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推荐施肥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杨梦棣[1](2021)在《石灰性褐土区麦玉轮作体系施磷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磷肥的合理施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持土壤肥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南部石灰性褐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2016~2019期间采用田间不同磷肥用量(每个轮作周期0、120、180、240、300、360kg P2O5/hm2)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两个产量水平下磷肥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产量、经济效益、磷素吸收量、磷肥利用效率、土壤全磷、有效磷及各种无机磷形态含量等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壤不施磷均会影响两个产量水平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的土壤供磷能力,影响作物对磷素养分的吸收,造成产量和收益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持续降低。2017、2018、2019三个轮作周期土壤连续不施磷的供磷能力以相对产量和相对吸磷量来表征,其中低、高产量水平不施磷处理3个轮作周期的相对产量分别为84.8%、79.6%、75.3%和85.5%、84.4%、78.2%。高产量水平下土壤的连续供磷能力高于低产量水平。(2)施磷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两个产量水平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产量、经济效益均随施磷量(每个轮作0~360kg P2O5/hm2范围内)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略微降低的趋势。产量和经济效益与施肥量的关系均可用直线加平台模型拟合,综合考虑冬小麦/夏玉米三个轮作周期,求得低产水平下最高产量施磷量为290kg/hm2,经济施磷量为278kg/hm2;高产水平下最高产量施磷量为210kg/hm2,经济施磷量为193kg/hm2。(3)在每个轮作施用0~360kg P2O5/hm2范围内,磷肥利用效率随施磷量的增加基本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在保障两个产量水平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高产的前提下,低产量水平在经济施磷量时的磷肥农学效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利用率分别为:15.4kg/kg、74.8kg/kg和17.8%;高产量水平在经济施磷量时的磷肥农学效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利用率分别为:20.4kg/kg、123.3kg/kg和24.0%。(4)随着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年限的延长,两个产量水平下不施磷处理的土壤(0~20cm)全磷、有效磷及无机磷各种形态的含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程度存在差异。高产量水平的全磷、有效磷的含量下降速度快于低产量水平。(5)在一定的施磷范围(每个轮作0~360kg P2O5/hm2)内,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的供磷能力逐渐升高,但不同施磷处理的土壤磷素形态含量存在差异。从维持试验前土壤磷素肥力的角度看,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低产量水平的经济施磷量和高产量水平的经济施磷量均可以维持土壤有效磷、Ca2-P和Ca8-P的含量。两个产量水平下,低于经济施磷量,土壤磷素肥力持续下降;高于经济施肥量,容易因土壤磷素累积而造成环境风险。研究结果以期为石灰性褐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磷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可持续的目标。
李梦月[2](2021)在《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源紧缺和肥料过量施用是限制我国西北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控释肥是一种具有长效节肥、高效增产的新型肥料,控释肥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与释放期长短、灌水量和施肥量有密切关系。因而,本研究于关中平原地区开展冬小麦/夏玉米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处理,施氮量和控释肥类型分别为副处理和次副处理,其中,灌水量设30、60和90 mm;冬小麦施氮量设0、75、150和225 kg·hm-2的施肥梯度;夏玉米施氮量为0、90、180和270 kg·hm-2;冬小麦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12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120),夏玉米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9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90),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CO)。获得如下主要研究进展:(1)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产量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控释肥类型为PCU120和PCU90时,冬小麦和夏玉米可分别获得最佳的作物产量,且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显着地影响了作物产量。在不同的控释肥条件下,随着灌水量和氮肥用量的逐渐升高,作物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灌水量和氮肥用量都为中水平时作物产量达到最高。在施用PCU120和PCU90的条件下,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7.72~52.28 mm、159.23~199.47 kg·hm-2;夏玉米季(PCU90):48.45~55.98 mm、176.81~195.99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7744~7906 kg·hm-2(PCU120);夏玉米,9834~10075 kg·hm-2(PCU90)。(2)探明了控释肥释放期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控释肥类型为PCU120和PCU90时,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且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显着地影响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冬小麦季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因此,在灌水为低水平、施氮量为中水平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在夏玉米季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随着灌水和施氮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因此,在灌水和施氮均为中水平时达到最高值。在施用PCU120和PCU90的条件下,其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23.79~31.31mm、129.98~174.71 kg·hm-2;夏玉米季(PCU90):46.50~54.02 mm、178.73~197.39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区间分别为:2.14~2.19 kg·m-3(PCU120);2.45~2.66 kg·m-3(PCU90)。(3)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均显着地影响了氮肥表观利用率,且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氮肥表观利用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够显着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综合考虑增效节肥节水效果,冬小麦季推荐PCU120,夏玉米季推荐PCU90为适宜的控释肥类型。其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6.80~54.33mm、123.71~146.29 kg·hm-2;夏玉米季(PCU90):47.85~55.37 mm、119.96~136.30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氮肥利用率区间分别为:48.28~51.17%(PCU120);49.70~51.22%(PCU90)。(4)探明了控释肥释放期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降低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灌水量、施氮量以及控释肥类型单因素均对冬小麦、夏玉米成熟期土壤NO3--N残留量有显着影响。土壤NO3--N残留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灌水量为中水平时达到最低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递增,在施氮量为低水平时达到最低值。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够显着降低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冬小麦季PCU60处理较CO降低41.6%;PCU120处理较CO降低54.4%;夏玉米季PCU60处理较CO降低29.8%;PCU90处理较CO降低39.4%。综合来看,冬小麦季施用PCU120,夏玉米季施用PCU90对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效果更佳。(5)明确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结合水氮生产函数及频率分析法,综合考虑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及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冬小麦季推荐施用PCU120,夏玉米季推荐施用PCU90,两者各自适宜的水氮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7.72~54.33 mm和159.23~174.71 kg·hm-2;夏玉米季(PCU90)48.45~54.02 mm和178.73~195.99kg·hm-2。该模式是适宜于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水氮施用策略。
