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裘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的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辉[1](2014)在《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铜(金)成矿作用 ——以平水铜矿和建德铜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平水铜矿和建德铜矿均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的浙西北地区。平水铜矿发育有铜矿体和金矿体。铜矿体赋矿地层为新元古代双溪坞群平水组火山岩;矿体直接产出于平水组细碧角斑岩系内,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与细碧角斑岩的关系为整合关系;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磁铁矿,矿石构造主要为典型的块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并存在特征性的喷流沉积岩:铁碧玉、重晶石和石膏等;平水铜矿体具有矿石矿物和特征性矿物分带现象。平水铜矿体形成之后,平水地区经历了后期的变质变形作用,在铜矿体的下盘普遍发育韧性剪切带。近期全国危机矿山找矿项目在该剪切带发现了金矿体。金矿体的产状严格受到韧性剪切带控制。锆石U-Pb定年表明,平水组细碧岩成岩年龄为952 Ma,平水组角斑岩成岩年龄为954 Ma,西裘石英闪长岩形成年龄为909 Ma,均形成于新元古代。平水组细碧角斑岩属于双峰式火山岩系列;富Na2O,贫K2O,轻稀土富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相对亏损的εNd(t)(3.52~7.57)和εHF(t)值(0.72~9.00)说明火山岩主要来自于亏损地幔,并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西裘石英闪长岩可能是幔源玄武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平水铜矿体伴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比较简单,主要是气液两相包裹体,按照成因可以分为2类:Ⅰ类原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217~328℃,盐度从3.2~5.7 wt%NaC1 eqv,Ⅱ类次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从148~189℃,盐度从2.8~4.6 wt%NaCl eqv,拉曼测试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为水;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和气相成分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海水。平水铜矿体的矿石硫同位素在频率图上零值附近呈比较明显的塔式分布,说明其来源单一,可能主要来自于平水组火山岩。铜矿体中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平水组火山岩中长石铅的同位素组成一致,均位于地幔铅附近,说明平水铜矿体的铅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平水组火山岩。地质证据,结合成矿流体和同位素证据表明,平水矿铜矿体是新元古代平水组岛弧火山岩赋矿的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成矿类型属于双峰式-铁镁质岩石容矿的系列,类似于诺兰达型VMS矿床。平水金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包裹体:Ⅰ型H2O-Co2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在室温下呈两相或三相(LH2O+LCO2±VCO2);Ⅱ型H2O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常和Ⅱ型包裹体在同一视域中共存,显示出流体不混溶的岩相学特征;Ⅰ型包裹体最终均一至气相,均一温度为225~282℃,盐度为1.2~6.0 wt.%NaC1 eqv,而Ⅱ型包裹体均一至液相,均一温度为214~2710C,盐度为2.7~8.7 wt.%NaCl eqv。Ⅰ型包裹体与共存的Ⅱ型包裹体有相近均一温度,较大差异的盐度,不同的均一方式,表明主成矿期发生了流体不混溶作用。流体不混溶导致了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强烈的相分离作用,因此可能造成金的沉淀和金矿体的形成。石英Rb-Sr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金矿体的成矿年龄为450 Ma。平水金矿体是加里东期造山事件的产物,为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建德铜矿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石炭系黄龙组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主要为块状矿体和矽卡岩化矿体,受石炭系灰岩和泥盆系砂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矿区侵入岩广泛分布,呈不规则岩枝、岩脉产出,主要为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按其穿插关系可分为早期花岗闪长斑岩和晚期花岗斑岩。矿体与早期花岗闪长斑岩有密切关系,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外接触带。锆石定年数据显示建德铜矿的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晚侏罗世(大约161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花岗闪长斑岩以钙碱性为特征,同时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如高 LaN/YbN(18.5~35.9)比值,以及低 Y(5.38~7.83 ppm)和Yb(0.45~0.62 ppm)含量等;此外,花岗闪长斑岩缺乏Eu负异常,具有低含量的MgO(0.22~1.0 wt.%)含量和相对高的207Pb/204Pb比值(15.518~15.608)。这指示着花岗闪长斑岩可能是形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同时,花岗闪长斑岩具有类“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类整体地球的εNd(t)值,高的初始87Sr/86Sr值(0.7078~0.7105),相对亏损的εHf(t)值(-0.6~+2.8)和1.0~1.2 Ga的Hf模式年龄。因此,花岗闪长斑岩可为新元古代洋陆俯冲作用形成的新生地壳在晚侏罗世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建德铜矿的硫化物石英中发育三类包裹体:包括Ⅰ型的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Ⅱ型的富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以及Ⅲ型的含子晶包裹体;Ⅰ类富液相包裹体加热后均一到液相,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280~340℃,流体包裹体盐度0.63~8wt.%NaC1 eqv,Ⅱ类富气相包裹体加热均一到气相,均一温度289~324℃,盐度1.22~2.00 wt.%NaC1 eqv的低盐度范围,Ⅲ类含子晶包裹体加热均一到液相,均一温度范围与Ⅱ类包裹体基本相同,290~336℃,盐度则较高,31.87~38.16 wt.%NaC1 eqv。Ⅱ类与共存的Ⅲ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相似,盐度相差很大,表明强烈的流体沸腾作用发生。流体强烈沸腾作用是造成建德铜矿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原因。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硫化物硫同位素研究显示,δ34S值的总变化范围是0.93‰~4.77‰之间,并且总体分布在零值附近呈塔式分布。这暗示着建德铜矿硫化物的硫主要来自于岩浆。建德花岗闪长斑岩体长石铅与矿石硫化物铅具有一致的同位素组成,同时指示着建德铜矿体的铅也来自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证据均指示了,建德铜矿属于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铜矿。
王全明[2](2005)在《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文中研究表明铜是我国一直紧缺的、但需求很大、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也是我国矿产勘查中最重要的主攻矿产。本着立足于国内立开展铜矿产资源勘查来缓解我国目前及未来对铜矿资源供需矛盾的宗旨,结合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以研究我国铜矿勘查工作部署为目的,通过对我国铜矿勘查地质工作程度研究和分析,圈定铜矿勘查可进一步提高工作程度的地区,预测铜矿资源潜力。为实现这一目的,论文主要通过建立我国铜矿勘查空间数据库,开展铜矿勘查程度分析,划分勘查程度等级,确定低勘查程度区域,预测和评价低勘查程度区铜矿资源潜力,提出铜矿找矿工作宏观部署建议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通过组织全国40 个省(市、自治区)、部级地勘单位,建立了目前国内迄今为止覆盖范围最大、数据量最多,包括勘查工作数据5172 条,矿区实物工作量数据12442 条,铜矿产地4961 处的铜矿勘查空间数据库。同时也是本文研究我国铜矿勘查程度的基础。2、对我国铜矿勘查程度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勘查程度等级划分标志,圈定了各勘查程度的等级空间范围。包括:1)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20 世纪我国铜矿勘查工作的投入及其变化特征;2)根据铜矿勘查空间数据的图形特征和属性特征,应用GIS 空间分析技术,开展了铜矿勘查程度与铜矿产出的内在联系性分析,提出我国铜矿勘查达到一定程度所具有的工作投入特征;3)以不同规模矿床所对应勘查程度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以钻探和工作投入积累次数为参数的程度等级划分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行政区划和全国Ⅲ级成矿区带两个地理范畴,分别开展了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对比研究,将我国Ⅲ级成矿区带铜矿勘查程度划分为9 级,总结了各级成矿区带的勘查程度特征;揭示了目前我国还存在193×104km2的低勘查程度区和414×104km2的空白区的事实;4)较系统地编制了全国铜矿调查、普查、详查、勘探及总勘查程度分布图和相应的程度等级分布图。3、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全国铜矿勘查程度较低或极低区的铜矿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预测铜矿资源潜力为11008 万吨。在勘查投入与产出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以及低勘查程度区具有一定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线索的两个认识前提下,探索性地提出了采用高勘查程度区的参数指标为模型,通过勘查程度类比进行资源潜力预测的思路,对全国低程度区铜矿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为12498 万吨。4、立足于当前国家出资开展战略性矿产勘查的目标及任务前提下,提出勘查程度较低或极低区铜矿勘查的的工作部署工作投入建议。包括需要开展铜矿资源调查评价的面积149×104km2,开展铜矿普查的面积约216×104km2;需要投入的钻探工作量约为3786×104m,设置调查和普查工作项目约1526 项。论文成果是在地质调查项目《中国20 世纪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和《中国东、西部地球化学块体资源潜力预测》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炼而成。在这些项目中,作者作为主要负责人,设计和承担完成了文中相关方面的各项内容。
