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统”即将解散(论文文献综述)
潘迎春,洪玲艳[1](202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探析(1946~1955年)》文中认为近年来,美国将中国科技发展视为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威胁,开始打压中国科技企业,限制中国公民赴美学习和交流,加强出口限制,试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反映了美国重启科技领域的冷战,加强对科技信息传播的控制。美国对科技信息传播的控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美国意识到科技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开始严格控制科技信息的传播。通过保密先进科技、限制科技人员的出入境以及控制科技资料和产品的出口,美国政府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该机制有助于美国垄断先进科技,维持科技领先优势,成为美国维持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
马燕宁[2](2021)在《积累、扩张、收缩 ——俄罗斯外交周期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俄罗斯外交以其强硬的风格而备受瞩目,“扩张”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的主旋律。可细查历史,在俄罗斯外交中亦不乏“韬光养晦”的案例。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俄罗斯外交中的规律,其核心问题是俄罗斯外交中的“扩张”“收缩”现象是否以周期呈现,如果是,则导致这一规律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了解这一规律对理解当今俄罗斯外交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周期理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线性历史观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主流,而以周期视角观历史则更多将注意力放在历史中定期重复出现的现象。在人文社科领域,经济学是最早并卓有成效得引入周期概念并发展出经济周期理论的学科。随后,这一研究成果被引入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出了国际政治周期,进而出现了外交周期的概念。外交周期是指国家对外政策与行为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呈现出的重复性规律。周期理论为解释俄罗斯外交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9至21世纪初的俄罗斯外交史的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俄罗斯外交史中存在四个周期,并以“积累—扩张—收缩”三个阶段交替演进。在扩张阶段,对外行为能成功达成向外扩张的目标,主要表现形式为领土扩张、战争胜利、外交强硬、对海外事务有强烈兴趣等。在收缩阶段,对外行为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往往伴随着战争失利、领土丧失、外交温和等现象。积累阶段介于扩张与收缩之间,可被视为扩张阶段的前奏,主要表现为战争时胜时败、收复失地、扩张速度较慢等。对俄外交周期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定性分析,而对领土面积历史变迁、战争数据的定量分析,既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定性分析的结果,也进一步从细节上带来了新的发现,比如俄罗斯在东、南、西三个方向上不同的扩张进程。俄罗斯外交周期的形成主要与其国家实力有关。外交的“积累—扩张—收缩”大致与国家政权兴替的“兴起—繁荣—衰亡”周期相一致。但也并非绝对,历史上的改革时期通常伴随外交上的收缩现象,这为周期增添了小幅波动。世界经济也对俄外交产生影响:在世界经济的上行期,俄外交中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收缩现象,在下行期更普遍的是扩张现象。这是因为作为世界经济主要推动力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俄罗斯发生的时间晚于西方国家,而造成技术滞后的原因主要是俄国内问题。俄罗斯文化在历史中呈现的“冲击选择—独特文化形成—文化自信”的周期规律与外交周期相对应,从政治文化角度揭示了外交周期产生的原因。
周红芳[3](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研究指明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邵冰[4](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叶小菲[5](2020)在《论国际法上的制裁》文中指出在国际关系中,有关制裁的实践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到现今的国际社会,制裁问题仍是学术界的热门主题。美国、中国、欧盟、伊朗、俄罗斯等国家有较多的制裁实践,有关制裁的研究也较为深入。目前制裁作为国际社会上被频繁使用的手段与措施,无论是多边国家主体或是单边国家主体都用其实现自己的国家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被制裁的一方也会采取应对措施。这些手段都在不断发展中,制度也都在不断完善中,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和争议,故这一问题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制裁的起源、发展与特点,讨论了制裁的解除与中止以及分类,从制裁的分类延伸出单边制裁和多边制裁的概念。其次,结合联合国的制裁机制详细论述了多边制裁主体的实施方式和手段。再者,文章研究单边制裁时结合美国这一典型单边制裁的实施机制,论述单边制裁是如何在国际法中被运用。最后通过前面的部分讨论了制裁的合法性问题,探究制裁的各国立场及应对措施。最后讨论了我国如今面临的制裁问题现状,并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应对制裁法律体系的建议。
