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通信发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龙,杨建中[1](2021)在《航天器对接与捕获技术综述》文中提出航天器对接与捕获技术(Docking&capture technology,DCT)是实现航天器之间在轨连接、控制与分离,建立组合体间人员或资源交互的技术。对航天器对接与捕获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应用前景、技术内涵等内容进行了综述,首先从运载局限性催生对接技术发展、在轨服务需求爆发促进对接技术发展、空间碎片清理任务推动捕获技术发展等角度阐述了航天器对接与捕获技术的研究背景。从时间维度总结了该技术发展的三个历程,从技术途径角度概括了该技术的五个发展趋势。从在轨延寿、在轨手术、地外基建、轨道修正四个方面梳理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提炼了该研究领域的八项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我国在该领域开展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为航天器在轨对接与捕获技术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连彬,魏忠诚,赵继军[2](2021)在《智慧水利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综述》文中指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水利成为当前水利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为理清智慧水利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智慧水利发展,介绍当前智慧水利的研究背景,归纳智慧水利的概念、内涵和应具备的属性特征,提出智慧水利总体层次框架,并详细分析各层功能和支撑技术,综述典型应用领域相关智慧系统平台的搭建方法和实验过程。通过对现有理论技术和应用系统的总结梳理,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构建高效知识体系,提高系统可视化能力,完善水利一张图,加强安全保障,制定统一标准协议,解决不同数据规模带来的挑战等,是智慧水利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李菲菲,胡敏[3](2021)在《巨型低轨卫星星座运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的低轨移动及宽带通信星座又一次进入了发展机遇期,巨型低轨通信卫星星座体量庞大,现有的地面测控系统能力和测控模式难以适应星座测控和管理需求,需要进行自动化星座运行管控技术攻关,开展一体化运行管理维护系统建设,从而实现对大型低轨卫星星座的高效、可靠、经济管控。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低轨星座系统现状、运行管理特点,提出制约星座运行管理的制约因素,重点分析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星座运行管理涉及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低轨移动及宽带通信星座运行管理方案构想,并给出了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徐硕,郭宇东,王宇,李奥,王振洲[4](2021)在《海洋渔业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认为本文围绕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在渔业领域的应用,结合前沿技术及行业发展动态,通过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卫星通信在海洋渔业领域应用需求与前景,归纳总结了自主卫星通信系统的渔业应用现状,提出了我国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在海洋渔业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和措施建议,为我国建设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并开展在海洋渔业领域的相关应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苏靖淇[5](2021)在《世界一流卫星运营商资本运作情况对我国卫星运营商的启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探究如何借助资本运作助力我国卫星运营商的经营发展。基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本文研究了SES、Viasat、Intelsat等同行业标杆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和经验,为我国卫星运营商如何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开展资本运作提供了参考。本文同时也研究了资本运作行为如何与公司的管理、业务、商业模式相结合,以达到资本运作支撑公司业务、优化管理模式的目的。
安娜[6](2021)在《2.1GHz频段5G NR与现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分析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随着5G业务量的不断上升,频谱资源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未来5G的全面部署将面临频谱资源短缺和建设运维成本大的问题。根据我国通信系统的实际部署情况,现考虑在2.1GHz频段进行频谱重耕,探索该频段部署NR FDD系统的可能性。在该频段进行频谱重耕,可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低频段频谱资源优越的传播特性;同时可充分利用已有的通信网络基础建设,减少5G网络全面覆盖时的运维成本。频谱重耕的前提是确保预部署系统和该频段已部署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在各系统的干扰评估准则之内。基于上述需求和企业需求,论文结合理论分析,搭建系统级仿真平台模拟2.1GHz频段NR FDD系统和LTE FDD系统、WCDMA系统、MSS系统的干扰共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1)NRFDD系统与LTE FDD系统的共存研究。明确了 2.1GHz频段NR FDD系统和LTE FDD系统基站和用户间的干扰场景,确定各自系统的干扰评估准则。计算上下行链路的隔离度ACIR。通过蒙特卡洛方法搭建系统级仿真平台,并不断校准,保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给出了仿真平台的整体架构、关键子模块的实验方案。基于仿真平台,给出了两系统在2.1GHz频段的邻频共存结果。(2)NRFDD系统与WCDMA系统的共存研究。确定两系统间干扰的研究场景和研究假设,计算隔离度ACIR。搭建静态仿真平台,给出仿真平台中WCDMA系统架构和关键子模块功率控制模块的实验方案。分析不同部署方式、不同NR系统功率控制参数、不同天线相同系数下,两系统在2.1GHz频段临频共存所需的额外隔离度。(3)NRFDD系统与MSS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明确NR FDD系统和GEO卫星通信系统在2.1GHz频段共存时地对空、空对地、地对地的四种干扰场景和干扰评估准则。计算两系统间的隔离度ACIR。搭建仿真平台,给出仿真平台中MSS系统架构和关键子模块包括网络拓扑等的实验方案。分析NR系统功率控制参数、天线的相关系数和水平维度对两系统在2.1GHz频段临频共存的干扰影响。