高珍权[3](2002)在《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东天山(东经88°以东的天山部分)为研究范围,以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为研究方向,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两次进疆先后对卡拉塔格-土屋-沁城铜钼金成矿带的卡拉塔格;康古尔-黄山-镜儿泉铜镍金成矿带中的翠岭金异常区和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的371铜矿点、西北坡铜矿点、17金矿点、9562金矿点、188铜矿点、279金矿点、雅北异常和雅满苏铁矿、景峡、沙泉子和野马山-野马泉综合异常区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室内鉴定测试,综合整理,数据处理,图件编制等工作,在区域成矿的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系统和成矿区带划分;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分析(含典型矿床研究):找矿系统工程学的理论、铜金典型矿床的找矿模型及标志、现代矿体探测学、东天山区域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以及综合运用区域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理论、方法在重点成矿带的找矿和研究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以下新进展、新成果和新突破。 (1)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将研究区及邻域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七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中东天山4个),24个二级构造单元(东天山11个);并以此为基础,将东天山地层分为两个地层区、6个地层分区和9个地层小区:将岩浆岩从北向南划分为7个带:阐明了东天山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运动性质,探讨了构造、地层及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在研究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背景特征、不同地质单元微量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的基础上,对东天山的物化探异常进行了分区;为区域成矿学、成矿系统分析和重点成矿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在分析东天山成矿系统和成矿系列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成矿机理首次系统地将以金铜多金属为主的成矿系统划分为岩浆和热液(水)两大基本成矿系统类,结合含矿建造及成矿环境划分出9个成矿系统。根据矿床成因、赋矿地层和矿床种类,将本区与铜多金属有关或相关的铁镁-超铁镁岩类、斑岩热液、喷流沉积、火山热液、岩浆热液-矽卡岩等主要成矿系统和与金有关的剪切带蚀变岩、浅成低温热液、火山-次火山热液、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进一步分类。以典型矿床为依托,分析了这些重点成矿系统的成矿产物、控矿因素、矿质来源、成矿过程等等。结合成矿的构造背景、构造演化历史和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探讨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化,首次建立了东天山铜矿热液成矿系统类和康古尔-翠岭金成矿亚带金的成矿系统演化模式图。 (3)较系统全面地概述了系统工程学的历史、现状,找矿系统工程学的产生和研究现状,阐述了找矿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主要任务、研究意义和基本内容等,探讨了找矿成功的要素和途径。重点研究了找矿模型和现代矿体探测学发展现状和新进展,结合东天山实际,首次提出了卡拉塔格式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模型为“火山机构+斑岩体+环带状杂色蚀变带+铁矾类矿物(针绿矾+高铁叶绿矾)+激电异常”。首次建立了东天山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喷流沉积岩+火山机构(遥感、物探异常)+化探异常(多元素组合)+铁帽”,总结了该区其它典型铜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标志。 (4)以找矿系统工程学为指导,在研究东天山自然地理景观和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戈壁覆盖区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下,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首次提出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快速追踪最佳方法是以中等比例尺的沟系(岩石和土壤)测量方法,提出了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认为岩屑异常的快速查证方法应根据景观条件选择中大比例尺的岩屑、土壤和岩石测量方法,提出了这些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勘查阶段和综合找矿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东天山不同找矿阶段的主要找矿方法和最佳方法组合,首次建立了东天山水系沉积物和岩屑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 (5)通过两次进疆的野外实地调研,新发现沙泉子沙北喷流沉积型铜矿(已达中型规模)、371一西北坡中间地段铜矿化点、168斑岩型铜金矿化点、景峡喷流沉积型铜金矿化点、银邦山东喷流沉积型铜金矿化点、翠岭铁锰碳酸盐化硅化体型金矿化点。 (6)通过野外调研,在银邦山的实地调查中发现了硅质岩和层纹状硅质岩,银邦山一黑沙河地区确认存在两个中酸性火山弯隆,并发现了富硫化物喷流岩和块状硫化物矿化,硫化物纹层硅质岩与富硫化物的中酸性火山岩呈互层产出。这一系列的发现肯定了该区具备寻找火山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条件,是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和金矿成矿十分有利的地段,并有望找到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7)综合大地构造单元性质、成矿控制因素、区域成矿系统和矿床(点)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等,发现本区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区域成矿规律,并将研究区划分为9个主要成矿带、23个成矿亚带和54个成矿(远景)区或矿田。分析了成矿(亚)带成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环境,结合矿产分布情况和化探异常等,对主攻方向和找矿前景进行了评述。选择卡拉塔格一土屋一沁城铜钥金、康古尔一黄山一镜儿泉铜镍金和阿齐山一雅满苏一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
王科强[4](2015)在《浙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钦—杭成矿带2009年被列入中国重点找矿区带。浙西地区作为钦—杭成矿带东段的一部分,地质背景复杂多样,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与中生代花岗岩类关系密切。论文依托于《江绍拼合带中西段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项目,在3年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利用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常量、微量、稀土)、Rb-Sr、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硫氢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多种研究手段,对区内的典型矿床、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时空演化、岩浆特征与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阐明区内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时空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成果对指导浙西地区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提出浙西地区具有“构造控岩,岩体控矿”的成岩成矿特征。在系统总结区域内岩浆岩年代学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及本次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大量继承性锆石年龄的基础上,重塑了浙西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使得从构造-岩浆演化历史角度上理解浙西地区的成矿作用成为可能。将开化桐村斑岩型钼(铜)矿床、常山里山岭斑岩型铜矿床、常山岩前岩浆热液型钨锡(萤石)矿床、金华银坑斑岩型钼矿床作为典型矿床加以系统研究。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对常山兰花坞、建德岭后、淳安儒洪(铜山)、遂昌治岭头等内生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进行了准确厘定,使得从成矿空间、成矿时间、成矿物质来源上研究浙西地区的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成为可能。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准确厘定了研究区内中生代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的形成年龄,首次将浙西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划分为燕山早期第二阶段(172-158Ma)、燕山晚期第一阶段(144~127Ma)、燕山晚期第二阶段(114-108Ma)3期。对各期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岩石类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起了研究区内岩浆岩的构造—岩石组合框架及时空分布特点,为探讨区内中生代构造一岩浆演化历史及其成岩成矿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依据。在进行典型矿床研究、总结区域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基础上,依据成矿系统理论,首次将浙西地区中生代成矿系统分为2个成矿系统类、4个成矿系统和6个矿床系列。建立了燕山期3阶段区域成矿演化模式与找矿模型,指出了浙西地区下一步找矿勘查的主攻矿种和矿床类型。指出从赣东北→浙西→长江中下游→江绍断裂带以东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具有逐渐变新的变化趋势;不同的深部构造背景、成岩过程中幔源物质参与的多寡等造成了3地区的成岩成矿作用各具特色。
曹执庸,孙南圭,廖永璋,隋增震,马敏[5](1982)在《运用统计分析探讨西裘铜矿矿化作用特征》文中研究指明 前言 自五十年代始,在我国华南褶皱系的北缘,相继发现多处成矿时代相近的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其中以浙江绍兴西裘铜矿和江西弋阳铁砂街铜矿发现最早,工作程度也较高(图1)。该两矿床的发现,对于嗣后在相似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寻找同类矿床,起了重要的作用。
