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经济学界近两年来关于集体农庄所有制发展问题的一些论点(论文文献综述)
徐淑云[1](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张晓琴[2](2018)在《顾准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历经40个春秋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不重温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论述,缅怀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丰功伟绩。我们也不能不回眸最早研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顾准、孙冶方等理论先驱的探索足迹。作为新中国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第一人的顾准的理论贡献,更具有开拓性。新中国历经的磨难和顾准本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对新中国成立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挫折,对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显现的弊端和矛盾进行深刻思考,面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顾准冲破计划经济教条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可以由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节的观点,因而成为中国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凯恩斯在其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最后一章留下了一段至理名言:“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认为自己不被知识分子左右的普通人,常常沦为一些三流经济学家的奴隶。掌权的狂人,将自己的意志充满了空间,他们的疯狂,正是借用无耻文人几年前的陈词滥调来彰显。我相信,相比于潜移默化的思想侵蚀,既得利益的权力被过度夸大了。……或迟或晚,对我们更加危险的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本文梳理了顾准经济思想的四大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商品经济思想、列宁的混合经济思想、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及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研究了顾准经济思想的五大组成部分:顾准市场经济思想;顾准价格思想;顾准“糊口经济”思想;顾准“强国梦”思想及顾准现代化思想。顾准的经济思想产生于他受难时期,受难使人思考,思考使人受难,可以说顾准是“因罹难而思想”。他“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坎坷经历,也映射到他的全部经济思想体系之中。顾准经济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二补充”。所谓“一体”是指顾准市场经济思想;所谓“两翼”是指顾准“强国梦”思想及顾准现代化思想;所谓“二补充”是指顾准价格思想及顾准“糊口经济”思想。顾准市场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中。在计划经济全面启动,举国“跃进”的1957年,顾准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指出要市场化改革,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节经济生产与经济流通,最终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可以由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顾准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核算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货币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和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及社会主义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三个方面。顾准价格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组织的“社会主义价格理论问题内部讨论会资料”之中。1963-1964年,薛暮桥陆续发表了三篇价格论文,其价格理论实际上是沿着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走的,是成本价格理论,或者是供给决定价格的理论。在讨论薛暮桥(余霖)三篇文章的会议上,顾准撰写了关于价格问题的发言稿——《和余霖同志商榷价格政策中的几个问题》,再次阐明“需求因素在价格决定中的重要性”的观点,并主张以资金利润率作为价格制定基准。顾准“把需求看作价格决定的主要原因”,从而进一步研究写作了《粮价问题初探》。顾准经过对价格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价格不光取决于成本、供给,而且决定于需求。既然价格既与供给有关,也有需求的因素,也就与市场的波动和变化有关。这是顾准在价格问题研究上的独特之处。顾准“糊口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商城日记》中的记述。1959年3月至1960年1月共十个月,顾准同中国科学院的下放干部队伍一起在河南信阳的商城县进行劳动锻炼。《商城日记》详细记录了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期间顾准在商城劳动改造的所见所闻。此时间段正值我国1959-1961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院张曙光指出,对改革前的中国经济形态,顾准提出的“糊口经济”,切中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本质和要害。不仅生动具体,惟妙惟肖,而且入木三分。顾准“强国梦”思想,主要体现在顾准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的观察、研究与思考。尽管李慎之在《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中点明,“顾准的本行是经济学,到死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肯定在经济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在这方面的思想记录大概都在“文革”抄家期间随他的笔记从抽水马桶中冲走了。”但是,在顾准日记及其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在“文革”期间,顾准也念念不忘中华民族的振兴,热烈期待着“我们自己的‘神武景气’的到来”。顾准“强国梦”思想主要体现在文革期间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构想、以经济发展为后盾的“中国世界中心”梦及坚信“天命中国雄飞世界”的梦想。顾准现代化思想,是他与胞弟陈敏之讨论“娜拉出走后怎样”即革命胜利后应该怎样的问题的延续与深入。顾准自觉把现代化置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上的意识,使顾准超越了意识形态,用“现代化”一词来论述、研究近现代中国、世界的发展与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顾准所谓的现代化和资本主义可以说是二位一体的,顾准是抱着现代化问题意识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历史地研究,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是一种现代化方式”(顾准,1971),他提出,可以有资本主义道路的现代化,也可以有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还有五十年代以后“新兴国家”的特殊样式等。中国选择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顾准现代化思想也包含了“以经济为中心来建设中国”的思想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思想。最后,本文探讨了顾准及其经济思想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现实意义。顾准是新中国提出市场经济概念的第一人;顾准是新中国市场经济的启蒙者;顾准经济思想极大丰富了“文革”时代经济思想史内容。顾准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及建立具有深远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从单一僵化的计划经济历经“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解答“娜拉出走后怎样”的必然逻辑。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4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也证明:不搞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这个出路实际上就是走市场经济之路——它是中国通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顾准的经济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所处时代的局限性、研究环境的局限性及认知判断的局限性。
陈文通[3](2019)在《新中国70年政治经济学的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和总结新中国70年政治经济学的变迁十分必要。这种变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以曲折的方式逐步确立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大小不等但有一定质的区别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支配地位的时期,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尚处于酝酿和雏形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反省和初步变革的阶段。第一步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发地向市场经济理论过渡;第二步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形式到内容均发生变革的时期,并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做了理论上的准备。第三个阶段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时期。这种根本性转变正在呼唤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韦森[4](2020)在《观念的转变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与《改变中国》两书说起》文中认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性的制度变革,已经孕育了过去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去40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现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运行体制?当下这种经济体制的实质、优长和问题是什么?在现行经济体制安排下的经济高速增长能否持续?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将向何处去?所有这些都是整个社会没有深刻反思的问题。回顾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和民营经济的成长,还是现代金融体系、现代政府宏观管理体系、现代公司制度的生成与变迁,抑或对外开放在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无不一再证明,在经济改革的试错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和提高理论认识,才是经济改革的原动力;建立法治化的市场经济秩序,才是未来中国当走的路。