崔晓路[3](2021)在《不同氮肥增效剂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氮肥增效剂类型、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对于指导冬小麦/夏玉米水氮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陕西武功开展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水分处理为主区,施氮处理为副区,氮肥增效剂类型为副-副区。主处理设低水30 mm(W1)、中水60mm(W2)和高水90 mm(W3)处理;副处理设低氮75 kg/hm2(N1,小麦)或90 kg/hm2(N1,玉米)、中氮150 kg/hm2(N2,小麦)或180 kg/hm2(N2,玉米)和高氮225kg/hm2(N3,小麦)或高氮270 kg/hm2(N3,玉米)处理;副-副处理为氮肥增效剂类型:尿素+脲酶抑制剂(NBPT),尿素+双效抑制剂(NBPT+DCD),以传统施肥(尿素,CO)处理为对照。另外,在三个水分水平下各设1个不施氮肥的处理,研究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以期为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的水氮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规律。灌水水平、施氮水平及氮肥增效剂类型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均达到了极显着的影响。随着灌水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夏玉米产量随之先增加后降低,NBPT处理和NBPT+DCD处理下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均显着高于CO处理。灌水水平与氮肥增效剂类型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有显着影响,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氮肥增效剂的增产效果先增加后降低。回归分析和频率分析表明,冬小麦CO处理、NBPT处理、NBPT+DCD处理达到最高产量的施氮区间分别为143-247、139-183、149-185 kg/hm2,灌水区间分别为49-63、47-67、50-65 mm,相对应的产量区间为5912-6443、7037-7409、7923-8329 kg/hm2。夏玉米CO处理、NBPT处理、NBPT+DCD处理达到最高产量的施氮区间分别为154-171、159-175、162-179 kg/hm2,灌水区间分别为62-68、61-67、60-66 mm,相对应的产量区间为8397-8473、9051-9166、9789-9926 kg/hm2。(2)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氮肥增效剂类型及其水氮用量。灌水量、施氮量及氮肥增效剂类型均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产生极显着的影响。冬小麦/夏玉米WUE在W2灌水水平、N2施氮水平下均高于其他灌水施氮水平,并且两种氮肥增效剂类型下的WUE均高于尿素处理。灌水水平与氮肥增效剂类型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夏玉米WUE有显着影响,与灌水量30 mm相比,灌水量增加到60 mm时,氮肥增效剂处理较CO处理增加WUE的效果平均提高0.05kg/m3(小麦)、0.03 kg/m3(玉米),继续增加灌水量至90 mm,氮肥增效剂较CO处理增加WUE的效果平均减弱0.1 kg/m3(小麦)、0.07 kg/m3(玉米)。NBPT处理和NBPT+DCD处理下的WUE均高于CO处理。由WUE与灌水量和施氮量的二元二次效应方程得出,NBPT+DCD处理下冬小麦/夏玉米WUE最大。其达到冬小麦理论最高WUE的施氮量为182 kg/hm2,灌水量为42 mm,此灌水施氮量下较CO处理WUE增加33.47%。NBPT+DCD达到夏玉米理论最高WUE的施氮量为157 kg/hm2,灌水量为56 mm,此灌水施氮量下较CO处理WUE增加17.13%。(3)揭示了氮肥增效剂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规律。灌水量、施氮量及氮肥增效剂类型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生理利用效率(NPE)均有显着影响,随着灌水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夏玉米NPE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肥增效剂类型与灌水量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冬小麦/夏玉米NPE有显着的影响,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氮肥增效剂对增加冬小麦/夏玉米NPE的效果先增强后减弱。根据NPE与灌水量和施氮量的二元二次效应方程可得,两种氮肥增效下冬小麦/夏玉米的理论最高NPE都高于传统施肥模式,NBPT处理和NBPT+DCD处理冬小麦/夏玉米NPE分别较CO处理增加21.07%和43.19%、9.56%和69.54%。灌水水平对冬小麦季0-1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对夏玉米季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未达显着水平。施氮水平和氮肥增效剂类型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均有显着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夏玉米土壤硝态氮残留量随之增加,冬小麦/夏玉米NBPT处理和NBPT+DCD处理硝态氮残留量分别CO处理减少26.79%和33.93%、15.79%和26.32%。冬小麦CO、NBPT、NBPT+DCD处理均在灌水90 mm、施氮量225 kg/hm2,夏玉米均在灌水90 mm、施氮量270 kg/hm2时土壤硝态氮残留量达到最大;在此灌水施氮水平下,NBPT处理和NBPT+DCD处理0-160 cm土层中土壤硝态残留量分别较CO处理减少36.81%和41.21%、22.73%和30.00%。(4)综合回归分析与频率分析获得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水肥用量。利用回归分析和频率分析计算各处理下推荐的灌水施肥用量,冬小麦CO处理、NBPT处理、NBPT+DCD处理推荐的施氮量为分别165-170、164-167、158-165kg/hm2,推荐的灌水区间分别为50-55、53-60、50-55 mm,对应的产量区间分别为6404-6436、7262-7370、8214-8329 kg/hm2;WUE区间分别为1.60-1.62、1.82-1.87、2.12-2.15 kg/m3;NPE区间分别为42.54-42.83、48.47-49.43、58.43-59.32 kg/kg。夏玉米CO处理、NBPT处理、NBPT+DCD处理推荐的施氮量为分别158-170、159-174、163-179 kg/hm2,推荐的灌水区间分别为67-68、62-65、62-64 mm,对应的产量区间分别为8405-8429,9088-9155,9789-9902 kg/hm2;WUE区间分别为1.80-1.81、1.95-1.97、2.11-2.12 kg/m3;NPE区间分别为21.35-21.40、32.01-32.15、32.01-32.15 kg/kg。
许欢欢[4](2021)在《施用有机肥对农田N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Meta分析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文中认为粮食作物农田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排放源。近年来,为提高作物产量,大量施用氮(N)素化肥,但作物N肥利用率(NUE)仅为30%左右,农田土壤N盈余导致N2O排放大幅增加。如何减缓农田N2O排放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是农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由于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土壤性质、管理措施等差异,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有很大的时、空异质性。本文以Meta分析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施用有机肥对粮食作物农田N2O排放和NUE的影响及其主要调控因子。旨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玉米”、“maize”、“小麦”、“wheat”、“水稻”、“rice”为关键词,中国知网、谷歌学术及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文献的搜集。从2006年以来我国已发表的有关N2O排放的文献中,筛选出目标文献105篇和有效数据628个,定量评价不同气候(年均温度、年均降雨量、气候类型)、土壤性质(质地类型、p H、总N、有机碳含量)、管理措施(作物种类、有机肥类型、灌溉方式)等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由于Meta分析所涉及的研究多为1~3年的短期施肥试验,而长期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因此,选取渭河冲积平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开展田间观测,作物体系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设置不施肥对照(CK)、全化肥(NPK)、秸秆+化肥(NPKS)、牛粪+化肥(NPKM)四个处理,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对N2O排放和作物产量进行观测,阐明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秸秆还田和施用牛粪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Meta分析结果表明:(1)施肥农田N2O排放量、N2O排放系数、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作物产量与施N量均无显着相关性;施肥农田NUE与施N量呈显着负线性相关(r2=0.13,P<0.01)。(2)N2O排放量与NUE无显着相关性,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NUE呈显着负线性相关(r2=0.23,P<0.01)。(3)年均降雨量为750~1000 mm、年均温度为15~20℃的气候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减少、作物产量和NUE显着增加。土壤(p H>7.3)和全N为0.5~2 g·kg-1、土壤有机碳<10 g·kg-1的土壤施用有机肥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减少、NUE显着增加。(4)施用粪肥显着减少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提高作物产量。秸秆还田对N2O排放系数、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产量和NUE均无显着影响。(5)小麦、玉米施用有机肥显着减少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和NUE。水稻田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系数、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作物产量和NUE均无显着影响。(6)采用分次施肥(基肥、追肥)方式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提高作物产量。而一次性施肥方式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提高作物产量和NUE。漫灌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长期定位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N2O排放季节变化波动较大,排放高峰[最高峰值163 g·(hm2·d)-1]均出现在施肥后。土壤湿度、铵态氮含量为各处理全年观测期N2O排放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CK、NPK、NPKS、NPKM处理的N2O年排放量分别为1.05、2.61、2.93、2.75 kg·hm-2。(3)各处理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为0.16~0.19 g·kg-1。与NPK相比,NPKM减少了单位产量N2O排放量。(4)各处理作物产量和NUE分别为13.0~17.6 t·hm-2和20.8%~29.4%,秸秆还田和施用牛粪均提高作物产量和NUE。(5)渭河冲积平原施肥处理冬小麦季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NUE无显着相关性,夏玉米季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NUE呈显着负线性相关(r2=71;P<0.01)。综上所述,年均降雨量为750~1000 mm、年均温度为15~20℃、碱性和土壤N含量、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下,有机肥兼具降低N2O排放和提高作物NUE的显着效果。在旱地作物中一次性施用粪肥是较为理想的农田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实现N2O减排的有效措施。
