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产型加工厂转变为生产型企业——对粮食企业工商关系改革的浅见

将生产型加工厂转变为生产型企业——对粮食企业工商关系改革的浅见

一、变生产型加工厂为生产经营型企业——关于改革粮食企业工商关系的一点拙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锋[1](2020)在《单位制背景下第一代工业移民的身份认同 ——以宁夏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务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伟大的成果,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在关注取得的宏观成绩同时,我们也应该将目光投向经历这段伟大历程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史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微观镜像。基于这点思考,本研究将目光投向在家乡宁夏石嘴山市开发建设历史上起重要作用石炭井矿务局,希望通过描摹援建宁夏贺兰山煤炭基地的第一代工业移民的生活史图景,唤醒他们心中的集体记忆,并对其不同历史阶段的身份认同进行分析,进而思考单位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本研究将围绕以上主旨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石炭井第一代工业移民在个人生活轨迹的变化过程中对于单位制的形成、发展、变革有着怎样的记忆,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在移民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文化适应过程?第二,他们的个体身份及身份认同在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受到怎样的影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三,随着单位制度的消解,曾经的共同体生活发生变化,这些曾经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异乡“单位人”他们现在的社会关系又如何,而社区能否让他们获得一种新的共同体式的生活?通过田野调查,本研究发现,在新中国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石炭井矿务局第一代工业移民群体相应地有着不同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在1958年开始的创业年代,他们更多的回忆是建矿初始的艰苦条件和将青春奉献给国家建设的自豪,体现出作为“单位人”和工人阶级高度的认同感;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个体的经历与时代伤痕相关联,回忆本身体现出对那个时代的反思。虽然伴随着伤痛,但革命话语下“工人阶级老大哥”的身份仍然让他们有着高度自我认同;改革开放伊始到20世纪90年代,石炭井矿务局一度处在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单位制度也形成全面的“福利堡垒”,他们对于“工人阶级”和“单位人”的认同感达到顶峰;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国企改制,单位制呈现出由“共同体”向“原子化”转变的倾向,石炭井矿务局第一代工业移民群体也从“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转变,在经历了集体的迷茫后,他们希望重新建立自身新的身份认同。作为“单位人”的石炭井第一代工业移民从全能的单位中走出,走向分化,原子化趋势逐步增强。社区试图重建“共同体”,但存在着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社区共同体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的阶段。我们需要总结单位制度的有益功能,在网格化社区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共同体。

刘雨欣[2](2017)在《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规范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确立,使农业生产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但是,这种以分散、小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家庭经营难以与竞争激烈的大市场相适应。因此,需要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实现规模经营。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农机合作社在黑龙江省迅速发展起来,逐渐取代了其它形式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成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人少地多,地势平坦,土地连片,适于大面积机械耕作。农机合作社发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的优势,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劳动力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实践中,从耕地规模连片、土质肥沃、适于大农机作业的实际出发,探索发展“以土地入社为核心、以现代农机为载体、以生产合作为纽带”的现代综合经营性合作社模式,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全省农村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有怎样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其影响机理是什么?现实表现如何?这些都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及其来源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系统地分析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是如何影响农民总收入、农民经营性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转移性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找出农机合作社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机合作社健康流转农地,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民收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关于农机合作社及其流转土地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一是对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将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二是对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和农机规范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三是对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发现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面积增长较快,土地经营效益日益明显。通过对农机合作社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的了解分析,为研究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打下坚实基础。关于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影响程度的分析。通过对农机合作社服务区域农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运用DID模型分析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包括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总收入、农民经营性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关于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分析。通过构建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助农增收的实现路径,将农机合作社与农民之间通过农地流转影响农民收入的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即农机合作社与农民农地流转环节、农机合作社生产经营环节和农机合作社利润分配环节。从不同环节中,选取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实地数据采集,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农民总收入的影响大小,以此来说明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关于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影响农民收入的案例分析。通过对黑龙江省典型农机规范社的深入调查,将四个典型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过程分为诞生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进行描述,采用比较案例分析法,对典型案例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发现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确实会对农民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同时,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通过农地流转方式、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利润分配方式三个环节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从实践的角度,对全文阐述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完善与深化。