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编程方法实现单片机串行口波特率(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燕,刘明华[1](2021)在《《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串口通信内容教学改革》文中认为串口通信是单片机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学生普遍反应该部分内容抽象,难以理解,不会编程等问题,导致本部分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针对此类现象,进行了串口通信部分授课内容的梳理和实验内容的改革,教学效果显示该教学改革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显着提高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的应用水平,达到较好效果。
江耘宇[2](2019)在《一种组合导航计算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结构和算法逐渐成熟和完善,实际应用中对适应SINS/GPS组合导航特点的嵌入式硬件平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基于高速导航运算需求分析,结合SINS/GPS组合导航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DSP和FPGA的嵌入式导航计算硬件平台,以满足导航计算对硬件平台的微型化安装、实时性、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的需求。设计以TMS320C6748型DSP和EP4CE15F17I型FPGA为核心元件,其中,DSP负责导航解算,借助FPGA丰富的内部资源和强大的可编程能力扩展硬件平台通信接口,完成对GPS信号和IMU信号的接收和缓存。在硬件物理实现上,充分考虑导航计算硬件平台所处电磁干扰恶劣环境,对硬件平台的外围电路和存储器电路做了电磁兼容性设计,利用Cadence 16.6软件完成电路布局布线,设计绘制了嵌入式导航计算硬件平台的PCB板图。利用FPGA可重复编程特性,在片内扩展了6路UART的通信接口,使用Verilog HDL硬件编程语言设计异步串行收发IP核,完成了UART通信协议与收发时序的模拟,使其支持RS-232和RS-422串口通信协议和异步串行传输的基本功能。在接收模块设计中,采用16倍波特率多次间隔采样的方法解决了接收数据过程的起始位精确对准问题和抗噪声干扰的问题。此外,平台中设计的异步FIFO用于对数据进行缓存,解决了数据的跨时域传输问题,设计了异步FIFO空满状态机制实现对异步FIFO的控制。在DSP与FPGA的通信实现上,通过对比分析EMIFA接口访问信号逻辑与FPGA端的UART控制信号逻辑,设计了串口扩展选择合适的控制逻辑译码方案,从而保障DSP与FPGA之间有效的通信。最后通过Modelsim-Alter软件对所设计的功能进行仿真和硬件平台实物调试,验证了所设计的导航计算硬件平台可以满足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对微型化、实时性、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龚伟杰[3](2014)在《独立传动圆网印花机外围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圆网印花机是当前印染行业的重要设备。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引入,圆网印花机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印花作业方式。目前,国际上圆网印花机朝着圆网独立传动和计算机集成控制的方向发展,使得圆网印花的精度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以便适应高性能及高效率等市场要求。在我国,圆网印花技术是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十多年过去了,早期圆网印花机的技术已不适应生产需求,一种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方案的提出迫在眉睫[4]。本文就是基于这个环境下,自行设计、开发了高精度基于CAN总线的独立伺服圆网印花机外围控制系统。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圆网印花机的发展概况以及现代圆网印花机的技术进步。同时介绍了圆网印花机的系统结构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圆网印花机的独立传动以及电气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独立伺服的传动、以及采用现场侧与控制柜侧的系统结构等方面。然后,文章详细介绍了为该圆网印花机设计的外围控制系统实际方案,包括磁棒电源台的电路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控制板设计以及基于CAN总线的接口电路及相应通讯程序。整个外围控制系统突出了通讯方面的高效性,提高了整个设备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该外围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赵梁[4](2013)在《电磁式电子白板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往粉笔、黑板、板擦“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改善,新型的多媒体教室以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教学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目前,在高等院校的多媒体教学使用中,常以投影仪、计算机、幕布“三位”结合的方式为主,而中小学校则出现了另一番景象:以电子白板为核心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方式。从近几年的使用情况来看,很有燎原之势,这是因为交互式电子白板把用户带进了高效率、轻松的学习、工作环境中去,在电子白板系统中,电子白板与计算机连在一起,可以实时通信,使得用户在两者间可以自由的切换。比如用户在电子白板板面上完成的注释、修改等操作需要保存时,可以直接在白板上操作而不需要再回到计算机旁。