邢和明[5](2004)在《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文中研究表明斯大林建立的苏联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息息相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包括很多重大决策的形成,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误,都同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分不开。研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这是研究共和国史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搞清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才能全面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本文从分析中国共产党提出“一边倒”政策着手,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过程,并探讨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七章和结束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即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1949-1976)。虽然学术界对苏联模式作了大量研究,但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苏联模式认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这样的文章并不多,不少领域还没有涉及,因此研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还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思路是着重叙述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变化过程(1949-1976),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模仿苏联模式建设新中国;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与苏联模式;中共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波匈事件与中共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苏联模式;中苏论战与维护苏联模式;“文化大革命”与维护苏联模式。第一章,论述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持全面肯定的态度,决定按照这个模式建设新中国。因此,本章着重介绍了中国向苏联学习的具体表现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与苏联模式的关系。首先,中国共产党改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过渡构想,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次,中国共产党肯定了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目标模式,并参照苏联的做法,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再次,通过苏联模式来理解社会主义。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起来。第三章,论述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等方面,揭示了苏联模式的缺点和错误,提出要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为此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苏联模式弊端的措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又决定按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且提出要继续学习苏联<WP=4>计划工作经验。尽管中共提出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但由于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因此也就不可能成功地找到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第四章,分析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认识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既认识到波匈事件与苏联模式的关系,又把它们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从而对阶级斗争作了扩大化的认识。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两类矛盾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毛泽东对波匈事件的认识有局限性,所以他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也提出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结果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又回到斯大林的观点上,并推向绝对化。第五章,探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同苏联模式的关系。毛泽东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本来是想突破苏联模式。但是,毛泽东受制于斯大林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束缚,片面地追求所有制形式的“大”和“公”,急于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国的人民公社实际上就是苏联集体农庄的翻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就是受此影响。在纠“左”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学习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肯定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和商品的思想。结果,不但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反而在所有制形式和急于过渡问题上把苏联模式推向极端。第六章,主要研究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维护。中共站在维护苏联模式的立场上来判断是搞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共认为,搞社会主义就应该实行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形式,就是搞计划经济,就是国家垄断对外贸易。以此作为判断标准,中共认为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改革,就是复辟资本主义,而中国才是真正地在搞社会主义。第七章,着重论述“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维护。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维护苏联模式的需要。中共在思想文化体制上向传统的苏联体制回归,并把阶级斗争理论推向极端,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个时期,中共一方面批判苏联的改革,对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性质都作了不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批判中国国内的“修正主义”。本文通过探讨上述问题,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新的发现和突破。一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
沈宗武[6](2002)在《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文中提出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缔造起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它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历来是学术研究的难点和学术争论的焦点。自1956年非斯大林化运动以后,对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就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以及世界东西方政治思想界激烈交锋的热门话题。苏东剧变后,这一话题再度被热炒,斯大林模式的是非及其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成了国内外理论研究的热点,斯大林模式及其理念又成为西方反共思潮的主要攻击目标。对于这个难题,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新角度,即从工业化的启动和进展、生产方式的变革、政党制度的嬗变、意识形态的更新、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等角度,借鉴社会心理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 在廓清“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与社会模式”、“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体制”、“斯大林模式与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主义”、“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运动、社会问题”、“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个人的社会活动”、“社会主义模式的一般性与斯大林模式的个性”等7组概念的区别的基础上,本论文扼要地阐明了重评斯大林模式的意义和方法,然后分五章剖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和思想根源、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和斯大林模式对世界的影响,对斯大林模式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评价。本论文认为: 斯大林模式的诞生是苏联现代化进程上不得不进行的体制转轨。当时国内严峻的社会危机和国际上的风云变幻使苏联社会产生了停止实行相对分散的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要求,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为了积极备战,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赶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想,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应运而生。综观斯大林模式诞生和实行的情况,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领导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斯大林个人的思维方式三者是斯大林模式诞生的思想根源。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他在领导苏联人民保卫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在分析列宁逝世后俄共(布)党内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问题的争论,揭示二十年代中、后期苏联国内阶级状况的新变化基础上,本论文认为,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及其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理论等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这些理论是引导苏联人民在孤立无助的处境中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不可否认,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不够严整,有些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斯大林时期苏联出现的过失与这些缺陷是相关的,肃反扩大化的发生与斯大林阶级斗争理论不无关系,苏联农业长期发展滞后与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也是有关的。但是,总的讲,鉴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对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的评价,不应拘泥于对其理论逻辑严整性的分析,而应到社会实践中去探求。尽管这些理论存在不足,但它们满足了社会的要求,总体上是推动了社会发展的。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这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表现。在经济上,苏联建立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运用行政手段执行指令性计划,对工农业生产及工农业产品的分配和流通都进行了高度集中的管理。在这种经济体制内部,联共(布)和中央政府通过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了全面控制,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受到排斥。在政治上,苏联实行了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党领导制度,执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联盟中央对各加盟共和国进行了强有力的领导,通过安全机关大力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镇压职能。