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手术的一些基本问题

椎间盘手术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椎间盘外科的某些基本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赵庆豪[1](2020)在《内镜下窦椎神经毁损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解剖学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盘源性腰痛是慢性腰背痛最常见的病因,约占40%,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腰窦椎神经是腰椎间盘疼痛信号传导通路的主要神经。目前常用椎骨内椎体神经消融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射频热环成形术等微创介入手术治疗盘源性腰痛,但是这些方式仅仅毁损了在椎体或椎间盘内的窦椎神经末梢,一般早期疗效较好,远期复发率较高。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应用广泛,具有微创、可视化、费用低、技术成熟等优势,这为解决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椎间孔镜下毁损腰窦椎神经起始段,阻断疼痛刺激信号的传导,中远期效果有可能比较好。由于目前关于腰窦椎神经的分布特点,尤其是腰窦椎神经的镜下特点尚不明确,现有国内外研究资料有限。而且镜下识别并处理腰窦椎神经需要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因此对椎间孔内窦椎神经和脊动脉中央后支的解剖特点、毗邻关系以及镜下解剖学特征的观测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目的:对腰窦椎神经及脊动脉中央后支的显微和椎间孔镜下解剖学特征展开研究,并观察在内镜下毁损腰窦椎神经起始段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取20具防腐标本和2具新鲜标本。在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10具防腐标本的腰窦椎神经的起始位置、数目及空间分布规律等特点。观察10具防腐标本腰椎间孔内脊动脉中央后支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窦椎神经的毗邻关系。椎间孔镜下观察2具新鲜标本的腰窦椎神经和脊动脉中央后支的形态特征。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从2018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单节段盘源性腰痛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术前腰痛VAS评分4.45±0.88分,术前功能ODI评分49.73±13.54分,通过双侧入路椎间孔镜直视下毁损腰窦椎神经起始段。统计分析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VAS评分以及功能ODI评分。结果:通过对标本显微和镜下解剖观测,发现腰窦椎神经可分为2种类型:①腰窦椎神经副支,起源于脊神经节的腹侧面或灰交通支起始处,直接分布椎间盘和椎体后外侧缘而不向椎管内走行。②腰窦椎神经主支,与腰窦椎神经副支的起源相似,但发出后沿着椎间盘或椎体后缘向内侧走行进入椎管内。脊动脉中央后支分为2种类型:①主干支,是指从脊动脉或腰节段动脉发出的一条分支,沿着椎间盘和椎体的后缘向椎管内走行,在椎间孔内口区域附近分为上行支和下行支。②副支,是指直接从脊动脉或腰节段动脉发出上行支和下行支。腰窦椎神经主支常与脊动脉中央后支的上行支或下行支相伴行向椎管内走行。椎间孔镜下可以识别并处理腰窦椎神经和脊动脉中央后支。40例单节段盘源性患者在椎间孔镜直视下行窦椎神经起始段毁损术,37例(92.5%)患者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2分,由术前平均4.45分到术后12个月平均1.30分;31例(77.5%)患者术后12个月ODI评分≤14分,由术前平均49.73分到术后12个月平均12.80分。结论:椎间孔镜下毁损窦椎神经起始段治疗盘源性腰痛的手术是可行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且其中远期效果较好。

程继伟[2](2013)在《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及相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1.退变性下腰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研究背景:退变性下腰痛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疼痛综合征,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以开放手术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微创手术被应用于退变性下腰痛的治疗。微创与开放手术疗效的差异仍有争论。如何评价治疗疗效对于脊柱外科尤其是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对于临床疗效的评价,随访是至关重要的。传统随访模式工作量大且无法快速查询,容易造成失访。目的:建立一套退变性下腰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为后期评价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治疗疗效及建立适合国人的评价方案打下基础。方法和结果:参考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下腰痛评价方案,筛选疗效评定指标,建立随访表及随访流程。依托“军字一号”电子病例系统,将下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卫生经济学指标及常用评价方案一并整合写入程序,设计建立退变性下腰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结论:所建立的退变性下腰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录入快捷、安全可靠、查询方便,可以全面展示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为后期评价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治疗疗效及建立适合国人的评价方案提供了数据平台。2.退变性下腰痛疗效评分表的建立及初步评价研究背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下腰痛外科治疗疗效评定方案对于微创手术的短期疗效敏感性不高,并且部分评价项目并不适合国人。目前我国仍缺乏一种适合国人的、简洁实用的下腰痛疗效评价方法。目的:建立一种适合国人的下腰痛程度评定方法,用于进行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手术的疗效评定。方法:通过临床资料随访进行数据统计,筛选出适合国人的评价指标,建立下腰痛疗效评分(low back pain outcome score,LBPOS)量表,将其运用于微创及开放手术的疗效评定,并与JOA下腰痛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 association low back pain score,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等经典评价方法对比,验证其效度及信度。同时将其与其他常用评定方法整合建立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的随访评价系统。结果:LBPOS量表适合国人,依从性好,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与JOA、ODI评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新建立的LBPOS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适合国人进行下腰痛微创手术后短期的疗效评定,中长期的评定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腰椎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评价的相关临床研究1.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评价研究背景: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侧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是目前最常采用的微创椎间盘手术,但是其临床效果的差别仍不明确。目前尚无严格的循证医学文献对两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前瞻性对比研究PELD和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卫生经济学及临床效果差别,同时验证新建立的下腰痛疗效评分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建立的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序贯抽取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节段MED及PELD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比较其一般临床资料、卫生经济学指标,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月、术后2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术后2年各时间点进行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评定(使用VAS、JOA、ODI、LBPOS评分),末次随访时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效果。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别,验证LBPOS的依从性及及效度。结果:共有285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15例,平均年龄46.2岁,平均病程2.1年,183例行MED,102例行PELD。两组病例的术前一般情况、疼痛与功能评分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ELD较MED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MED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ELD(1.6%vs.2.0%),术后2年内复发率也低于PELD(4.4%vs.4.9%),PELD术后优良率略低于MED(78.1%vs.80.9%)。术后3月内两组VAS、JOA、ODI、LBPOS评分均显著改善,MED术后12周腰部功能存在“反跳”现象,术后3月内各时间点PELD腰部功能评分多优于MED,但VAS评分两组无差别。术后6月至术后2年腰部疼痛程度及功能评分变化趋缓,两组各时间点VAS、ODI、LBPOS评分无差别。LBPOS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敏感度,与JOA、ODI评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PELD和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安全、有效,PELD术后3月内的腰部功能恢复优于MED。LBPOS量表可以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的疗效评定。2.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术式治疗的再手术分析研究背景:近年来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但术后仍有2.8%到24%的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不同的初次手术后的再手术率也不同,但再手术的原因和特点仍不明确。目的:对比研究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术式后再手术的原因和特点,为后期制定随访计划、完善疗效随访评价系统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2001至2012年10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行手术治疗的全部5280例患者,共有207例(232个椎间盘)进行了初次手术及再次手术,其中男性135例,女性72例,平均年龄47.7岁。统计、对比患者两次手术的术前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日期、手术方式、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间隔、再手术原因。结果:共有232个椎间盘进行了两次手术处理。其中119个椎间盘初次手术为MED(MED组),68个椎间盘初次手术为PELD(PELD组),45个椎间盘初次手术为开放手术(开放组)。再手术的部位与初次手术部位有较好的相关性(kappa系数=0.533)。再手术中有46.6%发生于术后半年内,35.3%发生于初次手术后15年之间。真性复发(同节段同侧再突出)是每种术式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据了PELD术后再手术总量的70.6%、MED术后再手术的47.1%及开放手术后再手术的37.8%。再手术与初次手术的时间间隔长短按以下顺序排列:PELD<MED<开放手术(8.1月vs.19.7月vs.33.1月,卡方检验p值均<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高发时间段,开放手术为术后15年;MED为术后00.5年及术后15年;PELD为术后00.5年。真性复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微创内窥镜手术术后由真性复发导致的再手术要多于开放手术术后。第三部分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方法与微创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1.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纤维环热凝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评价研究背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纤维环热凝成形术(posterolateral transforaminalselective endoscopic discectomy and thermal annuloplasty,PEDTA)近年来开始用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但临床疗效有争议。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治疗中,近期的少数研究发现单节段退变手术者疗效优于多节段退变者,但缺乏对照研究。目的:评价验证PEDTA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对比研究有无孤立退变椎间盘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探讨椎间盘的“孤立退变”在微创手术病例选择及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01例经椎间盘造影确诊椎间盘源性腰痛并行PEDTA治疗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7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42.8岁,平均病程3.5年。根据改良Pfirrmann标准进行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确定孤立退变椎间盘(比上下椎间盘退变分级均高出1级以上的椎间盘)。随访计算术前、术后的VAS、JOA、ODI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0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年。根据改良Macnab标准,101例患者术后疗效:优11例(10.9%),良41例(40.6%),可29例(28.7%),差20例(19.8%)。