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级医院怎样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陈翔宇[1](2020)在《医共体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管理的研究 ——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医疗保障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改革和发展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浙江省人民政府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医联体开始,深入实施“双下沉、两提升”的基础上,把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县域医共体作为突破口和主抓手,构建“一线直通、覆盖全域、服务连续”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推进医共体建设,一路走来成果斐然,积累了相当丰厚的经验。2016年起浙江省被纳入综合医改试点省,逐步探索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在医共体改革建设中,浙江省政府结合了各地的医疗保障工作实际情况在11个地区分别确定了1个县(市、区)作为试点,打破了基层医疗体系在医保支付时受限于公共治理行政化的窘境,为浙江省各地乃至全国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打造富有特色的“浙江样板”,浙江省瑞安市就是其中的试点地区之一。实践先行,但理论尚未完全跟上。目前,关于医共体改革相关文献资料较为贫乏,大部分文献也聚焦于医共体其他相关医疗体制方面的研究,缺少从医保支付方式管理角度下进行分析讨论,缺乏基层地区样板化的总结。本文尝试着结合当前浙江省内医共体改革背景,对当前浙江省瑞安市的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实践进行讨论分析,将从领导机构设置和集团建设、薪酬激励制度、结算付费方法上对医保支付方式管理成效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研究发现,在医共体改革背景下对医保支付方式进行适当管理显然是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正向的。但在讨论中也发现,当下的医保支付方式管理仍有政策设置存在地区性差异、对群众就医意愿影响较小、对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激励成效不明显、基金安全存在新风险等缺陷。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各基层地区医保系统数据不互通、县级医院牵头能力不强、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内控监管存在漏洞等方面造成的。本文致力于为医共体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管理相关领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通过对浙江省瑞安市的实践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发现政府可以利用信息数据时代的优势采用建立以信息化共享为基础的医保支付方式、打造更加利民的组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控费和补偿机制、打造医保基金监管体系等方式解决问题。
吴艳萍[2](2020)在《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看守所医疗卫生由具有医疗资质的民警承担,基础设施简陋、医护力量薄弱,医疗水平处于边沿状态,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2014年全国推行由社会医院派驻医护人员到看守所工作改革,2017年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全面实行,改变以往看守所自立医疗机构解决在押人员的医疗问题。目前,在学术上多以法学、公安学对看守所医疗进行分析,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去分析的文章较少;实际上,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呈现出“医疗资源投入不足,改革主体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改革过程流于形式”三个方面问题。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理论研究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有助于提升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工作,推进政府治理。笔者一方面采取访谈法,对S市8个县(市)的卫健局、公安局、财政局、合作医院等负责同志,看守所民(辅)警、驻所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同时通过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法,对188位看守所民(辅)警和498位在押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的评价和满意度情况。基于“看守所相关法律环境和S市各地区经济环境、政府职能部门在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中合作程度、改革主体内在因素和激励因素”三个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构建法制环境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多元保障制度,提高执行意识修复公共责任链条”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尽可能解决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看守所医疗人、财、物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从而提升政府对看守所医疗管理。
余珊[3](2020)在《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文中提出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举措。扶贫项目通过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缓解贫困区与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在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的同时,消减疾病导致人口贫困的负面影响因素,进而实现贫困户脱贫的战略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健康扶贫工程的实施效果决定着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决定着全民健康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因病致贫返贫户大规模脱贫,但部分贫困户依旧没有摆脱因病致贫的健康风险,部分地区的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在基层政府逐年加大对健康扶贫工程财政补贴力度的同时,贫困户所能得到的就医保障、医疗服务等收益在相对减少,健康扶贫的短期成效及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健康扶贫陷入“内卷化”困境。基层健康扶贫缘何内卷化,进而影响到健康扶贫绩效没有显着提升,背后存在着基层政府卫生治理能力缺陷的微观逻辑。从卫生治理能力视角剖析健康扶贫背景下贫困户“看不起病”、“不方便看病”的就诊困境,是2020年完成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战略目标所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金寨县健康扶贫现状的案例分析,在综合文献资料和案例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健康扶贫工程的卫生治理能力框架。为了实现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的政策目标,基层政府的卫生财政能力、服务供给能力、利益协调能力以及卫生政策能力是确保针对贫困人口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兜底功能的持续有效、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对症下药、基本医疗机构网络的上下联动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求质保量的关键因素。破解健康扶贫内卷化的关键路径在于从卫生财政能力、服务供给能力、利益协调能力、卫生政策能力四个层面提升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进而保障综合医保体系的可持续、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瞄准度、基本医疗机构网络的可及性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并最终实现健康扶贫政策绩效的提升。
