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自我,作好准备(论文文献综述)
胡佳新,陈诗[1](2021)在《从离身到具身: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转向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劳动教育的"离身之态"带来劳动教育符号化,脱离了中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学生身体在劳动教育中的缺位、劳动情境在劳动教育中的错位。劳动教育应是一种具身认知,以生活实践活动为核心引领,在具身化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习惯。劳动教育者应按照身心同一、心智统一、知行合一的原则采取行动策略,具身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回归具身劳动教育的行动策略,即重在"以劳育人",实现中小学生内在与外在的通感获得与自我超越。
何珊云,吴玥,陈奕喆[2](2021)在《为了更好的工作还是更好的生活——美国前100名高中生涯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高中在生涯教育的开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9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排名前100名的美国高中的生涯教育以聚焦生涯意识、掌握职业技能、关注升学指导、促进深度学习以及提高公民意识为主要目标,不同类型高中形成个性与共性兼具的实施路径,并拥有行政政策支持、教育机构合作、专业行业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有力保障。美国高中生涯教育具有贯穿全面与终身的理念、关注多元与核心的素养、整合多样与互补的实施路径以及调动丰富与优质的社会资源的特点。
兰国帅,张怡,魏家财,郭倩,孔雪柯,张巍方[3](2020)在《未来教育的四种图景——OECD《2020年未来学校教育图景》报告要点与思考》文中提出2020年,OECD发布的《面向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教育四种图景》报告,描述了未来20年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即学校教育扩展、教育外包、学校作为学习中心和无边界学习,探讨了未来教育四种图景可能面临的七种现实挑战,即现代化与颠覆性变革、新目标与旧结构、全球化与本土化、创新与规避风险、技术潜能与现实、虚拟学习与面对面互动、学习与教育。文章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从该报告的发展脉络、过去20年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020年未来教育四种图景及面临的现实挑战四个维度,分析了《2020年未来学校教育图景》的报告内容,提出要转变思维方式以应对现代化指标陷阱、改变教育旧体系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自主创新以实现本土化和全球化、推动教学创新并注意规避风险、发挥技术潜能以推动教学变革、利用新兴智能技术以实现混合教学、推动终身学习以构建学习型社会等建议,旨在激发人们对教育多元未来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为未来教育发展作好准备。
魏鹤鸣[4](2020)在《安立甘宗与英国政体变迁(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末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宪君主制为英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时至今日,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政体形式依然散发着持久的生命力。对优良政体的追求一直是政治学的重要研究目标,探究英国立宪政体成因与过程的文献可谓卷帙浩繁,对16和17世纪英国史的研究显示,英国先后经历了封建等级君主制、绝对君主制以及革命与王朝复辟后,才最终走上了稳定的立宪道路。既有文献对政体成因的研究视角包括经济因素、议会因素、法制因素以及清教运动的推动等,本文以英国的国教教派安立甘宗为切入点,考察安立甘宗所代表的官方政治神学与政体演变的关联性,为理解这一历史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历史的复杂性使任何依据单一因素建立起的简单的因果联系都显得独断,多角度的分析会增加求解真知的可能性,而且现代早期的英国宗教氛围仍然浓厚,权力的正当性离不开宗教话语提供支持。安立甘宗与英国政体的影响是相互的,为了充分展示思想和制度的互动,本文将安立甘宗置于英国政体变迁史中,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展开论述。此二者变化和调整的阶段性特点为理解这段宗教-政治史提供了两个运思线索,也是本文的行文思路:一是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相互影响,相互限定发展的方向和边界;二是英国的政体变迁过程实际也是政教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国家和教会共同经历了从专制向宽容的演变,使英国在政治和宗教两个领域都走在了现代化世界的前列。政体现代化改革的前提,是主权国家的建立以及对“国家”这种新观念的认知,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促成了这一历史阶段的跨越。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基督教共同体,经历了 11世纪的“教皇革命”后,罗马教廷确立起宗教核心地位,普世教会消弭了国家的地域性观念,教俗二元主义则切割了完整的主权权力。事实上,天主教会的影响力不只局限在宗教领域,全面深入的基督教化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众对世界的认识和观点是由基督教塑造的,政府理论和制度建构是基督教思想的政治表达,罗马教廷由于垄断了教义解释权,也就把握住了中世纪的政治走向。宗教改革前的都铎王朝也处于这种宏观局势中,但其政教关系还表现出一些特殊性,英国较早进入了中央集权化进程,王权不仅在封建等级君主制阶段就表现出强势的领导力,还对英国的教会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力。尽管王权在当时的政教关系中占有优势地位,国王亨利八世的婚姻问题却无法绕开掌握着精神权力的教会,王朝利益与教皇权力的碰撞虽属偶然,却成为在传统宗教框架下解不开的难题。强势的国王选择顺应当时宗教改革的趋势,重塑基督教权力关系,同步开启了英国的政治改革与宗教改革进程。安立甘宗的形成来自政治改革的现实需要,而其政治神学扞卫了君主的至上权力和教会国家的独立地位,为英国实现从中世纪向现代国家的转型提供了思想支撑。为了摆脱教皇的控制,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决裂,由天主教会的一个地方分支转变为英国国教会,国王被尊奉为世俗国家和国教会的双重首脑,原属教皇的权力转归国王,建立起权力高度集中的“至尊王权”,成为国家主权的原始象征。这种对政教关系的革命性调整在传统的基督教观念中极具颠覆性,国教会神学家采用新教“归返原典”的思路,通过对《圣经》的重新解释来为新型权力关系背书,到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安立甘宗构建起系统性神学,其教派特色和教会国家理论就在这一时期形成。与固守传统的天主教和激进变革的清教相比,安立甘宗“取法中庸”,在接受新教神学内涵的基础上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礼仪和制度等外观,这种“中间道路”模式成为安立甘教会的独特底色。与新教领袖大放异彩的欧陆相比,英国的宗教改革由统治阶层主导,自上而下进行,具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由此形成的安立甘宗也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保守性,追随政治形势调整自身教义,并始终拒绝将哲学思想与宗教狂热相结合。