术后患者VAS、JOA及ODI评分比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共有49例患者存在孤立退变椎间盘(孤立退变组,n=49),52例患者不存在孤立退变椎间盘(非孤立退变组,n=52)。两组术前的年龄、性别分布、病程及术前VAS、JOA与ODI评分均无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VAS、JOA及ODI评分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孤立退变组术后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的改善优于非孤立退变组(p<0.05)。孤立退变组疗效优良率为65.3%,,有效率87.8%;非孤立退变组优良率38.5%,有效率73.1%。结论:PEDTA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有孤立退变椎间盘的患者疗效更好。2.椎间盘内注射罗哌卡因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作用研究背景:椎间盘造影被认为是诊断DLBP的“金标准”,但一直备受争议。近年来椎间盘封闭开始用于诊断DLBP,我们初期的临床试验发现罗哌卡因椎间盘内注射对DLBP有治疗作用,目前尚未发现关于椎间盘封闭对于DLBP有长期疗效的报道。目的:观察用罗哌卡因进行椎间盘内注射封闭对于DLBP的诊断作用及治疗效果,探讨在DLBP的诊断阶段同时给予初期治疗的微创处理方案。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14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进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6.0岁,平均病程4.8年。使用罗哌卡因对退变椎间盘进行封闭,观察封闭效果并进行疗效随访。使用VAS、ODI、LBPOS评分评定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的疼痛及腰痛功能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4例患者均操作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均得到随访。其中12例经椎间盘封闭诊断为DLBP,根据改良Macnab标准,12例DLBP患者治疗优良率46.7%,有效率75.0%。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ODI、LBPOS评分比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2例患者经椎间盘封闭诊断为非DLBP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ODI、LBPOS评分均无明显改善,疗效均评定为“差”。结论:罗哌卡因椎间盘内注射是一种诊断同时初步治疗DLBP的经济、有效的微创方法,其治疗效果仍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证实。

张宗余[3](2018)在《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及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研究背景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问题,而且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据不完全统计,大约40%的30岁以下的人有椎间盘退变的症状,而这个数字在50岁以上的人中则达到了 90%。目前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科学界对于其发生机制存在多种学说。从解剖生理学角度,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两部分组成,其外层结构主要是致密的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组成,中层为胶冻状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组织,上下面覆盖终板。目前的主流学说认为,造成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椎间盘上下面的终板发生了钙化,引起了营养物质输送的障碍,导致髓核细胞营养不足,产生了异常的凋亡,从而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因此,通过研究髓核细胞退变的相关机制,并筛选出可靠的特异性靶点,可以更好的为椎间盘退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全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人们对微小RNA(miRNAs)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miRNAs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的统称,其长度约为20~22个核苷酸,与mRNA通过转录编码蛋白的作用相反,miRNA主要的作用是通过直接切割或者靶向与其3’-非编码区域互补的mRNA,从而对其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可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心血管疾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miRNAs在骨和软骨发育以及骨科疾病(如骨关节炎、骨肉瘤)中的作用也被讨论过。在椎间盘退变的领域,miRNA的作用已有相关报道。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测序的方法比较椎间盘退变患者与正常人椎间盘组织患者组织中miRNA的表达发现,miR-328在椎间盘退变组织中的表达异常上调,然而相关的机制仍不清楚。P-21蛋白激酶6(p21-activated kinases,PAK6)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其参与调控各种细胞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细胞骨架的重排、NADPH氧化酶活性的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等。目前关于PAK6的研究多集中于肿瘤领域,PAK6被发现在多种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包括前列腺癌,肝癌,子宫内膜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等,研究发现抑制PAK6可以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并且可以有效提高了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过表达PAK6则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PAK6被预测为miR-328的直接靶点,而在椎间盘退变的相关研究中,PAK6的作用则尚未见报道。因此,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将初步探讨miR-328及其靶基因PAK6在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将通过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方法,比较miR-328及PAK6在正常髓核细胞及椎间盘退变大鼠髓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此外,我们还将原代培养正常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并向其中转染miR-328的模拟物和抑制物,以明确miR-328是否通过靶向PAK6调控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增殖凋亡的相关机制,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特异性靶点。目的:已经讨论过microRNAs参与椎间盘退变(IDD)的发病机制,但miR-328在IDD中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实验方法:1)椎间盘退变实验动物的模型建立选取健康的Wista大鼠,采用穿刺法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大鼠麻醉(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计量为40mg/kg),待麻醉成功后,将其四肢固定,俯卧于手术台,使用Faxitzon仪对大鼠进行X线造影以明确其腰椎的节段,之后根据造影结果,选取大鼠的4-5腰椎间盘,确定位置后,使用20ml注射器的针头进行腰椎部位的穿刺,以通过机械损伤的方法,造成其椎间盘的退变。两周后,使用MRI对实验大鼠椎间盘退变的程度进行判定。2)原代退变髓核细胞的分离及培养确定椎间盘退变模型建立成功后,将模型鼠麻醉,固定四肢,俯卧于手术台。切开皮肤后,将其腰椎剪断,分离其中的细胞,加入培养基后制成单细胞悬液。之后采用差异贴壁培养法对细胞进行纯化,以获得原代的退变髓核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后,将细胞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聚集情况,对髓核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3)荧光定量实时PCR法检测大鼠椎间盘组织髓核细胞中椎间盘退变相关标志物以及miR-328的表达情况收集原代分离的退变髓核细胞,并原代培养正常的髓核细胞,使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中的总RNA,通过反转录将RNA反转为cDNA,之后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比较退变与未退变髓核细胞中特异性标志物I型胶原、II型胶原、IV型胶原,以及目标miRNA miR-328 mRNA水平的表达。4)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椎间盘组织髓核细胞中椎间盘退变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收集原代分离的退变髓核细胞,并原代培养正常的髓核细胞,提取其中的总蛋白,之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退变与未退变髓核细胞中特异性标志物I型胶原、II型胶原、IV型胶原等蛋白水平的表达。5)MTT法检测miR-328对髓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原代培养正常的髓核细胞,使用脂质体将miR-328的模拟物以及抑制物转染进入髓核细胞,培养72小时后,采用MTT法比较未转染组,miR-328类似物转染组,及miR-328抑制物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情况。6)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28对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原代培养正常的髓核细胞,使用脂质体将miR-328的模拟物以及抑制物转染进入髓核细胞,培养72小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未转染组,miR-328类似物转染组,及miR-328抑制物转染组细胞的凋亡的情况。7)荧光定量实时PCR法检测转染后PAK6及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在髓核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将miR-328的模拟物以及抑制物转染进入髓核细胞,培养72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RNA并进行荧光定量实时PCR,比较各组中PAK6以及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如Bax、Bcl-2、Caspase-3 等 mRNA 水平的表达。8)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后PAK6及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在髓核细胞中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将miR-328的模拟物以及抑制物转染进入髓核细胞,培养72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中蛋白,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各组中PAK6以及增殖凋亡相关分子,如Bax、Bcl-2、Caspase-3等蛋白水平的表达。9)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328与PAK6的靶点关系培养293细胞,设计野生型及突变型含有miR-328与PAK6 3’非编码区互补序列的质粒,将其与miR-328模拟物共同转染至293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的方法,验证miR-328与PAK6的直接靶向关系。结果:1.miR-328在正常大鼠和大鼠IDD模型中表达的比较用RT-qPCR方法检测miR-328在椎间盘正常大鼠和IDD大鼠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IDD大鼠椎间盘miR-328表达明显升高(p<0.05)2.miR-328对N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转染miR-328模拟物后,NP细胞在不时间点的增殖显著降低,而转染miR-328抑制物后,NP细胞在24和48 h内增殖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转染miR-328模拟物后,NP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而转染miR-328抑制物则可以抑制NP细胞的凋亡(p<0.05)。3.PAK6是miR-328的直接靶点miR-328模拟物对突变型PAK6 3’-UTR(MUT)转染的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miR-328模拟物可导致野生型PAK6 3’-UTR(WT)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PAK6是miR328的直接靶点。4.miR-328可通过靶向PAK6调节NP细胞的增殖和凋亡IDD大鼠椎间盘PAK6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在NP-细胞中转染miR3-28模拟物可导致PAK6的表达显著降低,而miR-328抑制剂的转染则导致PAK6的水平升高。此外,转染miR-328模拟物可导致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显著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而转染miR-328抑制剂的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p<0.05)。结论:miR-328在IDD中上调;此外,miR-328可能通过靶向PAK6调控NP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第二部分: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 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制研究研究背景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目前该病的发生与发展呈现高发以及年轻化的趋势,有报道称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该病发生的比例高达40%,而一旦超过50岁,则这个比例更会高达90%。随着椎间盘功能的不断恶化,该病则会进一步发展为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弯曲等更为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影响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理研究尚不明确。