赵航[4](2020)在《H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转型期间矛盾日渐突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医疗卫生的文件和政策,旨在推动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改革我国整体的卫生服务体系,逐渐形成方便、快捷的卫生服务体系。例如,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决定在2017~2019年由各级财政统筹安排500亿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了广东省H县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立足基层实际情况,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内卷化理论深入挖掘在政府推进H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供给端和消费端多种原因导致的经费不足,部分硬件升级项目完成面临高风险;重硬件建设轻人才培养,缺少针对硬件升级后的人员匹配方案,同时高水平人员供不应求;内部管理服务模式落后,服务质量比较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不高;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满足临床实际用药需求;信息化建设与远程医疗未曾统一规划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在现行政策上要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必须提高硬件建设规模与当地实际医疗需求的匹配性,压实管理责任,统筹公卫服务治理,推进“横向医联体”,提高人才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匹配性以及制度、结构、技术、管理优化等观点与建议,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李宗明[5](2020)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198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医疗服务市场化效率大大提升,而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平,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各种“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频繁上演的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反思。2009年实行新医改以后,医患关系虽然有所缓解,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的状况并没改善,依然存在医患矛盾。我国当前多元复杂的医患矛盾,已成为各地政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非常棘手的社会难题,阻碍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基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研究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利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主体在医患关系制度模式选择中的行为特征和制度困境,从而提出破解制度困境的对策建议,最终目标是完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本文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契约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是医患双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关系,以及在一定制度约束和社会道德约束下保持的一种医患风险分担关系;医患关系模式是指政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的制度安排,用以规范医患双方医疗服务行为的一套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法律规范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管理制度统一由中央政府制定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公益性减弱,虽然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但医疗资源配置却不公平,导致医患矛盾频发,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中,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应承担相应的制度责任、法律责任、财政责任和监管责任。建国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形成三类医患关系模式:(1)计划经济时期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单一,医患关系制度安排稳定,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全民医疗保障水平低下,医患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冲突,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稳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效率,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障资金浪费严重,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提上了日程。(2)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随着医疗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医疗服务效率提升,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沉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渐突显,导致医患之间利益冲突加剧。中央政府在2009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3)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在注重医疗服务效率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增加公立医院公益性,试图改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形成了如浙江宁波的“宁波解法”、福建三明的“三医联动”以及广东省第三方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联合机制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医患矛盾有所缓和,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当前,在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过程中,存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地方政府、医疗群体、患者群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等制度困境。针对以上困境,制定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的优化路径:一是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二是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三是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四是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五是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丰富了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2)理论运用具有创新性。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历史演进,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演进的困境及其原因,深化了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研究,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对经济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其理论分析可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其政策建议可为政府制定和谐医患关系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林铅铅[6](2020)在《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弱有所扶”是民生建设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尤其是建立完善的大病医疗的托底保障体系。作为制度发展基本要求,而且也作为人们的现实需求,泉州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障体系从浅度保障向深度保障发展,必然促进泉州市医疗补偿水平的提升。泉州市为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提升大病医疗保障水平,拓宽保障人群、保障范围,实现了由单一的病种保障朝着医疗费用和病种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虽已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补偿补充的多层次大病医疗保障政策,但由于政策实施时间短,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研究就是基于以上背景进行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介绍了国内外对于大病保障研究具体情况;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并介绍研究中运用的基础理论;进一步对泉州市现有的相关政策内容进行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从大病患者角度对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再深入分析大病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的制约因素;通过借鉴国内典型大病医疗保障制度的多种性化解大病经济风险的模式,提出完善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希望本研究可以助推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高质高效实施,为更好的惠及于民提供理论依据。
