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浓酸螺旋式冷却器试验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陈炳炮[1](1967)在《浓酸螺旋式冷却器试验情况》文中认为 螺旋冷却器在硫酸生产中,目前仅应用于105%发烟酸的冷却。浓酸螺旋冷却器因不易铸造,尚未见用于生产。螺旋冷却器的传热系数高,设备十分紧凑,占地面积小,而且能避免浓酸冷却排管有大量的水蒸汽冒出因而易腐蚀设备、影响环境卫生的缺点。 南京化工机械厂的职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扬了敢想、敢干、敢闯的革命精神,试制出了浓酸螺旋式冷却器。这是一种新产品。我车间与化机厂合作,进行了测定,并初步鉴定了它在硫酸生产中的使用价值。
范同,肖渠[2](1983)在《南化公司研究院试验车间硫酸中试装置简介》文中研究表明 在南化公司氮肥厂、磷肥厂两个大型硫酸车间之间,有一套规模为年产8000吨的硫酸试验装置,它主要从事硫酸科研的中间试验,属南化公司研究院试验车间(以下简称“试验车间”)。试验车间建成于1965年,当时规模为年产硫酸4000吨,进行“含钴硫精砂湿法加料
钱伯章[3](1996)在《非金属材质节能换热器及其应用》文中提出
赵文瑾[4](1986)在《除垢新装置——外磁式除垢器》文中指出 磁化技术是一门新兴科学,它与流体力学、结晶学、磁生物学、普通物理等多种学科有关,属于边缘科学。磁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是物理磁化机理,目前国内正处在探讨之中,尚无定论。但是现在磁化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牧业、生活和医疗保键等各个领域之中,在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增加农牧业收入,增强人民体性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穆刘森[5](2021)在《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元素迁移变化规律及残渣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的磷矿石储量,且作为黄磷生产消费大国,在世界占有庞大的磷产品市场。黄磷是众多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其生产方法主要为电热法,每生产1吨黄磷,电耗在13000~15000 k W·h之间,并会产生8~10吨的黄磷炉渣,炉渣利用率仅为10%,且炉渣出炉带出大量废热无法回收利用。本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资助下,以磷资源清洁利用与重污染固废源头近零排放为目的,针对黄磷产业的高能耗,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研究了黄磷常规生产过程与添加活性组分Mg O后的非常规生产过程中,钙、硅等元素的迁移变化规律,及不同体系熔融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不同冷却方式对黄磷炉渣形成和物相结构的影响,为炉渣后续处理和实现全量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价值。利用Fact Sage7.1热力学计算软件对常规和非常规体系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并对不同体系进行了相图计算。发现在非常规体系中,主要可能生成的物质是Ca Mg Si O4、Ca Mg Si2O6、Ca2Mg Si2O7和Ca3Mg Si2O8。根据相图计算结果,发现在常压下,1400°C时体系中出现纯液相组成区域,说明Mg O的加入可促进体系发生熔融并产生液相。用微机灰熔融性测定仪测定了常规与非常规体系的熔融温度。常规体系下,Si O2/Ca O(质量比)介于0.85~1.45之间时,体系各种温度指标随Si O2添加量的增高而增高,在Si O2/Ca O为0.85时,体系各种温度指标最低,流动温度为1406°C。非常规体系下,固定Si O2/Ca O为0.85,Mg O/Ca O介于0.5~1.5之间时,体系各种温度指标随Mg O添加量的增高而增高,在Mg O/Ca O为0.5时,体系各种温度指标最低,流动温度为1250°C。Mg O的加入可使体系流动温度降低156°C。对常规和非常规体系进行了管式炉实验,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和炉渣XRD分析结果,探讨了不同体系中的主要反应历程,和Ca、Si、Al、Mg几种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及迁移过程。结果表明,不同体系中都会首先发生Ca5(PO4)3F的脱氟反应,随温度升高,常规体系中会产生CS、C2S和C3S几种不同形式的硅酸钙盐,而非常规体系会产生Mg2Si O4、Ca Mg Si O4和Ca Mg Si2O6等镁质矿物。不同体系中Al元素的存在形式都为Ca2Al2Si O7,而非常规体系中由于Mg O的引入,而改变了Ca和Si的迁移路径和物相存在形式,使体系中出现了镁橄榄石和钙镁橄榄石等矿物,易与其他硅酸盐发生低温共熔并产生液相,这是非常规体系熔融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杂质影响实验,发现Al2O3、Fe2O3、Mg O、KF几种杂质对磷酸钙还原过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Fe2O3被C还原的产物Fe会与溢出的P4结合为Fe2P留于渣中,从而减少了磷还原率;KF的引入会使F进入炉渣对后续处理造成一定影响;Mg O在一定程度上可使体系出现低温共熔并增加物料流动性;Al2O3会提升炉料的酸度,使体系粘度增大阻碍物料间的充分接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和产率。对不同体系磷矿碳热还原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和非常规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7.39 k J/mol和98.42 k J/mol,非常规体系的活化能明显小于常规体系;并对常规体系磷矿碳热还原过程可能的机理函数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常规体系磷矿碳热还原过程符合收缩球状相边界反应模型,最有可能的机理函数为:(?)=3(1-α)2/3。对不同体系的炉渣在不同出渣温度下进行自然冷却、水淬冷却和风淬冷却三种不同冷却方式的处理,结合XRD和SEM等分析手段发现,在实验条件内,相同体系下不同冷却方式对炉渣的物相结构影响并不显着。风淬冷却可使常规体系在较低的出渣温度下形成玻璃体含量较高的炉渣,而水淬冷却可使非常规体系在较低的出渣温度下形成玻璃体含量较高的炉渣。不同冷却方式炉渣的微观形貌各有差别,自然冷却炉渣的表面会出现不同形状的颗粒结晶,并随出渣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水淬冷却炉渣的表面相对光滑明亮,颗粒表面会因为应力变化而出现裂纹;风淬冷却炉渣的表面会出现不同大小的孔状结构,且颗粒粒度较小。