丁宇安[7](2021)在《卫星AIS载荷信号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对远洋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卫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船舶信息辅助系统。基于卫星中继通信的AIS系统可以在远离陆地的海域实现大规模覆盖,帮助海洋监测机构及时掌握周围海域的信息。卫星AIS系统采用自组织时分多址接入(Self-organiz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OTDMA)技术,加 之卫星高速运行时对信号的影响,导致了卫星AIS信号会出现信号重叠、丢失等一系列问题。为避免AIS卫星发射后检测性能不理想,需要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找到合适的卫星设计方案。我国现有的卫星AIS数据较少,因此需要一个可靠、准确的卫星AIS载荷信号仿真系统来提供有效的AIS实验仿真数据。本文从卫星AIS基础技术出发,调研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技术成果,设计并实现了卫星AIS载荷信号仿真系统平台。首先,本文充分调研了卫星AIS研究现状,结合卫星AIS相关国际标准和建议书,研究了卫星AIS仿真系统的相关技术。其次,本文分析并指出了现有的AIS仿真模拟系统及算法的不足及短板,结合移动卫星通信等理论,根据卫星AIS系统相关国际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动态卫星AIS仿真模型。介绍了卫星AIS模拟仿真系统的仿真架构设计思路。从卫星AIS模拟仿真系统模拟源端、解调端两方面详细阐述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紧接着,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操作性和使用性,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卫星AIS模拟仿真系统可视化平台。介绍了平台的架构组成,展示了平台各个界面的功能设计及使用流程。最后,本文以场景及各类卫星参数作为变量,使用卫星AIS模拟仿真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系统的信号冲突重数及检测概率。根据仿真实验结果,提出一种提高船舶检测概率的AIS+LAIS模拟仿真系统优化方案。在平台上同步实现并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陈志辉[8](2021)在《簇馈源次级波束的合成优化与优化算法的研究比较》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通信方式从有线通信发展到无线通信,而卫星和雷达技术的的发展则加快了卫星通信发展的步伐,未来能够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相融合的卫星通信网络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对卫星通信的研究中,天线阵列综合问题是主要研究内容。目前主流的优化模型都较为单一,且具有针对性,对于簇馈源次级波束合成优化模型的研究较少。此外,随着合成波束数目的增多,传统优化方法很难处理大规模多变量多峰值的优化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簇馈源次级波束合成优化为研究方向,设计相应的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智能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簇馈源次级波束合成优化问题建立了优化模型。在目标波束远场方向图已知的情况下,分别介绍了高阶级数拟合法和包络法实现对目标函数的建模;在目标波束远场方向图未知的情况下,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同频波束并行协同优化策略,结合高阶级数拟合法和包络法各自的特点,从性能指标出发进行优化模型的设计。(2)针对智能算法中的差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展开研究。结合优化问题的物理特性,通过对种群中不同的个体设置不同的搜索区间,对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算法进行了改良;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多峰值优化问题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3)针对簇馈源次级波束合成优化问题,利用所提的优化模型以及优化算法进行波束的合成优化。采用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实现了满足给定性能指标的目标波束的合成。通过实验仿真对差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改进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改进算法的优越性。
徐路路[9](2021)在《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组网服务迁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移动网络高速发展,随着5G的正式商用,地面网络发展告一段落,人们不禁将目标定在了天地一体化网络上。其中低轨卫星(LEO)网络能够解决地面网络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是地面网络的一个补充。随着世界各国倾力发展,如今世界上的LEO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并且仍在高速发展中。与此同时,LEO网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的问题,由此造成的移动性管理问题成为LEO网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能否解决好移动性管理问题决定了未来LEO网络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本文从边缘计算(MEC)的角度出发,以低轨卫星网络情境下的MEC移动性管理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对国内外LEO网络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做了调研,确定了 MEC在该场景下的发展前景。然后调研当前LEO移动性管理和MEC移动性管理方案,评估了当前存在方案的特点和不足后,提出了一种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组网架构。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网络模型,分析该场景下的通信过程,改善了网络拓扑变化带来的大量路由更新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LEO网络扩展性差的问题。基于该网络架构,搭建了以容器为核心的边缘计算仿真平台,对边缘计算的服务发现、服务卸载、服务迁移等功能进行了仿真,并分别对比了冷、热迁移的效果和云、边计算的效果。针对MEC移动性管理问题,提出将服务过程离散化为一个多次迁移决策过程的方案,降低处理难度和成本。对单个用户的计算服务过程,利用了卫星星座可预期的先验信息,采取全局最优的维特比方法解决迁移决策。针对由此产生的网络局部拥塞问题,提出了采用强化学习的方案解决。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案的性能。