王旭敏[5](2021)在《减氮节水对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当前夏玉米生产中灌溉水资源不足和施氮过量不仅严重浪费水肥资源,同时对农田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不同减氮节水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水氮利用以及土壤硝态氮分布残留情况的影响,同时建立并验证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旨在为关中平原夏玉米水肥减量增效的生产模式提供依据,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于2018和2019年在陕西杨凌开展夏玉米水氮减量田间试验。灌溉设常规灌溉(800 m3 hm-2)、减量灌溉(400 m3 hm-2)和不灌溉(0 m3 hm-2)三个处理;施氮设常规施氮(300 kg N hm-2)、减施25%(225 kg N hm-2)、减施50%(150 kg N hm-2)、减施75%(75 kg N hm-2)和不施氮肥(0 kg N hm-2)五个处理,两品种为郑单958和浚单20。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夏玉米地上部生长、产量形成、土壤水分动态、水氮利用效率情况和成熟期硝态氮分布残留特征,并构建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适当减少施氮量和灌溉量不会显着影响夏玉米生长。与常规水氮模式相比,减量灌溉、减氮25%处理下,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过程合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未降低;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无显着影响,也能加快花前LAI上升速度且减缓花后LAI下降速度;穗位叶在抽雄期~成熟期也能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对SPAD值无显着影响;植株地上部氮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变化过程合理。(2)适当减少施氮量和灌溉量未显着降低产量,且提高了品质和收益。与常规灌溉量(W2)相比,不灌溉处理郑单958产量显着下降17.3%,浚单20产量显着下降14.3%,有减产风险,但在减量灌溉处理下,玉米穗数、穗粒数以及百粒重均未产生显着变化,未降低产量;减氮25%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夏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显着差异。减量灌溉下减氮25%对籽粒品质有一定提升作用。郑单958两年平均收益较常规水氮处理增加1048元hm-2,浚单20增加2151元hm-2。(3)减少灌溉量和施氮量显着提高了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常规灌溉处理下玉米从拔节期开始土壤水分含量始终保持较高,80 cm以下土层水分有减小趋势,到成熟期各土层水分含量逐渐提高,基本保持在18%以上,对土壤水分补充作用显着。减量灌溉处理下夏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较常规灌溉有所降低,但成熟期浅层土壤水分含量较播前大幅提高,也起到一定补充水分作用。水分利用效率(WUE)随施氮量和灌溉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回收率(NRE)、氮素利用效率(NUE)随施氮量的增加降低。与常规水氮组合(W2N300)相比,减量灌溉、减氮25%处理下郑单958和浚单20两年平均WUE分别显着提高20.9%、31.6%;NAE分别显着提高51.1%、25.7%;NRE分别显着提高8.4%、5.9%;NUE分别显着提高21.2%、13.7%。(4)夏玉米收获后硝态氮含量在0~200 cm土壤剖面中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郑单958和浚单20各减量施氮较常规施氮量硝态氮残留量两年平均减少25.2%~86.8%、30.2%~87.6%;硝态氮累积峰随灌溉量的增加逐渐向下层土壤移动,常规水氮处理淋溶现象最明显。结合分析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硝态氮残留量之间的关系,减量灌溉下,施氮量在207~210 kg hm-2综合表现较好。(5)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植株临界氮浓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均符合幂指数关系(W0:Nc=35.04DM-0.27;W1:Nc=37.15DM-0.31;W2:Nc=33.36DM-0.37),W1处理下植株吸氮量高且氮浓度稀释速度适宜。用来评价模拟和实测氮浓度值拟合程度的标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14、1.45、1.30和9.90%、7.48%、8.24%,即曲线模型在两年间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不同灌溉条件下氮营养指数(NNI)值表现为W1>W2>W0,不同生育时期NNI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W0、W1、W2处理下NNI接近“1”时的施氮量分别为225、150~225、225~300 kg hm-2。通过验证表明NNI与产量、NAE、相对产量均有显着、极显着相关关系,所以NNI能够进一步说明不同水氮处理下的产量变化。本研究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建立的夏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和氮营养指数,对夏玉米氮营养诊断和水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综合考虑产量水平、水肥利用效率、植株氮营养状况以及硝态氮残留情况,关中平原夏玉米生产中推荐减量施氮25~30%,即施氮200~225 kg hm–2,拔节期灌溉400 m3 hm–2,可以达到兼顾作物产量和生态效益的减氮节水目标。
刘琳[6](2020)在《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肥利用率在不同肥力塿土上的差异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塿土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可以通过土壤培肥来优化氮肥施用,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并实现作物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塿土30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形成的不同肥力梯度土壤,设置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并结合短期大田试验,探究土壤肥力对氮肥利用的影响及机制。15N示踪微区试验选取了5个不同肥力土壤(F1、F2、F3、F4、F5),设置了5个施氮水平(N0、N1、N2、N3、N4),通过测定作物产量,地上部氮携出及肥料氮在作物体内的分布,研究土壤肥力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测定0-100 cm土壤剖面矿质态氮分布及耕层土壤固定态铵及有机氮形态,研究不同肥力土壤氮素残留差异;通过测定3季作物收获后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形态及数量,研究当季输入肥料氮对后季作物的有效性及去向特征。短期大田试验为4个不同肥力土壤上的氮梯度试验,通过测定作物产量,作物氮素携出量及作物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研究不同肥力土壤上实现作物高产、氮肥高效利用及环境污染风险最小化的适宜施氮范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肥力土壤施氮增产效应不显着,低肥力土壤施氮较不施氮增加小麦产量31-287%,玉米增产58-340%。同一肥力土壤上,作物地上部氮携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利用率则相反;同一施氮水平下,作物地上部氮携出及氮素利用率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土壤有机质、施氮量及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对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均大于施氮量,表明培肥土壤既可提高塿土作物产量,也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随着土壤肥力水平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增加,其中矿质态氮和有机态氮含量随之显着增加,而固定态铵与土壤全氮呈线性-平台关系:当土壤全氮含量达1.12 g kg-1时,固定态铵含量不再进一步增加。有机态氮是土壤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随着土壤肥力水平提高,除显着降低酸解未知氮外,显着提高了其他各有机氮形态的含量,其中以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幅最大,其次为酸解总氮和非酸解氮含量。PCA结果表明,土壤氮素矿化量与土壤酸解氨基酸态氮是密切相关,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可提高土壤供氮潜力,此外,当土壤C:N比介于7.5-10.0之间时,土壤氮素矿化量随土壤C/N比增加而显着增加,表明塿土高肥力提高了养分周转及供氮潜力。2.15N示踪结果表明,小麦地上部吸收当季施入肥料氮变幅为26.97-93.90 kg ha-1,其中67-90%在籽粒中,占比随土壤肥力提高而降低。小麦肥料氮利用率介于26-54%间,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耕层土壤肥料氮残留率为16-42%,其中有机态占58-64%,矿质态氮占34-40%,固定态铵占1-3%。各处理0-100 cm土壤剖面当季肥料氮残留率为20-44%,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各处理未知去向肥料氮占比为14-48%,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随土壤肥力提高而降低。肥料氮当季利用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线性-平台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19.0-21.0 g kg-1时,各施氮水平对应肥料氮利用率均达最大值(41-48%),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各施氮处理未知去向的肥料氮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表明肥力提升有助于肥料氮固存和吸收利用,减少潜在损失。3.15N示踪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后残留在土壤中的肥料氮对后两季作物仍有较大后效,第二季(玉米)和第三季(小麦)作物地上部吸收的15N数量分别为1.69-6.27kg ha-1和0.34-1.95 kg ha-1,对第一季残留肥料氮的利用率分别为5-17%和1-5%,均随着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各处理标记肥料氮三季作物累积利用率变幅为28-58%。小麦收获后以固定态铵残留的15N在后两季可部分释放,其释放量随土壤K+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第三季作物收获后,仍有12-31%的肥料氮残留在土壤当中,残留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三季作物后,未知去向肥料氮占比为22-53%,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土壤肥力提高而降低。表明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残留肥料氮对后季作物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肥料氮累积利用率。4.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作物产量与施氮量呈线性-平台关系,不同肥力土壤上农学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16-124 kg ha-1和112-180 kg ha-1,平台产量分别为4366-5199 kg ha-1和6845-8238 kg ha-1,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素投入-产出关系结果表明,低肥力土壤上小麦季施氮量低于210 kg ha-1,玉米季施氮量低于225 kg ha-1,周年施氮量低于435 kg ha-1时,可实现作物高产及氮素的高效利用,而在中、高肥力土壤上,53%以上的处理氮素利用率高于90%。施氮提高了土壤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作物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与施氮量之间可通过平台-线性模型拟合,结果显示,0-100 cm土壤硝态氮缓冲容量分别为12-91 kg ha-1和7-63 kg ha-1。相关分析表明,小麦季硝态氮缓冲容量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最高,而玉米季与初始硝态氮含量有关。不同肥力土壤小麦季和玉米季的环境安全施氮量分别为81-170 kg ha-1和67-148 kg ha-1。综合来看,不同肥力土壤上优化氮肥施用量应优先考虑环境安全施氮量。综上所述,在陕西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下,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潜在损失的有效措施,且氮肥利用率随土壤有机质变化的阈值为19.0-21.0 g kg-1。同时,优化氮肥施用量应优先考虑环境安全施氮量。
