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干部实绩考察和评价中的工作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琦[1](2016)在《法治视阈下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以党内法规为主体的地方官员考评制度体系,对地方官员采取主要以辖区经济绩效指标为主的锦标赛式的考核。这种考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积累了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基于宏观的法治国家建设和微观的权力规范运行相结合的视角,对如何建构一个真正有利于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地方官员考评制度进行了理论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为起点,阐述了研究思路和创新点。实现依法治国,官员依法用权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在考评价值和功能的丰富、完善、挖掘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文章因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对文献和有关理论的梳理,考察了学者在官员考评制度理论研究、问题研究、对策研究等各个研究领域的现状,归纳了当前研究存在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其次,考察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架构和总体特征。文中诠释了地方官员、官员考核评价、政府绩效评估、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等相关概念;阐介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考评主体、考评内容、考评方式方法、考评程序及其结果运用等基本架构;梳理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发展脉络,包括建立了适应革命需要的干部鉴定制度的开创期,干部考评迈向制度化、正常化的发展期,考核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的完备期和考核制度的法治化转化的转型期;概括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特点,包括倡导以德为先与政治忠诚的价值特征,贯彻“党管干部”原则的组织特征和兼顾高度统一与灵活性适应性的制度特征。其三,从权力腐败现象入手,通过制度、制度化水平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文中阐释了制度内核、科层架构与制度理性科层架构与制度理性和权力腐败等理论问题;探究了现行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功能缺陷、程序缺陷、结构缺陷;深度省思了现行地方官员考评的制度化问题,一是理论成熟、规范制定和机构建立的制度化过程及其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凝聚性四个衡量指标,二是以制度化四指标来观照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三是讨论了我国现行地方官员考评制度面临的制度失灵的效能困境。其四,反思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宗旨目的、历史渊源和模式创新。文章阐介了制度的宗旨与目的,阐述了包括国家治理与选贤与能、国家一元治理结构及向法治化转型、法治的手段与目标的辩证等问题;系统梳理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历史沿革,先秦两汉时期以法律形式规定官员考评,隋唐两宋时期依法察纠百官违法失职,明清以降政府不断加大巡察监控力度,总结了封建官员考评制度的教训;考察了地方官员考评制度模式创新与再制度化,包括“全人考评”与制度过载,人与自由是制度的目的,缺位的官员权力考评等,论证了以“人”为对象的考评模式向以“权力”为对象的考评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其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法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理论框架。将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置于法治视阈下,阐释了关于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有关基本理论。在梳理法治、权力和官员考评制度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以下观点:权力是法治的主要对象——国家——的核心所在,国家法治的中心就是权力法治;权力考评是实现权力法治的手段,它通过常态化的考核评价使得官员权力在微观运行层面始终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法定的职权,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具有合法性、正当性和可考评性;考评官员权力具有推动依法治国、预防权力腐败的时代价值。在阐述上述观点的过程中明确了权力考评的内涵:官员权力考评就是运用法律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对由具体官员负责的国家权力运行的内容、过程、程序和结果进行考核并作出评价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推动国家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理性化、程序化、合法化,确保国家权力的纯洁性,以及权力价值和功能的实现。其六,基于权力法治的视角提出了以权力考评重构我国现行官员考评制度的理论设想。官员考评的制度功能须籍由国家法治的制度力量得以实现,并基于这种正向功能的发挥而成为国家法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阐明了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目标、原则与方法,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主体、客体,提出了人民是官员考评的主体的论断。指出了官员权力考评的客体是一种复合客体,即官员和官员权力。二是论证了我国官员考评制度的法治化建构思路。主要探讨在权力考评主题下,如何推进相关立法,实现官员权力考评的制度表达法治化、制度运行法治化。此外,探讨了现有制度法治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制度调适的问题,即现行的党的考核法规如何融入国家法体系的问题。三是对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法治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增强法治和权力法治观念,加强权力公开,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增强社会参与及推动第三方考评估等问题。
方美琳[2](2020)在《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 ——以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例》文中指出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建设高质量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一项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福州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从“马上就办”开始,福州市以提高公务员实绩为核心,对公务员绩效考核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绩效考核课题研究,对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积极性,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州市公务员考核实践为背景,以绩效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以工作实绩为考核重点公务员绩效考核进行研究。通过运用调查问卷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福州市市直机关单位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特别是近年开展的一线考核干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现行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以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实践案例进行研究,探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提高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福州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立足提高公务员工作效能的现实需要,将公务员考核中绩效考核部分作重点探讨,研究提出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改进措施对于改进公务员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冉敏[3](2016)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绩效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初,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国家大规模引入政府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历经40多年发展,西方国家的政府绩效管理不仅体现出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发展特征,并且以法制化的发展路径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为其他国家引入和借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府绩效评估活动,自2005年国务院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地方政府开始广泛实施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与此同时,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出现了规范性、科学性,以及持续性不足的问题,而法制化的欠缺则是限制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本文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宏观背景,借鉴西方国家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经验,研究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路径和基本思路。