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析美国银行制度改革对外国银行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谈笑[1](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王毅[2](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沈福喜[3](2001)在《存款保险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体系的稳定既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与金融主权。近20多年来,伴随着放松金融管制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促使许多国家在借鉴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具体实际,研究建立或改革完善已有的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迄今仍属空白,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也非常薄弱,已有的文献资料大多偏重存款保险制度的一般性介绍,对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详细背景与运作绩效、经验教训、系统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对国外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深入的实证与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提出论证与设计建议。围绕这一目标,本文得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结论。 首先,运用社会利益论、新制度经济学,对存款保险制度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认为银行业具有的内在非稳定性、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挤兑和倒闭的巨额社会成本和中央银行处理银行挤兑和倒闭时的局限性等诸多方面的客观现实,是世界各国建立与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而存款保险制度目标、保险基金来源与运用、存款保险范围、投保资格与参保方式等制度要素,构成了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的具体内容。首次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存款保险制度效用模型和目标函数,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其次,在第3章中对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运作环境、运作机制、制度绩效等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根据存款保险制度要素在各国的不同特征表现,对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有近70年运作历史的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对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和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和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款保险制度也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防范与化解局部金融风险。 在第4章中,提出存款保险制度相关主体的收益函数并进行博弈分析,对存款保险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通过我国金融体系与金融业经营及其面临风险状况的系统分析,论证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建立我国监管-理赔型部分存款保险制度及其不增加道德风险等新观点。 最后,对建立我国具有层次性的监管-理赔型部分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具体设计。针对逆向选择问题,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及统计聚类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具有层次性的监管-理赔型部分存款保险制度的观点,对其层次性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对我国近20多年来存款统计数据的经济计量建模与预测分析,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关键参数进行了确定和计算机模拟优化。
刘玮[4](2014)在《国内政治与货币国际化——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微观基础》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货币国际化表现出不同的结果。作者试图建构一个以部门利益为基础的分析框架,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国内政治根源。货币发行国能够通过货币国际化实现收益,例如获得面值租金、降低外汇风险和交易成本等,也需承担放弃汇率和利率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等制度调整成本。货币国际化的分配效应集中于贸易和金融部门。贸易和金融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内部企业特性影响了两大部门对于货币国际化国际收益和调整成本的权衡,最终决定了经济部门对货币国际化的国内支持力度。贸易部门的贸易流向、产品的差异化和企业的生产国际化程度会影响其对汇率干预和用本币结算降低外汇风险的态度,进而影响贸易部门对货币国际化的偏好。金融部门的金融管制程度、金融一产业关系和国际导向金融机构的分布会影响其对金融自由化和使用本币海外投融资获得面值租金的态度,进而影响金融部门对货币国际化的偏好。贸易和金融部门可以通过直接的市场行为和游说政府两种方式,影响货币国际化进程。在实证部分,作者对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国际化进行了案例研究,进一步分析货币国际化的国内政治基础。
许竹青[5](2003)在《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银行国际化为参照系,全面考察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的成因、进程及效应,并结合加入WTO的背景,对中国未来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进行了预测。 本文首先从银行业国际化主体的特征出发,通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以国家效用函数为核心,构建了一个进行银行业国际化研究的综合分析框架。然后以此作为逻辑基础,全面考察了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和特征,概括了各自的银行业国际化模式。本文指出,由于各国内在制度结构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上的差异及其变迁,各国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银行业国际化的形式、特征也是不同的。银行业国际化实践通过相应的机制影响着各国的银行业效率及银行业的稳定性状况,经验证据表明,银行业国际化效应的发挥要受到该国银行业市场初始结构状况以及银行业国际化主体的宏观经济状况的制约。 在全球银行业并购大潮中,全球性银行在银行业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球性银行对一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国银行业国际化载体的选择范围及其对银行业的控制力。中国二十多年来的银行业国际化实践表明,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是随着中国发展战略转轨的进程而不断推进的,在这一进程中,外资银行在某些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面临了新的环境,鉴于特殊的国情,在未来一段时期里,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仍将呈稳步推进的态势,但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难以出现大幅跃升的现象。当然,这需要中国继续保持稳定的宏观环境和四大国有银行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刘政[6](2019)在《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研究 ——以美国经济战略为视角》文中指出与国际贸易规则不同,当前的国际投资规则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作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美国主导着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规则,其参与的双边投资协定(BIT)在国际投资规则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因此成为研究国际投资规则的良好对象。由于中美之间尚未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所以研究美国BIT及其最新的2012范本对于中国同美国谈判和中国适应、参与制定、乃至主导国际投资规则具有一定的意义。双边投资协定不仅仅是国际条约和法律文件,它还反映了一国对吸收外国投资和本国对外投资的态度,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服务于经济战略。