在联共(布)的权力结构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在其休会期间党的领导权由中央委员会行使,在中央委员会休会期间党的政治事务由政治局及其日常办事机构书记处处理。对此,本论文认为,只要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保证党的代表大会对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书记处的领导,这些现象乃是政治生活的正常情况,而不是政治体制的弊端。在文化上,苏联通过政治批判构造一元化意识形态,国家对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都进行了高度集中的管理。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在实践中产生互动,使整个社会都具备了高度集中的特征。 比较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可见,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它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发 。;:~挥了重大作用,它使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使苏联在现代化的进程上取得非凡成就。从落后国家现代化的角度看,斯大林模式在推进工业化,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的文化科学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由斯大林领导开创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现代化道路,是人类历史上与英国开创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并列的另一种现代化途径,尽管这种途径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它在苏联所取得的举
陶国相[7](2005)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从创新角度,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为线索,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内容作研究,对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创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僵化教条的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社会主义征程上,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们,对其进行不懈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也在不断探索之中,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们也从他们的角度关注这一世界性课题。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虽有其虚幻性和空想成份,但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本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作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预测具有科学性,但必竞没有经过实践检验,马克思、恩格斯一再要求后人只能把他们理论当作一般原则,不能作为教条。但后人较为简单把其理解为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三个方面,而且被教条化。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中,首先遵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般规则,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但在实践中失败了。列宁不墨守陈规,他从俄国实际出发,创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历程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但可惜由于列宁逝世过早,被他的继承者斯大林中断了。斯大林简单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基本原则,创立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这个体制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苏联模式的教条僵化,最终厄杀了社会主义经济创新的生机,束缚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给苏联及其东欧带来了灭顶之灾。 布哈林经济思想基本上继承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可惜被排挤出局。 毛泽东在无任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的情况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苏联学习,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不懈的探索,并取得初步的成果,为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晚年错误,这种探索被终止了,致使中国经济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沿。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在实践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历程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使社会主义中国焕发了生机,挽救了社会主义。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改革和开放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新的发展勾画蓝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研究
程又中[8](2000)在《苏联模式的形成、僵化及其教训》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波澜起伏、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胜利与挫折、希望与困境、成功与失误,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模式的兴衰密切相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苏联党和人民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践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它成败得失的历史,积累了无比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在20—21世纪之交,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站在邓小平理论的新高度,实事求是地、较为全面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具体地探讨这一模式的矛盾所在和僵化的经验教训。力求在审视历史时不简单地描述历史,也不离开历史作纯粹理论的推演;在揭示矛盾和经验教训时,不仅弄清各有关方面的事实,而且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即坚持以史为据,以论为主,史与论相结合。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20年代中后期的孕育。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列宁逝世前,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在探索当中。列宁逝世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经济生活中,工业与农业、国家统一计划与市场调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政治生活中,苏维埃国家政权的体制化建设开始偏离列宁主义的方向而表现出进一步集中化的趋势。苏联既承受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压力,又承受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和经济压力。处在这种形势下,“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左”的思想在斯大林领导的联共(布)党内重新泛起和强化。在这一部分里,作者明确指出:新经济政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未充分展开,“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思想对于斯大林和联共(布)产生了严重影响,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具有局限性,等等,都是孕育苏联模式的重要条件。 第二部分探讨了导致苏联模式最终形成的社会改造道路及特定环境和条件;揭示了30年代末40年代初最终形成的苏联模式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特征。笔者指出,苏联的经济模式,包括以国家所有制为主的单一公有制体制、受主观偏好影响的经济决策体制、全部经济生活无所不包的单纯计划体制、以实现赶超为目标的非平衡和粗放型发展道路,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的有限联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而党和党的领袖个人过分集权,以及由其主导的、扭曲变形的联邦制等,则构成了苏联的政治体制模式。受斯大林和联共(布)有关理论的影响,苏联在神化和迷信斯大林的文化氛围中又形成了领导集中统一、决策执行高度行政化的思想文化体制模式。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强调指出,过早结束新经济政策,过急实行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国家与农民关系紧张,一代新工人和新党员干部迅速成长了起来,政治保卫机关处在特殊地位,个人迷信盛行等条件,在苏联模式的最终形成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因此,苏联模式的形成并非都源于马列主义,苏联模式也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分析和论证了苏联模式的双重效应和僵化。作者依据历史事实指出,一方面,由于具有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苏联模式曾经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另一方百,苏联模式由于含有缺乏对环境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缺乏保障经济素质不断提高的能力、政治上过分集权、思想文化上搞得太单纯、太封闭等缺陷和偏差,因此又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一开始就留下了隐患。战后,斯大林和联共(布)制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间表,在许多理论问题和政策实践上进一步“左”倾,从而将有缺陷和偏差的体制模式凝固化,绝对化。80年代中期以前,苏共及其一代又一代领导人束缚于“左”的理论教条,缺乏时代感和马克思主义的求实创新精神,只满足于对战前模式进行完善,同时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和国力,将大党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发展为霸权主义,以致苏联模式进一步僵化。从几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来看,苏联的社会主义在80年代初不行了,从而为反对社会主义、不满于苏联现状的社会思潮和社会力量留下了活动空间。事实表明,在模式僵化、社会停滞的局面中,西方自由主义的渗透和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泛滥,“苏共20大的一代”的掌权等,都是后来苏联剧变的前提条件。 第四部分是对苏联模式僵化基本教训的初步总结。在此,作者指出:(1)要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首先应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即应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克服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反复实践中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 ·W·紧扣社会主义得以存在的根据即社会主义的本质,牢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代主题和国情变化,采取有利于展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合适手段。避?