现有临床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例如卧床休息、抗炎止痛、理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能够缓解患者急性的疼痛,但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必须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考虑突出髓核切除术和椎间融合术。手术治疗能够达到一定的疗效,但费用高,感染风险较高,并且长期效果不肯定。因此,在椎间盘退变相关疾病的治疗领域,随着近年来相关机理的深入研究,如何建立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特效疗法是摆在医疗和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科学界对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前的主流学说认为,椎间盘退变的进展可能会涉及一些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其中白介素-1 β(IL-1β)的作用已经被广泛报导。IL-1 β的异常上调表达增加可诱导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导致细胞的异常凋亡以及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NF-kB是一种最常见的核转录因子,其在各种免疫反应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炎症反应中,NF-kB极其信号通路的活化或抑制会直接影响相关炎性因子的分泌及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从而加速或抑制炎症反应的进程。然而,IL-1 β及NF-kB在椎间盘退变中发生发展的相关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长久以来,中药治疗一直是治疗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手段。而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再开发,中药的有效成分,例如中药单体在治疗椎间盘退变方面的效果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的报道屡见不鲜。三七总皂苷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而三七自古以来就以活血化瘀的功效著称,因此,三七总皂苷在医疗领域具有极好的开发前景。目前的研究显示,三七总皂苷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肺炎、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有良好的疗效,而在骨科疾病中,三七总皂苷也被广泛应用与骨折、骨创伤、骨质疏松及软骨损伤的治疗中。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间的信号通路,促进骨以及软骨的生成,而动物研究的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还可以有效调控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并且具有抗血栓、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及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功效。而这些过程可以有效的修复局部软组织的损伤、促进骨损伤处的愈合、增加骨密度并改善骨质疏松的状况,从而发挥其治疗效果。在目前的基础研究中,细胞实验与动物实验是最为常见的研究手段。其中,各种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在研究发病机制及药物疗效的临床前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相关研究中,由于临床标本获取困难,并且缺乏对照,因此,通过建立动物椎间盘退变模型可以很好的进行替代和补充,为该病病因和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良好的研究手段。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探索出大量用于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方法,而其中,腰椎穿刺法是一种简单实用,且非常可靠的可以快速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手段。目前该方法已被大量的文献报道,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三七总皂苷是否可以通过抑制IL-1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制尚未见报道,因此,在此项研究中,我们将首次探讨三七总皂苷在治疗椎间盘退变中的潜在作用,通过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方法,通过体内给药以及体外细胞实验的方法,探讨研究三七总皂苷治疗退变的腰椎间盘的潜在可能性,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以后临床治疗椎间盘病变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目的:1)明确三七总皂苷是否可以通过抑制大鼠组织及血液中IL-1 β及其它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减缓椎间盘的退变。2)明确是否在细胞层面,三七总皂苷是否可以通过调控NF-KB相关的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及髓核细胞的退变。实验方法:1)大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包括假手术组、建模组、建模组+三七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腰椎穿刺法根据之前文献的报道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将大鼠麻醉后,呈俯卧姿势固定于手术台上,使用Faxitzon仪确定其腰椎节段后,用20ml注射器针头刺穿其第4-5椎间盘,以模拟机械损伤下导致的椎间盘退变,假手术组仅将针头刺入皮下后便拔出。建模两周后,使用MRI的方法确定每只大鼠椎间盘的退变情况。2)三七总皂苷的给药方法待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成功建立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仅以生理盐水进行每日灌胃,而三七总皂苷低、中、高组则分别按照10mg/(kg.d)、20mg/(kg.d)、40mg/(kg.d)的剂量进行给药,整个过程持续2周。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下其椎间盘组织,并且剔除其周围多余的肌肉与脂肪,存在-800C冰箱备用。3)大鼠椎间盘组织中病理学检查及退变程度的判断使用HE染色方法对各组中椎间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Ⅳ型胶原、蛋白多糖等的表达以判定组织中椎间盘退变的程度。4)大鼠组织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分别使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处理组以及未处理组中炎性因子IL-1 β、IL-6等的表达情况。5)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髓核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及鉴定待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成功建立后,将大鼠麻醉后,大鼠麻醉后,呈俯卧姿势固定于手术台上,进行消毒后切开皮肤,剪断腰椎,收集细胞,之后将其置于培养瓶中,利用差异贴壁的方法进行培养纯化,并进行鉴定与培养。通过细胞H&E染色的方法对髓核细胞进行染色鉴定,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各组中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Ⅳ型胶原、蛋白多糖等的表达以判定各组细胞椎间盘退变的程度。6)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及髓核细胞中NF-kB相关信号通路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验证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使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炎性因子IL-1 β、IL-6等的表达情况。此外,为了明确NF-kB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这一过程,我们将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验第一部分中的组织和第二部分细胞中检测比较各组中NF-kB及其相关信号蛋白,如MMP-9,Bcl-2等的表达,以明确NF-kB相关信号通路是否在三七总皂苷改善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果:1.三七总皂苷处理对IDD模型大鼠的影响PNS处理后,Ⅰ型胶原和GAG的表达明显降低,而Ⅱ型胶原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ELISA法检测了各组大鼠血清中IL-1 β和IL-6的表达,PNS可显著降低IDD大鼠血清中IL-1 β和IL-6的表达(p<0.05),而该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2.三七总皂苷在体外对髓核细胞的影响从正常大鼠和IDD大鼠中分离了髓核细胞,并检测了 PNS对NP细胞的影响。发现20、50mg/L PNS处理显著降低IDD大鼠髓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 β和IL-6的分泌(p<0.05)。3.三七总皂苷对IDD大鼠体内及IDD大鼠髓核细胞中NF-κ B相关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大剂量、高剂量的PNS治疗可显著降低IDD大鼠体内NF-kB、MMP-9的表达,同时在体外实验中,PNS也可显著降低IDD大鼠NP-细胞中NF-kB、MMP-9的水平(p<0.01)。PNS处理导致IDD大鼠椎间盘组织中I型胶原和GAG表达明显降低,Ⅱ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加,大鼠血清中IL-1 β和IL-6的表达增加;体外培养NP细胞,用PNS处理细胞后,其培养上清液中IL-1 β和IL-6也减少;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中、高浓度的PNS对Bcl-2的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MMP-9和NF-KB的表达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PNS可通过调节IL-1 β/NF-KB信号通路减缓椎间盘退变。

吴俊龙[4](2020)在《光、电磁导航技术在微创脊柱外科的应用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具有医源性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脊柱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毗邻的都是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而且脊柱的畸形或退变都会导致解剖结构的变形,增加微创手术术中定位的难度和辐射暴露。较长的学习曲线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成为阻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本课题探索将数字化导航技术与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结合,通过数字化导航设备、软件的研发和手术流程的整合、优化,实现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导航化,缩短该技术的学习曲线,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另外,根据现有光、电磁导航的特点,创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将光学和电磁导航技术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现术中光、电磁导航功能的自由切换。然后通过临床前期的动物实验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进一步评估新型光、电磁一体导航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精准性。第一部分基于O臂的光导航辅助下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成型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基于O臂的光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成型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影像结果和良好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基于O臂的光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的放射性疼痛为大部分患者的临床共同症状。所有患者接受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成型技术。临床疗效评估采用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的颈肩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上肢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的功能障碍量化评价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影像学相关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术前和末次随访:颈椎曲度(Cervical Curvature,CA),节段角度(Segmental angle)和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上肢放射痛,颈肩部疼痛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有显著改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的8项指标均提示术后显著改善。其中38例患者获得优、良的疗效评估。颈椎的曲度活动范围术后末次随访时测量的数值较术前有显著地改善。而且颈椎手术节段的后突较也较术前明显的改善。术后颈椎曲度和节段角度活动范围较术前改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病程小于3个月的患者术后疗效较病程大于3个月的患者更好(优秀比,83.33%vs.50.00%).结论:本研究预示基于O臂的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成型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病程小于3个月的患者术后疗效较病程大于3个月的患者更好。第二部分基于O臂的光导航辅助下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学习曲线研究目的:传统的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具有较长的学习曲线。本研究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O臂的光导航辅助下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技术,并评估导航与非导航组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习曲线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17年9月到2018年1月前瞻性纳入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导航辅助下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A组共58例,传统的X光透视辅助下完成的患者为B组共60例。