陈帅[7](2020)在《冀中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理施用氮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各种种植体系均存在不同程度氮肥过量施入的现象,未被作物利用的氮素以氨气挥发、氧化亚氮排放、硝态氮淋洗等形式排放,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亟需针对不同种植体系特点,进行氮素优化管理,提高氮素利用效率,降低氮素排放及其环境风险;而了解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流动特征,辨析氮素排放的主导因素则是氮素优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此,本文以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大豆、桃、设施番茄等不同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跟踪调研和养分流动模型等方法,分析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并明确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阻排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大豆、桃、设施番茄四种种植体系单位面积农田氨气挥发量、硝态氮淋洗量、氧化亚氮排放量均存在显着差异,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征。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两个种植周期平均为84.7 kg N/hm2,其中氨气挥发量、硝态氮淋洗量、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为55.1、26.0、3.7 kg N/hm2,三者差异显着;第二个种植周期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氨气挥发量、硝态氮淋洗量分别比第一个种植周期显着增长24.7%、33.0%、54.7%;季节上,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为秋冬春季显着高于夏季。冬小麦-大豆体系,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两个种植周期平均为44.8 kg N/hm2,其中氨气挥发量、硝态氮淋洗量、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为30.1、13.0、1.8 kg N/hm2,三者差异显着。桃体系中,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两个种植周期平均为101.2 kg N/hm2,其中氨气挥发量、硝态氮淋洗量、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是67.3、29.2、4.7 kg N/hm2,三者差异显着;桃第二个种植周期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氨气挥发量、硝态氮淋洗量分别比第一个种植周期显着减少32.9%、33.1%、35.6%。设施番茄体系,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达201.9kg N/hm2,其中硝态氮淋洗量、氨气挥发量、氧化亚氮排放量依次分别是107.8、88.8、5.2 kg N/hm2,三者差异显着。四种种植体系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相互差异显着。(2)四种种植体系氮素排放量与管理因素密切相关。氮素总排放量随施氮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桃、设施番茄种植密度与农田氮素总排放的相关关系分别为y=0.0943x-130.75,R2=0.3881**、y=0.3059x-26.271,R2=0.4369**。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大豆、桃、设施番茄四种种植体系单位面积农田施氮量分别为424.4、246.8、763.9、1084.4 kg N/hm2。四种种植体系中,夏玉米、大豆灌溉次数分别与其他种植体系差异相互显着。(3)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大豆、桃、设施番茄种植体系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受土壤质地的影响。随着土壤粘粒的减少,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随之增多,冬小麦-夏玉米和冬小麦-大豆和桃和设施番茄农田壤土、砂壤土、砂土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分别为 69.4、87.2、95.9 kg N/hm2和 32.0、49.5、53.4 kg N/hm2和 89.0、124.4、135.8 kgN/hm2和 184.9、209.0 kg N/hm2。土壤硝态氮累积也与种植体系有关,桃种植体系农田土壤累积所带来的淋洗风险远高于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四种种植体系氮素排放量受农户教育年限影响。(4)常规管理下,冬小麦、夏玉米、大豆、桃、设施番茄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分别为47.2、36.4、1.7、100.5、201.9 kg N/hm2,通过优化施氮量、灌水次数、播期、播量等管理措施,冬小麦、夏玉米、大豆、桃、设施番茄可达到最高产,同时氮素总排放量可分别减少50.5%、15.1%、28.2%、7.0%、12.4%。在最高产的管理措施基础上,适当降低施氮量、灌溉次数,产量仍处于高产水平与最高产相差无几,但农田氮素总排放量会明显降低,冬小麦、夏玉米、大豆、桃、设施番茄的施氮量分别在 222~242 kg/hm2、165~185 kg/hm2、2.5~22.5 kg/hm2、556~656 kg/hm2、775~875 kg/hm2范围内,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大豆、桃、设施番茄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分别为81.4、43.1、71.8、191.8 kg N/hm2左右,冬小麦、夏玉米、桃、设施番茄的灌溉分别在2次~4次、1次~2次、6次~8次、4次~6次范围内,冬小麦-夏玉米、桃、设施番茄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分别为45.2、112.7、190.1 kg N/hm2左右。在各种植体系中,认为施肥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农户单位面积农田氮素总排放量显着低于认为施肥不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农户。综上,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作物管理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施氮量和灌溉次数、种植密度,实行农户作物管理科学培训会、提高农户对农业环境的认知,均可以降低农田氮素排放量。
尹焕丽[8](2020)在《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及高产模式营养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在鹤壁和温县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氮磷钾配施对其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通过对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GG)、资源高效模式(ZG)和农民习惯模式(FP)下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养分供应的变化,结合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明确了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养分吸收特性,以期实现小麦-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施肥,研究结果如下:鹤壁和温县氮磷钾肥配施周年产量分别达20159 kg·hm-2和21563kg·hm-2,增产率分别达 4.12%~36.19%和 7.97%~50.40%,两地氮、磷、钾增产率平均为 34.60%、20.96%和 15.32%,两地周年氮、磷、钾肥利用率平均为66.13%、13.81%和69.60%,周年农学效率平均为11.88、20.35 和 15.61 kg/kg。氮磷钾配施能够提高麦-玉轮作周年内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改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并提高作物养分积累,植株氮、磷、钾素周年总积累量较其他处理增加13.83%~122.73%、22.69%~109.69%和31.34%~138.14%,从而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穗粒数及千粒重,有效增加产量。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产量,2017-2018轮作周年内,鹤壁和温县两地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较农民习惯周年产量分别增加15.09%和9.01%,小麦千粒重增加5.55%和3.07%,玉米穗粒数增加5.46%和12.11%、千粒重增加4.16%和9.03%。2018-2019轮作周年下冬小麦和夏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农民习惯显着增加16.42%、4.83%和19.01%和18.07%,周年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要量分别为2.24、0.58和2.15kg。丰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下冬小麦氮素积累在拔节期前最快,磷素和钾素在越冬期到拔节期积累速度最快,小麦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占总积累量48.89%、62.98%和48.32%。夏玉米氮素和钾素快速积累期均在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间,磷素在吐丝期到灌浆期积累最快且积累量最多。丰产增效技术集成能够改善作物冠层结构,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关键生育期内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氮、磷、钾周年总积累量较ZG增加17.27%、16.45%和 30.76%。综合考虑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内土壤养分供应和植株养分吸收,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资源高效模式能够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素的吸收,并在关键时期土壤养分供应充足,满足作物养分需要,减少养分盈余,改善作物冠层和叶片结构,在轮作周年后仍能维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可以为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