因此,从经济战略的角度去研究BIT,可以从整体上系统的认识它,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经济战略是一国关于经济的总的方针,包括战略的目标和战略的实施方式两个方面。按照简单也即最优设想,经济战略的目标似乎应是最大化本国整体的经济利益,也就是经济战略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但是由于不同群体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影响程度不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一国经济战略的目标更可能具有二元性,即该国经济战略有两个出发点。美国经济战略的二元性尤其鲜明,因为资本力量异常强大,资产阶级控制着国家政权,从而使国家行为优先满足资本(资产阶级)利益,其次才是兼顾国家整体利益。正因如此,美国创造条件使资本流动到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攫取利润,也造成了国内的产业空心化、就业机会转移及由此衍生的社会问题。美国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发生过数次转变。从美国独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一直是“内生型”的方式,即主要依靠国内生产活动获取利益。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转变为“外向型”,不再单纯依靠国内生产,而是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将生产环节转移或外包出去,自身占据价值链的高端部分,从外部获取利益。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更是依靠美元世界货币地位,通过操纵自身货币政策造成它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并利用波动攫取利益,掠夺它国的存量财富。此时的美国已从增量财富创造者转变为存量财富掠夺者。美国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之一是对外投资,如果不能对外投资,就无法从外部获取利益。因此,美国需要一个工具来方便资本自由进出它国、保障在外资产的安全,并帮助美国资本扬长避短,限制竞争对手。这是美国经济战略赋予BIT的使命,为此美国先后制定了数个BIT范本,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现实需要进行修改,并以此为基础同它国谈判。例如最新的BIT2012范本对投资便利程度和保护力度的要求非常高,还包含国有企业、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内容。由于签约对象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远不及美国,所以最终协定和范本几无差异,主要体现美国的意愿。具体到美国BIT2012范本的各个分则,它们每一个都体现着美国的经济战略。投资的定义是BIT的基础性条款,它决定了 BIT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大小。BIT2012范本采用了非常宽泛的投资定义,几乎将所有类型的财产都囊括进来,以达到充分保护美国在外资产的目的。但是投资定义扩大化的影响不仅在于此,与其它条款结合起来,它事实上产生了一些隐含的影响,如要求东道国开放资本账户,导致东道国更多的成为投资争端的被告,对此发展中国家应予以重视。在美国的BIT等国际投资协定中,竞争中立规则存在对国有企业、“非商业援助”和“不利影响”定义不合理的问题,对国有经济比重大的国家十分不利,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工具。竞争中立规则的理论前提并不成立,在逻辑上也藏有陷阱,其初衷本应是政府不得格外优待与自身利益一致企业,把约束对象定义为国有企业并不准确和公平。由于美国大企业能够影响、控制本国政府并使二者利益一致,这一概念的偷换使其能够避开竞争中立对自身的不利影响。我国应主张将国有企业概念替换为“与政府利益一致企业”概念,使竞争中立规则真正公平和对等。劳工标准最初与国际投资规则并不关联,美国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发展中国家劳工为名,将劳工标准纳入到BIT中,希望借此扬长避短,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并讨好国内劳工阶层,将国内矛盾转移。然而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低于发达国家是市场规律决定的,且具有历史因素,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的过错,相反发达国家及跨国企业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劳工标准也不能科学反映劳工福利的高低,发展中国家应主张建立更加合理的劳工标准和责任划分体系,要求发达国家给予补偿并合理限制对资本的过度保护。业绩要求规则是一项传统规则,美国以防止政府干预、维护市场效率为名,在BIT2012范本中将其更加细致化和严格化,目的是防止发展中国家通过本地成分、出口比例等业绩要求措施破坏美国设计的全球生产经营链条,减少对美国资本和企业的束缚。但是东道国的业绩要求措施本质上属于预先制定、预先提供给投资者的契约,并非强迫而是自愿遵从。业绩要求规则禁止一切形式的业绩要求措施,反而违背了契约精神和意思自治原则,在理论基础上站不住脚。环保条款与劳工条款类似,美国意图借此增加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的成本,防止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然而其理由并不公平,美国等发达国家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历史上的工业化时期并不存在、也未曾遵守国际环保规则,在其工业化后要求发展中国家去遵守规则并不公平。而且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的结构性差异和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同,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环保标准,因此BIT中的环保条款也不公平合理。负面清单主要是准入前国民待遇的例外,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东道国弱势产业的保护,还在于东道国和外国投资者的利益分配。从是否创造增量财富的角度考察,外国资本进入不同行业产生的效用不同。在采矿业、农业和以金融、公共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外资进入并不创造增量财富,而是拿走东道国的存量财富,制造业则是外资能够创造增量财富的行业。美国BIT要求的简短清单即是美国获取它国存量财富、实现经济战略的工具。BIT中的其它条款,如争端解决条款为最大化保护美国在外资产,写入了便利的投资者起诉东道国之规定,侵犯了东道国的司法主权。金融审慎条款与征收条款结合,给了美国以维护金融稳定为名变相征收它国投资者财产的权利,是一个新现象。根本安全条款对应的美国外国投资安全审查制度,消除了美国负面清单内容少的不利影响,并赋予事后禁止外资的权利,这一制度并不透明,尤其对中国的国有企业相当不友好。美国BIT将随着经济战略的转变而变化。美国自特朗普上任后表现出越来越重视国内生产的趋势,减税、基建、重振制造业计划和中美贸易战均是表现。吸引、要求资本回流美国表明其原有的依靠对外投资在外部攫取利益的经济战略发生转变。在此情况下,BIT的任务也将改变,既可能随着吸引外资重要性的提高而降低协定的标准,以期达成更多协定,也可能就此被废弃。中美BIT谈判存在多种分歧,如国有企业、劳工标准、负面清单等。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战略的冲突、规则主导权的争夺和利益交换的不匹配。中国不必高估中美BIT的重要性,应持超然态度对待谈判,不宜过多让步。由于中美战略的根本矛盾,两国经贸关系的竞合性越来越复杂,最终将导致无法达成BIT,或者由于偶然因素仅仅达成一个象征性的宣言式协定。
肖健明[7](2010)在《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 ——以国际法与比较法为视角》文中认为如何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上构建起既能够促进本国银行业发展、增强本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又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流向本国银行业并有效防范银行业开放风险的法律体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从1979年以来实施了一系列的银行业开放政策,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业全面开放对我国而言可谓利弊参半。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方式、更有效率的资本流动对促进中资银行国际业务的增加,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全面开放的条件下,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我国银行业如何防范国际资本大量涌入所带来的风险?我国的银行业的金融安全将受到怎样的冲击?我国应从哪些方面完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以保障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安全?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而本文将从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金融安全的影响着手,通过对国际组织及代表性国家与地区有关银行业金融安全的法律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从法律角度全面剖析北欧银行危机与美国银行危机,并在全面论述对推进银行业开放、促进国际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协调起着重要作用的跨国银行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应如何构建完善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导论,包括开放条件与银行业金融安全的基础理论,开放条件对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影响等。