弃道而忘天下国家”的风气,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的人文情怀是宋儒的突出追求。大多数的宋代易学名家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他们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实际参与者、实践者,即亦儒亦吏,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程颐和苏轼等是主要代表。宋代易学家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基于内圣外王思想指导下的实现王道之治的治国理政架构,易学的本质就是要开示开物成务之道,以程颐为代表的宋代易学家认为实现经世外王的王道之治包括三个重要因素:君圣、臣贤与典法。在致力于妥善解决内圣与外王的关系问题上,宋代的易学家各有所偏重,李觐、欧阳修和司马光重外王轻内圣,苏轼则偏重内圣轻于外王,周敦颐和邵雍虽致力于内圣与外王的有机统一但没有实现真正的贯通。二程先生集邵雍、张载和周敦颐等探索成果之大成,致力于对“明体达用”的进一步探索,致力于追求理与事的结合,其易学思想的核心归结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周敦颐是宋代易学从“达用”转到“明体”的关键人物,北宋五子中,程颐长期置身于政治旋涡的中心,其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和徽宗五朝,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然有着切身的体会,以程颐为代表的宋代易学家们对内圣外王理想治世模式的追求是执着的,对“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王事业是坚持不懈的,对经世外王之路的探索是深入的,对君主无意圣王和臣僚互为朋党之残酷现实是无奈和忧患的,实践上的磨难阻止不了宋儒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内圣与外王体用相依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明体者崇德,达用者广业,在易学德治思想体系的构建上,致力于从进德到修业、从内圣到外王的真正贯通。宋代易学家对《周易》经传德治实践的探索达到了先秦以后诸朝之顶峰,致力于实现进德与修业、内圣与外王的贯通,相对于汉唐对《周易》经世致用的看重,宋代易学家们更致力于阐发天人性命的贯通,更看重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夏商周三代,文化一脉相承,有损益有维新,“德”的概念在传承中不断维新。历朝历代自周开创的维新传统没有断绝,各朝各代皆力图将三代开创的文化传统与本朝实际相结合,有传承又着意于创造适合当世的新文化,文化传承与维新的过程中一直维系的核心思想就是德治。周人将“德”确定为构建政权合法性的核心要素和政权转换之根本依据,从而奠定了德治思想的基础,此思想传至后世,绵延不绝,并历久弥新。儒家思想体系的总追求是以达于德为中心,儒家德治思想体系肇始于《周易》古经和周初先王,完善于《易传》等儒家典籍,弘扬于历代儒家。本于天道的内圣外王是儒家德治思想体系的实践性归宿,内圣外王与《易传》所推崇的进德修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一脉相承的。内圣、进德、厚德载物是本于天道的形上的道德追求,外王、修业、自强不息是在道德追求指引下的德治实践。肇始于易学的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组成部分:遵循天道的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齐治平、以民为本、德主刑辅、富民安人等等则是具体的德治知行合一之实践;而教化则是德治思想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实践过程,既包括了进德与内圣的过程,也包括了修业与外王的过程。德治思想及其实践也不可避免地存有其局限性,历朝历代处于不同的统治目的,其德治思想的具体实践各有不同,《史记》中对当时朝廷的提倡儒术,常用一个“饰”字来描述,指出儒术在很多状态下仅仅用来作专制政治的装饰之用。也有统治者有“泛道德化”的倾向,认为道德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还有一种倾向是从德治走向了人治。德治思想及其实践局限性的原因既包括儒家自身的因素也包括后世统治者的因素。从儒家来说,后世儒家可能是认识到了先秦儒家的教训,即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一个诸侯国真正地实践过儒家的德治思想,后世儒家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新处理了儒家与统治者的关系,即从先秦儒家的劝谏统治者发展到后世儒家的顺应统治者。如果走向了人治的方向,则德治的实践就会过多地依赖最高管理者之“德”,如果最高管理者不贤无德,那德治思想的真正实践是不可能完成的。从维系社会、治国理民的角度来看,道德教化不是德治的全部,德治与法治也不是并行的互不干涉的两套体系,德治与法治同为政治的两翼,二者是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国家治理。当然,德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德治思想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对德治思想内涵的探讨是永远具有价值而且是永无止境的。
李雪[3](2020)在《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基层党员干部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的前线,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培育一批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更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人才保障。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有效性研究,本质上是以话语为中介对基层党员干部施加影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精神改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系统运作规律,优化话语作用方式,使之契合基层党员干部的思维图式和接受心理,引导个人实现理论内化到实践外化的超越。因而,开展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有效性研究,构建切实可行的话语有效性提升策略对于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进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阐明课题研究背景、意义以及介绍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四个部分对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首先,厘清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相关概念,以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的生成、传播、接受、评价为基本维度,论证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与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耦合条件。其次,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话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建设话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话语以及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特点、功能、主要表达方式,从话语演变逻辑中总结出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历史经验。再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以问卷调研的形式揭示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总体状况和现实困境,探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在内容窄化、单向度输出、传播场域延展以及反馈渠道不健全等制约因素下的问题表现及成因。最后结合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策略与方法。在坚持话语内容科学性和导向性的基础上,增强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以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基层传播效率。同时,要注重把握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不断优化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环境,构建话语有效性的反馈机制和评价体系,以话语运行系统的良性运转带动话语有效性的持续提升。
钟毅[4](2019)在《“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大学生是国家人才资源的后备军,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也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红船精神”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充分发挥“红船精神”的教育作用,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在教育内容方面,教育内容较为枯燥且缺乏变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较弱。其次,在教育形式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未能形成理想信念教育三方合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载体缺乏创新。最后,在“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对“红船精神”的重视程度不高;“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和不够深入;对“红船精神”教育资源利用率不足。本文针对上述的问题,立足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文章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理论概述,主要包括“红船精神”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界定了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理论。第三部分为“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逻辑探析,主要分析了“红船精神”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一致性;第四部分为“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主要包括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为后文的路径探析提供现实依据和数据支撑;第五部分为“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阐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其次根据基本原则总结出以下途径,主要包括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完善教育机制和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四个方面。本文重点强调“红船精神”的教育作用及其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一致性,旨在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叶新璐[5](2020)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凭借着对党内成员理想信念持之以恒的锤炼,中国共产党得以通过具备高度凝聚力和坚强行动力的党员队伍动员和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不断取得新胜利。