教会国家理论主张教会与国家的同构以及教俗领袖的合一,照应了“至尊王权”构建的新型政教关系,然而,这一教义在提供强大解释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矛盾与冲突,其神学内涵还需要在后来解决面临的问题中被不断完善。安立甘宗发展的君权神授理论促进了君主制向绝对主义方向转型,并使英国在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经历了政治矛盾与宗教矛盾的相互转化与重合。安立甘宗因其调和性与包容性而一直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攻击,一是天主教,另是清教,前者要求回归普世教会和承认教皇权威,后者要求按照加尔文主义继续深化改革。虽然天主教和清教存在更多分歧,但二者均支持基督教对教俗两个国度的划分,为维护教会独立,反对国王的一身二任以及教会国家的一体性。在欧洲复杂又严酷的宗教局势下,天主教徒和清教徒发展出积极反抗权学说,赋予信徒武力反抗异教暴君的权利或义务,这对英国的君主和国教会构成双重挑战,君主为了王位的安全稳定,安立甘宗为了保持国教地位,双方结为联盟。安立甘宗在这一时期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社会秩序的维系,但事实证明,当教会与国家的关系过于紧密时,专制时代就到来了。安立甘宗阐释了国王的神圣权利理论,证明王权的不可抗性以及民众服从义务的绝对性,国王则凭借世俗权力支持安立甘宗压迫异教徒,政治和宗教领域的双重专制使两个领域的矛盾相互转化并升级为内战。内战后出现了政教关系的对立局面,安立甘宗神学在此期间的新发展为后来的“光荣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清教徒在内战期间建立了短暂的共和政体,国教被废除,国王被推上断头台,这一方面证明了宗教思想与政治制度的直接关系,另一方面,社会的失序也使清教失去了民众基础,英国后来出现君主政体危机时,再也没有用清教与共和主义方式解决。安立甘宗与清教的矛盾曾聚焦于对国教地位的争夺,但从复辟王朝开始,安立甘宗面临的关键问题转变为如何处理宗教多元化,议会和国教会选择通过《克拉伦登法典》镇压清教势力,清教各派选择相互间的宽容,退出国教之争,并在国教会外建立独立教会。君主从内战经历得出的认识也是宗教宽容,避免宗教纷争引发政治危机,这就与国教会的利益产生了冲突。安立甘宗神学在复辟王朝有了两个方向的变化:一是反思清教革命的教训,强调服从对于信仰的意义;二是强调教会相对于世俗权力的独立性,保持与王权的距离。基督教二元主义造成的教会与国家之间持久的张力,在政教矛盾面前再次凸显出来。“光荣革命”是对安立甘宗神学的一次政治实践,国王和国教会最终在立宪君主制下建立起和谐共存的政教关系。复辟王朝首次出现异教君主问题,这对教会国家构成严峻挑战,在信仰和王朝忠诚的冲突面前,安立甘宗选择了前者。不同于天主教和清教对异教徒的积极反抗理论,安立甘宗信奉消极服从学说,反对暴力抗君,这就决定了“光荣革命”的革命形式以及国教会只能与议会合作扞卫革命果实。安立甘宗取得的最显着成果是,议会立法规定国王必须信仰新教,这种限定具有多重意义:首先,立宪政体的意义不仅在于限制国王权力,还体现在宪法对王位继承权的约束力;第二,由于国王的信仰受到议会法限制,其教俗双重领袖的身份得以长久维系;第三,安立甘宗接受了所有新教教派的合法性,宗教宽容观念融入革命后的政教关系中。然而,当时的宗教宽容是有限的,清教各派享有信仰自由,但没有完整的公民权,安立甘宗无法抗拒宗教多元化的现实,但守护了教会国家传统。安立甘宗是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先导,二者以宗教和世俗两种形式扞卫英国的政体改革成果。安立甘宗和英国政体的发展过程都没有出现强烈的时代断裂感,尊重传统和适时地接受改革使其维持着长久的权威性和生命力。当法国大革命的激进主义思潮波及整个欧洲,埃德蒙·柏克赞美“光荣革命”的政治智慧,坚持国家的政治传统和基督教道德,这些正是安立甘宗的政治神学思想,可以认为,英国保守主义是安立甘宗的世俗演绎。在此需要说明,本文所指的英国主要指英格兰,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断限为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末叶,部分论述中的时间下限涉及18、19世纪。
刘琴[5](2020)在《《太阳城混凝土填充施工方案》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的海外建筑项目也已拓展到世界各地,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英译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准确翻译施工方案是海外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在国际建筑业中展示合作、发展,负责的国家形象。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中建三局海外分公司《太阳城混凝土填充施工方案》(以下简称《施工方案》)为研究对象进行英译。该《施工方案》详尽地介绍了越南胡志明市凯德THE SUN项目部的工程概况、填充方案的施工部署、资源配置、安全措施等。通过英译《施工方案》有利于项目部中越双方进行技术交流合作,保证填充方案顺利实施,并取得工程施工最优效果。原文本属于典型的科技文本,包含大量的建筑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施工操作步骤,整体语言客观,专业性极强。笔者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把目的论的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三原则与工程施工文本的英译结合起来。在《施工方案》英译过程中,笔者分别从词汇、句子、语篇等层面对《施工方案》中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列举了翻译中的典型案例。同时,分析、归纳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翻译时,笔者结合了合译法、直译法、增译法,转译法等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准确连贯,符合英语阅读者的阅读习惯,力求实现英译的《施工方案》的信息传递和指导功能。准确翻译《施工方案》,可以促进中越双方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本篇翻译报告的撰写可以让工程翻译为更多学者和翻译从业人士所关注,推动工程翻译领域的交流和探讨。
高洁[6](2020)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激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的指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基层员工激励不足的问题,并由此引发员工流动过快、工作效率低下、企业用工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持续经营。本研究以奥尔德弗的ERG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和调查,梳理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的激励因素,并以激励因素为自变量、以工作绩效为因变量,以正负激励策略为调节变量,以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学历、婚姻、户籍)为控制变量,构建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的激励绩效模型。同时,以广东省某国家级高新区三家企业的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2.0和AMOS21.0分析软件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构建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激励绩效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的激励因素及激励因素的三个维度(生存激励、相互关系激励、发展激励)均正向影响其工作绩效。应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实施全面激励,以最大化的提高其工作绩效。