基于农民增收视角对促进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是破解农民收入增长慢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促进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提高农民收入,提出可行性建议,包括促进农机合作社自身健康发展、鼓励农机合作社采用入股形式流转农地、建立农地流转的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农地流转的关联保障制度、强化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服务职能等,以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一是建立了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农机合作社、农地流转和农民收入有机结合。二是运用DID模型量化了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总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经营性收入、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程度。三是将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为农地流转、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三个环节,从这三个环节选取影响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总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农民转移性收入影响机理。四是通过典型实践,运用比较案例研究法,进一步多视角的分析了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胡梦蝶[3](2017)在《云南甘庄华侨农场苗族难侨经济生活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南苗族难侨是越南排华和中越自卫反击战形成的越南归国难民、难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9年安置中国已有30多年的生活历程,从逃离政府统治的山地民族到生活在体制中的河谷侨民,苗族难侨的经济生活在中国市场经济下完成了几次阶段性的重大转型。本文以甘庄华侨农场的经济生活转型为背景,从苗族难侨的视角出发,探讨在经历不断的转型和变迁后,苗族难侨的经济生活发生的具体变化及原因。论文首先追溯了 1970年代末期苗族难侨的形成与国家的安置过程,展现了苗族难侨安置初期所遭遇的传统经济生活的重大冲击;紧接着,从1980年代至今的农场体制转型出发,说明了国家主导下的国营经济几次阶段性的体制转型,以及随后的市场化、乡镇变制等对苗族难侨经济生活的深刻改变。在这个急速变迁过程中,具体探讨了侨场转型中苗族难侨经济生活的生计变迁、非农经济发展以及交换分配变化下的消费转型。通过阐释苗族难侨经济生活转型的整个历程,本文着重分析苗族难侨经济生活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其中历史因素、山地民族的特质、环境与苗族难侨的互动、制度转型都是影响苗族难侨经济转型的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当代苗族难侨获得了经济生活的空前提高,也使得他们不断改善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族群与社会的关系,并在当前更加注重发挥自身具备的少数民族和侨民社会资本的优势,从而既产生了极大的不同于传统山地游动时期的经济生活特征,同时又积极利用传统社会网络资源的特殊群体。因此,笔者认为苗族难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经济生活在经历了集中、单一的计划经济生活,到独特的“并轨”体制后,在当前的市场多元经济中总体呈现出多民族交融性、快速适应性、传统文化嵌入性等主要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苗族难侨经济生活的特殊性引导苗族的未来发展。

阴雅婷[4](2017)在《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的视角(1978-2015)》文中指出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许多知名品牌早已成为国家文化的代名词,如苹果、可口可乐、麦当劳、迪士尼等,不仅在美国本地,而且在全球各地源源不断地以各种品牌传播形式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这些世界级品牌通过青春流行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铸造表现自我,并通过对外传播品牌精神文化,尝试着在这个多元化而又和谐的世界中构建一种国际性的、友好的资本主义乌托邦视野,其完整、成熟的品牌象征性符码已经等同于文化本身。反观中国本土企业,绝大多数一直以来都缺乏品牌文化意识,未能重视品牌文化传播对消费者的影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从1978年至2015年,中国本土品牌文化的传播过程并非是直线式的、跳跃式的,新的发展阶段也不是完全取代之前的发展阶段,而是在某个过渡时期,前后两个阶段互相交错、重叠,并继续在共存并进中此消彼长,最终表现为今天的品牌资产文化呈现、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虽然中国品牌的核心理念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不尽相同的文化价值主导,但在同一个时期,上一时期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价值并不会消失,而是与这一时期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价值交融化合、共存并进,共同丰富并影响当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虽然中国当代企业的品牌文化在广告的表现和传播中,于不同时期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但是,即使是同一阶段主导性的品牌文化传播也受到多种广告事件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该时期政治、经济、媒体、文化等多重因素与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凸显出该阶段的品牌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显着特征。本论文从广告的内容表现与传播、广告的消费文化表现、广告的艺术审美表现三个角度,观察1978年~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轨迹与规律,考察品牌文化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产生的影响,促使中国企业反思自身的品牌营销策略与品牌国际化道路。经过梳理发现,20世纪80年代,外商品牌的涌入唤醒了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中国本土品牌文化整体上处于品牌符号文化的传播阶段;20世纪90年代,虽然过度的商业化、功利化追求,使相当多的本土企业一度忽视了品牌理念文化的建设,但是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用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逐渐进入到品牌附加价值文化的传播阶段,21世纪初至今,在企业并购重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品牌资产问题,逐步意识到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重要地位,于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进一步迈向品牌资产文化呈现,以及数字化媒体环境下的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从整体上看,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文化传播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和美学化的特征和趋势,企业和消费者的品牌文化意识也在不断发展成熟。

李明圆[5](2014)在《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是由社会分工而独立出来的具有多种效益和多项功能的综合性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是我国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过渡、实现林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009年,我国召开的建国以来第一个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赋予了林业的“四大地位”,把林业发展和林业建设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提高我国林业生产效益,增加林农收入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省是我国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在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过渡的林业发展新方向和新趋势下,其林业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因此,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一个林业强省,实现全省林业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为切入点,以林业产业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比较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与案例分析法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首先,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有关林业产业发展的文献基础上,阐述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林业