本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为什么要法制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经验及启示有哪些?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我国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路径和基本思路是什么?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安排。第二章是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及法制化必然性。基于纵向时间发展和横向模式比较,分析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论述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是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基本理论研究。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行政法治理论,分析四种理论对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理论指导。第四章是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及经验启示。本文采用判断抽样法,对具有代表性国家的以英语和非英语国家、单独立法和分散立法两个维度进行抽样,对选取国家的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演变历程和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经验,以及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启示。第五章是基于立法文本比较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本文基于政府绩效管理内容和行政法治原则,构建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本文的理论框架。依据理论框架,对判断抽样选取的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国外内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差异,分析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内容。第六章是基于上述论证内容,提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路径与立法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在于:第一,基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持久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依法行政基本国策和民主法治的建设要求,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具有必然性。第二,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理论涉及管理学和行政法学两个学科,故由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行政法治理论来共同构建。第三,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从立法目的、组织体系、绩效信息的公开和使用,以及发展路径,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提供了经验及启示。第四,基于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的内容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突出任务考核功能的立法目标,但较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仍需从绩效目标设置、绩效信息公开和使用、行政法治原则的落实方面完善。第五,推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进程,应完善法制化体系构建路径,明确政府绩效管理专门立法思路,从而促进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建设。本文的研究创新在于:一是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行政法治理论,阐述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理论基础。二是基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行政法治理论原则,构建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分析框架,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法,比较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政府绩效管理立法为范本。三是本文提供了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思路和基本框架,对促进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完善具有一定的政策价值。
郑梦真[4](2020)在《治理与放权: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 ——基于东部八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文中认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是评价教师工作绩效、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应突出自己的特色。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尚处于套用转向独立的过渡状态。在评审权下放的大背景下,研发符合高职院校特点与需求的职称制度,对引领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服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是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研究思路,选取研究方法。运用制度有效性理论、治理理论和教师评价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制度有效性框架,作为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论证的重要观测点。在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的过程中,根据放权改革节点、地域分布、院校类型等情况,从我国东部G省、Z省、J省和S市高职院校建设高地选出8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为样本校。一方面,对国家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对学校层面的职称评审办法进行文本内容分析;另一方面,对样本学校进行问卷和访谈,收集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归纳整理了8所样本校放权后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并且进一步借助SPSS数据分析工具,对东部8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着重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制度设计导向不够明确,尚未凸显高职教师特点;制度内容建设不够完善,各部分的权重不够合理;制度方法体系不够规范,影响评审结果的公平性;评审主体建设不甚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制度实施效果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效性等。主要原因是,制度设计理念的相对滞后;制度参与主体的理性不足;制度设计受外部环境制约等。主要建议包括,赋予高职院校更加独立的治理权;明确职称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完善职称制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不断优化评审主体的构成;进一步提高评审方法的规范性;加强职称评审过程监督的有效性等。本研究中的主要创新包括:(1)丰富了制度有效性理论,将制度的价值有效性和功能有效性扩充为四个维度、构建了八个观测点,用于制度有效性程度分析的参照指标;(2)以治理理论为视角探讨新型政校关系的构建,提出明确治理主体权责关系,落实职称制度改革目标;(3)以教师评价理论为视角探讨了发展性评价理念在职称制度设计中的重要导向作用。
张蕾[5](2011)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政绩观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①。这充分表明:政绩观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在取得伟大政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政绩问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效地解决政绩问题;政绩问题的解决与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建立完善的干部考核制度紧密相关。因此,科学地解决政绩问题,树立正确政绩观,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进步有重大意义。本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政绩观问题放置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加以考察,解读它与世界观、社会观、价值观、权力观的联系,厘清它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联系,并广泛联系古今中外的政绩观、政绩制度、政绩问题与政绩改革等方面的案例与思想,全面把握政绩观的基本联系、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所出现的政绩观问题和政绩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来看待政绩观问题;运用社会历史过程与主观思想逻辑矛盾统一、结构与功能相耦合、价值判断与认知判断矛盾统一等方法,研究政绩观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政绩观与政绩的辩证联系。