当前中国的发展,核心依然是“三农”发展,也就是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而推动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农村党员的坚强推动,这就要求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其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实施理想信念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实施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要求,需要全面吸收中国共产党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源泉和历史经验,需要深度分析新时期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其症结,并据此提出适切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的、符合农村发展形势需要的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策略。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阐明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论述了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与学术动态,据此对文章研究的思路、目的、方法和重难点及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概述。对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愿景使命分别进行了具体论述。界定了文章的主要概念:全面从严治党、农村党员和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地,该部分着重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内涵、时代特点、主次要目标及重难点任务。第三部分:教育现状。该部分通过历史回溯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对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做法、主要成绩和主要特征等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问题分析。该部分基于调研的总体情况分析了当前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地分析了其中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实施策略。该部分主要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路径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应当注意的目标、原则、方法等进行明确,第二部分则根据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和应当遵循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农村党员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第六部分:结语。该部分主要就该研究过程中遗留的、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和新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说明,并就该论题在更大视阈内的价值进行了简要说明。
李曙光[6](2019)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开创新局面,首要的是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我们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作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论断,并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不同程度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方式方法雷同、优质师资教材课程匮乏、教育效果实效性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与中央要求和干部群众期待还不适应不符合。因此,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党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课题,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这对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为研究对象,回顾和总结我党90多年来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经验,提炼我国古代官员思想教化的历史文化传承,汲取苏共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刻教训,比较他国公职人员价值观教育有益做法,特别是在对我国东、中、西部六个省市1008名党政干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探寻新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这对于进一步拓宽党建理论研究视角,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内容,提高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引言和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主要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第二、三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经验、文化基因、国际比较等进行梳理、提炼、分析、考察、反思,从多个视角审视比较,总结有益经验、探寻失败教训。第四章为第三部分,根据政策查询、问卷调查等,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为第四部分,重点研究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和措施。第一章,围绕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对干部、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以及理想信念等一系列基本概念进行详细阐释,并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理论进行历史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全新形势进行系统论述。第二章,结合我党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形势和任务要求,对90多年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阐述各个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提炼形成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内容、方式以及制度的深厚积淀和优良传统,并进一步总结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应该传承和遵循的宝贵经验。第三章,对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和国际经验进行比较借鉴。一方面详细阐述我国古代以大同理想、盛世理想以及圣人理想等为核心的官员理想教化,系统考察贯穿其中的内容、方式,深入分析有益经验,批判地继承有助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深刻反思苏共党员理想信念崩塌的原因、过程和后果,从中汲取教训,并从西方发达国家公职人员价值观教育中选择性借鉴有益做法。第四章,采取实证分析方法,以当前最新调研数据为基础,对新时代背景下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层次、系统化考察,对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第五章,在前四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制度以及保障等关键要素,提出一系列优化和改进思路。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这对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重大历史性课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也永远在路上,本文力求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与时俱进,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实践操作,期待本研究能够为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水平做出一定贡献。
刘西华[7](2013)在《“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认为"90后”已成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并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90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生活的时代背景、接受的思想引导与以往大学生相比有着显着的差别,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认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空前激烈,因而在理想信念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理想信念体现了一个人的向往与追求,只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让他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永不迷失方向,激励他们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向既定的目标奋进。当前"90后”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及取向,部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充分把握当代"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深入揭示其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探究目前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揭示其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政策建议,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更好地对"90后”大学生加以引导,才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本研究以S大学在校“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一名一线辅导员的角度出发,结合"90后”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认知视角,运用量表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研究等实证研究手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当前在校"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调查量表和调查问卷两方面揭示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群体特征,并结合质性研究分析了影响其理想信念的个体、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整体上,“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可以顺应时代要求,做到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相契合,能够胸怀天下,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懂得知恩图报;然而"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正面临着全球化、社会转型、思想转变、体制创新等带来的诸多挑战和冲击,从研究的各个层面也反映出“90后”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与以往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表现出功利化、现实化、物质化和自我化的特点,强调追求个人享受以及个人舒适等,并且这些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师资队伍方面还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为此,本文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两方面结果互相印证的基础上,明确了学校教育在"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并系统分析了个体自我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引导教育等其他教育方式在“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补充作用,揭示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的新特征,分析了影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内外理想信念研究成果,探讨了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原则,并以具体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思路和途径。