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白垩系泥岩欠压实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

松辽盆地白垩系泥岩欠压实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

一、松辽盆地白垩系泥岩欠压实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卢朝进[1](2020)在《深埋型和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动力演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致密砂岩油气作为全球重要的非常规化石能源领域,相继在我国及全球各大含油气盆地中已有重大发现,其资源潜力巨大。前人研究已经证实盆地埋藏过程的差异对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砂岩孔隙动力学研究对探索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过程和成藏动力学机制有重大理论意义。然而本领域存在以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其一,目前砂岩压实过程及机制的研究仍沿用泥岩压实理论,并未考虑砂岩自身的特殊性开展砂岩压实的深入研究;其二,不同埋藏过程盆地的砂岩压实差异程度及孔隙度差异演化机制缺乏系统性研究;其三,在不同埋藏过程背景下,砂岩孔隙动力演化过程研究缺乏合理且有效的手段,致使致密砂岩成藏动力学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针对上述三个关键问题,论文运用地层孔隙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典型埋藏过程的盆地理论分析,并结合地质、录井岩心薄片和测井等资料的验证,旨在阐明砂岩压实过程及压实机制;通过对理论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比的方法,建立两类不同埋藏过程典型盆地致密砂岩孔隙度差异模式;运用多种方法综合重建了两类不同埋藏过程典型盆地致密砂岩地层压力差异演化模式,建立两类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过程。取得以下三项成果。提出砂岩透镜体“旋回式压实”新模式。通过对不同地层结构的压实过程进行理论对比分析,指出由于砂岩透镜体压实过程中,砂岩和泥岩排液相互作用会导致“排液双阻”现象;基于定量孔隙度统计,证明砂岩透明体存在“非均衡压实”特征,并对砂岩进行压实实验模拟,证实深层砂岩仍存在非均衡压实作用;提出沉积盆地砂岩透镜体压实均存在“压实旋回”的过程;指出了两类典型盆地砂岩发育存在“多旋回”压实模式的动态发育机制。提出了埋藏过程控制砂岩致密程度的新观点。基于砂岩孔隙度演化双元函数和化学动力学,理论上指出时间因素是控制砂岩埋藏减孔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基于全球致密砂岩储层统计,证实时间对砂岩致密化过程有重要贡献意义;通过双元函数计算表明,在等埋深和等时间条件下,早期深埋型盆地的减孔量大于晚期深埋抬升型,在鄂尔多斯盆地自西向东的典型井砂岩压实程度对比中得到验证。通过对深埋型和抬升型盆地致密砂岩压实特征分析,提出深埋型“高幅双峰式”砂岩透镜体压实模式和抬升型“低幅双峰式”砂岩透镜体压实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类盆地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过程进行重建,明确了埋藏后期的抬升剥蚀作用对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发生回弹,最终建立了两类盆地砂岩演化的差异模式,即深埋型“早期分段减孔—晚期深埋减孔”的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模式,抬升型“早期持续减孔—晚期回弹增孔”的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模式。建立两类典型埋藏过程盆地砂岩古压力演化模式,提出了深埋型和抬升型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动力学差异特征;运用基于颗粒应力的地层压力计算模型,克服了传统的等效深度法存在的不合理性;以颗粒应力法为主,并结合Petro Mod模拟法和流体包裹体法恢复古压力法,建立深埋型和抬升型两类盆地砂岩地层压力演化模式,即深埋型盆地“早期低幅度增压—晚期持续高压”的演化模式和抬升型盆地“早期多段式增压—晚期抬升泄压”的演化模式;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鄂东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在中侏罗纪至晚白垩纪期间存在超压,早白垩纪之后发生大规模抬升剥蚀,导致盆地现今以常压和负压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类埋藏过程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静力平衡方程,结合天然气充注期次研究,建立了两类埋藏过程盆地的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模式,深埋型盆地砂岩以“持续充注”为特征,抬升型砂岩天然气以“分段充注”为特征。

苏阳[2](2019)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运聚过程及主控因素》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其中致密油是非常规油气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资源丰富,为典型陆相致密油发育区,频繁变化的沉积环境和物源供给导致岩性复杂多变、单层厚度小,储集层物性差且孔隙结构复杂,为典型致密储层。目前针对致密油运移和聚集过程研究较少,运聚机理和主控因素不明。以芦草沟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地球化学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烃源岩、储集层与源储配置等地质条件特征,明确了致密油运移机理,揭示了致密油聚集过程及控制因素,建立了致密油运移和聚集模式。芦草沟组烃源岩广覆式发育,有机质丰度高(TOC均值为2.92%),有机质类型以I和II型为主,已达到成熟阶段,多数属于好—优质烃源岩。储层主要分布在芦草沟组上下甜点体内部,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白云岩,粉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多优于白云岩储层,其中凝灰质粉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最好。源储配置组合划分为源夹储型、源储互层型和储夹源型,油源对比表明致密油源自致密储层紧邻的烃源岩,在烃源岩有效排烃范围内,源储互层型和储夹源型组合含油性较好,致密油分布具有“源储共控”的特点。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和微米CT流体充注原位表征实验,开展不同充注压力条件下致密油运移过程的可视化研究,阐明了致密油运移机理。低充注压力下石油在孔隙间的运移呈“跳跃式”,单个跳跃性事件表现为石油突破喉道、充填孔隙和发生卡断,跳跃式事件多次重复发生使油水界面不断向前推移。在运移方向上无统一油水界面,其推进速度存在差异,石油优先选择充填连通大孔隙,发育优势运移路径,石油主要呈孤立状且分布分散,储层含油饱和度较低。高充注压力下优势运移路径发生分叉与合并,石油主要呈多孔状、网络状和大片连通状分布。石油跳跃式运移主要受局部毛细管力控制,充注压力为跳跃式运移提供必要的动力,决定了最小充注孔喉半径大小。通过聚集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分析了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过程,揭示了致密油聚集过程及主控因素。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增长模式主要受充注压力和孔隙结构耦合控制,充注压力是含油饱和度增长的必要条件,孔隙结构是导致含油饱和度增长模式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孔喉半径和配位数对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模式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不同岩性致密储层的孔隙类型组合方式及结构特征明显受溶蚀作用影响,白云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晶间孔和剩余原生孔,发育少量溶蚀孔,孔喉半径小,其中喉道以纳米级喉道为主,配位数低,连通性差,含油饱和度增长缓慢,最终含油饱和度低;粉砂岩储层孔隙类型组合方式和结构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储层含油饱和度高低不一,其中凝灰质粉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和剩余原生孔,孔喉半径大,微纳米喉道共存,连通性好,含油饱和度快速增长,最终含油饱和度较高。芦草沟组发生两期石油充注,储层在侏罗纪晚期石油大规模充注时已致密化,自早侏罗世末期烃源岩再次开始生烃后,源储剩余压差不断增大,为致密油运移持续提供动力。石油在源储剩余压差驱使下克服毛细管阻力,沿储层孔隙网络发生垂向运移,局部发育的微裂缝和缝合线是石油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致密油聚集受源储配置控制明显,源夹储型致密油主要聚集在物性较好的储层中,源储互层型和储夹源型致密油主要聚集在紧邻优质烃源岩且物性较好的储层中,且距源储界面越远,储层含油饱和度越低。