2、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激励因素的三个维度(生存激励、相互关系激励、发展激励),对其工作绩效的正向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根据影响的程度,由高至低依次是发展激励(学习成长、晋升机制、证书)、相互关系激励(领导认同、人际关系、创新)、生存激励(绩效工资、奖金、弹性福利)。因此,应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实行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措施。3、正负激励策略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激励因素对其工作绩效关系的正向影响程度。对中小型高新技企业基层员工的激励,应采用正激励策略。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的激励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大力推行现场非正式学习。2、培育基于“创新”与“和谐”的企业文化。3、建立基于成本控制的薪酬福利体系。本研究构建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激励绩效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的激励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不仅丰富了实证研究的案例,而且对提高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段丽娜[7](2020)在《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是特发于妊娠期的糖代谢异常,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分类中的独立类型之一。据资料表明,约80%左右的糖尿病孕妇均为妊娠期糖尿病(GDM),而我国GDM发生率已达17.5%,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世界各国报道GDM的发生率在1%~14%,虽然大部分GDM产妇于分娩后,糖代谢会逐渐变为正常,但是,临床研究证实,GDM会增加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所以,在临床上,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尽可能的控制孕妇的血糖指标。本文主要研究助产士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最大限度改善分娩的结局。[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相关要求,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并确定在本院产检和分娩的产妇选中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数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妊娠及分娩期间接受传统护理的70例孕妇设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妊娠及分娩期接受助产士护理干预的70例设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如年龄、怀孕时间、孕前BMI等类似,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产妇在妊娠及分娩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如饮食指导、营养管理等,而实验组在进行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同时采取助产士综合护理干预,并区分三个阶段对干预措施的实施进行有所侧重地研究。[结果](1)纳入实验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的孕期增长体重、羊水指数、空腹血糖、分娩体重、餐后2h血糖、BMI等指标水平经过对比,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水平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纳入实验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早产、高血压、剖宫产率、羊水过少、羊水污染、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等的发生率若均低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水平(P<0.05),但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发生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的概率对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实验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发生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水平(P<0.05),但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新生儿肺炎、巨大儿的概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的指标水平,则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4)两组分娩时S-AI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上升且(P<0.05),但实验组患者分娩时的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指标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两组产妇自我效能、分娩应对能力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且实验组产妇自我效能、分娩应对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纳入实验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的自评评分、社会关系、日常生活方面的限制、对工作和前途的影响以及总生存质量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实验组总满意度97.29%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0.8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助产士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产妇血糖,改善母婴妊娠结局,进而提升孕产妇自我管理的水平和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Bayanmunkh Pagamdulam(都拉曼)[8](2019)在《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蒙古国经济已经逐步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各类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多;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计算机应用广泛化,监管设施日趋完善,使得企业对于精通电脑技术、明确国家政策法规的综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急切需求。