第二章是有关银行业金融安全的国际法律制度,对比分析了WTO、巴塞尔资本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有关银行业金融安全的国际法律制度,并以国际法为视角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第三章是代表性国家和地区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美、英、日三个发达国家和欧盟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经验,得出启示。第四章是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实例分析,该章对北欧和美国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从法律角度进行了全面分析。第五章是开放条件下完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关键——跨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从跨国银行的基础理论、东道国的跨国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母国并表监管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有关跨国银行的监管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六章是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从分析我国现行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缺陷着手,对如何构建预防性、保障性、事后补救性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凌婕[8](2005)在《银行私有化改革:理论与国际经验》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重点,作为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商业银行改革自然就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国目前金融系统中积聚了大量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银行系统大量不良债务的积累可能引起的银行兑付风险;二是,前几年形成的股市泡沫不能维持可能引发的金融系统风险,第三,是在改革利益结构调整中由于贫富分化、低收入阶层的最低收入和社会保障不能得到保证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改革目的就是如何降低和化解大量的不良债务的积累可能引起的银行兑付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和风险,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即产权制度改革,由单一的国家所有体制转变为股权多样化的股份制,即银行的产权改革;第二类即加强监管,避免银行进一步承担过度的风险,从而加重整个体系的风险。 银行体系的改革,其根本目的是提高银行经营的效率和降低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证明,首先,所有制形式至少不是决定银行经营效率的最重要的变量,不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银行,都有可能取得更高的经营效率;其次,银行的产权改革其目的是针对在国有银行中不完善的激励机制进行改革,通过明晰产权所有人来提高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提高效率的激励,并同时硬化以往政府对银行所有权中的棘轮效应和软预算约束问题;第三,银行产权改革并不能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这就是银行的产权私有化并不一定意味着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的根本原因;第四,针对激励机制所进行的产权改革,或者说银行的私有化改革并不能完全解决产权明晰、风险自负的问题;第五,从目前各国所进行的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实践来看,私有化的路径似乎对改革的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从银行的产权私有化开始。银行产权的私有化意味着银行的资本所有权由以往的政府所有转为由私人所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产权的初始配置,使得原来的公共资产至少在名义上有了明确的产权主体。资产有了明确的产权主体的资产,就会得到更多的关爱,从而具有更高的收益。这是因为对资产的所有权使得产权人具有剩余收益的所有权,这就为产权人提供了激励去获得更高的增值收益,这就是私有产权在提供激励方面的优越性。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目标是提高银行业的整体产出、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风险则体现为资产收益的外部性。提高产出需要将资产配置给最具有经营能力的人,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需要产权人具有某些来自于外部的约束力来降低其过度承担风险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的动机。因此,银行的私有化改革却不能仅仅局限于将银行的资产以某种方式初始性地分配或者出售给某些私人或组织,首先是因为初始性的资产配置很难保证这些资产能够一次性地实现资产的最佳配置,即这些资产能够在初始配置中被最具有经营能力的人获得;其次是因为,当这些资产一旦被明确的利益主体所拥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会激励这些最具有经营力的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资产的外部性最小,因为外部性的降低自然也就会降低资产的收益,在银行经营建立在高负债的基础上时则更是如此。 因此,银行资产的初始配置仅仅是银行的私有化改革过程的起点,在这一起点之后是否能够通过私有化改革来实现提高银行收益水平和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则是有着众多的前提和条件的。 首先,改善产权初始配置低效率的方法是通过产权市场的产权交易来实现产权的最佳配置,这要求产权必须是可以分割和自由转让的。其次,即使在产权明晰的安排下,产权私有化也不一定能够提高效率的原因是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单纯的所有权安排无法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第三,在不存在存款保险的情况下,银行资产的潜在风险由债权人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债权人和股东为了保证自身资产的安全性,具有约束经理人承担过度风险的动力,但是当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存款保险的情况下,债权人和股东的这种动力就会降低,高杠杆经营方式下,经理人很难自觉产生风险约束的动力,这是就很容易出现风险溢出的情况,这就有必要对产权人的产权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就是对银行业的管制和规范。 由此可见,银行业的私有化改革至少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建立在产权基础上的银行经营激励机制、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治理结构和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风险约束机制,这些方面共同影响着私有化改革的效果。产权私有化的效率依赖于制度而制度则内生于私有化过程。私有化的效率是私有化过程中各种经济主体行为的内生变量,保证私有化产生效率的前提是对产权的有效率保护,对产权的有效率保护制度内生于私有化的过程。一方面,经济活动中的规则和制度使得银行的经营活动受到正确的激励和约束一保证银行既有提高效率的正激励,也面临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外部约束,但另一方面,银行所受到的激励和约束也来在自于各种交易中与交易对手的博弈结果,这些交易中所产生的一些习惯性的做法也会成为银行经营活动的约束力量,因此,私有化的制度约束又内生于私有化过程本身,因此,私有化的路径选
徐刚,王志芳[9](1991)在《简析美国银行制度改革对外国银行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美国财政部今年2月份提出的银行制度改革方案,是30年代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中的一次全面改革,引起了全球的注目。此改革方案已于3月份正式形成法律提案,定名为“1991年金融机构安全和消费者选择法”,提交国会辩论。由于这个提案涉及面广,特别是在美国银行传统业务范围方面作出了重大的改革,已把全世界银行家的目光从去年欧共体的第二号