杨建飞[6](2020)在《早期罗马帝国的海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质上进入了帝国阶段。早期罗马帝国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发展,为常备海军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在许多关于罗马军事活动的记述中,帝国海军往往不受重视。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罗马存在的时间内,海军一直是罗马帝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并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支“超级大国”海军。早期罗马帝国海军的建立,顺应了共和制向元首制的转变,迎合了屋大维加强自身权力的需求,同时,也是罗马海军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利,不仅将罗马的发展战略引入海洋,而且为其海外探险提供了充足的物质(粮食)基础。此后,频繁的对外征服战争,突破了罗马本土,在使罗马获得疆域辽阔土地的同时,也在不断冲击着行政机制不断下降的共和体制。高效的指挥机制、专业的战斗军团,成为海外征战过程中必然的选择。原本作为罗马军团附属的海军,在对外征战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渐向专业化、独立化方向发展。帝国建立后,在农、工、商繁荣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下,面对帝国疆域辽阔的现状,奥古斯都在罗马本土建立了两支常备海军舰队,在海外各行省及边境区域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各行省海军舰队,并修筑了相应的海军基地。早期罗马帝国政府对海军的重视,得益于其自身的优势。各海军舰队的建立与发展,有效的保障了地中海世界海上贸易的安全;加强了罗马对各行省的管辖,且便利了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在罗马历史上,正是依靠海军的力量,罗马得以染指并最终统治整个地中海沿岸的领土;正是依靠海军力量,屋大维赢得了亚克兴海战的胜利,结束了传统的共和政体,并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正是依靠海军的力量,早期罗马帝国的贸易和经济得以持续增长和繁荣。最后,可以说,海军力量的丧失也是西罗马帝国瓦解和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云鹏[7](2020)在《从中立到军事不结盟 ——瑞典对外政策演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瑞典长期执行“中立不结盟”的政策,外界也普遍给它贴上“中立国”的标签,它也曾以此为荣。1814年以后,通过自我宣称中立并刻意避开军事联盟,瑞典躲开了爆发于19和20世纪困扰不少欧洲国家的冲突与战争,它也凭借这个身份充当了冷战期间乃至当下冲突双方的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并获得了世界的赞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典的中立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政府不再使用“中立”一词,而是使用“军事不结盟”。而且,它也不排除当周边或欧盟成员国遭受进攻时采取必要行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瑞典的民众也不像过去那样对中立予以近乎绝对的拥护了。这不仅体现于冷战结束后瑞典加入了欧盟的做法上,也体现在瑞典与北约越走越进的关系中。本文选取拿破仑战争结束至当下的瑞典对外政策作为考察对象,分析了不同时期瑞典中立政策摇摆取向的背后原因。在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本文假设、构建分析框架并对有关概念进行说明后,本文的第一章首先叙述了瑞典在19世纪的关键地区事件,如在克里米亚战争和普丹战争中的立场,然后描述了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对外行为。文章指出,宣称中立的瑞典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中立,而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趋近对象,即俄国、英国、德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本文的第二章分别论述了冷战时期瑞典在巴黎统筹委员会、北约和欧共体上的立场。文章指出,在针对东方集团的贸易禁运和防务问题上,瑞典并没有做到中立。它不仅遵守了美国紧缩对东方集团的轴承出口的要求,还私下里与北约密切接触并保持情报和后勤方面的合作,将枪口对准苏联。只有在欧共体问题上,瑞典的所作所为算是中立。本文的第三章考察了后冷战时代瑞典与北约的防务关系。