常乃杰[9](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施肥管理措施对环渤海区域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固碳减排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随着水热条件和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定量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施肥策略对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SOC)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因此,本研究以环渤海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点位试验和区域模拟相结合,过程模型(DNDC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定量评价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施肥策略在点位和区域尺度上对主要粮食作物产量、SOC和N2O排放变化的影响,为农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新方法,为该区域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施肥策略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玉米农田多年试验表明,氮肥减量和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均能降低N2O排放,增施有机肥并没有显着增加N2O排放,而秸秆还田则显着(P<0.05)促进了N2O排放。添加有机物料可以显着增加农田SOC储量(P<0.001),其中有机肥相对玉米秸秆还田的碳固存效率更高(0.26 vs 0.12)。综合考虑SOC和N2O排放,常规施肥处理研究期内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203kg CO2 eq ha-1 yr-1,表现为净温室效应的―源‖,而氮肥减量和增施有机物料均可将春玉米农田转化为净温室效应―汇‖,并能够保持作物产量不降低。(2)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试验表明,施用化肥氮能显着促进N2O排放(P<0.05),秸秆还田可以显着(P<0.05)提高农田SOC存储,减氮30%和减氮30%与秸秆还田结合处理下作物产量均未显着降低(P>0.05),且能将常规施肥下的净温室效应―源‖转化为―汇‖,减少农田净温室气体排放(1997-309 kg CO2 eq ha-1 yr-1)。(3)选取本区域春玉米种植模式、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共计8个试验点,利用监测的作物产量(桓台、迁西和衡水)、SOC(昌平、迁西和衡水)以及N2O排放(桓台、迁西、青县、桓台、滦县、凌海和大连)实测数据对DNDC模型模拟能力进行了验证。冬小麦产量、玉米产量(春玉米和夏玉米)、SOC和N2O总排放量的预测精度(R2)分别为0.76、0.82、0.66和0.72,表明DND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的碳氮循环过程。(4)春玉米农田在RCP4.5和RCP8.5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增施有机肥平均净温室气体排放增速为-16.5kg CO2 eq ha-1 yr-1。冬小麦-夏玉米农田秸秆还田对农田净温室效应―汇‖的增强最显着(-14.13kg CO2 eq ha-1 yr-1)。增施有机物料(有机肥和秸秆)或者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以平衡产量、dSOC和N2O排放。(5)运用RF算法对输入变量和DNDC模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DNDC-RF模型,在对不同输入变量进行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区域尺度主要施肥措施(常规施肥(FP)、增施有机肥(MFP)、秸秆还田(SFP)、有机替代50%化肥氮(RMN))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2008-2100)的响应,结果表明FP措施的春玉米产量,在RCP4.5情景时,整体呈现减产趋势,其中辽宁省西南减幅相对较高,而有机物料添加均能在区域内实现增产,其中MFP措施(9.6kg C ha-1 yr-1)效果最好。夏玉米产量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均表现为增产,其中RCP8.5情景下MFP措施增产最快(26kg C ha-1 yr-1),其中山东南部增速相对较高。冬小麦产量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均表现为增产,在RCP8.5情景下SFP措施的增速最高(17.1kg C ha-1 yr-1),其中河北中部相对增速更快。(6)春玉米农田dSOC在RCP4.5气候变化情景下SFP措施增速最高(36.95kg C ha-1 yr-1),其中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增速相对较高。冬小麦-夏玉米农田dSOC在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MFP措施增速最高(109kg C ha-1 yr-1),其中河北东南部和胶东半岛相对增速较快。春玉米农田N2O排放在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MFP措施增速最高(4.2×10-3 kg N ha-1 yr-1),其中河北省东部增速相对较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N2O排放在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MFP措施增速最高(1.7×10-2 kg N ha-1 yr-1),其中山东省中东部增速相对较高。春玉米农田在不同施肥措施下整体呈现为净温室效应的―汇‖(除大连市外),其中秸秆还田措施净温室效应―汇‖的能力在不同RCP模式下均最高。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当气候变化情景从RCP4.5变到RCP8.5时,FP措施下区域整体表现从净温室效应―汇‖变成―源‖,净温室气体排放增速为25kg CO2 eq ha-1 yr-1;而SFP、MFP和RMN措施均使系统表现为净温室效应―汇‖,其中以MFP措施效果最佳,净温室气体排放增速为-311kg CO2 eq ha-1 yr-1。
申晓旭[10](2020)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水足迹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庞大,并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进一步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华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夏玉米,主要的耕作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水足迹作为一种评价水消耗和水污染情况的综合性指标,为科学、合理地核算农业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提供了系统的思路。本研究以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采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水足迹评价方法,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所导致的水足迹进行了量化评估,对关键因子进行了溯源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并进行了时空分析。在模型设计与构建的过程中,采用了包括致癌性、非致癌性、水稀缺、淡水生态毒性、水体富营养化和酸性化在内的六个中间点影响类别,以及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两个终点类别。各类别的特征化因子来自于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模型与方法。研究所使用的背景数据库为基于过程的中国生命周期水足迹分析数据库(The Chinese process-based life cycle inventory database for water footprint analysis,CPLCID-WF)。水足迹评价结果表明,华北平原生产1吨小麦在人体健康类别上的水足迹为3.1O×10-4~3.84×10-4 DALY,在生态系统质量类别上的水足迹为34.04~40.28 PDF.m2.yr;生产1吨玉米在人体健康类别的水足迹为1.82×10-4~2.26×1 0-4 DALY,在生态系统质量类别的水足迹为29.26~29.80 PDF.m2.yr。中间点水稀缺影响类别和致癌性影响类别在终点人体健康影响类别的贡献者中的占比最高;中间点富营养化影响类别对终点生态系统质量影响类别的贡献最大。关键流程分析表明,柴油生产过程和灌溉过程是造成人体健康影响的关键因素;种植过程污染物的直接排放是对富营养化影响类别和终点生态系统质量影响类别贡献最大的关键流程;柴油和化肥的生产过程是致癌性和淡水生态毒性影响类别的关键流程;柴油生产过程是非致癌性影响类别的最主要的贡献者。关键物质分析表明,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是对终点生态系统质量影响类别贡献最大的两种物质;新鲜水和进入水体的铬与砷是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主要物质。敏感性分析表明,通过降低5%的灌溉用水或柴油投入,可以减少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约2%的人体健康类别的水足迹影响;减少5%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则可带来超过3.8%的生态系统质量类别削减的环境效益。为了有效降低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水足迹,应该提升灌溉效率,根据作物生长需水规律、地理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灌溉水量与灌溉规划;加强施肥管理,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推进化肥施用减量化;控制柴油使用量,更新老旧农机,使用生物质柴油。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还田、堆肥、制备饲料等综合利用方式也能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产生可观的水足迹削减的环境效益。
二、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推荐施肥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推荐施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石灰性褐土区麦玉轮作体系施磷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磷肥施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
1.1.1 磷肥施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 |
1.1.2 磷肥施用对提高农作物品质的作用 |
1.1.3 磷肥施用对提高农作物抗逆性的作用 |
1.2 过量施磷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1.3 土壤供磷能力的研究和评价 |
1.3.1 土壤磷的含量和形态 |
1.3.2 土壤磷的动态转化过程 |
1.3.3 影响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因素 |
1.4 磷肥施用适宜用量的研究 |
1.4.1 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分级推荐磷肥用量 |
1.4.2 根据作物施磷的函数效应法确定磷肥的适宜用量 |
1.5 磷肥利用率的研究及其提高途径 |
1.5.1 磷肥料利用率的研究 |
1.5.2 提高磷肥利用率的途径 |
1.6 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目的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点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植株、土壤样品采集 |
2.3.2 实验室测定项目 |
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4.1 计算公式 |
2.4.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施磷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效益及磷素吸收量的影响 |
3.1.1 施磷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的影响 |
3.1.2 施磷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经济效益的影响 |
3.1.3 施磷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磷素吸收量的影响 |
3.1.4 轮作体系产量、效益和磷素吸收量两因素方差分析 |
3.2 施磷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磷肥效率的影响 |
3.2.1 施磷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磷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
3.2.2 施磷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磷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3.2.3 施磷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4 磷肥效率的年份、施磷量两因素方差检验 |
3.3 土壤磷素形态含量及周年变化特征 |
3.3.1 基础土壤0~100cm剖面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 |
3.3.2 不施磷处理土壤表层全磷、有效磷及无机磷形态的周年变化特征 |
3.3.2.1 不施磷处理土壤表层全磷周年变化特征 |
3.3.2.2 不施磷处理土壤表层有效磷周年变化特征 |
3.3.2.3 不施磷处理土壤表层无机磷形态的周年变化特征 |
3.3.3 施磷对土壤表层全磷、有效磷周年变化的影响 |
3.3.3.1 施磷对土壤表层全磷周年变化的影响 |
3.3.3.2 施磷对土壤表层有效磷周年变化的影响 |
3.3.4 施磷对土壤表层无机磷形态周年变化的影响 |
3.3.4.1 施磷对土壤表层Ca_2-P、Ca_8-P、Ca_(10)-P及Ca-P含量周年变化的影响 |