冒小栋[10](2021)在《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高铁经济学主要着眼于研究高铁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是高铁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高铁效应的评价理论、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基本上以定性为主,缺乏一个系统、全面、定量评价高铁效应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的高铁经济效应评价研究是对高铁经济学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对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界定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识别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开始,通过设计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构建并实现了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表、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等核算表的编制和分析。从而全面反映了高铁经济活动的运行数量特点、数量规律,客观评价了高铁经济总量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乘数效应等,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有:(1)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是全面、系统反映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有效工具。卫星账户用来衡量打破SNA中心框架的现有行业分类或产品分类之后重新组合形成的如高铁经济等特定领域、主题或部门的规模和贡献的数据系统,将卫星账户原理运用到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评价之中正好发挥了卫星账户可以解决行业统计口径不全的问题,全面描述高铁经济的生产过程、资金来源及流向、投入与产出关系、收入分配与使用等相关问题。利用卫星账户原理构建的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系统、全面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工具。(2)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7个大类,有33个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行业大类相对应的特有产业,分布在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高铁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高铁线路建设及服务”“高铁运输设备”等7个大类,23个中类,60个小类。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目录中有货物21种,服务39种;有22种特征产品、38种关联产品。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可以分为“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等共计33个。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布在“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品”“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玻璃及玻璃制品”等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3)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由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四部分组成。核算表之间的一些平衡项对应着高铁经济总产出、高铁经济增加值、高铁经济最终消费支出、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高铁经济进口额和出口额、高铁经济最终支出、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等一些重要经济总量。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是为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提供数据来源,是编制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的基础,按照153产品部门分类的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中间产品矩阵为196?196方阵。(4)2018年高铁经济增加值为2,422.09亿元,占GDP比重为0.26%。收入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与生产法计算结果一样,其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比分别为58.31%、10.04%、16.72%、14.92%,支出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显着大于生产法和收入法。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112.0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18.35亿元、就业人数为1,423,561人。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为276.65亿元,进口额为158.30亿元,进出口差值(净出口)为118.35亿元。(5)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感应度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取值范围为0.3657~1.5255之间,影响力大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制造业、建筑业,影响力小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服务业,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为1.0290,稍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影响力。