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思茅地区盐类矿床的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焦建[1](2013)在《思茅盆地侏罗纪区域成盐找钾研究》文中指出思茅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盐盆地,区内钾盐、石盐资源丰富。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钾盐钻孔编录以及水化学调查等手段,建立了研究区侏罗纪地层格架,总结了思茅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史,查明了含盐地层特征及主要的含盐建造,编制了研究区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图,着重分析了研究区成盐成钾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勐野井钾盐矿的盐构造变形作用、盐类矿物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盐包裹体特征、地球物理解释资料以及最新的钻探成果,集中讨论了勐野井钾盐矿的成矿模式、盐类物质来源及成盐时代,证实了思茅盆地侏罗纪发育石盐的新认识。初步分析本区的成钾可能性及找钾方向,试图为下一步海相地层钾盐勘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秦占杰[2](2019)在《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物源及其沉积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呵叻高原钾盐资源远景储量达260多亿吨(折K2O),是世界大型钾盐矿床之一。该矿床位于泰国东北部及老挝中南部,北部与我国云南思茅勐野井钾盐矿床属于同一构造带。前人对该矿床的沉积环境、成盐年代和矿物学等开展了大量有益研究。但关于该矿床的物源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海相、陆相、深部物源、海源陆相等);在成盐物质迁移路径方面同样存在多种观点(从高原西部、东部或东北部进入);同时对整个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沉积过程中的空间变形特征的研究仍比较薄弱。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成盐物源判定-迁移路径识别-沉积过程刻画”三位一体的核心研究内容。深入研究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成矿规律对丰富成盐聚钾理论和寻找国内大型钾盐矿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物质来源方面:基于呵叻高原北部沙空那空盆地和南部呵叻盆地采集的2个蒸发岩序列(硫酸盐和氯化物)岩心钻孔和5件钾盐矿井的钾镁盐矿层卤水,探讨整个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的物源属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1)通过岩相学观察,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判定矿床中硫酸盐矿物(硬石膏和石膏)为原生或准原生沉积矿物;(2)通过“物相转换和化学分离”建立了(硬)石膏矿物中硼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准确测定方法,并结合元素分析、XRD分析、SED分析和不同蒸发岩矿物中硼的赋存形式对比研究,得出(硬)石膏中硼元素主要以共沉淀进入矿物晶体的晶格;(3)两个盆地中基底硬石膏和石盐层中硬石膏的δ11B(+8.20‰+27.34‰,均值+16.08‰),(硬)石膏沉积同期母液的δ11B(+38.20‰+57.34‰,均值+46.08‰),(硬)石膏87Sr/86Sr(0.707480.70770)、δ34S(+14.39‰+15.94‰,均值+15.40‰)和石盐的87Sr/86Sr(0.707430.70846)同位素组成均与白垩纪海水的B-Sr-S同位素组成相似(δ11B=+39‰+70‰,0.707200.70805,δ34S=+13.3‰+20‰),另外石盐δ37Cl值特征和石盐与硬石膏的稀土元素(REE)分布特征可与白垩纪海水相当;(4)钾镁盐矿层卤水元素和H-O-B同位素表明其主要由地表水通过裂隙下渗,并溶解蒸发岩矿物形成。因此,多种地球化学指标显示该矿床的主要成矿物源是海水;迁移路径方面:本文综合对比思茅与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的矿物、基底石盐的元素和B-S-Cl同位素,发现海水呈由北向南再向东的演化趋势;系统对比印支地块和周边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史及区域沉积地层特征,发现早白垩世(120Ma)期间,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发生碰撞缝合,其间的班公怒江洋向西退却,而西缅地块与滇缅泰马地块之间的掸邦洋(中特提斯洋南支)仍存在,并向西向南俯冲;思茅盆地西部的腾冲-保山地块在早白垩世仍处于滨海环境,其附近的瑞丽一带发现早白垩世海相沉积地层,而其他区域呈构造隆升或陆相沉积区;因此思茅地块西部可能是海水入口,海水从腾冲进入思茅,继而南下进入呵叻,最后扩展到老挝东部。沉积变形方面:本文通过研究呵叻高原南北两个盆地中129个钻孔下盐段的盐层和矿层沉积厚度、K和Mg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呵叻高原钾盐矿床呈现“北部盐薄矿厚、南部盐厚矿厚、东部盐厚矿薄,盐-钾沉积比例异常”和“埋藏浅沉积厚、埋藏深沉积浅、盐-钾同背斜”的空间形态特征。结合蒸发岩成矿控制因素、沉积特征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判定该空间形态特征主要由盆地形态(主、次级)、钾镁盐沉积阶段发生的高原东部构造抬升以及盆地内部沉积差异载荷所造成。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呵叻高原钾盐矿床主要与中晚白垩世中特提斯洋相关,其由北向南从思茅地块迁移进入呵叻高原。在高原内部的不同盆地内发生差异性演化,当卤水演化至钾镁盐沉积阶段时,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高原东部抬升,含钾卤水向西迁移。钾镁盐沉积后期埋藏作用导致矿层发生形变,最终形成了高原内部钾镁盐矿层东薄西厚与盐背斜广布的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为中南半岛钾盐矿床的科学合理投资与开采以及在国内类似地区圈定钾盐富集区域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江彪[3](2014)在《三江南段兰坪—思茅盆地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作用》文中指出“三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由并流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而得名,地域跨云南西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再向西到青海南部,形状呈弧形带状。兰坪—思茅盆地位于“三江”南段,夹持于西部的澜沧江缝合带和东部的金沙江缝合带之间,向北趋于歼灭,向南呈扫帚状散开,北窄南宽。区内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十分发育,碳酸盐岩容矿的铅锌矿床大量产出。前人对这些矿床的成因还存在争议,思茅盆地内发育的碳酸盐岩容矿的铅锌矿床更是少有研究。兰坪—思茅盆地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深入研究对于整个“三江”贱金属成矿带,乃至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成矿理论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兰坪—思茅盆地典型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兰坪盆地白秧坪矿集区各Pb-Zn矿床、金顶Pb-Zn矿床、河西—三山Pb-Zn矿床、菜籽地Pb-Zn矿床、老君山Pb-Zn矿床以及思茅盆地萝卜山Pb-Zn矿床、厂硐Pb-Zn矿床和易田Pb-Zn矿床进行大量野外和系统室内实验测试工作,查明了三江南段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明确了盆地内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及其伴生的次级构造对铅锌矿床和矿体的控制形式;探究了矿石组构和矿物组合类型;确定了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提出了兰坪—思茅盆地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成因上可归于类MVT型铅锌矿床,并构成三江类MVT型铅锌矿床巨型成矿带的南延部分的观点;建立了兰坪—思茅盆地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成矿模型,总结了该类型矿床区域找矿思路和方向。