夏既明[10](2011)在《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视角》文中指出股权合作是银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营活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对外开放银行业,银行间的国际股权合作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际银行业开展股权合作已成为推动国内银行改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鼓励和推动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相继完成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股份制改造。实践证明,国外战略投资者在帮助国内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模式、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战略投资者大规模入股国内银行,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国内银行的价值是否被低估?是否存在国有资产贱卖?外资入股比例较低,会不会真正传授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长期以来,外资会不会伺机控股,是否会引发国内金融安全?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境外投资者大规模抛售中资银行股,一些人甚至质疑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及正确性。因此,开展国际股权合作的研究,吸取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经验,掌握银行业股权合作的基本规律,对于实现中外银行的“合作共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按照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理论基础研究→动机效应分析→国际经验借鉴→国内实践及效果评估→相关问题分析→战略选择及监管建议这一逻辑顺序进行构思,并以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例,对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相关概念界定,以及这一领域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创新与不足点。第二章为本文理论基础部分,回顾并梳理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及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理论假说,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了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国银行业融入到全球市场后的利弊问题,或者说如何趋利避害地完成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第三章对银行业进行跨国股权合作的动机和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股权合作的动机上,发达国家外资银行跨国投资的根本动机离不开资本的逐利本质,只是逐利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内银行业的动机则较为复杂,有些因为国内小规模金融体系难以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而主动开放银行业,有些国家因银行业转轨、私有化或危机重组遇到挫折而被迫开放国内银行业。在股权合作的效应上,本章立足于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角度,认为外资银行进入总体上有利于改善东道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东道国银行的绩效与治理水平,但是实证分析表明,外资银行的母国经济波动会对东道国金融安全产生传染作用。第四章通过大量的案例比较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银行股权合作实践,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银行股权的合作对于东道国来说,都存在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抵抗风险能力的积极作用。当然,当外资取得绝对控股后,外资银行将对东道国政治经济带来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因此,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银行业开放的进程必须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对股权合作进程、外资持股比例要有一个理性的把握。第五章将研究视角投入到我国银行业的国际股权合作实践。本章回顾了我国银行业的引资背景与相关争论,并对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合作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取得了初步成效,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资本收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资产风险得到一定控制,一定程度地保证了国有银行运行的安全性。当然,国有商业银行上述治理绩效的提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政府注资、坏账剥离、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等多方面的合力,很难区分哪一种作用更大。第六章通过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现象,对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及安全预警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的根本原因在于战略投资者性质、持股比例与引资目标存在偏失,为此,应通过适当的提高单个战略投资者的参股比例等措施,引进符合需要的境外投资者。二是通过比较公司估值方法及对影响国有银行估值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采用市净率(P/B)模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实证表明股权定价基本合理,并体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允价值。最后通过对银行业股权合作安全预警问题分析,创造性的设计了一套评价外资参股银行对金融安全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本章基于前文分析,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战略选择及监管建议。在对银行业开放战略选择上应立足现实,制定短期战略与长期战略框架,同时要坚持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在国家控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并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实施全面、动态的监管战略。
二、简析美国银行制度改革对外国银行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析美国银行制度改革对外国银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3)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
1.3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研究 |
2.1 存款保险制度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 |
2.1.1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产生背景 |
2.1.2 存款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
2.2 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研究 |
2.2.1 银行业具有内在非稳定性 |
2.2.2 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2.2.3 银行挤兑与倒闭的巨额社会成本 |
2.2.4 中央银行处理银行挤兑与倒闭时的局限性 |
2.3 存款保险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
2.4 存款保险制度效用模型与目标函数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比较研究 |
3.1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其绩效分析 |
3.1.1 美国早期州存款保护方案 |
3.1.2 临时性与永久性联邦存款保险基金 |
3.1.3 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目标 |
3.1.4 存款保险管理机构设置、职责与权力 |
3.1.5 存款保险资格与参保方式 |
3.1.6 存款保险范围、存款保险费率和理赔最高限额 |
3.1.7 FDIC运作机制分析 |
3.1.8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绩效分析 |
3.1.9 联邦存款保险制度演变与法律保障 |
3.1.10 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绩效结论 |
3.2 加拿大存款保险制度 |
3.2.1 加拿大银行业特点与CDIC成立背景 |
3.2.2 加拿大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
3.3 主要欧共体国家存款保险制度 |
3.3.1 德国存款保险制度 |
3.3.2 意大利存款保险制度简析 |
3.3.3 法国存款保险制度 |
3.3.4 英国存款保险制度 |
3.4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 |
3.4.1 日本金融体系特点与构成 |
3.4.2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