作者实习公司的产品之一便是电子白板,本文以此为基础,介绍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其中一种—电磁式电子白板,并对其设计和实现过程作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同时也就电子白板在多媒体领域应用中的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本文充分利用公司在研发、生产电子白板中的现有仪器设备对一些数据和方法反复测试和实践,在电子白板系统中,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措施。由于电子白板大屏幕与计算机屏幕要实时显示同样的内容,这就涉及到两者间坐标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市场上采用的各种坐标转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透视投影变换法。由于透视投影变换算法具有8个有效自由度,相比于其他坐标变换法(少于6个有效自由度),对坐标转换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电磁式电子白板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专用的电子笔,这就涉及到电子笔在电子白板屏幕上操作时定位是否准确的问题,根据国家教育行业制定的规定,落笔点与显示点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大小是反映电子白板中定位精确度的一个标准。市场上不同的厂家采用的定位方法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以一种简单的线性算法为主,再结合微控制器多次扫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完成坐标的具体定位,本文对这种定位算法作了较小的改动,提出了另外一种定位方法:双线性插值算法。经多次测量,定位精度提高了0.13mm。本文从软硬件两方面介绍了电磁式电子白板系统,包括硬件中电路板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程序设计中寄存器的配置,上位机中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的建立,也对应用程序界面模块作了简要介绍,文章最后为该系统的几个主要性能指标作了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性能良好。
刘杰[5](2012)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器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智能控制技术是新兴发展中的高技术学科,是现代控制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方便人们对受控对象的控制。因此,设计一个用于工业现场的智能控制器是有必要的。本文对用于工业现场的智能控制器的系统需求和性能指标进行分析,介绍了智能控制器设计中常用的各种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适合本系统的单片机技术作为本智能控制器的解决方案;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对智能控制器进行了详细设计,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基本系统、电源、串行通信接口、模拟量控制通道和开关量控制通道,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主程序、智能控制算法和与PC机串行通信等。实际的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常具有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等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针对这些特点,采用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方法,以提高控制器的性能。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了综合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法可减小系统超调量,提高其快速性,缩短了调节时间,达到了设计要求。
王警卫[6](2011)在《基于GSM的汽车无线防盗抢报警定位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汽车业的飞速发展,人类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汽车的安全也给人们提出了一大难题——汽车防盗。目前各种汽车防盗方法和产品层出不穷,但是,汽车防盗问题依旧没有完全解决。传统报警系统的主要缺陷是:被动防盗,车辆被偷后无法进行跟踪,不能远程设防撤防。本系统设计的GSM汽车防盗器,是依托覆盖率极高的GSM公众网络,利用GSM无线通讯业务和短消息增值业务,采用人车互动主动防盗模式,可对汽车进行远程截停汽车和汽车的定位、发送报警信息、被劫报警、振动报警等功能,使车主摆脱了看不到的被动防盗尴尬局面,突破了距离的限制,具有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网络化的特点。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是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讯系统,是目前发展比较成熟、完善、应用最为广泛的通讯系统。目前已建成的覆盖全国的GSM数字蜂窝移动通讯网(主要包括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大型运营商),是我国公众移动通讯网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提供话音、短信息、数据等多种业务。其中基于GSM、SMS (Short Message System,短信息或短信)功能可以开发出传输各种检测、监控数据信号和控制命令的数据通讯系统。由于GSM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联网和漫游,不需要组建专用通讯网络,就可以完成远程数据通讯,而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本课题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是采用GSM通信信道,当汽车无人值守时,启动车内传感器,当车辆被盗后,利用手机的短信功能,报警器发送短信给司机的手机报警,司机确认后,控制汽车。