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金之王”——黄金(论文文献综述)
徐堃[1](2021)在《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文中指出1912年封建王朝结束,士绅为躲避战争,携带其财富脱离乡土,向城市集中;士绅与商人的界限模糊,形成新的绅商阶层;农业和手工业趋于衰落,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瓦解;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垄断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同时,城市的近代化、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为娱乐业的繁荣提供了温床。京剧艺术不再受皇家偏好的影响,更加纯粹的走向市场,依靠市场运作持续生存。京剧突破消费者阶层限制,成为最为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通过对民国初年北京和上海两大商业圈京剧市场的研究,剖析京剧市场逐渐发展至高潮期时段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赞助人背景,分析市场主体构成及特征、市场化运营的特征和结果以及政府的监管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京剧市场繁荣的历史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寻找繁荣背后暗藏着的式微的线索、原因及规律。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京剧伶人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不同的“区域空间”中流动,形塑了京剧艺术表演程式的融合与创新,也成为京剧艺术与其赞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的基础。第二章从戏班、戏园、消费者三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主体的构成及特征。第三章从梨园自治组织、梨园经纪组织和媒体平台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中起到联结各市场主体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第四章从堂会演出与戏园商业演出的关系、戏价与包银的关系、戏园和戏班的合作关系、伶人薪酬和支出水平四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运行的特征。第五章论述了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官方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监管。总之,民国初年(1912-1927年)的京剧市场,在经历了政治格局的变动之后,延续清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并走向繁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暗藏了式微的线索,对于今天戏曲市场甚至是整个音乐表演艺术市场的发展都有其借鉴意义。
杨亚妮[2](2021)在《传教士辞书中“金”字及词语的历时演变与现实意义》文中指出晚清民国时期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文化等新成果也随之传入中国。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西文明交流碰撞,西方文化的新概念、新语词进入汉语系统,促进了汉语的近现代转型。19世纪到20世纪是汉语新词新义大量峰出的阶段,以马礼逊为代表的来华传教士编纂的辞书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过渡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传教士辞书作为学习语言的工具书,在承上启下的特殊历史时期,能够反映出汉语近现代转型的过程。其次,传教士辞书是传教士们站在二语学习者的角度学习汉语的产物,作为二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和策略,通过研究传教士辞书,总结并借鉴传教士们的汉语学习策略,有助于对外汉语辞书的编纂和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推广。“金”字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作为哲学思想“五行”之一,它已经渗透到人们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汉语近现代转型过程中,被逐步赋予了近代科技色彩,成为化学元素之一;“金”字构成的词条涉及到财富、品格与意志,多为人们所用表达美好祝愿,在传教士辞书中也被大量收录和重视。本文选取晚清民国时期,传教士辞书中“金”字及词条释义作为研究内容,探究“金”字及其构词在这一过渡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从而梳理传教士辞书脉络、认识汉语近现代转型过程的特点。通过分析传教士辞书编纂的特点、汉语学习的释义策略,以期促进现今对外汉语辞书的编纂。通过对“金”字义项的分析,探索晚清民国时期的传教士辞书在义项上起到传承旧义项,为旧义项增添新内容,归纳新义项的作用。