齐廉允[9](2019)在《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文中研究表明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这个新国度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知识界倾注了源源不断的热情与信念,留下了数量丰富的论著、通讯等。这些资料既是关于苏俄所走道路最即时的“中国记录”和“中国认知”,也是当时中国知识人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心路历程的最忠实记录。因此,梳理研究1917-1937年间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情况,既可以追本溯源,扩充视野,探究知识界视野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蕴与内涵,丰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场域;也可以为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渊源所自与对比参照,深具理论、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综合借鉴政治学、知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采用了整体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首先考察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引起的中国知识界乃至中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三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即“苏俄道路”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而后讨论了其时知识人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与参照作用,亦即中国应该如何做。最后,不仅讨论了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原因,还提炼出一些当时知识人审视一国发展道路时所倚重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指标。导言部分首先阐释了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对国内外已有的学术文献进行述评,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认识路径,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讨论知识界与“苏俄”问题的互动。十月革命推动了“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主义”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中国知识界的存在状态,也赋予知识新的内涵与价值,而这种改变又推动了“主义”传播的速度与力度。“学问”与“主义”这种相辅相成的动态关系在“苏俄”问题上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基于“救国”、“寻路”等现实政治的需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的认识也从一种政治现象逐渐变成一个学术问题。越来越多的知识人到访苏俄并在此留学,组建与苏俄相关的研究会、出版刊物,并讨论其政治生态、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赋予与苏俄相关的知识生产以新特点。此章内容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必要准备与铺垫。第二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政治发展的认知。知识人认为,革命既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不仅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对世界格局转变,乃至社会发展演变新模式的确立都意义重大。他们确认共产党的领导是苏俄能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重要要素。为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党必须进行自身建设以保持其先进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苏俄革命与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因为特殊的地位与职业特点,也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在知识人看来,苏俄的政党制、合议制、选举制等都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评价一国政治运作与政治行为,最终都会归于民主与专政的分歧,这种认知模式在知识界讨论苏俄政治发展时尤其表现的明显。换言之,苏俄政治到底是民主的还是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第三章讨论知识界关于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论争。1917-1937年间,苏俄的经济至少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政策等3次大的调整与转变。经济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引起知识界的热情关注,政策调整的原因、内容、效果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都是知识人关注的重点。在他们对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认知中,始终充斥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为强化自身观点而驳斥对手观点,知识人从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工业化、集体化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并就这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他们之所以作这样的争辩,其实质还是希望凭此判定苏俄的国家性质。这种判定对新生的国家——苏俄而言,无疑是重要而关键的,不仅直接决定着该政权的命运与前途,还关系着它的榜样与引领价值。第四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文化教育效用的认知。知识人注意到戏剧、电影、绘画、出版、教育等在苏俄都承担着塑造新民、引导社会的教化责任。在他们看来,文化之所以能承担起教化民众的功能,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文化自身特点契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关,还与文化自身的更新有关,更是政府力推的结果。知识人承认正是因为苏俄在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执行了一条客观务实、理性的策略,苏俄的文化建设才成效卓著。他们认为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现实环境是催生新教育的最主要原因,而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苏俄教育的唯一目的。为实现该目的,苏俄构建了层次分明、类型合理、紧贴现实的教育体系,这种既重技术培养又重政治素养的教育模式为苏俄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第五章探究知识界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参照作用。1917-1937年间的政治现实环境要求知识分子的“苏俄道路”研究最终仍需以对中国问题的关照为唯一归宿。中国能不能实行“苏俄道路”?如何实行等都是知识界最关注的问题。对俄国人开辟的革命道路,知识界充斥着迎纳与拒斥的冲突。20世纪30年代初,为挽救经济危局,知识人希望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尽快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培植国家元气、抵御外敌。一些学人还试图从苏联的土地制度、农业集体化、统制农业等方面找寻解决中国农村破产的方法或思路。但他们也谆谆告诫中国的经济发展既不能照搬资本主义,亦不能照抄社会主义,而应根据需要采行适合中国现实环境的发展方式。结语包括两个小问题,一是分析讨论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关键因素;二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判定道路内涵与价值的指标。在近代社会中,因为“救亡”的时代主题,知识、学术、思想、主义、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发纠缠扭结,难已划清界限。这种特殊的学界生态在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为生动。正是在现实刺激、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塑造下,中国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相。每一个知识界群体的“苏俄道路”认知无不清晰地透露出学术与政治紧密汇融的复杂意蕴,而这种认知实态也昭示着历史发展演变的独特魅力和个人认知的灵动、包容与偏狭。