论文创新性地将质性研究引入到"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研究中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了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的政策建议,丰富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研究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并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工作思路,有助于加强我国当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本文的研究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论文导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分析了开展"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理想信念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介绍了国内外"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及教育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最后说明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论文第一章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一般理论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90后”大学生概念的界定,重新对"90后”大学生进行了定义,并从成长环境入手介绍了其与以往时代大学生的不同之处;随后对理想信念概念进行了辨析,分析了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分类以及理想、信念的辩证关系,并逐步深入到“理想信念”这一综合性概念的提出;最后阐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概念以及重要性;而后对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介绍了论文研究中借鉴的教育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对分析和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理想信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探讨了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发展的动力作用、指引作用、净化作用和凝聚作用,并系统阐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论文第二章是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实证考察。首先介绍了调查量表、调查问卷及质性研究等实证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随后,结合调查量表、调查问卷及质性研究结果归纳出了"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现状及其特征。通过调查研究我获得了122个关于理想信念阐述的变量列,并以此制作调查量表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进行了调查,从定性的角度归纳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一些基本现状,如鲜明的时代性、直接的现实性等,又对调查量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辨别力评分结果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分为两组即共识性高组及共识性低组,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初步得出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典型特征,对调查问卷和质性研究的结果相互印证,总结出了"90后”大学生在道德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社会理想信念四个方面的现状及特征。论文第三章阐述了当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首先系统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教育理念不断丰富但还缺乏先进性;教育内容不断充实但缺乏实效性;教育方法不断改进但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不断加强但仍需进一步调整结构等。然后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四个层面阐述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因素。个体的自我教育影响因素方面,分析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及生活经历对其理想信念建立的影响;在家庭教育因素方面,分析了家庭成员及家庭背景对其理想信念形成的影响;对学校教育因素的分析中,重点阐述了学校经历、师长引导和课程学习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从经济全球化、科技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四个方面对影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社会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论文第四章进行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的探讨。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教育原则进行了剖析,提出进行"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想引导紧密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协调、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共同引导四大原则;最后结合研究发现,指出从提升个体素质、完善家庭环境、优化学校教育、发挥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引导作用等方面来进一步完善"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建设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及个体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引导的补充作用,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其坚定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并能结合社会及国家需要,形成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当前社会本质的伟大理想信念。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的新特点并能够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对其影响因素展开科学系统地分析,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探索完善的途径,这是一个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90后”大学生应当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以正确的立场、光荣的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合格的祖国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
赵咏秋[8](2020)在《汉代女教所见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代基于整体社会秩序的强化,针对两性关系确立起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这奠定了传统理想女性形象的基本特质。先秦时期散见于《诗经》《周易》等典籍的“男女有别”“男外女内”以及以阴阳乾坤比附社会人事的观念为汉代所承袭、发扬。秦代在刻石、法律以及《教女》简中都体现了对理想女性行为的规范。这些观念是汉代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的基础与铺垫。汉代女教对理想女性形象有一个建构过程。主要体现在家庭、社会精英、国家权力三个层面。首先,家庭是女性最主要的活动场域,女性在家内接受礼法、文化及各种技能教育,受到家训的教诫,这些内容代表了对女性不同社会身份的培养。其次,以汉儒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在文化和社会建设上有较高的话语权。梳理他们对两性秩序的论证,对理想女性的评判以及对“窈窕淑女”形象的再建构,可一窥汉儒对理想女性的期许。最后,以旌表和法律为代表的国家权力,是较为强制的力量。它们通过对理想女性的嘉奖和对非理想女性的惩处,表达了国家层面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规范。然而,理想女性观念并非完全与女性生活实态趋同。“阴阳和合”、“夫妻一体”观念,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格局,以及现实生活中诸如身份等级、长幼次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汉代女性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于内外秩序的弹性空间中。将理论与女性实际行为相联系,方能昭示汉代性别秩序的复杂性,加深对汉代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的认识。