秦克章[6](2000)在《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瞄准新疆中亚型造山与大规模成矿的某些关键科学问题,立足于古生代矿床时空分布的基本地质事实的野外调查研究,从充分整理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资料和与中亚邻国构造—成矿格局的综合对比分析入手,分析厘出主要的火山-侵入岩带和成矿带,选择那些有争议的关键区段进行重点解剖,辅以岩石学和高精度同位素年代研究。将造山作用与成矿过程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尝试从板块构造角度来认识北疆矿床时空分布关系及演化序列,以金属矿床时空分布样式作为大地构造环境的标志和限定,提出并论证了新疆大地构造演化——元古代古天山洋与古生代准噶尔多岛海两期大洋模式。以为寻找大型矿集区的战略靶区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1.中亚型造山带与海西期大规模成矿 中亚地区以古生代多陆块拼合造山、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与山盆体系构成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中亚型造山带具有多块体、多缝合带镶嵌、山盆耦合的大地构造格局,地壳经历了古生代地块拼合增生过程和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陆块规模小于现代大陆板块,陆间洋盆小于现代大洋;多期蛇绿岩、高压变质岩、富碱花岗岩带的发现,指示地壳增生过程复杂多样;地壳经历了多旋回的造山和增生;中亚大型—超大型矿床总体上表现出网格状(矿结)分布特征和聚矿带的菱形镶嵌状展布规律,相比之下,环太平洋与特提斯成矿域则更具有“线性”特征;海西期的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具有多岛海特征。 对新疆北部50余个已知矿床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揭示出海西期(400~250Ma)是本区有色和贵金属成矿高峰期。整个北疆地区陆相环境中金、铜-镍、锡、银等矿床主要就位于晚古生代末碰撞造山挤压-伸展转变期,与大规模的块体旋转、压剪、走滑拉张以及陆内俯冲造山等独特的现象有成因联系。铜和铜镍矿,主要集中于中泥盆世、石炭纪和早二叠纪。金矿跨越时限为泥盆纪一早三叠世。其中早石炭世,主要为火山岩浅成低温型金矿床,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以形成韧性剪切破碎带型金矿为特征,二者共同的特点均产出于俯冲带的边缘带近陆一侧(岛弧带-弧后盆地交接部位)。 说明晚海西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对北疆地区具有较普遍的和重要的意义。对晚古生代花岗岩、陆相火山岩、镁铁-超镁铁杂岩的系统总结为上述认识提供了岩浆作用性质方面的证据。 2 北疆主要金属矿床划分为7大构造阶段产物 在前人基础上,按照板块构造观点并结合最新的系统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将北疆古生代金属矿床(兼顾某些构造环境指向明确的非金属矿床如石棉、滑石等)划分为七大构造阶段组合: Ⅰ.稳定古陆环境中的前寒武纪矿床 Ⅱ.裂谷发育期(初始拉张期)矿床、 Ⅲ.洋壳(小洋盆)扩张阶段矿床、 Ⅳ.板块汇聚边缘早期过渡壳扩张阶段矿床、 Ⅴ.板块汇聚边缘晚期阶段挤压陆缘环境矿床、 Ⅵ.碰撞造山期矿床 Ⅶ.造山期后伸展构造阶段矿床。 3.发现新的兰闪片岩露头,矿物组合呈石榴石-白云母-绿泥石-方解石-兰闪石组合,系副变质岩。位于昭苏县南西图拉苏达坂,在已报道的阿克牙孜河上游兰闪片岩西侧约100公里。 4.依据放射虫硅质岩确定巴音沟蛇绿岩套时代上限不晚于晚泥盆世
曹执庸,孙南圭,廖永璋,隋增震,马敏[7](1982)在《运用统计分析探讨西裘铜矿矿化作用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自五十年代始,在我国华南褶皱系的北缘,相继发现多处成矿时代相近的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其中以浙江绍兴西裘铜矿和江西弋阳铁砂街铜矿发现最早工作程度也较
熊潇[8](2017)在《秦岭造山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对关键造山事件的指示 ——以铜峪铜矿床、温泉钼矿床和小河口铜矿床为例》文中提出造山带作为岩石圈板块俯冲增生、碰撞作用最为复杂的构造带,不仅形成了多种岩石构造组合,也促使成矿物质富集形成了众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集区,故大陆造山带及其相关环境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研究成为当前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秦岭造山带横亘于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之间,是在晚太古-中元古代洋陆间杂构造基础上,于晚元古代-中三叠世经历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的主造山期华北、秦岭、扬子三板块依次沿商丹、勉略缝合带由南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并由于后造山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的叠加改造最终形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其完整地记录了大陆裂解-洋盆产生、大洋消减-大陆增生、大陆碰撞和陆内造山演化等过程,也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充分发挥秦岭造山带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演化过程复杂性的优势,从成矿系统与造山作用相耦合的角度出发,本论文围绕着加里东期俯冲造山、印支期碰撞造山和燕山期陆内造山这三期关键的秦岭造山事件,分别选择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和南秦岭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探讨了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不同造山事件对壳幔物质交换,矿源供给、流体输运、矿石堆积和矿床定位的制约,阐明了不同造山事件引发的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基于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的成岩成矿模式。本论文以板块构造与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大陆动力学研究思路、比较矿床学的思维和方法,将形成于秦岭造山带不同构造环境、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典型矿床的成矿规律纳入到秦岭复合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详细解剖研究了铜峪VHMS型铜矿床、温泉斑岩型钼矿床和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通过岩(矿)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大地构造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和分析测试手段,旨在对构造-岩浆-流体-成矿耦合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理清典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机制、成矿规律和成矿动力学背景,阐明秦岭造山带洋-陆俯冲造山、陆-陆碰撞造山和陆内造山作用过程对流体运输、矿源供给和矿床定位的制约。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1.晚奥陶世厚志留世,古秦岭洋板片由南向北俯冲造山,板片脱水,少量上覆沉积物发生熔融,产生大量高氧逸度(fO2)热液流体进入地幔楔,活化、萃取地幔楔的铜等成矿元素,并促使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生成含矿气水热液,岩浆与富含成矿物质的流体上升在地表喷发形成铜峪VHMS型铜矿床。与此同时,伴随着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熔体进入地幔楔,与地幔楔发生物质交换产生的埃达克质熔体侵入上地壳形成了煤沟花岗闪长岩体。铜峪铜矿床赋存于斜峪关群变中-基性火山岩中,矿体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似层状顺层产出,连续性较好,彼此呈雁行状排列。岩石蚀变作用普遍,并与矿化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一致性,矿区中心以透辉石化和阳起石化为主,伴有石榴子石化、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向外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主,蚀变逐渐减弱。矿石硫化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闪锌矿,其次为磁铁矿和辉锑矿等。矿区内出露煤沟花岗闪长岩侵入于矿区背斜南翼,岩体内仅有零星矿化,未构成工业矿体。赋矿火山岩和煤沟岩体分别结晶于445±2.0 Ma~437±4.2 Ma和442±2.2 Ma~441±2.0 Ma,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获得两组Re-Os等时线年龄分别为448±33 Ma和390±19 Ma,前者等时线年龄与赋矿火山岩和煤沟岩体锆石U-Pb年龄吻合,表明铜峪铜矿区成矿火山喷发事件、岩浆侵入活动和主沉积成矿作用同时发生,时代为O3~S1,后者等时线年龄可能代表了晚期商丹洋盆闭合构造事件对铜峪铜矿床叠加改造引起的又一期热液成矿作用。赋矿火山岩具有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分异演化特征,构成了 一套较完整的岛弧拉斑火山岩系列,微量元素特征与典型的岛弧玄武岩相似。煤沟花岗闪长岩表现为高Mg#值,富Ni、Cr,轻重稀土强烈分馏,δEu不明显,高Sr和低Y、Yb特点,与洋壳俯冲熔融形成的岛弧埃达克岩特征一致。岩石微量元素及Sr-Nd-Pb-Hf同位素综合研究揭示,赋矿火山岩和煤沟岩体均形成于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环境,但二者起源于不同的岩浆源区,前者为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正常岛弧火山岩浆,并与下地壳物质发生了混染,而后者为俯冲的玄武质大洋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楔发生交代作用形成的具有埃达克岩性质的岛弧花岗岩。矿床S-Pb同位素特征一致显示铜峪铜矿床成矿物质与赋矿火山岩同源,二者具有地幔-地壳混合特征,而煤沟岩体对成矿可能没有直接的控制作用;矿石硫化物及火山岩对球粒陨石配分曲线显示了较好的谐和性,矿石稀土元素特征值,如(La/Yb)N、LREE/HREE、δEu、δCe和Y/Ho值与赋矿火山岩相似,而与煤沟花岗闪长岩差异较大,进一步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火山岩,并非直接来自煤沟岩体。2.晚三叠世,华北和扬子板块沿勉略缝合带发生全面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当秦岭造山带处于由同碰撞挤压向后碰撞伸展转变的过渡构造体制下,俯冲的扬子板块断离造成软流圈地幔物质局部上涌,导致新元古代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少量基性岩浆,中新元古代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基性岩浆上升、侵入下地壳与壳源花岗质岩浆发生混合,两端元岩浆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中-高fO2、富水、富含Mo等元素的温泉成矿花岗斑岩及伴生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MMEs)。岩浆侵位后,在冷凝结晶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富含Mo的成矿流体,成矿流体沿岩体内部的断裂、节理及裂隙渗流、运移,最后充填交代形成温泉斑岩型钼矿床。温泉钼矿产于温泉杂岩体中,矿体的形态、产状受断裂和节理构造控制,围岩蚀变强烈,由内向外依次为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流体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石英-黑云母-钾长石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Ⅲ碳酸盐-硫化物阶段。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温泉岩体内大量发育的MMEs主要为岩浆混合成因。温泉寄主花岗岩与其MMEs的结晶年龄一致,分别为219±2.4Ma~221±1.3 Ma和217±2.0Ma~218±2.5 Ma,辉钼矿Re-Os同位素显示成矿年龄为219±5.2 Ma,反映壳-幔岩浆混合、温泉岩体侵位与Mo矿化作用均发生于晚三叠世。温泉寄主花岗岩岩浆起源于中-新元古代晚期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而MMEs起源于新元古代裂解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三叠纪重熔作用。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上侵,底侵至造山带底部产生的热异常致使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花岗质岩浆与镁铁质岩浆在岩浆房内发生混合作用形成了温泉岩体。矿床S-Pb同位素、脉石矿物稀土元素等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为下地壳-地幔混合源,主要来自于花岗质岩浆,成矿与温泉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产生的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温泉含矿岩体的氧逸度(fO2)分布不均匀,整体偏低(介于AFMQ-10.9~+6.5之间,平均为AFMQ-4.1),符合板内或碰撞造山带的岩浆岩fO2 一般较低(<△FMQ-1)的特点,但其相对于同一构造单元、同时代和同成因的“五朵金花”岩体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fO2特征,这一结论与国内外许多矿区含矿岩体氧逸度高于不含矿岩体的事实相符,进一步印证了 Mo矿化与氧逸度高的岩浆相关。