刘舸[10](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二、苏联经济学界近两年来关于集体农庄所有制发展问题的一些论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联经济学界近两年来关于集体农庄所有制发展问题的一些论点(论文提纲范文)
(1)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顾准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顾准著作的文献述评 |
第二节 顾准人物及其思想的文献述评 |
第三节 顾准经济思想的文献述评 |
第二章 顾准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顾准的生平简介 |
第二节 顾准的探索研究 |
第三节 顾准的哲学观及方法论 |
一、顾准的哲学观 |
二、顾准的方法论 |
第三章 顾准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商品经济思想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肌体发展规律 |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
第二节 列宁的混合经济思想 |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知转变 |
二、列宁混合经济思想中市场机制调节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
一、斯大林商品经济思想的两个阶段 |
二、斯大林计划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 |
一、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
二、熊彼特的经济思想 |
第四章 顾准市场经济思想 |
第一节 顾准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
二、中国经济学界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大讨论 |
三、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
四、从价值规律到“市场取向” |
第二节 顾准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存在的原因 |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核算的重要性 |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 |
第三节 顾准与孙冶方的市场经济思想比较 |
一、顾准对孙冶方的启发 |
二、孙冶方的市场经济思想 |
三、顾准与孙冶方的市场经济思想的异同 |
第五章 顾准价格思想 |
第一节 需求因素在价格决定中的重要性 |
一、消费品价格与需求因素 |
二、生产资料价格与需求因素 |
第二节 计划价格的合理基准 |
一、计划价格的制定 |
二、资金利润率定价原则 |
三、资金税制度 |
四、关于工农产品比价 |
第三节 粮食价格问题 |
一、粮食价格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维持“粮价不动”的观点 |
三、关于“粮价调高”的思想 |
四、关于“粮价不动”与“粮价调高”方案的比较 |
第六章 顾准“糊口经济”思想 |
第一节 “糊口经济”的思想内涵 |
一、“糊口经济”的概念阐释 |
二、“糊口经济”的思想内涵 |
第二节 顾准“糊口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糊口经济”中的工农业状况 |
二、“糊口经济”的生产关系 |
三、“糊口经济”的生产目的 |
四、“糊口经济”中的人口规律 |
五、改变“糊口经济”现状的办法 |
第七章 顾准“强国梦”思想 |
第一节 顾准在“文革”期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构想 |
一、经济发展速度 |
二、经济发展与新技术 |
第二节 顾准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评价 |
一、南斯拉夫经济体制 |
二、苏联经济体制 |
第三节 顾准“强国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顾准“强国梦”思想的基础 |
二、“中国世界中心”梦 |
三、“天命中国雄飞世界”的梦想 |
第八章 顾准现代化思想 |
第一节 顾准对“现代化”的评述 |
一、现代化的概念 |
二、顾准对“现代化”的评述 |
第二节 关于资本主义产生问题 |
一、对资本主义的定义 |
二、西方文明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
第三节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生命力的问题” |
一、内部制度变迁 |
二、外部竞争压力 |
三、“更广泛”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顾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设想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
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思想 |
第九章 顾准及顾准经济思想评价 |
第一节 对顾准的评价 |
一、新中国提出市场经济概念的第一人 |
二、新中国市场经济的启蒙者 |
三、极大丰富了“文革”时代经济思想史的内容 |
第二节 对顾准经济思想的评价 |
一、顾准市场经济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
二、顾准价格思想与中国价格改革 |
三、顾准“糊口经济”思想的启发 |
四、顾准“强国梦”思想与中国经济发展 |
五、顾准现代化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 |
第三节 顾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顾准的“预言” |
二、顾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四节 顾准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
一、时代的局限性 |
二、研究环境的局限性 |
三、认知判断的局限性 |
第十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新中国70年政治经济学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传统社会主义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
(一)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决定因素 |
1.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基本理论依据 |
2.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借以建立的基础 |
3.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突出贡献 |
4.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
5.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自身范围内的初步变革 |
(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
1. 关于对实践中社会主义历史定位和政治经济学出发点的论述 |
2. 关于对实践中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性质的理论概括 |
3. 关于对在实践中社会主义起作用的主要经济规律的认识 |
4. 关于对实践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关系及过渡条件的认识 |
(三)传统社会主义时代中国经济学界对若干经济理论的争论 |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或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
二、从传统政治经济学向市场经济理论过渡的政治经济学 |
(一)传统经济体制自我反省时期的政治经济学 |
1. 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自我反省和变革是对改革开放的呼应 |
2. 自我反省阶段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倾向和主要特点 |
3. 自我反省阶段经济理论界争论的主要问题 |
(二)以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为主导的政治经济学 |
1. 把中国现阶段定义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
3. 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源配置的方法和手段 |
4. 把“一部分先富”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
5. 把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视为新的政治经济学 |
6. 把“四个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
三、经过市场化改革并和国际市场经济接轨的政治经济学 |
(一)“两个主体”的实际内涵发生了一定的质的变化 |
(二)在市场化改革中邓小平的“方法手段论”发生质的变化 |
(三)市场化改革的基本依据是西方政治经济学和发达国家的实践 |