在此基础上,联系当代中国政绩观和政绩问题的实际,冀望较好地论证正确政绩观的理念、内涵,特别是树立问题。本文采取了“总分合”的叙述方式,把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的成果贯穿其中。首先,研究政绩观的基础,解决政绩观特别是正确政绩观建构的基本关系,主要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和思想文化的关系。其次,通过政绩观的历史叙述,揭示政绩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验教训,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联系正确政绩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针对当代中国政绩观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要求、内容和途径三个方面来论证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问题,以解决正确政绩观树立中的三个关联性的方面: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具体说来,本文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释政绩观问题研究的提出;第二章为政绩观的基本关系研究;第三章为政绩观的历史过程研究;第四章为政绩观的现实问题研究;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为正确政绩观的树立研究。这样本文从结构上把“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这一课题的主要任务解读为:如何有效地树立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各级政府机构和作为公务员的共产党员的正确政绩观的问题。主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政绩观是施政的思想灵魂,其核心是价值判断。在政绩观中,事实判断从属于价值判断。政绩观中的价值判断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执政者对自己的价值诉求、社会地位、社会发展和社会道德的反思,执政党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政绩观念。政绩观的历史发展表明,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社会自由是政绩观价值诉求的主流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政绩观诉求人民利益,与时俱进,体现了政绩观的先进价值和发展方向,积极地促进了当代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代中国,正确政绩观建设的紧迫性、艰难性和重要性,必须从政治基本架构的主导方面——人民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政治思想价值诉求的基础——坚决树立施政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政绩制度的关键问题——建构实事求是的干部政绩考评体系这三个主要方面来树立正确政绩观。
陈韬[6](2007)在《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群众公认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中央明确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作为组织人才保障。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全面、合理地绩效评价,是继而对其进行培养、使用、激励和监督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绩效评估研究刚刚起步,绩效考核的观念还不够深入,研究方法较少,因而在目前的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工作中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缺少定量化的测量和评价工具,缺乏相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的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主要存在组织战略缺失、评价主体缺位、考核指标缺项、只重视经济指标、数据报表、个性考核、领导评价等问题。本文认为目前的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存在诸多问题的核心在于缺乏群众参与和评价,或者说群众的意见和评价没有充分表达出来。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不能单由少数人或上级个别人说了算,必须要看群众的公认程度。群众才是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主体。选拔一个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首先应该看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现行的干部考察程序中能够体现群众公认的有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任前公示等几个环节。各环节都能一定程度的反映群众公认的程度,但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建立反映群众认可程度、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可比较的有说服力的考察方法和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这个初衷,在目前运行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任前公示各个环节量化打分的基础上,加权构造一个群众公认度指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党政领导干部的群众公认程度。将“群众公认”原则细化量化,引入“群众公认度”指标反映群众对党政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等素质的评价,这是以前没有人做过的。这对于弥补现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绩效考核办法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绩效考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即对本文所要具体论证的问题,首先在理论上对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再以此为基础综合与归纳,总结出对该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然后,为证明上述结论而列举事实,寻找现实依据。其次,本文采取了要素评定法(因素分析法)。即对体现群众公认程度的各种环节进行分析,对各个环节进行量化,达到全面理解群众公认度的方法。本文还采用了绩效考核方法中的360度考核法。对参与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群众概念进行界定,使研究工作能在一个清晰的概念下展开。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绩效考核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指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绩效考核应以群众公认度为基本标准;第三部分介绍了群众公认度模型的构建,并引入案例证明其有效性;第四部分指出了测评群众公认度应注意的问题及制度保障。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对群众概念重新进行界定,即对某一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群众公认度的确定,其参与评价的群众应包括上级领导、同级干部、下一级干部和服务对象代表,这使得“群众”能够进行具体化。二是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任前公示等几个环节量化打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群众公认度”指标,用以反映党政领导干部的群众公认程度。此外,本文还对群众公认度指标的运用范围、需要处理好的相关关系以及促进群众公认度指标应用的制度建议作了分析。
邹然[7](2014)在《天津海事局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央一直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尤其强调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管理体制,形成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的内容、方法、结果运用等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干部管理部门选好配强干部,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对领导干部也起到了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近年来组织部门非常关注,且积极探索,并着力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中央2006年下发了《关于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试行办法》,2009年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三个办法,关于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目前公开可见的只是一小部分或者是狭小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五花八门,各有类聚,但系统性、统一性的研究成果尚属空白。本论文采取实证研究的办法,对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参考并研究借鉴国内外关于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方面成果的基础上,对干部考核评价的理论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归纳和阐述。通过调查研究,对天津海事局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构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的对策,回答了建立科学完备的领导干部考评价体系的要素和方法。同时,为增强本论文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笔者对天津海事局处级领导干部考核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