张园晓[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生力量,其理想信念的状况,关系到新时代大学生能否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能否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接续奋斗者。因此,必须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以便对症下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研究,以新时代为历史方位,以大学生为特定研究主体,以理想信念影响因素为研究主题,旨在探索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为既精准又全面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运用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理想信念生成规律、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规律等,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并非受单一因素影响,而是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空间上受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双重影响,时间上受远因与近因的交织影响,领域上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共同影响,主体上受社会、学校、家庭等不同主体影响,内容上体现为积极影响因素与消极影响因素同时并存,形式上呈现为正向影响因素与负向影响因素此消彼长。各影响因素通过作用于理想信念确立机制,从而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一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国内影响因素,基于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分析。其一,经济建设方面,毋庸置疑的经济成就、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发展观、受广大人民支持与拥护的经济政策等,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起着正向影响;一些尚未解决的矛盾及经济发展短板问题,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产生负向影响。其二,法治建设方面,一方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确保其确立的理想信念不触犯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腐败、司法不公等依然存在,动摇其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坚守。其三,文化建设方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起着正向引导作用;封建残余思想则与之背道而驰。其四,社会建设方面,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治理的加强和创新等主要起着正向影响;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则产生负向影响。其五,生态建设方面,实现生态文明虽任重道远,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起着正向影响。二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国际影响因素,基于国际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其一,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弱化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模糊国界意识,削弱爱国主义情感,歪曲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促使新时代大学生理性思考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其二,政治多极化,为新时代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提供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和自立自强斗志。其三,文化多样化,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自信,但动摇其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弱化其文化认同感。其四,社会信息化,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与学习条件的同时,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问题,危害新时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人身财产安全,并出现信仰危机。其五,科技迅猛化,引起新时代大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变化,产生科学技术崇拜心理,但也促使新时代大学生理性思考科学技术异化问题。三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校内校外影响因素,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生活于其中的环境进行分析。其一,校内影响因素,高校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其中高校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思政课实效评价机制、高校育人环境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其二,校外影响因素,主要指家庭教育,家教、家训、家风是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性因素。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切实解决好“为什么树立理想信念、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怎样树立理想信念”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国内影响因素、国际影响因素、校内校外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与之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符合国家战略、社会发展、人民期待和个体需求。
李政佼[10](2019)在《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1)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理想信念的形成,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健康成长成才发展,更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任务,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广大青年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并着力回答和阐释“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是什么”、“青年学生怎么认识理想信念”、“青年学生应怎样坚定理想信念”等一系列时代课题,不断从新的视角阐述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途径,形成了关于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这既是其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中国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教育纲领。本文通过对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形成和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和总体把握,深入分析和阐释了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形成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以及基本内容和贯彻途径。第一部分对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现实依据做出细致阐述,指出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观的理论基础既源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想信念的认识,也继承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理想信念理论和实践不断加深认识的成果;在实践中,它也是基于当前复杂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是新时代我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严峻形势下的现实需要。第二部分主要根据习近平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对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的内容构成进行了全面梳理,首先,分别从青年学生自身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个角度强调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其二,提炼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跟进时代步伐,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最后,归纳得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对科学理论的理想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深入思考、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为基本原则遵循,并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提出了要求,主要归纳为求知、修德、明辨和笃实四个方面。本文最后一部分根据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的基本内容,结合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就高校如何贯彻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分别从积极转化教育内容、改革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改造教育载体、优化校园教育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实践路径建言,从而积极推进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建设,努力实现以鲜明的旗帜引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以核心意识和共同理想凝聚青年学生群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的实现培养可靠的后备人选。
二、对理想与实践关系的几点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理想与实践关系的几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概念界定 |
一、理想 |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 |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主要内容 |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要义 |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本质 |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重要特征 |
一、意识形态的指向性 |
二、社会发展的导向性 |
三、美好生活的引领性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基本要求 |
一、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观 |
二、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马克思主义理想观 |
三、全社会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想观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出场与展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提出 |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形成 |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形成与发展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理想的核心思想阐述 |
二、西方文化中有关理想的代表性思想阐述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继承与发展 |
一、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想观 |
二、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想观 |
三、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理想观 |
四、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理想观 |