(四)主流政治经济学没有正确反映经济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 |
(五)主流政治经济学误导和歪曲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
结束语 |
(4)观念的转变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与《改变中国》两书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在经济改革的试错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和提高理论认识是改革的原动力 |
三、中国经济改革既是自发社会秩序的成长和扩展过程,也是整个社会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创新 |
四、中国经济改革是在对外开放中向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学习,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 |
(一)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
(二)向西方国家学习政府对现代市场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机制和方法 |
(三)向西方国家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 |
(四)对外开放和自主制度创新 |
1.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 |
2.外商直接投资 |
3.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高科技园区和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 |
五、观念的变迁与深化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将会走向何方? |
(5)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
第一章 模仿苏联模式筹建新中国 |
第一节 建国前中共对苏联模式的初步认识 |
一、 对十月革命性质和意义的论述 |
二、 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初步认识 |
三、 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初步认识 |
四、 对苏联政治体制的初步认识 |
第二节 模仿苏联模式筹建新中国 |
一、 提出“一边倒”的政策 |
二、 同苏共商讨建国方略 |
三、 刘少奇到莫斯科取经 |
第三节 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一、 号召向苏联学习 |
二、 按照苏联教育体制改革中国高等教育 |
三、 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原因 |
第二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与苏联模式的影响 |
第一节 “一五”计划建设与学习苏联经验 |
一、 学习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 |
二、 向苏联政府征求“一五”计划意见 |
第二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苏联模式的影响 |
一、 改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过渡构想 |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苏联过渡理论 |
第三节 依据苏联模式论述过渡时期总路线 |
一、 中国工业化道路应以重工业为中心 |
二、 苏联集体化经验与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把私人资本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
第四节 苏联社会主义目标模式在中国确立 |
一、 通过苏联模式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 |
二、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 |
三、 中国模仿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表现 |
第三章 苏共二十大后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 |
第一节 对苏共二十大的初步反应 |
一、 评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
二、 评价斯大林的历史地位 |
三、 继续强调学习苏联经验 |
第二节 揭示苏联模式的弊端 |
一、 批评苏联工业化道路和工业体制的弊端 |
二、 批评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 |
三、 批评苏联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 |
第三节 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
一、 学习苏联经验要联系中国实际 |
二、 提出原则与苏联相同而方法不同 |
三、 在探索中又受苏联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 |
第四章 波匈事件与中共对苏联模式的认识 |
第一节 波匈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性质 |
一、 认为波匈事件是照搬苏联经验的结果 |
二、 认为波、匈国家的基本问题是阶级斗争没有搞好 |
三、 批评苏联大国沙文主义 |
第二节 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 |
一、 南斯拉夫开始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 |
二、 对铁托普拉演讲的反应 |
三、 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 |
第三节 发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
一、 关于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
二、 对斯大林的再评价 |
三、 关于苏联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 |
一、 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
二、 中共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 |
第五章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苏联模式 |
第一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不同于苏联的建设方法 |
一、 批评学习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 |
二、 提出一套中国自己的建设方法 |
第二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起因与苏联模式的影响 |
一、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工业化 |
二、 将斯大林的所有制理论推向极端 |
三、 把斯大林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教条化 |
第三节 在纠“左”中重温苏联经验 |
一、 继续坚持斯大林“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理论 |
二、 仍然受斯大林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思想的影响 |
三、 继续走苏联工业化道路 |
第四节 没有超越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
一、 斯大林对商品和价值规律的理解 |
二、 中共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
第六章 中苏论战与维护苏联模式 |
第一节 认为苏联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 |
一、 对苏共改革理论的过激反应 |
二、 认为苏维埃国家演变为“修正主义国家” |
三、 把苏联要建设的共产主义看作假共产主义 |
第二节 对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 |
一、 否定赫鲁晓夫反对个人崇拜 |
二、 提出为苏联共产党的斗争历史辩护 |
第三节 批判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党主义 |
一、 批评苏共将自己的路线强加给兄弟党 |
二、 反对照搬外国经验 |
第四节 把改革苏联模式当作搞修正主义 |
一、 批判南斯拉夫的改革 |
二、 批判苏联共产党的改革 |
三、 批判中国国内的“修正主义” |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与维护苏联模式 |
第一节 把苏联模式凝固化和绝对化 |
一、 把阶级斗争理论绝对化 |
二、 思想文化领域向传统的苏联体制回归 |
三、 强调突出无产阶级政治 |
第二节 对苏联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认识 |
一、 认为苏联变成了“社会帝国主义” |
二、 对苏联社会经济制度的认识 |
三、 对苏联思想文化领域的认识 |
第三节 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 |