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指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存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设施优势;其次,明确目前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存在林业产权不明晰、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林业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以及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等主要问题;分析了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一般指投入要素)、林业产业结构、林业产业组织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再次,分析总结了以山东、吉林、浙江为代表的国内林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以及对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启示,主要包括:制定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林业产业运营机制、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办好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等;最后,针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推进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旨在为今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成[6](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王富强[7](2013)在《论乌兰夫发展民族经济思想》文中研究表明民族经济工作是乌兰夫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发展时期乌兰夫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建设和发展内蒙古牧区经济工作。乌兰夫民族经济工作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创造性的发展的。乌兰夫的民族经济建设思想是非常全面系统、精辟的。本文对乌兰夫同志的民族经济工作思想及其对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启示加以探究。

刘婧[8](2012)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深化发展的阶段至今,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基础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组织化、生产专业化、分布区域化、服务社会化是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大趋势,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也必然要从培育和发展高效的农业微观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手。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数量急剧上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覆盖面和服务种类也迅速扩大,并且在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了一些发展的好路子。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兴起和繁荣的过程中,伴随着合作社小而散、散而乱的状况,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上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既是一个理论研究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研究问题。规模经济刻画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与成本效益的关系,范围经济刻画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种服务的成本收益状况。首先,本文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存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定性分析。其次,通过获取调研样本合作社数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扩张具有适度边界,并对这一有效边界进行了测定和方法上的尝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不仅可以为目前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浪潮提供理论说明,也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合理边界提供一种研究方法上的依据和通达途径。最后,结合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实环境,提出实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策略。本文主要由七章内容构成:论文第一章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综述和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梳理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论文第二章论述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理论基础,详细总结了经济理论中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规模报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讨论了经济学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一般常用计量函数。论文第三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定性分析。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社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市场力量均衡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和竞争理论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理论基础,叙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涵义。从投入—产出理论、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论述了规模经济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存在的可能性;又从资产专用性角度、农户交易模式说明了范围经济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存在的可能性,为下一章的研究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第四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对国外已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和比较,探寻和选取适宜该课题研究的方法。本章对投入—产出的分类方法定义为:生产法、中介法和细分法。此外,还详细列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体规模经济和特定产出规模经济、总体范围经济和特定产出范围经济的计算公式。论文第五章主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实证研究。本章首先论述了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等角度描述了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并对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明确了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外部环境。接下来,论文选取山西省15个县市的70家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44家调研数据较全的合作社为样本,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作为基本计量模型,研究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结论显示: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上存在轻微规模经济,资产规模小于200万元的样本合作社不存在规模经济,资产规模大于200万元的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显着规模经济;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均具有总体范围经济和特定产品范围经济,特定产品规模经济和产品互补性各不相同。论文第六章认为实现规模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扩张是必然的。进一步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边界不可能无限扩张,盲目的扩张必然会导致规模不经济和资源的浪费等现象。那么,在扩张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一个最适边界,这个最适边界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经济时的有效边界。最后,本章对这一最适边界进行了方法上的尝试和实证预测。结论显示:资产规模小于200万元的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最佳社员规模为68~100人;资产规模大于200万元的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最佳社员规模为150~176人。论文最后一章从对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研究上升到探讨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高度上,通过将模型的描述性数据作为影响规模经济的因子,检验影响因子对规模经济的影响程度,指导策略制定。认为扩张是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重要手段,并结合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从构建创新体系、人才供给和扶持政策共四个方面提出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策略。