冷战的终结让瑞典得以将跟北约的防务合作摆到台面上,并且它在各次任务中都可谓不遗余力。在2014年之前,瑞典一直将其与北约的合作放在海外的维和行动和危机管理上。在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它对自身的国防战略进行修正,将目光聚焦于周边并使防务本土化,而这与俄罗斯难脱干系。本文的第四章考察了冷战结束后瑞典与欧盟的防务关系。苏联的解体让中立失去它以往的意义,瑞典也得以加入欧盟捞取经济利益从而缓解国内经济危机。正因为是经济而非传统安全的原因促使瑞典加入欧盟,所以一直在加入该国际组织的十来年里,它在与后者的防务合作上一直显得半心半意,直到《里斯本条约》签署和俄格战争后它才一改以往形象,不再追求军事上的中立。在论文的结尾处,作者作了一个简要的概述。文章指出,虽然中立政策让瑞典得以脱离发生在欧洲的冲突和战争,并在冷战时游刃于美苏两大集团之间,成为让世人艳羡的福利国家,但岁月的侵蚀和同代人效应也让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如今的瑞典政府已不提及中立,而只是强调军事不结盟且不排除在欧盟成员国遭受武装进攻、周边发生冲突时施与或接受援助。然而,文章认为,由于内外条件不成熟,在可预见的未来,瑞典还不会很快放弃它的军事不结盟立场,而是在维持该政策整体不变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北约和欧盟在领土防务上的合作。
吴瑕[8](2020)在《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研究(1830-1922)》文中研究表明自从美国传教士踏入奥斯曼帝国以来,美国以“海军、商贸和传教士相结合”的独特模式在近东地区扩张,美国传教士与亚美尼亚问题紧紧纠葛在一起。本文以1830年至1922年间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研究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的政策,分析美国对策变化及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影响。美国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对于亚美尼亚人的独立倾向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这种独立倾向是导致亚美尼亚屠杀的重要原因。19世纪90年代中期,奥斯曼帝国爆发了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后,引起了美国政府及舆论的广泛关注,美国对于这一事件的关注成为了美国政策转变的一个信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尔逊总统对于亚美尼亚自治问题以及仲裁“亚美尼亚领土”的反复努力全部以失败告终,同时美国对于亚美尼亚难民的募捐和救济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伴随着亚美尼亚共和国并入苏联和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继任的沃伦·哈丁政府不再注重近东地区,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的政策基本终结。纵观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持续关注的历史,实质上是美国特色扩张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即使在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的阶段,也给予了亚美尼亚问题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问题的发展。而对于美国的“文化外交”,要一分为二地客观看待。首先,它是推行美式霸权的急先锋,是侵略扩张的另一种方式;其次,美国的“文化外交”也有一定地积极作用。传教士兴办学校、医院,举办救济,挽救了大量亚美尼亚难民的生命,促进了亚美尼亚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地缘、势力、对外政策变化等原因,美国最终也没有解决持续了一百余年的亚美尼亚问题,而苏联最终武力占据亚美尼亚,亚美尼亚成为苏联的一个共和国,最终苏联解决了亚美尼亚问题。美国无法对亚美尼亚问题产生影响,在1922年美国的近东救援会和救济与复兴署撤出高加索地区后,对亚美尼亚问题的关注也告一段落。
赵令琳[9](2019)在《美国在印尼实施国际橡胶管制政策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尼的天然橡胶种植业从19世纪末开始发展后,逐渐成为美国重要的橡胶来源。二战结束后,为满足战后工业的橡胶需求并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美国橡胶垄断集团采取各种方式破坏英荷资本在印尼橡胶业中的垄断地位,加强对印尼橡胶业的控制,橡胶贸易逐渐成为美国与印尼的重要贸易之一,橡胶问题成为日后影响美国与印尼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冷战开始后,美国政府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遏制,贸易管制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橡胶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也被列入管制清单中,国际橡胶管制政策应运而生。鉴于印尼在橡胶市场上的独特地位,美国通过各种努力促使印尼加入国际橡胶管制阵营,而印尼在《巴特尔法》的压力下也同意遵守美国主导的国际橡胶管制政策。但是,1952年“橡胶危机”的爆发使美印(尼)围绕橡胶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纠纷,这逐渐动摇了印尼参与橡胶管制的决心。由于美国对印尼的橡胶困境无所作为,印尼于1956年6月宣布不再遵守联合国的对华橡胶禁运决议,从管制清单中删除了橡胶这一物资,解除对橡胶的管制,退出由美国主导的国际橡胶管制阵营,这宣告了美国橡胶管制政策在印尼的实施失败。印尼的退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印(尼)之间的摩擦,对美印(尼)关系产生不利影响,但对印尼橡胶业的发展和中国方面带来了积极影响。