但蒙古国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还存在诸多问题,还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蒙古国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家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和英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A.N.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调查研究,阐释了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在课程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问题的解决策略。本论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以及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第二章研究综述。一是研究文献来源;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是建立在施良方的课程理论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本章阐述的施良方关于课程的定义、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编制原理,重点是施良方的课程编制原理。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由四部分构成: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育的作用、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教育评价。第四章蒙古国大学教育与会计专业的发展历史。本章对蒙古大学教育发展历史,特别是蒙古国会计专业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回忆过去是为了理解现在更好地走向未来。着重分析了蒙古国的大学教育起源和发展历史、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代蒙古国立大学等五所大学的简介以及会计专业的课程编制情况。第五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调查。调查主要使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教师和企业雇主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文还采用了“广告收集分析法”。第六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创新之处,论文的价值所在。基于中国教育家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调查研究,阐释了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在课程编制方面存在的四方面的问题:1.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目标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偏高;课程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不明确;课程目标未能更好地满足雇主和学生发展的需要。2.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存在不一致现象;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要;课程结构不合理。3.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过于重视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会计实习的实效差;教学条件难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4.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蒙古国各大学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评价重视不够;大学评估组织机构不健全;考试形式和学分制需要变化。第七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论文创新之处和价值所在。在与中国5所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对比中,以及依据施良方课程理论与怀特海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蒙古国及各大学的发展状况,针对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条解决策略:1.要充分研究影响目标确定的各个因素,制定适宜可行的课程目标;2.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科学性;3.重视影响课程的实施因素改变教师角色,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4.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设立课程评价部门,提升课程评价的质量。
刘俭[9](2019)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使作为知识生产单位的大学不可避免地被推向了经济社会的中心。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内,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统学科的边界变得愈发模糊,与此同时,知识生产模式也越来越多地从原来的学科逻辑转向问题逻辑,人们关注多元化的技能、跨学科的合作、组织的柔性以及知识的实用价值。博士生教育中“探究的场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外,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工商业、政府部门工作,博士就业的现实与博士生教育培养未来的大学教授这一传统目标之间出现较大的偏离。面对现实,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博士生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目前的博士生教育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实,这些问题最后都聚焦在一个话题上,即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博士生培养目标处于博士生教育目标体系的中观层面,是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最终成果的预想,代表了各高校或学科对博士生教育所要达到的期望规格或要求,有较强的学科和学校差异性。本研究关注的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工科是学术与现实连接最近的学科,近年来的工科博士就业去向也表现了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去向之间的背离。本研究通过访谈14位来自学术界和13位来自工业界的相关人士群体后,根据扎根理论法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路,初步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清单》(以下简称《目标要素清单》),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参考。