张钊[7](2020)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广州市增城区A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有效破除困扰群众的“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各级政府医疗改革工作的重心。自2009年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以来,各级政府通过构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药品及耗材采购方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等综合性措施来回应人民群众对享有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迫切期望。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到的职能部门和利益相关群体极为繁复,虽然新医改已经拉开了序幕,各级政府对医改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度不断提升,但由于未能明晰地方政府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职能优化的具体措施,影响了改革取得预期成效和群众对改革的满意度。在我国以县域为主行政区划的范围内,县级公立医院往往代表着本地区医疗技术的最高水平,其改革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医疗改革整体的成败。县级公立医院的举办主体基本上是属地地方政府,主要运营资金来源为自营收入,人事关系也纳入地方事业编制序列。因此,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充分地优化地方政府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的主体职能值得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A医院为例,运用公共管理的思维,回顾分析该院在回归公益性、提高积极性和发展可持续性改革中,增城地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探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职能的对策。从政府职能和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概念理论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对广州市增城区A医院的具体分析,着重针对当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加快立法明确权责、理顺和加强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阎月明[8](2020)在《福建省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改革对医疗费用影响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分析尤溪县按病种付费改革对医疗费用影响的机制;总结其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内容1.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改革实施的背景环境。2.尤溪县按病种付费改革的政策措施及现况。3.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改革对医疗费用影响的机制分析。4.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改革后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5.总结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梳理按病种付费与医疗费用的概念与理论;对尤溪县进行现场调研,向医改办和公立医院相关负责人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并进行知情人访谈;基于CIMO理论框架,分析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改革的背景、措施、机制和结果,运用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分析医疗费用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按病种付费改革对医疗费用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按病种付费制改革,对医疗服务供方的医疗行为起到激励约束作用,医院通过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策略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医生通过合理诊疗、减少诱导需求行为控制次均医疗费用的过度增加。2.按病种付费改革后,医疗费用增速有所降低,次均医疗费用、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增速放缓,医疗费用控制成效较为明显,医院收入结构优化,医保基金运行平稳。研究结论尤溪县实行按病种付费制改革,通过医保基金分配与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激发医院控费意愿、医生控费意识,对医疗费用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建议1.制定科学合理的医保支付标准。2.加强医保部门的监管,完善医院监控体系。3.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4.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5.持续推进按病种付费制改革。
唐千舻[9](2020)在《瓦房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实施。它是一种“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有效利用了农民医疗服务,减轻他们因疾病带来的痛苦,普遍提高农民健康生活水平。2006年下半年,瓦房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式开始实施。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参合农民积极肯定,也减轻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普遍现象。该制度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本文针对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对应的可行性对策。首先,阐释本篇论文研究主题的相关概念,确定论文的研究理论基础。其次,在瓦房店市背景下,整合资源,对制度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制度实施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不能全部覆盖受益群体;筹资有难度;政府职责不明确;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有限。对应逐条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报销给付水平有限;二是部分农民参合意愿低;三是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四是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低。再次,分析查找可以借鉴的国内外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国外以韩国、美国为例,国内以广东东莞和浙江嘉兴为例,总结学习先进经验,为本文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做充分理论准备。最后,论述制度实施问题的解决对策,从制度本身来看,应优化资金配置,调整给付标准;从参合农民角度,政府应采取措施全面调动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从政府角度,发挥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投入;从定点医疗机构方面,要全面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汪立[10](2020)在《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目标,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对民众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利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更是解决广大非就业人群“病有所医”问题的重点和突破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是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建设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受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制度设计上有着诸多问题,使得公民无法公平享有同等的医疗保障权益。