张承志[8](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指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仇赟[9](2019)在《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正义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干部制度竞争力是国家政治制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它不但决定了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等重大问题,更决定了执政党的政策主张、治理思想由什么样的人去贯彻和实施。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由此成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重要构成因素。当今世界,中国的“选贤任能”政治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这一政治模式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对“任人唯贤”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干部标准的历史选择与实践运用。在“公平正义”“依法治国”“依规治党”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价值原则的背景下,对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程序的正义性进行研究分析显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安排,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组成要素,也是维系执政党正当性合法性的重要依据。程序正义理论,无疑为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正义性考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分析工具和观察视角。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核心概念、文献综述以及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作者认为,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正义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意,是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第一章重点对文章涉及到的基础理论进行概述。包括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分配正义?什么是程序正义?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作者认为,坚持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实质正义。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追求价值合理性”“减少人为随意性”“增加结果确定性”“实现社会正义性”等方面。但对程序正义的探讨永远离不开实质正义这一本质要求,偏离实质正义的程序为自身的调适和修正提供了可能。第二章重点探讨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实质正义问题。文章认为“选贤任能”是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价值基石,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服从服务于这一实质要求。本章从中国共产党“任人唯贤”“德才兼备”选人用人思想与制度的发展落笔,对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政治模式的内涵发展进行多维性分析、历史必然进行溯源性分析、中国特色进行比较性分析、政治作用进行功能性分析,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明析判断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道路选择与实践。从发展脉络看,“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的根本标准,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原则。从本质内涵看,“选贤任能”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无产阶级政党属性,也蕴含了公平正义的核心内涵,为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奠定了重要的价值准则,并从根本上保证了任何偏离这一核心价值的制度和程序在实践中能够得以纠正和完善。第三章重点围绕民主推荐环节的程序正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民主推荐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对“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的创新发展和重大贡献,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对于克服在少数人中选人、靠少数人选人的局限,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民主推荐程序的发展过程中,“简单以票取人”和“拉票不正之风”始终是影响和制约其制度效用的两大负面因素。民主推荐程序的背离和调适,是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相冲突后,对不完善的程序进行修正的典型案例。本章从制度的起源、制度的背离、制度的调适、制度的前景四个层面,把握民主推荐程序从孕育产生到发展确立、从背离偏差到改革完善的全过程,深入分析民主推荐程序背离错综复杂的内在因素,努力剥离附加在制度之外的“不可承受之重”,为避免党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少走弯路提供借鉴。第四章重点围绕干部考察环节的程序正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干部考察是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的核心程序。在梳理其历史脉络与制度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干部考察程序的精英塑造、民主参与、正义实现、组织凝聚、责任传递等政治功能以及制度的包容性、回应性、导向性、调适性,对干部考察程序存在的考察方式的传统性与考察对象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考察授权的有限性与责任职责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干部标准的客观性与实际操作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干部考核的导向性与获得结果的偏差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实践中的责任困境、权力困境、道德困境、技术困境、监督困境、信任困境、制度困境、激励困境等进行了学理分析和规范研究,由此提出干部考察程序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完善“因事察人”的考察方式,建立干部考察负面清单制度、干部承诺失信黑名单制度、干部考察表制度等具体建议。第五章重点围绕党委(党组)讨论决定环节的程序正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作者认为,酝酿先于决定、决策必先沟通是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决策程序的鲜明特征,也是党内决策的鲜明特征;民主与集中在干部选拔任用决策程序中起到权力制衡的作用,既能防止“权力的恣意”,又能牵制“民主的僭越”;惯例与规则是干部选拔任用决策程序的内在运行机制。惯例作为一种长期约定俗成的集体共识,是一种不言而喻的隐性规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将涉及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隐性惯例规则逐步明文化、显性化,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第六章是文章的结论,对实现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正义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脉络梳理。追寻完善的程序正义是人类政治的理想。标准先于程序,按什么原则分配公共职务,这既是干部选拔标准问题,也是发展程序的独立标准;主体程序的发展,即用什么方式、经什么程序来选人用人,这是正义的初次分配;在必经程序出现实质正义结果偏差时,一方面要建立矫正程序,对违反实质正义的非正义行为进行禁止和惩罚,这是矫正正义的实现;另一方面要对必经程序进行修正、调整和完善,这是正义的再分配。由此,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完善进入螺旋上升的轨道,越来越接近实质正义。
张鹏程[10](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二、浅议干部实绩考察和评价中的工作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干部实绩考察和评价中的工作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法治视阈下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存在的难题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概述 |
一、基本概念 |
(一)地方官员释义 |
(二)官员考核评价 |
(三)政府绩效评估 |
(四)地方官员考评制度 |
二、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基本架构 |
(一)考评主体 |
(二)考评内容 |
(三)考评方式方法 |
(四)考评程序与结果运用 |
三、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形成脉络 |
(一)开创期:建立适应革命需要的干部鉴定制度 |
(二)发展期:干部考评迈向制度化、正常化 |
(三)完备期:考核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四)转型期:考核制度的法治化转型 |
四、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特点 |
(一)价值特征:倡导以德为先与政治忠诚 |
(二)组织特征:贯彻“党管干部”原则 |