邵喜武[9](2011)在《吉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自2004年以来,我国中央1号文件都集中在如何更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上,尤其是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现代农民、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建立完善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利于发挥农技推广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论文以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农民行为改变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系统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贝叶斯(Bayesian)网络分析等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技术采用主体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行诱制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战略上要有规划,战术上要有方法和策略。通过对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推广经费来源等方面的研究,提炼总结出各国农业技术推广可资借鉴的经验;通过梳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历程,探寻当今农业技术推广及其体系建设中可借鉴之处;通过对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实地调研,分析吉林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整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农业技术推广范围将由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向提升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创业能力等方面扩展延伸。当前和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政府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都会占有主导地位,会承担大量公益性推广任务。从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农业的比较利益、农民的经济基础以及公共物品理论等角度,分析了政府推广机构承担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的必然性。通过对吉林省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调研,找出了影响技术推广的关键性问题和制约因素,认为:吉林省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必须加强终端服务,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区域资源特点、产业特色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防止推广的技术与需求脱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是产业组织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要建立紧密的完善的利益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要有效降低农民采用技术的各种风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发形成的自我服务组织,在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论文在分析吉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技术推广和服务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力,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等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是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文认为:需要构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方协作模式,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在销售产品同时,增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动性,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质量。农民是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论文采用贝叶斯(Bayesian)网络分析法,通过熵减少量和敏感度分析,确定了影响农民技术采用因素的顺序;通过相关经济学分析,论文认为,只有真正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掌握农民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规律,分析农民采用技术存在的实际问题,站在农户的角度,有层次、有步骤、有计划、有区别地进行技术推广,才能提高技术推广效率,才会降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在对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技术采用主体分析的基础上,从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环境性要素等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了吉林省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协同运行机制,以促使农技推广资源优化配置。

周霞[10](2010)在《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机制在配置农村生产要素、提高农村商品流通效率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受制于我国农村经济活动小规模、分散性的影响,相对于市场经济活动大规模、生产集中的发达国家,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和农产品交易成本较高,“民工荒”和“民工缺”、“买难”和“卖难”问题交替出现,严重降低了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农产品流通效率,农村市场风险不断扩大。借助何种路径降低农村市场交易费用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议题,前期研究表明,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业是一种可行的制度选择。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获得一定佣金的农村经纪业,通过整合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交易环节,降低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对促成农村商品交易,优化农业经济活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农村经纪业研究,成为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新问题。在归纳汇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交易资产的专用性、交易信息的不确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厘清了农村经纪业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根源。并从历史视角归纳和梳理了我国农村经纪业的演进轨迹和阶段性特征,从现实视角剖析了我国农村经纪业发展的态势和组织结构特征,结合经纪交易行为的理论阐述和案例描述,指出农村市场经济,降低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整合交易环节、降低农村商品交易频率,必需的专用性经纪资产投资,是农村经纪业产生发展的条件,结合中国农村经纪业现实的经纪服务市场需求和供给,明确了中国农村经纪业的发展对策。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共7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框架和基本概念范畴(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概述了农村经纪业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本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从农村经纪业的概念内涵、主体分类及各自行为特征等方面,概述农村经纪业的基本情况和所需要的基础理论,解决本文写作所需要的基本工具问题。第二部分农村经纪业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第3章)。