宋明正[3](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文中提出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主要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有效烃源岩、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其配置关系研究基础上,对于自生自储背景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通道、运移动力及致密油成藏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致密油成藏机理。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发育两类烃源岩,其中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8%以上)、类型好、成熟度适中,为主要烃源岩;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较差,为次要烃源岩。长7段储层以浅灰色细粒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物性较差,孔喉结构复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但溶蚀孔也较为发育,成为油气储集和渗滤的空间。源储组合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Ⅰ型源储组合中存在黑色页岩且砂体厚度较大,为油气储集最有利的源储组合类型;Ⅱ型和Ⅲ型源储组合中砂体厚度较小,储油能力较差;Ⅳ型源储组合中不存在黑色页岩,但砂体发育,由紧邻的暗色泥岩供烃,储油能力相对较好。油气运移动力以生烃增压为主,剩余压力对致密油的分布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初次运移通道主要为泥岩微裂缝,二次运移以裂缝为主,但连通的溶蚀孔也可以提供通道条件。成藏期长7段储层温压较高,导致原油密度、粘度及界面张力均有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小了充注阻力,利于致密油充注成藏。致密油成藏主要受三个因素的控制,分别是持续超压下的石油充注、源储紧邻的空间配置关系以及良好的运移通道。

魏强[4](2019)在《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中的成藏地球化学问题,在样品采集基础上,采用烃源岩岩石学、烃源岩热解及热模拟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库车坳陷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倾气性能。基于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深化了深层致密砂岩气的成因和来源研究。通过储层物性及成岩演化序列的分析,定量揭示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基于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颗粒荧光定量分析,系统阐述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时间。依据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充注先后顺序并结合典型气藏解剖,对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进行划分,明确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揭示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模式。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库车坳陷发育侏罗—三叠系烃源岩,在拜城和阳霞凹陷中心厚度超过400m,生气强度超过70×108m3/km2。两套烃源岩在拜城凹陷中心成熟度超过3%,显示出较高的成熟度。烃源岩中干酪根主要为Ⅲ型,具有明显的倾气性能。烃源岩热模拟实验显示,2℃/h升温速率温度增加至550~600℃时,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甲烷产率超过158mL/g·TOC,湖相烃源岩最大为84mL/g·TOC。总体来看,烃源岩供气条件较为优越,为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提供充注的气源。(2)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组分以甲烷为主,为82.11%~98.50%;重烃气(C2+)含量主要介于0%~8.9%,干湿气并存。δ13C1为-36.9‰~-27.6‰,δ13C2为-27.6‰~-16.3‰,δ13C3为-25.87‰~-15.7‰。烷烃气碳同位素偏重,主要呈正碳同位素序列,存在部分倒转。深层致密砂岩气成熟度为0.66%~3.03%,较大数值差异暗示其来源于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综合分析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属于成熟、高-过成熟的煤成气,主要来自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次为三叠系烃源岩。(3)库车坳陷深层主要含气层段为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多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主频分布介于2%~8%和0.01~0.1× 10-3μm2,低于同地区浅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深部储层经历了同生—表生和早成岩阶段,正处于中成岩阶段早期。依据成岩演化序列和孔隙演化模型,认为侏罗系和白垩系储层致密化时间较早,约发生在康村组沉积中晚期。而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较晚,约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晚期。压实作用对于储层致密化的贡献最大并贯穿着致密化过程的始终。(4)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盐水包裹体、液态烃包裹体和气态烃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宽介于81.5~176.4℃,盐度为1.39%~26.3%。颗粒荧光定量分析表明,深部储层中早期原油在后期气侵作用下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在储层流体历史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原油充注主要发生在吉迪克组沉积晚期至康村组沉积早中期,天然气充注主要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期。(5)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两种类型。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已致密,毛细管力和气体膨胀力为运移动力,分布在沉积盆地边缘或深凹及背斜带上,成藏过程为:储层致密化→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构造调整。先成藏后致密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尚未致密,天然气运移动力为浮力和水动力,分布受等高线控制且具有统一的气水界面。成藏过程为: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储层致密化→构造调整。(6)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大范围展布的“稳定带”、较好的“断盖”组合,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晚期的原油充注及储层致密化,库车组沉积期气侵并经构造改造后形成的气藏”。先成藏后致密型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有利的储层、较为完整的区域性盖层、具有构造高点及优势运移通道,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期的原油充注,库车组沉积期成熟天然气充注及其晚期的储层致密化,后经构造改造形成的气藏”。