感应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000~1.1855之间,只有“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3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大于1,其他40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为0.4346,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感应度。(6)高铁经济具有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特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等6个产品部门可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中间投入率高出约6个百分点,增加值率低了近6个百分点,单位中间投入创造的增加值低了近14个百分点。从支出法增加值相关比例系数看,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差异较大,最终消费率(消费率)低了约3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率(投资率)高了约40个百分点,净出口率高了近2个百分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等6个产品部门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7)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总产出15283.22亿元,完全居民收入2285.36亿元,分别为高铁经济总产出的1.95倍,为直接高铁经济劳动者报酬的1.62倍。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产出乘数为2.9553,差距较大。简单产出乘数效应最高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部门,最低的主要是服务业产品部门。“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G”等完全总产出最大的5个部门占全部完全总产出比例高达85.00%。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收入乘数为0.4540,收入乘数效应最高的前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服务业产品部门,最低的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制造业产品部门。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I型收入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类似、与简单收入乘数效应相反的特点。(8)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就业乘数为0.1150,差异较大,各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似的特点。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为4,897,457人,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1,423,561人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9)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4985.71亿元,为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简单增加值乘数均为1,平均I型增加值乘数为3.9099。各产品部门I型增加值乘数差异较大,呈现制造业产品部门高、服务业产品部门低的特征。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为4985.71亿元,是生产法和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比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多出158.30亿元。
二、卫星通信发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通信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航天器对接与捕获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运载局限性催生对接技术 |
1.2 在轨服务促进对接技术发展 |
1.2.1 在轨组装 |
1.2.2 在轨维修 |
1.2.3 在轨更换 |
1.2.4 在轨加注 |
1.2.5 在轨重构 |
1.3 太空垃圾清理推动捕获技术发展 |
1.3.1 机械臂捕获 |
1.3.2 喉管捕获 |
1.3.3 包覆捕获 |
2 发展历程 |
2.1 概念提出与初步实用阶段(1960—1980年) |
2.2 自主对接验证与实施阶段(1980—2000年) |
2.3 全面应用与升级换代阶段(2000年至今) |
2.3.1 载人对接机构形成标准 |
2.3.2 自主对接机构全面应用 |
2.3.3 非合作捕获机构蓬勃发展 |
3 发展趋势 |
3.1 介电材料捕获 |
3.2 吸附捕获 |
3.3 动能捕获 |
3.4 电磁捕获 |
3.5 仿生捕获 |
4 应用前景 |
4.1 在轨延寿 |
4.2 在轨手术 |
4.3 地外基建 |
4.4 轨道修正 |
5 关键技术 |
5.1 系统设计与优化技术 |
5.2 自适应捕获技术 |
5.3 高可靠锁紧技术 |
5.4 气/液/电路连接、断开技术 |
5.5 对接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技术 |
5.6 地面演示与验证技术 |
5.7 消旋控制技术 |
5.8 智能驱动技术 |
6 启示与展望 |
(4)海洋渔业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卫星通信在海洋渔业领域应用需求与前景 |
(一)弥补海上通信痛点短板的关键环节 |
(二)满足渔业生产及管理更高需求的必要手段 |
(三)提供出海渔民精神慰藉的源头活水 |
(四)打造渔业船联网工程体系的重要基石 |
(五)确保自主可控数据安全的根本要求 |
三、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
(一)通信卫星系统发展总体情况 |
(二)天通系统及其应用现状 |
(三)典型VSAT通信服务应用现状 |
1.“海星通”成为我国首个高通量海上通信服务产品 |
2.“和卫通”推动星地通信技术电信级融合 |
3.“海上通”带动渔船VSAT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
(四)典型低轨卫星系统及应用展望 |
1.“虹云”工程首星取得突破试验效果 |
2.“行云”工程构建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 |
3.“鸿雁”星座组网计划正式进入“快车道” |
四、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在海洋渔业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