汽车控制装置由单片机实现。在系统中,当司机汽车被盗抢后,司机可以在远离盗贼和抢劫者后,在安全地点通过手机短消息发送停车指令给安装在汽车内的防盗抢器,防盗抢报警器收到控制命令,并在确认密码权限后,停止汽车发动机工作,实现了远程控制车辆的功能。而且,当出现特大交通事故时候,报警器可以自动拨打求救电话,利用移动基站定位告知车辆所处的位置信息,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给司机以生命安全保障。论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汽车防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主要的开发内容。此外,论文还介绍了GSM协议规范及AT指令集的相关理论,基站定位服务介绍及实现,接着阐述了系统总体设计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和具体的实现细节。根据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在程序设计上着重于PC与GSM模块的通信和单片机与GSM模块的通讯和程序处理,及单片机对输入输出模块的通讯内容,如何进行基站定位查找到车主位置信息等等。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进一步的展望。采用主流的C语言作为系统的开发平台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扩展性和易复用性。经过反复测试,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葛虓[7](2011)在《智能楼宇电采暖综合控制系统》文中指出地热电采暖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采暖方式,由温度控制器对地热电缆进行加热控制。与传统热水采暖相比,该采暖方式具有环保、节能、经济、安全等优点,但现行的地热电采暖系统多采用单温度控制器控制单地热电缆,从而无法实现综合管理和控制。本文所设计的控制系统以地热电采暖设备为基础,利用主控计算机中的人机交互软件对地热系统中所有温控器进行总体控制。由计算机中的软件可实现系统工作参数的设置和工作状态的记录,通过计算机机箱上的串行口可实现计算机与终端温控器的通信,信号传输由全双工、高抗干扰的RS422接口总线完成,总线结构为分时巡检式,最终通过温控器控制地热电缆进行加热。整个通信网络由八口集线器进行端口扩展,终端温控器数目可达三万以上。本文主要任务如下:首先,根据集线器和温控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设计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拟定其工程实现方法;然后,根据硬件设备特点和通信协议,采用编程软件Visual Studio 2008中的C#进行控制软件的设计,并采用数据库软件SQL2005设计数据库,该数据库对系统工作的参数和状态进行存储,软件可实现如下功能:楼宇信息设置、温控器登记、温控器路径扫描、温度参数设置、工作日程设置、巡检时间设置、报警设置、串行口参数设置、温控器分区管理、温控器测试、温控器信息查询、系统运行、温控器打开和关闭、硬件网络结构索引、温度曲线显示、功率曲线显示、用电量统计、系统状态显示等;最后,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设计控制器并绘制其原理图和PCB图,在没有主机的条件下,该控制器对温控网络进行总体控制。
徐小涛[8](2010)在《基于MCS-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串行通信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通信模式,根据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原理,介绍了单片机串行通信模式和单片机的波特率设置方法,分析了单片机双机通信、单片机多机通信以及单片机与个人计算机(PC)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利用PC良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最优控制。并以MCS-51单片机为基础,针对串行通信的实行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法。
徐小涛[9](2010)在《基于MCS-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文中指出根据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原理,深入分析了单片机串口通信模式、波特率的设置、单片机和单片机之间以及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并以MCS-51单片机为基础,针对串行通信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法,对于MCS-51单片机的扩展运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孙立中[10](2010)在《步进电机的微机遥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步进电机为控制对象,继承传统通过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优点,研制高性能步进电机的无线上位机控制系统。开发了一种步进电机的上位机控制软件,该软件以PC机作为上位机,以单片机作为下位机,采用PC机的控制系统,利用其软硬件资源丰富,柔性极强,可使上位机能够可靠地将经过处理的控制指令和参数通过串口由红外编码发送到下位机,保证下位机能够准确、及时地发出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驱动步进电机工作。同时,上位机检测下位机的各种状态信号,进行诊断和处理。步进电机作为控制执行设备,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器件,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精密机械等领域。步进电机可以对旋转角度和转动速度进行高精度控制。步进电机不同之处在于步进电机可接受脉冲信号,可进行精确控制,是数字控制的重要执行元件。本设计可通过上位机对其进行控制和监测,也可通过遥控器对步进电机进行遥控和遥测,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用编程方法实现单片机串行口波特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编程方法实现单片机串行口波特率(论文提纲范文)