一、 批判“勃列日涅夫主义” |
二、 批判苏联霸权主义 |
第四节 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与维护苏联模式 |
一、 批判苏共经济改革思想 |
二、 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 |
三、 防止中国出现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在21世纪初重评斯大林模式的必要性、方法及其他 |
一、 对几组概念的辨析 |
二、 重评斯大林模式的必要性 |
三、 重评斯大林模式的方法 |
第一章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及思想根源 |
一、 斯大林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
1. 斯大林模式的初步形成 |
2. 斯大林模式的全面确立 |
3. 斯大林模式在战后的延续 |
二、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 |
1. 国内开始出现复杂的社会危机 |
2. 国际风云变幻,战争阴影笼罩全国 |
三、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思想根源 |
1. 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和运用 |
2. 俄罗斯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 |
3. 斯大林个人的思维方式 |
第二章 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
一、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评析 |
1. 列宁逝世后俄共(布)党内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 |
2. 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主要内容 |
3. 对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是非评析 |
二、 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评析 |
1. 列宁逝世后俄共(布)党内关于工业化问题的争论 |
2. 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3. 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是非评析 |
三、 农业集体化理论评析 |
1. 斯大林与布哈林等人关于农村问题的争论 |
2. 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3. 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是非评析 |
四、 斯大林的阶级斗争理论评析 |
1. 二十年代中后期苏联国内阶级状况的变化 |
2. 斯大林对二十年代中后期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认识 |
3. 斯大林阶级斗争理论的主要内容 |
4. 斯大林阶级斗争理论对苏联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是非评析 |
五、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其他一些总体性认识 |
1.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阶段的认识 |
2.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计划和商品货币问题的认识 |
3. 对国家的消亡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问题的认识 |
4. 对党政关系、执政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的认识 |
第三章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剖析 |
一、 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剖析 |
1. 建立比较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
2. 运用指令性计划管理工业生产 |
3. 对农业生产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
4. 工农业产品的流通和分配 |
二、 斯大林模式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剖析 |
1. 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党领导制度 |
2. 执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 |
3. 联盟中央对各加盟共和国实行强有力的领导 |
4. 通过安全机关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镇压职能 |
三、 斯大林模式文化体制的基本特征剖析 |
1. 通过政治批判构造一元化意识形态 |
2. 建立高度集中的文化领导体制 |
3. 出现狂热的“个人崇拜”现象 |
第四章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 |
一、 斯大林模式的性质 |
1.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分析 |
2. 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
二、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 |
1. 使苏联打败了德国法西斯 |
2. 使苏联在现代化的进程上取得非凡的成就 |
三、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 |
1. 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不能长期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
2. 政治权力过度集中社会主义法制受破坏 |
3. 文化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 |
第五章 斯大林模式对世界的影响 |
一、 对斯大林之后苏联社会的影响 |
二、 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
三、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
四、 对资本主义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科学预测 |
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直接来源 |
第二节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由空想变为科学 |
第三节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经济的设想 |
第二章列宁、斯大林时代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 |
第一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 |
第三节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
第四节考茨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运行的探索 |
第五节布哈林与新经济政策 |
第六节斯大林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
第三章苏联东欧及西方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讨 |
第一节后斯大林时期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思想的探讨 |
第二节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 |
第四章毛泽东时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探索 |
第一节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论述 |
第二节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
第三节刘少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探索 |
第四节20世纪50至60年代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几个主要的问题的探讨 |
第五章邓小平时代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研究 |
第一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及其特点 |
第二节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
第三节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发现 |
第四节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新论述 |
第五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的新拓展 |
第六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创举 |