通过对“金”构词用语收录情况的分析,探究传教士辞书所收录的中国民风民俗词语的规律:部分不常见、随着语言发展淡出人们视野的词汇在传教士辞书中很少被收录,后来在近现代汉语系统中也渐渐消失;某些词语义项下的构词随着语言的发展,东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构词的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释义策略上,总结并学习传教士通过“以词义带字义”“以句义带词义”的方式,利用语境记忆汉语词汇的方式。最后,通过分述传教士辞书影响语文辞书检索方式、释义;影响对外汉语辞书的收录义项及词条的传承、释义策略、文化内容、构字信息等,明确传教士辞书的意义和价值。晚清民国的传教士辞书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填补了早期国人辞书与近现代语文辞书之间的空白,对汉语近现代转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从微观切入,从“金”字着眼,以此管窥传教士对“金”认识的深化过程;站在域外视角,研究传教士作为二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并从中汲取经验,给汉外辞书的编纂以启发,推进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丰富该领域的研究。
卓然[3](2021)在《先秦两汉黄金数量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相关的传世文献中,似乎有西汉多金而东汉少金的信息,以致不少研究者认为东汉时期黄金“骤减”。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以两汉赐金量的差距为依据笼统考察,但黄金数量变化属于动态问题,从开采到使用的过程都会引起数量变化。为了辨明这个争议,该文以黄金数量为研究对象,以开采量和使用量为线索,将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对先秦两汉黄金的数量变化进行多角度探究。开采量方面从产金地切入,汉以前的产金地包括川滇、楚地、富春江、汝、汉水流域;西汉时期增加了云南大姚、江西鄱阳、新疆南山;东汉时期增加了永昌郡南部的兰沧水、涪水流域及安徽巢湖等地。先秦两汉时期的黄金产地在时间与空间的分布上皆不平衡,时间分布上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南方多于北方。使用量方面按其用途进行分类,流通用金在夏、商和西周时期主要作为青铜器的装饰使用;东周至西汉黄金原料增加,黄金铸币广泛流通,不仅用于进贡、赏赐、惩罚、行贿,还可进行交换并代表一定的价值尺度,具备货币的基本属性。非流通用金以礼仪和丧葬用金为主,祭祀、车舆、冠服、印绶等礼仪制度是礼仪用金的重要渠道。总体使用量中占比最多的是赏赐用金,酎金和丧葬用金次之。东汉时期黄金“骤减”之说难成定论。一方面,同一批黄金循环流转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导致史料中有关西汉黄金记载较多的表面现象。另一方面,东汉时期的黄金并未全部集中于统治阶层,而是多藏匿或流通于民间;盛行的庄园经济使得黄金的贸易功能逐渐减弱,装饰功能和储藏功能逐渐居于主要地位;加之黄金纯度的提高、盗墓活动以及薄葬观念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史料中有关东汉黄金量的记载变少。
李佩瑜[4](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黄秋硕[5](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提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刘铠齐[6](2020)在《《瑶台风露》研究》文中认为《瑶台风露》是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未刊刻的李白五言古诗选本,由鲍瑞骏、王鸿朗二人合编,精选精评,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李白的五言古诗成就非凡,而《瑶台风露》作为现存唯一的李白五古诗选,对于李白的诗歌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百余年来,该书却并未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其编校者鲍瑞骏、王鸿朗亦是名不见经传,莫不如沧海之遗珠,殊为抱憾。本文通过检索地方志文献,大致梳理出了鲍瑞骏与王鸿朗的生平履历,并根据鲍瑞骏的存世诗文,勾勒出鲍、王二人的交游经过。该书对李白五言古诗的体裁界定与今人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编选者有意选入一些似古似律的篇目,以彰显李白擅用律句写古诗的特点。论文依照《李白诗文系年》与《李白全集编年笺注》对选诗篇目的编年,主要从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应酬对象三个方面讨论了《瑶台风露》的选诗倾向。同时,结合鲍瑞骏与王鸿朗的评点,进一步归纳出该书在思想情旨上崇尚诗教传统、在艺术风格上以“高古”为主、在写作技巧上重视行文章法的选诗宗旨。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对《瑶台风露》的评点特征与论诗主张展开研究。《瑶台风露》在评点中重视探寻李白五言古诗的渊源和影响,尤善以诗法、文法来分析李白五古的创作技巧,并从中归纳出了起法、接法、转法、提法、锁法、顿法、收法、结法等多种写作方法。鲍瑞骏与王鸿朗二人还特别重视从整体上来解读李白的五古组诗,注意探求各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以《古风》组诗为例,提出《古风》五十九首“首尾回合成一篇大文字”的论诗主张。此外,《瑶台风露》还继承了刘大櫆的“神气、音节、字句”之说,将桐城派的文论引入诗评之中,分别从字句、音节、神气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进行评点,较好地展现出了李白五言古诗超凡的艺术造诣。