曹振宇[6](2008)在《中国近代合成染料生产及染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合成染料被使用之前,世人所使用的染料均为天然染料。1856年铂金发明了合成染料,从而拉开合成染料生产与应用的序幕。经过150年的发展,染料科技工作者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染料工业和印染工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不仅在工业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合成染料以其能够工业化生产,染色效果和染色牢度优良等优点使得天然染料基本退出市场。但随着合成染料的广泛应用和研究的深入进行,人们也发现合成染料的致毒性及原料来源面临枯竭等问题。虽然合成染料使用时间并不太长,但其发展速度之快,不亚于其他工业产品。然而对合成染料生产和使用历史进程的系统研究还没有进行过。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收集与研究,搜集近代实物资料,以及深入我国早期染料与染整企业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分析、个案研究等方式,就我国近代合成染料的应用、生产、染色技术、染色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近代合成染料有关概念及理论的研究。1856年合成染料被发明以前,有关合成染料的一些理论问题就有人开始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合成染料被应用之后,有关合成染料方面的理论问题更加引起了科技界的关注,国内外染料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而推动了染料工业的发展和合成染料的广泛应用。本文就近代人们对这方面内容的研究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染料与颜料两个概念在近代应用上的异同,合成染料的定义的演变以及染料的命名、分类、染色机理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我国近代在合成染料理论方面的研究程度以及我国当时在这方面了解认识水平和研究成就。2、对合成染料在近代中国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我国使用染料的时间在世界上是比较早的,但是合成染料的发明却是在国外。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对合成染料发明之前,有机化学的发展,染料合成有关知识和理论的积累、合成染料被发明的社会背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列出合成染料发明一览表。通过考证,首次提出合成染料传入我国的具体时间,并对其他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合成染料发明在国外,但我国使用合成染料的时间与西方相比并没有晚太多,但由于我国化学合成工业水平落后,合成染料绝大部分是靠进口。本文对我国近代合成染料的进口贸易概况进行了梳理,从而让我们看到我国近代合成染料的贸易情况。3、对我国近代染料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尽管我国合成染料的生产比较落后,但近代中国的染料生产工业也有所发展。本文在染料工业及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近代合成染料的制备情况以及其生产工艺案例分析,主要探讨合成染料的合成工艺;合成染料工业在我国兴建的历史背景,它经历了萌芽、发展、萧条、复苏、壮大等曲折的历史过程;从技术层面上分析近代合成染料工业中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在染料工业中应用的典型化学反应;通过近代染料工厂实例分析,总结出我国染料生产工厂在近代的技术状况和生产管理特点。4、对近代合成染料染色技术的一般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探讨合成染料染色技术的共同问题。因为合成染料染色技术有别于天然染料的染色技术,而不同的染料又有不同的染色特点,但有些基本的问题是相同或相似的。本文就这些问题单列出来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对近代合成染料的基本染色方法、染用物质、染色工艺程序、染色理论等的研究,并提出了染料与纤维的可溶性关系。5、对几种合成染料在近代的染色技术分别进行了研究。合成染料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合成染料,其染色机理和染色方法也不相同。本文主要对硫化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氧化染料、还原染料等染料的染色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其他合成染料的染色方法也有其特点,由于篇幅所限,这里没有述及。6、对我国近代染色工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合成染料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印染业的发展。