温泉钼矿床初始成矿流体属于H20-NaCl-C02体系,早阶段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高fO2、富C02和贫NaCl子晶为特征,与大陆碰撞体制下形成的斑岩型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一致;随着压力、温度逐渐下降,富挥发分的成矿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和相分离使得C02大量逃逸,且大气降水热液逐渐混入,形成中阶段中温、中盐度、低fO2、高fS2的成矿流体,促使辉钼矿等硫化物沉淀;晚阶段伴随着大气降水的混入程度增加形成中-低温、低盐度、贫C02的热液流体。温泉钼矿床初始矿化深度为~8.6 Km,中阶段成矿深度为5.4 Km~6.1 Km,明显高于岩浆弧背景的斑岩矿床成矿深度,与中-晚三叠世华北-华南全面陆-陆碰撞造山地壳增厚的事实相符。3.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秦岭造山带从印支期以近EW向构造体制为主进入燕山期以近NS向构造体制为主的构造动力体制转换期,陆内俯冲的南北向挤压作用消失,开始受伸展构造应力场的制约且伴随岩石圈厚度减薄,软流圈急剧抬升,幔源物质和热流流体上涌,提供足够的热促使加厚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受热发生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并诱发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花岗质岩浆,当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升侵位于桐峪寺组等沉积地层中,伴随着岩浆结晶分异,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出溶,最终形成了燕山期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小河口铜矿体呈层状、透镜状或脉状赋存于花岗闪长玢岩与桐峪寺组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内。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阶段:Ⅰ干矽卡岩阶段、Ⅱ湿矽卡岩-氧化物阶段、Ⅲ石英-硫化物阶段和ⅣV碳酸盐-石英阶段。小河口含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1±1.3 Ma~138±2.0Ma,与矿集区内其他岩体和成矿作用的年龄范围一致,表明热液交代作用形成小河口矽卡岩和铜矿化发生于141 Ma~138 Ma。小河口岩体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具有弱的正Eu异常,富集LILE(如U、K、Ba和Pb),亏损HFSE(如Nb、Ta、P和Ti),Sr/Y>20,表明岩浆来自于加厚陆壳下部或造山带根部,岩石及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小河口岩体具有碰撞后花岗岩特征,形成于后碰撞或造山期后的板内动力环境。Pb-Hf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岩物质来自于深部,岩浆起源于受大量地幔物质加入的下地壳岩石。黄铁矿的Co、Ni、As以及磁铁矿的Ti02、Al203、MgO和MnO含量变化范围显示小河口铜矿床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交代(矽卡岩)成因。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矽卡岩矿物组合为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和透辉石-钙铁辉石矿物系列,与世界Cu-Fe-Mo矽卡岩矿床中的石榴子石和辉石系列一致,表明小河口铜矿床为典型的钙质矽卡岩型矿床。矿床S-Pb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来源,主要来自于与矽卡岩矿化密切相关的小河口花岗岩体。矽卡岩矿化阶段从早期到晚期依次形成钙铝榴石、钙铝榴石组分-钙铁榴石组分交替系列和透辉石-纯钙铁榴石。其中,无环带的钙铝榴石(Grta)反映早期矽卡岩成岩环境为低fO2、酸性还原环境,该阶段不利于矽卡岩铜矿化;随着形成过程中fO2的逐渐增加,成矿热液由酸性逐渐向弱碱性演化,FeOT含量逐渐增加,在振荡的物理化学(多次沸腾)环境中形成了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组分交替生长的石榴子石(Grtc);晚期形成稳定的透辉石-钙铁榴石(Grtb、Grtd)组合,此时成矿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高f02、碱性环境,为矽卡岩型铜矿化提供有利条件。小河口铜矿床成矿流体为单一的NaCl-H20体系,阶段Ⅰ透辉石和阶段Ⅱ阳起石中均发育含NaCl子晶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和高fO2的特点,且发生多次流体沸腾作用,该阶段为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具有较强的萃取和携带金属的能力,是之后成矿系统中热液和金属的主要贡献者。随着透辉石、钙铁榴石和磁铁矿沉淀,体系温度、fO2开始降低,加速了阶段Ⅲ成矿物质以硫化物的形式卸载。阶段Ⅲ的流体具有中-高温度、中-低盐度的特征,盐度变化范围较大,且均一温度分布也出现了双峰,表明在Ⅲ主成矿阶段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导致流体的降温稀释,lg(fO2)(SO42-)明显降低,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开始大量沉淀,以石英-硫化物脉的形式充填裂隙或交代充填矽卡岩矿物。因此,流体的沸腾作用及其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共同为小河口铜矿床金属矿物沉淀的主要原因。随着与大气降水参与程度的增加,ⅣⅣ阶段流体反映了低温、低盐度体系特征,成矿趋于结束。从Ⅰ阶段至Ⅲ阶段,流体体系的压力从350 bar~580 bar至6 bar~190 bar、成矿深度从~2.3 Km至0.06 Km~0.76 Km发生了明显的降低,表明矿床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快速抬升和上覆地层的剥蚀崩塌作用,代表了J3~K1早期陆内俯冲背景地壳加厚向伸展作用地壳减薄的构造环境变化,且该环境为流体的减压沸腾、硫化物卸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小河口成矿岩体的氧逸度集中于AFMQ-2~+6之间(平均为△FMQ+1.6),Ce4+/Ce3+比值集中于150~600之间(平均为445),与国内外典型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氧逸度特征值接近,表明小河口成矿岩体的岩浆fO2较高,具备形成大-中型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潜力。
杨群[9](2020)在《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文中指出吉林省中部地区(简称“吉中地区”,下同)地处华北板块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东段南缘的交汇部位,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叠加和转换。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区内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也使该区成为诠释兴蒙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的焦点地区。与吉林东部的延边地区和吉林南部的通化、桦甸地区等相比,吉中地区的典型矿床、区域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等方面研究明显薄弱,地质找矿进展缓慢。为此,本论文选择吉中地区研究程度较低的石嘴铜多金属矿床、锅盔顶子铜矿床、小红石砬子铅锌矿床、官马金矿床以及粗榆金矿床为典型矿床,通过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矿物质来源及富集机制、成岩成矿时代及构造背景等方面系统的研究,阐明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类型及期次;结合与邻区同时代、同类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的综合对比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地质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矿产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包括:1.在吉中地区首次识别出了早二叠世和早三叠世两期铜多金属成矿事件。早二叠世成矿作用以石嘴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矿床形成于二长花岗岩与晚石炭世石嘴组大理岩接触带附近;成矿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7.8±0.93Ma;矿石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78.0±2.7Ma。早三叠世成矿作用以锅盔顶子斑岩型铜矿床为代表,铜矿化与斑状花岗闪长岩体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斑状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50.7±2.0 Ma;矿石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47.9±6.9 Ma。2.确定了区内已知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将区内代表性矿床分为矽卡岩型(石嘴铜多金属矿床、官马金矿床)、斑岩型(锅盔顶子铜矿床)、中温热液脉型(粗榆金矿床和小红石砬子矿床晚期脉状铅锌矿体)和VMS型(小红石砬子早期层状铅锌矿体)。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除小红石砬子早期VMS型铅锌矿化以外,区内不同类型代表性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均以岩浆水为主,且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如石嘴、锅盔顶子矿床)、流体混合作用(小红石砬子晚期脉型矿化、官马矿床)以及流体不混溶作用(粗榆矿床)是引起金属组分富集成矿的主要机制。3.判断了不同期次成矿岩体的成因和构造背景。本文研究表明,石嘴等早二叠世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属于岛弧钙碱性岩石系列,形成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下;与锅盔顶子等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铜(钼)矿床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初始岩浆来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华北板块与兴蒙造山带碰撞向伸展转换的阶段;与官马矽卡岩型金矿床和小红石砬子矿床脉型矿化相关的早侏罗世成矿岩体(脉)具有岛弧钙碱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初始阶段;粗榆金矿床和区内众多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岩体则是古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作用背景下钙碱性岩浆作用的结果。4.厘定了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成矿作用期次。将研究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划分为四期。即:(1)早二叠世(280270Ma)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以石嘴矿床为代表);(2)早-中三叠世(250240Ma)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以锅盔顶子矿床为代表);(3)早侏罗世(200190Ma)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以小红石砬子矿床脉状矿体和官马矿床为代表);(4)中侏罗世(175160Ma)热液脉型-斑岩型金、钼成矿作用,形成区域上众多热液脉型金矿床(粗榆、夹皮沟-海沟金矿带上的金矿床)和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季德屯、大黑山等)。5.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将吉中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规律总结为:(1)具有岛弧地球化学特征的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与石炭系碳酸盐岩接触部位是寻找矽卡岩矿床的重要地质标志;(2)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铜钼矿床均与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埃达克质侵入岩密切相关,空间上具有EW向分布的特点;(3)中侏罗世中温岩浆热液脉型金矿床与夹皮沟-海沟金矿带的金矿床在时间、空间和矿床成因上相似,表明夹皮沟-海沟金矿带向西北方向延伸至磐石境内,空间上呈NW向展布;(4)NW向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基于上述成果,总结了区域找矿标志,进一步明确了地质找矿方向。