术中记录手术的时间,术中穿刺置管的时间。临床随访评价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三个月及术后七个月的腰背部及下肢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MacNab标准评价患者腰椎的功能情况。结果:导航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5.21±19.05分钟,穿刺置管时间为36.38±14.67分钟;透视B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3.83±22.01分钟,穿刺置管时间为52.63±17.94,经T检验对比分析A组的手术时间和穿刺置管时间均较B组有显著减少。两组学习曲线对比分析,A组的学习曲线更为陡峭,通过较少的例数可以到达稳定的阶段,且最终手术时间较B组显著减少。基于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各组患者腰背部、下肢的VAS评分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在不同的评价时间点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评价指标的评分术前均为最高,术后随着时间的进展呈逐步下降趋势。但两组之间对比分析三个评价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研究证实了O臂的光导航辅助下PEL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导航技术能够明显缩短PELD技术的学习曲线,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医护人员的辐射暴露。第三部分基于二维G臂的磁导航辅助下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目的:详细的介绍SEEssys系统以及该技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流程,通过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估SEEssys系统辅助下PTELD技术治疗LS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导航组和透视组。围手术期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手术时间,安置工作管道时间,辐射剂量,出血量,术中疼痛评价和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rstry Disability Index,ODI),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和改良Macnab评价标准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安置工作套管的时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导航组比透视组更高效。透视组的辐射剂量较导航组有显著增加(P<0.05)。术中主观疼痛评分导航组较透视组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和ODI的基线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且术后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改善。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的改善和最终随访时主观评价指标优良率的改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电磁导航技术辅助下PTELD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透视图像引导相比,能够获得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导航组手术效率更高,辐射暴露水平更低。电磁追踪手术导航系统能够将术中透视影像与术前CT数据结合,然后精准的获取术中实时三维虚拟影像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能够极大的提升导航的实用性,并增强导航的安全性和扩大临床应用范围。第四部分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的创新设计与研发目的:研制出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的产品样机、软件及配套手术器械。方法:通过解决光学、电磁设备同机、同时追踪,光学、电磁追踪设备同时注册定位,异构变形医学影像融合与体内器械实时定位,实时数据驱动的手术过程可视化多层模型建立和多模式影像信号检测等科学问题来评估技术上可行性。结果:新型光、电磁一体导航系统产品样机成功研制,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初步检验和完成注册。光、电磁一体新型手术导航系统相关软件和配套手术器械的研发工作已完成,并申请和获得了相关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结论:针对于目前光学、电磁导航系统的优缺点,成功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第五部分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安全性和精准性的动物实验研究目的:研制出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的产品样机、软件及配套手术器械。方法:将4头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电磁穿刺针引导放置导丝至计划靶点位置。通过截图记录术中穿刺点位置,术后实际位置通过O-arm扫描获取。然后取出所有留置导丝,在光学导航套管的引导下将2.5mm的克氏针植入到两组猪的T7至L5的椎弓根内。记录术中穿刺轨迹和术后实际克氏针的位置。分别评估电磁和光学导航的精准性。结果:动物实验中,实验组共完成116次电磁穿刺和60次光学克氏针植入,对照组完成了60次光学克氏针植入。磁导航的绝对精度值为1.82±0.05mm。两组之间光学导航的精度统计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中克氏针轴状位入点误差均较矢状位有显著性增加。两组间克氏针入点误差和角度误差在轴状位和矢状位上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实验中整机安全性、稳定性良好。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新一代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既保留了传统光学导航系统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精度的磁导航功能。首次解决了光学、电磁导航系统同机、同时追踪的问题,实现了光学、电磁导航自由切换的功能,形成了两种导航系统优势互补的鲜明特点。第六部分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引导下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来评估新型导航的安全性和精准性。需要行椎弓根固定手术的病人,随机使用新型导航系统或美敦力导航系统进行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术后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术后1周内置钉优良率。结果:目前纳入有效病例数为19,植入椎弓根螺钉81颗,试验组48颗,对照组33颗。两组植入螺钉的优良率均为100%,其中试验组评优率为97.9%,对照组评优率为93.9%,两组螺钉的植入评价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临床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与患者相关的不良事件。两组患者导航手术置钉时间和置钉前准备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试验中两个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记录均显示整机安全性良好。结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统计结果显示新一代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引导下行椎弓根螺钉植入是安全、有效的,进一步证实了该系统的精准性和稳定性。该试验是临床手术的首次应用,术中实现了光学、电磁导航功能的自由切换和优势互补。

席志鹏[5](2020)在《全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及DTI联合神经电生理学对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全内窥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流行手术方法。但是,部分患者的手术疗效不佳。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针对术后神经根恢复无法客观量化评估的难题,本文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电生理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全内窥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术后联合加味三痹汤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1)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全内窥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2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病程时间、术前运动功能障碍持续的时间、术前肌力、术前放射痛持续的时间,以及术后用药情况)、影像学观察因素(包括突出物的分区、突出物形态、椎间盘退变程度、Modic征、HIZ)等可能影响术后临床疗效的因素,通过VAS视觉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以及改良Macnab标准判定全内窥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手术的疗效。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一般因素与MRI因素等与术后疗效相关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逐一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2)开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收治入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全内窥镜手术联合加味三痹汤治疗。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神经电生理学检测评估患者受压神经根的微观结构改变情况,同时观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参数、神经电生理学检测结果与临床功能评分(腰椎JOA评分)的相关性,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电生理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全内窥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术后联合加味三痹汤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1)回顾性分析中,37例(12.5%)患者术后疗效不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手术节段、病程时间、术前放射痛持续的时间、突出物形态、椎间盘退变程度、HIZ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一般临床因素中年龄、术前运动功能障碍持续的时间、中药使用是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在MRI观察因素中,椎间盘突出的分区、Modic征与术后临床疗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2)前瞻性研究:①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VAS腰痛评分由术前3.55±1.33降至术后1.55±0.77,有显著性差异,p<0.01;VAS腿痛评分由术前6.50±1.50降至术后2.14±1.00,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后患者的JOA评分为13.86±3.29和23.48±2.94,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LDH患者术前受压神经FA值0.30±0.05较健侧FA值0.40±0.03明显降低(p<0.01),术后3个月该神经根的FA值(0.38±0.05)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0.01)。③FELD术后腓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未见明显提高,p>0.05。腰5神经根受压患者F波潜伏期(ms)由术前的42.82±5.29降至36.37±1.59,有显著差异(p)<0.01),腰5神经根的F波出现率(%)由术前的51.30±23.22提高至62.61±2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1神经根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未见明显差异(p>0.05)。④相关性研究:术前FA值与术前JO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79,p<0.01;术后FA值与术后JO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77,p<0.01。L5神经根FA值与胫神经F波潜伏期存在相关性,r=-0.493,p<0.05。S1神经根FA值与胫/腓神经的F波潜伏期和出现率都没有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论(1)影响全内窥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术前运动功能障碍持续的时间、中药使用情况、椎间盘突出的分区、Modic征。(2)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加味三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疗效显著。DTI的FA值和腰椎JOA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L5神经根FA值与胫神经F波潜伏期存在相关性。DTI和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可以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以及术后疗效的定量评估中。