本论文对近代合成染料的染色工业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近代印染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染色手工作坊的改良,特别对机器染色工业在我国的兴起以及各地染色工业的创立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大概理清了我国近代染色工业的地域分布、规模、技术特点、发展脉络等,并对近代染色工业的机器设备情况进行了研究。总之,本论文对合成染料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合成染料方面有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规律性成果,对合成染料传入我国的有关问题等也给出了一些见解,从而使我们对近代合成染料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但由于水平和资料的局限,研究的深度还不够,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层次的探讨。
张祚黧[7](2013)在《吉林长白山福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山核桃露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健康问题,逐渐开始选择健康的食品和饮品,作为纯天然食品饮料——山核桃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吉林长白山福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长白山区山核桃的资源优势和有待开发的现状,以及核桃露在国内饮料消费市场中的良好发展潜力等因素,调整产业结构,决定在长白山区靖宇县建设年产5万吨的山核桃露项目。论文通过吉林长白山福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山核桃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探讨了该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意义、工作程序、方法、需要遵循的原则等。并详细介绍吉林长白山福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山核桃露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工程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各项评价理论和标准对该项目所处环境因子进行评估研究,并对工程各阶段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预测与评价。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清洁生产建议,依据可行性研究为项目建设提供环境影响方面的科学依据。通过环境现状调查发现项目环境质量都符合标准,项目工艺达到较高的清洁生产水平,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水、气、噪声和固废等各项环境指标均达到标准,符合环境管理要求。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二、浓酸螺旋式冷却器试验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浓酸螺旋式冷却器试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5)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元素迁移变化规律及残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磷资源概况 |
2.1.1 世界磷矿资源概况 |
2.1.2 中国磷矿资源概况 |
2.2 磷矿加工工艺 |
2.2.1 窑法磷酸 |
2.2.2 湿法磷酸 |
2.2.3 热法磷酸 |
2.3 黄磷炉渣资源化利用进展 |
2.3.1 微晶玻璃 |
2.3.2 白炭黑 |
2.3.3 水泥工业 |
2.3.4 农用化肥 |
2.4 炉渣处理工艺进展 |
2.4.1 湿法处理工艺 |
2.4.2 干法处理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理论分析 |
3.1 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 |
3.2 Ellingham能图分析 |
3.3 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历程 |
3.4 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3.5 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体系的相图分析 |
3.6 非常规体系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历程 |
3.7 非常规体系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3.8 非常规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体系的相图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原料及方法 |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步骤和分析方法 |
4.3.1 熔融温度测定实验步骤 |
4.3.2 试样熔融判定标准 |
4.3.3 磷矿碳热还原实验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体系下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过程研究 |
5.1 不同体系下磷矿的熔融温度 |
5.1.1 常规体系下磷矿的熔融温度 |
5.1.2 非常规体系下磷矿的熔融温度 |
5.2 常规体系下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中的元素迁移 |
5.2.1 热力学平衡分析 |
5.2.2 加热升温过程中Ca元素的迁移变化 |