根据农村经纪业内涵和交易特征,分别从资产专用性、信息不确定、交易频率三个独特的交易行为属性的角度,阐释农村经纪业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根源。首先针对农村经纪交易种类繁多,交易范围大,发展缓慢,从交易特性第一个影响因素:交易费用专用性资产的角度,研究得出:专用性经纪资产投资越大,农村经纪业发展越好。随后,从交易特性第二个影响因素:信息不确定性入手,分析得出农村经纪业作为职业性和组织公正性很强的第三方专门组织,是农村商品间接交易的市场需求,四大类经纪人的产生发展是最好的验证。第三,从交易特性第三个影响因素:交易频率入手,分析不同农业生产类型,在整个生产流通中的每一个交易环节的交易成本,发现农村经纪业的中介服务能够整合交易环节、降低农村商品的交易频率,引致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由此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安排得以产生和发展。本章是文章的核心和重点所在。第三部分我国农村经纪业产生与发展脉络的归纳与梳理:历史视角(第4章)。通过研究中国历朝历代的农村社会分工、农产品商品化及农村经纪业的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中国农村经纪业的历史演变轨迹,得出: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越来越细,是农村经纪业形成和快速发展的必须前提。第四部分我国农村经纪业发展态势、组织结构特征的揭示与描述:现实视角(第5章)。主要分析了农村经纪业主体以及产业环境内不同主体的竞争行为特征和市场需求,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经纪市场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广大,总体处于发展阶段。第五部分农村经纪业主体行为特征的揭示与描述:产业视角。从产业角度,揭示我国农村经纪业是在经纪需求双方的支持下、由下到上产生和发展的,在现阶段的市场行为,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更多表现出市场定价、并购和促销行为上。因为经纪人间的冲突与对抗,而协调的市场行为很少见,未能出现大规模的专业市场行为特征,发展中的中国农村经纪业处于由进入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第六部分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第7章)。根据前面的研究结论,指明了我国农村经纪业的发展对策。农村经纪业能否顺利进入成熟阶段,实现产业发展质的飞跃,除了政府扶持,还需要从行业规范和政府管制的角度,对产业内部加强自身管理和约束。

二、变生产型加工厂为生产经营型企业——关于改革粮食企业工商关系的一点拙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生产型加工厂为生产经营型企业——关于改革粮食企业工商关系的一点拙见(论文提纲范文)

(1)单位制背景下第一代工业移民的身份认同 ——以宁夏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重难点
        1.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3.研究重难点
    (三)概念界定及相关综述
        1.单位制度相关综述
        2.移民问题相关综述
        3.身份认同相关综述
        4.石炭井地区简介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目标
        2.研究框架
        3.研究方法
一、石炭井矿务局历史沿革
    (一)单位社区石炭井矿务局的建立与发展
        1.石炭井矿务局的建立与发展
        2.石炭井矿务局所辖主要生产单位
        3.石炭井矿务局第一代工业移民人员构成
    (二)体制改革下的矿务局单位变迁(1960——2000)
        1.石炭井矿务局的体制变迁
        2.石炭井矿务局单位社区变迁
二、单位制创立发展的集体记忆
    (一)创业年代的时代背景
    (二)创业年代“单位人”记忆
        1.艰苦创业的身体记忆
        2.封闭亲密的集体记忆
        3.平等光荣的生命记忆
        4.从“移民”到“扎根”的身份记忆
    (三)“特殊时代”的集体反思
        1.生产的延续
        2.政治的强化
        3.个体的时代伤痕
    (四)改革初期的鼎盛时代
        1.鼎盛时期的官方叙事
        2.单位人口中“最好的年代”
三、石炭井矿务局的分立改制
    (一)分立改制的背景和措施
        1.分立改制的背景
        2.分立改制的措施
    (二)分立改制后的石炭井矿务局
        1.改制后的“单位人”
        2.“单位共同体”的终结
        3.煤城的暮年记忆
四、单位制发展变迁的认同与适应
    (一)第一代石炭井工业移民身份认同
        1.“强化”历史:“开拓者”的身份认同
        2.逃离边缘:家属工的日常实践
        3.“身份”重置:第一代工业移民及其后代生活轨迹
    (二)集体记忆与认同架构
        1.身份认同共同体的架构
        2.时代与制度的共同强化
        3.共同体的破碎与重构
    (三)石炭井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
        1.移民文化适应的内容
        2.汉族移民与回族文化交往
结语
    (一)重新认识单位体制
    (二)构建新单位共同体
参考文献
后记

(2)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规范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2.2 农机合作社
    2.3 农地流转
    2.4 农民收入
    2.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地租理论
        2.5.2 规模经济理论
        2.5.3 交易费用理论
        2.5.4 产权理论
3 农机合作社及其流转土地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3.1.1 农机合作社发展初级阶段:2003-2008年
        3.1.2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阶段:2009-2015年
    3.2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与农机规范社的发展现状
        3.2.1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3.2.2 黑龙江省农机规范社的发展现状
    3.3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的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分析
    4.1 DID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4.1.1 DID方法的原理
        4.1.2 DID方法的应用
    4.2 数据获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数据获取
        4.2.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说明
        4.3.1 模型的构建
        4.3.2 变量选取及解释
    4.4 计量结果和讨论
        4.4.1 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程度
        4.4.2 对经营性收入的影响程度
        4.4.3 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程度
        4.4.4 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程度
        4.4.5 对转移性收入的影响程度
        4.4.6 计量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分析
    5.1 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助农增收的实现路径
    5.2 不同环节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5.2.1 农地流转环节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5.2.2 生产经营环节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5.2.3 利润分配环节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5.3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点描述性统计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机理
        5.4.2 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机理
        5.4.3 对转移性收入的影响机理
        5.4.4 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影响农民收入的案例分析
    6.1 案例获取
        6.1.1 案例选择依据
        6.1.2 调研方式与问卷结构
    6.2 案例基本情况描述
        6.2.1 仁发农机合作社——村支书牵头型
        6.2.2 大用农机合作社——农业企业家牵头型
        6.2.3 东兴农机合作社——村集体出资型
        6.2.4 金库农机合作社——农村能人牵头型
    6.3 案例的比较分析
        6.3.1 农机合作社基本情况比较
        6.3.2 农机合作社经营收益与经营方式比较
        6.3.3 农机合作社与农民生产成本收益比较
        6.3.4 农机合作社农地流转方式比较
        6.3.5 不同类型农民收入比较
    6.4 案例启示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农民增收视角促进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的对策建议
    7.1 促进农机合作社自身健康发展
    7.2 鼓励农机合作社采用入股形式流转农地
    7.3 建立农地流转的监测预警机制
    7.4 建立农地流转的关联保障制度
    7.5 强化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服务职能
8 结论
    8.1 本研究基本结论