(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串口通信内容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串口通信理论部分的教学大纲要求 |
2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细分讲授的内容与方法 |
2.1 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 |
2.2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
2.3 波特率发生器 |
2.4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
2.5 串行口的中断申请 |
2.6 串行通信的错误校验 |
3 串口通信实验部分的教学大纲要求 |
3.1 硬件电路图的设计 |
3.2 软件程序编写的训练 |
3.3 串行口的初始化步骤 |
3.4 单片机间的多机通信 |
3.5 实验成绩的评定 |
(2)一种组合导航计算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嵌入式导航计算硬件平台发展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2 导航计算硬件平台需求分析 |
2.1 微型化需求分析 |
2.2 SINS/GPS组合导航运算需求分析 |
2.3 多路异步串口扩展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硬件平台搭建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外围电路设计 |
3.2.1 电源方案 |
3.2.2 时钟电路设计 |
3.2.3 JTAG调试接口设计 |
3.2.4 异步串行接口电路 |
3.2.5 BOOT启动模式选择电路 |
3.3 存储器硬件电路设计 |
3.3.1 SDRAM存储器电路 |
3.3.2 NAND FLASH存储电路 |
3.4 硬件平台PCB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导航计算硬件平台的逻辑实现 |
4.1 异步串行通信协议 |
4.2 UART的 IP核总体设计 |
4.2.1 设计要求 |
4.2.2 IP核功能模块组成 |
4.2.3 UART顶层端口描述 |
4.2.4 内部寄存器设计 |
4.3 各功能模块设计 |
4.3.1 波特率发生器 |
4.3.2 发送模块 |
4.3.3 接收模块 |
4.3.4 异步FIFO设计 |
4.3.5 中断仲裁控制 |
4.4 DSP与 FPGA间的通讯 |
4.4.1 FPGA与 DSP的接口设计 |
4.4.2 EMIFA时序设计 |
4.4.3 EMIFA地址映射 |
4.4.4 UART端口控制信号逻辑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时序仿真及硬件平台测试 |
5.1 时序仿真 |
5.1.1 发送模块仿真 |
5.1.2 接收模块仿真 |
5.2 硬件平台调试 |
5.2.1 电源测试 |
5.2.2 UART的 IP核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独立传动圆网印花机外围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内容的背景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印花机的控制系统 |
1.3.2 印花机的对花系统 |
1.3.3 印花机的刮浆装置、网头等 |
1.3.4 印花机的节能减排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圆网印花机原理 |
2.1 系统结构 |
2.1.1 进布装置 |
2.1.2 印花部分 |
2.1.3 烘房 |
2.1.4 落布装置 |
2.2 印花传动与电气控制 |
2.2.1 单元拖动 |
2.2.2 圆网传动 |
2.2.3 电气控制系统 |
3 圆网印花机的圆网独立传动与控制 |
3.1 圆网独立传动 |
3.1.1 伺服电动机传动 |
3.2 控制系统 |
3.2.1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3.2.2 圆网和导带的同步控制 |
3.3 磁台电源电路设计 |
3.3.1 电源电路部分 |
3.3.2 主电路部分 |
3.3.3 反馈电路部分 |
3.3.4 控制电路部分 |
3.3.5 磁台电源电路实验结果及硬件实物 |
4 基于CAN总线的操作信号收发装置电路硬件设计 |
4.1 CAN总线控制 |
4.1.1 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
4.1.2 CAN总线的应用 |
4.2 现场侧控制板设计 |
4.2.1 现场侧控制板1 |
4.2.2 现场侧控制板2 |
4.2.3 现场侧控制板电路硬件实物 |
4.3 控制柜侧控制板设计 |
4.3.1 控制柜侧控制板 |
4.3.2 控制柜侧控制板电路硬件实物 |
5 基于CAN总线的操作信号收发装置电路软件设计 |
5.1 CAN节点通讯程序设计 |
5.1.1 CAN节点的初始化程序 |
5.1.2 数据接收和发送功能的实现 |
5.2 单片机程序设计 |
5.2.1 集成开发软件——Keil C51 |
5.2.2 单片机部分程序设计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磁台电源电路设计 |
2 现场侧控制板1 |
3 现场侧控制板2 |
4 控制柜侧控制板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电磁式电子白板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子白板的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子白板原理 |
2.1 市场上各电子白板原理 |
2.1.1 电阻式电子白板原理结构 |
2.1.2 电容式电子白板原理结构 |
2.1.3 红外式电子白板原理结构 |
2.1.4 超声波式电子白板原理结构 |
2.1.5 CCD光扫描式电子白板概况 |
2.1.6 电磁感应式电子白板概况 |
2.1.7 不同类型电子白板性能对比 |
2.2 电磁式电子白板原理 |
2.3 坐标转换算法 |
2.3.1 现有坐标转换算法分析 |
2.3.2 新转换算法的实现 |
2.4 白板的定位原理 |
2.4.1 定位的整体思想 |
2.4.2 定位算法 |
2.4.3 改进的定位算法 |
2.5 坐标轨迹的功能实现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2 电子笔介绍 |
3.3 系统要完成的功能 |
3.4 系统要达到的指标 |
3.5 控制电路系统结构 |