因此,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对促进制度公平,增强参保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亦成为必然之举。为进一步对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进行优化,本文对已经完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工作的兄弟省份及延安市经验进行总结,拟从政府职能、公共政策的理论角度,采取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收集医疗保障工作业务数据和地方政策信息,主要围绕当前制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相对应地提出优化建议,为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提供参考思路。本文的研究共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概述我国医保制度发展脉络、制度概念及其特点、两项制度整合的内涵及依据。第三部分为陕西省整合的现状,主要从进展情况、过渡期基金运行分析及试点城市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为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梳理总结了兄弟省市两保并轨的经验启示。第六部分为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的优化建议,坚持问题导向,从深化市级统筹改革、拓展筹资渠道、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加强经办队伍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强化医疗服务和基金监管等六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语。
二、县级医院怎样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级医院怎样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医共体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管理的研究 ——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疗体制改革概念界定 |
2.1.2 医共体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3 医保支付方式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大数法则 |
2.2.2 精算平衡原理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医共体背景下浙江省瑞安市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实践分析 |
3.1 浙江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历程及医共体建设现状概述 |
3.1.1 浙江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历程 |
3.1.2 浙江省医共体建设现状概述 |
3.2 浙江省瑞安市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实践 |
3.2.1 瑞安市医保支付方式管理相关政策分析 |
3.2.2 医共体背景下瑞安市医保支付方式管理相关工作 |
3.3 医共体背景下浙江省瑞安市医保支付方式管理效果分析 |
3.3.1 机构设置更合理 |
3.3.2 绩效分配更公平 |
3.3.3 支付方式更科学 |
第4章 医共体背景下浙江省瑞安市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医共体背景下浙江省瑞安市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存在问题 |
4.1.1 医保支付方式的政策设置存在地区性差异 |
4.1.2 医保支付方式对群众就医意愿影响较小 |
4.1.3 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激励成效不明显 |
4.1.4 医保支付方式对基金安全提出新风险 |
4.2 医共体背景下浙江省瑞安市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各基层地区医保系统数据不互通 |
4.2.2 县级医院牵头能力不强 |
4.2.3 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
4.2.4 医保支付方式的内控监管存在漏洞 |
第5章 医共体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建议 |
5.1 医保支付方式管理发展趋势 |
5.2 医保支付方式管理相关政策建议 |
5.2.1 建立以信息化共享为基础的医保支付方式 |
5.2.2 打造更加利民的组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
5.2.3 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控费和补偿机制 |
5.2.4 打造医保基金监管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综述小结 |
1.4 基本理论 |
1.4.1 政府购买服务理论 |
1.4.2 政府购买服务评估理论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点 |
2 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情况 |
2.1 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基本情况 |
2.1.1 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背景 |
2.1.2 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过程 |
2.1.3 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现状 |
2.2 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评价 |
2.2.1 医疗资源配置 |
2.2.2 医疗服务质量 |
2.2.3 医疗服务利用率 |
2.2.4 医疗服务效率 |
2.2.5 满意度 |
2.3 综合评价 |
3 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1 医疗资源投入不足 |
3.2 改革主体缺乏合作 |
3.2.1 医院合作意愿不强 |
3.2.2 医务人员派遣困难 |
3.2.3 人员结构与需求不相适应 |
3.2.4 医务人员更换频率过快 |
3.3 改革过程流于形式 |
3.3.1 购买服务流于形式 |
3.3.2 评估机制流于形式 |
4 影响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的原因分析 |
4.1 看守所相关法律环境和S市各地区经济环境因素影响 |
4.1.1 法律法规滞后性及执行标准不统一 |
4.1.2 免费医疗环境导致医疗费用加大 |
4.1.3 地区医疗资源分布差异性大 |
4.2 政府职能部门在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中合作程度影响 |
4.2.1 层级节制下的管理惰性 |
4.2.2 多部门联动机制未建立 |
4.3 改革主体内在因素和激励因素影响 |
4.3.1 政府部门执行监管缺位 |
4.3.2 对医务人员缺乏激励措施 |
4.3.3 看守所和医院内在价值冲突 |
5 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
5.1 构建法制环境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5.1.1 完善法制法规建设与顶层设计 |
5.1.2 构建多渠道医疗费用保障机制 |
5.1.3 改善地区医疗资源不均衡局面 |
5.2 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多元保障制度 |
5.2.1 加强部门间的联动合作 |
5.2.2 建立医务人员激励机制 |
5.2.3 改进医务人员派驻模式 |
5.3 提高执行意识修复公共责任链条 |
5.3.1 提高购买医疗服务力度理顺各方职责 |
5.3.2 优化监督体制结构有效反馈督查情况 |
5.3.3 建立改革评价体系全面实行考核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情况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查问卷 |
附录 D 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健康扶贫 |
二、内卷化 |
三、卫生治理能力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可行能力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健康扶贫的卫生治理能力框架 |
第一节 逻辑起点:从治理体系到卫生治理能力 |
一、健康扶贫的政策体系:从健康贫困到健康可行能力 |
二、健康扶贫的研究视角:治理体系还是治理能力? |
第二节 要素构建:卫生治理能力的四个维度 |
一、卫生财政能力 |
二、服务供给能力 |
三、利益协调能力 |
四、卫生政策能力 |
第三节 四维匹配:健康扶贫的卫生治理能力机制 |
一、卫生财政能力与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可持续 |
