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文学出版社出版主要文史书目(1979-1990)

书目文学出版社出版主要文史书目(1979-1990)

一、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文史类主要书目(1979—1990年)(论文文献综述)

柳燕[1](2008)在《《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世纪的中国,乾嘉学者们对2000多年的传统学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四库全书总目》可以说是乾嘉学术的代表性作品。《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一部大型的官修目录着作,凝聚了乾嘉时期众多学者的学识和智慧,不仅成为中国古代书目编纂的里程碑,而且“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堪称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学术文化史着作。《四库全书总目》总体上沿袭了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但是每个部类内部的细化分类,则有一些调整和创新。具体到集部来说,其分为五个小类: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楚辞类是《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最小的部类,通过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清史稿·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等目录着作比较。可以发现《四库全书总目》收录的宋、明两代楚辞类文献相对比较全面,而清代楚辞类文献则遗漏甚多。另外,自《隋书·经籍志》最早在集部设立楚辞类之后,并不是每部目录着作的集部都设立有楚辞类,楚辞类经历了长期的变动发展过程,元明时期楚辞类的归属变化最大,直到《四库全书总目》设立楚辞类后,楚辞类在集部的地位才正式稳定下来。别集类是《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收录文献最多的部类,每个朝代着录的文献数量有很大差异,从中可以看出各朝别集的发展特点。别集类与集部其它部类相比,在历代目录着作中,变化最小,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别集类也经历了复杂的分合、调整过程。通过一系列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别集类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在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收录的文献数量仅次于别集类,在集部排名第二。通过分析各朝总集类文献的数量,可以看到总集的发展和别集的繁盛有直接的联系。总集的发展除了表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还表现为总集类型的增加。另外,总集类在唐宋时期,基本上是从驳杂逐渐趋于单纯,而明代则是总集类多元细化发展时期,《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较好地纠正了明代总集类过于细化、过于杂乱的弊端,推动总集类的分类和内容很快稳定下来,并影响到后来的很多目录着作。诗文评类相对于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而言,出现在目录分类中的时间要晚一些,它最开始附载于总集类中,后来设立文史类专门收录诗文评类作品。到了明代的时候,诗文评类在集部的地位仍然很不稳定,“诗文评类”这个名称也没有被广泛接受,直到《四库全书总目》在集部设立诗文评类,之前震荡、混乱的局面才彻底得以扭转,诗文评类目以及着录的内容也最终得以定型。词曲类位列集部之末,本身规模不大,但是其中又分为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曲韵、曲品、南北曲等,故而着录情况实际上比较复杂。宋代词体作品的大量涌现,促进目录着作设立专门的词曲类,在众多的目录着作中,词曲类的名称设定、着录情况等也复杂多变,无定规可循。《四库全书总目》设立词曲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的杂乱状况,但是它对清代中后期目录着作词曲类的影响是相对的,它的影响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辐射和渗透,没有成为一种标准性的范例。存目是《四库全书总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献数量要远远多于正目。《四库全书总目》的存目标准很复杂,综合清高宗的上谕、《凡例》、序文、案语,可以看到《四库全书总目》总体的存目原则;而综合集部存目提要中阐明去取之意的文字,则可以更直接、更清楚地看到集部文献的存目标准;由于《四库全书总目》对明清以前文献多持肯定态度,如果把眼光集中到明清之前的被列入存目的集部文献,其中所见存目标准,应该是《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最纯粹、最客观、最合理的存目标准。综合《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部类小序以及众多独立的解题文字,总结《四库全书总目》对各个部类总体的批评和认识,有利于推进集部研究走向深入。

毕彩霞[2](2006)在《《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小说集解》文中指出中国的正统的小说观念一直认为小说是小道,这是自《汉书·艺文志》开始正式确立的。这种观念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宋代欧阳修等人编的《新唐书·艺文志》,其小说家类着录的小说远远超越了前代书目,其中包括唐前小说39部,唐代小说84部,合起来达到123部。许多学者注意到这一点,指出《新唐书·艺文志》是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仍需要确凿的文献来证实这种说法。本文试图从纯文献的角度对《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类所着录的全部小说做一个文献资料集解——即搜集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新唐书·艺文志》小说的着录及评述的文字,由此来揭示《新唐志》小说的着录特点。 全文分为唐前小说及唐代小说两个部分。一方面,论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对文献进行组织,尽可能地收集散聚在历代官私家书目中相关的着录文字,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版本考订或作品评论的文字。另一方面,将文献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再以按语形式对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历代流传、现存的版本情况作综合性地评述,从而达到在文献基础上对《新唐书·艺文志》所收录的小说的特点有了一个系统而全面地了解。

黄真金[3](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张鹏[4](2016)在《宋代主要园林论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宋代文献中的主要园林论述为主,宋代园林遗迹等为辅来研究宋代园林。目的在于研究宋代“园林”观念是被知识体系中哪些关键性的概念或范畴所建构出来的?对知识体系和关键概念的关注,是本文贯穿始终的基本框架。本文认为宋代存有的两套知识体系:一、宋代图书分类体系;二、宋代类书分类体系;对“宋代园林”等相关概念或观念的形成较为重要。这两套知识体系共同构成宋人对知识的理解。首先,本文研究了宋人如何在五种不同语境中,建构出园林的基本概念范畴:前两种是在四部“经类”书籍中对“苑囿园圃”的直接注释和间接解释;第三种是在史类书籍中对“苑囿园圃”等园林范畴的直接或间接解释;第四种出现在宋代类书的分类体系中对苑囿、园圃、园、圃、园池等关键范畴的归类及其解释系统中;第五种是文集类书籍中,对园所进行的概念替换现象。其次,本文对公共性论述中的史书和子类对园林道德上的评判进行了研究,其中体现出来宋人在公共性论述中严格依照儒家礼法对园林进行道德评价、理解和使用。然后,本文依托对文集类园记研究,分析了宋代文人在园林中形成的多元化审美观念:“乐”。而对乐的讨论也直接影响到了如园林中“众乐与独乐、内乐与外乐、至乐、君子之乐”等的审美观念。而“乐”的观念主要来源于儒家文化,也暗示了儒家礼法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的审美。最后,因为宋人论述中并没有系统性的讨论宋园的理法,因此本文通过分主题论述研究园林理法。第一、对南宋“馆阁园林”布局的研究。第二、“见山”概念对造园和欣赏的影响。第三、园林模仿自然界水体的方法及讨论。第四、在顺物性的观念下,对盆池和植物修剪的多元态度。第五、不同职业对园中植物选择的限制。第六、园篱的造景、编织手法等。本文依托宋代两套知识框架展开研究,依照宋人知识体系、概念、观念等来理解宋代园林,构建起一个丰满的、多元的宋代园林形象。