(三)规范特征:兼顾高度统一与灵活性适应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问题 |
一、制度、科层架构与权力腐败 |
(一)制度及其释义 |
(二)科层架构与制度理性 |
(三)权力腐败问题 |
二、现行地方官员考评的制度缺陷 |
(一)功能缺陷 |
(二)程序缺陷 |
(三)结构缺陷 |
三、现行地方官员考评的制度化问题 |
(一)制度化及其衡量标准 |
(二)考评制度的制度化水平分析 |
(三)制度化水平与制度失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反思 |
一、宗旨与目的的再思考 |
(一)国家治理与选贤与能 |
(二)一元治理结构及其转型 |
(三)法治:手段与目标的辩证 |
二、历史借鉴:经验与教训 |
(一)先秦两汉:以法律形式规定官员考评 |
(二)隋唐两宋:依法察纠百官违法失职 |
(三)明清以降:不断加大巡察监控力度 |
(四)封建官员考评制度的教训 |
三、模式创新与再制度化 |
(一)“全人考评”与制度过载 |
(二)人与自由是制度的目的 |
(三)缺位的官员权力考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治、权力与官员考评制度 |
一、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权力法治 |
(一)权力的相关理论释义 |
(二)权力法治的思想渊源 |
(三)权力法治是法治国家题中之义 |
(四)权力考评是权力法治的实现手段 |
二、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应然逻辑 |
(一)官员职权的法定性 |
(二)官员权力考评的正当性 |
(三)官员权力的可考评性 |
三、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价值归属 |
(一)考评官员权力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
(二)考评官员权力是预防权力腐败的迫切要求 |
(三)考评官员权力是官员考评制度完善的内在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权力考评: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重构 |
一、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基本框架 |
(一)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主客体 |
(二)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目标 |
(三)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原则 |
(四)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具体方法 |
二、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法治化 |
(一)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制度表达法治化 |
(二)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制度运行法治化 |
(三)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制度调适法治化 |
三、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建构路径 |
(一)消除“权大于法”思想,树立权力法治观念 |
(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建构“制度之笼” |
(三)推进权力公开,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四)加强地方法制建设,总结提升地方经验 |
(五)建立和完善权力考评的公众(社会)参与机制 |
本章小结 |
讨论与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2)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 ——以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务员考核 |
2.1.2 公务员平时考核 |
2.1.3 公务员绩效考核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绩效管理理论 |
2.2.2 目标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 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与分析 |
3.1 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考核制度沿革 |
3.2 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一线考核干部机制 |
3.2.1 一线考核干部机制形成历程 |
3.2.2 一线考核干部机制主要做法 |
3.2.3 一线考核干部机制主要成效 |
3.3 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3.3.2 调查样本情况 |
3.3.3 问卷调查结果 |
3.3.4 存在的问题 |
3.4 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考核受传统人情观念影响 |
3.4.2 考核制度建设不完善 |
3.4.3 考核对象的岗位性质和工作内容差异大 |
4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实践 |
4.1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做法 |
4.1.1 建立配套制度保障考核实施 |
4.1.2 考核指标定性定量相结合 |
4.1.3 扩大考核主体覆盖面 |
4.1.4 建立及时反馈机制 |
4.1.5 构建“日常一线考核信息系统” |
4.2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绩效考核优化要点 |
4.2.1 考核内容和指标结合岗位特点 |
4.2.2 优化考核评估过程 |
4.2.3 考核结果运用反映考核有效性 |
4.3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绩效考核优化成效 |
5 完善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对绩效考核重要性的认识 |
5.2 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 |
5.3 优化考核工作流程 |
5.3.1 考核计划 |
5.3.2 考核实施 |
5.3.3 考核评定 |
5.3.4 考核诊断与监控 |
5.3.5 考核反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调查问卷 |
致谢 |
(3)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政府绩效管理 |
1.2.2 法制化 |
1.2.3 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政府绩效管理系统 |
1.3.2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及问题 |
1.3.3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现状 |
1.3.4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现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及法制化必然性 |
2.1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历史演变 |
2.1.1 政府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演变 |
2.1.2 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演变 |
2.2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模式比较 |
2.2.1 政府绩效管理主体比较 |
2.2.2 政府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
2.2.3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比较 |
2.2.4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比较 |
2.2.5 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比较 |
2.2.6 五种政府绩效管理模式的共性特征及差异 |
2.3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必然性 |
2.3.1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 |
2.3.2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可行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理论基础 |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1.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与主要观点 |
3.1.2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性分析 |
3.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3.2.1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3.2.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性分析 |
3.3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3.3.1 公共受托责任的产生、概念与构成 |
3.3.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性分析 |
3.4 行政法治理论 |
3.4.1 行政法治理论的内容与原则 |
3.4.2 行政法治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及经验启示 |
4.1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 |
4.1.1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历程 |
4.1.2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现状 |
4.2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 |
4.2.1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历程 |
4.2.2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现状 |
4.3 日本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 |