刘增铁,丁俊,秦建华,范文玉[10](2010)在《中国西南地区铜矿资源现状及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几点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中国当前最为突出的大宗性紧缺矿种之一。西南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优越,铜矿资源的找矿潜力巨大,国土资源大调查10年来的发现和进展已基本改变了中国铜矿资源新的战略分布格局。进一步加快西南地区铜矿资源的勘查工作进程,紧紧围绕重要成矿区带和主要的铜矿类型,不断提高工作程度,尽快实现新一轮找矿的重大突破,大幅度提高铜矿资源的储量,对全面提升国内铜矿资源的保证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二、西裘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的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裘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铜(金)成矿作用 ——以平水铜矿和建德铜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1.2 完成工作量和取得新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第三章 样品分析方法 |
3.1 火成岩的分析方法 |
3.2 矿床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平水矿矿床地质特征 |
4.1 矿区地层 |
4.2 矿区构造 |
4.3 矿区侵入岩 |
4.4 矿体特征 |
4.5 矿石类型与结构构造 |
4.6 成矿期次 |
4.7 围岩蚀变 |
第五章 平水矿岩浆岩研究 |
5.1 样品采集和岩相学特征 |
5.2 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3 平水组火山岩的成岩年代 |
5.4 西裘岩体和平水组火山岩的成因 |
5.5 成矿地质背景 |
5.6 平水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化的启示 |
第六章 平水铜矿体成矿流体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6.1 平水铜矿体流体包裹体研究 |
6.2 平水铜矿体硫铅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
6.3 矿物空间分带和深部找矿 |
第七章 平水金矿体成矿流体和成矿年代研究 |
7.1 平水金矿体形成背景分析 |
7.2 平水金矿体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
7.3 平水金矿体的成矿年代及地质背景 |
第八章 建德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 |
8.1 矿区地层 |
8.2 矿区构造 |
8.3 矿区岩浆岩 |
8.4 矿体特征 |
8.5 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 |
8.6 围岩蚀变 |
第九章 建德铜矿成矿花岗闪长斑岩研究 |
9.1 样品采集和岩相学特征 |
9.2 成矿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9.3 成矿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因 |
9.4 燕山期成矿地质背景 |
第十章 建德铜矿成矿流体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10.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10.2 氢氧硫铅同位素特征 |
10.3 成矿流体特征及金属沉淀机制 |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和成矿地质模型 |
11.1 平水矿的成因特征和实体模型 |
11.2 建德铜矿的成因特征和实体模型 |
11.3 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成矿演化过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与参加的学术会议 |
(2)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铜矿基本特征 |
第二章 我国铜矿勘查工作程度数据库建设 |
2.1 国内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建设进展 |
2.1.1 全国区域地质工作完成情况 |
2.1.2 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建设情况 |
2.1.3 存在的问题 |
2.2 铜矿勘查数据库设计 |
2.2.1 数据库概念模型 |
2.2.2 铜矿勘查工作程度模型 |
2.2.3 数据库逻辑结构及图层划分 |
2.2.4 属性数据项 |
2.2.5 矿产勘查程度数据与矿产地数据的逻辑关系 |
2.3 铜矿勘查工作程度数据库建设 |
2.3.1 资料收集 |
2.3.2 资料理整 |
2.3.3 数据录入 |
2.3.4 图形数据生成 |
2.3.5 数据汇总 |
2.3.6 铜矿勘查程度数据 |
第三章 铜矿勘查程度分析 |
3.1 铜矿勘查程度特征 |
3.1.1 铜矿产调查评价 |
3.1.2 铜矿普查 |
3.1.3 铜矿详查 |
3.1.4 铜矿勘探 |
3.1.5 铜矿勘查投入工作数量总体特征 |
3.2 铜矿勘查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3.2.1 钻探工作量特征 |
3.2.2 槽探工作量分布特征 |
3.3 铜矿勘查投入总体特征 |
3.4 铜矿产地产出特征 |
3.5 勘查程度与矿产地 |
3.6 铜矿勘查程度等级圈定 |
3.7 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分布特征 |
3.7.1 行政区域分布特征 |
3.7.2 各成矿区带铜矿勘查程度特征 |
第四章 铜矿资源潜力预测 |
4.1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预测方法简述 |
4.2 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进行资源潜力预测 |
4.2.1 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 |
4.2.2 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进行矿产资源潜力预测基本思路 |
4.3 地球化学块体圈定及其分布特征 |
4.3.1 源数据及块体下限值的确定 |
4.3.2 地球化学块体分布特征 |
4.3.3 主要成矿区带的铜地球化学块体特征 |
4.4 典型铜矿区铜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其模型建立 |
4.5 铜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筛选与评价 |
4.5.1 我国铜矿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 |
4.5.2 成矿地质条件 |
4.5.3 铜地球化学块体筛选准则 |
4.5.4 铜地球化学块体成矿潜力评价 |
4.6 勘查程度对比预测 |
4.6.1 预测评价的指标参数 |
4.6.2 预测区的确定 |
4.6.3 铜矿资源潜力预测 |
4.6.4 全国铜矿资源潜力评述 |
第五章 主要铜矿资源潜力区评述 |
5.1 西南三江南段成矿带 |
5.2 天山成矿带 |
5.3 西南三江中段成矿带 |
5.4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 |
5.5 大兴安岭中南段乌兰浩特-巴林右旗铜成矿带 |
5.6 川滇黔铜成矿区 |
5.7 准噶尔北缘成矿带 |
第六章 找矿工作部署 |
6.1 找矿工作部署选区 |
6.2 找矿工作部署建议 |
6.2.1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
6.2.2 矿产普查 |
6.2.3 勘查工作投入 |
6.3 找矿工作部署可优先安排的区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0.1 论文的选题 |
0.2 研究领域的发展史和现状 |
0.2.1 成矿学 |
0.2.2 找矿系统工程学 |
0.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0.4 论文研究过程及主要工作量 |
0.5 主要成果 |
1 东天山大地构造格局、演化与成矿 |
1.1 概述 |
1.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1.2.1 东天山主要断裂构造 |
1.2.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1.3 东天山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运动性质 |
1.3.1 吐哈地块 |
1.3.2 伊犁地块(西天山)及中天山带 |
1.3.3 西南天山带 |
1.3.4 塔里木北缘带 |
1.3.5 北山裂陷带 |
1.4 东天山板块构造运动演化特征 |
1.5 构造与成矿 |
1.5.1 大地构造与成矿 |
1.5.2 不同型式的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2 区域地层 |
2.1 概述 |
2.2 地层分区 |
2.2.1 天山地层区 |
2.2.2 塔里木地层区(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 |
3 岩浆岩与成矿 |
3.1 岩浆岩的分布特征和分带 |
3.2 侵入岩 |
3.2.1 前震旦纪侵入岩 |
3.2.2 加里东侵入岩 |
3.2.3 海西期侵入岩 |
3.3 火山岩 |
3.3.1 哈尔力克火山岩 |
3.3.2 觉罗塔格火山岩 |
3.3.3 北山火山岩 |
3.4 岩浆岩建造与成矿 |
3.4.1 镁铁、超镁铁岩及其含矿性 |
3.4.2 花岗岩与成矿 |
3.4.3 火山岩与成矿 |
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4.1 区域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 |
4.1.1 岩石物理性质概述 |
4.1.2 深部重力异常莫霍面 |
4.1.3 重力场分区 |
4.1.4 磁场分区 |
4.1.5 地壳、上地幔结构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0 研究思路 |
4.2.1 成矿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4.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5 东天山区域成矿学特征 |
5.1 区域矿产概述 |
5.2 成矿系统 |
5.2.1 概述 |
5.2.2 东天山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研究概述 |
5.2.3 成矿系统的类型划分 |
5.3 成矿单元的划分 |
5.4 主要成矿带特征 |
5.4.1 东天山成矿区带 |
5.4.2 库鲁克塔格铜镍金铅锌成矿带 |
5.4.3 北山-双鹰山金铜镍成矿带 |
5.5 东天山成矿带东西分区特征 |
6 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分析 |
6.1 镁铁-超镁铁岩类成矿系统 |
6.1.1 镁铁-超镁铁岩类成矿系统分类 |
6.1.2 铜镍成矿亚系统(黄山式)概述 |
6.1.3 铜镍成矿亚系统(黄山式) |
6.2 斑岩热液成矿系统 |
6.2.1 斑岩型铜矿综述 |
6.2.2 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分类 |
6.2.3 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亚系统 |
6.3 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成矿系统 |
6.3.1 喷流沉积成矿系统 |
6.3.2 火山热液成矿系统 |