(一)通信宽带化,组网向低轨道方向发展 |
(二)资费亲民化,业务向普惠大众方向发展 |
(三)体系自主化,网络向安全可控方面发展 |
五、我国海洋渔业应用自主通信卫星系统的有关建议 |
(一)统筹谋划,构建海洋新型宽带通信网络 |
(二)立足行业,满足海洋渔业领域实际需要 |
(三)深挖潜力,探索更多海洋渔业应用场景 |
(5)世界一流卫星运营商资本运作情况对我国卫星运营商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章世界一流卫星运营商资本运作情况 |
(一)传统卫星运营商资本运作情况 |
1.我国卫星运营商的经营规模差距 |
(1)财务数据 |
2.我国卫星运营商的卫星布局差距 |
3.利用资本运作工具支持发展 |
(二)Viasat资本运作情况 |
1.提早布局全球最高容量宽带卫星 |
2.营收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
3.多样化业务拓宽增长源动力 |
4.高频度资本运作支持业务发展 |
第3章世界一流卫星运营商资本运作对比分析 |
(一)价值实现的差异 |
1.市值水平 |
2.估值水平 |
(二)价值塑造的差异 |
1.经营业绩表现不同 |
2.主营业务结构不同 |
3.资产负债结构不同 |
4.资本运作导向不同 |
(三)价值描述的差异 |
1.公司定位描述:互联网服务商与卫星媒体服务商 |
2.合作伙伴描述:科技企业与通信运营商 |
3.市场概念描述:科技企业与资源企业 |
第4章对我国卫星运营商的启示 |
(一)SWOT分析 |
(二)主要启示 |
1.做好带宽资源统筹优化,实现全球覆盖 |
2.加大研发投入,实现科技赋能 |
3.打造合作开放共享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
4.加快开展资本运作,加强市值管理能力 |
(6)2.1GHz频段5G NR与现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2.1GHz频段通信系统概述 |
2.2.1 5G NR系统 |
2.2.2 LTE系统 |
2.2.3 WCDMA系统 |
2.2.4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
2.3 无线通信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 |
2.3.1 干扰原理及类型 |
2.3.2 干扰共存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G NR系统与LTE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 |
3.1 引言 |
3.2 干扰场景与评估准则 |
3.2.1 干扰场景 |
3.2.2 评估准则 |
3.3 隔离度计算 |
3.3.1 ACLR计算 |
3.3.1.1 NR FDD终端干扰LTE FDD基站的ACIR |
3.3.1.2 LTE FDD终端干扰NR FDD基站的ACIR |
3.3.2 ACS计算 |
3.4 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
3.4.1 仿真平台架构 |
3.4.2 仿真平台子模块 |
3.5 仿真结果校准与分析 |
3.5.1 仿真平台校准 |
3.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5GNR系统与WCDMA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 |
4.1 引言 |
4.2 干扰场景与保护准则 |
4.2.1 干扰场景 |
4.2.2 保护准则 |
4.3 隔离度计算 |
4.3.1 ACLR计算 |
4.3.2 ACS计算 |
4.4 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
4.4.1 仿真平台架构 |
4.4.2 仿真平台子模块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4.5.1 5G NR系统干扰WCDMA系统 |
4.5.2 WCDMA系统干扰5G NR系统 |
4.5.3 仿真结果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5GNR系统与MSS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 |
5.1 引言 |
5.2 干扰场景与评估准则 |
5.2.1 干扰场景 |
5.2.2 保护准则 |
5.3 隔离度计算 |
5.3.1 ACLR计算 |
5.3.2 ACS计算 |
5.4 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
5.4.1 仿真平台架构 |
5.4.2 仿真平台子模块 |
5.5 仿真结果校准与分析 |
5.5.1 仿真平台校准 |
5.5.2 仿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7)卫星AIS载荷信号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卫星AIS系统概述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卫星AIS载荷信号仿真系统的研究意义 |
1.2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卫星AIS仿真系统技术综述 |
2.1 卫星AIS模拟仿真系统 |
2.2 卫星AIS模拟仿真系统相关技术 |
2.2.1 AIS帧结构 |
2.2.2 信道参数计算 |
2.2.3 GMSK调制 |
2.2.4 盲信号分离 |
2.2.5 GMSK信号解调 |
2.2.6 时频同步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卫星AIS模拟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卫星AIS仿真系统模拟信号源 |
3.1.1 船舶区域建立及船舶信号模拟 |
3.1.2 卫星初始参数相关设定和计算 |
3.1.3 时隙分配模块 |
3.1.4 生成AIS仿真信号 |
3.2 卫星AIS模拟仿真系统解调端 |
3.3 卫星AIS模拟仿真系统可视化平台 |
3.3.1 可视化平台——静态场景、动态场景仿真 |
3.3.2 可视化平台——实际场景仿真 |
3.3.3 可视化平台——理想场景仿真 |
3.3.4 可视化平台——AIS冲突信号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仿真分析及系统优化提升 |
4.1 系统仿真及分析 |
4.1.1 船舶总数量对信号冲突重数的影响 |
4.1.2 接收天线数量对船舶检测概率的影响 |
4.1.3 消息种类对船舶检测概率的影响 |
4.1.4 分布类型对船舶检测概率的影响 |
4.1.5 信噪比对船舶检测概率的影响 |
4.1.6 频点数对船舶检测概率的影响 |
4.1.7 AIS冲突信号仿真实验 |
4.2 系统优化 |
4.2.1 LAIS简介 |
4.2.2 AIS+LAIS模拟仿真系统设计实现思路 |
4.2.3 仿真实验及对比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簇馈源次级波束的合成优化与优化算法的研究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星载天线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簇馈源多波束合成架构研究 |
2.1 天线基础 |
2.1.1 天线基本参数 |
2.1.2 反射面天线 |
2.2 多波束复用技术 |
2.2.1 波束频分复用 |
2.2.2 簇馈源波束成形方式 |
2.3 波束合成架构设计 |
2.3.1 传统卫星通信系统组成架构 |