5.2.3 加热升温过程中Si元素的迁移变化 |
5.2.4 加热升温过程中Al元素的迁移变化 |
5.3 非常规体系下磷矿石碳热还原反应中的元素迁移 |
5.3.1 热力学平衡分析 |
5.3.2 加热升温过程中Ca元素的迁移变化 |
5.3.3 加热升温过程中Si元素的迁移变化 |
5.3.4 加热升温过程中Mg元素的迁移变化 |
5.3.5 加热升温过程中Al元素的迁移变化 |
5.4 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中杂质的影响 |
5.4.1 杂质对碳热还原过程的影响 |
5.4.2 杂质影响机理分析 |
5.5 不同体系下磷矿碳热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冷却方式对残渣特性的影响 |
6.1 冷却方式对炉渣无定形物相含量的影响 |
6.1.1 自然冷却炉渣的玻璃体含量 |
6.1.2 水淬冷却炉渣的玻璃体含量 |
6.1.3 风淬冷却炉渣的玻璃体含量 |
6.2 冷却方式对炉渣物相结构的影响 |
6.2.1 自然冷却炉渣的物相组成 |
6.2.2 水淬冷却炉渣的物相组成 |
6.2.3 风淬冷却炉渣的物相组成 |
6.3 冷却方式对炉渣表观化学性质的影响 |
6.3.1 自然冷却炉渣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
6.3.2 水淬冷却炉渣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
6.3.3 风淬冷却炉渣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中国近代合成染料生产及染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回顾 |
一、关于天然染料研究的回顾 |
二、合成染料应用发展研究概述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填补合成染料史研究的空白 |
二、探究合成染料在我国应用的有关问题 |
三、理清我国近代染料工业的发展脉络 |
四、理清近代合成染料的染色技术发展脉略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
二、对比分析 |
三、个案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范围 |
一、时间范围 |
二、地域范围 |
三、研究主体范围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合成染料有关概念及理论在近代的发展 |
第一节 合成染料定义在近代的演进 |
一、近代染料与颜料的异同 |
二、近代染料定义表述的演进 |
第二节 近代合成染料分类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合成染料的命名 |
二、近代关于合成染料的分类 |
三、应用染料类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
第三节 近代合成染料的染色机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合成染料的发明及传入中国 |
第一节 合成染料的发明 |
一、合成染料发明的背景 |
二、合成染料的始祖铂金 |
三、合成染料发明过程探析 |
四、合成染料发明年代分析 |
第二节 合成染料的传入我国问题研究 |
一、合成染料传入我国的时间 |
二、合成染料传入我国的其他问题 |
第三节 国外合成染料在我国的倾销 |
一、近代合成染料贸易 |
二、洋行建立与洋货倾销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我国近代染料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
第一节 近代染料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 |
一、近代染料工业创建的社会基础 |
二、洋务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染料工业的兴起 |
三、近代纺织印染业兴起的基本原因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染料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
一、我国近代染料工业的发展概况 |
二、我国近代染料工业的初创 |
三、我国染料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
第三节 近代染料工业的技术发展 |
一、近代合成染料制备所需原料 |
二、近代染料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
三、近代合成染料合成工艺发展 |
四、合成染料的商品化在近代的加工技术 |
第四节 染料生产工厂个案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近代合成染料染色技术的发展之一 |
第一节 近代合成染料染色技术发展历程 |
第二节 近代合成染料的基本染色方法 |
一、近代直接染色法 |
二、近代媒染染色法 |
三、近代还原染色法 |
四、近代氧化染色法 |
五、近代显色染色法 |
第三节 近代合成染料染色助剂 |
一、近代染用助剂类别 |
二、近代染用助剂特性与用途 |
第四节 近代合成染料染前处理技术 |
一、近代合成染料的储藏 |
二、近代合成染料染前的溶解 |
三、近代染色机铸造材料的选用 |
第五节 近代合成染料染色温度与时间控制技术 |
第六节 近代合成染料染色工程程序 |
一、染前练漂技术 |
二、丝光工程技术 |
三、媒染与打底 |
四、染色 |
五、水洗及后处理 |
六、轧水烘干 |
七、皂煮及显美 |
第七节 染料与纤维可染性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近代合成染料染色技术发展之二 |
第一节 硫化染料近代染色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对硫化染料基本性质的认识 |
二、近代硫化染料的染色技术发展 |
三、防止硫化染料脆化织物方法 |
第二节 直接染料染色技术在近代的发展 |
一、近代对直接染料性质的认识 |
二、近代直接染料的分类 |
三、近代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发展 |
第三节 酸性染料染色技术在近代的发展 |