叶开[10](2019)在《瓦森纳安排机制评析》文中认为多边出口管制机制是国际防扩散领域的重要制度安排,对维护世界和地区的稳定、防止武器和敏感技术扩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瓦森纳安排是多边出口管制机制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其前身是冷战时期由美国等国牵头成立的、对东西方贸易进行管制的巴黎统筹委员会。自1996年正式成立以来,瓦森纳安排在常规武器和两用品的出口管制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巴统”的发展历程,考察了“巴统”解散、瓦森纳安排建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对瓦森纳安排的运作机制和作用局限进行了介绍。本文认为瓦森纳安排的出口管制清单和最佳实践是组织为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常规武器扩散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瓦森纳安排的问题在于机制的有效性较弱,组织内大国之间的复杂矛盾影响了组织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在面临新技术挑战和跨领域管制难题时难以做出有效的反映。展望未来,瓦森纳安排应该继续与非成员国之间的多领域交流,对组织的机制进行改革,增强机制的有效性,更加慎重的处理与新技术有关的管制问题,加强与其他多边出口管制组织的协作。
二、“巴统”即将解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统”即将解散(论文提纲范文)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探析(1946~195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重要科技信息进行保密 |
二、限制科技人员出入境 |
三、严格管控科技资料和产品的出口 |
四、结语 |
(2)积累、扩张、收缩 ——俄罗斯外交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周期理论的提出与应用 |
第一节 周期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周期理论的发展 |
一、历史周期理论 |
二、经济周期理论 |
三、国际政治周期理论 |
第三节 外交领域的周期 |
一、外交周期理论 |
二、俄罗斯外交周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一周期:基辅罗斯时期 |
第一节 积累阶段:国之初建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二节 扩张阶段:东欧大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三节 收缩阶段:分裂割据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周期:莫斯科公国时期 |
第一节 积累阶段:小国崛起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二节 扩张阶段:东欧强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三节 收缩阶段:王朝崩溃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三周期:罗曼诺夫王朝时期 |
第一节 积累阶段:欧洲大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二节 扩张阶段:欧洲霸主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三节 收缩阶段:帝国衰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四周期:苏联时期 |
第一节 积累阶段:苏联崛起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二节 扩张阶段:世界强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三节 收缩阶段:地区大国 |
一、历史梳理 |
二、战争数据 |
第四节 领土变迁数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交周期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国内历史周期 |
一、外交周期与政权兴衰周期的关系 |
二、外交周期与改革周期的关系 |
三、俄罗斯外交周期与美国外交周期差异之原因 |
第二节 世界经济周期 |
一、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俄罗斯经济 |
二、俄罗斯外交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关系 |
第三节 文化选择周期 |
一、俄罗斯的文化选择 |
二、俄罗斯文化选择周期 |
本章小结 |
总结 俄罗斯外交新周期展望 |
一、新的积累期 |
二、俄罗斯对外关系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3)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
