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通气的基本和临床问题

关于机械通气的基本和临床问题

一、关于机械通气的基础和临床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立成,解立新[1](2022)在《呼吸危重症年度进展2021》文中研究表明呼吸危重症领域在2021年度(2020年10月1日到2021年9月30日)有了一些临床进展, 重症肺炎发病早期、高炎性反应和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效;右美托咪定对年龄>65岁和外科术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能够获益;在呼吸支持领域,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清醒俯卧位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电阻抗交点法指导滴定呼气末正压、早期应用体外膜氧合、结合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指导尽快撤机等相关研究, 说明在动态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呼吸支持的重要性, 这些研究成果相信也会对呼吸危重症患者临床救治提供证据支持。

张培瑶,莫蓓蓉,何彬,杨郑,徐小盼[2](2022)在《深圳市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的制订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2021年6—7月采用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的知识、信念及行为的问卷,对深圳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5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总得分71~127分,平均94.82±12.52分,知识为5.28±1.98分、态度50.59±9.62分、行为38.94±6.53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显示,年龄是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识的影响因素;是否接受过撤机相关培训是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态度的影响因素;ICU工作年限、性别、是否接受过撤机相关培训是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识得分不理想,态度良好,行为稍差。应加强对ICU护士知识的专科培训,提高对撤机指征的认识程度。

姚琳[3](2022)在《无创机械通气对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挑选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意识障碍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pH值高于对照组,而PaCO2、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意识障碍重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以较好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值,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陈城,范颖,袁秀群,王芳[4](202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通气应用及护理研究进展陈城,范颖,袁秀群,王芳》文中研究说明综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通气应用情况及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段利伟[5](2021)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与布地奈德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与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4例老年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研究组予以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血气分析、呼吸功能的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aO2、PaCO2、pH、HR、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脱机24 h后PaO2、PaCO2、pH、HR、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EV1、FEV1/FVC及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脱机24 h后FEV1、FEV1/FVC及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改善患者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刘家振,姜小敢[6](2021)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认识和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ARDS在重症医学科(ICU)内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作为治疗重度ARDS的关键措施,其作用机制以及对肺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已被临床医师逐渐认识,并逐步在临床应用。但在重度ARDS治疗过程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最佳启动时间、ECMO期间呼吸机最佳设置、ECMO启动后至第一次俯卧位通气时间以及ECMO期间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等仍缺乏统一认识,本文就V-V 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的相关问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颖,孙兆清,任小英,郭润玲[7](2021)在《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入住山西省汾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7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常规对照组)和集束化早期活动干预组(集束化组), 每组36例。常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抬高床头、2 h翻身扣背、每日唤醒、气道湿化管理、预防消化道溃疡、镇痛镇静管理、预防深静脉栓塞、管道管理, 根据病情变化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等指标, 以及预防误吸、预防细菌定植、正确执行手卫生等措施;集束化组在执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增加早期活动策略, 首先成立专业团队, 培训掌握标准, 团队确定方案并实施4级活动方案, 辅以心理干预, 同时确定终止标准, 质量控制。评价两组在撤离机械通气后1 h ICU获得性衰弱(ICU-AW)、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谵妄的发生情况, 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结果与常规对照组比较, 集束化组ICU-AW、VAP和谵妄的发生率均显着降低(ICU-AW发生率:36.11%比69.44%, χ2=8.025, P=0.005;VAP发生率:8.33%比30.56%, χ2=5.675, P=0.017;谵妄发生率:5.56%比36.11%, χ2=10.180, P=0.001), 且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d:7.13±1.34比10.46±1.48, t=-10.145, P<0.001), ICU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d:9.03±2.43比13.06±3.63, t=-5.535, P<0.001)。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策略早期活动可以促进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康复, 改善预后, 并提高生活质量, 效果明显, 有推广价值。

张金,侯殿东,沈国娣[8](2021)在《ICU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4年FROESE 等[1]首次提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PPV)可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以改善通气。随后有研究[2~3]证实PPV安全有效,可改善大多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的氧合和预后。患者在PPV时,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分解代谢亢进,呼吸肌做功增加,能量需求较普通机械通气患者增加30%~50%,