范光旭[5](2018)在《阜康斜坡带石炭系火成岩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前人对阜东斜坡带石炭系火成岩储层及油气藏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地勘察以及室内资料分析,以及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测录井资料、地震资料解释、岩石热解、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化参数对比等技术手段,对该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岩性、岩相、储层特征、储层控制因素、油源特征、油藏类型等内容进行详细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石炭系火成岩以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等火山熔岩和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为主;研究区发育有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火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裂缝为主,整体为中高孔-低渗储层。(2)成岩改造过程包括冷凝固结成岩作用阶段、表生成岩作用阶段及埋藏成岩作用阶,其中表生期的溶解作用及埋藏期的充填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3)火成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受岩性、岩相、不整合及后期断层影响较大,近源相带、强风化淋滤作用带及裂缝发育且弱充填作用带所在地区的储层为优质储层。(4)工区油气藏分为顶部石炭系油气藏和石炭系内幕油气藏。其中顶部油气藏以石炭系顶部风化壳为储层,并和二叠系底部泥岩构成储盖组合,二叠系和石炭系烃源岩在白垩纪进入生排烃高峰期,主要沿石炭系顶部不整合和石炭系顶部Ⅲ级断裂进行油气运聚成藏。石炭系内幕油气藏以石炭系内部火成岩为储层,以凝灰岩和沉凝灰岩为盖层构成储盖组合,来自石炭系的烃源岩在白垩纪进入排烃高峰,沿石炭系内幕Ⅲ级断裂进行油气运聚形成自生自储的油气藏类型。(5)目前以寻找石炭系内幕规模油气藏为主要方向,包括顶部潜山型、断层-岩性型油气藏。两类石炭系目标在北三台南部区域分布较少,沿北三台凸起西泉断裂分布较多,是未来石炭系勘探的主要区域。

范婕[6](2018)在《长岭断陷龙凤山-东岭地区断-盖耦合控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综合应用油气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岩石力学、矿物岩石学、油气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断裂-盖层的时空有效性为核心,深入探讨了长岭断陷龙凤山-东岭地区断-盖耦合控藏机制机理,对断-盖耦合控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定量评价了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和封闭性,明确了断裂的时空有效性与油气运聚的关系。龙凤山地区断裂仅在第一期成藏早中期(距今106.3103.0Ma)对油气起到垂向输导作用,第一期成藏晚期(距今103.0101.5Ma)和第二期(距今94.581.5Ma)主要表现为封闭性,从而导致油气在封闭断层形成的“走廊空间”中沿连通砂体自北向南运移。东岭地区断裂在第一期(距今106.3101.5Ma)和第二期成藏早期(距今94.590.0Ma)具有较强的垂向输导作用,油气主要沿断层-砂体复合输导体系呈“阶梯式”运移;第二期成藏中后期(距今90.081.5Ma)断裂封闭性较差,油气主要沿断层侧向运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评价盖层的静态特征。宏观上,龙凤山地区营Ⅲ砂组泥岩盖层厚度较大,连续性较好,为主力盖层;东岭地区在营城组-泉头组发育多套盖层,其中营三段和泉二段泥岩盖层分布广泛,厚度较大,为主力盖层。微观上,与东岭地区相比,龙凤山地区主力盖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排替压力较大,粘土矿物含量较多,封盖能力较强。利用三轴压缩实验和三轴卸压实验评价盖层的力学性质,结合盖层埋藏史,明确其动态演化规律。龙凤山地区营Ⅲ砂组泥岩盖层第一期油气成藏时处于脆性变形阶段,第二期油气成藏时为脆-塑变形阶段,现今为塑性-半塑性盖层,封闭能力相对较好;东岭地区泉头组和营城组在油气成藏时均为脆性变形阶段,封闭能力相对较差。利用断接厚度法和SGR下限法及其动态演化规律评价了断-盖配置的时空有效性。龙凤山地区营Ⅲ砂组盖层断接厚度较大,SGR均大于断-盖配置有效性的SGR下限,可为油气提供良好的垂向遮挡条件,油气主要聚集在营城组;东岭地区第一期油气成藏时,营三段断接厚度较大,连续性较好,断-盖配置关系较好,形成原生油气藏,随着断裂持续活动,至第二期油气成藏时营三段盖层连续性遭到严重破坏,营城组油气分散聚集,油气沿断裂向浅层逸散,在断-盖配置关系较好的泉二段盖层下聚集成藏,油气分布叠合连片。在判识研究区断裂带结构类型的基础上,结合盖层的力学性质,认为盖层的脆塑性控制了断裂带结构的有序性变化和泥岩涂抹的连续性,进而控制了静止期时断裂与油气运聚的关系。随着地层由浅至深、力学性质由脆性转变为塑形,其发育模式呈现出残缺Ⅰ1型-完整型-残缺Ⅱ型-残缺Ⅰ2型的有序的变化规律。东岭地区为盖层处于脆性阶段,泥岩涂抹连续性较差,主要发育残缺Ⅰ1型-完整型断裂带结构,封闭性相对较差,油气可发生侧向运移;龙凤山地区为脆-塑性或塑性盖层,泥岩涂抹连续性较好,主要发育完整型-残缺Ⅱ型-残缺Ⅰ2型断裂带结构,断裂封闭性较好,可作为油气成藏的侧向遮挡条件。综合分析断裂和盖层的时空有效性及其配置关系,定量评价了断-盖耦合控藏作用,建立了龙凤山地区“顺源输导-反向遮挡-脆塑封盖”的断-盖耦合控藏模式,东岭地区“背源输导-阶梯运移-脆性封盖”的断-盖耦合控藏模式。

宋兴沛[7](2018)在《松辽盆地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采用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藏形成所需的烃源岩、储层、盖层、输导体系、成藏期次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典型深层天然气藏解剖结果,确定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并预测深层天然气有利勘探区。结果表明,德惠断陷深层烃源岩具有高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多以II1-III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为成熟—高成熟,火石岭组烃源岩最好,其次为沙河子组,营城组相对较差。德惠断陷深层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砂砾岩和安山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不高,孔隙度大部分为5%10%,渗透率较低,属于致密储层,且均具有较强非均质性;较强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有效的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德惠断陷深层泥岩盖层具有沉积环境好、累积厚度大、单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的特点;深部地层压力多远高于正常压实地层压力,局部地区压力系数高达1.5,可作为好的超压封闭局部盖层。德惠断陷深层砂体具有分布面积广、单层厚度大、顺物源方向连通性好、垂直物源方向连通性较差的特点;火石岭组砂体输导系数最大,营城组最小,平均值均大于400,可以作为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营城组顶部和沙河子组顶部不整合面是德惠断陷发育最广泛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与天然气成藏关系密切;不整合面“三层结构”均具有靠近物源区厚度较大,远离物源区厚度逐渐减小的特点;营城组顶部不整合面的输导效率高于沙河子组顶部不整合面。德惠断陷断裂的分布具有成带、成群的特征,存在明显的优势运移通道,对上倾方向断鼻的捕集油气成藏十分有利,是深层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主成藏期为泉头组沉积期和青山口组—嫩江组沉积期。广覆式烃源岩、大面积分布优质储层、良好的直接盖层和复合输导体系是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的成藏主控因素。综合德惠断陷成藏条件研究成果、典型天然气藏解剖与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结果,预测出德惠断陷具有4个有利带,并将4个有利带划分为9个有利区。