1.4.2 具体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2.1 思想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3 简要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
3.1 理论依据 |
3.2 历史依据 |
3.3 现实依据 |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
4.1 基本概念 |
4.1.1 国家创新体系 |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4.1.3 相关概念辨析 |
4.2 构成要素 |
4.2.1 行为主体因素 |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
4.2.3 环境因素 |
4.3 主要特点 |
4.3.1 开放性 |
4.3.2 系统性 |
4.3.3 流动性 |
4.3.4 安全性 |
4.4 建立原则 |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
4.5 目标体系 |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
4.6 创新活动 |
4.6.1 科学创新 |
4.6.2 技术创新 |
4.6.3 制度创新 |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
4.7 体系运行 |
4.7.1 运行模式 |
4.7.2 运行机制 |
4.7.3 运行环境 |
4.7.4 演化路径 |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
6.1 创新主体:企业 |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
6.2.2 实施跨国并购 |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
6.3.1 有利影响 |
6.3.2 不利影响 |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
7.1 创新主体:政府 |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1 发展历程 |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
8.2 创新活动 |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
8.3 开放水平测度 |
8.3.1 国际比较 |
8.3.2 总体评价 |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
8.4.3 中国优势 |
8.4.4 应对策略 |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
9.1 国际经验 |
9.1.1 美国经验 |
9.1.2 日本经验 |
9.1.3 德国经验 |
9.1.4 以色列经验 |
9.2 重要启示 |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论国际法上的制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学术研究现状 |
(二) 国外学术研究现状 |
第1章 制裁制度概述 |
1.1 制裁的概念 |
1.1.1 制裁的定义 |
1.1.2 制裁的历史发展 |
1.1.3 制裁的特点 |
1.2 制裁的分类 |
1.2.1 基于制裁手段的分类 |
1.2.2 根据制裁主体之不同进行的分类 |
1.3 实施制裁应遵守的国际法原则 |
1.3.1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1.3.2 诚实信用原则 |
1.3.3 不干涉原则 |
1.3.4 人权原则 |
1.4 制裁中止与解除的条件 |
1.4.1 制裁的中止条件 |
1.4.2 制裁的解除 |
1.5 制裁的影响 |
1.5.1 制裁的积极影响 |
1.5.2 制裁的消极影响 |
第2章 多边制裁的国际法问题 |
2.1 多边制裁主体 |
2.1.1 多边主体的形成 |
2.1.2 多边主体的制裁能力 |
2.2 由联合国实施的多边制裁 |
2.2.1 联合国体制下的多边制裁 |
2.2.2 联合国实施制裁的依据 |
2.2.3 联合国多边制裁的特点 |
2.2.4 引发联合国制裁的主要原因 |
2.3 其他类型的多边制裁 |
2.3.1 欧盟的制裁 |
2.3.2 其它国际组织的制裁 |
第3章 单边制裁的国际法问题 |
3.1 单边制裁的依据 |
3.1.1 单边制裁的国际法依据 |
3.1.2 单边制裁的国内法依据 |
3.2 典型的单边制裁——以美国为例 |
3.2.1 美国单边制裁的法律体系 |
3.2.2 美国制裁的手段和管辖权 |
3.2.3 美国单边制裁的执行 |
第4章 制裁合法性争议及应对制裁的措施 |
4.1 制裁的合法性争议 |
4.1.1 多边制裁的合法性争议 |
4.1.2 单边制裁的合法性争议 |
4.2 制裁的应对措施 |
4.2.1 应对多边制裁的国际实践 |
4.2.2 应对单边制裁的国际实践 |
第5章 我国对于制裁的立场和应对措施 |
5.1 我国对于制裁的立场 |
5.1.1 我国对于多边制裁的立场 |
5.1.2 我国对于单边制裁的立场 |
5.2 我国国内面临的制裁现状 |
5.2.1 美国的次级制裁对我国的影响 |
5.2.2 美国对我国的直接经济制裁 |
5.3 我国对当今制裁的应对措施 |
5.3.1 推进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 |
5.3.2 组织企业合法合规应对制裁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早期罗马帝国的海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的起源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