3.3.4.2 施磷对土壤表层Al-P含量周年变化的影响 |
3.3.4.3 施磷对土壤表层Fe-P含量周年变化的影响 |
3.3.4.4 施磷对土壤表层O-P含量周年变化的影响 |
3.3.4.5 施磷对土壤表层Pi含量周年变化的影响 |
3.3.5 土壤表层磷素形态与土壤全磷、有效磷以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吸磷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6 施磷对土壤无机磷各形态含量占无机磷总量百分比的影响 |
3.3.7 土壤磷素形态的年份、施磷量两因素方差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适宜施磷量的评价 |
4.2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磷肥效率的评价 |
4.3 不同产量水平的土壤供磷能力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控释肥的定义及种类 |
1.2.2 缓/控释肥的优缺点及其养分释放机制 |
1.2.3 缓/控释肥研发现状 |
1.2.4 控释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
1.2.5 控释氮肥对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
1.2.6 控释肥对土壤及环境的影响研究 |
1.2.7 控释肥释放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2.8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1.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3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与残留的影响 |
1.3.4 基于产量和水氮利用的控释肥优选策略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与计算方法 |
2.3.1 产量的测定 |
2.3.2 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
2.3.3 植物全氮的测定 |
2.3.4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
2.3.5 交互效应值的计算 |
2.3.6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的确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3.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
3.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3.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
3.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增产节肥节水效果 |
3.1.5 基于频率分析的产量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产节水节肥效果 |
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
3.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3.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
3.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增产节肥节水效果 |
3.2.5 基于频率分析的产量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产节水节肥效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
4.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4.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
4.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节水节肥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 |
4.1.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
4.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
4.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4.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
4.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节水节肥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 |
4.2.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与残留的影响 |
5.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5.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
5.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5.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
5.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 |
5.1.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
5.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5.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
5.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5.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
5.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 |
5.2.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
5.3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成熟期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3.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降低硝态氮残留效果的影响 |
5.3.2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的水氮耦合效应 |
5.4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成熟期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4.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降低硝态氮残留效果的影响 |
5.4.2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的水氮耦合效应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不同氮肥增效剂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4.1 数据处理 |
2.4.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1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3.1.1 水氮用量对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冬小麦增产效果的影响 |
3.1.2 氮肥增效剂与灌水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3.1.3 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冬小麦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
3.2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1 水氮用量对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夏玉米增产效果的影响 |
3.2.2 氮肥增效剂类型与灌水量的交互作用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夏玉米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WUE的影响 |
4.1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WUE的影响 |
4.1.1 水氮用量对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冬小麦WUE增加的影响 |
4.1.2 氮肥增效剂与灌水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WUE的影响 |
4.1.3 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冬小麦WUE的水氮耦合效应 |
4.2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WUE的影响 |
4.2.1 水氮用量对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夏玉米WUE增加的影响 |
4.2.2 氮肥增效剂与灌水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夏玉米WUE的影响 |
4.2.3 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夏玉米WUE的水氮耦合效应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与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1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
5.1.1 水氮用量对增加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冬小麦氮素利用效果的影响 |
5.1.2 冬小麦氮肥增效剂与灌水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5.1.3 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冬小麦氮素利用的水氮耦合效应 |
5.2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2.1 水氮用量对减少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冬小麦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 |
5.2.2 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冬小麦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
5.3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 |
5.4 氮肥增效剂类型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4.1 水氮用量对减少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夏玉米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 |
5.4.2 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夏玉米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产量-水氮利用效率的冬小麦/夏玉米最佳水肥用量 |
6.1 基于频率分析的冬小麦最佳水肥用量及其产量和水氮利用区间 |
6.2 基于频率分析的夏玉米最佳水肥用量及其产量和水氮利用区间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施用有机肥对农田N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Meta分析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N_2O产生机理 |
1.2.2 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因素 |
1.2.3 氮肥利用率 |
1.2.4 N_2O排放量和氮肥利用率 |
1.2.5 Meta分析在N_2O排放研究中的应用 |
1.3 主要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数据收集 |
2.2 数据计算 |