    8.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云南甘庄华侨农场苗族难侨经济生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人类学的经济生活研究
        (二) 华侨农场及其经济问题的相关研究
        (三) 苗族难民及其经济生活的相关研究
    三、田野点概述
        (一) 甘庄华侨农场历史与现状
        (二) 苗族难侨聚居区概况
第一章 甘庄苗族难侨的形成与国家的安置
    第一节 苗族难民的形成与历史
        一、老、越边境苗族难民的形成过程
        二、中、越边境苗族难民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在华苗族难民的安置与难侨身份形成
        一、苗族难民的安置
        二、难侨身份的形成
    第三节 国家的安置与苗族难民面临的多重挑战
        一、国家的侨场安置
        二、苗族难侨遭遇的困难
第二章 国家主导下的农场发展与苗族难侨的适应过程
    第一节 农场的经济生活安排与苗族难民的调适(1979—1985)
        一、农场的计划生产与高度管理
        二、苗族自身的解构与调适
    第二节 国营农场市场化道路的探索与转型(1985—2000)
        一、自上而下的农场改革
        二、市场化改革中的危机
        三、农场自主市场化
    第三节 农场的体制变革与难侨的身份转型(2000年至今)
        一、体制改革:农场变乡镇
        二、身份转变:苗族与现代发展
第三章 侨场转型中的苗族难侨经济生活转型
    第一节 苗族难侨农业生计的转型
        一、土地、甘蔗与生计活动
        二、改制与替代经济作物的出现
        三、芒果与市场经济
    第二节 非农经济的发展
        一、务工与人口流动
        二、其他经济活动
    第三节 体制转型下的交换与消费转变
        一、服饰消费的演变
        二、饮食消费的变化
        三、居住、出行等消费
        四、闲暇消费
    第四节 苗族难侨经济生活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4)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的视角(1978-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相关研究
        一、相关理论
        二、相关研究
    第三节 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品牌文化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历史分期
        三、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框架
        一、采取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品牌的文化本质
    第一节 品牌与文化
        一、品牌的文化内涵
        二、品牌是商品的文化符号
        三、品牌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资本
        四、品牌文化资本对经济资本的还原
    第二节 品牌文化的"无意识"自然发展
        一、品牌符号的文化雏形
        二、品牌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商业广告的恢复
        三、本土品牌文化的"无意识"生长
第二章 商品经济下的品牌符号文化孕育
    第一节 品牌符号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调整与社会变化
        二、社会转型期的文化思潮
    第二节 品牌符号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一、企业初具品牌符号文化意识
        二、品牌符号文化保护意识不足
        三、品牌符号文化的传播
        四、CI——系统化的品牌形象文化战略
        五、品牌文化传播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品牌审美消费文化的萌发
        一、品牌符号文化的传统艺术性
        二、广告视觉文化符号揭起品牌之路
        三、品牌文化表现形式的艺术化
    第四节 感性诉求:品牌文化的情感构建
        一、品牌文化物质层面的情感构筑
        二、品牌理念文化的感性诉求
第三章 名牌战略下的品牌理念文化匮乏
    第一节 新时期的名牌战略
        一、名牌战略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政府推动下的"名牌工程"
    第二节 名牌战略下品牌文化的空心化传播
        一、品牌文化的核心——理念文化的缺失
        二、企业的品牌理念意识淡薄
        三、品牌文化的规范化传播
    第三节 本土品牌广告中初现的理念文化
        一、传承民族文化——食品饮料类广告
        二、传播现代品牌理念——美容与个人护理用品类广告
        三、以情感文化定位——家用电器类广告
        四、突出品牌物质文化——交通品类广告
        五、以理性文化诉求实现差异化——药品及保健品类广告
        六、传导新型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形象类广告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下的品牌附加价值文化凸显
    第一节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品牌文化传播
        一、消费者品牌文化意识增强
        二、品牌附加价值文化的"攻心战"
    第二节 品牌附加值文化中的消费主义色彩
        一、消费主义文化的品牌传播
        二、品牌中的消费主义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节 品牌文化定位实现品牌差异化
        一、从"心"出发的品牌文化定位
        二、品牌文化定位的价值诉求
    第四节 品牌文化传播的窄化与扭曲
        一、广告文化表现的"双重扭曲"
        二、品牌文化传播的民族精神与平民意识
        三、广告生产的身体文化符号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品牌资产文化呈现
    第一节 品牌资产文化的建构
        一、顾客资产驱动品牌资产
        二、由浅入深的品牌资产文化建构
    第二节 品牌资产文化的传播
        一、品牌资产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二、品牌资产文化的复合式呈现
    第三节 广告文化价值观体现品牌资产文化
        一、广告价值诉求体现品牌理念
        二、西方现代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三、外商与本土品牌广告中所呈现的文化价值观比较
        四、中国本土品牌资产文化日趋多元化
第六章 数字化时代下的品牌文化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文化多元化传播
        一、品牌事件导入品牌认知
        二、品牌体验构建品牌文化
        三、病毒式营销传播品牌文化
        四、整合品牌传播提升品牌价值
        五、品牌忠诚:品牌资产文化的核心与体现
    第二节 品牌审美文化的数字化协同共建
        一、广告审美提升品牌传播效果
        二、企业与消费者协同共建审美理想
        三、消费者积极的品牌态度驱动品牌忠诚
    第三节 品牌文化传播场域中的多元权力关系
        一、经济力量对"品牌文化传播"的构筑
        二、大众媒体对"品牌文化"的广泛传播
        三、政策法规对"品牌文化传播"的规范
        四、西方消费文化对"品牌文化传播"的推动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轨迹与规律
        二、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的影响因素与特征
        三、品牌文化传播的价值实现
        四、品牌文化传播的战略启示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的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和产业结构的内涵
        2.1.2 林业产业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产业结构理论
        2.2.2 区域经济理论
        2.2.3 社会林业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比较优势分析
    3.1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3.1.1 黑龙江省林业发展概况
        3.1.2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3.2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3.2.1 区位优势
        3.2.2 资源优势
        3.2.3 技术优势
        3.2.4 产业基础设施优势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林业产权不明晰
    4.2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4.3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4.4 政策扶持不到位
    4.5 林业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4.6 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
    4.7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投入要素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1.1 林业产业发展的要素投入
        5.1.2 测度方法的选择
        5.1.3 索洛余值法的基本原理
        5.1.4 数据处理
        5.1.5 投入要素在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中贡献份额的测定
    5.2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5.2.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介绍