邹明军[5](2011)在《《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鸿篇巨制。其中《经籍考》凡七十六卷,在《文献通考》二十四考中所占篇幅最长,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目录着作,又是一部宋前书籍藏存、流传的专门史。本文以文献考证、数据统计、图表分析和综合研究的方法,探明马端临的家世生平及其编撰《文献通考》的具体情况;分析《经籍考》着录图书的条目格式、依据和归分特点;考论所用辑录体解题实源于吕祖谦而深受宋代集注经史、抄撮类书之风的影响;总结出《经籍考》解题的义例,并对其中马氏按语作了具体分析和判断;统计出《经籍考》所引之文献的家数、次数,并探讨其引书的价值。通过系统研究,我们认为《经籍考》揭示了宋代刻书、藏书的基本面貌,在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深入探究。绪论部分首先简述近三十年来《经籍考》的研究状况,再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考述马端临的家世、生平和撰着。清理出马氏家族从马端临的六世祖马遵、高祖马浩、曾祖马梅、祖马光、父马廷鸾、子马志仁、孙马希曾的传家世系及相关人物关系,考出马端临实号“竹村”而非“竹洲”,推定马氏卒于1334年,辨析马氏所持“文献”观及编撰《文献通考》的学术准备、撰写时间、目的和文、献、考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文献通考》全书的体制和版行作了概述。第二章分析《经籍考》的图书着录。总结出其条目着录涉及作者、书名、卷数三项内容,但作者称谓有一定随意性,着录格式未能完全统一。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与前代书目相比,《经籍考》所录集部书于四部中所占比例有明显上升,而全考所录图书宋人之作达到七成以上。马氏着录时对前代史志的图书分类体系既有刻意的保存,又有适时的调整;着录中采用了互着之法;条目主要依据晁《志》、陈《录》而拟,但三书间有些图书的书名、卷数仍有差异。第三章论述《经籍考》的解题。学界通常认为辑录体解题源于梁僧佑《出三藏记集》中的《总经序》,而马端临是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一解题形式并使之趋于成熟。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僧佑等的佛经目录与传录体更接近,而马氏所发明的辑录体解题的方法主要来源于吕祖谦的《大事记》系列,并受到当时盛行的经传合抄、类书编纂学风的影响。马氏解题丰富全面,涉及到作者、篇卷、内容、版本、真伪、学术渊源、学术水平等方面。《经籍考》中的按语,或说明分类依据,或介绍作者生平行事,或断定图书真伪,或评论学术史事,数量虽少,然而能显示马氏的“独断”之力,会通之能。第四章探讨《经籍考》的引书。《经籍考》有目录条目三千九百三十七条,着录图书四千三百余种,引用他书五千二百三十多次,涉及一百二十余家。马氏引用文献时,往往先引用其他书目解题来概述图书,然后引名流、臣僚议论来讨论图书的具体问题。马氏引用晁《志》时用的是衢本,其中偶尔掺入陈氏解题,对其余诸家文献也有删整。虽然其引书时有文字出入,但因为马氏所引文献的原书有些已亡佚了,故有辑佚价值;有些文献也有相当校勘价值。最后是余论,简要地归纳《经籍考》的价值和影响。

车兰兰[6](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孙蕴[7](2017)在《明代书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的书目编纂是中国古代书目编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的书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是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史的必经阶段。明代书目编纂的成果较多、种类多样。明代的文渊阁、行人司、地方府学、书院等机构都有大量的藏书,大多编有藏书目录。各家私人藏书、藏书目的数量较之前代皆呈井喷式增长。史志书目方面,兼有国史目录、政书目录及数十种方志艺文志。又有经学、医学、戏曲、宗教等多种专科书目。又有公、私、坊刻书目、地方及个人着述书目、辨伪书目、引用书目等诸家特种书目。此外,尚有大量存世的序跋题记,可看做对书目解题的补充,亦是研究明代书目及作者的重要资料。明代书目于书目体例、着录内容、编纂方式上皆多有创新。其对四部分类法有继承、又有改进;在同一书目中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设类依据;对书籍相关信息的着录既简要又灵活;不仅保存了前代书籍的线索,更载录了明代着述、刻板的具体情况;不仅着录了书籍信息,更着录有相关的学术思想。明代的书目编纂为后世的目录学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学界各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不乏对明代目录学成果的参考利用,但专门针对这些成果的研究却寥寥可数,且多集中于对明代的某几部书目的研究,而对大多书目并未有所涉及。通过对明代的书目、明代的目录学家及目录学思想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探讨,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其做出宏观的研究,对研究中国目录学史、乃至整个学术史而言都是必要的,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本论文将明代各家书目分为公藏、私藏、史志、专科、特种五部分,从论述目录学家的目录学事迹、清理书目的存佚与版本、探讨书目的形成、探讨书目的编纂体例、探讨书目的着录方法、分析书目的特色、评价书目的成就七个方面入手,对明代诸家书目进行逐一研究,力求全面、系统地论述明代的书目成果。引用书目在我国问世较早,于明代得到弘扬。本论文对这种特殊目录的产生、发展、类型、特点等做了大致论述,并简要进行举例分析。胡应麟是明代目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本论文通过对《四部正讹》、《经籍会通》等目录学成果的分析,对胡应麟的目录学思想做了整体的探讨。各家书目之外,本论文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二种序跋着作为例,窥豹一斑,探讨了明人的序跋题记,认为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补充书目解题之未备的史料价值。明代是我国传统目录学的兴盛时期。明代的书目编纂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种类多样,形成了空前完整的目录学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相对前后各代书目而言,明代书目具有较为突出的主观性、灵活性、实用性特点。类目设置方面,明代的书目大多突破了传统四部分类法的束缚,采用了根据收录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类的方式,并往往在同一部书目内将多种分类依据综合并用。明代书目中不仅产生了藩府类、举业类、性理类等新的类目,且其对类书、丛书、释道等书籍的归置方式较之前代亦呈现出新的格局。其中将四书类与五经类并行设立的设类方式更是成为后世定例。着录内容方面,明代书目既有对前代书籍线索的保留,亦有对明代着述成果的载录。此外,又有《南雍志·经籍考》、《内板经书纪略》等兼记书、板,《南词叙录》兼记理论、作品,《曲品》兼及作者、作品等特殊着录内容的存在。明代书目虽少有解题,但往往以简要、灵活的方式着录相关信息。明代书目大多着录作者姓名、籍贯等,更有详记其生平者,具有重要的史料集志。如《录鬼簿续编》对罗贯中生平的记录,便是现今而言唯一可查的史料,极为珍贵。此外,以赵定宇、赵琦美等为代表的明代目录学家具有极高的版本意识,其书目中对版本项的着录极为丰富,直接启发了钱谦益、钱曾等人的版本学思想。明代书目的着录内容,是考求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要资料来源。