6.4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矽卡岩型铜矿床系统 |
6.5 铜多金属成矿系统之间的关系 |
6.6 东天山金成矿系统 |
6.6.1 东天山金矿床概述 |
6.6.2 东天山金成矿系统 |
7 东天山找矿系统工程学 |
7.1 找矿系统工程学概述 |
7.1.1 问题的提出 |
7.1.2 找矿系统工程学概念 |
7.1.3 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
7.1.4 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7.1.5 找矿成功的要素和途径 |
7.2 找矿模型 |
7.2.1 找矿模型概述 |
7.2.2 找矿模型综述 |
7.2.3 典型铜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标志 |
7.3 现代矿体探测学综述 |
7.3.1 区域勘查方法研究新进展 |
7.3.2 隐伏矿勘查新技术、新方法 |
7.4 东天山区域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
7.4.1 新疆区域化探勘查方法技术 |
7.4.2 东天山戈壁覆盖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
7.4.3 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快速查证方法 |
7.4.4 东天山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 |
8 重点成矿(区)带研究 |
8.0 原理和方法 |
8.1 卡拉塔格-土屋-沁城铜钼金成矿带 |
8.1.1 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的地质环境 |
8.1.2 卡拉塔格斑岩型铜(金)矿点地质特征 |
8.1.3 针绿矾的特征及其意义 |
8.1.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8.1.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8.1.6 矿床类型与找矿前景 |
8.2 康古尔-黄山-镜儿泉铜镍金成矿带 |
8.2.1 成矿地质背景 |
8.2.2 与康古尔金矿带的成矿环境对比 |
8.2.3 本区现有金矿化类型评析 |
8.2.4 新发现及新认识 |
8.3 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 |
8.3.1 地质概况 |
8.3.2 成矿的地质环境分析 |
8.3.3 371-西北坡铜金矿区 |
8.3.4 沙泉子沙北铜矿床 |
8.3.5 景峡铜异常区 |
8.3.6 野马山--野马泉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 |
9 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9.1 主要成果 |
9.1.1 区域地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
9.1.2 区域成矿学和找矿系统工程学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 |
9.1.3 重点成矿带的找矿和研究成果 |
9.2 存在的问题 |
9.3 几点启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版图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浙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斑岩铜钼矿床的时空分布 |
1.1.2 成矿矿构造背景与成矿岩浆起源 |
1.1.3 成矿流体起源和演化过程 |
1.1.4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模式 |
1.2 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3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进展与现状 |
1.4 浙西地区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工作量 |
1.7 样品测试与数据处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概况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地质发展简史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燕山期岩浆岩特征 |
3.1 浙西地区燕山期岩浆岩成岩阶段划分及其时空分布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主量元素特征 |
3.2.2 稀土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3 岩浆岩岩石名称与类型划分 |
3.3.1 岩浆岩岩石名称 |
3.3.2 岩浆岩类型划分 |
3.4 岩浆岩源区 |
3.4.1 Rb—Sr同位素示踪 |
3.4.2 微量元素示踪 |
3.5 岩浆作用与成矿 |
3.5.1 氧化态 |
3.5.2 岩浆组成 |
3.5.3 岩浆组成演化度 |
3.5.4 分离结晶作用 |
3.5.5 岩浆温度与岩浆分异程度 |
3.6 岩浆岩侵位的大地构造背景 |
3.7 关于花岗岩成矿的偏爱性 |
3.8 与相邻地区成岩成矿作用的对比研究 |
3.8.1 长江中下游金铜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 |
3.8.2 德兴矿集区成岩成矿作用 |
3.8.3 成岩成矿作用对比 |
3.9 成岩成矿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质与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 |
4.1 开化县桐村斑岩型钼(铜)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体地质特征 |
4.1.3 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4 矿床成因探讨 |
4.1.5 结论与讨论 |
4.2 常山里山岭斑岩型铜矿床 |
4.2.1 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 |
4.2.2 花岗斑岩岩石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成岩成矿时代 |
4.2.4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5 岩石成因类型与岩浆源区探讨 |
4.3 常山岩前钨锡多金属矿床 |
4.3.1 矿区地质概况 |
4.3.2 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3 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测定 |
4.4 金华银坑斑岩型钼矿床 |
4.4.1 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 |
4.4.2 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3 稳定同位素与成矿流体特征 |
4.4.4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5 成岩成矿时间 |
4.4.6 结论与讨论 |
4.5 研究区内其他矿床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系统与成矿模式 |
5.1 控矿因素分析 |
5.1.1 地层因素 |
5.1.2 岩浆岩因素 |
5.1.3 构造因素 |
5.2 成矿规律 |
5.2.1 矿床(点)空间展布特征 |
5.2.2 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
5.2.3 成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 |
5.3 区域成矿系统、成矿系列划分 |
5.4 区域成矿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表 |
(5)运用统计分析探讨西裘铜矿矿化作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矿床时代及其类型 |
统计分析及其成果 |
一,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
二,统计分析成果 |
1. R型因子分析: |
2. 簇群分析: |
3.逐步迥归分析: |
4.趋势分析: |
结语 |
(6)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板块构造成矿学与矿床作为大地构造标志的新进展 |
1.1.1 制约找矿突破的主要问题-区带成矿前提的研究不够 |
1.1.2 矿床作为大地构造的标志 |
1.1.3 板块构造成矿学与矿床作为大地构造标志的研究进展 |
1.2 北疆中亚型造山与成矿的科学涵义与研究现状 |
1.2.1 中亚型造山带与中亚巨型成矿带的含义、展布及特点 |
1.2.2 北疆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野外工作基础与实物工作量 |
2. 北疆古生代地质概况 |
2.1 北疆地质概况 |
2.2 巴音沟蛇绿岩套时代放射虫硅质岩的时代及其意义 |
2.2.1 地质背景与问题由来 |
2.2.2 蛇绿岩岩石与产化石地层特征 |
2.2.3 化石组合及其时代 |
2.2.4 讨论 |
2.3 昭苏县南西图拉苏达坂兰闪片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
2.3.1 阿克牙孜河上游兰闪片岩和榴辉岩带 |
2.3.2 昭苏县南西图拉苏达坂兰闪片岩的发现及其矿物组合 |
2.4 北疆蛇绿岩的分布、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洋盆的指示意义 |
2.4.1 蛇绿岩研究现状 |
2.4.2 蛇绿混杂岩带时代的确定及意义 |
2.4.3 新疆主要蛇绿岩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
2.4.4 北疆蛇绿岩的某些特点 |
2.5 新疆北部古生代火山岩的分区分带与火山岩组合 |
2.6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分布与地质特征 |
2.6.1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带状分布特征 |
2.6.2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 |
2.6.3 花岗岩形成时代和地质构造环境 |
2.7 造山前、同造山、造山后火山-深成岩组合 |
2.7.1 造山前-早造山阶段火山-深成岩组合 |
2.7.2 同造山晚造山阶段火山-深成岩组合 |
2.7.3 造山后或非造山阶段火山-深成岩组合 |
2.8 古生代火山-深成岩有关的成矿作用 |
2.8.1 古生代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矿产 |
2.8.2 深成岩有关的五大成矿系列 |
3. 阿尔泰古生代板块构造格局、演化与成矿作用 |
3.1 阿尔泰前寒武纪基底研究 |
3.1.1 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分布 |
3.1.2 阿尔泰古老基底变质岩系的时代证据 |
3.1.3 阿尔泰地区存在中元古代以前的古老基底 |
3.2 阿尔泰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构造环境 |
3.2.1 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的展布 |
3.2.2 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构造环境争议的焦点 |
3.2.3 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弧后盆地构造环境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
3.2.4 泥盆纪海相火山岩与成矿作用关系 |
3.3 阿尔泰陆缘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3.3.1 区域地质发展演化 |
3.3.2 阿勒泰南缘构造成矿分带 |
3.3.3 变质火山岩和矿石同位素年代学 |
3.3.4 阿勒泰地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3.4 阿尔泰变质作用与块状硫化物的改造温压条件 |
3.4.1 阿尔泰变质岩的空间分布与变质作用 |
3.4.2 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褶皱变质改造作用 |
3.4.3 区域变质-逆冲推覆-韧性剪切作用与Au成矿的关系 |
3.5 阿尔泰山南缘可可塔勒式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分析 |
3.5.1 可可塔勒典型矿床特征 |
3.5.2 可可塔勒式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分析 |
3.5.3 小结 |
4. 准噶尔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4.1 准噶尔地块的构造性质讨论 |