罗彪[8](2018)在《南堡凹陷主要目的层欠压实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文中指出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常规油气资源难以供给国民生产生存,开发低孔渗致密油气势在必行,其中寻找低孔渗背景下的相对高孔渗储层是关键。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固化成岩最主要的作用,它也是沉积物孔隙度减小的主要作用之一。欠压实作用是一种压实不完全的现象,有利于保存深部的原生孔隙,形成相对高孔渗储层。欠压实作用伴随着地层的异常高压,本文通过研究地层的异常压力及其成因确定欠压实储层的分布情况并研究其有利成因,以期对致密油开发有所帮助。通过对泥岩超压的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在古近纪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广泛发育异常高压,压力系数集中在1.0-1.4,最大可达1.6以上;压力结构主要可划分为Ed-Es1的浅层弱超压体系和Es2+3的深层超压体系。通过研究超压的成因机制,认为本区浅层超压以欠压实成因主导,深层超压在高柳断层以南以生烃增压成因为主,在高柳地区为生烃增压与欠压实共同作用。欠压实产生的条件包含沉积速率大、沉积物粒度细、有利岩性组合等有关,而高柳的沙河街组超压成因差异可能来源于地层剥蚀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梁钊[9](2018)在《富林洼陷中生界火山岩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富林洼陷中生界顶面出露火山岩,经过风化淋滤和剥蚀作用,其储集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中生界火山岩储层与生油层系沙河街组配置良好,勘探潜力巨大。但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规模很小,与预期的突破相差甚远。富林洼陷中生界火山岩油气藏的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本论文综合了岩心、薄片、地震、测井、有机地化等资料,运用多种方法与技术,对富林洼陷内的断裂特征与构造演化、火山岩特征与分布、火山岩储层特征与分布、油气成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林洼陷中生代构造演化是在整个沾化凹陷乃至整个济阳坳陷演化基础上发生的。印支期形成的埕南-孤西逆冲构造带使富林洼陷区域抬升并遭受剥蚀。早侏罗世为稳定浅湖盆环境,沉积了浅湖相和河流沼泽相坊子组含煤地层,局部有火山岩;中侏罗世湖盆变小,沉积了三台组紫红色河湖相碎屑岩,火山岩分布局限。晚侏罗-早白垩世,北西向逆断层负反转,火山活动强烈,形成了蒙阴组和西洼组厚层的火山岩。中生代末,晚燕山运动造成了渤海湾盆地整体抬升,在富林洼陷表现为中生界火山岩遭受风化淋滤作用,火山岩储集性能得到良好改善。富林洼陷现今构造格局主要形成于新生代,中生界火山岩断块进一步复杂化,沉积了沙四-沙三下的烃源岩,并在明化镇组沉积时期经历了一次油气成藏过程。富林洼陷中生界下白垩统蒙阴组-西洼组发育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及少量安山玢岩;火山岩相可识别出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都具有很好的测井响应特征;火山岩岩相组合可以划分为溢流相→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与溢流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4种类型;中生界顶面不整合面由下至上表现出原生火山岩→风化淋滤状火山岩→含火山岩砾石的底砾岩→河流相砂砾岩的岩性变化,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明显;推测于现今富111井和富古4井附近存在两个中生代火山口,发育厚层的火山岩,向两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厚度逐渐减小,沉积层系厚度增大。富林洼陷凝灰岩中主要发育各种裂缝,包括高角度缝、网状缝、粒缘缝等,偶见少量的粒间孔等孔隙;火山角砾岩中主要发育各种孔隙,包括粒(砾)。间溶孔、粒。(砾)内溶孔。、斑晶溶孔等。,也发育少量网状微缝和粒(砾)缘缝等裂缝;安山岩中发育各种裂缝和各种孔隙,包括高角度缝、微。裂缝等裂缝。和晶间微孔、斑。晶溶孔,还可见少量的气孔。火山岩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凝灰岩的渗透率和孔隙度相对较好,而安山岩很差。火山岩储层经历了同生演化、表生演化、浅埋藏演化、抬升出露地表演化和深埋藏演化阶段。有效储层基本分布于中生界顶面之下50米之内,并且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利用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方法进行了储层厚度精细预测(5 m左右),并且预测了储层的分布范围、时空展布及产状。利用测井曲线裂缝指标计算得到的概率指标及拟合的综合指标,很好地预测了凝灰岩的裂缝发育段。这些方法在富117、富121等井中比较准确地预测了火山岩储层发育段。富林洼陷火山岩表现出晚期近源、“新生古储”的成藏特征。有效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低,主要在明化镇组沉积期开始生排烃;除垦利断层中、东段和内部发育的部分次级断层在生排烃期保持一定的活动性,能够输导油气外,其它断层基本没有输导能力;火山岩主要发育有潜山断块圈闭、潜山内幕圈闭、不整合面圈闭和构造-地层圈闭,主要在新生代演化并在东营组沉积期定型,晚于烃源岩生排烃期,有利于成藏;根据不同构造位置上的成藏特征,将油气成藏模式划分为陡坡带、洼陷带和缓坡带三种中生界火山岩成藏模式。基于分析得到的油气成藏特征和建立的成藏模式,建议在陡坡带垦93-94井区部署探索内幕油藏,并在富117井-富29井区部署扩大含油气范围和落实油藏类型。

陈智远[10](2018)在《冀中饶阳凹陷异常地层压力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文中提出本文以石油地质学、油气成藏动力学、油气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矿物岩石岩相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对饶阳凹陷古近系异常地层高压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利用Bowers岩石有效应力定理,对研究区不同地区异常高压成因机制进行了定性-半定量分析;其次,基于地层高压的成因类型,在运用地层压力综合预测方法(Eaton法)的基础上,预测并建立起饶阳凹陷单井压力剖面,并以此明确了异常高压的展布特征;再次,利用盆模技术和Basin-Mod软件,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等分析手段,厘清了饶阳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地层演化史、烃源岩演化史、异常高压演化史、油气充注史以及孔隙演化史之间的关系,明确出异常高压发育与成藏要素在时间上的耦合关系,并最终建立起研究区目的层在异常高压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模式。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饶阳凹陷自东营组底部至沙河街组普遍发育异常地层高压,从整体上看,研究区异常高压成因主要以欠压实、烃源岩生烃膨胀以及高压流体的注入(烃类物质)为主,其中,洼槽中心地区高压成因机制主要为生烃作用+欠压实作用,洼槽边缘和斜坡地区高压成因机制则主要以欠压实作用及高压流体充注传导为主。从层位上来看,自上而下,研究区东营组高压成因机制主要为欠压实作用;沙一段下部为烃源岩层段,主要发育生烃+欠压实成因高压,以生烃作用为主,沙一段上部则主要以欠压实作用为主,整体上沙一段以欠压实成因为主;沙二段为非烃源岩层段,主要是砂泥互层,高压成因则主要以泥岩层的欠压实作用及砂体中的高压流体充注传导为主;沙三段为研究区主要烃源岩之一,主要发育生烃+欠压实成因高压,以生烃作用为主。(2)针对饶阳凹陷实际地质条件以及异常高压成因机制的分析,在以实测地层压力数据为约束的基础之上,选择运用Eaton法对研究区地层压力进行预测,凹陷内Eaton指数取值为0.50.8,洼槽区取值偏大,斜坡带取值偏小,以此建立起区域内70口单井地层压力剖面。从地层压力预测结果来看,饶阳凹陷自东营组底部开始至沙三段普遍发育异常地层高压(武强-杨武寨地区除外),地层压力系数分布在1.11.5范围内,主要以发育弱超压和中等超压为主。(3)饶阳凹陷古近系异常地层高压的展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从剖面上看,一般出现以沙三段和沙一下亚段(烃源层段)为主的2个高压中心,马西地区高压起始深度最浅,任西、留西-留楚及河间-肃宁地区次之,武强-杨武寨地区高压起始深度最深。从层位上来看,任西、马西、河间-肃宁以及留西-留楚地区高压起始于东营组底部,武强-杨武寨地区高压则大多起始于沙一段。从平面上看,河间-肃宁洼槽区高压幅度最大,最大压力系数可达1.5以上,留西-留楚和马西洼槽区次之,任西及武强-杨武寨地区最小,高压发育范围主要从凹陷内洼槽中心地区开始,至洼槽边缘再延伸到部分斜坡地区,由高压逐渐过渡到常压。(4)异常地层高压与油气成藏要素关系密切,既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有机质热演化和胶结作用,又能减缓上覆地层的机械压实作用,保护原生孔隙,并可以间接促进溶蚀作用,因此,异常高压的发育是中深层异常高孔隙带相对发育的重要原因。(5)烃源岩生烃史、油气充注史、孔隙演化史及地层压力演化史“四史”耦合性分析表明,生烃期和油气充注期明显对应于异常压力的高值期,是异常高压发育的重要因素,异常高压的发育同样也可作为油气运移的动力,与此同时,油气充注一方面能够对破坏性成岩作用(胶结)起到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产生的有机酸也能对酸性不稳定的矿物起到溶蚀作用,对储层孔隙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说明了研究区异常地层高压发育演化与烃源岩的生烃演化、烃类成熟后的油气充注以及储层的孔隙演化在时间上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6)分析了饶阳凹陷高压控制下的油气富集类型,根据其富集规律分为5种类型:源内高压封闭-油气高压富集型(Ⅰ型)、源内高压封闭-油气常压富集型(Ⅱ型)、源外高压封闭-油气高压富集型(Ⅲ型)、源外高压封闭-油气常压富集型(Ⅳ型)及源外常压封闭-油气常压富集型(Ⅴ型)。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起研究区“早期高压驱动-高压封闭-源内砂岩成藏模式”和“晚期高压驱动-高压/断层封闭-源外砂岩成藏模式”。