五、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理想观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结构 |
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
二、现实理想与长远理想 |
三、个体理想与群体理想 |
四、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功能 |
一、理想教育与教育理想 |
二、人生理想与理想人生 |
三、伦理理想与理想伦理 |
四、科学理想与理想科学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结构决定功能 |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功能反作用于结构 |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确立的现状调查 |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问卷调查设计 |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观问卷调查样本回收与判断 |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观问卷调查结果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确立的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一、人们对理想的主流认识是积极向上的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挑战 |
三、人们的理想观与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确立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来自市场资本逻辑与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 |
二、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非科学态度与封建迷信思想的困扰 |
三、来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期与全球化时代的干扰 |
四、来自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与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培育机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创设机制 |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培育的物质创设机制 |
二、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培育的精神创设机制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内生机制 |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启迪 |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培养 |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践行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保障机制 |
一、以培育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人才资源保障 |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践为平台保障 |
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为制度保障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理想引领价值 |
一、祛除人类理想观的积弊 |
二、引领对理想的科学认识 |
三、引领科学的理想实践之路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理想激励价值 |
一、以关怀人民的现实理想需要为基本激励 |
二、以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有机结合为重点激励 |
三、以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激励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理想推进价值 |
一、推进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
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
三、推进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后记 |
(2)《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的意义 |
二 《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情况综述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与殷周之际王权合法性的构建 |
一“政治上革命,文化上维新”,周对殷商的继承与发展 |
(一) 法先王 |
(二) 周承殷制 |
(三) 盛德必百世祀 |
二 商周人神关系的演变与周初的人文觉醒 |
(一) 巫觋政治 |
(二) 商人的鬼神观 |
(三) 从卜与筮的差异看商周人神关系的变化 |
三 “德”是影响王权合法性的核心因素 |
(一) 殷商并非无德 |
(二) 殷鉴与保民思想 |
(三) 周人天命思想中的“德性基因” |
(四) 周人对王权合法性的认识 |
第二章 《周易》古经的德治思想 |
一 《周易》是王者之书 |
(一) 关于《周易》古经作者及成书时间的争论 |
(二) 关于《周易》古经哲理性的争论 |
(三) 关于《周易》“德义”思想的疑问 |
(四) 《周易》是指导治国理政实践的政典 |
二 《周易》古经的“德”释义与民本思想 |
(一) “孚”信于民,利涉大川 |
(二) 损上益下,让利于民 |
(三) 履谦有终,亲比万民 |
(四) 小惩大诫,教民明耻 |
三 以修德为核心的忧患意识 |
(一) 诸卦初爻蕴涵的忧患意识 |
(二) 忧患之时,修德为本 |
四 德位相配 |
(一) “天命靡常”与“以德配天” |
(二) 以德配位 |
第三章 《易传》的德治思想 |
一 从孔子易学观的转变看《易传》的以“德”释易 |
(一) 孔子与《周易》的关系 |
(二)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观的转变 |
(三) 《易传》对《周易》古经的德性诠释 |
二 德治的依据——天地之德 |
(一) 《易》与天地准之“天” |
(二) 天地之大德曰生 |
三 《易传》的民本思想 |
(一) 劳民劝相 |
(二) 裒多益寡,施禄及下 |
(三) 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
(四) 德主刑辅 |
四 《易传》的教化思想 |
(一) 神道设教 |
(二) 《彖传》的教化思想 |
(三) 《象传》的教化思想 |
五 《易传》的修德思想 |
(一) 《易传》认为《易经》是圣人以“德”治天下之书 |
(二) 从《系辞传》“三陈九德”看“修德” |
(三) 损上益下,修德思想发端于对王权的限制 |
六 《易传》德治思想的终极追求 |
(一) 顺天应人 |
(二) 天人合一 |
第四章 《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的政治实践 |
一 “礼崩乐坏”时代,《易传》对恢复社会秩序的探索 |
二 汉代易学与政治的紧密结合 |
(一) 易学与汉代统治秩序的构建 |
(二) 易学与汉代的神道设教 |
(三) 东汉易学家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与探索 |
(四) 本于天道的德治思想的构建 |
三 宋代易学的政治实践 |
(一) 教化是德治思想最重要的实践过程 |
(二) 内圣外王与进德修业是一脉相承 |
(三) 宋代易学对“内圣”的追求和“外王”的实践 |
第五章 德治思想的实践意义和局限性 |
一 德治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 《易经》,是为廉吏谋修身,非为贪官谋私利 |
(二) 重视“关键少数”的道德建设引领作用 |
(三) 文王克商方略对当下内政外交的借鉴意义 |
二 德治思想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一) 古籍 |
(二) 现代着作 |
(三) 相关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基本概念 |
第一节 话语的内涵 |
一、话语的源起与本质 |
二、话语的功能 |
三、话语的有效性 |
第二节 理想信念教育话语 |
一、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界定 |
二、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本质 |
三、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 |
第三节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有效性 |
一、基层党员干部的角色定位与话语特质 |
二、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与基层党员干部话语耦合 |
三、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第三章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历史梳理与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历史梳理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话语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建设话语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话语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新发展 |
第二节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演变的基本经验 |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源泉 |
二、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围绕某一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构建 |
三、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内容受当时所处国际环境的影响 |
四、生活化、时代化、系统化是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维度设计 |
二、调查样本的结构分布 |
第二节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
一、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现状总体向好 |
二、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话语内容的窄化遮蔽了理想信念教育意义的完整性 |
二、话语输出的单向度消解了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伦理基础 |
三、话语传播场域的延展激化了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冲突 |
四、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效果缺乏健全的反馈渠道 |
第五章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坚持话语内容的科学性,明确话语表达的导向性 |
一、以“有深度的话语”夯实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内容的科学性 |
二、以“有温度的话语”增强理想信念教育话语表达的亲和力 |
第二节 增强网络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话语基层传播效率 |
一、拓宽话语传播渠道,发挥新媒体的话语传播优势 |
二、强化议题设置能力,净化基层网络舆论生态 |
三、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打造基层话语传播平台 |
第三节 把握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优化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环境 |
一、灵活转换话语模式,契合基层党员干部的接受心理 |
二、营造平等表达的语言氛围,优化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环境 |
第四节 构建话语有效性的反馈机制和评价体系 |