兰坪—思茅盆地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为后生矿床,构造控矿作用明显,同逆冲期形成的主逆冲断层及其次生断裂和平推断层、推覆形成的盐丘底辟穹窿构造、新生代区域走滑作用使先存的逆冲断层再张开、区域逆冲后的短暂应力松弛或区域伸展作用形成的张性断裂及相关溶洞垮塌构造,都是重要的控矿构造,此外,由于成矿流体交代围岩作用,个别矿床也出现顺层发育的层状或似层状矿化。赋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钙质胶结砂岩,矿石组成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方解石三种矿物的各种组合,呈脉状、交代碳酸盐岩或交代角砾胶结物、胶结围岩角砾等矿化样式出现,一些矿床也发育重晶石、天青石、萤石等热液矿物,硫化物除方铅矿和闪锌矿外,也发育少量黄铁矿、黝铜矿、硫砷铅矿等。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温度范围主体变化于110~210℃,峰值集中在110~150℃之间,盐度范围变化于3.7~24.17wt%(NaCleq),平均为17.28wt%(NaCleq),呈现低温高盐度的盆地卤水特征;热液成矿期单矿物主微量稀土元素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经历温度渐降的演化过程,总体呈现还原性流体性质和中低温成矿特点。C-O同位素研究表明,碳质主要源自地层碳酸盐岩溶解,部分矿床有沉积有机物脱羟基的贡献,成矿流体主体为盆地卤水,此外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S同位素组成显示硫可能有多个来源,主要来自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或者有机质的热分解,部分矿床细菌还原硫作用显着;Sr同位素和Pb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成矿物质全部来自沉积地层或有盆地基底物质贡献,成矿与岩浆作用无关;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成矿作用发生在41~29Ma,对应于印度-欧亚大陆晚碰撞转换阶段。综上建立兰坪—思茅盆地沉积岩容矿型Pb-Zn系列矿床成矿模型:兰坪—思茅盆地沉积岩容矿型Pb-Zn矿床是盆地卤水活动的结果,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在大陆内部形成富盆地卤水的挤压/走滑盆地,下渗的盆地卤水在深部被加热向上运移,并由盆地两侧隆起向地形低洼处横向排泄,流体运移过程中沿途萃取各沉积地层中的成矿元素,最终在有利成矿部位沉淀就位。
汝珊珊[4](2014)在《思茅盆地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大平掌矿床是三江构造-成矿带中的重要矿床之一,也是滇西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原特提斯期VHMS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板块理论、区域成矿学、岩石学、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野外勘察、室内镜下鉴定、收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的对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成矿条件和成矿构造环境、喷流中心等问题进行总结性分析,深入研究大平掌矿区成矿规律、建立大平掌矿床“上层-下脉”及“上黑-下黄”的空间矿化结构的成矿模式。从而对完善和丰富原特提斯期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其类型、提升“三江”成矿带典型矿床研究水平、认识思茅盆地早古生代基底中的优势成矿类型、找矿潜力和找矿思路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以下方面。1、根据岩浆热事件年代学研究新成果、区域地层岩性对比和成岩成矿环境的分析,证实思茅盆地西侧的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活动陆缘火山岛弧的存在,提出兰坪-思茅微板块西侧的活动陆缘火山岛弧于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期)就存在的新认识。同时指出,该火山岛弧一直延续到晚古生代-三叠纪,是古生代多弧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是志留纪末南澜沧江洋洋壳向东俯冲过程中,是弧后裂陷带内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预示原特提斯期火山-喷流成矿作用是红层基底中的一种重要成矿类型,对分析研究区域构造及成矿演化等也提供了新的启示。2、对矿区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质体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进行全面研究,取得多方面进展:①赞同将矿区火山岩系分4个岩性段和三个火山活动亚旋回。其中,大凹子组第一段(S2+3g/)为主要的含矿层位,S2+3g/中上部的富钠流纹质火山岩(石英角斑岩)为V2型细脉浸染状铜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顶部含碳质凝灰岩-钙质沉凝灰岩夹硅质岩的岩性段是V1型块状铜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的产出层位。矿体上、下的火山岩总体均属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类,但层状矿体之下的火山岩除爆发相-喷溢相-沉积相发育完整外,经历强烈蚀变,具有火山喷流-沉积矿床的蚀变岩筒特点。②认为原地质图上所谓的印支期流纹斑岩体(λπ),实际应属大凹子组第一段(S2+3d1)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残留火山岩结构构造清楚。但由于靠近火山-喷流口,以硅化为主的蚀变十分强烈,被改造成具蚀变岩筒特征的火山地质体。③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大凹子组火山岩总体属钙碱性系列。其中,细碧岩、英安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属低钾高钠质岩类,部分流纹岩具钾、钠均较低的特点。由外围未蚀变流纹岩→近矿弱蚀变流纹岩→矿体内强蚀变流纹岩,Si02量明显增加,Na2O+K2O减少,说明矿体下部火山岩存在低钠晕。④不同火山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显示,从(蚀变)细碧岩→(蚀变)角斑岩→英安岩→流纹岩→(蚀变)石英角斑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基本一致,具同源同期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3、在分析两类矿体地质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上部块状硫化物矿体(V1型矿体)与下部细脉浸染状矿体(V2型矿体)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成因等方面的关系,建立了典型的矿化结构剖面,分析了矿床地球化学特点,确认大平掌矿床具典型的VMS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标志。4、应用锆石U-Pb法和Re-Os同位素测年法对矿区火山岩、侵入岩及硫化物进行了较系统的年代学研究,重新厘定了大凹子组地层时代、花岗闪长斑岩成岩时代和矿体的成矿时代,取得重要进展:①大凹子组是矿区内主要含矿火山岩系,过去由于缺乏充分的年代学研究依据,对其时代认识分歧较大,多作为晚泥盆世至-石炭纪产物。本文获得一批大凹子组含矿火山岩系中主要岩石类型的年龄数据(英安岩428.28+6Ma和422+2.4Ma,流纹岩417+1.5Ma,流纹质凝灰岩420.8±1.6Ma),结合宏观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赞同将其作为独立的地层单位-大凹子组(S2+3d),但将其时代重新确定为中-晚志留世。②对矿区侵入于大凹子组火山岩中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锆石精确测年(LA-ICP-MS方法),获得401.0±1.7Ma年龄值,指出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志留纪末,是加里东末期岩体,与大凹子组火山岩共同构成典型的由喷发→侵入的岛弧型岩浆活动序列,而非过去认为的印支期岩体。③获得V1型矿体中黄铜矿Re-Os同位素模式平均年龄为437.35±11.2Ma,V2型矿体中黄铜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410.9+6.0Ma,与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428.8±6.1Ma和442.4±5.6Ma)相近。结合的矿体与火山岩的成因关系,确认大平掌矿床形成时代与火山岩同期,均在中-晚志留世,但早于花岗闪长斑岩。5、通过对矿化蚀变分带、爆破角砾岩分布、成矿元素分带、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分布、矿体三维数字模型和物探EH4异常等方面分析,指出10线附近为火山-喷流中心,其周缘为热水喷流成矿主要区域。