二、服务供给能力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瞄准度 |
三、利益协调能力与基层医疗机构网络可及性 |
四、卫生政策能力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健康扶贫的卫生治理能力实践:金寨县案例 |
第一节 金寨县基本县情 |
一、金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二、金寨县贫困状况 |
第二节 金寨县健康扶贫实践 |
一、综合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三保一兜一补” |
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一增一减” |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四个一” |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一控一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内卷化 |
第一节 健康扶贫困境:内卷化 |
第二节 医保兜底的可持续性降低与卫生财政能力缺陷 |
一、弱可持续性:综合医疗保障体系的内卷化 |
二、卫生财政能力缺陷:资金筹集和资金管理 |
第三节 医疗服务精准供给的模糊性与服务供给能力缺陷 |
一、低瞄准度: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内卷化 |
二、服务供给能力缺陷: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 |
第四节 医疗机构辐射能力的局限性与利益协调能力缺陷 |
一、低可及性:基层医疗机构网络的内卷化 |
二、利益协调能力缺陷:部门协调与机构协调 |
第五节 公共卫生供给质量的降低与卫生政策能力缺陷 |
一、质量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卷化 |
二、卫生政策能力缺陷: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卫生治理能力破解扶贫内卷化 |
第一节 充足卫生财政能力,提高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 |
一、拓宽筹资渠道,丰富资金来源 |
二、优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
第二节 完善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瞄准度 |
一、鼓励多元参与,扩大供给范围 |
二、创新服务方式,促进精准供给 |
第三节 优化利益协调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可及性 |
一、协调部门利益,合理配置资源 |
二、协调机构利益,推进分级诊疗 |
第四节 增强卫生政策能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
一、调整政策目标,匹配供给能力 |
二、抓好政策落实,提升服务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H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医疗卫生服务 |
1.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1.2.3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1.2.4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理论与经验 |
2.1 基本理论基础 |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1.3 内卷化理论 |
2.2 境外经验与借鉴 |
2.2.1 美国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改革 |
2.2.2 英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
2.2.3 新加坡医疗保障体系分类 |
2.3 境内经验与借鉴 |
2.3.1 深圳的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 |
2.3.2 重庆市S县合作金融的改革实践 |
2.3.3 医联体的建设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3章 H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 |
3.1 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概况 |
3.2 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 |
3.2.1 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目标 |
3.2.2 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概况 |
3.2.3 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资金安排情况 |
3.3 H县医疗卫生服务概况 |
3.3.1 H县的基本情况 |
3.3.2 H县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概况 |
3.3.3 H县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责分工 |
3.4 H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主要特点 |
3.4.1 率先开展组建县域内医联体 |
3.4.2 多措并举加快全科医生培训 |
3.4.3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升级达标建设工程 |
3.4.4 切实提高基层医疗人员收入 |
3.4.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一定强化 |
3.4.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顺利上线 |
3.5 H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满意度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4章 H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部分硬件升级项目完成面临风险 |
4.1.2 硬件升级后的人员匹配方案缺失 |
4.1.3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较低 |
4.1.4 基本药物目录不满足实际用药需求 |
4.1.5 信息化与远程医疗未统一规划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建设规模不适应经济条件 |
4.2.2 内部管理服务模式落后 |
4.2.3 人才扶持政策力度不足 |
4.2.4 公卫服务治理形式化 |
4.2.5 顶层设计与基层实现衔接不畅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H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思路建议 |
5.1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思路 |
5.1.1 量力而行原则 |
5.1.2 主体明确原则 |
5.1.3 公正公开原则 |
5.2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 |
5.2.1 调整建设规模 |
5.2.2 压实管理责任 |
5.2.3 拓宽资金渠道 |
5.2.4 统筹服务治理 |
5.2.5 推进“横向医联体” |
5.2.6 强化人才建设 |
5.2.7 完善保障机制 |
5.2.8 加强信息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总体框架 |
三、重点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比较综合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归纳分析法 |
(四)博弈分析法 |
(五)调查访谈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研究概述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研究概述 |
一、医患关系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一)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 |
(二)萨斯—霍伦德的医患三模式 |
(三)弗莱德森的医患冲突理论 |
二、国外典型的医患关系模式 |
(一)美国“患者权利保护人”制度模式 |
(二)英国三级投诉和全科医疗制度模式 |
(三)德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模式 |
(四)日本医疗纠纷预防及处理机制模式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研究概述 |
一、医患关系模式研究领域广泛 |
二、医患关系模式理论视角多样 |
(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
(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
(三)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朋友式医患关系模式 |
(四)基于家长主义和尊重自主的医患协商模式 |
第三节 文献评述与问题的提出 |
一、文献评述与小结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三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医患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
一、医患关系的内涵 |
(一)社会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