3.5 发展中国家存款保险制度(以印度为例) |
3.5.1 发展中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概况 |
3.5.2 印度金融体系特点与构成 |
4.5.3 印度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
3.6 国外存款制度要素比较 |
3.6.1 存款保险与一般保险的比较 |
3.6.2 存款保险制度要素的提出 |
3.6.3 国外存款保险要素比较分析 |
3.6.4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类型划分 |
3.7 墨西哥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后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
3.7.1 墨西哥金融危机简析 |
3.7.2 亚洲金融危机简析 |
3.7.3 墨西哥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后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
3.8 存款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
3.9 小结 |
第4章 存款保险制度博弈分析 |
4.1 存款保险制度相关主体收益函数的提出 |
4.1.1 分析前提 |
4.1.2 存款保险制度相关主体收益模型 |
4.2 不同环境下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博弈分析 |
4.2.1 垄断银行体系环境 |
4.2.2 贷款竞争环境 |
4.2.3 存款竞争环境 |
4.3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4.3.1 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及特点 |
4.3.2 我国金融风险现状及成因 |
4.3.3 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4.3.4 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 |
4.3.5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客观要求 |
4.3.6 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 |
4.3.7 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有效机制与方法 |
4.3.8 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优于隐含的存款保险方法 |
4.3.9 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增强金融体系活力 |
4.3.10 建立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客观需要 |
4.4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增加道德风险 |
4.5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与紧迫性 |
4.5.1 法制建设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立法环境 |
4.5.2 存款实名制的实施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
4.5.3 加强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迫切需要制度创新 |
4.6 小结 |
第5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 |
5.1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地位、目标及作用 |
5.2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管理及机构设置 |
5.3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层次性 |
5.3.1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层次性的理论依据 |
5.3.2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层次划分 |
5.4 参保方式与参保资格 |
5.5 保费交纳、存款保险基金来源与运用 |
5.6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关键参数确定研究 |
5.6.1 存款保险范围 |
5.6.2 存款保险理赔最高限额计量模型分析与确定 |
5.6.3 存款保险费率管理模式与决定因素分析 |
5.6.4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关键参数的计算机模拟与优化 |
5.7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监管职能 |
5.7.1 存款保险管理机构的监管与处罚权力 |
5.7.2 存款保险管理机构与其它机构的合作、协调及信息共享 |
5.8 存款挤兑与参保机构破产的处理 |
5.9 建立与实施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其它保障 |
5.9.1 法律法规建设保障 |
5.9.2 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舆论配合 |
5.10 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科研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国内政治与货币国际化——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微观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货币国际化的既有解释及其不足 |
三部门利益与货币国际化:一个分析框架 |
(一)货币的国际职能及其国内分配效应 |
(二)贸易模式、金融结构与货币国际化的部门偏好 |
(三)经济部门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渠道:政策供给与市场选择 |
四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微观基础 |
(一)贸易崛起、金融改革与美元国际化 |
1. 出口制造业的崛起与贸易融资 |
2. 资本市场发展与银行海外扩张 |
3. 美联储的建立与美元市场“造市者” |
(二)德国马克国际化:货币职能的不均衡扩展 |
1. 德国制造业与德国马克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使用 |
2. 金融抑制、资本控制与德国马克在金融领域的国际化 |
(三)独特的贸易模式、“隔离”式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 |
1. 银行-产业联盟抵制日元国际化 |
2. 独特的贸易模式与日元低下的贸易结算地位 |
3.“隔绝”式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在金融领域的国际化 |
五结论 |
(5)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和主要观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银行国际化的成因:理论及模型 |
第二节 银行业国际化理论 |
第三节 银行业国际化: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
小结 |
第三章 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分析 |
第一节 从银行国际化到银行业国际化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 |
小结 |
第四章 银行业国际化效应分析 |
第一节 银行业国际化效应 |
第二节 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业效率 |
第三节 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体系稳定性 |
小结 |
第五章 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全球性银行分析 |
第一节 全球性银行演变特征 |
第二节 银行业国际化与全球性银行的成长 |
第三节 全球性银行在银行业国际化中的作用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思考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历程考察 |
第二节 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新动向 |
第三节 关于中国未来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研究 ——以美国经济战略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1.3 研究对象选取 |
1.2 研究角度和方法 |
1.2.1 与法学研究的差异 |
1.2.2 辩证法和历史唯物法 |
1.2.3 逻辑分析方法 |
1.3 研究立场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1.5 写作思路 |
2 美国经济战略简析 |
2.1 文献综述 |
2.2 经济战略的一般性分析 |
2.2.1 经济战略的非公开性 |
2.2.2 经济战略的一元性和二元性 |
2.2.3 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 |
2.3 美国经济战略二元性探讨 |
2.3.1 二元性的表现 |
2.3.2 二元性的原因 |
2.3.3 二元性对研究的影响 |
2.3.4 小结 |
2.4 美国经济战略的实施方式 |
2.4.1 实施方式的演进 |
2.4.2 演进的趋势和原因 |
2.4.3 美元国际铸币税 |
2.4.4 铸币税的隐藏形式 |