2.3 数据分析 |
2.4 试验田概况 |
2.5 试验设计 |
2.6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7 参数计算 |
2.8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Meta分析施用有机肥农田对N_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农田N_2O排放 |
3.2.2 施肥农田氮肥利用率 |
3.2.3 气候因素对N_2O排放、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4 土壤性质对N_2O排放、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5 管理措施对N_2O排放、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N_2O排放与施N量的关系 |
3.3.2 施肥农田氮肥利用率及其N_2O排放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
3.3.3 施用有机肥农田N_2O排放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因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农田N_2O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结果 |
4.2.1 土壤温度与WFPS |
4.2.2 土壤无机N含量 |
4.2.3 土壤DOC含量 |
4.2.4 N_2O排放通量 |
4.2.5 N_2O累积排放量和排放系数 |
4.2.6 作物产量和单位产量N_2O排放量、氮肥利用率 |
4.3 讨论 |
4.3.1 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 |
4.3.2 施用牛粪对N_2O排放的影响 |
4.3.3 秸秆还田对N_2O排放的影响 |
4.3.4 秸秆和牛粪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5 N_2O排放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Meta分析搜集施肥农田N_2O排放监测数据汇总 |
附录 B Meta分析所搜集文献汇总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减氮节水对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施氮和灌溉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3.2 施氮和灌溉对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3 施氮和灌溉对玉米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1.3.4 水氮处理对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夏玉米地上部生长各指标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2 夏玉米产量性状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
2.5.3 土壤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
2.5.4 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构建及验证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
3.1 减氮节水处理对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 减氮节水处理对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4 减氮节水处理对穗位叶SPAD值的影响 |
3.5 减氮节水处理对植株地上部氮含量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不同灌溉量下籽粒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 |
4.3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 |
4.4 减氮节水处理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动态 |
5.2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夏玉米肥料利用效率 |
5.4 小结 |
第六章 减氮节水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残留的影响 |
6.1 减氮节水处理对0~200 cm土层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6.2 减氮节水处理对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 |
6.3 减氮节水处理下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与硝态氮淋失的关系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夏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与氮素营养诊断 |
7.1 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量、植株氮含量和籽粒产量的方差分析 |
7.2 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建立 |
7.3 不同灌溉条件下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验证 |
7.4 不同灌溉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夏玉米氮营养指数动态变化 |
7.5 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氮营养指数与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相对产量的关系 |
7.6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
8.1.2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8.1.3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
8.1.4 减氮节水处理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8.1.5 减氮节水处理对硝态氮分布累积情况的影响 |
8.1.6 不同灌溉条件下夏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特征 |
8.1.7 关中平原适宜施氮量和灌溉量的确定及氮营养指数的可行性 |
8.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肥利用率在不同肥力塿土上的差异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氮肥施用与粮食安全 |
1.2 氮肥施用与作物产量 |
1.3 氮肥施用与土壤肥力 |
1.4 氮肥施用与存在问题 |
1.4.1 化肥施用差异性较大 |
1.4.2 农田氮盈余较高 |
1.4.3 氮肥利用率低 |
1.4.4 环境问题严重 |
1.5 氮肥在作物-土壤系统的去向 |
1.5.1 作物携出 |
1.5.2 土壤残留 |
1.5.3 氮素损失 |
1.6 氮肥利用率及影响因素 |
1.6.1 土壤有机质含量 |
1.6.2 土壤剖面矿质态氮水平 |
1.6.3 氮肥施用量 |
1.6.4 土壤磷素水平及施磷量 |
1.6.5 其他因素 |
1.7 本研究切入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氮素利用率与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的响应关系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述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水平的作物产量 |
3.3.2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水平的氮素利用率 |
3.3.3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水平的氮素残留形态 |
3.3.4 不同肥力土壤氮矿化 |
3.4 讨论 |
3.4.1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对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4.2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对氮素残留形态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影响肥料氮去向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述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麦产量,氮携出及肥料氮分布 |
4.3.2 肥料氮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残留 |
4.3.3 未知去向的肥料氮 |
4.3.4 土壤有机质对肥料氮当季利用率及未知去向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作物对肥料氮利用及其在器官中的分配 |
4.4.2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与肥料氮利用率 |
4.4.3 肥料氮残留与未知去向的肥料氮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冬小麦残留肥料氮(~(15)N)在后季作物中的去向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述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后季作物对残留肥料氮的吸收利用 |
5.3.2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量下的土壤残留肥料氮变化 |
5.3.3 标记肥料氮累积去向 |
5.3.4 土壤有机质对标记肥料氮累积利用率及未知去向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作物对肥料氮的利用及分布 |
5.4.2 作物对肥料氮的残留利用率与累积利用率 |
5.4.3 土壤肥力水平对肥料氮残留及未知去向肥料氮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中基于氮素利用及硝态氮残留的适宜施氮量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述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作物产量及构成要素 |
6.3.2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及利用 |
6.3.3 作物生长与养分供应相关关系 |
6.3.4 土壤肥力及施氮量对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6.4.2 作物氮携出及土壤氮供应 |
6.4.3 基于氮投入-产出及氮盈余的氮素利用率评价 |
6.4.4 硝态氮残留与施氮量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冀中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种植体系氮肥投入及其损失 |
1.2.2 氮素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氮素减排途径的研究 |
1.2.4 氮素排放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产量限制因素方法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农户田间信息跟踪 |
2.2.2 农户田间信息跟踪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2.3 农田氮素排放研究方法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 |
3.1.1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农田氮素排放特征 |
3.1.2 冬小麦-大豆种植体系农田氮素排放特征 |
3.1.3 桃种植体系农田氮素排放特征 |
3.1.4 设施番茄种植体系农田氮素排放特征 |
3.1.5 四种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 |
3.2 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施氮量对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的影响 |
3.2.2 灌溉次数对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的影响 |