主要依据包括:①蚀变分带特征分析表明,由2-10线向外,依次为强硅化-黄铁矿化-角砾岩带→硅化-绢云母-黄铁矿化带→绢云母-碳酸盐化带→碳酸盐-绿泥石-绿帘石化带的蚀变分带,构成一个完整的矿化-蚀变岩筒。其中,以强硅化和多世代黄铁矿化为代表的强蚀变中心区主要在7-16线间,呈不规则长椭圆状。尤其在2-10线间,出现较多的爆破角砾岩及大量的石英岩(火山岩硅化结果),含矿石英脉相对密集,与V2矿体中心区总体一致,应为喷流热液活动中心。②矿体中成矿元素的分布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均具有不规则的分带性:中心区及下部相对富铜,上部和边缘相对富Pb+Zm在平面上形成长轴为北西向的中部相对富铜、边部相对富Pb+Zn不规则纺锤形的矿化分带;在垂直方向上则形成上为富Cu-Zn(-Pb)、下部以Cu为主的扇形矿化分带。其中0-10线区间是整个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中心地段,也是高强度矿化分布区。③成矿流体温度分布特征表明,上部V1型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最高温度为221℃,最低温度78℃,成矿温度范围较窄,具典型的低温成矿特点;下部V2型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最高均一温度可达298℃,绝大部分大于200℃,具有中温热液性质。成矿温度高值区位于6-10线之间,呈北西向延伸的长椭圆形,与强矿化区重合,等温线总体走向与矿体及北西向断层的走向基本一致。无论在剖面上还是在平面上,均一温度高值区与强矿化区在空间上吻合较好,等温线高值区及其附近,矿体厚度大,品位较高,远离等温线高值区,矿化强度降低。显示成矿流体以中心式喷流为主,6-10线之间为主要中心区。④矿体三维数字模型研究表明,V1型矿体与V2型矿体矿化富集区基本一致,其中V2型矿体分布受典型的环状构造与放射状构造控制,环状构造区中部是主矿体分布区,喷流管道特征明显。⑤成矿中心区物探EH4异常表明,深部低阻异常与成矿中心区-喷流管道系统中的矿化作用有关,可能是喷流管道系统中矿化延深带的体现。矿体露头区、成矿温度高值区、环状-放射状裂隙和深部EH4低阻异常区位置叠加,三者的重叠性总体较好。6、系统分析了大平掌铜矿形成的基本条件,指出火山岛弧盆地过渡带的区域性酒房断裂控制了大平掌式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的总体分布,证明了大平掌矿床在成因上主要是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的结果,具VMS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基于地质、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大平掌矿床成矿模式和保存模式。与国内外典型大型-超大型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作比较,认为大平掌矿床与“黑矿型”矿床相似。
杨尖絮,尹宏伟,张震,郑绵平[5](2013)在《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成钾地质条件分析》文中指出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钾盆地。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盆地的构造演化、岩相古地理特征、古气候环境特征、以及盆地含盐沉积分布、微量元素Br及Sr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条件,以期探讨盆地的成盐潜力和成盐时代,认为盆地具有良好的海相成钾环境和成钾潜力,Br和Sr同位素特征反映成盐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水。根据盆地地质条件和含盐显示的对比,提出晚三叠世与侏罗纪是盆地重要的成盐时代,可能在盆地底部或深部沉积有巨厚的源盐层,甚至是钾盐层。通过典型的江城勐野井钾盐矿床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资料分析,我们认为勐野井钾盐矿床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中生代侏罗纪源盐层,建议滇西南找钾工作应该加强对深部海相盐层的探索。
颜仰基,袁敬阆,康承林,王泽文,王光新[6](1982)在《云南思茅拗陷勐野井组盐类矿床的成钾条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思茅拗陷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勐野井组盐类矿产丰富,开采历史悠久。云南省地质局十六地质队作过大量的盐矿普查勘探工作。近四年来,由省局十六地质队、成都地质学院、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云南钾盐科研队开展了地层、古地理、矿床、地化、岩矿,水化学等专题研究工作。本文仅就成钾控制条件做些讨论。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文中利用了有关单位的部分成果,特别是十六队的资料,特此致谢。
龚大兴[7](2016)在《四川盆地三叠纪成盐环境、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文中提出钾盐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定、战略安全的重要紧缺资源,我国已探明钾盐资源相对13亿人口大国需求而言乃杯水车薪。中国大陆是由多个小陆块及其间的造山带镶嵌而成,且经历了多期离散、拼合构造旋回。这种由相对不稳定的小陆块组成的构造背景决定了我国古代蒸发盆地成盐、成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找钾难度较大,也给成盐聚钾成因模式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现代地质学的发展,有必要将层序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盐类地球化学、旋回地层学等领域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引入到钾盐矿床的研究中。四川盆地是具有三维空间的地貌盆地,也是具有“四维空间”即包括地质历史时间概念和沉积建造在内的沉积盆地,是在扬子克拉通台地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复合型或叠合型盆地。盆内中、下三叠统是一套浅海台地—蒸发岩台地沉积,一直都是中国找钾的重要层位。长期以来,由于油气、富钾卤水、石膏、杂卤石和盐矿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关于四川盆地三叠系含盐层的研究取得了较深入的认识,涉及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和成盐机理、古地理环境、盐盆地的分布、岩系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盐类矿物组合及富钾卤水成因等多个方面。但盆内尚未发现固态钾盐矿床,基础资料虽多,但不同的资料,不同的区块,层位划分体系不同,对象及目的层位不一致,成盐期次划分紊乱。富钾卤水及杂卤石是否能作为三叠系成钾的指示,以及是否存在海相固态钾盐沉积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主要含盐构造野外勘查、采样分析;室内大量钻井资料的对比整理;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方法综合研究,得到了如下几点认识:1、在详细研究盆地三叠系基干剖面(合川沥鼻峡剖面,渠县农乐剖面)及钻井剖面(长平3井,广参2井)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对比找钾老井,盆内最新的盐/钾井、油/气井资料,统一了不同资料、不同区块的层位划分。认为四川盆地三叠纪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6个成盐期:嘉陵江组二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1j2-2),嘉陵江组四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1j4-2),嘉陵江组五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1j5-2)雷口坡组一段第一亚段沉积期(T2l1-1)(川东地区雷口坡组名为巴东组),雷口坡组一段第三亚段沉积期(T2l1-3),雷口坡组三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2l3-2)以及雷口坡组四段第二亚段沉积期(T2l4-2)。空间上可以划分为五个成盐区:川东成盐区,川北成盐区,川西成盐区,川西南成盐区及川中成盐区,19个次级含盐构造(盐盆地)。受四川盆地及周缘古陆构造活动的影响,成盐盆地表现出逐渐向西迁移的演化过程。2、通过对四川盆地典型剖面的野外观察,根据岩相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室内薄片鉴定等研究,建立了沉积相识别标志,划分了典型盐、钾钻井的沉积相类型。认为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整体属于浅水碳酸盐岩—蒸发岩台地。