4.2 准噶尔早古生代地质演化 |
4.3 东北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玻安岩与洋内弧 |
4.3.1 玻安岩概述 |
4.3.2 东北准噶尔地质概况与玻安岩的产出 |
4.3.3 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再认识和玻安岩的确认 |
4.4 准噶尔晚古生代早期弧盆体系演化与岛弧成矿 |
4.5 准噶尔晚古生代中晚期碰撞造山成矿 |
4.6 西准噶尔哈图金矿的类型与时代 |
5. 东天山地区板块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
5.1 地质背景 |
5.2 区域构造演化与矿化分带 |
5.3 研究程度分析及存在问题 |
5.4 黄山铜镍矿带香山镁铁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性质的确定 |
5.4.1 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带与香山铜镍矿床地质概况 |
5.4.2 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铜镍矿带构造背景的认识分歧焦点 |
5.4.3 香山角闪辉长岩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
5.4.4 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杂岩带构造性质-地幔热侵位而非蛇绿岩套 |
5.5 东天山土屋-延东大型斑岩铜矿的地质特点与成岩成矿时代 |
5.5.1 区域地质特点 |
5.5.2 土屋铜矿蚀变矿化概况 |
5.5.3 延东斑岩铜矿蚀变矿化概况 |
5.5.4 土屋-延东斑岩铜矿成岩成矿时代-单颗粒锆石U-Pb和蚀变岩绢云母K-Ar年龄证据 |
5.6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金矿成矿作用 |
6. 西天山板块构造分区、演化与成矿关系 |
6.1 西天山陆缘活动带-伊犁微板块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6.2 西天山博罗科努斑岩-矽卡岩型Cu矿带 |
6.3 西天山吐拉苏地区大型阿希金矿 |
6.4 阿吾拉勒成矿环境分析 |
6.5 西天山伊什基里克-阿吾拉勒成矿特点对比 |
6.6 伊犁盆地侏罗系砂岩铀矿特征 |
7. 西南天山(塔里木北缘)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7.1 南天山(塔里木北缘)活动带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
7.2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特征、地层时代与成矿时代 |
7.1.1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地质概况 |
7.1.2 围岩地层时代和成矿时代 |
7.3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和穆龙套金矿床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
7.3.1 穆龙套(Muruntau)金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
7.3.2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与穆龙套金矿床对比 |
7.3.3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找矿潜力分析 |
8. 北疆古生代矿床的6大板块构造旋回划分 |
8.1 北疆矿床构造环境-演化阶段划分方案 |
8.2 稳定古陆环境中的前寒武纪矿床 |
8.3 裂谷发育期(初始拉张期)矿床 |
8.4 洋壳(小洋盆)扩张阶段矿床 |
8.5 板块汇聚边缘早期过渡壳拉张阶段矿床 |
8.6 板块汇聚边缘晚期阶段挤压陆缘环境矿床 |
8.7 碰撞造山期阶段矿床 |
8.8 造山期后伸展构造阶段矿床 |
8.9 中生代、新生代矿产分布与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 |
8.10 成矿作用的阶段性与板块构造旋回的对应性 |
8.11 北疆成矿作用的阶段性与多旋回性 |
9. 北疆主要矿产时空样式与两期大洋演化构造演化模式 |
9.1 北疆主要矿产的主要成矿期——铜、金、铁、铬、铅锌、稀有、宝玉石、煤、油气 |
9.2 北疆成矿物质时空记录对板块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 |
9.3 北疆古生代成矿作用与东南亚新生代多岛海成矿作用对比 |
9.4 北疆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准噶尔多岛海构造格局 |
9.5 中亚多岛海型造山带与洋-陆俯冲型、陆-陆碰撞型造山带对比 |
9.6 北疆大地构造演化——元古代古天山洋与古生代准噶尔多岛海两期大洋模式 |
10. 北疆成矿环境分析、找矿战略选区与勘查应用 |
10.1 海相火山岩硫化物矿床板块构造环境分析与找矿选区 |
10.1.1 概述 |
10.1.2 前人的分类 |
10.1.3 本文的板块构造环境与容矿岩分类 |
10.1.4 时空分布 |
10.1.5 新疆北部古生代弧后盆地的识别及其成矿作用 |
10.2 斑岩铜矿的形成前提、矿带对比与北疆古生代岛弧带的识别 |
10.2.1 斑岩铜矿概述 |
10.2.2 斑岩铜矿的分类 |
10.2.3 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 |
10.2.4 斑岩铜矿产出大地构造环境与两类成矿模式 |
10.2.5 斑岩铜矿形成前提条件总结 |
10.2.6 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与中国西天山矿带对比 |
10.2.7 新疆北部成熟岛弧带的识别及斑岩铜矿成矿潜力 |
10.3 北疆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特点及其与斑岩铜矿的联系 |
10.3.1 浅成热液金矿床 |
10.3.2 北疆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特点及其识别 |
10.3.3 陆相火山岩浅成低温金矿与斑岩铜矿的联系及其勘查意义 |
10.4 北疆北疆C_3-P_2碰撞造山期后伸展走滑阶段大规模成矿 |
10.4.1 北疆古生代的三个主要聚合阶段尤以晚石炭世聚合最为强烈 |
10.4.2 北疆中亚型造山带石炭世末碰撞后伸展弛张事件 |
10.4.3 北疆石炭纪末一二叠纪初碰撞后弛张伸展构造的重大成矿意义 |
10.4.4 北疆韧性剪切带金矿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与碰撞挤压-伸展构造的联系 |
10.5 成矿区带划分及找矿战略选区 |
10.6 找矿应用实例 |
10.6.1 西天山阿克夏提矽卡岩型Cu-Zn-Au-Ag-Bi矿化远景区的发现与评价 |
10.6.2 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天窗”——卡拉塔格高硫化物型铜金蚀变矿化区的发现与评价工作简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博士后期间学术活动 |
附录2 个人简历 |
附录3 实地调查矿床清单 |
附录4 论文清单 |
图版 |
(8)秦岭造山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对关键造山事件的指示 ——以铜峪铜矿床、温泉钼矿床和小河口铜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VHMS型矿床研究现状 |
1.3 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5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
1.6 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7 南秦岭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
1.8 研究思路、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
1.8.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8.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9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北秦岭 |
2.1.1 主要地层单元和岩石 |
2.1.2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属矿床 |
2.2 西秦岭 |
2.2.1 主要地层单元和岩石 |
2.2.2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属矿床 |
2.3 南秦岭 |
2.3.1 主要地层单元和岩石 |
2.3.2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属矿床 |
第三章 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与加里东期俯冲造山作用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与侵入岩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体特征和热液蚀变类型 |
3.1.4 赋矿火山岩与矿区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
3.1.5 矿石类型及组构 |
3.2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
3.2.1 赋矿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2 矿区花岗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3 矿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 成岩成矿年代学 |
3.3.1 赋矿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3.3.2 煤沟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3.3.3 矿石硫化物Re-Os同位素定年 |
3.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
3.4.1 Lu-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
3.4.2 Sr-Nd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
3.4.3 铅同位素组成 |
3.4.4 硫同位素组成 |
3.5 加里东期俯冲造山事件与铜峪铜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 |
3.5.1 赋矿火山岩与煤沟岩体成因及其对大地构造环境的指示 |
3.5.2 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 |
3.5.3 成矿时代与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
第四章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与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 |
4.1 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矿区构造 |
4.1.2 矿石矿物组成与组构特征 |
4.1.3 热液蚀变类型和矿化分带 |
4.1.4 成矿阶段及矿物组合特征 |
4.1.5 成矿岩体岩石学特征 |
4.2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
4.2.1 成矿岩体元素地球化学 |
4.2.2 脉石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岩成矿年代学 |
4.3.1 成矿岩体锆石LA-ICP-MS锆石U-Pb定年 |
4.3.2 矿石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 |
4.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
4.4.1 成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
4.4.2 铅同位素组成 |
4.4.3 硫同位素组成 |
4.5 成矿岩体的成因与含矿岩浆物理化学性质 |
4.5.1 成矿岩体成因 |
4.5.2 含矿斑岩氧逸度 |
4.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4.6.1 包裹体岩相学和分类 |
4.6.2 显微测温结果 |
4.6.3 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4.6.4 包裹体捕获压力及深度估算 |
4.7 西秦岭印支期碰撞造山事件与温泉钼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4.7.1 成矿时代与成矿物质来源 |