着录方法方面,明代书目中首次出现了互着、别裁的着录方法,合并着录法、表格式着录法、千字文编号法等亦被多次运用,使得明代的书目编纂整体呈现出简明扼要的风格。明代书目普遍具有注重普查、方便检索的特征。统计收录、便于检索的工具性是书目的基本属性,这一属性在明代首次得到了强调。自此以后,书目的工具性逐步为世人所重。统计完整、方便检索亦成为书目编纂的首要任务。书目的分类体系、着录内容、着录方法三方面,是对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的直接反映。明代目录学家不拘常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目录学思想,为四部分类法的成熟、完善提供了契机,也为当代目录学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张帆[8](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指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韩春平[9](2008)在《传统与变迁: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创作与刊刻研究》文中认为南京是明清两代江南政治和文化中心。本论文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探讨并比较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创作与刊刻成就、文化特征与规律,从而凸显南京地域文化与通俗小说创作、刊刻与传播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而对明清通俗小说整体发展和演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论文从六个方面阐明研究对象内在的“传统与变迁”现象和特征:一是综述明清南京独特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对通俗小说创作、刊刻和传播提供的社会环境与时代精神;二是从科举制度与南京作为江南科考中心地位的角度探讨明代通俗类书集中在南京刊刻的原因,以及最终影响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流派形成的意义;三是从小说流派角度探讨明代神魔小说流派在南京发生、发展的开端意义,世情小说新题材的开拓以及不同小说流派的综合和新变:四是探讨明清时期南京坊刻本通俗小说评点体例的开创意义和“四大奇书”评点本对“金圣叹一派”小说评点流派的形成意义;五是探讨明清尤其是明代金陵版通俗小说版画的艺术、文学价值和地域文化生成意义;六是总结明清时期以南京为背景地或涉及南京的通俗小说情节类型和作者褒贬思想,探讨小说中“南京记忆”文学现象背后深层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因素。

闫超凡[10](2019)在《《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史评起源于先秦至两汉时的经史着作,至唐宋时起而逐渐繁荣起来,并从南宋时起开始反映在目录学的部类划分上,虽然史评类的设立在南宋至明代中期中间有所反复,但至《四库全书总目》时成为固定分类,无论是在史评类的归类原则上,还是具体范畴上,均形成后世史评类的一种规范。《总目》史评类对着录与存目的各着作均作提要,等于对乾隆以前的史评作了一番学术梳理,通过对提要的研究,一来可以看出《总目》史评类着录与存目的原则,从此原则中可看出当时政府对史评的政治与学术评价体系间的关系;二来可看得出《总目》史评类的史学批评内容,《总目》史评类通过对考证的重视而加强了史学本体意识,又通过对不同义理化史评的批评以营造一种新的史学义理,通过对史评与时论、蒙学作品、辞章之学的探讨,体现了《总目》史评类的史学本体意识与政治操控。

二、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文史类主要书目(1979—199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文史类主要书目(1979—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1)《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四库全书总目》与"四库总目学"
    二、《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研究综述
    三、写作构想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楚辞类研究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楚辞类着录情况及其分析
        一、《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楚辞类着录情况简表
        二、《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楚辞类与其它目录着作着录情况比较分析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设立楚辞类的目录分类价值
        一、唐宋时期目录着作的集部普遍设立楚辞类
        二、元明时期目录着作中楚辞类文献归属情况变动不居
        三、《四库全书总目》使楚辞类在集部的地位正式稳定下来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楚辞观念探析
        一、楚辞类的性质及归属
        二、《四库全书总目》勾勒的汉至清初楚辞研究发展史
第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研究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文献着录情况分析
        一、《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文献着录情况
        二、《四库全书总目》反映的别集类发展特点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与其它目录着作别集类之比较
        一、别集类的确立
        二、别集类的细分
        三、由纷繁复杂走向稳定简洁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批评思想探析
        一、文品与人品
        二、人品高低与作品存废
        三、才气高低与作品价值
        四、提倡有本之学、有德之言、有体有用之言
        五、物不两大,各执一端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研究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文献着录情况及分析
        一、《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文献的基本着录情况
        二、《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各朝文献着录特点分析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在目录分类上的价值
        一、唐宋:总集类由驳杂到单纯
        二、明代:总集类多元细化发展时期
        三、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推动总集类分类稳定下来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的总集观念
        一、总集编纂三忌
        二、总集反映出编选者的个性色彩和学识功底
        三、总集的功用
        四、总集与文学史的关系
第四章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诗文评类研究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诗文评类着录情况分析
        一、《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文献着录的基本情况
        二、《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各朝文献着录特点分析
    第二节 诗文评类目的确立及《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的分类价值
        一、附载于总集之中