毛蔚琳[7](2020)在《宋代四大类书谚语研究》文中指出汉语谚语数量庞大,内容繁杂,它们深深扎根于民族语言、文化传统中,折射出某个地区某一时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是研究社会民俗的重要语料。宋代四大类书中谚语数量丰富,这些谚语对宋代及前代的地理、物产、风俗、人物等有着详细的描述,通过对宋代四大类书所收谚语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地理环境、物产风俗等,对我们探析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宋代四大类书谚语分类。依据来源将谚语分为源于口语和源于书面语;依据内容分为自然谚和社会谚,从谚语的内容加以阐述,主要体现了宋及前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貌。第二章为宋代四大类书谚语演变研究。此章从形式、语体和意义三方面探讨谚语的演变,形式方面又分为用词变化和结构变化。通过对谚语演变的探讨,我们可以窥见谚语发展的脉络以及不同时期的语言特点,作为词汇语言研究的佐证。第三章为宋代四大类书谚语考释。此章依据内容,将谚语分为自然类谚语和社会类谚语。自然类谚语较少,涉及气象物候、地理环境;社会类谚语分为日常生活、社会现象、名人轶事三类。通过搜索文献资料对这些谚语进行考释,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事件。第四章为宋代四大类书谚语与文化研究。谚语的内容繁杂,包含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活动,因此论文将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来研究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物质文化主要以饮食文化为主,精神文化包含意识文化和智慧哲理。了解这些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饮食习惯、信仰崇拜和生活经验。
马保春[8](2019)在《燕筑黄金台和后世谏君的黄金台情节》文中提出有关燕昭王筑"黄金台"之事,历史上有一个史实流变和地点变迁的过程。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期燕昭王只是"筑宫",东汉末年孔融在《论盛孝章书》中云"昭王筑台,以尊郭隗"。此后"筑宫"逐渐被误传为"筑台",后进一步演变成筑"黄金台",且其位置当在今河北省易水流域。至隋唐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金元时期,由于国家都城的变迁,故事中筑台的地点开始向燕蓟地区搬移,或许是燕昭王确有在燕都蓟城筑宫或筑台之举,或许是金元人崇敬之情的流露,今人无从知晓。清乾隆时期将自然景观的"金台夕照"与燕昭王筑黄金台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用字相近而讹的结果。虽然燕昭王筑黄金台的故事看似有一定的虚构性,但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真实地寄托了世世代代文人贤才们无限的感慨和美好的愿望。
钱成[9](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成晓旭[10](2019)在《魏际瑞诗文选注及其年谱初编》文中研究表明魏际瑞是明末清初赣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幕僚,其人天资敏捷,博闻强识,对礼制、兵、刑各科均深有研究,着有《魏伯子文集》十卷,《四此堂稿》十卷,《五杂俎》五卷(已佚)。魏际瑞与其弟魏禧、魏礼被世人称为“宁都三魏”,“三魏”平时“以父为师”,而兄弟“相为朋友”,对四方之贤人莫不“折节请受其益”,他们或“穷圣贤之理”或“谈论诗赋文章”并着之于册。后作品付梓,名曰《宁都三魏全集》。《魏伯子文集》便出自此“全集”当中。《魏伯子文集》体裁多样,古文体裁包括序、跋、论等共十五类,诗歌体裁包括四言古、五言律、七言律等十类。另有词、赋若干,小学着作一卷。文集内容亦是丰富,对甲申(1644)之变多有提及,对作者文论思想多有叙述,对当局统治阶层的暴行戾治多有讽刺,这对于研究江山易代、明清鼎革的社会影响和清初士人的思想、出路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魏伯子文集》创作时间横跨明清两代。明朝时期,魏际瑞虽“心厌时文”,却奋力学习,在“试诸生”、“试异才”时所作文章皆受赣州督学赏识。不假师授辄能知声音字学之妙,潜心研究为文集中的小学着作部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清军入关,国家灭亡,家族蒙难,魏际瑞以长子“责在宗祧”肩负家族生存使命出任事务,“阅历十二国,经数万里”游历各地,多次加入地方都帅幕府。在此期间游览名胜古迹、山川都邑,扩开胸志,使学问更坚实,写出了不少游幕见闻之作;深入体察社会现实、风土人情,人民生活与疾苦,增强了其作品的现实性。正由于在幕府生涯和外出交游中对井闾利害、民众愁苦的关注,所以才写出许多较高价值的作品来。