二、松辽盆地白垩系泥岩欠压实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辽盆地白垩系泥岩欠压实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深埋型和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动力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一章 引言
    1.1 题目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层孔隙动力学研究进展
        1.2.2 砂岩压实规律研究
        1.2.3 超压形成机理及对储层的影响
        1.2.4 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
        1.2.5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基础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深埋型盆地——松辽盆地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勘探概况
        2.1.2 地层发育特征
        2.1.3 区域构造特征
        2.1.4 储集层发育特征
    2.2 抬升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2.2.1 地理位置即勘探概况
        2.2.2 地层发育特征
        2.2.3 区域构造发育特征
        2.2.4 储集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砂岩透镜体压实机制及孔隙度演化特征分析
    3.1 泥岩压实基本理论
    3.2 砂岩压实基本特征
        3.2.1 砂岩压实主要发现在中浅层
        3.2.2 大套砂岩压实过程基本理论
    3.3 砂岩透镜体压实“排液双阻”现象
    3.4 砂岩透镜体“非均衡压实”特征
        3.4.1 砂岩透镜体压实镜下特征分析
        3.4.2 砂岩透镜体压实作用定量剥离
        3.4.3 不同埋藏类型盆地砂岩均存在“非均衡压实”特征
    3.5 砂岩透镜体压实过程呈“多旋回”发育模式
        3.5.1 砂岩在埋藏压实过程中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3.5.2 模拟实验证实砂岩透镜体在深层仍存在压实减孔特征
        3.5.3 建立砂岩透镜体“多旋回式”非均衡压实演化模式
    3.6 小结
第四章 深埋型与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过程对比分析
    4.1 时间是致密砂岩深埋减孔的主要因素之一
        4.1.1 基于双元函数模型探讨时间因素对砂岩减孔的效应
        4.1.2 砂岩胶结作用与时间关系的分析
        4.1.3 证实地层埋藏时间是储层致密化的直接因素
    4.2 不同埋藏史类型压实程度对比分析
    4.3 深埋型与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度差异演化模式
        4.3.1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4.3.2 致密砂岩古孔隙度演化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深埋型与抬升型砂岩孔隙流体动力演化过程分析
    5.1 基于“颗粒应力”的古压力恢复方法
        5.1.2 传统“等效深度法”存在问题
        5.1.3 基于“颗粒应力”的地层压力计算新方法
    5.2 两类埋藏过程盆地古压力演化过程分析
        5.2.1 深埋型盆地古压力演化特征
        5.2.2 抬升型盆地古压力演化特征
        5.2.3 抬升型盆地现今负压成因
        5.2.4 深埋型和抬升型盆地压力演化过程对比
    5.3 两类埋藏过程盆地天然气充注动力学过程特征
        5.3.1 确定两类埋藏过程盆地致密砂岩临界孔隙度
        5.3.2 两类埋藏过程盆地致密砂岩充注动力平衡过程重建
    5.4 小结
第六章 深埋型与抬升型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6.1 抬升型砂岩天然气成藏动态成因综合分析
    6.2 抬升型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6.2.1 优质烃源岩是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基础
        6.2.2 成藏期临界储层物性下限决定油气成藏的有效性
        6.2.3 源储压力控制油气“旋回式”充注过程
    6.3 深埋型砂岩天然气成藏动态成因综合分析
    6.4 深埋型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运聚过程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
        1.2.2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研究现状
        1.2.3 致密油气运聚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1.2.4 致密油运聚机理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结构组成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概况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研究区致密油特征
        2.4.1 流体性质
        2.4.2 温压条件
        2.4.3 含油饱和度特征
        2.4.4 致密油分布特征
第三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形成条件
    3.1 烃源岩特征
        3.1.1 烃源岩分布
        3.1.2 有机质丰度
        3.1.3 有机质类型
        3.1.4 有机质成熟度
    3.2 储集层特征
        3.2.1 储集层分布特征
        3.2.2 岩石学特征
        3.2.3 物性特征
        3.2.4 孔隙结构特征
    3.3 源储配置关系
        3.3.1 油源对比
        3.3.2 源储组合特征
第四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运移过程
    4.1 物理模拟实验条件与方法
        4.1.1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4.1.2 微米CT流体充注原位表征实验
    4.2 致密储层石油运移特征分析
        4.2.1 致密储层二维孔隙中的运移特征
        4.2.2 致密储层三维孔隙中的运移特征
    4.3 致密储层中石油运移机理
        4.3.1 石油运移过程
        4.3.2 石油运移影响因素
第五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聚集特征
    5.1 聚集物理模拟实验条件与方法
    5.2 致密储层石油聚集特征分析
        5.2.1 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特征
        5.2.2 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影响因素
    5.3 数值模拟实验
        5.3.1 孔隙网络模型构建
        5.3.2 模拟结果分析
        5.3.3 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运聚模式及主控因素
    6.1 储层致密史与烃类充注期次
        6.1.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6.1.2 致密油赋存特征
        6.1.3 储层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
        6.1.4 充注期次
    6.2 致密油运移动力学特征
        6.2.1 致密油运移动力
        6.2.2 致密油运移阻力
        6.2.3 浮力
    6.3 致密油运移通道
        6.3.1 孔隙网络
        6.3.2 裂缝
        6.3.3 缝合线
    6.4 典型井解剖
    6.5 致密油运聚主控因素
        6.5.1 烃源岩特征是控制致密油运聚的决定性条件
        6.5.2 储集层特征决定石油的运聚方式
        6.5.3 源储配置特征影响储层的含油性