四、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早期罗马帝国海军建设的基础 |
一、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
二、早期帝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
(一)农业的繁荣 |
(二)工业的繁荣 |
(三)商业的繁荣 |
第三章 早期罗马帝国的海军基地 |
一、海军基地选址 |
二、海军的主要基地 |
(一)罗马本土的主要基地 |
(二)海外的主要基地 |
第四章 早期罗马帝国的海军舰队 |
一、海军的主要舰队 |
(一)罗马本土的主要舰队 |
(二)海外主要的舰队 |
二、舰队指挥官任命及人员构成 |
(一)舰队指挥官任命 |
(二)舰队人员结构 |
三、舰队的食物保障 |
(一)陆上食物保障 |
(二)海上食物保障 |
四、舰队的战舰 |
(一)战舰的类型 |
(二)战舰的建造 |
(三)建造战舰的材料 |
(四)战舰配备的武器 |
(五)战舰的性能 |
第五章 海军服役人员 |
一、海军服役人员的来源 |
(一)共和国时期海军服役人员的来源 |
(二)早期帝国海军服役人员的来源 |
二、海军人员的装备 |
(一)海军服饰 |
(二)甲胄 |
(三)单兵武器装备 |
三、海军人员的训练 |
四、海军士兵的服役及待遇 |
(一)服役年限 |
(二)待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从中立到军事不结盟 ——瑞典对外政策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假设与概念 |
(四)论文的不足与创新 |
(五)论文章节安排 |
第1章 19世纪至两次世界大战的瑞典中立 |
1.1 维也纳体系下的瑞典中立 |
1.1.1 从亲俄到追随英法 |
1.1.2 讨好欧洲首强德国 |
1.1.3 导致瑞典实施偏向性中立政策的因素 |
1.2 两次世界大战与瑞典的中立 |
1.2.1 从讨好两边到追随强者 |
1.2.2 造成瑞典中立政策摇摆的因素 |
第2章 冷战与瑞典的中立政策 |
2.1 瑞典与东西方两大集团 |
2.1.1 私下遵从西方的战略物资出口政策 |
2.1.2 暗地针对东方的军事防务政策 |
2.1.3 留有余地的对欧共体政策 |
2.2 瑞典实施亲西方的中立政策因素 |
2.2.1 美国占优的两极均势 |
2.2.2 社民党政府独大的国内政治结构 |
2.2.3 不同风格的社民党决策者 |
第3章 摒弃中立:冷战结束后的瑞典对北约政策 |
3.1 从海外到本土 |
3.1.1 积极参与北约海外行动 |
3.1.2 高调重回与北约传统防务合作 |
3.2 瑞典与北约合作范围变动分析 |
3.2.1 西方占优的国际权力分配 |
3.2.2 政府弱势化的国内政治结构 |
3.2.3 不同党派的决策层 |
第4章 走向不结盟:后冷战时代瑞典与欧盟安全防务政策 |
4.1 由抵抗到热忱 |
4.1.1 摒弃中立但不作安全承诺 |
4.1.2 从无为到主动 |
4.2 瑞典对欧盟安全防务政策态度转变因素分析 |
4.2.1 西方压倒东方的国际权力分配 |
4.2.2 政治生态多元化的国内政治结构 |
4.2.3 不同意识形态的决策集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研究(1830-192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原因或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论文的创新点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亚美尼亚问题的产生与美国教会的关注 |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亚美尼亚问题”的产生 |
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
二.亚美尼亚问题的产生 |
第二节 美土经贸往来背景下美国宗教活动的萌芽 |
一.19世纪美国与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往来 |
二.早期美国传教士在奥斯曼帝国的活动 |
第二章 亚美尼亚问题国际化后美国的介入 |
第一节 亚美尼亚问题的国际化 |
一.亚美尼亚问题国际化的开端 |
二.从《圣斯特凡诺条约》的废止到《柏林条约》的签订 |
第二节 美国介入19 世纪90 年代亚美尼亚问题 |
一.人道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 |
二.哈米德屠杀后美国的人道主义救援 |
三.美国政府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交涉 |
第三章 亚美尼亚问题恶化中的美国因素 |
第一节 亚美尼亚问题的恶化 |
一.奥斯曼帝国政局的变化 |
二.极端思潮对亚美尼亚问题的影响 |
三.美国政府与青年土耳其党的关系 |
第二节 美国与亚美尼亚屠杀 |
一.美国对亚美尼亚人独立倾向的促进 |
二.1915年亚美尼亚屠杀 |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 |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抉择 |
一.英国对美国政府态度的影响 |
二.美国逐渐向协约国靠拢 |
三.美国参战后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 |
四.高加索战场上协约国的困境 |
第二节 摩根索及他主导下的人道主义活动 |
一.摩根索大使的建议 |
二.摩根索主导下的人道主义救援 |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亚美尼亚问题政策的终结 |
第一节 巴黎和会期间美国政策的提出 |
一.威尔逊总统对亚美尼亚问题的态度 |