一、落实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反馈平台建设 |
二、健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有效性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理论依据 |
1.1.2 现实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红船精神”的研究概述 |
1.3.2 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概述 |
1.3.3 关于“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在关系的研究概述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理论概述 |
2.1 “红船精神”的基本内涵概述 |
2.1.1 “红船精神”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
2.1.2 “红船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
2.1.3 “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
2.2 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界定 |
2.2.1 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涵 |
2.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涵 |
2.3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理论概述 |
2.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2.3.3 马克思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 |
2.3.4 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
第三章 “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逻辑探析 |
3.1 “红船精神”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导 |
3.1.1 “红船精神”保障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方向性 |
3.1.2 “红船精神”保障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的正确性 |
3.2 “红船精神”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
3.2.1 “红船精神”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 |
3.3 “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相一致 |
3.3.1 首创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 |
3.3.2 奉献精神指导大学生的“三观”教育 |
3.3.3 奋斗精神培养大学生的优良思想作风 |
第四章 “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 |
4.1 问卷调查分析 |
4.1.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1.3 问卷数据统计及分析 |
4.2 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1 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2 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4.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4.4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4.1 对“红船精神”的重视程度不高 |
4.4.2 “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和不深 |
4.4.3 对“红船精神”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足 |
第五章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
5.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
5.1.1 注重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
5.1.2 注重理论性和现实性相一致 |
5.1.3 注重说服力和感召力相结合 |
5.2 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5.2.1 首创精神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5.2.2 奋斗精神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5.2.3 奉献精神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5.3 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
5.3.1 在学术研究中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5.3.2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5.3.3 在社会实践中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5.3.4 在校园网络传播中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5.4 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机制 |
5.4.1 构筑教育评价机制 |
5.4.2 构筑投入保障机制 |
5.4.3 构筑示范效应机制 |
5.4.4 构筑评价奖惩机制 |
5.5 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体系 |
5.5.1 提高自我认识 |
5.5.2 展开自我实践 |
5.5.3 加强自我监督 |
5.5.4 完善自我评价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目的、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及其关系 |
一、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 |
二、全面从严治党与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关系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意涵 |
一、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
二、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 |
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愿景使命 |
一、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
二、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 |
第二章 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发展 |
一、现实课题与历史继承 |
二、重点突破与逐步深化 |
三、组织整顿与制度探索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状况调研 |
一、调研安排与问卷设计 |
二、当前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总体情况 |
三、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案例分析 |
第三章 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党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动力需要增强 |
二、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方式不够新颖多样 |
三、党员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学习频率深度有待提高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农村党员外出务工与经商使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 |
二、教育内容设置与党员日常工作生活实际存在差距 |
三、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制度标准化建设尚未完成 |
四、农村宗族主义与宗教思想影响阻碍教育效果发挥 |
第四章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策略 |
第一节 全面从严优化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
二、坚持主线教育与底线教育相结合 |
三、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
第二节 全面从严加强内容建设,夯实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基础 |
一、强化理论教育,着力增强农村党员理论武装 |
二、强化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将个人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大局 |
三、强化无神论教育,号召农村党员为创立人间之天堂而奋斗 |
四、开展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关系教育 |
第三节 全面从严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施 |
一、优化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领导机制 |
二、优化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过程管理机制 |
三、优化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资源更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调查问卷 |
附件二 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访谈提纲 |
附件三 中国共产党历年党员数量与农民党员占比情况 |
附件四 不同职务党员农村党组织理想信念满意度差异情况统计表 |
附件五 田野调查掠影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目前学界研究的整体状况 |
(二)关于各个相关问题的研究述评 |
(三)目前已有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实证分析法 |
(四)比较分析法 |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概念界定 |
(一)关于干部、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 |
(二)关于理想、信念、理想信念 |
(三)关于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开创和奠基 |
(二)列宁对无产阶级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三)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系统发展 |
(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开创性发展 |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境遇分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新坐标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机遇 |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严峻挑战 |
第二章 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赓续 |
一、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历程 |
(一)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国民大革命时期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三)抗日战争时期 |