        二、设立文史类
        三、由震荡到稳定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对诗文评类批评的再批评
        一、具有代表性的五种诗文评模式
        二、工于诗者会论诗
        三、贬斥摘录而成、毫无发明之诗话
        四、以讲学家之见论诗殊失文外之致
        五、重根柢,斥虚谈
        六、反对门户之私
第五章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词曲类研究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词曲类着录情况分析
        一、《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文献着录的基本情况
        二、《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各朝文献着录特点分析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与其它目录着作词曲类之比较
        一、宋代目录着作首创词曲类
        二、明代目录着作中词曲类着录情况复杂多样
        三、清代目录着作中《四库全书总目》的辐射与渗透现象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曲观念
        一、贬斥词曲而又不尽废之
        二、《四库全书总目》推崇的词曲创作规范
        三、《四库全书总目》对词体类作品风格的论说
        四、诗歌成就和词曲成就不能绝对地划等号
        五、工于词者会选词、论词
第六章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存目研究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存目概论
        一、《四库全书总目》存目整体概况
        二、《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存目基本情况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存目标准探析
        一、《四库全书总目》归附存目的总体原则
        二、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存目提要看集部存目标准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四库全书总目》文献收录统计表
附录二:《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文献数量统计
附录三:历代目录着作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一览表
后记

(2)《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凡例
上编 唐前小说集解
    001 燕丹子
    002 邯郸淳《笑林》
    003 裴子野《类林》
    004 张华《博物志》
    005 又《列异传》
    006 贾泉注《郭子》
    007 刘义庆《世说》
    008 又《小说》
    009 刘孝标《续世说》
    010 殷芸《小说》
    011 刘齐《释俗语》
    012 萧贲《辨林》
    013 刘炫《酒孝经》
    014 庾元成《座右方》
    015 侯白《启颜录》
    016 《杂语》
    017 戴祚《甄异传》
    018 袁王寿《古异传》
    019 祖冲之《述异记》
    020 刘质《近异录》
    021 干宝《搜神记》
    022 刘之遴《神录》
    023 梁元帝《妍神记》
    024 祖台之《志怪》
    025 孔氏《志怪》
    026 荀氏《灵鬼志》
    027 谢氏《鬼神列传》
    028 刘义庆《幽明录》
    029 东阳无疑《齐谐记》
    030 吴均《续齐谐记》
    031 王延秀《感应传》
    032 陆果《系应验记》
    033 王琰《冥祥记》
    034 王曼颍《续冥祥记》
    035 刘泳《因果记》
    036 颜之推《冤魂志》
    037 又《集灵记》
    038 《征应集》
    039 侯君素《旌异记》
下编 唐代小说集解
    040 唐临《冥报记》
    041 李恕《诫子拾遗》
    042 《开元御集诫子书》
    043 王方庆《王氏神通记》
    044 狄仁杰《家范》
    045 《卢公家范》(卢僎)
    046 苏瓌《中枢龟镜》
    047 姚元崇《六诫》
    048 《事始》
    049 刘睿《续事始》
    050 元结《猗犴子》
    051 赵自勔《造化权舆》
    052 《通微子十物志》
    053 吴筠《两同书》
    054 李涪《刊误》
    055 李匡文《资暇》
    056 《炙毂子杂录注解》(王叡)
    057 苏鹗《演义》
    058 又《杜阳杂编》
    059 《柳氏家学要录》
    060 卢光启《初举子》
    061 刘讷言《俳谐集》
    062 陈翱《卓异记》
    063 裴紫芝《续卓异记》
    064 薛用弱《集异记》
    065 李玫《纂异记》
    066 李亢《独异志》
    067 谷神子《博异志》
    068 沈如筠《异物志》
    069 《古异记》
    070 刘餗《传记》(一作《国史异纂》)
    071 牛肃《纪闻》
    072 陈鸿《开元升平源》
    073 张荐《灵怪集》
    074 陆长源《辨疑志》
    075 李繁《说纂》
    076 戴少平《还魂记》
    077 牛僧孺《玄怪录》
    078 李复言《续玄怪录》
    079 陈翰《异闻集》
    080 郑遂《洽闻记》
    081 钟簵《前定录》
    082 赵自勤《定命论》
    083 吕道生《定命录》
    084 温畲《续定命录》
    085 胡璩《谭宾录》
    086 韦绚《刘公嘉话录》
    087 《戎幕闲谈》
    088 赵璘《因话录》
    089 袁郊《甘泽谣》
    090 温庭筠《乾月巽子》
    091 又《采茶录》
    092 段成式《酉阳杂俎》
    093 《庐陵官下记》
    094 康軿《剧谈录》
    095 高彦休《阙史》
    096 《卢子史录》(卷亡)
    097 又《逸史》
    098 李隐《大唐奇事记》
    099 陈劭《通幽记》
    100 范摅《云溪友议》
    101 李跃《岚斋集》
    102 尉迟枢《南楚新闻》
    103 《幽闲鼓吹》
    104 《常待言旨》
    105 《卢氏杂说》
    106 《桂苑丛谭》
    107 《树萱录》
    108 《会昌解颐》
    109 《松窗录》
    110 《芝田录》
    111 《玉泉子见闻真录》
    112 张读《宣室志》
    113 柳祥《潇湘录》
    114 皇甫松《醉乡日月》
    115 何自然《笑林》
    116 焦璐《穷神秘苑》
    117 裴铏《传奇》
    118 刘轲《牛羊日历》
    119 《补江总白猿传》
    120 郭良辅《武孝经》
    121 陆羽《茶经》
    122 张又新《煎茶水记》
    123 封演《续钱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3)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考试学研究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4)宋代主要园林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古代园林“通史”写作中“宋代园林史”研究的几个特征
        1.1.2 “通史”写作中“宋代园林史”研究的两个默认前提
        1.1.2.1 前提一: 知识体系的改变----从“四库之学”到“七科之学”
        1.1.2.2 前提二: 重要概念的变迁----以“中国园林”概念的形成为例
        1.1.3 论文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1.1 在结构上梳理宋代“知识体系”和园林的联系
        1.2.2.2 在宋代“知识体系”下明确宋代园林的有关观念
        1.2.2 研究意义
        1.2.2.1 对宋代园林的多元化认知的意义
        1.2.2.2 对继承和发展宋代园林的意义
    1.3 研究结构
    1.4 概念界定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现代学术和“传统学术”的区分