郭张妍,刘莎莎,王娟[9](2021)在《免疫功能低下患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 总结临床特点, 分析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2例免疫功能低下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资料, 根据入院后28 d病情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 并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免疫功能低下重症肺炎患儿, 死亡28例, 病死率53.84%。与存活组比较, 死亡组中基础疾病结缔组织病(χ2=11.066, P=0.001)、应用激素(χ2=11.411, P=0.000)、入院时PaO2/FiO2(Z=4.040, P=0.000)、干咳(χ2=8.437, P=0.004)、ARDS(χ2=9.984, P=0.002)、磨玻璃阴影(χ2=6.172,P=0.013)、有创机械通气(χ2=10.835, P=0.001)对免疫功能低下患儿重症肺炎预后有显着影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激素、PaO2/FiO2、ARDS、有创机械通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500(3.238~48.257)、1.011(1.005~1.018)、13.000(2.507~67.408), 7.333(2.124~25.316), P均<0.05]。结论应用激素、PaO2/FiO2、ARDS、有创机械通气均为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并发重症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长时间应用激素、较低PaO2/FiO2的患儿, 应警惕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早期应积极给予无创辅助通气, 并注意监测临床体征及血气分析, 及时转为有创辅助通气, 可能会改善此类患儿预后, 降低病死率。

卢娇,梁国鹏,王波,金晓东[10](2021)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患者进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通常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是需要机械通气,二是需要相比于普通病房更严密的监测和照护。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为危重症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创造了条件和争取了时间,它不仅保证了患者充分的通气和氧合,而且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及改善内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机械通气本身、机械通气过程中镇静剂或肌松剂的应用以及患者卧床和制动等常引起一些并发症[1-2],

二、关于机械通气的基础和临床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机械通气的基础和临床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深圳市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
    1.3 调查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ICU护士撤机知信行各维度及总得分情况
    2.2 影响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信行现状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信行现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知信行现状
    3.2 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4 小结

(3)无创机械通气对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
    2.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
3 讨论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通气应用及护理研究进展陈城,范颖,袁秀群,王芳(论文提纲范文)

1 ARDS病人俯卧位通气机制
2 俯卧位通气操作要点
3 俯卧位通气的“最佳点”
    3.1 最佳时长点
    3.2 最佳体位变更时间点
    3.3 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
    3.4 最佳镇静点
4 俯卧位通气的禁忌证与并发症
5 集束化护理策略
    5.1 机械通气护理
    5.2 管路护理
    5.3 皮肤护理
        5.3.1 稳定血糖与营养指标
        5.3.2 使用减压物品,预防压疮的发生
        5.3.3 合理镇静肌松,加强巡视
        5.3.4 使用合理的评估量表
        5.3.5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6 我国俯卧位通气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
    6.1 并发症的挑战
    6.2 护理层面专业研究的欠缺
    6.3 规范化流程、专科化护理人才的缺乏
7 小结

(5)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与布地奈德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对照组
        1.2.2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和脱机24 h后血气指标变化水平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和脱机24 h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6)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V-V 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度ARDS临床研究进展
2 V-V 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度ARDS尚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2.1 ECMO最佳启动时间
    2.2 ECMO期间呼吸机最佳设置
    2.3 ECMO启动后第一次俯卧位通气时间
    2.4 ECMO期间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
3 展望

(8)ICU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I的相关定义
2 ICU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
    2.1 疾病因素
    2.2 机械通气因素
    2.3 腹内压因素
    2.4 药物因素
    2.5 营养支持方式
3 评估方法及预测指标
    3.1 监测GRV
    3.2 症状评估法
    3.3 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评估表
    3.4 IAP水平
4 干预策略
    4.1 抬高床头
    4.2 预防性使用药物
    4.3 加强IAP管理
    4.4 优化喂养方案
5 小结

四、关于机械通气的基础和临床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吸危重症年度进展2021[J]. 宋立成,解立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01)
  • [2]深圳市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征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张培瑶,莫蓓蓉,何彬,杨郑,徐小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01)
  • [3]无创机械通气对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价值[J]. 姚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22(01)
  •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通气应用及护理研究进展陈城,范颖,袁秀群,王芳[J]. 陈城,范颖,袁秀群,王芳. 全科护理, 2021(36)
  • [5]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与布地奈德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 段利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21(12)
  • [6]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 刘家振,姜小敢. 中国急救医学, 2021(12)
  • [7]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应用[J]. 王颖,孙兆清,任小英,郭润玲.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11)
  • [8]ICU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研究进展[J]. 张金,侯殿东,沈国娣. 右江医学, 2021(11)
  • [9]免疫功能低下患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研究[J]. 郭张妍,刘莎莎,王娟.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11)
  • [10]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研究进展[J]. 卢娇,梁国鹏,王波,金晓东.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1(11)

标签:;  ;  ;  

关于机械通气的基本和临床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