    6.6 致密油运聚模式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致密油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国内外致密油研究现状
        1.3.2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研究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和沉积特征
        2.2.1 研究区目的层特征
        2.2.2 研究区沉积相特征
第3章 长7段致密油成藏有利地质条件
    3.1 烃源岩特征
        3.1.1 烃源岩质量评价
        3.1.2 烃源岩展布特征
    3.2 储层特征
        3.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2.2 储层物性特征
        3.2.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3 源储组合特征
        3.3.1 源储组合分类
        3.3.2 源储组合分布特征
        3.3.3 不同源储组合油气来源分析
第4章 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分析
    4.1 油气运移通道
        4.1.1 初次运移通道
        4.1.2 二次运移通道
    4.2 致密油运聚动力与阻力
        4.2.1 生烃增压
        4.2.2 泥岩剩余压力及其分布特征
        4.2.3 油气运移阻力
    4.3 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
        4.3.1 石油动力充注物理模拟
        4.3.2 致密油成藏机理
第5章 长7段致密油大规模富集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5.1 长7段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5.1.1 持续超压作用下的石油充注
        5.1.2 源储紧邻的配置关系
        5.1.3 优势运移通道
    5.2 长7段致密油成藏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史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
    2.4 气藏分布特征
    2.5 生储盖组合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倾气性分析
    3.1 烃源岩分布
    3.2 烃源岩评价
        3.2.1 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3.2.2 有机质成熟度
        3.2.3 烃源岩生气强度
    3.3 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
    3.4 黄金管封闭体系下的烃源岩生气热模拟
    3.5 本章小结
4 深层致密砂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1 致密砂岩气组分特征
        4.1.1 组分及干燥系数
        4.1.2 组分及干燥系数分布
    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4.2.1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2.2 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4.3 致密砂岩气成熟度
    4.4 致密砂岩气成因类型及来源
        4.4.1 烷烃气成因类型
        4.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倒转原因
        4.4.3 致密砂岩气来源
    4.5 本章小结
5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化过程
    5.1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孔裂隙类型
        5.1.3 孔渗发育特征
    5.2 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
    5.3 孔隙定量演化模型与方法选取
    5.4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
        5.4.1 侏罗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5.4.2 白垩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5.4.3 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5.4.4 成岩作用对致密化的贡献
    5.5 本章小结
6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充注时间
    6.1 包裹体岩石学特征
    6.2 包裹体显微测温
        6.2.1 包裹体均一温度
        6.2.2 包裹体盐度
        6.2.3 含烃包裹体丰度
    6.3 颗粒荧光定量(QGF)与萃取液颗粒荧光定量(QGF-E)分析
        6.3.1 QGF和QGF-E波谱特征
        6.3.2 QGF指数、QGF-E强度与深度关系
        6.3.3 QGF指数与QGF-E强度关系
    6.4 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分析
        6.4.1 自生伊利石K-Ar定年
        6.4.2 包裹体盐度与均一温度关系
        6.4.3 油气充注时间综合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典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征解剖及类型划分
    7.1 中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7.1.1 大北1气藏
        7.1.2 克深2气藏
    7.2 东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7.2.1 迪那2气藏
        7.2.2 迪北气藏
    7.3 西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7.4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划分
    7.5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机理及成藏特征比较
        7.5.1 不同类型气藏成因机理分析
        7.5.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特征比较
    7.6 本章小结
8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8.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因素分析
    8.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8.3 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模式
    8.4 深层致密砂岩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方向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5)阜康斜坡带石炭系火成岩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阜康凹陷研究现状
        1.2.2 火成岩储层研究现状
        1.2.3 火成岩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三章 火成岩储层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学特征
        3.1.2 岩相特征及分布
    3.2 储集性能特征
        3.2.1 储集空间特征
        3.2.2 储集物性特征
        3.2.3 孔喉特征
    3.3 成岩作用特征
        3.3.1 成岩演化特征及作用类型
        3.3.2 各岩性成岩作用特征
        3.3.3 成岩序列
        3.3.4 充填、溶解作用特征
第四章 火成岩储层控制因素
    4.1 岩性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4.2 岩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4.3 不整合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4.3.1 不整合存在证据
        4.3.2 不整合分布特征
    4.4 裂缝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4.4.1 裂缝发育特征
        4.4.2 裂缝对储层的影响
        4.4.3 裂缝的发育及充填特征