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动乱,民族的苦难以及自身的遭际都启迪着魏际瑞站到这个时代的高峰去观察、反思、探索和追求,于是,他获得了带着那个时代特征的新观点和新结论。他认真研究现实,孜孜不倦的进行着学术思想的探索与总结,其学术思想或通过书信与友人探讨,或在日常教学中教授弟子,对此,《魏伯子文集》中多有谈及。本文在对《魏伯子文集》大部分诗、文、词、赋进行校注整理和考察版本情况的基础上,考述了魏际瑞的家世生平,梳理总结了文集的文论思想及主题内涵。以《宁都三魏全集》及魏际瑞师友的作品为主体史料,编写了《魏伯子年谱》,初步理出了魏际瑞明亡前的成长经历、国变后的思想演变、游幕时心态变化、交游后的心得体会。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百金之王”——黄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金之王”——黄金(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一)近代史及社会史研究中的成果 |
1、近代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
2、艺术、经济与社会 |
(二)戏曲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
(三)京剧市场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评析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环境 |
一、人口构成 |
二、交通方式 |
三、经济发展状况 |
四、城市空间结构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一、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新文化格局形成 |
二、京剧改良运动的肇始与式微 |
第三节 城市有闲阶级对京剧的赞助 |
一、 “自娱+娱人”模式 |
二、 “趣味+金钱”模式 |
第二章 京剧市场的主体 |
第一节 戏班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戏班组织体系的松散化 |
二、戏班制度的保留与创新 |
第二节 戏园经营的革新与困境 |
一、新式舞台发展的特征 |
二、新式舞台的经营困境 |
三、戏园经营业中资本力量的对抗 |
第三节 观众社会阶层构成的演变 |
一、下层社会观众逐渐被边缘化 |
二、精英阶层观众成为主流 |
三、女性观众进入剧场 |
四、京剧的海外市场和观众 |
第三章 京剧市场的中介组织 |
第一节 梨园自治组织的影响与作用 |
一、独立信仰系统是梨园集体主义的基石 |
二、梨园行会组织是伶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
第二节 梨园经纪组织雏形出现 |
第三节 媒体平台宣传造势 |
第四章 京剧市场的运行 |
第一节 堂会与商业演出并行互补 |
第二节 逐渐走高的戏价与包银 |
第三节 戏园与戏班合作与分配制度 |
一、从轮转制到长期合同 |
二、短期合作与雇佣制并存 |
第四节 伶人薪酬水平与支出项目 |
第五章 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 |
第一节 京剧艺术本体的融合与创新 |
一、海派新戏应运而生 |
二、女伶演出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第二节 京剧市场繁荣的外部影响 |
一、带动周边商业圈发展 |
二、各地出现京剧“戏码头” |
第三节 伶人社会地位提高及群体内部分化 |
一、伶人社会地位上升与自我认同提高 |
二、伶人群体内部分化为两极 |
第六章 官方戏曲管理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北京的管理机构:近代政府雏形 |
二、上海的管理机构:租界独立掌控 |
第二节 税收制度 |
一、北京:繁多的税收名目 |
二、上海:沉重的税负支出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京师警察厅管理戏园规则 |
附录二:京师警察厅管理戏班规则 |
附录三:法租界新颁游戏场及影戏场章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传教士辞书中“金”字及词语的历时演变与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教士辞书中“金”的释义情况 |
第一节 传教士辞书中“金”字义项的收录情况 |
第二节 传教士辞书“金”字义项纵向对比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传教士辞书中“金”的构词用语 |
第一节 传教士辞书“金”字词语的收录情况 |
第二节 传教士辞书“金”字词语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传教士辞书对语文辞书及对外汉语辞书编纂的意义 |
第一节 传教士辞书对语文辞书的影响 |
第二节 传教士辞书对对外汉语辞书编纂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传教士辞书中“金”字义项横向比较 |
附录2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及外向型汉语辞书中“金”字义项变化情况 |
附录3 各辞书中“金”字构词义项状况 |
(3)先秦两汉黄金数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主要参考资料概要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重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先秦两汉的黄金开采量 |