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通过考察我国18所高校292个工科领域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现状,一方面,调查了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的基本方向、特色及要求,另一方面,结合调查结果对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进修正,形成最终的《目标要素清单》并发现,当前各学科点的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体现了博士生教育的正确方向、对国家层面博士生培养总目标的重视以及部分的学科特性;但在目标设置的重要性、设置原则的把握及满足现实需求等方面,仍存不足。最后,本研究根据目标设定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形成目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通过分析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及高校、学科特色,以及已有博士就业及职业发展状况等,在参考《目标要素清单》的基础上对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构建尝试。总地来说,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应在充分考虑博士生教育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进入工业企业就职的现实需求,通过借鉴国外大学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案例,把握目标设置的全过程,做好目标设置前的充分准备、目标设置中的广泛讨论和目标设置后的反馈检验等相关工作。
王建华[10](2019)在《创业精神与大学转型》文中研究说明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创新创业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为适应创新创业的需要,大学需要从管理主导的教学型、研究型大学向创业主导的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变。大学转型的顺利进行,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也需要大学人和大学自身的自觉。但无论政府的引导还是大学的自觉,都需要创业精神作为催化剂。如果没有个人、机构以及国家基于创业精神的"创造性破坏",旧的大学范式就难以革新,新的大学范式也难以普及。
二、调整自我,作好准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自我,作好准备(论文提纲范文)
(1)从离身到具身: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转向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具身认知:身体在劳动教育中的参与 |
(一)身体与学生认知:劳动认知形成的基础 |
(二)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劳动习惯培养的关键 |
二、劳动教育“离身”之态的弊端 |
(一)学生身体在劳动教育中的缺位 |
(二)劳动情境在劳动教育中的错位 |
三、复归“具身”之位的劳动教育 |
(一)具身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 |
(二)回归具身劳动教育的行动策略 |
(2)为了更好的工作还是更好的生活——美国前100名高中生涯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
(一)样本选择 |
(二)分析方法 |
二、美国高中生涯教育的目标分析 |
(一)聚焦生涯意识 |
(二)掌握职业技能 |
(三)关注升学指导 |
(四)促进深度学习 |
(五)提高公民意识 |
三、美国高中生涯教育的实施路径 |
(一)生涯意识:探索自我与感知社会 |
(二)职业技能:二元并重与对接社会 |
(三)升学指导:包容个性与定位升学 |
(四)深度学习:培养思维与学会学习 |
(五)公民意识:走进社会与面向全球 |
四、美国高中生涯教育的支持体系 |
(一)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支持 |
(二)学校教育机构:联合行动 |
(三)专业行业:加强交流 |
(四)其他社会力量:构建合力 |
五、经验与启示 |
(一)贯穿全面与终身的理念 |
(二)关注多元与核心的素养 |
(三)整合多样与互补的实施路径 |
(四)调动丰富与优质的社会资源 |
(3)未来教育的四种图景——OECD《2020年未来学校教育图景》报告要点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脉络 |
(一)未来教育图景 |
(二)2001年未来学校教育的六种图景 |
1.健全的官僚体系:学校制度继续占主导地位 |
2.扩展学习市场模式:不断增长的教育投资 |
3.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中心:学校拥有较大自主权 |
4.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以知识为中心重构学校 |
5.学习者网络与网络化社会:学校系统非制度化 |
6.教师流失:教师供应危机 |
(三)2020年未来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 |
二、过去20年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一)教育模式逐渐扩展 |
1.教育对公民影响逐渐扩大 |
2.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 |
3.老龄化社会呼唤终身学习和非正式学习 |
(二)学习环境改变 |
1.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日益增长 |
2.对人类学习的理解逐步深入 |
3.对学校教学改革需求迫切 |
(三)教师知识结构急需动态更新 |
1.加强职前、职中和职后教师教育成为重要议题 |
2.更新教师TPACK知识结构日益迫切 |
(四)教育治理模式发生改变 |
1.教育权利分配发生巨大变化 |
2.加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治理合力 |
3.建立网络伙伴关系成为教育治理的关键 |
三、2020年未来教育四种图景 |
(一)学校教育扩展:大规模学校教育模式增强 |
(二)教育外包:学校教育外包和教育市场激增 |
(三)学校作为学习中心:学校教育的重新定位和转型 |
(四)无边界学习:学校教育的终结和消亡 |
四、未来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及消解 |
(一)未来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
1.现代化与颠覆性变革 |
2.新目标与旧结构 |
3.全球化与本土化 |
4.创新与规避风险 |
5.技术潜能与现实 |
6.虚拟学习与面对面交流 |
7.学习与教育 |
(二)若干建议 |
1. 转变思维方式以应对现代化指标陷阱 |
2.改变教育旧体系以实现教育公平 |
3.促进自主创新以实现本土化和全球化 |
4.推动教学创新,注意规避风险 |
5.发挥技术潜能以推动教学变革 |
6.利用新兴智能技术以实现混合教学 |
7.推动终身学习以构建学习型社会 |
(4)安立甘宗与英国政体变迁(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末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对都铎王朝的宗教与政治研究 |
1.2.2 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宗教与政治研究 |
1.2.3 对内战及王朝复辟后的宗教与政治研究 |
1.2.4 对安立甘宗与保守主义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安立甘宗与主权国家 |
2.1 英国宗教改革的背景 |
2.1.1 中世纪英国的政教关系 |
2.1.2 宗教改革的导火索——国王离婚案引发神学争辩 |
2.2 亨利八世建立“至尊王权” |