根据典型剖面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岩性组合,可划分为18种成因类型,分别形成于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等3种主要的沉积相,6种沉积亚相及13种沉积微相。进一步通过四川盆地含盐层的时空分布特点,侧重于蒸发成盐过程中亚相及成盐微相的分布,编制了主要成盐期的岩相古地理图件,认为沉积相带多具有环状分布特征,盐湖微相通常处于核心位置,属于典型的“牛眼式”成盐模型,各成盐期均具有一个或多个咸化中心,古地理特征有利于成钾。3、本文将旋回地层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碳酸盐岩台地高频沉积旋回的识别方法及古相对海平面变化趋势重建,运用于四川盆地含盐剖面进行实践。利用保留在自然伽玛测井数据中的旋回响应特征,模拟了台地高频沉积旋回叠加样式,反演了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古海平面变化趋势,讨论了典型含盐剖面的咸化过程,提出碳酸盐岩台地在海平面快速下降期或海退初期,一般不会形成盐类矿产;持续振荡的水体环境往往只能形成白云岩+石膏+少量岩盐层的组合;只有在海退的中晚期,台地长期处于低水位环境,才有可能出现石膏+岩盐+含钾矿物的组合,具备成钾潜力。并认为,蒸发岩台地含盐剖面中的富钾层段在地层沉积记录中保留着某些响应特征,研究这些旋回响应机制,可以快速锁定有利的成盐聚钾期,聚焦富钾层段,丰富了地球物理方法找钾的手段。4、在四川盆地含盐层时空分布,空间演化过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含盐层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古地理条件、古气候背景,对四川盆地主要含盐构造,不同成盐期的成钾条件进行了评价。认为四川盆地具有3个有利的成钾时期,包括嘉四2(T1j4-2),嘉五2雷一1(T1j5-2T2l1-1)及雷四2(T2l4-2)。4个有利的成钾构造,长寿双龙构造、宣汉盐盆黄金口构造、南充构造及邛崃平落坝构造。成盐聚钾过程与海平面长时期处于较低水平,卤水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持续咸化浓缩有关。沉积相带多呈环带状分布,以盐湖微相为核心,成因模式属于“潮上带牛眼式干化小型盐盆(湖)成盐聚钾”。以事件成钾的观点讨论了四川盆地出现成钾事件的可能,认为:嘉四2(T1j4-2)时期的长寿双龙构造、嘉五2雷一1(T1j5-2T2l1-1)时期的宣汉盐盆黄金口构造、南充盐盆及雷四2(T2l4-2)时期的成都盐盆平落坝构造具备出现成钾事件的条件。
邓晓东[8](2012)在《云贵高原及邻区次生氧化锰矿晚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构造和古气候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云贵高原及邻区分布有大量的次生氧化锰矿床,这些矿床是我国优质锰矿石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次生氧化锰矿床矿物学、地球化学、4O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是理解区域化学风化、矿床次生富集过程及富集机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次生氧化锰矿不仅是极好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载体,而且其形成之后的保存程度又与区域构造活动性及地貌演化过程紧密相关。因此,对云贵高原次生氧化锰矿床进行系统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次生锰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机理,而且可以查明矿床的剥蚀程度、为深部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提供区域地壳活动、地貌形成和演化和新生代古气候特征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选取云贵高原及邻区具有代表性的8个氧化锰矿床为研究对象,包括巴夜、老厂鹤庆、遵义、东湘桥、下雷、二塘和荔浦锰矿。在详细野外观察及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锰矿石的主量和微量元素进行准确分析,进而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显微探针(EMP)、激光剥蚀ICP-MS及矿物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氧化锰矿物的晶体结构、矿物形貌、结晶程度、矿物化学成分等进行综合研究,最后选取其中6个矿床开展系统和全面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获得了一大批高精度的年龄数据。以上研究表明,云贵高原及邻区氧化锰矿床的矿物组成主要为:隐钾锰矿、锰钡矿、锰铅矿、软锰矿、恩苏塔矿、斜方锰矿、锂锰矿、黑锌锰矿、钙锰矿等。其中软锰矿在风化过程中相当稳定,存在于所有氧化锰矿床中;其次是隐钾锰矿、锰钡矿、锂锰矿、恩苏塔矿。XRD分析可对光学性质很接近的隐钾锰矿、斜方锰矿、恩苏塔矿和锂锰矿进行有效鉴定,因为这些矿物有其特征的衍射峰值:隐钾锰矿6.95A、4.9A;斜方锰矿4.08A、2.53A;恩苏塔矿3.95A、2.34A;锂锰矿9.56A、4.74A。TGA与XRD分析表明云南巴夜锰矿床中隐钾锰矿衍射峰强、含水低,加热至450~750℃时缓慢地脱羟基;相反,老厂和遵义锰矿的隐钾锰矿衍射峰弱、含水较高,在600℃时迅速地脱羟基。这种脱羟基温度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矿床氧化锰矿物结晶程度的差异,同时为后续年代学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氧化锰矿物的形貌观察表明:具1×1或1×2隧道结构的氧化锰矿物以柱状或粒状晶形为主,如软锰矿、斜方锰矿、恩苏塔矿;具2×2隧道结构的氧化锰矿物主要为长柱状和针状晶形,如隐钾锰矿和锰钡矿;具2×3或3×3隧道结构的氧化锰矿物主要为针状和纤维状晶形,如钙锰矿;具有层状结构的锰矿物呈片状晶形,如锂锰矿、黑锌锰矿。氧化锰矿物的形貌不仅受控于矿物晶体结构,而且还受生长空间的影响。对矿石组成和结构构造的研究表明,氧化锰矿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Mn与A1、Fe、Ca等元素在风化过程中发生强烈分离的过程。当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共存时,有害元素P主要赋存在铁氧化物中,因此,制定合理的矿物分选流程将铁氧化物从锰矿石和铁锰矿石中分离可以显着降低P的含量,提高锰矿石的质量。氧化锰矿石的稀土元素(REE)分析表明,鹤庆氧化锰的矿石REE含量(25.76~45.5ppm)、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与矿区的菱锰矿和硅质岩一致,而与玄武岩和泥岩存在显着差别,表明鹤庆氧化锰矿是由菱锰矿及硅质岩矿胚层风化形成。老厂锰矿石的REE含量(270.22~1942.9ppm)和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与老厂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相似,REE含量随结核减小而增加,并与Mn的含量呈负相关,与Fe、Si、P等元素呈正相关,与Ce异常呈正相关。另外,矿石中含Ag、Pb、Zn等元素强烈富集,含量分别可达1790g/t、0.4%和7.56%,表明老厂氧化锰矿的形成很可能与老厂铅锌银矿关系密切;Mn和其他金属元素来自老厂铅锌银矿床及含锰碳酸岩蚀变岩的化学风化。除Mn以外,Mo、Co、Ni、V、As、Zn、Cd、Pb、Cu、Ba等在氧化锰矿石中也不同程度地富集,并经常达到综合回收利用水平。由于这些元素易于进入氧化锰矿物的晶格中或被氧化锰矿物吸附,因此,可作为氧化锰矿找矿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广西荔浦矿床中Ni的含量最高,平均达0.13%;湖南东湘桥锰矿床的Co含量最高,平均0.024%。Co主要赋存在锂锰矿、锰钡矿-隐钾锰矿固溶体和隐钾锰矿中;Ni在隐钾锰矿和锂锰矿中的含量分别可达3%和2%。SEM、EMP和XRD分析均未发现Co和Ni的独立矿物,说明这些元素自氧化锰矿物中以吸附或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这些富Co、Ni的氧化锰矿床均与二叠系孤峰组热水沉积成因的含锰硅质岩有关,反映了矿胚层对氧化锰矿伴生有益元素的控制。Cu、Pb在云南老厂锰矿床的平均含量很高,分别为0.07%和0.16%;Zn在老厂和鹤庆锰矿床的平均中含量为1.38%和0.61%;Cu在广西二塘和湖南东湘桥锰矿的平均含量可达0.1%。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Cu主要分布在锂锰矿、恩苏塔矿、锰铅矿或锰钡矿-隐钾锰矿的固溶体矿物中;Pb则赋存在锰铅矿或锰铅矿-锰钡矿的固溶体中;Zn主要存在于黑锌锰矿中,少部分在锰钡矿-隐钾锰矿的固溶体、恩苏塔矿中。值得注意的是,Ag在老厂锰矿的含量极高(336~1790g/t),其中以5cm左右的锰结核中含Ag最高。当结核直径小于5cm时,Ag与Mn具有正相关性;当结核大于5cm时,Ag与Mn具负相关性,因而可根据锰结核的粒级分布粗略评估银的经济价值。同样,锰矿石中无独立银矿物的存在,Ag常呈分散状分布于锰铅矿中,其赋存状态为类质同象或吸附。利用激光阶段加热技术对云贵高原和邻区6个氧化锰矿共136个单矿物颗粒进行了40Ar/39Ar定年,获得一大批高精度的年代学数据,初步揭示了云贵高原及邻区氧化锰矿的年代学格架。