二.列强对亚美尼亚问题的交锋 |
三.金-克兰调查团和哈伯德调查团的活动 |
第二节 巴黎和会后美国的政策 |
一.战后美国两大机构的人道主义救济 |
二.巴黎和会后威尔逊的新对策 |
第三节 威尔逊的亚美尼亚政策失利的原因 |
一.“理想主义”与“孤立主义”的分歧 |
二.威尔逊的独断专行 |
三.美国两党对亚美尼亚问题的争论 |
第四节 当代美国对亚美尼亚遗留问题的关注 |
一.亚美尼亚问题的持续影响 |
二.美国总统的声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美国在印尼实施国际橡胶管制政策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美国对荷属东印度橡胶的争夺 |
第一节 美国对荷属东印度橡胶的需求 |
第二节 美国对日本经济制裁与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 |
第三节 二战后美国重新恢复与印尼的橡胶贸易 |
第二章 冷战初期美国橡胶管制政策的形成及其在印尼的实施 |
第一节 美国橡胶管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第二节 印尼加入国际橡胶管制阵营 |
第三章 1952 年“橡胶危机”与美印(尼)的橡胶纠纷 |
第一节 1952 年“橡胶危机”的爆发及美国的最初反应 |
第二节 美国与印尼的橡胶纠纷 |
第四章 美国橡胶管制政策在印尼的失败及影响 |
第一节 美国在印尼实施橡胶管制政策的失败及原因 |
第二节 美国橡胶管制政策在印尼失败产生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瓦森纳安排机制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历史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瓦森纳安排的缘起 |
第一节 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历史回顾 |
一、巴黎统筹委员会成立的原因 |
二、“巴统”机制的简要介绍 |
三、“巴统”组织的几个显着特点 |
四、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历史遗产 |
第二节 瓦森纳安排成立的历史背景 |
一、冷战结束,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性得到凸显 |
二、新安全威胁不断涌现,亟需新的应对思路和手段 |
三、全球武器出口市场和高科技产品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
四、“巴统”组织内部的分歧越发严重 |
第三节 瓦森纳安排诞生的历程 |
一、布什总统:P5 方案和G7 方案 |
二、克林顿总统:构建“新机制”的最初努力 |
三、“新机制”谈判的漫长道路 |
第二章 瓦森纳安排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瓦森纳安排的主要目标 |
第二节 瓦森纳安排的机构设置 |
第三节 瓦森纳组织的主要活动 |
第四节 瓦森纳安排的管制物品清单 |
一、瓦森纳安排管制清单修改活动 |
二、瓦森纳安排的常规武器清单 |
三、瓦森纳安排的两用品清单 |
第五节 瓦森纳安排的信息交流程序 |
一、一般信息交流程序 |
二、两用货物和技术信息交流程序 |
三、常规武器信息交流程序 |
第六节 加入瓦森纳安排的基本条件 |
第七节 国家加入瓦森纳安排的几种原因 |
一、西方国家加入瓦森纳安排的原因 |
二、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加入的原因 |
三、新兴国家加入瓦森纳安排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国与瓦森纳安排的关系 |
第一节 中国现行出口管制标准与瓦森纳安排的异同 |
第二节 中国与瓦森纳安排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加入瓦森纳安排的障碍 |
第四章 瓦森纳安排的作用和局限 |
第一节 瓦森纳安排的作用 |
第二节 瓦森纳安排的局限性 |
一、制度安排存在缺陷 |
二、成员国的战略利益的不一致性——大国矛盾影响组织发挥功效 |
三、面临新技术的急遽冲击——网络技术的例子 |
四、各自为政的国际出口管制组织影响管制效率——对无人飞行器的管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巴统”即将解散(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探析(1946~1955年)[J]. 潘迎春,洪玲艳. 思想战线, 2021(05)
- [2]积累、扩张、收缩 ——俄罗斯外交周期研究[D]. 马燕宁. 外交学院, 2021(10)
- [3]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
- [4]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5]论国际法上的制裁[D]. 叶小菲. 南昌大学, 2020(01)
- [6]早期罗马帝国的海军建设研究[D]. 杨建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从中立到军事不结盟 ——瑞典对外政策演变分析[D]. 李云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美国与亚美尼亚问题研究(1830-1922)[D]. 吴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美国在印尼实施国际橡胶管制政策研究(1949-1956)[D]. 赵令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瓦森纳安排机制评析[D]. 叶开. 外交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