第五章 火成岩有利储层预测
    5.1 控制因素定量评价
    5.2 储层分类
    5.3 有利储层预测
第六章 石炭系油气成藏规律
    6.1 典型油气藏成藏模式分析
        6.1.1 石炭系顶部油气藏
        6.1.2 石炭系内幕油气藏
    6.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分布
        6.2.1 石炭系烃源岩
        6.2.2 二叠系烃源岩
        6.2.3 烃源岩生排烃期及油气运聚
    6.3 石炭系油气输导体系
        6.3.1 断裂对油气运聚作用
        6.3.2 不整合对油气运聚作用
        6.3.3 储盖组合
    6.4 小结
第七章 石炭系油气勘探方向及目标
    7.1 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7.2 具体勘探目标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长岭断陷龙凤山-东岭地区断-盖耦合控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1.2.2 盖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1.2.3 断-盖配置评价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勘探现状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特征
        2.3.1 区域构造特征
        2.3.2 构造演化特征
    2.4 油气成藏条件
        2.4.1 烃源岩条件
        2.4.2 储盖条件
        2.4.3 圈闭条件
    2.5 油气藏静态特征
        2.5.1 油气藏分布及类型
        2.5.2 流体性质
        2.5.3 温压环境
第三章 断裂特征及其输导能力评价
    3.1 断裂静态特征
    3.2 断裂活动性及其垂向输导性能
        3.2.1 断裂活动性评价
        3.2.2 断裂垂向输导有效性
    3.3 断裂封闭性评价及其侧向输导性能
        3.3.1 断裂封闭性评价
        3.3.2 断裂侧向输导有效性
第四章 盖层发育特征及有效性评价
    4.1 盖层宏观展布特征
    4.2 盖层微观特征
        4.2.1 物性分析
        4.2.2 矿物组成
    4.3 盖层时间有效性评价
        4.3.1 评价方法及实验原理
        4.3.2 实验方案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断-盖配置时空有效性评价
    5.1 空间有效性评价
        5.1.1 断接厚度法
        5.1.2 SGR下限法
    5.2 时间有效性评价
        5.2.1 断接厚度演化法
        5.2.2 古SGR法
    5.3 盖层脆塑性与断裂带结构类型的关系
        5.3.1 断裂带内部结构识别方法及步骤
        5.3.2 断裂带内部结构与脆塑性关系
第六章 断-盖耦合关系定量评价及控藏模式
    6.1 断-盖耦合控藏定量评价
        6.1.1 油气富集程度定量评价
        6.1.2 断-盖配置对油气差异聚集的定量评价
    6.2 断-盖耦合控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符合学位授权条件的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松辽盆地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深层天然气研究现状
        1.3.1 深层天然气及其资源潜力
        1.3.2 天然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3.3 天然气主控因素研究现状
    1.4 研究区深层天然气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 研究区深层天然气研究现状
        1.4.2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6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研究成果
        1.6.1 完成工作量
        1.6.2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2.4 石油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特征
        2.4.2 储层特征
        2.4.3 盖层特征
        2.4.4 圈闭特征
        2.4.5 天然气特征
第3章 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3.1 烃源岩条件分析
        3.1.1 烃源岩分布特征
        3.1.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 储层条件分析
        3.2.1 岩石学特征
        3.2.2 孔隙特征
        3.2.3 物性特征
        3.2.4 成岩作用
    3.3 盖层条件分析
        3.3.1 宏观封闭作用
        3.3.2 微观封闭作用
    3.4 输导体系分析
        3.4.1 砂体输导体系
        3.4.2 不整合输导体系
        3.4.3 断裂输导体系
    3.5 成藏期次分析
        3.5.1 岩相学特征
        3.5.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3.5.3 成藏期次分析
第4章 深层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区预测
    4.1 典型深层天然气藏解剖
        4.1.1 烃源岩特征
        4.1.2 储层特征与成藏期次
        4.1.3 输导体系特征
        4.1.4 成藏过程分析
    4.2 深层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4.2.1 广覆式烃源岩为天然气成藏提供充足气源条件
        4.2.2 大面积分布优质储层为天然气成藏提供有利储集空间
        4.2.3 良好的直接盖层为天然气成藏提供有利保存条件
        4.2.4 复合输导体系制约天然气运移与富集
    4.3 有利富集区预测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南堡凹陷主要目的层欠压实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及欠压实研究现状
    2.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2.1.1 构造演化特征
        2.1.2 沉积地层特征
        2.1.3 油气成藏特征
    2.2 南堡凹陷异常压力与欠压实研究现状
第3章 南堡凹陷异常高压分布
    3.1 地层流体压力的计算方法
        3.1.1 平衡深度法
        3.1.2 改进的Eaton方法
        3.1.3 两种方法的对比选择
    3.2 平衡深度法研究单井异常压力的示例
    3.3 异常压力计算结果
        3.3.1 南堡凹陷典型剖面压力预测结果
        3.3.2 重点区带的异常压力分布
第4章 南堡凹陷欠压实识别及分布特征
    4.1 高柳地区欠压实分布
    4.2 滩海地区欠压实分布
第5章 南堡凹陷欠压实层系的成因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富林洼陷中生界火山岩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1.2.2 火山岩储层研究现状
        1.2.3 火山岩油气藏富集规律与成藏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研究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断层特征研究
        2.2.1 断层应力性质分析
        2.2.2 断层活动性定量分析
    2.3 洼陷构造演化与沉积过程研究
        2.3.1 前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沉积过程研究
        2.3.2 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沉积过程研究
        2.3.3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沉积过程研究
第三章 中生界火山岩特征与分布
    3.1 中生界火山岩旋回
        3.1.1 火山岩旋回定义
        3.1.2 火山岩旋回划分方法
        3.1.3 富林洼陷中生界火山岩旋回划分
    3.2 中生界火山岩岩性
        3.2.1 火山熔岩
        3.2.2 火山碎屑岩
        3.2.3 次火山岩
    3.3 中生界火山岩岩相
        3.3.1 火山岩岩相分类与测井响应
        3.3.2 火山岩岩相组合
    3.4 中生界火山岩分布特征