李华[6](2020)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椎间融合术的影像学观察》文中提出第一部分17β-雌二醇通过激活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延缓大鼠尾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目的:已有研究证实,17β-雌二醇(E2)能有效抑制白介素-1β(IL-1β)及TNF-α诱导的大鼠椎间盘细胞的凋亡,但是对于E2作用机制及其干预椎间盘退变的作用还未完全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mTOR、GSK-3β、NF-κB三种信号转导通路在E2抑制大鼠尾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为将来应用雌激素延缓椎间盘退变提供前期基础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针刺组(OVX组)、雌激素组(E2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组(ICI组)。分组处理如下:1、sham组:仅进行手术操作,并未行尾椎穿刺,并且未摘除卵巢,仅去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2、OVX组:即OVX+针刺组,接受双侧卵巢摘除及尾椎穿刺,并且于手术当日起每日皮下注射0.4ml玉米油;3、E2组:即雌激素组,接受双侧卵巢摘除及尾椎穿刺,并且于手术当日起每日皮下注射雌激素(17β-雌二醇/E2),溶媒玉米油0.4ml;4、ICI组:即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组,接受双侧卵巢摘除及尾椎穿刺,每日给予ICI182780(雌激素受体拮抗剂)30min后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E2进行干预。药物干预28天,用Western blot从蛋白分子水平初步探索E2干预大鼠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NF-κB、mTOR、GSK-3β三种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上述实验本研究发现,mTOR通路为雌激素干预椎间盘退变的主要信号通路。因此,后续研究又应用3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针刺组(OVX组)、雌激素组(E2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组(ICI组)、mTOR通路抑制剂组(Rap组)。分组处理如下:sham组、OVX组、E2组、ICI组处理同前;Rap组:即mTOR通路抑制剂组,接受双侧卵巢摘除及尾椎穿刺,每日皮下注射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30min后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E2进行干预。分别从影像学、蛋白分子、组织形态水平对大鼠椎间盘退变情况进行评估:1)在最后一次给药24h后,对所有大鼠尾椎行X线片影像学资料收集;2)每组随机选择3只大鼠,取Co5/6髓核组织,收集髓核细胞,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MMP-13,Caspase-3蛋白表达丰度;3)剩余的大鼠取包括Co5/6间隙在内的双侧终板及部分椎体骨质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24h后以10%EDTA脱钙液中脱钙30 d,脱钙完成后蜡片包埋,切片厚度选择5μm,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IHC)。结果:在第一次动物实验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OVX组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当给与雌激素干预后,增加趋势被逆转(P<0.05);而在ICI组,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本研究同时探讨了mTOR、GSK-3β、NF-κB/p65三种通路在E2干预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与sham组相比,OVX组p-mTOR表达明显降低(P<0.05),但当给予E2后,p-mTOR的表达丰度显著升高(P<0.05),并且其可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逆转(P<0.05)。然而,GSK-3β与NF-κB/p65磷酸化的表达丰度变化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之前的研究及上述Western blot结果本研究发现,mTOR通路为E2干预椎间盘退变的主要信号通路,为了深入说明mTOR通路的作用,本研究选择进一步调控mTOR蛋白,探讨其对下游凋亡标志蛋白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及MMP-13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E2组相比,mTOR通路抑制剂组(Rap组)的p-mTOR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另外,与E2组相比,Caspase-3、MMP-3、MMP-13在Rap组中的表达(/GAPDH)显著增加(P<0.05)。IL-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VX组可见IL-6在髓核细胞及其外周呈强阳性表达;与OVX组相比,E2组IL-6阳性表达明显减弱,但当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后,E2的这种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与E2组相比,Rap组中IL-6阳性表达增多。二型胶原(COL II)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ham组的COL II表达较多,OVX组中表达明显下降,E2发挥细胞保护作用上调了COL II的表达,而ICI和Rap组中COL II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在组织学水平上,OVX组与sham组相比,髓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组织结构发生破坏,髓核组织已经发生降解。在E2组,给予E2进行干预后,上述现象被逆转,但Rap组组织结构相对遭到了破坏,髓核细胞在某些区域发生聚集,并且数量明显减少,组织结构紊乱,裂隙形成,髓核纤维环边界不清。以上4组椎间盘组织学评分分别为1.313±0.464(Sham)、3.688±0.768(OVX)、1.750±0.559(E2)、2.438±0.496(Rap),Rap组组织学评分明显高于E2组(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E2可以有效抑制椎间盘细胞的异常凋亡,以及有效干预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进程,且是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发挥椎间盘保护作用。第二部分三种不同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影像学观察目的:比较斜外侧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腰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影像学参数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融合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疾病的201例患者,依据接受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及术后腰椎MRI、CT、X线片检查,并记录患者数据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融合节段;术前术后ODI评分、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椎间高度、椎间隙高度指数、椎间孔高度及椎间孔面积、手术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比较不同融合方式早期影像学结果。采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OLIF组79例患者,TLIF组38例患者,PLIF组84例患者。与术前相比,OLIF组在腰椎前凸角(P<0.001),融合节段前凸角(P<0.001),椎间孔高度(P<0.001),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1),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均有明显改善,椎间隙高度变化指数为1.24±0.11;TLIF组在腰椎前凸角(P<0.001),融合节段前凸角(P<0.001),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1),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椎间孔高度(P<0.001)较术前明显改善,椎间隙前后比1.23±0.13;PLIF组在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1),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椎间孔高度(P<0.001)较术前明显改善,椎间隙前后比为0.67±0.05。三组间比较,OLIF与TLIF和PLIF相比,有更大的腰椎前凸角度(P<0.05)、融合节段前凸角度(P<0.05)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1),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以及椎间孔高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LIF相比,TLIF更大的腰椎前凸角度(P<0.001)、融合节段前凸角度(P=0.008)、椎间隙前缘高度(P=0.002)。而PLIF组在椎间隙后缘高度(P<0.001)和椎间孔高度(P<0.001)恢复方面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间隙高度指数结果显示:与PLIF比较,OLIF组(P<0.001)和TLIF组(P<0.001)明显更高,然而,OLIF与TLIF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471)。结论:OLIF,PLIF和TLIF三种腰椎融合方式均能达到满意的融合效果,OLIF在腰椎前凸角度、融合节段前凸角度、椎间隙前缘、后缘高度以及椎间孔高度恢复方面有更大的优势。TLIF手术在恢复腰椎前凸角度、融合节段前凸角度、椎间隙前缘高度方面优于PLIF,椎间隙后缘高度以及椎间孔高度改善方面不及PLIF。第三部分退变性腰椎不稳减压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不稳减压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移位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旨在为脊柱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28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术前、术后早期腰椎前后位和侧位x线,观察并记录椎间融合器后移(posterior cage migration,PCM)发生情况。PCM的界定为椎间融合器向后方移位超过椎体后缘。根据随访时PCM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CM组和非PCM(N-PCM)组。为分析PCM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贡献度,将危险因素分为3类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特征: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密度、病程、诊断、合并症、吸烟;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策略、椎间融合器形态、椎间融合器大小、手术节段、融合数量、植骨来源、术者经验;影像学参数:术前腰椎前凸、腰椎前凸矫正度、术前腰椎活动度、术前椎间高度、椎间高度变化、椎旁肌退变。结果:在随访过程中,286例患者中有18例(6.3%)出现PCM。两组患者的诊断具有显著性差异,腰椎滑脱诊断在PCM组发生率高于N-PCM组,其它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指标中,仅有椎间融合器大小和术者经验有显著性差异,在PCM组椎间融合器尺寸小于N-PCM组,与N-PCM组相比较,在PCM组中缺乏经验的外科医生(不到3年)更多见。两组放射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少于3年经验的外科医生、小尺寸椎间融合器、腰椎滑脱是PCM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腰椎退变性不稳减压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移位的发生率为6.3%,危险因素包括外科医生经验、椎间融合器尺寸、腰椎滑脱,对于腰椎滑脱患者,术前应充分了解PCM的风险。而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最好选择尺寸较大的椎间融合器,操作要谨慎,尤其是对于融合术经验不足3年的术者。

潘磊[7](2013)在《比较内窥镜腰椎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腰椎椎间盘切除术的组织伤害》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外科手术是对机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创伤,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的同时也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术后炎症反应的程度与手术对机体的损伤程度相关。经皮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之一,与传统开放椎间盘髓核摘除术(Open Disceetomy, OD)相比术后疼痛轻,切口小,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疗效与开放手术相近。开放性脊柱手术必须破坏脊柱部份肌肉骨骼系统,手术较易产生神经粘连及脊柱结构破坏,术后出现不稳定的并发症,由手术引起的组织创伤会引起身体内一系列的反应如:压力荷尔蒙上升、组织炎症因子的产生,异常的代谢现象如:脂肪分解或者高血糖,并且组织破坏后产生的组织炎症因子对人体重要器官免疫系统更会产生一连串不良的反应。微创手术的目的是希望由特殊仪器(如内视镜、雷射钬激光等)的改变及手术技术的进步,达到对人体组织结构最少的损伤,从而减少因手术造成的组织伤害所引起组织炎症因子对人体器官及免疫系统的伤害。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患者组织炎性细胞因子和CRP、CPK的变化以及术后的临床疗效,证实PELD对组织损伤小的临床价值。方法:此为前瞻性研究,自2010年10月到2011年4月共有20例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纳入此研究。手术分为两个比较组,经皮穿刺内窥镜腰椎椎间盘切除手术组及传统腰椎椎间盘切除术组。每组以随机方式收集10位患者。手术的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经过三个月的保守疗法无效。手术排除马尾神经症候群、脊柱不稳定、严重的运动神经受损、系统性的疾病如糖尿病与肝病、感染特性的疾病、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分为YESS椎间孔镜技术和TESSYS椎间孔镜技术,传统手术组为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一)术前准备采用局麻,术中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术前应取得患者的理解与支持。采用透X线的手术床和手术架,准备C型臂X线机。准备1瓶10ml欧莱派克椎间盘造影剂和1支2ml无菌美蓝染料,将9ml欧莱派克造影剂与lml美蓝混合。准备术中持续灌洗液,生理盐水3000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肾上腺素0.5ml。(二)YESS腰椎间盘切除减压术1.体位:患者俯卧于Wilson腰架上,腰部稍后凸,使椎间隙后侧充分张开、扩大Kambin穿刺三角区的面积。2.定位:在前后位X线透视下用克氏针沿腰椎棘突中点标定一条纵线,再沿椎间隙中央标定一条横线,两线交点为正位像椎间盘中心点。在上、下椎弓根之间标定纤维环安全穿刺三角区。在侧位X线透视下沿椎间盘的倾斜方向标定出椎间盘的侧位线,该侧位线与经椎间的横线之间的交点为穿刺点。L2-3和L3-4的穿刺点位于棘突中线外侧8-10cm,L4-5和L5-S1穿刺点位于棘突中线外侧12-14cm。根据患者椎间孔的大小和体形调整穿刺点的位置,椎间孔越小、身体越胖,穿刺点越偏外侧。3.穿刺:体积分数1%利多卡因局麻后,在C型臂X线机前后位透视下,用18号穿刺针按术前标定的椎问盘方向,与腰部皮肤表面成25°-30°角穿刺。当穿刺针尖触及骨质或到达椎弓根内缘时,调整C型臂X线机,在侧位X线透视引导下调整穿刺方向和角度,逐渐将穿刺针向前推进至Kambin安全三角区纤维环内。当穿刺针尖穿破纤维环时,可感到针尖有突破感。