(四)解放战争时期 |
(五)过渡时期 |
(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 |
(八)党的十八大以来 |
二、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探索的典型特点 |
(一)坚持以服务于革命和建设为核心,不断发展理想信念教育理念 |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线,与时俱进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
(三)坚持以党、干校教育为引领,不断拓展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
(四)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制度 |
三、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经验 |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首要条件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抓手 |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实效的关键因素 |
(四)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三章 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借鉴和国际比较 |
一、中国传统社会官员思想教化的批判性继承 |
(一)中国传统社会官员思想教化的主要内容 |
(二)中国传统社会官员思想教化的主要方式 |
(三)中国传统社会官员思想教化的经验分析 |
二、苏共亡党亡国惨痛教训的反思性汲取 |
(一)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是苏共亡党亡国的关键原因 |
(二)苏共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失败教训反思 |
三、发达国家公职人员价值观教育的选择性借鉴 |
(一)发达国家公职人员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发达国家公职人员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 |
(三)发达国家公职人员价值观教育的选择借鉴 |
第四章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 |
一、关于样本总体特征 |
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状况的基本判断 |
(一)受访干部对理想信念教育现实效果的评价 |
(二)受访干部对加强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 |
(三)本次调研中值得关注的现象 |
三、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教育理念缺乏适应力 |
(二)教育内容缺乏说服力 |
(三)教育方式方法缺乏感染力 |
(四)教育制度缺乏约束力 |
(五)能力建设缺乏保障力 |
第五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优化 |
一、转变革新教育理念,建构更加科学有效的系统性指导 |
(一)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 |
(二)坚持多元教育理念 |
(三)坚持以学员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重整优化教育内容,建构“一主多辅”内容体系 |
(一)突出主业主课 |
(二)借助历史资源 |
(三)开发时代资源 |
(四)借助生活资源 |
三、改进升级教育方式,建构具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教学模式 |
(一)优化课堂教学 |
(二)完善观摩教学 |
(三)强化情境教育 |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
(五)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媒 |
四、健全完善教育制度,建构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一)深入强化组织领导制度 |
(二)不断完善干部调训制度 |
(三)不断健全学员考核制度 |
(四)不断完善过程监督制度 |
五、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建构有序有力的教育保障体系 |
(一)整体提升教师水平 |
(二)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
(三)统筹基地布局、质量 |
(四)完善经费投入使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语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一) 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第一章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般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90后”大学生概念界定 |
(二) “理想信念”概念辨析 |
(三) “理想信念教育”概念阐述 |
二、理想信念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的理想观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 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 |
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
(一)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动力作用 |
(二)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前进的指引作用 |
(三)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心灵的净化作用 |
(四)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群体的凝聚作用 |
四、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
(一) 理想信念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内在需求 |
(二) 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 |
(三) 理想信念教育是应对时代挑战的现实需要 |
第二章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考察 |
一、实证研究的实施 |
(一) 调查量表实证研究 |
(二) 调查问卷实证研究 |
(三) 质性实证研究 |
二、由调查量表看"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
(一) 调查量表辨别力评分 |
(二)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直观分析 |
(三)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因子分析 |
三、从调查问卷及质性研究看“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
(一) “90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现状 |
(二) “90后”大学生社会理想信念现状 |
四、“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总体描述 |
第三章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
(一) 教育理念不断丰富但先进性有待完善 |
(二) 教育内容不断充实但实效性有待加强 |
(三) 教育方法不断更新但创新性有待提高 |
(四) 教育队伍不断扩大但科学性有待改进 |
二、“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影响因素 |
(一) 个体因素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
(二) 家庭因素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
(三) 学校因素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
(四) 社会因素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
第四章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
一、明确“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一) 社会理想信念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部分 |
(二) 个人理想信念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 |
二、坚持“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原则 |
(一) 知识传授与思想引导紧密结合 |
(二)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促进 |
(三)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协调 |
(四) 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共同引导 |
三、探索“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
(一) 提升个体素质是“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 |
(二) 完善家庭环境是“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补充 |
(三) 优化学校环境是“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
(四) 构建和谐社会是“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导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 |
附件1:“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调查问卷 |
附件2:“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调查量表 |
附件3:“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质性研究访谈联系信件 |
附件4:“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质性研究访谈题纲 |
附件5:“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质性研究访谈接触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汉代女教所见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女教”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 |
(二)第二阶段:21世纪以后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代以前的理想女性形象 |
第一节 先秦理想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诗经》中以“窈窕淑女”为代表的理想女性形象 |
二、《周易》中阴阳观念对理想女性的定位 |
第二节 秦代理想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官方对理想女性行为的倡导 |
二、北大秦简《教女》所体现的理想女性形象 |
第二章 汉代女教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建构过程 |
第一节 汉代家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汉代女性的家庭教育内容 |
二、汉代家训对女性的教诫及影响 |
第二节 汉儒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汉儒对理想性别秩序的塑造 |
二、汉儒对女性的评判标准 |
三、汉儒对“窈窕淑女”形象的再建构—以《毛诗序》、郑玄笺为基础 |
第三节 汉代国家权力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
一、官方对女性的旌表 |
二、汉律对女性的惩戒 |
第三章 汉代理想女性形象与女性生活实态的差异 |
第一节 汉代理想女性形象与女性生活实态的差异现象 |
一、悍妻、妒妇现象 |
二、女性干政现象 |
三、私通、淫乱现象 |
四、改嫁、再嫁现象 |