4.3.1 日本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历程 |
4.3.2 日本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现状 |
4.4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经验及启示 |
4.4.1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经验 |
4.4.2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五章 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比较:基于立法文本的内容分析 |
5.1 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分析框架 |
5.2 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内容分析的设计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3 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内容分析的展开 |
5.3.1 抽取样本 |
5.3.2 编码框架 |
5.3.3 分析单位、类目系统与编码 |
5.3.4 信度与效度 |
5.4 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内容分析的发现 |
5.4.1 统计结果 |
5.4.2 结果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路径与立法建议 |
6.1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路径 |
6.1.1 动力支持:政府主导和领导推动 |
6.1.2 法规体系:专门立法与细则指南共建 |
6.1.3 制度契合:整合现有考评体系 |
6.2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基本思路 |
6.2.1 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定位于内向管理性和外向责任性 |
6.2.2 政府绩效管理主体依据行政法治原则规范 |
6.2.3 明确政府绩效战略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主体和内容构成 |
6.2.4 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体系 |
6.2.5 规范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制定程序,明确制定主体 |
6.2.6 明确绩效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规范绩效信息有效使用 |
6.2.7 界定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边界和例外情况 |
6.3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基本框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治理与放权: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 ——基于东部八所高职院校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制度悬缺的尴尬:高职院校套用普通本科教师职称制度 |
(二)治理理念的关照:共同治理能助推职称制度建设的水平 |
(三)发达地区的经验:东部高职职称制度探索经验需要总结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治理 |
(二)高职院校 |
(三)教师职称制度 |
(四)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 |
四、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二)制度有效性理论 |
(三)教师评价理论 |
五、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论文选题的视角较新:基于治理理论和制度有效性理论 |
(二)研究结论比较有新意:服务放权后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 |
第一章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变迁逻辑 |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同源初创时期(1986—2000年) |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分型探索时期(2001—2016年) |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放权治理时期(2017年—至今) |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变迁的逻辑 |
(一)职称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分析 |
(二)职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
(三)职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二章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现状 |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探索经验 |
(一)职称制度制定具有较强合法性 |
(二)职称制度制定目标设计比较明确 |
(三)职称制度制定标准趋于合理化 |
(四)职称制度实施过程逐渐公平 |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对职称制度总体认识情况 |
(二)对教师师德考核评价现状 |
(三)对教师双师素质评价现状 |
(四)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基本情况 |
(五)对教师科研评价的基本情况 |
(六)对教师社会服务评价的基本情况 |
(七)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基本情况 |
(八)对评审结果争议处理的基本情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制度设计导向不够明确,尚未凸显高职教师特点 |
(一)对教师双师素质导向不够明确 |
(二)对企业实践考核重视程度不够 |
(三)对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内容缺失 |
二、制度内容建设不够科学,考核内容权重不够合理 |
(一)教师学历资历要求比较僵化 |
(二)技术应用与服务条件不明确 |
(三)分类评审条件制定不尽完善 |
(四)教学与科研的考核比重失衡 |
(五)科研考核偏重数量而轻质量 |
三、制度方法体系不够规范,影响评审结果的公平性 |
(一)学生评教分值权重较大 |
(二)同行评议的客观性不够 |
四、评审主体建设不甚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一)校外同行专家引入不足 |
(二)评审组织成员的专业程度不够 |
(三)争议处理机制不健全 |
五、制度实施效果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效性 |
(一)职称评审规定未能彰显高职院校特色 |
(二)评聘合一难以形成对教师的有效激励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困境的归因分析 |
一、制度设计理念的相对滞后 |
(一)制度设计盲目推崇本科高校评价理念 |
(二)制度设计尚未能凸显发展性评价理念 |
二、制度参与主体的理性不足 |
(一)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参与不够 |
(二)行政权力相对制衡学术权力 |
(三)制度设计的专业性相对欠缺 |
三、制度设计受外部环境制约 |
(一)教育行政部门主导高职院校评估 |
(二)学校人事管理部门的自主性不足 |
第五章 健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政策建议 |
一、赋予高职院校更加独立的治理权 |
(一)明确高职院校治理主体 |
(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 |
(三)赋予高职院校更大的人事管理权 |
二、明确职称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 |
(一)加强教师双师素质价值导向 |
(二)明确教师双师认证标准建设 |
(三)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标准建设 |
三、完善职称制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 |
(一)实行分专业、分年龄段考核 |
(二)完善技术应用与服务内容建设 |
(三)不断优化教学型、科研型教师考核标准 |
(四)进一步完善代表作送审制度建设 |
四、不断优化评审主体的构成 |
(一)引入企业专家参与评审组织的组建 |
(二)扩大校内外、省内外同行专家比例 |
五、进一步提高评审方法的规范性 |
(一)增强学生评教信度 |
(二)规范同行评审方法 |
六、加强职称评审过程监督的有效性 |
(一)提高评审组织成员专业素养 |
(二)完善评审专家责任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 A 高职院校人事处人员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C 对高职院校人事部门进行访谈的提纲 |
附录 D 对高职院校人事部门的访谈内容部分摘录 |
附录 E 对高职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的提纲 |
附录 F 对高职专业课教师的访谈内容部分摘录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政绩观问题研究的提出 |
1.1.1 政绩问题的机制要求深入研究政绩观 |
1.1.2 政治绩效的实证认知与政绩观的分析性研究 |
1.1.3 政绩观问题的突显性要求抓紧对其研究 |
1.2 政绩观研究的现状 |
1.2.1 政绩观研究的成果 |
1.2.2 政绩观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1.2.3 政绩观研究的价值 |
1.3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
1.3.1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政绩观研究的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是政绩观研究的思想基础 |
2.1.1 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政绩观研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2.1.2 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政绩观研究的社会观基础 |