(二)伦理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
(三)法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
(四)经济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
(五)医患关系的实质 |
二、医疗纠纷的概念 |
三、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概念 |
(二)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变迁的内涵 |
(二)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理论 |
(三)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理论 |
(四)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有限理性”假设 |
(三)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
三、演化博弈理论 |
(一)博弈论的概念与分类 |
(二)博弈论的表示法 |
(三)演化博弈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政府责任 |
第一节 社会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
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
二、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的职能 |
(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基本特征 |
(二)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政府介入 |
第二节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中的政府责任 |
一、制度责任 |
二、法律责任 |
三、财政责任 |
四、监管责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医患关系模式典型特征 |
(一)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医患关系制度稳定单一 |
(二)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
三、计划经济后期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
一、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 |
二、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形成原因 |
(一)推行医疗市场化改革,加速医患矛盾升级 |
(二)医疗服务体制商业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 |
(三)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患关系矛盾冲突 |
三、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医改以来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
一、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 |
二、新医改试点医患关系模式典型案例 |
(一)浙江省宁波市医疗纠纷“宁波解法” |
(二)福建省三明市医疗改革“三医联动” |
(三)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结合机制 |
三、新医改以来医患关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医患双方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矛盾有增无减 |
(二)医患关系呈现多元化,医患利益冲突复杂 |
(三)医患关系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医患关系改善甚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当前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困境 |
第一节 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 |
一、中央与地方的委托—代理关系 |
二、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中的道德风险 |
(一)制度制定的道德风险 |
(二)制度执行的道德风险 |
第二节 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 |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主体 |
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构建 |
(二)三方利益主体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 |
(三)三方利益主体演化博弈的结果分析 |
(四)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三方博弈决策行为 |
三、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囚徒”困境原因分析 |
(一)政府部门忽视创造医患合作收益 |
(二)医疗群体利用信息优势诱导需求 |
(三)患者群体期望收益难以实现 |
第三节 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一、医患关系制度处于无效率停滞的“锁定”状态 |
二、医疗制度供给主体的“利益粘滞”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 |
一、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路径优化原则 |
(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二)坚持创新引领原则 |
(三)坚持政府权责统一原则 |
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实施统一制度安排 |
(一)实行强制性的医患关系制度变迁 |
(二)实施统一的医患关系制度安排 |
(三)制定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
三、克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重视制度创新与兼容 |
(一)加快医患关系制度创新,克服“路径依赖” |
(二)健立健全医疗法律法规,重视医患关系制度兼容 |
第二节 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
一、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防范医患纠纷产生 |
(一)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日常管理工作 |
(二)重塑社会信任机制,弘扬医疗职业道德 |
(三)加强医学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患者转变就诊观念 |
二、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妥善化解医患矛盾 |
(一)完善医患之间协商解决机制 |
(二)实事求是妥善处置医疗纠纷 |
三、建立医疗纠纷补救机制,减少医疗事故损失 |
(一)推行社会医疗互助体系建设 |
(二)建立患者心理援助体系 |
第三节 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 |
一、建立健全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
二、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典型案例 |
(一)宁波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
(二)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
三、加强人民调解配套制度建设,保障医疗纠纷有效处理 |
(一)设立医患纠纷合议庭 |
(二)构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
(三)准确量刑公正司法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
一、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
(一)建立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 |
(二)建立医疗损害保险制度 |
(三)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
二、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典型案例 |
(一)宁波市医疗责任保险理赔协商机制 |
(二)广东省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
三、加快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
(一)强制实行医疗责任保险 |
(二)完善现行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
第五节 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 |
一、加强医疗法律保障,约束规范医疗行为 |
(一)制定统一的《医疗执业法》 |
(二)平等公正司法,加强医疗群体的保护 |
(三)强化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
二、建立健全患者权利保护法律法规 |
(一)厘清患者权利法律法规 |
(二)制定《患者权利保护法》 |