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同位素分析共获得五种特征的表观年龄谱,分别是平坦状年龄谱、反冲型年龄谱、阶梯状年龄谱、跳跃式年龄谱和马鞍形年龄谱。平坦状年龄谱表明样品结晶较好、样品中无过剩氩、无老矿物的污染、样品在照射过程中也没有发生39Ar的反冲丢失。反冲型年龄谱说明样品在中子反应堆中接收快中子照射时发生过部分39Ar的反冲,但反冲强度不大,多数情况下仍然给出了较好的年龄结果。阶梯状年龄谱说明样品中有大量形成于不同时期的氧化锰环带或存在不同期次的矿物,这些环带和不同世代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因而在激光阶段加热时于不同的温度区间释气并形成阶梯状年龄谱。跳跃式年龄谱同样是样品中存在多个环带或多世代矿物的反映,但这些环带或矿物的热稳定性可能是动荡变化的。马鞍形年龄谱反映样品中存在少量的原生老矿物的污染。在所分析的136个矿颗粒中,约85%的样品给出了很好的坪年龄或似坪年龄,其中云南巴夜锰矿的年龄为6.5~0.03.03Ma,老厂锰矿的年龄为9.5~4.3Ma,贵州遵义锰矿的年龄为13.1~0.1Ma,广西二塘锰矿的年龄为11.0~4.1Ma,下雷锰矿的年龄为11.9~0.1Ma,湖南东湘桥锰矿的年龄为9.1~4.2Ma。本文研究结果并结合前人获得的华南氧化锰矿年龄数据表明,云贵高原和邻区氧化锰矿的次生富集至少始于早中新世(-23Ma),大规模富集成矿时间集中在中中新世(13~15Ma),晚中新世(5-8Ma),上新世(3.5、2.4-2.8Ma)和更新世(1.2Ma、0.8Ma、0.5Ma)。氧化锰矿的成矿时代分布反映云贵高原和华南地区温暖潮湿的古气候至少在早中新世就已出现并一直持续到更新世,这种气候条件促进了区域大面积的红土型风化和氧化锰矿大规规模表生富集成矿。早中新世的氧化锰矿次生富集与东亚夏季风的起源时间基本吻合,而中中新世、晚中新世、上新世界、更新世各时间段的大规模表生成矿作用则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化,这与华南大量陆相盆地中的沉积物、南海及印度洋的深海沉积物、以及黄土堆积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华南地区晚新生代大规模区域化学风化与成矿年代学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大陆区域化学风化可能并不具有全球性,而主要受区域古气候和构造等因素的控制。云南次生氧化锰矿的年龄最老为晚中新世(9-5Ma),且晚中新世氧化锰矿均遭到强烈剥蚀,但在地势较低地方还有部分残留;原地的次生氧化锰矿年龄一般为晚上新世以后(3.4,2.8~2.4,1.2~0.8,0.5Ma),表明云南高原在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经历了强烈的隆升,晚上新世后则为周期性的隆升。黔北高原遵义氧化锰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床次生富集开始于13Ma,表明黔北高原在晚中新世以来相对稳定。本文研究发现云贵高原氧化锰矿的年龄与其高程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据此计算出云南巴夜地区晚上新世以来的剥蚀率为~30m/Ma,明显大于黔北高原的剥蚀速率<3.2m/Ma,反映了滇西南地区3Ma以来隆升剧烈,而黔北高原从晚中新世以来构造隆升剥蚀较弱。云贵高原及其邻区氧化锰矿年龄表现为从东至西依次减小:广东新榕锰矿为23.5~2.06Ma,广西南部钦州-防城锰矿带为17.5~4.7Ma,桂西南下雷锰矿11.3~0.3Ma,广西北部二塘锰矿9.8~4.1Ma,;湖南东湘桥锰矿10.23~4.19Ma,贵州遵义锰矿13.1~0.1Ma,云南巴夜锰矿6.8~0.08Ma,云南老厂锰矿床9.5~4.3Ma。氧化锰矿的这种年龄分布特征反映早中新世以来云贵高原和华南地区地壳稳定性和隆升剥蚀程度的差异:与青藏高原邻近的云南地区和桂西南地区经历了较强的隆升,因此早期化学风化和表生成矿的记录未能有效保存下来。氧化锰矿年龄分布的空间变化还为这类矿床的区域矿产潜力评价提供了重要信息。云贵高原及邻区氧化锰矿床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表明次生氧化锰矿物的富集主要为三种机制:(1)对含锰碳酸盐和锰硅酸盐的直接交代形成氧化锰矿;(2)锰离子直接从风化溶液中沉淀充填于裂隙或空洞中;(3)先前形成氧化锰矿物再经溶解、沉淀富集。氧化锰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含锰岩系、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次生富集持续时间等因素的控制:云贵高原及邻区广泛分布的含锰矿胚层及中新世以来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是矿床大规模成矿的基础;次生氧化锰矿年代学研究表明氧化锰矿的生长速率十分缓慢,一般均小于100mm/Ma,因此中新世以来长期的、大规模化学风化有利于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氧化锰矿;次生氧化锰矿床年龄分布呈现出由西至东逐渐年轻,反映了构造稳定性对矿床保存的控制;云贵高原氧化锰矿床一般分布于低缓的山坡,这种地形地貌有利于氧化锰矿的保存。
杨尖絮[9](2013)在《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成钾地质条件及成矿模式分析》文中指出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钾盆地。本文综合分析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岩相古地理特征、古气候环境特征、以及盆地含盐沉积分布特征、微量元素Br及Sr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条件,初步探讨了盆地的成盐潜力和成盐时代,认为该盆地具有良好的海相成钾环境和成钾潜力,提出研究区具有三个良好的成盐层位:晚三叠统、中晚侏罗统和古新统。晚三叠统和中晚侏罗统是海相沉积成盐环境,而古新统是陆相小湖盆成盐环境。勐野井矿区盐类物质中Br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反映成盐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水,成盐时代可能为侏罗纪。根据盆地地质条件和含盐沉积显示的对比,认为海相成钾环境的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可能在盆地深部或底部沉积有巨厚的源盐层,甚至是钾盐层。通过典型的江城勐野井钾盐矿床井下盐层构造挤压特征和盐层平面分布资料分析,本文推测勐野井钾盐矿床可能是在成盐期后盐体遭受构造推覆作用的挤压和差异负载左右,塑性流动至浅部,贯入古新世勐野井组(Elm)地层之中富集成矿。从2011年始开展了EH-4(低频大地电磁法)和MES(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法)等物探工作,通过物探反演结果推断深部2000—-2130m处可能存在有高电阻率值的盐类沉积物。2011年7月开展滇西“江城宝藏乡钾盐基准井钻探工程”,在MK-1井深部2254—2321.82m钻探出67.82m厚的石盐层。综合对比岩芯特征以及矿区剖面图,本文推测盐体塑性流动的“通道”确实存在,提出勐野井钾盐矿床是一种“深部源盐,构造迁移,浅部就位”的成矿模式。这种成矿模式对滇西成盐成钾条件及找钾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滇西南找钾工作下一步应该加强对潜力区的构造条件和深部海相盐层的探索。
颜仰基,袁敬阆,康承林,王泽文,王光新[10](1982)在《云南思茅拗陷勐野井组盐类矿床的成钾条件》文中提出云南思茅拗陷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勐野井组盐类矿产丰富,开采历史悠久。云南省地质局十六地质队作过大量的盐矿普查勘探工作。近四年来,由省局十六地质队、成都地质学院、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云南钾盐科研队开展了地层、古地理、矿床、地化、岩矿,水化学等专题研究工作。本文仅就成钾控制条件做些讨论。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文中利用了有关单位的部分成果,特别是十六队的资料,特此致谢。
二、云南思茅地区盐类矿床的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思茅地区盐类矿床的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思茅盆地侏罗纪区域成盐找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钾盐研究现状 |
1.2.2 我国钾盐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论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断裂构造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2 思茅盆地的演化历史 |
2.2 地层特征 |
2.2.1 三叠系 |
2.2.2 侏罗纪 |
2.2.3 白垩系 |
2.3.4 古近系 |
3 区域含盐特征及侏罗纪岩相古地理 |
3.1 滇西南特提斯成盐区概述 |
3.1.1 特提斯构造演化 |
3.1.2 滇西特提斯成盐区 |
3.2 思茅盆地及邻区主要含盐地层特征 |
3.2.1 上三叠统歪古村组(T3w) |
3.2.2 侏罗系 |
3.2.3 古新统勐野井组(E1m) |
3.3 侏罗系岩相古地理 |