标准的YESS穿刺点为C型臂X线机正位透视下穿刺针尖位于上、下椎弓根中心点的连线上;侧位透视下穿刺针尖位于上、下椎体后缘连线上。这表明穿刺针尖正好位于Kambin安全三角区纤维环上。将穿刺针逐渐刺入椎间盘内。正位透视下穿刺针尖应位于棘突连线上,侧位透视下位于椎间盘中、后1/3连线上。4.造影:椎间盘造影以判定椎间盘破损程度、破损类型和渗漏方向,并询问患者的疼痛反应。5.安放工作套管:经18号穿刺针插入导丝,以导丝为中心切一条长约8mm的直切口。将直径7.2mm、尖端呈钝性锥状、中央和旁侧各开有孔槽的特制锥状导棒沿导丝插入到纤维环上。在C型臂X线机监控下,用骨锤将锥状导棒击入椎间盘内。沿导棒将直径7.5mm、前端呈斜面的工作套管插入椎间盘内。6.椎间盘减压:取出锥状导棒,经工作套管置人椎间孔镜。在椎间孔镜监视下经3.7mm内镜中央工作通道,使用各种型号和角度的髓核钳和髓核剪切除及取出突出、脱出或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在双极射频辅助下行椎间盘消融减压和纤维环撕裂口的皱缩与成形术。(三)TESSYS腰椎间盘切除减压术1.麻醉及定位:患者俯卧位或侧卧位。于C型臂X线机正位透视下标定腰椎棘突中线和经椎间盘上缘的水平线,侧位透视下沿椎间隙倾斜方向标定一条经下位椎体后上缘的侧位线,该侧位线与经椎间盘上缘水平线的交点为穿刺点。对L5-S1椎间盘,应在正位透视下标定髂嵴最高点连线和经L5-S1椎间盘上缘的水平线,侧位透视下标定一条经S1上关节突到S1椎体后上缘的侧位线,该侧位线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交点为穿刺点。穿刺方向为S1椎体后上缘,通常L4-5的外展穿刺角为30°-40°,L5-S1为40~50°。体积分数1%利多卡因2-3ml局麻。2.穿刺与造影:在正、侧位X线透视下,用18号穿刺针沿标定线方向穿刺至下位椎的上关节突前下缘,并在关节突周围注射体积分数0.5%的利多卡因2ml。将前端弯曲(15°~20°)的22号穿刺针通过18号穿刺针经椎间孔插人椎间隙或脱出的椎间盘内,行椎间盘造影。3.安放工作套管:取出22号穿刺针,经18号穿刺针插入导丝,小心拔出穿刺针,以导丝为中点切一条8mm长的皮肤切口。沿导丝插入直径2mm的扩张导棒(酌情可选择直棒或弯棒),并沿导棒逐级插入3.5、4.5和5.5mm扩张导管扩大手术通道。逐级取出3.5mm和4.5mm扩张导管,沿2mm直径扩张导棒插入3mm直径锯齿状绞刀,绞除上关节突外侧缘部分骨质。插入导丝,取出绞刀和导棒,再沿导丝插入3mm直径的导棒,取出导丝。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将导棒紧贴上关节突前下缘,敲入椎管内。标准TESSYS手术穿刺点为正位X线透视下导棒头端位于棘突中线上,侧位X线透视下导棒头端位于下位椎体后上缘。沿导棒分别置入5.0、6.5和7.5mm直径绞刀,绞除上关节突外侧缘部分骨质,扩大神经孔,并置入7.5mm直径工作套管。4.椎间盘减压:经工作通道置入椎间孔镜,在椎间孔镜监视下经3.7mm内镜中央工作通道,使用各种型号和角度的髓核钳和髓核剪切除和取出突出、脱出或游离的椎间盘组织,探查和松解神经根,双极射频辅助下行椎间盘消融减压和纤维环撕裂口的皱缩与成形术。5.术后处理术毕经工作套管注射7.5mg利美达松+体积分数1%的利多卡因2ml,拔出工作通道。询问患者下肢疼痛缓解程度,检查患肢直腿抬高试验是否改善。术后嘱患者卧床4-6h后带腰围下床活动。静脉输注广谱抗生素1d。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和剧烈体育锻炼。(四)传统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俯卧于脊柱托架上,C型臂X光机下针头定位目标间隙。取后正中长约4cm纵切口,用15cm宽的椎板拉钩将椎旁肌牵开,显露椎板间隙,X线再次确定目标间隙。用电刀将上位椎板下缘及下关节突内侧显露,用磨钻去除部分上位椎板及少许下关节突,用刮匙将浅层黄韧带刮起,并切除,此时可见黄韧带深层与下位椎板上缘。用刮匙将黄韧带深层止自下位椎板上缘分开,可进人椎管。切除剩余造成压迫或影响操作的黄韧带。显露出硬膜与神经根,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向外扩大侧隐窝或扩大神经根孔减压。将神经根和硬膜囊牵向对侧,显露出突出椎间盘。如髓核脱出可直接取出,如未脱出,用尖刀环形或十字切开后纵韧带及纤维环,用小髓核钳取出所有游离的、容易取出的髓核组织,用反向刮匙刮椎间隙及后纵韧带下,并反复用小髓核钳钳取,以避免游离的髓核组织残留,并用盐水反复冲洗间隙清除碎屑。松开并检查神经根,决定是否需行神经根管减压。如担心术后血肿可能,放置小胶管引流,关闭切口。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d,术后24—48h拔除引流。术后7d可允许患者佩戴腰围下地。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和剧烈体育锻炼。(五)PELD与OPEN的临床疗效观察:使用ELISA来测量CRP、CPK、IL-6、IL-8、IL-10、IL-1p等在术前、术后1hr、6hr、12hr、24hr及48hr的变化。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失血量(m1)、住院时间(天数)、伤口大小(cm)、术前和术后VAS(Visual Analog Scale)及改良MacNab标准来评估术后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椎间隙感染、定位错误、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但内窥镜组有一例发生有神经麻痛,但两周后症状自行改善,神经麻痛原因可能是病人椎孔间隙较小,内视镜套管相对较大压迫到部份神经根节所导致。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1.内窥镜组和传统手术组的术后失血量、住院时间、伤口大小比较:内窥镜组相对于传统手术组的患者在术后失血量、住院时间、伤口大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较少的流血量(8.35±2.99ml vs.99.0±22.33ml P<0.01),更短的住院时数(1.9±0.74天vs.5.6±1.26天P<0.01),更小的手术伤口(0.51±0.02vs.4.9±1.29cm P<0.01)。2.内窥镜组和传统手术组的术后6个月VAS的比较:两组术前疼痛指数(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窥镜组为7.5±1.65(范围6~9),在开放手术组为7.5±1.08(范围7-9)P>0.05。两组疼痛指数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窥镜组为1.8±0.79,开放手术组为1.9±0.74,P>0.05),表明PELD组与OD组术后6个月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使用改良MacNab标准来评估术后六个月的临床满意度,在内窥镜组有90%满意度(8/10非常满意;1/10满意),而在开放手术组同样有90%满度(7/10非常满意,2/10满意)。3.内窥镜组和传统手术组的血清CRP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RP在术前、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24小时及48小时,开放手术组较内窥镜组CRP值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小时:(1.84±0.74mg/dl vs.0.18±0.09mg/dlP<0.01);术后48小时:(2.61±0.93mg/dl vs.0.10±0.04mg/dl P<0.01)。4.内窥镜组和传统手术组的血清CPK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PK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均明显升高。传统手术组术后CPK在5个时间点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内窥镜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小时(64.28±4.69vs.78.03±7.17,P<0.01);术后6小时(220.54±23.49vs.105.05±17.23,P<0.01);术后12小时(298.11±26.03vs.121.82±22.03,P<0.01);术后24小时(270.87±43.50vs.123.56±13.08,P<0.01)及48小时(185.5±21.06vs.102.41±14.68,P<0.01)。5.内窥镜组和传统手术组的血清IL-6水平比较:在内窥镜组IL-6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L-6在开放手术组术后逐渐升高,且从术后6小时以后开放手术组相对内窥镜组在4个时间点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小时(0.87±0.05vs.0.26±0.05P<0.01);术后12小时(0.93±0.12vs.0.22±0.07,P<0.01);术后24小时(0.98±0.09vs.0.26±0.05,P<0.01);术后48小时(1.07±0.10vs.0.25±0.06,P<0.01)。6.内窥镜组和传统手术组IL-1p、IL-8、IL-10产生的值太小无法由血液中测得。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同时具有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近期疗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手术局部肌肉组织损伤轻微,对患者全身创伤反应影响明显低于开放手术,具有微创性。PELD在临床上有很明确的推广价值。

梁磊[8](2013)在《颈交感神经症状分级治疗方案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颈交感神经症状的临床鉴别1、病例分组与初步鉴别目的:探讨对颈交感神经症状进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门诊患者716例,按照是否存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和颈部动脉(颈动脉、椎动脉)异常进行分组。采取相应治疗。对一般情况、颈椎病发生率、手术率、专科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进行组间对比和评价。结果:(1)BPPV患者370例,占51.68%。女性比例、颈椎病发病率、颈椎病手术率、术后交感神经症状改善率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年龄、专科治疗改善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管异常患者235例,占32.82%。女性比例、平均年龄、颈椎病发病率、术后交感神经症状改善率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颈椎病手术率、专科治疗改善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女性患者中,应注意对BPPV的筛查与鉴别。(2)在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中,应注意对颈部动脉异常的筛查与鉴别。(3)在BPPV或存在颈部动脉病变的患者中,手术治疗交感神经症状疗效不佳。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鉴别和治疗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鉴别意义和治疗方法。方法:诊断为BPPV并排除颈部血管异常的患者252例。根据是否存在颈椎病分为两组。颈椎病组采取脊柱外科专科治疗(手术、保守治疗)。非颈椎病组采取眩晕专科手法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交感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女性比例、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颈椎病组交感神经症状治疗改善率明显好于颈椎病组治疗改善率(P<0.05)。颈椎病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改善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PV患者的交感神经症状可经专科规范治疗得到明显改善,不应归结为颈交感神经症状,脊柱外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疗效不佳。3、颈部动脉异常的鉴别和治疗目的:探讨颈部动脉异常的鉴别意义和治疗方法。方法:存在颈部血管异常并排除BPPV的患者117例。根据是否存在颈椎病分为两组。颈椎病组采取脊柱外科专科治疗(手术、保守治疗)。非颈椎病组采取神经内科、血管外科等专科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交感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男性比例、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颈椎病组交感神经症状治疗改善率明显好于颈椎病组手术治疗改善率(P<0.05)。结论:颈部动脉异常患者的交感神经症状与其血管病变本身有关,可经专科规范治疗得到明显改善,不应归结为颈交感神经症状,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疗效不佳。4、颈交感神经症状患者X片表现观察目的:观察和分析颈交感神经症状患者的X片表现特点方法:研究样本中,排除BPPV和颈部血管异常的患者229例。根据是否存在颈椎病分为两组。拍摄颈椎正侧位和过伸过屈位X片。观察颈椎退变的典型表现(曲度异常、不稳等)和“沟环”结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女性比例、年龄、曲度异常比例、“沟环”结构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病组颈椎不稳发生率为36.2%,明显高于非颈椎病组。(P<0.05)。两组的曲度异常均达60%以上。结论:颈椎曲度异常及不稳与颈交感症状的发生有关但都不是唯一因素,重建颈椎生理曲度或维持颈椎稳定性可能会缓解颈交感神经颈椎症状。第二部分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的编制及初步评价目的:编制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并评价信效度方法: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按照Delphi法的原则,采用专家调查法和患者现场调查法进行两轮调查。分析数据,编制出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并进行重测信度、效标效度、区别效度的评价。结果: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由“眩晕”等10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均可对某一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并附有相应的加权分值,计算全部条目的得分之和即为患者颈交感神经症状最终得分。以得分评价颈交感神经症状的总体严重程度。小于35为轻,35-45为中,大于45为重。检测表明,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可作为评价颈交感神经症状严重程度的有效工具。第三部分颈交感神经症状分级治疗方案的建立和早期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并探讨分级治疗方案治疗颈交感神经症状的早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要主诉的颈椎退变患者166例。依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SSEQ)评分分为轻、中、重三级,分别记为S0、S1、S2。根据颈椎动力位片上是否存在颈椎不稳,分别记为P0、P1。分别采取相应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术前)、治疗后(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及相应影像学表现。手术病例综合采用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SSEQ)、SF-36-MCS、SF-36-PCS、SAS及JOA等多种评分工具进行全面评价。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6.5个月。各组SSEQ、手术组SF-36-MCS、SF-36-PCS、SAS及JOA评分在治疗后(术后一周)、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交感神经症状分级治疗方案和综合评价的早期效果良好。