第二节 理想女性形象与实际出现差异的原因探讨 |
一、性别意识中“和合”“一体”的观念 |
二、政治格局中女性行为的积极意义 |
三、社会现实中多重秩序与标准的制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难点与研究创新点 |
0.4.1 研究难点 |
0.4.2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想信念的论述与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 |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理想信念的论述 |
1.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 |
1.1.2 列宁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 |
1.1.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论述 |
1.1.5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 |
1.2 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 |
1.2.1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
1.2.2 理想信念的分类与结构 |
1.2.3 理想信念的生成规律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征与现状 |
2.1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征 |
2.1.1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涵 |
2.1.2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作用 |
2.1.3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征 |
2.2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
2.2.1 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
2.2.2 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 |
2.2.3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国内影响因素 |
3.1 经济建设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3.1.1 积极影响 |
3.1.2 消极影响 |
3.2 政治建设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3.2.1 积极影响 |
3.2.2 消极影响 |
3.3 文化建设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3.3.1 积极影响 |
3.3.2 消极影响 |
3.4 社会建设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3.4.1 积极影响 |
3.4.2 消极影响 |
3.5 生态建设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3.5.1 积极影响 |
3.5.2 消极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国际影响因素 |
4.1 经济全球化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1.1 积极影响 |
4.1.2 消极影响 |
4.2 世界多极化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2.1 积极影响 |
4.2.2 消极影响 |
4.3 文化多样化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3.1 积极影响 |
4.3.2 消极影响 |
4.4 社会信息化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4.1 积极影响 |
4.4.2 消极影响 |
4.5 科技迅猛化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5.1 积极影响 |
4.5.2 消极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校内校外影响因素 |
5.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5.1.1 有利于把好人才培养的“政治关口” |
5.1.2 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5.1.3 有利于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5.2 家庭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5.2.1 家教、家训、家风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5.2.2 家庭教育的缺失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第六章 培育和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路径 |
6.1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国内影响因素的应有举措 |
6.1.1 一心一意谋发展,赢得新时代大学生的信赖和支持 |
6.1.2 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应对国内环境变化的能力 |
6.2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国际影响因素的应有举措 |
6.2.1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在比较鉴别中增强“四个自信” |
6.2.2 全球面临疫情大考,新时代大学生须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6.3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校内校外影响因素的应有举措 |
6.3.1 校内方面,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筑牢意识形态防线 |
6.3.2 校外方面,培育优良家风家教家训,创建新时代文明家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形成发展的理论依据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青年学生 |
1.1.2 理想信念 |
1.1.3 理想信念教育 |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的基本观点 |
1.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信念的基本观点 |
1.2.2 列宁关于理想信念的基本观点 |
1.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1 毛泽东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2 邓小平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3 江泽民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4 胡锦涛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的主要内容 |
2.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形成发展的实践依据 |
2.1 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形成的国际背景 |
2.1.2 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的形成社会背景 |
2.2 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
2.2.1 新时期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发展态势 |
2.2.2 当前高校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
3.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
3.1 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
3.1.1 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指路明灯 |
3.1.2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启示 |
3.2 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
3.2.1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3.2.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3.3 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原则 |
3.3.1 理性认同科学理论 |
3.3.2 切实把握历史规律 |
3.3.3 准确认识基本国情 |
3.4 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 |
3.4.1 求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
3.4.2 修德:明确思想德行防线 |
3.4.3 明辨:辨析发展的正确道路 |
3.4.4 笃实:通过实践强化理想信念 |
4.高校贯彻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的路径思考 |
4.1 积极转化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
4.1.1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
4.1.2 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 |
4.2 改革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形式 |
4.2.1 在研讨反馈中巩固理想信念教育 |
4.2.2 在团队活动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 |
4.3 丰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载体 |
4.3.1 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载体 |
4.3.2 借助微平台传播理想信念教育 |
4.4 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
4.4.1 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
4.4.2 调控媒体舆论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对理想与实践关系的几点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研究[D]. 佘明薇. 苏州大学, 2018(12)
- [2]《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D]. 李圣强. 山东大学, 2020(12)
- [3]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有效性研究[D]. 李雪.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4]“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钟毅.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叶新璐.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李曙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7]“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刘西华. 山东大学, 2013(10)
- [8]汉代女教所见理想女性形象建构研究[D]. 赵咏秋. 兰州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研究[D]. 张园晓.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10]习近平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观研究[D]. 李政佼.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