2.1.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提供了政绩观研究的价值立场 |
2.2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是政绩观研究的政治学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指明了政绩的公益性 |
2.2.2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理论指明了政绩供给方式的多样性 |
2.3 政绩观研究应该关注政绩的经济内容 |
第三章 政绩观的历史嬗变 |
3.1 西方政绩观的演变 |
3.1.1 西方古代政绩观 |
3.1.2 西方近代政绩观 |
3.1.3 西方现代政绩观 |
3.2 中国历史上的政绩观 |
3.2.1 中国古代政绩观 |
3.2.2 中国近代政绩观 |
3.3 马克思主义政绩观的形成和发展 |
3.3.1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政绩观 |
3.3.2 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的政绩观 |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绩观 |
第四章 我国当前政绩观的问题 |
4.1 政绩问题 |
4.1.1 "问题政绩" |
4.1.2 政绩评价中的问题 |
4.2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 |
4.2.1 突出官员个人的政绩观 |
4.2.2 官员小集团的本位主义政绩观 |
4.2.3 形式主义的政绩观 |
4.2.4 唯上是从的政绩观 |
4.2.5 急功近利的政绩观 |
4.2.6 单项出彩的政绩观 |
4.2.7 跟风赶潮的政绩观 |
4.2.8 求稳怕乱的政绩观 |
4.3 错误政绩观的危害性 |
4.3.1 过分突出政绩经济指标,影响社会全面发展 |
4.3.2 诉求短期政绩,影响可持续发展 |
4.3.3 错误政绩观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 |
4.3.4 错误政绩观影响了人们的积极性 |
4.4 错误政绩观的成因 |
4.4.1 社会转型方面的原因 |
4.4.2 政绩制度方面的原因 |
4.4.3 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 |
第五章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5.1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
5.1.1 人民利益要求诉诸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 |
5.1.2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进步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 |
5.1.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 |
5.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 |
5.2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5.2.1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 |
5.2.2 "以人为本"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 |
5.3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 |
5.3.1 建立和谐的经济体制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 |
5.3.2 建立和谐的社会管理体制需要树立正确政绩观 |
5.4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 |
5.4.1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坚持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 |
5.4.2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
5.5 某些执政党错误政绩观的警示 |
5.5.1 执政党不注意政绩的协调平衡而被迫下台的教训 |
5.5.2 执政党只关注自己利益的政绩而下台的教训 |
5.5.3 片面追求经济政绩而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 |
第六章 正确政绩观的建构 |
6.1 正确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
6.1.1 正确的执政宗旨是正确政绩观的出发点 |
6.1.2 准确的职能定位是正确政绩观的前提 |
6.1.3 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是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诉求 |
6.1.4 人民满意是正确政绩观的根本标准 |
6.2 正确政绩观的基本规定 |
6.2.1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灵魂所在 |
6.2.2 正确政绩观的基本准则 |
6.2.3 正确政绩观的基本内涵 |
6.2.4 正确政绩观的基本特征 |
6.3 正确政绩观的实现 |
6.3.1 正确政绩观的实现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价值观 |
6.3.2 正确政绩观的实现要求构建正确的政绩行为 |
6.3.3 正确政绩观的实现要求建构正确的评估制度 |
第七章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途径 |
7.1 加强思想教育,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导向 |
7.1.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正确政绩观的树立 |
7.1.2 进行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夯实正确政绩观的哲学基础 |
7.1.3 加强"官德"教育,建构正确政绩观的伦理规范 |
7.2 用科学培训教育的方法强化正确政绩观教育 |
7.2.1 用培训教育的载体保证正确政绩观教育的实施 |
7.2.2 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推动正确政绩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
7.3 建立健全正确政绩观的制度保障 |
7.3.1 构建科学的政绩决策机制 |
7.3.2 建立公正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 |
7.4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 |
7.4.1 要注重科学公正的政绩评价 |
7.4.2 建构政绩的民主评议机制 |
7.4.3 建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 |
7.4.4 政绩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构 |
7.5 加强对政绩的监督 |
7.5.1 推进政绩监督的制度化建设 |
7.5.2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
7.5.3 优化政绩责任激励机制 |
第八章 余论 |
8.1 研究工作的回顾 |
8.2 后续性研究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群众公认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好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性 |
1.1.2 政绩考核是党政领导干部选好与否的试金石 |
1.2.3 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
1.2 概念解析 |
1.2.1 党政领导干部 |
1.2.2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
1.2.3 群众公认度 |
1.3 方法和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和绩效考核发展历程 |
2.1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发展历程回顾 |
2.1.1 年度考核前阶段(1949年-1985年) |
2.1.2 年度考核阶段(1986年-1994年) |
2.1.3 实绩考核阶段(1995年-1997年) |
2.1.4 绩效考核阶段(1998年至今) |
2.2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应以群众公认为基本标准 |
3.1 坚持群众公认的合理性 |
3.1.1 坚持群众公认,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 |
3.1.2 坚持群众公认,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体现 |
3.1.3 坚持群众公认,是党政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 |
3.2 坚持群众公认的必要性 |
3.2.1 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
3.2.2 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是解决干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重要措施 |
3.2.3 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
3.2.4 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有利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
第四章 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群众公认度模型的构建 |
4.1 群众公认度提出的理论基础 |
4.1.1 360度考核法 |
4.1.2 工作要素等级评定法 |
4.2 群众公认度的界定 |
4.3 群众公认度的构成要素 |
4.3.1 民主推荐 |
4.3.2 民主测评 |
4.3.3 民意调查 |
4.3.4 个别谈话 |
4.3.5 任前公示 |
4.4 群众公认度模型的构建 |
4.5 群众公认度测评案例 |
4.6 群众公认度模型的优势分析 |
第五章 测评群众公认度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
5.1 测评群众公认度应注意的问题 |
5.2 必须正确处理好几大关系 |
5.2.1 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 |
5.2.2 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与坚持注重实绩原则的关系 |
5.2.3 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与坚持依法办事原则的关系 |