        1.5.2 “传统学术”中对宋代园林的研究
        1.5.3 现代学术对宋代园林的研究
        1.5.3.1 宋代园林研究的二手文献目录
        1.5.3.2 二手文献中针对中国园林史学史的研究
        1.5.3.3 现代学术中中国园林史研究的不同阶段
        1.5.3.4 宋代园林为主的二手文献研究综述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宋代园林论述的知识框架及资料库
    2.1 宋代书目体系作为园林论述的主要知识框架
    2.2 按宋代主要知识框架梳理现存宋代园林论述
        2.2.1 当代出版文献中所引用的宋代园林论述
        2.2.2 现存古籍中的宋代园林论述
        2.2.2.1 现存宋代古籍的书目查找文献
        2.2.2.2 断代宋诗、词、文、笔记的总集
        2.2.2.3 古籍电子资源检索渠道
        2.2.3 宋代园林论述分类资料库的建立
3. 宋代园林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3.1 现代学科对“园林”及其相关范畴的讨论
        3.1.1 对园林定义及范畴的设定
        3.1.2 对“园及其相关概念的讨论”与“最早园林形式”的研究
        3.1.3 作为古代汉语复合词的园、园林、园圃、园亭、苑囿等
    3.2 五种语境下宋代对“苑囿园圃”范畴的解释
        3.2.1 宋代小学类论述中对“苑囿园圃”的注释
        3.2.1.1 宋人在“词书”中对“园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
        3.2.1.2 宋人在“字书”研究中对”苑、囿、园、圃”的直接注释
        3.2.1.3 宋在“韵书”中对“苑、囿、园、圃”的直接注释
        3.2.1.4 小结
        3.2.2 宋代易类、周礼类论述中“园圃”的两种基调性风格
        3.2.2.1 宋人在《周易》研究中对园圃“质素”的解释
        3.2.2.2 宋人在《周礼》研究对园圃中“毓”的解释
        3.2.2.3 小结
        3.2.3 宋代史类论述中对“苑囿、园池”的解释
        3.2.4 宋代类书对“苑囿、园圃”的分类解释系统
        3.2.4.1 早期“类书”形成及其归类依据
        3.2.4.2 宋代之前类书中对苑囿、园圃的归类
        3.2.4.2.1 《北堂书钞》中园林内容的归类特征
        3.2.4.2.2 《艺文类聚》中园、圃的归类特征及不设苑囿类的原因
        3.2.4.2.3 《初学记》和《白氏六帖事类集》中苑囿、园圃的归类特征
        3.2.4.2.4 小结
        3.2.4.3 宋代类书中对苑囿、园圃内容的归类
        3.2.4.3.1 《太平御览》居处部与资产部中苑囿、园圃与园、圃的归类特征
        3.2.4.3.2 《书叙指南》对“楼台池园”的归类特征
        3.2.4.3.3 《海录碎事》对宫苑、园圃概念的解释
        3.2.4.3.4 《事物纪原》对宫苑、内园、园、圃、囿、池、亭等概念的解释
        3.2.4.3.4 小结
        3.2.5 宋代文集中园圃的三种代称:三径、醉乡、无何有之乡
    3.3 小结:多元语境对宋代园林基本概念与范畴的影响
4. 儒家文化对宋代史书和儒家书籍中园林论述的影响
    4.1 儒家文化在史类文献论述中对苑囿、园圃的道德判断
        4.1.1 宋记录前代的史书中反映出的对苑囿、园圃的道德判断
        4.1.1.1 对帝王、王侯、官吏大肆营建苑囿、沉湎园圃游乐行为的批判
        4.1.1.2 对帝王为贫民开放苑囿行为的赞许
        4.1.1.3 唐初的禁止穿池筑苑及其在唐中宗时期的忽略
        4.1.1.4 帝王诸侯苑囿中亲自种植麦祭祀并强调农耕之难
        4.1.1.5 对帝王之苑囿和王侯之园圃的目的是弘礼法而非娱乐的解释
        4.1.1.6 对官吏退居小园的赞颂
        4.1.2 宋代正史中反映出对“苑囿、园圃”的道德判断
        4.1.2.1 北宋苑囿中观看稻、麦谷物与祭祖行为
        4.1.2.2 对官员沉溺园圃享乐的行为进行批判
        4.1.2.3 对官吏退休后营建小园或悠游园林的赞赏
        4.1.3 宋代帝王对园圃态度的转变
        4.1.3.1 宋代之前园圃作为因功绩而赏赐的资产
        4.1.3.2 宋代园圃除了作为资产进行赏赐,还能进献、贿赂和抢夺
        4.1.4 小结
    4.2 儒家文化在儒家文献论述中对苑囿、园圃性质的影响
        4.2.1 苑囿应有“扬礼”和“劝谏”之性质
        4.2.2 儒家“君子”的身份对园圃性质的影响
        4.2.3 小结
5.宋代园林重要的审美观念“乐”
    5.1 中国早期文化中对“乐”的探讨
        5.1.1 对“乐“诠释的两种主要面向及其关系
        5.1.2 儒家对”乐“的几种关键概念讨论
        5.1.2.1 颜子之乐
        5.1.2.2 后乐,众乐与独乐
        5.1.2.3 山水之乐
        5.1.3 道家对“至乐“的讨论
    5.2 “乐”对早期园林的影响
        5.2.1 众乐、独乐与早期园林
        5.2.2 山水之乐与早期园林
        5.2.3 宫室苑囿之乐
    5.3 “乐”对宋代园林的影响
        5.3.1 宋代之前园林论述中对“乐”的讨论
        5.3.2 “乐”作为宋代园林论述中的主要话题
        5.3.3 “众乐与独乐”对宋代园林的影响
        5.3.3.1 “众乐”对兴建官署园林的影响
        5.3.3.2 “共乐”对帝王开放苑囿现象的影响
        5.3.3.3 宋代园林众乐现象的特例:真假“独乐”园林
        5.3.3.4 小结
        5.3.4 多元化的“乐”对宋代园林欣赏的影响
        5.3.4.1 山水之乐与众乐的区别
        5.3.4.2 君子之乐与众人之乐
        5.3.4.3 内乐与外乐
        5.3.4.4 贤者后乐
        5.3.4.5 园林的大小与君子之乐、世俗之乐的关系
        5.3.4.6 小结
6. 对宋代园林论述中理法的研究
    6.1 宋代馆阁翰苑中的园林布局形态
        6.1.1 宋代馆阁翰苑的沿革与基本特征
        6.1.1.1 宋代馆阁制度及其特征
        6.1.1.1.1 宋代之前“馆阁”制度
        6.1.1.1.2 两宋的馆阁制度
        6.1.1.1.3 宋代馆阁制度建筑和使用者的特征
        6.1.1.2 宋代翰苑制度及其特征
        6.1.1.2.1 宋代之前的翰林院制度
        6.1.1.2.2 宋代翰林学士院制度建筑和使用者特征
        6.1.1.3 馆阁翰苑的关系
        6.1.2 宋代之前的馆阁翰院园林布局
        6.1.2.1 汉代石渠阁园林情况
        6.1.2.2 唐代馆阁翰院园林情况
        6.1.2.2.1 三馆的园林情况
        6.1.2.2.2 翰林院园林
        6.1.2.2.3 小结
        6.1.3 宋代馆阁园林布局
        6.1.3.1 北宋东都馆阁园林布置
        6.1.3.1.1 东都皇城升龙门左
        6.1.3.1.2 东都内外馆并存、外馆
        6.1.3.1.3 东都皇城
        6.1.3.2 南宋临安的秘书省园林布局
        6.1.3.2.1 宋官署园林布局特点
        6.1.3.2.2 临安淳熙年间至绍定年间秘书省建筑庭院及后园园林布局复原
        6.1.3.3 小结
    6.2 “见山”观念对宋代园宅营建的影响
        6.2.1 “见山”对南北朝谢氏家族园林观念的影响
        6.2.2 “见山”对宋人园林观念的影响
        6.2.2.1 “见山”对卜居、选址、买宅的影响
        6.2.2.1.1 郊野筑居以见山
        6.2.2.1.2 城内利用场地地势建堂见山
        6.2.2.1.3 城内住宅利用建高台见山
        6.2.2.1.4 城内花费钱财购买可见山之宅
        6.2.2.1.5 宅园选址应在山正面
        6.2.2.2 “见山”的多元欣赏方法及对造园的影响
        6.2.2.2.1 陶氏之“见山”而非“望山”
        6.2.2.2.2 见山需要依靠心、胸与儒家道德观
        6.2.2.2.3 观假山、屏绘山与儒家道德观中对此的反对
        6.2.2.2.4 “登高看山或看山外”与道家“脱尘”文化