2.2.1 “至尊王权”的建立过程——宗教改革议会重置二元权力体系 |
2.2.2 “至尊王权”的政治神学论证 |
2.2.2.1 激进派的论证思路——爱德华·福克斯 |
2.2.2.2 保守派的论证思路——史蒂芬·加德纳 |
2.2.3 “至尊王权”塑造的新型政教关系——世俗国王兼任教会领袖 |
2.3 伊丽莎白建立安立甘宗教会国家 |
2.3.1 安立甘宗的形成 |
2.3.2 安立甘宗对国教会的论证——对天主教和清教攻击的反驳 |
2.3.3 安立甘宗对教会国家的论证——教会与国家同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立甘宗与绝对君主制 |
3.1 安立甘宗在政治上促成绝对主义王权 |
3.1.1 国王与安立甘宗教会面临的挑战——天主教和清教的反王权主张 |
3.1.2 安立甘宗建立国王的神圣权利理论——“君权神授”下服从义务的绝对性 |
3.2 安立甘宗在宗教上与清教对立 |
3.2.1 主教的神圣权利理论 |
3.2.2 宗教礼仪的“神圣之美” |
3.2.3 阿明尼乌主义教义 |
3.2.4 安立甘教会排斥清教徒 |
3.3 政治矛盾与宗教矛盾的相互转化 |
3.3.1 宗教矛盾政治化——清教运动的三个阶段 |
3.3.2 宗教矛盾与政治矛盾重合——安立甘宗的绝对主义王权理论加剧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
3.3.3 “敌基督”观念的政治化转型——清教赋予神学观念以反暴君的政治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立甘宗与复辟后的君主制 |
4.1 清教共和主义 |
4.1.1 清教长老派谋求有限君主制 |
4.1.2 清教独立派谋求议会共和制 |
4.1.3 清教共和主义的崩溃 |
4.2 君主制与安立甘宗国教会复辟 |
4.2.1 重建君主制与国教会——国王与议会的合作与分歧 |
4.2.2 政教关系新局面——国王与国教会的对立 |
4.3 安立甘宗的神学转型——“消极服从”教义的形成 |
4.3.1 安立甘宗道德神学——强调道德和服从在获取救赎中的重要性 |
4.3.2 主教的神圣权利理论的新内涵——教俗二元主义观念的复兴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立甘宗与立宪君主制 |
5.1 安立甘宗与“光荣革命” |
5.1.1 “光荣革命”的发生——安立甘宗建立反天主教联盟 |
5.1.2 安立甘宗在“光荣革命”后的分裂——革命派和不矢志派对效忠国王的不同理解 |
5.1.3 安立甘宗为新政权辩护——“事实君主”“神意”等神学理论赋予威廉政府合法性 |
5.2 安立甘宗与立宪政体 |
5.2.1 立宪君主制的形成——安立甘宗联合议会规制君主 |
5.2.2 安立甘宗神学中的反专制传统 |
5.2.3 立宪政体下安立甘宗的王权观——“至尊王权”理论的公共性转型 |
5.3 立宪君主制下的政教关系 |
5.3.1 立宪政体的社会稳定机制——走向宗教宽容 |
5.3.2 宗教宽容的有限性——安立甘宗扞卫教会国家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英国保守主义延续安立甘宗教会国家体制 |
6.1 保守主义在安立甘宗影响下的国家观念 |
6.1.1 政教关系理论 |
6.1.2 个人与国家关系理论 |
6.2 保守主义在安立甘宗影响下对政治传统的观念 |
6.2.1 悲观的人性论 |
6.2.2 集体理性与政治传统 |
6.3 安立甘宗与保守主义的审慎改革观念 |
6.3.1 安立甘宗“中间道路”的改革模式 |
6.3.2 保守主义主张渐进和持续的变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太阳城混凝土填充施工方案》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项目的研究背景 |
1.2 翻译项目的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翻译实践指导理论 |
1.3.1 目的论简介 |
1.3.2 目的论指导科技文本翻译的可行性 |
第二章 文本分析 |
2.1 文本来源 |
2.2 文本内容 |
2.3 文本特征 |
2.3.1 词汇层面 |
2.3.2 句子层面 |
2.3.3 语篇层面 |
第三章 翻译实践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1.1 制定术语表 |
3.1.2 辅助工具的准备 |
3.1.3 阅读平行文本 |
3.2 翻译过程 |
3.2.1 充分理解原文 |
3.2.2 翻译过程中的难点 |
3.3 译后审校 |
3.3.1 自我审校 |
3.3.2 他人审校 |
第四章 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的译例分析 |
4.1 忠实原则指导下的词汇翻译 |
4.1.1 直译法 |
4.1.2 转性译法 |
4.2 目的原则指导下的句子翻译 |
4.2.1 换序译法 |
4.2.2 转态译法 |
4.2.3 合句译法 |
4.3 连贯原则指导下的语篇翻译 |
4.3.1 省译法 |
4.3.2 增译法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心得 |
5.2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翻译辅助工具表 |
附录3 翻译任务的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 |
(6)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
2.1.2 基层员工 |
2.1.3 研究综评 |
2.2 关于激励的研究综述 |
2.2.1 激励的内涵 |
2.2.2 激励理论回顾 |
2.2.3 关于激励因素的研究 |
2.2.4 研究综评 |
2.3 关于工作绩效的研究综述 |
2.3.1 工作绩效的内涵 |
2.3.2 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3 研究综评 |
2.4 关于正负激励策略的研究综述 |
2.4.1 正激励策略与负激励策略的含义 |
2.4.2 正激励与负激励的相关研究 |
2.4.3 研究综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激励因素的选择 |
3.1.1 基于企业实践 |
3.1.2 基于文献梳理 |
3.1.3 激励因素的确定 |
3.2 激励因素与工作绩效 |
3.2.1 生存激励与工作绩效 |
3.2.2 相互关系激励与工作绩效 |
3.2.3 发展激励与工作绩效 |
3.3 正负激励策略的调节作用 |
3.3.1 正负激励策略对生存激励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影响 |
3.3.2 正负激励策略对相互关系激励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影响 |
3.3.3 正负激励策略对发展激励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影响 |
3.4 假设汇总与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1.3 问卷设计 |
4.1.4 数据收集 |
4.2 变量测量 |
4.2.1 激励因素 |
4.2.2 工作绩效 |
4.2.3 正负激励策略 |
4.2.4 人口学变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概念模型的实证检验 |
5.1 关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模型验证 |
5.3.1 相关分析 |
5.3.2 回归分析 |
5.4 结果讨论 |
5.4.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5.4.2 激励因素与工作绩效的直接效应讨论 |
5.4.3 正负激励策略调节作用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管理建议 |
三、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激励因素与工作绩效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妊娠期糖尿病概述及现状研究 |
2 助产士护理干预的概述及研究现状 |