        5.2.2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5.3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组织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3.1 样本选择
        5.3.2 模型设定与假设
        5.3.3 模型的建立
        5.3.4 结果分析
    5.4 其它影响因素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国内相关省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6.1 国内林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6.1.1 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经验
        6.1.2 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经验
        6.1.3 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经验
    6.2 启示
        6.2.1 制定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
        6.2.2 建立健全林业产业运营机制
        6.2.3 加大林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6.2.4 办好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6.3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7.1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思路
        7.1.1 总体目标
        7.1.2 指导思想
        7.1.3 指导原则
    7.2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模式
        7.2.1 自然资源主导模式
        7.2.2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7.2.3 工业园区依托模式
        7.2.4 专业市场牵引模式
        7.2.5 多种经营主导模式
    7.3 推进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7.3.1 加强政府的领导和扶持
        7.3.2 完善宏观调控扶持体系
        7.3.3 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7.3.4 优化整合林业产业组织
        7.3.5 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和人才储备体系
        7.3.6 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论乌兰夫发展民族经济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鉴于牧区生产特点进行畜牧业经济建设
二、从实际出发确立林牧为主多种经营方针
三、根据牧区民族特点改革畜牧业管理体制
四、根据牧区地区特点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
五、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较大发展畜牧业经济
六、乌兰夫民族经济工作思想对新牧区建设的启示

(8)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基本理论
    2.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
        2.1.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理论溯源
        2.1.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理论基础
        2.1.3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种类
    2.2 经济理论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2.2.1 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
        2.2.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2.2.3 范围经济和规模报酬
    2.3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本计量方法
        2.3.1 生产函数法
        2.3.2 成本函数方法
        2.3.3 适存检验法
        2.3.4 综合评价法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定性分析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和涵义
        3.1.1 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理论基础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
        3.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涵义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3.2.1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
        3.2.2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角度
        3.2.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
    3.3 农民专业合作社范围经济的理论分析
        3.3.1 基于资产专用性角度
        3.3.2 基于农户交易模式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定量分析方法
    4.1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投入—产出分类法
        4.1.1 生产法
        4.1.2 中介法
        4.1.3 细分法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中的函数选择
        4.2.1 柯布—道格拉斯成本函数
        4.2.2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4.2.3 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4.3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计量
        4.3.1 单一产品企业规模经济的计量
        4.3.2 多产品企业规模经济的计量
        4.3.3 范围经济的计量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5.1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5.1.1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5.1.2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5.1.3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 SWOT 分析
    5.2 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实证检验
        5.2.1 计量模型
        5.2.2 样本选取和计量指标
        5.2.3 估计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实证检验
        5.3.1 计量模型
        5.3.2 变量定义和数据描述
        5.3.3 估计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适度扩张
    6.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扩张
        6.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涵义
        6.1.2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动因
        6.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扩张表现及评价
    6.2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6.2.1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规模经济
        6.2.2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范围经济
    6.3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规模
        6.3.1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边界理论
        6.3.2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合理规模
第七章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现策略
    7.1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策略
        7.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纵向一体化策略
        7.1.2 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张的兼并策略
    7.2 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体系策略
        7.2.1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创新