(三)坚持患者生命健康权利至上原则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6)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概念定义 |
一、重大疾病 |
二、大病医疗保险 |
三、医疗救助 |
四、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补偿补充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4E理论” |
二、福利多元主义 |
三、社会保障的公平与效率理论 |
第三章 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概况 |
第一节 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内容分析 |
一、筹资机制 |
二、保障对象 |
三、保障标准 |
四、政策目标 |
第二节 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运行概况 |
一、政策运行主体 |
二、政策运行层次 |
第四章 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第一节 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一、经济性 |
二、效率性 |
三、效益性 |
四、公平性 |
第二节 问卷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内容 |
三、问卷实施 |
四、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三节 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一、经济性评价 |
二、效率性评价 |
三、效益性评价 |
四、公平性评价 |
第五章 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性维度的制约因素 |
一、基金筹集渠道少 |
二、医药监管制度不健全 |
第二节 效率性维度的制约因素 |
一、基层医疗队伍建设不足 |
二、医疗技术改革阻力大 |
三、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效益性维度的制约因素 |
一、报销目录不全 |
二、保障基金利用不足 |
第四节 公平性维度的制约因素 |
一、大病政策宣传不到位 |
二、保障对象识别碎片化 |
第六章 湛江和青岛的先进做法与启示 |
第一节 湛江和青岛的先进做法 |
一、湛江模式 |
二、青岛模式 |
第二节 湛江和青岛的先进做法的启示 |
一、筹资的多方共付机制 |
二、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
三、政府主导合理分配资金 |
四、建立有效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
第七章 完善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建立多元化大病基金筹资机制 |
一、拓宽基金来源渠道 |
二、丰富慈善医疗服务形式 |
第二节 多层次提高大病报销比例 |
二、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
三、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 |
第三节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
一、加强医药的监管 |
二、强化商业保险机构的作用 |
第四节 完善各保障政策衔接制度 |
一、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 |
二、完善保障对象识别制度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调查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广州市增城区A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 |
1.3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我国的县(区)级地方政府职能 |
2.1.2 县级公立医院的有关概念 |
2.1.3 县级公立医院与县(区)级地方政府的关系 |
2.2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优化政府职能的理论依据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2.2.3 两权分离理论 |
2.3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
2.3.1 计划经济时代下地方政府职能对县级公立医院的作用 |
2.3.2 市场化理念下地方政府职能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影响 |
2.3.3 新医改实施后地方政府职能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增城区A医院改革案例中地方政府职能分析 |
3.1 广州市增城区基本情况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
3.1.1 增城区的基本情况 |
3.1.2 增城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
3.2 A医院改革探索中增城区地方政府职能的运用 |
3.2.1 建院至2008年前增城地方政府对A医院的管理及改革职能 |
3.2.2 A医院改革中增城地方政府职能的主导作用 |
3.2.3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增城地方政府职能在A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
3.2.4 广州地区公立医院改革后,增城地方政府对A医院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 |
3.3 A医院改革历程中增城地方政府发挥职能的成效 |
3.3.1 地方政府采取改革后A医院发展情况概述 |
3.3.2 增城地方政府发挥职能与A医院主要指标变化间的关系 |
3.3.3 增城地方政府实施改革对医护人员的影响 |
3.4 A 医院改革中地方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4.1 地方政府职能在改革规划上的问题 |
3.4.2 地方政府职能在改革实施中的问题 |
3.4.3 改革中制约地方政府职能的原因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立医院改革中国内外政府优化自身职能的经验和启示 |
4.1 公立医院改革中国外政府职能优化的经验及启示 |
4.1.1 英国政府在公立医院改革中优化职能推动医改的经验 |
4.1.2 新加坡政府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发挥职能的启示 |
4.1.3 德国政府在公立医院管理体系中职能作用 |
4.2 我国地方政府优化职能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的经验和启示 |
4.2.1 福建省尤溪县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强化地方政府职能取得的成效 |
4.2.2 安徽省天长市地方政府职能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主要经验 |
4.2.3 江苏省宜兴市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职能转变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优化地方政府职能的建议 |
5.1 协调地方立法进程,激发地方政府改革动能 |
5.1.1 以法律保障地方政府发挥职能推动改革,立法明确地方职能权责 |
5.1.2 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地方性立法议程 |
5.1.3 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法制培训和宣传力度 |
5.2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加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体系建设 |
5.2.1 优化县域内医改资源调配体系,不断丰富地方政府补偿内容 |
5.2.2 加快智慧化政府建设,打造区域县级公立医院管理数据平台 |
5.2.3 运用地方政府督导管理职能,发挥考核导向的激励作用 |
5.3 理顺地方政府职能界限,正确引导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
5.3.1 梳理职能,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地方政府的作用 |
5.3.2 有机衔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间关系 |
5.3.3 强化公共卫生领域中地方政府职能,提高县域内应急救治水平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增城区医护人员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福建省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改革对医疗费用影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资料收集方法 |
3.2 资料分析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构建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下医疗费用研究框架 |
4.2 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实施的背景环境 |
4.3 尤溪县实行按病种付费制的政策措施及现况 |
4.4 尤溪县县级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对医疗费用的作用机制 |
4.5 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改革后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 |