3.2.3 播量、密度和播期对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的影响 |
3.2.4 土壤质地对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的影响 |
3.2.5 冬小麦-夏玉米和桃种植体系土壤硝态氮累积对环境的影响 |
3.2.6 农户特征对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的影响 |
3.3 不同种植体系氮素的阻排途径 |
3.3.1 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的比较 |
3.3.2 不同种植体系作物高产的优化管理措施 |
3.3.3 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的阻排途径 |
3.3.4 农户关于农业环境的认知对农田氮素排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农田氮素排放估算方法 |
4.2 不同种植体系的氮素排放特征 |
4.3 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的影响因素 |
4.4 不同种植体系氮素阻排途径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及高产模式营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玉米营养特性研究 |
1.1.1 氮素营养研究 |
1.1.2 磷素营养研究 |
1.1.3 钾素营养研究 |
1.2 小麦、玉米氮磷钾肥配施效应研究 |
1.2.1 氮磷钾肥配施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2 氮磷钾肥配施对小麦、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2.3 氮磷钾肥配施对小麦、玉米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1.3 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研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技术路线 |
3.3 试验设计 |
3.3.1 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研究 |
3.3.2 小麦-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营养特性研究 |
3.4 测试项目与方法 |
3.4.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
3.4.2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试 |
3.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研究 |
4.1.1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产量的影响 |
4.1.3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1.4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4.1.5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6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4.1.7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下养分积累的影响 |
4.1.8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 小麦-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营养特性与产量效应 |
4.2.1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2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4.2.3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养分积累变化的影响 |
4.2.4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周年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
4.2.5 不同模式土壤养分与植株养分积累量相关性分析 |
4.2.6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7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4.2.8 不同模式对夏玉米叶片结构变化的影响 |
4.2.9 不同模式对小麦-玉米养分平衡的影响 |
5 讨论 |
5.1 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研究 |
5.1.1 氮磷钾肥配施对麦玉轮作下作物产量的影响 |
5.1.2 氮磷钾肥配施对麦玉轮作下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5.1.3 氮磷钾肥配施对麦玉轮作叶绿素和FPAR的影响 |
5.2 小麦-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营养特性研究 |
5.2.1 不同模式对麦玉轮作体系产量效应的影响 |
5.2.2 不同模式对麦玉轮作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3 不同模式对麦玉轮作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 |
5.2.4 不同模式对麦玉轮作下叶绿素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
5.2.5 不同模式对玉米叶片结构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期间工作成绩 |
(9)气候变化背景下施肥管理措施对环渤海区域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固碳减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和固碳减排的影响 |
1.2.2 施肥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固碳减排的影响 |
1.2.3 过程模型的发展 |
1.2.4 机器学习算法在农业上的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2.1.1 点位试验与验证试验简介 |
2.1.2 研究区域简介 |
2.2 研究数据 |
2.2.1 点位数据 |
2.2.2 区域数据 |
2.2.3 实测数据 |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2.3.1 DNDC简介 |
2.3.2 算法介绍 |
2.3.3 模型验证精度指标 |
2.3.4 分析方法和软件 |
第三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环渤海区域典型春玉米农田作物产量、SOC和N_2O排放的影响 |
3.1 结果 |
3.1.1 环境因子 |
3.1.2 N_2O排放通量、N_2O排放总量和N_2O排放因子 |
3.1.3 SOC储量及变化 |
3.1.4 净温室气体排放 |
3.1.5 玉米产量 |
3.2 讨论 |
3.2.1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 |
3.2.2 有机物料添加对SOC影响 |
3.2.3 净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环渤海典型小麦玉米轮作作物产量、SOC和N_2O排放影响 |
4.1 结果分析 |
4.1.1 环境因子 |
4.1.2 N_2O通量、总排放和直接排放因子 |
4.1.3 SOC储量及变化 |
4.1.4 净温室气体排放 |
4.1.5 作物产量 |
4.2 讨论 |
4.2.1 农田N_2O排放调控因子 |
4.2.2 稳产减排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NDC模拟能力验证 |
5.1 参数校正和验证结果 |
5.1.1 作物产量验证 |
5.1.2 SOC验证 |
5.1.3 N_2O排放验证 |
5.2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NDC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区域碳氮快速预测模型 |
6.1 结果 |
6.1.1 环渤海未来气象变化 |
6.1.2 环渤海玉米和小麦试验点位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 |
6.1.3 DNDC-RF预测方法建立 |
6.2 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渤海区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不同施肥措施下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固碳减排时空演变规律 |
7.1 结果 |
7.1.1 不同施肥处理下作物产量对未来气候响应 |
7.1.2 不同施肥处理下dSOC对未来气候响应 |
7.1.3 不同施肥处理下N_2O排放对未来气候响应 |
7.1.4 不同施肥处理下净温室气体排放对未来气候响应 |
7.2 讨论 |
7.2.1 CO_2浓度对产量的影响 |
7.2.2 气温和降水对N_2O的影响 |
7.2.3 研究的局限性及不确定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水足迹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华北平原农业生产与水资源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足迹概念 |
1.2.2 国外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国内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 |
1.2.4 水足迹评价数据库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目标与范围定义 |
2.1 功能单位 |
2.2 系统边界描述 |
2.3 水足迹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生命周期清单构建 |
3.1 数据来源 |
3.2 作物灌溉需水量计算 |
3.3 生命周期清单构建 |
第四章 水足迹评价结果 |
4.1 中间点特征化评价结果 |
4.2 终点特征化评价结果 |
4.3 水足迹强度空间分布分析 |
4.4 时间序列变化趋势 |
第五章 结果阐释与讨论 |
5.1 关键过程分析结果 |
5.2 关键物质分析结果 |
5.3 敏感性分析 |
5.4 不确定性分析 |
5.5 讨论与建议 |
5.5.1 施肥管理 |
5.5.2 灌溉管理 |
5.5.3 能源消耗 |
5.5.4 秸秆综合利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推荐施肥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石灰性褐土区麦玉轮作体系施磷效应研究[D]. 杨梦棣. 山西大学, 2021(12)
- [2]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D]. 李梦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不同氮肥增效剂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D]. 崔晓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施用有机肥对农田N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Meta分析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D]. 许欢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减氮节水对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王旭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肥利用率在不同肥力塿土上的差异及机制[D]. 刘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7]冀中不同种植体系氮素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帅.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8]小麦-玉米轮作氮磷钾配施效应及高产模式营养特性研究[D]. 尹焕丽.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9]气候变化背景下施肥管理措施对环渤海区域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固碳减排的影响[D]. 常乃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水足迹评价[D]. 申晓旭. 山东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