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4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临床研究对象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助产士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
1.4.2 第二阶段(28孕周-36孕周)助产士护理干预措施 |
1.4.3 第三阶段(36孕周至产后)助产士护理干预措施 |
1.5 效果评定 |
1.5.1 母婴分娩结局 |
1.5.2 视觉模拟评分(VAS) |
1.5.3 焦虑程度 |
1.5.4 自我效能、分娩应对能力 |
1.5.5 生存质量量表 |
1.5.6 护理满意度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对比两组妊娠期各临床指标 |
2.2 对比两组母婴分娩结局 |
2.2.1 对比产妇分娩结局 |
2.2.2 对比两组围产儿结局 |
2.3 对比两组产后VAS评分 |
2.4 对比两组干预前、分娩时产妇S-AI评分 |
2.5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产妇自我效能、分娩应对能力 |
第三章 讨论 |
3.1 助产士护理干预对于各项妊娠指标影响 |
3.2 助产士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影响 |
3.3 助产士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3 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 |
1.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
2.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母婴结局影响 |
3.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蒙古国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呼唤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研究 |
(二)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弊端 |
(三)蒙古国学者对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鲜有研究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说明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研究文献来源 |
(一)蒙古国关于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文献来源 |
(二)中国关于会计专业课程及课程编制研究文献来源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课程理论研究综述 |
(二)课程编制研究综述 |
(三)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综述 |
(四)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研究综述 |
(五)会计专业课程考评和评价研究综述 |
(六)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施良方及其课程编制原理 |
(一)施良方简介 |
(二)课程的定义 |
(三)课程的理论基础 |
(四)课程编制的原理 |
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 |
(一)怀特海简介 |
(二)怀特海大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蒙古国大学教育与会计专业课程的发展历史 |
一、蒙古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现代教育产生之前的游牧教育阶段(1921年之前) |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大学的产生阶段(1921年至1942年) |
(三)大学教育发展的初期阶段(1942年至1990年) |
(四)大学教育的繁荣发展阶段(1991年至现在) |
二、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发展历史 |
(一)会计专业的发展阶段 |
(二)蒙古国会计方面使用的法律和准则 |
(三)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现状 |
三、蒙古国立大学等五所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一)蒙古国立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二)蒙古国商业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三)蒙古国农业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四)蒙古国财政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五)蒙古国“曼达胡”会计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
第五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调查问卷 |
一、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对大学会计教师的访谈 |
三、社会对会计岗位人才的要求与满意度分析 |
(一)企业对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和满意度访谈调查 |
(二)蒙古国的会计岗位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 |
第六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偏高 |
(二)课程目标表述过于抽象概括、不明确 |
(三)课程目标未能更好地满意雇主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存着不一致现象 |
(二)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要 |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 |
三、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过于重视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 |
(二)会计实习的实效差 |
(三)教学条件难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
四、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蒙古国各大学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评价重视不够 |
(二)大学评估组织机构不健全 |
(三)过于重视课程结果的评价,课程评价方法单一 |
第七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
一、要充分研究影响目标确定的各个因素,制定适宜可行的课程目标 |
(一)要重视对课程目标的研究 |
(二)要充分研究影响课程目标确定的各种因素 |
(三)课程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 |
二、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科学性 |
(一)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
(二)提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性的两点建议 |
(三)完善课程内容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求 |