3.6 电子白板系统设计流程 |
第四章 电子白板设计 |
4.1 电子白板硬件设计 |
4.1.1 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4.1.2 接口电路设计 |
4.1.3 线圈信号选择电路 |
4.1.4 滤波、放大电路设计 |
4.1.5 A/D采集电路设计 |
4.1.6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4.1.7 电源电路设计 |
4.1.8 整体电路板 |
4.2 电子白板软件设计 |
4.2.1 微控制器软件设计 |
4.2.2 线圈扫描设计 |
4.2.3 A/D采集实现 |
4.2.4 坐标定位程序设计 |
4.2.5 串口通信实现 |
第五章 上位机软件 |
5.1 上位机软件结构 |
5.2 通讯部分设计 |
5.2.1 握手协议 |
5.2.2 白板笔按键协议 |
5.3 定位部分设计 |
5.4 用户界面模块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放大器模块信号采集图 |
6.2 白板屏定位测试 |
6.3 系统定位范围测试 |
6.4 系统实时性测试 |
6.5 系统笔画区分测试 |
6.6 系统分辨率测试 |
6.7 系统书写效果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智能控制器系统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方案选择 |
2.2.1 ARM+LINUX 嵌入式技术 |
2.2.2 现场总线技术 |
2.2.3 工业以太网技术 |
2.2.4 PLC 技术 |
2.2.5 单片机技术 |
2.3 系统功能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硬件设计原则和方法 |
3.2 硬件原理图设计 |
3.2.1 单片机基本电路 |
3.2.2 串行通信接口 |
3.2.3 模拟量控制通道 |
3.2.4 开关量控制通道 |
3.2.5 系统电源 |
3.3 硬件电路仿真 |
3.3.1 模拟量控制通道 |
3.3.2 开关量控制通道 |
3.4 PCB 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控制器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原则与功能分析 |
4.2 智能控制器软件设计方法 |
4.3 智能控制算法 |
4.3.1 数字 PID 控制原理 |
4.3.2 模糊控制 |
4.3.3 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算法 |
4.4 系统主程序 |
4.5 串行通信接口 |
4.6 输出控制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控制器综合仿真与分析 |
5.1 智能控制器综合仿真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智能控制器硬件原理图 |
(6)基于GSM的汽车无线防盗抢报警定位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1.2 汽车防盗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汽车防盗技术的标准化 |
1.4 汽车防盗技术的分类 |
1.4.1 机械式防盗系统 |
1.4.2 电子式防盗系统 |
1.4.3 芯片式防盗系统 |
1.4.4 网络式防盗系统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 本课题研究要实现的功能及任务 |
第2章 课题相关技术介绍 |
2.1 GSM移动通信系统 |
2.1.1 GSM系统介绍及网络结构 |
2.1.2 GSM数据业务-SMS |
2.2 短信息延时理论分析 |
2.3 定位技术的选择 |
第3章 汽车防盗定位系统的方案设计 |
3.1 系统的通信平台的选择 |
3.2 GSM07协议介绍 |
3.2.1 GSM07.07的AT指令 |
3.2.2 GSM07.05的AT指令 |
3.3 AT指令介绍 |
3.4 发送与短信息接收详解 |
3.5 防盗系统的设计 |
3.5.1 防盗系统的总体设计 |
3.5.2 防盗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4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4.1 系统的硬件原理框图 |
4.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2.1 主控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
4.2.2 GSM/GPRS模块的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
4.2.3 RS232串口通信介绍 |
4.2.4 RS232串口通信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
4.2.5 报警信号采集模块选型及硬件电路设计 |
4.2.6 断油断电电路的硬件选型及设计 |
4.3 基站定位所需硬件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编译环境 |
5.2 主程序模块 |
5.2.1 主程序模块的初始化 |
5.2.2 中断子程序设计 |
5.2.3 延时子程序 |
5.2.4 主程序接收处理子程序 |
5.2.5 主程序发送子程序 |
5.2.6 GSM/GPRS联机子程序 |
5.3 GSM/GPRS模块初始化设置 |
5.4 基站定位系统开发 |
5.4.1 基站定位系统的开发及软件的打包 |
5.4.2 基站定位系统HTML网页的开发 |
5.4.3 HTML代码介绍 |
第6章 系统功能性调试、测试与改进 |
6.1 计算机与微控制器模块的通信调试 |
6.1.1 微控制器模块DP-51H简介 |
6.1.2 DP-51H与计算机通信调试部分 |
6.1.3 BENQ M23 GPRS模块与计算机通信调试部分 |
6.1.4 BENQ M23 GPRS模块与DP-51H通信调试部分 |
6.2 基站定位部分 |
6.3 系统功能性改进 |
6.3.1 防盗抢系统方面的改进 |
6.3.2 基站定位软件方面的改进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智能楼宇电采暖综合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电采暖系统硬件组成及工程实现方法 |
2.1 系统概述 |
2.2 硬件设备简介 |
2.2.1 计算机串行口 |
2.2.2 接口转换器 |
2.2.3 集线器 |
2.2.4 温度控制器 |
2.2.5 信号线 |
2.3 工程实现方法 |
2.3.1 树形接法 |
2.3.2 并联接法 |