        3.4.1 中生界顶面不整合面识别
        3.4.2 中生界顶面岩性分布特征
        3.4.3 中生界火山岩井间分布特征
第四章 中生界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与识别
    4.1 中生界火山岩储集空间特征
        4.1.1 储集空间类型
        4.1.2 储集空间体系及储集物性
    4.2 中生界火山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4.2.1 岩性
        4.2.2 风化时间与强度
        4.2.3 断裂作用
        4.2.4 成岩作用
    4.3 中生界火山岩储层演化
    4.4 中生界火山岩储层分布规律
        4.4.1 纵向分布特征
        4.4.2 平面分布特征
    4.5 中生界火山岩储层地球物理识别
        4.5.1 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
        4.5.2 测井识别裂缝储层
第五章 中生界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5.1 烃源岩特征
    5.2 中生界火山岩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5.2.1 烃源岩生排烃过程分析
        5.2.2 断层活动性与输导能力分析
        5.2.3 圈闭类型、演化及有效性分析
        5.2.4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5.3 中生界火山岩油气藏分布与特征
        5.3.1 陡坡带垦93-垦94 井区火山岩油藏特征
        5.3.2 洼陷带富117-富29 井区火山岩油藏特征
        5.3.3 缓坡带富古4-富7 井区火山岩油藏特征
    5.4 中生界火山岩成藏主控因素
        5.4.1 油气源条件
        5.4.2 断层输导条件
    5.5 中生界火山岩油气成藏模式
        5.5.1 陡坡带中生界火山岩成藏模式
        5.5.2 洼陷带中生界火山岩成藏模式
        5.5.3 缓坡带中生界火山岩成藏模式
    5.6 有利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冀中饶阳凹陷异常地层压力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异常地层压力研究简史
        1.2.2 异常高压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1.2.3 异常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原理研究进展
        1.2.4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进展
        1.2.5 冀中饶阳凹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分析
        1.3.2 异常高压预测及分布特征研究
        1.3.3 异常高压与各成藏要素的关系研究
        1.3.4 异常高压控制下的成藏模式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关键技术
        1.4.1 研究思路
        1.4.2 关键技术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性认识
        1.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6.2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特征
        2.1.1 构造位置
        2.1.2 构造演化
    2.2 地层、沉积特征
        2.2.1 地层发育特征
        2.2.2 沉积演化特征
    2.3 研究区勘探概况
第3章 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分析
    3.1 研究区高压地质条件分析
        3.1.1 泥岩欠压实分析
        3.1.2 烃源岩条件分析
        3.1.3 构造作用分析
        3.1.4 封闭条件分析
    3.2 异常高压成因判别方法简介
    3.3 单井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分析
        3.3.1 任西地区
        3.3.2 马西地区
        3.3.3 河间-肃宁地区
        3.3.4 留西-留楚地区
        3.3.5 武强-杨武寨地区
    3.4 异常高压成因分类
        3.4.1 实测高压地层含油气性
        3.4.2 异常高压成因分类
    3.5 异常高压成因的平面分布
第4章 异常高压预测及其分布特征
    4.1 基于高压成因的压力预测方法原理
    4.2 异常高压的单井预测及其发育特征
        4.2.1 地层压力的划分
        4.2.2 实测地层压力特征
        4.2.3 单井压力预测及其发育特征
        4.2.4 典型单井高压结构类型分析
    4.3 异常高压的横向分布特征
    4.4 异常高压的平面分布特征
第5章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5.1 异常高压对油气成藏影响综述
    5.2 异常高压与有机质演化的关系
        5.2.1 研究区现今地温及大地热流值
        5.2.2 研究区烃源岩热史
        5.2.3 异常高压与有机质演化的关系
    5.3 异常高压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5.4 异常高压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5.4.1 异常高压对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
        5.4.2 异常高压与孔隙构成的关系
        5.4.3 异常高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5.5 异常高压与盖层封闭性的关系
    5.6 异常高压发育与油气成藏要素的耦合关系
        5.6.1 研究区地层压力演化史
        5.6.2 研究区生烃史
        5.6.3 研究区油气充注史
        5.6.4 研究区孔隙演化史
        5.6.5 “四史”的耦合性分析
    5.7 异常高压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模式
        5.7.1 高压控制下的油气富集类型
        5.7.2 高压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松辽盆地白垩系泥岩欠压实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埋型和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动力演化特征研究[D]. 卢朝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运聚过程及主控因素[D]. 苏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3]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D]. 宋明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 魏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5]阜康斜坡带石炭系火成岩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D]. 范光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6]长岭断陷龙凤山-东岭地区断-盖耦合控藏机制研究[D]. 范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松辽盆地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宋兴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南堡凹陷主要目的层欠压实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 罗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富林洼陷中生界火山岩成藏特征研究[D]. 梁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冀中饶阳凹陷异常地层压力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D]. 陈智远.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松辽盆地白垩系泥岩欠压实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富集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