        6.2.2.3 “见山”的组景模式
        6.2.2.3.1 见山近在几席
        6.2.2.3.2 见山与“列岫”、“入檐”
        6.2.2.3.3 见山的山色
        6.2.3 小结
    6.3 宋代园林对水的模仿
        6.3.1 悬水模式
        6.3.2 模仿水声
        6.3.3 对真假水的讨论
    6.4 “顺物性”的观念对宋代园林的影响
    6.5 宋代园林中对植物的选择
        6.5.1 宋代园林中的三大类植物
        6.5.2 禁止官员在园中种园蔬获利
    6.6 宋代园圃重要组成要素:园篱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图目次
表目次
绪论
    一、近三十年来《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概述
    二、研究目标的确定
    三、研究设想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端临的家世生平及其《文献通考》
    第一节 马端临的家世
    第二节 马端临生平事迹考述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观辨析
    第四节 《文献通考》的编撰和版行
        一、学术准备
        二、《文献通考》的撰写
        三、《经籍考》的体制
        四、《文献通考》的版行
第二章 《文献通考·经籍考》图书着录分析
    第一节 《经籍考》的条目格式
    第二节 《经籍考》条目统计与分析
    第三节 《经籍考》图书归类考察
        一、《经籍考》的分类体系
        二、《经籍考》的图书归类
    第四节 《经籍考》的互着法
    第五节 《经籍考》的着录依据分析
        一、《经籍考》多书条目着录依据分析
        二、《经籍考》单书条目着录依据分析
第三章 《经籍考》辑录体解题研究
    第一节 辑录体解题的来源
        一、辑录体解题与《出三藏记集》
        二、《经籍考》辑录体来源于吕祖谦《大事记》考论
    第二节 《经籍考》解题的义例
        一、《经籍考》解题的基本构成
        二、解题首段概述图书基本情况
        三、解题次引书目、诸儒评论、文集等加以补充、说明、辨析
    第三节 《经籍考》的按语
        一、总叙中按语分析
        二、小序、总计中按语分析
        三、解题中按语分析
第四章 《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引书研究
    第一节 《经籍考》引书的数量分析
        一、四部引书次数及各条目引书次数统计
        二、《经籍考》解题中的引用家数、次数统计
        三、《经籍考》总叙和类序中的引书家数及其次数统计
    第二节 《经籍考》引书的书写位置与排序
    第三节 《经籍考》征引晁《志》、陈《录》校考
        一、《经籍考》所引《郡斋读书志》为衢本考述
        二、《经籍考》晁、陈解题征引方式分析
    第四节 《经籍考》引书的文献价值
        一、辑佚价值
        二、校勘价值
余论:《经籍考》的价值和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三、前贤研究概况
        (一)黄人着述整理
        (二)黄人生平研究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一、晚清词学概况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三、黄人词论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一、黄人词题材
        二、黄人词的特点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一、思想启蒙方面
        二、文科教育方面
        三、培养人才方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明代书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代书目编纂概况
    二、明代书目的研究价值
    三、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历代目录学史中有关明代的章节
        (二) 有关明代书目研究的专门成果
    四、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的公藏书目
    第一节 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
        一、明代文渊阁的建制与功用
        二、《文渊阁书目》的纂修及其作者问题
        三、《文渊阁书目》的版本
        四、《文渊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五、《文渊阁书目》的特色
        六、对《文渊阁书目》的评价
    第二节 钱溥(等)《秘阁书目》
        一、《秘阁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二、“未收书目”所录书目的来源
        三、《秘阁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秘阁书目》的学术价值
        五、《秘阁书目》与《文渊阁书目》的关系
    第三节 张萱(等)《内阁藏书目录》
        一、称张萱等人所撰为《文渊阁书目》的情况
        二、《内阁藏书目录》的作者张萱等人
        三、《内阁藏书目录》的版本
        四、《内阁藏书目录》的编纂体例
        五、《内阁藏书目录》的特色
        六、《内阁藏书目录》的价值
    第四节 徐图(等)《行人司重刻书目》
        一、行人司概述
        二、《行人司重刻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三、《行人司重刻书目》的编纂体例与分类特色
第二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上)
    第一节 吴宽《吴文定公藏书目》
        一、《吴文定公藏书目》的作者吴宽
        二、《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版本
        三、《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吴文定公藏书目》的特色
        五、《吴文定公藏书目》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
        一、《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作者与版本
        二、《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三、《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特色
        四、《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价值
    第三节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
        一、《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者晁瑮父子
        二、《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版本
        三、《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晁氏宝文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五、对《晁氏宝文堂书目》的价值评述
    第四节 赵用贤《赵定宇书目》
        一、《赵定宇书目》的作者赵用贤
        二、《赵定宇书目》传世的两个写本
        三、《赵定宇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赵定宇书目》的特色
        五、《赵定宇书目》中反映出的赵用贤藏书特色
        六、《赵定宇书目》对《脉望馆藏书目》的影响——兼议高谷谥号
    第五节 赵琦美《脉望馆藏书目》
        一、对《脉望馆藏书目》作者的考辨
        二、《脉望馆藏书目》的版本