2.3.2 簇馈源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组成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簇馈源次级波束合成优化 |
3.1 优化模型设计 |
3.2 优化目标函数构建 |
3.2.1 高阶级数拟合法 |
3.2.2 包络法 |
3.2.3 同频波束并行协同优化 |
3.3 馈源选择方法 |
3.4 插值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
4.1 差分进化算法及其改进 |
4.1.1 差分进化算法简介 |
4.1.2 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运行参数 |
4.1.3 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流程 |
4.1.4 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 |
4.2 粒子群算法及其改进 |
4.2.1 粒子群算法简介 |
4.2.2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运行参数 |
4.2.3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流程 |
4.2.4 粒子群算法的改进 |
4.3 基于智能算法的优化设计及结果 |
4.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
4.3.2 问题建模和目标函数建立 |
4.3.3 优化算法的设计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结论 |
5.3 后续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组网服务迁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卫星通信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LEO研究现状 |
1.2.1 卫星通信的发展 |
1.2.2 LEO的研究方向 |
1.3 MEC的研究现状 |
1.3.1 MEC技术的发展 |
1.3.2 MEC的研究方向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1.4.1 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LEO场景和MEC的移动性管理技术介绍 |
2.1 LEO移动性管理技术 |
2.1.1 LEO星座组网 |
2.1.2 LEO移动性管理技术 |
2.2 MEC及其移动性管理技术 |
2.2.1 MEC技术 |
2.2.2 MEC移动性管理 |
2.3 当前LEO管理技术的缺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网络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
3.1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网络的需求分析 |
3.2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网络架构设计 |
3.2.1 部署方式 |
3.2.2 通信过程 |
3.2.3 利用容器进行服务封装 |
3.3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网络架构的仿真实现 |
3.3.1 仿真平台构建 |
3.3.2 功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服务迁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4.1 边缘计算服务迁移过程 |
4.2 迁移决策过程 |
4.3 使用维特比算法进行迁移决策 |
4.4 仿真实现 |
4.4.1 相关实体 |
4.4.2 仿真流程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铁效应及分类研究现状 |
1.2.2 宏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3 中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4 微观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5 卫星账户研究有关现状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铁与高铁经济 |
2.1.2 高铁经济效应与高铁经济宏观效应 |
2.1.3 卫星账户与高铁经济卫星账户 |
2.2 国民账户与卫星账户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3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原理 |
2.3.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 |
2.3.2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假定及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2.3.3 投入产出系数及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识别及分类 |
3.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高铁经济产业链与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 |
3.2.1 高铁经济产业链 |
3.2.2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中有关高铁经济产业链的分类 |
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 |
3.3.1 高铁经济产品的划分与分类 |
3.3.2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和路径 |
3.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与行业小类 |
3.4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及特有产业分类 |
3.4.1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类 |
3.4.2 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及核算框架的确定 |
4.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1.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
4.1.2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 |
4.2.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思路 |
4.2.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 |
4.3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 |
4.3.1 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 |