4.7.2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4.7.3 矿床成因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
第五章 南秦岭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与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 |
5.1 矿床地质特征 |
5.1.1 矿区构造与地层岩石 |
5.1.2 矿区岩浆岩与围岩蚀变 |
5.1.3 矿体形态、产状和规模 |
5.1.4 矽卡岩类型与金属矿化 |
5.1.5 矿石类型及组构 |
5.1.6 成矿阶段及其主要矿物组合 |
5.1.7 成矿岩体岩相学特征 |
5.2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
5.2.1 成矿岩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矽卡岩矿物和矿石矿物化学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5.2.2.1 石榴子石 |
5.2.2.2 辉石 |
5.2.2.3 矿石金属矿物 |
5.3 成岩成矿年代学 |
5.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
5.4.1 成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
5.4.2 铅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
5.4.3 硫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
5.5 含矿岩浆氧化还原状态与成矿潜力 |
5.5.1 Ce~(4+)/Ce~(3+)相对氧逸度 |
5.5.2 绝对氧逸度 |
5.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5.6.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和分类 |
5.6.2 显微测温结果 |
5.6.3 成矿流体捕获压力及深度 |
5.6.4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5.7 南秦岭燕山期陆内造山事件与小河口铜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 |
5.7.1 成矿岩体成因及其对成矿大地构造环境的指示 |
5.7.2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与矿床成因归属 |
5.7.3 小河口铜矿床形成过程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秦岭关键造山事件与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 发表学术论文 |
2.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
作者简介 |
(9)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
1.2.1 研究区范围 |
1.2.2 自然地理条件 |
1.3 地质矿产调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质矿产勘查现状 |
1.3.2 矿床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依托项目及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生代地层 |
2.1.2 中生代地层 |
2.1.3 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 |
2.3.2 海西期岩浆岩 |
2.3.3 印支期岩浆岩 |
2.3.4 燕山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特征 |
3.1.3 矿石特征 |
3.1.4 围岩蚀变特征 |
3.1.5 成矿阶段划分 |
3.2 锅盔顶子铜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特征 |
3.2.3 矿石特征 |
3.2.4 围岩蚀变特征 |
3.2.5 成矿阶段划分 |
3.3 小红石砬子铅锌矿床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特征 |
3.3.3 矿石特征 |
3.3.4 围岩蚀变特征 |
3.3.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划分 |
3.4 官马金矿床 |
3.4.1 矿区地质 |
3.4.2 矿体特征 |
3.4.3 矿石特征 |
3.4.4 围岩蚀变特征 |
3.4.5 成矿阶段划分 |
3.5 粗榆金矿床 |
3.5.1 矿区地质 |
3.5.2 矿体特征 |
3.5.3 矿石特征 |
3.5.4 围岩蚀变特征 |
3.5.5 成矿阶段划分 |
3.6 小结 |
第4章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 |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1 测试样品和方法 |
4.1.2 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结果 |
4.1.3 单个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分析 |
4.2 成矿流体来源 |
4.2.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
4.2.2 锅盔顶子铜矿床 |
4.2.3 粗榆金矿床 |
4.3 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
4.3.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
4.3.2 锅盔顶子铜矿床 |
4.3.3 小红石砬子矿床脉型铅锌矿化 |
4.3.4 官马金矿床 |
4.3.5 粗榆金矿床 |
4.4 成矿物质来源 |
4.4.1 测试方法 |
4.4.2 实验结果 |
4.4.3 成矿物质来源 |
4.5 成矿机制 |
4.5.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
4.5.2 锅盔顶子铜矿床 |
4.5.3 小红石砬子矿床脉型铅锌矿化 |
4.5.4 官马金矿床 |
4.5.5 粗榆金矿床 |
4.6 小结 |
第5章 区域成矿作用及构造背景 |
5.1 成岩成矿时代 |
5.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1.2 测试结果 |
5.2 成矿相关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岩相学特征 |
5.2.2 测试方法 |
5.2.3 测试结果 |
5.3 区域成矿作用 |
5.3.1 早二叠世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
5.3.2 早三叠世斑岩型铜成矿作用 |
5.3.3 早侏罗世中温岩浆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作用 |
5.3.4 中侏罗世热液脉型金成矿作用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地质找矿方向 |
6.1 区域成矿条件 |
6.1.1 地层控矿作用 |
6.1.2 构造控矿作用 |
6.1.3 岩浆岩控矿作用 |
6.2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6.2.1 时间分布规律 |
6.2.2 空间分布规律 |
6.3 区域找矿标志与地质找矿方向 |
6.3.1 早-中二叠世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3.2 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铜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3.3 早侏罗世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3.4 早侏罗世矽卡岩型金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3.5 中侏罗世热液脉型金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
6.4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国西南地区铜矿资源现状及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和勘查工作现状 |
1.1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
1.2 冈底斯成矿带 |
1.3 西南三江成矿带 |
1.4 康滇地轴成矿区 |
1.5 川滇黔相邻成矿区 |
2 主要矿床类型和成矿特征 |
2.1 斑岩型 |
(1) 与特提斯演化阶段俯冲洋壳的局部熔融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床: |
(2) 与碰撞造山带加厚地壳的局部熔融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床: |
2.2 矽卡岩型 |
2.3 岩浆型 (铜镍硫化物型) |
2.4 火山岩型 |
(1) 与弧后扩张洋盆中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铜矿: |
(2) 与火山岛弧带中海相“双峰式”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铜矿: |
(3) 与陆块活动边缘火山弧带中的海相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铜矿: |
2.5 沉积变质型 |
2.6 热液 (脉) 型 |
2.7 砂 (页) 岩型 |
3 开展铜矿地质勘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3.1 铜矿地质勘查的主攻方向 |
3.2 重视成矿区带区域地质背景研究, 用新的成矿理论、成矿模式指导找矿 |
3.3 合理地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找矿手段 |
3.4 重视地质、物探、化探资料二次开发与综合研究 |
3.5 加强铜矿重要成矿类型中大比例尺预测研究 |
4 对西南地区铜矿资源勘查工作部署的几点原则建议 |
4.1 关于整装勘查区 (矿集区) 工作部署的建议 |
4.2 关于重点勘查区 (找矿靶区) 矿产地普查评价工作部署的建议 |
4.3 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部署的建议 |
四、西裘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的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铜(金)成矿作用 ——以平水铜矿和建德铜矿为例[D]. 陈辉. 南京大学, 2014(05)
- [2]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D]. 王全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06)
- [3]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D]. 高珍权. 中南大学, 2002(04)
- [4]浙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矿作用[D]. 王科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5]运用统计分析探讨西裘铜矿矿化作用特征[J]. 曹执庸,孙南圭,廖永璋,隋增震,马敏.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2(03)
- [6]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D]. 秦克章.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0(11)
- [7]运用统计分析探讨西裘铜矿矿化作用特征[A]. 曹执庸,孙南圭,廖永璋,隋增震,马敏.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7), 1982
- [8]秦岭造山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对关键造山事件的指示 ——以铜峪铜矿床、温泉钼矿床和小河口铜矿床为例[D]. 熊潇. 西北大学, 2017(06)
- [9]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 杨群.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中国西南地区铜矿资源现状及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几点建议[J]. 刘增铁,丁俊,秦建华,范文玉. 地质通报,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