        7.2.2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技创新
    7.3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供给策略
        7.3.1 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级人才供给
        7.3.2 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有人力资源
    7.4 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扶持政策策略
        7.4.1 政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7.4.2 不同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吉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目标和程序
    1.4 研究的概念界定、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本论文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理论
    2.1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2.2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3 绩效管理理论
    2.4 系统理论
第三章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3.1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系
    3.2 日本的协同农业普及事业
    3.3 泰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4 国外农业推广体系经验借鉴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4.1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4.2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历史
    4.3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政府推广机构农业技术推广
    5.1 政府推广机构承担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分析
    5.2 吉林省政府推广机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透视
    5.3 政府推广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
    6.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及经济学分析
    6.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模式分析
    6.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
    7.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
    7.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经济学分析
    7.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模式
    7.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其它主体农业技术推广
    8.1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
    8.2 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农业技术推广
    8.3 小结
第九章 农业技术需求主体——农民
    9.1 农民素质概况
    9.2 农民技术需求结构分析
    9.3 农民采用技术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分析
    9.4 农民采用技术的贝叶斯网络分析
    9.5 小结
第十章 吉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对策
    10.1 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性要素建设
    10.2 农业技术推广资源性要素建设
    10.3 农业技术推广环境性要素建设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之处
    1.7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农村经纪业概述
    2.1 农村经纪业简介
    2.2 农村经纪业主体的概念和类型
    2.3 农村经纪业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
    2.4 农村经纪业对交易效率的作用机理
    2.5 农村经纪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6 小结
3 农村经纪业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交易资产的专用性与农村经纪业发展
        3.1.1 农村经纪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的影响因素
        3.1.2 农村经纪业的资产专用性分析
        3.1.3 资产专用性对农村经纪业发展的影响机理
        3.1.4 资产专用性影响农村经纪业发展的实际证明
        3.1.5 资产专用性与农村经纪业主体的产生及效率分析
    3.2 交易信息的不确定性与农村经纪业发展
        3.2.1 农村交易市场的信息特点
        3.2.2 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农村市场交易发展的关键因素
        3.2.3 信息不确定性与农村经纪人的市场需求
        3.2.4 信息不确定性与各类经纪人的产生
        3.2.5 信息不确定对农村经纪业的影响
    3.3 交易频率与农村经纪业发展
        3.3.1 农产品市场交易频率分析
        3.3.2 交易频率、交易成本与农业收益
        3.3.3 降低交易频率的制度选择:中介经纪组织
        3.3.4 交易频率对农村经纪业的影响
4 社会分工、农产品商品化与中国农村经纪业的演进轨迹
    4.1 中国农村社会分工发展特点
    4.2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4.3 中国农村经纪业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4.4 农村经纪业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4.5 结语
5 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状况及组织结构分析
    5.1 农村经纪业发展阶段研判
    5.2 农村经纪业的产业特性
    5.3 农村经纪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5.4 农村经纪业的市场结构及市场特征
    5.5 中国农村经纪业的五力模型
    5.6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5.7 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5.8 小结
6 中国农村经纪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6.1 农村经纪业的市场定价行为
    6.2 农村经纪业的市场并购行为
    6.3 农村经纪业的市场促销行为
    6.4 农村经纪业的市场研究开发行为
    6.5 农村经纪业的市场协调行为
    6.6 小结
7 中国农村经纪业的发展对策
    7.1 农村经纪人行业协会
    7.2 农村经纪业的政府扶持建议
    7.3 政府规制:政策推动和政府管制并行
    7.4 农村经纪业的政府管制和行业管理对策
    7.5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四、变生产型加工厂为生产经营型企业——关于改革粮食企业工商关系的一点拙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位制背景下第一代工业移民的身份认同 ——以宁夏石嘴山市石炭井矿务局为例[D]. 王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农机合作社流转农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规范社为例[D]. 刘雨欣.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 [3]云南甘庄华侨农场苗族难侨经济生活转型研究[D]. 胡梦蝶. 云南大学, 2017(05)
  • [4]中国当代品牌文化传播变迁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的视角(1978-2015)[D]. 阴雅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5]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李明圆.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6]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7]论乌兰夫发展民族经济思想[J]. 王富强.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8]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D]. 刘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9]吉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D]. 邵喜武. 吉林农业大学, 2011(05)
  • [10]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问题研究[D]. 周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将生产型加工厂转变为生产型企业——对粮食企业工商关系改革的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