        三、《脉望馆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脉望馆藏书目》的着录特色
        五、《脉望馆藏书目》与《赵定宇书目》的承继关系
    第六节 高儒《百川书志》
        一、《百川书志》的作者高儒
        二、《百川书志》的成书
        三、《百川书志》的版本
        四、《百川书志》的编纂体例
        五、《百川书志》的特色
        六、《百川书志》的价值
第三章 明代的私藏书目(下)
    第一节 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
        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作者与编纂体例
        二、各家对《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的着录及该书的版本
        三、《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重视版本的着录特色
        四、李如一的藏书思想
        五、《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存世版本两种的差异
    第二节 祁承(?)《澹生堂藏书目》
        一、《澹生堂藏书目》的作者祁承(?)
        二、《澹生堂藏书目》的版本
        三、《澹生堂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澹生堂藏书目》的特点
        五、祁承(?)的目录学思想——兼议《澹生堂藏书训约》与《旷亭集》
    第三节 陈第《世善堂书目》
        一、《世善堂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二、关于《世善堂书目》是否是伪书的争论
        三、《世善堂书目》的版本
        四、《世善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五、《世善堂书目》的特点与价值
    第四节 徐(?)《徐氏家藏书目》——兼议红雨楼题跋三种
        一、《徐氏家藏书目》的作者徐(?)
        二、徐(?)的聚书与编目
        三、徐氏旧藏书籍的去向
        四、《徐氏家藏书目》的版本
        五、《徐氏家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六、《徐氏家藏书目》的着录特色与价值
        七、红雨楼徐氏题跋三种
    第五节 朱睦(?)《万卷堂书目》
        一、《万卷堂书目》的作者朱睦(?)
        二、《万卷堂书目》的版本
        三、《万卷堂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万卷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五、《万卷堂书目》与《聚乐堂艺文目》的关系
    第六节 王道□《笠泽堂书目》
        一、《笠泽堂书目》的作者为王继贤之子
        二、《笠泽堂书目》的版本与编纂体例
        三、《笠泽堂书目》的着录特色
第四章 明代的史志书目
    第一节 焦竑《国史经籍志》
        一、《国史经籍志》的作者与版本
        二、《国史经籍志》的编纂体例
        三、《国史经籍志》的特色
        四、《国史经籍志》的价值
    第二节 王圻《续文献通考·经籍考》
        一、《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作者与版本
        二、《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编纂体例
        三、《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特色
        四、《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的价值
    第三节 方志艺文志——以(成化)《杭州府志·书籍》与(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为例
        一、(成化)《杭州府志·书籍》
        二、(嘉靖)《浙江通志·艺文志》
第五章 明代的专科书目
    第一节 经学目录
        一、朱睦(?)《经序录》
        二、朱睦(?)《授经图义例》
    第二节 医学目录——以《医藏书目》为例
        一、《医藏书目》的作者与成书
        二、各家对《医藏书目》的着录与《医藏书目》的版本
        三、《医藏书目》的编纂体例
        四、《医藏书目》的特色与价值
    第三节 宗教目录
        一、释藏目录
        二、道藏目录
    第四节 戏曲目录
        一、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
        二、《录鬼簿续编》
        三、祁彪佳《远山堂剧品》
        四、徐渭《南词叙录》
        五、《旧编南九宫目录》
        六、吕天成《曲品》
        七、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第六章 明代的特种书目
    第一节 刻书目录
        一、周弘祖《古今书刻》
        二、官刻目录
        三、私人刻书目录——以毛晋《汲古阁校刻书目》为例
        四、坊肆刻书目录
    第二节 引用书目
        一、引用书目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二、引用书目的多种称谓
        三、引用书目的类型
        四、明代引用书目的特点
        五、高武《针灸聚英集用书目》
        六、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采摭诸书》
        七、梅鼎祚《书记洞诠引用书目》
        八、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引用书目》
    第三节 辨伪目录——以胡应麟《四部正讹》为例
        一、《四部正讹》的作者与版本
        二、《四部正讹》的编纂体例
        三、胡应麟的目录学理论——兼议《经籍会通》
    第四节 地方着述目录——以曹学佺《蜀中广记·着作记》为例
        一、《蜀中广记·着作记》的作者曹学佺
        二、《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版本
        三、《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编纂体例
        四、《蜀中广记·着作记》的特色
        五、对《蜀中广记·着作记》的评价
    第五节 序跋题记——以《读书后》《南濠居士文跋》为例
        一、王世贞《读书后》
        二、都穆《南濠居士文跋》
余论
    一、明代书目中多样化的类目设置
        (一) 二分法与三分法的采用——主要以专科目录为例
        (二) 对四部分类法的继承——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三) 对四部分类法的突破——主要以综合性书目为例
    二、明代书目对多种分类依据的采用
        (一) 设类依据的单一化——以专科目录为例
        (二) 多种设类依据的平行并用——主要以《赵定宇书目》、《脉望馆藏书目》等为例
        (三) 多种设类依据的立体结合——主要以集部、史部为例
    三、明代插架与分类相结合的书目编制体创——兼议《千字文》编号法在书目中的意义
    四、明代书目中新类目的设立与特殊内容的归置
        (一) 藩府类的设立
        (二) 举业类的设立
        (三) 四书、性理类的设立与理学书籍的归置
        (四) 御制类书籍的归置
        (五) 个人着述的归置
        (六) 类书的归置
        (七) 丛书的归置
        (八) 释道二家书籍的归置
    五、明代书目编纂的特征
    六、明代目录学家的目录学思想
    七、明代的书目编纂所体现的学术文化特色
        (一) 经学与理学
        (二) 史学
        (三) 文学——兼议明代目录学家版本意识的抬头