第一节 汉以前黄金开采量 |
一、汉以前黄金产地数 |
二、汉以前黄金开采加工 |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黄金开采量 |
一、两汉时期的黄金产地数 |
二、两汉时期黄金开采加工 |
第二章 先秦两汉时期黄金使用量 |
第一节 货币用金 |
一、交换用金 |
二、作为价值尺度的黄金 |
三、贡金 |
四、赏金、罚金及贿赂用金 |
第二节 非流通用金 |
一、礼仪用金 |
二、随葬用金 |
第三章 东汉黄金数量变化及影响 |
第一节 东汉黄金“骤减”说辨析 |
一、东汉黄金“骤减”之说 |
二、东汉黄金“骤减”与否考辩 |
第二节 东汉黄金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
一、东汉黄金矿数量增加 |
二、东西汉葬俗变化 |
三、其他因素 |
第三节 东汉黄金量变化的影响 |
一、对古陆路丝绸之路贸易的影响 |
二、对古代货币本位的影响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6)《瑶台风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第一章 《瑶台风露》编校者考 |
第一节 鲍瑞骏考 |
第二节 王鸿朗考 |
第二章 《瑶台风露》的选诗研究 |
第一节 《瑶台风露》的选诗体例研究 |
第二节 《瑶台风露》的选诗篇目研究 |
第三节 《瑶台风露》的选诗宗旨研究 |
第三章 《瑶台风露》的评点研究 |
第一节 《瑶台风露》的评点特征研究 |
第二节 《瑶台风露》的论诗主张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瑶台风露》书影 |
附录二 :《瑶台风露》批注整理 |
致谢 |
(7)宋代四大类书谚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来源分类 |
第二节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内容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演变研究 |
第一节 谚语的形式演变 |
第二节 谚语的语体演变 |
第三节 谚语的意义演变 |
小结 |
第三章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考释 |
第一节 自然类谚语 |
第二节 日常生活谚 |
第三节 社会现象谚 |
第四节 名人轶事谚 |
小结 |
第四章 宋代四大类书谚语与文化研究 |
第一节 物质文化 |
第二节 精神文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燕筑黄金台和后世谏君的黄金台情节(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黄金台 |
二黄金台出现的历史背景——子之之乱 |
三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传说 |
四筑台故事的演变及黄金台的迁移 |
五寄托于黄金台故事的美好谏君祈愿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魏际瑞诗文选注及其年谱初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 |
(一)学术研究现状 |
(二)前人校注内容 |
第三节 《魏伯子文集》版本情况 |
第四节 《魏伯子文集》主要内容及其价值 |
(一)魏际瑞生平 |
(二)《魏伯子文集》内容主旨及其价值 |
第五节 校注说明 |
第二章 魏际瑞古文选注 |
第一节 序、跋、引、书後 |
(一)序 |
(二)引 |
(三)题辞 |
(四)跋 |
(五)书後 |
第二节 书尺牍 |
(一)书 |
(二)尺牍 |
第三节 记、说、碑 |
(一)记 |
(二)说 |
(三)碑 |
第四节 杂着、论、策、铭、赞 |
(一)杂着 |
(二)论 |
(三)策 |
(四)铭 |
(五)赞 |
第三章 魏际瑞诗、赋、词选注 |
第一节 诗 |
(一)古诗 |
(二)五言律诗 |
(三)七言律诗、七言排律 |
(四)绝句 |
第二节 赋 |
第三节 词(诗余) |
第四章 魏际瑞年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百金之王”——黄金(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D]. 徐堃.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传教士辞书中“金”字及词语的历时演变与现实意义[D]. 杨亚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3]先秦两汉黄金数量变化研究[D]. 卓然. 兰州大学, 2021
- [4]《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瑶台风露》研究[D]. 刘铠齐.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宋代四大类书谚语研究[D]. 毛蔚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燕筑黄金台和后世谏君的黄金台情节[J]. 马保春. 北京史学, 2019(01)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10]魏际瑞诗文选注及其年谱初编[D]. 成晓旭.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