三、重视影响课程的实施因素改变教师角色,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
(一)重视影响课程实施因素 |
(二)提高会计实习的实效 |
(三)建立教师作为决策者的课程实施 |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设立课程评价部门,提升课程评价的质量 |
(一)重视对学生能力生成和知识学习的评价 |
(二)大学需要设立课程评价部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举足轻重 |
1.1.2 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博士生培养目标泛焦 |
1.1.3 现实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博士生教育 |
1.1.4 我国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有待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博士生培养目标 |
1.3.2 研究型大学 |
1.3.3 工科领域 |
1.3.4 学术型博士生 |
1.4 研究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篇章结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扎根理论法(通过质性访谈法收集数据) |
1.6.3 文本分析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的教育目的 |
2.1.1 两种教育价值取向 |
2.1.2 最有效的和谐 |
2.2 博士生教育目的 |
2.2.1 21 世纪以来围绕美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讨论 |
2.2.2 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主要国家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影响 |
2.2.3 我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 |
2.3 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1 以研究为本的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2 就业现实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冲击 |
2.3.3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调整 |
2.3.4 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的探索 |
2.4 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 |
2.4.1 工科领域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
2.4.2 目标要素的探索 |
2.5 文献评述 |
2.5.1 观点的争论 |
2.5.2 文献的启示 |
2.5.3 潜在的研究缺口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访谈与编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访谈原则与对象 |
3.1.3 访谈过程的实施 |
3.2 数据收集 |
3.2.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2.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3 样本统计 |
3.3.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3.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4 编码分析 |
3.4.1 初始编码 |
3.4.2 聚焦编码 |
3.4.3 理论编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意义阐释与构建 |
4.1 目标的内在意义及其结构关系 |
4.2 目标构建原则 |
4.2.1 理论基础 |
4.2.2 构建原则 |
4.3 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 |
4.3.1 清单的讨论 |
4.3.2 清单的使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状分析、对比与修正 |
5.1 调查对象 |
5.2 调查方法 |
5.3 调查统计与分析 |
5.3.1 从培养方案中提取目标要素 |
5.3.2 目标要素的频次统计分布 |
5.3.3 目标要素在现实与访谈中的比较 |
5.3.4 《目标要素清单》的最终形成 |
5.4 调查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尝试与政策建议 |
6.1 目标构建基础 |
6.2 选取案例的目标设置现状分析 |
6.2.1 目标内容的文本分析 |
6.2.2 目标设置原则的分析 |
6.3 选取案例的目标构建尝试 |
6.3.1 目标的意义阐释 |
6.3.2 目标的构建与分析 |
6.4 案例借鉴与政策建议 |
6.4.1 案例介绍 |
6.4.2 借鉴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的研究发现及贡献 |
7.1.1 研究发现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可能的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创业精神与大学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创业精神 |
二、大学转型需要创业精神 |
三、创业精神如何改革大学 |
四、调整自我,作好准备(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离身到具身: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转向与实施[J]. 胡佳新,陈诗.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23)
- [2]为了更好的工作还是更好的生活——美国前100名高中生涯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J]. 何珊云,吴玥,陈奕喆. 比较教育研究, 2021(06)
- [3]未来教育的四种图景——OECD《2020年未来学校教育图景》报告要点与思考[J]. 兰国帅,张怡,魏家财,郭倩,孔雪柯,张巍方. 开放教育研究, 2020(06)
- [4]安立甘宗与英国政体变迁(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末叶)[D]. 魏鹤鸣. 山东大学, 2020(01)
- [5]《太阳城混凝土填充施工方案》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刘琴. 湘潭大学, 2020(02)
- [6]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层员工激励研究[D]. 高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D]. 段丽娜. 东南大学, 2020(01)
- [8]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D]. Bayanmunkh Pagamdulam(都拉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9]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D]. 刘俭.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创业精神与大学转型[J]. 王建华. 高等教育研究,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