5.3 群众公认度的保障机制 |
5.3.1 不断提高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的自觉性 |
5.3.2 努力拓宽群众公认的渠道 |
5.3.3 不断完善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方法 |
5.3.4 强化对群众公认原则实现的监督 |
5.3.5 进一步扩大民主,为贯彻群众公认原则提供根本保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天津海事局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基本概念 |
1.2.1 天津海事局 |
1.2.2 领导干部 |
1.2.3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
1.3 有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公务员(含官员)考核情况简述 |
1.3.2 我国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基础理论概述 |
2.1.1 绩效考核评估理论 |
2.1.2 激励理论 |
2.1.3 系统理论 |
2.1.4 决策理论 |
2.1.5 公平理论 |
2.1.6 期望理论 |
2.1.7 “道德品质”评价理论 |
2.2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主要类别、方法和程序简述 |
2.2.1 干部考核评价及分类 |
2.2.2 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主要方法 |
2.2.3 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主要程序 |
2.3 建立科学完备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 |
2.3.1 选任依据作用 |
2.3.2 鼓励鞭策作用 |
2.3.3 管理监督作用 |
2.3.4 教育引导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津海事局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天津海事局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现状 |
3.1.1 天津海事局的组织机构 |
3.1.2 天津海事局干部配备情况以及管理权限 |
3.1.3 天津海事局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现状 |
3.2 天津海事局干部考核工作情况调查 |
3.2.1 调查基本情况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3.3 天津海事局当前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天津海事局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
4.1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构建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
4.1.1 坚持服务和促进发展的原则 |
4.1.2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
4.1.3 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 |
4.1.4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 |
4.1.5 坚持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原则 |
4.2 关于构建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元素设计 |
4.2.1 关于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制度建设的考虑 |
4.2.2 关于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关注点 |
4.2.3 关于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度需求 |
4.3 设置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 |
4.3.1 干部考核评价指标设置的构想 |
4.3.2 干部考核评价指标设置的具体内容 |
4.4 改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方式方法 |
4.4.1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主体 |
4.4.2 科学设置考核评价主体权重 |
4.4.3 改进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方式方法 |
4.4.4 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 |
4.4.5 提高干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系构建后的天津海事局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模拟 |
5.1 天津海事局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工作主要程序环节 |
5.1.1 参加干部大会的人员范围 |
5.1.2 领导干部个人述职 |
5.1.3 民主测评 |
5.1.4 个别谈话 |
5.1.5 民意调查 |
5.1.6 实绩分析 |
5.1.7 综合评价 |
5.1.8 考核评价综合得分计算 |
5.2 天津海事局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数据模拟 |
5.2.1 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数据模拟 |
5.2.2 领导干部个人年度考核模拟 |
5.3 天津海事局干部年度考核结果应用 |
5.3.1 考核等次提出 |
5.3.2 考核等次确定 |
5.3.3 考核结果应用 |
5.3.4 考核评价结果反馈 |
5.3.5 考核评价结果登记存档 |
5.4 干部考核评价关联系统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正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三节 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一)论文研究的理论工具 |
(二)论文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程序正义基础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问题的起源:正义、分配正义及其原则 |
第二节 逻辑的起点:何谓程序正义 |
第三节 过程的正义: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 |
第二章 选贤任能: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价值基石 |
第一节 内涵发展的维度性分析 |
第二节 历史必然的溯源性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比较性分析 |
第四节 政治作用的功能性分析 |
第三章 民主推荐环节的程序正义问题 |
第一节 民主推荐程序的起源 |
第二节 民主推荐程序的背离 |
第三节 民主推荐程序的调适 |
第四节 民主推荐程序的前景 |
第四章 干部考察环节的程序正义问题 |
第一节 历史脉络与制度发展 |
第二节 政治功能与制度属性 |
(一)精英塑造功能 |
(二)民主参与功能 |
(三)正义实现功能 |
(四)组织凝聚功能 |
(五)责任传递功能 |
第三节 现实问题与多重困境 |
第四节 前景方向与发展路径 |
(一)坚持考察主体的权力与责任对等 |
(二)坚持考察方式与考察目标相适应 |
(三)坚持考察标准与评价体系相衔接 |
(四)坚持考察结果与任职岗位相匹配 |
(五)坚持制度建设与程序发展相并进 |
第五章 讨论决定环节的程序正义问题 |
第一节 酝酿与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党内决策程序的鲜明特征 |
第二节 民主与集中:干部选拔任用党内决策程序的权力制衡 |
第三节 惯例与规则:干部选拔任用党内决策程序的运行机制 |
结论 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正义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公平分配的独立标准 |
第二节 必经程序的发展完善 |
第三节 非正义行为的矫正 |
第四节 不完善程序的调适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二)政治认同理论 |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
(二)乡村振兴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
六、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四、浅议干部实绩考察和评价中的工作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法治视阈下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研究[D]. 王文琦.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6)
- [2]福州市市直机关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 ——以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例[D]. 方美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D]. 冉敏. 兰州大学, 2016(02)
- [4]治理与放权: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 ——基于东部八所高职院校的调研[D]. 郑梦真. 河南大学, 2020(02)
- [5]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D]. 张蕾. 西北大学, 2011(08)
- [6]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群众公认度研究[D]. 陈韬.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
- [7]天津海事局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研究[D]. 邹然.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1)
- [8]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 仇赟. 吉林大学, 2019(10)
- [10]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