3.3.1 早侏罗世漾江期 |
3.3.2 中侏罗世和平乡期 |
3.3.3 晚侏罗世坝注路期 |
4 成盐成钾条件分析 |
4.1 古构造条件 |
4.1.1 漾江期古构造状况 |
4.1.2 和平乡期古构造状况 |
4.2 古地理条件 |
4.3 古气候条件 |
4.3.1 全球侏罗纪古气候演化 |
4.3.2 岩性、化石指示标志 |
4.3.3 ωFe2O3/ωFeO 比值 |
4.4 古纬度条件 |
5 勐野井钾盐矿矿床特征及成盐时代探讨 |
5.1 勐野井组含盐层研究概况及地层特征 |
5.1.1 勐野井组含盐层研究概况 |
5.1.2 勐野井组储盐地层特征 |
5.2 勐野井矿区区域地质特征 |
5.3 盐层构造特征 |
5.3.1 盐体变形现象 |
5.3.2 盐构造作用 |
5.4 勐野井钾盐矿矿物组合 |
5.4.1 矿物组合 |
5.4.2 钾石盐的组合特征 |
5.5 地球化学特征 |
5.5.1 微量元素 |
5.5.2 重金属元素 |
5.5.3 Sr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5.4 包裹体测温 |
5.6 地球物理特征 |
5.6.1 重力异常特征 |
5.6.2 MES(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探测响应特征 |
6 侏罗纪盐泉水化学特征 |
6.1 盐泉成因类型 |
6.2 盐泉水质类型及成因浅析 |
6.3 水化学异常评价方法 |
6.4 盐泉分布特点及分区水化学特征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物源及其沉积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钾盐成矿理论研究现状 |
1.3 呵叻高原中晚白垩世蒸发岩成因研究现状 |
1.4 硼锶硫氯同位素与元素示踪蒸发岩物源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
1.5.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呵叻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2 呵叻高原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区域地层概况 |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1 老挝甘蒙他曲地质概况 |
2.3.2 泰国呵叻府暖颂地质概况 |
第3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老挝甘蒙他曲样品采集 |
3.1.2 泰国呵叻暖颂样品采集 |
3.1.3 云南地区样品采集 |
3.1.4 老挝与泰国样品准备 |
3.2 测试方法 |
3.2.1 矿物常微量元素测试方法 |
3.2.2 稀土元素测试方法 |
3.2.3 硼同位素组成测试方法 |
3.2.4 锶同位素组成测试方法 |
3.2.5 硫同位素组成测试方法 |
3.2.6 氯同位素组成测试方法 |
3.2.7 水体氢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
第4章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中硬石膏与石盐矿物学特征 |
4.1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中硬石膏矿物学特征 |
4.1.1 老挝他曲硬石膏矿物形态特征 |
4.1.2 泰国暖颂硬石膏矿物形态特征 |
4.2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硬石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2.1 硬石膏XRD分析 |
4.2.2 硬石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硬石膏成因 |
4.3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中氯化物盐类矿物学特征 |
4.3.1 老挝他曲地区氯化物盐类矿物 |
4.3.2 泰国暖颂地区氯化物盐类矿物 |
4.4 小结 |
第5章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物源示踪 |
5.1 硬石膏与石盐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
5.1.1 硬石膏中硼的赋存形式 |
5.1.2 (硬)石膏硼同位素分馏机理 |
5.1.3 呵叻高原(硬)石膏硼同位素组成特征 |
5.1.4 石盐硼同位素组成特征 |
5.2 硬石膏与石盐锶同位素组成特征 |
5.3 硬石膏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5.4 石盐氯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
5.5 硬石膏与石盐稀土元素物源示踪研究 |
5.5.1 石盐和硬石膏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
5.5.2 蒸发岩与白垩纪海水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5.6 甘蒙他曲钾盐矿层水来源及成因 |
5.6.1 矿层水水化学特征 |
5.6.2 矿层水氢氧硼同位素组成特征 |
5.7 小结 |
第6章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成盐物质迁移模式 |
6.1 区域蒸发岩矿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6.1.1 蒸发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6.1.2 区域蒸发岩同位素组成特征对比 |
6.1.3 区域蒸发岩矿物类型对比 |
6.1.4 区域蒸发岩矿物沉积年代学对比 |
6.2 中生代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史 |
6.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6.2.2 区域构造单元早白垩纪古地理位置重建 |
6.2.3 区域构造单元演化缝合史 |
6.3 中生代区域沉积地层特征对比 |
6.3.1 区域中生代沉积地层对比 |
6.3.2 白垩纪海平面特征 |
6.4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海侵模式探讨 |
6.5 小结 |
第7章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沉积演化特征 |
7.1 呵叻高原中晚白垩世含盐系地层空间展布特征 |
7.1.1 呵叻高原中晚白垩世含盐系地层勘探工作 |
7.1.2 呵叻高原含盐系地层空间形态展布特征 |
7.2 呵叻高原含盐系地层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7.3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空间赋存形态研究 |
7.4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空间展布特征及成因探讨 |
7.4.1 呵叻高原钾盐空间展布成因 |
7.4.2 找矿指导意义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及后期工作展望 |
8.2.1 存在问题 |
8.2.2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三江南段兰坪—思茅盆地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MVT 铅锌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MVT 铅锌矿床全球展布 |
1.2.2 矿床主要特征 |
1.2.3 构造背景 |
1.2.4 成矿控制因素 |
1.2.5 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 |
1.2.6 成矿年代 |
1.2.7 成矿模型 |
1.3 兰坪—思茅盆地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6 论文工作情况 |
1.7 实验方法介绍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三江”地区大地构造格架与演化 |
2.2.2 兰坪—思茅盆地构造演化 |
2.2.3 与成矿有关新生代构造系统 |
2.3 岩浆岩 |
2.4 变质岩 |
2.5 区域矿产分布与成矿系列划分 |
2.5.1 矿床分布 |
2.5.2 成矿系列划分 |
3 成矿特征与成矿作用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成矿背景 |
3.1.2 矿石矿化 |
3.1.3 矿物成分 |
3.2 成矿流体特征 |
3.3 成矿物质来源 |
3.4 成矿年代 |
4 成因机制和成矿模型 |
4.1 矿床发育特征 |
4.2 矿床成因机制 |
4.3 区域成矿模型 |
4.4 区域找矿勘探思路和方向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思茅盆地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VMS型铜矿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1 VMS型矿床在铜矿资源中的地位 |