3 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综述 |
3.1 文献综述 |
3.2 双边投资协定的演进 |
3.2.1 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投资保证协定阶段 |
3.2.2 双边投资协定阶段 |
3.2.3 采用双边形式的原因 |
3.3 签约对象国 |
3.3.1 签约对象国列举 |
3.3.2 对象国国别分析 |
3.3.3 对象国选择的原因 |
3.4 双边投资协定的特点 |
3.4.1 标准高 |
3.4.2 涉及广 |
3.4.3 干涉性强 |
3.5 双边投资协定的作用 |
3.5.1 便利美国资本跨国流动 |
3.5.2 保护美国资本在外安全 |
3.5.3 减轻美国企业负担 |
3.5.4 限制东道国竞争力 |
3.5.5 保护美国要害产业 |
4 投资定义 |
4.1 文献综述 |
4.2 投资定义的不同模式 |
4.2.1 投资定义的理论探讨 |
4.2.2 实践中的两种模式 |
4.2.3 对两种模式的评价 |
4.3 中美投资定义的对比 |
4.3.1 美国BIT范本的定义 |
4.3.2 中国BIT范本的定义 |
4.4 投资定义宽泛化的影响 |
4.4.1 东道国资本项目自由化 |
4.4.2 更多争端被提交国际仲裁 |
4.5 投资定义宽泛化的原因 |
4.5.1 给予美国在外财产全面保护 |
4.5.2 辅助BIT完成使命 |
4.5.3 自身能够抵御副作用 |
4.6 发展中国家的应对之策 |
4.6.1 利用其它规则减少负面影响 |
4.6.2 细化争端解决条款 |
5 竞争中立 |
5.1 文献综述 |
5.2 竞争中立的由来与演化 |
5.2.1 澳大利亚最早提出 |
5.2.2 经合组织发展细化 |
5.2.3 美国再次扩大内容 |
5.3 严苛针对国有主体 |
5.3.1 国有企业定义过宽 |
5.3.2 “非商业援助”标准过低 |
5.3.3 “不利影响”认定不合理 |
5.4 推行动因及其影响 |
5.4.1 限制发展中国家竞争力 |
5.4.2 迫使发展中国家出售国企 |
5.4.3 迫使发展中国家在其它方面让步 |
5.5 理论分析 |
5.5.1 理论根源不成立 |
5.5.2 逻辑形式错误 |
5.6 我国的应对之策 |
5.6.1 剥离国有企业行政职能 |
5.6.2 主张“利益一致企业”概念 |
6 劳工标准 |
6.1 文献综述 |
6.2 劳工标准在投资协定中的演进 |
6.2.1 起源及核心内容 |
6.2.2 美国积极推动 |
6.3 针对、限制发展中国家 |
6.3.1 攻击发展中国家的借口 |
6.3.2 干涉政治制度 |
6.3.3 发展中国家竞争力受到影响 |
6.4 美国推行劳工标准的动因 |
6.4.1 限制发展中国家 |
6.4.2 占领道义制高点 |
6.4.3 讨好国内劳动者 |
6.4.4 劳工权益只是借口 |
6.5 理论分析 |
6.5.1 劳工标准取决于市场因素 |
6.5.2 劳工标准具有历史因素 |
6.5.3 劳工标准不能代表福利水平 |
6.5.4 未必造成美国受损 |
6.5.5 责任在资本逐利性 |
6.6 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方法 |
6.6.1 逐步提高国内劳工标准 |
6.6.2 主张共同但有区别的全球责任体系 |
6.6.3 重构合理、公正的劳工标准体系 |
6.6.4 要求改变过于苛刻的资本保护规则 |
7 业绩要求 |
7.1 文献综述 |
7.2 理论分析 |
7.2.1 业绩要求规则的理论根源 |
7.2.2 实质是利益分配问题 |
7.2.3 形式上的合理之处 |
7.2.4 本质上的不合理性 |
7.3 美国推行业绩要求规则的原因 |
7.3.1 防止破坏跨国企业的经营链 |
7.3.2 提高相对竞争优势 |
7.4 我国的应对之策和启示 |
7.4.1 不需保留业绩要求措施 |
7.4.2 对我国的启示 |
8 环境保护 |
8.1 文献综述 |
8.2 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 |
8.2.1 容易遭到舆论攻击 |
8.2.2 工业化难度增大 |
8.2.3 宏观经济运行成本增加 |
8.3 推行动因和影响 |
8.3.1 并非真正为了环保 |
8.3.2 限制发展中国家竞争力 |
8.3.3 从环保产业受益 |
8.4 理论分析 |
8.4.1 环保与工业化的关系 |
8.4.2 时间上的责任错配 |
8.4.3 并不存在统一的环保标准 |
8.4.4 环保同投资协定的相关性 |
8.4.5 责任在资本逐利性 |
8.5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 |
9 负面清单 |
9.1 文献综述 |
9.2 研究角度 |
9.2.1 既有角度 |
9.2.2 本文角度 |
9.2.3 评判标准 |
9.3 外资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
9.3.1 农业 |
9.3.2 资源开采业 |
9.3.3 公用事业 |
9.3.4 金融业 |
9.3.5 制造业 |
9.4 负面清单谈判 |
9.4.1 一般性解释 |
9.4.2 中美谈判的矛盾 |
9.5 本章小结 |
10 其它条款 |
10.1 争端解决 |
10.1.1 争端解决的不同模式 |
10.1.2 无前提仲裁的影响 |
10.1.3 发展中国家弱势的原因 |
10.1.4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 |
10.2 征收和金融服务 |
10.2.1 征收条款的背景 |
10.2.2 间接征收的新动向 |
10.2.3 两个条款的合并影响 |
10.3 根本安全 |
10.3.1 美国的安全审查制度 |
10.3.2 美国安全审查的特点 |
10.3.3 审查中国并购的实践 |
10.3.4 中国如何应对 |
11 美国BIT前瞻 |
11.1 经济战略出现转变 |
11.1.1 转变的表现 |
11.1.2 表现背后的实质 |
11.1.3 历史循环——门罗主义再现 |
11.2 经济战略转变的原因 |
11.2.1 无法继续承受后果 |
11.2.2 既有模式不再有效 |
11.2.3 国际铸币税减少 |
11.2.4 实力相对下降 |
11.3 战略转变对双边投资协定的影响 |
11.3.1 美国角色的转换 |
11.3.2 协定标准的降低 |
11.3.3 可能放弃BIT的形式 |
12 中美BIT谈判 |
12.1 文献综述 |
12.2 中美的主要分歧 |
12.2.1 竞争中立 |
12.2.2 劳工标准 |
12.2.3 负面清单 |
12.2.4 国家安全审查 |
12.3 谈判困难的原因 |
12.3.1 战略的矛盾 |
12.3.2 规则主导权之争 |
12.3.3 利益交换不匹配 |
12.4 中国应采取的态度和预测 |
12.4.1 宏观态度 |
12.4.2 微观态度 |
12.4.3 结果预测 |
13 全文总结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 ——以国际法与比较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题的提出 |
二、论题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开放条件与银行业金融安全综述 |
一、开放条件与金融安全 |
二、银行业开放与银行业金融安全相关问题综述 |
三、我国银行业金融开放的历程与特征 |
第二节 开放条件对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影响 |
一、开放条件对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影响 |
二、金融开放对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影响 |
第二章 有关银行业金融安全的国际法律制度 |
第一节 WTO框架下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 |
一、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调整范围 |
二、WTO中GATS确立的金融服务的法律原则 |
第二节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关银行业金融安全的法律分析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 |
一、监督机制的演进 |
二、监督方式 |
三、政策透明度和资本流动的监督机制 |
四、金融部门稳定性监督 |
第四节 银行业金融安全国际法律制度之分析 |
一、现行银行业金融安全国际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
二、银行业金融安全国际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三章 代表性国家和地区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
第一节 代表性国家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 |
一、美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分析 |
二、英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分析 |
三、日本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分析 |
第二节 代表性区域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分析 |
一、欧盟基本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 |
二、欧盟银行业金融安全的法律原则 |
第三节 对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启示 |
一、加强不同监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为统一监管建立架构 |
二、及时完善金融安全监管手段,注重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规制 |
三、加强对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引导和监管 |
四、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五、建立危机银行退出机制 |
第四章 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实例分析 |
第一节 北欧银行危机 |
一、20世纪80年代初的北欧银行业 |
二、1980-1990年北欧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变化 |
三、北欧对银行危机解决措施的法律分析 |