第七节陈云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 |
第八节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学者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探讨 |
第六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三节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理论 |
第四节系统提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
第五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创新 |
(8)苏联模式的形成、僵化及其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苏联模式的孕育 |
(一) 20年代中后期复杂的苏联国内外形势 |
1. 经济生活中的两大矛盾 |
2. 列宁试图改革的苏俄国家政权体制及其发展趋势 |
3. 资本主义世界对于苏联的巨大压力 |
(二) 列宁逝世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左”的思想泛起和强化 |
1. 在改造小农经济和农民的问题上 |
2.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问题上 |
3. 在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途径问题上 |
4. 在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上 |
二、 苏联模式的形成 |
(一) “两化”道路与苏联经济模式的确立 |
1. 导致苏联经济模式确立的“两化”道路 |
2. 苏联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特征 |
(二) 苏联政治体制模式的定型 |
1. 苏联政治体制模式定型的特殊环境和条件 |
2. 党和党的领袖过分集权的体制模式 |
(三) 苏联思想文化体制模式的形成 |
1. 思想文化体制模式形成的理论因素和文化氛围 |
2. 集中统一的思想文化建设领导体制 |
3. 高度行政化的思想文化建设决策执行体制 |
三、 苏联模式的双重效应和僵化 |
(一) 苏联模式在斯大林时期的双重效应 |
1. 历史合理性和创造的非凡业绩 |
2. 历史局限性和留下的隐患 |
(二) 苏联模式在战后的日益僵化 |
1. 战后初期巩固战前体制模式的“左”的实践和理论 |
2.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的僵化及其后果 |
四、 苏联模式僵化的基本教训 |
(一) 主观与客观: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 |
(二) 目的与手段: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通用模式 |
(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建设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
(四)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 |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
后 记 |
(9)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当“学问”遭遇“主义” ——中国知识界与“苏俄”的互动 |
第一节 离合之间:“主义”来临下的知识界 |
一、分离在加深:20-3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 |
二、组织起来:知识界的聚合 |
三、岐向建构:学问、主义与救国的汇融 |
第二节 “苏俄”成为问题——知识界的回应 |
一、“苏俄”成为问题:何以必须与可能? |
二、作为问题的“苏俄”——一个知识谱系的考察 |
三、政学分开:理想的研究路径 |
第二章 权力、制度与秩序:政治发展的认知 |
第一节 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关键 |
一、十月革命:背景与胜利原因 |
二、方式与对象:如何革命?革谁的命? |
三、革命意义:供给世界一个新模型 |
第二节 领导者:共产党 |
一、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 |
二、党的建设:自新的路径 |
三、认识党争:共识与分歧 |
第三节 依靠谁:革命与建设的动力 |
一、工人阶级 |
二、农民阶级 |
三、知识分子 |
第四节 制度与组织 |
一、建立与运作 |
二、特色与价值 |
三、优势与缺陷 |
第五节 专政还是民主? |
一、无产阶级专政:原因与实现 |
二、苏维埃民主:真的还是假的? |
三、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一对张力? |
四、宪法改革:到真正的民主之路? |
第三章 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路向的歧见 |
第一节 所有制:国有、私有还是公有? |
一、国有:一种新所有制形式 |
二、并存:公有控制私有 |
三、公有制战胜私有制 |
第二节 配置资源:计划还是市场? |
一、军事统制:过渡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 |
二、引入市场:方式、效果与评价 |
三、计划: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 |
第三节 工业化:奠基社会主义 |
一、工业化:原因与前提 |
二、先“重”后“轻”:必要的路径选择? |
三、工业化的高速度:必须与可能 |
四、建设资金与技术从何而来? |
五、工业化效果评估 |
第四节 集体化:一场彻底的农业革命? |
一、集体化:必须开展的工作 |
二、路径选择:为什么是集体农场? |
三、集体化:强制还是自愿? |
四、集体农场: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
五、荣光还是恐慌:集体化评估 |
第四章 养成“新民”:文化教育效用认知 |
第一节 文化建设:原因与途径 |
一、探讨文化建设的原因 |
二、反宗教:柔性策略的应用 |
三、教化国民:文化与政治的双向汇合 |
四、建设新文化:对待旧文化的逻辑 |
第二节 宣传的手段与力量:新闻出版 |
一、宣传:无所不在 |
二、苏俄新闻:社会主义的宣传事业 |
三、阐释异同:新闻统制的必要与可能 |
四、宣传效果评估 |
第三节 聚焦新教育 |
一、发展新教育的必要性 |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体系 |
三、探究教育的特点 |
四、评估教育发展 |
第五章 镜鉴中国:“苏俄道路”的参照作用 |
第一节 “苏俄道路”:迎纳还是拒斥? |
一、从“俄乱”到“俄国式的革命” |
二、改造中国:以俄为师? |
三、“赤”还是“白”? |
四、“友”还是“敌”? |
第二节 谋划经济建设的分歧:基于统制经济 |
一、统制经济潮流:苏联的因素 |
二、中国实行统制经济:赞同与质疑的对峙 |
三、中国的“统制”经济:资本主义式、社会主义式还是其它? |
四、施行路径:统制经济的实践构想 |
第三节 复兴农村经济的出路 |
一、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
二、探寻农业复兴方式 |
三、寻找经济发展重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
2.2.1 理论素养 |
2.2.2 实践历练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
4.3 在捍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1 创办《斗争报》 |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
5.1.4 创办《真理报》 |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捍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
7.3.1 社会信仰危机 |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
8.4.4 民族矛盾激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苏联经济学界近两年来关于集体农庄所有制发展问题的一些论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顾准经济思想研究[D]. 张晓琴. 深圳大学, 2018(09)
- [3]新中国70年政治经济学的变迁[J]. 陈文通.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4]观念的转变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与《改变中国》两书说起[J]. 韦森. 文史哲, 2020(04)
- [5]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D]. 邢和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6]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D]. 沈宗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创新研究[D]. 陶国相.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8]苏联模式的形成、僵化及其教训[D]. 程又中. 华中师范大学, 2000(01)
- [9]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D]. 齐廉允. 山东大学, 2019(09)
- [10]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