5. 讨论 |
5.1 按病种付费制下医疗费用控制的关键因素 |
5.2 成本核算体系与医保监管制度促进按病种付费的实施 |
5.3 探讨尤溪县在按病种付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制改革现状及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瓦房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医疗保险制度 |
2.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保障公平理论 |
2.2.2 帕累托最优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瓦房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 |
3.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 |
3.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办法 |
3.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
3.2 瓦房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不能全部覆盖受益群体 |
3.2.2 筹资有难度 |
3.2.3 政府责任不明确 |
3.2.4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有限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报销给付水平有局限 |
3.3.2 部分农民参合意愿低 |
3.3.3 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
3.3.4 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较低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经验借鉴 |
4.1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概况 |
4.1.1 韩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情况 |
4.1.2 美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情况 |
4.2 国内其它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概况 |
4.2.1 广东东莞:首创“三保合一”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4.2.2 浙江嘉兴:城乡居民医保合并取得成效 |
4.3 经验借鉴 |
4.3.1 要强化落实政府责任 |
4.3.2 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
4.3.3 加强医疗保障制度立法 |
5 加强瓦房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对策 |
5.1 优化统筹资金配置,调整给付水平 |
5.1.1 形成科学规范补偿方案 |
5.1.2 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范围 |
5.1.3 简化报销程序 |
5.1.4 优化就医转诊制度 |
5.2 全面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 |
5.2.1 政府加强政策解读及宣传力度 |
5.2.2 政府重视农民监督作用 |
5.2.3 增加农民收入 |
5.2.4 强化农民参与意识 |
5.3 加大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投入 |
5.3.1 政府加强监管 |
5.3.2 政府配齐具备专业素质工作人员 |
5.3.3 政府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费投入 |
5.4 全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质量 |
5.4.1 加强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培养 |
5.4.2 合理投入乡镇卫生院 |
5.4.3 扶持村卫生室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3.研究价值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3.文献综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的内涵与依据 |
(一)我国医保制度及其特点 |
1.我国医保制度发展脉络 |
2.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
(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的内涵 |
(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的依据 |
1.理论依据 |
2.现实依据 |
3.政策依据 |
二、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现状 |
(一)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进展情况 |
(二)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过渡期基金运行分析 |
1.参保及基金收支结余情况 |
2.医疗服务情况 |
(三)先行试点的延安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案例分析 |
1.延安市先行试点的优势 |
2.延安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的成效 |
三、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存在的问题 |
1.医保筹资压力大,基金规模固定 |
2.医保控费困难多,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 |
3.经办机构编制不健全,人员专业化能力欠缺 |
4.医疗资源配置城乡不均,县区参保患者外流严重 |
(二)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整合前期职责职能不清,影响整合进程 |
2.地方财政收入小,资金支持力较弱 |
3.人才较为匮乏,信息化发展滞后 |
4.发展不平衡,影响制度整合施行 |
四、其他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的经验启示 |
(一)以东莞为代表的“三保合一”模式 |
(二)以重庆为代表的“三保合二”分层保障模式 |
(三)以湛江为代表的“三保合二”二次分保模式 |
(四)对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实施的启示 |
五、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优化建议 |
(一)深化市级统筹改革,明确县级部门工作责任 |
(二)拓展筹资渠道,增强基金支持力 |
(三)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深化医保支付改革 |
(四)加强经办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
(五)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经办服务更加便捷 |
(六)强化医疗服务和基金监管,扎实推进“六统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县级医院怎样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医共体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管理的研究 ——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D]. 陈翔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2]S市看守所医疗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吴艳萍. 暨南大学, 2020(07)
- [3]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 ——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D]. 余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H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 赵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D]. 李宗明. 深圳大学, 2020(11)
- [6]泉州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研究[D]. 林铅铅. 华侨大学, 2020(01)
- [7]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广州市增城区A医院为例[D]. 张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7)
- [8]福建省尤溪县公立医院按病种付费改革对医疗费用影响的机制研究[D]. 阎月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瓦房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研究[D]. 唐千舻.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10]陕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研究[D]. 汪立.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