第四部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和机制分析1、后纵韧带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作用目的:探讨后纵韧带因素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性眩晕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行连续两个间隙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35例颈性眩晕病人。依据术中是否切除后纵韧带分为两组(ACCF和ACDF)。对两组病例特点、治疗方法及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两组在一般情况方面(性别比、年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眩晕评分在术后2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眩晕评分在术前、术后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CDF组的眩晕评分和主观满意率均明显差于ACCF组(P<0.05)。结论:后纵韧带在颈前路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等症状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术中彻底去除手术节段的后纵韧带有助于提高并维持手术治疗效果。2、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ACDF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46例。全部行ACDF,术中均彻底切除病变间隙处后纵韧带。观察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采用交感神经症状“20分法”和JOA17分法评分系统评定症状改善情况。在颈椎正侧位及伸屈动力位片上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交感神经症状评分与JOA评分在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主观满意率84.78%。结论: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结合术中彻底切除病变间隙处后纵韧带对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疗效良好。3、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早期疗效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32例单间隙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TDR和经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ACDF)。两种术式术中均彻底去除减压节段后纵韧带。统计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组内比较,术后SSEQ、JOA、SF-36-PCS、SF-36-MCS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各两组在时间点的相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提示:TDR组手术节段颈椎活动度得到保留。结论:与颈椎融合手术相比,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早期效果良好并可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

文杰[9](2020)在《全内镜下MIS-TLIF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全内镜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全内镜下MIS-TLIF的优势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38例腰4-5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全内镜下MIS-TLIF作为内镜组(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177岁,平均(60.00±10.44)岁,病程0.58年,平均(2.75±1.87)年,术前腰痛VAS评分(6.88±1.07)分,腿痛VAS评分(5.88±0.95)分,ODI指数(53.52±6.12)%;采用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作为通道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179岁,平均(58.25±11.89)岁,病程18年,平均(3.18±1.76)年,术前腰痛VAS评分(7.06±0.98)分,腿痛VAS评分(5.83±0.89)分,ODI指数(53.79±5.77)%;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手术疗效评价指标(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血清肌酸激酶(CK)、椎间隙高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内镜组手术时间(163.33±12.37)min和C臂机透视次数(53.11±13.50)大于通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中出血量(104.44±28.74)ml、术后引流量(80.00±14.95)ml、镇痛药物用量(144.44±61.57)mg、术后下地时间(20.50±5.42)h、总住院时间(6.81±1.23)d均小于通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腰痛VAS评分在术后1周(3.87±0.85)分和术后3月(1.41±0.77)分时低于通道组(P<0.05);内镜组腿痛VAS评分在术后1周(2.09±0.821)分时低于通道组(P<0.05),术后3月、术后12月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月时内镜组ODI指数(24.64±4.27)%明显低于通道组(P<0.05),术后12月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根据MacNab标准:内镜组(94.44%)疗效优良率高于通道组(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内镜组的血清CK值(355.46±53.30)U/K小于通道组(417.55±87.22)U/K,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依据Brantigan-Steffee椎间融合标准,两组患者均已获得成功融合,内镜组(E级16例,D级2例)与通道组(E级19例,D级1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内镜组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小腿麻木感,考虑术中神经根刺激或损伤,对症处理后1周内症状逐渐消失;通道组1例因切口渗出而延迟愈合,1例脑脊液漏放置引流后治愈。结论:全内镜下MIS-TLIF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取得与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同样的临床疗效,并且全内镜下MIS-TLIF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更轻,下地活动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康复更快等优势。

吴锐辉[10](2018)在《超声引导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经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ransforaminal PEL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Transforaminal PELD中术者及患者无法避免使用X线造成的电离辐射;而电离辐射已被证明与恶性肿瘤等相关。有研究表明超声影像技术可替代X线应用于腰椎疾病诊疗,但未见报道应用于Transforaminal PELD。本研究通过对腰椎超声解剖及其应用研究,并对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的临床应用进行病例序列及随机对照研究,了解其安全性、有效性,明确使用超声能否减少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目的:1.通过对腰椎超声应用解剖学及其在腰椎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熟悉腰椎的超声解剖并用于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2.通过测量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中医生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等数据,与过往研究比较,明确使用超声能否减少医生所接受的射线剂量。3.通过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测量X线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与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术中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等数据,了解其安全性、有效性,明确使用超声能否减少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材料和方法:1.研究总结腰椎超声应用解剖及其应用文献,对20名志愿者进行超声影像评估,评估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PELD所需要的切面,及其获取条件。对20例X线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进行超声评估,了解穿刺针等工具在术中位置、路径。2.测量25例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中医生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等数据,将测量结果与过往研究比较得出结论。3.将60例病例随机分成X线引导组及超声引导组,测量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等数据,并进行比较的出结论。结果:1.腰椎超声应用解剖及其应用:超声影像可观察棘突、椎板、关节突关节、竖脊肌、横突、横突间韧带等结构,可观察穿刺针的深度及方向。据20名健康志愿者评估结果,可在BMI<24.0 kg/m2的被评估者身体上获取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所需要的清晰超声影像。对20例X线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的超声评估显示,超声影像确定的结构、位置与X线确定的一致,可通过几个关键切面对穿刺针进行评估。2.25名患者纳入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队列研究,平均手术时间为67.6±14.6min,平均放射时间为2.9±0.7s,单节椎间盘平均效应剂量1.3±0.6μSv。按年度职业暴露极限全身剂量50mSv,一名医生在防护下最多可行38426例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无防护下可行1938例。胸部铅衣里外面单节段平均剂量、平均效应剂量及平均放射时间的比较,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 均比 X 线引导 Transforaminal PELD 少。3.超声引导与X线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线引导组及超声引导组医生接受平均每间隙效应放射剂量为9.0±2.5μSv、1.7±0.4μSv,两者有统计学差异。X线引导组与超声引导组患者(颈部)所接受的平均放射剂量分别为127.4±27.1μSv、25.2±4.9μSv,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按年度职业暴露极限为全身剂量50mSv,一名医生在防护下最多可行5556例X线引导 Transforaminal PELD 或 29412 例超声引导 Transforaminal PELD,而无防护下则最多可行395例X线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或1887例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结论1.超声影像技术可应用于引导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超声引导Transforaminal PELD是安全、有效的;2.超声影像引导技术不能完全取代X线,但可以有效减少医生及患者术中所接受的射线剂量。

二、椎间盘外科的某些基本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间盘外科的某些基本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内镜下窦椎神经毁损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解剖学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腰窦椎神经解剖观测及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主要设备及材料
        1.1.2 解剖方法
        1.1.3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概述
        1.2.2 窦椎神经副支
        1.2.3 窦椎神经主支
    1.3 讨论
        1.3.1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
        1.3.2 腰窦椎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1.3.3 腰窦椎神经临床意义及其应用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腰窦椎神经与脊动脉中央后支毗邻关系及镜下解剖学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设备及材料
        2.1.2 方法
        2.1.3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脊动脉中央后支
        2.2.2 腰窦椎和脊动脉中央后支的毗邻关系
        2.2.3 椎间孔镜下腰窦椎神经和脊动脉中央后支的特征
    2.3 讨论
        2.3.1 脊动脉中央后支解剖学研究
        2.3.2 腰窦椎神经与脊动脉中央后支解剖关系
        2.3.3 腰窦椎神经及脊动脉中央后支的椎间孔镜下特征
        2.3.4 研究腰窦椎神经与脊动脉中央后支的临床意义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内镜下腰窦椎神经毁损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3.1 资料与方法
        3.1.1 一般资料
        3.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1.3 手术方法
        3.1.4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腰痛VAS评分
        3.2.2 功能ODI评分
    3.3 讨论
        3.3.1 盘源性腰痛的手术治疗现状
        3.3.2 腰窦椎神经的解剖学特点
        3.3.3 椎间孔镜下窦椎神经毁损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
        3.3.4 椎间孔镜下窦椎神经毁损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手术体会
    3.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2)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及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退变性下腰痛的随访评价系统及其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1.1 退变性下腰痛的随访评价系统