4.3.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
4.3.3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3.4 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 |
4.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扩展核算 |
4.4.1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作用 |
4.4.2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范畴 |
4.4.3 常用的就业统计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表式 |
5.1 高铁经济相关产品部门分类 |
5.1.1 基于153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分类 |
5.1.2 基于42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 |
5.1.3 其他产品部门分类 |
5.2 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1 生产法与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2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与增加值总表 |
5.3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3.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 |
5.3.2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 |
5.4.1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4.2 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 |
5.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表测算及分析 |
6.1 高铁经济比例的确定 |
6.1.1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理想方法 |
6.1.2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实际方法 |
6.1.3 产品部门高铁经济比例测算结果 |
6.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建立及结果 |
6.2.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建立方法 |
6.2.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测算结果 |
6.3 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1 生产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2 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3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4 高铁经济增加值总表测算及分析 |
6.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总量指标测算 |
6.4.1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测算 |
6.4.2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测算 |
6.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总量测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铁经济产业关联及乘数效应测算与分析 |
7.1 高铁经济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7.1.1 后向联系(拉动作用)分析 |
7.1.2 前向联系(推动作用)分析 |
7.1.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和感应度综合分析 |
7.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乘数效应分析 |
7.2.1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产出乘数效应分析 |
7.2.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收入乘数效应分析 |
7.2.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分析 |
7.2.4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增加值乘数效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论研究主要结论 |
8.1.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卫星通信发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航天器对接与捕获技术综述[J]. 王文龙,杨建中. 机械工程学报, 2021(20)
- [2]智慧水利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综述[J]. 连彬,魏忠诚,赵继军. 水利信息化, 2021(05)
- [3]巨型低轨卫星星座运行管理模式研究[A]. 李菲菲,胡敏. 第三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 2021
- [4]海洋渔业自主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徐硕,郭宇东,王宇,李奥,王振洲. 中国渔业经济, 2021
- [5]世界一流卫星运营商资本运作情况对我国卫星运营商的启示研究[A]. 苏靖淇. 第十七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1
- [6]2.1GHz频段5G NR与现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分析研究[D]. 安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卫星AIS载荷信号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丁宇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簇馈源次级波束的合成优化与优化算法的研究比较[D]. 陈志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组网服务迁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 徐路路.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D]. 冒小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