第二节 2008年-2009年的美国银行危机 |
一、2008年前美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与北欧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对比 |
二、美国为解决银行危机对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调整 |
第三节 对北欧银行危机与美国银行危机的法律分析 |
一、银行危机爆发的原因 |
二、对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启示 |
第五章 开放条件下完善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关键——跨国银行监管 |
第一节 跨国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 |
一、跨国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
二、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法依据 |
三、母国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法依据 |
第二节 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 |
一、跨国银行准入的形式 |
二、跨国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
三、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有关跨国银行准入监管的法律分析 |
第三节 母国对跨国银行的并表监管 |
一、母国对跨国银行并表监管 |
二、母国并表监管有效实施的法律要素 |
三、母国并表监管实施的法律问题 |
四、我国跨国银行母国并表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
第六章 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
一、中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 |
二、中国现行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二节 构建完善的银行业预防性金融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
一、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 |
二、我国中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三、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银行业保障性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
一、完善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
二、构建完善的银行业金融安全信用保障法律制度 |
第四节 构建完善的银行业事后补救性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
一、构建完善的银行金融危机预警机制 |
二、构建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
三、构建完善的最后贷款人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银行私有化改革:理论与国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背景 |
0.2 文献综述 |
0.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0.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0.5 本文的结构交排 |
1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内涵 |
1.1 银行私有化的含义 |
1.1.1 产权的含义 |
1.1.2 产权的界定 |
1.1.3 银行私有化的含义 |
1.2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理由 |
1.2.1 公有制与私有制:激励机制的来源 |
1.2.2 银行产权制度的选择标准 |
0.5.1 图1-1 不同物品和服务的排他性和消费特征 |
0.5.2 图1-2 买卖风险交易:银行业 |
1.3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内涵 |
1.3.1 银行私有产权的排他性 |
1.3.2 银行私有产权的可分割性 |
1.3.3 银行私有产权的可转让性 |
2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制度基础:理论分析 |
2.1 产权的价值来自于交易 |
2.1.1 一个价格管制的例子 |
图2-1 价格管制下的石油交易 |
2.1.2 产权的价值如何来自于交易 |
2.2 保护产权所需要的制度安排 |
2.2.1 保护契约自由的制度 |
2.2.2 履约保证制度 |
2.2.3 降低外部性 |
2.3 保护产权的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
2.3.1 制度 |
2.3.2 制度供给的来源 |
2.4 政府在银行私有化改革中的角色 |
2.4.1 放弃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
2.4.2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行为规则 |
2.4.3 控制产权行使的外部性 |
3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框架 |
3.1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演进-制度观点 |
表3-1 对两种不同转型观点的简单描述 |
3.2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基本框架 |
3.2.1 改革激励机制 |
3.2.2 降低委托代理问题 |
3.2.3 提高银行业的稳定性 |
3.3 本章小节 |
4 银行业私有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
4.1 文献综述 |
4.2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目标与方式 |
4.2.1 私有化的目标 |
4.2.2 私有化的不同方式 |
4.3 增量改革:竞争的作用 |
4.3.1 竞争的作用及可竞争的概念 |
4.3.2 竞争并不必然导致效率的提高 |
4.3.3 不适度的竞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
4.4 提高银行业的稳定性 |
4.4.1 政府的官方监管在促进银行稳健经营方面的作用 |
4.4.2 市场纪律的作用 |
一、关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讨论 |
二、德隆集团 |
三、德隆的融资规模及渠道 |
资料一:德隆集团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简明) |
资料二:德隆集团上市公司法人股近期质押情况 |
资料三:德隆系金融机构信息披露 |
四、德隆进入商业银行 |
1、2002年迂回渗透昆明市商业银行 |
2、2002年9月参股株州商业银行 |
3、2003年3月参股南昌城市商业银行 |
5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实证分析 |
5.1 转型经济中银行绩效的决定因素 |
5.1.1 研究的目标 |
5.1.2 研究的方法 |
5.1.3 数据及衡量 |
5.1.4 回归结论 |
5.1.5 小结 |
5.2 竞争与所有权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
5.2.1 已有研究 |
5.2.2 数据 |
5.2.3 回归结论 |
5.2.4 小结 |
5.3 行业管制与官方监管:那一个更重要? |
5.3.1 银行业的发展与稳定与行业管制和官方监管的相关性 |
5.3.2 市场纪律在制约银行承担过度风险方面的有效性 |
5.4 本章小结 |
6 银行私有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
6.1 银行改革不同方式的影响 |
6.1.1 怎样衡量改革的成果 |
6.1.2 银行改革的一般模式及教训 |
6.2 外国银行进入:增量改革的有效路径 |
6.2.1 外国银行进入的动机 |
6.2.2 银行海外扩张的竞争力来源 |
6.2.3 外国银行在本国市场的经营活动 |
6.2.4 进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何影响外国银行的经营活动 |
6.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附录:实证检验:外国银行进入的影响 |
附录1 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 |
附录.1.1 四国银行业概览 |
附录.1.2 小企业借贷情况 |
附录.1.3 实证方法 |
附录.1.4 实证检验结果 |
附录.1.5 不同国家小企业贷款不同的原因 |
附录.1.6 结论 |
附录2 外国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影响 |
附录2.1 数据 |
附录2.2 实证检验 |
附录2.3 结论 |
附录3 外国银行进入对菲律宾国内银行业的影响 |
附录3.1 概况 |
附录3.2 相关研究 |
附录3.3 变量定义及假设 |
表7-3-1 变量定义 |
附录3.4 菲律宾银行业的数据 |
附录3.5 对外国银行进入的分析 |
附录3.6 结论 |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附表 |
参考文献 |
(10)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相关概念及假定 |
1.2.2 国内外关于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全球化理论 |
2.1.1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