2.3.3 总体连接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软件设计 |
3.1 控制软件概述 |
3.2 软件总体设计 |
3.3 软件详细设计 |
3.3.1 创建软件 |
3.3.2 主界面 |
3.3.3 菜单栏 |
3.3.4 索引栏 |
3.3.5 信息栏 |
3.3.6 状态栏 |
3.4 数据库相关说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测试及性能分析 |
4.1 概述 |
4.2 系统测试 |
4.2.1 系统搭建 |
4.2.2 系统参数设置及功能测试 |
4.2.3 系统工作状态测试 |
4.3 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另一种方案 |
5.1 概述 |
5.2 主控制器结构 |
5.3 主控制器硬件选择及电路设计 |
5.4 原理图设计 |
5.5 PCB 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MCS-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1 串行通信原理 |
2 单片机的工作模式及波特率的设置 |
2.1 串口的工作模式 |
2.2 波特率的设置 |
3 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
3.1 单片机双机通信协议 |
3.2 单片机多机通信协议 |
3.3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
4 结语 |
(10)步进电机的微机遥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概述 |
第一章 基于VB6.0 的上位机控制软件的设计 |
1.1 Visual Basic6.0 简介 |
1.2 上微机软件控制的实现 |
1.2.1 上位机软件控制的基本原理 |
1.2.2 MSComm 控件介绍 |
1.2.3 MSC 控件的主要属性 |
1.2.4 MSComm 控件的事件响应处理方式 |
1.3 PC 机与单片机实现串行通讯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1 TTL 电平与RS232 电平的转换 |
1.3.2 单片机与PC 机通讯时波特率的设定 |
1.3.3 单片机与PC 机通讯时通讯协议的约定 |
1.4 VB 创建的上位机可视化控制界面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PC 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实现 |
2.1 系统硬件设计 |
2.1.1 AT89S52 简介 |
2.1.2 PC 机电平转换电路 |
2.1.3 单片机的COM 口接口电路 |
2.2 系统程序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收发装置的设计 |
3.1 单片机红外遥控的原理 |
3.1.1 单片机红外遥控概述 |
3.1.2 二进制信号的编码 |
3.1.3 二进制信号的调制 |
3.1.4 二进制信号的解调 |
3.1.5 二进制信号的解码 |
3.1.6 基于字节传输的红外遥控数据格式 |
3.2 单片机红外遥控的实现 |
3.2.1 硬件电路设计 |
3.2.2 软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的设计 |
4.1 步进电机概述 |
4.1.1 步进电机的特点 |
4.1.2 步进电机的分类 |
4.1.3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
4.1.4 步进电机的选用计算方法 |
4.2 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 |
4.2.1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概述 |
4.2.2 步进电机驱动的基本原理 |
4.2.3 步进电机的转速控制 |
4.2.4 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 |
4.2.5 系统程序部分的设计 |
4.3 步进电机运行状态的显示 |
4.3.1 12864 点阵LCD 简介 |
4.3.2 12864 点阵型LCD 硬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整体运行调试 |
5.1 硬件的仿真与调试 |
5.2 后续发展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详细摘要 |
四、用编程方法实现单片机串行口波特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串口通信内容教学改革[J]. 王晓燕,刘明华. 电子世界, 2021(23)
- [2]一种组合导航计算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江耘宇. 重庆大学, 2019(01)
- [3]独立传动圆网印花机外围控制系统设计[D]. 龚伟杰. 东华大学, 2014(05)
- [4]电磁式电子白板的设计与实现[D]. 赵梁.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5]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器研究与设计[D]. 刘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4)
- [6]基于GSM的汽车无线防盗抢报警定位系统的研究[D]. 王警卫. 东北大学, 2011(05)
- [7]智能楼宇电采暖综合控制系统[D]. 葛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8]基于MCS-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实现[J]. 徐小涛. 计算机与网络, 2010(19)
- [9]基于MCS-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J]. 徐小涛.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0(15)
- [10]步进电机的微机遥控系统的设计[D]. 孙立中.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5)
标签:单片机论文; 通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通信原理论文; 波特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