        (四) 医药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传统与变迁: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创作与刊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三、成就概述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创作与刊刻背景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京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概述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南京“承平仙都”与“江左风流”
    第三节 发达的刊刻条件和讲求质量的刊刻理念
第二章 明代万历间南京通俗类书论
    第一节 科考类书和通俗类书
    第二节 科举制度对通俗类书编撰的内在推动
    第三节 留都正统文化对通俗类书儒家思想的强化
    第四节 通俗类书收录内容辗转抄引现象论
    第五节 通俗类书结集中篇传奇小说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 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流派论
    第一节 明代神魔小说流派在南京地区的发端和兴盛
    第二节 明清时期南京世情小说流派
    第三节 明代南京通俗小说流派新变
第四章 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评点论
    第一节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评点渊源和功能
    第二节 明代后期南京坊刻本通俗小说评点成就及意义
    第三节 明代周曰校万卷楼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注疏评点的意义
    第四节 清初通俗小说“四大奇书”评点本在南京刊刻与传播
第五章 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版画论
    第一节 明代南京通俗小说版画盛行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版画的辉煌成就
    第三节 明代南京通俗小说版画的地域色彩和艺术史价值
第六章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南京记忆”现象分析
    第一节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南京记忆”符号化和象征化
    第二节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南京记忆”情节类型与时代关系
    第三节 《红楼梦》系列小说对金陵温柔富贵乡的追忆和想象
结语
附录
    一、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创作一览表
    二、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刊刻一览表
    三、明清时期涉及“南京记忆”现象的通俗小说一览表
注释
参考书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一)对《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源流的研究
        (二)对《总目》史评类的考证与述论
        (三)对《总目》史评类史学批评思想与理论的研究
    小结
第一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的来源
    第一节 经史着作中史评类之滥觞
        一、《易传》之彖辞、象辞
        二、《诗序》之大序小序
        三、《尚书》之《书序》
        四、《春秋左传》之“君子曰”
        五、《史记》之“太史公曰”
        六、史传之“赞曰”
    第二节 目录学中史评类之起源
        一、史评类产生之前
        二、史评类的产生与宋元时的沉寂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至《总目》前目录学中史评类目之发展
    小结
第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的范型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之确立
        一、与正史、编年体史书等关系密切的史评与史注着作之归类
        二、兼钞兼评着作的归类问题
        三、区分咏史诗与叙史诗
        四、子部杂家类中的史评不入史评类之缘由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之范畴
        一、史学义例
        二、史考
        三、史论
        四、叙史诗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分类原则的影响
        一、依四部分类法的书目
        二、不依四部分类法的书目
    小结
第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之着录原则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着录之原则
        一、义理与史观不与清高宗之史识相违碍
        二、考证精良
        三、体例完整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存目之原则
        一、政治原因:作者不足论、观点“悖谬”
        二、有助举业与蒙学之史评及坊本
        三、沿袭陈说、内容冗杂、作品未竞
        四、已在别本着录者
    小结
第四章 《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中的史学批评
    第一节 “崇汉抑宋”在《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中之表现
        一、从汉宋之分到史论与考证之分
        二、对义理化史评内部不同立场义理的褒与抑
        三、以对《史通》各评注本的评价看其崇汉抑宋的立场
        四、推动史考发展与官方钳制并存
    第二节 对史评与时论关系的认识
        一、重经世
        二、贬党争
    第三节 对蒙学类史评之批评
        一、《总目》史评类中收录蒙学着作的缘由
        二、对蒙学类史评的俚俗与理学化的批评
    第四节 对史评与辞章之学关系的探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文史类主要书目(1979—199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研究[D]. 柳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2]《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小说集解[D]. 毕彩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3]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
  • [4]宋代主要园林论述研究[D]. 张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5]《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D]. 邹明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6]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7]明代书目研究[D]. 孙蕴. 山东大学, 2017(05)
  •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传统与变迁: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创作与刊刻研究[D]. 韩春平. 暨南大学, 2008(03)
  • [10]《四库全书总目》史评类研究[D]. 闫超凡. 武汉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书目文学出版社出版主要文史书目(1979-199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