2.1.2 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
2.2 金融全球化理论 |
2.2.1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2.2.2 麦金农和肖以后的金融自由化理论 |
2.3 银行业对外开放理论 |
2.3.1 外资银行跨国经营假说 |
2.3.2 东道国对外开放银行业假说 |
2.4 对经济全球化及对外开放理论的评价 |
2.4.1 全球化及开放理论的作用及缺陷 |
2.4.2 全球化及对外开放理论发展探索 |
2.5 银行业战略合作理论 |
2.5.1 战略管理理论 |
2.5.2 合作竞争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动机--效应分析 |
3.1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动机分析:外资银行视角 |
3.1.1 国际股权合作的内部动机分析 |
3.1.2 国际股权合作的外部动机分析 |
3.2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动机分析:东道国银行视角 |
3.2.1 主动开放:小规模金融体系难以提供全面服务 |
3.2.2 被动开放:转轨重组、私有化重组和危机重组的选择 |
3.3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治理效应分析 |
3.3.1 国际股权合作对东道国银行公司治理影响 |
3.3.2 外资银行参股与东道国银行治理效应的实证 |
3.4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公司绩效分析 |
3.4.1 银行绩效概念与衡量 |
3.4.2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绩效的影响 |
3.4.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 |
3.5 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安全效应分析 |
3.5.1 金融安全与银行安全概念 |
3.5.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安全的影响 |
3.5.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安全影响的实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实践考察及经验借鉴 |
4.1 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总体特征 |
4.2 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股权合作 |
4.2.1 美国银行业股权合作 |
4.2.2 欧洲地区银行业股权合作 |
4.2.3 日本银行业股权合作 |
4.2.4 发达国家银行业股权合作的经验借鉴 |
4.3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体银行业股权合作 |
4.3.1 拉丁美洲国家银行业股权合作 |
4.3.2 中东欧转型经济国家银行业股权合作 |
4.3.3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体银行业股权合作经验借鉴 |
4.4 国际银行业股权合作的主要模式总结 |
4.4.1 金融霸权型模式 |
4.4.2 追求效率型模式 |
4.4.3 危机救助型模式 |
4.4.4 结构调整型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旳实践及效果评估——基于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分析 |
5.1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背景与现状 |
5.1.1 国有商业银行引资背景 |
5.1.2 国有商业银行引资历程 |
5.2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主要争论及评述 |
5.2.1 主要争论 |
5.2.2 简要评述 |
5.3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短期效应分析 |
5.3.1 提高资本充足率,达到“引资”目的 |
5.3.2 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引制”框架 |
5.3.3 引进管理经验和信贷文化,逐步实现“引智”目的 |
5.4 固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公司治理效应评估 |
5.4.1 评估指标的确定及样本数据来源 |
5.4.2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
5.5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
5.5.1 战略引资成本 |
5.5.2 战略引资收益 |
5.5.3 战略引资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分析 |
6.1 关于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股份的问题 |
6.1.1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情况回顾 |
6.1.2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与影响 |
6.1.3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的外部原因与内在动机 |
6.1.4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原因的深层次分析 |
6.2 关于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问题 |
6.2.1 国家相对控股的必要性分析 |
6.2.2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的必要元素 |
6.2.3 如何让境外战略投资者更“安定” |
6.3.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的问题 |
6.3.1 公司估值的主要方法 |
6.3.2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贱卖论”起因及相关论点 |
6.3.3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的模型选择 |
6.3.4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的合理性分析 |
6.4 关于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的安全预警问题 |
6.4.1 股权合作安全预警研究的必要性及相关文献评述 |
6.4.2 外资参股银行安全预警体系构建 |
6.4.3 外资参股银行安全预警综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战略选择及监管建议 |
7.1 制定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框架 |
7.1.1 短期战略框架 |
7.1.2 长期战略框架 |
7.2 坚持深化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战略改革 |
7.2.1 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7.2.2 在国家控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 |
7.2.3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 |
7.2.4 进一步加大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力度 |
7.3 实施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全面、动态监管战略 |
7.3.1 确立以促进银行业安全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监管框架 |
7.3.2 实施全面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
7.3.3 实施动态监管,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简析美国银行制度改革对外国银行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3]存款保险制度研究[D]. 沈福喜. 中南大学, 2001(04)
- [4]国内政治与货币国际化——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微观基础[J]. 刘玮.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09)
- [5]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D]. 许竹青. 复旦大学, 2003(02)
- [6]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研究 ——以美国经济战略为视角[D]. 刘政.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7]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 ——以国际法与比较法为视角[D]. 肖健明. 武汉大学, 2010(09)
- [8]银行私有化改革:理论与国际经验[D]. 凌婕.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2)
- [9]简析美国银行制度改革对外国银行的影响[J]. 徐刚,王志芳.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1(04)
- [10]中国银行业国际股权合作问题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视角[D]. 夏既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