1.1.2 VMS型铜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 |
1.1.3 VMS型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 |
1.1.4 VMS型铜矿床蚀变分带模型及其与喷流成矿中心的关系 |
1.1.5 VMS型铜矿的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
1.2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研究现状 |
1.2.1 大平掌矿区的地质勘查 |
1.2.2 大平掌矿床的综合研究 |
1.2.3 大平掌矿床研究不足 |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 |
1.5 工作量 |
1.5.1 野外地质调查 |
1.5.2 物探及化探勘查 |
1.5.3 地质综合研究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地质背景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地球物理场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莫霍面形态特征 |
2.3.3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
2.3.4 区域磁场特征 |
第三章 矿区地质及矿化-蚀变空间结构 |
3.1 地层岩性与主要含矿层位 |
3.2 矿区及外围主要构造 |
3.2.1 矿区外围遥感地质特征 |
3.2.2 褶皱 |
3.2.3 断层 |
3.3 矿区侵入岩 |
3.3.1 花岗闪长斑岩岩体地质特征 |
3.3.2 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3.3 成岩构造环境 |
3.3.4 侵入岩与成矿关系 |
3.4 矿体类型及其矿化-蚀变空间结构 |
3.4.1 V_1型矿体 |
3.4.2 V_2型矿体 |
3.4.3 V_1和V_2型矿体的空间组合结构 |
3.4.4 围岩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 |
3.4.5 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带性 |
3.4.6 两类矿体地质特征比较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成矿元素组成特征 |
4.2 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 |
4.3 稀土元素特征 |
4.3.1 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 |
4.3.2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1 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4.4.2 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4.4.3 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4.5 成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4.5.1 流体包裹体基本特征 |
4.5.2 均一温度、盐度及空间分布 |
4.5.3 成矿流体成分及其性质 |
第五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前人对矿区火山岩形成时代的认识 |
5.2 前人对成矿时代的认识 |
5.3 火山岩及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
5.3.1 年代学样品及测年方法简介 |
5.3.2 分析结果 |
5.4 硫化物成矿年龄 |
5.4.1 测年方法及样品简介 |
5.4.2 分析结果 |
5.4.3 V_1矿体测年方法及样品简介 |
5.5 成岩成矿时代的重新厘定 |
5.5.1 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 |
5.5.2 成岩成矿时代新认识 |
第六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6.1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
6.1.1 成矿地质条件 |
6.1.2 矿床的空间产出特征 |
6.1.3 矿床喷流沉积中心确认 |
6.2 矿床成因类型 |
6.3 成矿模式及矿床保存状态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图版Ⅰ 区域及矿区宏观照片 |
图版Ⅱ 大平掌野外典型露头照片 |
图版Ⅲ 岩石类型及其组构照片 |
图版Ⅳ 矿石光片及包裹体显微照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5)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成钾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兰坪-思茅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1.2 区域地层 |
1.3 岩相古地理特征 |
2 古气候环境特征 |
3 含盐沉积特征与成矿潜力 |
3.1 盆地含盐沉积分布 |
3.2 地球化学特征 |
3.3 含盐层位对比与成矿潜力 |
4 几点认识 |
(7)四川盆地三叠纪成盐环境、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含盐层的时空分布 |
3.1 次级含盐构造 |
3.1.1 含盐构造的划分 |
3.1.2 典型含盐构造 |
3.2 成盐时间序列 |
3.3 岩盐空间分布 |
3.4 含盐构造的演化过程 |
第4章 含盐层盐类矿物类型 |
4.1 岩盐类型及特征 |
4.2 杂卤石类型及特征 |
4.3 硬石膏类型及特征 |
第5章 含盐层沉积环境 |
5.1 典型剖面概述 |
5.1.1 合川沥鼻峡剖面(PM-1) |
5.1.2 渠县农乐剖面(PM-2) |
5.1.3 广安广参2井剖面 |
5.2 含盐剖面类型 |
5.2.1 韵律结构 |
5.2.2 含盐剖面类型 |
5.3 沉积相类型 |
5.3.1 开阔台地相 |
5.3.2 局限台地相 |
5.3.3 蒸发台地相 |
5.4 古地理特征 |
5.4.1 古纬度与古气候 |
5.4.2 古地理特征 |
5.4.3 成盐期岩相古地理 |
第6章 含盐层地球化学特征 |
6.1 卤水地球化学特征 |
6.1.1 含盐构造盐溶卤水 |
6.1.2 地表盐泉水 |
6.2 岩盐地球化学特征 |
6.3 岩盐氯同位素特征 |
第7章 含盐层地球物理特征 |
7.1 测井识别标志 |
7.2 富钾层段的测井响应 |
7.2.1 原理和方法 |
7.2.2 高频沉积旋回的识别 |
7.2.3 古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富钾层段的响应 |
第8章 成盐模式、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 |
8.1 成钾条件分析 |
8.1.1 典型杂卤石剖面的成钾指示 |
8.1.2 有利成钾时期 |
8.1.3 有利成钾位置 |
8.2 蒸发成盐模式与成钾事件 |
8.2.1 成盐聚钾模式及成因机制 |
8.2.2 成钾事件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图 |
(8)云贵高原及邻区次生氧化锰矿晚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构造和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风化壳及次生氧化锰矿研究现状综述 |
1.1.1 风化壳年代学研究进展 |
1.1.2 次生氧化锰矿床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次生氧化锰矿床研究现状 |
§1.2 次生氧化锰矿~(40)Ar/~(39)Ar年代学研究意义 |
1.2.1 揭示大陆化学风化历史与矿床次生富集过程 |
1.2.2 定量计算风化前锋的拓展速率 |
1.2.3 反演区域古气候 |
1.2.4 揭示新构造运动和山脉隆升历史 |
1.2.5 建立地貌演化模型 |
§1.3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云贵高原及湘桂地区含锰地层 |
2.1.1 中上元界含锰地层 |
2.1.2 下震旦统大塘坡组 |
2.1.3 中奥陶系磨刀溪组 |
2.1.4 泥盆系含锰地层 |
2.1.5 石炭系含锰地层 |
2.1.6 二叠系含锰地层 |
2.1.7 三叠系含锰地层 |
§2.2 云贵高原及邻区新生代构造和地形地貌特征 |
2.2.1 云贵高原新生代构造 |
2.2.2 云贵高原地形地貌 |
§2.3 云贵高原及邻区新生代古气候特征 |
2.3.1 古新世-始新世 |
2.3.2 渐新世 |
2.3.3 中新世 |
2.3.4 上新世 |
第三章 样品描述和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处理 |
§3.2 采样位置 |
3.2.1 云南巴夜锰矿 |
3.2.2 云南老厂银锰矿 |
3.2.3 云南鹤庆氧化锰矿 |
3.2.4 贵州遵义锰矿 |
3.2.5 湖南东湘桥锰矿 |
3.2.6 广西荔浦氧化锰矿 |
3.2.7 广西二塘锰矿 |
3.2.8 广西下雷锰矿 |
§3.3 矿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