一、酸性染料染色概说 |
二、近代酸性染料染用助剂的选用 |
三、近代酸性染料的染色方法 |
第四节 氧化染料染色技术在近代的发展 |
一、氧化染料的历史和性质 |
二、近代氧化染料的染色技术发展 |
三、染用机械及运用状况 |
第五节 近代还原染料染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一、还原染料的历史及沿革 |
二、近代对还原染料性质的认识 |
三、还原染料染色法 |
四、连续轧染法在国内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我国近代染色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近代印染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第二节 染色手工作坊的改良 |
一、传统印染工艺的演进 |
二、我国传统染色方法 |
三、传统印染工艺的生产设施 |
四、近代手工染坊的改良 |
第三节 动力机器染色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
一、机器染色工业在我国的兴起 |
二、各地染色工业的创立 |
三、抗战时期染色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畸形繁荣 |
四、战后染色工业的恢复 |
五、解放前夕基本状况和特点分析 |
第四节 近代机器染色工业设备 |
一、侵染用器具和机械 |
二、轧染用器具和机械 |
参考文献 |
小结 |
附录 |
致谢 |
(7)吉林长白山福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山核桃露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涵义、分类及意义 |
1.2 项目建设背景 |
1.3 环境评价目标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评价标准 |
2.1 评价原则 |
2.2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 |
2.3 评价范围及评价等级 |
2.4 评价标准 |
第3章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及现状调查 |
3.1 拟建项目概况 |
3.2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生产设备 |
3.2.3 生产工艺 |
3.2.4 物料平衡分析 |
3.2.5 水平衡分析 |
3.3 工程各污染排放情况 |
3.3.1 废水排放 |
3.3.2 废气排放 |
3.3.3 固废物污染 |
3.3.4 噪声污染 |
3.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4.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4.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第4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保护措施 |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与评价 |
4.1.1 水环境影响分析 |
4.1.2 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
4.1.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1.4 固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2 运营期环境影响与评价 |
4.2.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2.2 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2.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2.4 固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 |
4.2.5 酸碱储存运输环境影响分析 |
4.2.6 恶臭卫生防护距离 |
4.3 施工期环保措施 |
4.3.1 水环境保护措施 |
4.3.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
4.3.3 声环境保护措施 |
4.3.4 固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4.4 运营期环保措施 |
4.4.1 水环境保护措施 |
4.4.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
4.4.3 声环境保护措施 |
4.4.4 固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4.5 项目清洁生产 |
4.5.1 原材料的清洁生产 |
4.5.2 产品清洁生产 |
4.5.3 废物减量化 |
4.5.4 优化设计及清洁生产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浓酸螺旋式冷却器试验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浓酸螺旋式冷却器试验情况[J]. 陈炳炮. 硫酸工业, 1967(01)
- [2]南化公司研究院试验车间硫酸中试装置简介[J]. 范同,肖渠. 硫酸工业, 1983(03)
- [3]非金属材质节能换热器及其应用[J]. 钱伯章. 能源技术, 1996(02)
- [4]除垢新装置——外磁式除垢器[J]. 赵文瑾. 北京节能, 1986(04)
- [5]磷矿石碳热还原过程元素迁移变化规律及残渣特性研究[D]. 穆刘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中国近代合成染料生产及染色技术发展研究[D]. 曹振宇. 东华大学, 2008(06)
- [7]吉林长白山福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山核桃露建设项目环境评价[D]. 张祚黧.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