        1.1.2 退变性下腰痛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
    1.2 腰椎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1.3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方法与微创治疗的评价
        1.3.1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方法
        1.3.2 椎间盘源性腰痛微创治疗的评价
第二章 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
    2.1 退变性下腰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
        2.1.1 引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2.2 退变性下腰痛疗效评分表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2.2.5 小结
第三章 腰椎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评价的相关临床研究
    3.1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评价
        3.1.1 引言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术式治疗的再手术分析
        3.2.1 引言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小结
第四章 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方法与微创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
    4.1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纤维环热凝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评价
        4.1.1 引言
        4.1.2 材料与方法
        4.1.3 结果
        4.1.4 讨论
        4.1.5 小结
    4.2 椎间盘内注射罗哌卡因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作用
        4.2.1 引言
        4.2.2 材料与方法
        4.2.3 结果
        4.2.4 讨论
        4.2.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下腰疗疗效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及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背景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B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制研究
    背景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著作
缩略语表
致谢

(4)光、电磁导航技术在微创脊柱外科的应用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基于O臂的光导航辅助下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1 引言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O臂的光导航辅助下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学习曲线研究
    3.1 引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二维G臂的磁导航辅助下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4.1 引言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的创新设计与研发
    5.1 引言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安全性和精准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新型光、电磁一体手术导航系统引导下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方法
    7.3 结果
    7.4 讨论
    7.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数字化导航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成果
致谢

(5)全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及DTI联合神经电生理学对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进展
        1.1 非手术疗法
        1.2 手术疗法
    2.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手术临床疗效相关因素
        2.1 一般因素
        2.2 影像学因素
    3.评价疗效的方法
        3.1 神经电生理检测
        3.2 神经成像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全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手术方法
        2.7 观察指标
        2.8 疗效判定标准
        2.9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与MRI观察结果
        3.2 术后疗效
        3.3 术后并发症和再手术
        3.4 疗效相关因素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和不足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TI联合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对全内窥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试验病例的中止
        2.7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8 病例的剔除
        2.9 研究干预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JOA评分
        3.3 VAS评分
        3.4 DTI
        3.5 肌电图
        3.6 相关性研究
    4 讨论
    5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椎间融合术的影像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17β-雌二醇通过激活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延缓大鼠尾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三种不同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影像学观察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退变性腰椎不稳减压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和下沉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比较内窥镜腰椎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腰椎椎间盘切除术的组织伤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比较内窥镜腰椎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腰椎椎间盘切除术的组织伤害
    前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椎间孔镜下椎间融合用槽刀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8)颈交感神经症状分级治疗方案的建立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颈交感神经症状的临床鉴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例分组与初步鉴别
    第三节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鉴别和治疗
    第四节 颈部动脉异常的鉴别和治疗
    第五节 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患者 X 片表现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的编制及初步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条目的筛选
    第三节 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的编制
    第四节 新版《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表》的信效度评价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交感神经症状分级治疗方案的建立和早期疗效观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和机制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回顾性研究:后纵韧带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伴眩晕症状颈椎病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临床回顾性研究: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第四节 临床前瞻性研究: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早期疗效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课题论文
科研基金
学术会议交流(大会口头发言论文)
参加编著(译)
获奖情况
发明专利
致谢

(9)全内镜下MIS-TLIF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 手术方法
        2.1 内镜组手术方法
        2.2 通道组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围手术期评价指标
        3.2 手术疗效评价指标
        3.3 实验室及影像学评价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围手术期评价指标的比较
    3 手术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4 实验室及影像学评估指标的比较
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疾病概述
    2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3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4 全内镜下MIS-TLIF技术
        4.1 临床疗效与优势
        4.2 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
        4.3 手术适应症的把握
        4.4 手术相关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5 全内镜下MIS-TLIF术后患者的康复理念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超声引导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手术治疗
    1.2 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及其X线引导所致问题
第二章 超声诊疗技术的腰椎应用解剖及在腰椎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
    2.1 腰椎的超声应用解剖学研究
    2.2 超声诊疗技术在腰椎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
    2.3 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超声解剖学研究
    2.4 附图
第三章 超声引导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3.1 超声引导技术可减少椎间孔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外科医师所接受的X线剂量
    3.2 超声引导与X线引导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椎间盘外科的某些基本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镜下窦椎神经毁损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解剖学研究与应用[D]. 赵庆豪.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2]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及相关临床研究[D]. 程继伟.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5)
  • [3]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IL-1β及NF-KB相关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及miR-328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相关机制研究[D]. 张宗余. 苏州大学, 2018(04)
  • [4]光、电磁导航技术在微创脊柱外科的应用与创新研究[D]. 吴俊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5]全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及DTI联合神经电生理学对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研究[D]. 席志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椎间融合术的影像学观察[D]. 李华.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7]比较内窥镜腰椎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腰椎椎间盘切除术的组织伤害[D]. 潘磊.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8]颈交感神经症状分级治疗方案的建立及相关研究[D]. 梁磊. 第二军医大学, 2013(04)
  • [9]全内镜下MIS-TLIF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D]. 文杰.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10]超声引导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研究[D]. 吴锐辉.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椎间盘手术的一些基本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