3.3.1 X荧光光谱分析 |
3.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发射光谱分析 |
§3.4 单矿物(集合体)分析方法 |
3.4.1 热重分析 |
3.4.2 粉晶X-射线衍射 |
3.4.3 扫描电镜分析 |
3.4.4 电子探针分析 |
3.4.5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3.5 ~(40)Ar/~(39)Ar同位素分析方法和流程 |
3.5.1 气体的提取 |
3.5.2 气体的纯化 |
3.5.3 质谱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1 云南巴夜锰矿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矿区地质 |
4.1.3 矿床地质特征 |
§4.2 云南老厂银锰矿 |
4.2.1 区域地质 |
4.2.2 矿区地质 |
4.2.3 矿床地质 |
§4.3 云南鹤庆锰矿 |
4.3.1 区域地质 |
4.3.2 矿区地质 |
4.3.3 矿床地质特征 |
§4.4 贵州遵义锰矿 |
4.4.1 区域地质 |
4.4.2 矿区地质 |
4.4.3 矿床地质 |
§4.5 湖南东湘桥锰矿 |
4.5.1 区域地质 |
4.5.2 矿区地质 |
4.5.3 矿床地质 |
§4.6 广西下雷锰矿 |
4.6.1 区域地质 |
4.6.2 矿区地质 |
4.6.3 矿床地质特征 |
§4.7 广西二塘锰矿 |
4.7.1 矿区地质 |
4.7.2 矿床地质特征 |
§4.8 广西荔浦锰矿 |
4.8.1 矿区地质 |
4.8.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五章 氧化锰矿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
§5.1 氧化锰矿的矿物学组成 |
5.1.1 氧化锰矿物 |
5.1.2 氧化锰矿物的生成顺序 |
5.1.3 氧化锰矿物的X-射线衍射峰和热稳定性 |
5.1.4 矿物晶体形貌 |
5.1.5 矿物地球化学 |
§5.2 氧化锰矿石的元素地球化学 |
5.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2 矿石微量元素组成 |
5.2.3 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 |
5.2.4 微量元素及其勘查意义 |
5.2.5 氧化锰矿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
第六章 ~(40)Ar/~(39)Ar年代学研究 |
§6.1 ~(40)Ar/~(39)Ar定年基本原理及几个年龄的定义 |
6.1.1 ~(40)Ar/~(39)Ar定年基本原理 |
6.1.2 几个年龄的定义 |
6.1.3 表生隐钾锰矿物的几种典型年龄谱 |
§6.2 巴夜锰矿的~(40)Ar/~(39)Ar年龄 |
§6.3 老厂锰矿~(40)Ar/~(3 9)Ar年龄 |
§6.4 遵义锰矿~(4 0)Ar/~(39)Ar年龄 |
§6.5 湖南东湘桥锰矿~(40)Ar/~(39)Ar年龄 |
§6.6 广西下雷锰矿~(40)Ar/~(39)Ar年龄 |
§6.7 广西二塘锰矿~(40)Ar/~(39)Ar年龄 |
第七章 氧化锰矿次生富集过程及其对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古气候和构造隆升的指示 |
§7.1 云贵高原及邻区氧化锰矿的次生富集过程 |
7.1.1 ~(40)Ar/~(39)Ar年龄的可靠性评价 |
7.1.2 云贵高原及其邻区新生代氧化锰矿的大规模成矿 |
7.1.3 锰矿次生富集过程 |
§7.2 次生氧化锰矿床对新生代古气候的指示 |
7.2.1 云贵高原及邻区中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变 |
7.2.2 对东亚夏季风起源和演化的启示 |
7.2.3 大陆化学风化:全球性还是区域性? |
§7.3 风化前锋拓展速率和风化壳剥蚀速率及其构造意义 |
7.3.1 风化前锋拓展速率和剥蚀速率的计算 |
7.3.2 晚中新世以来云贵高原的隆升事件 |
§7.4 氧化锰矿晚新生代大规模成矿的控制因素 |
7.4.1 含锰岩系 |
7.4.2 古气候条件 |
7.4.3 构造条件 |
7.4.4 地形地貌 |
7.4.5 成矿持续时间 |
7.4.6 生物因素 |
§7.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7.5.1 风化壳和次生氧化锰矿~(40)Ar/~(39)Ar年代学研究潜在问题 |
7.5.2 氧化锰矿床次生富集研究存在的问题 |
7.5.3 展望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附表1. 氧化锰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
附表2. 云贵高原及其邻区次生氧化锰矿床矿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3. 氧化锰矿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同位素分析结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9)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成钾地质条件及成矿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钾盐矿床研究概况 |
1.2.2 国内钾盐矿床研究概况 |
1.2.3 兰坪—思茅盆地成钾研究概况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工作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 |
2.3.1 三叠系 |
2.3.2 侏罗系 |
2.3.3 白垩系 |
2.3.4 古近系 |
2.4 区域构造 |
2.4.1 区域断裂带特征 |
2.4.2 区域构造运动 |
2.4.3 区域构造单元 |
第三章 成钾地质条件分析 |
3.1 岩相古地理条件 |
3.1.1 三叠纪岩相古地理 |
3.1.2 侏罗纪岩相古地理 |
3.1.3 白垩纪岩相古地理 |
3.2 古气候环境条件 |
3.3 含盐沉积特征 |
3.4 地球化学特征 |
3.5 含盐层位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矿模式 |
4.1 勐野井钾盐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矿区地质概况 |
4.1.2 含钾盐岩系 |
4.1.3 盐体特征 |
4.2 勐野井矿区盐构造特征 |
4.2.1 盐构造定义及特征 |
4.2.2 勐野井矿区盐构造形成机制探讨 |
4.3 基准井MK-1 |
4.4 成矿模式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四、云南思茅地区盐类矿床的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思茅盆地侏罗纪区域成盐找钾研究[D]. 焦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2]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物源及其沉积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D]. 秦占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9
- [3]三江南段兰坪—思茅盆地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作用[D]. 江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4]思茅盆地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研究[D]. 汝珊珊.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2)
- [5]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成钾地质条件分析[J]. 杨尖絮,尹宏伟,张震,郑绵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3(04)
- [6]云南思茅拗陷勐野井组盐类矿床的成钾条件[J]. 颜仰基,袁敬阆,康承林,王泽文,王光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1982(00)
- [7]四川盆地三叠纪成盐环境、成钾条件及成因机制[D]. 龚大兴.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8]云贵高原及邻区次生氧化锰矿晚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构造和古气候意义[D]. 邓晓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12(12)
- [9]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成钾地质条件及成矿模式分析[D]. 杨尖絮. 南京大学, 2013(08)
- [10]云南思茅拗陷勐野井组盐类矿床的成钾条件[A]. 颜仰基,袁敬阆,康承林,王泽文,王光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